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口腔健康调查报告

口腔健康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12 21:22:22

口腔健康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 12岁儿童;龋齿;牙龈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8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a)-0100-05

Investigation on oral health status of 12 years-old school children in Langfang City and its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LIU Min1 GAO Ping2 SUN Peng1 HAN Yongcheng1

1.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Dentistry, Beijing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2.Langf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Center, Hebei Province, Langf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ral health status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of 12 years-old school children in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oral health promotion project. Methods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adopted. A multiple stratified and cluster randomized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gain 907 12 years-old school children from Guangyang District, Sanhe City, Yongqing County, Hui Autonomous County of Dachang and Wen'an County of Langfang City. Oral health examination and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collect related information.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permanent caries was 28%, DMFT was 0.51, the percentage of filled teeth among filled and decayed teeth was 18%. The pit and fissure caries of first molar consisted of 77%, and the percentage of children with dental calculus was 29%.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44% of children reported to brushed teeth twice a day; the percentage of children reported gum bleeding was 45%; however, only 8% of children recognized they had gingivitis. 33% of children claimed they could gain oral health knowledge in school. Conclusion Sealant program is recommended for high caries-risk subgroup of 12 years-old school children based on the high prevalence of pit and fissure caries in first molar. School-based and integrated oral hygiene instruction program are urgently needed.

[Key words] 12 years-old school children; Dental caries; Gingival bleeding

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患龋水平以12岁儿童的龋均作为衡量标准,根据既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12岁年龄组恒牙龋均一直低于1.1,属于“很低”的等级[1-3]。近些年人们物质生活逐渐提高,口腔保健的发展相对滞后,有可能导致患龋增加,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正经历这样的进程[4]。因此有必要定期监测各地12岁儿童的患龋状况和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我国中老年人牙周疾病负担重,根据2005年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道,35~44岁中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仅为14.5%[2]。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态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牙周病[5]。根据全国及各地既往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报道,12岁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差[2-3,6-7]。

廊坊地区尚没有开展过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近些年地方政府认识到口腔预防保健的重要性,计划开展口腔健康促进项目。为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廊坊12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了解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订口腔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廊坊市辖2个市辖区(安次区和广阳区)、5个县(三河市、霸州市、香河县、永清县、固安县)、1个自治县(大厂回族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文安县和大城县)。首先按照行政区划分进行分层抽样,从2个市辖区中随机抽中广阳区;从5个县中随机抽中三河市和永清县;大厂回族自治县纳入研究;从2个代管县级市中随机抽中文安县;共5个地区纳入研究。12岁儿童从小学6年级或者初中一年级中选取,每个区县按生源类型分为城市为主和城乡混合两层,每层内抽取1所学校,选取抽中学校内所有12岁儿童。本次调查首先向所有被抽中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925份,在口腔检查当天收回问卷,完成口腔检查并收回有效问卷的学生907名,应答率为98%,没有应答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口腔检查当日未到。

1.2 临床检查

口腔检查在学校现场进行,使用人工光源、口镜和CPI探针。龋齿的检查参照WHO标准[8],只记录成洞的龋坏,分别记录每个牙为完好、龋、因龋充填或者因龋缺失(DMFT)。本次检查将龋坏牙(DT)和因龋充填的牙(FT)分为窝沟来源、光滑面来源和不能区分三种类型,判断的依据参照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9]。所有前牙的龋坏(或者充填体)均记录为光滑面来源,前磨牙和磨牙的龋坏(或者充填体)区分来源,具体如下:①如果龋坏(或者充填体)只位于窝沟点隙或者光滑面,则分别记录为窝沟来源或者光滑面来源;②如果窝沟点隙或者光滑面分别有龋坏(或者充填体),则记录为光滑面来源;③如果龋坏(或者充填体)波及范围大,残根或者残冠则记录为不能区分。两名经验丰富的检查者完成所有临床检查。两名检查者对龋判断的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4,属于完全可靠的范围。

记录牙结石状况,检查16/17、11、26/27、36/37、31、46/47指数牙,有牙结石记为1,没有牙结石记为0,缺失牙记为X,其他情况记为9[9]。用Dean氟斑牙指数检查氟斑牙状况[10],0为正常,1为可疑,2为很轻,3为轻度,4为中度,5为重度,9为不做记录。两名检查者中,一名具有多次氟斑牙检查经验,该研究者检查的样本进行了氟斑牙评价,另一名研究者没有进行过氟斑牙检查的培训,其检查的样本人群没有评价氟斑牙情况。

1.3 问卷调查

采用结构问卷,由学生自行填写,本问卷之前用于2005年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2]和北京地区系列流行病学调查[3],主要内容包括:口腔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就医行为、自我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评价、对口腔保健的态度、对牙龈炎和含氟牙膏的认知以及口腔保健知识来源等信息。

1.4 统计学方法

口腔检查表和调查问卷双录入Excel,核查无误后转入SPSS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双变量相关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获得有效样本907人,平均年龄为12岁7个月,城市为主儿童406人,占45%,城乡结合部儿童501人,占55%,各地区人数及男女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各地区调查对象性别和年龄基本信息

注:与三河市比较,*P < 0.05

2.2 患龋状况

全市28%(255名)的12岁受试对象恒牙有龋坏,DMFT为0.51,各地区之间的患龋率和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不同地区12岁年龄组儿童患龋状况

注:DT:龋坏牙;FT:因龋充填牙;DMFT:龋失补牙数

所有受试对象龋失补总牙数为464颗,其中,龋坏牙379颗,失牙1颗,因龋充填牙84颗,龋补充填率为18%。第一恒磨牙龋坏225人,占总人数的25%;龋坏牙数357颗,占龋失补总牙数的77%;除外1颗第一恒磨牙因龋缺失外,其他龋坏和充填体均源自窝沟。在调查人群中第二恒磨牙已经萌出的有607人,占67%,不同牙位龋坏情况见表3。本调查样本只有14名儿童的41颗第一恒磨牙进行了窝沟封闭,接受封闭的儿童比例是1.5%。前磨牙和磨牙的所有龋坏/充填体均位于窝沟,占所有龋坏/充填体的95%。

表3 不同牙位龋坏情况[n(%)]

2.3 口腔卫生状况

本研究有29%的受试对象(259人)能检出牙石,其中,三河市牙石检出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各地区牙石检出率见图1。

图1 不同地区12岁儿童牙石检出率

2.4 氟斑牙流行状况

本研究共有571名受试对象进行了氟斑牙评价,其中,文安县的氟牙症指数为0.49,其他地区均小于0.4,详表4。

表4 各地区12岁年龄组氟斑牙指数

2.5 相关危险因素

2.5.1 甜食的摄入本研究有超过36%(312名)的受试对象(应答人数863名)自我报告每天至少进食甜食1次,各个区县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见图2。睡前进食甜食的行为在本调查中极少,只有3%(28名,应答人数898名)。

图2 不同地区12岁儿童每天进食甜食的百分比

2.5.2 口腔卫生行为及对含氟牙膏的认知和使用本研究有44%(395名,应答人数892名)的受试对象自我报告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45%(400名,应答人数892名)能做到每天刷牙1次。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比例在各个区县之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8),见图3。有77%(682名,应答人数884名)的受访者回答没有听说过含氟牙膏,不同区县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见图4。在听说过含氟牙膏的学生(202名)中,29%(54名,应答人数185名)报告自己现在用含氟牙膏,42%(76名,应答人数181名)认为含氟牙膏对牙齿有好处,见图5。

图3 不同地区12岁儿童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的百分比

图4 不同地区12岁儿童自我报告没有听说过含氟牙膏的百分比

图5 听说过含氟牙膏的12岁儿童认为含氟牙膏对牙齿作用的

认知构成比

2.5.3 对牙龈炎的认知本研究有8%(68名)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有牙龈炎,58%(517名)认为没有,另有34%(308名)回答不知道(总应答人数893名),但报告刷牙或者吃东西时牙龈出血的比例是45%(264名,应答人数591名),远远超过8%的比例。牙龈出血后77%(202名)的儿童选择清水漱口,41%(107名)会注重刷牙,就医的比例低,只有7%(19名),见图6。75%(670名,应答人数891名)的受试对象已经认识到刷牙出血是不正常的,60%(527名,应答人数883名)认同细菌是引起牙龈发炎的主要原因,58%(511名,应答人数880名)同意清洁牙齿(刷牙、使用牙线等方法)能预防或者减少牙龈出血。

1:注意刷牙;2:清水漱口;3:用盐水或者药物漱口水漱口;4:服用药物;5:请牙医治疗;6:不理会;7:其他方法

图6 牙龈出血后12岁儿童采取各种措施的百分比

2.5.4 对口腔保健的态度绝大部分受试学生对口腔保健持积极态度,认同个人后天保护、定期口腔检查和预防能促进口腔健康,并且认识到口腔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见表5。

