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考调查报告

高考调查报告

时间:2022-11-10 10:0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考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考调查报告

第1篇

中国校友会网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指出高考状元流失海外严重。与此同时,状元们在职场上的表现远低于预期,大部分状元的职业成就并不突出。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造成高考状元职业发展远低于社会预期的原因很多,应该从状元自身、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三方面来反思高考状元的成才问题,莫让状元成为现代“仲永”。(据《京华时报》报道)

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不是第一次了,应该说,七成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销声匿迹”,在职场难寻高考状元的踪影,这样的统计分析结果是大致靠谱的。

然而笔者更想说的是,所谓高考状元职业发展远低于社会预期,或许原本就是个伪问题。难道真有那么多人对状元的职业发展有过高预期吗?事实上,大多数人都知道,高考分数有偶然性,状元与后几名可能只差一两分,而且各省区考分高低还不一样,大家以后的道路也不一样,谁能预期状元工作后仍是第一?

倒是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的推出者对状元可能有着过高的追捧。有学者指出,总体而言,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流失海外现象较为严重,学成归国的仅占少数,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方面关注。笔者不禁想问,既然状元们职业成就并不突出,“流失海外”有多值得担忧呢?而如果对他们职业发展心态平和,也不用反思他们成现代“仲永”。

当然,有关机构可以研究高考状元现象,对状元们进行追踪调研。但是,既然都要求社会勿急功近利、学校该抛弃唯分数论、用人单位看重能力了,研究机构自己就更应该理性地对待状元,只把他们看成偶然产生的特殊群体即可,不必把他们视为预期的“职业发展第一”,否则会自相矛盾,给社会带来误导。

对高考状元的最好态度,就是在他们进大学之后,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包括他们自己,都把状元头衔给忘掉。因为,新的开始需要新的努力,与曾经的状元没太大关系。难道能凭着状元头衔去应聘?媒体甚至多次报道过,有少数高考状元进大学后,沉迷游戏或误入歧途,学业都没能正常完成。

不过,对于高考刚结束后地方对高考状元的崇敬和热捧,笔者觉得也不必太在意,要求禁止报道,等等。毕竟,成为高考状元是人生难得喜事,也是个人学习能力和学校教学水平的反映。彩票中奖都可以庆祝、报道,成为高考状元为何不可以?只是不要把状元名号看得太重、多少年后还让它成为重负就好。

第2篇

炒作高考状元现象屡禁不止

高考之后,状元常常成为热门话题:状元真姓大名、性别、出自何校,“状元”们的考试心得、爱好、成长历程、获奖情况……都被——翻出。与此同时,各大高校“抢状元”大战也拉开了序幕。

文科“状元”、理科“状元”;全科“状元”、单科“状元”;裸分“状元”、加分“状元”;全国“状元”,省、市、县“状元”……围绕着高考状元,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啼笑皆非的新闻。

为了避免炒作,今年高考放榜后广东省考试院出了狠招——对文理科前十名考生的成绩进行了技术屏蔽,这部分考生压根查不到自己的成绩,只能静候单独通知。强制性的技术屏蔽让2012年的广东状元信息寥寥,但是在别的地方则不然。

四川自贡上演了状元“乌龙”的闹剧,一林姓考生在网上被传为高考状元,所在学校准备了庆祝的烟花,当地媒体纷纷前往采访。数小时后,被证实为假消息。媒体一哄而散后,只留下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北京,人大附中学生雨中“拜状元”的图片出现在网络上后被疯狂转发和评论。图片中,一名身穿白底红条人大附中校服的中学生,冲着操场边摆放的两张大头照鞠躬,大头照上两个主人公分别是今年北京高考文理状元。

而在微博上“天津大学生网”一条微博声称,“一名高考状元在清华北大的争夺战中选择了浙大,原因:浙大答应录取他没有过线的女朋友。”后被证实为谣言。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合理之处的微博竟然被转发上万次。

状元被过分炒作的现象引发了有识之士的担忧,这种对个别学生的过度宣传已经背离了教育的使命和本质。

事实上,炒作高考状元是对教育的误导,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突出状元个人;教育应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应仅仅关注分数。炒作高考状元,潜意识中就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而各中学竞相攀比高考升学率和名校升学率,毫无疑问也背离了教育的追求。

“客观地说,在炒作高考状元这场大戏中,媒体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湖南大学一新闻学教授认为,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吸引受众的眼球,状元每年都要被媒体过度“消费”。他指出,这种行为其实有损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媒体更应当把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成才,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之亡。”

谁在制造状元崇拜

热捧状元,在我国是有历史渊源的。科举制度下,“寒窗苦读数十载,一朝成名天下知”。高中的状元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前呼后拥地插花游街,这无疑大大满足了迂腐读书人的虚荣心。“金榜题名时”的无限风光,也让人津津乐道。

科举制度已经废弃百多年了,但高考状元依然很“红”,其所牵涉的面绝非媒体行为这么简单。有专家认为,高考“状元”其实形成了一条利益链,学校、教辅机构、家长、企业、媒体“心照不宣”地热捧状元,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目的。

学校宣扬“高考状元”是为了显示学校的教学质量,增加学校名气,吸引生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些学校甚至不惜重金。今年高考前,河北邢台一中在教学楼正门和学校大门之间,搭建了一个高台,高台上停放着一辆黑色轿车。邢台一中办公室副主任郑利民表示,轿车是奖励高三老师的,“对于培养‘状元’的老师,学校每年都会重奖!”

