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6 13:39: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冶金工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者:徐征 陈利生 余宇楠
[论文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冶金工程 专业英语
[论文摘要] 编写适应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特点的教材是培养学生专业外语综合能力的基础。教材必须反映出专业英语交叉学科的特点,符合冶金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学生应用的需要。
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培养外语能力的要求,开展冶金工程专业为了达到英语教学的需要,必须编写适应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特点的专业英语教材。
一、教材必须反映英语教学的共性以公共英语的思路编写突出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进行听、说、读、写、译等五个方面的训练。必须转变以往专业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重阅读、重翻译的思路;把专业英语按照公共英语的教学思路来进行编写,从词汇、句法、文法三个方面入手,利用专业英语的教材,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英语能力。明确专业英语教学的定位——特殊范围内的英语教学的两层含义。首先,是英语教学;其次是介绍的内容是有关冶金工程的内容英语教学。即英语教学是共性,专业英语教学是个性。教材的构成应用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正文、词汇表、词汇练习、句法练习、翻译、应用文训练等。
二、教材必须反映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冶金工程专业英语的教材要反映出冶金基本单元操作,冶金过程中所涉及到其它学科的知识——如环保、经济指标评价、冶金过程的发展历史、冶金设备、典型金属的冶金原理及提取工艺和流程。紧紧抓住专业词汇的学习、训练这条主线,使学生能够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训练,初步建立起用专业英语这一工具进行专业沟通的能力。
三、教材必须适应高职院校特点,拓展学生知识面
教材必须适应高职院校宽口径,重能力培养的特点,从“大冶金”的思路出发,教学内容要根据市场对冶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冶金技术发展的趋势来进行编写。做到“一进一退”来编写教材。“一进”是指教材应延伸到采矿、选矿部分,了解采矿、选矿的基础知识。“一退”是指还冶金工程材料科学分支的本来面目,介绍物理冶金及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的相关内容。使学生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了解冶金技术的新进展及采选矿基础知识、材料科学的最新动态,拓宽知识面。
四、教材必须适应学生需要,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及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教材应突出对学生专业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即突出应用之训练及常用交流方式的介绍。
按照先读后写,先听后说的思路来进行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由学习模仿——应用的模式来重点培养以下几项能力——撰写英文摘要、写推荐信、求职信、会议常用发言、模拟求职对话。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应用是学习的动力。学生一旦体会到能从冶金专业外语的学习中获益,便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专业英语的教学。
五、教材内容必须适中,符合高职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
根据我校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应该在12~15单元,每单元可由A、B、C、D四篇文章组成,其中A、B两篇文章可作为精读材料;C、D两篇作为补充的阅读材料。这样既保证了教学,又可使学生有一定地自主学习的余地。使课堂的精讲多练与学生课余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形成冶金专业英语教学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六、结束语
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只要把握好专业英语,专业与英语交叉的特点,根据高职教育要才培养模式,反映学生的实际需求,内容适中;就能更好地适应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栾国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教学探讨与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07,(1).
[2]韩红.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8,(29).
[3]胡仲禹.浅谈化学类专业英语的教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5,(2).
[4]孙涛,张莹.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方法谈[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3).
[5]张世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框架构想[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
1目前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
我校逐步由师范院校转型为文理工并重的多科性综合大学,冶金工程专业作为新增学科,已有4届学生,共108人。由于学生陆续接受专业课程的学习,实验教学面临以下困难。
1.1设备种类不全,台套数少,场地有限
冶金工程实验室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过程中,从建设进程来看,实验室设备仅能满足少数基础实验的教学环节。例如,冶金工程专业课包含材料科学基础、冶金传输原理以及冶金物理化学等核心课程,但是现有的设备仅能满足开设材料科学基础以及冶金物理化学课程的部分实验的需要,不足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实验设备的台套数亦不能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学生分组人数多,动手机会偏少,容易出现多数人“看”实验而没有机会“做”实验的尴尬局面。这样不但难以达到实验教学目的,而且降低了实验教学质量,更谈不上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相悖于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初衷。除此以外,还存在实验场地有限、实验室规模小等问题。目前,冶金工程专业只有4个实验室,摆放仪器设备的空间尚且不足。依据现有条件,冶金工程实验室只能简单地满足基本实验教学,造成了实验课程内容的单调和乏味。
1.2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冶金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对于结构合理、配备齐全的工科专业而言,既要有能够承接核心课程的专任教师,又要有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实验技术人员。而目前,我校冶金工程专业只有专业课程教师4人,实验员1人。职称构架仅有一名讲师,4名助教,这样的配比不利于学科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所有实验教学课程均由专业教师承担,严重缺乏实验技术人员。
2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基于目前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冶金工程专业教师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利用传统实验教学的方式加以改进,但在此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2.1实验教学体系不合理
传统实验教学一直以学科理论知识学习为本,以教师为中心,偏重于知识的验证和演示。无论是实验的内容还是组织形式,实验教学几乎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也是在规定的模式下,按照实验指导书上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有统一性。这种实验模式属于被动教学,教学内容单一、陈旧,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制,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导致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传统实验教学中,首先是实验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及演示,然后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并模仿实验,没有真正达到实验教学的效果。除此以外,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网络化平台管理,缺乏实验预约、实验结果分析等系统的教学体系[2]。这容易造成实验教学环节与课程教学脱节,不能达到承前启后、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
2.2监督和考核机制缺乏科学性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实验教学的地位相对较轻。在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当中或多或少有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出现。首先,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学时安排的随机性较大,教师变动学时、合并实验的事情时有发生;个别学生找他人代做实验的现象也存在。其次,大多数实验教学没有独立的教学体系,不设置单独的学分,没有独立的考试环节,考核办法往往主要以实验报告为考核依据,学生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认为交一份实验报告便达到目的。再次,学生对于实验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如果学生实验数据不合理,实验报告中会出现编造实验数据的现象,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实验也仅仅成了理论教学的附属品[3]。这些问题导致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其地位严重不协调。
2.3实验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很少推陈出新
由于实验教学过于依赖理论教学,因此实验内容几乎都是验证性和演示性的,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过少。并且,实验教学内容多年来一成不变,全国各个高校如出一辙,不同的仅仅是实验内容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变化而变化。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相对零散,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系统的培养,很难达到教学目的[4]。
2.4实验室教学管理不完善
实验室教学管理模式相对封闭。学生做实验的时间都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课表来进行,实验人员也是以班级为单位做实验。如果在规定时间没有完成实验的学生,很难有补做的机会。同时,实验设备利用率不高,资源的共享度较低,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3实验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冶金工程专业作为新建专业,首先要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规划上有新的观念和指导思想,对实验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才能避免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从而发挥出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培养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1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根据冶金专业特点,开展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应用型或科研型实验3个实验平台。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分配,明确各阶段的培养重点,逐渐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基础性实验可以提供详细的指导内容,让学生学会操作设备,编写实验报告等;综合设计性实验可以提供简单的、有提示性的指导内容,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审核同意后进行实验;应用型或科研型实验包含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可以提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确定实验方法、方案,并且让学生以小论文形式写出实验报告。这样的体系改革可以让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地达到理论指导实验的目的。此外,还要建立网络化学习平台,来配合教学体系的改革。让学生通过平台进行实验预约,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资源共享。
3.2实验条件适当改善
