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6 11:0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省人事厅<xx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办字[20xx]1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局事业单位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依法办事的原则。
三、实施范围
交通局所属三个事业单位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四、岗位类别、等级设置
1、事业单位岗位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交通局所属三个事业单位:公路管理站、渡口管理站、养路费征收站,根据三个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确定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设置岗位总量13个。其中管理岗位7个,专业技术岗位6个,以管理岗位为主体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54%,专业技术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46%,专业技术主系列是公路工程技术系列。
2、我局事业单位是股级事业单位,因此管理岗位设置科员(九级职员)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共设置6个等级,中级岗位设八级、九级、十级;初级岗位设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
五、岗位的具体任职条件
1、管理岗位的基本条件: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九级职员岗位,一般应在十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
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按照行业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有关规定执行。八级、九级、十级岗位必须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岗位必须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
三级工勤技能岗位,应在本工种四级工勤岗位工作满5年,并通过高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四级工勤技能岗位,应在本工种五级工勤岗位工作满5年,并通过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五级工勤技术岗位,应是就徒期满已转正定级或者是具有职高、技校、中专及以上学历,且在工勤技能岗位工作并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六、岗位聘用办法
按照《省人事厅关于在全省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的实施意见》(xx办字[20xx]17号)有关文件规定的程序、形式予以聘用。
岗位聘用基本程序:
1、公布岗位
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及其岗位职责,聘用条件;
2、申请应聘
应聘人员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应聘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3、资格审核
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组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
4、考察评议
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组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竞聘上岗或考核,从应聘人员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评分,确定可直接聘用的岗位人选,报单位领导班子研究决定;
5、研究决定
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聘用名单;
6、结果公示
聘用结果确定后要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在公示期内有异议者,按程序进行复议,确属不当者,将予以重新审核。
7、签约上岗
单位法定代表人与受聘人员签订岗位聘用合同。
七、实施步骤及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这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经局领导研究决定,成立交通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协调小组,组长:xxx(局长);副组长:xxx(纪检组长);成员:xxxxxx(二)组织动员
召开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学习宣传本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让大家充分了解事业单位实施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三)具体实施方法、步骤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根据现有人员的基本情况拟设置三类岗位,填写《xxx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核准表》等有关表格。
2、召开职工大会公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确保公正、公开、透明。
3、《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经局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通过定稿。
4、编写岗位说明书,主管部门审查后,同实施方案一并报县劳动人事部门审核、备案。
【关键词】采购;策划;目标;实施方案
1.引言
采购策划从分析总承包合同入手,通过明确采购工作目标并对其进行分解,针对分解目标制定采购实施方案这一思路进行。作者通过项目实践,提出这一采购策划的思路。
2.目标及目标分解
工程项目以合同为基础。进行采购策划之前应对总承包合同进行理解和消化,将其中对采购工作的要求转化为采购工作目标,并进行分解,形成指导采购工作的阶段性目标。质量、进度、费用是总承包项目采购工作中最关键的控制指标。所以制定采购工作目标主要从这三方面考虑。
2.1 质量目标及目标分解
质量目标是总承包合同对物资质量要求的集合,是一个有层次的目标体系。具备以下特点:覆盖全合同、层次清晰、目标值是量化的或者可以被量化的。对质量目标分解就是将其转化成对每一项工程物资的质量要求。进行质量目标的分解时主要从采买阶段和加工制造(监造)阶段考虑。
2.2 进度目标及目标分解
进度安排上采购与设计、施工均有交叉。例如资料互提时间、交货时间等。进度目标就是明确这些交叉的时间。进度目标分解是对进度目标在采购管理流程上进一步细化,形成覆盖全采购流程的采购工作节点安排,满足进度目标要求。目标分解完成,形成采购工作计划。
2.3 费用目标及目标分解
制定费用目标就是将合同总价分解为“物资采购的费用”及“目标利润”。“物资采购费用”就是采购工作的费用目标。费用目标的分解从采购费用分解和资金计划两个方面考虑。制定采购费用分解,就是对费用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的目的是使得每一项工程物资的每一个采购工作环节均有相应费用的支持。
3.采购实施方案
采购实施方案就是从采购目标及目标分解出发,对采购工作的流程方法做出全面、具体的安排。采购工作从接收请购单开始,范围包括采买、催交、监造、运输、仓储、安装调试几个阶段。实施方案的策划从组织机构、采购工作内容、风险管理、工作接口等几个方面进行。
3.1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承担采购工作的团队,包括岗位结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接口。
针对采购工作的几个阶段设置采购经理、采买工程师、催交工程师、运输工程师、检验工程师、综合管理师等岗位。不同项目管理方式会有所变化,如将部分管理工作外包,常见的是监造和仓储管理的外包。这种情况下组织机构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但岗位不能缺失。
3.2 采购工作内容
此阶段的策划就是依据公司管理制度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以完成采购管理目标为目的的管理方案。包括采买、催交、监造、运输、仓储管理、安装调试等方面的内容。
采买是物资采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项目目标的实现。此阶段的策划需要重点考虑:技术规范书的审核、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加强供货商的筛选及选择、设计合理的采购方式选择流程、合同条款要适应采购物资的特点和需要、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制定特殊的采购预案等。
催交是指从签订采购合同至货物运抵现场期间催交人员与供应商联络并保证其按时交货的工作。催交工作要根据合同要求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编制催交计划,并从人力资源、催交方式、催交目标等方面做出要求。催交计划要覆盖全部合同以及每个合同的设计、采购、制造等环节。确定催交方式、催交责任人、预期目标等。分清主次,重点设备重点催交。催交计划是动态的,以上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为提高催交管理工作的效率,买卖双方应建立公司各级别的联系,建立公司间领导的沟通渠道。
监造工作在策划阶段从监造的组织形式和监造大纲两方面考虑。监造工作的组织形式分为自主监造和第三方监造。组织形式的选择取决于总包方是否有监造能力和资质。监造组织形式确定后由监造方依据质量目标分解,同时参考《总承包合同》、《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等文件要求编制监造大纲。监造大纲内容包括监造范围、监造目标、监造工作内容、组织机构、控制措施、监理实施细则、监造程序以及监造过程所需表格等。
