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时间:2022-12-30 21:56: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第1篇

[作者]  江苏 王兰柱

[内容]

罗丹(1840-1917),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雕塑家。他从小热爱美术,后就学于巴黎国立工艺美术学校,从师于著名雕塑家卡尔波等人。在青年时代,他曾在布鲁塞尔等地干过许多同雕塑有关的杂活,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875年,他旅游到了意大利,深受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罗丹的一生献给了他心爱的雕塑艺术,不断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探索艺术创作的真谛。据说他在创作《巴尔扎克纪念像》的过程中,经常审视雕像的稿子,思索、琢磨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恰巧,有一天雕塑家布尔德尔来拜访他,看到巴尔扎克的手被塑造得十分精彩,惊叹不已,以至久久凝视这双手。罗丹发现了这种情况。……此后,这双完美的手永远消失了。在他看来,整体感高于一切,任何细节必须服从于作品总的效果,总的意图,假如某一细节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哪怕它本身多么优美动人,也要毫不留情地割舍、抛弃。这个故事真实反映了罗丹对艺术的追求。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他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工厂主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后来到大学里攻读哲学和文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流亡瑞士,和罗曼·罗兰一起进行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斗争,是世界闻名的和平主义者。战争结束后,他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从事文学创作。1928年,他应邀到苏联去,在此期间结识了高尔基,两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38年。祖国法西斯占领奥地利后,他流亡英国,后又被迫逃往巴西直至去世。茨威格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早期诗集《银弦》(1901)、《往日的花环》(1904),他的主要成就是在传记文学和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上。如著名传记有《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传,1920)、《罗曼·罗兰》(1921)、《三大诗人》(卡萨诺伐、斯汤达和托尔斯泰传,1928)等。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混乱的感觉》(1927)、《象棋的故事》(1941)等。此外还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1938)。《全神贯注》是根据茨威格《从罗丹得到启示》一文改写的。茨威格在文中回忆他在罗丹家做客,亲眼目睹罗丹全神贯注修改雕像的全过程,以及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发。下面将文中结尾的几段文字抄录如下:“在那天下午,我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领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于是,我察觉我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第2篇

【关键词】艺术创作;心象;心灵

《系辞传》中说:《易》者象也,象者像也。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易》者卦也,写万物之形象,故《易》者象也。象者像也,谓卦为万物象者,法像万物,犹若乾卦之象法像于天也。可以看出,“象”即“形”、“像”、“器”,只是更“虚”。“象”的作用是尽“意”,而“意”则是“心”之“言”。

纵观中外艺术史,一部优秀的艺术品,不管是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作者都是先有了“心象”后再付诸具体操作,艺术史上才诞生了一件件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老子“大象无形”的思想,是中国艺术审美思想的核心理念。此后“象”因“无形”而“忘形”,也就成了中国画艺术体系中最主要的审美方法之一。

“心象”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最高目标,也就是中国艺术理论中最大的一个审美概念。它是一种发自心灵,来自魂魄的艺术观照,是审美主体心胸对审美对象的一种“移情”与“神思”。也就是说,自然山水被“人化”与“主体化”;另一方面,人也被“对象化”。“心象”即是心化的对象:此时,我与物,主与客完全融为一体;此时已分不清是“庄周梦蝶”还是“梦蝶庄周”,进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心象”是艺术家历经沧海后的灵光涌现。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大师山人的山水画就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超凡境地,从而凸现出“无我”“无时空”的独特“心象”,而这一切,都突显在山水画的笔墨中。

中外的大师给我们的启示如出一辙,梵高在书信中说道:“我之所以在绘画时能轻松自如地把我想要画的对象表现在画布上,是因为在作画之前,我已经在头脑中把握了画面~~~~谁主宰了心灵中的线条和色彩,谁就能在画布上创造奇迹。”很多艺术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和目标,既在专业的领域里探索艺术的真实,也在个人存在的意义上体会艺术与自我的同一。很多艺术作品需要清风佛面的细细品味,它们多有的是艺术的内在意趣的抒发,无论笔意纵横,还是疏密张弛,皆有法度气象,内敛外放。它们有达观的景象,也有流畅的书写,更有恣意挥毫的自由。由此,可知这些艺术家的心态旨在积极实现艺术的想象和艺术的自由,这些作品正突出地显示了他们创造自我的艺术世界的姿态。这一点弥足珍贵,也是让艺术越加充实而丰美的实践。

由于“心象”是动手前形成于心里的图像状态,故而它是用来驾驭美术作品本身的。苏轼说文同画竹是“胸有成竹”,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文同画竹之前,心中已经有了画中竹子的形象,那么画起竹来自然是笔到意到,得心应手。

对于“心象”的形成,我把它简单归纳为一般情况下形成和特殊情况下形成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我们创作美术作品第一步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并认识和感觉,第二步是对作品本身的构思,这种构思是人为的,有目的的进行形象思维的过程,它是根据我们需要表现的目的和效果对具体形象(包括构图、形态特征、色彩组织和肌理效果等等)和技术材料的思考的过程,第三步是对作品的具体制作过程。在第二步中,当我们对作品的构思达到成熟时就会在头脑中呈现“心象”,这是一般情况下形成的“心象”。如果作者的构思还不成熟,那就不会有明显的“心象”显现于脑海。要创作一件满意的作品,就多需认真的构想和思考,直到心目中有个显明的“心象”再动手。

有时“心象”的形成也并非如上说的经过精确构思。这类形成“心象”的情况归功于灵感的产生。罗丹在创作《巴尔扎克》像时,尽管他认真读过巴尔扎克的作品,但当他了解到巴尔扎克喜欢在夜间写作时,便立刻获得巴尔扎克在夜间写作间隙的状态形象。灵感对于艺术家是相当重要的,有时我们会因为观看画册或读别人的作品而突然受到启发而获得“心象”,有时因为看见某些污迹斑点突发联想而形成“心象”。突现的“心象”不只在白天出现,有时也会在梦境中“看”到一件精美的雕塑或一幅美丽的图画……

“心象”反映着作者对事物的特殊洞见力。“心象”与物象很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心象”是经过美术创作者主观的情感投入,结合审美经验,创作技术等构想出来的艺术图象,它自然带有作者本人的个性因素和个人的独特观念。由于个性情感及相关理念的不同,使得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和表现的方式、角度就有区别,对事物的本质意义及生命内涵的洞见就有异样。凡高眼中的教堂、路、树及花草等都是具有生命的、火一般灵动的东西。在构成“心象”时,我们通常要顾及到表现技术及用来表现的材料特点。罗丹的雕塑作品《沉思》,只凿出了一个女性头部,其颈部和双肩都是一块未加工多少的粗糙石料,她的下颌紧紧抵在下面的方石块上,这就是罗丹根据石头形状所构想的。

“心象”遵循着由“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规律呈现。这是根据我们构思的程序所决定的。对一件作品的构思先要有一个“整体”的面貌,然后对组成这个“整体”的关键性“局部”进行“明确化”,当对局部的构想呈现“心象”时,可用速写、草图等记录来帮助记忆,最后又汇集到“整体”上来。另外,用“心象”来驾驭对作品具体制作时,不能排除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情况,因为每个人的技术经验都是有限的,一幅成功的作品中通常包含一定的必然因素和一定偶然因素,偶然的情况不是我们能事先预见的,否则就不叫偶然,但只要我们构思趋于成熟,那我们就把握了大的“必然”,至于小的“偶然”因素是破坏不了大的必然格局的。

把握好构思的成熟也就等于把握了“心象”的形成,“心象”的形成可以是我们创作一件美术作品的关键。在中国画论中向来提倡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有些缺乏经验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只凭一时冲动,在构思还不成熟时就匆忙动手,结果在对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毛病,以致于改动太多而感觉不如意,最终导致流产。达芬奇说:“一个画家如果让笔墨活动走在思想活动的前面,那么他必然是一个很不高明的画家”。“心象”的呈现,目的是指导我们具体制作美术作品本身的,不管是在绘画、雕塑、还是工艺美术中,我们可以学会用“心象”来驾驭作品本身。“心象”的呈现使我们在完成美术作品本身时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参考依据。多注重“心象”的形成,能充分锻炼我们的想象能力(即空间思维和形象思维),“心象”其实就是对作品效果的预见,满意与否,在心目中也可以作修改和调整,故而注重“心象”形成能使我们的认识能力和审美水平得到提高。

