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8 07:5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连开两个处苞过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大豆;植物学;特性;分析
1.种子形态
大豆种子是由子房内受精的胚珠发育而来。由种皮和胚构成。种子的形状可分为圆形、卯圆形、扁圆形等。种子大小通常用百粒重表示。种皮颜色可分为黄色、青色、褐色、黑色及双色五种,以黄色居多。脐是种子脱离珠柄后在种皮上留的痕迹。在脐的靠近下胚轴的一端有珠孔,当发芽时,胚根由此生出;另一端是合点,是珠柄维管束与种脉连接处的痕迹。脐色的变化由无色、淡褐、褐、深褐到黑色。种皮共分三层表皮、下表皮和薄壁细胞层。胚由两片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
2.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是指胚开始萌动到幼苗形成的过程。大豆能否萌发的决定因素,包括它本身的生活力与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否具备。
2.1种子生活力
大豆种子生活力的强弱,与收获时的成熟度关系极大。种子成熟得越好,发芽率越高。从生理上看,成熟的种子含水量较低,种子的呼吸强度减弱,胚具备发芽能力。另外,贮藏时间及条件对种子的生活力也有很大影响,大豆种子的寿命,一般只有2-3年。成熟期间高温多湿,贮藏时水分大,可削弱种子的生活力;北方冷库越冬,温度过低影响生活力,生产保存种子要注意。
2.2种子萌发出苗与环境条件
大豆种子在一定温度、水分和氧气的条件下,才能发芽。其他条件具备,日平均温度在5℃以下时,种子仍然呈休眠状态;日平均温度达6-7℃时,即可开始萌动发芽,但生长速度极为缓慢;日平均温度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播种后第10天只有部分种子发芽;当日平均温度达到18-20℃,大豆种子发芽最为适宜,播种后第4天即能出苗,第6天即达齐苗。
大豆种子一般需要吸收约等于种子本身重量的1.2-1.5倍水分时,才能发芽。因此,在北方春旱地区播种前应注意保墒,使土壤有足够的水分,以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在雨水多的南方,播种时如果雨水过多,应注意大豆田的开沟排水工作。
适宜的氧气条件能提高种子的呼吸强度,促进种子内养分转化为可溶性物质,利于胚的生长。因此,播种时要求整地质量高,土壤平坦疏松,同时掌握适宜的播种深度,以利出苗。
3.幼苗生长
从出苗到花芽分化以前,称为幼苗期。此期间为主要的营养时期,植株健壮与否,直接影响后期生殖生长和产量。“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的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因此,促进和培育壮苗,使营养器官健壮繁茂,可以为后期生殖器官的良好发育奠定基础,以至获得高产。壮苗的形态特征,概括起来是:根系发达、茎粗、节间短;叶片肥厚浓绿,叶面系数大致在1左右;根冠比一般为3:1左右;生长蹲实、健壮、不徒长。
大豆幼苗抵抗低温的能力较强,在0.5-5℃的低温条件下,若时间不长时,只有4%-12%的幼苗呈现受害症状,而时间过久,则受害率增加。幼苗时期适宜温度一般为日平均温度20℃以上。东北春大豆区此时温度偏低,因此幼苗生长较为缓慢。这个时期植株抗旱性较强,由于幼苗茎叶面积较小,耗水量低,一昼夜的单株蒸腾量仅100克左右,所以较能忍受干旱。此时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9%-22%,水分过少,生长缓慢;水分过多,则易引起徒长,苗弱,后期易倒伏。这一时期还需要充足的营养,从土壤中吸收的养料虽不多,但随着幼苗的生长渐渐增多。
4.大豆生育期
大豆的生育期是指由播种出苗到种子成熟所需的天数。大豆的生育期是由多个生育阶段相互联系的,而各生育阶段又是相互区别的。各生育阶段的特点与环境条件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了解和掌握大豆各生育阶段的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之向高产的方面转化,便能提高大豆产量。
为了便于研究和管理,将大豆一生的生长发育进程为六个生育时期,即三个生长阶段。
第一阶段 营养生长阶段,主要是营养生长,包括种子苗发时期,幼苗时期,花芽分化时期。
第二阶段 开花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又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第三阶段 生殖生长阶段,主要是生殖生长,包括结荚鼓粒期和成熟时期。
5.根与根瘤
5.1根系形态
大豆的根系为直根系,由主根、支根和根毛组成。根毛密生使根具有巨大的吸收表面(一株约100平方米)。根的生长一直延续到地上部分不再增长为止。在耕层深厚的条件下,根系发达,根量的80%集中在5-20厘米土层内,主根在地表下16厘米以内比较粗壮,愈下愈细,几乎与支根很难分辨,入土深度可达60-80cm。
5.2根瘤
支根和主根上生有较多的根瘤,主要分布在20厘米以上的土层中。根瘤丛生或单生,呈球状,坚硬,色泽鲜润,微带淡红色。当大豆幼苗时期,生存在土壤里的根瘤菌,即从大豆根毛尖端侵入,直达根的表皮,由于一部分厚壁细胞受到刺激,便分裂产生新的细胞,膨大向外突出,形成根瘤。
根瘤菌最初侵入大豆根部时为寄生关系,待根瘤形成以后才开始有共生关系。根瘤菌生长繁殖需要的营养来自于大豆的光合产物,反过来,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除自身需要外,将多余部分供给大豆生长发育,这就是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
据测定,一季大豆根瘤菌共生数量为96.75千克/千平方米,为一季大豆需氮量的59.64%。一般地说,根瘤菌所固定的氮可供给大豆一生所需氮量的1/2-3/4。这说明,共生固氮是大豆的重要氮源。然而,只依靠根瘤菌固氮是不能满足大豆生长需要的。
6.叶的形态
大豆叶有子叶、单叶、复叶之分。子叶(豆瓣)出土后展开,经阳光照射即出现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在出苗后10-15天内,子叶所贮藏的营养物质和自身的光合产物对幼苗生长是很重要的。子叶展开后3天,随着上胚轴伸长,首先出现2片单叶,第三节上生出一片复叶,多数品种为三出复叶。大豆复叶由托叶、叶柄和小叶三部分组成。托叶一对,小而狭,位于柄和茎相连处两侧,有保护腋芽的作用。大豆小叶的形状,大小因品种而异。叶形可分为椭圆形、卵圆形、针形和心脏形等。
7.茎的形态
大豆茎包括主茎和分枝。栽培品种有明显的主茎,其高度一般在50-100厘米之间,矮者只有30厘米,高者可达150厘米。茎粗变化也较大,其直径在6-15毫米之间。主茎一般具有12-20节,但有的晚熟品种有25节,有的早熟品种仅有8-9节。
大豆幼茎有绿色和紫色两种,绿茎开白花,紫茎开紫花。茎上生茸毛,灰白或棕色,茸毛多少和长短因品种而异。按主茎生长形态,大豆可分为蔓生型、半直立型、直立型。栽培品种均属于直立型。
大豆主茎基部的腋芽常分化为分枝,多者可达10个以上,少者1-2个或不分枝。分枝与主茎所成角度的大小,分枝的多少及强弱,决定着大豆栽培品种的株型。按分枝与主茎所成角度的大小,可分为张开、半张开和收敛三种类型。按分枝的多少、强弱,又可将株型分为主茎型、中间型、分枝型三种。
8.花和花序
大豆花序着生在叶腋间或茎顶端,为总状花序。一个花序上的花朵通常是簇生的,俗称花簇。每朵花出苞片、花冠、雄蕊和雌蕊构成。苞片两个,很小,呈管形。花朵位于苞片的上方,下部联合成杯状。花冠为蝶形,位于花朵内部,由5个花瓣组成,花冠的颜色分白色、紫色两种。雄蕊共10枚,其中9枚的花丝连在一起成管状,1枚分离,花朵着生在花丝的顶端。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柱头为球形,在花柱顶端,花柱下方为子房,内含胚珠1-4个,个别的有5个,以2-3个居多。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花朵开放前即已完成授粉,天然杂交率不到1%。
【参考文献】
牛洋
现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效力于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组,同时也是IBE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成员。热爱自然摄影,热衷于拍摄高山植物物种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繁殖方式。作品见于国内知名科普杂志,曾获《中国国家地理》花影炫色植物摄影比赛大奖,台湾自然博物馆“惊艳新视野”科学摄影比赛大奖。
我与植物的缘分始于中学时代,那时我热衷于收集蝴蝶标本,也尝试饲养蝴蝶,但饲养蝴蝶需要了解它们的寄主,也就是幼虫取食的植物种类。在那个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我身处相对闭塞的小镇,没有机会深入了解植物,但对植物的那份喜爱,却在心底悄悄萌生。后来,我考入北京林业大学,终于有机会和植物亲密接触――从那时起,我开始拿起相机记录校园的花开花落,去北京的郊野拍摄各种植物。而在我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后,植物更是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寄托。
对我来说,身处植物王国,并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进行研究和拍摄,是无比幸福的。每一次登上高山,都是一次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每一次野外实验,都会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收获;每一次拍摄到满意的照片,都会让我欣喜不已……而当我看到高山上那些顽强绽放的花朵,更是为之感动,它们纵然生存在艰难的环境里,却因为更加接近苍穹,而有了超凡脱俗的美。
初识滇西北
在白马雪山追寻雪莲
滇西北是我进行研究和拍摄的主要地区。2007年8月,为了开展一项野外实验,我第一次和研究所的同事来到滇西北的白马雪山。
下车的地方海拔4000米,刚一打开车门,凛冽的山风便夹着细雨迎面吹来,让人在盛夏时节也感到了丝丝寒意。这次实验的对象是一种雪莲,它生长在海拔约4500米的流石滩上,而这500米的高差是需要我们爬上去的。坡很陡,我们背着仪器,走两步便大口喘气。虽然在高海拔地区爬陡坡极其艰苦,但身旁不断出现的马先蒿、老鹳草、香青、党参等植物,成为了我们攀登的动力。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见到了流石滩的影子:暗红色的大石头镶嵌在草甸上――这里是流石滩的前沿,再向上,是越来越典型的流石滩生境。
所谓流石滩,指的是一种砾石坡。山顶岩石由于强烈的寒冻风化作用而不断崩裂,岩块与碎石沿着陡峭的山坡缓慢滑动,从而形成了这种砾石坡。流石滩也是海拔最高的生命带,在看似荒凉的“石海”中,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因为石头松松垮垮地堆在一起,走起来很是吃力,有时还需要手脚并用。正当我觉得精疲力尽时,一株绿绒蒿突然出现在我眼前,让我开始兴奋起来。其实在滇西北,绿绒蒿并不算难得一见,但第一次见到时,几乎没有人不为之惊叹。这是一株总状绿绒蒿,长在石隙中,典型的蓝色花瓣呈绢质而半透明,微低着头,挂着露水。拍摄一番后,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继续攀登,当虎耳草、垂头菊、无心菜、翠雀花、委陵菜和我们要找的雪莲一起登场时,我才算是真正感受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含义。
我们要找的雪莲名为“毡毛雪莲”。雪莲是风毛菊属雪莲亚属植物的统称,“天山雪莲”大概是最广为人知的雪莲形象:矮小而敦实,硕大的苞片层层叠叠,宛若一棵漂亮的圆白菜。然而,在风毛菊属植物种类极为丰富的横断山区,雪莲的形象却不似天山雪莲,毡毛雪莲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种雪莲丛生于岩石的缝隙中,花莛高约二三十厘米,颇有亭亭玉立的感觉。它的花序藏在几层黄绿色半透明的苞片之内,这一特殊的结构如同温室,为植物脆弱的繁殖器官提供了庇护,这也是雪莲亚属植物的共同特征。在砾石堆里,我拍摄下了它们在冷雨中的身姿,清新而脱俗。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季节的更替,毡毛雪莲的苞片会由黄绿色渐变为紫红色,成为鲜艳夺目的“红雪莲”。而当秋季来临,它那如同蒲公英般的果实会随风远行,等待生命的下一次轮回。
透过鸢尾巧拍豹子花
大花红景天的美丽与劫难
在滇西北,由植物学家方震东建立的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也是我最喜欢进行野外实验和拍摄的地点。这里保护了滇西北地区典型的亚高山草甸、石灰岩灌丛以及多种森林类型。长时间蹲守在这里,可以看到草甸的季相变化,观察龙胆花如何开放和关闭,不会因赶路而错过夕阳中的马蹄黄,还可以在月光下拍摄植物的隐秘生活。
我常去植物园后山的沟谷。2009年6月,我又一次深入溪谷,探访夏季盛开的鲜花――开瓣豹子花就隐藏在这条沟谷之中。这种百合科植物,本身的形态、色彩太过美丽,因此想要拍出特色很不容易。拍了几张特写后,我感觉不太满意,于是干脆改拍它旁边的鸢尾。就在焦点由远及近的调整过程中,透过鸢尾的缝隙,我发现豹子花具有特别的美感。最终,我将焦点落在豹子花的花蕊处,利用鸢尾为画面涂上朦胧的蓝紫色前景。
对于植物摄影师而言,如果一张照片既能记录物种和给人美感,又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那就再好不过了。在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里,我就曾拍摄过这样的照片――一组云南沙参的特写:这种桔梗科植物的花莛上挂着一串蓝紫色的铃铛,在夕阳下显得玲珑璀璨,大小花蕾排列有序,让画面呈现出强烈的韵律感。然而,内行人若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花莛上花朵开放的次序似乎与常规不大一致。以典型的总状花序(例如油菜)为例,花朵的开放次序,一般是从花序下部向上部逐渐进行,并且下部的花要比上部的大。正是由于这种时间(开花次序)和空间上(花的位置)的一致性,研究者无法判断花序下部花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它开放更早,还是因为它离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更近。但在云南沙参身上,这种一致性被打破了:花序中下部的一朵花最先开放,随后顶部的一朵开放,紧接着位于第一朵花两侧的花蕾依次开放……我的同事刘博士就曾经利用沙参的这一特点,研究了植物花序的资源分配问题。
除了高山植物园,香格里拉这片土地带给人的惊喜实在太多。2012年6月,我在香格里拉的一座高山进行野外实验,在雨雾中背着仪器再度行进在流石滩上。灰黑色的流石滩看起来毫无生机,在雾里看不到前面的路还有多远,冷雨打得人垂头丧气,连相机都懒得掏出来。就在心灰意冷之际,我突然发现一大丛处于花期的大花红景天,密密匝匝的花朵娇艳欲滴,就像是镶嵌在乱石堆中的硕大的宝石。我立即配上广角镜头来表现这丛盛开的植物,并将它展现在这冷酷阴暗的环境中――这种色彩和质感的对比,正是生命呈现出的美感。然而,因为红景天被赋予了诸多“功效”,当我在8月重返此地时,几乎所有的红景天都被翻了个底朝天。这让我痛心不已,这些生命能够顽强地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却逃不过来自人类的劫难。
寻找裂叶蓝钟花
奇特的“徽章”――小舌垂头菊
我们常常怀着某种目的去寻找某种植物,虽然过程艰辛,但那种收获的喜悦会取代一切。
2013年10月,我和同事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自奔山,寻找一种名为“裂叶蓝钟花”的植物。这种植物沿喜马拉雅山一直分布到滇西地区,我曾在境内见到过。此前的一个月,另外两位同事来过这里,但由于天气和道路不佳而没能找到。十月秋高气爽,而我又见过这种植物,自然是信心满满。然而在第一天我们却走错了路,无功而返。打听好情况之后,第二天重振旗鼓,但路况比想象中更糟:雨季的降水把山路上的泥巴冲得所剩无几,剩下的都是坑坑包包的大石头,汽车无法继续前行,我们只能从海拔2500米的地方开始步行。一路上,未曾见过的凤仙花和唇形科植物还在开花,但始终没有见到裂叶蓝钟花的身影。根据我在的经验,这种植物通常长在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走更远的路才能达到更高的海拔。一路寻找,走走停停,但3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见到目标物,我开始怀疑前人的记载是否有误。更要命的是,GPS显示还不到3200米的位置,几乎就到了山顶,这让我快要陷入绝望,而同事一再给我鼓劲:再往前走走吧,反正时间还早。于是,我们又沮丧地转过两个弯,就在一刹那,眼前突然豁然开朗:路边的一片草坡上,点缀着我们期盼的蓝紫色。终于找到了,就在3200米的高度!那一刻除了欣喜,我还学到了坚持。
另一次难忘的寻找经历是在青海。
那是2013年,我跟随考察队在青海年保玉则拍摄植物。在神湖鄂木措,我们遇到一位热爱植物的喇嘛,他拿给我一本当地僧侣编写的野花图册,这令我非常吃惊。更让我惊喜的是,图册中收录了一张奇特的菊科植物照片,但没有给出名称。它看起来比较矮小,花序向上,像一枚银灰色的徽章。虽然神似垂头菊属植物,但正如名称暗示,这个属多数种类的花序都下垂,不似图片上的模样。我迫切地想知道哪里可以找到这种植物,喇嘛从容地指了指湖边的山:“就在那座红山上”。他说的“红山”,就是流石滩所在的位置。
关键词: 江蓄滞洪区;洪水淹没;数值模拟;运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O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this paper MIKE21 HD set up 2 d hydrodynamic model to Pa river flood storage and detention area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calculation, from the flood arrival time and flow distribution, provided with time are analyzed; flood characteristics, has obtained the good result, the other in that river mouth xun and some long of three different sluice construction scheme, given the corresponding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simulation,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artificial regulation after the flood storage and detention area Pa river may be facing.
