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1 22:45: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用地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产业支撑城镇化的矛盾分析
几年来,铁岭市城镇化过程,成就显著,有目共睹。正因为发展比较快,问题才显得比较突出。城镇化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四大矛盾:
(一)相对发展的“城市住建”和相对缓慢的“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理论上看,在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的良性循环机制,第二产业发展才是关键和基础。铁岭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必然是首先表现为第二产业的支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第二产业或者农事深加工企业的发展态势尤为重要。只有这些产业发展起来,才能形成对城镇发展的支撑,推进铁岭市城镇化进程。
铁岭市存在着相对发展的“城市住建”和缓慢发展的“产业支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意味着铁岭市城镇的经济承载力非常有限。城市经济承载力,是指“城市的每单位土地所能提供的经济价值量”,它表现为城区范围内企业的密度与规模的大小,也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所能容纳劳动力和对财政支持力的多少。城市的繁荣,虽然很重要的是体现在城市住宅建设的多少,但是如果城市经济承载力太低,这种住宅建设可能成为“相对空巢”。所以缺乏城镇的经济承载力,城镇的发展、繁荣和活跃就缺乏现实基础。
城市经济承载力不足,产业支撑力差,城市难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性推进城镇化乏力,这是实现城镇化的最基本的问题。
(二)有限的土地资源供给与城镇化扩张需求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核心表现为土地制约,这是推进城镇化存在的最普遍问题。
工业发展用地瓶颈。要增加城市的企业密度和城市经济的承载力,更快地推进城镇化,就必须加快工业企业的发展,但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不可能满足工业发展与城镇扩张的需求,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能突破。铁岭市近年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几乎为零。
从铁岭市18个重点镇发展上考察,按照各重点镇的发展规划,铁岭市未来几年各镇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要依托产业的集聚带动人口的集聚,但是,经过省、市、县层层分解后落实到中心镇的可用土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就会造成一些项目无法落地,必然影响产业对中心镇的有力支撑。
(三)远离城镇的产业布局与繁荣城镇要求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核心表现为产业集聚区域与城镇的对接错位,这是推进城镇化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工业企业支撑城镇化,主要从财政、人气、拉动服务业和繁荣市场等方面实现对城镇化的支撑。如果产业布局有利于对城镇人气的提升,就势必产生商机推动城镇服务业的发展。反之亦然。在中国,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这体现着城镇化过程规律。
铁岭市新城区缺乏第二产业支撑。新城区的东北物流城和在建的“奥特莱斯”或“星悦南岸”项目,这种第三产业的发展,远期看,毫无疑问将会带动新城的繁荣。但是,新城区贴近城市区域缺乏第二产业的支撑却是事实,(虽然新城区产业开始布局的初始阶段,可能考虑到环保因素而没有规划布局第二产业,但是,二产并不都是污染产业。)因为人们在新城区缺乏择业信心,这必然延缓新城的人气上升,不利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四)重点镇发展要求与农民进镇“后虑之忧”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核心表现为农民进镇后的生活保障,这是推进城镇化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集中体现为农民工进镇和无工农民进镇两类人员。在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地区计划整屯或整村迁入城镇,这里就包括这样两类人员。农民工或者无工农民进城以后,他们的农民身份并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无工农民进镇以后,他们不仅关心干什么,年龄偏大的无工农民更关心的是他们的养老问题。
二、产业带动城镇化的几点建议
(一)围绕中心城(镇)区加快产业集聚
1.围绕中心镇集聚产业。应紧紧抓住四个环节:①制定引导农村的农事企业向中心镇集聚的政策。要给农事企业进入中心镇以一定的优惠和鼓励。②在中心镇的发展初期,要特别关注第二产业的发展和扩张。为了增强中心镇的经济承载力,在修订中心镇的规划中,要在城镇区域形成第二产业发展的功能区。③发展中心镇的特色产业。发现并开发本地区的特色资源,如开原市老城镇、昌图县八面城镇有关辽金时期的一些传说等。把特色开发好利用好,使之成为本镇的亮点和名片,以此提升重点镇的知名度,集聚人气,带动商业、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④远期推进策略——实施规模性推进。其核心是规模性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变居民。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培育规模性龙头企业,实施规模性土地流转,带动农民整村进镇或者规模性进镇,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同时推进。
2.加快县级中心城市第二产业集聚。应加快县级中心城市第二产业集聚:①应特别关注贴近县域中心城市的工业企业集聚。如昌图银河工业园区,其特点是紧贴母城,这一园区的工业集聚状态,要和昌图县“散热设备生产基地”不同,银河工业园区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昌图中心城市的发展规模。所以应举全县之力,给出特殊政策,重点抓好该园区的产业集聚。②应特别关注铁岭新城区的第二产业集聚。毫无疑问,铁岭新城区的发展理念和建设实践都是令人瞩目的。东北物流城与奥特莱斯(心悦南岸)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三产”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带动新城起飞。
(二)积极探讨实现“农业用地平衡”的有效机制
在建设用地指标几乎为零的状态下实现工业企业在外延上的扩展是非常困难的,而工业企业发展扩张受土地要素的制约,也就意味着对城镇化的制约。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应该去探讨如何解决土地瓶颈问题。实践上看,多数地区已经提出“农业用地平衡”问题,所以很值得探讨和研究。从理论上考察,“农业用地平衡”——就农业用地来说,从局部看,将出现这一地区减少而另一地区以等量数额增加的情况;但是从全局考察,农业用地总量并没有减少,也就是实现了农业用地的平衡。实现这种平衡有三个关键环节:①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可供开垦或者复垦的农业用土地,这是实现农业用地平衡的基础;②这新开垦的土地成为土地增量,大部分可作为建设用地指标在省内转让并获得收益,小部分作为本地区建设用地使用,这是实现农业用地平衡的手段。③建设用地指标的受让方可在本地区征用一定量的农业用地作为建设用地,同时,其征用的农业用地在数量、质量上和土地指标出让方新开垦的农业用地相等,这是实现农业用地平衡的保障。
其特点是:一是在形式上实现了农业用地的异地增减平衡。二是在目标上最终实现了转让双方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和复垦土地的资金补偿。
这既是一个政策性强,操作复杂,涉及面大的问题,又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当前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是:①土地平衡作为解决建设用地瓶颈的举措,如何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支持。②如何扩大转让范围。建设用地指标的转让范围,不是在县内和市内,而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转让才更有意义。③如何规范建设用地指标出让方的土地复垦行为、规范受让方征用农业用地行为。④如何确定开垦或复垦土地的基本条件,也就是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开垦土地;土地复垦的基本标准。
可否将建设用地指标的转让方式统一归属于土地转让一级市场运作。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实现全省农业用地保持平衡的运作机制。
论文摘要 耕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不合理排放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和地膜污染已严重威胁到耕地质量与安全。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防止耕地污染是确保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耕地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来源,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主要由土壤组成,包括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具有天然肥力和供给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能力。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6年底我国全国耕地面积仅有1.22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0.09hm2,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因此,保护耕地,防止耕地污染是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坚守1.2亿公顷耕地红线。
近20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耕地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地膜及工业污水灌溉,一方面,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土壤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侵蚀,原有的理化性状恶化,生产潜力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耕地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侵害。另一方面,由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耕地生产能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经济效益下滑,耕地的复种能力随之下降,部分耕地甚至丧失了耕作能力,粮食及其他农产品食用安全受到威胁,直接影响人类健康。耕地污染主要表现为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它需要对农作物进行残留检验或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实验,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污染物容易在耕地土壤中不断积累从而超标。耕地污染诸如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污染等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并且治理耕地污染所需的成本高,周期长,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总之,耕地污染会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必须时刻绷紧防止耕地污染这根弦不放松。
1耕地污染的来源途径
1.1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以及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各种废弃物
许多工厂产生的“三废”没有达到环保处理要求就超标排放,将直接污染土壤,特别是化工、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废水污染尤甚。有毒的气体、污水、废渣等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地向耕地土壤排放,当其超过耕地土壤环境容量时,就会打破耕地土壤内部系统的平衡,土壤的理化性状将逐渐恶化,耕地的生产潜力会逐步丧失,从污染的耕地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将危害人畜健康。
1.2农田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及农用地膜
近20年来,随着化肥的推广使用,农民在大田里施用的化肥量呈递增趋势。过量地使用化学肥料,主要表现为氮、磷、钾3种元素比例失调,氮肥过量,磷、钾肥不足,肥效持久且无公害的有机肥及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不足。长期、过量地施用氮肥,使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土壤板结,通气、透水性差,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危及了害虫的天敌,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产品也会有污染,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农用地膜具有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栽培,但由于地膜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在自然状态下难以分解,长期使用地膜的农田,随着地膜残留量的增加,会使土壤的透水、透气性变差,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和对水、肥的吸收,影响大田机械的操作,造成耕地的“白色污染”和农作物减产。
2耕地污染防治途径
2.1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估,加快推进耕地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研究步伐
针对我国耕地资源匮乏的现状,建议尽快展开全国农业用地污染源普查,为保护耕地,防治耕地污染提供原始、详实的资料,供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耕地污染防治法时参考。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在城镇建设及规划工程项目建设时,国土、规划、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把保护好耕地放在工作的首位。上项目时要做好环保论证,重度污染的工业项目不得批准上马,严防假借建厂之名囤积、蚕食耕地。
关键词: 灾后重建; 土地利用划; 反应机制; 探索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key issues of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planning, by means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regulate human activities, so that the harm of natural disasters on human beings and to minimize the loss. By mean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descriptive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summ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apid response mechanism of land use planning,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adaptability, but also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planning to provide useful exploration and reference. Thus, the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land use planning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eap and enhance the nature, there should be more long-term considerations, the combination of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kind. On the basis of post disaster land use planning, the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strengthen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 planning guidance of land use land use.