表5 12岁儿童对口腔健康态度内容的认同情况

2.5.5 知识来源途径被调查对象获取口腔健康知识的来源比较丰富,其中有约1/3的学生能从学校获取口腔健康知识,见表6。

表6 12岁儿童获取口腔健康知识来源途径

3 讨论

本调查样本12岁儿童恒牙DMFT为0.5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属于“很低”的等级,与以往研究结果相近[2-3,6-7]。绝大部分龋为开放性龋,龋补充填率低,说明治疗滞后。龋洞早期充填成本低、痛苦小而且效果好,建议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家长对儿童恒牙龋坏的认知,并促进家长带儿童尽快就医,防止龋坏进一步加重。

12岁是第二恒磨牙萌出的时期,本样本人群中第二恒磨牙萌出率为67%,但已有5%的学生发生龋坏,占所有龋坏牙数的11%。提示该年龄段的儿童处于龋易感期,要抓住时机加强干预。本研究中,窝沟来源龋坏占所有龋坏的95%。第一恒磨牙龋坏占所有龋坏的77%,全部为窝沟龋,接受窝沟封闭儿童的比例极低,只有1.5%,而第一恒磨牙龋坏的儿童有25%。窝沟封闭是预防第一恒磨牙龋坏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11-12],建议在人群中开展适龄儿童窝沟封闭项目。考虑到该地区恒牙患龋率低,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要严格适应证,筛选出龋易感人群和龋易感牙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廊坊地区属于高氟区,现在大部分区县的饮水经过水氟控制[13-14]。文安县氟斑牙指数超过0.4,流行强度为“边缘”,其他地区均为“阴性”,体现出政府控制水氟浓度的成效。本研究非氟斑牙专项调查,结果仅供参考,同时建议日后开展氟化物摄入和氟斑牙流行状况的系统研究。

本调查中12岁儿童每天刷牙的比例接近90%,但自我报告牙龈出血的比例很高,而且牙石检出率接近30%,说明12岁学生刷牙清除牙菌斑的效率不高。问卷调查还发现12岁学生缺乏口腔卫生相关知识,接近一半(45%)的儿童自我报告有牙龈出血,但认为自己有牙龈炎的比例只有8%。虽然大部分受试儿童认识到牙龈出血是不正常的,但对牙龈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的认知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河市牙石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可能的原因是三河市受试对象的平均年龄是13岁,而其他地区都是12岁。提示12岁儿童牙石形成速度很快,必须尽早开展有效的口腔卫生干预措施。

此外,本调查中12岁儿童自我报告睡前进食甜食的比例少,说明长期以来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调查人群对含氟牙膏的认知程度低。绝大部分儿童对口腔健康持积极态度,口腔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可喜的是有约1/3的学生报告能从学校获取口腔健康知识。提示可以通过学校这一平台加大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廊坊属于已经控制的高氟地区,尤其要澄清在该地区使用含氟牙膏的相关问题[15-16]。

综上所述,口腔卫生差、牙龈出血比例高是本研究12岁儿童的主要问题,建议充分利用学校平台加强对学生的口腔卫生指导。12岁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龋高发,建议在适龄儿童中开展窝沟封闭项目,但同时考虑到第一恒磨牙在人群中龋坏的比例是25%,在进行窝沟封闭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筛选龋高危人群。

[参考文献]

[1]胡德渝.预防口腔医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

[2]齐少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

[3]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2012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5.

[4]Petersen PE. The World Oral Health Report 2003: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oral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the approach of the WHO Global Oral Health Programme [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03,31(Suppl 1):3-23.

[5]Drisko CL. Periodontal self-care:evidence-based support [J]. Periodontol,2000,62(1):243-255.

[6]Wong MC,Lo EC,Schwarz E,et al. Oral health status and oral health behaviors in Chinese Children [J]. J Dent Res,2001,80(5):1459-1465.

[7]Wang HY,Petersen PE,Bian JY,et al. The second national survey of oral health status of children and adults in China [J]. Int Dent J,2002,52(4):283-290.

[8]Wor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Basic Methods(4th edition)[R]. Geneva:Wor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40-44.

[9]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3.

[10]Dean HT. Classification of mottled enamel diagnosis [J]. J Am Dent Assoc,1934,21:1421-1426.

[11]Ahovuo-Saloranta A,Forss H,Walsh T,et al. Sealants for preventing dental decay in the permanent teeth [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3,28(3):1830.

[12]梁红梅,李晓生.学龄前期儿童龋齿治疗前护理对治疗过程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9):140-141.

[13]贾丽辉,马景,杜永贵,等.2009年河北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调查[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1,30(2):184-187.

[14]黄晓琳,陈永芳.学龄前儿童乳磨牙浅龋应用窝沟封闭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21):196-197.

[15]Petersen PE,Lennon MA. Effective use of fluorid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ntal caries in the 21st century:the WHO approach [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04, 32(5):319-321.

[16]Walsh T,Worthington HV,Glenny AM,et al. Fluoride toothpaste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for preventing 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20(1):7868.

(收稿日期:2014-02-10本文编辑:程铭)

第2篇

摘 要 目的:了解卓尼县一年级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及流行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按《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要求和学生健康档案涉及内容进行调查。结果:801名一年级新生中存在各类口腔疾病476例(59.7%)。其中换牙798例,换牙率99.6%;龋齿426例,龋齿率53.2%;双层牙26例(3.2%),暴牙17例(2.1%),反牙4例,氟斑牙1例,锥形牙2例。结论:本县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其中龋齿是主要问题,其特点是城镇高于农村,农村高于牧区,汉族高于藏族。应该根据儿童牙齿发育特点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少年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关键词 一年级新生 口腔健康 调查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oral health status among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in Zhuoni County

Lu Maocao

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tation of Zhuoni County,Gansu 747500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oral health status and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in Zhuoni County,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Methods:W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ese residents oral health guidelines" and the student health records involved content.Results:In the 801 cases of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there were 467(59.7%)cases have all kinds of oral disease.Among them,there were 798 cases were grow permanent teeth,the grow permanent teeth rate was 99.6%,426 cases were dental caries,the decayed tooth rate was 53.2%,26(3.2%)cases had double teeth,17(2.1%)cases were snaggletooth,4 cases were anti teeth,1 case was buddha spot tooth,2 cases were conic shaped teeth.Conclusion:The children's oral health problems in this county are prominent, wherein the dental caries is a major problem,its characteristics is urban higher than rural,rural higher than pasturing area and the Han nationality higher than Tibetan people.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and health education base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teeth,advocate healthy oral hygiene habits,so we can improve the children's oral health.

Key words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Mouth health;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2012年9月对一年级入学的新生进行了健康情况检查,其中各种调查资料齐全者801名。在调查中笔者负责口腔健康状况检查,对所获资料进行了整理,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调查范围与对象:全县2012年9月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801名。

调查方法:按《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卫生部2009年印发)和学生健康档案涉及内容设计检查项目,逐齿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在学生健康档案中。

统计学处理:现场检查结束后将结果录入Excel工作表统计,并用SPSS17.0进行分析。

结 果

人口学特征:卓尼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40'~104°02',北纬34°10'~35°10',海拔2 000~4 920 m,全县总土地面积5 419.66 km2。全县辖1镇16乡,98个村委会,469个村民小组,2012年总人口109 800人,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

新生801名基本情况,见表1。

一年级新生口腔健康情况:在801名一年级新生中存在各类口腔疾病者476例(59.4%)。其中换牙798例,换牙率99.6%;龋齿426例,龋齿率53.2%;双层牙26例(3.2%),暴牙17例(2.1%),反牙4例,氟斑牙1例,锥形牙2例。

不同民族新生牙病患病情况,见表3。

城镇、农村与牧区学生牙病患病情况:龋齿率:城镇儿童63.9%,农54.1%,牧区45.5%,见表4。

讨 论

口腔健康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从本资料统计的数据看,卓尼县801名一年级新生中467例(59.4%)儿童有不同种类牙齿疾患,其中龋齿426例,龋齿总患病率53.2%,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重庆市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71.6%儿童中存在各类口腔疾病,其中龋齿45.4%,总体罹患率高于本组统计,而龋齿率明显低于本组资料数据,可见龋齿是影响卓尼儿童口腔健康的主要问题[2]。

