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三地理必修知识点

高三地理必修知识点

时间:2022-12-08 04:56:49

高三地理必修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 模块教学

2004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宁夏作为实验区已是第九年。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学方式由重“教”转变为重“学”,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新课程“一个课程标准,多个教材版本”的情况下,许多中学遵循教学需要和课标要求,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逐步实施高中地理模块教学。

一、课程开设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共包含10个模块。其中地理1、地理2、地理3为必修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7个模块为选修模块。

(二)高一必修课程安排。

按照宁夏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必修模块(每个模块2个学分)在高一开设,依据整个高中地理必修内容来看,首先要开设必修1,必修1为自然地理,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和原理,才能解释必修2和必修3中的许多问题,学习了必修1和必修2才能应用于必修3区域地理中。

(三)新课程教学工作。

高一第一学期以高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的少部分为教学内容,主要是自然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规律、原理的推理、验证和应用,这些课程重点、难点内容较多、教和学的节奏需放慢些,给学生留有理解和想象的空间。

高一第二学期以高中地理必修2的大部分和必修3为教学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教学主要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还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等,通过活动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教和学的节奏要稍快些。

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必修1。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课时不够:通过对必修1与必修上册(人教社2003年12月第1版)实际需要课时的对比分析,发现每周2课时不能满足高中地理必修1对教学时间的要求。必修1新授课至少需要30个课时,必修上册新授课需40个课时,两者之比为0.75:1,而必修1实际课时数与必修上册课时数之比约为0.67:1(按必修上册每周3个课时,必修1每周2个课时计算)。按比例计算,必修1至少应增加10个左右的课时才能达到原必修上册的教学要求。

2.针对学生:基础差,困难多,兴趣不浓,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教学内容:空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呈现方式多,理解较难。

4.教学效益:课时紧,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输理、轻学习能力培养。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必修1的规定周课时数是2,仅是原必修上册规定周课时数3的三分之二。

2.必修1的内容与必修上册相比只少了一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原教材中所占的课时数并不多,必修1又增加了许多“活动”、“问题研究”和“案例”,看上去必修1的章节是少了,但不少内容是原来许多节内容的压缩,给学生理解带来了较大困难。

3.学习进度超前于其他学科教学进度。如大气运动中的受力分析,经纬线的知识等在地理学习时,物理、数学等学科还未讲到,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补充,否则学生理解困难。

4.对课标理解的偏差。课标只对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作了比较笼统的规定,导致教材的知识点、教师把握知识点与课标编制人员所默认的知识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们在教学时受老教材的影响都会补充相关知识,因此教学时间显得不足。

三、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适当增加周课时数。每两周增加1个课时。

(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至少可以将必修1的教学时间安排得更长些,因为必修2和必修3内容易理解,教与学的节奏可以快一些。

(三)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如果以上前两点要求均不能满足,就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1.深入钻研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抓住核心知识。

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科能力进行了比较宏观的阐述,因此通过集体备课,在时间紧张的背景下应该选择最核心的知识和最重要的能力,而不面面俱到。并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结合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参考教研室的相关建议,将核心知识点列出来,要求每一位老师都掌握深度要求。

2.灵活处理教材中一些设计不合理的活动和案例。

(1)大胆舍去教材中一些设计较难的案例。

教材中有些活动设计明显较难,对教学内容的帮助不大,可以大胆舍去这些活动或者活动的一部分。

(2)将一些活动内容进行推后处理。

教材中的有些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调查、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的,并运用所学内容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但有的设计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现有水平,无法深入开展,应推后进行学习。

(3)淡化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

课本中有些活动设计较难,对高一学生处理时应淡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只能作为阅读内容去了解。还有些活动开放性太强,主要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完成。

3.重视学情分析,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高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较低,学生应该能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自主学习、案例等去获得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是在“做”中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方法。二是在“图”中学,建立空间位置关系。三是在“思维”中学,培养地理思维方法。通过分析成因、比较异同、说明关系、评价影响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采用多媒体手段,化解难点,增加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2篇

一、降难减量――《必修一》教材的处理

《必修一》是高中化学的基础和源头,它涉及与后续学习密切相关的章节有:

1.物质的量:高中计算的基础

2.离子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学习的基石

3.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元素化合物和物质结构学习的基石

4.元素及其化合物:高中所有知识的载体,但选修中不再涉及元素化合物的系统学习

《必修一》每一个章节都直接决定以后的化学学习效果。但理论章节需要深层次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量大、零散,需要大量地梳理记忆,短时间高强度的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因此,我们可以把非金属中硫和氮等内容放到高一下期去处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石。

二、抛砖引玉――《必修二》教材的处理

《必修二》将高中化学的难点知识分散在必修和选修教学,因此,如何做好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的分割和衔接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各章可作如下处理:

1.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内容:在化学键基础上补充分子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相关知识。

目的:为有机化学及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做理论支撑。

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内容:将原电池和电解池内容分为必修二和选修四切割教学。原电池(除盐桥)所有内容,及化学电源部分整合在必修二完整教学,而在选修四不在进行化学电源的教学,重点进行电解池的教学。

目的:保持知识完整性,避免重复教学,浪费时间。

3.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内容:必修二主要针对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而选修四主要进行化学平衡的教学。

目的:降低教学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4.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甲烷

内容: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适当拓展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目的:构建基本有机物研究框架,但不增加物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注意:教学分割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分阶段有梯度地教学,尽量不重复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温故而知新――选修教材的教学

选修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上的提升,教学时应密切联系必修课程的知识,紧扣必修课程展开教学。

1.“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

该书与必修的衔接教学非常重要。教师应在对必修教学内容适当复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教学。下面将必修二和选修四知识要求程度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化学反应与能量

《必修二》:能总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能定性描述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关系。

《选修四》: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对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进行计算。

(2)电化学基础

《必修二》:掌握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化学电源。

《选修四》:复杂原电池的理解,电解池的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电解池的综合运用。

(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必修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速率的计算,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知道化学反应有限度。

《选修四》:掌握化学平衡的相关复杂内容及平衡常数的应用,会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2.“选修五――有机化学”的教学

在必修二的基础上补充。

(1)命名:必修二补充烷烃的系统命名,选修五学习多类别同系物的系统命名。

(2)同分异构: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的同分异构,选修五拓展到所有同分异构。

(3)同系物:必修二只要求烷烃,烯烃同系物,选修五拓展到各类有机物。

目的:《必修二》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有机学习思路,在选修五教学中再逐步提升。

3.“选修三――物质结构”教材的处理――融合必修二,谨遵考纲。

第3篇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其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果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则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而教学的实施又源于对教材的解读和开展,那么新课改下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材,首当其冲做了哪些改革呢?当下教材版本大致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以北师大版为例,新课改对高中教材改革最大的亮点是把教材编排成了模块的形式。如高中数学被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其中必修是5个模块,选修则分为文、理科有所侧重。每个模块大约用36个课时完成。模块化课程的设置方式,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学科内容,视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使学科的内容不断拓展和加深进而螺旋式上升。这种课程的设置结构,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的整合,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教师在执教过程中也不可否认地遇到了一些需要商榷的问题和困惑。因此,优化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方案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优先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解决好知识点之间的跳跃问题

由于每一个模块都有课时限制,为了凑课时,模块的知识点删减过度,出现了前后知识不衔接、知识点跳跃的现象。而且在初中数学教材和高中数学教材的衔接上,两者有些地方出现了脱节。例如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己删去了“分子、分母有理化,立方和、立方差公式”,高中教材也没有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但高中数学在后续的很多计算题中却不只一次地需要用到该公式。