第3篇

俗话,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么作文的“粮草”又是什么呢?写作素材当之无愧。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广撷博采,积累写作素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予以鼓励和引导:

1、运用观察积累的方法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尤其对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观察是指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心想、用身体感知环境并把所得到的材料用头脑综合起来的过程,是人们根据某种需要,对特定的对象做有目的、有意识的感知过程。

那么观察应把握好哪些方法和技巧呢?首先,注意捕捉事物的特征。捕捉到事物的特征,便能够得到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观察的事物给自己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捕捉到事物的特征才能写出有特点的景物、有个性的人物,才能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其次,多角度观察或选角度观察。观察的方法有鸟瞰法、顺序法、特写观察法、分离观察法等,学生要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合适的观察方法、选择恰当的观察时机。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那种“腹中空空,无话可说”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善。

2、坚持阅读并做好摘录笔记

多读、熟读、广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读书破万卷”,学会从阅读中积累素材的人,才会“下笔如有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内化阅读素材,让阅读素材更好服务于自身写作。内化阅读素材就是要引导学生不能停留在阅读内容表面,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精彩内容化为己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原始阅读素材进行全面的熟悉、解读和感悟,捕捉阅读素材表层语句所代表的意义,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对素材进行分析,认识素材本身蕴涵着的“丰富的资源”。依托有效阅读进行素材积累,可以解决学生在写作中“无米下锅”的问题,尤其是写作训练的初期阶段。积累大量写作素材对于学生激活思维、培养语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做摘录笔记是积累词汇,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对学生思想成长有益,而且对学习语言也十分必要,告诉他们摘录的内容没有限制,只要他们自己觉得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的句子都可以摘录下来。在阅读报刊、杂志时,可从中摘录一些写景的句子,亦可从中摘录谚语、格言、箴言、警句等。另外要求学生要经常翻阅,有的句子可以反复吟咏,甚至背熟。这些摘录笔记都是同学们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捕捉到的闪亮的火花,都是同学们在思考之后所得到的启示。在每两周一次的展示、交流中,你会发现同学们在语言丰富的同时,思想也在渐渐深刻。

3、联系实际生活,展开想象

文章是一种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万花筒,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面对瞬息万变的日常生活,时时睁大一双锐利的眼睛,带着一颗像雷达一样敏感的心灵,生活中自然而然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地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学生在习作中的想象分为细节想象和组合想象。细节想象,就是根据一定的生活环境,在头脑中对特定事物所进行的细致描绘;组合想象,就是根据多种事物的表象塑造自己头脑中对特点事物所产生的形象。这样的素材绝不是简单的感性材料,而是学生头脑中曾有的感性材料在思维积极运转的状态下迸发出来的,是结合一般感性材料,又高于一般感性材料的创造性的语言形象。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句话亦可用来说明平日积累材料和写文章的关系,积累材料,有助于提高学生提炼正确的观点、确定文章的主题的能力,先生生动地把积累材料比喻为“农民拾粪”,是很有道理的,农民有了粪肥,就为丰收创造了条件。学生平日积累写作素材只有积少成多,才能以多取;只有积少成多,作文时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第4篇

石膏素描,在绘画的基础训练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尤其是画国内外历代雕塑大师经典作品的复制品,对于促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训练学生严谨的造型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高考美术教育对于艺术认识的简单化倾向,加上学生在启蒙教育阶段接受的认识教育良莠不齐,近年在高等院校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观性不强的学生忽略认识理论的深化,表面抄袭对象;主体意识较强的学生在认识不够系统的情况下,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观点的理解过于片面,对于严格的基础训练必要性产生怀疑。这些现象对我们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解决常见画面问题的同时,需要更敏感地去捕捉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思想认识和学习方法的问题,从认识到实践上始终贯穿因材施教,理论学习的引导和灵活示范的教学方法。

万物皆有法,掌握正确的法则,就能最终触摸到成功的脉络。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了解选用形态固定的石膏像训练的必要性。其次,在教材和形式不断革新的现代社会,掌握了严谨扎实的造型能力后,还要逐渐提高审美意趣和对珍贵艺术品的理解鉴赏力。从训练的目的性上可将整个石膏人像学习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传统出发,用块面认识和概括形体使得复杂的形体简单化和规律化,以便更好地掌握写实功夫;第二个阶段就是在传承传统优良性的同时去“寻求自我”,为了避免单纯石膏训练极易造成画面僵化和形式狭窄的局限性,要全面丰富自己的视野,保持作画的激情,提高认识才能轻松作画。

在学习中,重点在于训练以下几种技能:

1.准确把握客观物象形体和结构的能力:结构是指蕴含于物象外在形态之中的内部构造。过去的美术教育家曾作过形象譬喻:将苹果、石块和砂子放入外形质地完全一致的三个布袋,如果光看表面,很难对三者在外型上的细微差别作出辨识。但了解到布袋中装着的不同物体外型,通过对照联想它们不同的内涵结构,就能更本质地掌握其形态特征。形体是客观物象存在于空间的外在形式,即体现其立体性质的造型因素。画面的外形和神态都是通过一定形式的形体来体现的。形体体现的是外观,那结构体现的就是内在,二者的关系缺一不可。中国古代画论就强调绘画要“形神兼备”,在石膏人像写生中,了解骨骼,肌肉等解剖知识,理解这些内在结构是影响头部外观特征的直接原因,才能有可能把握好头部的复杂形体。

2.熟练掌握用丰富的明暗色调塑造物象的能力:描绘物象表面受光后形成的复杂明暗变化,是石膏像素描处理画面的常用手段。“先方后圆”,一般可从国内雕塑家的作品石膏人像切面像和肌肉像入手,逐渐过渡到形体感强的《罗马青年》和《阿格里巴》,从中得到形体造型法则的规律启示,循序渐进地训练描绘明暗色调的能力。强调虚实前后关系,把握好层次感,避免画面的“花”和“平”。这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而是在认识理论明确的条件下,短期作业和长期作业相结合,一方面训练整体的五大调关系,一方面训练局部的刻画能力,最终能熟练运用好丰富的明暗色调。

3.协调观察与表现之间关系的能力:在素描造型中的技法可以归纳为“手,脑,眼并用”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初学者一般“看”得不准确或者不得法,观察似是而非,才画得模棱两可。往往盯着局部,而忽略整体的比例关系,直接影响到表现的准确性。正确的观察方法经过长期的眼力训练,加上熟练的作画技巧和塑造能力,结合好才能实现画面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在起形时没有理论依据的看到就画,比较两个位置倾斜度的时候缺乏准确性。形体错位严重。这都是没有重视观察的结果。在面对物象时不要着急上手就画,先观察好对象的形体特征,如仰视,平视或者俯视,面部表情肃穆,庄重或者诙谐,找出形体的造型规律,仰视和俯视时注意形体因为透视引起的倾斜度的改变,才能更好的表现出复杂的头部形体。如在画肌肉像可用“三庭五眼”去衡量形体的准确度,画《伏尔泰》也可找出整体的中点和中线位置所在,将头部分成三等份各个位置所在,这样加强动笔之前的观察就能更容易的确定形体。

4.协调整体和局部之间关系的能力:在对客观物象进行整体观察、分析和表现时,必然要对客观物象的细节进行艺术再加工,素描表现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需要画者从繁杂的细枝末节中提炼出构成画面整体美感的因素,也就是创作的一个过程。

总之画者的认识理解直接影响到画面最终完成效果。过于琐碎或者过于空泛的画面都是不成熟的。因为过于完美的一双手,雕塑家罗丹毁掉了自己辛苦完成的一件作品。历代艺术大师的作品无不展示着整体和局部的完美结合。恰如契斯恰柯夫曾说,画出一百幅类似的头像――这是收集,只有理解了需要如何去画这些头像――这才是学习。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此文系院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编号:11yks011)

第5篇

全面精确的分析。这类考题的难点有:1.客观、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写作意图。一些考生由于受主观思想倾向的影响,容易以自己的主观见解来代替作品的写作意图。2.深入挖掘和具体分析。部分考生由于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挖掘不够,容易以偏概全,甚至架空作品,任意作拔高分析。

那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主要是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思和环境的设置,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通过对三要素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认识作品本身,进而揭示小说的主旨。

通过阅读理解小说的主旨,除从上述方法入手外,还应注意联系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创作意图。