从表2的性别统计情况看,总牙病患病率男童高于女童,龋齿、双层牙、锥形牙也是男童高于女童,暴牙则是女童高于男童。从表3、表4的龋齿分布情况分析,汉族龋齿患病率明显高于藏族,其他民族低于藏族。在农村和城镇的对比发现龋齿患病率最高的是城镇儿童,其次是农村,牧区儿童最低,恰好与果强报告的结果相反。笔者认为这与现在城乡居民饮食结构和习惯有关,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群的饮食结构及进食习惯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酸性食品的推广、吃零食次数增多、食糖量增加等方面比农村和牧区占有明显优势。牧区儿童刷牙习惯远不及城镇居民,但牧区儿童饮食中肉和奶占的比重较大,一是钙比较充足,二是咀嚼肉食品的同时增强了口腔功能,而城镇儿童虽然刷牙等口腔卫生比牧区好,但食品中肉奶的比重少,又是娇生惯养,整体口腔功能不如牧区儿童。所以龋齿率城镇高于农村,农村高于牧区。

另外,有3.3%的儿童出现双层牙,而且主要集中在城镇儿童中。说明城镇儿童口腔功能较弱,可能与滥补钙剂有关。暴牙多数集中在农村儿童中,其原因尚待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其中2例男孩有锥形牙,而且有其他牙齿的缺失,头发、眉毛稀疏,皮肤白净,符合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的特点,但家长均否认家族遗传史。

总之,卓尼儿童口腔问题比较突出,其中最严重的是龋齿。龋齿如不及时矫治,可影响食欲、消化和吸收功能,继发营养摄入不足,加重体格发育迟滞[3]。因此,应充分调动社会因素,加强中小学生的龋齿防治工作,加大口腔健康教育力度。同时开展定期检查,推广窝沟封闭,对已发现的龋齿及时填充,配合适当的营养干预等,从而降低青少年口腔疾病的患病率。

参考文献

1 果强.甘肃省2005年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35.

第3篇

[关键词] 口腔健康;现况调查;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2(c)-0065-04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问题更加突出。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老年人龋齿患病率分别高达88.1%和98.4%,牙周健康率分别为14.5%和14.1%,总失牙率高达86.1%,龋病和牙周病是公认引起失牙的最常见原因[1]。老年人由于牙龈生理性萎缩,致使没有坚硬的牙釉质覆盖的牙根暴露在口腔中,加上食物嵌塞,容易受到腐蚀,在口腔细菌积累造成菌斑及其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下导致龋病、牙周病[2]。本文旨在了解海口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现况,为老年人的口腔预防保健工作规划提供基线资料和科学依据。

1 ο笥敕椒

1.1 对象

纳入海口市65~74岁在当地居住达6个月以上的常住人口。采用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海口市4个区(秀英区、龙华区、美兰区、琼山区)随机抽取4个居委会作为调查点。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老年人200名,总样本量为800人。为保证足够的有效样本量,避免出现废卷影响结果,每个调查点应增加5%的样本量,即为840人。本研究于2015年6月13日开始为期半年的问卷调查,实际共调查900人。

1.2 检查工具

便携式牙科检查椅和便携式照明灯,平面口镜、镊子以及WHO推荐使用的CPI探针。探针的头部为球形,直径为0.5 mm,在3.5~5.5 mm之间是一段黑色区,在8.5~11.5 mm之间是另一段黑色区。

1.3 检查方法

参照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口腔医生对受试者进行检查,统一检验标准,明确检查目的。使用人工光源、平光口镜和CPI探针检查,以探诊结合视诊,完成口腔临床检查。

1.4 检查内容及龋病、牙周病的诊断标准与计分方法

口腔检查内容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内容(65~74岁)。龋病、牙周病的诊断标准与计分方法主要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检查者按一定顺序对全口的牙齿情况进行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900份问卷,回收缺项

2.2 海口市老年人口腔黏膜健康状况

875名调查对象中,801名口腔黏膜健康,占91.5%;74人口腔黏膜有异常,占8.5%。唇红缘无异常的共870人,占99.4%,1人唇红缘有斑,1人唇红缘有斑糜烂。颊黏膜无异常的有846人,占96.7%,颊黏膜有斑的7人,丘疹2人,疱4人,溃疡6人,结节1人。口底无异常的共869人,占99.3%,口底有溃疡4人,糜烂1人。舌无异常的共869人,占99.3%,4人舌有溃疡,1人有糜烂。硬腭/软腭无异常的共871人,占99.5%,有疱、糜烂各1人,有溃疡2人。牙槽嵴/牙龈无异常的共860人,占98.3%,6人有疱,4人有溃疡,1人有糜烂。

2.3 海口市老年人牙列健康状况

2.3.1 冠龋检出率 海口市老年人冠龋检出率为71.1%,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27),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见表1。海口市老年人牙冠龋均数为(3.15±4.40)颗,其中,男性(2.95±4.33)颗,女性(3.29±4.25)颗,不同性别牙冠龋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8,P=0.260)。

2.3.2 根龋检出率 海口市老年人根龋检出率为56.7%,不同性别老年人根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0.618),见表1。海口市老年人牙根龋均数为(1.85±2.86)颗,其中,男性(1.88±2.85)颗,女性(1.83±2.87)颗,不同性别牙根龋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5,P=0.814)。

2.3.3 龋病检出率 海口市老年人龋病检出率为79.1%,不同性别老年人牙齿龋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2,P=0.497)。

2.4 海口市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

2.4.1 牙龈出血检出率 海口市老年人牙龈出血检出率为57.8%,不同性别老年人牙龈出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0,P=0.258),见表2。海口市老年人牙龈出血检出牙均数为(9.15±11.27)颗,其中,男性(10.15±11.76)颗,女性(8.42±10.86)颗,不同性别老年人牙龈出血检出牙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8,P=0.027),男性高于女性。

2.4.2 牙结石检出率 海口市老年人牙结石检出率为83.5%,不同性别老年人牙结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1,P=0.114),见表2。海口市老年人牙结石检出牙均数为(16.57±11.51)颗,其中,男性(17.28±11.56)颗,女性(16.06±11.46)颗,不同性别老年人牙结石检出牙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3,P=0.121)。

2.4.3 牙周袋检出率 海口市老年人牙周袋检出率为24.0%,牙周袋深度均为4~5 mm,即浅牙周袋。男女间牙周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1,P=0.012),男性牙周袋检出率高于女性,见表2。海口市老年人牙周袋检出牙均数为(1.71±5.10)颗,其中,男性(1.82±4.95)颗,女性(1.63±5.22)颗,不同性别老年人牙周袋检出牙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4,P=0.587)。

2.4.4 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率 海口市老年人至少有1个牙位牙周附着丧失≥4 mm检出487人,检出率为55.7%;至少有1个牙位牙周附着丧失≥6 mm检出154人,检出率为17.6%。

2.4.5 吸烟对海口市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 海口市老年人有无吸烟人群牙龈出血、牙结石、牙周袋、牙周附着丧失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5 海口市老年人缺失牙检出情况

海口市老年人缺失牙检出率为58.6%(513/875),其中,男性为58.7%(216/368),女性为58.6%(297/507),不同性别老年人缺失牙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3)。缺失牙检出均数为4.56颗,其中,男性(4.27±6.82)颗,女性(4.76±7.65)颗,不同性别缺失牙检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7,P=0.329)。

2.6 海口市老年人x齿修复状况

875名老年人中,全口无义齿355人,占40.6%;全口义齿42人,占4.8%。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海口市老年人龋病检出率为79.1%,其中,冠龋检出率为71.1%,根龋检出率为56.7%,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结果[5-6]。调查结果显示,海口市老年人牙冠龋均数为3.15颗,牙根龋均数为1.85颗,说明调查人群中平均每个人有3.15颗牙齿有冠龋,1.85颗牙齿有根龋,显示海口市老年人牙齿患龋病较严重。可能的原因分析:一是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其他地区滞后,经济水平低,口腔专业人才队伍和口腔医疗保健机构建设明显不足,老年人能够获得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非常有限。二是老年人文化水平低,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卫生习惯差,较容易患龋病。

本调查结果显示,海口市老年人牙龈出血检出率为57.8%,结石检出率为83.5%,牙龈状况好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某些地区[7-9]。调查结果显示,海口市老年人80%以上有牙结石,牙龈出血检出牙均数为9.15颗,牙结石检出牙均数为16.57颗,反映出海口市老年人口腔卫生情况差,牙龈状况较差。牙龈出血往往表明牙龈处于炎症状态,牙龈炎症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有可能会转化为牙周炎,使病情加重,造成牙周组织的进一步破坏[10]。海口市老年人牙周袋检出率为24.0%,均为浅牙周袋,牙周袋检出牙均数为1.71颗;至少有1个牙位牙周附着丧失≥4 mm检出率为55.7%,至少有1个牙位牙周附着丧失≥6 mm检出率为17.6%。有研究报道,当牙周附着丧失超过5.37 mm时,各牙位剩余的牙周膜面积多降至原有面积的50%以下[11]。因此,在临床上,牙周袋≥6 mm或牙周附着丧失≥5 mm的均归为重度牙周炎[12]。提示海口市超过五成以上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有接近两成的老年人有重度牙周炎。临床上重度牙周炎表现为牙齿松动、咀嚼能力下降、反复肿痛不适,在牙周病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许多人只能选择拔除患牙,从而导致老年人群中失牙和修复体增加,进一步加重余留牙的牙周组织负担[13]。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牙周袋检出率高于女性。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影响牙周健康,多数报道为男性重于女性[14-20]。原因可能女性比男性注意口腔卫生,也与男性的生活习惯有关。