在立体几何中,在没有定义点面间距离、面面间距离时,需要计算柱体、锥体、台体的高等习题。这类问题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会做适当的补充,以完成该习题的解答。而内容的补充又必须视具体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味地拓展和延伸,而是要适可而止,才能防止占用课时,主次倒置。

二、处理好知识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新课标在教材的改革上固然注入了很多新的元素,但在知识的连贯性上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不足,这也是导致上述出现知识点跳跃的原因之一。以北师大版为例,按照必修一到必修五的顺序进行了若干年的教学后,很多教师都体会到了按该顺序教学所带来的一些困扰。因此,一些地区从去年开始改变了模块的教学顺序,不再按必修一到必修五的顺序教学,而是按必修一――必修四――必修五――必修三――必修二的顺序来上课,这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知识点跳跃的不足。例如,在必修一模块里,刚学了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最大、最小值;接下来在必修四模块中学诱导公式即可运用其奇偶性,正弦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为奇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关于v轴对称,为偶函数。又如必修四中经常出现的题型求周期函数在某个区间的最值,这就需要用到必修一有关单调性的知识了。按必修一接着必修四的顺序来上,学生在学习和运用上相对会顺畅些,知识点的前后呼应能顺承且连贯,而如果按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的顺序上,在必修四诸如涉及单调性、最值等问题时由于知识的回生,学生需要有一个复习和回忆的过程,解题效率会大打折扣,这是我们在一线教师在课堂中累积出来的经验。但按该顺序来上课,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另外一些不足。例如在必修五第三章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中,用一个程序框图把求解一般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表示出来,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这个地方都很茫然,因为有关程序框图和流程图在必修三有详细的配图和讲解,而按这样的顺序来上课,等同于还没学程序框图已经先要利用该知识来处理执行框的内容,这也是一个知识点跳跃的情况。因此,此处可以跳过,因为程序框图之前还有个表格的填空完成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在这里的框图其实也是一个重复,或者说是另一种方式的表示,跳过并不影响该知识点的教学,而且在必修三程序框图的学习中会出现相似类型的题目,后续的教学会弥补此处的框图认识。又例如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一节中,用平面区域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首先要画出边界,即直线方程,但直线方程为必修二第三章的知识,属于还没学到的内容,这时,可利用一次函数的知识来填补直线方程的空缺,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为一条直线,然后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变形为作为该直线的方程,因此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可视实际教学效果而灵活地采取对策,以最优的方案对待和使用教材,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对模块的整体运用,而在单个的模块中,有些知识点还可以适当地以章节的形式进行交叉顺序的教学,这就是模块中知识点相互依存的典型。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在具体的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能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制定和规划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方案,不回避问题,随时根据学生学的情况调整教学,加强提问的启发性,力求服务与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统一,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才能更有效地向课堂要效率。

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81―01

必修和选修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两个组成部分,但必修与选修在目标定位、教学功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贯彻新课程理念,寻找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连接点和结合点,做好必修与选修模块的衔接教学,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选修模块的学习。

一、必修与选修的关系衔接

(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教材内容的对应关系

(二)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分层要求与递进关系

高中化学所有模块都承担着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功能,必修模块侧重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化学知识,以研究物质的性质为主;选修模块侧重引导学生了解每个模块所代表的化学研究领域中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研究思路。除此之外,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所设置的探究活动在探究内容、探究的开放度、探究的方法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呈现出递进性和层次性的发展特点。

(三)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和其他化学模块提供基础,是学生化学学习链条中的关键性、枢纽性的环节,是选修模块的基础。选修模块又是必修模块的延伸和拓展,选修内容给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值得学的、更体现化学本质的一些内容。在核心化学知识方面选修模块的知识起点是必修模块的知识终点,各个选修模块都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内容线索,促使学生回顾、复习、应用在必修模块中所学的知识;所有选修内容的学习都是在必修内容学习的基础之上的行为,它是对必修内容的拓展、提高。

二、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教学策略

(一)在必修教学中结合教材帮助学生形成初步认识

必修是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所以教科书的编排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体现了突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新课程精神,使化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相对弱化,而联系社会的知识和知识的应用相对加强,使学生能够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学会看待物质和物质变化,二是学会研究化学和化学变化的方法,三是学会看待化学,并形成初步认识。

(二)在选修教学中整合教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选修内容的安排,在注意与人类生活、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保持联系的前提下,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相对增强,体系也较为完整。因此,在学习选修内容时要熟悉相关知识点在必修与选修中呈现的方式、程度、区别与联系,以构建知识体系。

(三)建立“问题、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

第5篇

一、选做题的试题命制特点分析与学生存在问题

(一)选做试题的命制特点分析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09年考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

(2)2010年考民族关系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题,第一问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问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判,此外还考查了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综合利用的特点。

(3)2011年考日本确立近代的内容及比较日英两国政体差异,注重考查考生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材料不新,但设问角度新颖,对教师的复习角度也提供了借鉴作用。

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09年考资产阶级政治家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第一问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问更多关注史学观点和史学研究及人物评价方法,并非单纯考查考点的具体内容。

(2)2010年考亚洲觉醒先驱甘地题,试题考查学生历史分析、评价能力和从历史结论向历史认知过程的转变,特别突出对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达到多角度探寻历史,形成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等。

(3)2011年考拿破仑题,人物熟悉,但提供的材料学生不大熟悉,很好地考查了“材料在课外,答案在书本”的知识迁移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如能善于把学生不大熟知的设问转换成学生熟知的设问,这样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该题与选做1类似,也重在考查学生对事件或人物的评述。

3.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2009年考近代法国国家政治体制设置题,考查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并使用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2)2010年考梁启超与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人的观点对立与否,该题考查学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限信息以及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3)2011年考康有为题,人物熟悉,但有关民主政治的知识却为广大学生所不大熟知,并进而考查了康有为与谭嗣同改革的观点异同比较。

(二)选做试题答题存在的症结分析

1.提取与解读史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按提示语划分为四类型: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四是综合上述材料或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如2009年与明治维新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说明”和第二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2010年孝文帝改革题目,第一问“据材料一指出”和第二问“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11年日本题第一问“据材料概括日本确立近代内容”和康有为题“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方面的主要思想”,便是这一类题型的最好写照,失分原因在于考生因不重视提示语、材料的引文出处和基础不扎实等而导致失分。

2.概括归纳能力差,不能达到论从史出。在答题中考生难以找出材料与试题设问间的关联点,造成考生在组织答案时语言不够准确精练,无法达到论从史出,即所得答案没有史实做支撑。如2009年华盛顿与孙中山题目第二问“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入政治活动作何评价”,2010年甘地题目第二问“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2011年评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的情况。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思考之余发现症结存在主要缘于历史学科本身叙事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教师习惯于“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旧教学模式,未能及时建立“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导致“苦教”与“苦学”的无效,只有摆脱以往旧模式,整合优化必修与选修教材知识的交叉点,方能实现历史教学有效性。

二、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内在联系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了可能