运输策划时应考虑运输方式、大件物资运输、零担运输几个方面问题。一般情况下国内总承包项目物资由供货商负责运输到项目现场,供货商是运输的责任主体。总包方要重点考虑大件物资的接卸以及零担的取货这两方面的问题。
仓储管理的策划要对仓储管理工作范围、组织形式、具体配置做出规划。仓储管理的依据性文件是《总承包合同》及《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DL/T855-2004)。仓储管理在策划阶段应考虑:场地规划、机具设置、人力安排以及仓储管理各项工作流程和制度。
安装调试阶段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服务人员的现场指导以及设备缺损件的补供。采购部作为项目现场与供货商之间的桥梁,负责联系供货商到项目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各阶段的培训指导。缺损件的补供是这一阶段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应在合同中明确写入缺损件的补供的相关条款。但如果卖方拒绝接受或执,且缺损件对项目进度产生影响时,则应启动紧急采购程序。
3.3 采购风险管理的策划
采购风险策划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结合项目特点分析各个阶段的薄弱环节,找出风险点,同时提出风险量化、监控方法,并划分责任岗位。其次项目执行过程中,相应岗位按照预先设定的风险点和监控方法发现、量化风险。最后是风险应对。根据风险量化的结果选择风险应对的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通过在策划阶段完成风险点的确定、制定风险监测方法以及风险应对措施,为采购工作提供一套风险应对方案。
3.4 工作接口
工作接口梳理可以这样进行:将相关方进行排列组合。对每一种排列组合在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接口进行定义。通过接口完成部门间的配合,完成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传递,项目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5 其他方面
通过对上述采购过程的梳理,采购实施方案基本形成。但采购过程中沟通管理、综合管理、文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管理工作交织其中,策划时要一并考虑。
关键词:科学 岗位设置 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创新
项目基金: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0126-6)
岗位设置是医院人事改革的制度创新,也是完善医院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对医院人员的聘用、培训、考核、激励与约束等各方面的顺利开展都具有积极影响。
我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各级文件精神为依据,按照设置从严、入轨从宽、制度优先、问题从简的原则,抓住关键环节,严格程序操作,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薪随岗定、合同管理”的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扎实推进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一、岗位设置工作做法
(一)成立组织,健全机构
院领导高度重视岗位设置工作,成立了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医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岗位设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仲裁。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于人事科,负责岗位设置方案制定、组织竞聘等事务性工作。
(二)广泛动员
领导小组召开岗位设置动员大会,及时传达贯彻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使全院人员了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方面的政策、规定和方法要求。
(三)调查摸底
开展调查,摸清医院人力资源状况,收集全院在编职工的信息,包含学历、毕业时间、工作时间、现任职称或职务、现任职称时间、年度考核、科研成果情况等,并将信息录入人力资源软件,用软件对人员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为岗位设置提供依据。
(四)按需设岗
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各级文件规定,报经市人社局批准,我院岗位总量为826个,其中专技岗位744个,管理岗位44个,工勤岗位38个,专技三至十三级岗位、管理六至十级岗位、工勤二至五级岗位按照桂人发[2009]70号文分别予以设定岗位数。
(五)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结合摸底调查的数据分析,人事科拟定符合医院的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方案在院领导、医院职工、各个层面进行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再进行修改,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二、岗位设置工作成效及启示
(一)促进医院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加大了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岗位设置的科学落实有力的推动岗位聘用、考核、工资、升降奖惩等一系列人事管理环节的实施,有效的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及优化配置,使医院人事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对于医院各类人才的培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同时,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进入医院工作,促进医院业务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岗位设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为医疗服务的良好经营管理提供保障;同时加强了医院的内涵建设,增加医院在科技水平、拔尖人才、特色专科等方面的发展,促进效益的不断提高。
(三)有利于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医院岗位设置方案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条件中要求中、高级专技人员具备相应的科研成果,使得全院专技人员逐渐转变思想观念,逐步由“重临床、轻科研”向“重实践、重学术、重科研”转变。
(四)有利于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核心是突出岗位绩效激励功能,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设置是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基础,只有完成岗位设置管理,才能把岗位与工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三、岗位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医院编外人员的岗位管理
目前我院现有在职职工1024人,其中编外职工为356人。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是事业单位正式在册人员,编外人员不在此次核岗的范围内,现阶段如何管理这部分人的岗位,应该有具体的文件规定,否则将影响编外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人员流失,不利于医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培养和使用。
(二)岗位等级之间晋升空间小
专业技术岗位各个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是由上级文件规定,但核准的岗位数并不完成符合医院实际情况。我院目前八级、九级、十级岗位出现了“僧多米少”现象:核定八级、九级、十级总岗位数为335个,而达到这三个岗位的总人数为395人,余下60人要由上一级岗位的人员退休或晋升后空出位置才能获聘,增加了岗位竞聘的难度和压力,不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的提高。建议适当调整各岗位之间的比例,可以从空余较多的岗位调整部分岗位给其他岗位使用。
(三)缺乏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在制定岗位竞聘条件时,大部分医院都以任职时间、工作时间、学历、科研等为竞聘的择优条件,合理性有待商榷,缺乏科学的医院人才评价体系,建议上级管理部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医院发展的人才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李超红,冯运.关于开展医院岗位设置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2,1 6(1):61―63
一、人事档案信息化的意义
人事档案是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才能业绩等个人情况,同时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证的资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人事档案信息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是在使用服务过程中,加强对纸质人事档案的保护管理,解决纸质人事档案查借阅过程中存在的耗时耗力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人事档案信息化可以通过图像加密锁定等技术手段,有效遏制涂改造假等行为,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准确可靠,保证人事档案的公信力。人事档案信息量大,信息结构复杂,且具有动态性特点。因此,必须将每年产生的大量的信息数据按类别录入,使有效数据随着年度变动,不断健全完善,作为在人事管理工作中有效分析利用的依据。