海口市老年人缺失牙检出率为58.6%,缺失牙均数为4.56颗,低于东北三省城乡中老年人群[21]和青岛市老年公寓老年人群[22]牙齿缺失状况的调查。原因可能是不同地区人群的口腔健康意识、政府以及口腔服务者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地区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也可能是本次调查的海口城区老年人居住在城市,就医比较方便,得到有效口腔健康治疗的机会较多。

调查结果显示,口腔内无义齿者355人,占40.6%,其中仅有小部分为牙列完整无需义齿修复的,大部分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的老年人一直未行修复;而且调查发现,海口市老年人群主要通过局部义齿和非正规固定桥等形式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许多修复体设计不合理,制作简单、粗糙,属于不良修复体,对口腔器官和组织会造成损害且咀嚼功能恢复不佳。及时、正规的义齿修复不但能解决牙齿缺失带来的美观、阻嚼等问题,还能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虽然海口市部分老年人已对缺失牙齿进行了修复治疗,但符合要求的正规修复体不多,而且仍有较多人的牙齿未进行修复治疗。老年人由于身体不便或“怕花钱”等原因,选择“凑合、将就”着吃饭的情况不少见。

综上所述,海口市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比较差,在今后的口腔保健工作中,应该多加努力。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关爱,在注重身体保健的同时,应该加强口腔保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应使老年人群的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及口腔疾病防治工作制度化、系列化,做到早检查、早预防和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键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111.

[2] 裴培,苗丽,张F,等.老年人失牙的相关因素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22(5):292-29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3,14(4):251-256.

[4] 危由春,江毅,文冰,等.社区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43-3244.

[5] 赵树娟,熊均平,杨旭,等.河南省漯河市65-74岁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3):500-504.

[6] 孙林琳,刘建伟.8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疾病调查[J].口腔医学,2009,29(7):385-386.

[7] 张颖,程敏,李岩,等.东北地区65-74岁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J].上海口腔医学,2008,17(6):582-585.

[8] 江汉,杜民权,黄薇,等.湖北省人群牙周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报告[J].口腔医学研究,2007,23(3):338-340.

[9] 林挺,卢友光,陈超.福建省中老年人群重度牙周炎相关因素抽样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2):168-169.

[10] 黄晓刚.福建省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及对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7.

[11] 吴仲恺,尹元正.从附着水平高度评估牙周膜面积[J].上海口腔医学,2010,19(2):178-182.

[12] 孟焕新.牙周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56.

[13] 陈超,林挺,冯岩,等.福建省中老年人群牙周附着丧失的抽样调查[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44(5):353-355.

[14] 蒋琳,林居红,王金华,等.重庆市城乡居民牙周疾病状况抽样调查报告[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7):839-842

[15] 邓瑞冰.系统化口腔健康教育对种植牙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8):160-163.

[16] 赵雪,潘亚萍.辽宁省中老年人口腔卫生及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4,30(3):266-268.

[17] 汪黎明,甄蕾,周春飞,等.上海地区成年人群牙周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及分析[J].口腔t学,2014,34(4):294-296.

[18] 肖伦旺.口腔健康宣教对社区老年居民口腔健康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4):162-165.

[19] 李斌,温玉兰,陈建霖,等.宁夏灵武市居民牙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报告[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10):930-932.

[20] 李阳,曹雅婷,邓嘉胤,等.社区老年人牙周状况的认知调查及需求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6,14(4):203-207.

[21] 程睿波,张颖,程敏,等.东北地区中老年人群牙缺失状况抽样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9,18(1):29-34.

第4篇

口腔疾病是飞行人员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调查,飞行人员龋病发病率为29.2%,牙周疾病发病率为49.1%[1],这说明飞行人员口腔疾病发病率较高,同时对疾病的预防重视认识不足。我院口腔科自2007年10月以来,对来我院疗养的飞行人员有计划地实施了健康教育,收到了显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明确口腔健康教育的内容

1)帮助飞行人员了解龋病、牙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疾病的危害、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预防方法,明确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2)指导飞行人员学会减少或避免发生口腔疾病的种种因素。

3)指导飞行人员学习口腔保健及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

2 健康教育实施的方式

根据飞行员大批集中入院体检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具体方式如下。

2.1 体检时教育

在飞行人员入院进行大体检时,根据体检发现疾病的情况,即时对其进行“一对一”的教育。

2.2 治疗时教育

对前来就诊的飞行人员,根据其所患疾病进行针对性教育,并对其口腔保健提出明确建议。

2.3 切身教育

选择因牙周病或阻生齿致龋失牙的飞行人员,以其亲身教训对其他飞行人员进行教育,告知他们阻生齿预防性拔除的必要性和定期全口洁治对预防牙周病的重要作用。

2.4 集中教育

在疗养期间,组织飞行人员观看相关知识的录像或幻灯片,请有经验的口腔科医师现场回答飞行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

3 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

1)通过图片、模型和实物,给飞行人员详细讲解口腔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危害及治疗方法等,让飞行人员明白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发病情况、疾病预后及治疗方法,消除他们对口腔疾病治疗存在的误区。

2)对治疗口腔疾病有恐惧感的飞行人员,医师应多与其沟通,可通过观摩其他飞行人员的治疗过程,减轻其焦虑情绪,增强对医师的信任和依从性,认识到接受治疗的重要性。

3)指导飞行人员正确地进行刷牙、叩齿、牙龈按摩等保健方法,改变不良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并持之以恒。

4 效果

1)通过对飞行人员进行有效、深入、多方位的健康教育,使飞行人员接受口腔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有所增强。

2)医师在进行健康教育和治疗过程中,讲解耐心细致,治疗明确有效,赢得了飞行人员的信任,医患关系更加密切。

3)口腔疾病健康教育的实施,对口腔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口腔医务工作者进一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操作技能,从而提高飞行人员疾病矫治的质量,更好地为飞行人员服务。

第5篇

【关键词】 调查研究方法;口腔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675900 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众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活动及过程。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医疗保健行为成功的必要支持。口腔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它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

1 调查研究的目的

11 社会医学调查 掌握社会对口腔健康的需求和能利用的保健资源,确定社区口腔保健的目的。

12 流行病学调查 将社区口腔保健的目的,找出口腔疾病的原因,确定预防、治疗的最终目的[1]。

13 行为分析 将口腔疾病的病因分为与行为有关和无关的两大类。对于与口腔疾病有关的行为进一步作出重要和不重要、易变和难变的分类诊断,掌握有口腔病因行为人的知识、信念和行为状态,确定应干预的行为顺序,制定口腔健康教育目标[2]。

2 调查研究课题的选择

21 在口腔健康教育的对象中进行调查研究 不同对象,如职业、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对口腔健康教育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记忆会有所不同。这就是要求我们分别调查研究,掌握其特点。在具体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中要研究群众喜欢什么样的健康教育方式,实现知(识)、信(念)、行(为)的转变[3]。

22 从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要调查研究各种不同的口腔健康教育方法,如电视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就诊宣传、口腔保健专业指导、示范性教育等不同的方法和效果;激励式教育方法的使用和效果;不同宣传地点的宣传方法和效果等。

23 从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 口腔健康教育的工作效果的表现属于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客观指标不易确定。不过,只要我们深入细致地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从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中得出科学的结论,从而为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调查研究的范围

口腔健康教育调查研究的内容可分为:一是在欲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社区(或某项口腔疾病的人群),影响人群口腔健康水平的社区状况(或某项口腔疾病相关因素状况);二是当地人群对口腔疾病问题的意见。前者为社区的客观条件,后者是人群的主观要求。工作中,应注意那些群众对口腔疾病意见不多,而社区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口腔保健意识差的地区,只有将客观情况和主观要求作综合分析,才能对社区的需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4 调查研究的准备

调查设计是否周全,观察指标是否客观、具体,样本大小是否合理,对象的选择和怎样抽样调查,都直接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准确性。因此,应在调查研究前对调查研究的课题进行精心准备。

5 调查研究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口腔医师应根据调查材料,去掌握社会对口腔健康问题的需求,及时、正确地解决社区群众关心的口腔医疗保健问题。如群众反映的患龋病率高的问题,便是社区对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的需求。健康教育资料统计分析之前,进行认真筛选,弃掉不符合要求的资料,然后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逻辑推理,找出问题本质,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规律,验证假说,写出调查分析报告。

参 考 文 献

[1] 李刚.临床口腔预防医学.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0.

