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时间:2022-02-27 23:04: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型玻璃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第1篇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思想和策略,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研究、掌握教材,要善于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和现代社会的需要弥补教材的不足,进行有利于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创造性教学设计。

一、围绕教师的作用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教学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而制定的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和根本。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师就要围绕目标发挥好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作用,通过组织适合儿童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如预测、想象、看图象资料,把教育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巧妙地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需要,把语文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的追求,来促进学生内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例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北大荒的资料后,让学生课上汇报,学生个个手举得老高,争先恐后地汇报。教师用赞许的目光和鼓励的语言对他们作出评价,让学生说说他们印象中的草塘可能是什么样子。这是让学生带着想象、猜测的头脑走进北大荒的茫茫草塘,尽量不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压力和负担。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教师话题一转:“书中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学生在已经历的阅读期待中通过读、思、画、悟了解了草塘的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入境体会美:“草塘为什么那么美?美得怎样?怎样才能把美读出来?”学生通过自读、互读、合作读反复体味草塘的大、绿、美的特点。为了加深学生印象,教师还可以绘声绘色地读,学生闭上眼睛加以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由抽象文字到概括出具体画面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经过这一过程,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训练,心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最后教师还可以用极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睁开眼睛领略草塘神奇的魅力,即放图像资料展开草塘之美。由此看来,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巧妙设计教学,利用“导”的引力作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可以变具体为抽象、变枯燥为生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二、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及个别差异设计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内容和安排的活动不能满足于完成了课本上显见的内容,也不能只满足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而且要考虑到促进学生的思维向下一个思维阶段发展。从学生的学习机制来看,如果新的学习经验与现有的思维模式一致,则会出现同化学习;如果新的学习经验要求学生修正已有的认识结构,则会出现顺应学习。在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同化和顺应总是同时发挥作用,相互补充,从而引起学生理解水平的不断提高、认知结构的持续发展和完善,这就是学习与发展的根本机制。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着眼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及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设计阶梯式的教学。例如《五彩池》一文的教学设计可以用一个流程概括:欣赏五彩池的美挖掘美的原因对课文品味美当导游创造美。整个设计过程循序渐进,既保证了思维的某种顺应出现,又通过“欣赏质疑感悟品味表达”发展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层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天下所有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一流的,可事实上由于学生兴趣、智力、能力的差异,对待学习的态度、表现不完全一样,有的表现出较强的接受能力,有的反应缓慢显出不经意的样子,还有些学生能和教师自觉互动……课堂上既要照顾整体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既要有保底的目标也要有不封顶的目标,就迫使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设计课堂教学。同时评价内容也要多元化,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方式要多元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而设计教学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也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对学生的解答做出判断,教师要多安排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增加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如果课堂中适当安排学生自主读书、讨论争辩、收集信息、表演、发展思维、想象等环节来创设有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例如《新型玻璃》一文,学生通过自学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后,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结合市场经济为五种玻璃设计广告。学生受电视广告的影响,设计新颖奇特,语言生动有趣,真正发挥了小小设计家的作用,为学生的将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谈将来还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张扬。可见,提供自主学习的环节,学生才可能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条件。

第2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满堂问”的现象很普遍,教师总是借“问答法”来设计教学,这不仅使课堂教学呆板单一,缺少生机和活力,也会使学生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要走出“满堂问”的误区,以使学生能力得到综合培养,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一、以读代讲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小学生在入学前已基本掌握了口头语言,而教材又是和口语基本一致的现代汉语。大部分“讲”“问”是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的,应该让位给学生读。“以读代讲”应是阅读教学之本。一般来说,“以读代讲”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了“三读”的模式:一读感知内容,二读品词赏句,三读积累语言。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惊弓之鸟》就是以“三步读”的方式完成的:初读,读正确、流利,并感知课文大致写了什么样的一件事;精读,边读边想象人物神情及语气,并辅以必要的提问与讲解,以便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入课文境界;赏读,在分角色读的基础上,加上动作及表情,以演助读,要求学生把理解了的内容和想象到的情景表现出来。

二、以述促读

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本上学过的主要语句,把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复述,既是读、说的训练,也是理解的训练。它是以记忆和理解为基础的,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把所读课文的内容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地叙述出来。长期进行复述训练,将有助于学生积累词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锻炼语言的准确性、连贯性,同时训练记忆能力,发展思维的想象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复述的方式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等。不管其形式怎样,用复述法促进阅读一般按照初读――复述――评述的步骤进行。如一位教师执教《新型玻璃》时,先要求学生从“名称”“特点”“用途”三方面填表。接着要求学生或以第一人称复述,或用对话方式复述,或把两种新型玻璃放在一起复述。然后师生以正确、全面、新颖为标准加以评点。如此由理解而复述,再由复述而加深理解,既避免了许多繁琐的问题,也训练了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以听促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者把“听”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听话辨别力、听话辨断力、听话概括力、听话组合力等。

笔者在小学执教《赵州桥》一文时,让学生听读第二节,读时故意省去“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和“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中的词语,省去“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句话中的“还”字。然后设问:“老师读的与书上写的有几处不同?改动了行不行?”听辨之后,学生分析出:两个“拱形”的关键词,作为“大桥洞”“小桥洞”的修饰语不能少,它阐明了赵州桥精妙的设计和独特的结构;省去了“顶上的”一词就不能说清楚四个小桥洞的方位;“还”字省去了就不能反映河水在平时和发大水时流过桥洞的实际情形了。从以上教学过程看,这种听辨训练能突出讲读的重点,具有思维的导向作用,也免去了许多设问,而且在听辨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并迅速作出判断、评价和表达,能力得到了综合的培养。

四、以写促读

第3篇

关键词:创新方法;思维方式创新;操作方式创新;师范生;教学设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教育部2016年公布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就是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性和世界竞争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师范教育是教育的“前教育”,是培养师资的工作“母机”,师范专业的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可能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生。所以,我们应该在师范教育中渗透“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如果在师范生的专业课程开设、教学设计、模拟授课和教学技能大赛时给以创新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对他们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更直接有效。创新的方法可以归纳为思维方式创新法、操作方法创新法、思维形式创新法,本文以化学师范生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这几种创新方法。

一、思维方式创新法

思维方式创新法是在推理的方式上进行变换而产生的创新。可分为聚合思维法、发散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和类推法。

1.聚合思维法。聚合思维法又称为求同思维法、集中思维法、辐合思维法、收敛思维和同一思维法等。聚合思维法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的方法。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如多个知识点的共性、多题同解的核心步骤、多仪一用核心功能(多种仪器共同的用途),多物一性(多种元素、多种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和具相似的规律)等。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一节。可以建议在教学给出以下反应:H2+CuOH2O+Cu、2Na+Cl2点燃2NaCl、CO+CuOCu+CO2、2KClO32KCl+3O2,NaCl+AgNO3AgCl+NaNO3、NH4HCO3NH3+CO2+H2O,要求学生找出前四个反应与后两个反应有什么不同(提示从化合价角度)。通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前四个反应元素有化合价升降,后两个没有;进一步提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的本质是什么?请学生阅读教材P36并看“图2-10”“图2-11”回答。在教师引导下最后得出“前四个反应有电子得失或电子转移”,从而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在进行其他的教学设计时,只要适合找共性及共同本质的内容,都可指导师范学生以用同样方式设计教学,以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