要想实验教学改革达到预期的效果,实验条件是限制环节。在实验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实验教学中的数值模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数值模拟也称计算机模拟,是依靠电子计算机,结合有限元或有限容积的概念,通过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的方法,以达到对工程问题和物理问题乃至自然界各类问题研究的目的。很多科研型的项目,都是与数值模拟分不开的。目前,很多的模拟软件都可以作为实验教学的一部分,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
3.3开放实验室
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中3种实验平台的建设必须要求实验室随时对学生开放。在任意时间对学生开放,可以弥补规定实验教学中学时和内容的不足。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验的技能,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而对教师开放的优势在于鼓励教师申请项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去,在科研环境下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4建立科学的实验监督、考核制度
根据不同的实验平台,制定不同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对于基础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可以采用实验报告形式,进行统一的批阅管理;而对于应用型或科研型实验,采用对小论文进行评分方式、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答辩评述的方式进行。同时,可以在网络化平台上建立教师评价部分,既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又可以对学生的实验时间进行监控,保证教学质量。
3.5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
实验教学的改革对实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实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文化素质和学历结构。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培训,到其它高校参观学习。同时,实验教师还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实验室的开放,必定加重了实验教师的教学任务,可以通过设立实验教学奖项,通过评奖评优鼓励实验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4结语
关键词:冶金原理;科研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94-02
冶金原理是冶金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深入学习钢铁冶金的基础和纽带,是贯穿整个冶金工程学习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桥梁[1,2]。同时,冶金原理实验是对冶金原理课程的具象化和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
一、实验室建设
我校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将“炼铁”和“炼钢”教研室合二为一,成立了钢铁冶金系,并对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冶金专业的学生既安排了炼铁方面的教学实验,也安排了炼钢方面的教学实验,使学生在学习书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整个钢铁冶金的工艺流程的学习及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冶金工程系薛正良教授和周国凡教授于2008年出版的《钢铁冶金实验》教材,其包含传输原理实验、冶金原理实验和钢铁冶金实验三大模块。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把课程建设与教育创新、社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
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冶金原理实验是冶金工程专业的第一组专业实验,其包含了热电偶的检定、冶金熔体熔化温度测定、熔体粘度的测定以及熔体表面张力测定。这一组实验主要是学习有关冶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设备等方面的内容。冶金原理实验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即理论研究和专业实验,要求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动手实验来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论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冶金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也要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今冶金原理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3],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实验目的不明确
针对2007级、2008级、2009级冶金工程专业共480名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表示对为什么要做实验比较茫然,被动地按照实验指导书上所要求的实验目的和步骤进行重复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和数据。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突出缺陷就是以实验指导老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学生的探索性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无法完成理论―实践―理论循环的实践过程。
(二)教学与实验结合不紧密
通过对48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上实验课所反应的情况,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了解了热电偶工作原理、冶金熔体的温度定义、粘度定义和熔体表面张力的定义,但是学生对于这些所掌握的定义仅仅停留在表面,对这一系列的纯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没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知。
(三)学生对实验缺乏积极性
冶金原理实验由于是专业实验,在大三才开始授课。但是冶金实验是高温实验,实验周期长,实验设备少,实验老师在讲授的同时,实验已经进行。并且现阶段实验设备已经实现自动控制,学生并没有在实验的过程中动手操作。这导致老师在讲授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实验的重点难点时,学生没有主动的配合老师积极思考问题,不时出现开小差的现象。
(四)实验考核机制单一
现阶段考核实验成绩的唯一方式是实验报告,但是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冶金原理实验改革措施
在建立创新型实验课程的前提下,对现有的教学机制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实验考核机制以及科学、合理、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
(一)明确实验目的
每一门实验讲义的开篇第一小节都是实验目的。以熔体粘度测试实验为例。实验目的介绍了熔体粘度对传热、传质以及流体流动过程有重要影响。冶炼过程的造渣、金属――熔渣间各种反应的完全程度和速度、金属与熔渣的分离、熔体对耐火材料内衬的冲刷侵蚀等都与熔体的粘度密切相关。但是从实验教学上来说缺乏具体的内容,学生还是要问为什么。所以以实验课来说,我们要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比如说实验要做的是Q235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粘度。为了测试其粘度,首先要对此渣的熔点进行测试,测熔点要用到热电偶,用热电偶就要对热电偶进行校准。为了使钢坯更好的脱模,我们要进行粘度,表面张力等一系列实验。这样下来可以将冶金原理实验构成一个整体,学生带着目的性去完成一个整体实验项目。
(二)实验与理论结合
传统教学方式是理论课老师只讲理论,实验老师只管带学生做实验,理论课教师与实验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其教学方式可变为在理论课教师教授与实验相关的内容前,可以先和实验教师讨论,先由实验教师给学生讲授有关的实验知识,使学生在上理论前对基本概念在应用方面有初步了解,然后理论课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深化,形成实践理论的第一次循环;然后在理论课结束后,再来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理论实践的过程。这与工科提倡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目的相得益彰。
(三)提高学生实验积极性
1.建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实验体系。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自愿组合,对实验内容拟定实验方案,交由项目指导老师考查合理性,最后由实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验证。这种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协作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2.改变实验指导方式。传统冶金实验授课方式以老师操作、讲解为主,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些问题,建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验指导方针。建立实验预约系统,预约实验的学生通过实验教师的操作视频以及讲解来预习本实验的操作方式,了解实验设备运行原理。然后在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实验教师在旁辅助指导,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对参与实验设计的学生,在评优、奖学金、评选等活动中给予一定的优先权以及学习和物质上的奖励。通过举办实验竞赛等方式,将实验课作为对学生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综合评判,由系里专家进行最后的考核,给予证书认可。
(四)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
传统冶金原理实验评定成绩仅以实验报告为准,考核单一。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做法如下:将报告分数分为三大类,即平时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平时成绩占40%、实验成绩占40%和报告成绩占20%。具体做法如下表1。
我校在加强冶金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后,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组织协作及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调动了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培养具有创新性的高技术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利华,翟大成,胡翠.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1,14(2).
【关键字】冶金,设备安装,设备调试,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电气设备安装作为冶金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冶金工程整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分析电气设备安装的要点及产生的问题,查找问题的根源,然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而在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时从组织及工艺等方面加以改进, 并努力提高安装团队的整体业务素质,这样才能达到冶金对电气设备安装的要求水平。
二.电力设施安装调试要点分析
首先,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电力器材和电力工具以及电力材料,对这些设备的材料,必须安排人员进行专门管理。要以用途和电气性能为基础,将各种设备材料分门别类的摆放整齐,禁止胡乱堆放的现象发生各种材料有序分类摆,并要做好物资管理工作,通过进行合理的材料领用,减少材料浪费。
在施工时,要更加注重施工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来对施工进行科学管理。所以就需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办事,正确运用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对于每道工序都不能掉以轻心,要严格监督,坚决杜绝偷工减料和违规施工的现象发生。而且现场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策略,切不可头脑僵化,不顾现实情况,刻板地按照施工计划来管理而导致工程出现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中,有两台主变压器一般就可以满足要求了,如果负荷较大,负载比较重要的话,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尝试使用两台三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的选择大大优于四台双绕组变压器。
三.冶金电气设备安装要点分析探讨
1.准备过程
当电气设备运抵现场后,应组织有工程监理参加的甲、乙双方共同组织的现场设备开箱验收。按照订货合同仔细核对到货的名称、型号、数量,并指派专人做好记录,保管好随箱物品。
2.变压器的安装
冶金电气设备中的变压器是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器件,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流时,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变压器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电力变压器是冶金工业的重要设备之一,因而其稳定、可靠运行将对冶金工程系统的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安装变压器前,需要按照图纸确认预埋件的位置和数量,变压器的容量,规格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技术文件。认真检查变压器外形尺寸与图纸尺寸是否相符,确认变压器净重量,制作安装用的吊装索具,准备铺设变压器拖运的行走轨道等。设备安装中要坚持施工人员自检,下道工序的互检,安装单位专职质检人员的专检及监理工程师的复检和抽检,保证安装质量。