Key words: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land use planning;response mechanism;exploration
1. 前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灾害时有发生,尤其是地震灾害更是对人类生存、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如地裂、地面塌陷、地面变形等,都可能致人死伤、破坏建筑物、破坏交通运输以及毁坏耕地农田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加强灾害预防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性,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土地的一项政策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利用规划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改革,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已成为政府公共决策和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1],其作为国家对土地利用进行引导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日益加强。
然而目前各地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往往将建设用地需求列为首要考虑因素,从而忽视了对于土地承载力以及生态安全方面的考虑。随着近些年来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地震灾害,迫使人们对现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反思,关注点也从单纯的建设用地需求转向了土地利用的安全性问题。土地利用规划中各类用地布局应坚持尊重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从生态安全角度出发,规划的编制与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可以有效抵御地震灾害,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使损坏及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本文就是以地震灾后重建为研究背景,重点对灾后重建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开展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有益探索和参考依据。
2. 关键问题研究
地震是一种内动力地质作用,虽然很短暂,且全球具有灾害性的地震也仅占到地震次数的千分之一[2],但它所产生的地震波,以及引起的地面破坏,却对发生灾害地区的人们生存及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即使未达到灾害程度,也会对地区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地震及次生灾害给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带来严峻挑战:大量耕地、建设用地受损,有限的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更加匮乏,土地供需矛盾加剧;次生灾害及隐患频发,土地利用的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的需求迫切;林地、牧草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土地破坏严重,土地生态功能修复任务艰巨等等。
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灾难后,我国也充分借鉴、汲取了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和教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编制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青海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等,为地震灾后重建地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及土地利用方向。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手段来规范和调整人类活动行为,从而使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3]。因此,在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1 资源环境因素识别
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研究及现状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阶段,除了对规划范围内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数据、相关行业资料等进行收集及调查,更重要的是对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潜力、各项用地需求以及土地供应能力做出确切分析,明确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改进措施。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既有一般土地利用规划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在传统的基础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应加强对资源环境因素的识别。首先要充分收集地震后地质灾害的具体分布、土地灾毁的详细数据以及规划区域内土地受损程度等。如:次生灾害造成的农用地(耕地)灭失、损毁情况以及耕作层被塌陷、地裂等地|灾害破坏,农业基础设施损毁,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产生变化情况;建设用地受损规模、类型。因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等次生灾害造成城乡住房倒塌损毁,建设用地功能受损和部分建设用地灭失的情况;土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震及次生灾害使区域地貌植被发生变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功能受损,环境承载力降低等等。
其次根据区域地质环境状况,对于易发地质灾害地区,应着重分析研究其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突出资源环境因素识别,并就地震与地质灾害进行充分调查、评估,考虑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产生的影响,结合各行业灾后重建用地需求等,以便为规划用途及布局安排提供有力依据。
2.2 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
根据地震断裂带分布,以资源环境因素和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为基础,开展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和评价。从恢复重建用地安全性角度出发,在区域内划定地震断裂危险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和其他区域等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4],并对其进行评价,有利于引导灾区生态功能的恢复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布局优化提供依据和保障。
2.2.1地震断裂危险区
一般距离地震断裂带200m以内(500m~1000m的城镇也视为危险区)。相对高差400m~1000m,地形坡度大于25°,或处于主要行洪通道;建设用地场址或场地内及其周边存在危险性大、危害程度高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在该区域内,应沿地震断裂带,严格控制工程建设,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严格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开展建设项目场地适宜性评价。
2.2.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地质灾害规模以大中型为主,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较密集。该区应以保护生态为主,农业用地应重点作为林地、牧草地,严格限制坡耕地和梯田开发扰动岩土体。位于高易发区的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经过治理大多数可以恢复重建,但要远离地质灾害点和断层,留出一定的缓冲地带,应在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建设规模;疏散或搬迁密集居民点,线状工程(公路、铁路等)应回避或采取隧道穿越,禁止水利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提高建筑设防标准。
2.2.3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地质灾害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地质环境脆弱。该区农业用地应以林地、牧草地为主。建设用地应回避主要地质灾害点,在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安全的位置,并严格控制人口居住建设规模。线状工程(公路、铁路等)、水利设施、住房和基础设施等均要提高建筑设防标准。
2.2.4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地质灾害密度相对较小,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如部分地区发生地裂缝、砂土液化(喷砂冒水)等次生灾害。该区可以作为城镇村居民点以及线状工程的主要选择位置,农业用地可以视土地质量状况尽可能作为耕地,适度用于林地、牧草地。
2.2.5其他区域
是指危险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之外的区域。一般距离地震断裂带500m以上、相对高差小于30m、场址和场地周边无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地形坡度小于15°的地带。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如符合建筑工程地质条件要求,都可以安排建设用地。其他区域原则上不需要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按照国土开发强度、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人口集聚和城镇建设的适宜程度,综合评价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可将规划区域国土空间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三种类型[5]。
适宜重建区: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灾害风险较小,可以大规模集聚人口,并全面发展各类产业的区域。功能定位主要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集聚人口和经济,建成振兴经济、承载产业和创造就业的区域。
适度重建区: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灾害风险较大,适度集聚人口和发展特色产业的区域。功能定位为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建成人口规模适度,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特色鲜明的区域。
生态重建区:主要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很低,灾害风险很大,生态功能重要,建设用地严重缺乏,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代价极大,不适宜较大规模集聚人口的区域。功能定位以保护和修复生态为主,建成保护自然文化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少量人口分散居住的区域。
2.4 土地适宜性布局
2.4.1总体原则
按照灾后重建各类用地需求,优先保障恢复灾区人们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对规划确定的重建项目给予必要保障。以资源环境因素识别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安全性分区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优先保障适宜重建区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适度重建设区和生态重建设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度压缩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恢复并逐步扩大生态用地[6]。根据土地受灾程度和重建用地布局调整方案,按照恢复生态、保护资源的要求,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土地整治,使灾毁耕地、临时用地、废弃城镇村和工矿用地得到有效整治,耕地生产条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全面恢复。
2.4.2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临时用地:根据受灾人口、过渡性安置户数和现有抢险救灾临时用地需求,安排临时用地。用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抢险救灾和居住及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过渡性安置建设。选取交通条件便利、方便受灾人群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地面塌陷等灾害区域,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并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
城镇用地:按照就地恢复重建为主、严格控制异地新建、尽量利用原有建设用地的原则,立足恢复,安排新增城镇用地。对于少数受灾特别严重、原有城镇场址不宜再作城镇发展空间的城镇整体异地重建,应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安全和长远发展需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适宜城镇建设的用地空间,合理安排重建用地规模;对于受灾较重城镇基于地质灾害隐患和环境安全性考虑开展局部用地布局调整和重建;对于部分城镇原有建设过于狭促,为增加防灾避灾空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城镇改建和适度扩建;对于一些具有相对区位优势、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的城镇,作为灾区城乡人口和产业布局转移的承接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城镇集聚发展建设。
在城镇用地的具体布局上,异地新建城镇应新建场址应尽量避开危险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确实无法避让的,具体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用地布局应开展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并通过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适度降低建筑密度、增加防灾避险用地、提高工程设防标准等方式提高城镇防灾抗灾能力。
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主要以安全性为前提,根据灾后农村人口分布、基础设施条件、地震及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结果,确定就地重建和异地新建规模和布局。在山区重建的农村居民点,应选择经地质安全性评估确定为相对安全的区域,并通过实施地质灾害工程防范措施等,降低灾害风险,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在平原区重建的农村居民点要坚持节约集约、保护耕地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完善农村生活生产设施的要求,适度集中建设。
独立工矿用地:根据独立工矿企业受灾情况、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调整方向和灾后受灾人口安置的就业需要,按照优化结构、节约集约、恢复为主、兼顾发展的用地原则,安排新增独立工矿用地。除用于受灾工矿企业恢复重建外,主要用于新建一批适合灾区资源环境条件、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好发展前景的工业项目,增强灾区自我重建和发展能力,重点保障产业聚集区用地。
基础设施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根据城乡居民点分布和生a力布局,按照恢复和增强保障能力的要求,与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相衔接。规划期内基础设施建设以受损设施就地恢复为主,同时考虑改善区域发展环境、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的需要,安排新增建设用地。
3. 研究结果
面对地震灾害,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恢复重建和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加大调整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有效改善区域土地利用配置效率提供了强大支撑。我国“十”也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合理的构建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但是灾后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编制、实施、管理等系列工作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灾后规划的编制实施主要依靠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行政职能的推动,对于地震灾后的快速化、制度化反应机制相对缺乏。
因此,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方针,应统筹城乡与区域土地利用,着力解决灾后重建中的土地利用重大问题,提高规划的应急反应能力,并逐步形成预警预防―响应应对―监督保障的完善规划应急反应机制[7],保障各项恢复重建任务在土地利用上的落实,有效缓解和改善因地震灾害对当地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4. 结论及建议
对于地震灾害,预防永远比恢复重建更为重要。地质灾害调查评估、灾害预测预报,灾后重建治理等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技术方法上,都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以提高规划的适应性。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应更注重跨越性和提升性,应有更长远的考虑,将灾后重建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因此在灾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还应对以下方面进行关注。
4.1 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中未来开发活动的布局、结构以及资源的配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需特别重视时效,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更具理性和预见性,对土地利用结构、规模和布局等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与风险,进行科学的前瞻性分析[8]。因此灾后重建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在深入分析灾区资源环境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协调性进行分析,分别对规划目标、用地规模与结构调整方案、布局方案、土地整理复垦工程安排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从而对应提出减缓环境负面影响的建议措施。
4.2 强化公众参与
规划的实施过程虽然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但同时也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要求,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可以全面了解和认识评价对象的环境状况,揭示出潜在的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强化灾后重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灾后重建效率、推动重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且通过公众参与,发挥公众的监督职能,可以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为实现灾后重建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4.3 建立规划实施监测及评估机制
灾后规划的编制实施容易受到土地利用协调难度大、灾后重建项目投资形势变化、国家重大政策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划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考虑不周和预测不准的现象[9]。因此,应逐步建立灾后重建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机制,在重建过程中对客观条件、规划实施情况以及规划实施的政策变化情况适时进行评估,并及时对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以提高规划的弹性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3] 张素兰.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反思与探索[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
[2] 华南农业大学主编.地质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83―85.
[4] [6] 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R].北京,2008,4―6,11―17.
[5] 刘永湘,李何超,申京诗.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C].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1471―1480.
[7] 赵泰,田志强,贾克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应急机制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15,3:51-56.
[8] 刘杰,陈帆,刘园,王庆改.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重点内容解析与实证[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22(2):44-47.