2.发散思维法。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它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从而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如一题多解、一仪多用(同一仪器、同一装置多种用途)和一性多仪(用多种仪器做同一实验)等。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教学设计时,一般都安排了演示或让学生做强弱电解质的导电实验。在指导学生选择实验装置时,让他们想一想哪些装置可以做为导电性强弱的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既方便、又能让全班学生有直观感受。在电解质浓度确定并相同情况下,同学们可以通过发散思维罗列出:电源可以是220V整流电源(变为直流电、降压至12V)和用干电池组或其他电池;电极可以是电源线、粗铜丝、组铁丝、干电池石墨电极等,显示器可以是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LED灯泡、贺年卡音乐发声器、小风扇等。其中有同学通过试验选用“整流电源+石墨电极+小灯泡”,另外同学选用“干电池组+粗铜丝+贺年卡音乐发声器”。原因是电极太小导电性差,电流表电压表太小后排学生看不清楚,LED灯泡试验弱电解质时电流太小可能不发光;整流电源电流强劲,但体积大而重,不方便携带,用做演示实验比较好;干电池组电量弱一些,多用几次电压下降快,但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用做学生分组实验比较好。

3.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就是反方向思考,从一般方法或问题的对立面反方向思考和探索。逆向思维具有普遍性(符合对立统的规律)、批判性(反判常规、常识和惯例)和新颖性(打破僵化、刻板、司空见惯的答案,出人意料和给人耳目一背后之感)。

在教学设计中可引导学生用于理论和性质逆推、反应实验过程的引入、追踪化学实验中的反常现象;逆推物质流程图、有机合成线路和复杂计算题等。

例如:学生在设计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四章第4节“探究氨气的性质”时,氨气的喷泉实验的引入,就可以这样设问:“大家回忆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中用碳酸钠与稀酸反应制作的灭火器,为什么里边的液体会喷出来呢(见图1)?”同学会回答“瓶里产生CO2气体压强增大了。”这时引导学生的逆向思维:“可不可以让外边的液体向瓶的里边喷呢?”让同学们思考讨论后抽问,总結出:一是增大外面液体的压强(如矿泉水塑料瓶导管插入单孔塞锥形瓶,挤压矿泉水瓶),二是减小瓶内压强,如图2是林育群同学设计的装置(获2019年第七届广东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二等奖),松开铁夹,挤压装水的矿泉水瓶,使少量水进入装氨气的瓶,氨溶于水使右瓶形成负压,左瓶的水在大气压作用下在右瓶形成喷泉。教学中可以让学观看喷泉实验后再解释原理。

4.类推思维法

类推法也称类比法,是利用不同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出其他的相似性,从而预测出它们在其他方面存在类似的可能性的方法。在师范生进行教学设计时,理论、性质、实验部分内容和习题讲评等都可以用类推思维法引导或让学生自学。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1节元素周期律,做了钠的燃烧和与水反应实验后,可以让学生自学教材,类比出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1个电子的锂、钾、铷、铯的化学性质,再从原子半径不同推断性质与钠的不同点,其他主族元素性质也可以采取相似的方法。

二、操作方式的创新

操作方式创新可以分为模拟法、分解法、组合法、替换法和改变角度法,这在师范生进行教学设计时的实验改进,或到了一线教学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或“小发明”中用得较多。

1.模拟法。百度百科写着“模拟法是指以一定的假设条件和数据为前提,借助仿真技术来估算任务的工作”。本文这里主要是指受原型启发,模拟出新的原型,或模拟出有所改进、用于别的方面新事物。如方法模拟、形状模拟、功能模拟等。

在指导师范生教学设计中,模拟一线教师或前几届师范生大赛作品的授课方法再行改进;用Flash模拟危险实验、工业生产或微观粒子的行为动画,如2019年在第七届广东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的教学设计中,刘惠同学(获总分第一名)使用了Flash动画翘翘板来模拟氧化还原电子得失的本质(见图3)。在实验设计中可以用其它物品进行形状模拟和功能模拟,如模拟启普发生器原理设计出其他可使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的装置(见图4);第七届广东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的教学设计中,赖秀芳同学模拟试管反应设计出利用密封西药的塑料板中的做溶液反应的实验(图5)。

2.分解法。分解法是将某一事物拆分成几个部分,直接利用单一功能及特性的方法。化学实验的加热分解、电解、光谱分析、复杂功能的仪器拆分为单一功能的小型仪器等都是分解法。在教学中把一个较难的知识点拆分为几个小问题设问,以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也是分解法。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1节“原电池”,师范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复习了《高中化学必修2》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后,由单池电池直接过渡到盐桥双池电池,对为什么要改为双池电池的难点没有突破,学生对原因是迷茫的。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利用分解法,将这个难点拆分为几个小步骤设置问题串:(1)铜-锌原电池(CuSO4溶液或稀硫酸)连电流表,过一会儿电流怎样变化?锌片上有什么现象(溶液浓度不能太小)?(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怎样避免氧化剂与还原剂直接接触?(4)与锌片氧化剂Cu2+或H+分开后,电流表无电流,原因是什么?(5)如何使氧化剂Cu2+或H+不会扩散到放锌片的池,又能使两池电中性?

学生观察现象,受教师启发引导、讨论依次得出结论是:(1)1分钟后电流开始不断下降,锌片上有少量铜析出或气泡放出;(2)有副反应发生,原因是锌片直接接触到氧化剂Cu2+或H+直接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而造成总反应削弱使电流减小,且氧化剂浓度在下降也使电流减小;(3)将还原剂锌片与氧化剂分离,变为两个池;(4)当锌片上电子流向铜片,锌片池带上正电荷、铜片池带上负电荷,阻碍了电子进一步流动(或阻碍了氧化还原进一步进行)所以无电流;(5)将两池连通。但直接连通因扩散仍然会跑到锌片池,只好口从上面连,用装含电解质的琼胶盐桥,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向铜片池、阴离子移向锌片池从而保持两池电中性使氧化还原反应(电流)持续发生。

任何学科的知识难点,都可以用这种分解法拆分为几个小步骤,递进式没置问题串来予以突破。

3.组合法。组合法与分解法是思路刚好相反的两种方法,这种方法则是将某几个简单事物组合成多种功能的事物,如发光二极管加在球鞋成为发光鞋、把多种功能的软件装入通话的手机成为现在的智能手机等。在教学设计组合法主要应用在教学方法的组合、实验装置组合式创新方面。

例如《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1节原电池的教学设计,从复习必修1知识、引入、新课、小结、练习,整个过程可以是:复习法、情境法、设问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的组合。其实每课包含了几个的教学环节,不同教学环节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穿插组合,才可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4.替代法。替代法在教学中可以是师生角色互换、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等。如抽学生上台代替教师演示实验、某些难点知识让成绩好的学生代替教师讲;又如溶液酸碱性测试、焰色反应,本来安排是演示实验,可以抽学生上台演示,还可以设计为学生实验。在实验仪器的改进中,可以用其它物品替代常规仪器,如用矿泉水瓶和青霉素瓶替代集气瓶和反应容器,用一次性注射器替代滴管,用V形管、W管替代试管或玻璃管。

第4篇

关键词:二氧化硅;硅酸;化学与生活;人文教育;化学史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6-003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2014年宜昌市的“化学比教学”活动中,宜昌市一中董颖超老师的“二氧化硅 硅酸”课,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实施过程中迭起。课件的制作,实验的运作,语言的表述,都充分展现了教师的睿智与魅力。景由“硅”生重走“硅”路探知“硅”秘王者“硅”来“硅”为一体,五个模块,环环相扣。景由“硅”生,通过展示五彩缤纷、风景如画的大千世界到神秘莫测的“硅谷”,再拆开汉字“硅”,由“一石二土”组成,说明景由“硅”生,并源于平凡。重走“硅”路,带领学生回顾历史,认识到含硅材料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自然感受到含硅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将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之后,趁热打铁,探究“硅”秘,完成本节课的核心知识,通过相关物质的一般或特殊性质,使学生认识到陶瓷、玻璃、水泥的“美”,二氧化硅的“奇”,硅酸的“殊”。接着,乘势拔高,王者“硅”来,介绍并展望新型含硅材料的未来发展,使学生产生了无限憧憬与强烈期盼。最后,“硅”为一体,回归现实,回归课堂,完成并巩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整节课的流程圆润,用“过去―现在―将来”的时空线使“硅”的历史与未来浑然一体。触景解性,理性生情,情景交融,让听者产生一种欲静不止、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冲动。

