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0 09:21: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故乡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内容]
一、教学目的
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并以此联想到诸多琐细平凡的故乡生活的掠影,来表达自己真挚、浓烈而怅惘的思乡之愁。
三、教学方法及设想
以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小练笔辅助教学效果的办法,利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四、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
(一)借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课堂教学。
附:《乡愁》(台湾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边,母亲在那边。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现在啊,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边,大陆在那边。
(二)板书课题,让学生速读“自读提示”及课文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以设疑的方式导入课堂学习与讨论。
1.请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提炼本文的主题,选材及写作特色。(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之情?
3.找出抒发浮想联翩的思乡之情的段落,并体会哪些词语写出了这种强烈而真挚的情感?
(1、2题可先提问学生,3题请全体同学齐读后再请个别学生分析词语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
1题可让学生自圆其说地解答。
2题中引起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的事物有两个:
住所左边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阴遮蔽着地面。
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放在口边,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
3题的相应文字在204页末段,分析词语以学生的领会程度为准,教师适当地予以评价。
4.作者的思乡之情包括了哪些内容?请针对感受较深的某方面内容说说你的体会。
(采用前后桌讨论的方式,教师巡视启发、点拨,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要点参考
思乡之情包括了以下内容:
·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
·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
·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
·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
北宋文学家坡有一首题画诗:“论画以形似,见以儿童邻;赋诗即此诗,定非知诗人。”意思是主张诗贵含蓄,不能把诗意都在字面上表露无遗,应该意在言外,也就是诗论家们常常称道的“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含蓄手法。鲁迅在其所写的《故乡》一文中的“碗碟”风波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
此段文字被安排到了“我”离开故乡时坐在船上所写。按理说这事发生在“我”在故乡时的事情,本可以放在前面所写的,但作者偏偏安排在我离开故乡时由母亲提及十多个“碗碟”的事来,也是借“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之口定说这事是闰土干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起搬回家里去。
对于该处的文字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教师用书语文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三版选自李禧同主编的《教案选编》由此事对杨二嫂有两处评价:其一行为卑劣,栽赃闰土在灰堆里藏碗碟并借此发现以为功,拿走“狗气杀”;其二是造谣,不惜损人以图小利。这两处的分析似乎都说到一个事实:迅哥儿家的十多个碗碟是杨二嫂偷的,先是事先埋在闰土要搬的灰堆里,然后再把它找出来诬陷,栽赃闰土。
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这里看似不经意的几笔,隐含了极丰富的内容,在“我”心里激起了巨大的感情波澜。也有我对闰土的再认识。如果就此事简单分析的话,就难以读出作者笔下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难于理解这部小说主题的深刻性。据此来武断地分析杨二嫂这个人形象也有失公平、不妥之处。那么,这件事的受害者是谁?换言之,谁偷了“迅哥儿”家的“碗碟”?依笔者细读分析,这里实为曲笔,真正的受害者是读者看似生厌的杨二嫂,也就是说,“我”和“母亲”都不愿相信也不好说出的闰土偷走了“迅哥儿”家的“碗碟”。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先从前文的内容看,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去的,我得去看看”。这里写到,当时到我们家搬家的时候,除去本家和亲戚外,其他人(包括杨二嫂)常有顺手牵羊之举,闰土可算是这些人中最亲近的人,难保他就没有嫌疑吗?
我们看一下此事的后文:“我”情感上的巨大震动,我非常的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由清楚到模糊再到非常的悲哀,这是非常大的感情变化,如果是杨二嫂的话,作者不至于有如此的心里活动,恰恰是儿童时的好伙伴,“我”这次专为了别他而来的,中年闰土做了让“我”不敢相信的事情来,从这里,我们不也可以读到作者在同情之中对人物自私一面的委婉批评吗?
杨二嫂这位昔日的“豆腐西施”,在我们家搬家的时候,她每日必到,对一个见便宜就拣的人来说,何必多此一举;贼喊捉贼,何不顺手牵羊?说杨二嫂偷“碗碟”,只因她有前科――先前偷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至于文中始终找不到它偷了十多个“碗碟”的证据来。
再来看一看十多个碗碟在“我”看来是否属于不必搬走的东西,文中交代过,“我”并没有阔,以它自身价值来看,显然比闰土拣的几件东西要值钱。闰土拣的是:两条长桌,四把椅子,一副香烛和烛台,一杆台秤。对于他来说,碗碟价值不菲,他既然要了桌椅,碗碟不也正是目前急需要的吗?况且之前曾送我一点干青豆,儿时送我一包贝壳和几只很好看的鸟毛,难道闰土就不会顺手牵羊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处作者笔法之精妙,只是不愿提及,一语道破罢了。这一事件中的两个人物形象是如此的真实、丰富,它既不千人一孔,万人一面的,而是极具特征的鲜活人物形象。只是我们容易从字面上把讽刺的锋芒对着杨二嫂,而把同情的目光停留在闰土身上,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再次教学鲁迅的小说《故乡》时,总会被小说中表现的博大精深的内容所折服,也常被小说中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所感叹,更会为作者精妙的文笔称奇。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茶叶的种类、饮茶的好处、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具质地好造型优美,感受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
3、能自己独立、小组合作进行有个性地学习并解决共性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前几天,老师成立了一间清风茶韵有限公司。(课件演示)它下设三间分公司,第一家公司是清风茶叶专卖店,第二家是清风茶具博物馆,第三家是清风茶韵超市。由于本公司刚刚成立,急需人手。这堂课我就到咱们班来招聘一些人才,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来我公司工作?