高考对归纳小说主旨的考查一般采取问答题的形式,根据具体的设问对象,题目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直接针对小说主旨提问。如“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

二是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如“小说的题目应该如何理解”“小说题目的含义是什么”等。有些小说的题目揭示或隐含了小说的主旨,理解这类题目就与理解小说的主旨密切相关,需要学生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去把握。

三是谈启示类题目。提问方式如“读了这篇小说,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收获”等等。这类题型是近年高考的热点,需引起重视。它不仅需要我们对小说的主旨进行深入的挖掘,更要求考生联系自身实际,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价值判断等能力的考查评价。

例1

丰 碑

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问题 分析《丰碑》这篇文章的主旨。

解析 首先将题目对主旨的暗示作用贯穿分析过程。一读,

通读文章,初步感知文章主旨,文中宣扬、倡导了老军需处长“为了他人而忘我牺牲的精神”。二读,探究作者是如何通过感人的文字来写这个故事,表达作者受到的感动和宣扬这种感人的精神品质的。

作者描写老处长冻僵的样子“好似一尊塑像”,因为他昭示人们一种精神,这精神会永远值得人们纪念并且永远鼓舞着人们。为什么说是“晶莹”的丰碑?表面上,雪覆盖在了他的身上,晶莹闪亮;实质上,是老战士的精神在熠熠闪光。三读,探究文本的深层内涵。“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他们是先锋队,是尖兵,条件同样艰苦,但是,他们要比后面的部队做更多的事情,要起到先锋作用,遇到了困难、危险,他们应该先克服,先迎难而上,甚至需要为后面的部队作出牺牲。将军

担忧的是这支队伍能不能在需要为了后续部队而克服更多更大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他的部队能不能

在需要为别人作出牺牲的时候坚决地、毫无怨言地作出牺牲。这样一来,我们对将军的“军礼”

有了新的理解:除了感动、除了敬意,还有对担忧的释然。同时文章的主旨也就进一步明确了。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后面问题。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欧•亨利

然而,看呀!经过了漫长一夜的风吹雨打,在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长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了。靠近茎部仍然是深绿色,可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经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这是最后一片叶子。”琼西说道,“我以为它昨晚一定会落掉的。我听见风声的。今天它一定会落掉,我也会死的。”

……

天刚蒙蒙亮,琼西就毫不留情地吩咐拉起窗帘来。

那片藤叶仍然在那里。

……

下午医生来了,他走的时候,苏找了个借口跑到走廊上。

“有五成希望。”医生一面说,一面把苏细瘦的颤抖的手握在自己的手里,“好好护理你会成功的。现在我得去看楼下另一个病人。他的名字叫贝尔门――听说也是个画家。也是肺炎。他年纪太大,身体又弱,病势很重。他是治不好的了;今天要把他送到医院里,让他更舒服一点。”

第二天,医生对苏说:“她已经脱离危险,你成功了。现在只剩下营养和护理了。”

下午苏跑到琼西的床前,琼西正躺着,安详地编织着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毛线披肩。苏用一只胳臂连枕头带人一把抱住了她。

“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小家伙,”她说,“贝尔门先生今天在医院里患肺炎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头一天早晨,门房发现他在楼下自己那间房里痛得动弹不了。他的鞋子和衣服全都湿透了,冻凉冰凉的。他们搞不清楚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他究竟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的画笔,还有一块调色板,上面涂抹着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面,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问题 为什么说最后一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

解析 因为这片叶子不仅是贝尔门追求40年,等待25年的艺术结晶,还是贝尔门人性的象征,它融进了贝尔门的爱、善、感情和宝贵生命,成为了真正的不朽杰作。

第6篇

关键词:美术鉴赏;视觉;审美;素养

一、信息时代下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意义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传播、推广,各类图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眼中,让我们目不暇接。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美术鉴赏力、发展视觉思维,形成良好的视觉审美习惯与学习方法。视觉素养的培养也是高中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美术鉴赏课的课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运用鉴赏的方法对图像进赏析、鉴别,从图像中获取有利身心健康的信息,并对生活中出现的事物进行视觉感受,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美。因此当下在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作用

(一)领会美术作品中的美,培养学生视觉感受力

视觉感受要求感受者运用视觉器官去辨别光的明暗强弱、色的色素组成,以及物体的大小远近、状貌变化,从而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美术学科素养的始发源核心是视觉形象,视觉感受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美术是视觉艺术,与美术作品产生交流就需要借助眼睛去看,并通过眼睛的观察把对具体物象产生的感受传递到脑海中。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学习,不仅能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更能让学生在艺术家的启发下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表现美,进而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如在欣赏宋代画家吴炳的《出水芙蓉图》时,画家细腻轻柔的用笔把娇嫩高洁的荷花表现得形象生动,仿佛还带有露珠的荷花就要从画中呼之欲出。通过对该画的鉴赏,学生不仅能得到视觉美的享受,更能学会在生活中捕获事物细节的美好形象。

(二)掌握美术作品鉴赏方法,提高学生视觉审美判断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学习、鉴赏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不仅可以积累学生的视觉审美经验,更能拓展学生知识面、陶冶情操。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中的创作背景、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的赏析,学生可以由表及里的品味作品的内涵与艺术美,取其精华,增强自身的审美判断力。

如学生在观察、鉴赏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时,运用鉴赏画作的方法进行赏析:画家采用的横构图突出了画中拾穗的妇人,而画中昏黄庄重的色彩,三位妇人谦卑躬下身子拾穗的动态造型,不仅反映出了农民忍耐、谦卑的特质,也表现出了人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精神品质。运用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学生不仅感受到《拾穗》作品中真挚感人的质朴情感,更能运用视觉审美经验判断出画中农民形象的勤劳、朴实与善良。

(三)运用美术鉴赏方法创作,启发学生视觉创造力

视觉在人的行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视觉感官经验把对事物的感觉、感情与理性经验传递到大脑中,从中激发着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发展学生视觉思维的过程中,除了在掌握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更要运用美术作品的鉴赏方法进行创作,从中启发学生的视觉创造力。视觉创造力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

如学生在罗丹雕塑作品《欧米艾尔》的鉴赏学习中能得到不同创造力的启示。《欧米艾尔》并不是以常态美展现在人们的视觉中,雕塑家呈现的是一位背部弯曲、干瘪、浑身皱纹的年老色衰的模特,虽然它并不“漂亮”,但是通过岁月的沉淀它却给我们在审美与心灵上产生了震撼,这就是艺术家给人们创造出的精神食粮。通过对作品视觉形象的观察、再到达心灵深处的冲击,学生运用视觉情感对生活中选择的事物进行概括或夸张的再创作,在此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实践

在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与法国画家达维特的《拿破仑一世加冕》体现的不同历史背景与在视觉上产生的不同美感进行鉴赏学习。

当笔者在多媒体上同时展示这两幅作品时,学生在视觉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国画《韩熙载夜宴图》给学生产生了温婉细腻的画面感,画中韩熙载为了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常开设夜宴与宾客纵情嬉游。画中顾闳中奉命窥探韩熙载在家中的活动后凭记忆挥笔作画,该画表现了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对画作几个局部的细致观察与赏析,从画中流畅的线条,饱满的色彩,灵动的人物表现,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了中国画的雅致情趣与温润的艺术表现力。而法国画家达维特的《拿破仑一世加冕》给学生产生了恢宏大气的视觉感受。画中表现了1804年12月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在鉴赏画前让学生了解了拿破仑在加冕时拒绝跪在教皇前让庇护七世加冕,而是把皇冠夺过来自己戴上的情节。画家达维特为避免教皇难堪从另外一个视角描绘了拿破仑给皇后加冕的后半截场面,以此仍保留了拿破仑在画中的中心位置。通过对画中宏大的构图、神似的人物、壮观的场面以及富丽堂皇的色彩的细致观察与鉴赏,学生感受了气势庄严的古典主义绘画的艺术美。

通过对《韩熙载夜宴图》与《拿破仑一世加冕》两幅优秀作品的对比鉴赏,学生在视觉感受、观察并产生联想的审美体验下,运用鉴赏画作的方法对作品进行赏析,在增加视觉审美经验并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

鉴赏艺术家的优秀美术作品,可以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提高眼界,从中学习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促进对生活中艺术美的感知力,通过双眼的观察、感受、判断形成良好的视觉审美习惯,在视觉素养形成的同时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荪生.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

[2]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向导;作文;内心的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131-01