选修教材的编写者在分析教材知识结构的时候,均撰文提及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二者间的关系“选修教材从内容上看是对必修教材的必要拓展与延伸,是对必修I教材的延伸与扩展”,显而易见,虽然不同模块的立意及具体内容在选择上互不相同,但它们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要求方面却是一致的。教师在讲授选修模块时应善于整合选修与必修教材之间部分知识点存在的交叉和重叠之处,打破模块间的壁垒,并根据一定的主题(俗称的小专题)对模块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配置,进而形成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本人另撰一文,内容涉及新课程历史备课如何整合、配置必修与选修教材)。如2009年选修1康有为题目第一问的第一个小问题《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的地位,这一设问的答案可直接在选修教材第15课P107页体现出来。本题较难的第二设问“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的实质及其局限性”,实质可从必修3教材第20课康有为主张向西方的学习实际处在“仿制度”层面,即主张中国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观点;而局限性一问可直接参照选修1教材第14课P100页“明治维新的历史局限性”来进行回答。再如2011年拿破仑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可回归到选修4教材第9课P42进行摘录相关信息,而第二问的综述题则可回归第9课P41进行参考回答。总之,学生答题欠缺的能力是如何根据题意在分散的必修与选修教材中选取有效信息为己所用。当然,这一能力主要应落实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2012年选修教材复习备考建议

1.以《考试说明》为指导,不拘泥于选修教材,可渗透一些必修教材中有关的背景知识,注重与必修教材的衍接与深化,避免简单重复做无用功。

2.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基础知识,进一步优化选修教材复习效果。

第6篇

关键词 选取,必修课,教材内容,方法,模糊定量

分类号 G633.7

1问题的提出

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这次调整将高中物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尚属建国后的首次。必修课内容选取,结构安排,学时长短,教学要求深广度等方面还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特别是必修课内容选取,既要照顾所有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习,又必须考虑其内容与初中物理、高三选修课的过渡衔接。因此高中物理必修课教材内容的选取成为物理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2选取高中物理必修课内容的必要条件和主要因素

根据有关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对学生存在不同要求的实际情况,选取必修课内容应主要考虑如下几方面:

1)学生个体学习后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生活的一般需要,应选取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知识。

2)适应未来社会生产的大多数劳动者在基本技术上的需要,应选取实际上有广泛应用的知识。

3)学生学完必修课后继续学习的需要,应选取在知识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的主干知识。上述三方面的知识都应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大多数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接受的可能性。把上述确定必修课教材内容的三个方面和一个前提条件概括为三个因素和一个必要条件。即必要条件+一般需要因素应用因素逻辑因素

3模糊定量化处理方法

这里,模糊定量化处理方法是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3.1因素模糊集合

3.1.1因素权重集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大量调查后得因素权重集A~,A~=(0.4,0.38,0.22)。0.4为逻辑因素权重,0.38为一般需要因素权重,0.22为应用因素权重。

3.1.2逻辑因素评价集X1~a)对核心与主干知识点——物理学中重点知识,x1~=(1,0,0)b)对过渡性知识点——物理学中重要知识,x1~=(0,1,0)c)对延伸性知识点——物理学中一般知识,x1~=(0,0,1)

3.1.3一般需要因素评价集该因素集可选择在校文科大学生为样本,由对他们进行物理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得到。比如对某知识点的调查项目分三项:较多用到,经常用到,很少或不用到,相应序号为2,1,0。选择合适数量的样本对该知识点进行调查,其每项应答结果的百分比可作为该知识点的一般需要因素评价集的量化指标,则这个知识点的一般需要因素评价集为X2~=(填2的百分比,填1的百分比,填0的百分比)

3.1.4应用因素评价集该因素评价集可由1985年全国物理教学研究会开展的社会十六个行业对中学物理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结果得到。当时调查的对象是各行各业的一般工作人员和技术员,要求他们根据自己所在行业的需要,分别对各项物理知识填写“0”、“1”、“2”、“3”四种符号之一。其中“3”表示较多用到,且需要定量掌握;“2”表示较多用到,但只需定性了解;“1”表示较少用到;“0”表示不需要;对某知识点,它的应用因素评价集,X=(2.0以上需求行业占16的百分比,2.0-1.0之间需求行业占16的百分比,1.0以下需求行业占16的百分比)

3.2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3.2.1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对每个知识点,都可写出其因素评价集,X1~,X2~,X3~,则它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x1~x2~x3~

3.2.2模糊综合评判A~。R~=B~(结果为模糊集合)

3.2.3计算综合评判值为了计算综合评判值,通常设立一组成等差数列的数组成一普通集合。如M=(5,3,1)M的转置矩阵MT=531则综合评判值为b=B~oMT。根据上式,可以计算现行教材中所有知识点的综合评判值。

4选取必修课教材内容的模糊定量化方法

第7篇

【摘 要】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但在高中地理必修实际教学中与教材配套的《地理地图册》应用不多。文章通过案例呈现《地理地图册》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并总结了结合《地理地图册》辅助教学的几个建议。

关键词 应用;地理教学;《地理地图册》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087-02

宋代学者郑樵在《通志》中有言:“图成经,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而成文。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读史要辅以历史图册,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图文结合更是开展地理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的教学使用现状概析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都会向学生说明地理图像的重要性。从现行中学地理教材看,其中穿插了大量如示意图、统计图、地形图、景观图等各类图像,且图文信息转换题在近几年各省高考试题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升,从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等认知层面上考查学生的地理分析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用地理图像辅助教学。但在现今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在区域地理知识讲解过程中比较注重对地图册的使用,而地理必修课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地理教师偏向精心研究课本中的文字、图片,却很少使用高中《地理地图册》并深入挖掘地图册中相关图像的信息,且由于近年来多媒体在学校的普遍应用,《地理地图册》更是被搁置一旁,淡出地理课堂。所以,如何运用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实施有效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读图、析图能力是地理教师必须加强研究的课题。

二、运用高中地理必修地图册的必要性分析

1.地理必修地图册的特点与优点。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为例作探究,该地图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结构上看,大体分为:序图、图册主体内容、附录三大部分组成,整体编排规范、系统;二是从内容上看,图册内容与教材密切配合、互为补充,是课本知识的深入和延伸。图册对教材内容从多个角度、以多种形式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补充和延伸,编排上也与教科书严格一致,便于学生同步使用。三是从图像上看,图册图像系统完整、类型多样,采用了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多种图像类型相互配合的形式,共同表达地理内容。四是从文字说明上看,图册针对有些图像适当做了文字说明,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读懂图像所阐明的地理要素及对图像的理解。总体上看,高中《地理地图册》设计了大量可视性强且生动形象的图片,旨在使课文深奥的知识浅显化、隐性的道理直观化、抽象的经验形象化,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程标准的呼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之一是“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理地图册》指导学生解读图表材料,鼓励学生在观察中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帮助他们获取地理有效信息,达到培养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

3.地理学科特点要求利用地理必修地图册。地理是一门集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的学科,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要具备比较强的思维能力。这种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还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如分析与综合、概括与归纳、分类与比较等能力的培养。而这类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图像系统进行表达说明,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读图、析图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地理教材中的图像系统,每一课中的地理图像比较独立,缺乏课与课之间的地理图像信息内容的连贯性,直接导致很多教师在课文讲解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借助地理图像解说地理原理上没有足够重视。即使是有部分教师结合教材中地理图像或是利用其他地理图像的辅助工具来进行教学,但缺乏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地理图片中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不能发挥地理图像在教学中应起到的作用。

三、地理必修教学中运用地图册进行有效教学的应用实践及建议

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在教学中如果只靠教材的有限图片及文字材料,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掌握,而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是专门为地理教学而设计、编绘的一类教学地图,同时考虑到地理学科特点,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如何对地理必修地图册合理科学使用,就需要地理教师适时、适当地结合对地图册所示的图像类型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学会“按图索骥”,达到所设想的教学效果。