二、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在本所岗位分级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所已进入岗位分级管理实施阶段。在国家政策和省人社部门工作方案的大框架下,我们制定了本所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就岗位类别和岗位分级设置、评价打分标准作出了规定。在评价打分实际操作环节,我们从人事档案信息库中提取职工参加工作时间、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及时间、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及时间等数据,作为评价打分依据,由岗位设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方案规定的分值标准,统计核定每名申报岗位分级竞聘人员分值,依得分高低进行岗位分级排序。由于岗位分级管理以人事档案信息化数据为依据,全体职工高度信服,一致通过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确保了岗位分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人事档案信息化数据长效应用的建议
1.建立一人一档的职工个人成长电子档案。以人事档案为依据,将每名职工的岗位工作信息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呈现,包括历年历次的工作岗位调整、职务调整、职称晋升、工资调整、奖惩记录、专业工作业绩记录等内容,以此作为职工成长的电子档案备查,以便于在人事管理中的统计利用。
2.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化数据的管理控制。人事档案信息化数据由档案管理部门形成,并加以控制管理。调取数据信息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且只能以只读形式调阅,以防删改与误操作而造成文件丧失原始性和真实性。
3.动态跟踪人事档案信息确保与纸质档案同步。档案管理人员对每名职工的信息变化及时进行补充完善,随时更新职工职务、职称、工资变化情况以及取得荣誉、专业工作业绩情况,确保人事档案信息与纸质档案同步,全面、准确反映职工个人的即时信息,提高利用效率与公信力。
人事档案信息化是加强人事档案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有效手段。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利用人事档案信息化数据,为单位人事结构调整等提供真实、便捷的统计信息,在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事档案的利用率,突显了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
作者:赵华单位:四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一、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要求,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以科学的发展观,明确各级政府管护职责,强化管理部门管护职能,稳定管护资金渠道,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管养分离,分类养护,依法管护”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体制。逐步实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管必到位,养必良好”的新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推进我县农村公路管护工作步入正轨。
二、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
我县总面积418平方公里,公路总里程422.6公里,除3*国道17公里,GZ35高速公路18.6公里外,由我县承担日常管理养护任务的公路总里程为387公里,其中县道6条94公里,乡道11条133公里,村道160公里。
目前,公路管理机构设置为*县地方公路管理站,隶属*县交通局,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在册在编人员38人,其中在岗32人,(离)退休4人,到退休年龄人事部门尚未出文2人。另有遗属1人。设编机构为“三室一所”即:养护管理室、财务管理室、综合办公室、路政管理所(副科级事业编制)。在管理养护制度改革期间,县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事冻结。
三、体制改革的机构设置及职责
1、将原*县地方公路管理站更名为*县农村公路管理站。隶属*县交通局,为具有行政职能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建制,岗位设置、工作职能不变,人员经费依照现行工资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县乡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拟定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养护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检查、验收和考核县乡公路养护质量;负责县乡公路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的保护,指导村级公路的养护管理和路政管理工作。
2、组建全县8个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每乡(镇)设编2-3人,隶属乡镇人民政府内设机构,人员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为保障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每个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由原县地方公路管理站配备1名业务技术人员,其余人员由乡(镇)政府内部调配,所长建议由各乡(镇)现有的副职兼任。其主要职责是配合支持县乡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及县乡公路管理养护的环境保障和公路及设施的保护工作,接受县农村公路管理站业务指导;与村民委员会共同负责本辖区村级公路的管理养护和必要的养护资金筹集及劳动力投入等工作;负责村级公路的规划和编报并指导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
四、岗位人员设置及经费
根据《*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农村公路管理站要科学定编定岗,县、乡公路养护里程以每10-15公里1人的标准(县公路1人/10公里,乡公路1人/15公里,村公路1人/20公里)配备在职养管人员,结合我县农村公路均处在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坡陡、弯急、抗自然灾害能力低、养护极其困难,每到雨季水毁抢修、检查和养护任务十分繁重;其次是我县人口密度较大,公路密度远远高出全市平均水平(我县公路密度101.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公路密度51.4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沿线村镇密布,房屋林立,广大群众在享受公路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公路的养护管理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路产设施的破坏、路面的“蚕食”屡屡发生,加之超限车辆的擅自驶入,“破坏性”地行驶地方公路,为此我站管理人员必须经常不定时上路巡查、管理、养护。再次随着我县煤田的开发,公路等级会逐年提升、公路里程将迅速增加,如按市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标准配备养管人员,我县公路养管人员将严重不足,会出现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脱档的情况,要养护和管理好全县县乡村公路存在很大的困难。根据省、市改革精神,依照渭南澄城县的试点经验及毗邻市、县(区)的改革办法,结合我县公路分布特点,以往的管理、养护经验,县站共定岗32个,定人32人。
农村公路管理站工作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
(1)站长岗位:1个。
(2)书记岗位:1个。
(3)副站长岗位:2个。
(4)工会主席岗位:1个。
(5)路政所长岗位:1个。
(6)综合办公室:2人。
(7)养护管理室:12人(含配往各乡镇技术人员8人)。
(8)财务管理室:2人。
(8)农村公路试验室:3人。
(9)路政管理所:5人。
(10)统计核算:1人。
(12)驾驶员:1人。
以上各岗位及股室的职责已整理汇编。在岗32人,(离)退休4人,到退休年龄人事部门尚未出文2人工资及其他经费、遗属人员补助金统一纳入县财政预算。根据现工资标准以上人员全年需工资总额为53万元。
五、管理养护经费的筹措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分为日常养护费和养护工程费。日常养护是指对管养范围内的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的作业。养护工程是指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损坏部分和较大损坏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恢复公路原有技术状况和全面恢复到原有技术标准的工程以及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因不适应现有交通量增长和载重需要而提高技术等级指标,显著提高其通行能力的较大工程项目。