农村学生生活圈子小,视野窄。在教学中存在许多空洞的想象,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更让学生头痛的事是写作,每次一布置习作,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叹气,“怕”写作让老师很无奈,学生交上来的作文都感觉没有新意,干瘪无味,没有真情实感。要么东拼西凑而成的,要么任意编造的,长期看到这类情形,老师也异口同声地叹气了。其实这并不是学生智力跟不上,而与他们的生活阅历、知识面有很大关系,学生缺乏的是结构安排的技巧,缺乏生活中细致的观察与发现,缺乏语言的积累与创新。

如何让学生不再为写作而烦恼,不怕写作,是语文老师的责任,是一项值得思考且长期的任务。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让写作导向的阳光透过课堂教学的窗户,深入学生心中,形成一种好的作文习惯并乐于写作,可以从以下方面试一试:

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结构的指导

课文是最好的范文。课文里既有名家大作,也有生活随笔,这些是写作指导的最佳范本。那些文章的结构编排相当巧妙,而且也简单,符合常人的思维。

譬如:我在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其中第一段“我不由得停住脚步”。作者只用了简短的一句便开启全文,她停住脚步干什么,是什么吸引了她,一串疑问吸引了读者继续阅读的极大兴趣,学生懂得自己写作第一段时要简洁,吸引读者,引发兴趣。我从成都易晓老师的教学方法上得到启示,有些文章作为范文来教,就是教学生写作,再如我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指导学生对文章层次的分析,学生在后来的写作中就明白,用三部分安排作文,每部分可以有明显的字眼分出层次,学生写作的思维清晰了,读者也能找到亮点。同样是写舞,教学冰心的《观舞记》时,让学生掌握表现事物可以从正面、侧面等多角度来写,结构上既层次分明,又可以知道学生多方面收集写作素材。像这样的文章、课文比比皆是。教学时,从中渗透一些写作指导,既很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让学生对写作方面有了领悟。

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说真话、抒真情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对不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只有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情感体验的作文才有感染力,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真话从什么地方来?我认为平时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养成说真话、抒真情的好习惯。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雪地里的捕鸟游戏充满乐趣,但班上一个男生却令人意外地说出最讨厌雪天。原因是平时在家里承受许多家务,双手在冬天冻疮生的厉害,所以希望春天尽快复苏。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所以对对许多事物的感悟也不同,不能让孩子一味迎合某秩序,从小就口是心非,从而阻碍了学生写作思维,作文中不免陷入虚假和空乏的误区。因为不是出自肺腑,文章是不会自然、生动、感人的。

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并发出心声,引起共鸣,继而大家对于那些易于常人的看法便不会有非议。于是他们便敢于写真事,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情感了。

三、一些贴近生活的阅读篇目要培养学生用心观察体验的习惯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生活观察细致,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丑、真假和险恶,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农村生活的孩子,蝈蝈是很常见的,在教学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一文时,学生对身边这不起眼的虫子有了震撼的感悟。从而明白,细心观察每一个事物,会发现许多新颖的东西。于是课后的一次作文中,有个孩子就对蚂蚁有了这样的描写:“这小东西长圆长圆的,像个横着的瘦瘦的8字,更像个会移动的感叹号。六条细细的长腿总是弯成两排7字,头上两根长长的触角就像天线宝宝头上的天线,不过有两根。”顺着她的描摹,你用笔简单的画一画,果然一只蚂蚁跃然纸上。这正是细心观察的结果。

相反,对于身边的事物缺少亲身体验和细致观察,在作文“第一次 ”的习作中,学生中许多人不约而同的写到“第一次做饭”但他们都很整齐的没有把饭做成功,都将饭做糊了或是味道不尽人意。这种与其说是学生写作文,不如说是让他编作文。所以平时注重学生体验观察,写作时学生就如同置身与真实情景中,话自然是真实的,活动亲身体验,情感也是真实的。

四、 阅读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并创新

第8篇

不少同学总抱怨生活平淡,作文不知写什么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悟就是写作的生命,也就是说没有感悟就不会有写作。我们该怎样培养自己的感悟能力呢?

首先,要经常观察生活,留意生活。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常普通的小事,大事我们要关注,小事我们更要留意。比如说一家人散步这一极平常的小事,《散步》的作者莫怀戚却从中感悟到了家庭伦理;作家张晓风看见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满天飞舞”,她想到生命的代价,生命的投资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敬畏生命》),生命值得敬畏。如果作家不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怎能有此独特的发现?考场佳作《窗外》写道:“从我居室的窗外望出去,可以看见一株高高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煞是迷人,牵动着我的文思。”可是一个早晨,“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这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我的心头,我不由感慨系之”。过了些日子,也就淡忘了。一次从乡下回来,不经意打开窗户,顿觉眼前一亮:“一树火红的三角梅映入眼帘,它在夕阳的背景下定格。”作者审视窗外自然风景,从变换更替中悟到一个哲理:“生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每个早晨都会有清丽而又朦胧的憧憬,在你的窗前旋转、升腾,这个世界永远传送着希望的序曲。”看,小作者这一深刻感悟,不就是来自于多次细致全面的观察吗?

感悟需要联想、想象和善于思考。学会感悟就要学会由此及彼的联想、想象,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因此,我们不但要用心观察生活,而且要善于思考生活,对生活中某一类物,某一件事,某一个现象都不要轻易放过,要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考场佳作《风的记忆》的作者就很会联想,他写小时候举着小红旗不飘,在父亲的启发下举着红旗跑,旗便“呼啦啦”地飘起来了,感悟到:成长的过程中不能懈怠脚步,只有奔跑才能高扬人生之旗;一次龙卷风刮倒烟囱、刮没屋顶,“我”和姐姐十分惊恐,而爷爷像没事似的,慈祥地笑着给我们讲龙卷风的成因,并安慰我们不要害怕,作者感悟到:只有笑对风雨才能迎来生命朗朗的晴天;作者由看小树在风中“唱歌”“跳舞”,即使被刮得东倒西歪也一如既往,又感悟到:人应像小树一样,风越大就唱得越响,舞得越欢。于是每有打击来临,都要准备好自己的“歌”。作者通过与风有关的一些小事,联想到生活,感悟到生活的智慧。我们还要善于对观察到的生活细节进行想象。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合情合理又符合科学的想象是有利于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的。有篇佳作《坎坷也美丽》,作者通过对波浪曲线的想象而产生了“坎坷也美丽”的人生感悟,作者写道:“波浪形的曲线真美,它是人生的脚印,波峰上闪烁的是金光闪闪的奖杯,波谷中盛满的是自强者的汗水。”这个想象生动形象而又合乎实际,作者由此得到启示并悟出人生真谛:“人生的道路,就像波浪形曲线那样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虽然走起来辛苦,但它却通向幸福。只有攀过那座座高峰,越过那条条深谷,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幸福。”“假如人生之路是坎坷的,也许我们会拥有更多的美丽。走在波浪似的人生道路上,最可宝贵的是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些话充满智慧和哲理,如果我们平时注重想象思维品质的培养,是不难找到这样深刻的感悟的。

感悟还来自于对生活的亲身感受和深入体验。我们要有意识地参与一些各种各样的活动,直接感受生活、体验情感,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仔细体味人生,这样才能触发灵感,作品才能产生撼人心魄的魅力。佳作《感悟生命》,作者写一次生物解剖课,同学们把带的鱼都包在报纸里,鱼拼命地甩动身子。有的同学狠狠地往桌上一掼,它还是不停地扭动身子,甩着尾巴,眼睛睁得大大的。同学们又用报纸将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了起来,估计鱼是窒息了,同学们继续听课而忽略了那个不安分的生命。接着作者又写道:“不知过了多久,‘呀!’同桌叫了一声。我一看,顿时目瞪口呆:煞费苦心折叠好的报纸,已被那小机灵顶开,它的尾巴已甩出来了!只见报纸遮盖的部分还在微微起伏,我想象着它生命的蠕动。正惊叹间,老师要求大家动手杀鱼。掀开报纸,天!它还在一上一下地跳,腮帮鼓得更急促了,像在大口喘气。同桌把菜刀架在它脖子上,仿佛出于一种求生的本能,蓦地,它急剧地挣扎起来,甩得尾巴‘叭叭’直响,同学近乎无可奈何了。它挣扎得太久了,只能睁大愤怒的眼睛,喘着粗气,任身上的鳞甲一片片被刀刮去。等到内脏全部被掏出,只剩下一具躯壳了,眼睛还睁得大大的,流露出一种异样的神采,就在这一瞬间,我清晰地看见,它用尽最后的力量,扭动空空荡荡的躯壳,尾巴摆了一下。啊,多么持久的生命!多么顽强的斗志!生命的精髓在于躯体中的灵魂,而不在于没有灵魂的躯体;躯体消逝,灵魂仍在,这就是生命。”这是叙写的一次杀鱼的亲身经历,作者心入生活,并带着充沛感情,因而体验很深,感悟也极为细腻深刻,提炼出有关生命哲学的含义,着实令人叹“鱼”观止。