第6篇

【摘要】口腔健康状况与个人的口腔卫生行为密切相关,口腔健康知识是促进行为改变不可缺少的因素,是行为的基础与动力。口腔健康科学知识的教育,无疑会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本文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口腔健康教育作用。

【关键词】口腔教育;效果分析;预防教育;宣传预防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口腔科护理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配合医生的操作,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医生共同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让更多群众获取口腔健康知识,提高自我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并通过他们向子女、朋友、亲属宣传与推广,达到提高人群的口腔健康水平的目的。为评价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口腔门诊对牙病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今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8年1月~209年12月,在我院口腔门诊随机选择160例初诊病人, 具体为12~21岁55人, 22~43岁83人,44~63岁22人。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检查其口腔卫生状况。

1.2.1 问卷调查:

用相同的问卷在初诊及最后一次复诊时(间隔1月~1个半月)对所有对象进行二次调查,问卷包括5道题:①口腔疾病对健康有无危害。②甜食对牙齿的危害。③刷牙与保护牙齿的关系。④你认为什么时候该去医院看牙。⑤你认为应怎样选择牙膏、牙刷。问卷由患者当场填写。医护人员于治疗处理后即阅卷。在第一次问卷调查后,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口腔健康问题,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讲解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推广保健牙刷,教授正确刷牙方法、正确使用牙线。在患者最后一次复诊时进行第二次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

1.2.2 统计学处理: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3 口腔卫生状况检查:在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的同时均进行口腔卫生状况检查。通过视诊检查龈上牙石、软垢的情况,然后用光滑的尖探针查根面有无龈下牙石,尤其检查有代表性的6颗牙, 16、26、11、31的唇颊面及34、46的舌面。作记录并计算口腔卫生指数(OHI)。

OHI用以衡量人群的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公式为OHI=DI+CI。软垢指数(DI)的记分标准: 0=牙面上无软垢; 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以下;2=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2/3之间; 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2/3以上。牙石指数(CI)的记分标准: 0=龈上、龈下无牙石; 1=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以下; 2=龈上牙石覆盖面积的1/3~2/3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2/3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

下牙石。判定标准: OHI值为0或1是低值;OHI值为4或5是高值;中间值为2或3。

2 结果

接受问卷220例,有效问卷204例,其中16人未来复诊。健康教育前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及口腔卫生指数。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无知识、无行为牙周疾病的患病率最高,为81.54%;随知识增长和行为的行成,患病率有逐渐降低趋势。

从调查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后病人对口腔疾病的危害及有关病因的认识有明显提高,对刷牙与牙齿保护的关系一题回答的正确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定期作口腔检查的认识率提高最为明显;而对牙膏、牙刷如何选择虽有所提高,但知晓率是5项指标中最低的。调查表明健康教育后掌握正确刷牙方法、漱口的人数均明显提高,而正确使用牙线的人数还较少。

调查显示健康教育前后OHI值有明显的改变,由高值占52.7%变化为低中值占67.6%。年龄对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形成的影响,年龄大于35岁,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形成所占比例较低,仅占15.7%。年龄小于35岁者,虽然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行成所占比例高于年龄35岁以上者,但无知识及无行为的比例亦较高,应引起重视。

3 讨论

强烈地相信口腔健康科学知识的人,无疑会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而正确口腔卫生行为的形成是以知识获取为前提。既有知识又形成行为对维护口腔健康的作用重大,两者缺一不可;有知识而没有形成行为,和没知识、没行为的口腔疾病患病率均高于有知识、有行为的。从调查结果中同样看到,在具有一定的口腔卫生知识且形成口腔卫生行为的人群中仍有45.76%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原因分析除局部因素外还不能排除全身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牙周健康状况受诸多因素影响,饮食习惯、唾液环境、宿主本身的健康状况等都是不可忽视。另外,是否与问卷口腔卫生知识内容设计局限性和卫生行为答题过程中答题者知和行的偏差,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良好的口腔行为应包括一定的刷牙次数和正确的刷牙方法(含足够的刷牙时间),坚持饭后漱口及正确使用牙线。这是保持良好口腔健康的基本要求。调查发现,多数人尚缺乏最基本的口腔保健知识和口腔保健意识。尽管受检查者100%刷牙,但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和每天坚持早晚刷牙的人仅有32%~45%。有近1/3的患者并不了解牙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绝大多数人是因为遭受牙痛的折磨而前来就诊,定期作口腔健康检查的意识十分淡漠。

在问卷和被检者中,有工人、家庭妇女、职员、干部和大学教授,这表明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和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在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群中都是适宜和必要的。医护人员利用就诊时间结合病情进行健康教育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医护人员的椅旁宣教,绝大多数患者理解快、易接受。在最后一次复诊时再次接受问卷调查时,他们对于口腔卫生健康知识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纠正和消除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剔牙、吸烟、不刷牙等),建立了有益于健康的口腔行为。

参考文献

[1] 杨少强、张卫.临床口腔健康教育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6)

[2] 程敏,孙平辉. 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对维护牙周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育,2004(9)

第7篇

中图分类号:R78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65-02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是在多因素作用下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儿童龋病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 ,为了解太原市12岁学生患龋情况,以便进一步开展预防工作和制订口腔保健工作规划,2010年对太原市1044名12岁学生进行了口腔检查及问卷调查。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检查对象:随机抽取太原市内1044名12岁学生,其中男523名,女521名。

问卷对象:接受口腔健康检查的1044名12岁学生。

1.2 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及《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龋病诊断标准》,采用室内自然光线,使用口腔常规检查器械(口镜、探针)进行口腔检查并记录。

问卷调查对接受了口腔健康检查的12岁学生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卫生行为、饮食习惯、口腔健康知识及观念等。

1.3 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检查

太原市12岁学生恒牙患龋率为39.75%,男34.80%,女44.72%,男性低于女性。太原市12岁学生恒牙龋均为0.94,男0.83,女1.20,男性低于女性(表1)。

在患龋学生中,有1颗龋坏牙齿的儿童最多,占受检学生的13.2%,随着龋齿数的增加,人数分布逐渐减少(图1)。

龋齿好发的牙位依次是下颌第一恒磨牙、上颌第一恒磨牙、下颌第二恒磨牙。

太原市12岁学生所患龋齿中龋失补构成比如图2所示,有92.55%的龋齿未充填。

图1 太原市12岁学生恒牙龋均频数分布

图2 太原市12岁学生恒牙龋失补构成比(%)

2.2 口腔问卷调查

2.2.1 口腔卫生行为

图3 太原市12岁学生刷牙频率构成比

本次调查显示,太原市87.63 %的12岁学生每天刷牙,每天刷牙至少2次的学生有44.30 %,12.22 %的学生不刷牙(图3)。有43.33 %的12岁学生知道含氟牙膏,知道及使用牙线的学生有16.52 %。

2.2.2 饮食习惯

太原市12岁学生每天进食含糖食品(包括加糖牛奶、甜点、糖果、糖水、碳酸饮料和含糖果汁)的比例为46.52 %。喝牛奶不加糖的学生占35.19 %。

2.2.3 学生口腔健康及就医情况

太原市12岁学生,在过去2周里,刷牙或吃东西时牙龈出血的26.96 %。过去12个月里,43.85 %学生牙疼过,13.11 %牙疼时及时就医。17.78 %学生牙齿碰伤或摔伤过,受伤原因多为玩耍打闹摔跤磕碰。过去一年内27.41 %学生到医院看过牙病。13.63%最近一次看牙的主要原因是拔牙或补牙。12岁学生最近一次就医看牙的原因如图4所示。

图4 太原市12岁学生口腔科就诊原因构成比

2.2.4 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

绝大部分学生对口腔健康持积极态度,认同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太原市12岁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来源途径主要有电视/广播/网络(76.15 %),家长(54.07 %),报刊/杂志(39.93 %),口腔医务人员(33.33 %),学校口腔健康教育(29.41 %)等。

3 讨论

12岁儿童是龋病流行病学调查中较为重要的群体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龋病的患病水平以12岁龋均作为衡量标准,故研究12岁儿童的口腔健康有其特殊意义。本次调查显示我市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9.75 %,龋均为 0.94,比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2岁年龄组的全国平均水平(患龋率为28. 9 %,龋均为0. 54)高。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因素中是否独生子女,父亲和(或)母亲最高学历,口腔卫生行为中的刷牙频率、是否使用牙线,饮食习惯中的喝牛奶或酸奶的频率,口腔保健知识中的是否听说过含氟牙膏,口腔保健态度中的预防牙病首先靠自己,这几个因素与12岁儿童恒牙龋病相关。

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与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密切相关,父母文化水平越高,了解口腔卫生知识越多,父母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影响着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