按照有路必养、确保质量的原则,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养路费年度计划和各级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并应随着农村公路里程增加、技术标准提高和地方财力增长的实际逐步增加和提高养护资金投入,确保农村公路正常养护。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费主要由省级财政和汽车养路费安排,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与汽车养路费安排的养护工程费捆绑使用,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统一下达。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自筹解决。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本着县不筹市不补的原则,主要由县财政自筹安排,市级财政给予补助。县政府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在财政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其中从转移支付中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不得少于原来从“五统筹三提留”中提取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比例。
全县有县级公路94公里,乡级公路133公里,村级公路160公里,依据*政发〔20*〕72号、榆政办发〔20*〕112号文件精神,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维修保养的资金水平不低于以下标准:县公路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公路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公路每年每公里1000元。根据这一标准,全县县级公路需日常养护费65.8万元;乡级公路需日常养护费46.55万元;村级公路需日常养护费16万元。按目前里程计算每年共需日常养护经费128.35万元。日常养护费由*市财政承担其中50%,县财政承担50%(即市财政64.175万元,县财政64.175万元)。日常养护费随着每年实际养护里程的变化而确定。
省补养护工程费用,县级公路每年每公里不少于15000元(县级94公里、141万),乡级公路每年每公里6000元(乡级133公里、79.8万),村级公路每年每公里1000元(村级160公里、16万)。全县每年共需养护工程费236.8万元。
六、公路养护计划及养护费用管理
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由县农村公路管理站根据本辖区的规划与路况拟定建议计划,经县交通局、市公路局、市交通局审查,省公路局审核,报省交通厅审定后下达,由县农村公路管理站按审批计划执行;日常养护计划由县农村公路管理站根据路况实际编制,经县交通局审核,市公路局审批后下达执行。养护工程费由县农村公路管理站按照工程定额预算和工程量进行核定,依照养护合同按工程进度拨付。农村公路养护要逐步取消养护包干费,实施以养护工程费为主的市场化运作。
农村公路养护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市、县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日常养护。养护工程费、日常养护费,实行分户储存,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县农村公路管理站应按县交通局审批的养护工程计划和日常养护计划安排使用养护资金。所有养护资金应接受财政部门和上级交通、公路部门的监督、检查。
七、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法和步骤
从20*年10月-20*年底为改革工作全面实施阶段。20*年10月我县根据试点县的经验,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上报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开,12月底前完成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将改革情况书面总结报市交通局。
从20*年元月起全县农村公路将按新的管理养护体制运行。同时组建全县8个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
我院始创于1950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也是湖北省首家县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00余亩,固定资产4.08亿元。现有职工1116人,其中高级职称181人,中级职称363人。开设49个临床医技科室,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甲类)11个。开放床位940张,2010年门诊量61.7万人次,住院病人4.3万余人次,手术9300余台次,在2010年“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中综合排名第十九,中部排名第一。今年以来,我院严格按照省市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指示精神,顺利完成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目前医院干部职工思想状态稳定,效益明显提升。
一、基本情况
根据湖北省人社厅、天门市委市政府、天门市人社局等上级单位下发的一系列关于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我院作为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在市人社局和卫生局的统一指导下,从2010年11月开始宣传发动,截止2011年10月底结束,历时11个月,已经全面完成了医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我院岗位设置严格按照市编办下达的总编制1172人进行设岗,实有正式职工783人。聘用情况如下:管理岗位聘用10人(其中七级1人,八级6人,九级3人);专业技术岗位聘用713人(其中二级2人,三级4人[待批],四级12人,五级1人,六级35人,七级124人,八级72人,九级104人,十级193人,十一级99人,十二级60人,十三级7人);工勤技能岗位聘用60人(其中二级37人,三级16人,四级6人,普通工1人)。
二、主要做法
1.科学合理设岗。我们严格按照省人事厅和卫生厅联合下发的《关于湖北省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主要以卫生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原则上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2%”的指导精神,结合我院人员编制、工作性质、职责任务、人员结构等相关情况,以及调查摸底的统计数据,制定了医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大量削减管理岗位,增补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占单位岗位总量的93.1%,比上级要求的82%高11个百分点,管理岗位仅占单位总量1.7%,工勤岗位占单位总量5.2%。
2.精心周密组织。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何正在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医院岗位设置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全院各类各级岗位申报人员的职级进行审定和聘用,对岗位设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仲裁。院党委还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医院2010年十件大事之一。二是深入细致调研。为确保此项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开展了近一个月的调查摸底工作,发放调查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同时组织工作小组到已完成岗位设置试点工作的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借鉴。三是广泛宣传发动。我们召开了医院岗位设置动员大会,在会上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我们还要求医院各职能部门分科室分别召开了讨论会,认真做好每个人的思想谈心工作,确保整个岗位设置工作干部职工思想与院党委保持高度统一,确保和谐平稳过渡。
3.严格工作程序。一是严格审查资格条件。我们公示了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岗位及岗位任职条件。应聘人员根据岗位任职条件提出应聘申请,填写应聘岗位申请报名表,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岗位设置领导小组及相关职能科室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确定拟聘人员。工作小组对应聘人员提交的应聘申请表及相关原件资料逐一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对个别谎报论文成果的人员取消其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并进行了批评教育。二是杜绝暗箱操作。在整个岗位设置工作中,我们都设置了举报箱及举报电话,所有的工作程序严格请全院职工进行监督,对于举报情况一律进行认真审查,确保了整个岗位设置工作公开、公正、公平。三是公开公示聘用结果。在公示期内有异议者可以提出书面申请,并按程序进行复议;公示无异议的,根据聘用结果聘用入岗,签订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并从次月兑现岗位工资待遇。
三、心得体会