[关键词]行业;绿色增加值;核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F2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0)01―0009―05
作者简介:廖明球,男,湖南安乡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民经济核算与投入产出分析、计量经济分析。共主持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题8项,已结项6项;参与国家级自然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第一完成人或作者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证书1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科学发展观要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有相应的宏观经济指标反映这一发展。而现在我们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由于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反映资源的耗减和环境的降级,难以准确说明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于是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在1993年的SNA版本中提出了绿色GDP的指标概念。然而,由于绿色GDP没有行业核算与企业核算的基础,因此很难推行得开。本文试图从行业核算的角度讨论绿色GDP核算的方法,即行业绿色增加值核算的方法。
一、行业绿色增加值核算总的原则
参照增加值核算的方法,绿色增加值核算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平衡原则。为了便于操作,行业绿色增加值的核算应该以行业增加值核算为基础,主要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进行核算。根据绿色GDP指标的含义,行业绿色增加值应该在增加值的基础上扣除资源的耗减和环境的降级。其具体的计算公式:
生产法:绿色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一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
收入法:绿色增加值=固定资本的损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净盈余
其中,营业净盈余=营业盈余一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这样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的绿色增加值是相等的。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的具体核算内容参考1993年SEEA核算框架中的有关内容。
二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绿色增加值核算的困难是产权界定,在分行业核算时只能大致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对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核算以直接为主,即哪个行业直接造成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就计算到哪个行业,避免重复计算,对于间接造成的影响,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测算。但对于大自然直接造成的影响,我们则不能把责任计算到大自然的头上,比如由暴风雨造成的山洪暴发与水土流失等,只能计算到受其害的行业头上。而依据投入产出分析的需要,必须采用复式记账方法,比如酸雨造成的农林业损失,农、林业受到损失应该记账,但根据责任应该扣减未按标准排放废气造成酸雨的行业,不能扣减农、林业本身。
三是市场原则。绿色增加值核算的另一困难是非市场定价,目前只能参照市场定价。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与环境应该由无价逐步变为有价,资源的开采权由企业向政府购买;三废(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由企业与环境保护部门签订协议,可以由企业自己处理,达标排放;可以由企业交纳费用由环保企业统一处理。资源的耗减特别是矿物的耗减按企业向政府购买开采权的费用计算,未交纳开采费的按交纳标准计算虚拟费用。环境的降级中三废排放部分只计算未按标准排放的数量,参照达标排放的标准计算虚拟费用。
有了以上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按行业计算其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费用,从而进一步计算其绿色增加值。
二、农业绿色增加值的核算
农业绿色增加值等于农业增加值减去属于农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同时也包括大自然对农业所依赖的资源造成的影响与耗减。
属于农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资源耗减几乎没有,比如森林中开采木材属于资源耗减,但计算在森林工业,农民对自己种的树进行零星砍伐没有单独计算,如果计算在林业的产值中也应该扣减。属于大自然引起的农业资源的耗减主要有水土流失对农业用地生产能力的影响。
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用地能力影响的测算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直接引起耕地的减少,二是引起其他耕地的肥力下降。耕地的减少可以用再造耕地的费用计算。耕地肥力下降的计算可以抓住两个要素,其一,水土流失带走农业用地的土壤量是多少;其二,每公斤土壤中氮、磷、钾的平均含量是多少。有了这两个要素,可以计算水土流失带走农业用地的氮、磷、钾总量,也就是说要恢复这些农业用地的生产能力需要施用相应数量的氮、磷、钾肥,再利用当年氮、磷、钾肥的平均价格计算其费用。
农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降级包括猎取野生动物、对鱼的过度捕杀、农用化学品(包括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过量或不当使用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质量的下降、牲畜粪便的不当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兽药和激素的不当使用造成畜产品质量的下降、水产品的养殖中过量地投食投药造成水产品质量下降和对水体的污染。
猎取野生动物已计算在畜牧业的产值中,可以直接从畜牧业的总产出中找到该项数据,予以扣除。对鱼的过度捕杀难以直接计算,它包含了鱼类资源的减少和某些鱼种的灭绝。可以根据多年的历史数据确定一个捕杀量平均值,将超过的数量作为过度捕杀量,并根据渔业产值计算中的平均价格测算出过度捕杀的相应数据。
农用化学品(包括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过量或不当使用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和农产品质量的下降这一部分计算较为复杂,目前正在全国开展的污染源普查包括了这一项内容。其使用不当和过量应以造成的后果为准,一是检测土壤中残留的农用化学品,二是检测农田附近的水域是否污染,三是检测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如果检测没有超标,则不予以扣减。如果超标,其污染的土壤与水体以需要的治理费用进行虚拟计算;其农产品质量的下降以蒙受的损失计算。
牲畜粪便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被列入污染源调查。实际计算是应以造成的后果为准。如果进行无害化处理既可以生产沼气也可以作为肥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不当处理并对环境造成污染后应该计算其环境恢复所需要的费用。
对于兽药和激素的不当使用造成畜产品质量的下降直接计算其质量下降造成的损失,畜产品质量的下降应该通过正式的检测确定。
水产品的养殖中过量地投食投药造成水产品质量下降和对水体的污染应根据具体情况计算。水产
品质量通过检验确定,一旦下降扣减相关损失;对于水体污染一定要弄清是否有其它原因,比如由种植业、畜牧业引起的以及由工业或其他行业引起的。如果由多种原因引起,只计算由水产品养殖需要承担的污染部分。
计算绿色增加值一般是从增加值中作减法,但农业比较特殊,它可以作加法。比如种树使得森林增加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净化水质和空气。这一项的计算应先确定当年增加的森林面积,计算每公顷森林可以减少的水土流失量并根据前述方法测算价值量;再计算每公顷森林净化的水质和空气的实物量,依据治理相当数量的污水和废气所花费的费用计算其价值量。
根据以上分析,农业绿色增加值等于农业增加值减去相应的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再加上森林增加带来的环境保护价值。
三、工业、建筑业绿色增加值的核算
工业与建筑业绿色增加值等于工业与建筑业实现增加值扣除工业与建筑业经济活动造成的资源耗减与环境的降级。
属于工业与建筑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资源耗减包括矿物的耗减、森林中开采木材、酸雨对农业、林业的影响。
矿物的耗减主要指当年的矿物开采量,不能用进口(或调入)的矿物数量冲减。其实物量可以通过工业统计中的矿产品产量或国土资源部门矿产品开采数量计算,其价格按照企业向政府购买开采权的费用计算,从理论上讲这一价格至少能够补偿找矿的费用,如果过低应作适当调整。
森林中开采木材指当年的砍伐量,这里的森林不同于原始森林,原始森林中开采木材在环境降级中计算。森林中开采木材的实物量按活立木计算,其价格按砍伐前的价格计算,即该树木按生长期计算每立方米值多少钱。如果有不同树种的价格则分树种计算,如果没有分树种的价格按混合平均价计算。
酸雨对农业、林业的影响尽管蒙受损失的是农业与林业,但其直接原因是废气排放,主要元凶是二氧化硫。我国的废气排放以工业废气排放为主,因此要扣减损失主要从工业中扣减。酸雨对农业、林业造成的损失没有统计数据,只有一些专家在研究的论文中进行大致测算的数据,可以依据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测算。
属于工业与建筑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降级包括原始森林中开采木材,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对水、空气、鱼类和野生森林质量的影响,采掘造成的地面塌陷与污染土壤对种植业、林业的影响,工业噪声与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原始森林中开采木材的计算方法大致同森林中开采木材,如果是原始次生林,应将天然林与人工林按比例分开,天然林开采属于环境降级,而人工林开采属于资源耗减。
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对水、空气、鱼类和野生森林质量的影响是最受人关注的问题,也是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重点。废水、废气、废物简称“三废”,目前工业的“三废”排放有环保统计资料,是重点调查得到的,没有覆盖所有工业企业,其全部数据是利用工业产值放大计算的。在环境保护统计中废水有总排放量、达标排放量以及废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废气有排放量、经过消烟除尘的排放量,废物有产生量、综合利用量、处置量、贮存量。由于环境的治理,已符合达标排放的部分不从增加值中进行扣减,需要扣减的是未达标排放的部分,一般采用虚拟计算的方法,即按照达标排放的标准治理需要多少费用,将这部分虚拟费用从工业增加值中扣减。建筑业的“三废”排放均存在,但主要是建筑垃圾,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统计报表,如果建筑垃圾放在城市生活垃圾中,应将其单独计算并将所需处置费用从建筑业增加值中扣减。
采掘造成的地面塌陷与污染土壤对种植业、林业的影响在环境保护统计中没有反映,作为农业管理部门的环保监测站负责监测,也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目前只能从相关专家的研究论文中找到相应数据进行测算,并从工业中的采掘业增加值中扣减。
工业噪声与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属于城市环境治理范围,即在城市的城区与近郊区才有噪声监测与相应数据,环境统计中有环境噪声达标区(个/平方公里),由于环境噪声还包括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应该分别计算,对环境噪声不达标的部分应该测算其治理的费用,将工业与建筑业应该分担的部分分别从工业增加值与建筑业增加值中扣减。
四、服务业绿色增加值的核算
服务业属于无形产品行业,一般不直接造成资源耗减,主要消耗的资源性产品都是工业产品。因此,服务业绿色增加值主要是从增加值中扣除环境的降级。
属于服务业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降级主要有废水排放、废气排放、产生的垃圾、产生的噪声等。
服务业产生的污染大家都习惯称之为生活污染。其实服务业活动产生的污染与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染不同,一个是生产活动产生的,一个是消费活动产生的。但是,这两者又难以完全区别,因为服务业的活动是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同时完成的,比如在餐馆和食堂吃饭产生的污染计算在餐饮服务业,在家自己做饭产生的污染计算在消费活动;同样衣服在洗衣店洗产生的污染计算在服务业,在家洗则计算在消费活动,但产生污染的原因并没有本质区别。此外,值得说明的是在计算行业绿色增加值时只能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这两种计算方法都不包括消费活动,因此只能把消费活动产生的污染放在服务业中的环境管理业,便于从增加值中作相应的扣除。
服务业与居民生活的废水排放是直接排放的,在城市如果有污水处理厂则统一进行处理,凡是没有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与农村则靠大自然净化。在计算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时视不同情况而定,对城市有污水处理厂的按照污水处理率与达标率推算尚未处理以及处理了未达标的部分,再参照已处理与已达标的部分计算虚拟费用;对于农村能够靠大自然净化的则不予以计算;对于县城及以下的小城镇若既没有污水处理厂又不能靠大自然净化,则计算每吨废水进行简单处理需要的费用,根据排放废水数量计算虚拟费用。
服务业与居民生活的废气排放包括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尾气、取暖与做饭等生活用煤产生的废气、餐饮服务业产生的油烟、空调产生的氟污染等。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这些废气基本上是直接排放的,对于小城镇与农村一般认为可以由大自然净化,不予以计算;但是在大中城市难以由大自然净化,与工业废气一道形成大气污染,应该虚拟计算其治理费用。
服务业与居民生活产生的垃圾是倍受人们关注的,是污染源普查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垃圾必须进行处理,没有办法靠大自然去净化,包括有无烟工业美誉之称的旅游业,在回归大自然的同时也要产生大自然所净化不了的垃圾,也同样需要处理。目前县城及以上的城市都进行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居住分散的农村也可以进行垃圾自然填埋;存在问题的是有不少小城镇垃圾随意堆放,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自然填埋。因此要统计城镇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或自然填埋率推算其未处理数量,再虚拟计算其处理费用。
对于粪便的处理在农村与小城镇大都由农民收
集作为肥料,一般不需要处理费用。但县城以上的城市都要由环卫部门对粪便进行清运,其中一部分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可以计算无害化处理率,再虚拟计算其处理费用。
服务业与居民生活产生的噪声包括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目前在城市有噪声监测,在小城镇和农村一般没有进行噪声监测。对于没有进行噪声监测的小城镇和农村因无数据依据略而不计;对于有噪声监测的城市,可以按照达标率测算需要进一步治理的费用。
根据以上分类计算的虚拟费用,从各相关的服务行业增加值中进行扣除。
五、几个专门问题
行业绿色增加值的核算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应由粗到细,逐步展开。在细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一)关于企业核算
行业绿色增加值核算离不开企业核算,根据我国的情况可以在有增加值核算基础的企业推行绿色增加值核算。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资质等级四级及以上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可以先行试点,逐步建立绿色增加值核算制度。在企业推行绿色增加值核算可以促使企业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目标,有利于保护资源与环境;同时也为行业绿色增加值核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行业内部的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数据支撑体系。
(二)关于主要参数的收集
行业绿色增加值核算的重点是对行业经济活动引起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的核算,在核算中涉及到大量的技术、经济参数,需要进行专门收集。比如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标准,农田是否被污染的标准,水土流失的计算标准,资源充分利用的标准,“三废”治理达标的标准等等。有一些行业在基层核算中已有现成的统一标准,有些行业由于核算不完善还没有标准或者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要根据我国现有的行业核算状况进行收集,有国家标准的用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而有行业标准的用行业标准,没有行业标准的参照企业标准或从有关专家的研究论文中去收集,以保证行业绿色增加值核算的需要。
(三)关于核算方法
绿色增加值核算中对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的核算方法较多,主要有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收入损失法、补偿与维护费用法。市场价值法是先计算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的有关实物量,参照当期的市场价格计算。机会成本法同样是先计算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的实物量,再乘以单位实物量的机会成本(用于此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所造成的损失、付出的代价)计算。收入损失法主要用于计算环境降级造成生产率下降所引起的收入损失,属于直接计算方法。补偿与维护费用法分别用于计算资源耗减需要的补偿费用和防止环境降级需要的维护费用,属于间接计算方法,虚拟费用法为这一类方法。
关键词:黄石市;可持续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1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71
资源性城市作为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多为在建国初期为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而建立的,是以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性城市必然会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促进资源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如今面临的重要问题。
1 黄石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用地减少
由于矿产开采、树木砍伐等因素,黄石市土壤肥力遭到大幅度下降,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工业“三废”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以及化肥和农药用量剧增,造成的土地污染日益加重,农作物产量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前,农业土地的乱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我国正处于人口的高峰期,经济发展迅速,这必然导致人口经济与土地之间矛盾的激发,故加强对农业土地的管理,保护耕地数量,守住红线是目前必须要做的事情。
1.2 资源逐渐枯竭
黄石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探明的矿产资源品种丰富,为全国重要的铜矿基地和铁矿基地。黄石市各项政策支持下,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型经济,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并使黄石市成为建国后的明星城市,有效地推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然而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黄石市资源逐渐枯竭,各种问题也随着而来,如经济增速缓慢、经济增长点少、城市功能单一、产业结构薄弱等。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的《我国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界定研究》,有12个城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城市,黄石市下辖的大冶市位列其中。2009年3月黄石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
1.3 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困难
近年来,虽然黄石市在城市转型工作中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然而仍然没有摆脱资源型经济的束缚,不可避免地具有产业结构单一、结构失衡、基础设施不足、经济辐射力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先天性弱点。
2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充分发挥原有第二产业优势,引入高科技技术,提升重工业竞争力,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在保障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适当的减少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2.2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利用当地的自然经济环境,培养具有优势的农业产品,加快促进农产品的升级。黄石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同时在发展种植业时需要保证粮食的耕种面积及产量。
2.3 保护森林资源
通过提升森林质量来提升森林的碳汇能力,推进长江防护林、自然生态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建设;通过人工植树造林,增加林地、草地等具有碳汇功能的植被面积,增强碳汇能力。
2.4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
争取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少,努力改变现有的消费模式建立可持续消费的理念,提倡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各类资源,尤其是水、电资源。例如鼓励节约用水和用电,市内交通应提倡公共交通和地铁,减少小汽车的用量,鼓励自行车和步行等,从而进一步减小能源的消费。
2.5 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企业高新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努力发展清洁生产,提高原材料和废物的利用率,从根本上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臧淑英,智瑞芝,孙学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黑龙江省石油城市大庆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04):421-425.