Key words: Pa jiang the flood storage and detention area; The flood; 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the way
1前言
近几年,把GIS技术应用到江蓄滞洪区洪水淹没模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5]。随着二维、三维水动力学数值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洪水仿真技术,能较好模拟蓄滞洪区的洪水淹没演进过程,了解不同频率洪水的淹没演进规律,为滞洪区的科学调控和防洪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应用MIKE 21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模拟江滞洪区不同的运用方式下洪水淹没过程,分析比较之间的不同淹没特征,对实现“人工调控滞洪区”的目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江及江滞洪区概况
江蓄滞洪区位于广东省北江飞来峡枢纽大坝下左岸约11.1km处,隶属于广东省清远市。江天然滞洪区和北江大堤、飞来峡水利枢纽、芦苞涌与西南涌分洪水道共同组成北江下游防洪体系,是广州、佛山等地防御北江洪水的安全保障。区内地势低洼,以低山丘陵为主,一般地面高程在12~15 m(珠基、下同),22 m高程以下总面积约82.0 km2,相应总库容4.44亿m3,其中围外面积34.7 km2,相应库容1.83亿m3。
3MIKE 21水动力模型简介
MIKE21是DHI开发的系列水动力学软件之一,属于平面二维自由表面流模型。将三维流动的控制方程沿水深积分,并取水深平均,得到二维浅水流动质量和动量守恒控制方程组[6]如下:
连续方程
(1)
X方向动量方程
(2)
Y方向动量方程
(3)
式中:h为水深;p, q为x-,y-方向的流量通量,即单宽流量(m3/s/m);(u,v)为x-,y-方向平均水流流速;C为谢才系数(m1/2/s);g为重力加速度(m/s2);f(V)风阻力系数;Ω为柯氏力系数(s-1);τxx、τxy、τyy为各有效剪应力组分。
4MIKE 21在江蓄滞洪区的应用
为了了解江蓄滞洪区的复杂水流规律,掌握江蓄滞洪区不同运用方式下的洪水淹没规律,把MIKE21水动力模型应用到江蓄滞洪区的淹没模拟计算中。本文将按在江口汛和长怖站的不同建闸方案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各方案的建闸分配见表1。
表1江蓄滞洪区的不同建闸方案的特性
建闸方案 运用方式
方案一 江口汛和长怖都不设闸 天然蓄滞洪
方案二 江口汛设闸,长怖不设闸 控制江口分洪的水量
方案三 江口汛不设闸,长怖设闸 控制回归干流的水量
方案四 江口汛和长怖都设闸 完全人工调控江蓄滞洪区
4.1模型计算范围及地形概化
模型的计算范围主要为江中下游地势低洼的区域,包括江的江口汛至汤塘的区间和长怖站至与江交汇处的区间,整个模拟区域面积约100km2。计算所用DEM是从CGIAR-CSI网站上下载。根据江滞洪区范围的相关资料确定模型计算范围,利用ArcGIS平台提取地形数据。根据MIKE21模型对地形的要求[7]和模型创建的相关需要,例如主要堤围的设定,对模拟区域内的地形进行概化。
4.2模型参数的选取
根据所掌握的有效资料,综合考虑模型参数要求,四个方案的模拟模型参数的设置见表2。
4.3 计算结果分析比较
4.3.1 天然蓄滞洪时的洪水淹没特征
(1)洪水演进基本特征
由图2可知,天然蓄滞洪过程中,从北江洪水倒灌滞洪区开始,约经35.5h,洪水演进至上游的汤塘站,除了受堤围保护和高地外,整个滞洪区基本都被淹没。约65h后,洪水溢过较低堤围淹没了整个滞洪区的几乎所有低洼的区域(除受大厂围、叔伯围和凤洲围等高围保护的区域外),至此淹没区域除河道附近外的水流趋于平缓,水深也趋于稳定。
(2)不同时刻的流场分布特征
从图2可看出,第15h的流场主要分布在大燕河与江交叉的区域,由于高地阻挡有明显的绕流,北江洪水分两个部分演进,除了入口处和大燕河河道内水流较快,其他地方的流速基本小于1m/s;第30h,洪水流场分布至龙山,各个区域的水流比较平稳,滞洪区内流速在0.2~1.0m/s;第40h,在堤围溢溃处有非常大的流速,最大可达5.0m/s,围内的水流比较紊乱,但与围外水流一样,流速都比较小,在0.2~1.0m/s;第65h,整个淹没区的水流都比较平稳,流速在0.1~1.5m/s,大流速主要分布在入口处和大燕河。
图2方案一不同时刻的流场图
(3)不同区域的洪水达到时间
洪水进入江滞洪区后约4h到达大厂围与独树围之间河道(t1),洪水到达民安河与江交汇区域(t2)约需23h,到达龙山、鳌头水与江交的汇区域(t3)为29h,到汤塘附近区域(t4)需35h,淹没独树围内区域(t5)区域需36h,到达高桥围附近区域(t6)需23h,与t2几乎同时,鳌头水子流域区间(t7)受淹则需47h。
4.3.2 不同方案洪水淹没特征比较
方案二、三和四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四个不同方案下比较分析发现,建闸后北江洪水在江蓄滞洪区的淹没特征有明显改变。
首先,洪水在滞洪区内的淹没速度方面。从表3洪水到达不同区域所需时间可知,江口汛设闸时(方案二、四)的演进速度要明显大于天然分蓄洪的情形(方案一、三),长怖建闸也会加快演进速度,但其影响取决于所控制的下泄流量。
其次,不同堤围出现溢溃的时间方面。建闸后快速演进的洪水将使堤围的溢溃时间提前,从表4可看出,实行人工调控后滞洪区内堤围都会提前溢溃,只是不同方案不同堤围的溢溃时间变化幅度不一样。长怖设闸使江口汛附近江汛围的溢溃时间明显提前,江口汛设闸则使各个堤围的溢溃时间更明显提前,江口汛和长怖都设闸后,所有堤围溢溃的时间长度缩短最为显著,30h内几乎所有较低堤围都溢溃。
5人工调控江蓄滞洪区运用方式探讨
由上文分析可知不同运用方式下洪水淹没特征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实现“人工调控滞洪区”有必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洪水演进速度大大加快后,堤围的溃决时间提前,如何解决滞洪区内群众及时安全的撤退转移?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最难解决的,要降低洪水淹没速度,可以降低江口汛的开闸水位,这样一来会增多滞洪区的使用频率。从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与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预报和减灾安全管理系统是有必要的。
第二,洪水到达时间提前,必将延长蓄滞洪区的淹没历时,使灾情加重,做好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工作也是一大难题。完善滞洪区的蓄洪、滞洪功能的调控机制,在有效削减北江洪峰的前提下,及时让洪水回归干流,缩短淹没历时是一大关键点。
参考文献:
[1] 李粤安,北江下游防洪体系运用研究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06年8月第4期:1-3
[2] 曾仕康等,北江下游江天然滞洪区基于GIS的洪水淹没模型研制[J],中山大学学报,2004增刊(2):413-415
库亚霍加河谷在4亿年前曾深埋海底,时光如梭,沧海桑田,如今起伏的山岭,开阔的湿地,茂密的森林以及经流水和风化形成的奇特岩石景观无不让人叹服于自然的奇功。由于景观优美而多样,加之距大城市极近,现在公园每年的接待量近250万人次,是全美参观人数排名第9的国家公园。
曲折的身世
在库亚霍加河谷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古老的岩石(约3.5亿年前)很是常见,人们几乎找不到一块年轻的岩石,如恐龙称霸天下的侏罗纪时期的岩石如今在这里是不可能出现的。这些年轻的石头如何逃离了库亚霍加河谷?其实这是流水玩的把戏,河谷里并不是没有年轻的岩石,不过数百万年前一条大河从这里流过,汹涌的水流侵蚀了靠近地表的年轻岩石,以至于我们现在怎么都找不到它们的身影了。
而200万年到1万年间,4次主要的冰期也塑造着库亚霍加河谷。由于这里地处北美大冰盖的南缘,覆盖其上的冰层远不如北方冰层达数千米厚,因此对地表的侵蚀力很弱,主要为河谷带来了沉积物。这对公园的地表水影响极其深远,由沉积物形成的土壤很难保水,这一特点对人类定居来说可是一大障碍,以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公园四周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猛,但公园内除河谷外地表水缺乏,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建设活动。
随后库亚霍加河谷被当作了“汽车坟场”,废弃的车身斜插在河边,蓬勃发展的工业也给河谷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程度之严重,以至于流经克利夫兰市的库亚霍加河面因可燃物太多而燃烧起来,河谷中满目疮痍的景象也让人们意识到恢复生态健康的重要性。1974年,福特总统签署指令,将此地划为国家公园系统中的城市公园。近30载光阴荏苒,昔日的“汽车坟场”中,一泓泓湿地重新恢复了生机。2000年,这条河谷荣升为国家公园。
探访白兰地瀑布
走上木栈道,隐隐听见水声,应该是瀑布吧,不过周围还是平坦的林地,根本没有溪流的踪影。突然栈道来了个拐弯,一条幽深的峡谷就显露在左侧,这是库亚霍加河的支流白兰地溪切割河床所成。北美温带地区常见的槭树和北美鹅掌楸占据着峡谷两侧的山坡,时值初夏,高大的树影翠滴,若是在秋季前来,应能见识霜林之美。
喜湿的北美鹅掌楸在峡谷中算得上常见,需两人合抱的大树挺拔得直冲林冠,树皮斜纹状纵裂,很易识别。它是北关东部最高的乔木,可长到60米高,往北分布到了加拿大南部,往南则达佛罗里达中部,是重要的用材树种。谈到北美鹅掌楸,就不得不提到如今它在大洋彼岸的唯一兄弟:特产我国的鹅掌楸。如今虽然鹅掌楸属只有它们两个成员,这一家族在第三侏罗纪时还有10多个成员,广泛分布在北温带,不过在第四纪冰期中,只有如今两种存活了下来,一个在东亚,一个在北美东部,天各一方,成了东亚一北美东部间断分布的经典例子。区分这两种树的特征很多,不过单从花朵来看,北美鹅掌楸的花被片为绿色,两面靠近基部的地方有不规则的橙黄色带,尤以内面鲜艳,这和我国鹅掌楸花被片上的黄色纵纹迥然不同。前者的花朵也较大,远远望去犹如朵朵郁金香绽放在树梢,飞舞在枝头,难怪美国人管它叫“郁金香树”了。
顺着栈道的陡梯,最后来到一处平台,这里是观赏白兰地瀑布的最佳处。白兰地溪从崖上并没有直接飞落到瀑下的潭中,而是在倾泻的页岩上级级碰撞发散,一处绢细的溪流落到最低处已是一帘白水。白兰地瀑布高18米,最近一段时间没有明显的降水过程,溪流的水量并不丰沛,瀑布只挂了半帘岩壁而已。峡谷里本来湿度就较高,加上瀑布的水雾滋润,苔藓等喜阴湿的植物在树干上,砂岩壁上谱出一支支绿曲。
白兰地瀑布不仅是一处胜景,早期的移民乔治・华莱士于1814年在瀑布上修建了一个锯木作坊,利用瀑布的水力来提供动力。随后人们还在这里修建起了磨坊和羊毛作坊,库亚霍加河谷中的第一处白人居住地白兰地村也依此形成。
对地质学家来说,白兰地瀑布更是一部可以探索过去的地书,从瀑布脚下一直到顶端的18米中,主要有页岩和砂岩两种岩石,岩石年龄从4亿年慢慢减小到3.2亿年。占瀑布大部的页岩形成于3.5~4亿年前,它们比砂岩形成的时间早,因此位于砂岩的下方。不过由于页岩比砂岩更容易被侵蚀,瀑布顶端的砂岩很多都如飞檐般挑出,溪水自然也是顺势直接跌在上层的页岩,如同新娘遮面的朦胧面纱,美国人把这称作“新娘面纱”。
“断崖”览胜
公园中还有一处名为“断崖”的景致也颇为有名,光看这名字还以为是几十上百米高的峭壁之美,身临其境才发现远没有想象中的恢弘气势,不过是一些10多米高的石壁。人在忽明忽暗的峡谷石缝中穿行,感觉别有洞天,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
林木越来越密,要不是地上的游览道还在往前延伸,我们一定会以为自己走迷路了。十分突兀的,游览道往右来了个急转弯,平缓的林地前出现了一道逼仄的小峡谷,往下看见不到底。周围的岩石十分奇特,层层叠叠如蛋糕般,石上的树木犹如根根生日蜡烛。快步小跑下山坡,便来到棕黄色的断崖跟前,仔细一看才发现是砾岩,很多地方还能看见镶嵌其中的白色石英卵石,这些由远古时期的溪流带来的原料慢慢堆积,胶结成岩石。断崖不时陷入山体,背光处铺满了绿油油的苔藓和蕨类,耳畔传来阵阵鸟鸣,游览道也顺着岩体左右穿行,景致的变化很是丰富。
我们渐渐以为断崖就这样一味的延伸开去,直到看见了“冰人洞”,这一想法才被打破。不同于在国内见过的各种不规则的溶洞口,这一洞口十分方正,洞顶的几层岩石如同被人硬生生填进两壁之间,里面没有灯光,同时路也太狭窄,站在洞口便感受到一股沁人的凉气。洞口一侧渗出一股水,岩壁也被侵蚀成了一斜面。
最有趣的可算是一处非常狭窄的峡谷,最窄处只容一人侧身而过。过了这里,我们以为峡谷内就会宽敞许多,结果同样狭窄,刚够两人并排而行。头顶两侧层层叠叠的石壁中是婆娑的绿叶,阳光像一把把利剑插入这幽暗的峡谷中,在潮湿的空气中泛出微微的紫光。岩壁上刻有石人石马,雕工不算细腻,也许是早期殖民者所为。
穿出峡谷,继续围绕山头前行,不多时便得过两个小栈桥。栈桥并没有跨过明显的溪流,而是让游客能轻松地通过两片林间的小湿地。这两片湿地都被一种天南星科的植物――臭菘占据,乍一看其伸展的大叶片,还真有点像玉
簪或大百合。这种植物在我国东北的沼泽地中也有,被当地人称作“黑瞎子白菜”,在美国则被称为“臭鼬白菜”,是应了其叶片揉碎后产生的臭味。臭菘和很多其他天南星科植物一样,花序能发热。由于它分布的地区纬度高,加上它早在白雪皑皑的二、三月间便开了花,因此人们经常能看_见一小块积雪融化的区域中那淡棕红色的佛艳苞。
鹿太多了
公园中的哺乳动物可不少,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要算维基尼亚鹿了。美国人叫它“白尾鹿”,隶属空齿鹿属,因其受惊时会竖起尾巴,露出尾巴下部的白毛向同伴预警而得名。维基尼亚鹿是美国落基山脉以东最常见的鹿,雄鹿体重在60~130千克之间,雌鹿体重则在40~90千克间。成鹿体长在1.6~2.2米左右,肩高在0.8~1米。雄鹿每年都会长出新的鹿角,雌鹿则没有角。人们乐于看见野生的维基尼亚鹿出没于长林丰草间,尤其是每年新出生的带有白色斑点的小鹿,尤为可爱。
在库亚霍加河谷中,维基尼亚鹿的数量很多,公园管理处估计其密度达到了330只/平方千米。由于鹿的数量太多,经常在公路上发生车鹿相撞的事故,影响交通安全;更严峻的是如此高密度的鹿群活动给公园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影响。研究发现,当每平方千米范围内鹿群超过26只便会给自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而库亚霍加河谷中的鹿群密度超过这一数值的10倍。鹿群不仅啃食树皮和树苗,更给林下层和地被植物造成极大的破坏。
研究人员将大花延龄草作为鹿群活动的指示植物,因为维基尼亚鹿喜食这种植物,而且大花延龄草一旦被鹿咬食后便不能开花。人们从遍布公园的监控点进行的植被调查中发现,大花延龄草数量一直在衰减,其他的地被植物,灌木和树苗也有着同样的命运。与此同时,外来植物如十字花科的葱芥则占领了林下的空地,进一步影响了土著物种的生存。
公园中的入侵植物
库亚霍加河谷国家公园中至少有186种外来植物,接近其“原著居民”种类的20%。并不是所有的外来植物都会“鹊巢鸠占”,诸如菊苣等物种已经和当地植物一起和谐相处,不会给群落造成威胁。不过,以千屈菜和葱芥为代表的16种外来植物,分布于从森林到河流的多种生境中,严重影响了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被公园管理部门列为入侵植物。
关键词:黄斌 诗歌 美学
几天在家闲翻诗书,又拿起《黄斌诗选》,一阵猛读,不过瘾,还要记点东西,在书的空白处也就记下了不少,想了一下,也许可以形成一个文字。
黄斌的诗到底在哪里吸引了我呢?似乎有点线索,但非十分清晰明朗。当我读到米沃什《诗的见证》的时候,这几句话一下子让我觉得好像说的就是黄斌的诗,也是在这里,我找到了喜欢黄斌诗歌的根由。
“从哪里,会有一次更新降临我们,我们这些糟蹋和毁坏了整个地球的人?”西蒙娜・薇依问道。而她答道:“只有从过去,如果我们爱它。”“有两样东西不可能被简化为任何理性主义:时间和美。我们应从这两者着手。”“距离是美的灵魂”,过去是“用时间编织的永恒的颜色”,在她看来,人要穿透现实是很困难的,因为人被他的自我妨碍着,也被为他那服务自我的想象力妨碍着。只有时间的距离才能使我们看清现实,而不至于用我们的激情来歪曲现实。而以这种方式看到的现实是美的。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如此重要:“在过去,现实感是纯粹的。有纯粹的欢乐。有纯粹的美。”
在人类寻找净化的现实、寻找“永恒的颜色”这个意义上,换言之,也就是寻找美这个意义上,人类也将探索自身。(切斯瓦夫・米沃什著,黄灿然译《诗的见证》P157-15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卡瓦菲斯最好的诗,都是沉思过去的,过去被他拉近了,使得数百年前的人物和情景被读者当成亲属来看待。(《诗的见证》P152)
在这里,我当然可以说,黄斌相当数量的诗作都是书写过去的,过去被他拉近了,使得几十年前的人物和情景被我当成亲戚来看待了。他的诗歌中有两个重要主题,就是时间和美,或者说,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中显示黄斌的诗歌美学特征。《惊讶》中,他写到:为物象象人的皮肤上被事物击出的孔洞和时间显影的黑斑/以及一块顽石上数不清的麻点/惊讶。《日常之诗或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做一个中国诗人》中,他写道:而历史和时间 不过就是我白天在租界看到的/事物的那些发黑的部分/积淀着痛爱悲欢 或曾经的生命的热量/现在不可避免的清凉 黑是它惟一的形式/惟一能被看到的方式。
黄斌诗歌中有一个鲜明的属于过去的时间和空间轴,在这个轴心上,他通过叙事来咏物怀人,从而使他的诗歌和我们的传统连接上了,也使他的诗歌有鲜明的地域性和饱满的地气,“这里储藏着元气淋漓的生命力。”在纷纷的叙述中, “生命的真实在这一切之上,或者之下,平实而诚笃,刚健而从容,谦逊而磅礴地进行。”黄斌首先有一首叫做《我的诗学地理》的诗对他的诗歌政治学和地域学做了一个界定。
我的诗学地理
往南 到老岳州府的洞庭湖
就可以了 君山的斑竹
洞庭水中的星子 杜甫和孟浩然的诗句 足以
让我不想再往南
往北 到襄阳和樊城
到庄子的故国 和大别山
再往北一步 我也许就觉得寒冷了
向东 只到九江
我不想离开黄州 黄梅 彭泽和庐山
西向的秦巴山 武陵山 还有三峡的起点夔门
有桃花源 有猿声中湍急的唐诗
让我不想踏入秦地一步
我在老武昌府的黄鹤楼下
遥想朝秦暮楚之地和鸡鸣三省的晨曦
如果精神尚好 就去鹦鹉洲
以一杯薄酒临江 在祢衡的墓边坐坐
不惟如此,他说“做诗的呆子/美的忠实仆人” (《推敲的模式》),“我知道/每家独有的四个字/都是温暖的入口/我知道/这就是我所有的情感的界限” 《江夏民居记》,“他在这里与政治划清了界线/并进入了审美”(《夜过彭泽》),“多少年了/在历史和地理中穿行/又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恩施州看玉米》,诗人赞美的是历史和地理中的日常生活,在《对东湖夜色的复述的一种》一诗中,他更说“我说的/都是地域的和具体的”;在这样的生活中体现了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和谐、安乐的美学。而这个赞歌应该是唱给我们的传统的“仁”“礼”的,如同诗经中那样的雅歌和颂。如《蒲圻县搬运站》《蒲圻县老城区》《蒲圻县新店镇》《砖茶吟》《苞茅》《夜读天工开物图版部分》《1932年至1938年新店镇的日常生活》《日常之诗或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做一个中国诗人》等。特别是在《1932年至1938年新店镇的日常生活》中,黄斌这样叙述:
………
而在历史之上 总是还有历史
但所有的历史都在今天汇集 有如蟠河行经的道路
那冒着白汽的蒸汽推动的力量?