要到我公司工作,要具备一些有关茶的知识,才能胜任。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说茶》。那就请同学打开书,自读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茶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充分地读书活动,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茶的知识,再和同学交流,理清文章脉络。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研读课文第1、2段
1、创设情境
首先我要招聘清风茶叶推销员,要想当一名茶叶推销员,你们说说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
2、自由研读
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看看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读懂“饮茶的好处真多”这句话?划出有关的句子,出示两个过渡句A。饮茶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B饮茶还能增进人们的友谊,
从哪些此中可以看出它们是过渡句?第一个句子中,哪个分句总结上文,哪个分句启示下文?第二个句子去掉“还”算不算过渡句?
2、合作研读
(1)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自由地选择一个内容,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列提纲、朗读、演、说)看看作者如何把这三方面的好处写具体的。
(2)交流点拨。
第三自然段,收集有代表性的提纲,点评,并有“既又”句式说说实用价值。
第四自然段,读或者演。
课件出示句子,品茶的说话,别急于喝。先观茶姿,清水绿叶,再闻茶香,清香飘逸;最后细细尝味,回味甘甜。这样细细品尝,乐趣无穷。
生上台演示。师生共同抓重点词句。。
先观茶姿,——美
再闻茶香——结合理解飘逸(与花香比较)茶叶融合了大地的芬芳,山川的灵秀,雨露的润泽。
最后尝味,味道怎样——甘甜同时播放茶韵的音乐。
师生共同品茶,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茶的世界。杯茶在手,不仅可以闻香品味,更可以悠游在茶中的无限空间,神游茶乡,心旷神怡地享受茶的独特意境。同学们,这时候,你最想说什么?
以读代品,把这一段美美地再度一遍。
第五自然段,就是用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个长句子,我觉得挺难的谁来帮帮我?出示长句子,当年,总理曾经5次到杭州西湖龙井产地梅家坞,与国际友人一边饮茶,一边亲切交谈。(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4实践招聘
刚才大家都学得挺棒的。那谁愿意到我公司应聘推销员?有创新精神的优先。其他同学担任考官。
(二)研读课文第3段
1、创设情境。
我的茶具博物馆就要开业了。真急死人了。我还缺几个导游,接下来我有招聘几个讲解员,愿意来应聘?先请同学们自由地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茶具的?再根据博物馆(课件演示),来应聘讲解员。
2、自由研读
3、实践招聘。
四、总结全文,自选拓展。
谢谢同学们加入到我公司。现在,我隆重宣布,我的公司现在开始营业。首先,我邀请各位同学到清风茶韵作业超市去选购2到3道题目,随着轻松的音乐,去把它完成。
五、作业
设计自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教案设计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乐学的语文实践氛围。整篇文章的教学把握学生的心理,吸引、调动其多种感官,以情境激趣,紧紧围绕招聘营业员,讲解员,然后逛超市,为学生兴趣昂然地思考、理解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教案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达到学科的融合,并可以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张扬个性。作业的设计丰富多彩,有填空、造句,还有写、画、查阅等,为学生创造地学提供一个空间,将课文内容延伸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作业超市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作业设计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便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益。
一、布置作业
1、填空
品茶的时候,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细细品尝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因而茶具就成了一件值得观赏品。
这本书非常有趣,因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因而____________
3、用所学的总分段式写一组茶具造型。
4、设计一组茶具。
5、用第一人称介绍饮茶的好处。
6、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茶的传说、功能与效用等知识,请到http://网站中去做客。
板书
茶叶的种类很多。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课堂;有效提问
新课改,即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次年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历时一年半完成了新课程标准研制。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8年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9月1日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一是教师讲得多,“讲”替代了学生的“想”;二是对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得不够;三是教学气氛不民主;四是重文轻图,有图不用,图文脱节,用图不导。此外,地理课堂教学还存在重教法、轻学法,重结论、轻过程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第二点进行讨论。
当前的地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有时形式化地提问,学生齐答,形式上热热闹闹,其实内容空洞;有时习惯性地提问,问题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成了口头禅,问题显得多但收效甚小;有惩罚性地提问:教师发现某一个学生精力分散,眼睛呆滞,便突然发问,借机处罚,久而久之,学生便对教师的提问产生了畏惧。以上这些类型的提问无效性的多,利大于弊,不如不问。
为了寻找新课改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本文采用实证法做了一个实验,目的是找寻这种问题的解决途径。
实验单位: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
实验班级:高一(8)和高一(9),均属于重点班。
实验时间:2008-2009年度上学期。
实验方法:实证法。
实验的操作过程:在学习高一地理上册“山地垂直气候的变化”时,笔者准备了两个教案。第一个教案采用的是讲授法,在高一(8)班实施,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任务是记和听。在讲述时,没有外加拓展,也没有有趣的设问,只是按照课本的思路,一个个知识点地讲述,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画出并要求背诵。第二个教案用的是提问法和活动互动等综合方法,在高一(9)班实施,运用诗歌来表述其变化关系。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些诗句形象地反映了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教师在讲述的时候,巧设提问,层层推进,并且时时提问学生,结果学生的情绪高涨,不知不觉中一节课就过去了,效果也不错。