1.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岗位聘用制度将作为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岗位管理也将作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管理制度,从而促进了我院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突出了用人机制创新。通过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为建立健全医院合同用人机制、公平竞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分配激励机制、人员退出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3.落实了收入分配制度。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前,我院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所聘职务对应岗位的最低等级套改岗位工资。岗位设置实施后,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应本技术职务最高等级的岗位工资,这样就大大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镇村两级及时召开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动员会,安排部署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成立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二是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设立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理事会,全镇共组建理事会13个,审定通过理事会章程。
(二)严格选聘程序。全面公开公益性岗位设置、选聘条件、数量、报酬和选聘程序,规范运行程序,阳光操作实施,及时公开信息,充分发挥好纪检监察、领导小组监督作用,积极动员鼓励群众参与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根据我镇公益性设施管护的实际情况和受益人口等实际,设立公益性岗位58个,已按照程序选聘到位。
(三)严格资金管理。公益性岗位补贴通过一折通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不存在虚报冒领、骗取补贴资金等问题。
(四)明确工作职责。明确公益性设施日常管护、维修保养的区域,实行精准管理,切实提高聘用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实行管护工作目标责任制。
(五)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公益性岗位考核管理办法,签订聘用协议,把劳动报酬发放与工作实绩挂钩,推进管护工作责任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公益性设施管护难度大。由于村级公益管护设施覆盖面广,渠、路、林、文化广场等维护管护技术困难大,管护工作中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由于管护人员大多为农民,其保洁技术含量低,工作中存在不尽责、技术素质低的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校本培训 课程开发 实施方案
一、确认培训要求,增强校本培训课程的针对性
培训需求是指校本培训所要满足教师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简单说,“要求具备的”减去“现有具备的”,所剩下的就是“培训需求”。校本培训课程开发首先要确认培训需求,即“这一培训到底有没有必要”“是什么导致非要培训不可”。培训需求的确立主要从目标、价值、成本、资料、管理者和被培训者的支持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在分析培训需求时,可以采用分层分析法,对所确定的一定范围内组织的内容层次进行分析,按一定年龄或职位划定的岗位层次进行分析,根据个人表现、考核业绩来进行个人层次的分析,还可以就目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时段层次分析。一般而言,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校本培训课程可以设置本体性课程,以拓宽教师的学科知识;设置条件性课程,以丰富教师的教育基本理论;设置实践性课程,让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技术与方法。当然,也可以在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将校本培训课程设置成教育理论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课标教材分析、教学技能训练、教育科研知识等模块,让教师自主选择,或补短,或扬长。
二、细化总体目标,增强校本培训课程的可行性
在课程目标上,校本培训课程考虑教师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立足于时代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与时俱进,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教育创新能力发展为总目标。可以说,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校本培训所要达到的结果。这个“结果”,既是学习者学习的方向,又是课程开发者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要瞄准的目标,通常用“了解”“掌握”“熟悉”“提高”“达到”等行为术语表达。作为学校,应根据实际需要,将总体目标细化为具体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以便使校本培训课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操作性和可实现性,进而可以使每个教师都能参加校本培训,同时又能满足不同教师个体的不同培训需求。校本培训课程总体目标的细化,应在分析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先确定本学期的基本目标,对此需要考虑这一基本目标的可接受性是怎样的,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再需要将学期目标来分解为每个月的具体目标,对此需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和途径来开发和利用校本培训资源,怎样才能尽可能地满足让教师的培训需求?
三、编制实施方案,增强校本培训课程的实践性
实施方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整体构思和具体安排,其编制情况直接影响着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学校要依据校本课程目标来设置内容,确定步骤,选择形式,安排时间。具体来说,从课程内容看,学校要先广泛收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征询师资培训专家的意见,尤其是要善于发现、捕捉、收集、整理被培训者自身的经验,使之转化为开发成果。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与培训需求相一致。所以,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以及可以利用的其他校本培训课程资源必须经过筛选分类、排序和鉴别,课程内容的选择安排必须考虑成人学习的一般特点,课程内容的设置还应该注意合理选择培训条件。这里的培训条件主要是设备、材料、人员、经费和时间等客观因素。从实施步骤看,校本培训课程的实施要采用分步走的思路,突出培训的有序性、连贯性和系统性。每个步骤都要有明确的起止时间、基本的达成目标、详细的活动安排、具体的保证措施和专门的负责人员,做到时间、目标、活动、措施、人员“五个落实”。从活动形式看,校本培训课程的实施强调教师的亲身经历,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各项培训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教师参与形式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把教师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合作交流、反思总结等作为重要的培训实践活动。
四、选择培训策略,增强校本培训课程的自主性
作为学校,必须考虑需要采用什么样的培训策略才能达到课程目标。这是需要广大培训者密切关注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的培训策略,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案例研究。让教师整理和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促使教师对自身实践的反思,提升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可以精选典型教育案例,通过骨干教师与专家的协助与带领,让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融合起来,重构个人的教育思想或教学主张。二是课堂观察。运用课堂观察法,有效引领教师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让他们致力于课堂问题的诊断、反思、调整,能够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授课水平。当然,听评课之前要研究并设计具体的观察点和观察量表。三是专题论坛。这种校本培训主要有专题研讨、名师“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专题研讨的内容主要是基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产生的问题和疑难,如“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如何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等。这些需研讨的问题一般要提前定期,供有兴趣的教师研究。总之,无论是案例研究,还是课堂观察,学校都要尊重教师的培训需求,给教师提供相应的空间和平台,以便使教师能够展示自我,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培训者要从实际出发,采用讨论、观摩、参观等有效形式,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
