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30 18:32: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体育舞蹈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舞蹈的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体育舞蹈论文开题报告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在社会上已广泛流传.由于其独特的社交功能和健身效果,已经越来越受 到大学生的青睐,高等院校学生掌握了体育舞蹈方面的知识,不但使之终身受益,还有助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在学生步入社会后,还可为带动全民体育的开展。
体育舞蹈教育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情世界,并引起共鸣,使其产生激动、连想和想象,从而自觉地接受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乃至心灵深处的陶冶。它直接而生动的体现着学生深层次的心理状态以及价值观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具有自娱自乐、抒怀、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健身美体、延长青春、赏欣愉悦、陶冶情操、认知社会、宣传教化、团结鼓励的价值和功能。它对大学生自身修养和素质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它也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它还能防止某些生理缺陷,纠正人体的不良姿态,发展人体动作的对称性、协调性、控制能力等。
我现在颇有感受,我们马上就要毕业找工作了,接触外界也多了,然而社交也多了,在一些社交场合难免会跳跳舞啊,现在就可以很自信的接受别人的邀请了,也不会娓娓梭梭的,可以很大方的然而也可以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所以总而言之,在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是必要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2.可以培养礼仪旗帜和鉴赏能力。
3.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3.可以锻炼身体。
4.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 研究步骤、方法:
(1) 查阅图书馆的书籍和资料
(2)上网查询
(3)向老师请教
(4)和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2 研究工作进度
(1) 200年11月20日开题准备工作
(2) 200年12月30日前完成开题答辩,拟定写作提纲
(3) 200年1月30前下达任务书
(4) 200年3月15日前完成论文初稿,接受中期检查
(5) 200年4月30日前完成论文写作,送交指导老师验收
(6) 200年5月10日前老师写出评语交各答辩组长
(7) 200年5月13日-5月14日分组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黄永军,凌红月 《体育舞蹈的演绎及在高校教学的实践研究》
2. 李春文 《体育舞蹈教程》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3. 《大学生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 体育高教研究,1992(3).
2影响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教学技能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舞蹈竞技水平与国外体育舞蹈强国的交流不断增强,体育舞蹈教师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不过,总体而言,目前与国外体育舞蹈开展较好的国家相比还存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大概由以下因素构成:体育舞蹈教师的培训稍显滞后,知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亟待提高;其专业研究缺乏深度与广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欠缺;教学能力的培养与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体育舞蹈教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结合不够紧密;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很少,交流不畅通;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
3提高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师教学技能的对策
3.1全面提升体育舞蹈教师的教育能力
体育舞蹈教师的教育能力作为有效实施体育舞蹈教学及其相关活动的一种本领,体育舞蹈教学过程反映出对教师能力综合的培养。
3.1.1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舞蹈动作作为构成体育舞蹈肢体语言的材料,是体育舞蹈语言能够直接可视性的物质前提,将各个舞蹈动作合理地整合在一起,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掌握体育舞蹈的创编特点,并能将各种形式的体操及舞蹈内容揉和进去,切实提升表演或竞技套路的欣赏性,是体育舞蹈教师必备的能力。
3.1.2讲解语言艺术能力:体育舞蹈集体育、艺术、音乐及美学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的项目而言,体育舞蹈教师具备讲解语言艺术化的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与情感变化,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作为体育舞蹈教师运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向大学生介绍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及作用等,以此指导大学生了解动作技术、技能,并进行科学练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讲解时能够把握时机、有明确目的性;讲解需精炼准确、简明扼要;讲解应该与示范相结合,并使直观与思维结合。
3.1.3转换角色的能力:体育舞蹈作为一项男女高度配合的运动项目,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一名教师实施教学,这就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即教师需具备转换角色,即示范男女舞步的能力,向大学生介绍舞伴双方的技术动作,帮助大学生体会引导或跟随的技能。
3.1.4服装选择及修饰能力:服饰美作为一种艺术修饰,在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应该有服饰美的要求,这就要求体育舞蹈教师需不断学习美学知识,切实提升自身的服饰选择和修饰能力,帮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服饰在舞蹈中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该把美融入舞蹈的服饰及造型中,要求大学生衣着得体,能充分展示出骨骼及身材的美,引导大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美。
3.1.5舞蹈动作的创新能力:体育舞蹈已风靡全球,这对体育舞蹈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舞蹈教师在动作素材的选择方面应该新颖独特,富有创新意识与时代气息,既要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要符合美学要求,充分考虑整体设计的艺术性与合理性,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形成独特风格。
3.2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评价能力
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指的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实施评价的能力。在一堂课或者某一个阶段课程结束后,体育舞蹈教师需要对已结束课程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总结在哪些方面还需有待改进,深入分析教学是否适合大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否有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等,以此调整接下来的教学计划,从而实现针对性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3.3提升体育舞蹈教师的科研能力
体育舞蹈项目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必须提升体育舞蹈教师的知识层次,而科学研究则是提升体育舞蹈教师知识层次的一个有效途径。科学研究也是作为体育舞蹈教师从事教学的一项创造性工作,是其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具体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及阅读外文的能力。因此,体育舞蹈教师需要切实增强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及时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前沿动态,学习最新的体育舞蹈理论,并撰写科研论文,将自身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为体育舞蹈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4注重裁判知识的学习
体育舞蹈的发展是以规则为导向,而裁判则是具体规则的执行者,体育舞蹈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实践者,还应该是裁判规则的执行者。这就要求体育舞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密切关注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动向,努力成为既懂实践教学又懂裁判规则的结合体,二者紧密结合,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迅速提升裁判能力的有效途径。
3.5进一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在高校具体体现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体育舞蹈课堂上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课外活动中作为体育舞蹈教师还需与各方面进行交往,这也是体育舞蹈教师开展并促进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需必备的素质。
3.6加大体育舞蹈教师的培训力度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审美能力;教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59-02
“体育美学”这一新兴的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问世了,继而在体育领域得以广泛发展。体育舞蹈也是一门新兴的体育项目,在最近这些年被广泛引入到高校中,因为体育舞蹈具有非常浓厚的艺术审美气息以及独特的人文价值,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对于美的追求。体育舞蹈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和价值,是一项参与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识,对体育美进行欣赏、感知和体验,促使学生成为具有较强审美能力的现代大学生,学会合理利用美的规律来塑造更好的学习生活,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可以将美的素养吸纳进去。
一、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感因素
1.动作美
体育舞蹈经过不断地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主要以摩登舞和拉丁舞为代表的两大类型。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让学生对于基本的舞姿进行加强训练,只有练好不同标准的舞姿才可以将不同舞种的风格和魅力进行更好的表达,将舞蹈独有的美进行展示。舞蹈中不一样的动作可以形成不一样的舞蹈姿势,舞蹈姿势的标准与否直接决定了能否将舞蹈很好地跳出来,也决定了能否从舞蹈中获取美感。