3.其他冶金电气设备的安装
(一)柜体安装及线缆敷设
(1)采用绝缘法安装1500V直流设备,主要有:直流开关柜、负极柜、整流器柜以及整流器边柜,采用非绝缘法安装 35kV 开关柜、交直流电源装置以及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等。
(2)屏/柜到位后,应检查屏/柜本体外观有无损伤,绝缘情况是否良好,各部分零件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3)安装屏/柜时,屏/柜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5mm,两个屏/柜顶部水平偏差不大于 2mm,成列屏/柜面的屏/柜面偏差不大于5mm,接缝偏差应不大于2mm。按设计图纸、产品使用说明书以及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接线,然后进行严格的校线检查。
(4)引入屏/柜的电缆接线应排列整齐、美观。电缆芯线应标明回路编号,编号正确、字迹清晰。
(5)接线时从左到右是黄绿红,从后到前是黄绿红,按这个顺序接就行,电缆进入柜子一般底部都有电缆进线孔,到时候用胶圈防护一下就行,然后一般都有电缆固定架,把电缆固定好,接完线就行了。
(二)接地
在冶金工业中,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接地的功用除了将一些无用的电流或是噪声干扰导入大地外,最大功用为保护使用者不被电击,把变压器的金属底盘或外壳接上地线,用大地作电流回路接地线。
(1)接地电缆、接地线、接地扁钢等应保证牢固、可靠、安全、接触良好,不能做其他用途。
(2)变压器基础框架与支线接地扁钢应焊接牢固,采取防腐措施,先把基础预埋件应焊接成连续整体,然后与接地扁钢牢固焊接。
(3)金属外壳框架接地、电缆桥架和支架接地应满足设计图和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要求进行接地,通过接地电缆与接地母排连接变压器外壳与变压器本体。
(三)封堵
(1)电缆穿管敷设完后,管口要封堵严实。对电缆路径上的沟、槽、管、洞进行封堵,直埋电缆回填前要经验收合格,回填土分层夯实;
(2)加强电缆沟封堵,严防小动物进入开关室,避免小动物引起的单相接地造成变压器的出口短路,也避免其引起的过电压对变压器的损害。
五.冶金电气设备的调试要点分析探讨
在设备调试过程中,设备监理工程师要对每一个关键零件、部件、单机设备和成套设备的调试质量进行监控。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审核承包商对已批准的安装调试工艺或措施进行的调整、补充或变动,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1.绝缘电阻测试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是电线电缆产品最基本的电气性能试验,属绝缘特性试验。电缆的绝缘电阻无专门说明,一般指电缆的直流绝缘电阻。对于大量的遥信、遥控、遥调信息,在冶金电气设备投运之前,根据继电保护做实际的传动试验,确保遥信、遥测等信息接线及保护回路自动化设备等环节的正确性。保护装置和监控装置调试完成后,进行整体联合试验及带实际一次设备的操作试验,各信号灯指示应正确无误。
2.保护跳闸试验
跳闸闭锁继电器用于断路器跳闸后的闭锁保护,防止断路器合闸于永久线路、或跳闸微机保护输出接点误保持而使断路器发生跳跃,也可扩张断路器的跳闸触点数量。应将电缆线路装设的所有保护及重合闸相互配合做联合试验,每一直接带断路器跳闸出口的继电器都要进行跳闸试验,漏电保护器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之间有一段动作不确定区域,漏电保护器的漏电流在此区域内波动时,导致漏电保护器无规律跳闸。
七.结束语
本文从冶金电气设备安装要点、电气设备调试要点方面阐述了冶金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机制及重要性。为保证冶金工业的正常和安全运行,冶金企业的施工单位需要认真的对待冶金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将工作进一步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小环节,从单个设备交接试验、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到后期的全站调试运行,都要层层把关,避免因工作疏忽而影响后期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冶金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对于保证冶金行业电力的持续安全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中,就应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韩亚军; 陈洪; 陈保帆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06-10期刊
[2]吉晓红 浅谈大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2011-06-28中国会议
[3]陈滨掖 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学的影响――建筑设备安装与调试(给排水)技能大赛后的几点思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28期刊
[4]张晓芽 蔡肇斌 三峡左岸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程合同签字中国电力报2001-08-02报纸
[5]许正立 注重基础 扎实工作 为提高设备效率而努力――瓮福磷矿引进工程机械安装与调试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10-01中国会议
[6]刘杲 关于变电所设备安装与调试的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2-25期刊
[7]徐志勇; 高栋军 变电所设备安装与调试的探讨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4-15期刊
关键词:冶金专业英语;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42-02
冶金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传统学科。近些年来,冶金矿产资源品位下降、冶金产品供过于求、国内高端金属产品奇缺、冶金企业造成诸多环境问题等状况一直在对冶金技术的研究提出迫切要求。同时,国际间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日益增多,冶金研究领域国际性会议的召开也为业内专家学者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与创新思维碰撞的平台。这无一不对冶金专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冶金专业英语为冶金专业课,被我校列为多元考核课程,自改革以来发现了在原先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同时提出了改革思路,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就我校的改革方法与收效进行介绍。
一、冶金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主流是“翻译+阅读”[1],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单调,并且对英语运用能力帮助很小,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授课时间。根据学科课程设置,大学英语教学贯穿大一、大二年级,可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冶金专业课程教学始于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一般而言,专业认知只有在经过一定时间学习与理解之后才可形成;大四两学期主要注重实习实践与完成毕业论文。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冶金专业英语最佳的上课时间应为第六学期,而在我校与某些高校则安排在第七学期来授课[2]。
2.授课教师。专业类英语目前的授课教师均为较年轻的专业课教师。专业英语与普通英语的教学内容与重点有较大不同,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专业课教师对专业知识熟悉,对专业词汇的翻译更准确。基于此方面的考虑,专业课教师更适合教授该课程。譬如,在冶金专业英语中,“furnace”表示“高炉”,“castiron”为“生铁”,“leach”则指的是湿法冶金中的“浸出”,非专业英语教师很难将其对应于精准的术语;再如,涉及到较复杂的冶金计算与热力学图时,非专业课教师会力不从心。但是,基于长期英语学习中“重理解、轻表达”的学习模式,非英文专业教师在英文发音、对话等方面有欠缺。
3.授课教材。我校使用的教材为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冶金专业英语》,内容包括冶金原理、冶金单元操作、各种金属的冶炼方法、冶金设备较基础与通用的内容[3]。从整体内容考虑,主要为概述性内容,对较先进的研究内容鲜少涉及;从结构编排角度考虑,文体结构较单一;从学习与理解的难易程度来讲,内容较基础,难易层次不明显,未附拔高与引申内容。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分析发现,该课本更适用于学生的课外自学,若用于教学,可适当补充内容并采用多种授课形式。
二、授课方式改革
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是单向的,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翻译课文、解读长难句、强调重点词汇等来实现的,一般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中国学生的英语普遍存在读写较好、听说较差的特点,这在雅思与TOFEL等面向英文国家的考试中表现的很明显[4]。但如果进行全英文教学或者在互动中安排过多的学生表达部分,学生会产生畏惧或厌倦心理。因此,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需要多花心思,把这门看似简单的课上好。
1.授课方式多样化。冶金专业英语课堂引入了多种授课方式,列于表1中。通过不同环节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讨论参与度高,学生们没有明显表现出拘谨与紧张。英语扎实的学生如鱼得水,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底子较差的学生在有些环节表现的并不逊色,并且在提问时会尝试作答而不是逃避。
2.备课内容丰富化。多样化的课程环节设置对教师备课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课程内容了如指掌,更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掌握能力有所了解,对环节安排做到心中有数。这对教师的英语综合水平与专业知识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不可预知内容的学生发言环节,比如在学生阐述观点之后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在辩论出现僵局时如何调解,都需要教师迅速组织语言,流利应答。因此,除了认真备课之外,良好的听说能力也是必备的,而这项能力非旦夕练就,需常听常说,笔耕不辍。
3.学生发言常态化。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交流圈。一对多的上课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具有参与感的体验式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机的课堂提问、总结性发言或有准备的观点阐述与辩论都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的内容上。在教学中发现,英语较差的学生在此方式的迫使下也有较好的课堂表现。
在较低层次的二本院校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普遍较差,在作答时存在选词错误、发音错误、语法错误等多种错误表述,教师在授课中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又要纠正一些明显的表达误区,而二者之间的平衡需要掌握得恰到好处。
4.成绩计算全面化。冶金专业英语作为一门考查课程,一般要求是在结课时上交答题册,主要按照答题册与平时的出勤情况计算总成绩(总分=出勤情况×30%+答题册分数×70%)。在多元考核改革中则是按照诸多环节的表现得分综合计算得出,简况表如表2。
多元考核改革将成绩的计算分散在每堂课中,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有效抑制了学生怠慢课堂知识、每逢考试才抱佛脚的急功近利思想。同时,督促学生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其有意识地对薄弱环节多加学习与训练。要求教师制定详细的评分规则,课上记录并参与讨论、课下批改作业,并对分数进行定期统计以指导课堂安排,此工作用时较多,花费精力较多,但非常重要。
摘 要:该文以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社会背景,兼顾学科发展、社会对工科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学院专业实际情况如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提出工科特色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优异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为工科特色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可行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工科特色学科 教育教学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124-02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日益激烈,社会对工科专业型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的实践操作技术、优异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材料科学是工I发展的基础科学,具有活跃、交叉和迅猛发展的鲜明特点[1]。以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3个二级学科。另有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2个硕士点;材料工程和冶金工程2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下设国家特色专业、省品牌专业――金属材料工程,省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校特色专业培育点――冶金工程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工程6个本科专业。作为学校建立的四大老牌专业之一的材料学科,如何培养出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对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呼声愈高,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为了增强大学毕业生的适应能力,部分高校在教学体系改革中都采取了强化基础、淡化专业的各项措施,如合并专业、低年级不分专业高年级适当划分、缩减部分专业课课时等,以上种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影响了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如果专业课在教学模式上仍然像以前一样,只注重课堂教学和知识积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环节上不采取改革措施,那将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该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例,探讨工科特色学科专业人才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若干思考与设想。