[2]曹新向,梁留科,丁圣彦.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J].自然杂志,2003,25(06):334-338.
[3]林宁.黄石市土地生态均衡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贾若祥,刘毅.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及类型划分[J].地理研究,2003,(05).
[5]王艳洁,郑小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概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03).
[6] 崔和瑞,王伟,赵黎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及实现模式[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01).
关键词:生态评价;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前言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要突出了“生态”主题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关键是在规划环评中做好生态规划和生态专项评价。这是因为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论文讨论的重点是探索规划环评的一个新领域:即应用生态学原理,在规划环评中对生态规划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对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最终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评价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机构和自治,也能够维持对威胁的恢复能力。生态系统评价可以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3个主要特征来定义。评价生态系统健康性首先需要选用能够表征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参数,如:生境质量、生物的完整性、生态过程等,但度量这些参数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
(1)由于局部地区交通道路走向和线型的不科学设计,小城镇、农居点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发展无序,形成量多而杂乱分散的小斑块。城市景观格局中人口与建筑过分密集,不同用的功能斑块交错混杂,相互干扰冲突,物流不畅。
(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部分沿河滩涂被围垦造田或开发房地产,而这些地方过去大部分是鸟类的栖息场所。
(3)建成区内部绿地斑块严重缺乏的状况虽有所改变,但未形成协调合理的绿化结构体系;城市与自然的和谐过度遭受破坏,城乡过渡景观带建设被明显忽略。
(4)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态系统评价很难简单概括为一些简单易测定的指标。
三、城市生态格局规划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要遵循自然优先、持续性、针对性、综合性等原则[1],按照生态规划的基本格局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格局等两种方法[2,3],提出城市区域和市区生态格局规划的主要方案。
1.区域生态格局规划评价
通过资料分析和现场调查,划分出区域中的各种种生态类型,如:水田、旱地、园地、林地、疏林地、草地、居民地、交通工矿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再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城市生态格局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提出对策措施。
2.城市生态格局规划评价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为支持手段,结合城市森林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域城市生态用地建设景观格局的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提出一套系统化、层次化和定量化的城市生态用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优化对策。
四、主要生态要素保护与建设
1.景观基质保护与建设
1.1 森林资源
重点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通过林权改革、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植树造林等措施,提高森林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使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重要区得到充分治理。
1.2 土地资源
科学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客观评估受整理及未利用土地的生态功能及价值,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荒则荒”原则为指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风貌迥异的农、林、山等土地利用景观。[4]
2.景观斑块保护与建设
通过近郊森林公园、饮水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公园广场等公共绿地建设,丰富居住区、单位等附属绿地、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绿化建设类型,形成开放、立体、整体、有序的城市绿地系统,为城市发展提供绿色生态屏障。
以发展蔬菜、茶叶、花卉、苗木、园艺业、观光休闲农业为主的都市农业为载体,在城市发展扩张中,有计划有重点地保留部分城郊乡村和农业用地斑块,营造城乡过渡景观带,发挥城郊景观在市区景观生态特有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生态功能。
五、建议
(1)景观是居于生态系统之上的最大尺度,开展景观规划研究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应进一步对城市不同类型生态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将宏观调控和微观设计相结合,维护生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增强城市生态格局的安全性。
(2)充分利用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建立市域、市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长期信息数据库,掌握各类景观要素的动态变化情况。
(3)开展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和管理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菜阳河级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4)加强历史文物古迹等特色景观建筑、城乡建筑、硬地面等微观景观和城市绿地、城市内河、主要水系、公路交通等重要景观要素的生态设计研究,强化水域生态系统、矿山等景观要素修复和生态重建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团胜,等.大城市区域的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2):52-55.
[2]Forman,R.T.T. Some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and regional ecology. Landscape Ecology, 1995b, 10(3):133-142.
[3]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3):27-31.
关键词:呼和浩特市
土地利用
变化
分析
动态度
一、呼和浩特市城市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方式和状况,在空间变化上呈现出边界清晰的类型变化状态,在时间变化上依赖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速率。通过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量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呼和浩特市1996年各类土地用地情况分别为耕地607550.48hm2、园地3582.29hm2、林地242702.43hm2、牧草地728476.28hm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3546.02hm2、交通用地4522.92hm2、水利设施用地2319.61hm2以及未利用地39451.26hm2。到2008年各类土地用地情况分别为耕地569073.39hm2、园地4566。66hm2、林地311206.32hm2、牧草地665086.04hm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5027.06hm2、交通用地7526.01hm2、水利设施用地3244.84hm2以及未利用地50559.32hm2。土地利用情况总体趋势有所增加的为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及未利用地,只有耕地和牧草地的利用面积呈总体下降趋势。
二、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
本文基于研究目的及数据的可获取性,运用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对1996-2008年呼和浩特市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它可以定量描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活跃程度,其表达式为:
式中:K-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动态度;
Ua,Ub-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
T-研究时段长度。当T的时段长度设为年时,K的值就是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年变化率。
由表1中看出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主要发生变动的土地类型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林地、耕地和牧草地。
1.农业用地的动态变化
园地面积变化:1996-2008年呼和浩特市园地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增加率为2.28%。分析园地面积增加来源,主要是牧草地,少数来源于耕地。
林地面积变化:1996-2008年呼和浩特市林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年变化率为2.35%。增加来源近48%来源于耕地。这是因为1998年以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速了耕地向林地的转化。
牧草地面积变化:1996年呼和浩特市牧草地面积为728476.28hm2,到2008年面积减少到665086.04hm2,13年间年均变化率为0.725%。减少的牧草地主要转化为耕地,另一部分转化为建设用地。
2.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
从总体上看,在呼和浩特市城市扩展过程中,建没用地呈现明显且持续的增长,各土地利用类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化的现象。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面积变化:1996-2008年,呼和浩特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由53546.02hm增加到75027.06hm,年变化率为3.34%。1996-2002年增长趋势较为平缓,2002-2008年面积增长较快,与城市化变化发展趋势相吻合。
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变化:1996-2008年间,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用地也呈上升势头。面积由1996年的4522.92hm2增加到2008年末的7526.01hm2,年变化率为5.53%。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呼和浩特市交通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用地规模增加。到2008年全市公路里程5304km,是1996年2829km的1.87倍。
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变化:呼和浩特市水利设施用地面积由1996年的2319.61hm2增加到2008年的3244.84hm2,年变化率达到了3.32%。总量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重点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所致。
5.未利用地面积变化
呼和浩特市的未利用地面积由1996年的39451.26hm2增加到50559.32hm2,年变化率为2.35%,总量有所增加。分析原因发现,未利用地面积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呼和浩特市区南部的黄土丘陵区,与和林格尔县的交界处,这里土壤贫瘠、植被稀疏、自然条件差,农牧林结构不合理,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地区。
三、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是指某一时段某一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它的计算结果表示的是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活跃程度,其表达式为:
式中:S为t时段内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t为研究时段长度;
为在研究期间土地转移部分的面积,即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为非i类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总和;
Si为研究期初i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通过计算得到:1996-2008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S=21.439
刘纪远认为,按照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大小,可将我国的土地利用动态特征分为4种类型:动态度0-3,为土地利用极缓慢变化型;动态度4-12,为土地利用慢速变化型;动态度13-20,为土地利用快速变化性;动态度21—24,为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型。
通过计算得出1996-2008年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21.439,属于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型,这与同期城市扩展加速发展相对应。由此可见,1996-2008年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类型表现活跃,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呼和浩特市建设用地高速扩展,是导致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呼和浩特市当前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发现,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从大到小顺序为牧草地、耕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交通用地、园地、水利设施用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交通用地5.533%、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343%、水利设施用地3.324%、林地2.352%、未利用地2.346%、园地2.289%、牧草地-0.725%、耕地-0.527%。其中除耕地和牧草地的面积是减少的以外,其它各类土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研究区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21.439,土地利用程度处于急剧变化型,土地利用活跃程度较高。
“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城市发展已经按照中心城区、卫星城和中心镇三级体系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重点镇和一般镇合理布局、功能互补的城市网络群,实现了人口进城、工业入园、产业集中和要素聚集的具有呼和浩特市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应当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发展城市化各方面相适应,根据城市化发展的阶段与特征规划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各区的用地。主城区范围继续向三环高速路延伸和扩展,积极引导城市向南部、西南部新区(大、小黑河之间)发展,统筹城区的功能分工、人口分布、产业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市区与主城的一体化发展。参考文献
[1]陈峰云.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研究一一以武汉市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白冰冰,成舜.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宏观评价讨论——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1)
[3]宋戈.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王筱明,吴泉源.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 ):5-6
[5]李小文,方精云,朴世龙.上海城市土地利用转变类型及其空间关联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438-446
[论文摘 要]主要论述了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的合理性与局限性。首先从有利于引进产业资本,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发展;有利于增加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有利于增加国家积累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合理性。然后根据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指出了现行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没有真正反映土地的价格;造成社会不稳定;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三个方面。
现行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主要体现在收益主体之间地位不平等,农民普遍居于劣势地位;分配方式“计划”色彩浓厚,价格调节机制发挥不充分;分配格局具有很强的“刚性”三个方面。这一格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提出以及建立和谐社会观念的普及,其消极因素越来越明显,对其改革的呼声也将越来越高。