2.形体美
体育舞蹈是一项将体育与艺术、健与美进行高度结合所形成的运动项目。构成美学体育舞蹈的主要要素包括以下方面:其一,要求运动者拥有匀称的骨骼、紧实有力的肌肉和富有协调性且灵活的肢体运动;其二,运动者需要进行柔韧性、力量协调性方面的训练来获得良好的外在形象和气质。在进行舞蹈的学习训练以及表演中,学生只有将这些外在的形象进行充分的展示,将优雅高贵和彬彬有礼的气质进行充分的表现,才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3.音乐美
音乐是体育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和舞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体舞舞蹈中的每一步舞步都需要随着音乐的节拍来进行,舞蹈动作也都是随着音乐的节奏来完成,只有两者相互配合、和谐一致,才能跳出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舞蹈。同时,音乐当中的美也会对人体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产生刺激,使人们也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4.服饰美
服饰所产的美在艺术中主要起到一种修饰的效果。在进行摩登舞和拉丁舞比赛中,它们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舞蹈服饰。在舞蹈中所穿的服饰不仅要与所表演的舞种风格、人物特点和气质相符合,还要能够衬托出舞蹈独具的魅力。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牛仔服,可以穿着它去跳拉丁舞,但是假如穿着它去跳摩登舞就会非常的不搭。所以需要穿着大方得体、方便进行运动,并且还需要能够将舞者的肌肉、身材和骨骼美进行更好的展现,这样要求的目的是维护体育舞蹈完整、独特的美。
二、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体育舞蹈教学场地
体育舞蹈教学的场地对于教学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在我国很多的高校里都没有完整的体育舞蹈教学设备、器材和场地等,特别是很多高校在进行扩招之后,教学的基础设备都比较落后。学生一般都比较喜欢学习体育舞蹈,参加的人员比较多,所以,室内健身房难以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一般高校里的健身房的面积都不是很大,通风条件也不好,空气无法进行流通,因此场地质量比较差。
2.教师科研能力
有些体育舞蹈教师科研能力不高,有很多体育舞蹈教师认为由于课时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进行科研工作;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关键是要将舞蹈的技术进行更好的把握,没有必要再进行科研。从学校类型方面来看,在省重点大学里一般都有一些科研能力比较强的教师,科研的成果也比较多;但是在一般普通的高校里,体育舞蹈教师发表的文章都比较少,论文的质量也不是很高,论文的字数也不多,所包含的范围也比较狭窄。
3.妆饰品的运用
在体育舞蹈中,对于服饰和头饰都有着特殊的要求,不仅要符合舞蹈的规
则、场合以及环境的需要,还需要将舞蹈的风格进行展现,最重要的是能够将舞蹈者所独具的气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中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不仅可以让学生去感受体育舞蹈中装饰的美,还能够将我们身体的肌肉、骨骼以及身材上的美进行很好的呈现,还可以将体育舞蹈美学上的特征进行很好的展现。
三、培养高校体育舞蹈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1.注重对大学生美感的培养
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审美观和能力,还需要拥有比较高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内涵,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学会从教材中去感受美并且提炼美,将自身所具备的形体美和情感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很好的融入,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多组织学生观看体育舞蹈表演的节目或者影视资料等,让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舞蹈的各种美,进一步帮助舞者提高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
2.教学中要强化体育舞蹈与音乐、服饰的配合
体育舞蹈是将形体美、动作美和音乐美进行有机结合的一项优雅高尚的体育运动。音乐在体育舞蹈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把音乐中的“声”和舞蹈中的“形”相结合可以将体育舞蹈的艺术美进行完整的展示。服饰在舞蹈中主要起修饰的作用,在体育舞蹈中都有其独特的服饰,在服装要求方面,舞者的着装必须符合所跳舞蹈的规则和环境场合的需求,还要能够将舞蹈动作的风格进行突出展现,更要将体育舞蹈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气质进行突出展现。
3.对学生创造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的新生和发展主要来自于创新。在进行具体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对动作技巧进行讲授,还要帮助学生进行体育舞蹈素材方面的积累,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将思维打开,放飞想象力,积极主动去进行体育舞蹈动作的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灵活地将体育舞蹈的具体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创作、设计舞蹈的动作,并予以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
体育舞蹈是一项对于美的特殊性教育,在提高练习者的审美能力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这一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让练习者从不同的途径来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让所有的练习者都可以成为一个外在美和内在美兼具的人。
参考文献:
[1]王红梅,马卫东.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研究[J].河南教育,2005,(3):30―31.
【关键词】体育舞蹈 区域经济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本文是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孵化”研究》之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72-02
1.前言
体育舞蹈源于欧美传统宫廷舞、交际舞和各种土风舞,后经整理规范成为现在的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共分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共 10 个舞种。摩登舞包括华尔兹舞、探戈舞、维也纳华尔兹舞、快步舞和狐步舞;拉丁舞有伦巴舞、恰恰舞、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
体育舞蹈融艺术、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被人们誉为“健”与“美”相结合的典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但具有独特的观赏性,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和欢迎。
目前,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体育舞蹈课程的院校较少,加之云南特有的区域特点,对体育舞蹈的发展也产生较大的影响,经济发展滞后也成为了该课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笔者在云南省体育舞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课程设置与改革,为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的发展带来可依据的理论。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中关于体育舞蹈的文章,并进行系统分析处理;查阅现有体育舞蹈的教材;查阅有关高校体育课程的法规、书籍及文献资料,为论文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能较充分的了解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情况,笔者针对体育舞蹈目前开展现状,对开设有体育舞蹈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体育舞蹈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现行的体育舞蹈课程有哪些建议等情况。针对内容需求,对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广播电视大学的体育舞蹈专业学生芳芳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率100%。
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4 逻辑分析法
对课题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得知体育舞蹈目前开展现状,探索新型课程体系。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舞蹈开设现状
从调查走访中得知,云南省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为数少之甚少,有些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仅作为选修课来设置,每周课时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舞蹈知识的基本需求,更别提技能的掌握。体育舞蹈发展比较缓慢,而且内容较为单一,跟不上目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1)体育舞蹈学习内容调查
表1 体育舞蹈学习内容调查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中既想学优美的交际舞,又想学具有艺术魅力的体育舞蹈,但是学习体育舞蹈的学生仍然占大多数,比例为78%;两者均学习的仅有9%。
(2)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
表2 学生对教师满意度调查
从表2统计发现,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对教师教学方法、技术水平、教学态度很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6%、31%、66%;而比较满意分别占到50%、67%、34%;不满意的仅为4%、2.5%、1%,由此看出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师的认可度比较高。
3.2 云南体育舞蹈整体水平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专家访谈,云南省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校对体育舞蹈的投入不够;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组织者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影响及参与积极性不高;体育舞蹈课程体系设置不成熟,教学环境不完善等等一些方面综合制约了体育舞蹈教学发展。
3.3 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舞蹈的影响
如果说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两者作为主体的不成熟受社会发展环境的制约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而经营发展的落后,市场规模的欠缺则是目前制约体育舞蹈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云南抵触偏僻的西南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相对发达地区来说,经济来源结构单一成为云南省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经济问题,社会大众更多精力是集中在生活消费当中,很少有人将目光放在娱乐消费上,所以不难理解社会参与体育舞蹈人数为什么少。社会基础差自然而然就成为体育舞蹈开展的主要瓶颈,各高校也会考虑社会原因而放弃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即使开设院校其课程设置也相对较为单一,体育舞蹈的发展以此状况发展下去前景较暗淡。