实验结果:学校在这个学期开展了一个史地知识竞赛活动,活动过程中有些关于山地垂直气候变化的题目,9班的学生在答题的速度和反应能力方面明显比8班的学生要强。
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是亿里挑一的精品,都是在一场无比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获胜者,于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追求成功的渴望和冲动。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认识误区。比如:在学习“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时,笔者做了5个设问,层层深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①地球如果不自转、表面均匀,全球会形成什么大气环流模式?②地球如果自转、表面均匀,全球会形成什么大气环流模式?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有怎样的分布形势?③地球如果自转、表面均匀,再加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又有什么样的移动规律呢?④地球如果自转加上海陆分布形势,气压带和风带在南北半球的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原因是什么呢?⑤如何解释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如何理解我们故乡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最后让学生总结结论。这样的设问有利于知识的衔接,并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对于这样的问题设计,在新课标提出之前并不是没有,只是两者所用的方法不同。前者是教师一味地去讲述,对所提问题一带而过,并没有仔细关注学生的反应。而后者,教师对每一个问题都与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讨论,学生积极参与,兴致勃勃。
因此,地理教师要牢牢把握住地理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有效性,从而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南月省,叶莹.中学地理教学新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打造高效课堂,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但是自己首先要充分备课,备自己、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等等。这还不够,还应该转变角色,因学行教。
当然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到位就更容易促成高效课堂的生成。回顾自己多次公开课展示的案例,哪些特别精彩的课或者特别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环节虽然与多年的教学经验有关,与自己的文化底蕴也不可分割,可是说到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和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解读有着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教材虽经过多次改革,但不变的依然是注重读者的涵泳和感悟。那么,想让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有所体验甚至有所感动,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教师就要首先和文本对话,和文本互动,而且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解读有所感悟、有所体验甚至被文本所触动所感动才行。这就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入情入境地理解文本,深入地研读文本,才能有浅出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进而得出他们自己对文本宝贵的解读。
那么,解读文本时都注重了哪几个方面呢?下面,我就结合一堂古诗教学课《秋思》来粗浅地谈一谈。
一、放声诵读、边读边想
著名教师孙双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通常拿到文本之后,教师们首先会默读或浏览课文从而把握文章大意,却殊不知,朗读才是钻研文本的最重要一环,要想让学生能够吾口读吾心,吾笔抒吾意,有情感地朗读才是激发思想火花的捷径。所以,每每我拿到文本,首先便会放声诵读,而且边读边想,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文本的内涵完美融合,进而先读出自己的感想与体会。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内容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虽说一共短短28个字,可是就在我反复出声诵读的时候,就在我边读边想的时候,脑海中却早已浮现出了刚上大学时那年的秋天,虽说离家并不远,可那也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父母亲人,由于学业很忙,一个月才回一次家,也就是那个秋季我第一次看到了北雁南飞时的凄凉,第一次听见了风吹落叶时的沙沙作响,第一次想到了路灯下母亲等我放学归来时的望眼欲穿……一时间,感慨万分,进而我又想到了千百年前的张籍,他也是孤身在外啊,他也思念自己的家人,然而却只能凭借鸿雁以抒胸臆。于是,太多的思绪,甚至关于怎么上好这节课的那种激动,那种迫切、那种构思已基本构成。即抓住一句“见秋风”来让学生所想所感,虽说秋风不可见,可是却是可闻、可触、可感的,那么秋风中人们会看见什么,看到后的思念又是什么样的,在这秋风中诗人看见的是什么,看不见的又是什么?以及如何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我已心中有数。
二、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教师对文本解读,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独立解读,那么光凭我自己的简单感受是不够的,想要把古诗上好,更需要深入浅出,那么对作者的解读也就尤为重要。
张籍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然而真正走近张籍,才知道他的“明珠”实则是一份很好的利诱,他的“还”更是一种民族的气节,一种男儿本色,那么这样一个刚强硬朗的男人,他的思乡情怀便不再是小女子绵绵思怀,泪湿轻罗衫的哀愁,肯定别有一种情怀。再了解张籍,他年幼家贫,寒门独子,早早撑起家的艰辛必然会让他更加珍爱自己的家人,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许多的落寞涌在他的心头,那么这时的张籍对秋风的萧索,对落叶归根,对霜染寒林怎是一个“伤怀”就能表达的了得?所以,我在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上又有了自己的认识,即这种离愁和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同,和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同,和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不同,虽然同为思乡,但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境遇不同,张籍的思乡不仅仅停留在李白的“思”上,还动了起来,以至于“欲作家书意万重”“行人临发又开封”,不同王维因节日而思,而是因秋风而思,更少了一些杜甫除了怀家愁之外的忧国难。
三、先行把握,再读教参
相传古时候,大诗人李白在游黄鹤楼时,见到眼前的奇景诗性大发,提笔正要赋诗一首,突然见到了崔颢的诗句,越看越爱,赞叹不已,可是自己想要再写一首时,却怎么也无法跳出崔颢诗的意境,于是丢笔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试想文思如天马行空的李白都会受到崔颢诗意的束缚,那么我们呢?
