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

时间:2023-01-10 16:11: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代中国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代中国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专业自觉;职业幸福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是否具有职业幸福感,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而且会对教育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专业自觉与职业幸福的关系

专业自觉是职业幸福的基石,职业幸福能促进专业自觉,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什么是专业自觉

专业自觉是指教师专注教育事业,能够自主地审视和研究个人专业发展和教育工作,以“自我驱动、自我设计、自我导向、自我管理”[1]促进自身素养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1.自觉明确发展方向。

教师自觉地确立专业理想、专业发展目标和专业发展策略,实现自身和教育的价值追求。

2.自觉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自觉地增强专业信念、专业道德、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提升专业水平。

3.自觉研究教育现象。

教师自觉地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在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梳理、提炼、总结自身的教育经验,形成教育研究成果。

(二)什么是职业幸福

职业幸福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潜能不断得到发挥、情志不断得到历练、专业不断得到发展、理想不断得到实现,从而对教育工作产生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2]

1.职业幸福体现了生命价值。

教师能够克服职业倦怠,追求理想和抱负、自我更新和发展,做到德为表率、术有专长、教有特色、研能创新,实现自我价值。

2.职业幸福体现了积极心态。

教师既能接受现实、自我调适、悦纳自我,又能自我加压,以忘我的精神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具有健康的身心。

3.职业幸福体现了思想境界。

教师忠诚教育事业,有着坚定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强烈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追求、积极进取的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奉献精神。

(三)专业自觉与职业幸福的关系

“教育职业并不必然是幸福的,它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3]专业自觉使教师意识到自己是发展的主体,“对自己在职场中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切关注,由此滋生并强化研究教育的真心真情,立志成为优秀的育人者”;“教师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愿望越强烈”,越能获得成功,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就越多”,[4]职业幸福感就越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1.专业自觉使教师在积极履职中感受幸福。

教师会“以坚守职业良知为基础,自觉并积极地履行职业的责任和使命”,[5]对教育的复杂现象与问题充满探究的兴趣,能够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提升育人水平,从而不断感受职业幸福。

2.专业自觉使教师在愉悦工作中感受幸福。

教师会钟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厌其烦、不知疲倦地对待工作,不仅效率高、效果好,而且心情愉悦,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和幸福。

3.专业自觉使教师在成就人生中感受幸福。

教师会保持清醒独立的角色意识和创造成绩的激情,具有“强烈的求知、求好欲望”,“主动开拓、奋发进取,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6] 全身心地投入到职业追求中来,以良好的业绩赢得学生的尊重、家长的敬重和学校的器重,从而感受人生的幸福。

二、确立专业自觉,在实现职业理想中感受职业幸福

“只有精神能力的协调发展才能产生幸福和完美的人”。[7]职业幸福是通过专业自觉逐步获取的。自主、自动、自发地工作是幸福的源泉。确立了专业自觉,教师就会以执著的精神从事教育工作,充分挖掘潜能、发挥创造力,将自己的存在不断引向完美,在提升幸福能力、实现职业理想中感受职业幸福。

(一)自觉坚定教育信念,在增强职业认同中感受幸福

教育信念是教师确证、认定、坚信并执著追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是支配教师教育行为的內驱力。教育信念不仅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对其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

职业认同是指教师从心底里认为所从事的职业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产生完全认可的情绪体验或心理感受。职业认同能促进教师的事业心和成就感,化为勤奋工作的无穷动力。

没有职业认同,就没有专业自觉,就没有职业幸福。“要获得更多的幸福,我们对工作的认可有时候比工作本身更重要”。[8]坚定教育信念,教师就会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将自我在思想和身份上认可教育工作、投入教育工作,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和教育价值,感受职业幸福。

(二)自觉规划,在实现目标中感受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9]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想、能力、长处、弱点和现实条件及发展潜力,确立专业发展目标,确定专业发展策略,实现专业发展目标的行动计划。它对教师“创造职业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

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时,教师首先要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分析自己“现在是怎么样的”(现状定位),明确“将来要怎么样”(目标定位),[11]决定“今后怎么做”(措施定位)。通过规划,激发内心深处的成功欲望和发展需求,协调个体内在需求和学校长远目标需求,实现个人和学校的共同成长和发展,[12]并在不断成长和发展中体验职业幸福。

