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干部教育培训交流材料

干部教育培训交流材料

时间:2022-09-25 23:40: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干部教育培训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干部教育培训交流材料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现实需要以及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的教学管理实践工作,依据干部成长规律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Kolb经验学习圈和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等现代教学理论,对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进行探讨。

一、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现实需要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将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列为干训工作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关注学员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和活力。目前,气象部门领导干部队伍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强。他们一般不会盲从教科书的见解和教师的看法。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培训方法,寻找适合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kolb经验学习圈以及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为干训工作教学方式的改进,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以译作“结构主义”,它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地位,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刺激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KoIb经验学习圈

美国学者David·A·Kolb经过研究发现成人整个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学习循环圈说明成人学习是一种白导性、自主性、主动性的学习。

(三)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

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rua)“三元交互决定论”也称为“人境交互决定论”。它把影响人心理技能的因素分为三类: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人的因素。班杜拉认为:这三者之间,每二者都具有双向的相互决定关系,从而构成个体机能活动的三元交互决定系统,任何一个人的机能活动的现实表现都是其三元交互系统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产物。根据这一结论,在教学中,如果师生、教学行为、教学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能够开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机制,那么教学就会起到促进人心理机制发展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就会因此而得到发展。

学的规律是教的出发点,学员学习的这些基本认知特点要求我们建立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增进教师与学员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员能力的目的。

三、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是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干部培训的核心班型,为期三个月。

(一)课程设置

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课程设计,目前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已经形成了以“入学教育”、“理论学习”、“管理系列课程学习”、“业务系列课程学习”四个模块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从教学实施效果看,培训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又有切实可用的应对方略;既有深刻精辟的思想见解,又有前沿实用的理论和信息。学员普遍对教学设计表示肯定。

在模块式教学相对固定、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根据干部培训的要求和特点、需要,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最新理念作为教学重点,融入到培训内容中去,例如设立“十七大学习专题”和“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专题”,这种第一时问、专题教学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使干部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员在培训需求反馈中的要求,还在培训班尝试开展菜单式教学,在同一时间提供不同课程供学员选择,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肯定。

由此,我们提出建立“4+Z+X”的领导干部培训教学课程结构体系:“入学教育”、“理论学习”、“管理系列课程”和“业务系列课程四个课程模块是较为稳定的核心教学内容:“类”教学内容则是以不断体现与时俱进要求或研究式教学的专题课程;“X类”教学内容是运用菜单式课程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选修类课程。

(二)教学方式

1.小组合作学习

这是参与式培训的最基本形式。康德指出,人有联合他人的倾向,因为在和人交往状态中会有一种比个人更丰富的感觉。小组合作学习正好适应了人的这种心理倾向,更可以使学员从不同方面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理解。这种方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对于成人学习特征的解释,实践效果很好。

目前,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各类班型都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学习形式。其主要流程包括:确定研讨主题、分组讨论、班级内分组汇报、班级内交流研讨、总结点评。其中,分组讨论是整个小组学习的关键环节。为了使组员参与比较充分,小组的规模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出现喜欢说话的人独占小组活动时间,其它学员根本轮不上发言的情况。小组讨论定要形成真正的讨论局面,小组各成员共同就某些话题进行研讨,发言内容间有逻辑关联,有思想的交锋。而不是小组成员一个一个轮流发言,各说各的(而这正是我们现在组织讨论的通病)。讨论后要形成小组汇报、班级内汇报,否则无法对前面的讨论起到巩固效果的作用。

2.研究式学习

我们将尝试在此类培训时间较长的核心班型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式学习活动。学员可事先就自己工作范围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选定研究课题,在自己所在地区和单位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在培训期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课题研究;也可以几个学员选定一个课题,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样的培训,既锻炼了学员开展调研、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有实际的研究成果。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员自然会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达到培训的目的。

第2篇

一、乡镇干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调”与“训”协作机制不够协调。目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调”与“训”分离现象比较突出。调学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培训由党校和相关部门负责。调学的一方,往往一“调”了之,缺少与“训”方的沟通与交流,缺少对培训工作及学员参训情况的跟踪监督。培训的一方对培训对象的确定、培训内容的安排都因缺少对乡镇干部学习能力的了解,难以因材施教。

2、调训干部“重头”“轻尾”的现象依然存在。调训正职领导干部的多,副职领导干部的少,一般干部难以参加培训,而且调训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短,内容单调。乡镇一般干部多年来都忙于下村抓中心工作,应付各种检查。乡镇干部的工作主要面向农村,渴望参加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培训,取得农业科技‘绿色证书’,掌握1-2门农业科技技能,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但多年来难以昐到。

3、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组织人事部门以往没有将乡镇干部参加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表现,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对不参加培训或培训期间学习马虎的干部没有具体要求,此外,“述学,评学,考学”制度没有建立,以致造成“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4、没有以乡镇干部的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单位往往是先定下主题,设置好培训内容,然后安排学员来培训的以“我”为主的培训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是先有“内容”,后有需求,造成供需脱节。办学单位提供的内容,学员不一定需要,学员想学或急需掌握的东西,“内容”中又没有。目前,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乡镇干部缺乏的是农业科技知识。如再不对他们进行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培训,我们乡镇干部将变成外行“瞎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5、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陈旧。在培训中,不分层次,不分重点,搞一刀切,采取“封闭式”教学,把课堂、书本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填鸭式”、“满堂灌”,教员讲什么,学员听什么,教学没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造成学员被动学习。如乡镇干部培训班,偶尔安排有种养技术课,由授课人从理论到理论“满堂灌”,缺乏感性认识,上课学员听到的理论知识,下课后理论知识也随教员走了。

6、缺乏严格教育培训的管理机制。一是没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二是学习情况通报、反馈制度、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等制度不健全。往往办班形式采用三段式,即开班典礼领导讲话,办班中间教员授课,办班结束领导总结讲话,虽然办班有始有终,但收到的效果甚微。

7、教员教学水平差异大,干部教育培训资源配置单一,培训部门内部没有建立起激励机制。党校科研经费拮据,掌握一手材料少,教员授课理论难以实际相吻合,理论性的东西多,使学员听课感到枯燥无味,外请有关单位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实践与理论又相脱节,使学员听起来好象是布置工作提要求。

8、教学评估制度不健全。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资师、培训效果没有评估可行性,以致办班都是走老路,次次办班一个样,学员意见较大。

9、培训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培训干部经费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即财政拨有培训干部经费就办班,财政没拨给培训经费就不办班。

二、对乡镇干部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调”与“训”协作机制。调学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培训由党校或农业、畜牧和水果等部门负责。“调”方与“训”方在县(市)干训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理顺部门关系,明确责任分工,同时注意加强交流,双方互通情况,有可能的情况下,要让“训”方参与培训过程的跟踪管理。

2、建立乡镇干部农业科技知识的“标准确认”。干部培训部门首先要做到心里有数,要根据乡镇政府干部队伍实际,制订出各类干部掌握农业科技技能的标准。这样,既可以为干部培训部门的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又可以让培训的对象认清自己和“标准”之间的差距,增强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压力。

3、完善培训资金投入机制。解决乡镇干部科技培训资金不足的关键是干部培训投资分摊机制。即财政出大头,送培乡镇出小头,或者大胆偿试谁参加培训谁解决培训经费问题,逐步形成多头化投资格局,以便减少区财政投资培训乡镇干部压力。

4、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组织人事部门要将乡镇干部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的表现,列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也作为任免乡镇干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不服从安排,不参加培训或培训期间学习马虎成绩不合格的干部,一律不予重用。对培训期间学习积极、成绩优秀的干部,在评先、晋级、晋职要给予优先。这样解决了“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就可以真正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风气逐步形成。

5、以乡镇干部的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培训的内容。培训班在办班前,要先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了解清楚,不同的班次,不同的培训对象,他们最想学的是什么,最缺的是什么,然后以学员需求为导向,设置相应的农业科技培训内容,做到缺什么农业科技知识,就备什么农业科技知识课。找准了“供”与“需”的结合点,培训内容设置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就会提高,就会受到乡镇干部的欢迎,掌握必需的农业科技知识,乡镇干部在指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的实践过程中得心应手,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改进教育培训的方式和方法,突出培训对象的主体地位。在培训中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教学,把课堂书本、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尽量避免“填鸭式”满堂灌,把“教员讲什么,学员听什么”变成“学员学什么,教员就讲什么”,也可以采取“问答式”教学方式。同时注意走出教室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员感性认识。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员学习和掌握必需的科技知识,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作出应有的贡献。

7、严格教育培训管理。一是建立严格细致的规章制度,二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三是落实有又“专”又“精”管理队伍,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8、合理选配教员,努力提高师资水平。改革干部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的单一模式,合理引入竞争机制。一是按需选配培训师资,打破教室内外或党校内外的界限,聘请适合的人选授课。二是扩大兼职老师队伍。党校或行政学校的干部培训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共同之处,实现资源共享,如聘请普通高等院校的学者教授作兼职教师,同样,也可根据干部教育的特点,请一些分管农、林、牧、渔部门的行政领导或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为乡镇干部农业科技培训班学员授课。

第3篇

       一、精益求精,做好政工综合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了年度考核和总结表彰工作。今年年初,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在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民主评议、党组审核等方式,组织了XX年度的年终考核和总结评比工作,评出了52名称职人员和10名优秀人员,其中4人被授予三等功,10人被授予嘉奖。3月份组织了总结表彰大会,对XX年度的10个先进集体和46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同时,认真迎接区委组织的行政效能考核。挖掘亮点,充分准备迎检材料,通过努力,我院在区行政效能考核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是落实政策,及时办理工资、增资晋级手续。今年3月份,为16名干警办理了职务晋资手续,为10名干警办理了级别晋级手续,为17名干警办理了职务补贴变动手续,为2名调动人员办理了工资手续,为1名干警办理了退休手续。今年2月份和4月份,因为区财政局工资数据丢失,两次补填工资数据,信息量很大,耗废了大量人力物力。

       三是检察官等级变动工作。今年以来,我们本着对干警负责的态度,认真核实了每一名干警的法律职务、行政职级、任职时间和工作年限,经过核实,今年共有6名干警需要等级变动,共填制各类审批表、备案名册等材料50余份,并及时上报市院。今年3月份,为3名干警办理了检委会委员的相关任职手续。

       四是各类报表工作。包括领导班子基本表、变动表、干警素质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干警基本情况报表、教育培训报表、信息宣传报表等各类表格。上级院对这些表格的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内容繁杂,有些项目得重新统计,为确保报表更加规范、真实、及时,我们主动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任务。前一段时间填写基本工资和公基金报表,因为报表数字本身就很单调、枯燥,工作量很大,玉坤和小薛连续几天加班加点,最后终于按时完成了报表工作。

       五是规范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今年年初,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我们对以往的制度规范进行了全面梳理,立足实际,查缺补漏,共修订完善了包括《党组会议制度》、《院务会议制度》、《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规定》等在内的十余项规章制度,并改变了以往繁琐的千分量化考核方法,建立起以科室局工作实绩考核为主的考核体系。这种实绩考核,能真正起到激励斗志,引导创新的作用,也从不同侧面促进了工作决策、业务建设、队伍管理等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六是做好各类综合文书工作。今年以来,共撰写各类工作计划、实施方案13篇,撰写各类总结、汇报材料22篇,撰写各类事迹材料、经验材料14篇,各类请示汇报文件9篇。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超前安排,全面反映工作。综合文秘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们院的基层院建设的全面推进打下了基础。