一、 化学与生活甜蜜牵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生活离不开化学,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是化学老师本应承担的责任。新课标化学教材的立意也正是知识从生产生活中来,再回到生产生活中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本节课从现实生活走进化学课堂,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之密切。

景由“硅”生,带领学生走进家喻户晓的硅谷――电子公司的聚集地。提出问题:这里为什么叫“硅谷”?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在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大气出场。

探知“硅”秘,是本节课的核心。在进行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的教学时,老师先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含有二氧化硅的物品?二氧化硅有哪些用途?学生陈述,教师补充,展示光纤球和一段光纤,讲述光纤的工作原理及其广泛应用,学生通过分析二氧化硅的用途,从颜色、状态、熔点、水溶性等方面归纳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学生在感受水晶玛瑙等硅物品之美的同时,也体会了用途反映着物质的性质这一化学思想。

本课时的重点之一是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在讲授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联系盛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时联系到氢氟酸给玻璃雕刻花纹,量杯等量器上的刻度是用氢氟酸刻蚀的。由半导体工业中流行的“从用户到沙滩”介绍二氧化硅与碳反应,工业上用这一原理制粗硅的原理。

通过这样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与事实,对巩固二氧化硅的性质与用途的认识,给学生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二、 科学与人文完美结合

硅从哪里来?拆开汉字“硅”,得到一石二土。景由“硅”生,源由平凡。五彩缤纷、风景如画的大千世界富含硅元素,硅的化合物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晶莹透亮的水晶、五彩斑斓的玛瑙,与普通的沙子成分并没有什么两样。原来,硅使世界如此美丽动人,珍贵与平凡只存在微步之别。

硅谷就像是一条时空的裂缝,透过裂缝,精英们站在未来向现代人输送着新的产品和理念。老师展示硅太阳能电池,和学生一起展望未来。未来我们或许可以用硅太阳能电池给汽车提供动力,那时,天空会格外蓝,阳光格外灿烂;英国的一位科学家将一块芯片植入自己体内,使自己成为第一个半机械人。

自然联想到会不会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们借助各种新型含硅材料,让自己成为超人呢?对未来的展望把课堂再次推向,老师的殷切希望碰撞了学生的心灵,把学好化学与自己的成才和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1917年,校长提出了一个意见:文科的学生必须学一门理科的课。从先生最早提出文理交融开始,文理交融就成为许多学者的追求,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受到许多教师的青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化学教学理性与感性的光芒相得益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需要更多的复合性人才,文理兼融。现在高考模式的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不论本质上如何,但都是贯彻了这个基本思想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自觉地贯彻并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历史与现实熠熠生辉

著名化学教育家傅鹰曾多次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适当介绍化学的发展史,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优秀品质。

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打破常规,用“过去――现在――将来”这条时间线,将各种含硅材料连成一个整体。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发明了陶器;约3700年前,玻璃问世了,相继有了玻璃门窗、眼镜、玻璃灯等等;200多年前,诞生了水泥;38年前,首次实际安装电话光纤网路,从此光纤走进千家万户;半导体硅早已和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化学组成上看,陶瓷、玻璃和水泥都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而光纤是二氧化硅,芯片、太阳能电池则是高纯硅。“硅”路悠悠,未来,硅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和改变?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要发明未来,必先理解过去。乔布斯曾说:“如果不知道之前的故事,你无法明白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四、传统与创新相得益彰

在没有多媒体设备的那些日子里,老师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千方百计地经营着课堂,遇上做实验学生会兴奋不已。本节课老师继续发扬了实验的长处,精心准备实验,深入剖析实验现象,传统化学教学中的类比法也本节课上再露一手,类比CO2学习SiO2的性质,使零散的知识规律化,同时自编故事、录制实验视频、充分发掘并利用生活中的、网上的素材,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构建了适合本节课教学环境的、新颖的化学教育教学策略。

1. 分组实验使知识感性化

学生分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1mL Na2SiO3溶液(约1滴管),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静置半分钟。仔细观察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生争先恐后的向老师展示实验成果,多数小组制取的是凝胶,倒转试管不流下,也有个别小组制取的是溶胶。制得的凝胶有的是红色,有的是无色,有的下层红色上层无色。学生诧异、质疑、分析、得出原因。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掌握了硅胶的制法以及硅酸的性质,并对实验时试剂量的控制,滴加试剂的速率与振荡的相关技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也有了直接的体会,这是其它任何教学方法与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实验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吸引学生注意的磁铁,是促进学习化学的催化剂。

2. 媒体视频使知识系统化

氢氟酸腐蚀玻璃的实验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老师录制了氢氟酸腐蚀玻璃的实验视频,剪辑后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对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硅胶的用途广泛,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还可以制成硅胶泳帽,甚至是影视行业不可或缺的面具。播放视频:80%的硅胶产品用于电影电视的拍摄,即便没有化妆和道具的帮助,也能以假乱真。新版《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面具,电影《画皮》中周迅的面皮,造价都超过了100万人民币,《爸爸去哪儿》中石头老爸郭涛变身老和尚,也依靠了面具没被石头认出来。

将文本、声音、图像、图形、电影电视、视频等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然爱学、乐学,乐在其中。

3. 故事引入使知识趣味化

引真实故事,巧妙设计情景: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 “天然苏打”晶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遍地沙子和贝壳的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船员们吃完饭,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这个晶莹发光的东西是什么?(玻璃)学生还沉浸在精彩的故事中,殊不知工业上生产玻璃的原理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烙在了学生的记忆中。

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了童年时代伴随我们成长的那些有趣的小故事,与传统的直接介绍工业上生产玻璃的原理对比,老师的创新之举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愉悦的心理氛围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一度激发。

4. 迁移类比使知识规律化

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应用类比的思维和分类学知识,采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班内展示、教师点评等,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理解二氧化硅等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既符合化学学科教学特点,又符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由此及彼,类比CO2 的性质,轻松掌握了SiO2的性质,零散的知识得以规律化。

本节课,硅世界、硅产品之美,含硅物质特有的性能得以充分展现,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发生最大限度地有效碰撞。老师的教育智慧擦亮了学生那双用化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开启了他们用化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播下了为国家未来励志读书的志向。迷人的景,憾人的性,动人的情集于此,与其说是一节好课,不如说是一席盛宴,观了这节课,我终于体会到了编者将硅作为非金属的头号贵宾的意图,是硅装饰了化学?还是化学老师的智慧装饰了硅?给予课者留下无尽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叶书林.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性质与转化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1)

第5篇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来看,其核心就是要求教育把人类素质中更多的新潜能都解放出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教学究竟是把现成的结论通过讲解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记取呢?还是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从已知的材料中概括出应有的原理、原则、规律来,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聪明才智呢?这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就从谈谈自己在实施高一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点认识和感悟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探究――发现――合作的教学模式

探究――发现――合作教学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目前的课程教学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达到改变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我认为,该模式适合已经有了一定经验基础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经验条件和教学环境进行有效教学。

二、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型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即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叶圣陶说:“学生要学的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各科学会中学习自学的本领,学生有了自学的本领,就能自己寻求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才能使学生受用无穷;而且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会让师生在双边教学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学过程中,效果良好。可见:自学辅导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节约了教学时间。

三、活动教学模式

活动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目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教师在活动教学模式中应结合课堂上的书本知识,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学生充满创新和激情的活动中,使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索知识。