1 师资队伍的建设要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工科特色学科的教学要符合其办学特色,这要求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因此,在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和物质利益的诱惑时,高校教师更应该耐得住寂寞,提倡敬业、奉献精神,继承老一代教师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对教育事业怀揣满腔热情[3];在备课前需仔细研究教材、博览群书、掌握学科前沿;精心制作PPT,梳理授课提要,安排课堂规划;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掌握语言的艺术性,巧妙地运用比喻等修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传统教学方式以是否学会书本知识为评价标准,中国式的教育被称为“灌输式”“填鸭式”教育。学生完全处于被加工的从属地位,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记,机械式没有思考地接收。但是,经历了“十年寒窗”的应试教育阶段,开放式的大学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强调素质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被大学生所接受,上课时不乏睡觉、玩手机、甚至缺课的同学。为彻底改变过去上课无动于衷的大学课堂模式,应在实践教学中尝试采用一些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互动式教学[3]。讲究师生间的互动,在教师站着上课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讲台、走廊等空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2)形象化教学。工科专业课程的理论枯燥而乏味,将平铺直叙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内容,通过图片、故事或者动画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
(3)讨论式教学。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思维为目的,在课堂上设置讨论话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创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创新地运用自己的观点、思维去思考。
此外,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课堂教育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但是,对于接受了十多年“粉笔+黑板”教学模式的学生来说,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模式下,板书式的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距离。我们提倡多媒体教学,但应根据课程讲授的内容多种手段并用,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发挥其独特效果,从而将课堂变成生动有趣的讲堂[4]。
2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适应学科专业的特色
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专业知识不断发展,学科特色、学科态势、学科前沿等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在专业课中应有所体现。拓宽学科基础、重视基础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因为基础课程相对于专业课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宽的实用性。因此,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要注意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少而精,适当扩充基础课程。专业课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会运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人才,而不是实际解决问题中的夸夸其谈和纸上谈兵。以往工科特色学科的课程设置存在大而全的现象[5],以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复合材料专业为例,其专业课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工程图学、环境科学概论、无机材料制备工艺、聚合物制备工程及工艺等,其专业课范围广,并没有让学生真正领会复合材料专业的意义。科技快速发展,实际问题的不断更新,高等教育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教授涉及的全部理论知识。故而在课程内容上应以扩充就业面为目标,打造专业特色[6];控制总学时,不进行形式上的平均压缩[7];确保基础课程的开设,拓宽专业课内容,加大选修课比例,强调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3 专业实践的训练要促进理论知识的巩固
根据最近几年的就业市场调研,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瓶颈”在于理论与实践脱节[8],社会上并不缺乏有理论知识的专门人才,缺少的是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非常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新的就业形势下,前有传统研究型大学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后有职业院校强势技能培养的挤压。作为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工科特色学科,我们必须既要注重扎实理论基础又要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把握课程设置中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1)认识实习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认识实习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认识实习的时间应该放在大学二年级早期。在开始接触专业课程的学习时应该开始进行认识实习。目前很多高校的认识实习力度不够,而且时间也集中在学生学习完专业课之后的一到两周内,收效甚微。因此,在日常学习专业课的同时穿插认识实习至关重要,既加强学生对理论基础的吸收又形象化具体化地与实际生产应用相结合、增强记忆提高实际操作基础。
(2)加强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在认识实习的基础上,生产实习成为学生真正从理论学习走向企业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因此,生产实习应该被放置在专业课修满、认识实习结束之后。生产实习应该选择与专业应用密切相关的企业作为定点实习单位,做到既全面认识企业工程又重点突出专业特色。同时生产习中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3)拓宽毕业设计的开展形式。毕业设计是大学毕业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力的检验与培养。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该基于学生理念,挂钩于教师主持的纵、横向课题。对于毕业后工作的学生要保证选题的实践性,对于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的学生要保证选题的研究性、新颖性。通过毕业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各种交汇式平台搜索获取文献的能力以及学习撰写科学研究报告、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评定时对专业问题的认识不追求大一统[9],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再加以探讨。
4 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应对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科学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其ESI论文排名进入全球前1%,同时被遴选为江苏省一期、二期优势学科。伴随着国家经济的战略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培养学生优异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成为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这3种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除了毕业设计之外,应该设置以下途径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特别培养。
(1)本科生配备导师制度[10]。现今面对本科生培养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大学本科教育过程中引入导师制度既符合教育规律,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得以培养。实行本科生配备导师制度,不是说像研究生一样: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进行,而是由志同道合的学生自主选择,通过一对多的模式因势利导地参加科研活动。
(2)开放自主试验平台,就是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对某一方面感兴趣、有自己的想法,提出能够实际操作的试验过程,配备相关专业老师及实验条件。无论能否成功,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试验,在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引导模式。
(3)本科生创新项目训练。以研究课题为中心,突出本科生参与地位[11],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整个课题设想、项目申报、资料搜索、实验研究、结果讨论、方法改进过程中不断得到新的锻炼。同时,以研究目标是否完成为考核手段,以研究成果为评判标准,鼓励学生公开发表研究成果。以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提供本科生“大创”项目、“科研立项”、“创青春创业大赛”、“星光杯”、“挑战杯”等项目,其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及场地经费支持,校团委等为各项目提供部分经费支持。
社会的发展永无止境,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特色更加鲜明,高等学校的教育观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其培养模式更要不断探索。多元化的社会已经不需要单一的理论专家,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应成为高等教育首要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尤显卿,汪冬梅,刘宁,等.工科院校材料学科办学特色分析与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71-75.
[2] 张明,杨光英.理工科创新创业特色专业发展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3):125.
[3] 丁建文,石名磊,刘松玉,等.新时期提高工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索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9(2):40-42.
[4] 张安强,刘海敏,王炼石.具有工科特色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分子通报,2012(12):91-94.
[5] 韩颖,周文明.普通本科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26(6):90-92.
[6] 路大勇.省属一般工科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结构与发展方向的研究与思考――以吉林化工学院为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31(8):9-13.
[7] 李秀娟.准确定位突出特色重构工科专业教学计划[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0(3):62-64.
[8] 宋娟.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工科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2):108-109.
[9] 季荣生,王贵和,陈庆寿,等.有关理工科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2(6):89-92.