就个人来说,一个“状元”被学校、街道、政府部门等层层奖励下来,能收获少则几万、多则数十万元的现金奖励和各种荣誉。早在2007年,福建省考生陈默获得理科状元后,在一个月时间内就得到了68万元“奖学金”。有一位宁乡的高中班主任告诉记者,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崇尚分数”意识仍然很浓。状元就是所在中学的“金字招牌”,甚至直接体现中学的实力。出了状元的学校在招生中有着巨大优势,一大批初中尖子生都会往这里挤。

而争夺高考状元也成为了高校之间实力的比拼和较量。为了抢夺“状元”,一些高校也是使尽浑身解数。“奖学金”、“自由选择专业”等优惠措施是高校在招揽状元时频频使出的招数。2010年,国内顶尖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甚至打起了口水战,一家说自己囊括了全国九成的理科状元和近三成的文科状元,一家则称将六成以上的状元收归门下。而今年7月6日香港大学了新学年内地招生结果,称今年接到逾1.2万名内地高考生申请,录取363名,包括21名“省区市状元”,创下录取内地高考状元数目的历史新高。

热捧状元的还有一种群体——商家。当状元成为热捧的对象时,那些敏锐而逐利的商家自然就盯上了这个独特的群体。为了挖掘“状元”们的潜力,商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找“状元”做广告、代言产品,各种“补脑液”、“益智胶囊”、“学习机”都争相和状元扯上关系。甚至还有高考状元代言的名为“贴身侍卫”的学习短裤。这个品牌内裤的包装上有5名各地的高考状元作为广告代言人,内裤包装里还附有一本“高考夺冠秘笈”。“秘笈”约一万多字,据说全部由状元们撰写。尽管这样的“代言”产品让人哭笑不得,但还是有家长为了那一本“秘笈”而不惜重金购买。

对状元的过分关注,导致了一种新情况一一对以往状元的调查报告层出不穷。

第3篇

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于近日,它针对1952~2013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近3000名高考状元的求学与职业等状况展开最新追踪调查及研究分析。报告显示,在高考状元志愿选择中,就读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等“赚钱”热门专业的人数最多。同时,在持续9年的港校与北大清华“状元争夺战”中,北大清华仍最受状元青睐,包揽了全国近八成的省级高考状元。

早前有报道说,1977年~2008年31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名单中,也少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杰出政治家中,同样罕有高考状元”。丁肇中也说过,“我所认识的20世纪和21世纪拿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很多,其中很少是学校里面考第一名的。”

这个数据无疑告诉我们,今天的高考状元是所谓的“分数成功者”,但在将来的事业竞争,人生发展,以及创造力发展,个性发展等方面,却不一定是成功者。毕竟,一个人的成功,除了需要高分,更需要“分数以外的东西”,比如创造潜质,情商发展,协调能力,个人机遇等等。

如果说在过去,在“高分崇拜”大行其道的环境中,我们把高考状元当作教育的成功,还可以理解,毕竟,那时的人才观念,还不科学、多元化。今天,社会对于多元人才的欣赏、提拔,已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确立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发展和改革方向,多元评价、创造型人才已成为人才新观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培养各行各业拔尖的创新人才”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把所谓的高考状元,当作教育的成功和范本,小而言之,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落伍闭塞,坐井观天;大而言之,也是对国家人才战略的一种扭曲性的理解和传播,会对公众、教育人士造成严重的舆论误导,让更多人仍然在分数的漩涡里打转,对于创造性发展,不以为然。

与其热炒“状元宝典”,不如登高望远,放眼未来,给教育给学生提供科学的、开阔的、专业化的人才发展以及指引。比如应对个性学生、创造力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欣赏,虽然有些孩子的分数不高,只要他们的创造潜质很强,仍然应该把他们当作优秀的学生。再比如有的孩子的社会公共情怀比较浓,组织能力比较强,奉献精神比较大,属于典型的高情商者,这样的孩子同样是优秀人才,在将来的社会协调工作中,会发挥积极作用。

哪怕有的孩子分数不够高,但是动手能力强,成为高级技工,或者把胡辣汤做得非常好喝,把包子做得精彩绝伦,这样的人才,同样是优秀的人才,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一点儿都不比高考状元小。

当权威录取制度、传统教育评价走出了“唯分数是从”的狭隘的评价标准,走出了“只看眼前的分数”的短视思维的捆绑,走向了广阔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立体化的标准,走向了“人人都可能是优秀人才”的科学的评价标准,孩子们才能成为敢于想象、敢于开拓的新型人才。相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才会多一批真正的有用之才。

第4篇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中文汉字有奇妙的魅力。这“人生四大喜”,每则后面加两个字,便成了“人生四大悲”:

金榜题名时――重名;

洞房花烛夜――隔壁;

久旱逢甘霖――几滴;

他乡遇故知――仇敌。

不必细究这“人生四大喜”的“后缀”是否严谨,引发笔者兴致的是,金榜题名时及其重名所带来的冰火两重天的境遇。

真的是冰火两重天呢,遗憾!未能金榜题名,便有了另一句成语:名落孙山。

当下,文字越来越粗糙,甚至粗鄙化,高考成了独木桥,考得好奖励旅游,可以疯个天南地北,考不中天空都是黑的,称“黑六月”。

为了淡化这种“黑色”,近年来,社会各界动了不少脑筋,为“状元及第”降温甚至“重新估价”便在高考及中考后,成了平面媒体和各种媒介一个阶段的“主打内容”。

有引经据典者,发出了“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的诘问。据称,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正式开科取士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止科举的1300年间,有案可稽、有名有姓的状元共计552人,但是真正名垂青史者屈指可数。武状元名世者唯唐代的郭子仪,文状元则属明代的文天祥,再有清朝二三者,绝大多数的状元,的确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无闻了。

“江郎才尽”是一个人们熟知的成语,也是南朝文学家江淹的真实故事。年轻的才子,及长文思渐衰,才情减退,倒似乎成了状元们的“普遍下场”。

有总结现实者,根据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有点骇人听闻:32年来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竟无一人成才!

怎么叫成才呢?上述“报告”称,在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中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专家中也很难寻觅状元身影……

这令人不能不问,“杰出企业家”如何定义?如象牙塔顶端的两院院士是成才的唯一标准?不“达标”就代表一事无成么?

其实,状元及第与名落孙山,看似两极,确是一事之两面。鼓励落榜者尽早走出阴霾,告之“条条道路通罗马”,没必要贬损“科科出状元”。

在中国社会“状元”总是一个闪着灵光、令人目眩的词汇。“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闻”,因此,人们希望状元常胜不败,“高考状元”顺理成章变成“职场状元”。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一旦发现状元天太热也想光膀子,路遇美色也频频注目,便非议丛生,以为“江郎才尽”,甚至愤懑抨击,实在没有什么理由。

当然,现在对金榜题名的“捧杀”确实成为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痼疾。但是,笔者发现,在这一问题上又显现出国人的老毛病:往往是一个倾向掩盖另一个倾向,为高考失意者解脱,便炒作“状元”往往江郎才尽,是高分低能的表现……

细翻上述“报告”可见,大部分“状元”在各自岗位上也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这就佐证了笔者的观点,对一直爱学习、学习成绩也好的,还应鼓励其冲刺,奋发努力,金榜题名;对不是“那块料”的,也应早早想办法打通父母的“任督”二脉,减掉加给孩子们的压力,让其按自己兴趣爱好发展,没准东方不亮西方亮,就成了“职场状元”。

第5篇

其实“状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成为了一名“状元”之后,也并非就登上了人生的顶峰。成长是个永不会终止的过程,做人的道路漫长而宽广,孩子从小到大需要汲取的品德和知识太多太多,千万别把“状元”当成孩子教育的终极目标,那样太累,也太不现实,因为并不是成为了“高考状元”,就能成为人生这门大功课里的第一名。

两个孩子的人生

下面是关于一个高考状元和一个普通学生的故事,它真实发生在一个大家庭里,看着两个同样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一步步成长为“状元”和“非状元”,身为家长的你,或许能够从中找到些自己孩子的影子?