五、及时修正完善,增强校本培训课程的原创性
2011年是广东省分行确立的“安全年”,为贯彻省分行和支行党委对“安全年”的各项工作安排和要求,我部成立了“安全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房信部“安全年”工作实施方案》,利用班后会的学习时间,把上级行和支行的各项会议精神、工作安排和部署及时传达给每位员工,使全体员工清楚认识当前我行的形势、任务和要求;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安全年”工作实施方案》、《违法违纪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中国我行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开展对典型案件的学习分析和讨论,通过学习和讨论,落实案件防查制度,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观念,牢固树立廉洁自律和风险防范意识,并以此指导我部的日常工作,保证各项业务开展合法、合规;根据支行“访百家、谈百人、到百点”活动工作要求,通过个别谈心、上门拜访等形式,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协助员工解决工作、家庭等方面困难,及时掌握员工状况。
在做好各项专项治理工作的同时,我部注重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今年,我部在工作中加强了员工的组织纪律性,教育员工爱岗敬业,工作中提倡员工发扬无私奉献精神,鼓励员工积极参加支行组织的乒乓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团队精神,增强了部门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迎难而上,做好个人贷款营销工作,实现贷款余额止跌回升。
2011年是我行广东省分行制定的“业务发展年”。年初,省分行向我支行下达了商业性个人按揭贷款余额新增21000万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新增3400万元的任务。但直至9月,各类贷款余额不升反跌,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4232万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1789万元;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799万元。业务发展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我行个人消费贷款对客户的贷款用途有较大的限制,申请资料的要求比较严格,客户不愿意到我行申请个人消费贷款;二是我行助业贷款的操作办法未能适应市场需求,助业贷款业务受到限制;三是自年年初省分行停止我支行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业务经营权后,发展商未恢复与我支行合作的信心;四是我支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依赖性较强,业务发展不均衡;五是我行信贷政策收紧,个人类贷款准入门槛较高;六是我行按揭业务政策竞争力不足;七是受到人民银行提高按揭贷款利率影响,客户提前还款量较大。面对困难和问题,我部采取了多种措施,扭转不利形势。
1.分清岗位,明确职责。
房信部是年年8月由原房地产金融客户部、个人客户部及个人银行业务部的部分岗位组建而成。部门成立后,我部马上制定的《房信部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方案》,根据业务分工和流程控制的需要,把前后台各岗位分设成贷款业务营销岗、公积金业务岗、贷款业务申报岗、贷款发放岗、客户服务岗、贷后管理岗、档案管理岗、综合管理岗等岗位,对各岗位的职责进行了清晰的划分,基本上达到了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岗位制衡的目标。
2.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业务培训。
在我部业务开展过程中,发展商普遍对我支行提出提高贷款发放速度的要求。为恢复发展商与我行合作的信心,加快业务发展,我部对贷款业务流程进行了完善和优化。
首先,利用新开发的个人贷款业务系统,在贷款业务申报岗和贷款发放岗之间实现了贷款资料一次录入、共享使用、异机修改等功能,使贷款申请资料能够应用于贷款申请、合同打印、贷款发放等多个环节,避免了各岗位录入资料的重复劳动,减少出错的机会,对贷款发放流程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 项目式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8-39-02
0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很多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对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高职教育面对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仅通过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示范性的操作讲解,还不能让学生对这些知识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会造成学习与实际的相对脱节。本课程团队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企业工作经验,对该课程进行了项目式教学改革和创新。
1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项目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大学生进入信息化校园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条件之一,也是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必备技能。作为一项工作和学习的重要辅助技能,尤其是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应该是与实际工作的需求紧密结合的,但是目前各类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普遍都是采取传统的知识点讲授的方式,缺乏与实际工作的联系。对于学生而言,并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环境、条件和技巧,同时也很难激起学习的兴趣。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实施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1],其目的是在课堂上尽量真实地还原这些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场景,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方法是可行的。项目式教学方法能否实施取决于该课程的知识点能否填入来源于实践应用领域的项目,选取项目时能否确保项目具有符合学生能力层次的难度和工作量。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本身就起源于计算机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具有非常直接的实践基础,因此在进行项目设计时有大量合适的题材可供选择。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方法是必要的。项目式教学方法首先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一个设计合理的项目可以明确显示出本次学习的知识点在实践中是如何运用的;其次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为多数项目的完成都不会仅仅依赖某一个知识点。
2 课程的项目设计
合适的项目应根据学校的条件、师资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但以下几个基本的原则要坚持:①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成熟的项目。这里成熟的项目是指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的项目。项目的难度要设计成使学生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完成,让他有成就感,这样才可以激励他去完成下一个项目。②项目内容要与教学目标一致。项目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是教学形式的不同,其目的不是不要理论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更易于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项目的内容应该涵盖对应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2]。在基本保证以上两个原则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人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学习的积极性更大,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除了遵循以上三条基本原则,还要考虑到为了确保项目的典型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3],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可模拟放在一个企业环境中进行。学生被要求在这个虚拟企业环境中,完成办公电脑个性化设置、宣传手册制作、销售情况统计、宣传胶片制作、产品信息搜集等几大工作项目。由于这几个项目的工作量较大,分别包含的知识点众多,因此它们又被指导性地分解为多个子项目或任务,以引导学生通过逐步完成每个任务,最终达成项目的实施。例如宣传手册制作这个项目中涵括了微软PowerPoint的所有知识点,它可分解为公司及产品简介、产品宣传海报、产品型号及价目表、综合排版等数个子项目,这样一来,避免了单个项目工作量和难度过大。