尽管在新课程理念上,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接受,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甚至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上,教师是否能很快转变,学生的需要是否真正地被注意和重视,这可能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应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该怎么教,更多地关注点真正地放在学生身上。

观念是思想,观念是生命。教学的本质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技能的过程。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发展水平的任何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教学过程的,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而同时教师的观念又是课堂生命力的源泉。如在讲授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时,在某个班级上课时,我很自然地想到先给学生明确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等等,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规程进行实验,可谓目标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结果却发现课堂中师生交流严重受阻,课堂气氛沉闷死寂,就连几个平时喜欢化学课的学生也极少投入课堂讨论,只是机械地记录我提供的笔记。也许通过课堂的讲授,原来计划的教学目标是基本达到了,但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表自己看法的习惯,自主学习的态度却丧失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授课过程,发现了一个严重的不足:没能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落实。确实,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如果不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学生的情感置于教学设计之外,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将成为知识的奴仆,只能“趴在地上”被动的接受,课堂将变成一言堂,教师也将沦为传话筒。因此接下来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改变了教学方法,由学生自己去阅读实验规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移液体,学生常出现液体溅洒出容量瓶的现象,而且也比较难操作,在做实验时,有的学生提出怎样才能既完成实验目的,又操作简便的方法。问题产生了,学生自己提出了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我就因势利导,我先不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问他们自己是否有什么改进措施。有的学生提出:能不能用漏斗代替玻璃棒移液?而且说出了用漏斗的好处就是移液快且液体不容易溅洒,但他没有注意到用漏斗不利的一面,我让其他学生提出意见,学生们很踊跃,有的提出应用分液漏斗,有的说要加铁架台增加稳定性,还有的提出要注意对漏斗的洗涤等等。我没有直接下结论,只是提供相关的仪器,让他们自己去验证。而且随着验证的深入,他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也对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掌握越来越深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不断诞生精彩的观念,犹如姹紫嫣红的鲜花在春天绽放。

第6篇

【关键词】阅读能力 创设情境 词句训练 积累 启发质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36-01

一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情感阅读

在新课的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导入的环节,创设适合学生情感思维发展的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良好的情境带动下得以发展和延伸。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表明,只要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学生就会有发自内心的原动力,自主去学习。要想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首先要使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讲究导入阅读的艺术,让学生情不自禁地产生“我想读下去,我愿意读下去”的欲望。在教学《珍珠鸟》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珍珠鸟吗?”珍珠鸟,别名锦花鸟、小珍珠等,羽毛灰蓝色,有整齐的白色圆斑,像珍珠一样,头上有暗青色的角状突起,尾部羽毛较短,红嘴红脚,体态娇小玲珑,动作活泼轻巧,原产于非洲。今天我们要学习《珍珠鸟》,作者是冯骥才,是当代作家,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他的作品选材角度新颖,能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挖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课文《珍珠鸟》便是一例。这样的导入引领着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主动去和文本对话,激起学生对身边美好事物的欣赏,拥有了快乐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健康的阅读心态。

二 加强词句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课文时,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积累词语和运用词语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词句训练时要注意两点:(1)要重视理解和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2)要阅读文章和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例如在阅读《落花生》时,写到种花生仅用八个字:“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写收获时也只用“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这些简洁的描写表达出了作者感受整个过程之快。“居然”一词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并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高兴的心情;父亲对花生的评论是从花生的生长特点、果实的形态、位置着眼,把花生与桃子、苹果、石榴作比较,表现了花生内在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在阅读时,注意两个鲜明的对比,一个“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一个“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这说明了花生的特点是外表不好看,果实不显眼,但有用,对人有好处。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词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变换说法,如“花生的外表不好看,花生的用处很多”,可以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虽然花生的外表不好看,但花生的用处很多。”这样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阅读课文的效果。

三 注重积累,掌握阅读技巧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说明了阅读积累的重要性。当然,阅读的积累不仅仅是体现在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突破。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说:“语文课有一项特定的、无可推托的责任,就是教给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开展阅读训练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突出朗读、默读、精读、浏览、略读的训练。(2)围绕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进行综合训练。(3)掌握阅读规律和方法提升的训练。三种训练、各有侧重,彼此关联,因文而异。如在《新型玻璃》的阅读教学时,注意说明文的特点,学生可以把各种玻璃的名称、特点、作用进行归纳:夹丝网防盗玻璃中间夹一层金属丝网,自动报警防盗;夹丝玻璃非常坚硬,碎片会粘在一起安全;变色玻璃能反射阳光,随阳光强弱变色调节光线;吸热玻璃夏天阻挡阳光,冬天阻挡冷空气调节温度;吃音玻璃使噪音强度减弱消除噪音。这样的归纳阅读,学生对课文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四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的质疑

第7篇

对于这个让有啼笑皆非的有趣故事,在教学中我们许多语文老师都曾讲给我们的学生听,让学生们明白其中的道理。然而,随着教学深入的改革,我们有部分老师却不知不觉地堕进“盲人摸象”故事中的滑稽角色。其问题主要表现在:“盲从”、“盲搬”、“盲读”、“盲感”。

盲从:盲目顺从教条、权威,

导致没有个人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上公开课的集体备课中,我们发现这么一种现象:老师们在争议如何设计好某一个教学环节时,总是首先搬出“教参”“新课标”“专家权威”等依据,却从不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参考,宁愿相信“理论”也不相信“实践”,正是这种本末倒置,导致教学设计像做模具一样。因此,在语文公开课活动中,有时让你看到很有戏剧性的一幕――两个老师上的课竟然惊人的相似!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应出现这样的情况:A班的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换了B班的学生时,B班的学生能够重复A班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情境化、个体化、感性心理化贯穿美丽的语文课堂教学,犹如溪流中鲜活的液体,流淌于山涧的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都会有迥然不同的速度;犹如蓝天下的一片红叶,时而柔媚娇艳于秋之朗日纤云,时而怜爱辗转于秋之寒风凄雨。一个语文老师怎么可能多次踏进完全一样的语文课堂呢,或者说不同积淀不同风格的语文老师怎么可能同时踏进同一种语文教学情景呢?

在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台湾教育研究院赵镜中研究员在宁夏人民会堂看完17节来自不同省的全国参赛课后提出:“我还是有很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堂课的课型都相似,这不是我说的,这不是单单我自己的感觉,而是我听到很多的老师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大陆的同仁不是要创新嘛,各位老师,你是不愿意还是不敢呢?还是你不知道怎么去创新呢?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未来需要去思考的。”这番话,确实值得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反思!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要相信自己的专业,大胆地、创造性地去诠释这些课标。这样才能够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孩子的教学路径,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盲搬:盲目借用教学资源,导致迷失教学方向

随着因特网的横空降世,给世界增添无艰的活力,同时也让我们教学领域异彩纷呈。老师们在网络上垂手可拈名师的教学设计、妙不可言的教学课件,把优秀老师的“成果”带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然而,当老师们“顺利”地完成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时,蓦然回首:到底学生在自己身上获得了几种语文学习方法?廖廖可数!到底培养了学生什么语文能力?心中无数!教学的方向似乎早已迷失于浩如烟海的搬运时间里!