3.4构建新型体育舞蹈课程体系
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行业的主要骨干力量,是我国在加入 WTO 后与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高层次人才。丰富和加强大学生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全面发展高、精、尖人才,以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学校教育部门的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情况,重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教育。使体育教育过程在大学生群体中终身化,促使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更加趋于完善,培养出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
因此,在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是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
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每一位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把这一门新兴学科建设得更臻完美,成为大众娱乐健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4.1课程类型改革
打破传统的课程类型,按照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设置多种课程类型,例如一年级作为必修选项课;二年级可以设置成选修选项课,学时根据学校要求灵活设置;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以提高课的形式,继续进行相关的学习和提高。
3.4.2教材改革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在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时候不能单一设置课程,要考虑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同时也为了能够毕业后满足社会的要求,除了开设体育舞蹈相关课程外,尽量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加上目前比较流行的舞蹈内容。
3.4.3教学方法的改革
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其他课程一样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及教学原则,但是在形式上我们可以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育舞蹈的特点来展开。体育舞蹈运动本身具有多功能性,因此,我们采用综合型教学更佳;同时在套路学习时,按先后顺序合理进行组织,从分解到整体,合理安排;其次,动作节奏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
体育舞蹈课程作为一项新型内容,开设后受到学生的青睐,并以其所具备的健身,娱乐,审美及充实业余生活等多种功能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云南省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的类型和内容存在差异,高职高专院校很难满足学生通过上课时间来学习和掌握体育舞蹈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技术水平、教学态度三个方面调查了学生对教师的客观评价,结果显示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云南经济发展滞后,很难为体育舞蹈带来机遇,课程开设也收到一定限制。
参考文献:
[1]张册.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现状与改革建议
[2]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1):114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蹈的竞赛项目之一。体育舞蹈是一项介于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具备着极高的艺术性和技巧性。男女运动员在平整光滑场地上,配以音乐,按照一定级别所编排的套路,以娴熟精湛的技艺,高度协调的默契配合,运用各种“动”、“静”、“力”、“美”动作,赋予了体育舞蹈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技术难度性的项目特征。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体育舞蹈具有极强的竞技性。它同样需要运动员通过超负荷的强度训练来熟悉动作环节、提高技术难度,以达到完美境界。因此在高强度的训练下,身体又得不到充分恢复,运动员就极其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从而影响到运动员水平的正常发挥。因此,研究体育舞蹈的运动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特点
朱鹏屏在体育舞蹈常见的运动损伤中指出,体育舞蹈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有小腿胫腓骨腱鞘炎、髌骨劳损、疲劳性骨膜炎。男选手过度疲劳主要在三角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处,女选手主要在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处。张晓白通过对湖北省青少年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发现,体育舞蹈选手中年龄越小发生损伤的机率越高,女子损伤的几率高于男子,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从总体上看拉丁舞选手损伤率高于摩登舞选手,摩登舞选手随着运动年限增加损伤率也随之增长,而拉丁舞选手随着运动年限的不断的增加损伤率降低;摩登舞选手肌肉拉伤率最高,且女子高于男子具有显著性差异;拉丁舞选手皮肤擦伤率最高,女子皮肤挫伤率高于男子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无论拉丁选手还是摩登选手都是以软组织损伤为主,脱臼和骨折在这两个舞种中发生率都很低,主要是比赛和训练中意外造成的。张晓白也在关于体育舞蹈选手损伤部位的调查中发现,摩登舞以颈部、胸部、上肢的损伤为主,其中女子颈部、胸部损伤率高于男子,男子上肢损伤率高于女子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主要损伤有胸锁乳突肌拉伤,肩三角肌拉伤,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损伤,踝关节外侧距腓前韧带损伤和大腿内收肌拉伤,且损伤以慢性损伤为主;拉丁舞选手以上肢、下肢、腹部损伤为主,主要损伤有趾关节劳损、腹直肌劳损、大腿内收肌拉伤、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胸锁乳突肌拉伤,且损伤以急性损伤为主,由此可见不同舞种损伤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潘海霞通过对成都市高校体育舞蹈训练的运动疲劳现状调查中发现,体育舞蹈训练中形体疲劳最高,其次是脏腑疲劳,最后是神志疲劳;主要的疲劳部位有脚踝、足趾、膝盖、上下肢、肩胛上背、腰部、颈部、腹部、髋部、胸肌和手腕,其中脚踝和足趾疲劳占总人数的100%;不同舞种疲劳特征也不相同,摩登舞中华尔兹易疲劳部位是膝、踝、腰、颈,探戈是颈、上肢、膝,快步是小腿、膝、踝、足趾,维也纳是膝、跟、足趾,狐步是腰、踝;拉丁舞中伦巴易疲劳部位是腰、髋、踝、足趾,恰恰是颈、肩、腰、髋,桑巴是膝、踝、足趾,牛仔是小腿、腰、足趾,斗牛是背、膝、踝、足趾;体育舞蹈训练中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易产生慢性疲劳,且女运动员运动疲劳的恢复速度相较于男运动员来说要慢,产生这种差异性主要是由于男女本身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许立在对我国体育舞蹈专业组选手运动损伤特点研究中发现,我国体育舞蹈专业组选手运动损伤情况严重,发生率高达82.9%;身体各部位运动损伤比率由高到低是膝部、踝部、足趾、腰部、颈部、小腿、肩部、上肢、背部、髋部、臀部、面部,其中膝部、踝部和足趾损伤率较高,分别占18.6%、18.49%、14.18%;调查中也发现体育舞蹈选手能够在伤后继续坚持正常训练的占总损伤比率的65.03%,部分停止训练的比率占27.88%,完全停止训练的占7.0%,而且足趾受伤后坚持正常训练的比率最高,踝部受伤后完全停止训练的比率最高。
2.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预防
现如今,体育舞蹈正不断向着竞技性和表演性方向发展,这对于运动员来说,意味着需要更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来适应其发展。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会随着逐渐加大的训练强度而提升,运动损伤的难以避免直接影响到了体育舞蹈选手的正常发挥。因此找到影响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影响体育舞蹈运动员的因素有很多。周志鹏在对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风险因素的评估研究中表明,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生理因素致伤的主要有身体状况不佳(如生病等)、有损伤史、身体疲劳、柔韧素质差,且均为中等风险;训练因素中运动负荷过大、局部负荷过重、带伤训练比赛均为中等风险;技术因素主要有技术要领不正确、自我防范伤病措施不当;心理因素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因素主要有场地欠佳、光线不好、服装舞鞋和天气的原因,均为低风险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引起体育舞蹈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因素由高到低依次为带伤训练或比赛、损伤史、身体疲劳、局部负荷过重、技术要领不正确、身体状况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等。
综上因素分析得出,体育舞蹈运动员在训练时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舞蹈主要的预防措施有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技术要领的学习,遵循科学的训练原则,加强锻炼舞伴之间的配合,加强医务监督等等。周振茂在中医“四诊”罚对大学体育舞蹈课上运动损伤的干预中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望”、“闻”、“问”、“切”的本领,通过认真观察学生的身体形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病史和精神状态,从而能够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运动强度和负荷,降低体育舞蹈运动员的损伤几率。张梅通过运动处方对减少体育舞蹈运动损伤的研究中表明运动处方能有效的降低体育舞蹈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注重运动处方的应用,提高健身效果。刘立、吴万哲在研究中表明国际标准舞的相关性发展和运动生物力学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性。国际标准舞的舞姿、舞步等多个方面可以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和基础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更好的规范舞姿、舞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动作,降低运动损伤。(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晓白.湖北省青少年体育舞蹈选手运动损伤调查与[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潘海霞.成都市高校体育舞蹈训练的运动性疲劳现状与防治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 周振茂.论中医“四诊”法对大学生体育舞蹈课上运动损伤的干预[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4(5):76-79.