       七是党建工作、老干部工作以及工青妇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党建工作方面,制定了党建工作计划,对下一步党总支和各支部的学习和活动详细安排。今年“七一”前后,组织全院党员干警到徂徕上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的专项教育活动。特别是老干部支部的工作,现已经纳入区老干局管理。比较繁琐的是计划生育工作。需要对每一家的婚姻状况、现住所、户籍等内容进行统计。目前已对250多名落户人员进行了登记,绝大部分已婚育龄妇女完成了交接工作。我们院的党建工作、老干部工作和妇联工作,均受到了区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二、立足实际,抓好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工作

       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工作是基层院建量化考核的一个重点,涵盖了领导班子和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作风建设的方方面面。政治处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参照市院考核办法的要求,突出抓了这两项工作。一是制定了《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计划》、《中心组理论和业务学习计划》等,立足实际,超前安排。二是重点明确,形式多样。对专项业务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活动及各类学历教育、司法资格教育都有了详细规定。目前岗位培训正按照计划进行,已有侦查监督科、公诉科两个科室安排了岗位培训。三是严格奖惩,狠抓落实。按照计划要求,各项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已分解到各个月份、各个科室局,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把这项工作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并加强平时的督促落实工作。

       三、抓好信息宣传,提升外部形象

       春节前由尹检带队到临淄和安丘两个先进检察院去考察学习。这两个院都是全国先进检察院,考察后给我们的体会就是这两个院除了重视基础工作以外,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就是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他们都把宣传工作放到与业务工作等同的位置去抓,宣传工作力量强,成绩好。这两个院每年都有大量宣传文章在《人民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检察》和《山东检察》等报刊发表。回来后我们对自己的差距进行了反思,认为,搞好各种检察基础工作是基础,这是争先创优的立身之本。但是,只有抓好对外宣传工作,才能真正提升院里的整体形象。因此,自今年3月份政治处接手宣传工作以来,我们采取了多种举措:一是制定了宣传工作计划,明确宣传工作重点,把宣传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局;二是加强了与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沟通,及时把院里的重大情况反映出去;三是与各科室局加强了沟通交流,广泛挖掘宣传素材;四是新开辟了《政治工作》这一宣传阵地。原来我们院只有《情况反映》和《调查与研究》这两份内部刊发的材料,业务性比较强,一些队伍建设方面的材料、先进经验材料和典型人物事迹材料,以及个人心得体会等方面的材料,刊发不对路。在这种情况下,出了《政治工作》专刊,不定期印共4页,当前第1页1

发,目的就是拓宽宣传渠道,使宣传材料的报送更加规范。目前已经出了六期。受到市院政治部的好评。《政治工作》报送单位是市院人事处、宣教处、办公室、研究室、区委办、区政法委以及电台、电视台,今年各科室局的一些先进经验材料、先进人物事迹,可以从这个渠道发出去。

       四、突出人性化管理,抓好检察文化建设

       人性化管理和检察文化建设是当前基层院建设的热点,同时也是能为基层院建设造势的抢眼点。围绕这一工作,我们目前着重抓好了两点:一是为干警提供生活关爱,把党组对干警的关心支持传达到位。实现的主要形式是送生日蛋糕,家庭遇到事、遇到困难时在第一时间进行慰问家访等。二是活跃机关气氛,丰富文体生活。今年4月底组织了全院登山健身活动,干警反映比较满意。5月份组织筹备了市院举办的女检察官文艺会演活动,现在已经把节目试演光盘报送市院。根据我们《检察文化建设方案》的安排,这类活动今后还要继续加强,逐步全面展开,促进相互交流,活跃干警文化生活。

       五、按照上级部署,扎实开展各类活动

       今年的活动比较多,上半年主要开展了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文明检察机关创建活动、“廉洁奉公、执法为民”教育活动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治活动等。这些活动的特点是时间紧、程序繁琐、多头领导、调度多,政治处本着既要按照上级部署把各类活动开展到位,又尽量不给业务科室添加过多的负担的原则,扎扎实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特别是当前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治活动中,我们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活动开展以来,按照我院实施方案的具体安排,先后进行了动员部署、查摆问题、征求意见、梳理案件、剖析原因等阶段。在查摆问题阶段,针对我院实际,专门制定了查摆问题台帐。在征求意见阶段,共发放征求意见函1300余份,广泛征求党委、政府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执法监督员和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打算

       认真回顾上半年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困难:一是年初的一些方案、计划没有得到完全落实。这里面有上半年时间紧的因素,也有我们政治处协调督促不力的因素。二是人员依旧紧张,这一点主要是表现在宣传工作方面。政治处有繁琐细致的政工综合工作要做,各种活动也要搞,应急性的材料也比较多,人手少,抽不开身,这些严重影响了检察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下半年的主要打算: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把各项计划方案落实到位。二是多想一些办法,在机关营造起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再加大力度,争取把宣传工作突上去。具体设想是配合市院搞一个优秀宣传调研文章评选活动,调动大家的写作积极性。四是把“回头看”活动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治活动抓出特色。

       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各科室局对政治处的工作,特别是教育培训和信息宣传工作,继续给予大力的支持;没有各科室局的支持,仅靠我们政治处去搞教育培训、去搞信息宣传,根本不可能搞好。二是我们目前感到压力最大的工作就是宣传工作。无论是市院对各科室局的单项考评,还是市院对咱们全院的基层院建设考评,宣传工作都是一个重要的加分因素。希望院党组下一步进人时能够考虑一下政治处,补充文秘专业的人员,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力度。今年以来,政治处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年初《基层院建设三年发展规划》中确定的目标,参照市院量化考核规定,制定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即“立足本职工作,突出三项重点,努力扩大影响,争取考评高分”,“立足本职工作”就是立足于政工综合工作,即人事管理、队伍建设、工资职级等基本工作,“突出三项重点”,即突出教育培训工作、突出信息宣传工作、突出文化建设活动。这三项工作都是基层院建设量化考评中的重要加分因素,也是工作出亮点的因素;“突出三项重点”的目的就是扩大区检察院的影响,争取年终量化考评得高分,确保进入先进检察院行列这一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讲,今年主要是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以争创先进检察院为载体,通过深入开展创建“五个一”活动,规范管理,创新工作运行机制,力求各项政治工作实现大的跨跃。

       一、精益求精,做好政工综合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了年度考核和总结表彰工作。今年年初,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在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民主评议、党组审核等方式,组织了XX年度的年终考核和总结评比工作,评出了52名称职人员和10名优秀人员,其中4人被授予三等功,10人被授予嘉奖。3月份组织了总结表彰大会,对XX年度的10个先进集体和46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同时,认真迎接区委组织的行政效能考核。挖掘亮点,充分准备迎检材料,通过努力,我院在区行政效能考核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4页,当前第2页2

       二是落实政策,及时办理工资、增资晋级手续。今年3月份,为16名干警办理了职务晋资手续,为10名干警办理了级别晋级手续,为17名干警办理了职务补贴变动手续,为2名调动人员办理了工资手续,为1名干警办理了退休手续。今年2月份和4月份,因为区财政局工资数据丢失,两次补填工资数据,信息量很大,耗废了大量人力物力。

       三是检察官等级变动工作。今年以来,我们本着对干警负责的态度,认真核实了每一名干警的法律职务、行政职级、任职时间和工作年限,经过核实,今年共有6名干警需要等级变动,共填制各类审批表、备案名册等材料50余份,并及时上报市院。今年3月份,为3名干警办理了检委会委员的相关任职手续。

       四是各类报表工作。包括领导班子基本表、变动表、干警素质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干警基本情况报表、教育培训报表、信息宣传报表等各类表格。上级院对这些表格的要求比以往更加严格,内容繁杂,有些项目得重新统计,为确保报表更加规范、真实、及时,我们主动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任务。前一段时间填写基本工资和公基金报表,因为报表数字本身就很单调、枯燥,工作量很大,玉坤和小薛连续几天加班加点,最后终于按时完成了报表工作。

       五是规范管理,创新工作机制。今年年初,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我们对以往的制度规范进行了全面梳理,立足实际,查缺补漏,共修订完善了包括《党组会议制度》、《院务会议制度》、《领导干部廉洁从检规

定》等在内的十余项规章制度,并改变了以往繁琐的千分量化考核方法,建立起以科室局工作实绩考核为主的考核体系。这种实绩考核,能真正起到激励斗志,引导创新的作用,也从不同侧面促进了工作决策、业务建设、队伍管理等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六是做好各类综合文书工作。今年以来,共撰写各类工作计划、实施方案13篇,撰写各类总结、汇报材料22篇,撰写各类事迹材料、经验材料14篇,各类请示汇报文件9篇。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超前安排,全面反映工作。综合文秘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们院的基层院建设的全面推进打下了基础。

       七是党建工作、老干部工作以及工青妇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党建工作方面,制定了党建工作计划,对下一步党总支和各支部的学习和活动详细安排。今年“七一”前后,组织全院党员干警到徂徕上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的专项教育活动。特别是老干部支部的工作,现已经纳入区老干局管理。比较繁琐的是计划生育工作。需要对每一家的婚姻状况、现住所、户籍等内容进行统计。目前已对250多名落户人员进行了登记,绝大部分已婚育龄妇女完成了交接工作。我们院的党建工作、老干部工作和妇联工作,均受到了区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二、立足实际,抓好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工作

       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工作是基层院建量化考核的一个重点,涵盖了领导班子和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作风建设的方方面面。政治处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参照市院考核办法的要求,突出抓了这两项工作。一是制定了《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计划》、《中心组理论和业务学习计划》等,立足实际,超前安排。二是重点明确,形式多样。对专项业务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活动及各类学历教育、司法资格教育都有了详细规定。目前岗位培训正按照计划进行,已有侦查监督科、公诉科两个科室安排了岗位培训。三是严格奖惩,狠抓落实。按照计划要求,各项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已分解到各个月份、各个科室局,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把这项工作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并加强平时的督促落实工作。

       三、抓好信息宣传,提升外部形象

       春节前由尹检带队到临淄和安丘两个先进检察院去考察学习。这两个院都是全国先进检察院,考察后给我们的体会就是这两个院除了重视基础工作以外,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就是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他们都把宣传工作放到与业务工作等同的位置去抓,宣传工作力量强,成绩好。这两个院每年都有大量宣传文章在《人民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检察》和《山东检察》等报刊发表。回来后我们对自己的差距进行了反思,认为,搞好各种检察基础工作是基础,这是争先创优的立身之本。但是,只有抓好对外宣传工作,才能真正提升院里的整体形象。因此,自今年3月份政治处接手宣传工作以来,我们采取了多种举措:一是制定了宣传工作计划,明确宣传工作重点,把宣传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局;二是加强了与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沟通,及时把院里的重大情况反映出去;三是与各科室局加强了沟通交流,广泛挖掘宣传素材;四是新开辟了《政治工作》这一宣传阵地。原来我们院只有《情况反映》和《调查与研究》这两份内部刊发的材料,业务性比较强,一些队伍建设方面的材料、先进经验材料和典型人物事迹材料,以及个人心得体会等方面的材料,刊发不对路。在这种情况下,出了《政治工作》专刊,不定期印发,目的就是拓宽宣传渠道,使宣传材料的报送更加规范。目前已经出了六期。受到市院政治部的好评。《政治工作》报送单位是市院人事处、宣教处、办公室、研究室、区委办、区政法委以及电台、电视台,今年各科室局的一些先进经验材料、先进人物事迹,可以从这个渠道发出去。共4页,当前第3页3