口腔卫生行为与龋齿的发生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刷牙、使用牙线是最基本的口腔卫生行为。本调查表明,刷牙的频率、是否使用牙线是影响龋齿发生的因素,均与患龋率成负相关关系。随着刷牙频率的增高,恒牙的患龋率降低;使用牙线的儿童恒牙患龋率比没有使用牙线儿童低。刷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自我口腔卫生行为,是机械性去除菌斑和软垢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从本调查结果看,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儿童恒牙患龋率相对较低,刷牙频率与龋病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联系。

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本次调查发现口腔保健知识中是否听说过含氟牙膏是儿童恒牙龋病的影响因素之一,没听说过含氟牙膏是危险因素,儿童恒牙患龋率高,口腔健康知识及态度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学生时期是个体获取口腔卫生知识,形成口腔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提示在学校里开展口腔保健知识教育的必要性,特别在学校加强含氟牙膏的宣传对于预防儿童恒牙龋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抓好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从小学习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态度,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太原市今后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龋病;危险因素;乳牙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50-02

龋病是影响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1],且与恒牙龋发生呈正相关,乳牙健康已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少部分龋活跃性高的人员拥有总人群的大部分龋齿,龋齿在总体人群中的分布并非处于平均态势[2],为了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乳牙发病特点,为开展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本地区295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了龋病调查,并分析龋病的易感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青岛市区3所幼儿园3~6岁儿童295名,其中男153名占51.9% ,女142名占48.1% 。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患龋状况。

1.2 方法

按照WHO龋齿诊断标准,用口镜、5号探针在自然光线下检查,记录幼儿口腔患龋状况。问卷调查参照儿童龋病研究分析模型及文献报告。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状况,儿童健康及牙齿发育相关因素,父母或监护人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儿童饮食习惯、口腔卫生行为等一系列问题。质量控制:口腔检查由两名儿童口腔专业医师担任,对检查者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大于0.8。

问卷和口腔检查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3~6岁儿童患龋状况

295名3~6岁儿童患龋率为73.90%,其中男性为75.16%,女性为72.54%。两性间患龋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龋儿童中3岁组患龋率最低38.24%,6岁组患龋率最高91.46%,患龋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见表1、表2。

2.2 龋病充填治疗情况

在218名患龋儿童中,充填治疗64例,占29.36%,其中,6岁组充填率最高,3岁组充填率最低。年龄组之间的差别有统一学意义,性别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性差异。见表3。

2.3 儿童龋病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进食甜食、家长是否监督或帮助刷牙、父母对口腔健康的知识和态度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儿童期是龋病的高发期[3]。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岛市3~6岁组儿童患龋率为73.90%,低于济南[4]、天津 [5],高于北京[6]。因为儿童的乳牙较恒牙钙化程度低,磨牙窝沟较深,易于储存食物,而且本阶段儿童饮食多为软食等粘性较高的食物及高糖类食物,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口腔卫生措施,而导致牙齿龋坏[4]。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儿童患龋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证实了此阶段为龋病的高峰期。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7]及全国儿童龋病调查结果相一致。

乳磨牙患龋率高多与牙齿结构和饮食种类有关,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我市儿童龋病的危险因素大致包括:1.饮食结构和喂养习惯有待改善。目前饮食结构中精细食物所占比例偏高,粗粮较少。2.家长对孩子的口腔卫生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及家庭收入与儿童龋病的患病率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3. 口腔卫生措施和饮食生活习惯需要改善。本研究中龋病高危儿童和无龋儿童在摄糖频率、夜间是否进食甜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与国内多数文献报告一致,即龋病发病和进展不完全取决于吃含糖食品的数量,而在于每天吃含糖食品或进餐的次数。控制食糖次数在预防龋病中比控制糖量更为重要[8]。4.改变错误的喂养方式,研究表明奶瓶的不恰当使用如使用奶瓶时问过长、睡觉时吸吮奶瓶,奶粉加糖也会增加儿童患龋率。资料显示乳上中切牙龋多与奶瓶喂养有关[9]。在群体龋病防治工作中,结合上述龋病易感因素,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早期干预儿童龋病的发生,以提高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健康水平,降低其患龋率。

参考文献:

[1]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3,181.

[2] Milgrom PM,Weinstein P.1999 Eady childhood caries:Continue・Dental Education[J].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WA98159― 7137,1999,21(4):47―58. ’

[3] Amjad HD.Feeding and socioeconomic chatacteristics of nursing caries children in Saudi population. Pediatr Dent, Juty August,1995,17:451-454.

[4] 李伟丽,胡晓梅,席兰兰,等.济南市3~6岁儿童龋病调查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4,18(2):174.

[5] 张志苓,齐藤珠实,岩椅浩,等.天津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J].口腔医学,2005,25(4):247―248.

[6] 高承志,李红梅,梁勤,等.北京地区学龄前儿童龋活跃性的研究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1):94―95.

[7] 李雪莲.3~6岁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159.

第9篇

【关键词】 口腔健康;健康教育;龋齿;小学生

Mouth health investigation of 1 to 3 grade school in Wuxi and discuss on policy of its prevention and cu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dominate status of mouth health and cure in one to three grade school and discuss the policy of its efficacious.Methods Be used WHO mouth health sample investigate means. data was analyzed by statistics.Results The rate of decayed primary tooth was 65.59%.The padded rate of decayed primarytooth was 11.10%.The rate of decayed permanent tooth was 11.35%.The padded rate of decayed permanent tooth was 18.51%.The rate of gum bleeding was 46.53%.The rate of concretion tooth was 12.28%.The rate of decayed permanent tooth,gum bleeding and concretion tooth increased with grade.(P

【Key words】 mouth health;health education;decayed tooth;pupil

龋病是小学生的常见病,也是小学生口腔保健最主要的。为了解无锡市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建立口腔健康教育和龋病防治的调查基线,我们于2004年3月对无锡市1947名1~3年级小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无锡市2所小学1~3年级小学生共1947人,年龄7~10岁,其中男1042人,女905人,分为7岁~、8岁~、9岁~3个年龄组。

1.2 调查方法 检查标准采用WHO推荐的口腔健康调查方法[1]及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进行,使用统一设计的表格,调查人员为4名接受过口腔健康调查培训的口腔医师。在调查之前和调查之中进行标准一致性试验,Kappa值均大于0.8,可靠度为优。

检查在学校现场光线下进行,使用统一的调查器械,对受试者进行口腔检查,并做相应记录。每个受检者大约花费5min,并对其中10%的受检小学生进行复查以确定检查的可靠性。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资料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用百分率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乳牙患龋情况

2.1.1 年龄分布及龋、失、补构成情况 乳牙的患龋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乳牙龋总体充填率仅为11.1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龋牙率8岁组明显低于7岁组和9岁组,失牙率7岁组明显低于8岁组和9岁组,补牙率9岁组明显低于7岁组和8岁组,龋牙率、补牙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

表1 不同年龄组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年龄

2.1.2 性别分布情况 不同性别乳牙患龋情况,经统计学分析,男女间患龋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2.2 恒牙患龋情况

2.2.1 各年龄组小学生恒牙患龋情况 恒牙的患龋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失牙情况发生,见表3。

2.2.2 不同性别恒牙患龋情况 经统计学分析,男女患龋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4。

表2 不同性别乳牙患龋情况比较

表3 不同年龄组恒牙患龋情况年龄

表4 不同性别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

2.3 牙周疾病情况

2.3.1 不同年龄组牙周疾病患病情况 不同年龄组调查的牙龈出血和牙结石两项牙周病的平均患病率分别为46.35%和12.28%,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

表5 不同年龄组牙周疾病患病情况 例(%)

2.3.2 不同性别小学生牙周疾病患病情况 经统计学分析,男女牙龈出血及牙结石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6。

表6 不同性别儿童牙周疾病患病情况 例(%)

第10篇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年龄增长患龋率也随之增加,给儿童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因此龋病预防工作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任务,而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自律意识较低,其口腔健康的维护与家长的指导和监督密切相关。为了解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以便针对性进行口腔保健宣传教育工作,为此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南充市市区6 所幼儿园,每个幼儿园再随机抽取大、中、小班各3个班,确定抽取班级的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828人,其中男性866人,女性 962人,平均年龄在36岁,城市户口有1438人,农村户口390人。

1.2 调查方法

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1.3 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分析

将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后录入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用百分数进行表达。

2.结果

2.1 人口学特点

实际有效调查问卷1828份,有效率91.4%。在1828名调查对象中,儿童母亲作为填写人的最多,有924名(50.55%),其次为祖父母,有470名(25.71%)。小学学历最多,有570名(31.18%),无业人员位居第二,有501名(27.41%)。