如何做一个不随波逐流、不墨守成规的语文老师?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的体会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自身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大胆处理,实行不拘一格教教材――让教材与课外资源进行整合或拓展。在进行资源整合时,我坚持“语文书”不代表“语文”的原则,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增”“删”“改”“合”:

“增”: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增加一些课外读物在课堂上。

“删”:魏书生曾提及到“从中语教材中挑最重要的10篇文章,砍掉它,换成别的同类文章,行不行?回答是肯定的。既然砍掉10篇最重要的文章都可以,那么舍弃某篇文章中的某个知识点,就不影响语文总体知识了。”为此,我在教学中对于一些不大合适学生文章,可以跳读的形式学习。

“改”:可以结合其它版本的教材进行改或整合。

“合”:可以把一单元或几篇课文的内容揉合成一个课进行学习。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把整个单元的课文教学揉合成2个课时完成,其余课时指导学生品读喜爱的课外书《马小跳》,从中学习“作家笔下的人物”的方法,把人物写鲜活。

通过自己的思考与研究,我对自己的教学方向有了一个明确思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有了一个通盘的计划,一个学期下来,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篇课文教给学生什么语文学习方法,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把学生培养的能力到了什么程度。

盲读:盲目指导学生读书。导致失去课堂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语文教学也悄无声息地经历着从教学理念到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滤尽浮华,淘沙见金,有些经过时间锤炼和实践完善的学习方式仍然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方式。读,仍是语文课堂的主阵地。“以读为本”是当今阅读教学的要求。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对于感彩浓厚的课文或片段,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美读中品悟。走进时下的课堂,我们发现:原本一问一答的授受讲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引领下的学生对文本的口诵心惟、咀嚼涵咏;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场景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琅琅书声”充盈课堂。朗读,作为学生理解语言、感悟语情、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理念、课堂和教学方式。

然而,当朗读饱受娇宠,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风景时,我们同时也看到,所谓的感情朗读已渐渐偏离了读之本色,在不知不觉中走了味、跑了调、变了态、失了真。如此矫揉造作的朗读破坏了语文教学的美丽画卷。在一次为迎接赛课的校内试教课上,一位老师执教《新型玻璃》采取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一)让学生成立若干个“广告公司”,同时提出要求:1.认真阅读课文,遇到疑难,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2.了解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然后讨论写广告语。

(二)举行“广告会”。在小组学习讨论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作为代表进行交流,评选最佳广告语。

(三)创办“加工设计公司”,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课后,评课的老师一致认为这是一节创新的课,课的设计注重了两个过程,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在这两个过程中实现的。然而,一位老师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我感觉整节课让学生朗读的不多,评委们会认为这课没有语文味。”她的话一石击起千层浪,老师们似乎猛然醒悟。于是,老师们开始“挖”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朗读,斟酌如何把这篇说明文让学生读到娓娓动听,让评委感受学生的朗读水平。

盲感:盲目让学生自读自悟,忘记自己教的职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此,我们的老师十分信奉。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认为――只要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平时多看课外书,就能提高语文能力。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语文老师打着感悟的“旗帜”,让学生凭着感觉走,从不多问一个“为什么”或有什么根据。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时不妨像数学教学一样,有理有据,不让学生天马行空。

如中年段词语理解。中段词语的理解方法大致分成五类:

1.借已知生活中经验自感悟词义。

2.用近义词替换,类比理解词义。

3.激发学生想象,扩展丰富词义。

4.用生活实例,生动再现读词义。

5.善用相关故事补充,演绎归纳词义。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验教学 实践探索 重要性

数学实验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它是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为特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一、数学实验帮学生突重点破难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学新知识时,常常设计一些数学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观察实验的条件。一个合理的实验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理解数学知识突破重点难点。

如在人教版三上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学的重、难点是使学生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又不与以后学习的分数、小数的除法相冲突。在教学设计时,设计了一个用小棒搭正方形的实验,分别用4根、5根、6根、7根、8根、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16根、17根……可以搭成( )个正方形,还剩余( )根,怎样列式,并想一想为什么剩余的小棒不能再搭成正方形了?通过反馈形成板书:

4÷4=1(个)……0(根)

5÷4=1(个)……1(根)

6÷4=1(个)……2(根)

7÷4=1(个)……3(根)

8÷4=2(个)……0(根)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0(根)

13÷4=3(个)……1(根)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16÷4=4(个)……0(根)

17÷4=4(个)……1(根)

18÷4=4(个)……2(根)

19÷4=4(个)……3(根)

……

学生在搭正方形时非常容易知道剩余1、2、3根就不可能搭成一个正方形,如果剩余的根数是4根或比4根多,还可以再搭正方形,直到剩余的根数比4根少,从而较轻松地突破“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个重点、难点。

又如沈老师家里想做一扇面积是190平方分米的玻璃门,你说我应该买一块怎样形状的玻璃?经过思考同学们提出了4种设计方案:1×190,2×95,5×38,10×19。师:同学们给老师提出了4种方法。你说我应该选择哪一种好呢?于是大家用手比划起是怎样的一扇门,笔者发现有些同学在比划的过程中默默的笑了,但还有部分学生认为都可以。这时我说谁能想个办法来说服这些同学,一位同学说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就能说服他们,于是这位同学随手把两张课桌拉拢,两桌之间只留1分米的间隔,说“假如门的宽度只有1分米的话,谁来过一下这扇门。”那些坚持都可以的同学在实验中也笑了,当我问到:你们为什么也笑了?有一位同学说:从刚才的实验中可以知道,1×190,2×95,这哪里是门呀?简直是一条缝隙,5×38的长方形作门的话,那我爸肯定进不了这个家。说得大家乐开了花。

二、数学实验解决学生大疑问

如学习角的认识后,课上笔者提出,放大镜能放大物体,那么把一个15°的角放在能放大10倍的放大镜下,所看到的角是多少度?开始时,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所看到的角是150°。当教师和部分学生指出:放大镜虽然能放大物体,但却没有改变它的形状,在放大镜的下面构成的角的两条射线的位置并没有变化,也就是角的两边张开的角度没有变,角还是那么大,放大镜仅是把图形的每个部分成比例地放大,而没有改变图形的形状。但还有小部分学生坚持自己的立场放大为150°,也有小部分学生将信将疑。笔者说:谁能想个办法来证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在放大镜上量一量。但由于放大镜上成的虚像,放大镜在手里不停地摇晃,量起来也真不容易。于是笔者想到了实物投影仪,于是,就画了一个15°的角,放在投影仪上并放大10倍。请坚持自己的立场放大为150°的学生用量角器在屏幕上量一量,发现还是15°,终于疑云全消。“我现在明白了这个问题,放大镜能放大许多东西,唯一不能放大角。”实验虽小却解决了学生心头的大疑问,帮助学生解惑释疑、使学生茅塞顿开。

三、在数学实验中感受计量单位的大小

教学“克”的认识时,由于克是一个较小的质量单位,学生感受1克有多大比较困难。在教学“克”的认识时,通过看、比、称、掂、猜等实践活动,逐步建立起克的概念。分别称得1个2分币、大约2粒黄豆、1粒花生、3粒瓜子、40粒大米是1克,在实验活动中人人参与实验,充分感知各种物体1克质量的多少。接着让学生猜猜教师事先准备的物体的质量,再用天平称一称进行不断校正,不断完善对克的认识。整节课以学生实验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又如厘米的认识,让学生了解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让学生在尺子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尝试并得出自己某一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然后组织学生研究,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然后估一估其他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验证,不断建立1厘米的概念。

通过实验感受计量单位的大小,学生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如暂时忘了也可以回想当时实验的情景进行回忆。像面积单位、除克以外的质量单位、除厘米以外的长度单位通过实验来感受,学生掌握得快记忆的时间长,教学效率高。