人物

秋秋(化名)2003年四川省达州地区高考状元

诗雨(化名)秋秋的堂姐

A高考状元秋秋的故事

出生:

秋秋出生在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家庭,妈妈是医院的医生,爸爸在单位担任着一个小小的职务。秋秋一出生,爸爸妈妈就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一直想让女儿成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孩子。

秋秋从小家教很严,甚至不能犯一点点的错误,因为她犯了错误,爸爸妈妈便觉得这是万万不应该的。秋秋三岁就开始学习弹钢琴,其他孩子还不知道钢琴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她已经要每天花上一两个小时来练琴。某天,本来应该是要去学习钢琴的,邻居家电视里动画片的声音吸引了秋秋,她悄悄跑去跟邻居家的孩子看了一下午动画片,妈妈怎么都找不到她,钢琴课自然也没上成。爸爸下班回家,知道了女儿犯下的这个“天大的错误”,气得狠狠打了她一顿。那以后,秋秋再也不敢因为玩耍而逃掉钢琴课、国画课等等各种课程了。

小学:

秋秋四岁那年,由于姑姑刚好被安排去当地最好的小学当一年级的班主任,爸爸妈妈觉得有个亲戚当自己孩子的老师,不管是学习还是管教上都更有利,于是多方努力,终于让秋秋成功读上了小学一年级。

在班里,秋秋是年龄最小、个头最小的孩子,由于爸爸妈妈的严厉教育,她都一直做着很乖的很听话的学生。因为是亲戚,姑姑也对她照顾有加,有些时候,如果跟其他同学做了一样的事,但是秋秋受到的表扬远远大于其他孩子,理由是她年龄小。有一次考试,秋秋考了班里的前几名,这样的成绩让她的爸爸妈妈有种莫名的成就感,他们有时甚至会以为女儿是个“神童”,见人就夸奖自己的孩子。

渐渐地,秋秋也有了种轻飘飘的感觉,觉得自己真的挺聪明,学习上那点东西,不用怎么努力就能会了。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自然她的成绩开始一日不如一日,小升初考试时,她以两分之差被当地最好的中学拒之门外。

初中:

但是,秋秋的爸爸妈妈并不放弃,他们四处托关系、交钱,最终还是让女儿进入了她差点失之交臂的那所当地最好的初中。不过那之后,他们再也不觉得女儿是他们的骄傲了,甚至常常对秋秋有种置之不理的态度,这让秋秋很是苦恼,她不明白为什么经历了一场考试之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会变成这个样子。

父母的不理睬,让秋秋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开始很努力地学习,尝试着能让爸爸妈妈对她依然像以前一样的关怀。但是小学时的疏漏,让学习变成了一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初中刚开始的时候,秋秋依然保持着一个优等生的心理,做题时她经常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从来不向别人请教问题,即使遇到疑问,也是一个人埋头苦想。可是,越努力等来的却是更大的失望,每次考试秋秋都想要考好,也觉得自己应该考好,但结果总是越考越差。秋秋对学习的信心在一次次考试中被消磨殆尽,她开始觉得漫长的三年不知道何时才能熬出头来。

事情的改变发生在外婆来找秋秋谈话以后,外婆看着秋秋从一个自信的小女生变成如今这副模样,便对她说:“孩子,学习是不能急的,爸爸妈妈不是觉得你不努力不争气,而是你不应该觉得自己什么都很好就不虚心请教其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你不能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觉得什么都是自己对。对于别人给你的意见,你应该虚心接受,在学习上不懂的问题就必须向老师同学请教,不能自己做自己的,那到最后你觉得自己做对了吗?”也许就是在一番话,让秋秋开始想了想自己从小学到现在的一切。是的,遇到问题她总觉得自己能行,而不想向其他人请教,在她看来,向别人请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从那天开始,她的生活也就发生了变化。初中三年一转眼就过去了,秋秋如愿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高中:

秋秋考上了最好的高中这件事,又让爸爸妈妈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她读小学的年代,唯一不同的是,有了小升初的教训,读高中的几年,秋秋为了能读上理想的大学,比以前更努力。她在班里甚至年级上都是众所周知的“模范”,她走到哪里都是赞扬,总有羡慕的眼光追随。这样的状况让秋秋感受到了比其他高中学生更多的压力。某次考试,她的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但是她却始终觉得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很不理想,为此她在家里闷了好几天,不愿意跟别人说话,谁也不想见。

到了这个时候,秋秋的父母才知道他们带给了女儿多么大的压力。父母同秋秋进行了一次长谈,让秋秋放下所有的包袱。

2003年,秋秋以当地地区第一的好成绩,走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

专家分析

出生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像指纹一样,不应该拿来对比,应当因材施教。比如外向的孩子就可以培养他在音乐、体育等方面的兴趣,比较内向的孩子可以培养他研究问题方面的兴趣,总之都需要根据他们自身的条件来选择,不应该强迫。

小学

孩子不宜上学过早,应当尊重人的发展规律,6―7岁之间上学比较合适,5岁以前就不太好。

初中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父母应当切实帮助孩子,以良好的态度多跟孩子沟通,问问她在遇到困难时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克服,但是提问不一定要孩子立刻回答,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要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而家长则需要在感情上要同情和理解孩子,不要给孩子造成情绪上的困扰。

高中

当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不自觉地表现出给孩子压力的行为时,要主动想到孩子好的方面,自己要做到有意识地不把压力和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缓解压力的方法是要尽量回避,比如可以出门散散步、听听音乐、千万不能对孩子唠叨。