1.应用实践案例。案例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主,必修一教材主要引导学生从初中了解的自然地理要素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探究其规律及成因的理性认识,属于高中地理较难的知识模块,必然要求地理教师按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运用比较直观、形象的图文资料进行教学,使学生更易掌握自然地理要素的规律及成因,达到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一定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是笔者在地理必修一教学中利用地理地图册辅助地理教学的实践案例。通过以下几种应用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1)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地理分布成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中对有关季风环流的知识,教材中的图片只是对比呈现东亚地区的冬夏季盛行风向的变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季风环流对大陆东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但对大陆西岸为什么没有形成季风气候却不能形象说明,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季风气候分布上的理解,单纯靠语言引导效果不好,关键得靠地图进行形象讲解。必修地理地图册中第20页,根据此部分知识呈现的是更为完整的“世界1月海平面气压和风”“世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分布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这两幅图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引领学生看地图:“亚欧大陆西岸为什么没有形成季风气候?东亚季风气候为什么最为典型……”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仔细阅读地图可以很快得出结论:从气压分层设色上看,亚欧大陆上的冬季形成的冷高压和夏季形成的热低压都比其他大陆上形成的冬夏气压中心更为强劲,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从风向分析,冬季亚欧大陆西岸的盛行西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对比从大陆冷高压流出的吹向海洋的风,盛行风向更为强劲。就这样,通过地图,可以深化学生对季风气候分布上的认知,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影响风力大小因素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

(2)提供材料情境,化地理抽象为具体。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影响中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知识。教材以景观图辅以文字来阐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如教材P8 图1.7 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中第三幅提供的是煤炭图片,辅以“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的文字说明。这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对抽象的认知,教师应该结合必修地理地图册P8中的“煤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示意图讲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农村沼气是怎么形成的?”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学生更易消化吸收。

(3)巧用图像类型,注重地理能力培养。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中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需要学生把握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于此部分内容,教材呈现的是简单的文字说明及在二分二至日光照侧视图中显示不同节气同一纬度昼长数值,以读图思考形式引导学生从数值中看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大部分教师讲解此部分知识会结合动画演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课堂上结合动画讲解形象生动,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使用地理必修地图册,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地理地图册呈现太阳光照示意图,不同节气、不同形式呈现昼夜半球分布情况,利用不同光照图形判读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对加强学生图形转换方面的认知、掌握一定的读图、绘图技能起到一定作用。

(4)提供活动平台,培养自主学习。普通高中《地理地图册》的知识性和实用性很强,图文并茂,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实践提供了理想手段。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内容,教师可以概括说明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模式,引导学生根据地理地图册提供的图文情境自主学习、归纳,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列举其他体现要素间联系的案例,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同时使学生学会了信息的处理,思想的交流,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有效利用地理地图册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图像技能,有效利用必修地图册中的各类地理图像。即教师要适当让学生接触多样图像,掌握其判读方法,指导学生在充分提取地理地图表面信息的同时,引导他们进行综合概括,从而进一步认识地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多样性和针对性的图片进行适时、适量地运用,配合地理教学。地图册内容丰富,图片类型齐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地图配合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讲解,确保一堂课既连贯又不显得冗繁复杂。

第三,将地理地图册应用于各个教学环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中跟读、课余复习。地图册被称为“第二教科书”,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配合使用,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普通高中地理必修《地理地图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价值情感的学习方式之一。地理教师应该科学合理、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薛松松.挖掘图文信息拓展教学功能——谈地图册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43.

[3]杜鹃,王俊友等.我国高中地图册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探讨——以人教版地图册为例[J].地理教育,2012:58-59.

第8篇

以近三年生物高考全国卷Ⅰ为例加以分析。

1 必做题的考点、分值分析

1.1 高频考点分析

近三年考过2次及2次以上的考点,必修1有物质跨膜运输、光合作用、有丝分裂,必修2有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必修3有内环境稳态、血糖调节、种群和群落。命题的重点集中于细胞代谢、基因表达、遗传规律、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种群和群落等内容。

1.2 必修模块分值比例

从必修3个模块的分值比例来看,2013年3个模块分值基本相同,2014年必修2的分值较少、必修3的多,2015年必修1的分值少、必修3的多。必修3中内环境与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等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医疗息息相关,试题往往创设“某种刺激作用于实验动物”情境,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植物的激素调节和种群群落等知识与农业生产有紧密联系,这些内容不但涉及基本的生物学原理,还可考查模型分析法。基于以上分析,必修3分值比重稍大,应当是命题趋势(表1)。

2 选做题的命题情况分析

试题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这是全国课标卷的显著特点。必做题围绕3个必修模块命制,选做题围绕选修1和选修3各命制一题,考生选择其一作答(表2)。

基于上述表格分析,新课标理综卷Ⅰ选做题命制有自己的特点,即不拘泥于选修模块的覆盖面(与山东理综生物不同),往往找准一个点,具体问题可和必修的相关模块联系,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

3 试题情境创设分析

只有当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才是真正反映对知识的掌握,才表现出能力的属性;只有在新的情境中对知识规律的运用,才是真正对知识规律的运用,才表现出解决问题能力的属性。很多题目特别是非选择题,往往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综合考查几方面的知识。试题情境分析见表3。

基于表3,试题情境素材表现为3个特点:① 创设某一生态系统情境,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等知识,且所给情境朴实,不具地域特征;② 创设动植物实验情境,考查细胞代谢及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③ 创设婚配情境和杂交情境,考查遗传规律。

4 备考策略

4.1 以情境为依托,串联生物学知识

知识融于情境才有活力。复习时,教师应当创设情境,串联零碎的生物学知识。如种子萌境,可囊括以下知识:细胞中的有机物(如脂肪、蛋白质、淀粉)的鉴定和水解,水的运输和存在形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分裂和分化,植物激素调节。如创设某生态系统的情境,则可涵盖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内容;我国地域广阔,生态类型多样,当地没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可借助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复习兴趣。

对于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相关知识,本身来自于实验探究,具体在运用过程中,应当变换情境,提升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如教材以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为例,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2015年30题,创设给兔注射肾上腺素及切断迷走神经情境,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又如2014年31题,给正常鼠注射一定量的5%的葡萄糖溶液(与动物的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考查血糖平衡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知识。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教师可从情境类比、情景变换、情境融合等角度,引发学生的复习情趣,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积极探索必修、选修模块复习的新途径

课标卷必修、选修模块单独命题,必修模块命题不与选修联系,但部分题目为必修模块之间的综合。如2013年题2为有丝分裂(必修1)和减数分裂(必修2)的综合;题4为中心法则(必修2)和免疫知识(必修3)的综合;2015年题1为化合物(必修1)和遗传物质(必修2)的综合,题5为蛋白质(必修1)和基因表达(必修2)的综合。所以复习过程中,必修模块除夯实基础,实现单元内综合外,对不同模块中涉及相关内容,教师在复习时需适当联系。除上述考题中涉及的例子外,如提到微生物时,教师可联想到蓝藻(必修1)、噬菌体和青霉菌(必修2)、赤霉菌(必修3);复习到光合作用和和细胞呼吸(必修一)时,联系到碳循环中的碳的输入和输出(必修三);有关细胞癌变和分化的知识(必修1),如分析其实质,则涉及基因突变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必修2)。另外,复习选修模块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必修中的基础性知识。如发酵技术中无氧呼吸,酶的研究与应用中的酶的特性,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中的红细胞知识,基因工程中涉及的基因表达,植物细胞工程中涉及的细胞分裂分化、植物激素,动物细胞工程中的细胞分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免疫调节,胚胎工程中细胞全能性、细胞分裂分化,生态工程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另外,因选修3与必修模块联系点较多,选择选修3模块的学校可探索二轮复习时选修和必修的融合式复习。