就是我看到的生活的力量
………
我还在中国行走
………
这些Y (或丫) 就是一棵不能假设的树?
只能在固定的根部 不断发出新枝
………
听黑夜赶路的人说 在田野远望新店
是一团巨大的光辉 朗照荒野
听蒲首的人说 在蒲首山夜看新店
不仅看得到万家灯火 而且还看得到
红绿的灯光闪烁其间
大股大股的光柱直射宵汉
我来到这些年新店镇的夜里
我看到的只是人的光明
这首9节238行的诗歌里,作者热烈饱满淋漓地礼赞人,礼赞生活,礼赞日常,不啻于是一首人的颂歌!和《纯净的力量》、《在宁波天一阁所思》“我能看到的 仍然只是庸常的日子/和它不起眼的日常的力量”形成互文关系。这日常情感生活中实在的谐美和欣欣之生意,是那风雅最深厚的根源。这个时候,诗歌不是装饰,不是点缀,不是只为修补生活中的残阙,而真正是“人生的日用品”(顾颉刚语);“密意深情,多半不离寻常日用之间,体物之心未尝不深细,不过总是就自然万物本来之象而言之,这也正是《诗》的质朴处和深厚处”。这样来说黄斌的诗,未尝不可。黄斌诗歌的深厚和质朴正在于他对日常生活的酣畅淋漓的书写中,如同一幅大写意,是属于中国情感和生活的写意!
黄斌诗歌中有很多诗题就是一个地名,有些就是咏如《鳇鱼或中华鲟咏》,最后他写“它按照本能的记忆继续长大/继续回家/3000公里的路不算远/1.4亿年的时间还不够长”,哦,一个字眼特别刺眼,就是“回家”;吟如《砖茶吟》“多年以后/我为砖茶行进的地理着迷/为大地春天的分泌物着迷/………/不忘在家里收藏几块老茶砖/象珍宝着老家的少女在拣茶中失去的青春/象珍宝着已被岁月消蚀的白银”;还有部分绝句,这都与他在古典传统中的浸分不开的。蒲圻县、新店镇、陆水河,凤凰山、荆泉山、江夏、黄梅,如同他在《我的诗学地理》中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他写目前所居住的武汉写的很少,要么就是写老武昌,譬如《武昌城曾经的月光》《春夜有思》中的“月光”,他只写老武昌的“月光”,“月光”是何物?不是怀念和追忆之物么?对少年、故乡风物的追忆成了他诗情所由发生的一个重要心理源泉。“这种回归重建了一个稳定的经验世界,生命的意义重新被确立在一种健全的人与世界关系之上。”记忆中的苞茅、红壤、绿豆窝子和糯米梭、红油宽米粉、牛肉手工面、手工平面、凉面、干面 排骨面、三鲜面、油饼、煎饺和蒸包、瓦罐汤和蛋酒、银鱼、雨伞、鞭炮、砖茶、等等不一而足,诗人的笔下,都是中国风物的具体展现啊。
在书写武昌时,他怎么写的呢?可以看看《由武汉长江大桥下过黄鹤楼街》这首诗,他说:
我为生命本身欢乐和疼痛
欢乐如江水,如火车,如
如这笼罩着所有人和物的大好春天
而疼痛,可能就是接受现实本身的局限和欠缺
乃至它的垂死
“接受现实本身的局限和欠缺”,我们注意到对现实,包括“局限和欠缺”,他采取的是一种“接受”的态度,正是基于这样一个人情态度,所以黄斌的诗歌展现的是和谐而非焦虑不安,是统一而非分裂,“他向往的境界则是和谐的。他的和谐,是矛盾解决以后的和谐。但这种从矛盾到和谐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存在于他的整个一生中。心灵和谐、情理和谐,渊明是高度实现了自我的人。”或者用评述陶渊明的这句话可为黄斌的诗作一个注解。诗人也看到全球化、工业化对传统的摧毁,并为它唱出了诗人的挽歌,如《蒲圻县搬运站》,最后写道:
我站在大礼堂的屋檐下
看着那些雨水 毫无节制地喷泄而下
分不清雨线和雨滴 在空间中飞舞 扯动
象一种摧毁的力量 在砸碎这个我生活了多年的地方
我站在屋檐下
象渡过了在搬运站中最漫长的一天
这风雨让我感受到的 也一如我那十年在搬运站感受到的
当时 我数不清楚那些具体有力的雨线和雨滴
但即便是不由自主的惋惜伤感,在黄斌笔下也是有力的,蓬勃的、具体的生命的“雨线和雨滴”!在《江水》中,他这样写:
秋风中
江水流动着油画的笔触
那一点点波光
在浩渺的大江之中
生成 显现 然后破碎
如果我执着于那一瞬
如果我感喟我们所共有的浮生
哪些生成和消隐
不仅是美的 还是疼痛的
并且是无需记忆的
诗人是不“执着于那一瞬”的,诗人是“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诗人感知美、认识美、发现美、写出美,这就是诗人的使命和任务;如果他要执着的话,那该是“当所有的事物都在那一瞬回到了自身/每一个命名就像被雨水洗过/这样的时刻/事物因为拥有自身而显得不可战胜/这样的时刻/没有什么是多余的”(《纯净的力量》),“一个具体和另一个具体一样具体/这就是奇迹/美原来是这么简单/并且因此而拥有了重量”(《纯净的力量》),美就是对“具体”的写出!
黄斌的诗歌中除了风物,也写了大量的人,风物是为凸显人而服务的。他写了他的奶奶《蒲圻县新店镇》“让我知道/再旧的东西它也可以叫做新的和就是新的”,写了他的母亲《敬惜字纸》“我看到炉顶的烟子冒了出来/像永字八法那样最先冒出一个点来/我就知道母亲已经活到汉字里去了”,写了他的父亲《冰棺中的父亲》“他明显走了/冰棺里留下的/是一尊雕塑 但这没有了生命和灵魂的/艺术品 依然很美”; 在《蒲圻县搬运站》中他更写了多个人,这是中国普通百姓在上个世界70年代的生活横截面,其中有杨华阿姨,罗师傅,刘师傅,杨更生,程麻子,乐恭武,姓任的色鬼,齐昌富,韩叔叔,雷竞赛,陈中医,龚卫民等等。正是基于爱和生活中美的发掘,我想,黄斌才写了这样的亲人,这样的人民,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人民考》,作为一个诗人,在经验和情感的世界里,诗人为我们的人民百姓确立了一个鲜明的地标,唱出了一曲饱满的赞歌。这就如同他在《有所思》的“思”一样:
我之所思在邙山
那里黄土松软 通风 干燥
埋葬着帝王 贵族还有
杜甫
我之所思在中原
在那里骨头进入泥土 象穿上
皮肤 和丝绸
如同他在《谒大师黄侃之墓》中写的:
在黄侃墓的上面 是他母亲的墓穴
墓碑上有黄侃的篆额手书
先太孺人母……之墓
落款为
……子黄侃泣立
墓下黄侃的墓碑上
只是清楚地刻着――
蕲春黄君墓
这几个字让我感动不已
他是故乡蕲春的儿子
要埋在母亲的膝下
诗人的思是深远而广阔的思;正是这种“思”促使黄斌写出了脚下的大地,而大地在过去的时空中显示了完整和庄严法相;如同海德格尔在《林中路》中所述“大地乃是涌现着―庇护着的东西。大地是无所促迫的无碍无累和不屈不挠的东西。立于大地之上并在大地之中,历史性的人类建立了他们在世界之中的栖居。由于建立一个世界,作品制造大地。作品把大地本身挪于一个世界的敞开领域中,并使之保持于其中。作品让大地是大地。”基于此,“大地上的万物,亦即大地整体本身,汇聚于一种交响齐奏之中。”
诗人黄斌,“他是有美在心的人啊”(《对陶渊明抚木的猜度》),这个美在时间中,在那“事物的那些发黑的部分”(《日常之诗或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做一个中国诗人》),在中国的礼乐风景人情那里,在中华文化中,“中华文化是肯定人们现实生命和物质生活的文化,是一种非常关注世间幸福、人际和谐的文化”(李泽厚语);如作者写到的《黄梅四祖村下》:
我在碧玉流中看摩崖
头顶是古风尚存的青石廊桥
身边 浣衣的村妇
她捋起衣袖的双手如藕 在溪水经过摩崖的“泉”字上
揉搓亲人的内衣
我们中国还要有这样的浣衣的村妇!她捋起衣袖的双手如藕/在溪水经过摩崖的“泉”字上/揉搓亲人的内衣。这个“揉搓”的特写让我读后久久不能忘怀,何况“在溪水经过摩崖的“泉”字上”“揉搓”着“亲人的内衣”,我要说,这首诗写出了真正的中国风尚和这种风尚的伟大!在这个意义上,黄斌是名符其实的中国诗人!黄斌的诗写不啻于是汉民族志的书写!
“他(卡瓦菲斯)勇敢地拥抱一个理念,它与他的同代人那些高度主观性的文学时尚背道而驰。他认同整个希腊世界,从荷马时代一直到塞琉西王朝和拜占庭,他使这些时代在自己身上体现出来,因此可以说,他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旅行,也是他进入自己的内心王国的旅行,这内心王国也即他作为一个希腊人的历史。”黄斌其人其诗可作如是观。
参考文献
(1)黄斌《黄斌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之一
(2)熊秉明《熊秉明美术随笔》P211,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3)扬之水《诗经别裁》P13,中华书局2007年
(4)颜世安《庄子评传》P177,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钱志熙《陶渊明传》P288-289,中华书局2012年
(6)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P32、P33,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关键词】河北涉县;林旺石窟;摩崖碑刻题记;临水县治;涉县复置
涉县林旺响堂石窟历北齐、隋唐、宋明,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但由于地处偏僻,学界很少有人关注,其摩崖碑刻题记亦未见历代金石书籍著录。因主持河北省“赵文化与区域经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12年度立项课题“邯郸境内隋唐五代碑刻整理与考释”,在普查有关碑刻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涉县林旺响堂石窟分别刊刻于北齐末年(约550―577)、隋开皇七年(587)、宋淳化三年(992)、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的5块摩崖碑刻题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确证了北齐临水县治“松谷”即今天的涉县固新镇,可补《北齐地理志》之一处不足;旁证了涉县于隋开皇十年(590)复置,可纠正《隋书・地理志》、明嘉靖版《涉县志》,以及《读史方舆纪要》中有关涉县复置时间和政区归属的错误。
一、林旺响堂石窟简况
涉县林旺响堂石窟位于今河北省涉县城东南21公里处的固新镇林旺村与匡门口村之间,清漳河北岸(图一),坐东北,朝西南。石窟门脸通高6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高3米、宽1.6米的石龛;下层开窟,窟口高1.6米,上窄下宽,宽度为0.9米至1.05米。窟口外上半部两边雕有小佛像7尊;窟口两侧各雕力士一尊,高约1米。石窟进深3.04米,面宽3.18米,高2.45米,穹顶距地面最高处约3米,顶部用红、黄、黑三种颜色绘飞龙两条;北、东、西三面的台座上原各有5尊石造像,现在只存残躯4尊。此外,从穹顶往下的三面壁上,分三排分别雕有高0.27米的小佛像113尊,可惜头部已全被砸掉。据林旺村民崔水元老人介绍,佛像被砸应该是70年前的事,为两个外地人干的,具体原因不详。
石窟门外西侧有隋代摩崖记事碑一通,保存基本完好。碑高2.48米,宽1.18米,侧宽0.34米,阴刻隶书24行,满行32字(图二)。据碑文可知,林旺石窟始由北齐杨王府户曹参军、前临水县正李子良开凿,但“庄严未就,便值齐亡,玄教陵迟”;隋开皇七年(587),由朱先率子侄接续前功,续修完成。在记事碑两侧下部可见一双残存的石足,据此推断,该记事碑处本有一尊高大的佛像,但在北周武帝灭佛期间被毁,记事碑应为将佛像残躯磨平后所改刻。
窟门外东侧磨平的石壁上,刻有捐资者的姓名和称谓。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捐资人的姓名和称谓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3行与下部3行的字体、年代都不一致(图三)。其中,上部3行的称谓分别为“邑子”“大邑正”“都维那”“都邑主”“大世主”“文殊主”“观音主”“宝塔主”,且均无职官表述。下部3行的称谓分别为“都维那”“邑子”“圣僧主”“菩萨主”“西龛像主”“北龛像主”“东龛像主”,且大部分有职官表述。
在隋代记事碑的碑侧,有“揖晖考躬林旺村淳化三年(992)官中闻”题记两行,和“涉县故县村民刘进万历四十二年(1614)季春重修石窟”题记四行(图四)。
此外,在捐资者姓名题记右上方的一块天然石壁上,刻有刘进与妻程氏、陈氏捐资重修林旺响堂石窟的一些具体情况,落款日期为“万历四十二年三月初六日”。由文意可知,刘进在石窟内重塑的神像颇为庞杂,可辨识者有“救苦三皇”“玉帝”“三官”“药王”“弥勒佛”“关公”和“二郎”等。据此似可推定,石窟内雕于北齐时期的石佛像,在北齐亡国、北周武帝灭佛时已被毁坏;隋开皇年间的续修,应是在被毁石像的残基上重塑佛头等;而明代刘进的所谓“重修”,更像是“改造”,庄严的佛教石窟被改造成了“三教混杂”的庙宇。
由石窟顺崖根东行百米,在距地面8米左右的石壁上,刻有“小鲁转步”4个楷体斗方大字,题款为“皇明庚午秋,东齐梁升题,尼山后人孔闻谛识”。据新编《涉县志》卷32所载清代伍中柱《修路碑记》:“自涉城东南行,两岸翼然皆山。中则漳流一带,千回百折,奔趋而下。……其最艰者,由林望(旺)至达城。漳流忽折而北,复折而南,中横巨岭,行者非逾岭无由达。……仰视石壁上,镌‘小鲁转步’四字,明邑侯曲阜孔公闻谛所书也,笔势苍遒可爱。”[1]
二、对林旺石窟已有的研究及其局限
林旺石窟及其摩崖碑刻题记在历代金石著作中均未见著录。自河北省人民政府于1993年7月15日公布林旺石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涉县本地学者马乃廷、张土魁等于2004年先后对之进行考察,并了初步研究成果。其中,马乃廷撰写的《探访林旺村响堂石窟,破解涉县历史千古之谜》一文,首次提出今涉县固新镇固新村为“隋朝时的临水县治,……固新村即原故县村,作为临水县城,最少也有60年左右的时间”[2]。张土魁等编著的《涉县寺院》一书,首次对林旺石窟的摩崖碑记进行了录文[3]。
鉴于马乃廷和张土魁等人的工作存在疏漏,申欢欢据邯郸市博物馆馆长郝良真提供的照片,对之重新加以研究,订正了《涉县寺院》一书所载“隋代石刻碑记”录文的大部分错讹之处,并否定了马乃廷提出的今涉县固新镇固新村曾作为临水县治的结论[4]。
三、笔者的几点认识及依据
(一)林旺石窟洞门外东侧崖壁上的姓名题记为不同年代的上下两部分。理由如下:1.上下两部分的姓名题记并非同一平面上,且字体明显不同;2.上部姓名题记的字体与隋代记事碑相同;3.下部姓名题记中有关“开域将军、安德王长流参军”的官职,可确证其刊刻时间为北齐。“开域将军”为北齐从七品下阶的武官,而隋代并无“开域将军”之号。由此可知,上部的3行应为隋开皇七年(587)所刻(以下简称“隋代题记”),而下部的3行应为北齐天保元年(550)至北齐亡国(577)期间所刻(以下简称“北齐题记”)。其次,除“开域将军、安德王长流参军王幼”外,“北齐题记”中尚有“汝南郡丞王显和,临水县主簿冯善仁,临水县功曹孟伯仁,临水县主簿王,临水县功曹程仲,长史穆菩提,开府长兼参军陈孝谦,开府长兼参军,平越将军、大都督乐盟,临水县功曹台士游,临水县正台子文,临水县正吴孝伯,临水县功曹杨孝远,魏郡主簿张君植,开府长兼参军郭进贤,临水县功曹郭义,散骑常侍吴市宾,临水县正马罗汉,临水县正徐罗侯”等。不难发现,这些人中在临水县任职者占多数,说明当时的临水县治离这里不远,众多临水县的官员才可能集中到这里捐款。因此,固新村(故县村)似应为原北齐临水县治所在。再次,“魏郡主簿张君植”,所昭示的自然是北齐时期的临水县归魏郡管辖。最后,由“北齐题记”中“圣僧主”“菩萨主”“西龛像主”“北龛像主”“东龛像主”的称谓不难判定,林旺石窟的主体工程在北齐末年应已基本完工,所差者大约只有彩绘之类的“庄严”之事。
(二)在“北齐题记”和“隋代题记”中,均出现了“陈孝谦”的名字。“北齐题记”中的“陈孝谦”为“菩萨主、开府长兼参军”;“隋代题记”中的“陈孝谦”为“都邑主、宝塔主”。即使林旺石窟开凿于北齐天保元年(550),至续修的隋开皇七年(587)也只有37年的间隔,故笔者推断,两题记中的“陈孝谦”极有可能是同一人。因此,隋代记事碑叙述“李子良”北齐末年开凿石窟之事,方能如数家珍。
(三)北齐临水县治所在的“松谷”,应即今涉县固新镇的固新村,亦即《刘进重修响堂石窟题记》中的涉县故县村。《元和郡县图志》卷15“磁州・昭义县”条载:“魏黄初三年(222年)于今滏阳县置临水县,北齐天保元年(550)移理松釜(谷),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废。永泰元年(765)再置,仍改名昭义。”[5]据之可知,北齐临水县治在“松谷”,且由设至废前后历经27年。而刻于隋开皇七年的“隋代题记”,捐资者中无临水县官员,可旁证隋开皇七年的临水县治已不在今林旺村附近,《太平寰宇记》所记临水县治“隋开皇七年(587)移于西戍”,可信。《太平寰宇记》卷56“磁州・昭义县”条载:“魏黄初三年(222)于今滏阳县置临水县,北齐天保元年(550)移理松谷,周武帝建德六年(577)移理故涉城,即今涉县是也。隋开皇七年(587)移于西戍,十年(590)移于今理。唐武德六年(623)废,永泰元年(765)再置,仍改名昭义。”[6]《太平寰宇记》为宋朝人撰写,其言临水县治“(隋开皇)十年移于今理”,“今理”自然是指宋代的昭义县治。与《读史方舆纪要》卷49“彰德府・磁州・临水城”条之“代宗广德元年(763)薛嵩表于临水故城置昭义县,属磁州。……宋省入滏阳县”[7]的记载相吻合。据之可知,隋代的临水县治先在今涉县,后移西戍,再移今磁县西北的临水镇。
由“北齐题记”结合“涉县故县村民刘进万历四十二年(1614)季春重修石窟”题记,可推知“故县村”为北齐临水县治。再结合《元和郡县图志》和《太平寰宇记》临水县治“北齐天保元年(550)移理松谷”的记载,不难推知,“故县村”的原名应为“松谷”,隋代摩崖记事碑中“尘清石路,风韵松门”一语,应即指此。可见,关于“故县村”曾为临水县治这一点,马乃廷先生的说法基本正确,差别在于:“故县村”为北齐临水县治,却非隋代临水县治。而申欢欢在否定“故县村”为隋代临水县治的同时,连“故县村”的得名也一概否定,则有失偏颇。
(四)涉县复置的时间应以《元和郡县图志》所载之“隋开皇十年(590)”为是。而《隋书》卷30《地理中》所载之“涉,后魏废,开皇十八年复”[8],和明嘉靖《涉县志》所载之“后魏天赐元年(404)废县,并入临水。隋开皇三年(583)复置涉县,隶上党郡”[9]皆误。由于隋开皇十年临水县治由西戍(今涉县东北)移回了磁州滏阳县原址(今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客观上为涉县复县提供了空间,故《元和郡县图志》关于涉县于隋开皇十年(590)复置的记载可信。此外,《读史方舆纪要》卷49和清嘉庆版《涉县志》关于隋代复置的涉县属“潞州”或“上党郡”的说法亦有误。涉县是在唐贞观十七年(643)才改隶潞州的,有《元和郡县图志》卷15“磁州・涉县”条为证:“涉县,本汉旧县,属魏郡,因涉河水为名。晋属广平郡,后省。隋开皇十年,于故涉城重置涉县,属磁州,十六年改属韩州。贞观十七年(643)废韩州,县属潞州。”
(五)由“宋淳化三年(992)题记”可知,“林旺”村名在宋代即已存在;结合《刘进重修响堂石窟题记》中“涉县故县村民人刘进见在林旺村居住”一语,似可推知,“故县村”的得名不会晚于“林旺”。故《涉县地名志》中关于“固新为一古镇,原名故县。据考,至晚在宋代就有此村”[10]的说法,与“宋淳化三年题记”相合。
此外,申欢欢的补释虽订正了《涉县寺院》一书录文中的大部分讹误,但仍有部分关键处的讹误未能订正,致使文意欠通,甚至有改错者。现列举如下:
1.“既生灭于四轮,复往来于五惑”一语,本为佛教套话,申文却依旧录为“既生灭于四轮,众生来于五或”。
2.“会逐时迁,终随”一语,《涉县寺院》原录文本无误,申文反而误改为“会遂时迁,终随”。
3.“童子献土,长者布全”一语中的“布全”一词,应作“布施”解,故应将“布全”录为“布泉”或“布全(泉)”,才便于一般读者理解,而申文对此未加注意。
4.“”字应作“赎”,“奉赎”为一词组。申文训“”为“愿”,不妥。全句应点为“但以幸奉赎,力蒙助善”,其中,“力”者,勉力也。《汉书》卷99上《王莽传》:“力用公正先天下,尚恐不从。”[11]“蒙”者,承继也。汉贾谊《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5.“八字誓果”应指小乘佛教的四果位,申文将“八字”与“誓果”点破,恐失本意。同理,将“誓果”与“一乘”相连,更是明显不妥。《法华经・方便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12]
6.“瑶刹干空”当为正解,申文作“瑶刹于空”,不妥。
7.“哈灵有识”之句,似应为“合灵有识”。
8.“俗逐轮风”之句无误,申文改为“俗遂轮风”,误。
附:隋代摩崖记事碑录文
迹,非色非形。秘理幽玄,无言无说。暨于秦风胡俗,天人道士,识异浅深,据分利钝。故三十七品开等级之门,十二部经辟有空之道。然世迷三毒,俗染六尘,既生灭于四轮,复往来于五惑,就令抱朴养生之术,淮南鸿宝之论,会逐时迁,终随。如童子献土,长者布全(泉),凭一念以达无生,积半善而登彼岸,游萨婆若海,坐林,永事无为,长居自在。
然齐州杨王府户曹参军、前临水县正李子良,禀气,宗世雄。龙门之风,冠冕相仍。文武不坠,神彩天纵。风骨自然,类孔融而不群,似而卓尔。早怀大志,少负高才。耻游卿相之门,倦随州郡之职。但风尘变俗,霜露,看名利如泡浮,顾形骸如电影。于是逍遥风月,放旷琴书,不争朝市之心,自得之趣。归依正觉,回向菩提。遂竭资余,上为皇帝陛下、七世父母、见存眷属,法主,刊营石窟。庄严未就,便值齐亡,玄教陵迟,屡移岁序。然大隋率云鸟之职,龙之书,父母天地,兄姊日月,哀百姓以君临,救群生而作主,遂使遍垂甘露,云。以开皇七年,岁在鹑首,律应蕤宾,日维丁未,但以幸奉赎,力蒙助善。因尚,仍余旧所。于是磬(罄)子孙之业,尽身外之资,爰命匠人,就不满。然轮法师本后归释种,乃是道教指南,法门水镜,为求八字誓果,一乘来救群迷,助营此,玉门琼室,珠阙银宫,未可共日而论,岂得同年相拟。然处惟沃壤,地居形胜。苞含日月,控带山川。杏梁危构,斜负烟霞之色;瑶刹干空,俯临云鸟之路。漳河德水,前后分流;石鼓龙门,东西交峙。鸳鸯水外,草长忘忧;芙蓉山下,花开长乐。遂使翻飞蠕动,各安飞走之心;合灵有识,俱免饥寒之累。实十方之妙土,乃三界之名区。远致高僧,近成法集。恐山颓川涸,地绝天倾,勒石传芳,昭诸来代。铭曰:
玄源罕测,至理难穷。无常无我,非色非空。世随火劫,俗逐轮风。唯应净土,能脱樊笼。黄帝之后,将军之裔。价重连城,名高当世。意气孤倩,文华独丽。为静嚣尘,来寻真谛。余基尚在,旧迹犹存。台临日足,刹犯云根。尘清石路,风韵松门。遥同()岭,悬类菌。导师济苦,医王救疾。尚有名言,仍留圣质。遍垂法雨,高悬慧日。碑石长存,天壤相毕。
朱先;长侄:孝则、孝友;息:孝才、孝密、孝粲
参考文献
[1]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涉县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
[2]马乃廷:《涉县史志纵横》,方志出版社,2004年。
[3]政协涉县委员会,张土魁主编:《涉县寺院》,冀出内准字(2004)。
[4]申欢欢:《河北涉县响堂石窟隋代石刻碑记补释》,《邢台学院学报》2008年4期。
[5]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6]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
[7]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
[8]唐・魏征、令狐德:《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9]马乃廷校注:《涉县古志四种》,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涉县地名办公室编:《涉县地名志》,内部资料,1984年。
隔着一千八百年时光,想起一个人,一张油彩浓烈的脸谱倾覆而至。
脸谱,概念化的形象,在一座座戏台上通行。生旦净末,他是绝无仅有的红生,兼有武生之威,老生之稳,花脸之刚。
丹凤眼,卧蚕眉,枣红脸,二尺长须。绿蟒袍,偃月刀。
这张脸谱,这身行头,在戏台上一亮相,无须开口,台下的三岁孩童便叫得出名号——关羽,关老爷,关圣人。
圣之一字,是脸谱中最耀眼的额白,在枣红脸膛、油黑凤眼的映衬下,有日的刺亮和月的冰凝。
一代代扮演者在脸谱和戏装构成的“躯体”里进出,唱念做打,却无一人可企及他所象征的完美高度。扮演者只是在一个又一个短暂的瞬间,进入他的神魄,演绎他的故事。
漫长的时光繁衍出一套不可或缺的关戏程式:斋戒、刮脸、沐浴、焚香、祭拜之后,扮演者方坐在妆镜前,让油彩遮盖自己本来的面目。从斋戒的一刻,便启动了进入关圣人神魄的仪式,整个过程郑重而缓慢。油彩蘸上笔尖,一点一点描画,关羽的眉眼在不断颤动的时光汁水中,慢慢显现。
妆成,扮演者闭目端坐一隅,不再与人搭话。直至上台,一气呵成。《单刀会》、《千里走单骑》、《桃园结义》、《古城会》、《斩华雄》、《华容道挡曹》、《水淹七军》……关羽峰峦般的一生,在铿锵的鼓点中激越隆起,直至小小的舞台再无法承载,戛然收束。
卸妆,净脸之后,扮演者恢复世俗的面目,方可开口。如同重回人世间。而关圣人和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继续在天宇中游走,飘荡,等待下一个扮演者,开启又一程仪式。戏台之外,关圣人化身一尊尊塑像,端坐在丛丛香火前,接受匍匐身影的跪拜。
一度,关羽的形象在戏台上被禁绝。因为,他是不可亵渎的圣。
公元一一零四年,北宋京城汴梁告急。金军的铁蹄腾起如雾灰阵,呛鼻烟气漫至皇宫内苑。踱着焦灼方步的徽宗,在脑海里急速翻检历史的册页,于尘灰中捡起了关羽的散碎印迹。仓促间,掐去凡俗的头,断去惨烈的尾,留下中坚的英勇,徽宗亲自为之披上金光烨烨的袍。自此,凡人羽在离世八百余年后,踏上抵达圣人的闪亮之途。
如同一尊古玩,在元、明、清帝王的案几上移转。帝王喜之,封号堆积加身;恶之,弃至尘埃低处。已无知无觉的羽,无可期许,也无力干预,沿着一代代帝王的意志、民间香火袅袅不绝的青烟,一步步升至云端。
与云彩一样,变化多端、曲折盘旋的龙纹装点着帝王不可逾越的尊严,为之独享。可圣人羽,端坐在一座座以他命名的庙宇深处,或铁身,或泥身,或铜身,或金身,战袍和头冠上缭绕着耀亮的龙纹。这耀亮,模糊了羽生命中那些晦暗的段落。只让桃的花更加灼目,月的刀更加英猛,春的秋更加浩然,樊的城更加悲壮。然而,在这些唯美而盛大的片段背后,将目光贴近再贴近,便看得见属于一个人的筋血脉络。那里流着凡俗的血,有弱点,有禁忌,有缺失,有局限,有真实的热度与柔软。可以用手触摸。
【 史载:公元一一零四年,金兵临北宋国都汴梁。北宋朝廷急需忠勇军人为朝廷作战。汴梁失守前,宋徽宗连续三次追封关羽:忠惠公、崇宁真君、昭烈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从而实现了关羽从人到神的转折。
元、明、清历代皇曾给予关羽不同的封号。清宣宗道光八年(公元一八二八年),“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成为关羽身后安享的最后一个封号。】
桃的花
公元一八四年,在涿郡。那是桃花最刻骨铭心的一次盛开。
名为桃、阴柔气息盎然的花,通常开在女子的鬓边、裙袂,或指甲尖上。那一年,她却极其庄重地,与烈的酒,与硬梆梆的誓言,与三个须眉男子发生了关联,并在一场绵延三十余年的阳刚的兄弟情谊中,铺排成繁丽灼目的背景。
其实,我们并不知道那时的桃花是开了,谢了,还是刚刚绽开芽苞。又或者,桃花只是名叫罗贯中的男人凭空虚拟的场景。但此后的一千八百年间,她燃烧出经久不衰的艳华,滚烫了后人的视线。
他们,有着不同的来处。
备,刘家皇室遗落民间的一支血脉,登场前靠贩屦织席为生。这个面相忠厚、双耳垂肩的男人,日日坐在一堆草鞋、草席后面,燥脆爽的草香熏蒸着,心里大约有茅草似的不甘。
飞,手持尖刀站在案板后面,卖肉也卖酒。围裙裹着他粗硕的身躯,上面沾满肉的碎末和腥膻,他不时地伸出手来,粗暴地驱赶蚊蝇。蒲扇般的一双大手,寂寞得发痒。
备和飞,土生土长在涿郡。而羽,涿郡既非他的故乡,也非定居之所,只是他奔走世间的一处驿站。
正史中,只有羽的来历不甚明晰。陈寿在《三国志》关于羽的来处,仅仅吝啬地用了“亡命”一词。这让他谜一般的过往,充满了悬念和无数的可能,仿佛手中的万花筒,可以变换出千奇百怪的花色。
越过备、羽、飞的一生去看,似乎羽跑来涿郡,就是为了与备、与飞汇合,共同演绎一段世间罕见的传奇。羽曲折不明的生命轨迹,从涿郡开始逐渐清晰。三个男子饮下刺喉的酒,对天对地,朗朗宣告同生共死的誓言。
三国时代与这三个男子相关的,只有三十年,却是最纷繁驳杂的三十来年。瞬息万变的政局,翻云覆雨的权力争持,让背信弃义空前盛行。而三个男子的友谊,却在风云变幻、阴霾密布的底色上,始终如一绽放出桃花般的艳丽。
硝烟弥漫的中原大地上,马蹄急促,旌旗飘飞,刀矛与戈戟林立,于烟尘中显现冷厉的锋芒。满目暗色之中,有艳的花自空中坠落,她一路盛放,陪伴着三个男子最终用热血践行誓言。三年间,三个男子接踵辞世,羽去了,飞去了,备去了,仿佛一个追赶着一个的脚步。在飞和备的身后,有誓言在驱策,有桃花在提醒。
通常,正史有正史的偏重,民间有民间的认可。
传说,与备、与飞相遇之前,“亡命”奔走的羽只身流浪多年,卖过豆腐,做过铁匠。亡命他乡的根由,在于他路见不平,杀死了一个欺负民女的地方豪霸。为义举刀的代价,不仅仅是个人的逃亡,也带来家族的湮灭。
是否,这是羽心头最痛的那个结。这痛,与刮骨疗伤的痛不同,随着神经与血液游走,贯穿五脏六腑。轻轻一碰,便会源源不绝。即使勇猛如羽,也从不敢轻言,也从不轻易示人,才为正史所遗缺。
羽带着无法自愈的伤口在世间流浪,目睹、身历世间沧桑,直到公元184年与备、与飞在涿郡相遇。来自两位同性的拥抱,让疲累的羽获得了新的支撑。从涿郡开始,羽找到了生命的方向。三十余年间,他跨马扬刀,在备的身边“侍立终日”,在飞的身边宽厚如兄长。
备和飞,成为羽在世间最珍视的亲人,他视这情谊如生命般珍贵。
为此,羽纵马向前。世间的一切艰险,他将不避。
【陈寿《三国志·关羽传》:(羽)亡命奔涿郡(今河北省涿县)。先主(即刘备)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飞为之御辱……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月的刀
偃月刀的弧度,酷似月轮;还是刀的光芒,有月的质感。
无法印证。
这把著名的刀在羽的手中挥舞,所向披靡,却于浩繁的史册间无迹可觅。如同他成谜的身世,如同他仿佛与生俱来的高超武艺。只有熹微的线索,可以追循。
用笔极吝的《三国志》,谈及羽的勇猛,只有两段笔墨:一写羽于万军丛中,“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如入无人之境;一写已被汉中王拜为前将军的关羽,率荆州之兵攻打樊城,收降魏将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威震华夏”四字,似可视作有血有肉的关将军,半生征战疆场的最高标高。
两场征战,羽手中舞动的,无疑都是偃月刀。
备使双股剑,飞使丈八点钢矛。它们和羽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在罗贯中笔下,皆源于他人馈赠的一千斤镔铁,与备、羽、飞三位一体的友谊,有着本质的相似。
铁在火中融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三把兵器形态各异,分握于各自主人手中,却心脉相通,气息一致,一如它们身世、性情迥异的主人。
备入世太深,时时处于权力争夺的顶峰,即使内心忠厚仁爱,也让人觉得暗藏虚伪。他的双股剑,可分可合,可伸可缩,可藏可显,似隐喻了他多次寄人篱下,又多次异心叛走的命途;也只有如此器物,方可在险象环生的政治疆场上,应付裕如,闯关夺位。
飞生性豪莽,有钢矛似的胡子和脾性。哪怕也有粗指绣花、心思缜密的一刻,终还是免不了直来直去,一捅到底。直至钢矛似的脾气点爆阴暗处的仇恨,飞在睡梦中身首分家。
而羽,与偃月刀相宜。月轮孤影高悬,月华清峻高洁,以之为背景,最适合勾勒出羽提刀策马的剪影。在我的想象中,那一刻,羽的面容和眼神被夜色隐藏,硬朗的轮廓散发出神的威仪。
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徐州诛车胄,古城斩蔡阳,与曹约三事,千里走单骑,斩颜良诛文丑,华容道释曹,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无论是否真有这一连串史实,也无论这些史实是否与羽相关,罗贯中尽数拈来,贴上羽的标签。
在这些场景中,偃月刀被提在羽的手中,立于羽的身侧,躺卧在羽的腿旁。如同一轮月华始终追随、映照、覆盖。
也许,偃月刀与备与飞的友谊一样,让羽在远离备和飞的无数个日夜里,不再感觉寂寞。
【 《三国志·关羽传》: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羽威震华夏。】
樊的城
倒推凡人羽的生命历程,樊城是最后的句点,荆州是倒数第二个句点。
《现代汉语词典》解:樊,篱笆。荆,植物,枝条可以用来编箩筐。
两者都暗隐“捆绑”之意。
两座城,成为凡人羽最后的宿命。
羽镇守荆州五年,期间备率军西进,夺得益州。备的身边有飞,有诸葛孔明,有成群的将士和谋士。独独留羽在千里之外、险途阻隔的荆州,并非舍得。备义无返顾去挣得安身之地,只有羽堪为他身后的屏障。
这屏障巍峨坚实,如同备心中无可替代的羽。这屏障阻挡了魏的虎视、吴的觊觎,并在羽的手中不断加厚。这屏障扼住了长江水道的上游入口,也守紧了蜀道的咽喉。
没有谁比羽更明白备的渴望,也没有谁比羽更渴望备成就大业。那是他和备、和飞在涿郡誓言的一部分。于是,羽甘愿忍受分离的寂寞,只身驻守荆州。
有人说,羽不该辱骂吴使,不该将虎女与犬子的定位,分赠给自己的女儿和孙权的儿子。即使明白政治联姻的虚幻色彩,也当虚与委蛇,或委婉推托。可羽不是备,他是逐鹿沙场的将军,提刀纵马取人头颅时从不多言的羽,不懂得政治上的太极手法。即使懂得,羽大约也是不屑的。在他眼里,只有与备与飞的友谊比地大,比天高。在他眼里,没有其他的王者,可以让他低下高贵的头、魁伟的身。
有人说,羽不该在两军对峙时,不理智地处理违反军纪的傅士仁、糜芳。没有二人的反戈一击,就不会有吕蒙的白衣渡江,轻取江陵(现属湖北荆州市)。英雄一味向前,小人却不断顾后。小人的逻辑,英雄难以洞悉。那是奔驰在两条道上的马车,一南辕一北辙。
让羽“威震华夏”的樊城,转眼,就将定格为他最后的辉煌。羽的身后,吴军的旌旗已悄悄挂上荆州的城头,他的家眷已尽数为吴军所掳。年近六旬的前将军羽,闻讯策马回身,已无力回天,只得率军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一带)。那时,羽的心头大约还抱着一线希冀,突围进川,去与兄弟备、飞汇合。
伤痛再惨重,只要能与兄弟再度拥抱,就可望愈合。然而,援军迟迟不至。羽只得带领残存兵将拼力突围,终与儿子平,同被吴将擒获而斩首。
世间空余悲叹——一代英雄殒矣!
英雄的命运,多半由一个、两个……一群小人来终结。仅仅围绕羽的命运,就有接二连三的小人抛掷暗箭。这暗箭,任是羽精心设置的沿江防线、层层重兵,也无法抵挡。
也许,在英雄眼里,根本容不下小人立足。视而不见,才会被偷袭成功。不依游戏规则出招的暗箭,总是让人不胜防。
传说,羽魂兮归去不久,吕蒙一病不起,英年即逝。次年正月,奸雄曹操莫名死去。他们,一个取了羽的头,一个葬下羽的头。
然后,是飞,是备。
敌人和兄弟,纷纷追随羽而去。九泉之下,他们会否一笑泯恩仇?地面之上,三国最纷繁驳杂的时期,随着羽的怆然谢幕,也逐渐地褪去色彩,归于黯淡。
对于凡人羽,时间永远定格在公元二一九年冬天。他的身躯被吴以诸侯之礼,葬于麦城。他的头颅被魏以隆重之礼,葬于洛阳城外。
直到今天。
【 《三国志·关羽传》:(公元二一九年)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刘备)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
春的秋
从结局回到起点。
关于羽的身世,《三国志·关羽传》有十二字简短提示: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不带丝毫感彩的文字,让人触摸不到羽勃勃跳动的脉搏。
千余年来,身世不明,丝毫不影响羽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并生发成不同的版本。他秉烛持刀,守在兄嫂安寝的门外。他封金挂印,千里奔走去寻备。他单刀赴会,从容不迫出吴营。他刮骨疗伤,面不改色啖酒笑谈。他纵马疆场,挥刀直取敌将的头颅……不同的版本有着共同的指向。羽的义、羽的勇、羽的忠,被民间丰沛的想象力日夜浇灌,渐渐长成粗壮的藤蔓,垂挂于天地间。
从哪年起,羽住进了以他命名的庙宇。大大小小的关庙,不断被栽种在大地上,遍布汉文字传情达意的地域。公元二零零六年,在我的家乡——荆州,有一座关帝庙,一座春秋阁,还有诸多星散的古迹,与羽相关。
关帝庙与春秋阁,一个在古城内,一个在古城外,相隔数里。走进去,羽端坐其中,姿态稍有差异,但手中都捧着一本书——《春秋》。
无从知道,在那些遥远的战事偃息的夜晚,夜深人静之时,羽的目光是否在一本名为《春秋》的书上久久流连。也许,《春秋》果真以它费解的文字消解了羽的些许痛苦,以它阐述的义理支撑过他疲累的身心。
又或者,《春秋》仅仅在羽身后,在他抵达王、抵达帝、抵达圣的路途上,才与之结合,让他的义、他的勇、他的忠有了来处,有了凭依。
时间推进至清,康熙年间,在解州,羽的故里,一处古井被疏浚,从井底意外挖出一方墓砖。墓砖上的文字,并不冗长,却赋予羽孙子、儿子、丈夫、父亲的多重身份。羽被还原成一个普通人,一个上有祖辈、下有子孙的男子,家族链上的一环。
更重要的,墓砖上的文字让羽手中的《春秋》顺理成章。墓砖载:“羽的祖父生于文人世家,常以《易》、《春秋》之类深奥的古书教育羽父。”血脉相承,《春秋》的汁液想必也随着父辈的血,流进了羽的身体,让他的义、他的勇、他的忠,始终坚若磐石,从不因权势衰盈而移转。
如果墓砖记载的家谱成立,《春秋》也成为亡命天涯的羽携带的,唯一与家族记忆相关之物。那么,在无数个诵读《春秋》的瞬间,是否有苦涩而隐忍的回忆从字里行间泛起,弥漫在羽的脑海中,让羽疼痛异常,却不忍释手?
公元二零零六年,历史的细节经过一千八百余年的沉淀,已不再清晰,也不再重要。在无数关庙深处,《春秋》捧在羽的手中,偃月刀立在羽的身后,羽的枣红脸膛、丹凤眼、卧蚕眉、二尺长须,依然俊美。他的身边,有备,有飞,有桃花在盛开。
岁月更迭,凡人羽已渐行渐远,只留下圣人羽继续在尘世间,无声地宣扬义,宣扬勇,宣扬忠。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术教育
作者简介:董奇(1960.7―)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毛乾坤(1985.1―)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职业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9-0014-0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有几个属性,一是高等性,以区别于中等或初等职业教育;二是职业技术性,以区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性又引申出两个方面的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在联合国第18届大会上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的文件中建议把职业和技术教育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来使用,但是其涵义还是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职业源于社会分工,技术则源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适应和改造;职业的载体是人,技术的载体包括物与人;因而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相应地,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虽然密不可分,但仍有区别。因此,在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时候,同样存在着两个侧重点: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我国长期的实践表明,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以前忽视职业教育我们吃过亏,今天忽视技术教育将来会发现技术创新没有后劲。
一、视角一: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看高职培养目标
高职培养目标究竟如何定位?从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中可以看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3B属于相当于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有中专学制与其相对应,但ISCED中没有专门列出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具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大专学制,我国举办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质上就是这一类教育,若要归类当属5B,即技术应用型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它是高等教育的两大类型之一,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显然,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高中后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既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又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在3B的中职和5B的高职之间应该建立起中高职有效衔接的通道,有利于相关人才的深造和发展。
在教育标准分类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人才结构。任何一个国家的各类人才都有一个适当的比例,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当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其人才结构是不一样的。例如,柏拉图认为理想的国家中,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王、军人和劳动者。其中,哲学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灵魂是用金子做成的,拥有智慧和理性。军人是国家的保卫者、社会秩序的维持者,其灵魂是用银子做成的,拥有勇敢和意志的品质。劳动者包括手工业者和农民,其灵魂是用铜铁做成的,具有节制的品质。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奴隶不属于以上三个等级,只是一种会说话的工具而已。三个等级的人应各司其职,各尽其才,国家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当然,现实社会的人才结构不可能是柏拉图所描绘的理想国家的形式,但无论什么社会,各类人才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和比例,惟有如此,社会才能繁荣、稳定和发展。