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一拿到文本,尤其是经典篇目或者自己很难驾驭的篇目,总会先看教参,生怕偏离了主题,甚至直接先浏览网上现成的教案,有的甚至课还没看清楚,课件却早已下载好,教案也只能根据自认为精彩的课件而定,结果是什么呢?不用说,也能想到就是课堂上教师游离于课文之外,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教师的评价机械化,如“说得真不错”,教师的笑容也僵硬,缺乏真诚,一堂课死气沉沉。
所以,我在教学别注重这一点,我首先是自读自悟,把自己真实的情感记录下来,如自己对“见秋风”的体验,自己对“又开封”的理解,甚至自己对课堂重难点的把握,然后我才翻阅教参,看看哪些是和我想的一样的,哪些我没有想到,哪些我觉得还有更好的体现方法。因为教参也是教师理解文本的重要参考,在自己独立解读文本之后,也应当仔细地阅读教参,这样可以避免个人的见解百密一疏。
四、教学相长,多元解读
对于课堂而言,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尽管要深入文本,但为的是浅出的课堂生成,为的是学生的独到解读。例如,在教授《秋思》时,我更尊重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如读诗的题目,对于诗歌,题目就像是诗的眼睛,如何把眼睛读亮对后面的理解很关键,我开始一次次引导学生读诗题,意思是把“思”字读得长一点,可是学生的独特解读读出了很多版本,有的把“秋”字读得长一些,问其原因,说是觉得秋季是个感怀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才有这样的想念,所以这样读。有的把“秋”字读得重,把“思”字读得轻,究其原因,说是觉得因为看见秋天的肃杀只是看见的,而思念是很难受的,是说不出来的,所以读得很轻。自然对诗中的每一个字学生的朗读更是不同,虽大体在教参的读法中,但却因为有了自己的认识,学生更是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想想若是我不尊重他们的理解,不但没有这一个个的小张籍,恐怕连自己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收获和体会。
(1)新教材为高考保驾护航,高考回归教材已成为一种趋势。
(2)必修课某些内容偏难,选修课普遍偏新偏难,有些甚至是大学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择其重点而讲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求学生课前要预习,课后应及时复习。
(3)注重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4)注重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多领悟。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思维。
通过聆听教育专家的讲解与同行的互动,我对怎样充分利用新教材、落实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有了新的见解和感悟:
第一,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情画意的学科。争取在每节课的开头抽三分钟让学生朗读优美的诗歌,融入其中,感悟其意境。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美文章、诗词歌赋是擦亮学生灵魂之门的星光。人应该诗意的生活,不能活得太庸俗。语文像大海一样壮阔,像天空一样幽邃。文言文应先文后言,先讲文章的意思,再讲语言。注意重点的实词和虚词,让学生分组讨论和翻译。教师不要被教材、教参、教案所禁锢,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注重思想的感化,人格的影响。因为拒绝提升思想的人只有滞留在悲惨的深渊中,是一个真正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二,理论与本班学情相结合,教师要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教给学生。针对基础性差的学生提倡作好读书笔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和大胆去创作。加大力度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坚持走作文创新之路,作文批改应多找优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考作文要说真话,写真情,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写,选材立意力求新颖。杜绝让一群古人在作文里开会,如议论文举例就是屈原、司马迁、爱迪生、爱因斯坦、张海迪等人,没有多大新意。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培养出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而不是压抑和整齐划一的学生。因为风格即生命,个性即自我本色,拥有独特的风格与个性是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载体,是点燃成功之烛的火炬!
第三,重视课外知识的拓展,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备学生比备课重要,教材是固定的,学生是灵活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用80%的时间观察学生,只用20%的时间盯教材。课堂上不在于教师教授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大力提倡课堂讨论、争辩、师学相长,构建和谐课堂。绝对禁止,鸦雀无声,没有讨论、争辩和欢声笑语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绝不能让我们的学生进学校时是个问号,但出学校时就成了句号。所以,我们应该向孔子、苏格拉底和陶行知等伟人学习。
第四,教师要有一颗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之心,帮助和鼓励后进、贫困、自卑的学生,扫除他们心中的阴霾。教师要关爱学习不好的学生,让他们找回自信;关爱犯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找回方向;关爱留守的学生,让他们找回亲情;关爱有心理缺陷的学生,让他们找回自尊。教师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只有热情、乐观、豁达的老师,才能教出健康、优秀和全面发展的学生。心灵的高度决定人格的高度和灵魂的高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艺术,最高的艺术史心灵相通。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永世的乡愁,寻找心灵的故乡,而故乡永远在大陆的中央。”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快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快乐地学习……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1.设计体现“快乐”的教学内容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因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于教学内容的透彻把握,有利于教师更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1 挖掘教材中“快乐教学”的突破口。上好一堂课,选准突破口是关键,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切入点选准确且恰到好处,那么所有的问题变能迎刃而解。如一年级下册《胖乎乎的小手》的教学,我曾经设计过多种教学方案,一是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导入,二是谈话导入法,三是用谜语与挂图导入等,但总觉得不能完全体现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之后,我又选择“看手――画手――夸手”的导入方案,让学生伸出小手感知“胖乎乎”,在画手中板书“胖乎乎”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在夸“手”中实现对“手”的拓展,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层层推进,学生感到有趣味,很快进入“乐中学习,乐中求发展”的境界。
1.2 重视教材中“快乐教学”的语文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而那些最典型的语言材料,必须在对教材深入钻研中才能获得,同时又必须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四季》一课,运用了鲜明生动,且极具有个性的语言:“尖尖”、“弯弯”、“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对这些材料的感悟与领会,有助于对四季特征的理解,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读、演说、评、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在演中感悟,在说中理解,在评中升华。
1.3 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快乐教学”的切入点。语文课堂的活力,在于创造。特别是对于那些抽象且枯燥易混的教学内容,如果我们善于创造,它同样能成为快乐教学的锲机,成为开发语文课堂活力的火花。如:小学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对刚入学儿童来说,很难有兴趣,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插图的基础上,给每个学生增加实物教具,用两根毛线进行造型变化,引导学生进行拼音魔术表演,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型,有趣了,学生学的积极主动。
2.建构体现“快乐”的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的核心是,积极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学习方式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语文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解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学。
2.1 创设快乐学习的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提升学习兴趣。一是营造“快乐教学”的教室环境,可以通过教室的布置整理,座位的摆设;建立识字王国,动画城,合理利用黑板报等;二是精心设计各种教具。如《雨点儿》一课中的生字卡制作成雨点形状,《胖乎乎的小手》的生字卡制作成小手形状,这样能增强学习兴趣。
2.2 创造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案。经营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不可牵着学生跟着教案走,而应当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心中装的不是教案而是学生。因此,首先要选择贴近学生的教学提问,其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学习疲劳、精力分散、开小差时,我们不应大声训斥,而应因势利导,将不利的教学因素化为有效的教学动力。如一节公开课上,课堂被外面低空飞行的飞机轰隆声扰乱,有的同学低声议论,有的爬窗而望,性急的老师大声呵斥学生,课堂气氛变得紧张而不和谐。相机设计教学活动来化解教学危机,岂不更好?