一、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合理性
现行的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有其存在的逻辑必然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过较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实行现代化、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引进产业资本,加快城市化、现代化发展
产业资本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产业资本的引进、利用、培养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相关国家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上述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政策在客观上是“以土地换发展”。通过降低土地价格,降低产业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提高我国工业装备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有效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有利于增加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
国际产业资本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新一轮的国际间的产业转移方兴未艾,这对于我国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期。我国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吸引了超过 5000 亿美元的国际产业资本,而且每年吸引的外资还在以两位数增长,形势十分喜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阶段的国际竞争加剧。东南亚国家、南亚印度等周边国家与中国就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展开竞争;南美地区经济开始复苏,依靠其丰富的资源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与西方的传统关系,其对国际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也不容小视。我国应该进一步的发挥自己的优势,降低投资成本,包括土地成本,有利于更好的吸引外资,为我国经济更上一层楼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有利于增加国家积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工业化发展的艰巨的任务。我国现阶段虽然已经发展到了工业化的中期,按照理论不应由农业来承担国家积累,但由于我国的特殊性,现阶段还需要农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首先,占我国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经济实力还比较脆弱,农业作为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工业化水平,增加国家积累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外,这一分配体系有利于把土地由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从而有利于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与以英国“圈地运动”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转移过程相比,现阶段的这一转移过程相对痛苦还是最小的。这一过程是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
二、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局限性
上面简要的论述了这一分配格局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局限性、负面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弊端将越来越突出,下面我们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没有真正反映土地的价格
在中国农村,土地不仅仅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而存在,其在农民的眼里是其抵御风险的主要屏障。在社会剧烈动荡的转型时期,土地作为农民社会保障这一功能显得更加明显,其对农村所起的稳定作用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也就是说土地这一资源在中国农村社会发挥的作用有极强的正的外部性,在进行农地转让时,就应该而且必须把这一外部性内部化,应包含在土地交易价格里面,这样才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土地的“价钱” 。
(二)造成社会不稳定
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造成社会不稳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引起的。首先是收益分配中对农民补偿不足,农民为了获得适当的收入不惜采用不恰当的方式,比如阻挠土地流转的正常进行,集体上访,甚至发生斗殴事件,对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很坏的影响,而且往往还极大的损害当地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埋下许多社会隐患;土地流转发生后,由于补偿农民过少,而且又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机制,使其生活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为了生存,有些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由于种地挣钱很少甚至赔钱。在农民看来,土地不是资产而是负债。由于土地具有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其在抛荒土地的同时又尽最大努力保护其对土地的使用权。这样就造成农民不种地,但同时对土地流转不积极,据国务院农研中心对1.3万户农户所作的调查,即使对粮食收入仅占家庭收入20%以下的3366户的调查结果,愿意转让土地的也只占4.5%。[1]另外由于农用土地与非农用地之间收益的巨大差距,地方政府依据自身利益考量具有转变土地用途的冲动,而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又给了地方政府低成本获取土地的便利条件,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成为向土地市场提供过多土地的主要推动者,从全国各地兴建的过多的高尔夫球场、人造景观,大量闲置的开发区等,就知道这种动力有多强。由于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格局是向产业资本倾斜的,他们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有充分的理由推动农地向非农用地转化。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游说政府。
(三)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我国走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发展有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就是经济资源必须是可持续利用的。特别是像土地这种稀缺且很难再生的资源。在现行的利益分配格局下,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现任政府用下任政府的土地,现代人用下代人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的浪费。有资料显示,城市存量土地大量闲置的情况下,大量的耕地仍然转为非农用地。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在农地市场结构方面国家逐步退出直接的市场交易过程,变市场交易主体为市场监管主体。其中的关键是国家角色的转换。当然,在土地市场上国家行为的转变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积极创造条件的精神逐步推进。
调整和完善土地分配格局,从根本上说应该从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方面入手,我国学者作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依照张吉清同志的归纳,我国学者大致从“完善土地经营权的改革思路。该思路主张将完善农户土地经营权作为改革的重点。”[2];“再造土地制度的改革思路。主张重新构建土地制度。”[3];“变革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形式的思路。‘土地股份制’是其典型代表。”[4]三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这些思路都有其合理性,都从某种程度上抓住了产权制度某个方面的弊端。农地产权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应该慎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产权房;对策;合法化
中图分类号:034.5文献标识码:A
小产权房”又称“乡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由于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不能取得由政府房管部门颁发的正式产权证,而是由享有该土地所有权的乡(镇)合作经济联合社或村经济合作社的机构制作颁发权属证书的“准商品房”。“小产权房”最初起源于民间,在我国已存在多年,并未形成大规模的气候。但是近年来,“小产权房”之发展大有风起云涌之势。
一、小产权房形成的原因
1.市场需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远远超过了绝大数普通百姓购买能力,而购房者强烈的住房愿望不得不更多地将目光转向房价便宜的郊区。而“小产权房”的价格只有同样位置商品房价格的40―60%甚至只有同样位置商品房价格的30%~40%。购房者买不起商品房的情况下,只有把目光转向小产权房。由于小产权楼盘不存在土地出让金、各项税费等成本,因此即使以合法商品房价格的30%出售仍有较高利润可得,其利润率并不比开发“大产权”的开发商低或者低多少。总之,供需两旺促使小产权房迅猛发展。
2.我国二元制的土地所有权制度。
虽然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有土地所有权在宪法上具有平等性,但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都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除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办企业或建住房除外,开发建设商品房,同样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因此,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兴建商品房出售,必须先由国家征地,转为建设用地,再由国家出让给建设开发单位,开发建设单位向国家缴纳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后,才能开发建设商品房,向他人出售。这种二元制土地制度是小产权房出现的根本原因。
3、政府监管力度不够为其提供便利条件
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小产权”房在房地产市场中能够存在这么长时间,能够从局部地区、个别城市扩展到全国,这恐怕应该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失职,是一种管理上的严重缺位和行政不作为,乡镇政府实际上是这种行为的制造者和实际推动者。
二、小产权房带来的主要问题分析
1.农民利益受损问题
由于大量开发“小产权”房引起耕地的流失而造成农民生活保障受到严重威胁,将成为开发“小产权”房带来的最为严重后果之一。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来规定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之间关于土地用途改变所带来的收益增长的分配问题,从集体组织和农民个体之间的关系来看,农民个体一般处于劣势地位,其权益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大量开发“小产权”房引起耕地的流失而造成农民生活保障受到严重威胁,将成为开发“小产权”房带来的最为严重后果之一。
2.购房者面临巨大风险。
法律法规对商品房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对小产权房是无效的,人民法院也不能适用商品房买卖的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处理涉及小产权房的案件,购房人的权益很难得到维护。由于购买小产权房的合同是无效的,因此根据法律规定购房人只能要求开发商退还购房款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等。由于小产权房不受法律认可,也不用在房管部门备案,不在政府机构监管范围内,因此在使用房屋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房屋质量问题、公共设施维护问题,其救济途径就非常有限。
三、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对策
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基本原则应是政府主导、综合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购房者基本权益不受侵害的情况下,最终使其合法化。对一些明显违犯国家政策、侵占耕地的“小产权房”,应坚决予以拆除。
首先,对于已建成的楼盘和在建设的小产权楼盘,原则上不应拆除,应最大限度地予以保护,特别是符合城市整体规划和土地用地规划的小产权房项目。除非违法情节特别严重,如违背基本农田保护等法规、违规开发建设别墅,以及刚刚开工的楼盘,可以予以拆除,恢复农业用地。总之,虽不说一律都不拆,但以不拆为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并使其合法化我们可以通过责令补办手续、补交土地出让金和税费,在现有法律体系内将其转化为商品房,获得完全的产权,变为完整产权房。
其次,或将这些房屋变成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用于当地的社会保障,这样可以省去补交土地出让金的麻烦;或者,将这些房屋用于政策性租赁的方式交给农民组织管理,其长期的租金可作为农民的长期收益,解决土地被占用后的收入保障问题。
再次,还可以实行“类似按揭制”的方式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即把开发商扣除成本外的一切利润收缴起来按实际情况均分至每套房屋后作为购房首付交与相关农民集体或个人,然后政府把原小产权房的房价加上同样标准下国有土地的土地出让金并得出新房价,再把新房价减去已付首付作为实际购房人的月供总额并由实际购房人按月付给相关农民集体或个人余款直至付清;如果购房者的月供难以维持下去,相关利益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收回房屋,重新转让。
最后,对未建或正建的“小产权房”立即叫停;公告社会,对以后再建的“小产权房”一律拆除,并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给“小产权房”来一个“急刹车”。对违法侵占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的,有违对耕地的特殊保护,应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参考文献:
[1]史焕乾.小产权房的权属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郑州:河南大学,2008
[2]孙宪忠.物权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76-177
[3]范利祥.国土资源部调研征地改革农民能否参与增值收益[N],西部时报,2006,7,3
[4]郑风田.小产权房是个好东西[EB/OL]
[5]胡星斗.小产权房并不违宪[EB/OL].(2007-8-10)[2009-04-11]
【关键词】农业;农业经济管理;农业资助;农业研究;方向
一、农业经济的现状概论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依然不会因各种新兴的经济形式而下降。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发展中国的农业经济成为了各国研究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虽然说农业经济的研究方向已经慢慢向发展中国家转变,但是发达国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时很容易忽略一个经济的现状,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经济状况不同,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如果始终站在自己国家的农业经济的角度上去思考别国的经济,很容易失去实效性。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要想搞好农业经济对研究对象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
我国是农业大国,尽管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逐渐走出了贫穷落后的经济局面,但是地大物博的中国还必须要看清自己经济发展的劣势。农业依然是我国经济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经济部门,发展好农业经济是我国的大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业生产者,随之而来的“三农问题”更是这些年国家十分重视的问题,我国就“三农问题”而出台了各种各样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同时也在农业经济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庞大而农业经济的研究队伍,对我国的农业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不断探索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这些努力也出现了巨大的成果,例如袁隆平在农业种子上的研究极大了改善了我国农业的落后的发展状况。在农业经济上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世界的注意,世界性的经济组织,世界的专业农业研究团队等纷纷对中国进行科技和资金上的交流以及资助,为中国研究农业经济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下文就农业经济的管理研究热点以及资助方向上具体谈谈关于中国农业经济。
二、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热点
农业经济的研究热点主要是根据国际权威性期刊和热点论文来进行数据分析后总结出来的。那么根据最新的国际性权威杂志《AgriculturalEconomics》以及年度高频搜索论文的相关数据,我们总结了近年来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1)农业经济的国际化、经济自由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关于农业资源保护的问题。全球经济逐渐融合,同时农业也应该朝着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前进;而经济的自由化和农业产业化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还是关于农业资源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资源农业用地,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等越来越受关注。
(2)粮食安全问题以及食物政策。主要的相关内容是发达国家的非经济性因素对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状况和经营结构的影响,同时还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对于贫困人口的食品安全供给问题。食品供给安全越来越受关注,食物政策也成为全球化的农业发展的需要各国考虑的因素。