通常,学术界将一个国家的人才类型分为学术型、管理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类型。学术型人才的主要职责是探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客观规律;管理型人才的职责是管理国家、企业和其他相关机构和部门;工程型人才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科学发现,设计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人化环境、产品和设备等;技术型人才则根据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图纸、方案,制定加工的工艺规程、设计施工技术方案,选择加工技术路线和设备等等,技能型人才则是生产、运输、服务等一线的直接从事加工产品、运输物品、实施施工、修理设备和提供服务等工作的人员。
总之,一个国家的各类人才组成了一个人力资源链,学术型、管理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各类人才都是这个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它们共同驱动着国家这部大机器,这根链条缺了一环,这部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所以技术型这一类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以前我国技术型人才主要通过中专和大专来培养,但近年来一部分中专的培养目标低移,成了培养普通技术工人,另一部分中专升格成为高职;大专则一部分升格成本科,培养起了工程型甚至学术性人才,另一部分发展成为高职。仍以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专已为数不多。这样一来,技术教育的力量被大大削弱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本科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低移,一部分本科学校办起了技术教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数量和培养目标上仍然难以满足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技术教育的重任势必落到高职院校身上。
二、视角二:从两类人才的特点看高职培养目标
(一)两类人才的定义
什么是高技能人才,它和技术应用型人才有何区别?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他们在企业中的职责是“干活”,而非“指导”、“指挥”和“管理”;他们的工作性质是“动手”而非“动口”;他们在企业中的“身份”是工人而非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亦即以前所谓的“干部”。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一些文章对高技能人才作了许多附加的说明,将高技能人才进行了拔高,似乎成了生产、管理中无所不能的全才,还将高技能人才划分了许多类型,这样的“高技能人才”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内涵,当然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指介于工人和工程师之间的中间型人才,或者叫做第三类人才。这类人才具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擅长具体思维,富于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他们的特长和社会功能是把设计方案变成现实,转化为不同形态的产品,他们是沟通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之间的桥梁。此类“中间型”一线人才在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可能不如工程师,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远远强于工程师;尽管具体某一方面操作技能不如技术工人熟练,但他们尝试操作新设备和新工艺路线的能力远高于普通技术工人,专业理论知识也比后者丰富和扎实,他们的长处在于理论和实践并重,在零件从图纸到实物的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两类人才的特点及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技术和技能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根据辞海释义,技术有两层意思:一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如电工技术、焊接技术、木工技术、激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等。二是除操作技能外,广义地讲,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可见,技术的概念比技能更为宽泛,其中包涵了技能在内,同时,它还强调了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特别是较多地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原理。比如,不同历史阶段的科学发现对于电工技术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早期阶段,自动控制技术主要依赖于继电器控制,随着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单板机、单片机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明,自动控制技术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农业的栽培和育种技术也是这样:从原始自然方式的刀耕火种到化学肥料和机械化式生产再到今天的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和纳米薄膜技术,生产方式的演变揭示了技术的发展是和人类对自然科学原理认识的不断升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而辞海上关于技能的词条是和熟练连在一起的。它是这样描述的:“技能和熟练: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方式叫‘技能’,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的技能则叫‘熟练’,也叫‘技巧’。如刚刚学会写字的人只有写字的技能,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法熟练。熟练的形成既能巩固和发展原有技能,又能形成新的技能。技能和熟练技巧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勤学苦练,才能形成和发展。”不难看出,技能比较强调执行一定活动的方式,较多地依赖于经验。另一方面,技能和熟练密不可分,技能精湛实质上往往是熟能生巧的结果。例如:射击运动员能够百步穿杨、苞丁毫不费力地解牛和卖油翁能将油准确无误地倒入油壶,在本质上都是熟能生巧的结果。
由此看来,技术和技能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技术较多地依赖于社会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也较多地依赖个体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心智智慧和思维方式等综合能力。而技能则较多地依赖对某种程序化操作动作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对操作者而言,需要严格而持久地训练,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熟练操作的程度。
明确了技术和技能的区别,则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也就不难区分了。前者工作的重心在于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和理论状态之间的矛盾;后者工作的重心在于准确、迅速、熟练、高效地完成生产现场的各种操作,实现设计图纸向实际产品的转换。也可以说,前者的工作中心智技能的成份较大;而后者的工作中动作技能的成份较大。以电机生产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三类人才的区别。工程型人才设计电机;技术型人才制定电机加工工艺;技能型人才实施电机的加工。但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和工作职责上是有一定交叉的,在一定条件下,两类人才也可能相互转换,也可以认为高技能人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总之,高技能人才是属于技术工人中拔尖的优秀分子,是属于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而不属于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换言之,这类人才在生产现场主要是要“做”的,而不是“说”或“写和画”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工作中依赖于动作技能要多于心智技能;高技能人才是解决生产现场难题的人员,而非一般操作人员,因此决定了他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技能人才要对生产过程中各种操作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以便“熟能生巧”。
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一是周期比较长,二是依赖于生产现场的场景,三是要依赖一定的训练强度和频次,而这三个必要条件正好都是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因此高职院校是很难大量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人才的。
(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技术应用型人才对国家走自主创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前所述,一个国家的各类人才是有一定比例的,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是有一定要求的。根据职业教育学中的职业带理论,生产过程中有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人三类人员共同参与,他们各司其职,承担着各自不同的任务,对他们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图所示,每一类人才占有一块区域,从A至B为技术工人区域,C至D为工程师区域,E至F为技术员区域,A至F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围。根据“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从A至F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范围。图中斜线A’D’的左上方代表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的技能,右下方代表科学和工程理论知识。对技术工人类人才的主要要求是操作技能,对工程师类人才的要求主要是具备理论知识,对技术员人才则要求两者兼有。由于职称与应担负的实际工作并无明确分工界线,各类人才交界处是重叠的。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职业带也在不断变化。20世纪以来,工程师因理论知识要求的提高而在职业带上右移,与技术工人间出现空隙,需要新型的人才来填补。而技术员正是填补这一空隙的一种新类型的人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真正在一线从事主要以动作技能操作为主的技术工人的需要量减少,另一方面,工程师因理论知识要求的提高而在职业带上右移,中间型的人才――技术员的要求量越来越大。
显然,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在科技成果从图纸到实物的转换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培养这一技术员人才靠的是技术教育。那么,我国目前实施技术教育的主体究竟应该是谁呢?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普通高校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和工程型人才,尽管也培养一部分技术型人才,但数量上满足不了企业大量需要,而且普通高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中多数也是技术开发型的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只有极少的本科院校培养。而高职作为一种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定位在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而言都是恰当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对一线普通操作工人技能要求反而降低了。如数控加工:只要编程正确,产品不合格是机器的问题,而非人的因素。另一方面,随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一线操作工人的数量也会有所下降。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对一般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逐渐饱和,紧缺的只可能是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真正原因是我国技术教育的薄弱。
由于技术教育的薄弱,加上人事制度变革等原因,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已不设技术员这一职务,即使少数单位仍保留技术员岗位,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间型人才了,他们的职责已蜕化为画画图纸而已,实际操作的能力几乎没有。在生产实际中,中间型人才的工作是客观存在的,但能胜任这方面工作的人奇缺,实际工作中是技能型人员产生分化以解决这一矛盾的,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别高超的技术工人被提拔成为工艺师、施工员或试工员(通过试加工零件帮助工艺师确定工艺流程的操作技能高超的人员),这些人实际上就是高技能人才。技术教育加强了,能够承担上述职责的中间型人才多了,高技能人才紧缺必将得到缓解,这对于我国走自主创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可见,我国要成为制造业大国,技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而高职院校理应成为技术教育的主体。
三、视角三:从我国高职院校的现实状况看其培养目标
高技能人才紧缺成为企业的普遍现象。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纷纷举起了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大旗,那么,高职院校究竟能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过程具有长期性、生产情境依赖性和社会环境依赖性,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现实状况如下:一是普遍缺乏高素质的实践指导教师;二是缺乏真实的生产情境;三是缺乏长时间严格的操作训练;四是缺乏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政策保障。所以,高职院校要“大面积”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人才可能性不大。相形之下,技师学院“三明治”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倒是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然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技能人才”,那么高职相对中职的优势就不明显了。尤其是那些高中毕业后考入高职的学生,在技能上的熟练程度可能反而不及中职学生,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也不如中职学生,更谈不上职业生涯的发展了。显然,培养目标价值取向上的“职业性”取代了“技术性”,则课程设置必然也是急功近利的,结果必然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的零碎和不扎实,他们到了企业也将没有任何优势。华东师大石伟平教授认为,随着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级技术型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关键是必须设计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决定了我国职教体系所培养的人才应是“专深型”的,而不是目前的“普通型”。可见,如果培养出来的所谓“高技能人才”只是一般的技能型人才,那高职教育是没有特色的,必定也是没有前途和出路的。高职院校只有扬长避短、实事求是地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才是明智之举。
总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多元的,不仅应当培养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更应当从长远计议,培养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至关重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定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是恰如其分的,技师学院定位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也是理所当然的,而高职院校应当定位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上。惟有如此,其“高等”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都能充分体现出来,进而它的特色才能体现出来,高职才能进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P669).