       四、突出人性化管理,抓好检察文化建设

       人性化管理和检察文化建设是当前基层院建设的热点,同时也是能为基层院建设造势的抢眼点。围绕这一工作,我们目前着重抓好了两点:一是为干警提供生活关爱,把党组对干警的关心支持传达到位。实现的主要形式是送生日蛋糕,家庭遇到事、遇到困难时在第一时间进行慰问家访等。二是活跃机关气氛,丰富文体生活。今年4月底组织了全院登山健身活动,干警反映比较满意。5月份组织筹备了市院举办的女检察官文艺会演活动,现在已经把节目试演光盘报送市院。根据我们《检察文化建设方案》的安排,这类活动今后还要继续加强,逐步全面展开,促进相互交流,活跃干警文化生活。

       五、按照上级部署,扎实开展各类活动

       今年的活动比较多,上半年主要开展了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文明检察机关创建活动、“廉洁奉公、执法为民”教育活动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治活动等。这些活动的特点是时间紧、程序繁琐、多头领导、调度多,政治处本着既要按照上级部署把各类活动开展到位,又尽量不给业务科室添加过多的负担的原则,扎扎实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特别是当前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治活动中,我们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活动开展以来,按照我院实施方案的具体安排,先后进行了动员部署、查摆问题、征求意见、梳理案件、剖析原因等阶段。在查摆问题阶段,针对我院实际,专门制定了查摆问题台帐。在征求意见阶段,共发放征求意见函1300余份,广泛征求党委、政府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执法监督员和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打算

       认真回顾上半年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困难:一是年初的一些方案、计划没有得到完全落实。这里面有上半年时间紧的因素,也有我们政治处协调督促不力的因素。二是人员依旧紧张,这一点主要是表现在宣传工作方面。政治处有繁琐细致的政工综合工作要做,各种活动也要搞,应急性的材料也比较多,人手少,抽不开身,这些严重影响了检察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下半年的主要打算: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把各项计划方案落实到位。二是多想一些办法,在机关营造起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三是再加大力度,争取把宣传工作突上去。具体设想是配合市院搞一个优秀宣传调研文章评选活动,调动大家的写作积极性。四是把“回头看”活动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治活动抓出特色。

       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各科室局对政治处的工作,特别是教育培训和信息宣传工作,继续给予大力的支持;没有各科室局的支持,仅靠我们政治处去搞教育培训、去搞信息宣传,根本不可能搞好。二是我们目前感到压力最大的工作就是宣传工作。无论是市院对各科室局的单项考评,还是市院对咱们全院的基层院建设考评,宣传工作都是一个重要的加分因素。希望院党组下一步进人时能够考虑一下政治处,补充文秘专业的人员,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力度。v

第4篇

1、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组织开展三次面向社会招考中小学教师工作。经过严格的考核、政审、体检等程序,共招聘了87位教师;同时,绿色通道引进优秀教育人才2人。

2、完成20__.9—20__.8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

3、完成20__年招考教师试用期满考核、进编、工资套改。

4、贯彻落实教育均衡发展,将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融入教师的教学、融入学生的学习,我们组织乡镇共25位教师参加了第三批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师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5、进一步完善、充实教师档案材料,迎接区委组织部档案工作检查。

6、组织全区813位教师参加全省《新世纪教师素养》统考,806人顺利取得合格证书。

7、完成了两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八百多人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

8、20__年教师中高级职称材料审核上报和初级职称材料受理、评审工作。

9、组织落实20__年教师支教工作:召开动员大会、送支教教师到岗、举办支教教师座谈会、赴长丰慰问支教教师及受援学校。

10、完成全区中小学编制核算,20__年人事年报、工资年报。

二、20__年工作思路

人事科力求在完成自身纵向工作的同时,加强与横向的其他层面的结合,使人事工作成为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

1、积极推进教师干部交流的人事制度改革

教师干部交流是明年初合肥市的一项重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人事科将根据市文件精神,制定__区中小学教师干部交流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师干部交流的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将中小学教师干部交流工作与加大教育投入相结合,与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和教育布局调整相结合,与改革学校管理体系、干部管理制度、教育人事制度相结合,与充实、培训、提高相结合。推进干部教师合理流动,实现校际人力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有效推进这项工作,我科打算从以下方面入手:

(1)、确定交流对象与范围探索交流的形式

对我区中小学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我区中小学教师干部交流的范围、对象、交流的时间和比例。在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探索我区教师干部交流的形式。

设想交流形式:

统筹式交流。教育局根据本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将教师干部交流同学校布局规划调整相结合,制定全区教师干部交流的总体规划,在全区范围内安排交流,交流人员调转人事关系。

协作式交流。教育部门对所属学校合理分类划片,将教师干部交流同教师自然退岗和统筹交流后学校岗位不足相结合,片内学校按交流对象、性质、比例要求,签订协议,明确交流的意向、具体做法和工作进度,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在片内安排交流,交流人员调转人事关系。

支教式交流。受援学校上报需要支教的学科及教师数,城区教师上报支教申请,主管部门选派事业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城区干部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抽调农村薄弱学校积极上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在共同体学校之间交流,交流人员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

个人主动交流。凡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干部均可提出申请,交流到相对薄弱的学校工作,调转人事关系。

(2)、明确推进教师干部交流过程中的优势和困难

干部、教师交流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发展性工程,办学条件、教师收入、学校管理结构、干部管理权限、评价激励机制等因素都会制约影响教师干部交流的进程和成效。所以,我们尽力用足用活上级的政策和精神,争取各方对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支持,出台必要的配套政策,保证交流工作行之有效地稳步实施。目前亟待解决困难:改善办学条件、均衡教师收入、调整学校管理结构、理顺干部管理权限、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3)、稳步有效地推进教师干部交流的人事制度改革

认真领会精神,切实提高认识。干部教师交流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是我市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需要,也为提升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干部教师交流与打造一流教育人才队伍相结合,与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相结合,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单位利益与全局利益相结合。通过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健全各种保障制度,促进教师由超编学校乡向缺编学校流动,促进优秀教师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辐射。

加大

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观念。要认真学习上级关于教师干部交流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积极行动,务求实效。要在广大教师干部中认真组织学习,深入宣传发动,积极引导,提高认识,扫除思想障碍。通过各类媒体确立正确舆论导向,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大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成立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党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协调配合,制订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健全保障体系,组织干部教师交流工作有序开展。处理好工作推进与维护稳定的关系。坚持公平公正,坚决杜绝歪风邪气,对在干部教师交流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现象进行严肃处理。

广泛进行调研,切实保证实效。在推进教师干部交流工作的进程中,深入基层主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加强考核、评估、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切实保证教师干部交流工作健康、稳步的推进,并受到良好的成效。

2、探索“校本培训”的新路子

教师队伍建设永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建设。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生命源泉之所在;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1)结合实际,丰富“校本培训”的内容

师德修养、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与反思、教育法律法规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规范、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新课程理论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等,都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热点话题。我们打算根据本区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不同层次的需要,选择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内容的鲜活性、先进性、科学性、时效性。

(2)广开渠道,拓展“校本培训”的形式

一是通过城乡联动,集中进行培训。如:校本教研、专题学习、交流研讨、课堂教学示范等。

二是进行专题探讨,有重点的进行培训。如:教师论坛、教育沙龙、远程教育。

三是教师制定个人发展目标,进行自主培训。如:学历培训、专科培训。

四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学校教师发展目标,开展有计划、有针对的系统的培训。如:特色学校的特色教师培训。

(3)加强管理,建立“校本培训”的评价机制

建立校本培训工作备报制度、建立校本培训档案制度、建立校本培训督查制度、建立校本培训评价考核制度、建立校本培激励机制等。

3、加强科室建设,争创品牌科室

科室是机关的细胞,是机关工作的基础,是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的关键环节。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是联系群众的纽带,是服务基层、为民办事的窗口。在科室建设中,我科打算以提高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创新工作为契机,以基层和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科室。

(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立科室爱学习、想学习、主动学习的长效机制,围绕提高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科室工作实际需要,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突出抓好科室工作人员岗位能力的训练。安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规范学习要求。在学习时间上,除每周参加机关集中学习日活动外,科室每周安排一次的集中学习;在学习内容上,把本科室的业务工作同每名科员的岗位职责相结合,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在学习形式上,集中学习:科室组织学习辅导、自主学习:选择与自己业务相关的书籍自学、科员互学:学习交流座谈、科室互学:参观学习先进科室管理经验,增强科室学习的针对性。-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争做学习型干部,打造学习型科室。

(二)群策群力,创新工作

一是调查研究,在工作思路上创新。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在推进的过程中的稳定性、规范性、时效性尤为重要。所以,科室工作要通过调查拓视野、把脉搏,通过研究找思路、出对策,在工作思路上创新,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二是集思广益,在重点工作上创新。人事科每年都有十余项大的重点工作,相同的事情年年做,如何做出新意尤为重要。我们打算以主要负责科员为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其他科员协作为辅,集思广益,围绕科室重点工作,在工作方法上、组织形式上寻找突破口,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规范管理,在工作机制上创新。工作要创新,必须以高效的工作机制为保证。人事科工作要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工作要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要完善岗位职责规范,严明岗位纪律,真正形成一套职责明确、程序严谨、落实有力、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

(三)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打造科室服务品牌

引导科室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和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群众是否拥护和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把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作为突破口,强化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经常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以争创文明科室活动为契机,抓好科室人员的仪容、仪表、风纪和科室环境文明等软硬件建设,营造团结向上、奋发有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打造团结协作、行为规范、运转有序、热情高效的服务品牌科室。

教育局人事科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第5篇

明确培训理念找准目标定位

**县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培训指导思想,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培训总体目标,以“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整合资源、注重实效”作为培训总体要求,以“质量效益”作为培训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培养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领导干部队伍,努力体现“两个服务”,即服务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培训理念和目标定位的明确,使该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

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培训条件

为有效弥补县内培训资源的不足,**县积极加强对各种培训资源的利用和整合配置力度。在师资力量上,坚持内引外联,充分利用县内人才资源,将专业技术人才、乡土人才等县内各类人才纳入视野,建立教师数据库,最大限度地整合县内培训师资。同时,积极聘请县外专家、学者和领导到县内授课,整合县外培训师资,有效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近年来,该县外聘教师达70余人次。在阵地建设上,该县在加大投入改善县委党校、乡镇业余党校、村级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站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筹资建立“干部培训中心”。此外,还与湖南宁乡县委党校、山东潍坊市委党校、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黔南职院、黔信青旅等单位企业建立干部培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湖南宁乡县委党校建立了该县省外干部培训基地,逐步构建起覆盖县外和县、乡、村的立体式培训阵地。在培训教材上,**县在积极选择购买相关书籍发放到干部手中作为干部自学教材的同时,积极加大乡土教材开发力度。近年来,该县印发了《雨露滋润——**县“十五”干部教育培训剪影》、《谈体会、话发展、促和谐——**县2007年科级领导干部赴外培训调研文章摘编》、《**干部人才工作文件选编》、《**农村党建》等一系列乡土教材,并开发制作了《麻山土鸡养殖技术》、《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等培训课件。

