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远程教育培训计划

远程教育培训计划

时间:2022-07-06 11:31: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远程教育培训计划

第1篇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管理

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集专业性与业务性于一体的工作,集成度高,综合性强。为加强此项工作的管理,确保我校远程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成立了保沙中学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采取必要的措施,建立完善、有效的培训检查、考核、评定制度,保证培训质量。

二、培训模式:

1、全体集中培训;

2、按教研组分组培训;

3、小组相互合作,相互帮扶。

三、培训目标

通过不同层面的培训,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了解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的目的意义,骨干教师能在学校承担示范、公开教学的任务。全体教师必须掌握计算机和Internet的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资源的二次开发。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素质,具有研究探索与远程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能力。

四、培训内容

培训工作分“基础知识”和“综合利用”两个阶段进行,“基础知识”部分配合中小学继教《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利用光盘及课件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培训Windows系统基础知识、Office系列软件含word、excel及powerpoint,常规电教媒体的使用技术。“综合利用”的培训是在“基础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展开,主要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与应用。根据培训对象,灵活变动,如一般任课教师可以不对excel知识进行要求,而对班主任则要有一定的要求;对50岁以上教师不要求制作开发、制作课件,只需能利用我校农远资源网及网台的资源或使用其他教师优秀课件。

五、培训时间及任务

利用周三下午第七节课例会期间、周六及周日灵活安排。

六、培训、考核方式

学校组织校级培训,分项目进行,培训结束后,进行评价并登记建档。

第2篇

我校地处巷道乡西部,有教学班3个,学生80多人,教职工4人。多用途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室一间,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接收设备一套。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机构

为扎实有效地保证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和充分发挥项目的有效作用,我校成立了以王世英校长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别落实了各成员的工作职责。

二、建章立制

建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偏远地区中小学教育的关怀和重视,为此花费了巨资,对项目学校寄予了殷切希望,希望这一项目的实施能为项目学校学生通过教学接受全新的教育信息,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为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厚望,把此项工作做好做实,学校必须有一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我们根据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设备以及开课的特点,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反复讨论修改制定了既符合远程教育特点也符合我校实际的《远程教育接收机房管理制度》、《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培训计划》以及《远程教育教学计划》等。为使这些规章制度不流于形式,真正落实到实处,我们将采取各种措施,定时不定时地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记载,并与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选先结合起来。

三、培训使用

时至今日,远教设备的使用将近一年时间了,我校已开始将远教资源拿出接收室并进行了二次整合运用于教学中,我们从本学年开学后就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以及教学课程计划。各种计划力求有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务求实效。

四、经费保证

尽管党和政府斥巨资为我校送来了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所需的设备实施,但在今后长期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中,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保障其正常运转,满足培训和教学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为此,我们计划从信息技术教育经费中挤出一部分,以解决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的经费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以满足培训和教学的需要。

五、今后打算

为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做好做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好抓实此项工作,首先是在下学期一开学就正式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努力做到“三性”,即教学要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再次,进一步加大对全体教师培训的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和应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不仅能熟练地操作各种设备设施,而且能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并起到示范作用;再次,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及教研活动,研究如何加强适合学校实际的资源建设。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依托网上的优质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与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目的,以推动教师终身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选择能承载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形成课程目标明确,结构优良,内容精当,设计合理的培训体系,促进我校教师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优质资源和有效服务。

二、培训目标

(一)通过学习新理念,研究新课程,掌握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能力。

(二)提高高中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保证广大教师有机会接受高水平的优质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三)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四)促进“人网”、“因特网”的结合,确立共建共享优质资源的开放高效的现代教师培训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我校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五)进一步明确实施教师网联计划,推动新一轮教师培训的目标与任务完成。教师远程教育培训总结

三、培训时间和课程设置

本轮培训为两个周,每位教师在两周内完成县局规定的在线学习任务。远程培训的课程设置是一个相对稳定、及时更新的动态体系。

第一学段:

公共课培训

第二学段:

按学科培训。

四、注意事项

第4篇

2010年,笔者有幸在意大利萨兰托大学接受为期两个月的远程培训系统的管理培训,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管理、远程教育方法和远程教育工具等内容。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远程培训系统的管理知识,而且学习了意大利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一、细化需求分析,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一个完整的培训流程应该经过“培训需求分析―根据需求设计、选择培训课程具体的授课过程效果评估”四个步骤。根据不同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是进行培训的首要任务,计划是为行为准备服务的,是具体工作的进程安排。每位学员在培训前,导师都会对学员进行充分了解,通过与学生谈话的方式交换意见或填写相应的表格,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学历、经验、特长,甚至“黑色背景”等等,了解学员参加培训的最终目的,然后根据每位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详细的职业培训计划。这其中不仅包括开展理论培训、实践练习计划,还包括为每位学员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就业计划,指导学员及时就业,并且进行就业后的情况跟踪,对学员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我们目前虽然也有类似的就业服务,但在制定培训计划方面缺少针对性。目前的培训计划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的,然后再进行招生宣传,使学员按部就班地学习、培训。我们应该改变思路,根据每个学员自身的情况(知识、技能、长处、经历等)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培训计划,使每个学员都能真正学到技能,并且稳定就业。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培训中,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导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获取。在培训过程中,每节课的导师都要与学生积极互动,甚至让学生模拟导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心。这就启示我们,职业教育要更加重视学生,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

三、采取灵活有效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在培训过程中,教师首先就本次培训内容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创设环境,让学员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共同探讨,以合作、探索和自由发现为导向,运用演示法、参观法、讨论法、模拟法、实习实验法等方法,富有建设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加大教学的科技含量,课堂教学有张有弛,这与传统的讲授法――“填鸭式”教学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个体化教学,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均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完善培训效果评价体系

职业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让受训者能够掌握具有即时性、操作性和生产性的职业技能。意方的培训机构在培训结束后对于培训效果的检查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笔试、操作性测验等方法了解学员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考察学习成果;通过问卷调查导师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综合素质和培训场地、培训教材等主要环节,调查培训目标与工作任务的匹配度,并进行一系列的量化评分,从而比较全面、可靠地评定整体职业培训目标的完成情况,并且进行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我们量化标准、改善手段、完善职业教育培训的评价体系有重要作用。

第5篇

近年来,陕西省旬阳县积极整合部门教育培训资源,高起点构建大远教工作格局,实现了“远教搭台、部门唱戏、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目标。

“远教搭台、部门唱戏”,健全运行保障机制。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成员单位广泛参与的资源整合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二是明确部门职责。明确要求县委组织部对整合利用工作牵头抓总;县农业局负责做好农业信息站软硬件的升级改造;县文广局负责文化共享工程设备管理维护;县电信局定期对各站点网络线路进行检修。三是加强督导考核。健全完善远教设备管理、网络维护、学用组织等工作制度;建立资源整合利用工作督查通报机制;加大远程教育特别是资源整合利用工作在党建目标值责任考核中的权重。

“一点多用、多网合一”,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一是设施设备共配,实现“一点多用”。将文化、广电、农业、计生等部门投入到农村的电脑、电视、投影仪、图书资料和其他文体设施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多功能服务型站点,发挥站点综合效益。二是学用平台共享,实现“多网合一”。通过网络链接技术将旬阳党建网、旬阳远教网和各涉农部门网站有效整合,在不同网站系统之间实现登录互访、数据互换和功能互补;搭建远教云端服务器,整合文化共享工程平台资源,互通有无,相互促进。

“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构建远教特色课堂。一是人才人力共用,发挥聚合效应。给各级管理员加担子,实行“一肩挑”、AB岗制度;确定专门技术人员组建技术服务保障队伍;建立教学辅导专家队伍;整合县电视台及各局电化教育力量,健全教学资源开发队伍。二是培训计划共订,实现资源共享。各成员单位结合农村实际制订部门年度教学计划,进一步明确培训要求,确保计划可行性。县远程办对各单位上报的教学计划进行分类汇总,统筹安排。三是教育培训共办,发挥综合效益。各成员单位组建“农村政策宣讲团”“普法教育讲师团”“实用技术推广队”等,定期提供服务;依托“太极城大讲堂”“乡村讲堂”和“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大规模、集中性的培训辅导;建立16个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统一;推行“远教+协会+公司+基地”模式,协调统一发展。 (屈崇伟)