论文摘要: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以前很少接触过拉丁舞,怎样让他们在短时间内享受到拉丁舞的乐趣?应该把恰恰恰舞作为入门的第一支舞,区别于专业学生先从伦巴舞学起教学顺序。从文化的高度来诠释拉丁舞,教拉丁舞意在传授一种文化,这样一开始就会把拉丁舞放在较高的大学课堂的平台上。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拉丁舞蹈;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内容日趋丰富,在以前单一的田径类、球类教学基础上增加了拉丁舞、健身操等项目,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起来。拉丁舞包括伦巴(Rumba)、恰恰恰(ChaChaCha)、牛仔(Jive)、桑巴(Samba)、斗牛PasoDoble)五个种舞,属于体育舞蹈的组成部分之一(体育舞蹈由拉丁舞和摩登舞两部分组成)。是从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引进到我国,并在我国迅速发展。首先是一些专业院校开设了此类专业,然后是一些普通高校也陆续开设了体育舞蹈课。1997年,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把体育舞蹈列入体育必修课程之一,在全国普通高校试行”。
一、以拉丁舞为主的教学内容定位
笔者调查了部分开设体育舞蹈公共课的高校,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他们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各有侧重。比如,北京大学的体育舞蹈公共课,第一个学期在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体育舞蹈概况、基本知识、技法、社交舞会与礼仪、学习的价值与意义等。
在实践部分学习摩登舞的华尔兹舞、拉丁舞的伦巴舞等的基础动作、基础步型、初级套路组合;学习发展身体素质(腿部力量、平衡、柔韧、协调)的内容。第二个学期讲授舞蹈风格、特点与舞蹈技术;讲解体育舞蹈的基本规则和裁判知识。在实践部分学习摩登舞的探戈舞、拉丁舞的恰恰恰舞、牛仔舞,以及进行形体与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圆。西安科技大学开设体育舞蹈公共课也是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为初级班,第二学期为提高班,各32个学时,但是具体教学内容与前者有很多不同。他们在拉丁舞方面是以牛仔舞为主,在交谊舞方面是以维也纳华尔兹和布鲁斯为主,主要讲授基本舞步型和单人组合套路,配合芭蕾舞手位和脚位。嘲从其他高校的课程大纲也都看出各校的教学内容并未统一。
笔者所在学校的体育舞蹈公共课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以拉丁舞为主的定位。拉丁舞的风格特点是:活泼、欢快、诙谐、幽默等。摩登舞的风格特点是:稳重、高雅、抒情等。从风格特点看,拉丁舞比较适合2O岁左右的年轻人,大学生们更喜欢拉丁舞。其次,摩登舞对舞程线要求极其严格,需要较大的教室和较少的人数;拉丁舞每人有一米见方场地就能跳舞。所以拉丁舞更适合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再次,摩登舞必须是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的双人舞,而拉丁舞既可以男生和女生跳,也可以女生和女生跳,还可以单人跳,灵活多变。而选择体育舞蹈课的女生普遍多于男生,男女比例失调,正好符合拉丁舞灵活多变的特点。第四,大一的新生如果一上来就安排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共舞,教学实践中体会是,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僵硬,两人都低着头看自己的脚,有些不好意思,有些尴尬。而拉丁舞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自己练习,一遍遍地重复。从生理的角度男生模仿动作的能力往往比女生慢,他们可以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重复属于自己的那一两个八拍的动作。
在舞种的选择与安排上,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取把拉丁舞中的恰恰恰作为第一个舞蹈训练,这是因为恰恰恰欢快活泼,音乐旋律快,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愿望。若按常规的教学顺序是把伦巴舞放在第一个,目的是学舞先练基本功,因为伦巴舞是拉丁舞五种舞蹈的基础。以前也曾尝试过,结果学生们长时间进入不了舞蹈状态,有些学生尤其是男生会中途而退。因为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们在迈进校门之前,没有接触或很少接触过拉丁舞,对于他们来说拉丁舞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基本上是一切从零开始。2O岁以后的身体一开始就训练基本功会让他们感受不到拉丁舞的乐趣,学生们的真正兴趣是“要跳舞”,要享受跳舞的乐趣。普通高校的拉丁舞课首先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把他们引上喜爱之路。因此,前期拉丁舞课的重点应放在“跳舞”上,不管胳膊腿儿是否伸直了,也不管姿势摆的是否标准到位了,先跳起来,在以后的课程中再逐渐加入基本功。圈在内容上,除了教授各种舞蹈基本技术、讲解基本知识外,笔者还注重以下几方面知识的传授:第一、乐理知识的传授。舞蹈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听不懂音乐根本无法跳好舞蹈。第二、提高舞蹈艺术欣赏水平。拉丁舞不能简单看成是一项肢体运动,而是一种文化,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第三、了解拉丁舞竞赛知识和规则。拉丁舞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了解竞赛知识有两个作用:一是看比赛时能更好地欣赏比赛,看得明白;二是有比赛机会时能用上。第四、教会学生舞会礼仪、礼节、礼貌和服装化妆的基本知识。第五、从拉丁舞蹈角度教给学生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气质品德知识。旧在时间的选择上,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每个学期约有32学时左右,有的学校安排一个学年,有的学校只安排—个学期。笔者认为安排两个学期是最理想的,第一学期是初级班,第二学期相应巩固提高,更有利于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如果只安排一个学期,多数学生刚刚入门课程就结束了,根本形成不了肌肉记忆。
二、拉丁舞课教学方法的运用
1.教拉丁舞意在传授一种文化。拉丁舞不只是技术、技巧,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文化,从文化的高度来诠释拉丁舞,这样一开始就会把拉丁舞放在较高的大学课堂的平台上,有区别于社会上一些商业教舞者,避免只教技术不教文化、只带领学生跳舞不传授理论知识的现象发生。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的风格特点,同一舞蹈在不同音乐伴奏下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思想。比如说,恰恰恰表现的是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戏耍,活泼而欢快;伦巴则表达了人浪漫而抒情的一面;牛仔舞表现的是人诙谐幽默的一面,等等。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而改变单一的模仿。让学生懂得虽然我们只是业余的,虽然我们没有专业的跳得好,但我们是有文化、有素质的大学生,有能力把拉丁舞蹈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把舞蹈课堂从一定程上转变成了解拉美文化的一种途径,让学生在文化氛围中感受舞蹈的本身,从而使单一的舞蹈教育变成即健体又开拓知识的多元化教学。
2.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在教授个新的动作时,先把这个动作完整的演示一遍,让学生对这个动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放慢速度分解示范,从正面、背面、两个侧面进行示范,示范、边讲解、边让学生跟着跳,一般重复20遍~30遍后,大部分学生即可基本掌握该动作。然后,教师重点观察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统一进行纠正,并示范正确动作,再让学生练习直至正确动作稳定为止。最后才是双人合作练习。
3.适应舞蹈需要的准备活动。拉丁舞课准备活动可以选择节奏感强的、容易使学生兴奋的音乐,教师带领大家踏着节拍跳基本舞步。实践说明,这样的准备活动更容易让学生的身体和神经系统快速兴奋起来,可以有效地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起到良好的作用。
4.基本技术和铜牌套路相结合。基本功是拉丁舞的根基,练舞不练功,终生一场空。我国已经获得赛冠军的选手去英国拜大师学习,大师还是教基本技术,可见基本技术的重要性。教学中要结合套路教学和练习,重点落在基本技术学习上。我们认为铜牌套路是全世界顶级专家们集大成的结果之一,初学者学习应从铜牌套路起始,符合人们学习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对高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年凡是追求花样的学生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忘记,而踏实练基本技术的学生现在还能跳得很好。
5.充分利用有效手段和工具。多媒体是一种“认知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它欣赏到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表演和比赛,激发他们要求学习和进步的欲望、感受到比赛或表演的现场气氛、直观地看到选手和演员穿的舞蹈服装,从服装上区分拉丁舞、摩登舞、交谊舞。不仅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信息量,而且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有条件时,可采取摄像技术,把教师或学生的舞蹈动作摄下来,反复播放或慢速播放,重点观看动作细节。镜子是学习舞蹈的传统工具,充分利用这个传统工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6注重音乐的讲解,用好音乐。拉丁舞在教学中音乐和舞步始终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舞步教会以后就要带领学生辨析音乐节奏,舞蹈动作必须和音乐节奏相吻合。训练学生听音乐的节奏和内涵,是课堂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初学时还会有一个现象:慢动作技术能跳出来,一旦要跟音乐一起跳时就跳不出来了。这是因为只有重复达到一定次数,才会产生肌肉记忆。慢动作跳舞时是边想边跳,跟音乐时没有大脑思考的时间,技术要领就做不出来了。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先慢速做1O遍,再中速做10遍,最后跟音乐l0遍。如果3次跳得都一样说明已经产生了肌肉记忆。
7.两支舞交叉教学的方法。所谓交叉教法就是,当学生第一支舞掌握了最简单的组合后,便交叉教授第二支舞。这样做可使学生每次课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兴趣。比如从欢快活泼的恰恰恰转到缓慢抒情的伦巴让人感觉很舒服,再从伦巴转到恰恰恰让人感觉很痛快。
8.创建学习合作小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以8人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学得快的带领学得慢的,跳得好帮助跳得差的,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合作过程中,帮人者和学习者都能积极主动发挥创造性思维。
三、运用以上方法后收到的实效
论文摘要:传统高校公体教学,强调运动技能和运动素质的培育与提高,教学内容主要以田径项目为主,带有一定的强制学习的因素。在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上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使体育课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这是本文所力图探讨的。
长期以来,公共体育课教学并不完全被认可,的确成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教学内容不被大学生们接受。究其原因,主要是开设的项目枯燥乏味,如“推铅球”,从小学一直推到大学;再如“跳远”,同样从小学一直跳到大学,这种重复的教学项目根本不能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成为大学生们终身的健身活动,这样的体育课教学自然没有吸引力,更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个体发展非常不利。本文通过总结我院两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实践,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仅供参考。
1设置大学生喜爱的前沿运动项目