四、在数学实验中发现规律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时,有的学生将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往内折,三个角刚好组成一平角,所以为180度,有的把三个内角撕下来,三个顶点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也有的用量角器量出每个角的大小,再把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是多少度?学生在实验中不断的感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五、数学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上学期,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这一单元后,设计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验活动。教师问 “同时掷两个骰子,得到的两个数的和有哪些?”学生“2、3、4、5、6、7、8、9、10、11、12”。现在老师和大家做一个游戏,“我们用两个骰子来掷20次,如果和是5、6、7、8、9的次数多,就算老师赢,否则就算你们赢。老师只选了五个数,你们有6个数噢!”让学生猜一猜谁赢的可能性大?学生想也不想就说“我们赢的可能性大”结果出学生意料之外,20次下来老师赢了。学生觉得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激发学生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在小学数学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一步发现、印证、体验数学概念和规律。

参考文献

[1]刘凤翥主编.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孙明符,王立紫任主编.数学教师教育[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4]王祖琴主编.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5

第9篇

一、考虑起点,学会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精心预设是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保证,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就能灵活应对教学中意外的问题。

例: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学生列式18÷2/5后,学生探讨计算方法,教师根据讨论后的三种计算方法,引导大家验证。于是学生经过一番想、画、算,课堂上就出现了多种验证方法。这时,教师要及时找准学生真正的学习起点,由于教师事先有了充分的预设,此时,只是略作思考即改变教案,教学就转变为动态生成。把这些起点资源纳入教学预设之中,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主动构建,加深了数学教学的体验性和生成性。

二、见风使舵,调整预设

课堂上,面对孩子们在思路上旁逸斜出、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这些“歧路动态资源”,是把他们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选择前者是会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但牵着孩子们走,无疑置“动态生成资源”不顾,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开门见山,举起梯形的纸板问学生:“你知道这个纸板的面积有多大?”马上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高再除以2。所以只要量一量梯形的底和高是多少就能算出来。”没有探究学生就说开了,预先设计的环节和问题全泡汤了。面对这一“意外”,我急中生智,用询问的口气问学生:“知道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大半以上的同学都举手了,“那么知道梯形的面积为什么用底乘高再除以2的呢?”学生摇头不回答。这不正是本节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吗?于是,在肯定了学生主动学习态度的同时,指出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梯形的面积为什么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来计算。比一比,看哪个同学,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最先发现。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有利于动态生成的问题,学生学得非常主动,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

三、灵光一闪,尽现精彩

由于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因而利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把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放大,让它临场闪光,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有生机,学生才会享受到数学的无限乐趣。老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向上温馨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消除各种不良学习心理的影响,给学生以自信、轻松、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土壤,使潜在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在不谬的空间里畅所欲言,自由放飞,使课堂精彩纷呈。

如:(1)二年级学生“六一”做夹弹子游戏,在两个盘子先放玻璃球,如果每个盘子里放7个,一共放了多少个?

(2)有2个盘子,一盘放了7个玻璃球,一盘放了6个玻璃球,一共放了多少个?

这时二年级学了乘法后笔者出的两道题目,结果学生做完第(1)后,跟着做第(2)题时,做的五花八门。

生1:7×6=42(个);生2:2×7=14(个);生3:2×6=12(个);生4:2+7+6=15(个)。二年级小学生思维很易定势,受第(1)题的影响,所以有一部分学生就“水到渠成”地做成了7×6=42;2×7=14;2×6=12。至于“2+7+6=15”这个就是不理解题意了。其实出现以上的错误,最本质的问题是没搞清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和区别。怎么办?

师:同学们刚才四个算式列的是错误的,但是我们略作改动,就可以变为正确的,怎么改呢?大家先拿两样东西比划一下题目的意思?(学生在台下演示题目意思。)

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来修正刚才的错误?

生1:“7×6”改为“7+6”

生2:“2+7+6”这里的“2”取掉,因为“2”代表的是盘子,盘子不能和球加一起,两个不是一样东西。

生3:我有一种新的做法,先想象成两盘里的球都是6个,然后把多的那一个加上就行,就是2×6+1=13

生4:我也想起一种来了,就是把两盘都想象成7个球,然后去一个就行。就是2×7-1=13

师:你能根据“7×6”这个算式,编一个题目吗?“2+7+6=15”这一道算式你能编一个题目吗?

在这里,笔者有意展错,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通过对题目的再次“解读”,就主动找到了错误的根源,探究出正确的方法,从而也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愿望和动力,让学生在找错、议错、辨错、改错的反思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薄荷糖;可乐;家庭实验;八年级化学;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8-006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8.025

新的初中化学课程理念要求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着眼于提高科学素养, 构建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 往往受时间、空间及班级人数等的限制。为了弥补课堂中实验探究时间和空间的不足,我们进行了“将学生家庭实验融入八年级化学探究”的尝试。 学生在家做相关实验,怎样全面渗透化学新课程理念,尽可能地挖掘家庭实验的教育功能? 本文以家庭实验“曼妥思薄荷糖与可乐”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讨论。

一、布置家庭实验

1. 确定内容

八年级化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从神奇的实验现象中获得快乐,产生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趣味型家庭小实验的设计更符合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案例:以网络流行一时的“可乐喷泉”为题,使学生感受化学实验的神奇,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之门, 再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布置任务

开始探究时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特别是对于他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们不知要观察什么,探究什么。我们编制了导学稿,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如何从众多的现象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

学海导航(友情提醒:请注意安全,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实验!)

试一试:关于“可乐喷泉”的实验。

操作:请你尝试着向一瓶600mL的可乐中投入几颗曼妥思薄荷糖后,迅速离开。

要求:记录实验现象,并将实验过程用影像记录下来传给老师;总结实验中的感受(包括愉悦、困惑和感悟等),并对实验进行反思:如你对实验有什么疑问?你有什么解决方法?实验有什么改进的地方?由该实验你联想到什么?等等。

二、家庭实验交流与拓展

1. 教师评价

教师课前仔细评析学生的实验报告,收集观看学生传来的影像资料,发现其中的闪光点,总结出有价值的问题,并找出实验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确定学生在课堂中交流家庭实验内容的顺序,精简学生的发言以充分显示大家在家庭实验过程中的宝贵亮点。教师做好评价、拓展和引导准备。

2. 课堂交流

课堂上,教师表扬一些学生的认真实验态度、鼓励并展示有创意的实验探究,播放精选出的学生影像资料片,并抓住实验中闪现出的思维火花,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同时生成新问题。

案例:

教师首先挑选播放了3位同学的家庭实验视频,视频中,2位同学的瓶内只产生了少量气泡,第三位同学的瓶内气泡涌动得相对剧烈一些。

看的过程中有学生说:我看过网络视频了,那里可乐可以喷出很高的液柱呢!(如图)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呢?通过对比网络视频,同学们总结到:

1. 应该使用新开瓶的可乐,而不是喝了大半剩下的或开封已久的。

2. 放入薄荷糖的量要多(10颗),而且一次性放入。大多学生先放3颗,发现现象不明显再放几颗,这样可乐里溶有的气体不能短时间内大量逸出,所以现象不是很明显。

3. 选用健怡牌可口可乐、雪碧效果较好。

教师引导:“可乐喷泉”的产生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学生猜想:1.与薄荷有关;2.与糖(甜味品)有关

教师再次播放三段视频。

第一段:将曼妥思薄荷糖、绿箭薄荷糖、荷氏薄荷糖、有薄荷味的阿尔卑斯分别放入可乐瓶中,对比实验现象。发现其他的薄荷糖与可乐的反应都不及曼妥思来得剧烈。

提问:那么糖中的薄荷是不是真正的“凶手”呢?

学生:不像!

继续播放视频,找来冰糖放入可乐,冰糖的反应也很剧烈,但冰糖中根本就不含薄荷,显然薄荷不是造成喷泉的凶手。

提问:那么会和甜味有关吗?

第二段:将很甜的德芙巧克力(丝质顺滑)放入可乐里,并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而将食盐放入可乐里,反应却十分剧烈。对比之下,发现“凶手”也不是甜味品。

提问:“真凶”究竟是谁?冰糖、食盐、曼妥思薄荷糖都与可乐能产生剧烈的反应,冰糖和食盐的反应甚至更加强烈!