第6篇

(一)远程教育已成为我国农村信息化骨干网络建设的载体

首先,远程教育可以发挥信息交互技术的优势。我国农村地区的继续教育是远程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农村群众自身素质普遍较低,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就必须采用直观形象的教育方式来进行,这样才能达到继续教育的目标。将远程教育应用于农村再教育时,要充分采用IPTV技术,并将其运用于种养殖方面的技术培训、政策和法规教育、电影和电视等文化宣传,使声音、视频、图片、文字融为一体,这样能使农村群众更容易接受这些新知识和新技术,同时也激发了农民再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远程教育能充分发挥出信息量大和覆盖面广的资源优势。远程教育运用到农村建设中,其内容涵盖是非常广的,如种养殖技术培训、相关技能培训、农业加工制作信息、市场预测信息、农产品供应信息等。再次,远程教育能够将平台相互共驱、网络立体交叉的传输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如我国甘肃省天水市建立了网络平台,将现代的远程教育与广播、电视和党建、手机信息、农村文化的共享工程等公共信息服务的资源组合起来,让卫生、农业、劳动、科学技术、教育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公共信息资源为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服务。

(二)远程教育已成为农村农业发展信息化服务的主体

第一,远程教育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资讯服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技术力量,对农村市场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对信息结构进行调整,并进行进一步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拓宽渠道进行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和分析,并且要以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如以图文、视频等方式及时将一些农业信息和教育信息提供给农民。第二,远程教育能为农村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远程教育目标就是促进农业发展,而农业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农村信息资源,远程教育可以为广大农村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第三,远程教育建立了联系村庄和农户的农村远程信息的服务系统。使用IPTV网络的技术手段,主动覆盖广大农村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增强宽带互联网模式下的终端网站建设,尽早实现标准的、统一的、集聚功能较强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系统。

(三)远程教育已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业务平台

首先,远程教育是农民工获得就业创业的这个概念的教学平台。通过播放农民工的创业视频,增强农民工创业的理念。通过对农民工的宣传和教育,给农民工一个正确的就业观,并建立创业的概念。其次,远程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市场信息平台。可以为农村劳动力市场建立远程服务的信息网站,为群众和招聘的企业建立一个信息的桥梁,为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信息的集成。同时,利用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站,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及时、可靠的外部工作信息。再次,远程教育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从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合适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并将远程教育网络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加强对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管理、使用,及时公布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学技术、党员教育、实用技术、劳务力转移和农产品营销市场资讯,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不断改善和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根据市场和就业的需要,采取具体的方式,对群众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对政策、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整体质素。

(四)远程教育已成为农业产品交易信息的渠道

第一,远程教育扩大了农业产品的商业信息和浏览数量。远程信息网能够让农民及时地进行农产品价格以及预测信息等查询,为农村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农民不仅不受远程教育网站信息查询的限制,而且也可以浏览企业商务信息,这主要通过图形web集群和影视版的辅助教学站点来实现,它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信息服务。第二,农产品的商务信息功能也能够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得到进一步强化。远程教育网络的信息渠道主要是图形网站、视频网站以及门户网站,在信息的同时,强化了远程教育。第三,远程教育是农民群众的留言板或论坛。网络辅助教学的网站提供了留言和论坛功能,使农民群众在浏览信息时可以反馈一些商务信息。