父母也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受挫力”,培养孩子遇到问题找解决方法的能力,否则,一直以来的优越感等他到了社会无法承受压力时再来教育为时已晚。但这不是塑造她的优越感,而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谁比谁优越之说,所以,孩子优秀的同时,应当培养他自信。

张祥荣 成都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中美合作教育(TSP)项目中国首席代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家庭教育部主任、高级心理咨询师和教育咨询师。

B秋秋堂姐诗雨的故事

出生:

诗雨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家里没有优越的条件,而且因为她的出生,导致了家里生活的拮据,爸爸在万般无奈之中去外地打工,没有工作的妈妈则在家带她,全家每个月都是依靠爸爸在外打工的钱来支撑着生活。

从小诗雨就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因为家庭的原因,她性格内向,不愿意和人交谈。每次大家庭里聚会,亲戚家的孩子都会表演节目,而秋秋更是众多孩子中的佼佼者,全家人的焦点都集中在她身上,这时的诗雨,总是只有在一边看着妹妹表演的份。

小学:

诗雨六岁了,刚到年龄上小学,她没想到的是,刚刚满四岁的堂妹竟然跟她在一个班里上课。由于是自己的堂妹,诗雨便跟妹妹走得近一些。刚开始秋秋对班里不熟悉,跟姐姐一起也很开心,后来她认识的同学多了,便开始对姐姐不理不睬,渐渐跟她疏远了。这样一来,本来就内向的诗雨更没了朋友,总是一个人傻傻地待着。在这样的情况下,诗雨读完了小学,进了一所普通的初中。

初中:

初中的三年生活,却让诗雨的个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读的是一所普通中学,同学们谈论更多的不是学习而是相互间的生活,在这种氛围里,诗雨跟同学间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她的性格慢慢发生了转变,也开始喜欢上到学校上学的日子。以前诗雨对文艺一窍不通,但上初中后,她开始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崭露头角,也算是学校里小小的风云人物。

不过,正是因为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诗雨的学习成绩自然就只是普普通通。中考后,她的成绩并不理想,而跟她同班的妹妹秋秋则上了重点高中,家人自然而然将两姐妹放在一起比较,话里话外透露出“学习好的孩子就什么都好”的意思,诗雨在家时总觉得自己比秋秋低了一等。

高中:

诗雨还是上了高中,不过仍然是当地一所普通高中。因为在家里被父母和亲戚拿来跟秋秋比较得多了,她心里也希望自己能像妹妹一样受到家人的关注,希望自己能成为爸爸妈妈的骄傲,更希望自己也能离开这个小城市去读理想中的大学,于是,诗雨开始发奋努力。

由于小学和初中的基础打得不算太好,诗雨如今学习起来很吃力。高三时的某一天,诗雨碰上一道怎么解都解不开的数学题,她决定去问问妹妹秋秋。一大清早到了妹妹家,妹妹已经在复习功课了,但是当诗雨说明来意后,秋秋却说自己功课忙,没有时间,让她自己想。那一刻,诗雨深受打击。

很快,高考成绩下来,诗雨并未能像妹妹一样考上重点大学,她的分数只是刚刚上了本科的分数线,但是不知道是否出于依赖还是竞争的心理,诗雨仍然选择了跟妹妹同一座城市的一所大学。

专家分析

出生

其实孩子的自卑心理不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同样有很多身处农村条件艰苦家庭的孩子独立性非常强,自信心很足。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家庭条件影响了父母,让父母本身缺乏自信,深感自卑,进而对孩子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孩子产生自卑。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还是父母自身改变观念,激发孩子成长的欲望。

小学

孩子性格内向,可能是成长过程之中压抑了很多负面的情绪,父母没有给予太多让孩子表达内心看法的机会,等大一点了,父母才发现,这时候却已经很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要想改变,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父母自己寻求改变,调整自己的内心状态,才能与孩子沟通;二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去开启孩子的心扉。

初中

家长用同一标准去看待不同的孩子,是家长自己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既然是家长自己的问题,就需要家长自己改变对孩子认识的标准和调整对孩子的态度,发现孩子的长处,并给予肯定、鼓励,孩子自然会越来越进步的。

高中

不把别的孩子放在眼里,这是因为这种孩子常常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这种表扬仅仅是看到了结果,没有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过程。要想改变这种孩子,需要家长自己做出改变,把表扬孩子变为肯定孩子,减少对结果的表扬和肯定,逐步转化到对孩子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的肯定上来,让孩子能够脚踏实地,孩子也会去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与其他孩子去比较,他自己逐步会发现别的孩子有比自己优秀的地方,也就不再瞧不起别的孩子了。

胡子平 通心教育创始人,通心教育机构首席导师,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心灵成长导师。

C两个故事的现在

秋秋:

大学的秋秋忙于各种活动,但是在她所就读的大学里,都是来自各个地方的“佼佼者”,这让一直有优越感的她忽然有点无所适从,大学的生活也就像众多大学生一样飞快过去,并没有太多值得记述的事件。

毕业后,秋秋在北京的一个电视台里实习,但是她似乎并不太希望这么早走入社会,正准备研究生考试,希望能考个好学校的研究生。

诗雨:

读了大学的诗雨仍然努力,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她几乎已经经历过各种学习的起伏,也有过从不会与人相处到跟同学打成一片的经验,所以她很快适应了大学的生活。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她还报读了其他的学习班。

因为兴趣爱好广泛,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门类也多,现在已经毕业的诗雨在北京找到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后记:除了状元,还有更多的事可做……

自古以来,“状元”都是一个荣耀的字眼,它代表着学业的最高峰,几乎大半中国父母都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成了高考状元,那简直是件特了不起的事,似乎成为了状元,也就成就了人生的一个完美阶段。

能成为状元固然是好的,但如果每个孩子都成了状元,那状元也就没有意义了。我们生下孩子,辛苦而充满爱意地抚养他们长大,难道就只是为了看到他们拿回几个100分,成为一两次考试里的头名?难道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善良、对世界有所了解、对未来怀着美好的期待、对困难有着跨越的信心、对家人朋友保存最深切的关爱、对天地万物秉承最原始的爱心的人吗?

做人是一个这么大的课题,它需要我们倾尽一生的精力去完成,那并不是一个高考状元,甚至也不是一个职场状元所能够涵盖的。如果非要给孩子的教育定一个宏伟远大让人骄傲的目标,那也不应该是“成为高考状元”,而是“做一个真正的人”!可是这个目标,又有多少家长放在心上呢?

链接: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高考状元”!“职场状元”?