写作实践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前提条件是,你必须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善于体味、思考生活,提炼生活。另外,还要广阅读,多揣摩、借鉴他人作品表现出的感悟生活的经验。这样,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逐渐加强,自然也会写出立意深刻、新颖的文章来。

说食终不饱

说衣不免寒

[出处]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饱吃须是饭,着衣方免寒。不解审思量,只道求佛难。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

[哲理链接]

光是空口说食物衣服,仍然不会有温饱的。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必须用来指导实践,才能发挥理论的作用;反之,只能是空洞的理论,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

第9篇

摘要:设计素描在艺术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素描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潜在的艺术素质和创造能力,如何将素描的绘画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素描表现与创造才能,是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素描教学设计素描创造力

当今素描在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地位早已被大家所认同,但如何使素描教学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一直是大家探讨的话题,围绕着素描教学如何有机地同提高学生潜在的艺术素质和创造能力结合起来已成为焦点。早在包豪斯学院时期,艺术教育就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并聘请伊顿、康定斯基、克利、蒙特里安等当时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组织双轨制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艺术修养和科学实用设计思想的综合人才。克利认为:“不应该模拟自然,而是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和法则,法则造成自然,而不是单纯地再现自然的外表而已。”这种观念曾经被人们所淡忘,但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历练后,人们再次发现了它的内在价值。这也提醒人们,素描作为艺术教学的基础课程所担负的重任,如何培养复合型的设计创作人才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当前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内容已超越了写实与具象表现的范畴,要求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放在首位。这一点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家中得到启示,他们把艺术语言的创造观念发挥到了极致,塞尚采用几何化的手法概括和改变对象的形体,分割画面,打破了传统忠实描绘对象的手法,这种主观的艺术处理给人一种崭新的视觉冲击,而毕加索则进行了更为大胆的尝试,不仅对物象的外部形态加以变形,更在神态上进一步夸张,采用种种反常规的手法,从而达到艺术上的惟妙惟肖的效果,这也反映出这位大师摆脱了客观物象的束缚,在观念和手法上达到随心所欲的完美境界。马蒂斯则注重画面的构成形式,强调画面的色块对比及画面的装饰意味和情趣。塞尚曾经说过:“艺术不是自然的简单再现,而是在自然中找出严密的秩序,然后重新构成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自然。”说明完美的艺术作品的产生源于创造。而另一位艺术大师罗丹也曾说过:“仅满足于形式以达到乱真,纠缠于无足细节表现的画家,将永远不能成为大师。”从以上两位大师的话语中不难理解艺术创造的重要性,其最终目的是发掘表现事物的本质,这种观念给后来的设计师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于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设计素描教学内容应遵循渐进的原则,重视学生的创造才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造型能力的培养,避免走极端的做法,使设计素描的绘画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素描表现与创造才能。首先从线条的角度练习几何形体结构素描、超写实素描,认识和掌握线语言表达的不同状态,如:情感、材质等。掌握用线条虚实表现复杂组合形体的空间穿插结构关系,锻炼学生学习空间思维想象的能力,着重理解、区分,表现石膏几何形体与不同材质形状的物体的质感、形状组合特点,了解规则形体与不规则形体之间的搭配组合关系,及实际生活中不同形状、质感、量感的物体,如何用线条、明暗、肌理等素描语言去描绘他们的本质特征,此阶段还包括物体自由组合默写素描,可借鉴实物,但要求学生主动地从构图、形体、材质、色调等诸多方面去创造一种新的画面构成语言;另外,为了加强学生学习静物素描的积极主动意识,可结合设计创新思想去进行艺术加工与处理,如变形、平涂、对比、夸张等美学法则,同时提供范画以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理解能力,提醒学生注意画面色调的整体布局及构成关系,提高学生对画面的宏观调控水平。其次是人物头像与人物全身着衣素描写生与创意,目的是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同时注重人物解剖结构的分析与处理,因学时所限,故以速写形式为主要表现方法去认识人物结构与衣纹变化的关系,以及认识人物在不同姿态下的比例关系和构图关系,增强学生的速记和默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人体写生做好铺垫。人物创意练习主要从形态、比例、重心、结构、构图、色调等方面去进行创造,采用平涂、肌理、变形等方法,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人物组合,充分体现对象的特征和神韵。再次为风景速写与创意,描绘对象的内容可以是校园、公园、街景和乡村景色等多种题材,速写是锻炼学生对事物的敏锐感受及对画面的主次、取舍、空间等构图关系理解的最好途径,以及怎样处理好复杂事物和如何形成画面对比关系的能力,艺术源于生活,是在生活中发现、整理、创造美的形式,也是艺术专业一贯倡导的学习方式,风景速写中注意造型关系、透视关系的同时,应提高学生对线条的理解,每个描绘的对象要有详有略,不要让学生认为画的越精细越繁琐越好,要讲究线条的虚实与粗细、画面黑白灰的对比关系的表现。风景创意要根据已完成的作品去体会和感受并加以创造,创造是对生活原形特征的高度夸张与概括,不要在创造中失去物象的原始特征。最后为人体设计素描写生与创意,它有别于绘画性素描,强调以速写形式为主去描绘在不同角度、姿态下的人体变化规律,这样学生既提高了写实能力又掌握了人体的结构比例关系,人体素描写生是设计素描学习的最高阶段,人体速写还锻炼了学生快速捕捉对象特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人体创意表现,充分发掘人体在设计中的魅力,实现设计以人为本,并最终为人类服务创造条件。

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教学训练表现方向应有所侧重,但设计素描所追求的设计思维意识、设计思维理念是共同的。设计创意素描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观察与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创意初期凭空想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采取局部借鉴的形式,随着能力的提高,则要求学生独立创造。设计素描创意大体可归纳为超写实素描创意,运用素描写实技巧把不同物象加以重构,产生离奇、荒诞、幻象等非常规和非逻辑的图式,形成画面新的含义,或者就物象的某一局部进行超写实表现,造成一种视觉冲击使人过目难忘,产生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对画面图式进行抽象性素描创意,根据对具象形态认识理解的前提和基础,诱发创造性的抽象思维,画面形象可采用纯抽象的元素或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创造出个性化素描的形式;材料肌理素描创意,材料是视觉传达的重要途径,也是视觉语言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设计素描的学习过程中可借助不同材料去表达素描语言,也可以依靠辅材料和素描绘画语言构成画面肌理效果,丰富的肌理效果能够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赋予素描作品以新的形式和意义。

设计素描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每位学生或设计师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它是记录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是整体设计过程的一个环节,设计素描的表现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是造就设计大师的前提和基础。

第10篇

摘 要: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研究源自区位理论、集聚经济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城市经济研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可以归结于城市经济的行政化集聚与扩散和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文章认为这两种路径应根据城市经济发展阶段交替实施,需要关注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边界。

关键词: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集聚 城市经济扩散

关键词:城市经济 城市经济集聚 城市经济扩散

中图分类号:F290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72-0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72-0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已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在向前推进,现择其要者介绍如下,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之目的。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

一、城市与城市经济

1.城市的缘起。城市是人口、资金、产业等的聚集区。一般认为,城市的缘起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农业生产剩余,即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城市生产的发展,城市居民必须生产相应的劳务或产品以和城市之外的居民换取所需生活资料;运输体系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以外区域的产品交换必须依赖有效的运输体系。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经济发展的平衡,城乡之间的分野就此开始。纵观城市发展的历程,运输体系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技术体系及运输体系使城市密度增加,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1.城市的缘起。城市是人口、资金、产业等的聚集区。一般认为,城市的缘起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农业生产剩余,即城市以外的人口必须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他们自己和城市居民;城市生产的发展,城市居民必须生产相应的劳务或产品以和城市之外的居民换取所需生活资料;运输体系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以外区域的产品交换必须依赖有效的运输体系。城市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经济发展的平衡,城乡之间的分野就此开始。纵观城市发展的历程,运输体系的每一次重大革新都会对城市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技术体系及运输体系使城市密度增加,城市规模急剧扩大。