4.3 追根求源,注重表达能力培养

生物属于理科,理科是讲“理”的。这就要求在学习某一生物学现象时,需进行理性分析,即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如2013年题32(3)对针叶林比草丛动物分层现象复杂原因的分析;2014年题30(2)对次生演替所需时间短的原因分析;题39(3)分析培养基能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2015年题40(2)分析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的原理。

同时,理科教学又讲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如2013年题30(2)分析胰岛素降血糖的机理;30(4)分析餐后胰岛素浓度的变化;2013年题31写出相关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2014年题32(3)写出测交实验的过程。这就要求复习要在新授课的基础上,注重生物学现象机理的透析。如对植物向光性的机理分析:尖端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极性运输),单侧光使生长素在尖端横向运输(向背光侧运输),致使尖端下部分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细胞纵向伸长快,导致植物向光生长。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系列因果分析和遗传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分析,前者注重示意图分析,后者应强调逆推正写。

以上两大类问题的解答不是简单的几个字就可完成,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做到流利地说、准确地写。

参考文献:

第9篇

    1.是高中课程设置的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由历史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学习模块中的必修课程由三个学习模块组成,共设置了25个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修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正是由于选修课程是建立在必修课程基础之上的,因而如何处理与把握同必修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既要注重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关注学生在学完历史必修课程内容之后所达到的认知水平与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做到必修与选修内容的平稳过渡和顺畅连接;又要注重选修课程在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适度深化,力求避免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或内容过于艰深和复杂。

    总之,一方面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的重要依托。但是另一方面,就高中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而言,必修课程的内容是存在严重缺陷的,不能完全地整体构筑历史学科的知识框架,这使选修课程成为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拓展。因而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是必要的。

    2.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

    新课程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单一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而共同成长、老师与学生间积极互动而教学相长的过程,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历史学科还必须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总之,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层次性更加明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关注。选修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衔接与深化必修课程的内容,不仅是学生自身学科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的途径,也是学生为自己提供选修课程学习的知识支撑的重要手段。

    3.是高中历史学习层次划分的阶段性要求

    高中历史的学习层次划分:

    ①必修阶段的教学。进入高中阶段后,新生首先是从必修课程的学习而开始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的。这些体现人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基本文明成果的内容,是高中生必学的。无论知识的构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塑造,要求都是最为基本的。

    ②选修阶段的教学。这个时段的学生主体发生了变化(文理分科),教学的各种要求明显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要求开始转向深层次的历史规律的探索,对历史学习技能的要求开始注重探索研究和发现的素质的提高,对历史意识的培养开始注重学生独立的历史价值观的塑造。

    ③以通史模式为线索的知识整合。由于以应对高考为主要学习方向,这一阶段的学习以知识的回顾为主,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一些基本价值观的温习和认同。

    ④以提高综合素质应对高考为目的的针对性训练。通过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其有规律的梳理,有目的、有针对地开展系列训练,通过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以上四个层次的划分表明,高中历史的学习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彼此间也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选修课程的实施阶段必须与必修课程进行合理有序、有效的衔接及深化。

    4.是选修模块高考备考复习策略的要求

    高中课程改革也包括了高考评价方式、手段和内容的改革。国家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和我省《考试说明》对选修选考并占一定比例分数的规定,无疑具有将选修内容完全纳入高考评价范围的明确导向。由于选修模块的内容是由相关联的某个领域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所组成的,某种程度上相对独立或许是相对地孤立,将选修模块的各专题内容置于必修内容的历史知识背景中综合考察,能得出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更加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这在高考试题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二.选修与必修课程衔接及深化的策略

    选修课程实施阶段,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总体上得到加强,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技能,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意识。选修的教学中与必修的衔接上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其一,以选修课程内容为切入点,深化和拓展必修课程内容。选修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必修知识进行回顾,在比较学习中把握选修部分扩展的知识内容,认识选修部分所表达的深邃的历史道理,感悟选修内容中所蕴含的至深的历史情感。例如,改革模块中的“梭伦改革”,必修一和选修一的主干内容是一样的,可是,选修教材展开介绍了改革前雅典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梭伦强烈的爱国情感,因此,在教学衔接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回顾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入手,与学生一起探讨改革的复杂背景,探讨改革前后梭伦的个人情感的变化,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改革的必然性和进步意义,深刻地体会到改革家的个人素质对改革进程和效果的巨大影响。

    其二,以必修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为基础,理解和应用选修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合理的框架将选修和必修的知识串连起来,从而形成宏观的知识概念。例如,改革模块的《商鞅变法》一课,要更好地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必然性,得从变法的背景和所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上去体味。联系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通过分析,“礼崩乐坏”是背景,“六王毕、四海一”是深远影响。经过教学衔接以后,我们的学生就能从历史发展的大空间上确立起如下概念:

    其三,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知识的能力。由于选修模块的专题性特征十分突出,每一个专题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可供学生探究的课题,但也因此在各专题知识的背景上显得相对孤立。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历史情境、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选修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

    以上所述,虽然是关于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但是高中历史模块间的知识联系是具有共性的,其联系的思路及其方式大体如此。

    三.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举例

    ? 选修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1.梭伦改革

    ? 衔接:

    ? 希腊的自然环境和城邦政治及其公民素质(必修一)。

    ? 深化:

    ? 改革的措施、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 商鞅变法

    ? 衔接:重农抑商(必修二)、法家思想(必修三)

    ? 深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特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 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 衔接: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必修一)

    ? 深化: “冗官、冗兵、冗费” 或“兵虚财匮、内忧外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5.欧洲宗教改革

    ? 衔接: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必修三)

    ? 深化: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6.默罕默德.阿里改革

    ? 衔接: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后、尤其是工业革命前后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及其客观上的文明传播”(必修二)

    ? 深化:阿里改革的发生及其失败的历史命运,说明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给当地带来奴役压迫的同时,也客观地冲击了落后农业文明地区的旧制度和社会结构,使当地出现了趋向工业文明的改革,但是阿里改革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再加主观上的穷兵黩武耗费国力,失败是必然的。

    7.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0篇

一、提出的背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学校差异,体现课程的针对性与适应性,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确定教育思想,形成学校个性。课程是一个学校奠定特色的基础和保障,任何学校特色都需要一定的课程作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支撑,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

新的课程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着眼于生命的未来。本课题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突出教师的导师作用,给予教师宽松和谐的教学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课程的校本性,在国家法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这些课程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灵活多样的拓展与深化;突出校园生活的丰富性,通过社团活动、电影展播、诗歌朗诵、主题活动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校园不仅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源地,而且成为学生涵养自己、升华自己、一生牵系的精神家园。

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调研后认为,国内外很少有人对这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探讨。我们的这个课题则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纵向提升他的知识水平,横向提升他的自身修养(包括文学、数理、音乐、美术、体育、社会伦理等)。