(3)农业方面的管理工作以及农业的公共政策问题。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同样是当下研究的热点,目前来说,研究农业经济管理的主题依然是发达国家的学者,发展中国的农业经济也成了研究的新的方向,就对农业本身来说,由于农业的国域性,导致各国农业的状况各不相同,而一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与该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政策分不开的,农业政策实际上就包含了农业的实际发展局面,农民的收入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实际问题,它是一个体系。
(4)农业的R&D的研究活动。当今时代是个信息时代,同样它更加是个科技时代,科技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科技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在农业上的科技水平十分低下,研究热点围绕着农业科技上面来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也是当今世界科技化发展的趋势。
三、农业经济的资助方向
上文着重分析了一下农业研究的热点问题,结合这些热点,我们也能发现农业经济管理研究面临着新的形势,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我国农业经济缺乏市场特征,同时在新技术和新设备上的应用要不只是浅显简单地利用,要不就是局部高科技整体科技化水平低下,结合我国学者在跟踪国际研究方向的基础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学者利用本身在我国农业经济的研究素材和国情的便利条件而搜集得丰富经验和素材,笔者认为今后对我国农业的资助主要应该朝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首先,WTO农业市场贸易自由化建设。这一点是从市场的角度去关注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虽然说是一国的发展根本,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它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同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WTO带来的市场化经济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这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研究农业贸易自由化是国际形势和我国在实践中的需要。
其次,农业政策以及模型定量研究。这一点对于我国农业研究来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基础相对较弱,在短时期内,中国的关于农业经济的一些研究成果很难跟上国际的标准。在农业模型定量研究上加大资助,能有利于我国研究成果走上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第三,可持续性农业的研究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也是农业经济长远发展的内在需求,农业其实不只是单纯的农业,与之相关的有包括环境、生态以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所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是进行与之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也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第四,转基因农业。此领域不仅是国际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在农业经济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方面,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不仅与国际同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所超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好地证实了它对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应该在此方面大力资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下垫面;产汇流;植被变化;城市化;水文模型
中图分类号:P34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3011107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水利工程、城镇化建设等人类活动对下垫面变化的影响不断加剧。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改变了下垫面变化,导致流域入渗、蒸散发、径流等水文要素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引起流域产汇流过程的变化。较长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更加明显,但短期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水文水资源变化的主要驱动要素之一[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文效应研究已成为目前乃至未来几十年全球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国际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国际水科学计划,如IHP、WCRP、IGBP、GWSP等,探讨环境变化下的水循环以及相关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因此,变化环境(即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循环研究是21世纪水文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3]。产汇流过程是水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产汇流理论研究是水文模拟的基础,因此,进行流域下垫面变化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从林地、草地、耕地、居工地、景观变化及水土保持措施等方面阐述了下垫面变化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机制,并剖析了各类下垫面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
1相关研究阶段的划分
下垫面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研究始于20世纪初,主要集中在森林与水相互作用的研究。19世纪后期,随着人口的增长,许多森林被砍伐。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开始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早期的森林水文研究重点是关注森林的变化(主要是森林砍伐)对森林流域产水量的影响,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对比流域试验法和流域自身对比法。这类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00年瑞士Emmenal山区的两个小流域对比实验[4]。1909年,美国设置第一个对比实验流域探讨森林覆被变化对流域产流的影响,并建立水文实验站致力于研究森林水文问题。而这一阶段多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的开采会导致径流量的增加。
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流域模型”概念的提出,人们开始把水循环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1970年Onstad和Jamieson[5]首先尝试利用水文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标志着下垫面变化对水循环影响的研究由萌芽时代开始向起步阶段过渡。此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循环影响研究由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转向基于物理机制的水文模型方法。这一时期,森林植被变化对流域产水量影响的研究达到,并致力于下垫面变化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研究,也更加注重对水循环过程的研究。同时,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也受到关注,一般采用单位线法对其进行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被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与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作为核心计划之一联合发起以后,迅速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与关注,特别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水文效应越来越受重视。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卫星遥感技术(RS)在水文学中的应用和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迅速发展,下垫面变化的水循环影响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开始综合利用以上几种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水文效应,如水文模型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模型耦合法、模型对比法等。总结过去100多年来下垫面变化对水循环影响研究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见表1、图1)。
重点萌芽阶段120世纪
初至60
年代11900年,瑞士Emmenal山区的两个小流域对比实验1森林砍伐引起一系列后果(洪水等)1试验流域法1小流域、较小空间尺度1森林的变化(主要是森林砍伐)对森林流域产水量的影响起步阶段120世纪
70年代
至80
年代11970年,Onstad和Jamieson[5]首先尝试利用水文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1注重径流形成机制及水循环过程研究1特征变量时间序列法1空间异质性不大的流域、较长时间尺度1从特征参数的变化趋势上评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
发展阶段120世纪
90年代11992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作为核心计划之一被联合发起1变化环境下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的影响机制1水文模型法和综合法1中大尺度流域1对水文效应的变化进行机理性的解释2下垫面变化对流域产汇流影响机制现状研究人类活动改变了下垫面状况、局地气候,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降雨径流关系和产汇流过程。影响水循环过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在区域尺度上主要包括植被变化(如毁林和造林、草地开垦等)、农业开发活动(如农田开垦、作物耕种和管理方式等)、城镇化建设等[6];从全球尺度而言,植被变化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7]。本文主要从林地、草地、耕地、居工地、景观变化及水土保持等方面阐述不同下垫面变化对流域产汇流过程的影响机制。
2.1毁林造林与草地开垦
森林植被对水量的影响可分为林冠截流、枯枝落叶层截持水、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及贮水、林地蒸发散等方面。森林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降水与蒸散发来进行的。一般认为森林具有比其他植被更大的蒸腾量,并且森林冠层与枯落物具有截持损失功能,因此森林减少是流域产水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
Bari等[9]分析了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年径流变化,结果表明,森林植被蒸散发的增加可导致径流的减少。Naik和Jay[10]对哥伦比亚1879年-1928年的实测径流进行还原后图1下垫面变化对水循环影响的国内外研究对比
Fig.1Comparison of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gresses of the impacts of underlying surface changes on the hydrological cycle
得到天然径流过程,发现开垦森林造成蒸散发减少,从而导致年径流有所增加。邓慧平等[11]对梭磨河流域的日径流过程模拟表明,随着流域有林地面积和冠层最大截流量的增加,地表径流、地表以下径流、总径流均减少。杨宏伟等[12]探讨了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研究认为林地面积的增加可导致年径流量减少。
在国内,石培礼等[13]对我国森林植被变化水文效应文献的综合分析表明:不同地区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幅度相差较大,但在除长江中上游外的其他地区,森林砍伐或火灾会降低林木的蒸散发,增加河川径流。范世香等[14]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森林水文模拟实验室,进行有林地与无林地的地表径流模拟对比实验,得出了森林能减少径流量、调节径流过程的结论。李毅等[1516]通过室内人工降雨试验研究,同样指出植被有增加入渗率、减小径流系数、明显降低径流流速等作用。
但是,森林与水分的关系极其复杂,不同自然地理环境或相同自然地理环境下不同结构类型的森林对大气降水的截留、林内降雨的再分配、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以及对蒸发散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由此而造成了水分大循环、小循环和水量平衡的时空格局与过程的差异[17]。因此,关于森林植被与径流的关系,虽然大多数认为森林的存在会减少年径流量,但是不能一概而论。郝芳华等[18]对黄河下游支流洛河,在其上游卢氏水文站以上流域进行产流模拟表明:森林的存在增加了径流量,降雨量的增大能弱化下垫面对产流量的影响。
草地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水分在蒸发、渗透、径流和地下水间的分配,从而影响产汇流过程。草地枯落物通过对降水的吸纳,使地表径流减少,并增加对土壤水的补给。黄明斌等[19]研究发现在郁闭度相同的情况下,自然草地小流域的径流量大于森林小流域,蒸散量小于森林小流域。虽然林地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问题仍存在争议,需进一步研究,但是草地明显有增加入渗率、减少径流量、降低径流流速等作用。
2.2农业开发活动与城镇化建设
理论上,农作物把土壤水和地下水散发到大气中去,既改变了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状况,也改变了小气候的状况,从而促进了水循环。开荒、坡地改梯田、扩大灌溉面积以及旱地改水田等农业措施,不同程度地拦蓄和耗用了地面径流,增加地面水下渗机会,使洪水过程平缓。灌溉活动使地下水和土壤水得到大量的补充,土壤水分蒸发显著增加,因此提高了局地降水概率,从而使流域水循环发生改变。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农业用地不断得到扩展,同时土地利用的开发强度也不断增加,极大地破坏了土壤结构,促使土壤压实和结皮,从而使入渗速率和土壤蓄水量有所降低[20]。Van der Ploeg等[21]分析Elbe河流域100年来洪水频率,发现农业机械化、土壤集约式耕作导致土壤物理性质的退化是雨季农业用地产生的地表径流增加的主要原因。Costa等[22]对托坎廷斯河流域(面积76.7×104 km2)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用地的增加,降低了入渗和蒸发,从而增加了年均流量。谢高地等[23]研究发现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景观结构中农耕地景观比例的增大。总体来说,普遍观点认为:农业开发活动具有增加年径流量和洪峰流量的作用。
城市化中人工陆面的建设改变了城市下垫面性质,不透水的硬化地面增加而植被、土壤减少,从而引起产汇流特性的变化。产流方面由于硬化地面阻碍了雨水的下渗,径流系数增大,地表径流量增加;汇流方面表现为汇流时间缩短,峰量增高,峰值出现时间提前。Kang等[24]的模拟表明,城市化导致洪峰流量增加、洪峰滞时缩短。Bums等[25]对美国纽约市附近Croton河3个试验流域(集水面积约为0.38~0.56 km2,分别代表高度城市化区域、中等城市化区域和未开发区域)的27场雨洪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洪峰流量不断增加,洪水退水时间将减少。White和Greer[26]探讨了Californa地区城市化的水文效应,认为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剧,每日平均和最小流量、旱季径流和洪峰流量都有显著的增加趋势。
许多学者对国内城市化发展迅速的城市也作了大量研究。葛怡等[27]对上海市区的研究表明,城市化大幅增加了径流系数。史培军等[28]对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水文过程影响的研究表明:随着土地利用向着城市化方向发展,最大洪峰流量到来的时间提前,退水时间加快。郑璟等[29]以深圳市布吉河为例,研究了长时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的影响,认为建设用地的增加导致了流域蒸散发量、土壤水含量和地下径流深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地表径流则有大幅增加。
总体而言,城市化导致了截流量和渗透量的下降,蒸发量造成的损失增加,径流发生的速度更快,但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程度不同,表现出的水文效应也有所不同。此外,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也会增加城市降水,促进蒸散发,进而影响城市径流。
2.3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通过改变微地形、地表覆被和土壤特性等边界条件,影响降水的分配、蒸散发和径流的产生机制,从而影响了流域的水文水资源过程。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如坡面工程中的梯田、反坡梯田、水平阶及鱼鳞坑等及沟道工程中的坝库等)、植被措施(如植树造林及种草等)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等。
一般认为,水土保持措施通过改变下垫面变化,使入渗、蒸散(发)有所增加,而相应地减少河川径流量与洪峰流量。穆兴民[30]等通过建立降水-径流统计模型分析了人工草、林及梯田、淤坝等对流域径流量的变化,得出与之相似的结论。仇亚琴等[31]应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WEPL),模拟了不同下垫面变化情景下的水循环过程,结果发现:水保措施增加了植被的蒸腾量,相应减少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水平循环分量。总之,水土保持措施不仅增大了植被覆盖度,而且改变了土壤结构,使土壤孔隙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下渗能力和蓄水能力,从而使径流量减小。
2.4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
流域的景观格局变化通过改变地形、地表覆被和土壤特性等边界条件,影响降水的分配、蒸散发,进而影响了流域径流的产生机制。流域土地覆被变化与流域径流量的关系复杂,并非单一的覆被类型变化起主导作用,而是各种变化耦合作用影响了河流径流[32]。