今年五月,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对恢复高考32年来的状元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999―2008年,就读北京大学的状元高达385人;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有255人,位居第二;其次是2005年才进入内地招生的香港大学有18人,高居第三。而1999年以来,80%以上的高考状元就读的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如经济管理、生命科学、电子信息、法学和计算机等专业。2008年,全国有近七成高考状元选择就读经济管理专业。

第6篇

摘 要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设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学科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下,从中得到更为深切的实践体验,在探究过程中提升学生发现学科问题、提出学科问题和分析学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懂得分享、学会尊重与合作、实事求是的精神,从而有利于学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提升以及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培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150-02

1 前言

基于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调整和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学校在中学高中阶段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方面在于转变新形势下国家、社会、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另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如此一来,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学科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之下,从中得到更为深切的实践体验,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发现学科问题、提出学科问题和分析学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懂得分享、学会尊重与合作、实事求是的精神,从而有利于学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提升以及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培养。对此,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进行了系列探究。

2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

信息技术手段中跟学生密切相关的就是跟网络打交道,对上网问题的探究。高中生很多时候就是被限制在学校中,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圈子更多的就是老师、同学,教室、餐厅,对于社会中的人和事情接触得比较少。因此,对于很多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热点问题都不够了解,很多时候因为对于这些知识掌握得太过片面,而可能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1]。对此,笔者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拿出上课前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浏览腾讯网新闻、搜狐新闻以了解社会热点。在进行这一步教学的时候,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增加了更多的见闻;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可能从中捕捉到自己用起来得心应手的写作素材,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学生会慢慢地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或者问题焦点,这样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去采集更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成为他们上网的重点。在确定自己所要实践探究的课题之后,他们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个问题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一知识点上,从而培养探究能力,提升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将有限的时间用在做重要的事情上。

另外,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自己所捕捉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很多时候,学生捕捉到的信息并不能直接运用到自己的课题或者实践活动中去,这时候就要对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进行剪辑。如在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部分的时候,一幅幅战争引发的灾难的照片并不足以引起人们内心的震撼,对此,有的学生就选取了一些战争的视频,例如:美国侵略伊拉克的时候,一些流落街头的、无家可归的难民,他们拖儿带女的情景;当年日本侵华,等悲惨场景的视频……这些声音和视频的植入,带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一种深思[2]。

3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重视不够 在目前通过一次高考定终身的选拔人才方式的影响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考试中不直接体现的课程之一,不会引起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甚至很多学校一切向高考看齐,根本就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形同虚设。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一些学校中,从教师到学生都没有准确、科学地认识信息技术,他们往往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计算机课,上课就是为了学会简单的打字、上网浏览信息、处理Word等简单的技巧,甚至有的学生上信息技术课仅仅是为了聊天、娱乐。这种误区的出现,很明显不会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服务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手段或者设施不够齐全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面黑板、一支粉笔、一名教师,滔滔不绝一节课,根本就没有任何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更不用说将其应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中。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配套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和专用的微机室;有的学校可能有配备的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但是其中的计算机往往比较陈旧,根本就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如此的教学环境,怎么能够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呢?

4 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举例

为了让学生全面地感受信息技术手段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便利,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下面举一例。

案例:快餐阅读中“盗版书籍”问题的调查

问题提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阅读成为人们首先选择的阅读方式,随之一些畅销书的盗版也成了快节奏的副产品,对人民的文明阅读造成极大的冲击。但是,有的人并没有意识到盗版书籍对自己的危害;有的人意识到了,却对此冷漠置之;有的人压根就觉得无所谓,这些因素都从某些角度助长了盗版者的气焰。那么,在社会对于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盗版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书籍市场到底该如何打击盗版书籍?对于盗版书籍,人们到底持一种怎样的态度?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盗版书籍的猖狂行为?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笔者让学生开展了“盗版书籍的调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通过走访调查、查阅书本资料、查阅网络资料等方式了解信息技术手段的相关知识。

2)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资料收集和分析能力、电脑操作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

3)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认识到使用或者兜售盗版书籍的坏处,树立正确的维护知识产品的意识。

活动过程 前期准备阶段让学生明确本次调查的意义,并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分成不同的小组,设计出合理全面的调查问卷,并且确定调查的方式和群体。

1)对在本市图书馆、书店读书的市民进行随机调查、走访。

2)各选取5所小学、初中、高中的100名学生和20名教师对使用盗版书籍的态度进行随机调查、走访。

3)对本市书店中的售书人员进行随机调查、走访。

在活动实施阶段,学生就要根据调查报告制订相应的实践探究计划,在调查、走访完之后,将我国盗版书籍市场的现状和出现的原因以及对策形成报告。这一阶段,小组内的成员分工要明确具体,从调查走访、到资料收集、到数据分析、到调查报告的撰写等。之后,对调查报告从内容的完善、数据的准确性、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等方面进行修改。

成果展示阶段让学生对自己形成的调查报告进行汇报,并且针对小组的调查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手段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到调查数据的分析、到调查报告的形成,每一个环节无不依赖信息技术。

5 结语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正确对待在这一课程中出现的认识误区并加以改正。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信息技术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作用也就发挥出来了。

参考文献

[1]段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与探讨:基于云南财经大学的专业建设经验[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78-79.

第7篇

吸引力有增无减

2011年,香港大学迎来百岁华诞。香港大学对内地生的吸引力,在历年的高招大战中可见一斑。据“港大”内地招生部门负责人马纳介绍,去年总共有近40名“省市头名”报考“港大”,占到了内地高考状元总数的近三分之二。事实上,不仅是香港大学,广义上的“港大”――香港的大学,这几年对内地生的吸引力都在增加。去年北京3名并列文科头名学生,都选择了香港大学,理科头名也最终选择去香港科技大学就读。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自2005年香港高校进入内地招生后,香港高校至今已从内地名校手中“抢”走50名高考成绩第一的学子。

高考状元的号召力无疑也为“港大”增色不少。然而,上“港大”的原因显然没那么简单。香港高校的名声,由来已久。“港大”多年来在亚洲高校中排名第一,去年9月公布的“QS2011世界大学排名”,香港大学再次蝉联亚洲第一,位居世界第22名。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分居第27名和第40名,高于内地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主要以学术表现、雇主评价、师生国际化程度、论文引用情况等作为全球大学排名准则,为大学界颇具权威性的参考数据。

上“港大”的原因

排名是最终的结果,那么,“港大”的名声是怎样炼成的呢?