2.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学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犯罪和公共政策、住宅和公共政策、地方政府支出与税收(阿瑟・奥莎利文,2007),而我国学者的归纳略显不同,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城市住宅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的环境与污染、城市政府(周伟林等,2004)。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经济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2.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以城市为中心考察稀缺资源配置状况的学科。城市经济学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犯罪和公共政策、住宅和公共政策、地方政府支出与税收(阿瑟・奥莎利文,2007),而我国学者的归纳略显不同,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城市住宅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的环境与污染、城市政府(周伟林等,2004)。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经济已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二、城市经济理论

二、城市经济理论

1.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认为城市体系包括N类不同的产出品、N类不同的市场区域和N种不同的城市中心,级别高的产品在对应的级别高的市场区域被出售,每一城市体系都有以一个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中型城市或小型城市群(克里斯泰勒,1933);最小费用工业区位理论认为,经营者一般在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布局,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导致集聚的为集聚因子,导致扩散的则为扩散因子(韦伯,1909);市场空间竞争理论认为,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都想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市场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受到消费者的行为和其他企业的区位决策行为的影响(霍特林,1929),而生产者占有的市场空间大小将对其获得的利润产生影响(帕兰德,1935);利润最大化区位是收入和费用之差最大点,区位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对个别经济而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整体经济而言,是独立经济单位数最大化;前者是内部努力经营的结果,后者是外部竞争的结果(勒斯,1995)。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产业区位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信息的增加,产业布局逐渐接近最佳区位(普赖德,1967)。出于对市场空间、经营利润、产业竞争以及经营成本的考虑,各种产业都有向城市集中布局的趋势。

1.区位理论。中心地带理论认为城市体系包括N类不同的产出品、N类不同的市场区域和N种不同的城市中心,级别高的产品在对应的级别高的市场区域被出售,每一城市体系都有以一个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中型城市或小型城市群(克里斯泰勒,1933);最小费用工业区位理论认为,经营者一般在所有费用支出总额最小的空间进行布局,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导致集聚的为集聚因子,导致扩散的则为扩散因子(韦伯,1909);市场空间竞争理论认为,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都想尽可能占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市场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受到消费者的行为和其他企业的区位决策行为的影响(霍特林,1929),而生产者占有的市场空间大小将对其获得的利润产生影响(帕兰德,1935);利润最大化区位是收入和费用之差最大点,区位均衡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对个别经济而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整体经济而言,是独立经济单位数最大化;前者是内部努力经营的结果,后者是外部竞争的结果(勒斯,1995)。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产业区位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信息的增加,产业布局逐渐接近最佳区位(普赖德,1967)。出于对市场空间、经营利润、产业竞争以及经营成本的考虑,各种产业都有向城市集中布局的趋势。

2.聚集经济理论。早在1926年,黑格就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黑格的启发下,许多经济学家对城市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集聚经济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指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后者是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胡佛,1990),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波特,1998)。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企业趋向于将全部生产活动集中在接近大城市的地方,企业的区位选择又会影响市场的分布,并吸引上下游企业的集中(藤田昌久等,1999;克鲁格曼,2000;藤田昌久和蒂斯,2004),有学者对城市产业集聚的原因归纳为投入共享、知识溢出、劳动力市场共享、本地市场效应、消费、寻租等(罗森塔尔等,2003)。城市因经济要素集聚而产生、壮大,城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阶段论认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相同的发展阶段,即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胡佛和费希尔,1949),而与此相对应的划分是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1991)。我国学者的概括是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陈栋生,1993),阶段论描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城市经济崛起与繁荣。

2.聚集经济理论。早在1926年,黑格就充分讨论了集聚经济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在黑格的启发下,许多经济学家对城市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集聚经济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前者指单一产业集中程度的外部经济,后者是反映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胡佛,1990),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波特,1998)。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企业趋向于将全部生产活动集中在接近大城市的地方,企业的区位选择又会影响市场的分布,并吸引上下游企业的集中(藤田昌久等,1999;克鲁格曼,2000;藤田昌久和蒂斯,2004),有学者对城市产业集聚的原因归纳为投入共享、知识溢出、劳动力市场共享、本地市场效应、消费、寻租等(罗森塔尔等,2003)。城市因经济要素集聚而产生、壮大,城市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潜力,从而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阶段论认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相同的发展阶段,即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胡佛和费希尔,1949),而与此相对应的划分是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1991)。我国学者的概括是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陈栋生,1993),阶段论描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城市经济崛起与繁荣。

3.增长极理论。增长理论中的平衡增长理论认为,为了使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转向更好的均衡,可以在经济中的许多部门同时进行协作性投资(罗森斯坦―罗丹,1943),但这对资本极度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有意识地培育增长极,利用增长极的推动效应和产业之间的连锁效应带动全局的发展,但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佩鲁,1988)。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社会经济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产出增长,而是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但首先需要产生一个初始变化,如城市经济发展,而后产生次级强化,最后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初始变化,呈现出一种循环累积的演化过程(缪尔达尔,1991)。

3.增长极理论。增长理论中的平衡增长理论认为,为了使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转向更好的均衡,可以在经济中的许多部门同时进行协作性投资(罗森斯坦―罗丹,1943),但这对资本极度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有意识地培育增长极,利用增长极的推动效应和产业之间的连锁效应带动全局的发展,但需要以创新为前提(佩鲁,1988)。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社会经济的变动是由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产出增长,而是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但首先需要产生一个初始变化,如城市经济发展,而后产生次级强化,最后产生上升或下降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初始变化,呈现出一种循环累积的演化过程(缪尔达尔,1991)。

这些理论为我们了解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市场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城市病日益显现,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理论不足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健康城市理念、紧凑城市理论、精明增长理论、理性增长理论相继出现,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各种要素配置,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这些理论为我们了解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壮大的市场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城市病日益显现,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理论不足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健康城市理念、紧凑城市理论、精明增长理论、理性增长理论相继出现,引导城市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优化各种要素配置,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城市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研究逐渐展开,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城市问题的需要(陈柳钦,2008)。随着农村改革的启动,农村经济活力逐渐得到释放,改革重心随之转移到城市来,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改革等问题,对城市的研究日渐加深,主要体现出版的学术专著增多,研究内容日益扩展,研究手段更为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研究逐渐展开,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源于城市问题的需要(陈柳钦,2008)。随着农村改革的启动,农村经济活力逐渐得到释放,改革重心随之转移到城市来,城市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改革等问题,对城市的研究日渐加深,主要体现出版的学术专著增多,研究内容日益扩展,研究手段更为多样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增强。

四、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

四、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

关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两种路径的争论,即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和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主导,这与所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争论是一致的。

关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存在两种路径的争论,即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和以企业为核心的市场主导,这与所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争论是一致的。

1.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政府层级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是逐级授予的,权力大小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行政权力的大小将涉及制度垄断程度和所覆盖的范围,城市作为地方政府发号施令的中心,自然形成以大管小的城市行政级别体系,造成城市建设资源沿行政层级向大城市集中,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具有更多的自(弗农・亨德森等,2007)。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以典型的计划经济形式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国家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中心,由于建设资金的不足,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抽取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等资源,并且附以户籍等计划手段加以固化,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色。政府集体意志对资源的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三线建设”时期产业布局的“山、散、洞”特征就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规律截然相反,这一仅有的扩散效应带有非常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首先启动,城市改革继之,实行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但前期侧重计划手段,采用价格“双轨制”对经济增量部分进行资源配置,这种双轨制逐渐过渡到单轨制,继续先前的剪刀差和农村税费等形式推动农村资源向城市的集聚,这一过程持续到上世纪末期。21世纪始,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基本上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单轨制,城市从农村抽离资源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于产权的未定,政府通过垄断的资源抽取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对农村资源有选择性的抽取,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独占权使得城市“土地财政”现象非常明显,城市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经营城市现象,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行政干预的导向逐步从限制转为积极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也因此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显著绩效,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城市化泡沫以及较高的社会总成本(徐琴,2004)。同时,21世纪开始实行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政策与上述抽离现象同时并存,两种相对的力量博弈结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如果在资源等关键领域没有重大突破,城市经济行政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强化。