[2]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3]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北京).
[4]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2、百花已经凋谢,草已经进入冬眠,许多树木的叶子已经落光了,只剩下孤零零的几片,好象在等待冬天里的第一场寒风,感受它的特别。你看,雪松却像哨兵似的,腰板挺直,任凭风吹雨打,都不能折服。下雪了,大地银装素裹,雪松身上积满了雪,但并没有压倒它。你若拍打它身上的雪,它的枝条是那样的富有弹性,像是在告诉你:“请别动我,我是在吸收营养”。它是多么的顽强。
3、松树因为其特有的性格,历来被文人墨客讴歌赞颂,在国人眼中,松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挺拔向上、甘于奉献、心胸博大的象征。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家乡也叫松树,可以说,它是一个人人相知的名字。
4、松树,并不像柏树那样笔直挺立,庄重肃穆。不像榕树那样枝叶茂盛,绿阴如盖。也不像桂花树那样翠绿,闪烁着油亮的光泽。但是,松树却有坚强的高贵品质,这是其他树都没有的。
5、一棵棵松树,褐色的树干,足有碗口粗,笔直笔直的。满树的松叶绿得可爱,活像一把张开的绿绒大伞,风一吹,轻轻摇曳。
6、在我家的门前,有一棵象宝塔一样青绿色的松树,它的树干挺拔而笔直,直指蓝天;枝条柔软而有弹性,它不管遇到多大的外来压力,都能自动压低柔软的树枝,通过柔与弹来为自己卸压;树叶象一根根细针,十分茂密,我想这应该是松树保护自己的一种兵器吧!
7、春天,当暖风吹过松树的松枝,那苍翠欲滴的针叶,在春风中左右摇摆着,好像是为这生机勃勃的春天而尽情地舞蹈。
8、走进松树林,你有没有听到几声清脆的鸟叫声呀。这里是鸟的天堂。我们走在松枝上,发出沙沙的响声,把树上的鸟儿吓着了,纷纷飞出家。鸟儿真多啊,松树林变得热闹起来,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各种各样,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景象真壮观啊!每天傍晚,小伙伴们来到松树林,尽情地嬉戏。那欢快的笑声好像要把树上的松仔都震落下来。
9、春天里,草木都穿上了新衣服,松树也不例外。它虽没有花那么美丽,可是在和煦的眼光下也蓬勃的生长着。
10、秋天,花碎碎零零的飘落,伴随一丝凄凉。小草含羞的垂下腰,柳树无力的抖动手,落叶似乎感知到什么,伴随风的吟唱,翩然落下来。然而,松树却在秋风中舒展着它的枝叶。一束束针似的叶子在萧瑟秋风中摇摆。
11、校园,满目萧条,唯有雪松,仍屹立着,过往的师生大概觉得没什么可看,于是不经意的望见了雪松,他们惊叹,啊!那么高!那么直!那么绿!绿的深沉!绿的义无反顾!普通的他早已不普通,也只有他,给了校园生机,给了校园希望。
12、它那灰褐色的树干,就像旗杆高高地耸立在门外。它的树身并不粗,只有碗口那么大,树枝一层一层的向四面舒展,好像一座宝塔,所以人们叫它“塔松”。
13、走近,我先用手去摸摸松树的树皮,树皮很粗糙,疙疙瘩瘩的,它好像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摧残,身上到处是伤痕,可是松树却依然挺拔,笔直的站着迎接风雨的洗礼。没一会儿我的手都被搓红了。算了,伸开胳膊我来抱抱大松树吧,我很费劲地抱住它的腰身,哇,它又粗又壮的腰好似大水桶。
14、夏天到了,雷雨交加,松树在风雨中挺立,那一片片绿得发亮的叶子还仍然在枝头欢笑着,那风雨中一声声清晰而动听的声音,像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一样。令我肃然起敬。
15、松树不仅是“老寿星”,而且还很好看呢!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五大夫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16、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有些花草似乎难以忍受这烈日的炙烤,一个个都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这时,那顽强的松树并没有像酷热屈服,它们伸展着枝叶向大地洒下一片片绿荫。在烈日下,这时的松树显得更加苍翠、挺拔。
17、远看,松树高耸入云,树干挺拔,树枝一直向四周散开,就像一柄柄大伞在空中撑开,三棵松树之间的枝蔓连接着,又好似手拉手的小朋友在玩丢手绢。
18、松树!你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亿万精灵的化身,你不凡的经历!不息抗争的精神!为大自然增添异彩,为古老的神州大地奏响生命的乐章。我在涛声阵阵的松林里饱览美丽的自然风光,在墨绿色的水岸边流连忘返。
19、山坡上,两人合抱的松树,比比皆是。人站在树下向上看,树冠如伞盖,几朵白云飘动,真有挺天拔地的感觉。一棵松树,她的生命过程,历经雨打雪压,烈日曝晒。夏天,如一把巨伞,高傲地承受阳光的炽热;冬天,覆盖厚厚的积雪,不屈服恶劣气候的压迫,昂扬地挺起枝干,迎着寒风茁壮成长。
20、冬天,洁白的雪花飘飘悠悠地落下,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而松树却没有在寒风中动摇。它那翠绿的松叶依然衬托着瑞雪,昂首挺胸,远看就好似一座白绿相间的高塔。
21、它青翠的枝叶一律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伸展着,如孔雀开屏一样,向自然展示着它的卓越,为这寂寥空旷的山谷增添了无限生动的活力,让行走在绝壁道路上的人们感受非凡的精神,增添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22、我赞美松的坚强,比起那柳树,也许它算不上婀娜多姿,比起那果树,也许它还没有香甜的果实。然而,它朴素、坚强。它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它有充实的内心。你看,它不畏严寒酷暑,不畏风霜雪欺,总是身着绿色战袍,笔直地站在那里,默默地忍受着大自然的考验。它把环境的锤炼,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
23、松树正是以她那傲然屹立的姿态,愤然向上的精神,被人们视为楷模。七十年代,我国成功解决了松针叶的利用问题。松树可能万万想不到,自己的松针能被我们所利用。但她知道后,又马上把自己的松针献出来,为人类造福。
24、松树它没有春天里桃树的争奇斗艳,也没有夏天里梧桐那硕大的叶片,更没有秋天里银杏树的一身金色的外衣。它只是冬天里,穿着朴素绿色外套的松树。
25、在万千古木中,松树拔地而起。领略无限风光之时,古典朴素的松树比那些万紫千红,千娇百媚的花儿更吸引人的注意力。
26、长长的松针,在秋天的早晨,挂满露珠,当曙光普照时,闪烁晶莹的光芒;当夕阳西下时,晚露为她披上了一件红光灿烂的彩衣,给这片松林增添了几分色彩。
27、夏天,它的叶子变得碧绿碧绿的,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勃勃的生机。风雨来了,花、草、树木都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在风雨中艰难地支撑着。只有松树不管怎样打雷、闪电,都依然顽强地挺立着,不曾有丝毫的歪斜。大雨过后,松树在晴空下显得更加挺拔,郁郁葱葱。
28、我赞美青松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青松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枝子可以做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它的枝干更伟大,能力挺千钧之栋梁,从紫禁城里皇宫大殿的横梁立柱,到民间的舍屋草棚的支柱梁架,都是松木成就了它们的耀眼光辉。
29、寒冷的冬天,鹅毛大雪在空中飞舞,凛冽的寒风吹着哨,猛烈地摇撼着松树。但是,松树以它顽强的毅力和抗寒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风和雪,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30、在街心公园的花坛里,挺立着一棵棵高大挺拔、四季长青的雪松。它上面尖,下面大,像一座座绿色的“小宝塔”,它那威武的样子,又像一个个“士兵”,守卫着街心公园的安全。每当我走到这里,都要停下来,看上几眼。
31、松树并不像梅花,梅花有许多人赞颂她,但松树没有;梅花的淡淡芳香能让人陶醉,但松树没有;松树能把叶子弄成松针,梅花没有;遇到狂风暴雨,松树还坚强地站着,梅花没有;松树可以做成木材,为人们服务,梅花没有;虽然梅花被人赞颂,但是真正为人们服务的是松树。
32、夏天里,无情的太阳照射在松树上,可松树的叶子更是密密麻麻的,翠绿无比。炎热的夏天终于结束了,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人间。
33、要是你站立高处,抬眼望,一片葱笼。风吹来,清新的绿色中,泛起层层波澜,如大海涌起滚滚的浪潮。松涛声如海啸、如美妙的音乐,她的气势,震撼我的心灵,并为之倾倒。有时候,走近小松树,揽一把松针,碧绿的,鲜活的生命中,一股松树特有的芬芳横溢,格外令人爽心悦目。
34、挺拔的枝干,象征你百折不挠的刚强意志!翠绿的针果,象征你追求生命的美好!阵阵松涛声,象征你迈步未来震撼人心的气魄!
35、我面对这片松林,面对这千万棵松树,常常引吭高歌,一股激越的情感如火山爆发,美呵!壮丽的山河,漫山遍野的松树。因为你有翠绿的针果,有挺拔的枝干,有呼啸的涛声。
36、我家阳台上有一棵美丽的小青松。它的根盘根错节,一部分深入泥土,一部分露在上面,像一件人工雕砌的艺术品。它的枝条千姿百态,有的挺拔直立,像一位倔强的小男孩;有的曲折蜿蜒,像一位腼腆的小姑娘;有的枝条已脱皮,那就更像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了。
37、远远地仰望那一株弱小的身姿,猜想着在狂风暴雨、寒霜冷雪的蹂躏下,它是如何将一叶叶生命的绿色延展下来,并又是如何在钢铁般的绝壁上顽强地站立下来,我不禁为自然中的一株平凡的生命而折服。我在思考它生长的渊薮,期望从它身上寻找可以支撑生命的力量。
38、啊!多么顽强的松树呀!它披着绿茵茵的叶子,火速般地生长,它那一身顽强的毅力,犹如坚硬的钢铁,谁也无法挡住它坚强不屈的精神。
39、秋天,一阵阵秋风吹来,许多树木的树叶都已经枯黄,纷纷飘落下来,一些鲜艳的花都已枯零。凋谢。然而,松树却仍然安然无恙地迎着秋风微笑。
40、远远望去,它像一座碧绿的宝塔,巧夺天工,我真想抱住它。走进去一看,树干有碗口那么粗,树枝一层一层的向四面舒展。叶片像一枚枚小姑娘绣花的针,要是你用手去碰它,就会很疼。听爸爸说:雪松的叶子像针,是因为北方的天气很冷,使它的叶子退化成针。
41、我家乡东北丘陵地带的松树多为红松,没有那么高大,也没有那么挺拔,但她高雅的气质,钢筋铁骨般的身躯,以及那苍翠的松枝绿,与其他松树如出一辙没什么两样。
42、我赞美松树,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松树的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精神,“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是松树的精神,也是边防战士的精神。
43、我家乡东北丘陵地带的松树多为红松,没有那么高大,也没有那么挺拔,但她高雅的气质,钢筋铁骨般的身躯,以及那苍翠的松枝绿,与其他松树如出一辙没什么两样。观赏松树一般要在两个季节,一是瑞雪纷飞的的冬季,另外就是如火如荼的夏日。
44、在山村老家,不远处便是层峦叠障的崇山峻岭。无论是在那起伏的山坡上,还是在险峻的悬崖中,到处都生长着巍然挺立,枝繁叶茂的青松。万绿丛中的青松,是那么平凡脱俗,又是那么安然潇洒,默默无闻地奉献大地,为自然界增光添彩。它那永葆青春的精神,倔强峥嵘的品格,让人感到与人类冶炼历史多么雷同!青松的品格和形象给人以信心,催人奋进,真不愧为王者风范。
45、你当然可以炫耀你生命的顽强,即使贫瘠的荒漠,即使狭冷寂寥的岩缝,你也能播下生命的绿色。你当然可以满足你无私的奉献,你只是默默奉献着永恒的绿色,从不祈求什么,也不索要什么,难怪有“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赞誉。
46、松树,没有花的芳香;松树,没有白桦苗条的身材;松树,它更没有果树又香又甜的果实。但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别的树木难以扎根安身,惟有它能傲然屹立;在北风呼啸的隆冬,冰封大地的北国,百花凋零,草木枯萎,惟有它还生机勃勃。
47、在秋天里,柳树的叶子慢慢地落了下来,其他树木的叶子也慢慢变黄飘落下来,可松树似乎还陶醉在绿色的世界里。一阵风吹过,松树的枝条摇摇摆摆,好象是在跳舞,发出的声音,似乎是它唱着的歌儿,欢乐无比。
48、每到去天,别的树上的叶子像蝴蝶似的翩翩起舞,给大地铺了一层黄色的地毯。而松树,却很例外。松树不但不落叶,而且也只比原来更有精神,勇敢地面向困难。只有松树遇到困难是迎上去的,而不是退缩。
49、冬天,许许多多的鲜花和绿树都纷纷枯死,只有松树还生活下来,依然茂绿,但与春天的松树相比较呈深绿色,松树站在风雪中与大雪抗争,迎风斗雪,不畏严寒,坚强挺拔,这可呈现了松树的生命力顽强和对风雪的坚强不屈。
50、夏天来临,花草树木开始垂头丧气,而雪松却更加地光彩夺人。它丝毫没有感受到太阳的毒辣,反而感到太阳是在助自己成长。太阳的光芒照在雪松上,泛着银色的光辉,显得更加的碧绿,像蓝宝石那样,并带着鲜艳夺目的光泽。这时,它还是挺拔地站着,没有向太阳屈服。它仍是如此的坚强。
51、每到秋天,别的树上的叶子像蝴蝶似的翩翩起舞,给大地铺了一层黄色的地毯。而松树,却很例外。松树不但不落叶,而且也只比原来更有精神,勇敢地面向困难。只有松树遇到困难是迎上去的,而不是退缩。
52、在外婆家村庄后面的大山上,长着成片成片的松树林。这些松树笔直笔直的,无论春夏秋冬,它们都只穿一件朴素的绿色的外套。松树的叶子长得像针,一簇一簇的生长在枝头。松树的果实开始是椭圆形的,像一个长满鱼鳞的绿色的小菠萝。秋天,松果成熟了,就像一朵朵盛开的咖啡色的花,每一片花瓣里都藏着一颗种子,种子上长着一扇薄薄的小翅膀。
53、松树的树干是褐色的,树冠像小塔似的。它的树叶细细的,尖尖的,一束束散开像针一样扎手,它虽然不开美丽的鲜花,但是它四季常青,更让人难忘。
54、松树象征着坚忍、顽强,显示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人们歌颂它、赞美它,甚至建议把它推举为国树。然而,松树并不仅仅只有一种。全世界共有80多种,我国约有20余种呢!而他们时时刻刻的都伫立在我们的附近:马路上、广场上、小区花园里、绿草坪上……甚至家里都有它们的身影,这是不是很常见呢?