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培训效果

一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在外聘教师到县内授课的同时,积极选派培训班外出培训、实地考察。近年来,该县选送干部外训达29次,涉及16个省40多个县(市),有效拓展了干部视野,更新了干部思维。二是实行外派挂职。2005年,选派了7名年轻干部到温州正泰集团、沪川集团、金龙集团等五家民营企业挂职学习锻炼半年。2007年,选派4名科级干部赴湖南省宁乡县、选派3名科级干部和15名村干部赴贵阳市乌当区相关对口乡(镇)和部门挂职锻炼,干部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三是实行现场观摩教学。2007年畜牧技干培训班,现场对一头牛进行解剖教学,达到了学员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的效果。2006年组织人事政工干部及办公室业务培训班全体学员到新农村示范点现场“大练兵”,聘请相关业务骨干对他们撰写的材料进行点评,增强了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实行委托办学。先后委托深圳市委党校、福建泉州市委党校、山东潍坊市委党校、湖南省宁乡县委党校、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等委托举办培训班10余期,不断加大专业培训力度。五是实行送课下乡。创办“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流动学校”,组建“十七大精神宣讲团”、“三农服务团”等,分期分批深入乡镇、村组培训党员干部及农民群众,有效解决了干部工学矛盾。此外,该县还积极将业余自学、老师讲授、角色模拟、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诊断式教学等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研究政策、交流经验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手段,增强培训效果。

强化科学管理激发学习动力

该县紧紧围绕干部素质提高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加强组织与学员互动。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认真加强培训需求调查,做到按需施教,有的放矢;积极实行菜单式培训,让干部积极自主参训。二是积极鼓励干部自学。选择购买相关书籍或印制相关资料发放到干部手中,近年来,该县印发《干部任用条例》、《干部培训条例》等资料发放科级干部人手一册,购买《沉思录》、《机关的机关》、《红色经典》等书籍发放到干部手中,并组织考试。同时建立积分管理制度,将干部自学情况和考试情况折算为学分,纳入积分管理制范围,在满足干部自学条件的同时从制度上加强管理。三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积极推行考试考核办法,对考试不合格者进行补训补考;四是完善训用结合制度。将干部教育培训列入《**县干部人事管理办法(试行)》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管理,实行干部任前和任后培训,把干部培训与干部选拔、任用、晋升结合起来。通过健全一系列制度,强化科学管理,使干部参训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较大提高,实现了从“要我学”向“我要学”、单纯理论或业务知识学习向思考发展、积极更新观念转变,有效激发了干部的内生学习动力。

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培训效益

第6篇

为解决因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问题,我国各警察院校纷纷对原有教学培训方法进行了改进,但均存在某些不足。法律诊所教学法所秉承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面向实战、注重技能培养上与警察培训是相通的,其通过“中国化”、“公安化”、“培训教育化”处理,可以实现在警察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并进而形成新的警察教育培训模式,即“警务诊所教学法”。通过公安教育体制的改革、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教育理念的转变,可以分阶段推进该教学法的实施。

【关键词】

警察教育培训;法律诊所教学法;警务诊所教学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一)当前警察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

我国公安教育培训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公安队伍建设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警察教育培训体制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公安民警培训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外部来讲,首先,警察招录体制改革,政法干警体制改革班的设立,都导致警察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改变,使得警察教育培训出现一些混乱;其次,社会加速转型,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与警察职能不断扩张之间的压力日趋加大,人们权利意识高涨而法治意识淡薄,警察执法风险加大。从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内部来看,有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以学科为中心”的警察教育不符合警察职业教育的规律;第二,忽视教育规律,行政办学的特征浓厚;第三,教育训练针对性不强。在职民警培训存在着不分警种、不分职级,也不分岗位的“一锅煮”现象,造成层次不清,内容交叉重叠,培训效果不好;第四,训练与实践相脱节,重知识轻能力技能,偏离职业教育特点;第五,“育人”与“用人”相脱节;第六,师资力量难以保证,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二)当前警察教育培训问题解决现状及其反思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警察院校都对原有教学培训方法进行了改进,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教育培训方法。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战演讲、经验交流、参观考察、实践性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教学法被引入警察教育培训之中。此外,还有人主张“警察教育训练必须走模拟化道路”、“个案全过程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等新型教学培训方法。

这些教育模式侧重点不同,切入点各异,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或不足,但它们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或教学体系,其应用具有片面性。就这些方法本身而言,它们自身也有许多缺陷。以案例教学法为例,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多是已知或虚拟的案件,事实与证据都可以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自由确定,不像真实的案件中会遇到许多未知的情况,由于缺少实际的利害关系,学生不会完全投入、负责地调查、了解与案件有关的问题,因此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无法真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分析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法律规定的内涵;最后,案例分析终归没有超出理论性学习的范畴,培养的仍是学生的学理性思维。其他教学方法也具有类似的问题,无法实现学员作为教育主体的真正投入,进而实现自我教育并提高。正是由于传统教学法有这些问题,上世纪60年代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推动法学教育改革的法律诊所教育方法起而代之,在上世纪末逐渐成为风靡全球的法律教育方法。

二、法律诊所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应用于警察教育培训的可行性

(一)法律诊所教学法的特点

作为一种成熟的法律教育模式,法律诊所课程于世纪之交被引进我国法学教育后,引起了法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法学教育中的一个新的重要内容。截止今年7月份,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教育专业委员会已经拥有163个单位会员。与传统法学教育相比,法律诊所式教育有自己的特点,首先,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学互动的方式,又可以称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或“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其次,诊所式法律教育最为直接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再次,诊所式法律教育中的案例材料完全真实。诊所式教育看似与案例教学、学徒制相似,其实它是学徒制在现代更高层级的表现形态。案例教学仍是理论教育,只不过更换了教育工具载体;学徒制是纯技能、技艺的训练,没有深层次的理论根基。故而相对于它们,诊所式法律教育实现了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正是它在教育上的这些突破,使得诊所式教育不再是简单的法学教育模式之一,其在其他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总之,法律诊所的要旨是让学生以更生动的方式接受法学教育。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的模式,从单纯的由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演绎式模式到通过实践获得更加全面知识和技能的归纳模式,让学生从实际的个案着手探索法律的精义和对社会的意义。

(二)法律诊所教学法应用于警察教育培训的可行性

诊所式法律教育所秉承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使其不仅仅可以适用于法律教育,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在面向实战,注重技能培养上,法律诊所教育法与警察培训是相通的。仔细考察后甚至可以发现,法律诊所式教育这种应用于中国法学教育仍面临诸多困难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警察培训上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警察教育培训是公安体制内组织培训,教育培训机构、教员、学员、场所等都是公安系统内部的,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诊所式教育方法“零制度成本”,而且可以实现所有培训学员都有机会全程参与,这些都是诊所式法律教育在倾向于通识教育的法学本科教育上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其次,在职警员的身份可以解决实践主体在办案身份上的障碍(这需要在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如通过立法实现培训实战中的异地执法等)。因此,法律诊所式教育面临的没有案源,没有场地、经费、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都迎刃而解,这些是警察培训最大的优势所在。所以,把法律诊所教学法应用于警察教育培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遗憾的是,法律诊所教学法一直止步于普通法律教育,未见法学界、公安学界或公安教育界将其引入公安培训教育中。

三、法律诊所教学法应用于警察教育培训的路径分析

(一)法律诊所式教学法的“中国化”

虽然法律诊所式教学法在中国的实践已有十三年,但是它并没有实现“中国化”。美国后学士学位、职业化的法律教育,精英式教育,判例法传统,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哲学都是法律诊所式教学法发展的土壤。中国的法律诊所式教育一直面临着师资不够、经费不足、案源不多、学生身份主体局限等多种问题。在很多地方,法律诊所式教育沦为案例讨论模式、审判观摩模式、模拟法庭教学模式、毕业实习模式等形态,其在实质上与法律诊所式教育并不相同,很多法律诊所有名无实。要克服法律诊所式教育在中国遇到的问题仅仅解决教育体制是不够的,还需要改变法治的社会环境,法律诊所式教育一开始就是为应对现有教学法与实践脱节而产生的。只要寓于实践,法律诊所式教育才能真正在中国生根发芽。前已述及,由于警察培训面向实践、面向实战的客观需求,以及警察培训的非学历教育性质,体制下的教学环境,多元的介入社会实践渠道,在法学教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突然在警察培训中变得不是问题。或许,法律诊所式教育中国化,首先不应是法律诊所式教育方式的转型,而是应用土壤的改变,即以警察培训实现法律诊所式教育的中国化。

(二)法律诊所式教学法“公安化”

法律诊所式教育要实现从法学教育向警察培训的转变,首先得进行“公安化”处理。法学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的是法律思维、法律技能、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诊所式教育正是通过实践使学生形成经验主义的技艺理性,从而掌握上述三种能力的。而警察所要求具备的能力是四个能力和两个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执法水平;正规化建设水平。另外,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犯罪活动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智能化、暴力化的发展趋势,各类新型犯罪有增无减,也给警察执法能力产生了新的挑战。不同于法律职业是“高贵”的职业,是依靠专业技能在稳固的机制内处理纠纷,警察是一种在对抗状态下寻求平衡支点、随机性很强、高危险风险的职业。如果将学生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内,缺乏广阔知识又缺乏实践训练,对散发思维、适应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会造成严重阻碍,难以练就过硬的警务技能,造成学生死学、死用,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国外警察培训多面向实战。在移植法律诊所式教育的时候一定要牢记必须以提高警察职业能力为警察培训的逻辑起点,以传授学生基本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法律观念、依法办案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训练学生的执法能力,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丰富法律素养又具完备警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公安教育的目标。

(三)法律诊所式教学法的“培训教育化”暨“警务诊所教学法”概念的提出

在解决“公安化”问题后,法律诊所式教育还得实现“培训教育化”。在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即警察招录体制改革、政法干警体制改革班的设立导致警察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改变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必须追问:警察培训是什么?为何培训?怎样培训?以此实现警察培训教育与警察学历教育的区分,凸显警察培训教育独立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好警察教育培训,也才能实现诊所式教学方法的真正应用。为此,笔者提出“警务诊所教学法”的概念,作为诊所式教学法应用于警察培训的公安教育的话语表达。

警务诊所教学法,即实现警员回炉再造式培训,以学员实际问题为导向,疑难案件处理为内容,分类教学为样式,交流互动为基础,实践与研究互补,锻造学员的思维能力,使其既学会具体的实战技能,又具有理论素养和全局观。打个比方,警察来培训就是来看病,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作为疾病,培训机构作为医院,按疾病类型分类挂号处理,在教员的指导下通过再实践,练就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这样,参加警察培训成为工作的必需,变被动接受培训为主动进修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这种问题导向、诊所式的培训教育就是与普通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