3 项目式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企业环境的营造,按照任务下达、知识点引导、方案设计及分工、项目实施、评估、总结的流程顺序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
3.1 任务下达
在每个教学项目中,首先按照学生的能力特点以及知识点的相关性将项目中的一个或数个子项目的工作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要达到的任务目标和能力增长目标。
3.2 知识点引导
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知识点引导。要让学生对完成项目可能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尤其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初步的认识,便于学生完成后续的步骤。知识点引导阶段很容易与传统式的教师讲解混淆,其实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传统式教师讲解知识点是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理解并记忆知识点为目标的。而项目式教学的知识点引导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达成项目目标上。教师应根据项目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重点讲解可能会给学生造成较大困扰的知识难点,而无须面面俱到地普及该项目所用到的所有知识点。因为在方案设计阶段,不同的学生小组很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案来实施同一个项目,届时要根据各小组的情况进行分别指导。
关键词:任职教育;全程互动;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任职教育各培训专业课程,对生成提高学员任职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为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探索创建“全程互动”教学方式,就是把“能力本位、问题中心、学员主体”的任职教育理念有效转化为教学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策略。
一、“全程互动”教学方式的含义
2004年院校向任职教育转型以来,着眼提高学员任职能力,以加强教学互动为突破口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了关于互动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但是此阶段的互动还存在互动层次浅、互动形式单一、互动覆盖面窄、互动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课互动多、实践课互动少,单向互动多、多向互动少,被动互动多、主动互动少,课中互动多、课前课后互动少等,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员知识信息单向传输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员被动式学习状态。
为此,在任职教育课程探索发展了“全程互动”教学方式的理念和创建了“全程互动”教学方式的具体操作策略。即:一是将教学互动前移到教学准备阶段的创意设计中,提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教学互动实施方案。二是将教学互动渗透于各类课型、各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训练基本理论教学,以认知难题为牵引展开认识层面的互动,促使学员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工程兵军事训练基本理论;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现实问题研究等思辨性实践教学,以部队训练难点、热点问题为牵引展开工程兵训练改革实践层面的互动,着力提高学员的思辨能力、创新精神和组训筹划水平;现地作业、沙盘推演、军官编组训练等技能性实践教学,以岗位任职工作问题为牵引展开任职能力生成层面的互动,着力提高学员的任职能力和业务技能。三是将教学互动贯穿于考核评估的全过程中,采取口试答辩、班组辩论和观摩互评等多种互动考核方式进行“预先设计考核方案和随机生成互动考核问题相结合”的综合考评。四是将教学互动的成效检验延伸到与部队的信息反馈中,采取指定联络员、调研了解和与作训部门定期联系等措施,了解部队对毕业学员组训能力的认可度,检验“全程互动”教学成效。
二、开展“全程互动教学”方式的对策性思考
(一)梳理“菜单式问题”,找准“全程互动”切入点
开展“全程互动”教学,必须以梳理工程兵部队训练改革的现实问题为前提,切实把握各专业(层次)学员任职岗位组训能力培养的不同需求,以问题为牵引理清“全程互动”的基本思路。为此,把教学互动的关口适度前移,在教学准备阶段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学员现实需求,梳理需要开展教学互动的问题“菜单”。一是学员入学前,通过部队调研和网络信息搜集等方式,梳理出部队组训者最关注的训练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梳理问题切实把握学员的组训能力不同需求,根据学员的“口味”调整每期课程教学的讲义和教案。二是学员入学后,通过《岗位任职组训能力需求》问卷方式,梳理学员提出的重难点问题,开列现实问题“菜单”,据此调整不同培训层次教学互动的重点。三是开课前,通过学员座谈和教学准备会等方式,把握学员组训能力基础,预先布置研讨问题。通常在开课前两周召开学员座谈会,开课前1周召开教学准备会,与学员进行深度沟通,介绍发现式学习、思辨性实践和技能性实践对组训能力培养的巨大优越性,明确“全程互动”教学方式对学员提出的新要求,布置研讨主题和相关研讨问题,发放阅读材料,划分研讨小组,有效激发学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准备教学互动的主动性。
(二)组织“集体会诊”,优化“全程互动”方案
在教学准备阶段,充分发挥教学组的集体智慧,通过多方案比较寻求最佳创意设计,优化互动实施方案,是有效开展“全程互动”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互动方案设计时,通常分为三方面:第一,由任课教员根据调研座谈梳理出的问题和不同层次学员的特定需求,制定出包括互动目的、互动主题、具体问题、互动进程、互动形式和编组、互动方法和要求等内容的初步教学互动实施方案。第二,充分发挥专家指导作用,任课教员在专家指导下修改完善初步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全程互动”教学的环节和实施策略,使教学互动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三,由教研室组织“集体会诊”,针对互动方案从不同角度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与争鸣,在争鸣中相互启发借鉴,激活创新灵感,捕捉最佳创意,形成教学互动的最优方案设计。
(三)实施“453互动法”,增强“全程互动”深度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改变以往教学互动存在的浅层次互动、零散互动、随意互动的问题,从根本上变革学员被动的学习方式,注意把互动渗透于课堂理论教学、思辨性实践教学、技能性实践教学等课型,贯穿于导课、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现地作业等环节,形成了教学互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全程渗透的具体操作策略,主要包括:
1.理论教学“四步互动法”
在理论教学中,以训练理论认知难点为牵引,采取了“提出问题互动、讨论互动、小结归纳互动、网络作业互动”的全程互动方法。
第一,提出问题互动。提出问题是开展教学互动的起点,也是推动教学互动的内动力。互动问题通常通过教学实施方案预置,但也注重引导学员根据部队训练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使问题的设置更具针对性。引导学员提问题的方法:一是通过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员每人提出一个问题,并且相互不能重复;二是结合课堂互动情况,随机指定部分学员提问题,这些问题具有质疑、反问和追问的性质,有效提高学员的思辨能力;三是针对教学重难点问题,由学员自发提问题,推动教学互动向深度发展。
第二,讨论发言互动。注重通过课堂讨论的方法展开互动,通常采取多种方式,有的是教员提问学员答,有的是学员提问教员答,还有的是学员提问学员答,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单向流动向多向流动转变,使讨论互动的过程既是剖析问题、观点碰撞和创造新知的过程,也是提高学员思辨精神和组训筹划能力的过程。
第三,归纳小结互动。在课堂小结环节,注重采取归纳小结互动的方法实现学员理论认识上的升华。归纳小结互动,一般由教员根据学员讨论情况随机进行归纳;也可指定学员先归纳小结,再由教员进行点评;也可先让学员分组归纳小结,再进行集体交流,最后由教员进行归纳点评,从而实现全方位的互动。
第四,网络作业互动。充分开发运用网络课程信息资源,拓宽互动的维度。一是让学员实名注册进入网络课程,通过预置的问题让学员完成网络作业,并动态反映、实时监控学员作业进度和完成质量;二是组织学员分班展开网上案例分析,由班长提出研讨主贴,其他学员跟帖交流,教员全程进行网络点评;三是要求每名学员都要提出问题,教员根据问题排行榜对倾向性问题集中答疑,对个别问题进行一对一网上互动,在开放性的网络空间中,使全体学员实时互动、共同受益。
2.思辨性实践教学“五步互动法”
在思辨性实践教学中,以部队组训难点、热点为牵引,采取了“情境设置、角色扮演、小组探究、大班研讨、归纳点评”的互动方法。
第一,情境设置。通常采取案例设置、视频重现、语言描述等方法,以应用知识互动为重点,通过教员设计的情境化、仿真化、信息化的互动教学环境,为开展教学互动设置虚拟场景、营造逼真氛围。
第二,角色扮演。在思辨性实践教学中,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员分别扮演案例(事例)当事人,于研讨互动之前即进入案例内容和案例角色,促使学员切实融入设定的组训虚拟情景,为开展研讨互动奠定基础。
第三,小组探究。此阶段采取编组的方式,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员利用课余时间围绕教员提供的组训情景素材,自主解读训练案例或训练问题,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相互启迪,形成书面研讨分析材料,寻求剖析问题和处置情况的初步方案,为开展课堂大班研讨交流做好准备。