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的运动项目,如跳高、跳远、推铅球等项目缺乏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体育育人的独特功效,可以根据条件在传统三大球的基础上开展健美操、健美、乒乓球、棒垒球、贻拳道、武术搏击、形体、体育舞蹈、瑜咖、街舞和棋类等实用性、终身性的技能项目;同时向外拓展,如定向越野、野外生存、徒步旅行等新兴健身项目。2003年对我院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所占比例如下:羽毛球占53.1%,篮球占52.6%,野外生存占5 0. 5%,乒乓球占40. 1 %,武术占32. 3%,足球占31. 8%,健美操占26 0 o,排球占21. 400,形体占20.8%,体育舞蹈占16. 7%,网球占13%,健美占13%,围棋占9.4%,田径占2%。由此可见,老的教学内容离开了大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大学生不愿上体育课,因此,应该根据学校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教师的各种特长技能,多开设学生喜爱的前沿运动的项目。
2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单单以项目调动兴趣显然不够,更为重要是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学生从接触体育课以来,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体育课都是相同或相似的内容,终身体育思想并未形成,我们在教学思想上,强调培养学生达到个体发展目标,全面的身体素质达到健康体适能的要求。项目内容的选择则强调符合学生需求、易成为终身参与的健身项目,这类项目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3建立特色体育项目—“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
我院进行的“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拓展,把原有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跑、跳、投、攀越和跨越等基本内容,拓展到社会,拓展到大自然,从而打破体育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模式。“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强调健身胜、娱乐性、终身性和实用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中途径多样,方法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学生的不同体育需要,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这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可以解决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问题。开课方案是:利用周末两天进行,凡参加“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学生,免去两周体育课,按个人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给出该课程成绩占总评分的3000(即原素质考试分),未参加该课程的学生照常上课,素质考试分占总评分的3000。总之,我院开设的特色体育项目“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既贯彻了《纲要》的精神,又拓展了当前学校体育的教学模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开设普及性的体育人文知识讲座和体育知识竞赛,达到宣传体育知识的目的
我院体育课另一大特色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体育人文知识讲座和坚持举办体育知识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已经成为体育课的补充,将课堂上无法办到的或没有时间细化的体育文化教育放在课外完成,对实现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5对担任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师的要求提出更高要求
宜春学院是综合性公办本科高校。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宜春师专、医专、农专和宜春市职工大学合并组建为宜春学院。
学校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而今的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合并升本以来,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单科教育向综合性教育的转变。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后勤服务等方面均有质的提升。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士、本科、专科学生20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高安校区,共占地150余万平方米。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硕士占50%以上。学校外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高级专家为教授。
学校共设有19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现有60余个本科专业,拥有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2011年创办全省第一所服务外包学院。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以教育学、医学、农学为主,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获得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0多篇,生物医药、美容医学、两系杂交水稻研究达到国内水平。“乌索酸标准样品”通过国家审定并成为江西第一个国家标准样品。
学校秉承“大爱育人”、“面向地方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建有100余个学生社团,致力培养基础实、素质高、创新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各类比赛获奖800余项,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随着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提升。目前,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我校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考研、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学生考研率、就业率不断提高,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江西省同类院校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此外,学校还被评为“全国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
目前,宜春学院正沿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实力、同类高校中有影响的综合性本科院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艺术类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这两个艺术类专业是江西省高校最早兴办的专业。其主要特色是建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底蕴,有利于开掘学生的专业深度,扩大学生的专业宽度,延长其艺术生命。学院注重专业建设,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学院拥有赣西民俗文化研究所、语言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以及“传播学”、“文艺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重点学科。这些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土壤。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有教师74人,教授、副教授38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其中52%的教师拥有硕、博士学位。为适应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2006年以来学院投入500多万元建设“现代传媒综合实验室”(2007年评为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括电视、摄影、演播、录音、化妆、视听、广告等实验室。近两年又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了视听室、形体房、画室,新添了摄影摄像等配套设备,实验室总面积已达790多平方米,实验室条件大大得到改善。同时,学院在省内外建有新闻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教学实践基地和教学合作基地。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与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高校保持专业交流和合作关系,形成专业发展互动。同时与省、市广播电视台保持业务联系,促进了专业教师专业实务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已具备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并充满活力的教学专业队伍。
“走进文传院,就是一家人”是学院的育人理念。学院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探究艺术人才培养新途径,坚持“笔头、口头加镜头”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法,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能适应新媒体和综合媒体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联系电话:0795—32029393202927 邮箱:wcxyyk@126.com
播音与主持艺术
培养目标:依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学科优势,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功底,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知识,并具有采、写、编、播能力,能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他传媒机构和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节目主持、文艺和语言文字工作等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科复合型高级应用型人才。
报考条件:要求考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170CM、女生身高160CM,发音器官无缺陷,无色盲、夜盲。
广播电视编导
培养目标:依托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学科优势,培养具备文学、新闻传播学及广播电视艺术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并在掌握广播电视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专业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系统、广告及文化传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制作及主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报考条件:要求考生无表达障碍,无色盲、夜盲
三、音乐舞蹈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音乐舞蹈学院设有音乐学(师范类)、舞蹈学(师范类)、学前教育三个专业,音乐学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声乐》为江西省精品课程。全院现有本科学生700余人,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正、副教授14人,有多名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常务理事。部分教师先后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江西省劳模”、“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江西省高校优秀教材奖”、“宜春学院职业道德模范教师”等荣誉、奖励。