(五)远程教育已成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首先,教育模式要改革创新,制定好远距离培训计划。要将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普及到省、市、县三级,职业技能培训要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资源有很多,并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甚至有的比较落后,因此,要尽可能做好各类培训资源整合工作,将农业技术培训课件的制作作为重点。针对普通农民群众而言,他们没有机会到专门的培训机构去参加培训,因此,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对其进行技术培训,能够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为发家致富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远程教育中心只有贴近农村和农业的特点,做好区域内的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设计,制定一个长期的培训计划,完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才能对农村农业的产业化提供人才支持。其次,建立和完善学习的需求预测与反馈机制。应组织、收集、汇总和分析农村群众对实用技术的学习需求,确定课件制作的重点内容。对关键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实用性技术,要适时开发和研制有针对性的、能在教学平台播出的教学课件。再次,通过“互联网电视+基地农户”的教育模式培训农村中的实用性人才。把各种农业实用技术课件,通过远程网络分发到各播出平台,根据专业及时组织农民进行培训,使用“基地”、“示范点”进行现场实战训练,采取大辐射的方式来促进技术的推广。最后,教导学生要因材施教,进行分类训练。远程教育应根据“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少什么,补充什么”的原则,采取各种手段,培养迫切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在培训内容上,加强课程编排的计划性,讲究制作的配套,突出乡土特色,加快有地方特色的资源库建设步伐。充分考虑各地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差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培训,使农村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本土化、系统化、实用化,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大大提高农村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六)远程教育已成为农业产业升级的发动机

第一,引导农村农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项目+远程+基地+农户”、“农业合作组织+远程+农户”、“专业市场+远程+农户”、“公司+远程+农户”等模式制作远程教学和学习的配套模式,提供有针对性、真实性和时效性的市场资讯和专业的培训,指引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在项目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提供及时的农业信息服务,发展远程教育网的集聚功能,在促进项目的基础上,努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质量。第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管理和科学决策。农民透过远程教育网可以检索到生产和管理的信息,进行合理判断,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产决策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有力支持,最大限度地避免农业经营的风险。第三,促进对农村产业群体的知识普及。远程教育应采取价值链接方式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连接到农业产业链中,使农民在工业化生产和管理中成为知识丰富的员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二、远程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

远程教育能够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而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基层党员干部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应当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收看教育片、宣传片,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农村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提升基层党员干部自律意识以及管理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规模培训,将培训基地、培训力量和培训资金有效地整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远程教育提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其涉及的部门较广,因此,必须将这些部门的力量有效地整合起来,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确保各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共同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实践证明,在党员干部培训中采用远程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总之,远程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促使其更好地为农民发家致富起到带头作用,促进信息技术融入到农村种植业中,为培养创业致富本领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知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让老百姓先富起来是我党的重要政策。目前,我国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外出打工、自家的种养殖业、承包的种养殖业以及个体经营收入。其中外出打工和自家的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收入。要想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就需要提高农民的知识,而农村远程教育正是信息技术培训的关键。通过远程教育,将农业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到广大农民中,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远程教育能够给农民带来新型的服务。首先,可以加强农民群众的学历教育。其次,可以加强农民群众的技能培训。大力加强新农村科技培训工程的建设,以远程教育为主体,持续开展现代化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再次,可以提供农民个人素养。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中开设农民论坛,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积极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村委会还可以定期在闲暇时间组织农村群众到村委会中观看与农村村民有密切关系的教学视频,如种植技术视频、养殖技术视频等,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农民群众也可以相互讨论,这样不但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殖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远程教育要充分发挥技术培训优势,使农民自身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基层党员干部与村支部干部要定期了解农民所掌握的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另外,对于一些返乡的农民工而言,没有一定的技能就难以实现自主创业,因此,应该加强职能部门的资源整合,对这些农民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进而使他们的就业能力所有加强,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提高市场经济意识

第7篇

一、明确任务、提高认识、认真落实

我校对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认真领会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把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迅速启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为了争取主动,学校先后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远程教育项目工作。

XX年7月,对远教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具体设备为接收天线、数字接收机、电视机、电脑等),8月初,远程教育项目培训启动,我校选派了两名教师去沈阳参加了培训,历时5天,学习了远程教育的基础知识,微机操作基础及远程ip接收系统的安装、调试及相关知识,并获得了省级培训证书。三月份正式投入运行,接收教育资源,获得同步课堂、综合信息、信息技术、农业技术中的大量资料,极大的方便了师生的教学活动,为教师备课、上课、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素材,为我校师生吸取新的教法、学法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于8月份,我校又派了两名主任级领导参加了省里的管理者培训班,学到了许多专业方面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省级培训合格证书。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细管理