55、这几棵高大、粗壮的松树是我上一年级时候从别的学校移栽过来的,听说有十几岁了。每棵松树上分出十几个大树杈儿,每个大树杈上又分出许许多多小树杈儿,这些小树杈儿像比赛似的伸展出去。远看去这四棵松树像一座座青塔,也像一个个守卫在校园里的卫士,还像一把把参天的大伞。
56、我们站在远处看,多么像一把半合拢的大伞,它还像一个小小的宝塔,因此别名“塔松”。他还有一个名字叫“雪松”。松树与众不同,一年四季美化了我们的校园。
57、这棵高大的松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岁月。不论是鸟语花香的春天;热情奔放的夏天;落叶纷飞的秋天或雪花飘落的冬天。它都以笑容面对,不然现在的它,也不会显得“年轻”。如果一个生命整天都是愁眉苦脸,没有一点笑容,不去迎接阳光成长,那这个生命很快就会“枯萎”。
58、北方的的山上有无数的松树,站在一道山梁上极目远眺,远处如同笼屉里肩并肩相连的馒头般的山丘,近处绿绿的宛若一潭深水的山间峡谷,到处是苍翠松林,到处是身着恰似龙之鳞片衣裳的松树,置身林中树下,那浓郁的松油的清香沁扰着你的肺腑,常常会令人醉卧在树下,成就一段今生今世难以忘怀的仙境般的童话。
59、在冬天,松树又被人们选来做圣诞树,你瞧,白花花的雪挂在松枝上,等到雪停了,太阳出来了,我急忙跑出去看“圣诞树”只见它还是那么有活力,那么生机勃勃,松树——你真了不起。
一、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佛教造像有宗教上特殊的造型要求,它们和古希腊那种以人为范本的真实自然的神象有所区别,在欣赏时需要了解经规仪轨的种种规定,如佛象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等等,否则很容易认为比例不准确,解剖有错误而加以否定。纯粹的雕塑一般以纪念性雕塑为代表。中国古代重视绘画艺术,纪念性人物和事件,通常以绘画来表现而极少使用雕塑,例如汉唐功臣和历代帝王像,都是画在壁画和卷轴画里。纪念性雕刻在帝王上大夫染指绘画之前的西汉时代偶有创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欣赏教材都有介绍的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此外,东汉四川都江堰李冰像和五代前蜀主王建坐像,也是现存的古代纪念性雕刻,实属凤毛麟角。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因为纯雕塑品少就不承认带实用性的雕塑品,也属于雕塑艺术而拒绝认识它们、理解它们和欣赏它们。
二、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三、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象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通常雕塑表面光滑,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起伏的细微变化。这种特点,在教材最常引用的汉唐陶俑、敦煌莫高窟唐塑和麦积山石窟宋塑佛教造像,以及太原晋祠宋塑侍女,大同下华严寺辽塑菩萨、平遥双林寺明塑和昆明筇竹寺清塑罗汉像等等作品上都可见到。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
度的意象性特点。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不象西洋画那样精确地写生刻画对象,而是主要依据观察体验所得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成艺术形象,和客观对象保有相当距离。中国画不画光影(这是表现主体感真实感的重要因素),色彩只表现固有色(所以写实性有限),造形与画面效果的平面性很强。背景一般为纸、绢的空白,不求空间深度,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因此,若按西洋画的解剖、比例、透视和色彩等等准确度很高的科学化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绘画,便会觉得一无是处。但若理解中国艺术自成体系、自有追求,便懂得和喜欢品味中国画的美感。中国雕塑也是如此,它和中国画观念是一致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它们和中国画一样,追求神韵,不求肖似。如果用西方古典雕塑的标准来看待它们,就能挑剔出解剖、比例不够准确,质感塑造不够充分等等不足,造成欣赏上的障碍。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五、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modelling)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只是服从作者对物象的感觉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准确比例和真实效果,而是说唱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表演神情以及虎、象、马、牛、野猪等动物的不同习性和旺盛活力。这样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这一点和西方近现代雕塑有相似之处。西方近现代雕塑一反传统的写实为变形,追求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不被客观物象所役,使艺术创造更纯粹。中国古代雕塑实际上也是达到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这种艺术境界的。霍去病墓石兽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自然的令人联想接近某种动物的形状,只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使石兽的造形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加工的语言有圆雕、有浮雕、也有线刻,是根据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这种圆、浮、线雕并施的语言,在汉唐陶俑、历代石兽以及佛教造像中均可见到。它们使中国雕塑在精练中块面更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例如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和龙门奉先寺唐代大佛,就是杰出代表。 转贴于
六、中国古代雕塑既然是意象性的,注重“以形写神”,必然也象中国绘画一样,注重头部的刻划。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黄帝素问》)“头者,神所居,上圆象天。”(《春秋元命苞》)从原始时代起,人面或人头,在工艺装饰中就受到特别重视,这应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为特别重视传神的原因之一。这种重视贯穿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部仍是艺术家首要表现的部分。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这样,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造型,一旦头身关系处理不好,在视觉上便难免造成不舒服的特点,这是不必为古人护短的。然而优秀的作品常常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缺点中吸引转移集中到刻划精彩的头部来。这些头部看似没有西方雕塑深入,可是结构十分严谨。搞过雕塑的人都有体会,临摹西方雕塑易,临摹中国古代雕塑的头部却相当困难。它们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到那种境界。在头部以外,又用充满韵律的身体衣纹线条来发挥美感,使人受感染的不是比例结构的准确本事,而是传神美化的功夫。龙门奉先寺大佛、服侍菩萨与天主力士像都严重头大身小,但依然很美,非常典型地说明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一特点。
七、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八、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
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古拙是艺术技巧幼稚阶段的自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风格。中国画和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难于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
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佛教造像有宗教上特殊的造型要求,它们和古希腊那种以人为范本的真实自然的神象有所区别,在欣赏时需要了解经规仪轨的种种规定,如佛象两耳垂肩,手长过膝等等,否则很容易认为比例不准确,解剖有错误而加以否定。纯粹的雕塑一般以纪念性雕塑为代表。中国古代重视绘画艺术,纪念性人物和事件,通常以绘画来表现而极少使用雕塑,例如汉唐功臣和历代帝王像,都是画在壁画和卷轴画里。纪念性雕刻在帝王上大夫染指绘画之前的西汉时代偶有创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欣赏教材都有介绍的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此外,东汉四川都江堰李冰像和五代前蜀主王建坐像,也是现存的古代纪念性雕刻,实属凤毛麟角。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因为纯雕塑品少就不承认带实用性的雕塑品,也属于雕塑艺术而拒绝认识它们、理解它们和欣赏它们。
二、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
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三、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象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通常雕塑表面光滑,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起伏的细微变化。这种特点,在教材最常引用的汉唐陶俑、敦煌莫高窟唐塑和麦积山石窟宋塑佛教造像,以及太原晋祠宋塑侍女,大同下华严寺辽塑菩萨、平遥双林寺明塑和昆明筇竹寺清塑罗汉像等等作品上都可见到。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
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不象西洋画那样精确地写生刻画对象,而是主要依据观察体验所得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成艺术形象,和客观对象保有相当距离。中国画不画光影(这是表现主体感真实感的重要因素),色彩只表现固有色(所以写实性有限),造形与画面效果的平面性很强。背景一般为纸、绢的空白,不求空间深度,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因此,若按西洋画的解剖、比例、透视和色彩等等准确度很高的科学化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绘画,便会觉得一无是处。但若理解中国艺术自成体系、自有追求,便懂得和喜欢品味中国画的美感。中国雕塑也是如此,它和中国画观念是一致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它们和中国画一样,追求神韵,不求肖似。如果用西方古典雕塑的标准来看待它们,就能挑剔出解剖、比例不够准确,质感塑造不够充分等等不足,造成欣赏上的障碍。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五、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modelling)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只是服从作者对物象的感觉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准确比例和真实效果,而是说唱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表演神情以及虎、象、马、牛、野猪等动物的不同习性和旺盛活力。这样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这一点和西方近现代雕塑有相似之处。西方近现代雕塑一反传统的写实为变形,追求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不被客观物象所役,使艺术创造更纯粹。中国古代雕塑实际上也是达到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这种艺术境界的。霍去病墓石兽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自然的令人联想接近某种动物的形状,只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使石兽的造形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加工的语言有圆雕、有浮雕、也有线刻,是根据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这种圆、浮、线雕并施的语言,在汉唐陶俑、历代石兽以及佛教造像中均可见到。它们使中国雕塑在精练中块面更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例如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和龙门奉先寺唐代大佛,就是杰出代表。
六、中国古代雕塑既然是意象性的,注重“以形写神”,必然也象中国绘画一样,注重头部的刻划。
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黄帝素问》)“头者,神所居,上圆象天。”(《春秋元命苞》)从原始时代起,人面或人头,在工艺装饰中就受到特别重视,这应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为特别重视传神的原因之一。这种重视贯穿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部仍是艺术家首要表现的部分。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这样,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造型,一旦头身关系处理不好,在视觉上便难免造成不舒服的特点,这是不必为古人护短的。然而优秀的作品常常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缺点中吸引转移集中到刻划精彩的头部来。这些头部看似没有西方雕塑深入,可是结构十分严谨。搞过雕塑的人都有体会,临摹西方雕塑易,临摹中国古代雕塑的头部却相当困难。它们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到那种境界。在头部以外,又用充满韵律的身体衣纹线条来发挥美感,使人受感染的不是比例结构的准确本事,而是传神美化的功夫。龙门奉先寺大佛、服侍菩萨与天主力士像都严重头大身小,但依然很美,非常典型地说明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一特点。
七、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八、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古拙是艺术技巧幼稚阶段的自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风格。中国画和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难于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
九、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大量属于佛教造像,佛教美术有其特殊的经规仪轨,形成自己的特点。
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终身),武汉市汽车行业协会顾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江汉大学特聘客座研究员,历任东风汽车公司科技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东风汽车公司副总工程师。
长期以来,程振彪一直致力于国内外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跟踪研究,成果甚丰,已出版专著、译著数十部,共计1000余万字,先后获国家、部(省)级等各类奖项及科学技术进步奖36项,为东风汽车公司及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全国汽车行业乃至机械行业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程振彪曾先后被评为十堰市劳模、东风汽车公司劳模,全国科技情报先进工作者,东风汽车公司首批杰出人才,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东风汽车公司建设功勋等。
四、燃料电池汽车近期技术与成本获重大突破
(一)总体进步超出预期
最近几年,尤其是自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和世界汽车产业受到较大冲击的时期以来,当我国采取各种措施旨在刺激传统(汽柴油)汽车恢复高增长态势之际,国际上有不少国家和跨国汽车公司,却埋头对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尽最大努力以创新而驱动汽车产业继续发展,从根本上化解前进道路上遭遇的困难与障碍。进步呈突飞猛进之势,其成果无论从质还是量上来看,均远远超过前十年的。总括来看,可以肯定地说,现今,氢燃料电池汽车寿命已远超商业化预期,主要指标与传统汽车相接近,而远远超过纯电动汽车,整车成本成倍下降,售价已至市场所能接受的程度(考虑到政策优惠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认为,从世界范围看,现在燃料电池汽车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
决定氢燃料电池汽车“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所在,即核心部件燃料电池堆及燃料电池发动机,其技术近年取得革命性重大突破:电堆功率密度大幅提升,据有关资料称,现今国际先进水平已经达到3kW/L(丰田新上市的燃料电池汽车的该指标甚至比此还要高),超过美国能源部曾经制定的、可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的2020年规划指标要求;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性能(包括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系统使用寿命普遍达到5000小时免维护运行(个别企业甚至达到8000小时和更多,美国联合技术公司氢燃料电池大客车的使用寿命为1.2万小时),这也是美国能源部至2020年要达到的规划指标;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冷起动温度已经达到-30℃,一些企业的车型在极其寒冷的北极进行实地测试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完全满足美国能源部2020年规划中的相关指标要求。这意味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特殊难题――冷起动技术瓶颈已经破除。现今,国际上燃料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均已实现产业化,技术性能和质量都已达到实用化、商业化要求。同样,一直困扰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成本高昂问题也获得根本性解决。美国能源部的有关报告显示,国际上从事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的主流企业,其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成本,现今与21世纪初相比下降80%~95%,比价格大致为49美元/kW(按年产50万台计算),这已非常接近内燃机的30美元/kW。车载储氢技术也获得重大突破,氢储罐压力由上一代车型的35Mpa升级到70Mpa,由此大大提高了汽车的续驶里程。而氢的获取对燃料电池汽车来说,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已有多种成熟技术可供选择。
由于成本大幅度下降,国际主流企业即将推出最新一代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预定售价,已与同类型混合动力汽车的相近或相当,算是很有竞争力了。
(二)整车技术性能接近传统汽车
由于电池堆功率密度的显著提高,使得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可将之集成到现有轿车车型上,不会妨碍整车布局和相关结构的优化。日、韩等国有关企业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汽车,其最大输出功率均已至100kW(约合136马力),这与传统汽柴油中级轿车的功率大体相当;最高车速160~170公里/小时,一次加注氢气只需3~4分钟,可连续行驶500公里乃至更远,此与传统汽车也没有多大差别,而能耗只相当于每百公里3.3L汽油,排放为零。丰田于2015年量产的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从零加速至60公里/小时,所需时间约为10秒,与传统汽车的加速性能相接近。
采用混合动力技术,明显改善和提高了氢燃料电池汽车性能。多年前,本研究者曾对混合动力作了一个“是动力学中通用技术”的定义,现今已被学界和业界广泛认可。包括汽车在内的工业界,越来越多的应用实例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混合动力的驱动方式,是一个比较合理而有效的选择。尽管其有结构上比较复杂的一面,但更有可发挥两种不同动力系统优势和弥补各自不足的另一面。正是基于混合动力的这一基本特性,丰田才以一贯之地坚持自己独特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从混合动力汽车到氢燃料电池汽车。迄今为止,在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只有该公司的混合动力汽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和产业化。丰田的这一成功经验,也启发了人们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上采取新的技术方案。在早期阶段,氢燃料电池汽车一般只搭载燃料电池发动机。而如今,国际主流企业皆采用电/电混合动力模式,即主动力为燃料电池堆,同时配备传统蓄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等)作为辅助动力。由此,不仅有利于燃料电池堆实现小型化,而且也增强了汽车的动力性能,避免或消除了如前所述的汽车加速困难等缺陷,并且还能回收制动能,提高了整车性能,扩大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优越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今时代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混合动力汽车之一种,而且是更高级别的零排放(纯电)混合动力汽车。
(三)燃料电池材料技术创新成果多多
质子膜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决定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传统的质子膜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技术难题,就是燃料容易渗透,如此,就导致燃料电池“发电”效率降低和损害其使用寿命。最近,中国学者与英国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石墨烯材料能够隔绝所有气体和液体,而对质子却能“网开一面”,令其畅通无阻。这一重大发现有可能给燃料电池技术带来革命性变化。通过使用石墨烯材料或单层氮化硼不仅可让现有的质子膜更薄、更轻和更高效工作,而且燃料渗透极少,毒性也低――这将大大提高燃料电池的技术性能与可靠性。