学院注重教学质量、注重艺术实践、注重人才培养。近几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文艺汇演、专项比赛中获奖多项。舞蹈《碗》获“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优秀学校组织奖;舞蹈《大山的声音》获“第四届江西艺术节”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舞蹈《大爱无声》获“江西省第三届大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舞蹈《酒.还是那酒》获“江西省大学生电视歌舞大赛一等奖”;舞蹈《去得!去得!?》获“江西省第四届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创作一等奖”;声乐独唱、合唱、小组唱也多次在全省声乐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音乐专业学生获“第二届江西钢琴艺术节钢琴大赛”专业组一等奖。
学院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手段先进。艺术教学大楼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拥有钢琴房150余间,200余平方米的舞蹈房各5间,音乐厅1个及多间电钢琴教室、多媒体教室、军乐团排练教室、民乐团排练教室等。艺术大楼功能完备,设施一流,为教学、创作、实践、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学院学术科研成果丰硕。先后获教育部立项重点课题一项,省级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三部,教材十余部,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丰富了我院办学内涵。
学院加强对外交流、建立国际合作办学。在开展赴日本、香港对外文化交流后,我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1+4”“4+2”合作办学项目是校际合作办学项目。“1+4”合作办学项目即中方应届音乐类高考生参加由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共同组织入学考试,通过考试者进入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学习一年的俄语培训及相关专业学习,成绩考核合格者,进入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学习四年,取得中国国家教育部认可的该校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4+2”合作办学项目即考入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学生在校本科学习四年后,成绩合作者,可申请参加由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与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共同组织的考试,考试通过者可进入俄罗斯格拉组诺夫音乐学院读研究生,学制两年,成绩合格者毕业,取得中国国家教育部认可的该校专家学历和文凭(等同于中国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
联系电话:0795-3200628
音乐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舞蹈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舞蹈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舞蹈教育工作者。
四、美术与设计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美术学、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动画五个专业,其中美术学(教师教育)设置了油画、版画、中国画三个专业方向,环境设计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2010年,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全国共48所试点学校)。目前,在校学生1300余人。学院教学设施完善,拥有一万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艺术教学大楼,以及美术馆、设计工作室、电脑工作室、数字动画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版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国画工作室、陶艺工作室、手工制作工作室、摄影工作室、图书资料室和先进的现代数字教学系统。
学院教师队伍学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有正副教授18人,、省级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设计艺术家40多人,师生作品入选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和国际影展及各类、省级美展、书法展、动画展、设计展作品300余件,并获得各种奖项。毕业的学生有的已成为中国美协和省市美协会员,有的担任国内外设计、制作公司总策划和设计师,也有的创办艺术设计类公司。毕业生普遍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育人、关注实际、倡导创新”的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培养美术教师和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联系电话:0795-3200591
美术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学校美术教育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美术创作、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和美术创作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以及品牌策划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能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动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型艺术人才。
书法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书法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书法教学、创作、研究和鉴赏能力的书法教师与出版、文博、艺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体育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表演(体育表演)和运动训练三个专业,在校学生900余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8人,硕士生导师3人,裁判2人,具备国家运动健将水平的教师2人,具备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的教师5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42%。部分教师先后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学院拥有功能设施齐全、技术条件先进的现代体育场馆,能较好的满足教学、训练、比赛的需要。
学院表演(体育表演)专业学生素质全面、专业能力突出,多次代表江西省参加体育舞蹈和健美操的国内各种赛事。在2011年江西省“南昌理工学院杯”学生体育舞蹈比赛获得金牌十七枚,银牌两枚,铜牌三枚;在同年里第十八届江西省体育舞蹈锦标赛获得金牌九枚,银牌十一枚,铜牌三枚;在2012年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获得金牌七枚,银牌八枚,铜牌七枚;同年里参加全国第二十二届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两枚的好成绩;在同年里参加全国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暨全国学生运动舞蹈大赛荣获金牌九枚,银牌五枚,铜牌一枚的好成绩;在2013年江西省学生体育舞蹈比赛中荣获金牌六枚,银牌十枚,铜牌五枚。在2013年11月份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十三枚,银牌四枚,铜牌三枚。在2013年12月“中顺洁柔杯”第23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中荣获金牌两枚、银牌一枚、铜牌一枚。
在2008年世界健美操冠军赛中,教师林志文荣获六人操金牌一枚和铜牌一枚;在2009年10月“健力宝亚运啦啦队全国选拔赛”华中赛区晋级广州总决赛中技巧啦啦操队获金牌;在2011年全国健美操联赛获三金一银;2011年江西省健美操锦标赛获两个铜牌。
联系电话:0795-3202065
表演(体育表演)
论文关键词:高职;校园;体育文化;途径
一、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校园文化。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尤其是精神状态的特征。
1.导向性。通过文化的传递模式,将体育文化以间接或直接影响方式提高学校的声誉。
2.教育性。体现在学校体育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两个方面,关系着体育文化传播的继承性和延续性。
3.竞争性。借助社会竞争的虚拟化,达到对学生竞争意识与心理品质的培养目标。
4.娱乐性。学校体育文化因其娱乐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学生的娱乐活动和校园生活紧密结合。
5.健身性。健身功能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核心。
(三)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价值和意义
1.思想精神价值。体育文化包括个体和团队两个方面。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吃苦耐劳、努力拼搏的精神,体育团队精神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整合效应。
2.生物学价值。研究表明,人经过一定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大脑皮层的兴奋,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性,骨骼更结实。
3.心理学价值。体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协作、游戏和对抗比赛的获胜等都会使人回味无穷,在身心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4.生活、娱乐价值。体育文化使大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理地利用空余时间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二、高职校园体育文化现状
(一)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高职大学生对体育在健身、生活、娱乐、审美以及心理和智力培养所展现的价值认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体育行为。有关研究显示,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体育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对体育的深层次影响,多数高职大学生无法领会。
(二)校园体育制度现状
学校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师和学生能够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完善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对于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场地设施的管理规定,以及体育教师的职责、奖惩制度、学校体育运动竞赛规则都有明确的制度,并且学校管理部门设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现状
体育物质文化环境是经过人对自然物质的组织改造与利用从而形成的文明形象,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学校中体育建筑、运动设施、场地器材等物质氛围的建设都必须经过设计,进行组织改造和利用,构成物质文化活动的新环境。
三、加强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目前,应该针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对高职大学生积极引导,提高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认识。