关键词:镍 红土镍矿 水萃 水萃炉渣 冶炼炉渣 磁选 浮选 硅酸盐水泥
YANG Yongliang,GAO Suoshan,GAO Zhankui
Abstract:Summary: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laterite nickel ore smelting slag recycling semi-industrial testing, industrial testing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Describes a suitable laterite smelting slag recycling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non-ferrous and ferrous metal smelting slag recycling research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Keywords:nickel ; laterite nickel ore; water extract; water extraction slag; slag; magnetic separation; flotation; Portland cement
概述
在自然界中,镍主要以硫化镍矿(30%)和氧化镍矿(70%)存在。由于镍元素亲氧及亲硫性的差异,在熔融岩浆中,当有硫元素存在时,镍能优先形成硫化矿物,并富集形成硫化矿床;而氧化镍矿是含镁铁硅酸盐矿物的超基性盐经长期风化形成的矿石,在风化过程中镍自上层浸出而后在下层沉淀,NiO取代了相应硅酸盐氧化铁矿晶格中的MgO和FeO。如何利用红土镍矿资源是当下各研究机构及镍行业企业需要考虑和面对的,而目前国内外红土镍矿利用主要以火法工艺、湿法工艺及火湿结合工艺。随着火法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及除尘技术及工艺的不断完善,近年来红土镍矿采用火法工艺利用的企业不断增加,但由于火法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冰镍项及渣项层难以准确把握,难免导致炉渣中流入部分冰镍熔融体,再者炉渣长期堆放形成的淋溶现象将严重污染周边环境。针对红土镍矿资源的现实利用情况,本文阐述了采用磁―浮联合工艺处理红土镍矿冶炼炉渣的方法及过程(已投入工业化生产,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展望了红土镍矿冶炼炉渣综合循环利用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1、冶炼炉渣的现状说明
北鑫、东鑫、利鑫及鑫源四个冶炼厂是昊天集团下属企业,加工处理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购买的红土矿。经过近4年的生产建设及完善,炉型规格由原有的1m2改为2m2、2.8m2、9m2、18.4m2等,炉性结构及除尘收咽系统也都做了相应改进,并获得了良好的冶炼技术经济指标。按2.8m2炉床规格统计共有鼓风炉约120台,满负荷生产日产冶炼炉渣约4957吨(根据技术水平、镍市场及供求关系综合考虑,现鑫源和利鑫技改为镍铁冶炼,但无论加工任何产品,冶炼炉渣的日产量大约是相当的),如此规模的红土矿冶炼在当今国内外同行业中都是令人惊叹的。但其所产出的炉渣仅堆存问题就牵制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如何将红土矿冶炼炉渣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将是公司长期而艰巨的一个系统工程,也正是我馔写本论文的意义所在。
2、建设选矿系统的意义
根据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红土矿冶炼板块和选矿板块是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密的。选矿如何依托冶炼,对红土矿冶炼废弃炉渣资源进行利用和优化配置,对冶炼工艺进行有效补充,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冶炼、选矿循环网络,将对公司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使炉渣中有价单质、矿物及化合物分离和再次富集,充分回收利用废弃资源,增加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浮选精矿产品可作为冶炼返炉渣原料,既可提高入炉原料镍品位,稳定入炉原料成分,还能降低冶炼原料成本; 缓解炉渣堆放难题,进一步改善冶炼厂周边环境;为硅酸盐水泥工业生产准备合格组分和粒级的原料。
3、建设选矿系统的依据
3.1 红土矿冶炼炉渣成分分析
冶炼造渣是根据“热力学原理”、“动力学原理”及“物质结构学原理”反应的过程。经对红土矿和冶炼炉渣物相分析,公司采购红土矿成分为αNi=1.35~1.90%、αFe=12~15%、αSiO2=30~42%、αMgO=20~25%、水分18~25%;炉渣成分为αNi=0.15~0.30%、αFeO=10~15%、αMgO=18~20%,αSiO2=35~45%,αCaO=10~18% ,αAl2O3=1~3%及其它,图1表示炉渣成分与炉渣含镍关系曲线,图2表示炉渣含镍与冰镍含镍关系曲线。
图1 炉渣成分与冰镍含镍关系曲线
图2 渣含镍与冰镍含镍关系曲线
3.2 选矿工艺流程方案试验探索
红土矿冶炼炉渣分析表明,该炉渣含SiO2、MgO、CaO较高,FeO次之,Al2O3较少,含镍0.15~0.30%。考虑到炉渣成分组成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为充分探索或摸索炉渣回收利用可能性,分析炉渣能否回收利用的内在因素。因此,试验方案确定与常规选矿试验有所不同,即不仅考虑选择合理的试验工艺流程(浮选及磁―浮联合工艺);还将从炉渣试样上就加以控制分析(同一批次试样分两批进行试验,即炉渣水萃样和炉渣未水萃样)。试验样从利鑫冶炼厂炉渣料场选取,采用汽运方式运至北鑫公司小选厂(即规模为50吨/日金矿选矿厂),共采取炉渣试样2645吨。
3.2.1 试样磨矿细度试验
磨矿是选矿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磨矿细度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选矿指标的好坏。由于红土矿冶炼炉渣是在约1450℃熔炼过程中造渣形成的,其组成成分复杂,含镍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而且含镍矿物之间以及它们与脉石矿物或渣相共熔体之间的关系紧密,因此,磨矿粒度对炉渣中含镍矿物或单质的回收及品位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3.2.1.1 试样筛分分析(如表1)。
3.2.1.2 磨矿细度试验
采用CMC作为抑制剂,BX作为捕收剂,BK206作为起泡剂进行了磨矿细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见图3和图4。
图3 水萃样磨矿细度选矿实验结果关系曲线
图4 原渣样磨矿细度选矿试验结果关系曲线
3.2.1.3 试样磨矿细度分析
经过对冶炼炉渣水萃试样和原渣试样的粒级筛分分析,水萃试样和原渣试样中含镍矿物主要集中在-0.104~+0.04粒级之间,该粒级区间的镍品位均高于试样渣镍品位,且两种试样含镍矿物分布差别不大,该粒级范围所含镍矿物采用常规选矿方法提取条件是具备的、可行的。图3和图4磨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镍品位逐渐增加,但过细均对镍回收率有影响,因此,水萃样磨矿细度以-74um占78%为宜,原渣样磨矿细度以-74um占75%为宜。
3.2.2 试样渣选矿试验
红土矿冶炼炉渣是在高温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而形成的,其结构复杂、含镍矿物或含镍共熔体构造变化较大,渣型及成分受外界的影响因素较多;另外,造渣过程其实就是冰镍共熔体和炉渣共熔体形成的过程,两共熔体在炉缸中融合并分离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其液相分离层在两液相分离过程中或分离放渣、放冰镍瞬间性质及稳定性均会发生变化,导致放渣时难以避免会有一定量的冰镍包裹在炉渣中,炉渣在冷却过程中其成分及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包裹在其间的块状或粒状冰镍较为明显,不仅紧密地包裹在炉渣固相中,还与炉渣固相形成一层较薄的冰镍包裹层。结合上述试样性质及特点制定出以下四套工艺流程方案展开试验研究。
3.2.2.1 试样渣浮选试验
本试验以水萃样和原渣样两组平行对比试验进行研究,共选取水萃样215吨,原渣样396吨,水萃样镍品位αNi=0.277%,原渣样镍品位αNi=0.281%。药剂制度选取采用CMC作为抑制剂,BX作为捕收剂,BK206作为起泡剂,加药点及加要方式等均严格按常规试验进行。
3.2.2.1.1 浮选工艺流程
图5 试样渣浮选工艺流程图
3.2.2.1.2 浮选实验结果(如表2)。
表2
3.2.2.1.3 浮选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两种试样的平行对比试验分析,水萃样及原渣样采用浮选方法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分析和富集。水萃样当CMC用量为860g/t、BX用量为120g/t、C125用量为160g/t时浮选指标达到最佳状态,获得精矿镍品位βNi=2.897%、镍回收率εNi=40.30%;原渣样当CMC用量为800g/t、BX用量为125g/t、C125用量为158g/t时浮选指标达到最佳状态,获得精矿镍品位βNi=3.594%、镍回收率εNi=52.92%(如图6-11)。
3.2.2.2 试样渣磁―浮联合试验
经过对试样渣浮选试验得知,水萃渣和原样渣采用浮选方法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回收和利用,从药剂制度及选别指标上看原样渣获得的技术指标远远好于水萃样,根据冶炼过程及炉渣特性推断,该差距可能是由于炉渣在水萃过程中炉渣组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炉渣中所含的Ni3S2-FeS-Ni-Fe亲铁冰镍在炉渣温度急剧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反应和重新分布。因此,本试验主要以原渣样展开研究,共处理原渣样1568吨,原渣样综合镍品位αNi=0.268%。
3.2.2.2.1 磁―浮联合工艺流程