学生:是物体的形状!

提问:好!那么同学们先预测一下,要是把玻璃球放进可乐里会有喷泉吗?

然后播发第三段视频将玻璃球放入可乐中,没有现象。

结论:粗糙之固体表面的存在,常有助于反应的加速进行,对瓶内含有气体的可乐饮料而言,粗糙的固体表面是极佳的干扰源。可加速气体的逸出。因此,在置入曼妥思的短时间内,可乐瓶中将生成大量的气体,以致在瓶口造成喷泉现象。

这段亲身经历和体验,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化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还使他们领略到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理解科学的本质,从而培养了他们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 迁移拓展

通过实验展示并分析了解了现象的本质后,学生们都很兴奋。这时教师如何趁热打铁,顺势利导,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从本实验中生成出新的探究点呢?

案例:

教师引导:从“曼妥思薄荷糖与可乐”实验中,自然会想到:曼妥思薄荷糖能与可乐一同享用吗?

学生活动1:如图1,学生口中含一颗曼妥思薄荷糖,喝一口可乐,感受片刻后吐掉。(无教师指导,切勿模仿。)

学生: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感觉有气体要从嘴中喷出。

提问:你知道“可乐喷泉”中喷出的是什么气体吗?

学生:可能是二氧化碳吧?

教师:如何证明是二氧化碳呢?

学生:我们生物课上学过,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如图2),石灰水会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只要把可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就可检验出是否是二氧化碳了。

学生:将汽水中逸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也看到了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如图3)。

学生齐声回答:可乐中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教师继续引导:除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制造二氧化碳的机器外,你们还能利用家中的生活用品制出二氧化碳吗?从而引出家庭小实验:“醋鸡蛋”。

教师介绍“醋鸡蛋”的制作:

将一枚鸡蛋放入盛有大半杯白醋的透明杯中,观察现象,放置一昼夜以后,将鸡蛋从白醋中取出,观察鸡蛋有什么变化?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说明:可以在家里制取澄清石灰水。有些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波力海苔中的“强力干燥剂”。取一只玻璃杯,加入约半杯水,再加入一包“强力干燥剂”,用筷子搅拌,静置。注意观察生石灰与水反应时的放热现象。

学生活动2:可乐是许多同学的最爱,你们能否谈谈喝完可乐后的感受?

学生:胃很胀,想打嗝;鼻孔和嘴里有股气不由自主地往外涌……

引导:同学们觉得嗝出的气体是什么呢?

学生:还是二氧化碳吗?

引导:对!可为什么二氧化碳喝到胃里会“想出来”呢?

引出家庭小实验:探究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用品:雪碧饮料 ( 新开瓶)、玻璃杯、一次性注射器 (20 mL)、胶头 ( 用来封闭注射器针孔)

实验步骤1:探究压强对气体溶解性的影响。

将雪碧饮料倒入玻璃杯中, 用注射器吸取10 mL 雪碧饮料, 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将注射器活塞用力往外拉, 观察注射器管中的现象 (如图 4)。松开手, 观察注射器管中的现象。将注射器活塞用力往里推, 观察注射器管中的现象 (如图 5)。

实验步骤2:探究温度对气体溶解性的影响

用注射器吸取 10 mL 雪碧饮料,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将注射器放入盛满热水的玻璃杯中, 观察注射器中的现象 (如图6)。再将注射器放入盛满冷水的玻璃杯中, 观察注射器中的现象 (如图7)。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勤于思考,乐于尝试,实验探究是无穷尽的。我们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改变为学生探究实验,课堂容量有限,就借助于家庭小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探究的实践中不仅获得新知识,并懂得获得新知识的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使学生获益终身。

4. 失败乃成功之母

初次开展这样的探究教学活动,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我在初二(3)班、初二(8)班同时开设了这样的课,但是二(8)班同学回家完成家庭实验的情况就远远差于二(3)班。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同学其实都做了家庭实验,但是因为实验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觉得即使做了实验也没什么意义,所以就没有上传视频。直到在课上我展示了两位同学上传的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视频,并引导全班同学分析、总结获得正确的结论后,大家才懂得了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善于总结教训,它往往能够成为前进的动力呢!最后,全班同学在肯定了两位同学的探究精神同时,也给予了两位同学热烈的掌声。很多同学课后找到我,表示下次的家庭实验无论成功与否,都会与大家分享,因为从失败的实验中更能学到知识。

三、总结反思

经过本次家庭实验教学之后, 我每次布置家庭实验, 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实施, 并在班级范围内分享。真正调动了学生做化学家庭实验的积极性, 延伸扩大了化学实验室的范围,做到了化学与生活的结合, 并实现了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教育功能, 渗透落实了初中化学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家庭实验及后续知识延伸,初步形成了学生自主实验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家庭实验的教学是一种应该倡导的综合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 何菊菊. 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J]. 新余学院学报,2012,17(2)

[2] 王忠林. 化学实验教学探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第11篇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 教学创意设计 终身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所谓教学创意设计,是指根据任务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对教学活动中的内容结构和方法手段等进行创造性构思与艺术性处理,从而使得课程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对于小学美术教学创意设计而言,也就是一方面要努力打破以造型为基础,以提高绘画技能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则要逐渐构建一种以各种基本表现语言为基础,以提高形象思维和创造力为推进手段,以提高设计意识和能力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并通过课内外美术设计的教学和实践活动,积极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实用意识,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这是一项知易行难的实践性课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之。

一、简析小学美术创意设计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意大利著名设计师埃托·索托萨斯曾说:“设计对我而言是一种探索生活的方式,它是探讨社会、政治、爱情、事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换言之,通过设计可以创造更舒适、更温馨、更有品位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设计活动的意义所在和根本价值。在学校教育中,小学美术创意设计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培养小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和善于创造的能力素养;二是促进学生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进行有意识的设计与创造活动,逐步养成“学以致用、物以致用”的良好习惯;三是加强艺术之美的教育与引导,让小学生在体会结构美、功能美、科技美的同时,不断提高艺术审美的评鉴能力,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积极向往和美化生活的愿望;四是坚持以设计“造物”为根本手段,引导小学生认真观察和反思生活现象,孕育科学先进的设计理念,训练其善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艺术眼力”并介入生活,为社会增添更多美的元素。

二、对小学美术创意设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当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认真吸收并充分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感受、形象思维、多向发展等方面的表现创造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感受的艺术法眼。罗丹指出:“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启示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感受、发现和积极创造生活中艺术美的能力与素养。生活中,除了铅笔、水笔、蜡笔、彩纸和橡皮泥之外,一些如布片、毛线和木头之类的边角料都可以运用于美术活动之中,就连那些被人们忽视的“废弃品”(废旧饮料罐、碎玻璃片、废吸管、瓶盖等),有时也是设计艺术的“宝料”。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各种“昆虫”,待时机成熟召开一次“昆虫大聚会”。这些“飞、爬、立、舞”的昆虫作品,既可增强小学生的成功信念,又可激发他们生活处处皆有美的艺术审美感受。

2.注重培养学生美术活动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能力是美术学习的基本需要,也是美术设计活动的潜在支撑因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努力把对小学生艺术形象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常态化。以教学《线条的魅力》为例,有教师没有直接进入教学流程,而是首先列举日常生活现象中的自然现象,如水流漩涡、滴水波纹、射击靶子、蜘蛛网等,运用生动艺术的教学语言有效地唤起小学生对事物场景的积极联想;然后借助多媒体FIASH技术动画把上述各种线条形象生动地直观演示出来;接着在运动画面中,随意改变线条的长短粗细,让学生从中掌握线条变化的特点,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从认识到理解再到发展创造力的过程。