通过改进膜电极的处理工艺和优化其介孔结构,使铂基催化剂的效能提高了8倍,由此,也就大大减少了铂金属的使用量,而用量减少,对降低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成本至关重要。通过改善和提高催化剂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也使得铂总用量大幅减少。毫无疑问,未来在燃料电池堆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还会加快,铂用量减少的潜力仍然巨大。据称,丰田正在研发一种基于结构优化的所谓“核壳催化剂”技术,可明显减少铂使用量。该新型催化剂的表面由铂微粒构成,承担催化作用,而只承担铂负载作用的内核部分,则由更廉价的其它材料微粒构成,由此大大减少了铂用量。该公司宣称,过去国际铂用量的先进水平是每千瓦1克,现在其推出的燃料电池轿车已降至0.3克以下,实验室数据已到0.1克。基于纳米技术及其它先进技术的更广泛应用,据称,丰田未来的氢燃料电池SUV车型,每辆份的铂用量与现今的车型相比,还可再减少约三分之一,接近于现今的燃油汽车尾气净化器所用催化剂的铂载量。据有关科技文献报道,美国相关研究机构已开发出具有创新性的三维“纳米框架”催化剂,其在催化阳极氧化反应方面的性能,超过了常规的铂――碳微粒催化剂,甚至大大超过了美国能源部对该技术预计的在2017年可能达到的技术水平。最近几年,世界上关于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通过合金将铂同其它比较廉价的金属而结合,形成相应的合金,在降低催化剂价格的前提下,保证其性能不会受到损害。如德国的有关研究机构,就开发出一种铂镍纳米粒子(呈正八面体形状)用作催化剂,可使燃料电池中铂用量减少90% 。另外一种改进方法,是开发中空、笼形、多孔材料,以便在其中加入更少量的贵金属催化剂。当然,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计,业界也正在研究开发非铂催化剂之类的替代品技术,例如所谓的碱性膜燃料电池就不使用铂催化剂,但效果颇显逊色,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其性能,才可望满足实用化要求。
近期,美国莱斯大学Tour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成本很低的燃料电池催化剂解决方案。该种催化剂利用激光使得石墨烯与各类金属纳米颗粒相结合,将结合后得到的金属激光氧化物嵌入石墨烯本体内。此催化剂可在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中保持很高的活性,可催化氧还原反应,提高制氢效率。由此可替代昂贵的铂而用作燃料电池催化剂。
燃料电池极板已从第一代碳板发展到第二代超薄超轻的不锈钢板,以此构建的电池堆体积小而轻,不仅有利于整车自重的减轻,而且也为氢燃料电池轿车的整车合理布局提供了“位置、空间”上的便利条件。
(四)车载储氢技术已经成熟
安全、可靠、实用的车载储氢技术,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走向市场也很重要。多年来,各有关汽车企业及专业科研机构,对此项技术不断地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与突破。从理论上讲,在汽车上,以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固体(固态)金属氢化物储氢、纳米碳管储氢等等方式,都可以向燃料电池源源不断地提供氢而使之“发电”,用以驱动汽车行驶。不过,迄今为止,应用得最普遍的,或者说比较成熟而经济的技术方案,是以一定压力将氢气压缩、密封在耐压的储罐(或容器)而放置于车内。其他技术方案,人们还在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其中的任何一种,如果在技术和制造成本上取得重要突破,则有望取代高压气态储氢。
目前,国际上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主流企业,多采用高压气态车载储氢方式,储氢罐内胆使用铝合金材料制造,用增强碳纤维缠绕而构成外壳。储氢罐的压力从早期的35Mpa提高到现阶段的70Mpa,储氢量较之前增加30%以上。这样,汽车上安装一个储氢罐在减少车辆自重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所需要的续驶里程。据称,此种新型结构的储氢罐甚为安全可靠,使用寿命可达15年,超过了汽车通常的使用年限。据有关资料介绍,丰田现今拥有35Mpa和70Mpa两种氢燃料电池汽车用高压储氢罐技术,其特点是,为防止氢泄漏,在内胆的衬套上覆盖一层具有高强度防渗漏功能的尼龙树脂,并使用碳纤维(这种材料由日本东丽公司制造,在相同体积下,此材料的重量仅为铁的四分之一,而强度则是铁的10倍。除用于储罐外,还用于车身制造等)缠绕外侧,从而 构成双重结构,既轻强度又高。为进一步降低整车自重,使储氢罐存储更多的氢燃料,国际上当前还研究用性能优越的工程塑料制造储氢罐的内胆,其外用增强碳纤维缠绕,但此种储罐目前还未广泛实际应用,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据报道,为推动清洁的氢能产业发展,我国相关科研机构也在深入研究各种各样的储氢技术与方法,而燃料电池汽车正是这类技术重要的应用领域。例如,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有关研究团队,正在对固体储氢材料进行研究,并创造性地将氮元素引入储氢材料中,开创和建立起金属氮基储氢材料体系,可在温和(即非极端)条件下高效储氢,并在需要的时候顺利释放。该项技术在成熟后如能达到实用化和产业化,则可望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再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可持续能源实验室,已成功开发出一种有机液态储氢技术,并以此(技术)作价入股的方式,与江苏省上市公司――富瑞特装合作,赴张家巷市进行转化。据称,该项技术可将氢气在常温常压下,溶解在一种特殊液体中,用类似于普通矿泉水瓶的容器也能装载运输,使用时,再促使氢气释放出来。据该实验室主任、美籍华人科学家程寒松介绍,该项技术已经很成熟,符合量产条件。未来,人们到加氢站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相关容器注入液态氢化合物,通过车上的一个反应器将氢释放出来,提供给燃料电池“发电”而驱动汽车行驶。一罐(或容器)80L的氢化合物,可供汽车连续行驶500多公里。除此之外,近期,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有关研究人员发现锂的亚氢基化合物与氮化铁复合后,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氨分解制氢活性。这为车载安全储氢制氢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氨具有较高的含氢量(约18%)。较高的能量密度(4kWh/kg)和易于储存的特性,若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储氢介质存放于氨罐(容器)内,则相当安全可靠。通过相关的技术途径,采用氨分解催化剂制氢而再供应给燃料电池“发电”。接下来,化物所的有关科研人员将对相关材料的制备和催化剂进行优化,不久即可装车进行试验、测试。
在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早期,诸如通用、奔驰等公司都曾推出过甲醇燃料电池汽车。就是把甲醇作为氢的存储介质,车上燃料存储器内盛的是甲醇,汽车工作运行时,通过一套改质(重整)器把氢再从甲醇里提取出来而供给燃料电池。当然,如果甲醇是由化石能源而制取,则此种技术方案是不可取的,因为与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初衷不相符。但若是遵循“化害为利、废物利用”原则而获得氢,则就应该大力提倡。据有关媒体报道,最近国际、国内都已研发出一种技术,用氢处理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而制取甲醇,以此作为向燃料电池供氢的介质。
(五)多种制氢技术可供选择
尽管如前所述,氢能资源丰富,氢元素无处不在,但要将之从各种氢化物中提取或分离出来并非易事。因此,欲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和掌握先进适用的制氢技术也应随之跟进。既然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最环保的汽车产品,那么其使用的燃料之制取也应符合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与纯电动汽车只有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之电力才算真正环保节能是同样的道理。基于此认识,时至今日,日本、欧洲诸国等,对作为清洁能源的氢已不再(或基本上不)使用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等)传统方法来制取,而是采用基于清洁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阳)光(直接)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和遵循循环经济及“废物利用、化害为利”原则的制氢技术。以下对此略加介绍。
1、电解水制氢
迄今,工业电解水制氢技术已很成熟,只不过需要耗费电能和为加快反应,提高制氢效率而使用贵重金属作为催化剂。采用来源于清洁可再生的风能、太阳能等等之电力而电解水和应用资源更丰富、成本更低的催化剂,是当前国际上电解水制氢技术的明显发展趋势。据有关资料介绍,为迎接氢燃料电池汽车较广泛应用热潮的到来,日本正在兴建的加氢站,如果氢是产自国内,则政府原则上要求是经清洁的、可持续的途径而获取;西欧各主要国家的情况亦大致如此。
在研究开发高效廉价电解水催化技术方面,加拿大、美国等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成果。据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发了一种类似于铁锈的普通金属(化合物)作为电解水的催化剂,其成本比传统的贵重金属催化剂降低约千倍,而电解水制氢效率则高达70%~90%。为转化该项研究成果,相关的研究团队还专门成立了所谓的“水火燃料公司”。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资助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有关研究机构,最近研制成功一种由矿藏储量丰富且廉价的磷和镍构成的磷化镍纳米粒子,作为电解水制氢的催化剂,可使制氢反应加快,效率提高,让更经济地获取清洁的氢能成为可能。与此相类似的,是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研发出一种新的纳米片状结构镍钼氮化物催化剂,性能优异,价格又低廉,可替代铂金属催化剂而用于电解水制氢。此外,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近期也开发出一种所谓“一举三得”的电解海水新技术,既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能制取氢燃料,同时,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碱性物质,还能抵消海洋酸化。
据称,澳大利亚有关科学家近期也发明了一种新型电极,可低成本、高效电解水,有望用于大规模制氢,以获取清洁燃料。该技术采用了一种价格低廉、有特殊涂层的泡沫状多孔材料,能使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快速逸散,从而可更有效的制取和收集氢气。在这项研究中,有关的科学家采用市场上常见的泡沫镍,以一种活性很高的镍铁催化剂对其进行电镀,制成电极。泡沫镍材料内部充满了微孔,超薄的镍铁复合物镀层里也有很多微孔,使得电极的表面积很大,有利于电解过程中生成的氧气释放和逸散,从而可提高制氢效率。前不久,德国柏林赫尔姆茨太阳能燃料研究所应用特殊纳米材料,可使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达到80%。通常,太阳能的能源转换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电解水的需要。而该所为此开发出一种纳米电极,大大提高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电解水的制氢能力。该所表示,在进一步完善优化此项新技术后,将与一家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
2、光解水制氢
前面介绍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其所用电力(为二次能源)尽管来自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诸如风能、太阳能等等,但毕竟不是用一次能源直接来制取,其中间环节必然会产生一些负面结果(或影响)。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通过光照射(半导体)二氧化钛电极,导致水分解而产生氢,开创了光分解水制氢技术研究之先河。随着由电极电解水演变为多相催化分解水,以及许多新型光催化剂的相继研制开发成功,近年来,日、欧、美等兴起了以光催化方法分解水制氢技术的开发研究热潮,并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其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并付诸工业化应用,将极大推动“氢能经济”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世界著名的创新者和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的比尔盖茨,从微软卸任后,于2009年成立了诺德――科斯拉基金会,专门从事清洁可再生能源慈善事业。据称,盖茨除了看好其他多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外,还看好光化学储能技术。他所称的光化学技术,主要指基于树叶化学反应的人工光合(作用)技术,以此利用太阳能解水制氢。现今阶段,国内外对光解水制氢技术的研究开发,多集中于新型高效低成本催化剂和构建人工光合以及集成自然与人工光合(作用)为一体的制氢工程体系方面。以下对此略加介绍。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约根森实验室,是美国能源部投资1.16亿美元、拥有190余名研究人员的“人工光合作用联合研究中心(JCAP)”的总部,其研究的主要目标,不仅要建立一个通过太阳能直接制取氢的“人造树叶”系统,并使之制氢效率超过真正的树叶,而且还要促使该系统实现工程化和实用化。据称,该实验室的这种“人造树叶”第一代原型机于2014年底投入试运转。近期,以色列理工学院太阳能燃料集优研究中心研发出一种新的光解水制氢方法,此基于纳米材料技术的发明,使低成本光解水制氢成为可能;如果嫁接光伏电池技术,则可能催生制氢光伏产业,实现光伏发电和光解水制氢两个绿色能源生产方式的结合。用集成串联光伏电池实现光解水制氢是一种技术创新,在光伏发电的同时制氢、储氢。基于纳米技术的超薄铁氧化物膜可用于采光和存储光,具有高效人工光合作用,其制氢能力是自然光合作用的10倍。
我国有关科研机构也在对光解水制氢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喜人成果。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近期提出了一种新的光解水催化机制,使得利用红外光进行光解水制氢成为可能。众所周知,光解水制氢,可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一直被称为化学的“圣杯”。水分解是吸热反应,传统上的理论,要求光催化剂吸收的单个光子能量至少要大于反应吸热,因而,占太阳光能量近一半的红外光缘于单个光子能量太低无法被吸收分解水制氢。该实验室提出本身具有电偶极矩的二维纳米催化剂,可突破传统理论对催化剂吸收单个光子能量的限制,用红外光也能分解水制氢(见2014年1月13日《科技日报》)。中科大这个实验室取得的另外一个重要研究成果,是揭示了作为光解水制氢重要材料――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反应的微观机制,从而向人们展现了光解水制氢技术发展的光明前景。最近,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有关研究团队,在人工光合作用研究项目上也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和氧的反应。该研究团队提出了复合人工光合体系的创新性理念,尝试杂化集成自然和人工光合体系的优势,建立自然光合和人工光合的复合杂化体系,以实现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的高效转化。研究人员利用光合酶PS11和人工催化剂的优势,构建了植物PS11和半导体光催化剂的自组装成杂化光合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实现了分解水生产氢和氧气。此项研究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然――人工杂化的太阳能光合体系而生产清洁能源提供了新思路。
除以上基础性研究成果外,我国还有多家研究机构(或团队)目前也在从事光催化技术研究,并取得长足进展。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近期首次揭示了硅纳米线表面“光解水制氢”机制,为其制氢性能的提高找到新的途径。在充分了解此种光解水制氢机制之后,相关人员开发出了一类基于常规半导体工业技术的表面化学处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表面处理工艺思路,为开发高效、自然界丰富的光催化剂的合理设计也具有重要作用。南京大学邹志刚教授的团队也开展了国家937项目框架下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其技术成果是利用太阳可见光将水分解成氢和氧,转化效率达6%,为国际先进水平。据预计,到第二期937项目结题时,我国的光催化解水制氢转化率可达8%,接近美国能源部制定的10%商业化利用目标。这也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条件,开辟了光明前景。
3、基于“循环经济和废物利用、化害为利”原则的制氢方式
大力推广利用工业副产品制氢,可使我国更经济、更环保、更节约地获取大量氢能。过去,许多焦炭及钢铁企业皆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炉气白白烧掉,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也污染了环境。而今,诸如武钢、宝钢、本钢、鞍钢等,均已制造出多套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装置,每年可生产大量氢气。另外,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瓦斯突发事故时有发生,危害甚重。为减少和避免这一类事故和灾难的发生,许多煤矿都已采用先抽出瓦斯再采煤的作业方式。抽出的瓦斯主要成份是甲烷,其含氢量高达75%左右,经过进一步加工处理,可以成为宝贵的氢能。现今,我国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已获重大突破,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中心铁催化剂,成功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并且相对传统方式大大缩短了工艺路线,反应过程本身二氧化碳零排放,碳原子利用效率达到100%。为大规模利用和深加工焦炉气,我国已在江西建成大型焦炉气制液化天然气装置,年处理焦炉气8亿立方米。该项目的创新性技术优势在于:催化剂同时具备完成甲烷化、脱氧和多碳烃转化三个功能,在制取液化天然气的同时,还可获得99.99%的纯氢。
近期,中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将工业污染物硫化氢分解成为重要的化学品单质硫和能源分子氢,可谓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众所周知,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大量副产于石油加氢精制过程中,传统的克劳斯处理方法,虽然可将硫化氢进行部分氧化得到硫和水,但却损失了宝贵的氢,不能充分利用硫化氢资源。而新的方法,在可见光下,以硫化氢作为原料,可以高效制氢,量子效率高达93%。韩国是世界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国家之一。2011年6月,世界首座利用垃圾填埋气(LFG)制取氢气并为燃料电池汽车提供燃料的加氢站,在首尔市世界杯公园落成。这里原是兰芝岛垃圾填埋场,所堆垃圾曾一度达到9200万吨,形成了两座高达90多米、面积50多万平方米的“垃圾山”。被填埋的巨量垃圾在降解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硫化氢、氯乙烯等有毒或易燃易爆的LFG,处理不当,会存在极高的风险,而若善加利用,则可成为宝贵的能源。据称,该市在处理“垃圾山”时,共建造了106处垃圾填埋气捕捉管道,这些气体经由发热设备转变为热能,为世界杯体育场及周边楼房供暖。利用垃圾填埋气制氢,则是从2009年开始的。目前,有6根管道被专用于这个加氢站,利用甲烷通过相应反应提取氢气,经进一步提纯后,再提供给氢燃料电池汽车。此站点日均制氢720立方米,可加注充满20至24辆小轿车或5辆大巴车的储氢罐。而720立方米氢气,理论上讲,可供一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行驶7000公里。
与韩国相比,当下日本在遵循“循环经济,废物利用”原则的道路上,步子迈得更快、更大,普及程度更高。例如,日本正在应用相关技术,开发利用下水道的污泥污水制氢,变废为宝。由此而获得的氢,或提供给燃料电池汽车作为动力燃料,或者输送至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站”(或称供电站)作为“发电”的燃料使用。据介绍,三菱化工机公司2015年3月,在福冈市建立了日本首个以淤泥为主要原料制氢的工厂。在这里,通过淤(污)泥发酵产生生物气体而制取氢,每天能生产可供60辆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氢。以此法制取的氢,每立方米成本约折合0.67美元,这样,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费用就与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致相当。基于该优势,这家公司生产的小型制氢设备在日本市场上很走俏。经营水处理业务的美德华公司,则决定大力发展分布式燃料电池供电系统(设备),通过污(淤)泥为原料制氢进而把燃料电池“发电”能力提高80%。为方便利用污(淤)泥为原料而制取的氢,该公司就把分布式燃料电池供电站与下水道污(淤)泥、污水处理站建在一处。目前,该公司已在五处污(淤)泥、污水处理站建设了燃料电池发(供)电站,利用发酵产生的生物气体而提取获得的氢供给燃料电池“发电”,可获得1500千瓦的电能。据称,至2015年财年底,该公司这样的发电站将增至8个,发电功率提高到2700千瓦。东京瓦斯公司已与横滨市联手,着手研究以废物产生的生物气体而制氢,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该市建立起以氢为能源的供电供能体制。迄今为止,横滨市每年由处理城市各种垃圾和废物而产生的生物气体,都只作为焚烧炉的辅助燃料。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提供的数据,该国共约有300个使用污(淤)泥发酵产生生物气体的下水道污物处理设施,过去每年产生的30%的生物气体(约为500万立方米)未经利用而直接排入空中,严重污染环境,使温室气体增多。若将这些未被利用的气体转化为氢,则可供约26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使用。
由壳牌石油公司资助的一个美国研究项目表明,可把资源丰富的、过去一直被丢弃的玉米废料――苞叶和秸杆,通过相应的技术,使之所含的糖分全部转化为氢。承担该项研究的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有关科研人员称,他们把这些农业废料与一种含有10种酶的水性溶液相混合,使制取工艺达到最优化,可把此类植物所含的木糖与葡萄糖转化为氢,整个工艺过程碳值是恒定的,反应速率比传统工艺提高16倍。这样,该工艺技术就具备了经济可行性。据称,这一技术突破给燃料电池汽车展现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
(六)大智慧谋略致成本和售价更低
国际上从事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的主流企业皆知,要使自己的产品走向市场,为消费者所接受,仅仅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是不够的,尚需破除成本高、售价昂贵的障碍。研究表明,这些公司除了采取上述的诸如改进设计、应用先进技术等等之类的技术降成本措施外,还在管理和战略谋划上动脑筋,下功夫。归纳起来,此方面的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联合研发,资源共享,成果共享,风险共担;二是尽量选用已经量产的通用部件,实现规模经济。
为降低研发费用,当前,国际汽车工业界为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已大致形成三大战略合作联盟,即:丰田――宝马联盟;通用――本田联盟;戴姆勒――福特――日产/雷诺联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