国际化是制胜筹码。有内地学者这样评价:香港是中国教育离世界最近的地方。在香港高校读书,会有更多的作为交换生出国学习的机会。香港大学每年到国外名校做“交换生”的不少于10%,香港中文大学则每年有2400多个国际交流名额提供给本科生。师资更是如此。香港科技大学汇聚了从全球30多个国家学成归来的450名教授,香港大学50%的教师毕业于世界著名学府……

“港大”的名声还跟毕业后的高就业率有关。曾经有关于香港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香港中文大学、理工大学的就业率是98%,香港大学的就业率高达99%。对于内地生而言,“在香港读了四年大学后,只要继续在港工作三年就可以顺利地拿到永久居留权”。这或许也是选择上“港大”的一个原因。

这种经历,适不适合每个人?

选择上“港大”,丰厚的奖学金也是一个理由。以香港大学为例,去年提供的最高奖学金是每年16万港元,除去每年13万港元的学费和住宿费外,还留给学生3万港元的生活费,这完全可以支撑一个学生在香港维持生活。

对于一些内地生而言,到香港读书本身就是一种经历,跟内地不同的经历。不过这种经历,是不是适合每个人?显然还值得探讨。香港高校在选择内地生的时候,也有自己的考量标准。早在2005年,就有11名各省市高考状元申请入读“港大”时被拒绝。理由是:“港大”对高考分数跟面试表现同等重视,“港大”不会收录“书呆子”。去年,“港大”也只从报考的30名省状元中挑选了11名给予全额奖学金。已经在香港读书的内地生也提醒说,在港读书,面临着英语适应、生活适应、学术适应三大挑战。

第8篇

“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没能挣大钱、当大官!”近日,一名北大应届硕士毕业生发帖称,自己找到一份月薪八千元的工作,惹得家人不满。该帖一发,引起北大学生以及网友的共鸣——有学生跟帖说,父母认为“北大毕业年薪至少得有几十万才行吧”;还有学生说,“我家里认为北大毕业的应该去当市长、省长”等等。名校毕业生的苦恼,引发我们对于“成功”的思考。

从小到大努力学习为了什么?考上一所好大学。考进名校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什么样的工作算是好工作?挣钱多,或是地位高,权力大——许多父母循着这样的思路培养孩子,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许多学生也循着这样的思路,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来,人生目标“清晰”却又单一。当家长、学生乃至社会将“求学”与“致富”紧密挂起钩来,倘若北大毕业生没能当大官、挣大钱,家长及乡邻便觉得“不值”。因此也不难理解,当年“北大才子卖猪肉”,为何会在社会上引发一片哗然。

名牌大学、高学历,代表个人在学业方面的成功,但不一定与高薪、高职位挂钩。如果名校毕业生不仅有着学业方面的聪明才智,还善于不断调整目标,找对自己的位置,锲而不舍地努力,那么还是很有可能实现自身理想的。就拿那位卖猪肉的北大才子来说,在卖猪肉的同时还潜心研究市场,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开出了近百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两亿,可以说在这个行当里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于“成功”要放眼长远——教育的成功不在于把孩子送进名校,也不在于把名校学生进而培养成职场状元,而在于能把名校生和非名校生,同样培养成人生路上自信的奔跑者。

对于“成功”本身的定义,我们也有必要深入一步探究。每到高考发榜时,总有媒体热炒热捧状元;也总有媒体拿出调查报告说,“这二三十年来的高考状元中,鲜有各领域的领军人物,大多湮没无闻”,所以当上状元又如何?这样的争论,显得对优秀、成功、平凡等概念理解得过于狭隘。什么是成功?今年复旦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致辞引用了一位毕业生的话:“如今的社会总显得有那么一些功利,社会逼迫着你去赚钱、升值,做一个成功的人。然而所谓的成功背后有多少人具有真正的快乐?有多少人对失落、悲伤的人怀有怜悯?有多少人懂得去爱别人?有多少人到老年的时候能够对自己的一生所做过的选择问心无愧?”

名校并不是财富和地位的“摇篮”,其培养的人才应怀有理想之心、社会责任,拥有广阔视野、批判思维,同时养成宽容、尊重、公正的心态;不做高高在上的批评者,要做勇于担当责任、解决问题的实践者和创造者。这样的人即便默默无闻,即便没有挣大钱当大官,也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成功者。

【原载2012年7月17日《解放日报·解放论坛》标题有改动】

第9篇

2014年贵州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的考查角度仍然是以下三个方面:1.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3.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就学生的答题情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三个误区:

一、未读懂题

不读懂题就盲目答题,导致答题范围错误,观点没有明确表达出来。

以《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这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情况为例,如,简答题第一小题是“阅读第③~⑤段,概括饶宗颐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这道题考察学生能否正确解读文本,准确筛选、整合信息。答题的范围是③~⑤段,有学生答了其他段落的内容;答题的标准是艺术上的成就及影响,学生答题的时候居然把饶宗颐的一些非艺术成就的事迹写上去;甚至有的学生只写了成就,未写影响,遗漏了重要信息点。

二、答题不规范

因为答题不规范,导致阅卷老师无法明显看到得分点,虽然叙述内容很多,却得分不高。

高考阅卷任务重,时间紧,平时考试阅卷也是如此。如果答题不规范,就会导致扣分。学生答题不规范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分点答题,观点、材料混为一谈,结构混乱。

答案的内容很多,可是很杂乱,没有明确地把问题要求的信息点标示出来,需要阅卷老师自己去找。如果时间紧,阅卷老师不一定会花时间细致阅读。

2.分点答题了,却只是观点式表述,未根据题的要求来答题,有的未结合文本,有的未联系实际。

比如,很多实用类文本最后那道探究题,一般都会问“你从传主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学生答题的时候,很多都是这样回答的:“启示是:①……②……认识是:①……②……”或者是“启示是:①……②……③……④……”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第一种,学生没有读懂题,分为启示和认识两方面来回答,其实回答的是同一个内容。第二种,学生以为答的多又分了点,应该不会被扣分了,可是却没有结合文本,或者没有联系实际。

3.没有对文章信息进行筛选,概括得不够全面、准确,不是遗漏了重要信息点,就是找得很多,重复赘述同一个观点,或者没有很好的整理概括,导致答偏了。

以《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这篇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情况为例,第一个简答题是“葛浩文被誉为介绍当代中国小说的‘第一人’,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学生答题时,出现了很多重复赘述的现象。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学生筛选、概括文章的能力比较弱,不会整理概括信息。