二、研究目标:转变师生教与学的观念,为特色学校奠基

围绕“1+3”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学校特色,通过“1+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文化品位提升起促进作用,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1+3”课程:“1”是必修课的设置。必修课是国家的法定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升学深造的主阵地。“3”是指选修课的设置,包括选修1、选修2、选修3。选修课体现的是校本课程,是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包含了即将实施的新课程,更是学校着眼于未来、创建生命校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1+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学校特色构建,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建立利用“1+3”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范式。另一方面,该成果在社会的推广使用,为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技术。为了真正落实目标,我们制定了《基于学案教学的“五一”课堂教学模式》,突出课堂教学的主动探究、预设与生成,突出思维的培养,突出讲和练的结合。

一个问题的引领:针对学生自学缺少方向而低效、课堂时间有限、教学目标需明确等问题,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结合重点和难点,浓缩枝节问题和次要问题,选择一个恰当新颖的切入角度,提炼出一个中心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在自学之前提出一个核心问题的基础上,倡导学生根据自己自学的结果,提出更多的问题。

一个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一段宁静的时间,结合学案,让学生自我学习,深度思考,结合自己原有知识,重新建构新知识。自学的过程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下一步质疑和交流作准备。

一个交流的平台: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问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质疑探究,分析总结,师生在交流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对规律的总结。教师在预设的基础上,强调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三讲”和“三不讲”,突出知识的高效生成。教师是设计者,更应是组织者、引导者、匡正者、升华者和梳理者。

一个练习检测的契机:练习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知识内化的途径;在练习中能发现问题,在练习中能培养思维。练习一定要紧扣课堂内容,突出经典性,突出梯度性,强调检测功能。

一个规律的精练总结:突出一课一得,用精粹的语言归纳本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强调规律的总结,让每节课都成为一个提升的阶梯。总结意识可以强化教师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和学生学习的总结性。

三、实践与探究:构建“1+3”课程体系,践行科学的育人观

1.选修课三个层次的梯度划分

选修1是基础层,是对必修课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既可以从对知识的横向,即相关联知识的延展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理解需要孜孜以求的摸索,也需高屋建瓴的俯视与旁征博引的左右勾联;还可以从对知识的纵向的探究中把握知识和规律的产生历程,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勇气。

选修2是提高层,是浓缩的知识板块,是术业有专攻的各种专家的大讲堂。在这个讲坛上有对高考的精辟分析与应对之策、有对文学名著的精彩点评,有对时事热点的深刻剖析;主讲人可以是我们的老师,可以是知名专家,也可以是我们的学生。

选修3是开放层,是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业余爱好的空间。在自由的空间里,在课外的活动中,学生的情操会得到陶冶,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主发展,个性会得到张扬,创新精神会在心中扎根发芽。有各科的竞赛辅导,有学生的社团活动,有各种科技小组的考察,还有书法、艺术等培训,以及党政工团安排的各种活动。

2.选修课各个层级的目标落实

选修1要求:针对部分学生,注重基础知识,落实扎实原则。

选修1以学生报名为主,各科教师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根据学科进度,选择选修课题,选择主讲人,至少提前一周公布,接受学生报名,根据报名情况安排讲课地点、听课人数、讲课次数和讲课时间,提前公布下发名单,告之学生。选修1主要利用每天的下午自习课。例如学习了诗词中衬托的手法,就可以进行诗歌“衬托”手法的相关训练。

选修2要求:针对全体学生,专题知识讲座,内容系统充分。

选修2根据情况利用报告厅转播,整个年级或学校全体学生听课。年级或学校选择学有专长的教师或者学生,精心准备,就像“百家讲坛“式的讲座,通过海报等形式提前公布。选修2主要利用每周六或周日的时间。例如学习了古典诗词单元可以开讲《纳兰性德研究》,学习了散文单元可以进行《余秋雨散文艺术手法分析》的讲座。

选修3要求:对象为有兴趣和有专长的学生,术业专攻,目标超越。

选修3需要在学期初,各备课组长和各相关部门需要把活动的内容和主持人至少提前一周上报,经过审查后公布,供学生选择报名,然后安排时间地点活动。例如学校生物活动小组在学期初就应确定不同的活动计划,春天观察草木的开花、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冬天观察动物的冬眠等。

3.选修课各个层级的互补设计

“1+3”课程中的1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1+3”课程中3里面的选修1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对相关联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深化。选修2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专题知识讲座,内容系统充分。选修3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象为有兴趣和有专长的学生,术业专攻,目标超越。必修课和选修课相互依存,共同完成对学生从知识到思维到价值观到个性的培养。必修课是基础平台,选修课是科学延伸,可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课程真正构建出共性和个性齐飞的天空。

4.选修课各个层级教法的差异

依托“核心课堂”的概念,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差异性教学,必修课突出教师学生主体的高效课堂的构建。选修1是从必修到选修的科学延伸,强调分层教学,强调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因此突出教师的恰当引领和根据教学实际的规律总结。选修2是知识板块的大讲堂,因此注重知识的密度和教师讲解的生动性,教师需要大量占有知识,旁征博引,吸引学生。选修3是各种课外小组的活动,突出探究性和实践性,需要教师营造探究的氛围,激发探究的兴趣,讲解探究的方法,提供展示的舞台。

四、价值与成果:构建课程体系,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1.科学的课程体系的形成

必修课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开设。选修1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学科分层开设,每天下午的两节课打乱班级界限,根据各个学科选修人数划分授课地点进行授课,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的课程整合体系。选修2是各个板块和各个方面知识拓展的大讲堂,每周六上午通过报告厅针对整个年级和全校授课。选修3,主要是利用周六、周日或实践周,开展各种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例如承德一中选修1已经形成覆盖各学科和各学段的由必修课到选修课的延伸拓展的课程内容;选修2已经形成60多个讲座系列,例如高中学法指导、环保知识讲座、名特教师讲座、特长学生讲座、校史、文明礼仪、语言哲学、家政知识、心理教育、饮食与健康、书法讲座、音乐欣赏、青少年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选修3现在已经有8个社团和26个课外活动小组,开设的课程有校外实践活动、法语课、韩语课、日语课、创新实验、健美操、柔道、武术等。

2.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按照过去的课程体系,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主宰着课堂的流程,而新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必修课上突出交流与合作;在选修1中突出学生自由选择课程,完成对必修知识的拓展;在选修2中可以领略到不同的“专家”对各方面知识的多种解读,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在选修3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主动探究、发现。新的课程体系以及相关联的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变化,就为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学习、个性化地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可能,而这样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和学习途径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视野的开拓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在选修2中涌现出许多学生“专家”,例如程鑫同学的《纳兰性德诗词研究》系列,王森博的《余秋雨散文研究》系列等。在选修3中许多学生通过小组研究,撰写了各类研究报告和小论文,张瑞海、闫宇航、郎朗三同学报送的《滦平县付营子乡转山湖风景区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设计方案》在2000多篇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河北省科技创新一等奖。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的6名学生获得创新信息技术大赛省一等奖,学生李志获“CCTV希望之星英语大赛”全国第三名。

3.教师角色的变化

过去,教师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成了真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随着新课程体系的实施,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决策权力日益增加,其角色也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和评价者,因此,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促进教师个性张扬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在建构新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师完全靠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肯定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选修这个教师课程的学生肯定少,这就会不断促使教师真正适应课程和学生的需求,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校有九人次获省评优课一等奖,31个省级课题相继结题,又有三个省规划课题立项,在各类杂志上400多篇,为我校今后“1+3”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力支撑。