1.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政府层级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是逐级授予的,权力大小与地方政府的行政级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行政权力的大小将涉及制度垄断程度和所覆盖的范围,城市作为地方政府发号施令的中心,自然形成以大管小的城市行政级别体系,造成城市建设资源沿行政层级向大城市集中,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具有更多的自(弗农・亨德森等,2007)。这种现象在改革开放前以典型的计划经济形式实现对资源的配置,国家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中心,由于建设资金的不足,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村抽取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等资源,并且附以户籍等计划手段加以固化,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特色。政府集体意志对资源的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三线建设”时期产业布局的“山、散、洞”特征就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集聚规律截然相反,这一仅有的扩散效应带有非常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首先启动,城市改革继之,实行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但前期侧重计划手段,采用价格“双轨制”对经济增量部分进行资源配置,这种双轨制逐渐过渡到单轨制,继续先前的剪刀差和农村税费等形式推动农村资源向城市的集聚,这一过程持续到上世纪末期。21世纪始,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基本上实现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单轨制,城市从农村抽离资源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于产权的未定,政府通过垄断的资源抽取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对农村资源有选择性的抽取,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独占权使得城市“土地财政”现象非常明显,城市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经济规模日益扩大,但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经营城市现象,有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城市化进程行政干预的导向逐步从限制转为积极推进,中国的城市化也因此取得了高速发展的显著绩效,但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城市化泡沫以及较高的社会总成本(徐琴,2004)。同时,21世纪开始实行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政策与上述抽离现象同时并存,两种相对的力量博弈结果如何是可以想象的,如果在资源等关键领域没有重大突破,城市经济行政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强化。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五、关于城市经济的几点思考

五、关于城市经济的几点思考

城市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群的出现,这种集聚效应会进一步强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必过于强调政府主导的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效应,或是企业主导的市场化集聚与扩撒效应,现代经济发展历程表明,政府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只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侧重。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远超过扩散效应,城乡差距日益拉大,我们应同时采取市场化和政策手段对这种差距加以平衡。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边界应如何确定。

城市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群的出现,这种集聚效应会进一步强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必过于强调政府主导的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效应,或是企业主导的市场化集聚与扩撒效应,现代经济发展历程表明,政府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只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侧重。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远超过扩散效应,城乡差距日益拉大,我们应同时采取市场化和政策手段对这种差距加以平衡。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边界应如何确定。

[本文为贵州大学青年社科基金]

[本文为贵州大学青年社科基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阿瑟・奥莎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阿瑟・奥莎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赵晓雷等.城市经济与城市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赵晓雷等.城市经济与城市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周伟林,严翼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周伟林,严翼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毛宽,曾刚,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2008(4)

5.毛宽,曾刚,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2008(4)

6.唐相龙.“精明增长”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8)

6.唐相龙.“精明增长”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8)

7.吕斌,祁磊.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4)

7.吕斌,祁磊.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4)

8.陈柳钦.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8.陈柳钦.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责编:若佳)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责编:若佳)

存入我的阅览室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2.市场化集聚与扩散。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激活了市场力量,城市经济向乡村扩散,乡镇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繁荣就是明证,随着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市场力量逐渐强大,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区位条件占优的城市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城市政府强力规划引导只是顺乎时势之举,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规划使城市集聚作用增强,这种人为推动使城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引领作用,城市化推进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样需要以城市为载体(张魁伟,2004)。为推动城市经济平稳发展,必须革除市场化进程中的各种制度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只有加快市场化进程才能发挥城市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五、关于城市经济的几点思考

五、关于城市经济的几点思考

城市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群的出现,这种集聚效应会进一步强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必过于强调政府主导的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效应,或是企业主导的市场化集聚与扩撒效应,现代经济发展历程表明,政府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只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侧重。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远超过扩散效应,城乡差距日益拉大,我们应同时采取市场化和政策手段对这种差距加以平衡。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边界应如何确定。

城市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城市群的出现,这种集聚效应会进一步强化。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不必过于强调政府主导的行政化集聚与扩散效应,或是企业主导的市场化集聚与扩撒效应,现代经济发展历程表明,政府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只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有所侧重。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远超过扩散效应,城乡差距日益拉大,我们应同时采取市场化和政策手段对这种差距加以平衡。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的边界应如何确定。

[本文为贵州大学青年社科基金]

[本文为贵州大学青年社科基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阿瑟・奥莎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阿瑟・奥莎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赵晓雷等.城市经济与城市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赵晓雷等.城市经济与城市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周伟林,严翼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周伟林,严翼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毛宽,曾刚,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2008(4)

5.毛宽,曾刚,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J].现代城市研究,2008(4)

6.唐相龙.“精明增长”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8)

6.唐相龙.“精明增长”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8)

7.吕斌,祁磊.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4)

7.吕斌,祁磊.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8(4)

8.陈柳钦.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8.陈柳钦.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责编:若佳)

第11篇

1 用简单的器材,清晰的构思做生动的实验。能给学生以实验美的感受

教材 袁运开主编 《科学》教材 八年级上

第三章第一节“压力和压强”

这节课在以前教学中,采用直接引入课题,或者讲述啄木鸟的尖嘴、骆驼宽大的脚掌等生活中压力压强知识的生活应用,这些似曾熟悉的的生活常识学生不大感兴趣,效果不好,而采用“捏鸡蛋”的实验作为新课的开始效果很好,上课时,我请了力气最大的男生和力气最小的女生进行捏蛋比赛,男生用整个手掌握住鸡蛋,使劲捏破鸡蛋,女生用一个手指掐鸡蛋,问学生谁能获胜?学生的心一下子被绷紧了,暗自为女生捏了一把汗,男生使出吃奶的劲都没能把鸡蛋捏碎,而女生轻而易举地把鸡蛋给捏破了,结局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有些学生思考着,有些学生用迷惑的眼神望着我,希望得到解释,学生产生一种伴随着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特有的紧张,而这种适度的紧张和课堂中解决问题之后的随之而来的松弛,正是产生审美的重要源泉。

这样一个随处可得的实验器材,就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拦路虎,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解决了学习中的困难,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习兴趣就升华为学习乐趣。

在学生学习的关键点,利用实验解决学生的难点,实验美在课堂中随处可体现,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关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上述同一节课,学生认识压力概念有3个误区:如果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斜面受到压力,这个压力的大小,压力产生的原因,学生认识不清;学生认为物体紧贴在垂直的墙面上,对墙面的压力是由重力引起的;学生把压力等同于重力,在引人压力这个概念时用一条易变形的直塑料尺(或者用稍长的竹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很容易帮助学生扫除认识压力的思维障碍,把一把塑料尺两端搁起来,上面粘一个重物(可以是一个大砝码),请学生观察塑料尺发生形变,接着把塑料尺一端逐渐抬起来,直至垂直,学生观察到塑料尺发生形变的程度变化,学生从塑料尺在水平和倾斜位置的形变程度可以知道重物对斜面的压力大小要小于重物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塑料尺在水平、倾斜位置时,把重物提一点起来,学生很容易看到塑料尺形变小了,同时也明白了压力产生的原因是由重力引起的,粘着重物的塑料尺在竖直位置时,学生发现塑料尺没有发生形变,用手垂直压塑料尺,塑料尺发生形变,说明在竖直的面上的压力产生的原因与重力无关。

2 欲擒故纵的实验安排,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

教材:袁运开主编《科学》教材八年级下第四章第二节《电流的磁效应》引课实录

实录

师: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实验器材整齐有序放在桌面上。

生:放器材。

师:教师巡视,大部分同学们放得很整齐,让我们感受到整齐美。

请同学们观察桌面上的小磁针的指向。

生:指南北

师:有没有办法让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并解释原因

生:用条形磁铁靠近小磁针,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因为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几个学生补充完整。

师:我这里有一枚小磁针,放在一个暗盒上,请大家观察小磁针的指向。

生:小磁针南北指向。

师:操作实验。

生: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师:小磁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

生:可能暗盒里面有磁铁,使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生:可能暗盒里面有通电直导线。

师:预习得很好。

师边说边揭开暗盒的奥秘,发现小磁针下面有一根直导线,顺着导线,我们发现导线的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两端,直导线中有较大的电流。

师:从这个实验中你可以得出了什么启示?

生: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师:刚才我们看到在通电直导线的下方存在磁场,那通电直导线的上方有磁场吗?小磁针又会怎样偏转呢?