Germer等[33]通过对亚马逊流域中森林和草地进行现场测量及对比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近地表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采伐变为草地,会改变径流形成的机制,增加径流量。Lahmer等[34]和Klocking等[35]人则认为:耕地转化为草地、干旱的草场或草甸草地,对于大中尺度流域及其子流域的水文行为均未引起明显变化,原因在于气候温和的自然条件下这几种土地利用模式相似,水文行为只有在多山的河源区才有表现;而干涸的河谷转化为自然湿地,造成蒸散发量的增加会导致流域夏季流量减少。Bewket和Sterk[36]曾对埃塞俄比亚丘陵地带西北部典型流域进行了研究,发现引起河川径流减小的原因是天然植被的破坏、过渡放牧、农田的不断增加、桉树作物的大量种植等。Calder[37]认为将热带湿润常绿林(热带雨林)改变为草地或农田后,由于截留损失减少,径流将大量增加;在年的尺度上,热带雨林将所有的净辐射量转变为蒸发,而任何其它形式的土地利用不可能产生更高的蒸发,因此将雨林改变为其它形式的土地覆被将引起年径流量的增加。
王根绪等[38]以河西走廊中部的马营河流域为例,建立了基于降水和耕地面积两种因素的径流过程统计模拟模型,分析了1967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上游林草地大规模转为耕地,使流域年均径流量减少28.12%,基流量减少3532%。李丽娟等[39]采用了特征变量时间序列法和降水径流模型对陕西大理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近10年来,耕地和草地面积有所减少,而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流域年径流和月径流演化过程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综上所述,大流域宏观尺度上的景观格局的变化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比较复杂,是各种景观类型变化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
3下垫面变化影响水文效应的主要研究方法
3.1对比流域试验
早期的研究大都采用对比流域试验的方法,包括:控制流域法、单独流域法、平行流域法和多数并列流域法等。这些研究存在研究周期长、可对比性差的问题,这是因为寻找两个地理和气象条件完全相同的流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同一个流域前后对比的两个标准期里,各种条件也不相同,而且各项指标测量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测量的精度和误差都有可能影响最终的结论[40]。因此对比流域试验只适合集水面积较小的流域(l00 km2以下),不适用于探讨大流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41]。对比流域试验的优点是排除了观测期间气候变异所产生的误差,有利于揭示植被-土壤-大气相互作用的机理。
3.2特征变量时间序列
特征变量时间序列法是选择较长时段上反映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文效应的特征参数(如径流系数、年径流变差系数、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蒸散发等),尽量剔除其他因素的作用,从特征参数的演化趋势上,评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42]。虽然特征变量时间序列法具有很多优点,但它仅适合下垫面变化比较均匀、降水和土地利用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而且这种方法缺乏机理机制方面的基础,只能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进行简单描述[43]。其缺点是不能将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径流变化从实测流量系列中分离,从而增加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影响研究的不确定性。
3.3水文模型
自1970年以来,水文模型的发展经历了由经验模型到集总式模型的发展过程,随着GIS和RS的广泛应用,又呈现向分布式水文模型发展的趋势。在水循环的过程中,影响降雨径流形成的气候和下垫面因子均呈现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分布式水文模型能够充分考虑流域下垫面空间分布不均匀性,能有效地模拟人类活动和下垫面因素变化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在研究人类活动影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44]。
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是全球变化下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研究的重要工具,是生态水文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流域生态水文模型一方面要充分描述植被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和互为反馈机制,另一方面要精确刻画流域的空间异质性[45];可以耦合生态过程与水文过程,从机理上认识水文过程,同时,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的研制也为尺度转换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但是,水文模型的选择依赖于获取资料的详细程度、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资料的可用性。此外,模型参数和输入数据较多,往往导致模型比较复杂,可能造成模拟结果误差较大[46]。目前,利用水文模型模拟手段研究下垫面变化对流域产汇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Bronstert等[47]采用WASIMETH模型模拟了Rhine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降雨径流过程。欧春平等[48]利用SWAT模型定量解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蒸发、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影响。
由于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多种综合方法也更多地应用在下垫面变化影响水文效应的研究中,如水文模型与统计方法相结合、模型耦合法和模型对比法等。万荣荣等[49]利用HECHMS模型,采用历史反演法模拟了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对洪水水文要素的影响程度。周瑜佳等[50]应用SWAT和TOPMODEL模型,对赣江流域的源头—梅江流域20年内的植被变化所造成的生态水文响应做出了模拟研究。虽然综合法能够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较好地模拟出下垫面变化的水文效应,但是其需要的数据资料量大,操作也相对比较复杂。
表2几种流域下垫面变化水文效应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veral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hydrological effects caused by
the underlying surface changes
方法1优点1缺点原型观测1排除了观测期间气候变异所产生的误差,有利于揭示植被-土壤-大气相互作用的机理1研究周期长,可对比性差,较大尺度流域上操作难度大水文统计1剔除其他因素的作用,计算比较容易、操作简单、物理意义明确1缺乏机理机制方面的基础,不能将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径流变化从实测流量系列中分离水文模拟1比较准确的刻画流域的水文效应,能对水文效应的变化进行机理性的解释1依赖于获取资料的限制,模型参数和输入数据较多,比较复杂生态水文模拟1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揭示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与水的相互作用关系1技术不成熟,发展不完善,应用不广泛集成方法1弥补上述几种方法的不足,较好地模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1需要的数据资料量大,操作相对比较复杂4结论与讨论
下垫面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研究始于20世纪初,主要集中在森林与水相互作用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根据其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发展阶段,并会更加注重下垫面变化对水循环影响的过程和机理研究。林地、草地、耕地、居工地以及水保措施主要是通过改变截留、入渗等降水的重新分配过程及蒸散发状况,进而影响产汇流过程。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并非是单一的覆被类型变化起主导作用,而是各种变化耦合作用影响了径流。
对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文效应研究,早期的流域对比试验法适用于较小流域;特征变量时间序列法适用于下垫面变化比较均匀、降水量和土地利用空间差异不大的流域;基于物理机制的水文模型法能够比较准确的刻画流域的水文效应,能对水文效应的变化进行机理性的解释。其中,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是生态水文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由于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多种综合方法也更多地应用在下垫面变化影响水文效应的研究中。同时,也不能忽视野外原型观测实验在现代水文水资源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原型观测+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技术途径可能是一个发展趋势。此外,未来变化环境下,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来预测下垫面变化对水文水资源效应的影响是一个新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下垫面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已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问题。过去一段时期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和研究。例如,如何定量化区分气候变化与下垫面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研究尺度、研究区域、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及研究方法等条件的差异性,使下垫面变化对水循环影响的研究结论存在不一致性;以及加强GIS、RS等现代技术的结合与基于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等。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昌峰,高俊峰,曹慧.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的现状和趋势[J].土壤,2002,34(4):191205.(LI Changfeng,GAO Junfeng,CAO Hui.Curr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Research on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s on Water Resource[J].Solis,2002,34(4):191205.(in Chinese))
[2]DeFries R,Eshleman K N.Landuse change and hydrologic processes:A major focus for the future[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4,(18):21832186.
[3]夏军,谈戈.全球变化与水文科学新的进展与挑战[J].资源科学,2002,24(3):17.(XIA Jun,TAN Ge.Hydrological Science Towards Global Change:Progress and Challenge[J].Resources Science,2002,24(3):17.(in Chinese))
[4]Whitehead P G,Robinson M.Experimental basin studies―An internation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forest impacts[J].Journal of Hydrology,1993,145:217230.
[5]Onstad C A,Jamieson D G.Modelling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Modifications on Runoff[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70,6(5):12871295.
[6]Bronstert A,Niehoff D,Buerger G.Effects of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 on storm runoff generation:Present knowledge and modeling capabilities[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2,(16):509529.
[7]李丽娟,姜德娟,李九一,等.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2):211224.(LI Lijuan,JIANG Dejuan,LI Jiuyi,et al.Advances in Hydrological Response to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7,22(2):211224(in Chinese))
[8]Bewket W,Sterk G.Dynamics in land cover and its effect on stream flow in the Chemoga watershed,Blue Nile basin,Ethiopia[J].Hydrological Process,2005,19:445458.
[9]Bari M A,Smettem K R J,Sivapalan M.Understanding changes in annual runoff following land use changes:A systematic data based approach[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5,19(13):24632479.
[10]Naik P K,Jay D A.Estimation of Columbia River virgin flow:1879 to 1928[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5,19(9):18071824.
[11]邓慧平,李秀彬,陈军锋,等.流域土地覆被变化水文效应的模拟—以长江上游源头区梭磨河为例[J].地理学报,2003,25(1):5362.(DENG Huiping,LI Xiubin,CHEN Junfeng,et al.Simulation of Hydrological Response to Land Cover Changes in the Suomo Basin[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3,25(1):5362.(in Chinese))
[12]杨宏伟,许崇育.东江流域典型子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地表径流影响[J].湖泊科学,2011,23(6):991996.(YANG Hongwei,XU Chongyu.Effect of LUCC on Runoff of Three Representative Watersheds in Dongjiang River Basin[J].Journal of Lake Sciences,2011,23(6):991996.(in Chinese))
[13]石培礼,李文华.森林植被变化对水文过程和径流的影响效应[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5):481487.(SHI Peili,LI Wenhua.Influence of Forest Cover Change on Hydrological Process and Watershed Runoff[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1,16(5):481487.(in Chinese))
[14]范世香,裴铁播,牛丽华,等.森林对地表径流影响的模拟实验初探[J].水科学进展,1993,4(3):179182.(FAN Shixiang,PEI Tiefan,NIU Lihua,et al.Simulation Experiment for the Effects of Forest on Surface Runoff[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1993,4(3):179182.(in Chinese))
[15]李毅,邵明安.草地覆盖坡面流水动力参数的室内降雨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0):15.(LI Yi,SHAO Mingan.Hydrodynamic Parameters of Overland Flow during Llaboratory Rrainfall Experiments under Ggrass Coverage[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08,24(10):15.(in Chinese))
[16]宋维峰,余新晓,张颖.坡度和刺槐覆盖对黄土坡面产流产沙影响的模拟降雨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2):1518.(SONG Weifeng,YU Xinxiao,ZHANG Ying.Effects of Slope Ggrade and Cover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on Runoff and Soil Loss from Loess Slopes under Simulated Rainfall[J].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8,6(2):1518.(in Chinese))
[17]李文华,何永涛,杨丽韫.森林对径流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5):398406.(LI Wenhua,HE Yongtao,YANG Liyun.A Summary and Perspective of Forest Vegetation Impacts on Water Yield[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1,16(5):398406.(in Chinese))
[18]郝芳华,陈利群,刘昌明,等.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和产沙的影响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3):58.(HAO Fanghua,CHEN Liqun,LIU Changming,et al.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4,18(3):58.(in Chinese))
[19]黄明斌,康绍忠,李玉山.黄土高原沟壑区森林和草地小流域水文行为的比较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3):226231.(HUANG Mingbin,KANG Shaozhong,LI Yushan.A Comparison of Hydrological Behaviors of Forest and Grassland Watersheds in Gully Region of the Loess Plateau[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1999,14(3):226231.(in Chinese))
[20]De Roo A P J.Modelling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in catchments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R].Netherlands:Utrecht,1993.