3.让学生体验“读”的快乐
朗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变化,才能享受到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熏陶,产生独特体验。
3.1 抓住关键词句,指导学生读出味道。如《静夜思》这首诗,如果按“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传统观念,即使读上千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也难理解入情。在教学中,我们抓住关键词“明月”“思故乡”等,讲述李白思乡的故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读得津津有味。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 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展示了集体智慧的优势,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实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认清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并且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体现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作的团队意识,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不仅对于教育教学,而且对于人性的发展都展示了巨大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真正地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探究的意识,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进了解,增进友谊,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学生明白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所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顺应时展的,是符合素质教育创新要求的教学方式。
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笔者在课堂上摸索出一套比较恰当的组织方案:
(1)按照班级人数进行小组划分,人数以六人一组为宜,每组的人员要兼顾男女生比例,同时还要考虑到组内成员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让每组能够基本上均衡,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座位情况,尽量能够采取就近组合,这样能够减少学生交流的障碍,便于课堂教学操作。
(2)组内进行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发挥带头学生的作用,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分配工作给每一名组员,如,记录人,发言人,搜集资料人,并且轮流更换,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都能展示自己的领导和组织才能。
(3)改变课堂座位的组织形式,传统的座位组织形式不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现在开会都采用圆桌会议,因为圆桌便于相互交流,教学中我们不妨也采用这种形式,让几名组员围在一起,或者是把几张桌子并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面对面坐,营造良好地合作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
三、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学生乐于学习,自发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佳动力,要想最大效率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就必须要让学生把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一种自发性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是一件需要长时间完成的工作,笔者是这样来实施的:每一节课前都让每一小组进行内部分工,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查出本文的作者,写作的背景,生字词,重难点句子,上课时,小组上台来交流展示,分组讨论,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学习《多收了三五斗》一课,上课时,检查小组预习的情况,有的同学介绍作者叶圣陶,有的同学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有的同学上黑板列出本文的生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丰收成灾的问题,让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通过交流展示,概括出本文的主题,如此这样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合作的意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四、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
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课堂教学环境是学生思维能否被调动起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良好地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放松,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营造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
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首先教师要和学生成为朋友,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情况,放下身段,走到学生中不去,与学生谈心,例如,笔者在一次和学生谈心中,得知一位学生的父亲在车祸中刚刚去世,于是利用课外时间,带领班干部到他们家进行祭悼,从此这名学生改掉了过去好欺负人的恶习,变得乐于助人了,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了。其次,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参与的热情,对于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多鼓励,多表扬,尤其对于学困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往往教师一个不经意间的表扬,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最后,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给予学生的讨论题目要难易适中,既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又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个充足的而考虑时间,不能匆忙的提问,这样挖掘不了学生的潜力。总之,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保护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五、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把握学习的时机,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问题是个人无法解决时,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1)当遇到教学的重难点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对比手法的运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人物的形象,故乡的衰败和作者的希望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合作学习,因为这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只要重难点突破了,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2)遇到突发的、具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学习《愚公移山》时,有的学生一直认为愚公的做法不值得提倡,笔者为此组织一场辩论,把小组按照不同的意见分成正反方,各自搜集材料,展开激烈地争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到了愚公精神的价值,也认识到有些事情只要变化一种方式,往往会柳暗花明的道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参与能力,更能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尽显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色。
参考文献:
[1]杨晓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如何使这一总目标贯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民工子女的流动性使得这些学生的品德素养的养成难以形成系列教育,但只要他们在学校学习一天,我们就要努力调控《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教学,让课堂回归常态,让这部分民工子女接受与当地学生一样的教育。做到化繁为简,以小见大,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品德素养感染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
将第二故乡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他乡如故乡的生活
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教材上、课堂上的内容是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拓宽到社会,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专家指出,“如果联系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专门化的学校德育并不一定是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福音”。为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社区――我的大“家”》,在课前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一直随父母流动,对自己家乡的印象比较模糊,家长也不十分清楚“社区”是做什么的,大概知道如同老家的镇村。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外来民工很难融入本地人这一群体,更不用说参加社区活动了。因此,我们就设想,将第二故乡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社区活动,体会第二故乡的社区生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积极性。
课前,我们与新江路社区(我校的共建单位)联系,希望新江路社区能成为我们鸣山小学全体民工学生的大“家”。在设计教案时,重点让学生知道社区的概况,了解社区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社区。
第一课,我们就把课堂搬到了新江路社区的市民学校。同学们在教室坐下后,邀请新江路社区干部给学生讲解社区里的主要机构及单位,介绍这些机构及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责。新江路社区干部采用多媒体介绍自己的社区,使学生对社区的概念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之所以要求社区这样细致地介绍,是因为这些设备与器具中同样蕴涵着一种人文的关怀,诚如一位优秀教师所说的那样:“品德课堂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揭示教材知识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文意蕴。”
接着,学生排着队,走出社区市民学校,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新江路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楼:社区办公室、社区党建活动室、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社区老年活动室、社区警务室。当我们走进社区办公室时,社区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主任说:“欢迎同学们到我们社区来,以后,你们就把新江路社区当做自己的家吧!”