这种“警务诊所教学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培训机构科学规划科目或模块,学员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挂号式选择性学习;第二,培训机制与激励机制相挂钩,通过培训优秀结业予以奖励乃至晋升等;第三,扩大培训面,不断实现培训的精细化与纵深化,逐步推进全覆盖、动态化;第四,教学内容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实战为题材,就地学习,就地解决。(当然这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变革);第五,加大基地建设,突破仅以警察学校为依托的培训模式,实现警察职业生涯的全程教育;第六,实现教员学员交流机制。教员与学员在此案件诊治过程中实现互动,甚至教员与学员互换位置,相互教育,实现以提高警务水平为中心的、去层级化的、多面向的警务培训机制。在实用性上一定要突出主题,突出重点,从灌输向交流转变;第七,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模式。英美的警察的在职培训分为晋升培训、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和学历培训。香港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警员根据在职年限和警种在确定时段接受在职训练,这给了警员总结交流经验的机会;第八,实现法律诊所式教育的“培训教育化”,还得建设评价体系,科学分层,搞好培训层级制度建设等。

(四)实现“警务诊所教学法”的路径初探

要解决警察教育培训的问题,从根本上还是得解决公安教育体制的问题,涉及公安院校的单位性质,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的关系,公安教育的目标与定位等问题。公安院校教师同时具备人民警察身份,在《公务员法》实施后,公安院校单位性质不明确,教职工按事业单位人员还是按公务员管理不明确,阻碍了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之间的交流、轮岗(在未“转制”的公安院校里,这一问题非常突出,而即使是一些已经“参公”、“转公”的公安院校仍存在此问题),也使得管理上较为混乱,教职工在工资级别、职称评定等问题上标准不一、矛盾较多,影响队伍稳定;也使得公安教育目标混乱,主线不明,主体意识不清。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明确公安院校要以职业教育为主要目标,结合学历教育,办出公安特色;其次,统一公安院校教职工与警察的管理,统一公安院校与公安机关的职称、级别,并明确职责,从警察业务专家中聘任培训教员,实行教师与警官轮岗。

在解决上述大问题之外,要实现“警务诊所教学法”还必须做到下面几点:首先,必须实现培训教员与公安一线警员无缝对接、交流、互换等,克服实践中教育训练与人事管理制度衔接不畅的问题;其次,解决警察培训政治性与实战性、开放性的关系。鲜明的政治性是人民警察最重要的特征,但是目前警察教育培训资源有限,可以考虑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日常或工作业务中进行;第三,加强培训资源整合,加强培训院校与参训单位的协作,防止出现参训单位经费充足而培训院校经费不足的局面;第四,加强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研究警察教育培训制度、研究警察职业素质结构,做到科学培训、有效培训;第五,克服目前警察教育培训覆盖面有限、部分培训流于形式的问题,力争实现培训全覆盖,加强培训实绩考核;第六,实现警察教育培训和人事管理动态化。警官可以转任教官,通过教学情况予以晋升。建立参训学员培训档案库,全程跟踪,分析考察;第七,加大基地建设,培训师生共享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与资源,实现公安院校、培训机构资源的全方位面向警察队伍开放;第八,实行录用、晋升和教育培训“一体化”,建设警察院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目标导向和过程控制确保教育培训的贯彻实施;第九,实现教学权的相对独立。公安院校、警察培训机构虽附属于大公安体制,但是在教育培训中必须掌握独立的教学权,防止行政色彩过浓而导致机制僵化。

四、法律诊所教学法应用于警察教育培训的前景展望

(一)实施步骤

法律诊所教学法应用于警察教育培训,即“警务诊所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警务诊所教学法”的理念和部分具体教学方式来丰富警察教育培训的教学方式,同时进行公安教育体制的制度性改革。这两个方面在第一阶段应同时进行,互相影响促进。第二阶段,即公安教育体制的制度性改革基本完成之后,进行系统的“警务诊所教学法”的推进,并适时出台法规文件,对该教学法的推行进行制度性保障。这两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公安教育体制的制度性改革,成功的关键是能否有制度性保障以确保其真正付诸实践。

(二)面临的困难

“警务诊所教学法”的实施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实现公安教育体制的改革、实现警察教育培训理念的转变、实现政策法律上对“警务诊所教学法”的支持,从而实现法律诊所式教学法与警察教育培训的契合,都需要高层指示和顶层设计,仅靠地方的“小打小闹”难成气候;其次,公安教育培训具有非学历培训的短期性、学员成分的复杂性、课程内容的特殊性等特性,要建构起各方满意的“警务诊所”非常困难;再者,虽然“第五次警务革命”即“新警察专业化”所要求的承担责任性、有效执法性、改革创新性、改革整体性与我们的警察教育培训有很多理念的共通之处,但是,这场运动毕竟还在发展之中,许多问题未有定论,将来仍会给我们的改革带来新的问题模式;最后,至关重要的是,“警务诊所教学法”的应用尚处于理论摸索阶段,还没有经验可资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困难颇多。

参考文献:

[1]张新华.关于民警在职教育训练新模式的思考.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2]蓝杨.我国警察教育培训应对世界警务革命的对策研究――国外先进经验的启示与运用.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

[3]张立刚.警务革命视野下的中国警察教育改革.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3

[4]戴宁.关于公安民警教育培训机制建设的几点设想.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第7篇

推动各项税收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奠定扎实普法工作基础

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普法教育工作,强化普法工作办公室职责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工作制度和当前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和方法步骤,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税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从而在组织领导和制度上保证了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税工作的落实与开展。

二、找准“着力点”,强化法制教育培训

我局把加强对税务人员培训、提高税务干部的执法素质作为今年“xx”普法教育工作的重点,创新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税务干部的法制意识、执法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一是在原有规划制度基础上,结合今年“春训”活动和打造“学习型”国税机关活动,制定《xx年度“春训”教育培训计划》和《全员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并设立“全局学习日”,为组织全局干部扎实学习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打下坚实制度基础。二是改进法制学习、培训模式,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家学者辅导讲座与税收实务操作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局班子成员带头学法、讲法,起到了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五个月来,我局完成了《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大大提高了税务干部的法律素质,为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充分利用内部局域网络资源,积极探索网络学习和教育新途径。在内网设置了“廉政教育”、“网送税法”等栏目,引导干部职工和广大纳税人学法、守法。

三、创新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充分利用今年4月份第19个税收宣传月契机,精心组织,创新形式,使税收宣传月活动有声有色。

(一)针对纳税人,采取个性化服务

以“百名局长千名税干入万户送税法”活动为契机。精心选择了各行业有代表性、典型性,辐射能力强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针对其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编写了若干份诸如“资源综合利用税收政策”、“矿山、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税收政策解答”、 “创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宣传资料。4月1日,由局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到**有限公司、**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社区、*超市、*店及若干乡镇赠送资料、宣传税法。在“*公司”,他们详细讲解了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这项政策,该公司预计今年可受益500-600万元。对“*公司”,国税干部告知其除继续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的政策外,还可对购进环保设备按投资额的10%抵免所得税,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又利于我县的生态环保,也是对“*经济区建设”的支持。在*社区、*超市和*卖店,国税干部们认真解读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关于鼓励全民创业的税收政策”、“德安县建筑安装工程耗用材料税收管理暂行办法”等与纳税人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

(二)针对社会公众,扩大宣传面,重点普及发票知识

1、精心制作宣传展板,参加市局在*市和中广场统一组织的税收宣传活动。

2、利用国税内、外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网及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平台,宣传纳税人权力和义务以及新的税政法规。

3、 4月23日 ,与地税局联合开展税务发票宣传活动。在县城人流最集中的时代广场向公众现场解答税务发票有关问题,指导如何辨别虚假发票,发放“纳税人权力和义务手册”和“发票知识手册”。

四、规范执法行为,大力开展依法治税

第8篇

今天的会议时间虽短,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意义重大。特别是鸣明同志的讲话,对于我们抓好今后一段时期的远程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前和会上下发的关于经费保障、教学资源建设、“双五好”和“示范点”活动创建等文件,将对今后的远程教育工作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今天的会上,县、乡镇、村和学校有几个单位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本地本单位抓远程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其他一些县也提供了经验交流材料,因时间关系,在会上没有作交流发言。这次会议材料准备充分,有借鉴作用和指导性,这些经验要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请大家回去后认真学习,相互借鉴。今天的会议,市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年度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总的来说,这次会议对各项工作安排十分明确,它必将对我市远程教育工作再创佳绩再上台阶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我市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于**年10月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并接收验收后,我们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在“管、学、用”上加大探索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果。试点工作至今已三年时间,可以说,今年是切实解决远程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重要之年,是远程教育工作进一步探索创新、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之年;也是出成果的关键时期,解决问题的集中时期,对上回答问题的重要时期。

为贯彻落实好鸣明同志讲话精神,我强调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要认真抓好本次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

这次会议的精神,主要体现在鸣明同志的讲话中。鸣明同志在讲话中,对一年多来全市远程教育工作作了简要回顾,充分肯定了在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学习培训、骨干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服务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等“五个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并总结出了“八必须,八抓好”的重要经验。这八条重要经验:一是必须注重认识深化抓好领导,不断增强搞好远程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必须注重骨干建设抓好队伍,努力提高远程教育“三支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必须注重乡土课件抓好开发,探索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必须注重学用实效抓好转化,增强教学方式的针对性;五是必须注重制度完善抓好落实,全力推进远程教育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六是必须注重优势发挥抓好服务,助推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建立;七是必须注重机制建立抓好创新,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工作新模式新途径;八是必须注重调研总结抓好宣传,努力提高对远程教育规律性认识和远程教育的知晓率和覆盖面。

同时,鸣明同志还结合学习贯彻贺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下一步全市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重点是在建立“八个机制上下功夫”。他明确要求:一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在建立服务“四在农家”建设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二要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在建立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效果评估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三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在建立服务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四要切实抓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站点“村校共用”工作,在建立“双促进,两不误”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五要加大乡土课件开发、教学辅助网站和资源库建设力度,在建立教学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六要继续加大骨干队伍培训力度,在建立“三支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七要积极开展“双五好”和“示范点”创建活动,在建立争先创优、示范带动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八要加大远程教育管理机构自身建设力度,在建立管理和工作指导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我们要认真领会鸣明同志的讲话精神,特别是他强调的八个方面的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

第二、要认真抓好关于经费保障等相关文件的落实

会前,市远教办就建立远程教育工作长效机制问题进行了一次全市性的调研,市里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党员干部现远程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创建“五好站点”、争做“五好个人”活动的意见》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于建立远程教育长效机制有重大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逐条逐项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一定要把远程教育各项经费落实到位。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市组发[2006]4号文件精神来操作,不要总是在这件事上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浪费时间、贻误工作。今天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参加了会议,会后各地各级都要拿出切实可行的经费筹措方案,市、县、乡三级按照2:5:3的比例匹配,该哪级匹配的哪级就要匹配到位,不打折扣,该财政预算的就要预算,该党费安排的就要安排,一分都不能少,及时足额拨付资金到位,切实解决好站点运行维护、课件开发制作和培训等相关运行经费。资金拨付情况要及时向市远教办反馈。同时,各县(市、区)委组织部、远教办、财政局要按照财经方面的规定,建立财经管理制度,强化资金调度管理和使用。文件下发了,市远教办就要加强跟踪督促检查,落实有关制度,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发挥作用,切忌不能挪作它用,一经发现,要坚决按有关财经纪律来处理,决不手软。远程教育是政治工程,民心工程,是政治项目,有关远教经费就是项目款,项目款是高压线碰不得,这要有政治敏感性。只要远程教育各项经费得以落实,特别是站点运行维护经费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就从根本上为基层解决了大问题,实实在在办了件好事实事,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就有了可靠保证。