(二)举办校园体育节
校园体育节是一种促进社会文明的精神文化,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广播操比赛、健美操和体育舞蹈、各种球类比赛、体育知识讲座和竞赛、体育教学表演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节活动使高职大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发展体育爱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
(三)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
课外体育活动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生动、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有助于冲破校园文化的封闭性,增强开放性,还有助于弘扬校园文化的创新精神。高职院校应该有计划地不定期开展多样化的课外体育活动。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健身舞蹈,教学内容设置
健身舞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例如:形体芭蕾、有氧拉丁、广场舞蹈、交谊舞、健身秧歌等等。形体芭蕾和有氧拉丁在国外比较流行,在国内刚刚兴起的有形体芭蕾、有氧拉丁和健身秧歌等,广场舞蹈是比较普遍的大众健身方法。健身秧歌是健身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仅仅局限于老年人,如今已在各年龄层次开展。作为我院体育课程设置中的一项内容,健身舞蹈的教学内容如何定位,让更多的学生去认识它、接受它,从而转化为由内自发的兴趣浓厚的练习它,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最终成为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是需要我们探究和不断改进的。
我院大部分学生均来自乡镇、农村,生理处于青春期后期,青春期不仅是生长发育的阶段,而且还是塑造优美形体的极佳时期。而心理上比较紧张、抑郁、不自信。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健身舞蹈有所改善和改变,健身舞蹈不但能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改变学生的外部形态结构,而且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我院体育课程设置情况为:体育课程开设两学年四学期,每学期28学时。第一学期为基础体育课,以班级建制授课,教学内容为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和身体素质练习;第二、三、四学期为选项体育课,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兴趣、体育基础等情况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其中二、三学期为初级班,第四学期为高级班。我院体育课开设球类(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 拨击类(散打、跆拳道、武术等),艺术类(健美操、健身舞蹈、体育舞蹈、瑜伽等), 保健类(体育保健、太极拳等), 还有最新的轮滑项目等,所有这些项目均采用网上选课的方式让学生去自主选择。另外还开设了体育保健课,主要针对伤、病、残、体弱、特殊体型等学生开设,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从而达到保健和康复的目的。
我院开设健身舞蹈课程至今已有4个学年,这个课程比较新兴,得以借鉴的东西很少,在不断地摸索中,我们最终确定了具体的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是以舞蹈的基本姿态、手位、脚位、健身舞蹈小组合、健身秧歌小组合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参与者的身体练习,体现人体运动美的身体姿态,不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提高了艺术修养。对全身大部分的关节和肌肉、韧带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同时能很好的培养学生高雅优美的身体姿态,体现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健康体魄。开设该课程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从选课的情况可以看出。健身舞蹈每次选课人数均超过各项平均人数,收到广大学生喜欢。
健身舞蹈在具体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主要分为初级班和提高班教学。基础班主要是徒手类教学,以舞蹈的基本姿态、手位、脚位为基础,以形体舞蹈为主要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健身舞蹈的基本理论和常识,初步掌握基本技术、技能;通过学习,修饰、改善、矫正身体的不良姿态,提高对正确姿态的控制能力,塑造健康、健美的体形,培养学生高雅优美的身体姿态;通过对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的反复感受,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培养乐感,初步培养动作的表现力;发展学生的柔韧、力量、协调、弹跳等身体素质,增强呼吸、循环系统的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愉悦身心,促进身心全美发展。形体舞蹈采用优美舒展、简单易学,融入部分民族舞蹈特点的动作,动作练习起来既优美有具有特色,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级班教学是在初学班的基础上利用器械来完成教学,主要利用扇子来完成动作。课程目标为:通过学习基础理论,进一步了解科学塑身的锻炼方法,为其今后的自我锻炼做基础;以提高灵活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通过组合动作练习,进一步提升对肢体的控制能力,塑造良好的体形和优美的姿态;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积极进取、相互合作的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对健身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当然,我们在制定健身舞蹈的教学内容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先后改动过三次,最终制定出适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初级班教学时,刚开始我们主要是以基本动作、把杆练习为主,学习简单的八个八拍的健身舞蹈小组合练习。出发点是为了先打好基础,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但是学生的兴趣度不高,原因是这些练习要求较高,学生难以完成,并且练习的过程比较枯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健身舞蹈小组合。后面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们则侧重于健身舞蹈组合练习,由八个八拍增加至二十四个八拍的动作,把舞蹈的基本姿态、手位、脚位等基础内容贯穿始终,在教学过程中提示、提醒学生注意姿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讲解、镜子的比照、同学之间的比较等等,逐步提高对自我身体姿态的要求,提升对动作美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在健身舞蹈组合内容的安排上是适合男女学生共同练习的动作,当中会有2—3个动作如大鹏展翅体现男性的阳刚之美和傣族的孔雀舞来展示女性的婀娜多姿,更是受到学生的欢迎。
高级班扇子舞教学中,刚开始是手持双扇,配以柔美的音乐进行学习,音乐的节奏感不是很强,那么相应的动作也是柔美舒展,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下来,各有优缺点,优点是:动作舒展大方,有利于紧绷神经的放松,受到女生的欢迎。缺点是:学生对于音乐的节奏掌握不好,练习强度偏低,男生不感兴趣。如何改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能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当时还成为我们的一点点难题。与此同时,国家体育总局正推广第三套健身秧歌,我们从中抽取了部分动作教授给学生,受欢迎度大大提高,这套健身秧歌节奏欢快,曲调明朗,动作优美,男女学生都适合练习,并且健身效果明显。自此以后,在高级班的健身舞蹈教学内容安排上,就以第三套健身秧歌为基础,改编了一部分动作,让它更适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学习,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在学完后,还参加系部的一些演出,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也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健身舞蹈这一运动。
健身舞蹈课程的开设,不但可以满足学生喜爱舞蹈的内心需求,从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还可以以点带面,促进全民体育的开展。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愉悦身心,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个人认为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健身舞蹈这一课程,有着很实际的意义,必然也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 炎 《从健身秧歌的编创浅析大众健身舞蹈的发展趋势》 体育文化导刊 2006.8
2. 唐 和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职业实用性的研究》 中国商界2010.6
3. 叶 超 《关于体育课程设置方向的现状分析》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5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消费 现状 分析
广义的体育消费指一切直接或间接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个人消费。而狭义的体育消费则指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它包括观看体育比赛、体育表演、购买运动器材、从事体育活动等。近年来,大学生的数量在逐年的增加,大学生群体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集体,而当今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性日趋变得平凡,大学生也将成为体育消费的主力军。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正逐步走向大学,花钱买健康,享受运动乐趣是大势所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
1.2 研究方法
文献法、理论分析法、逻辑推理法
2大学体育消费现状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其水平可用价值(货币)单位来表示。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时所选择主要内容为,体育服装、鞋类、观看比赛、体育器材、体育书籍、报刊、租用体育场地、运动保健。
3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需求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例如体育消费的环境、观念、消费品价格与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兴趣与闲暇时间有关。
3.1体育消费的环境
消费的环境包括消费自然环境、消费的社会环境、消费的文化环境。下面就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环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状况分别探讨一下。(1)有利因素:学校开设体育课,学习内容丰富,例如:游泳、篮球、健美操、乒乓球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在这种宏观环境下将有利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其次,体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发展,为大学生体育的"终生化"打下坚实的基础。(2)不利因素:首先,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而学校场馆的数量增幅较小,这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相对下降。
3.2体育消费的观念