2.2 儿童饮食和刷牙习惯

2.2.1 儿童饮食习惯 调查儿童每日食用碳酸饮料或甜饮料、甜点心、糖果情况,以及睡前吃甜食情况。儿童每日不少于2次进食碳酸饮料的有12.36%,进食甜点心的有16.08%,进食糖果巧克力14.4%;17.56%的儿童经常在睡前吃甜食,仅26.75%的家长称自己的孩子从不睡前吃甜食。

2.2.2 儿童刷牙习惯及方法 调查表明,大部分儿童养成了刷牙习惯,从刷牙情况来看,12.5%的儿童1岁开始刷牙,23.5%采用竖刷法,43.60%的孩子没有固定刷牙方法。

2.3 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 主要调查家长及对含氟牙膏的认知。890(48.69%)名家长不知道孩子是否使用含氟牙膏,有778(42.56%)名家长知道含氟牙膏有预防龋病的作用。

2.4 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干预行为

2.4.1 家长帮助孩子刷牙的频数 据调查,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的有476人,经常帮助孩子刷牙的有229人,偶尔帮助孩子刷牙的有785人,从没做过的有338人。

2.4.2 家长检查孩子刷牙效果的频率 17.51%(320/ 1828 )的家长每天检查孩子刷牙效果,14.99%(274/1828)每周检查,41.19%(753/1828 )偶尔检查,26.31%(481/1828)从不检查孩子刷牙效果。

2.5 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关注情况 过去的一年中,28.06%的家长不清楚孩子口腔健康状况。家长带孩子看牙的比例仅占27.74%,出于牙疼或牙齿外伤治疗的原因占55.85%,而对于定期检查牙齿仅占10.18%。

3.讨论

上述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饮食和刷牙习惯较差,家长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及对孩子的干预行为较差,48.69%的家长不知道孩子是否使用含氟牙膏,57.44%的家长不知道氟能预防龋病。因此应加强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干预行为及保健知识宣传教育等,建议如下:

3.1 养成正确的饮食和刷牙习惯

饮食习惯与牙齿健康密切相关[1],研究发现,儿童含糖食品的食用和龋病发生呈正相关[2]。此次调查显示,大多数儿童偏爱含糖食品,每日食用碳酸饮料或甜饮料、甜点心、糖果不少于2次分别占12.36%、16.08%、14.44%,仅26.75%的家长称自己的孩子从不睡前吃甜食。而家长并未认识到甜食对口腔健康的危害性,因此,家长应高度重视过量摄入含糖食品对牙齿健康的危害,控制糖摄取的量和频率,养成吃完甜食刷牙漱口的习惯,平衡膳食,采用糖代品,补充钙、磷制剂,多食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减少龋病发生。

正确刷牙是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的最主要方法之一【3】,调查表明,虽97.43%的儿童养成了刷牙的习惯,但每日刷牙2次及以上仅占19.69%,且近一半(43.60%)的儿童无固定刷牙方法,开始刷牙时间也较晚。因儿童口腔自洁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家长应每天监督孩子刷牙,采用竖刷法。小孩的模仿力强,家长的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家长应做到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培养孩子养成每天饭后漱口,早晚刷牙,使用牙线的习惯。

3.2 加强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认识

调查显示,不知道孩子是否使用含氟牙膏的家长占48.69%,对于含氟牙膏的用处,虽42.56%的家长能认识到氟能预防龋齿,但39.28%的家长表示不知道,体现出家长口腔保健知识的缺乏,对此,在制定针对孩子自身牙齿情况的口腔保健计划时,我们应利用大众媒体或在幼儿园开展家长宣讲活动,对含氟牙膏或含氟漱口水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进行宣传,提高含氟制剂的使用率。建议政府广泛在学龄前儿童集中区如幼儿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使幼儿园老师和家长掌握口腔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龋病的早期症状及预防,正确的刷牙方法等。

3.3 加强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干预行为

经调查,18.49%的家长从不帮助孩子刷牙,26.31%的家长对孩子刷牙后的效果从未进行检查,反映出家长对孩子口腔保健行为监管不到位的现状;因此可采取利用电视网络对家长的进行口腔保健宣教,帮助孩子刷牙并督促孩子正确刷牙,认识到此举措的重要性。

3.4 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状况

据调查,72.26%的家长从未带孩子看过牙,定期带孩子检查牙齿的仅占10.18%。学龄前儿童乳牙健康有利于口颌系统正常发育,且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建议家长通过咨询口腔医务人员或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提高自身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每半年带孩子检查一次牙齿,早发现,早治疗。建议政府建立良好的口腔保健制度和口腔卫生服务体系,例如各市、区、县等定点口腔医院推行窝沟封闭和局部用氟等有效的个人口腔保健措施。

【参考文献】

[1]Arrow P,Raiieb J, Miller M. Brief oral health promotion intervention among parents of young children to reduce early childhood dental decay [J].BMC Public Health, 2013,13:245

第11篇

【关键词】口腔保健;宣教;有效交流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87-02

口腔科门诊牙齿保健规划

1 背景

作为社区医院口腔科门诊医师,从医廿余年来,每日就诊的口腔疾病患者络绎不绝,所谓“几十年如一日”一点也不夸张。而近些年来,随着专业技术提高,治疗范围的拓展,仅笔者本人于门诊预约病人时间已达两周以上。面对这种现实,作为基层医院的口腔科医师不得不思考,何以有如此多的牙病患者?

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1]结果显示,我国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患龋率为88.1%;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根龋患病率为32.7%;65岁~74岁老年人患龋率为98.4%;65岁~74岁老年人根龋患病率为63.6%。该调查将口腔内无牙龈出血、无牙周袋及无附着丧失或附着丧失不超过3毫米的状况定义为牙周健康。调查显示,全国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牙周健康率为14.5%,全国65岁~74岁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为14.1%,牙周健康者不足两成。

面对这种现状,有关专家指出[2]“专业医生有责任为病患和群众提供充分的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解除他们对专业治疗的恐惧情绪,让他们明白,加强对口腔疾病预防以及初期治疗的重视是为了减少治疗的成本。”并强调在全社会普及宣传“预防+治疗+有效交流”这一现代口腔保健新理念,依此来提高我国口腔健康水平。

2 目的

普及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加强医患之间有效流,减少牙病患者就诊时疾患程度,倡导保健性口腔检查,提高社区口腔健康水平。

3方法步骤

作为基层医院的口腔科门诊,日常接触最多的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该类疾病患者一般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均较明显后才到医院看病,就诊时心情急切、要求即刻止痛和尽快痊愈的期望值特别高,而牙齿疾患的处理是慢工细活,并须有抗炎消肿止痛以及防范合并症、并发症等操作规范的客观要求。所以,如何防范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发生?进而言如何保持牙齿健康?或讲日常生活中如何做牙齿保健?这不单是临床医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亦应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生活常识。

3.1 牙齿保健的重点环节

3.1.1 良好漱口习惯

在口腔科门诊工作中,当对患者提及漱口时,他们经常提出“一天应漱口几次?”、“用什么漱口?”这样的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饭后温水漱口”是既能达到牙齿保健的目的又简便易行的办法。

饭后漱口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后漱口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炎、龋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漱口水的温度也是有讲究的,倘若漱口时不注意水温,牙齿受到骤冷或骤热的刺激,不仅容易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还会直接影响牙齿的正常代谢,从而发生牙病,缩短牙齿的寿命。尤其是患有牙齿过敏,龋齿、牙周炎、口腔溃疡、舌炎、咽炎的病人,冷或的热刺激,都会诱发或加重病情。而温水则是一种良性保护剂,对口腔、牙齿、咽喉都有保护作用。

3.1.2 正确刷牙

正确的刷牙方法能有效地清除牙齿及牙周组织菌斑和软垢,可起到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的作用。因此,提倡不损伤牙齿及牙周组织的竖刷法。刷上颌后牙时,将牙刷置于上颌后牙上,使刷毛与牙齿呈45度,然后转动刷头,由上向下刷,各部位重复刷10次左右,里外面刷法相同。刷下颌后牙时,将牙刷置于下颌后牙上,刷毛与牙齿仍呈45度角,转动刷头,由下向上刷,各部位重复10次左右,里外面刷法相同。上、下颌前牙唇面刷法与后牙方法相同。刷上前牙腭面和下前牙舌面时,可将剧头坚立,上牙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刷。刷上下牙咬合面时,将牙刷置于牙齿咬合面上,稍用力以水平方向来回刷。

在坚持饭后漱口的基础上,刷牙的时间每天应做到早起和晚上临睡前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需3~5分钟才能将牙齿的各个部位刷到。

晚上睡前刷牙更为重要,它能清除当日三餐积存于牙齿上的食物残渣污垢。否则,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口腔内滋生细菌,污物与唾液的钙盐沉积形成菌斑及牙石,日久便会使牙齿发生龋齿及牙周病。