1.自觉规划,就会明确个人现状。

自觉规划,教师就会对照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对个人在专业信念、专业道德、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个人的兴趣、需要等个性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不足和优势,明确不同发展阶段有待改进、突破的重点,明确最善长的发展领域和必须优先发展的领域。

2.自觉规划,就会确定发展目标。

自觉规划,教师就会确定不同类型的专业发展目标。专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性目标,即教师为完成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的专业素养的目标;问题性目标,即教师为解决自身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而确立的补短性目标;拓展性目标,即教师根据自身的优势素养确立的某一方面的更高、更新的扬长性目标。[13]

3.自觉规划,就会落实发展措施。

自觉规划,教师就会以理论学习(学)、教育实践(行)、自我反思(思)、著述立说(述)等作为实现专业目标的基本措施。每一项活动都制订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包括内容、步骤、时间和预期的结果等,以提高发展措施的实效性。

总之,通过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教师能完成角色转换,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促进“内在素质结构的不断优化、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教育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不断增强、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能力的不断完善”,[14]在实现专业目标中感受幸福。

(三)自觉学习,在增长智慧中感受幸福

学习能够增进知识和文化的修养,而知识和文化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具有深厚意蕴,它决定了教师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态度和信念,[15]不仅可以生成智慧,让自己在教育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并且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成为一个睿智的思想者和踏实的实践者,从而孕生出幸福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1.自觉学习,就会学习专业知识。

自觉学习,教师就会学习优秀的论文著作,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观点;学习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科系统知识,掌握学科的前沿动向;学习同行的教育教学经验,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从而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

2.自觉学习,就会学习相关知识。

自觉学习,教师就会不但学习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还多读看似与教育工作无关的书籍,以增长知识,拓展思维,滋养心灵,激趣,丰富精神生活,提升思想境界。

3.自觉学习,就会灵活运用知识。

自觉学习,教师就会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和课题研究之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总之,通过持续不断的超前学习,教师能“对自身的智能结构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建构”,[16]启迪思维、开阔视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提升职业素养、思想境界,丰厚人文底蕴,提高专业水平、理论水平,在增长智慧中感受幸福。

(四)自觉实践,在形成教学风格中感受幸福

教师是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感受职业幸福的,而形成教学风格是重要的措施和途径。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种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是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17]

1.形成教学风格,就会发现自我。

要形成教学风格,教师就会对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进行梳理、提炼、总结,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从教以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套路,而这种教学套路实际上就是教学风格,不过没有有意识地加以梳理、提炼、总结而已。过去形成自己教学套路的过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现在就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审视和反思,充分挖掘个人的优势,分析、提炼成功的经验,[18]加速教学风格的形成,在发现自我中感受幸福。

2.形成教学风格,就会创造自我。

要形成教学风格,教师就会“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19]坚持“教必有法”的原则性和“教无定法”的灵活性的统一,[20]“以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大胆的创造精神”,[21]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审视和反思,学会捕捉教学的精彩瞬间,对已经积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进行艺术性的再提炼、再创造、再加工,并进行理论的升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在创造独特的自我中感受幸福。

3.形成教学风格,就会成就自我。

教学风格是教师用科学与智慧、探索与创新获取的学术的结晶。形成教学风格,教师就会丰富教学手段,积蓄教学经验,取得教学的主动权,使教书育人呈现科学性和艺术性,[22]从平凡、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在不仅成就学生、而且成就自我中感受幸福。

总之,教师只要根据自己的教学个性,善于在平凡枯燥的教学活动中大胆实践和思考,就能建构教学知识、生成教学智慧,形成自己独特的操作体系、独特的教学见解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从而不断受到鼓舞和鞭策,感受职业幸福。

(五)自觉研究,在教育创新中感受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研究者身份,做研究型教师”,[23]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学水平、育人水平和科研水平。

1.自觉研究,就会增强科研意识。

自觉研究,教师就会把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对常态中的教育行为、教育现象、教育细节等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成功的经验中凝结生长点,在现实问题中探寻突破点,在教育理论中寻觅支撑点,在教育发展趋势中捕捉拓展点”,[24]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规律、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