体育活动既是一种身体的运动又是一种心理上的活动。体育活动已被越来越被现代人所接受,大学生对体育消费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广泛的认同性,经调查得知:学生认为健康投资有必要,这说明大学生对体育参与、体育锻炼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体育消费观念有所增强。强身健体是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首要目的,而且还可以欢度余暇、改变体型、健美减肥。体育运动是促进人际交往的最好方式。人们可以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信息、调整情绪、展现自我、增进同学和朋友间的友谊和亲密感。
3.3体育消费品价格与大学生的经济来源
体育消费品价格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体育消费价格高低的认定,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二是体育消费品本身的问题。经济好的学生日常月均消费支出越多,反之,月均消费低的这个群体除了一些必备运动服装器材外,他们对体育的消费以不花钱或少花钱为主。而体育消费品本身的问题主要是价格和质量这两方面的问题。质量好的价格高,价格便宜的质量又低劣,这使学生处于两难的境地。由于大学生在经济来源方面受限制,所以他们很难进行体育消费的。从上述的调查结果可知,体育消费品价格与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呈负相关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
3.4体育兴趣与空暇时间
根据访问调查,在校大学生选择体育活动的项目中男生比较感兴趣的有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女生分别是:健身操、瑜珈、体育舞蹈、羽毛球等。
经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把课余时间都用于上网、与朋友交流甚至逛街。这样就造成真正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还不到10%。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空暇时间比其他一些社会群体要多一些,然而,他们的体育消费时间却很少,由此可证明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比较薄弱。因此,想要很好发展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那么解决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薄弱的问题是首要任务。
4 结论
生命的第一涵义是生存,生存的前提是健康。加大学校体育场地、场馆、器材的投入,有助于学生体育锻炼,扩大体育消费的环境,加强体育消费的氛围,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4.1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体育消费的环境、体育消费的观念、体育消费品价格与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体育兴趣与闲暇时间等。
4.2调查发现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经济能力有限,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供给,体育消费意识淡薄,消费结构单一。
4.3经济来源与体育消费品价格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他们进行体育消费。
4.4大学生的空暇时间和兴趣也对他们进行体育消费有一定的影响,是很好发展体育消费市场必须解决的问题。
5 建议
5.1 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加大学生体育消费资金,这样会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提高个人、家庭、社会的文明程度。
5.2 加强在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宣传,使大学生的健身观念有所提高。
5.3 不断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他们适应学生体育活动兴趣需求的能力,多开展一些符合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体育运动项目。
5.4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的投资建设力度,并开发利用好现有条件,改善学校体育活动设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卫国等:广东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2.5
[2]尹世杰蔡德荣等:《消费经济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3]何敏学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 2004.3
[4]李萍:浅析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
[5]黄小波李一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技》1997.2
摘要:本文从青海省健美操课内容选择的种类和方式,影响教学内容选择的因素和课外健美操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果:青海省高校健美操课教学内容以《锻炼标准》为主。教师认为学生的兴趣和场地设施情况是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因素,健美操协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关键词:青海省 高校 健美操 教学
一、前言
健美操具有集健美和健身于一体、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动作的多变性和协调性以及广泛的群众性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大众健美操是集健身、娱乐、防病为一体的群众性普及性健身运动,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也便于在高校内开展,因此全国已被广泛纳入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并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属于大陆高原气候[1]。青海省高校处在高原环境中,这种高原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教学的现状的研究也就具有了其一定的独特之处。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的师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以三所高校的健美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撰写研究论文的过程中,通过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网站查阅相关论文130余篇。并对这些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为本研究顺利进行提供理论依据。
问卷调查法:根据青海省高校的现实状况和本文的研究需要,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为青海省高校健美操教师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青海省三所高等院校发放教师调查问卷共10份,回收1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数理统计法:本文采用SPSS18.0对回收的问卷和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以及对问卷信度效度检验,图表由Excel2003进行绘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青海省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情况
通过对青海省三所高校健美操课教学内容的调查,高校健美操的总体教学内容包括了《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自编成套健美操、拉丁风格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啦啦操和民族健身操。
从表1可以看出,《锻炼标准》是青海省高校健美操教师选择的主要教学内容,有90%教师选择在教学中加入《锻炼标准》教学。其次是自编成套健美操,有40%的被调查教师选择这一项在健美操课堂中教授。自编成套健美操是创编者根据健美操的特点和运动规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运动目的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创编。高校健美操教师一般会根据大学生的生理阶段特点、身体素质、场地设施、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健美操教师自己的风格和喜好等,编排适合大学生的自编成套健美操进行教学。
拉丁风格健美操在对教学内容的调查中也较为常见。以体育舞蹈为元素的拉丁风格健美操多为女性所喜爱,教师在编排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同时加入了自己喜欢的风格,另外也考虑到学生的性别比例和喜好所编排的拉丁风格健美操在健美操教学中也多有运用,有30%的健美操教师选择了此类风格的健美操加入教学内容。
竞技健美操、啦啦操都是专业性和表演性较强的健美操种类,其中有10%的教师选择了此项进行教学。这两种健美操的动作复杂多变、对力量、柔韧和身体协调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对健美操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质有要求较高。
民族健身操是青海高校健美操教师创编的一种特有的健身操种类。健美操教师针对青海省藏族、回族、土族、萨拉族等多民族的地方特色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所创编的健美操,符合地域和多民族的环境特征。土族健身操是依据土族安昭舞蹈的基本动作,结合健美操的特点创编的一套健身操。撒拉族健身操在创编过程中融入了撒拉族舞蹈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藏族健身操是吸收了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的动作特点创编的有氧健身操。在所调查的健美操教师中有一位教师选择教授民族健身操,占总调查人数的10%。
(二)影响健美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分析
健美操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除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还有很多影响因素。其中学生的兴趣、学生身体素质、场地设施和领导重视程度都是主要影响因素。
表2显示,健美操教师认为影响教学内容选择的因素中,选择学生兴趣因素的为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0%;选择学生身体素质因素的为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0%;选择场地设施因素的为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0%;选择领导重视程度因素的为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0%。说明健美操教师认为在选择教训内容时,首先会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场地设施的情况,其次会考虑领导重视程度,最后会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
四、结论与建议
(一)青海省高校健美操课教学内容以《锻炼标准》为主,其次是自编成套健美操,另外民族健身操是青海省高校特有的健美操教学内容。
(二)教师认为学生的兴趣、领导重视程度和场地设施情况是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因素。
(三)在选择健美操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编排时多采用一些加入民族风格的动作和音乐,例如民族健身操等。也可加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风格和街舞动作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校领导应加大对健美操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场地设施的投资力度,多举办健美操的比赛和表演。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12(60-61)
[2]刘倩.影响《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在河南省普通高校实施的因素调查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