二是一定要把乡土课件开发制作工作抓出质量。要把教学资源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做到硬件软件同步进行。**年至**年中央和省下达我市任务已完成,现正在完成**年至2006年度10.5个小时的任务,担任课件制作的单位要抓紧时间,务必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要继续按照“四个坚持”、“四个落实”的要求,把市下达的课件制作任务同本地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需求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各方,科学规划。在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同时制作好本地的乡土课件。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技术指标要求高、开发制作周期长、投入成本大,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为了抓好这项工作,市里成立了教学资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各级广电部门、课件开发制作承接单位,相互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明确职责,充分整合设备、人员、技术等资源。组织部门、远教部门要统筹安排,加强调度管理,提高使用效益,避免重复建设。

2、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乡土课件”开发制作的方向和内容,制定出切合“三农”实际的中长期教学资源建设规划,搞好2006年--2007年度课件选题申报,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乡土课件”开发制作。

3、**年--2006年度课件开发制作任务已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各地务必于今年10月31日前报市远教办,以便及时上报省和中央。一定要兑现课件开发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的要求。

三是一定要把“双五好”和“示范点”创建活动切实抓出成效。“双五好”和“示范点”创建是我市远程教育工作的一个创新工程,也是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对此,各地要对照市的有关文件的具体要求,按照“培植亮点,打造精品、以点促面,示范带动”的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对确定的示范点,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有所倾斜。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实施方案,精心规划、培植一批县乡领导挂帮、部门帮扶的“示范点”,通过1—2年的创建,树造一大批先进典型。要把“双五好”和“示范站点”创建活动同不断探索“管、学、用”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起来,同建立科学合理的远程教育考核评估体系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全市远程教育站点的工作水平。原则上市级“示范站点”每个县1个,县级的“示范站点”至少5个(其中学校站点至少3个、党员活动室站点至少2个)。乡级的“示范站点”每个乡镇2个。所挂帮点一般与基层组织建设挂帮点要一致,与“四在农家”创建挂帮点要一致,这样便于管理、便于建设,能较好地起到示范作用。

第三、要认真抓好学习教育培训和教学效果评估工作的落实

在检查调研中我们感到:轻管、轻学、轻用的现象在个别地方还比较突出,学习培训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致使设备闲置、资源浪费;村校站点“两不误、双促进”的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学习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建立远程教育站点的最终目的是要搭建学习培训的平台,如果远教设备不用于学习培训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抓好乡镇和村党员干部的培训作为远教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好,在下一步工作中:

一是要着力抓好乡镇、村远程教育站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培训。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省、市远教办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站点教学培训计划,重点抓好党员干部的集中学习培训。特别是要抓住冬春农闲季节、农时转换的时机,大规模开展集中培训。市、县两级远教办要加强督促检查,建立督促检查通报制度,完善教学效果评估机制。

二是继续探索农村中小学校远程教育站点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方式。要按照“共建共享,村校合一”的原则,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远程教育进万家”等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教学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各县(市、区)和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要清醒地认识到,农村中小学校远程教育站点是各地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决不能放松,更不能丢弃。要认真处理好学校教学与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关系,算好时间帐,打好时间差,落实好管理教师,解决好待遇,在建立“两不误、双促进”机制上下功夫。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在借鉴别人做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力求今年内有重大突破。

三是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学组织评估体系的探索和总结,按照科学、合理的要求,不断简练档案形式,创新评估方式。建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的考评制度,切实纳入年终考核的内容。同时,适时以召开调度会、现场经验交流会和交叉检查等形式加大远程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

第四、要认真抓好骨干队伍和远教管理机构的自身建设

要巩固去年站点管理人员三级联动培训的成果,进一步建立完善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今年各县市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那些刚调整进来的管理操作人员和基础差的人员再进行1至2期的培训。去年培训没有过关的站点管理人员,各地要安排时间对他们进行集中补课,合格后方可由市里发给培训合格证。各级远程教育管理机构骨干人员和各级远程教育分管领导都应进行必要培训。同时,要突出抓好市、县两级远程教育地方课件开发专业制作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课件制作业务水平。市里拟办1期课件开发人员培训班,各县(市、区)要把人员早安排好。要进一步加强远程教育队伍的管理,再次重申严格按市远通(**)13号文件的规定执行,不得随意调整,确保队伍稳定。

第五、要认真抓好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及自身建设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拿出具体的工作措施,围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任务分解,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明确工作完成时限、进度和质量,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原则,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教育、广电、网络公司、党校要发挥主要作用,其它部门要分头抓好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既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又要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特别是广电网络总公司、分公司要继续保持站点建设阶段的工作热情,站在讲政治、谋发展的高度,树立“大远教”意识,把网络管理维护工作拿在手上,放在心上,认真研究解决好网络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公司要督促分公司强化服务功能,全面推行全市远教站点网络运行维护承诺服务制,确保远程教育网络安全畅通。各县(市、区)要把解决本地远程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积极协调财政、编办等部门,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问题,如乡镇远教办机构设置及其管理人员的编制问题。希望目前县级远教办和教育局远教办、维修站人员尚未到位的,要尽快按有关规定物色选拔,抓紧落实,确保有人办事。

第9篇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盐城农发行全体干部员工。

第二章培训内容与形式

第五条培训内容包括一般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

(一)一般技能培训。主要开展适用于全体员工的通用技能培训,包括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计算机应用、公文处理、商务礼仪、安全保卫等内容。

(二)专业技能培训。主要开展提高员工专业岗位胜任能力培训,包括市场营销、信贷与风险管理、财务会计、业务软件系统、文秘、法律事务等内容。

第六条培训形式分为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员工自我培训。

(一)内部培训主要以行内业务骨干为培训师资,采取短期培训班、培训会、条线工作会议等形式开展培训。

(二)外部培训主要采取邀请外部专家开办专题讲座,参观访问先进单位,现场观摩学习等形式开展培训。

(三)通过定期举办员工岗位技能比武、业务知识专项竞赛等活动,引导员工开展持续学习、自我培训。

第三章培训管理体系与职责

第七条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由市分行党委统一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具体组织实施,市分行机关各部门、各县(市)支行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完成。

第八条人力资源管理部作为教育培训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全行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制定;

(二)审定各县(市)支行和机关各部室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加强内部培训师资建设;

(四)负责组织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培训任务;

(五)负责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和学分档案,对培训效果实施考核评估。

第九条建立兼职培训管理员队伍。市分行机关各部室和各县(市)支行明确一名兼职培训管理员,负责处理教育培训工作日常事务。

(一)机关部室兼职培训管理员职责

1.统计分析本部门年度培训需求,反馈至人力资源管理部;

2.根据人力资源管理部确定的年度计划,制定培训实施方案。

3.担任本专业业务培训内部讲师,准备培训资料;

4.负责对下级条线部门培训效果的督促考核,分解落实培训责任;

5.组织员工参加上级行举办的各类培训。

(二)县(市)支行兼职培训管理员职责

1.统计分析本行员工年度培训需求,反馈至市分行人力资源管理部;

2.督促本行员工开展自我培训,分解落实培训责任;

3.负责组织本行员工参加各类培训。

第四章培训需求与计划

第十条确定培训需求。每年11月初,由人力资源管理部向全行员工发放下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表》,各兼职培训管理员将本部门、本单位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表》汇总,于11月底前反馈至市分行人力资源管理部。人力资源管理部根据反馈的培训需求,结合党委发展思路,年度经营目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现状,形成年度培训需求报告,汇报市行党委。

第十一条制定培训计划。人力资源管理部根据经市行党委审核的培训需求,与相关部室协商沟通,设立具体培训项目,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培训计划,提交行务会讨论确定。

第十二条细化培训实施方案。按照经行务会讨论确定的培训计划和培训专业,由市分行相关部室制定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培训项目的负责人、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教师以及培训经费预算等。

第五章培训实施

第十三条培训实施过程应严格按照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如需调整,培训主办部门须提前通报人力资源管理部,报经行领导批准后予以调整。

第十四条每个培训项目原则上都要预留现场测试时间,对每位员工进行现场考试,考察培训目标实现情况,考试成绩作为参训人员计算学分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培训主办部门负责对培训过程进行记录,保存过程资料,如电子文档、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培训结束后及时送交人力资源管理部,建立培训资料档案。

第十六条培训期间,培训主办部门要坚持“谁培训谁负责”的原则,强化培训过程管理,详细记录参训人员出勤、课堂纪律、考试成绩等方面的培训表现,并及时将培训实施情况反馈人力资源管理部,确保培训效果。

第六章培训效果考核与评估

第十七条实行学分管理。每年为员工建立一张《员工培训学分登记卡》,存入个人档案,记录每位员工参加各类培训情况及所获学分,年底计算员工年度平均学分,并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年度平均学分在60分以下的年度考核不合格、80分以下的年度考核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第十八条建立动态培训考核体系。在每个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中设立具体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心得交流情况、现场测验成绩等内容,并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赋分。根据每位员工在培训中的现实表现对考核指标进行评分,计算个人学分。

第十九条实施双向考核,加强培训项目评估。每个培训项目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组织参训人员填写《培训评估调查表》,对培训课程安排、授课老师进行评估,评价本次培训效果,不断提高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七章附则

第10篇

2009年全市国税工作的基本目标是:一是税收收入持续高质增长。二是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运行。三是税负率和征收率继续提高。四是重点税源企业税负预警机制基本建立。五是全员岗位培训大力推行,岗位技能竞赛广泛开展,市局人才库初步建立。六是为纳税人和基层服务进一步优化。

一、大力推进依法治税

(一)依法组织税收收入。始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依法组织税收收入。

(二)认真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加强内外宣传和培训。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工作。加强政策跟踪调研。积极做好预征工作。继续抓好房地产等行业所得税管理,巩固和扩大征收阵地。积极推行部分企业所得税按预缴率征收工作。

(三)防范执法风险。增强执法风险防范意识,争取不出问题或不出大问题。特别注意防范服装加工、废旧金属回收及加工、外贸出口等税收管理中的执法风险。

(四)加大稽查打击力度。突破“办案是破坏招商引资环境”的误区,重拳出击,打击偷逃骗税。加强与公安经侦等部门的联系和配合,把案件办得更顺利、更圆满。实行稽查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奖优罚劣,提高办案效率。

(五)强化执法监督。全面运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强化税收执法检查。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二、深入推行税源精细化管理

(六)理顺机构职能。根据新所得税法实施的工作需要,在市局机关增设所得税管理科。将县(区)局、直属分局、开发区分局简并一个税源管理科,组建纳税评估科。根据省局统一部署,全面规范稽查机构设置。