2.自觉研究,就会提高科研能力。

自觉研究,教师就会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善于将影响教育的瓶颈问题,转化为富有个性特色的研究课题,进而聚焦问题,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攻克研究课题,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提高自己的教育和研究水平,寻求有效的教育改革措施,努力探索出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

3.自觉研究,就会丰富科研成果。

自觉研究,教师就会增强质疑和吸纳的意识与行为,用批判性思维、探究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去捕捉自己的教育成果,对积累的经验进行分析、概括、提炼、总结,做到观点鲜明提法新、内容翔实事例新、重点突出举措新、亮点凸显特色新,形成新的教育经验,并升华为个人的教育理论,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教育风格、教育思想,在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话语权”。

总之,教师只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改进,获得知识、经验和能力,“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在经验反思中提升自己,在研究探索中超越自己,在实践交流中完善自己”,[25]就能生成属于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智慧,提高自己的学术思想、学术行为、学术品位、学术地位,使自己的“精神独立、专业自主、话语权力和新的教学思维与能力”[26]都得到新的发展,在教育创新中感受幸福。

三、融入学校文化,在增强组织归属感中感受职业幸福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凝结、积淀起来并得到学校成员认同和维护的由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

组织归属感是教师对自己所在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并且愿意承担作为其中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它是教师长期的、全面的、自觉主动的工作积极性的积淀、凝聚与升华,对教师的成长具有强烈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没有组织归属感,就没有专业自觉,就没有职业幸福。教师只有主动融入学校文化,才能增强组织归属感和专业自觉的内在动力,激发积极性、创造热情和奉献精神,理解、支持并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实践,把知识和文化、智力和智慧注入到个人和学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促进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和科研工作,从而感受职业幸福。

1.增强组织认同感。

要在内心深处确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组织观念,逐渐感受、感知、熟悉、适应所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将对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决策、学校精神和行为规范产生的深层次的认同感内化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对自身的组织成员身份倍感珍惜。

2.增强主人翁态度。

要确立“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态度,主动关注学校的发展,把工作和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从学校发展的整体出发,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校工作之中,积极承担学校赋予的责任,具有强烈的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

3.增进人际关系。

要建立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对同志满腔热情、以诚相待,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具有宽大、容忍的胸怀,不计较个人恩怨,不泄私忿,求大同、存小异;从善如流,虚心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温馨与快乐的工作氛围。

组织归属感的建立有一个过程,但一旦形成后,会使教师一方面加深对所在学校的认同,另一方面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以专业自觉在为所在学校努力工作的同时创造人生的幸福。

“幸福不仅仅是一种结果,同时也是一种过程”。[27]“如果我们想要得到幸福,就只能努力”。[28]《幸福在哪里》这首歌唱得好,“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温室里,也不在睡梦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的确,幸福来自我们的感受,幸福来自我们的奋斗,让我们珍惜自己的岗位,通过专业自觉促进专业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11][13][14]杨骞.教师发展的学校责任与实践模式[J].教育研究,2008(4).

[2][24]徐启建.校长,点亮教师的职业幸福感[N].中国教育报,2011-9-6.

[3]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5).

[4][5][10]张音.信念与执著成就专业幸福[N].中国教育报,2009-7-10.

[6]严丽荣.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N].中国教育报,2008-6-9.

[7][16][21]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29、294、120.

[8][9][28]泰勒·本-沙哈尔著;汪冰,刘骏杰译.幸福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108、65、172.

[12]张兴华,等.胡东文:把教师引向幸福之路[N].中国教育报,2011-9-6.

[15]邵龙宝.幸福的实质与创造[N].中国教育报,2004-10-5.

[17]顾一琼.精品课堂成就优质教育 教育学术催生教学风格[N].文汇报,2008-11-21.

[18]王敏勤.普通教师也能创立自己的教学法[N].中国教育报,2010-6-4.

[19]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

[20]王升,赵双玉.教学艺术使教师职业更加美丽[N].中国教育报,2006-7-1.

[22]庄小凤,王懋功.静下心来 研中智来 艺高起来[N].文汇报,2011-11-29.

[23]郭自立.浅析学校教研组长和教研组如何高效开展工作[EB/OL]. /s_jiaopei/2008_12_31.

[25]张培.教师生存状态异化现象透视[J].教育发展研究,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