[21]Van der Ploeg R R,Schweigert P.Elbe River flood peaks and postwar 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East Germany[J].Natruwissenschaften,2001,88:522525.
[22]Maros Heil Costa,Aurelie Botta A Cardille.Effects of largescale changes in land cover on the discharge of the Tocantins River,Southeastern Amazonia[J].Journal of Hydrology,2003,28(3):206217.
[23]谢高地,甄霖,陈操操,等.流域宏观尺度降雨景观径流变化的相互作用[J].资源科学,2007,29(2):156163.(XIE Gaodi,ZHEN Lin,CHENG Caocao,et al.The Changes and Their Iinteractions of PrecipitationLandscapeRunoff in Jinghe Watershed[J].Resources Science,2007,29(2):156163.(in Chinese))
[24]Kang I S,Park J I.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runof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nCheon Stream watershed in Pusan,Korea[J].Hydrological Processes,1998,25:351363.
[25]Burns D,Vitvar T,McDonnell J,Hassett J,et al.Effects of suburban development on runoff generation in the Croton River basin,New York,USA[J].Journal of Hydrology,2005,311:266281.
[26]Whlte M D,Greer K A.The effects of watershed urbanization on the stream hydrology and riparian vegetation of Los Penasquitos Creek,Californi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6,74:125138.
[27]葛怡,史培军,周俊华,等.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上海市水灾灾情模拟[J].自然灾害学报,2003,12(3):2530.(GE Yi,SHI Peijun,ZHOU Junhua,et al.Simulation of Flood Disaster Scenario under Driving Action of Land Use Change in Urban of Shanghai[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2003,12(3):2530.(in Chinese))
[28]史培军,江源,王静爱,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响应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SHI Peijun,JIANG Yuan,WANG Jingai,et al.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Response Mechanism[M].Beijing:Science Press,2004.(in Chinese))
[29]郑璟,方伟华,史培军,等.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以深圳市布吉河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9):15611572.(ZHENG Jing,FANG Weihua,SHI Peijun,et al.Modeling the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Fast Urbanizing RegionA Case Study of the Buji Watershed in Shenzhen City,China[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9,24(9):15611572.(in Chinese))
[30]穆兴民,李靖,王飞,等.基于水土保持的流域降水-径流统计模型及其应用[J].水利学报,2004,(5):122128.(MU Xingmin,LI Jing,WANG Fei,et al.Rainfallrunoff Statistical Hydrological Mmodel Based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actices[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4,(5):122128.(in Chinese))
[31]仇亚琴,王水生,贾仰文,等.汾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水文水资源效应初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1):2430.(QIU Yaqin,WANG Shuisheng,JIA Yangwen,et al.Preliminary Analysis of Hydrological and Water Resources Effects under the Impact of Water and Soil Cconservation Eengineering in Fenhe River Basin[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6,21(1):2430.(in Chinese))
[32]叶宝莹,张养贞,张熟文,等.嫩江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3,23(2):1518.(YE Baoying,ZHANG Yangzhen,ZHANG Shuwen,et al.Effect of Landcover Change in Nenjiang Watershed on Runoff Volume[J].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3,23(2):1518.(in Chinese))
[33]Sonja Germer,Christopher Neill,Alex V.Krusche,Helmut Elsenbeer.Influence of landuse change on nearsurface hydrological processes:Undisturbed forest to pasture[J].Journal of Hydrology,2010,380:473480.
[34]Lahmer W,Pfutzner B,Becker A.Assessment of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Mesoscale[J].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2001,26:565575.
[35]Klocking B,Haberlandr U.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s on water dynamicsa case study in temperate meso and macroscale river basins[J].Physic and Chemisery of the Earth,2002,27:619629.
[36]Bewket W,Sterk G.Dynamics in land cover and its effect on stream flow in the Chemoga watershed,Blue Nile basin,Ethiopia[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5,19(2):445458.
[37]Calder I R.Land use impacts on water resources[A].Background Paper No.1.In Landwater Linkages in Rural Watersheds[C].Electronic Workshop,FAO:Rome,18 September27 October,2000.
[38]王根绪,张珏,刘桂民,等.马营河流域1967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径流的影响[J].中国科学D辑,2005,35(7):671681.(WANG Genxu,ZHANG Yu,LIU Guimin,et al.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s on Runoff from 1967 to 2000 in the Mayinghe River Basin[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2005,35(7):671681.(in Chinese))
[39]李丽娟,姜德娟,杨俊伟,等.陕西大理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J].地理研究,2010,29(7):12331243.(LI Lijuan,JIANG Dejuan,YANG Junwei,et al.Study on Hydrological Response to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n Dali River Basin,Shaanxi Province[J].Geographical Research,2010,29(7):12331243.(in Chinese))
[40]陈军锋,李秀彬.森林植被变化对流域水文影响的争论[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5):474480.(CHEN Junfeng,LI Xiubin.The Impact of Forest Cchange on Watershed HydrologyDiscussing Some Controversies on Forest Hydrology[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1,16(5):474480.(in Chinese))
[41]魏晓华,李文华,周国逸,等.森林与径流关系—一致性和复杂性[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61770.(WEI Xiaohua,LI Wenhua,ZHOU Guoyi,et al.Forests and Streamflowconsistence and Complexity[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5,20(5):761770.(in Chinese))
[42]李秀彬.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社会需求与科学问题[A].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论文集[C].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2.16.(LI Xiubin.Study on Effect of Land Cover Change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cesSociety Demand and Scientific Issue[A].In:Commission on Physical Geography of GSC.Papers on Land Cover Change and Its Environmental Effects[C].Beijing:Celestial Body Map Press,2002.16.(in Chinese))
【关键词】:套种间作;防风;种植技术
1、间作套种技术的优势及相关实例分析
间作套种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既能减少抗风大损失,也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如玉米与大豆或绿豆的间作。
间作套种的作物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作用,例如:大蒜套种玉米,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驱散玉米蚜虫,使玉米菌核病发病率下降。
根系应深浅不一,即深根系作物与浅根系喜光作物搭配在土壤中各取所需,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降耗增产的目的。如小麦和豆科绿肥作物的间作。
圆叶形作物宜与尖叶形作物套作,这样可避免互相挡风遮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如玉米与花生的间作,主副作物成熟时间要错开,这样晚收的作物在生长后期可充分地吸收养分和光能,促进高产,同时错开收获期,既可以避免劳力紧张又有利于套作下茬作物。例如:玉米间作红薯,主作物玉米先收,副作物红薯后收。
枝叶类型宜一横一纵,株形枝叶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间套作,可形成通风透光的复合群体,达到提高光合作用效益的目的,例如玉米和南瓜的间作。
品种双方要一互一利,既要有利于双方发育生长、互利共生或有利于一方,与此同时不会损害另一方的生长。例如玉米套种大豆;大豆的根瘤菌可为玉米提供氮肥。而玉米分泌的无氮酸类则是大豆根瘤菌所喜欢的基质。
种植密度要一宽一窄,即一种作物种宽行,另一种作物种窄行,这样便于通风,保证增产优势,例如玉米套种蚕豆,蚕豆窄行,玉米宽行。
缠绕型作物与秆型作物有机套作时能节约架条、省工省钱。例如玉米和黄瓜间作,可用玉米秸秆替黄瓜架条,让黄瓜缠绕在玉米秸上,还能减轻或抑制黄瓜花叶病。
2、作业计划
1.1 韭菜、荠菜、秋葵间作套种模式
韭菜生长期为3月―10月,荠菜生长期为11月―翌年3月,秋葵生长期为3月―11月,韭菜垄上十月份撒荠菜种子,荠菜与韭菜混种,既能减少荠菜上的蚜虫发生率,也极大抑制了韭菜根线虫的发生。秋葵杆粗壮叶宽大,种植在韭菜垄两边能大大减小风力。
1.2 玉米、南瓜、花菜间作套种模式
在同一土地上,玉米4月―10月,南瓜4―7月,散花菜8月―翌年4月,玉米南瓜间作,株形枝叶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互不影响,玉米能为南瓜挡风,从而减少南瓜叶子破损而导致的减产;南瓜采摘后种植花菜,一部分玉米杆子可铺地面,另一部分玉米杆子可继续留着,可大大减少花菜苗早期因风大而摇根死亡。
1.3 玉米、大蒜、红薯间作套种模式
此模式利用的是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驱散玉米蚜虫,使玉米菌核病发病率下降,而且有玉米的遮挡,大蒜的成品率也大大提高。
1.4 大棚内瓠瓜、蚕豆、土豆间作套种模式
大棚早春瓠瓜在冬季定植,冬季生长缓慢,在离垄1米可种植一垄10月―翌年2月的土豆,并且还可在大棚内两边种植蚕豆或豌豆,大棚内采取间作套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了大棚薄膜保温效果,在主作物未覆盖大棚内地面时,合理的间作能大大减少杂草丛生现象,也提高了大棚的产值。
3、预期效果及应用前景
3.1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该技术想通过试验基地现有的基础全面推广实施蔬菜间作套种防风技术,围绕绿色安全要求,全面推行种植茬口科学安排,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生产管理、采摘、出场检验、包装销售标准,提高蔬菜的品质,单位价格明显提高,示范区每亩产值增加0.1万元以上,社员户均增收0.5万元。
3.2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不同蔬菜的间作套种模式,能有效充分吸收前茬作物种植后的剩余肥料,防止因作物的偏向性吸收肥料而导致的土壤板结,促进土壤结构的优化,改善土壤墒情。多品种蔬菜的种植丰富了市场本土蔬菜品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Y束语:
由于该技术具有很大的栽培条件优势及推广意义,特别在舟山缺乏土地、风大的岛屿地区,不仅可以缓解土壤盐渍化、板结化问题,而且可以通过我社示范种植,及时更新间作、轮作、套种新品种,通过我社与社员、农户相互学习、探讨生产、推广应用,充分利于时间茬口安排,将土地的利用率完全发挥出来。这种种植模式对提高经济效益,解决农业用地少的难题,促进舟山群岛新区农业的发展具有必然的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姓名: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