(七)强化税源分析监控。出台《税源监控预警管理办法》,完善税源监控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税源分析机制。出台《税收经济分析管理办法》,加强税收经济分析,提高分析质量与效率。实施项目管理,打破部门分割,发挥整体效能,每季(半年)分二个层次召开税源、税收经济分析会。

(八)加强纳税评估与日常检查。制定、完善和落实纳税评估工作业务规程、综合性制度办法和反馈机制。加强纳税评估绩效考核。大力开展评估案例交流,每季开展一次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典型案例交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利用。将纳税评估与日常税收检查以及部分行业专项检查有机结合。

(九)加强各税种管理。加强“两税”管理。按照“以票控税、网络比对、税源监控、综合管理”的要求,以“一四六小”为抓手,加强增值税管理;做好消费税税基管理,堵塞征管漏洞。加强所得税管理。加强企业所得税日常管理和检查,做好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改进和加强汇总纳税成员企业所得税管理,加大联合审计和反避税工作力度;落实政策规定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的管理。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全面落实《*出口货物退(免)税工作规程》,搞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退税申报审核,及时办理出口退税和免抵调库,同时严防骗税案件的发生。把工作重心从政策管理转移到对税种的管理上来,积极研究管理中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办法。

(十)持续推进征管创新。制定《征管项目成果推广落实考核办法》,加大对原有创新项目的推广和落实力度,不断扩大征管创新的成果。积极探索征管制度、手段的创新办法。

(十一)研究解决税收管理新问题。高度重视关联企业、服装行业、超市、加盟店、小规模商业企业等税收管理新问题,积极研究探索强化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出台《服装行业税收管理办法》、《超市机打发票管理办法》。

三、着力加强经费管理

(十二)合法合规筹措资金。加强与地方党政的协调,切实“带好队,收好税”,做到有为有位,以实际行动争取各级政府给予国税部门尽可能多的经费支持。

(十三)科学合理优化公用支出结构。认真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研究制定系统招待费节减办法,合理控制招待费支出。严格控制车辆购置,加强车辆使用管理,节约车辆费用支出。开展争创节约型机关活动,节约办公经费。在调研的基础上,适时出台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

(十四)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决策程序,坚持集体理财,健全经费开支使用管控机制,提高经费开支透明度。坚持请示报告制度,坚持按权限办事,认真执行财务审批权限的规定,严格工程建设、大型设备采购等事项的报批。加强财务审计,改进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强化审计结果的综合利用。

四、有效增强干部队伍动力

(十五)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初步建立*国税人才库,建立相应激励机制。

(十六)进行稽查“主查员”试点。在稽查干部队伍中,通过一定的方式选拔部分人员为“主查员”,对“主查员”落实相应的责任和权力。

(十七)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真正把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当作一种责任,政治上悉心引导,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无私关心。放手让年轻干部施展身手、展露才华,对德才兼备、积极进取、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大胆提拔重用。有计划、分批次地让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的前沿阵地,接受磨砺和锤炼。

(十八)开展解决非领导职务问题的调研。

五、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十九)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作风建设,打牢思想基础。加强班子决策力、战斗力、执行力、凝聚力、影响力等“五力”建设,建设风正、心齐、气顺、劲足的班子。建立定期考核、评议、点评、提醒谈话机制。加强组织建设,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使用干部。

(二十)建立干部“流动”常态机制。建立健全包括岗位轮换、城乡交流、上挂下派、领导干部交流等一系列干部“流动”常态机制。

(二十一)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全面贯彻落实《*-2010年*国税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国税系统设区市国税局培训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分期分批开展各层次、各类别的培训。突出培训重点。在培训内容方面,突出对岗位技能、新知识的培训;在培训对象方面,突出对“十员”的培训,尤其是税收分析员、管理员、评估员、稽查人员的培训。针对成人教育培训的特点,改进培训方式,努力在培训课时安排、课程内容设计、培训方法技巧等方面采取一些新举措,提升培训效果。

(二十二)狠抓党风政风行风建设。抓宣传教育,健全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抓制度机制,落实惩防体系基本制度,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抓监督制约,认真落实《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强化“两权”监督制约,深化政务公开,加大税收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工作力度。抓政风行风,认真参与各级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活动。

(二十三)推动国税文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保持近年来国税文化建设的良好势头,以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动全系统国税文化建设。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增强干部、组织的学习能力。

六、努力提升服务协调水平

(二十四)强化为基层服务。落实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加强调查研究,解决困难,协调地方。加强工作指导,对主要工作应有明确的指导意见,同时注意执行中的纠偏。制定政策、布置工作时,充分考虑基层实际。对基层的请示事项,及时研究回复。大力清理、整顿各种不必要的文件、会议、评比和检查等项目,减少基层材料上报量,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改善基层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继续落实基层经费最低保障制度,确保经费向基层和征管倾斜。

第11篇

当前随着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政府体制机制的变革,乡镇干部的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复杂,对于干部的各方面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乡镇干部队伍普遍存在“断层”,60后即将退休,70后占主导,80后和90后偏少。乡镇年轻干部普遍存在成长慢、能力不足的问题,如何通过有效培养途径和方式促使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起来是乡镇干部培养和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和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理清乡镇年轻干部在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短板和不足,确保因人制宜、因岗制宜加大培养力度和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

一、概念说明

本文所指的乡镇年轻干部,其定义为编制在乡镇机关的35周岁以下人员。

二、乡镇年轻干部队伍的主要特征

(一)、学历高。与60后和70后相比乡镇干部相比较,年轻干部学历高,以季店乡政府机关为例:全乡共有年轻干部9名,其中中层干部1名,一般干部8名(包含1名选调生)。最大的34岁,最小的23岁,年轻干部的平均年龄为27.1岁。年轻干部全部为大学本科学历,其中全日制本科学历4人,在职本科学历5人。

(二)、本土化重。即使现在公务员考录制度越来越规范和完善,进入“体制”的考试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公平,但在乡镇一层,由于经济欠发达、方言不通、待遇不足、地方招考限制户籍等原因,更多的是本地大学毕业生报考,队伍本土化现象较为严重。以季店乡政府为例,43名干部职工中37名为孝昌县户籍,5名为孝昌县以外户籍,外地户籍中领导班子成员占2名,中层干部占1名,一般干部占2名。

(三)、去“官”意识强。由于年轻干部普遍受教育程度高,现在乡镇年轻干部更多是将这份工作看成是一份社会职业,能够理性、全面的看待自己所担任的社会角色,乡镇年轻干部普遍不会因为职业的原因就滋生“高群众一等”的“官僚主义”思想,但是与此同时也少了些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乡镇年轻干部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能力不强。乡镇干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乡镇干部直面面对的是农村,服务的对象大多也是农民,在农村工作中如何处理矛盾纠纷、群众意见等复杂问题是年轻干部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目前,乡镇年轻干部大多还忙于办公室的材料处理、数据填报等事务性工作,缺乏到“田间地头”的实践,对农村重大矛盾纠纷问题的处置能力基本为零。

(二)、群众观念不深。当前乡镇年轻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普遍缺失,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的“甩锅”心态普遍存在,在面对群众的诉求和呼声时漠然置之。更有胜者认为只要把领导交办的事做好就是最大的为民服务,对为民服务的理解浅薄。

(三)、工作作风不实。乡镇政府作为党和国家政策、方针、路线在农村的执行者,对农村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当前乡镇年轻干部存在“务虚多务实少”的问题,坐办公室多、下村实地了解情况少,部分乡镇年轻干部深入农村也只是“车子转一转、村委会坐一坐”,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乡镇年轻干部深入基层过少,直接后果是无法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不知群众所想所盼,为民排忧解难成为“无源之水”。

(四)、理论水平不高。乡镇年轻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进入机关之后,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相比在校期间减少了很多,大到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小到本级政府的扶贫政策细则,乡镇年轻干部的学习热情都不高。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习不经常。年轻干部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学习不自觉、不深入,存在“以忙挤学,要求才学”的不良倾向。学习上放松,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就会发生动摇。思想上缺乏党的教育将变得麻木,在贯彻群众路线和坚持群众工作等方面将是“无根之木”。

(二)、意识不深刻。当前乡镇年轻干部念念不忘的是工作环境调整,待遇上的相互比较,唯一遗忘的就是宗旨意识和民本思想。

(三)、事务较繁重。乡镇年轻干部需要的是到“村”历练,而不是天天“整材料、做报表”;需要的是全面了解农村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不是坐在办公室紧盯电脑屏幕。当前,乡镇年轻干部大多被分配到各办公室,每天需要处理大量材料,报送相关数据,这直接导致乡镇干部的能力没有得到质的提升,缺乏有效培养,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变得虚浮。

六、加强乡镇年轻干部培养和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传帮带机制。乡镇年轻干部认村(社区)认机关班子成员或者中层干部为师,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咨询、群众工作经验传授、深入一线示范学习、思想汇报等帮带工作,让青年干部能迅速提高业务水平、熟悉乡情民意。

(二)、建立教育培训制度。由乡党政办负责对青年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培训。精心设置学习内容,建立每半月一次夜学习制度;邀请相关专业老师讲课,一年授课确保24小时以上。首先,把对年轻干部的“三观”教育放在首位,在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上下功夫,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对年轻干部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打牢理论基础。其次,把对年轻干部的业务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在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上下功夫。坚持理论教育与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座谈研讨相结合,提高参训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克服年轻干部存在的骄傲自满情绪。

(三)、建立干部交流制度。一方面,对刚参加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青年干部,按个人特长和所学专业,安排合适的岗位;新录用机关干部原则上第一年必须到社区(村)挂职三个月,其他乡镇年轻每年下社区(村)锻炼半个月以上,每年分批组织社区(村)年轻干部到乡各职能部门挂职。挂职结束后由挂职单位予以书面鉴定,鉴定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对乡镇年轻干部要实施多岗位锻炼,每年组织干部轮岗锻炼,规定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不超过3年,对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乡镇年轻干部,优先安排到上级机关跟班学习。乡党政办积极争取乡镇年轻干部到县相关职能部门跟班学习的机会,做好对上派干部的考核,对踏实肯干的乡镇年轻干部要有意识“点训式”培养,尽可能安排到重要、艰苦的岗位。

(四)、定期开展年轻干部“谈心”会活动。乡组织办要牵头建立年轻干部“交心谈心”制度,邀请乡党委书记、乡长、组织委员等领导参与到年轻干部的“谈心”活动中去,一季度开展一次年轻干部“谈心”会比较适宜。年轻干部之间也要多沟通交流,要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加强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五)、定期开展年轻干部“团建”活动。机关年轻干部之间要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竞争的对手,要营造良性竞争和互助互帮的氛围,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乡组织办每年年初要拟好“团建”计划单,规定“团建”次数、设置主题、确定形式、做好考核、筹措经费,确保“团建”活动起到加强乡镇年轻干部队伍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