图12 试样渣磁―浮联合工艺流程图
3.2.2.2.2 磁―浮联合试验结果(如表3,如图13-14)
表3
图13 原渣样浮选关系曲线试验结果
图14 原渣样磁选关系曲线试验结果
3.2.2.2.3 磁―浮试验结果分析
经磁―浮联合工艺选别可获得综合产品平均βNi=3.389%,镍回收率εNi=57.14%的较理想指标。即磁选镍产品βNi=6.500%,镍回收率εNi=15.08%;磁选尾矿进入浮选加工处理可获得浮选精矿βNi=2.890%,镍回收率εNi=49.22%。
3.2.3 选矿试验结果总结分析
本次选矿试验共处理红土矿冶炼炉渣2179吨,炉渣原矿平均镍品位αNi=0.271%。经对试样渣浮选试验、磁―浮联合试验及结合炉渣中所含的Ni3S2-FeS-Ni-Fe亲铁冰镍在炉渣温度急剧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反应和重新分布情况综合剖析,确定了红土矿冶炼炉渣回收利用需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即在红土矿冶炼炉渣回收利用中切记水萃处理,避免炉渣固相中的Ni3S2-FeS-Ni-Fe亲铁冰镍和炉渣固相组成成分再次发生化学物理变化,不利于磁选作业的选别;采用磁―浮联合选别可获得综合产品平均βNi=3.389%,镍回收率εNi=64.3%的较理想指标。即两种品级差别较大的镍产品,其中获得磁选亲铁产品镍品位βNi=6.500%,镍回收率εNi=15.08%,磁尾入浮选后可获得镍精矿βNi=2.890%,镍回收率εNi=49.22%。
3.3 镍资源储量及市场分析
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镍资源储量约为1.6亿吨,其中硫化镍矿约占30%,红土矿约占70%,而近20年来硫化镍矿新资源勘探上没有重大突破,保有储量急剧下降。如以年产镍量120吨计算,则相当于2年采完一个加拿大伊湾镍矿床、5年采完金川。因此,全球硫化镍矿资源已出现资源危机,且传统的几个硫化镍矿矿山的开采深度加深,矿山开采难度加大。为此,全球镍行业将资源开发的重点瞄准储量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红土镍矿资源为硫化镍岩体风化―淋滤―沉积形成的地表风化壳性矿床,世界上红土镍矿分布在赤道线南北30度以内的热带国家,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的热带――压热带地区,主要有:美洲的古巴、巴西;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咯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我国镍矿资源储量中70%集中在甘肃,其次分布在新疆、云南、吉林、四川、陕西和青海和湖北7个省,合计保有储量占全国镍资源总储量的27%。我国镍矿类型主要为硫化铜镍矿和红土矿。我国的红土矿主要从菲律宾进口。由于自1970年起日本与菲律宾开始进行合作,成立合资矿业公司开采含镍2%以上的高品位镍矿,运送回新日铁和住友商社进行冶炼,导致菲律宾的高品位镍矿砂被日本企业垄断,而我国只能进口镍含量在0.9――1.1%的低品位镍矿砂。
针对国内外镍资源储量状况和现有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及结合社会高度快速发展而对镍资源的需求综合分析,镍金属价格出现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疯狂暴涨,导致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漫山遍野不值钱的黄泥――红土镍矿从200元/吨猛涨至1800元/吨,在此,我想表达的是这种现象是由国际资金操纵及镍矿进口商的进口经营权垄断而引起的。因此,我认为比较理性的镍市场行情是24万元/吨。针对这个理性客观的市场价格,对我要提出的建设冶炼炉渣处理系统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的。
4、工业生产说明
在前期半工业试验的基础上,北鑫公司用规模为300吨/日的北鑫选矿厂组织了工业生产,期间共处理红土矿冶炼炉渣38062吨,炉渣原矿αNi=0.271%,选别获得综合磁选作业产出镍产品βNi=6.650%的块状亲铁冰镍251.3吨,镍回收率εNi=16.2%;磁选尾矿αNi=0.229% 经浮选作业产出βNi=3.120%的镍精矿1338.1吨,镍回收率εNi=48.2%。
5、经济概算
为使此经济概算具有较强的战略指导意义,在概算中重点体现了当前镍市场行情及今后较理性、稳定、客观的镍市场。计划依据为磁选碎矿作业3.19元/吨,浮选系统为70元/吨,为此,磁―浮联合选别经济平衡点为11.911万元。当前市场价17.5万元,磁选利润为46.29元/吨炉渣,浮选为负利润-2.39元/吨炉渣;当市场价为22.0万元时,磁选利润为59.01元/吨炉渣,浮选利润为14.99元/吨炉渣;当市场价为26.0万元时,磁选利润为70.32元/吨炉渣,浮选利润为30.44元/吨炉渣。详细结果见表4:
6、基础设施及其它分析
经过长期的建设,集团下属各冶炼厂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建设选矿系统的基础条件(主要指建设场地),另外, 各冶炼厂在地方已具有一定影响,加之,选矿系统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形成有利的资源循环加工网。这对公司自身发展、环境保护都是有利,为此,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6.1 建设选矿系统规模
探索废物资源开发产业链,挖潜其利润空间,追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资源最优培配置,达到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特色形成具有特色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自由开发利用网络,将是公司的一个工作重点和方向。为此,以上三个步骤进行规划为宜,即破碎系统――浮选系统(包括降镁作业)――硅酸盐水泥系统。
6.1.1 破碎系统建设
一期工程(破碎系统)以产出镍品位为7-8%的块状低冰镍为主,零风险(经济平衡点2.05万元/吨),利润空间很大,应进行快速建设。
6.1.2 浮选系统(包括降镁作业)建设
二期工程(浮选系统)建设主要有两个目的,即获取浮选利润和为硅酸盐水泥生产准备合格原料,存在一定风险(经济平衡点21.8万元/吨),利润空间不大,可缓建。
6.2 硅酸盐水泥系统建设
三期工程(硅酸盐水泥系统)建设主要取决于水泥生产技术和镍市场(因为镍市场决定二期工程)。
6.2.1 冶炼炉渣主要成分说明
红土矿(镁质硅酸镍矿)矿床的上部,由于风化淋滤作用的结果,导致铁多、硅少、镁少、镍较低、钴稍高的特点;而随着开采的深入,风化再次富集,导致硅多、镁多、铁低、镍较高、钴较低的特点。结合公司红土矿原料的来源情况及其矿床特点等信息推断:该红土矿原料主要来源于含镍褐铁矿及变质橄榄岩矿床中。经化验分析,综合氧化镁品位mgo=17%,氧化钙品位cao=4-7%,二氧化硅品位sio大于30%。
6.2.2 硅酸盐水泥原料
从冶炼炉渣主要成分可以看出,该炉渣在很大程度上适宜做硅酸盐水泥原料。
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cao,采用石灰岩、凝灰岩和贝壳等;粘土质原料:主要sio2、al2o3及fe2o3。采用粘土、黄土、页岩、泥岩、粉砂岩及河泥等;辅助原料:铁矿粉等;生料中个组分百分含量:CaO:62~67%,SiO2:20~24%,Al2O3:4~7%,Fe2O3:2.5~6.0%.
6.2.3 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
把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技术简称为两磨一烧,其生产工艺可简略表示为图15:
图15 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7、结语
通过上述半工业试验及工业生产数据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红土矿冶炼炉渣采用浮选方法选别时不能将炉渣水萃;红土矿冶炼炉渣采用磁―浮联合选别方法能获得较理想的技术指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红土矿冶炼炉渣通过磁―浮联合流程选别的尾矿在硅酸盐水泥生产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应该引起同行的重视,深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倬等.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2]郭学益,昊展,李栋.镍红土矿处理工艺的现状和展望[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9.
【关键词】保护渣;凝固;收缩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tudy focused on the solidification contraction and crystallinity of CaO-CaF2-SiO2 mold fluxes in different basicity and fluoride content;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alyzed the impact of mold fluxes composition and crystallinity to solidification contraction.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In the solidifying process, the systems of the mold fluxes are volume increase, the mold fluxes which have different components have the different volume change rate;There are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ystallinity and volume change rate of the mold fluxes;the mold fluxes which are cooled in different cooling rate have different volume change rate.