4.不会看分答题,答得比较片面,不够完整。

实用类文本总共3道简答题,两道6分题,一道8分题。

答题的时候,应该看分答题。比如,6分题要回答三点以上,8分题要回答四点以上。当然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8分启示类的题,明确要求谈出两点启示,那就不用回答四点,但可每一点又分两小点,这样容易得满分。

三、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高考阅卷老师在电脑上阅卷给分是个眼力活,特别是一些老教师,眼力本来就不太好,长时间对着电脑,眼睛会很酸痛,看不清屏幕。如果考生字迹潦草,卷面一片混乱,那更是给改卷老师增加负担。老师也很难从学生答卷上,替学生一字一词地去找分。

针对以上这三个方面的误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学生答题失误的问题:

第一,训练学生审题,让学生吃透信息筛选的标准。让学生明确筛选的标准是什么,弄清楚应该筛选什么样的内容,对筛选标准一字一词地读,彻底弄清楚题义。

第10篇

1.选擅长之文体

文章有体,正如人有各种服饰一样,中山装不会类同于西装。高考作文一般不限文体,考生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某一文体,即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文体。如擅长形象思维的考生可选记叙文,擅长抽象思维的考生可选议论文。要考虑自己有无与该文体相应的写作素材。如,写议论文,有没有相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写记叙文,有没有相关的生活故事;写说明文,有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写散文,有没有这方面的感情积累和语言积累;写杂文,有没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幽默素质。

从实际情况来看,运用最多的文体是记叙文和议论文。临考时特别要注意议论文中反复点题、叙述事例的篇幅以及记叙文的叙述顺序、细节描写。另外,最好不要选择诗歌、戏剧、寓言、调查报告等文体,这些文体看似新颖,但远比常见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的写作要求高得多。近年来的高考阅卷统计也表明,诗歌、戏剧等类体裁的佳作并不多见,相反,还存在很大风险。再就是,切不要把几种文体简单地糅合以为就是创新,结果写成了“四不像”,“四不像”作文评分比较低。

2.找熟悉的风景

我们提倡中学生作到“我以我手写我心”,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这跟俗言所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正相反,考生的考场作文就是要在熟悉的土地上种好自己的庄稼。我们的考场作文是用文字书写我们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和感受,一般而言,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明显超出了中学生的生活范围,应慎重选择。如写“科幻”类文章,应在相关领域具有相当的知识积累与“专业”特长才行。若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知之甚少,又不擅长合理推想,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胡编乱造。

考生朋友们,我们熟悉的风景在哪里呢?

课文拾贝。课文里那么多的事例、人物,就是我们作文选材的后花园,是我们最丰富,最熟悉的材料宝库。

自身经历。家庭啊学校啊社会啊各个生活场景的所见所闻所感,尽管相对来说,中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狭窄,但对有心人来说,也够了。

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多读书报,注重观念更新。有这样内容的作文一定写得真新深。

引经据典。名人名言,古诗名句,科学定理等等。

选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才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才能真挚感人。

3.表健康之思想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章要“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这要求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必须健康积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考场作文是要让阅卷老师看的,如果其中充满了抱怨与敌视,充斥着消极和颓废,除了让人反感之外还有什么益处?人都喜爱美好的东西。坚强勇敢、积极进取、充满朝气、热爱生活,这些就是美,能让人分清是非,求真向善,积极进取,永不退缩的文章就是美好的。

当然,并不是说写作文就不可暴露“阴暗面”,“激浊扬清”也是为文者的一种责任。关键在于文章中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考生对“阴暗面”的态度是明确的还是暧的。具体来说,守住如下几条底线:

人性伦理底线。那些珍爱生命,尊老爱幼,真诚善良,乐善好施,以及能唤起人的良知的人性伦理观是美丽的。

社会公德底线。像宽容奉献拾金不昧同情弱者,见义勇为,歌颂正义诅咒邪恶等等。

民族尊严底线。一个不热爱自己民族背离自己民族的人,谈不上起码的人格。中学生有责任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传统。

时代主旋律底线。如改革开放主题、和谐社会主题、和平与发展主题等等。

4.设好感之开头

第11篇

前不久,中国教育学会了一项调查报告,针对的是“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结果显示,“课外辅导”的市场规模已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全国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目前,中国中小学阶段在校生总数稳定在1.8亿至2亿左右,也就是说,大多数孩子都接受着课外辅导机构的“辅导”,他们的家长也为此开销巨大,才有了庞大的市场规模。有人用“吸金能力强”、“市场潜力巨大”来评价这一方兴未艾的领域。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之下,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早已被社会广泛认知,何处安放“沉重的书包”以及如何完成“写不完”的作业,成为教育领域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减负”呼声四起,不少学校采取了少留甚至不留作业的办法,很多老师的授课也逐渐简单起来,可以用“缩水”来形容。但“家有儿女”、“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依然被分数和捆绑在“高考战车”的前途所困扰,各种应运而生的课外班、辅导班如同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辅导班不是公益机构,它出现的市场意义与一般企业没有任何差别,相反,在“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挣”的市场法则之下,更为积极和亢奋。在中国教育学会的这项调查里,舆论除了惊呼“市场规模大”之外,更看到了这一市场隐藏的问题。

首先就是所谓的“辅导教师”的素质问题。由于公立重点学校有纪律要求,不允许教师在社会兼职,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很难进入这一市场,导致了鱼龙混杂和泥沙俱下的情况。数据显示,辅导机构教师规模700万至850万人,但在受访教师中,将近四成的辅导机构教师没有就读过师范类或教育相关专业。由于教师更换频繁、流动性较大,近1/3的家长对辅导机构教师整体专业素养持质疑态度。在受访教师中,数学、英语、语文占绝大多数,显示着很多辅导机构依然存在的“开小灶”、“应试教育”和 “学业竞争”倾向。

有媒体根据这项调查算出了每位参加课外辅导孩子的消费是平均6000元,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字,一些教育专家表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所谓一线城市,这项花销更多;而偏远一些的地区,这方面花销会明显减少。有关人士评估,单就上课外辅导班的比例,大城市的孩子会达到70%以上。