3.1.3 牙刷的选择

牙刷是大多数人的日常用品,但在选择牙刷方面一般人们不是十分讲究。那么,怎样选择有利于牙齿健康的牙刷?据口腔科专家建议[3]: 牙刷刷头有大小及形状之分,通常普通刷头因为刷头面积相对大些,可充分和牙面接触,比较适合刷前门牙等靠前的牙齿及后牙的咬合面。而有的牙刷备有一个超小刷头的牙刷,是因为口腔靠后一些的牙齿(如智齿),位置比较隐蔽,不易刷到,而小头牙刷能在口腔内灵活转动,可刷到每一个牙面以及缝隙,特别是靠后的牙齿用小刷头清洁效果更好。

不同年龄组,在选牙刷上也是有讲究的。家庭中孩子的牙刷选择(特别是幼儿)有它的特殊性,绝不能使用与大人完全一样的牙刷;学龄前儿童选择刷头小、刷毛软、刷柄短的小牙刷;孩子大些时则选择刷头大些的儿童牙刷,为吸引孩子爱刷牙,常常会选择孩子喜欢的卡通造型。为家里老人选牙刷时,要注意避免过大过宽的刷头,以免加重老年性的牙齿磨损及牙周退缩,刷柄要便于手握持;患有牙周病的老人还配备上与牙缝匹配的小型间隙刷,它可是一种专门用来清洁较大牙缝的特殊牙刷。

不论刷头大小,牙刷的刷毛要柔软。柔软的刷毛一般弹性比较好,可更好地清除牙与牙之间、牙龈沟内等隐蔽处的细菌和食物残渣,而且不会让牙龈受损。

另外,及时更换牙刷也是保持牙齿健康、防治口腔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究竟多长时间更换一次牙刷?专家对此意见不一,通常认为1到3个月。据我们以往临床宣教和调查的情况,有条件的家庭最好1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并建议一个牙刷的使用时间不应超过3个月。

3.1.4 牙结石的危害

牙结石是一种附着在牙面和龈缘上或龈缘下的一种石状物。通常由于口腔卫生不佳,在细菌作用下,钙磷沉积而形成包括口腔脱落上皮、细菌、唾液中的粘液素和唾液中矿物盐的沉积物。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其次是磷酸镁和碳酸钙,有机物占少部分。这种钙磷沉积是缓慢的,如果经常刷牙可随时去除,否则会越积越多、越厚。另外,某种原因造成一侧咀嚼习惯者,其不用的一侧牙齿失去了食物的摩擦作用,可沉积较多的牙结石。

牙结石形成后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机体对牙石刺激反应性和修复能力,有的病人表现为牙石的压迫致牙龈萎缩;而另一些则表现为牙龈受刺激后炎必增生,严重的则表现为牙周组织的破坏而发生牙周病,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牙周溢脓、牙齿松动等改变。

3.1.5 定期进行正规口腔检查

据调查显示[4],美国60%以上的人每年至少进行2次口腔健康检查与清洁。而在中国,60%以上的百姓从未看过牙医,仅有不到2%的居民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的习惯。

龋病和牙周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口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导致牙齿丧失的最主要病因。怎样防止龋病(蛀牙)和牙周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也是防治牙周病的有效手段。

另外,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素,牙结石尤其是牙龈下结石又是造成牙槽骨吸收的罪魁祸首。而定期口腔检查、定期洁牙能有效维护和保持牙周组织健康。

结合临床经验和我国经济现状,一般建议每人半年或者至少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这是拥有一副健康牙齿的基本保障。

3.2 门诊牙防措施

各级各类医院或门诊不仅是医疗服务的窗口,更应是宣传普及医疗卫生知识的最佳舞台。在提高我国口腔健康水平的目标和意义方面,口腔科门诊进行牙病预防、牙齿保健的讲解和宣传,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行之有效的捷径。

3.2.1 宣教

除临床医护人员在接诊中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牙齿医疗和保健性指导外,可在诊室内外布置形象、简洁、明快的宣传图片和文字说明,并且注意周期性(一般3到5个月)更换宣传栏,能够起到更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应。

3.2.2 回访

通常对于曾经就诊的患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回访或家访,不但能了解宣教的效果,往往因此而带来更广泛的社会效应。多年来,我们通过电话预约门诊和不定期电话回访的方式,不但增加了门诊就诊人员的数量和范围,而且在牙齿保健知识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上也取得了切实有效的效果。

3.2.3 个体化牙防措施

对于不同患者、不同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经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凡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师对此都会有较为深刻的体会,而定期或不定期电话回访恰恰又是“个体化”医疗宣传的有效手段。

4 总述

我国口腔健康水平处于一个不高的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不断提高全民素质、让更多的人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这不仅是国家现在和未来在口腔卫生保健事业上的目标和追求[5],也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殷切期望,更是所有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口腔科医师如何把这种责任和义务转化为行动并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该规划即是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答。

参考文献:

[1]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齐小秋主编 2008年06月26日出版。

[2]《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中老年人虫牙比孩子多》来源“食品药品安全网”之《老人天地》2008年09月26日;作者:靖九江;责编:文慧。

[3] http:///zhuanjiaguandian/hefeichengjing_16196

第12篇

【关键词】儿童口腔疾病健康教育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180-02

口腔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患,在人类中广泛流行,其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1]。经临床研究发展,儿童中发生口腔疾病的例数较多。口腔疾病的出现,使儿童感到疼痛、拒绝进食,不但妨碍了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摄入[2],甚至还会妨碍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其健康成长。而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抓起[3]。我院为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现对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600例儿童口腔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367例,女233例。患儿年龄在1~12岁,平均(6.27±2.81)岁。

1.2方法

对600例儿童口腔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统计600例患儿口腔疾病类型。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量表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患儿日常饮食、刷牙方法、牙刷的选择和更换,口腔健康检查的频率,常见口腔疾病的知识等。

1.3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

2结果

600例儿童患儿主要疾患为:龋齿188例,占31.33%;牙髓病78例,占13.00%;尖周病56例,占9.33%;舌系疾病102例,占17.00%;乳牙滞留82例,占13.67%;外伤73例,占12.17%;牙齿错合21例,占3.50%。

3讨论

3.1患儿发病原因

患儿发病原因为:饮食不当、刷牙方法不正确、饭后未漱口、牙刷选择不当。

研究表明,饮食不当导致龋齿的发生。口腔中的细菌,能够利用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牙齿表面形成一种黏性物质,在细菌代谢产生有机酸,并导致牙齿脱钙,逐渐形成龋洞[4]。而在牙齿萌出之前,食物的营养成分对牙胚的生长发育及形成和钙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旦饮食不当,营养缺乏,会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萌出后,耐酸能力也有所下降[5]。而儿童进食较多的零食,尤其是睡前吃甜食,更对牙齿有较大危害。

刷牙不当会造成儿童未有效刷牙,使牙齿表面仍留有软垢,不但不能有效清除食物残渣,还会导致牙釉质被损伤。漱口与刷牙具有同样的效果,而一般儿童多不能保证三餐后刷牙,导致食物残渣持续嵌顿在牙缝中,并大量繁殖。及时有效的漱口,能够将大部分的食物残渣都清除掉,效果较好。

而在儿童刷牙时,家长往往不能及时为儿童更换牙刷,牙刷选择较硬,也会导致细菌残留、牙齿受损。

此外,我院工作中还发现,对儿童口腔疾病的患者,家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部分患儿在发生口腔疾患后,家长用土方法治疗,而不愿意到医院就诊,造成疾病加重。

3.2临床预防建议

医院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提醒家长通过各种方法,保持儿童的口腔卫生。使其能够定期带儿童到院进行牙齿检查。一旦发现牙齿损害,及时治疗,防止龋齿加重。加强有关口腔知识的掌握,培养其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生活习惯,并对饮食进行调节。多进食对牙齿有益的食物,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并食用含钙较高的蛋类、肉等,避免让儿童睡前进食。婴幼儿期间,要多晒太阳,补充钙和维生素。提高家长对口腔知识的重视,并配合有关部门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防治。建立各种途径在全民进行健康宣教,以普及口腔保健知识。

在1~3岁儿童乳牙萌出后,嘱其每年至少检查两次,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家长提供牙齿牙膏的选择方法,牙刷的大小要符合儿童年龄的大小,选择保健牙刷和儿童牙膏。在每次刷牙结束后,要将牙刷清洗干净,每两个月更换一次新牙刷。

家长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口腔疾病后,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患儿病情,更不可使用土方法、偏方等自行对患儿治疗。

此外,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并不仅是针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更是一种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宣传者包括幼儿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彼此结合,实现人人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 韩惠兰,朱成男.儿童口腔卫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19~3120.

[2] 白亚利,王新元.饮食习惯与龋齿的预防[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93.

[3] 苏吉梅,叶笑味,阮文华,等.儿童口腔疾病1657例初诊原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3,15(7):26-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