第四,大班研讨。通常先由各小组长提出本组观点,然后由学员自由发言,让学员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和看法,“一人讲大家评”、“多人讲相互评”,促使学员展开激烈的思辨与争鸣,获得更多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结果;教员则因势利导,及时引导讨论热点,揭示各种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员展开对比性分析,促使学员展开深度的辨析。
第五,归纳点评。在大班研讨结束时,教员通常采取归纳点评的方式与学员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对学员的各种思想与观点进行归纳总结提升,使互动教学达到融会贯通、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技能性实践教学“三步互动法”
在技能性实践教学中,以岗位组训能力为牵引,采取了“组训方案研究、练讲试教、观摩评比”的互动方法。
第一,组训方案研究。通常由教员围绕部队实际组训中的某项具体工作,提供基本的训练条件,明确施训基本要求,让学员充当组训者,拟制个人组训方案,而后采用“方案交流”的方法,展开方案对比性分析,互相评议各自方案的优劣,通过互动对比分析,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进一步优化各自的实际组训方案。
第二,模拟组训。在学员形成组训方案的基础上,采取“结对练、互帮学”的形式,按照组训方案和预先编组,让学员在实际课目组训中,轮流充当教练员和受训者进行模拟组训和教学,体验组训教学技能,交流教学体会,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第三,观摩评议。主要采取“观摩练、评议学”的形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员进行教学法示范,其他学员进行观摩,观摩结束后由学员、教员对教学示范效果进行评议,指出其优长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互相观摩效仿、互相评议,提升学员的组训能力。
(四)加强“随机互动考核”,拓展“全程互动”广度
为解决考核形式单一、考评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学员的真实组训水平等问题,变“一卷定成绩”为“预先设计考核方案与随机生成互动考核问题相结合”的综合量化评估,加强随机考核的力度。
第一,理论课教学内容采取“口试答辩”互动考核方式。每次上课时,采取教员提问学员作答、学员随机抽题作答、学员之间互相提问等多种形式,组织学员进行口试互动,检验学员对军事训练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记录为学员平时成绩。理论教学结束时,由任课教员和专家教授组成3到5人的答辩小组,让学员从试题库中随机选取题号生成口试题目,即时进行作答,答辩小组成员针对学员回答问题情况适时进行追问、反问,从而加大问题随机生成的力度,让学员进行答辩,实现考核的师生深层互动。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员答辩表现给出分数,其平均分记为学员答辩成绩。
第二,思辨性实践教学内容采取“班组辩论”互动考核方式。在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和情景教学中形成班组方案后,教员组织各班组针对不同方案展开辩论,并结合辩论情况随机点评,诱导学员发散思维,深度思考。教员依据思辨性专题发言评估表随机记录各班组辩论情况,并给出相应成绩。
第三,技能性实践教学内容采取“观摩互评”互动考核方式。考核中,由教员、部队教官和部分组训能力强的学员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随机指定考核具体内容,让受考学员依次充当组训者,部分学员充当受训者进行实际组训,其他学员观摩备考。组训后,由观摩学员和充当受训者的学员对受考学员进行点评,考核小组对组训者和受训者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出组训学员的成绩。学员的课终成绩由以上成绩按照不同权重综合量化评估得出。
(五)追踪部队反馈信息,检验“全程互动”教学成效
部队的评价是检验“全程互动”成效的重要渠道。为此,我们注重加强了和工程兵部队的联系,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渠道。一是指定毕业学员联络员,经常沟通联系,及时了解该期学员在部队的组训情况。二是到部队调研与考核,摸清学员组训能力是否适应部队需求。三是与工程兵部队作训部门定期联系,把握部队对学员的组训能力需求。
以工程兵军事训练课群为例,参看“全程互动”教学方式流程图。(如图1)
参考文献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内容,按照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要求,以提速、提质、强化“三农服务”为主要内容,通过一年来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的看,工作效率提高,办事能力增强,为农服务作用发挥较好,带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为抓好机关效能建设,首先成立了以主任高文峰、党委书记于旺同志为正副组长的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设置了机关效能建设办公室,负责对机关效能建设的组织、督促、检查,并设立了五名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其次是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共分三大部分、四个步骤:“三大部分”即指导思想、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四个步骤”即:学习动员阶段、自查自纠阶段、完善制定阶段、总结阶段。通过成立组织,制定实施方案,为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搞好动员,提高认识。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把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同开展的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抓。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纪律规定》、《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及有关工作制度、工作纪律等内容。通过学习,使机关全体职工对机关效能建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大家认为,机关效能建设,关键是一个“素质”问题,没有较高的素质,就不可能有较好的办事效率,从而促进了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的氛围,带动了工作上的增效,为今后的机关效能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查找问题,边查边改。此项工作安排两个月时间,通过班子会、职工会、老干部座谈会,征求基层主任会等形式认真查找问题。查找内容:一是解决“办事难”问题;二是解决“素质不高”问题;三是解决作风不实问题;四是解决“效率低下”问题;五是解决“服务质量”问题;六是解决便民措施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征求意见,机关主要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个人素质有待提高;二是工作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服务质量有待改进;四是便民措施上要进一步加强。对存在的四个问题,号召从党员做起,做到边学边改。在党员的带动下,机关风气焕然一新,学习空气浓了,说话客气了,工作紧张了,效率提高了。
四、认真总结,整章建制。问题找出后,县社党委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二是制定整改措施,强化改进;三是整章建制,规范行为。在整章建制上,我们建立了七种制度。一是建立了“岗位责任制”;二是“服务承诺制”;三是“限时办结制”。同时还为生产公司制定了“商品追溯制”、“职业道德守则”、“连锁加盟店便民措施”、“连锁加盟店服务承诺”等七项制度。通过整章建制,进一步规范了机关工作程序,堵塞了机关管理漏洞,实现了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新机制。对推动机关效能建设步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树立机关形象起到了保障作用。
五、突出服务,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主,大力兴办“农家店”,积极改善现代农村消费环境。
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契机,以连锁配送为主要形式,我们全力参与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先行完成了全县现有网点的摸底工作后,又分别在巴克什营、张百湾、滦平镇、金沟屯、虎什哈五个乡镇建成13家农资和日用品示范店,为下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县政府于8月4日专门召开全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滦平县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企业,建成了“富万家”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和“富万家”文杰日用品配送中心,在全县100%的镇、93%的乡、31%的村建成了具有现代农村经营业态特点的超市群。到10月26日,已有81家农家店通过了市商务局组织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验收。其中日用品加盟超市68个,农资加盟店13个。在81个农家店中,属原供销社职工改建的21家,其中在册职工9人,置换身份12人。虎什哈供销社利用现有资产建成农家店3个。
XX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