在教育界人士看来,课外辅导班是中小学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有其合理性,只是要加以规范,让这些机构更好地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服务。在“互联网+”的时代里,课外辅导机构可以更好地与互联网结合,让新技术更好地融入课堂教育,让孩子们上课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发展远程教育和网课,孩子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

而在市场人士看来,课外辅导不仅仅存在行业标准缺失、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单就市场发育而言,也还处于起步和远未成熟的阶段。比如,在这一领域,虽然有些连锁品牌已经具有知名度、号召力,并且年营收超过20亿元人民币,但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而言,这些大机构的市场占有率依然极小,各种不知名、规模小的教育辅导机构占据了这一市场的主流。这也导致了有些机构一旦遭受经营风险、债台高筑,就人去楼空,跑路走人,让家长无法正常维权。

有分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入行门槛低、竞争加剧、成本上升的因素,还有很多管理原因。比如,预付费政策让课外辅导机构可以不受监管地随意挪用孩子的培训费,导致了家长和孩子没有知情权,处在弱势一方。因此,需要改进管理制度,让课外辅导机构接受严格的监管,一旦出F资金运转异常,能够让家长及时预防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对于付款周期,也要有明确的要求,不能随意由课外辅导机构确定。课外辅导机构伴随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等同于一般企业,要有更为细致和专业的行业引导和管理。

应该说,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的蓬勃兴起,与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人们生活逐渐有了很大改善,家庭积蓄日渐增多,就会愿意向教育领域投入。毕竟,给孩子投资就是给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未来投资,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对于整个民族的未来也是意义重大。眼下,在小康之路上前进的中国家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教育投资,在培养下一代上,他们愿意也舍得投入,只是,社会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秩序和氛围,让家长们的钱花得安全、放心,让孩子在课外辅导中真正受益。在这方面,监管部门需要及时出面,完善程序,堵住漏洞。此次中国教育学会的调查报告,也对社会和舆论吹响了号角,为了孩子的希望和期盼,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第12篇

2016年起降英语分、增语文分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10月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重点高中名额向一般中学倾斜等成为方案的亮点。

据介绍,北京市2016年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其要点是调整考试内容、试卷结构、考试科目的分值。文史类、理工类总分仍为750分,其中,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2016年起高考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内有效。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由现在的300分增至320分。

中考方面,北京市调整中考学科设置、分值比重、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其中,2016年起语文卷总分由120分增至150分;英语卷总分由120分减至100分,其中听力50分;物理卷总分100分不变;化学卷总分由80分减至60分。2016年起将物理、化学两门考试安排在同一个半天。中考由原来的两天半缩短为两天。

【素材解读】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融入世界的步伐,英语热在中国已持续二三十年了。很多城市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给孩子报名参加英语课外辅导班。但是,过度注重英语的考试功能、英语教育低龄化等情况,时常被质疑和诟病,尤其是功利化的教学并没有让英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些专家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确实存在很多弊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付出很大的精力但收效很小。现在大家对过于重视英语教学忽视母语教学的现象不满意,希望在考试中减少英语的考试分值,增加语文的考试分值。中高考应该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引导作用。

【适用话题】

(1)中高考改革;(2)素质教育;(3)变与不变;(4)热与冷;(5)借鉴与创新等。

郑州图书馆:谢绝14岁以下少年儿童入馆

近日,郑州一图书馆以“小孩太吵”为由,出台“谢绝14岁以下少年儿童入馆”的规定,一时间,舆论争议四起。

自8月8日郑州图书馆开始试运行,便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仅周日一天,该馆二楼报刊阅览室接待近7000人次,三楼的借阅区接待超过8000人次。不过当地市民和媒体反映:由于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前来,本该是安静的图书馆却时常被孩子们骚扰,耳边经常有孩子的尖叫声、哭闹声,甚至一些孩子来回跑动还不够,还会穿着鞋子上凳子,然后爬到桌子上。“简直像游乐场!”一位市民反映道。

8月12日,郑州图书馆出台新规称,从即日起“谢绝14岁以下少年儿童入馆”。郑州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经过反复商量,从12日起不再接受14岁以下的孩子入馆。这是由于现在是试运行,图书主要是供给成人看的,为了给他们营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不得已做出这个决定。等图书馆正式开业后,在一楼大厅会有一个专门的儿童阅读区。”

【素材解读】

1.图书馆本来就是一个有教无类的场所,只要来者爱读书,不论他是谁,图书馆都不应该设防。当然,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安静的场所,图书馆应该为大家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2.为维护孩子的阅读权利,同时保证良好的阅读环境,图书馆要采取更好的方法兼顾各方面的需求,家长也要履行职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小孩子调皮很正常,可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影响别人是不对的,不少家长却对这种行为举止完全不管不顾,这是教育的缺失,家长应该严加管教才能让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举止。

4.图书馆需要安静的环境,一需要馆方的维护和营造,二需要家长对孩子的引导。

【适用话题】

(1)平等意识;(2)培养良好习惯;(3)包容;(4)责任;(5)权利与义务;(6)素质教育等。

高考状元流失海外严重

2013年8月,中国校友会网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指出高考状元流失海外严重。据调查显示,在过去30多年里,选择就读北京大学的高考状元人数最多,有696人,清华大学位居第二,有520人。而这两所高校招录的高考状元人数,占比超过8成。自2005年以来,香港、澳门和台湾高校陆续进入内地招生,正在集体挑战北大、清华的“霸主地位”。2000年至2012年,内地各省状元,选择就读香港高校的就有66人,虽较北京相差甚远,但已超过上海排在“最吸引状元就读地区”的第二位。高额的奖学金,是香港高校吸引更多内地高分考生投奔的一大“杀手锏”。此外,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更好的职业前景,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青睐香港高校的重要因素。

据浙江媒体日前对该省多名高考状元目前的生存状态的回访信息显示: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大多数人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保守估计,状元们出国留学的比例高达60%,美国、新加坡、英国和加拿大等是这些学生的留学首选。而且,这些曾经的高考状元学成归国的仅占少数,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素材解读】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不能因此而苛责高考状元,因为哪里最适合个人发展,哪里最有前途,就该往哪里奔。相对的,中国应该努力营造适合人才发展的大环境,这才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当然,许多人才流失与国外的科研条件优越,开放、严谨的学术环境有关,而国内缺乏足够吸引人才回归的环境,特别是制度环境和软环境的不足。状元流失的原因探讨,应站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观察:既不能对状元流失无动于衷,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努力做出种种制度性改变,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才是上策和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