第12篇

1.加强教育培训师资人才的管理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永远是教学发展的核心重点。没有高质量的教官队伍,再完美的教学设计,再领先的教学理念,再先进的教育技术对民警培训工作都将是无意义的。1.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官队伍。要结合本地区的公安工作特点和优势,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吸引高质人才进入教官队伍。要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正成为教官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念,就必须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教官水平决定在训民警水平,教官素质决定在训民警素质,教官知识能力决定在训民警知识能力。要在晋职晋级、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稳定的奖优赏优政策制度。这是教官队伍建设中吸引人才、稳定队伍、提高水平的战略方向。注重教官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教学水平可持续发展。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学机构,可通过理论和实战集训,组队深入基层所队调研,开辟新知识新技能“第二课堂”,广泛开展警务技能研讨会、研讨班等方法,不断提升教官的知识能力和教学训练水平。建立健全教官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的评估机制,正确引导教官通过“终身学习”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拒不参与继续教育,或在职培训效果不佳,教学脱离公安实践的教官要予以淘汰。2.优化教官知识结构。教官要能够运用教育技术,掌握学科最新进展,把握政策导向,组织领导团队开展教学工作。要避免教官只懂警务实战技术,不懂课程研发;只能具体操作、不能教学设计;只会动作示范、不会讲解传授。要鼓励教官突出自身专长,优化知识结构,努力自主研发课程,设计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还要搭建学术专业平台,鼓励支持教官开展警务实战理论和实操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随着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全警大练兵、苦练基本功等活动不断深入,各地培训机构的实战教学水平迅速提高,经验日趋成熟。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迎潮冲浪,将自己优秀的警务实战教官打造成“掌门人”级别的教学精英,从而在警务实战教学、学术领域打上自身独有的“烙印”,将警务实战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2.加强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管理

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安教育培训质量。教育培训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现代教育培训中,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课程资源和装备资源等四大方面。1.师生资源公安教育培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而学员的实战经验丰富。虽然经过多年的轮岗、选调,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仍没有根本解决。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学生资源是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源之一。为此我们建议:一是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但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是在教学任务下达时间短、警种专业教学特殊等情形下的一种无奈之举,难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的一贯性、连续性。二是开放互动课堂。开放互动课堂是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而由实战经验丰富、表达能力良好的优秀学员进行典型案例讲解或模拟实战演示。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精通实操(战)远远不够,只有上升到潜意识中的实战理念,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环境、情境中应变自如。而从实战上升到理念,需要教师的高度总结、概括、升华。2.课程资源目前在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中,课程开发、研发、创新热度高,课程资源积累、共享、开放忽视多,造成重复开发、研发、创新,造成大量的、不必要的、本来就稀缺的教学资源浪费。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从省部级机构到基层公安教育培训机构,都应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应包括教案、讲义、课件等图文材料,也包括视频、音频等课程媒体材料。经典的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可通过定期的评比入选、更新。优秀的新研发、新创新课程优先入库。课程资源库在内部应完全公开、全部共享。二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辅助资源库。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的教案、讲义、课件等研发可能需要使用的文稿、书籍、图片,以及经典实战案例、视音频资料(的可设立访问等级)等,建立较为完善、全面的课程辅助资源库。课程辅助资源库的建立,可以极大方便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官根据需要研发、更新课程内容,而不会将宝贵的备课时间用在寻找、搜索具体素材方面。3.装备资源目前,我国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仍处于初级起步的发展阶段。虽然上级对公安教育培训多年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但教育训练基地硬件建设装备资源发展仍处于滞后状况,影响了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上层次,上水平。

3.坚持广泛调研与科学设置课程相结合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教育培训工作谋求新发展的措施和途径,就必须找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与公安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从而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而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则是极为有效的工作方式。一是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教育培训机构教官,必须带有明确的调研课题或课程研发方向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由于教育培训机构派员深入基层调研与轮岗交流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建议教官调研者可任基层所队临时副职,以便于教官调研者能同时调研基层所队领导和普通警员实际警务工作的真实情况、面临的真实问题,从而研发出更受基层欢迎的、更贴近基层警务实际的教育培训课程。二是课堂调查问卷。在教育培训期间,应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参训民警的意见和建议。既可对授课教官的水平能力进行正确评估,也能便捷获知基层的课程培训需求。三是利用内部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广泛征求基层单位和基层民警意见。四是加强与科研单位和上级训练部门的沟通。为把握国内外教育培训动态,了解当前和将来公安民警应对新形势和新局面所必须具备的前沿理念和前沿知识,应广泛加强与有关科研单位和上及训练部门的沟通联系。五是加强教学交流。加强与省内外相关教育培训单位的横向交流,可以掌握教育培训发展动态,更新教育培训理念,学习好的做法,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通过调研和交流,促进培训机构掌握基层警务真实情况,了解实际需求,从而把握重点,创新思维,更新理念,将调研中吸取的意见建议和发现的问题,融入到新的教育培训课程之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和基层工作需要的“科学、实用、高效、规范”的训练新机制,逐步实现警务实战训练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教育训练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确保培训实效。

4.在课程设置中贯彻教育培训理念

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特殊职业从业人员并非是天生就有特殊能力的人,而是由“普通人”通过专业训练设计和培养出来的。对于警务工作来说,警察强于普通人的力量更多来自于专门的警察装备和专业的警察训练。当今发达国家的警察教育培训,教给学员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输诸多先进的警务理念并贯穿培训始终,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的警务生涯,从而内化为执法理念。为此,要坚决将教育培训理念贯彻到课程设置并落实到教育培训之中。将先进的教学设计、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先进的专业教育心理学方法加以科学整合,将会培训出具有优秀执法理念的警务工作者。

5.坚持纪律教育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要把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的队伍,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的队伍,就必须将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与理论、实战教育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以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种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警察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状况。”根据当代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心理学相关观点,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是一个长期综合过程。必须遵循他律时期、自律时期和价值目标形成时期等三大发展形成时期的特点,耐心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为此,教育培训应相应地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主体形成阶段——主体反思阶段——主体自觉阶段,从而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

6.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只有理念上的创新,才有实践上的创新;只有战略上的前瞻,才有实际上的推进。新时期的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敏锐把握时展趋势,树立符合不断发展的警务实际要求的培训新理念。1.教育培训管理者要立足实际,加强战略前瞻性研究,引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战略性前瞻研究,是把握未来发展、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发展趋势的研究,但要立足当今、不能好高骛远。一是知识上要与现代科技进展——特别是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保持同步;二是建立健全警务教育培训大数据系统,综合科学分析,完善优化公安教育培训课程体系。2.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是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必要前提和必由之路。其特点是分析过去、探索发展,立足当前、预见未来,依据进展、把握趋势。要创新公安教育培训工作,教育管理者和管理部门,就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二、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课程设计的启示

课程设计,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课程设计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课程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侧重于技术层面,即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各种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另一个层面更为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准备。也就是说,课程设计是指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科书等,为决策部门服务。(一)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现代教育心理学各学术流派对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的教学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重点强调知识、技能和各种学科的价值,倾向于教师为中心,重视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揭示价值观;认知过程取向强调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必要技能和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本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强调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为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以达到自我实现提供机会。为此,教师必须提供一个有利的情境,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学习;社会重建主义取向强调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要使社会成为更加理想的社会,在课程中就要表现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现实的理想和未来的憧憬,帮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和社会调查等参与到社会的结构与管理之中。社会重建主义取向不仅强调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而且还要具有改造社会的意识和本领;科技取向强调运用各种设备和媒体,确定更有效的方法完成事先所期望的任务。而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科技取向常常运用其它课程取向的观点。各种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比如系统理论课程设计,总体课程设计可依据理论体系以科目为中心进行设计,使系统理论体系层级叙述完备、框架构成逻辑性强;在重点知识点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设计,以调动学习兴趣、记住重点、掌握难点;在知识理论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力透难点。(二)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更多地倾向于多种取向的综合。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采取多种整合或综合优势的取向,兼顾系统的学科内容、学员与公安工作实际的需求,以使设计出的课程能够发挥更全面的功能、获得最好教学效果。单一形式的教育培训课程设计不可取,但亦不能因为热衷于跟潮流、多取向而忽略教育培训的宗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必须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

三、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技术发展的启示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受构建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教育心理学理念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实验技术日新月异,而许多心理学实验技术已经证实可以走出实验室而广为教育工作者采用。如设计型实验或设计型研究、心理学网络实验和测量技术、交互式学习技术、学习兴趣的任务内测量技术、认知负荷测定技术、概念图与图论测量技术等。而大数据综合分析整合技术、多价值取向教育技术则必将是未来教育技术学实际应用的大趋势。(一)大数据分析整合技术是宏观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趋势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海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目前最火爆、最前沿的科技界概念。大数据的特点为4个“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即: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EB级别,甚至达到“恐怖”的DB、N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第三,价值密度低,分析整合价值、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根据以上,我们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优点将是多方面的。1.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可以保存完整历史培训档案大数据特点之一就是数据体量庞大而价值密度低。由于大量的阶段性价值淹没在海量数据之中,许多数据或许目前看不出价值,但若干时间之后都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数据、历史史料。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仅需要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和海量数据硬盘阵列,及时输入上课信息即可简单组建。当然,许多目前看来非常琐碎的信息,譬如:学员出生日期、籍贯、学历、培训经历等身份简历信息、授课教官的身份简历信息、上课情况、教案、讲义、课件、上课视音频文件、学员因公负伤或牺牲情况、学员获奖晋升情况、学员工作差错处分情况等等,都可输入大数据系统。目前看来越琐碎越普通细节的相关信息,越具有历史保存和未来分析价值。2.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分析目前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有力工具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将是分析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最权威的报告。由于大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种类繁多齐全,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既可分析诸于教育培训与受训学员立功授奖、受伤牺牲、差错事故的关系,亦可从长远角度分析受训学员家庭子女因素对教育培训效果的影响,还可分析整合多因素、多技术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综合影响等等,从而可以对当前的教育培训效果作出科学权威评估和评价。3.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开展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依据由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的科学性、权威性,对当前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合理内核和存在问题进行真实展现,从而成为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最科学、最权威的依据。(二)多价值取向教学技术是课堂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堂教学技术更多地倾向于多种价值取向的综合。无论是警务理论教学还是警务实战教学,每节课程都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单纯内容教学,所以也不应该采取特定价值取向的教学技术。1.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以最佳教学效果为目标教学,包涵“教”与“学”两方面概念。最佳教学效果,就是教的好、学的佳的理想教育状态。各种教育心理学流派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的课堂教学技术,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对象选择合理的价值取向。比如手枪应用射击教学,总体课堂教学可依据以科目为中心进行开展;在手枪应用射击实战理念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采取实战案例法教学技术;在应用射击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体验实操实练。2.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与教官教学艺术相统一由于各个教官知识阅历、气质类型、表达艺术不尽相同,课堂教学艺术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教学内容完全一致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官不可能采取或使用完全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教育培训理念的核心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效益。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官个体差异性是授课方式方法和教学技术生动化、多样化的有力保障。但只有将教学科学上升到教学艺术,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前提是,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与教官教学艺术完美统一、完美合一。

四、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的启示

当前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范围十分宽泛,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心理健康等内容,教学重点一般集中在法律基础知识、公安业务知识、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方面,范围宽泛,内容丰富。依据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及发达国家警务理念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警务理论教学未来趋向于整合成“一个素质、两个理念”为主体内容的综合教学模式。“一个素质”,指的是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心理健康、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两个理念”,指的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等。“一个素质、两个理念”的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叠,但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向上有差异。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是人民警察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是人民警察在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的基础上,自觉履行职务与义务、限制性行使权力的认同和认可。

五、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实战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