3.注重增进学生美术学习的成功信念。对于6~12岁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有喜爱画画的天性,而且具有相当的模仿能力和想象能力。而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这正符合“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的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主导者,我们要本着“以生为本、宽容应对”的教学原则,对小学生的美术活动中不必做出过多的指导意见和限制,并对他们的尝试失败现象不批评和指责,而给予必要的认可、鼓励和引导,以有效保障他们的创新设计热情。如在“剪纸”教学中,学生容易把剪纸和纸贴画混淆在一起,对此,我们应帮助他们有效区分两者之间的表现手法,绝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

第12篇

萃取是学生进入高一年级新接触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传统的教学过多地关注萃取和分液操作的规范和训练,而萃取与分液原理多为灌输式讲解,教学内容单薄而枯燥,学生主动参与少,课堂缺少生机与活力。萃取原理主要依据是物质溶解度、密度、沸点的差异,学生在初中就具备了相关的知识背景。如何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挖掘学科知识内涵和学生的智慧潜能,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笔者在新一轮课程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使用分液和萃取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分液和萃取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具体案例中感受分液和萃取的实际应用价值。

2教学过程

1.从生活实例中感悟萃取原理

[创设情境]投影展示“鲁花”压榨一级花生油,凸显“压榨”二字。

[教师]“压榨”,顾名思义,就是施加物理压力。除了压榨法提取油脂外,更多的食用油是采用“浸出”法生产的,那么“浸出油”生产的原理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望文生义”,从化学视角对问题作出初步判断。)

[学生]浸出油是通过化学溶剂浸取出的油。

[教师]这里的化学溶剂应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溶解油脂能力强;无毒、无害。

[教师(追问)]还应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

[教师(提示)]成品油中还有化学溶剂吗?

[学生(醒悟)]溶剂与油脂易分离

[教师(追问)]溶剂与油脂应当有什么样的性质差异才易分离?

[学生]溶剂与油脂的沸点有较大差异

[教师(肯定并追问)]回答得很好!溶剂与油脂如何可以分离?

[学生]蒸馏出溶剂

[教师提供资料,验证以上的讨论]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压榨油和浸出油生产原理引向课题。通过系列设问和追问,激活知识,活化思维。油脂浸出溶剂有关问题的讨论为萃取剂的选择留下伏笔。)

[教师]浸出法与压榨法相比有什么优点?

[学生]浸出法出油率高;不消耗动力、生产成本低。

[教师]浸出法可能有什么缺点?

[学生]溶剂不达标、有残留,对人体有害。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渗透STS课程思想。)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浸出"法原理提取物质的例子吗?

[学生相互补充]自制酸碱指示剂-利用酒精浸取植物色素;沏茶-利用沸水浸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熬制辣油-利用高温油脂浸取红辣素;干洗-利用干洗剂溶解油脂去除污渍……

[教师](及时肯定并做说明补充。)

(设计意图:联想发散,列举生活中“浸出”法原理的应用,激发全体学生参与,教师及时鼓励评价。)

2.2从生活走向化学,学习分液操作

[创设情境]投影展示“西红柿汤”。

[教师]引导观察“西红柿汤”油层和水层,比较两层颜色深浅并思考原因。

[学生观察]液体分层且油层在上方,油层更红

[学生分析、讨论]油、水互不相溶,且 ρ油<ρ水,油层中色素浓度更大,色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小于在油中的溶解度,食用油将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富集,使油层的色泽更红。

[教师]用西红柿做菜和汤时,常常将西红柿在热油锅里煸炒一定的时间,这是为什么?

[学生] 热油有利于番茄红素浸出。

[教师]如何将西红柿汤上下两层液体分离开来?

[学生]小心倾倒分液;用吸管分液。

(设计意图:通过对“西红柿汤”现象的观察与讨论,感悟溶质易从溶解度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大的溶剂中,为学习、理解萃取原理做好铺垫。)

[教师]在实验室中,两层互不相溶的液体可利用什么仪器进行分液?

[学生]分液漏斗

[教师]同学们在初中就见识了分液漏斗,那时的主要用途是添加液体,其实分液漏斗另一重要应用就是“分离液体”。

[教师]展示各种造型的分液漏斗(球形的、梨形的)。哪一种更适合用于分离液体?

[学生]梨形的。

[教师]为什么?

[学生]梨形的容积大,便于混合振荡;

[学生]下端“细腰”,便于观察两层界面。

[教师]回答得很好!分液漏斗梨形的外形设计确实既利于观察又利于操作。下面我们就来练习分离液体的操作。

[学生]观察分液漏斗构造并练习分液的操作。

[教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但下层液体未能顺利流出?

导管中残留的液体如何取出?

[教师强调]下层液体从漏斗下端流出,上层液体从漏斗口倒出。

(设计意图:学生从实践操作和试误中,掌握分液操作的要领。

2.3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理解萃取原理

[创设情境]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已知:Cl2+2KI=2KCl+I2):

[教师]从含碘水溶液经步骤③转化为含碘的有机溶液,其目的是什么?

[学生]碘的水溶液中碘的含量很低,有机溶剂可使碘富集。

[教师]该有机溶剂应满足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归纳]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有机溶剂与水不互溶。

[教师]含碘的有机溶液是如何得到晶态碘的?

[学生]从碘的有机溶液中蒸馏出有机溶剂。

[教师]提供资料并提出问题:

资料1: 碘,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184.35℃,熔点113.5℃。

资料2:

上列哪些有机溶剂可用来从碘水中提取碘?

[学生]正己烷、四氯化碳

[教师]为什么不选择乙醇?

[学生]乙醇与水互溶,无法富集碘。

[教师]正己烷、四氯化碳溶解碘的能力都很强,且不溶于水;沸点与碘相差也较大,便于与碘蒸馏分离,从这些方面考虑都可以作为碘的萃取剂。由于四氯化碳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中国至2010年,除一些必要用途外,将全部淘汰四氯化碳。正己烷低毒、对环境无害,综合健康和环保等多方面因素,正己烷是最佳的选择。

(设计意图:创设的真实情境,使问题更具挑战性和实际意义。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理解萃取原理,学会选择萃取剂。将课本中四氯化碳萃取剂改为正己烷,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和对学生健康的呵护!)

[实验]在分液漏斗中用正己烷从碘水中萃取碘,学习萃取和分液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理解萃取原理。

[实验过程]

(1)验漏。

(2)关闭活塞,先将一定量的碘水加入分液漏斗中,再注入少量正已烷,盖好玻璃塞。

(3)用右手手心压住分液漏斗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边振荡边放气。

(4)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5)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适时关闭下面的活塞。

[讨论、归纳]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

萃取剂的基本条件:溶质在其中溶解度大;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设计意图:通过充分讨论,亲历实验过程,对萃取原理的理解更感性也更深刻。其后对萃取原理和萃取剂条件的归纳概括水到渠成。)

2.4拓展视野,彰显课程的开放性和时代性

[教师]萃取作为一种重要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从植物中提取桂花精,从银杏树叶中提取银杏黄酮、内酯,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从辣椒中提取红色素,等等。绿色、安全、高效,是萃取剂的追求,超临界CO2就是新型萃取剂中的佼佼者!

[拓展视野]

绿色、安全、高效──超临界CO2萃取剂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是以超临界状态(温度31.3℃,压力7.15MPa)下的二氧化碳为溶剂,利用其高渗透性和高溶解能力来提取分离混合物的过程。超临界状态下的二氧化碳,其密度大幅度增大,导致对溶质溶解度的增加,在分离操作中,可通过降低压力或升高温度使溶剂的密度下降,引起其溶解物质能力的下降,可使萃取物与溶剂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