走出居委会的办公楼,迎面就是社区宣传栏、居务公开栏。宣传栏特别醒目,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让居民更方便、快捷的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防火、防盗、防毒方面的知识。此外,我们还参观了社区里其他一些公共设施,参观时,还请学生讲讲这些公共设施的作用,有助于了解这一公共设施给居民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最后,我们带着学生来到社区公园里的文化健身活动场所,先让学生认识了蹬力器、吊环、练腰器、双人平衡滚筒、太空漫步机、压腿架等健身器材。接着,我们让学生分组参加健身活动,同学们开心极了。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社区设施,明白社区设施与居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教育了学生爱护公共设施是我们的责任。
课文《社区――我的大“家”》的教学目标就这样达成,学生体会到了第二故乡人们生活的幸福,也体验到了他乡如故乡般的社会生活。从而使他们产生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长大了把自己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愿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们觉得《品德与社会》学科虽然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与公民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但正因为该课程有着强烈的公民性和实践性,课程的内容构建不可能依据某个系统学科来组织,而特别适宜有机融合各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主题的构建方式。所以学校和教师要根据自身条件开发、利用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实践表明,这样的做法更适宜民工子女学校《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
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尽力做到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课文要求学生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了解祖国的行政区划,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教育。在课前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校的学生来自大半个中国,除了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外,还随打工的父母去过好几个地方,另外还知道自己的亲戚在哪个城市打工,但不足的是学生对我国的行政区划知识非常陌生。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了解34个省级行政区,以及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省的概念是教学的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我们就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课堂设计:借助课件,以“你的家乡在哪里?”为话题,用课件引出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地图常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顺口溜”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如一位来自重庆的学生说:“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同时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老师则走上讲台,在课件中的大地图上找出重庆的位置。随后,教师还要介绍直辖市、自治区的概念,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当所有的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家乡后,再要求学生找出剩下的几个省。在学生找到台湾之后,问学生:“说到台湾你们会想到什么?”自然而然地向学生介绍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虽有台湾海峡相隔,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与学生一起体验,完成了《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的学习,效果好、负担轻。在品尝喜悦的同时,我们深深感到品德与社会课的灵魂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只有根植于学生生活的教学才是有生命的,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也才是有效的。因为“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刚才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总之,民工子女学校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学生远离家乡、远离社会生活,使得《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目标达成更具艰巨性。为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摒弃区分当地学生与外来学生这种陈旧、落后的偏见和观点,让他们沐浴同一蓝天下的阳光。也只有这样,民工子女学校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9,(8)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开放阅读教学多媒体素材
开放性阅读教学要求营造开放性的氛围,顾及学生阅读态度上的主动性,倡导质疑,感悟学习,探索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给学生开放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我们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质疑的空间后,还需要尝试激发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意境的兴趣,进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适时适度使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质的兴奋,调动各种智力因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借助音频素材营造氛围
电教媒体融形、声、光、色于一体,学生可以一边听课文,一边看根据课文内容配置的图画或视频。这些多媒体能清晰地把动态的画面展示于学生眼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加深情感体验,为深入理解文本作铺垫。曾听过一堂这样的课,高中语文选修读本《听听那冷雨》的赏析课,上课之前布置充分预习的作业,将作者余光中的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发给学生充分阅读讨论。那是一个飘着小雨的仲秋,天气有点凉,教室里,学生热烈地讨论着,余光中其人其诗其文无不透着那浓浓的乡愁。在同学们深深地被诗人浓浓的乡愁感染时,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了一段配乐的原文朗诵,同学们的感悟更深了。彼时的课堂外雨声滴答,听着婉转的音乐,听着动情的朗诵,听着一滴滴雨敲打秋叶的滴答声,很多学生眼眶湿润了。高一学生大多初次过上寄宿的生活,想家时会哭会烦,此时他们感悟到的是那种失去之后的珍惜,故乡是母亲,母亲是故乡,那一刻,无需太多的语言,也不用去理论论证三维目标的整合,一切尽在不言中。
2.借助视频素材丰富文字内容,拓展想象空间。
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以思维上启迪,使其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鉴赏能力,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思想。我讲授林黛玉进贾府时做了这样的设计,上课之前,教师安排学生广泛收集材料,上课伊始我剪辑两段视频分别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08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两段视频放映完毕学生仔细阅读原文之后展开讨论。在场的学生纷纷对演员的服装、样貌、背景布置、家具的陈设、乃至演员的动作表情台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全体同学分组进行创作,写出创作设想,单独安排一节课相互评价讨论。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必说几句话,可是作品的内容、语言、思想内容等早已深深印入学生脑海。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研讨、主动创新中获得了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既满足了兴趣、情感等的需求,又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不过不滥,回避多媒体使用误区。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逐步普及,许多教师上课尽量运用多媒体课件,各学校管理人员,各级教育行政机构都也大力提倡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说现在形成了一种“言课必言多媒体课件”的现象。
1.过多过滥使用,阻碍交流互动。
教育专家指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过程。那么教师就应该把握好与学生的交往和互动,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在讲台上忙着摆弄多媒体课件,既不深入讲解,又没重难点的板书,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有些本末倒置了。
2.一味拿来,不加选择,不辨瑕瑜。
很多教师热衷于从网络上下载多媒体课件,照搬照抄,不注重自己修正和个性化,其结果无疑是“缘木求鱼”,无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不能充实学生的学识。用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来上课无法完全跟着自己的思路和风格走,再加上教学对象的不同,自己的思想、表现方式和技巧运用更难融于课堂教学中,搞不好会手忙脚乱,弄巧成拙,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3.哗众取宠抑或粗糙简陋以致南辕北辙。
一.目标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我曾经带领学生到校外做观察训练,出发前我告诉一组的同学:“你们要注意观察道路两边的树木。”告诉二组的学生:“你们要注意观察路上行人的神态动作。”回来后我让学生写观察所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具体生动的写出来他们的观察对象,然后我让一组的学生写人的神态动作,二组的学生写路边的树木,极少学生能够写出来,写出来的效果也不好。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目标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
二.目标的呈现形式
泰勒(R.Tyler)认为:“目标应该是清楚的,但不一定是具体的。”“清楚”说的是教师对本节课的目标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达到这个目标。我听过很多老师的公开课,包括很多的优质课,大家在导入新课之后,首先是在大屏幕上呈现“学习目标”,有的老师请一位学生起来给全班学生读,有的老师让学生齐读,对这种做法我不敢苟同。这个环节有时用掉三、四分钟的时间,有的学生只是简单的读完了就完了,可以说这三分钟是浪费了。我认为目标的呈现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水到渠成的达到,而非在大屏幕上“告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目标呢?目标的预设与生成要掌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钱梦龙老师执教鲁迅《故乡》时有这么一段插曲:
生:跳鱼儿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
生:娃娃鱼。
师: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儿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
这是一个较成功的局部调整的预设,学生提出“跳鱼儿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个问题是偏离原教学预设的意外问题,钱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围绕“鱼脚”问题因势利导,反问学生:“可是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启发学生加深对闰土的认识。
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看成是教学智慧。在新课标的语文课堂上“生成”是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课堂上的“生成”呢?