[Keywords] Mold fluxes;solidification;contraction
1.前言
连铸保护渣是直接影响连铸稳定生产和改善铸坯质量的一种消耗材料 [1],在连铸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结晶器钢液面绝热保温、隔绝空气杜绝二次氧化、吸收钢液中上浮的夹杂物、运动的铸坯、均匀传热等重要功能[2]。
连铸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增加固态渣膜的厚度来控制传热,而固态渣膜厚度的增加势必导致液态渣膜减薄,不利于铸坯的。如何协调保护渣传热与的关系成为连铸生产中的重点与难点[3]。通过对结晶器内渣膜的观察发现,有些组分的固态渣膜内有气孔产生,产生的气孔将增大热阻,从而减小对铸坯传热,利于易裂钢种的冶炼, 固态渣膜有良好的传热性能,熔渣内不应有高熔点的晶体析出[4-5]。这因为晶体的析出会增大熔渣的粘度,使熔渣的变差,铸坯可能出现纵裂,并且晶体的析出会降低熔渣的传热能力 [6]。针对这一现象,固态渣膜气孔多、凝固温度低、液态渣膜厚的保护渣有助于控制渣膜的传热和促进铸坯的,为寻找具有这种功能保护渣,研究不同组分保护渣的凝固收缩性能显得很重要。
连铸保护渣是以CaO-SiO2-Al2O3为基料,Na2O、CaF2等为熔剂,炭质组分作为骨架材料的一种硅酸盐材料。本文主要对该保护渣系不同碱度和氟含量条件下考察熔渣的凝固过程收缩特性。
2.试验方法
本设计主要通过测试不同氟含量、不同碱度CaO-CaF2-SiO2保护渣系的结晶体、玻璃体的密度,评价不同组分的保护渣凝固过程中的收缩情况。同时结合与保护渣结晶性能相关的指标定性评价保护渣的凝固收缩特性。
将1300℃下的熔融渣,直接置于空气中,冷却后得到结晶体;将熔渣倒入油中,冷却后即得到玻璃体。分别测定密度及体积变化率,并对结晶体和玻璃体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进行对比试验。
3.试验过程及分析
3.1试验渣成分的设计
3.2 CaO-CaF2-SiO2渣系结晶性能、凝固收缩性能
CaO-CaF2-SiO2渣系为高CaF2低Na2O含量保护渣。表3.2为测得的该渣系的碱度、粘度、断面形貌、玻晶密度、体积变化率等实验数据。
(1)组分对结晶性能、凝固收缩性能的影响
结合渣的成分及实验数据可看出,在碱度(1.40)不变的情况下,随着B2O3含量增加,渣的粘度逐渐减小,熔化温度也逐渐减小,结晶率也由100%降到65%;结晶体、玻璃体的密度都逐渐减小,且在冷凝析晶过程中出现了体积膨胀,结晶率强的渣比结晶率弱的渣体积膨胀小。
从渣成分表可知F-4~F-7均为无硼渣,由实验数据表中可看出,在高碱度条件下,渣的结晶性能很强,空冷下全结晶。随着碱度的降低,粘度逐渐减小,熔化温度也都逐渐减小。冷凝析晶过程中出现了体积膨胀,结晶体断面晶粒粗,有少量气孔,体积膨胀率相差不大。当结晶率为零时,体积膨胀率相当大。随着氟含量的减少,保护渣密度也逐渐减小。
(2)保护渣的结晶性能对凝固收缩性能的影响
渣的熔化温度高时,结晶性能比较强,结晶体、玻璃体密度都比较大,冷凝过程中出现体积收缩,且收缩比较明显;随着碱度的降低,结晶率的减小,保护渣的体积膨胀率逐渐增大,当空冷结晶率为零时,保护渣的体积膨胀率很大。
3.3 不同冷却速度对凝固收缩性能的影响
由表可知:保护渣急冷获得的玻璃体析晶过程中出现体积膨胀;不同冷却速度下获得的玻璃体密度不同,油冷玻璃体密度比空冷结晶体密度稍大,即凝固过程中急冷玻璃比缓冷玻璃密度大、收缩大。
(2)将1300℃的液渣放入升温至900℃的炉内使之缓慢冷却,获得结晶体与空冷获得的结晶体作比较;选F-5作了测试,得到的结果如下表3.4:
从试验中可知,保护渣在析晶过程中,冷却速度不同,体积发生的异常收缩率也不同。冷却速度越小,液体固化为晶体时,体积的异常收缩越大。
4.结论
本论文对CaO-CaF2-SiO2渣系保护渣凝固收缩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设计出的不同碱度与氟含量的保护渣凝固收缩性能、结晶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如下结论:
(1)在保护渣的玻璃体向结晶体的转化过程中,出现了体积膨胀现象;
(2)保护渣的结晶性能与凝固收缩情况密切相关,随着碱度的降低,结晶率逐渐减小,而体积膨胀率逐渐增大;
(3)不同冷却速度下获得的同一凝固相的密度不同。冷却速度越小,液体固化为晶体时,体积的异常收缩越小;不同冷却速度下获得的玻璃体密度不同,凝固过程中急冷玻璃比缓冷玻璃密度大、收缩大。
参考文献:
[1] 任虹.连铸保护渣[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1,2:12-15.
[2] 祁世顺,韩云元等.结晶器保护渣对连铸板坯质量影响的研究[J].炼钢,1994,1:25.
[3] 游杰钢.连铸保护渣熔化特性的研究[D].鞍山科技大学,2005:5.
[4] 张丽.连铸用保护渣结晶性能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0:14.
[5] 舒俊. 连铸保护渣传热性能的基础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1:3.
[6] 袁伟霞.连铸板坯纵裂纹综述[J].炼钢,1997,5:47.
1.1对环境工程毕业生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环境管理与监测、研发与设计、施工与运行、教育与培训、咨询与服务等机构,培育和造就了一支较大的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队伍,今后的主要任务将集中在完善、充实和提高等方面。调查发现,这些机构和队伍建设发展过程中,以前的环境工程毕业生发挥了重要作用,毕业生质量也能较好地满足需要。然而,新形势下这些传统用人单位对环境工程人才质量规格大多提高到硕士或博士层次。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建立了“两师”制度,对从事环评和环保工程设计的人员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知识结构和对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规定了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设计与实践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照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的业务培养目标,就质量而言还有较大的差距。
1.2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渠道变化明显近年来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渠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国家和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人员精简,公务员门槛迅速提高;各级环境保护监测部门多数也已人满为患,需要进行调整提高,本科毕业生需求降低;国家和省级环境保护规划、设计、研究单位正在或已经完成走向市场的改制,大多需要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垄断性中央企业不同程度地面临增效减员的任务;一般工业企业更加青睐于环境工程高职毕业生从事其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点的快速增长期已过,仅需要少量优秀博士层次人才;同时,环境工程高等职业教育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挤压了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渠道。今后较长时期内,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主渠道肯定会转向环保产业、专业环保公司,以及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生产环节与管理的分工会更加精细,大量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污染的控制都需要专业化队伍来解决,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施工、运行及管理自然就会从企业剥离出来,必然会促进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刺激对环境工程大学生的需求。“两师”制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专业环保公司的建立与发展,专业队伍将迅速壮大,将成为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欠发达的广大中西部地区环保专业人才缺乏、供应不足,而且这些地区正在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对环保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能给环境工程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有人预测,2010年国内的环保市场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需要环保从业人员1000万人,环保技术人员50万人。
1.3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压力显著增加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降低,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尤其迅速,就业压力显著增加。原因主要是:1)供求关系失衡。高校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180万增加到2008年的599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7年的5%左右提高到2008年的23.3%。环境工程专业,如环境工程专业点数量和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形成了本科毕业生数量远超过社会需求的局面。2)环保产业发展速度慢且严重滞后。据调查,2004年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单位11623个,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原值为23902.1亿元,销售总额4572.1亿元,利润393.9亿元,从业人员159.5万人,无论是规模还是从业人员数量均难以满足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3)就业渠道变窄、空间变小。社会需求的变化压缩了环境工程毕业生的传统就业渠道。同时,今后十年高技术领域环境类工程高级专业人才退休者甚少,也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4)不现实的就业观。刚走出校门的环境工程毕业生首先需要明白就业形势,不能仅盯在政府部门、国家和省属企事业单位、大城市和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把视野转向环保产业和欠发达的广大中西部地区。
2环境工程高等教育分析
2.1办学规模分析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发展迅速,如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点已从1995年的52个猛增到2009年的327个,年均递增高14%,毕业生数量由2500人增加到2万多人,是高校扩招以来增长最快的本科专业之一,已成为专业点最多的十大本科专业。多数工、理、农科高校均设有该专业,不少高校还将其定为重点骨干专业。
2.2人才培养质量分析总体上,社会对2000年前毕业的环境工程人才质量是肯定的,具体表现在:1)绝大多数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功底较深厚,综合素质较高,很多已成为政府环保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2)普遍对废水、废气、噪声及固废污染控制方面的知识有较系统的掌握,经过2~3年的实际工作锻炼,多数具备承担环境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懂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较浓的工程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有一定的解决环境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务实”能力较强。3)早期的环境工程大学生有不少从事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教育、环境宣传,甚至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工作,经过1~2年的适应均能较好地胜任所从事的工作。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提出“扩宽基础、淡化专业”,高校开始提倡“通才”教育,环境工程高等教育受此影响,外语、计算机、政治、人文社科类课时比重明显增加。基础知识一般比较扎实,专业课教学相对削弱,致使毕业生专业知识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明显不足,对国内外环保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了解甚少,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方面的知识比较肤浅,工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3环境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3.1稳定办学规模近十年来,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盲目开设环境工程专业或扩大招生规模,出现了毕业生供求关系失衡、就业困难的局面,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环境工程专业办学质量。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提高办学质量的要求,环境工程高等教育的扩张速度在迅速减慢,今后较长时间内应将重点放在稳定办学规模,完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上。
3.2做好学科定位人才市场的变化将加速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科学定位。重点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招生量小、毕业生读研或出国率高,到基层工作的人不多,理应对培养“研究”型人才负以重任。而对于多数地方一般院校来说,就业压力大,必须着眼于毕业生就业主渠道,调整好专业方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