生:迫不及待地做起了实验

我们教师不能急于展示知识的本来面目,给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的空间,设立逐步上升的台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获取知识,去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节课中教师没有直接拿出奥斯特实验的实验器材,而是把实验器材密封在一个暗盒中,只让学生看到磁针发生偏转的事实,给学生的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思维被这个不起眼,又独具匠心的实验激活了,也很自然地得出了本节课的重要结论: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我们知道审美因素可以激活个体心理结构中的知觉功能、想象功能、动力功能和理解功能,这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审美能力。

3 课堂可以成就学生成为美的创造者

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科学》初中七年级上第一章星空巡礼第二节银河系

师:同学们,暑假里你们看到过星星吗?(生回答看到过)看到过天空中的一条淡淡的光带吗?

生:暑假,在东钱湖外婆家,晚上乘凉时看到过,在天空中象丝带一样的,很好看!

生:我也看到过,这条光带横跨天空的。

师:这条淡淡的光带,看过去象天空中银色的河,其实就是我们常听说的银河。

(可看课件上或书本中图1.2.1美丽的银河)那谁知道有关银河的故事和传说?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生:简单地描述了有关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获得了全班学生的掌声)

(同学和老师的肯定,这位学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师:银河真的是王母娘娘画的,由银子组成的河吗?(学生都笑着摇了摇头)

我这里有几张拍摄到的银河,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

我们刚才一起了解了有关银河系的知识,同学们想更详细地知道银河系吗?先来看一个短片,在这个过程中,把你还想知道有关银河系的问题,记录下来。

生:思考了几分钟,提出了许多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如:银河系是怎样形成的?银河系为什么会发光?银河系真的象带子一样的吗?银河系有多大?我们地球在银河系的哪个位置?我们看到的星星是不是都在银河系里面?等等(让学生充分地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东西还真多呢?但我们这节课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其他没能解决的问题汇总后贴在自然学习园地上。(把学生对银河系的兴趣延伸到了课外)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

师:我把同学们的问题归纳一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银河系的三个问题:

1 你能描述一下银河系有哪些物体组成的吗?

2 如果能远观银河系,你发现它象什么,能描述吗?

3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向同学描述银河系有多大?它在宇宙中是静止的吗?我们的家园太阳系在其中吗?

小组学习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学习的内容和步骤可以参照发给你们的表格,要求三点,内容都要学习,选择你们小组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发言人汇报你们组的学习成果,请小组合作学习。

生:分小组进行学习。

第12篇

所谓管理定律,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形成的管理思想。它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特定的环境,而且也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正是由于管理定律的这种特性,它愈来愈成为当今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学激励必须讲究方式方法。本文试通过八条经典管理定律,对教学过程中兴趣、目标、尊重、信任、赏识、奖励、竞争、成就的激励策略进行分析和诠释,从不同的视角对教学激励的核心内容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一、兴趣激励:“内需”重于“外需”

【钓鱼效应】:在钓鱼的过程中,鱼因为喜欢饵而上钩。在行为心理学中,一个人因为强烈的内心需求而产生相应行为的现象,称之为“钓鱼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欧佛斯特曾说过:“人类的行动产生于心理的需求。因此,打动人最好的方法,首先是引起对方内心的强烈需求。”内在需要是指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深切的渴望,一旦遇到合适的诱因,这种渴望就会转化为动力并付诸行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就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能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持久永恒的动力,还是实现梦想和创造未来的支点。内在需要是兴趣的基础,兴趣是内在需要的延伸,如果对知识只停留在表面的需求,那么它注定只能成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可能变为精神文明的食粮。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入手,达到内外统一的目标。

二、目标激励:选择决定价值

【快车道效应】:由于快车道限制了许多车辆的通行,从而使允许行驶在快车道上的车辆畅通无阻,并迅速地到达目的地,这种现象被称为快车道效应。

激励必须带有一定的指向性。没有目的的激励是发挥不出它的最大作用的。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表明,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将会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有效的激励。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学习目标,是教学激励中的重要环节。赋予学生亲自定制目标或参与制定目标的权利,“制定―实施―实现”的过程会让学生体会到目标的真正意义。目标激励,不应总是着眼于目标的内容或达成,而更应该重视生成的过程,以求真正实现它“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作用

三、尊重激励:在“自尊”的基础上赢得“他尊”

【鲍雷夫法则】:要想建立合作和信任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

尊重激励也被管理学家称之为“爱的经济学”,它不需要资金的投入,只要注入赏识、关心等情感因素,就能获得产出。现在多强调“尊重他人”、“尊老爱幼”,但却忽略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应尊重自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学会自我尊重。在自尊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尊敬别人,也才能赢得别人更多的尊重。“自尊”的培养,等于在进行自我激励。“自尊”和“他尊”都是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方式,但“他尊”更多的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获得,而自尊则是对自我的满足和信任,这就好比学习动机中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根本,外在动机是辅助,教学激励应该把“自尊”捆绑在尊重激励上,以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的展开。

四、信任激励:参与式自我管理

【倒金字塔法则】:在组织心理学中,人们把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倒置从而使下属人员积极性高涨的现象,称之为倒金字塔效应。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需要,赋予个体一定的信任和自由,可以释放出隐藏在个体内部的巨大能量和热情。

社会学家认为:一个社会的运行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作为剂。否则,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转。信任可以催生出许多附属品,它使人感到安全、自信和充满激情。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给予充分的信任和肯定,以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现代企业中讲究领导向员工“授权”,在教学中也应该倡导教师的“权变”。权利的下移,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执行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有益于学生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其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信任不仅能促进学生在个体能力上的发展,而且还会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如果学生能徜徉在信任的海洋中,即使学海茫茫,最终也一定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五、赏识激励:关注“闪光点”

【比马龙效应】:把人比成龙,他就会像龙一样表现;反之,被比成马,就会像马一样表现。比马龙效应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它强调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在人类所有的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在不被重视、得不到激励的环境中,人往往会受到负面信息的左右,对自己做出较低的评价。而在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人则容易受到启发和鼓励,行动也会变得积极,最终取得成就。在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吝啬对赞美的使用。要强化学生的长处,弱化学生的短处,久而久之定然会达到期望的效果。在对待学生时,很多教师往往只集中在分数或学业上,而忽略了其他的“闪光点”,这给学生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和困扰。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个人都有他值得赞扬的地方。因此,当我们想改变别人的时候,应该首先想到赞美,纵然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

六、奖励激励:“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

【德西效应】: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其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奖励作为激励的一种手段,能激发人们自我完善的积极性。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的认可,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而获得奖励是被肯定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教学来说,奖励提供了一种愉悦的氛围,学生的情绪因受到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而高涨。但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此时再对学生进行奖励,不仅不能发挥它本身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经常性的使用奖励会令学生把奖励看成是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行为偏离,而只注重眼前的名次和奖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使用奖励的方法而不是将奖励视作激励的唯一手段。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这种外在刺激而引发的兴趣是不可能长久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 奖励只能作为“内在成功”的辅工具,提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才能和体现自身价值远比奖励更为有效.

七、竞争激励:培养自我挑战意识

【鲶鱼效应】:挪威人捕沙丁鱼运回码头卖,为了保证到港后鱼还是活蹦乱跳的,渔民们会在其中放入鲶鱼。鲶鱼精力旺盛,总是在鱼槽里游来游去,这样沙丁鱼也就跟着一起活动,鲶鱼起到了催活剂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证明,竞争是激发个体潜能的有效手段。在竞争过程中,随着个体渴望获得自尊和成就的动机加强,并伴随着不甘落后的心态,这些因素促使情感和思想的同时亢奋,使个体在面临挑战时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从而达到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外部压力是激发斗志的一个重要诱因,但学习的产生不应只源自外部刺激,而更应该从自我挑战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充斥着大量人为的竞争因素。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这种激烈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可是由外部因素引发的激励,缺少了个体内部因素的共鸣,是无法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的。对于学生来说,真正的竞争应是由内而外的自我挑战。将自身的不足作为参照物,把完善发展作为目标,不断强化和改善,战胜自身的弱点,这才是竞争激励真正应该达到的目的。

八、成就激励:“以小见大、点滴累积”

【头衔效应】:日本管理学家田中一郎提出,一个人一旦获得了某种头衔,不管头衔是虚是实,人们往往都会努力去适应这一头衔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