首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兴趣,提出的问题,甚至是错误的答案,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并且能够把他们真正的融到课堂中,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活跃在教学过程中。
其次,耐心的倾听是智慧。一位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开国大典》中的恢弘气势,精心准备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录像,也预设了目标,可是当老师信心满满的走进课堂,刚刚开始展示的时候,有学生站起来反对老师的这种做法,她认为奥运会没法和《开国大典》相提并论,老师的精心设计被她否定了,怎么办?这个时候耐心的倾听是一种大智慧。那位老师是具有很高课堂智慧的,耐心的倾听着这个学生的分析:“奥运会是中国人的骄傲,代表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也增加了中国的知名度,但是开国大典却是中国独立的象征,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用鲜血换来的,所以开国大典的意义怎么能和奥运会一样呢?”老师认真的听完后,相机抛出了一个问题“开国大典和百年奥运那个重要?”在学生们激烈的争论中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开国大典对每个中国人的意义,提升爱国情感”。
一、谨慎选择文本并深入解读
1.谨慎选择导读文本
阅读喜好是容易传染的,特别是对中低段的孩子来说,教师的阅读偏好影响孩子的阅读选择,所以,谨慎地选择导读文本非常关键。选择《时代广场的蟋蟀》原因有四:首先是因为蟋蟀是乡下孩子童年的最爱,但都市儿童却从未听过它的秋鸣,而塞尔登将蟋蟀从乡间带入都市,贴近儿童的生活,能引发阅读兴趣;其次,蟋蟀是中外文人书中的常客,诗人流沙河在诗中说“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诗经》中唱过/在《古诗十九首》中唱过/在《木兰辞》中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英国诗人济慈在《蝈蝈儿与蟋蟀》中说“大地的诗歌,永远也没有停顿;寂寞的冬天的晚上,当霜寒露冷,到处一片静悄悄,蟋蟀的歌声却从火炉边传来,越唱越起劲……”需要带领孩子们认识从春秋时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纽约时代广场的这个伟大歌者;再次,文本中对动物形象的描写幽默生动,抒情又自然悠远,值得细读品味;最后,文本中流动的生命之间爱和关怀,源于自然、涤荡心弦的音乐之声让人动容,可沁人心脾。
2.抓住关键词并确定切入点
导读课不能什么都讲,这是与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最大的区别,因此,抓住切入点,确定从何处打开阅读之门是关键。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角色的抽离和重新融入,一只原本应老老实实生活在乡间的蟋蟀阴错阳差地来到不属于它的城市,成为一名流浪歌手。这是故事的新颖之处。其次,柴斯特的鸣奏是故事的主旋律,结合这两点,导入时播放蟋蟀的鸣叫,出示蟋蟀的图片和繁华的时代广场视频,将学生拉入到书中的情境中。
导读段落的选取只需抓住最有趣的情节、影响故事发展的篇章进行阅读赏析,从而推动阅读兴趣的持续性萌发。著名阅读教师周其星在对教案进行指导时,常常问一个问题:这一段有趣吗?因而,围绕这一思考,笔者在选取柴斯特睡梦中错吃钞票的段落时,进行了两次修改,第一次选取的片段是:
柴斯特望了望周围,原来它正在梦游,竟坐到钱箱边上来了。梦里的风暴,其实是进站的列车刮进报摊的一股脏空气。那一阵飞在它四周,久久不散去的灰尘,还把它呛得咳嗽个不停。柴斯特低头看着两只前腿,心里巴望着那片柳树也还在那里。可是它赫然发现,自己嚼碎的不是一片树叶,而是一张两块钱的钞票,而且已经把其中的一半吃掉了。
第二次选取的片段是:
柴斯特望了望周围,原来它正在梦游,竟坐到钱箱边上来了。梦里的风暴,其实是进站的列车刮进报摊的一股脏空气。那一阵飞在它四周,久久不散去的灰尘,还把它呛得咳嗽个不停。柴斯特低头看着两只前腿,心里巴望着那片柳树也还在那里。可是它赫然发现,自己嚼碎的不是一片树叶,而是一张两块钱的钞票,而且已经把其中的一半吃掉了。
它丢开钞票,猛一蹦回到那个蟋蟀笼子旁边。塔克老鼠睡得正香呢!柴斯特疯了似的摇着那只银铃,把它震得像火警铃一样。
塔克从它那张一块钱钞票的毯子下面一跃而起,一边绕着笼子不停地跑着,一边大声叫道:“救命啊!失火了!杀人了!警察快来啊!”