4.提出“核心课堂”的概念

我校首先创建了“双主一体”教学理论,它的主要内涵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是双向的、互动的关系,问题和答案不存在明确的归属,教学过程的动机和兴趣来自双方对解决问题的需要。“双主”性原则是对教师传统单向传递知识论的根本动摇;“一体”性的观念和实践在于,把教学的目标和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把教学的各要素看作整体的部分,把每一部分、每一时段、每个环节看作整体目标的一个要素,进而形成长期性教学目标的总体设计,学科完整体系指导下实现具体目标。“一体”性体现了对所学知识的整合、重组的关联性、前瞻性观念,并依据这种理论提出核心课堂价值观念。“核心课堂”的基本概念是:(1)“核心课堂”的教学目标:满足需求、有效高效。(2)“核心课堂”的科学观:可行性、正确性、合目的性。(3)“核心课堂”的价值观:确定性、恰当性、经济性。(4)“核心课堂”的原则:独立性、选择性、系统性。

五、优化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学校的决策和教师的培养

第11篇

怎样才能适应这种需要?要抓什么主要问题进行改革?这里谈谈我们的几点看法。

一、物理学科的课程设置 1990年,根据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普通高中物理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即二·一分段),物理教学大纲相应地作了调整。这项调整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课程设置,是建国以来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从实践看,高中物理课采取分段的办法来划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具体落实确有困难。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即使一地之内,客观上也存在差异很大的几类学校。高中前两年的必修课,内容和要求都一致,不能适应这种差异。国家教委最近提出的多种办学模式,我们体会,是承认差异。面对这种差异,高中物理课与其采取分段的办法,不如采取分层次的办法。高中物理课可分为两种物理课,以适应不同办学模式的学校,适应不同程度、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同一个知识点,在程度、要求、讲法、侧重点等方面可以不同,甚至可以很不相同。对不同的学生,即使所学知识无大差异,能力要求可以有相当大的区别。也就是说,就知识的理解程度而言,就所处理的问题的复杂程度而言,差异是相当大的。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或为将来准备升入理工科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者虽然是一致的,但着眼点不同,对物理课的教学要求将会不同。采取分层次的办法,将会较好地适应高中物理课的教与学。

按照课程计划的规定,高中物理开设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必修课在高中一年级(2课时)和高中二年级(2.5课时)开设。限定选修课在高中二年级(2课时)和高中三年级(3课时)开设。为了适应高中物理课的特点,便于教学,新大纲把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贯通起来,不再分段,合起来称为必修和限定选修物理课。这样,新大纲提供两种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种是必修物理课(简称1类课),共4.5课时。第二种是必修和限定选修物理课(简称2类课),共9.5课时。

1类课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课,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和要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知识面包括物理知识的主要方面。考虑到现行必修课的知识面较窄,新大纲适当地扩展了1类课的知识面。2类课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适合于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要求着眼于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内容包括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主干知识,同时增加了近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论,作为选学内容。2类课的内容和要求完全覆盖1类课,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必修课的要求。

据了解,现行必修课对部分学生要求仍偏高,所以新大纲从总体上适当放低了1类课的程度。2类课的程度,就重要的主干知识而言,与现行的必修加选修的程度大体相当。以2类课与我们所看到的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物理课比较,基本的主干知识大致相同,但程度上我国要低些。

两种物理课的内容都分为必学和选学。选学内容不作考查,供师生选择,以补充知识面偏窄的不足。

新大纲对必学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A层次要求低,B层次要求高。作B层次要求的知识点是比较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在1类课中,A层次的知识点约占全部知识点的60%,B层次约占30%。在2类课中,A层次约占50%,B层次约占40%,B层次所占的百分比有所提高。教学要求分层次,有利于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不适当的加深,减轻学生的负担。

新大纲十分重视实验。1类课的必做学生实验共12个,其中有4个是新实验,必做实验个数与现行必修课的必做实验个数相同。2类课的必做学生实验共23个,其中有一个是在专题中安排的制作性实验,这23个实验中有7个是新实验。现行的必修加选修一共17个学生实验,新大纲增加了6个实验。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学生实验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大纲中安排的演示实验有所增加,并提出,有的演示实验可安排为学生随堂实验,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有利于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能力的培养要因材施教,因而两种物理课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1类课的能力要求相对低些,这并不是说,某些方面的能力如运用数学的能力不需要培养,而是考虑到能力的要求应该恰当,应该有所侧重,不能脱离多数学生的实际。2类课的能力要求高些,表现在新大纲提出要设置适合于高中学生的课题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初步能力。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而且要求较高,希望能在实施中积累经验,使之成为培养能力的一条新的途径。

实行两种物理课并不要求过早地分流,或者说过早地分为文理科。不论选用哪种物理课,都要在高中阶段学习必修课的内容,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现代生活,继续深造,都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便于实施,在高中一年级,两种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完全相同。学生进入高中二年级后,分别学习上述两种物理课。2类课把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的内容安排在一起,是为了便于教学,不是为了所谓“一次到位”。在高中一年级,为了适应大多数学生某些重点知识的应用,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的应用,限定为简单的应用。而在高年级,在2类课中设“专题”,以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和综合地运用知识。

我们认为,根据新大纲编写的新教材,高中一年级应该有较大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教师在高中一年级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并指导他们在高中二年级对两类物理课进行选择。

面向全体学生,要承认差异,使他们都能有效地学习,这应该是物理学科课程设置的着眼点。

二、教学内容 新大纲指出:“教学内容应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这就需要从新审视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按照两类物理课的不同要求,进一步对教学内容加以精选,并适当予以更新。

(一)科学技术有加速发展的趋势,预料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将发展得更快。面向21世纪,要考虑高中物理课如何适应这种趋势。高中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物理学又是一门基础科学,这就决定了高中物理课应当强调加强基础,把那些重要的基础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高中阶段,基础打得扎实,学生才能在今后有效地学习文化科学技术。脱离开打好基础,片面追求大量的现代知识,只能得其皮毛,回过头来就会觉得基础单薄。

加强基础,这是确定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本要求下,要处理好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经典物理知识与现代物理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的关系。

(二)在高中首先应当把那些在知识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的主干知识学好。主干知识学得透彻,学习其它知识就容易些,也有条件扩充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要减轻学习负担,决不能削弱主干知识。新大纲精简了某些非主干知识,以加强主干知识。

一方面要强调主干知识,另一方面知识面又不能偏窄,这是一个矛盾。知识面偏窄,不利于开阔眼界和思路。知识面窄,这是我国学生的重大缺陷。但是,在当前,宁可知识面相对窄些,也要保住主干知识。宁可要求低些,也不能冒然砍掉主干知识。因为主干知识学得好,学生将有可能独立地去扩展知识面。此外,教材可增加阅读的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地开拓知识面。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强调主干知识与知识面偏窄的矛盾。减轻负担,必须精简某些次要内容。有的知识在大纲中可不列为知识点,不作扩展性要求,采取其它形式如练习的形式去解决。

减轻负担不能只靠砍内容,要多方面设法解决矛盾。例如,主干知识的要求要合适,不能不适当地提高要求。教材的系统或结构要加以改进,充分发挥主干知识的带动作用,使主干知识和非主干知识配合得更好。教学方法要加以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讲解不能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强调因材施教,对物理有兴趣的优秀学生,应该鼓励和帮助他们课后独立地钻研。课内讲得精粹一些,而且有吸引力,使学生对物理发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三)要处理好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关系,适当增加近代物理的内容,使教学内容随着时代而有所更新。经典物理知识反映了宏观、低速情况下的客观规律,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近代物理知识是在经典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好经典物理知识,才能够进而学习近代物理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知识。