3.3加强专业的规范化和特色化环境工程高等教育既要坚持“统一性”,也要注意发展“特殊性”,突出“个性”。“统一性”就是要在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上做到一致,“特殊性”就是要根据学校相关学科优势、自身条件和人才市场要求,使培养的人才在某一或某些方面具有特色或优势。环境工程专业多脱胎于其他传统专业,受源专业的影响,校际之间有不少差别,尽管教育部多次修订专业目录,仍需根据社会需要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化。加强特色化时,学校应充分考虑“两师”制提供的机遇和挑战,着力解决就业问题。
3.4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不少高校过分强调“素质教育”、“通才教育”,弱化了专业教育。在课程体系上具体表现在:总教学时间过分压缩,专业课时锐减,政治、外语、计算机等课时膨胀,实验和实践环节薄弱。为此,必须根据环境工程人才市场需求,按照高等教育规律,逐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应放在优化知识结构,拓宽专业知识,强化专业特色,提高设计与实践能力上。如加强《环境管理》、《环境法规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和培育专业特色的课程等。
3.5强化专业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本科教育是工程师的摇篮,学生阶段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验将为毕业后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近些年,不少环境工程专业点缺少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面积不足,仪器设备老化,办学经费投入不足,毕业环节重论文轻设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应强化专业实验和实践性教学,完善实验教学条件,开出并开好规定的所有专业实验,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通过典型工程的现场教学和毕业设计中实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运行操作规程编制等,改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6改进工程类课程的教学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等工程类课程教材内容庞杂,日趋理论化。加上不少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的经历,很难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必须改进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按照专业目录要求设置课程设计或实习,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解剖工程原理,明确设计参数选取、设备选型、电器仪表控制、技术经济平衡等原则。尤其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际污染控制工程不仅追求技术上满足要求,还要把投资、运行费用、操作管理的难度、装置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作为约束条件。
3.7提高人才的综合质量在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着力提高毕业生质量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具体应重点关注:1)思想素质的培养。应培养学生树立专业发展的信心,具有独立思考与探索的精神,能够辩证地看待和解决问题。2)系统知识的掌握。不仅包括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也包括法律法规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既要有足够的广度也要有一定的深度。3)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强化实验和实践教学,尤其是毕业设计,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实际科研课题或环保工程中,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适应性的培育。通过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其适应性,使他们可通过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手段,能适应更广阔的就业领域。
4结语
网络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学习资源建设、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和进步,对网络教育的教材也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网络教育的教学形式决定了教材是与网络教育学生的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要素和学习载体,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否具有网络教育特色,是否适合网络学生的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关系到网络教育的质量。不断加强实用性教材的建设,推进高质量、高水平、实用性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对网络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网络教育教材现状分析
网络教育经历了办学形式的转变,也经历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实现了网络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模式创新。从整体上看,网络教育教材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以单一文字教材为主到文字、音像、多形式电子教材等多种教学资源。但随着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教育对象的变化,网络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的教学设计不足、适应性与实用性不强、互动性不够等问题不断显现。
(一)教材内容不适用
在网络教育试点初期,网络教学中多借用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对网络教育学生来说,内容偏深,重理论轻实践,不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目标要求。部分专业性较强的教材内容滞后于现实网络教基金项目:此论文为东北大学有关网络教育教材立项。作者简介:卢俊杰,男,硕士,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管理。育发展的需要,缺乏应用性。同时编写教师对网络课程和学生能力、素质、知识、水平还不熟悉,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组织,还是在编排的体例,都与传统教育所用的教材没有太大差异,缺乏网络教育特色。
(二)教材结构不科学
网络教育教材、媒体缺乏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无整体规划,多数情况将教材、媒体简单组合,缺乏统一考虑。有些网络教材没有跟上网络教育的发展,最为突出的是忽略了学习的内在规律,在学习支持、指导、交互性方面相对缺乏,以及学习材料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经过对网络教育教材的客观分析,加强教材研究与改革,建设结构科学合理、教学设计符合网络教育学生特点、教学内容针对实用的教材,是解决现存问题的途径之一。
三、结合网络教育特点,制定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网络教育的特性决定网络教育具有时间碎片、空间分离的特征,教材作为网络教育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载体,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导学的基本依据,在教材编写上必须强化网络教育教材特色。教材建设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教材建设的整体性
网络教育教材形式多样,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特点。要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优势,处理好不同媒体的关系,实现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进行整体建设。
(二)教材内容的扩展性
随着各学科的发展、变化,及学生需求的不断变化,网络教育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即要保证该课程应知应会的基础理论与技能,还要兼顾未来发展要求的前瞻性,才能在面对各种变化时具有一定的应变性。
(三)教材设计的实用性
教材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综合考虑培养目标,学生特点、课程特点、教学模式等,要遵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编制理念。
四、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网络教育适用性教材建设
(一)成立专门的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
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由熟悉网络教育的专家、教师等人员组成,指导委员会对教材建设负全责,建立一套严格的教材立项申报和审核程序和制度,主要负责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审定教材建设规划、审议拟出版教材和检查与跟踪等工作,为教材建设推进提供组织保障。每年进行一次的教材立项申报,要经过申报、初审、评审,确定立项之后,由项目负责人签订协议。在项目中,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中期检查、督促;结题时,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审定。
(二)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网络教材建设
为“网络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项目设立专项建设经费,给予出版资助。为建材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对经过审核的教材建设项目,经费按立项时和结题后两次拨付。经过努力,学院已正式立项网络教育系列教材20本,正式出版教材16本。其中,安全工程专业5本,采矿工程3本,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3本,冶金工程专业2本,行政管理专业1本。
(三)遴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师编写教材
教师是教材编写的主体,由于网络教育教材的特殊性,要求遴选的编著者必须既是学科专家又是网络教学专家。为教材建设提供师资保障主编教师不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扎实的学科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网络教学经验,熟悉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者的特征与需求,才能够将教材建设与学科前沿的发展相结合。
(四)立足网络教育实际,优化整合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要根据培养计划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同时要处理好编写教材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三者之间的关系。要特别关注教材与教学环境的配合问题,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媒体进行有效整合的问题,保证教材具有较强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和可扩展性。保障纸介和电子教材的并行性、科学性的基础上,提高实用性、导学性、助学性与开放性,增强师生的交互性。
(五)突出学习者的要求,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
参加网络教育的是在职人员,学习背景差异比较大。要使不同的学生达到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要求编写的教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既要符合多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又要确保达到网络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要兼顾内容、体系、结构、思路、方法的指导、检测、评价等多方面因素,使编写的教材为学习者提供便捷、高效、实用的帮助。
(六)依据课程内容特点,优化教材结构设计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教材结构设计上要重视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在编写教材时,需要考虑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编写方法。在教材编写中,应加入学习方法指导、导学或导读、知识点衔接说明、重难点解析等助学要素;还应该提供媒体资源的使用指导、章节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技能方法和知识地图;提供章节练习或测验,给出足够的训练题目,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既有利于方教师的教学、导学、辅导,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