两次的区别在于,后一片段加入了老鼠塔克的夸张反应,儿童文学家梅子涵认为“在儿童文学里,只要小老鼠一出现,事情往往就会变得好玩,有了希望的结果。另外有一个故事是发生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小老鼠一出现,那只外省来的蟋蟀,就不仅有了友谊,还有了了不起的成功。”经过修改,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到塔克从睡梦中惊醒大喊着:“救命啊!失火了!杀人了!警察快来啊!”总是哈哈大笑。柴斯特的真诚善良和塔克的聪明狡猾,亦庄亦谐,成为阅读兴趣的燃点。
除了“有趣”之外,本节导读课的另外三个关键词是“友情、音乐、乡愁”。《出版者周刊》对《时代广场的蟋蟀》的评价是: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咪之间的真挚友情足以温暖这个冰冷的世界。因此,选择吃钞票的这一段也是对真友情的一个考量。此外,整个文本讲的是音乐改变人生的故事,期间音乐缓和了柴斯特与白利尼妈妈的矛盾,因而选择一家人聆听柴斯特鸣唱《重归苏莲托》后妈妈的感受这一段落,同时,音乐也给予人平静而悠远的心境,故一定要让孩子读读“城市的嘈杂噪音,也都在蟋蟀这美妙的音乐里平静下来了”的段落。
二、阅读方法的适当引导
1.恰当运用想象
《长满树的大树》中说:好故事的力量在于想象;歌德也曾说过,伟大的现象是真的想象――通过想象来把握真。在伟大的故事中,人们发现的是生命的真。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让孩子进行想象,是他们极其乐意做的事情,但这样的想象不能无所依据,否则就如无根之浮萍,落入空谈,使孩子回答问题陷入困惑而不知所云。因此,依托文本选段的想象是恰当运用这一策略的关键。
如在导入中,出示了蟋蟀和时代广场的图片可以让孩子们想象:小小的蟋蟀会在时代广场有什么奇遇呢?于是,孩子们会大胆猜测:被人收养、交上了好朋友、成为林肯中心的首席歌唱家、混迹于杂技团或沦为人们的脚下孤魂。“那么书中是不是这样描述的呢?我们一起走进《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吧!”通过想象猜测引发孩子们对书本内容的极大好奇,个个都想了解柴斯特的流浪历险记。此外,在结尾处,让孩子们想象柴斯特成名后的明星生活,再与他曾经恬静的乡村生活M行比较,引发对关键词“乡愁”的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想象和推演是有一定差别的,根据朱自强教授的观点,推演更强调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和依托,同时要将阅读文本和推演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但想象猜测则比较自由灵活些,不会过多限制思维,有利于刚接触文本的孩子,且在信息量比较少的导读课上,想象比推演更好。
2.合理质疑与思考
在孩子们阅读了柴斯特吃钞票的片段后,教师提出层层质疑:“如果你是柴斯特,你会怎么办?”孩子们这样回答:“柴斯特可以逃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吗!”“柴斯特可以向塔克借钱,然后打工还钱。”“柴斯特可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什么都不知道。”“柴斯特不是会歌唱吗,它应该卖艺挣钱!”这样的提问猜测,引发孩子去思考解决柴斯特困境的方法,培养多元思维,同时,继续延伸,就友情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教师提问:“塔克有存钱的癖好,作为朋友,有钱的塔克会借钱给柴斯特吗?为什么?”课堂上小家伙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我是塔克,我会借钱给柴斯特,因为友情比金钱更贵重。”“塔克虽然小气,我认为他在关键时刻还是会帮助朋友的!”在一片要借钱的回答中,教师质疑:“有没有同学认为塔克不会借钱给柴斯特的?”一片沉默后,一位孩子举起了手:“塔克还是不要借钱的好,因为这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捡到的钱,很有可能是为将来的急用准备的。”孩子们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猜测,但最终的结果当然不要道明,告诉孩子:读书去!
此外,还出示了柴斯特开始怀念家乡的片段,秋叶落下,“柴斯特为什么忧伤呢?”“他最终会回到康涅狄格州的家乡吗?”于是,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要回去的,因为思恋亲人。”“想念故乡的一草一木。”“要回家陪伴父母。”“只有家才是最温暖的地方!”在大部分孩子认为应该回归故里的时候,教师开始质疑:“有持反对意见的吗?”经过第一轮对“是否借钱”这一问题的多维思考,教师再提出同类型问题,思考的学生多了,有孩子说:“他不应该回去,失去柴斯特的塔利欧家又会陷入贫穷。”也有人认为:“他应该留在纽约,因为那里才是他人生的舞台。”还有可爱的孩子说:“如果他就这么自私地回家乡了,怎么对得起时代广场的听众和爱他的粉丝呢?”如此,通过质疑,引发了孩子对“乡愁”这一主题的思考,这样精彩的回答,对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3.通过朗读营造情境
导读课营造情境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配合音乐的故事讲述,带着孩子进入文本环境中,也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等感染性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情境,朗读是重要环节。在上本课时,教师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阅读白利尼妈妈聆听柴斯特鸣唱《重归苏莲托》的片段时,笔者播放着黑鸭子的《重归苏莲托》,出示图片,带着孩子们进入到月光如水的拿波湾,并静静地聆听老师的讲述,讲述完后,有个小女孩在谈感受时说:“在月光下,感到了浪漫的气息。”
在阅读描述时代广场人们陶醉于音乐的片段时,女生齐声朗读,并配上舒伯特悠扬的《小夜曲》,朗诵完后,音乐不断,教师利用学生情感的延续,马上进入采访环节:
此时,世界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
时代广场上的清洁工杰克,轻轻地放下了手中的扫帚,因为这歌声让他――
正在赶路的手机销售代表停下了匆匆脚步,听着这悠扬的歌,他感到――
在不远处的长椅上阅读小说的小个子女士,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来,她――
柴斯特的好朋友中国人冯赛也从他的古董店走出来,这歌声让他想起了――
这样的说话练习,将孩子们带入情境,并增强了感受力度。他们也“仿佛只是音乐中草原上长得高高的野草。”在这样的情景营造中,孩子们得到审美的愉悦。
三、欲言又止,留下憧憬与渴望
在上导读课时,笔者的另一感触是,课堂不能太满,要留有想象空间,也不能太急,一定要孩子悟出道理。在第一次的教案中是有亨利猫的警句:“既然柴斯特的一生是他自己的,他就应该去做他想做的事。”并就乡愁的问题引发孩子的进一步思考,但在第二次修改时,去掉了对这句话的体悟。并且,第一次教案中还加入了柴斯特开庆祝派对引发火灾的片段,虽然这是故事情节转变的关键点,但第二次修改也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