近代物理是指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基础的20世纪的物理学。前期量子论的知识在现行大纲中已经有所反映,为使量子论的知识能够充实一些,新大纲中明确列出量子论,以求有所加强。现行大纲中没有涉及相对论的知识,新大纲列出相对论,作为选学内容,希望经过新大纲的实施,逐渐取得在高中讲述相对论(主要指狭义相对论)的经验。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而有所更新,不更新将不能体现和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从全国大面积的推广来说,这种更新的进程应该是渐进的。当前,在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上作过大的变动,看来还缺少经验和依据。而且作过大的变动,教师和设备均不适应,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逐步积累经验,逐步探索,是一条可行之路。从长远来看,课程的体系应该而且必须改变。当今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中学阶段哪些知识是基础知识,体系应该如何改变,都需要重新加以认真研究。物理课程要作较大的改革,必须先在小范围内试验,取得经验,以备将来改革之需。

新大纲加强了守恒定律,加强了能量的知识,加强了波动的知识,努力反映与近代物理的联系。在教材的编写中,应当寻求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接口”或者“连接点”,引导学生走向近代物理之门,开阔他们的眼界,引起他们的兴趣。讲解经典物理知识,要反映和渗透近代物理的观点。还应当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介绍近代物理的成果,使学生知道近代物理是怎样从经典物理发展起来的,知道物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物理大厦正在不断建造之中。

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其它自然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形成了许多交叉科学。这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提出,要使学生“了解物理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体现物理学作为基础自然科学的特点,以加强高中理科各门课程的联系。如何体现这一点,还研究得不够。在编写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作进一步的努力。

(四)物理知识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确定教学内容应该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之间的关系。新大纲指出,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在教学目的中把基础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列,说明对实际知识相当重视。教学中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实际知识。教学中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讲述实际问题中的物理原理,介绍与基础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新大纲的知识点中,列出了相当数量的属于实际应用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知识点。这说明新大纲在教学内容中充分反映了上述教学目的。

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要使学生“了解物理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联系实际,是完成这一教学目的的唯一途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应该使学生了解物理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我们要努力体现这一点。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个特点是:从发现,到发明,到实用,周期越来越短,即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为21世纪培养人才,应该充分考虑到当今科学发展的这一特点。我国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不强,不善于应用知识。针对这一情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更要大力加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他们关心实际问题,理解实际问题中的物理原理,有志于并且善于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去。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开拓意识、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个任务,高中物理教学应当很好地分担。

三、能力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加强能力培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新大纲总结多年来在培养能力方面的经验,明确而且有针对性地作了阐述,这将有助于今后更加切实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

(一)在诸多的能力中,新大纲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独立思考,这种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品质,虽然不是物理课单独能够培养的,但是,物理课却应该分担这个任务。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所学知识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因而在高中物理课中有条件、有可能担负起这个重要任务。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应该贯穿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之中。这一要求,在新大纲的说明中有明显的体现。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地发表看法,提出质疑。要培养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分类、概括、总结的能力,逐步要求他们自己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以期能够逐步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拓宽知识面。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习惯,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不分巨细,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够拓宽思路但不考的知识不涉及,将会堵塞学生独立钻研的志趣。为了防止高考失分,让学生超量地做题,以致出现生题不会做,学生埋怨教师没有提供此类型的题目。这表明有的学生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一些具体能力的培养一定会受到影响。将来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或者进入社会,都会显得很不适应。新大纲中强调独立思考,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大纲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根据物理学的特点,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这是物理学探索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与此相适应,高中物理应当培养这三方面的能力。

新大纲对高中物理教学所应培养的能力作了具体阐述,比现行大纲有所充实和提高。例如,对观察能力的要求比初中有所提高,除了要求学生“能有目的地观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还进一步要求学生能“认识观察对象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的条件”。当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实验能力不强,针对这种情况,新大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会写出实验报告”,并进一步要求“会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实验故障”。对基本仪器的使用,分成两种要求,大部分要求是能正确使用,一部分要求练习使用,以便于具体落实。关于误差和有效数字的要求,大纲中作了具体说明。在2类课中还要求“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个别实验中要求会合理的选择仪器。

新大纲要求培养“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科学思维能力”。这在科学思维能力的层次上,比初中向前推进了一步。如果说,初中较多地是直接概括,那么,在高中,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也由于高中所处理的问题有所深化,则较多地要求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分析的深度和综合的广度,都比初中大大提高,因而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大大提高。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而且处理问题要较多地运用推理和判断,因此,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提不高,不能学好高中物理。知识和能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但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科学思维能力,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科学思维能力正是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的。

大纲在阐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时,强调“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概念、规律和模型等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不能死记方法和步骤,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形下,特别是新情景下,能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善于迁移和运用,把知识学活用活。强调“弄清物理过程、状态和情景,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分析,就是要分析物理过程、状态和情景,这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一步。具体分析物理情景、思路和方法,抓住了这几点,就是抓住了根本。

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培养运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科学,表达和处理问题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种语言,可以简明确切地表达问题;数学是一种工具,可以进行推导和运算。不会运用数学,物理很难学好。因此,新大纲提出培养运用数学的能力是必要的,这要求我们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善于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物理中去。学习物理,应该学会进行计算,以至最后得到物理结论。但是,解决物理问题,还常常要用到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和推理。因此,新大纲提出要重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这对学好物理很重要,是一种较高的要求,希望能够引起重视。针对图象的运用能力较弱的情况,新大纲提出要学会用图象表达和处理问题,这一点也希望能够引起重视。

第12篇

关键词:历史选修课;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展开,如何上好选修课就成了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新难题。选修课与必修课在本质上都是历史课,但在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上有所不同;选修课程以其相对自主、开放的特征,弥补了必修课的缺憾,因此凡是历史必修课常用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是适用于选修课的;然而必修课、选修课的内容侧重点和培养目标毕竟不同,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处理选修课时应有一些新的认识。

一、坚持依据课标的原则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选修模块共6个,甘肃省选修的是其中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4个模块。无论是哪一个模块,其宗旨均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关于选修模块的三维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遵循。

二、在进行必修课教学时要适度拓展选修课中涉及的内容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必修课程内容是选修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托。从高中历史必修课与选修课内容的关系来看,两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一方面,历史选修课的每个模块,基本上都可以在历史必修课三个模块的内容中找到其知识内容的基础。另一方面,历史选修课内容是必修课的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并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必修课的教学中进行适度的拓展和渗透,如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联系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从对孔子的课标要求来看:必修课标仅笼统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选修课程则具体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科能力上,都明显提出了比必修课程更高的要求。又如在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教学时,联系选修四《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柏拉图生平事迹,受教苏格拉底、创办学园和著作《理想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柏拉图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通过拓展为选修课教学打下基础,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必修教材的兴趣,扩大了知识面。

三、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能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就是好的教学方法。高中历史选修模块教学在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同时,更应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改变师讲生听、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改变课堂以历史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模式,真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实现合理的整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思考、表达和动手的机会。此外,课程标准对每一学习专题都提出了活动建议,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辩论,查找网络资源,举办演讲会、展览会和开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课后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拓展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去查找资料,经过思考用历史小论文的方式完成。

四、把握重点,整合模块,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