经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员由懂业务的专职人员1人,兼职人员2人(由对此项目的爱好者组成,他们经过我校专职人员的培训)担任。具体负责管理全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为了更好顺利地运用设备,发挥远程教育项目的优势,我校还成立了教研组织机构,组员由中学部各科教研组组长和小学的学年组长担任起到了头雁作用。

同时依据上级的标准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宣城市第二小学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做到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明细管理。

三、开辟时间、有序组织、积极培训

为了普及远程教育,我校开辟时间,利用每周五的最后一节学生扫除的时间,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了培训,学习dvd、电视机和计算机的使用,幻灯片制作等技能,培训面达80%。培训人数73人。

为了更好的有效的使用远程教育项目资源,我校对教师以学科为单位进行远程教育校本培训,由参加过远程教育培训的教师承担指导全体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主要内容是组织教师观看远程教育节目(如示范课、同步课堂);根据校本培训计划及周工作安排,由指导教师负责对教师进行微机基础的培训(如windows xp 操作、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另外,我们已经把接收的全部视频刻成vcd光盘,统一安排教师利用接收到的教学资源(如示范课、同步课堂及相应学科课件),在光盘播放教室直接进行学习。使教师进一步掌握了使用农远设备获取教育信息的方法,从而有力的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达到了资源共享。

技术人员,在搞好培训的同时为了把工作开展得更好,设法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另外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和影片处理软件《会声会影》等,并学习了各种格式的刻盘技术。为做好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拓宽途径、认真整合、大胆运用

首先给予充分的时间做保证,每班除了每周一节的计算机课之外,另外为每班开辟了一节课时间,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光盘播放室和多媒体教室任选一)我校充分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纳入到我校的教学计划当中。

充分利用远程资源进行教研,发挥远程资源作用,在各科教研组长的带动下,每位老师对设备运用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电化教学的能手。语文教师董久永,能熟练地运用资源制作课件,并由学生进行操作,完成了一节戏剧赏析课,受到了全体教师的好评;语文教师杨宏伟,带动本年组的语文教师吉香清,利用资源进行期末复习,成绩有了历史性的突破;英语科教师杨丹,利用资源上课,得到了县教研部门的认可;生物科教师周玉民,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信息,对七年级的上册的整册教材进行了电子备课,并在县教研会上做了展示,取得了颇佳的效果,所上的课也被评为市区级优质课。

在运用远程资源上,我校还打破了学科的限制,除了语数外物化等学科外,学校倡导音乐、美术等其它学科,也要充分利用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德育方面,远程教育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在下载的资源当中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资料,还有一些历史资料,德育处能充分利用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国旗下讲话,到各班德育活动的开展,教育资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上学期五年级班主任何强生老师设计的关于以抗日为主题的班会就有效地利用了远程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科研方面,过程教育资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校负责科研的石凤琴主任,经常利用资源,查看其它地区的科研资料,结合我校的实际,确立科研项目,开展科研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使我校的科研走在了全县的前列。

四、及时清理、定期除尘、精心维护

在运用设备的同时,我们更注重设备的维护,我校的专职技术人员,每周对设备都进行一次维护,包括学生机的磁盘清理、卫星接收电脑的d盘的空间清理、户外的天线接线口、及其它设备的外壳除尘等。在假期里,每周由专职人员到校,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通电,工作一个小时以上,确保我校农远设备的完好。

六、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合理规划

第8篇

关键词:职工培训 石化企业 培训机构 发展设想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273-02

国有大中型石化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持续有效发展的根本还是人才。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石化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把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通过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促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机构改革的历史原因。各企业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却并不平衡,有些企业设立了专门培训机构负责本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还有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对培训工作的管理也呈现分散无序的状态。为此,笔者以洛阳石化为例论证了在石化企业设立培训机构的必要性,并对培训机构成立后的建设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

一、成立培训机构的必要性

中国石化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要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战略。根据这一战略构想,必须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培养力度,为企业持续有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凡是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该充分整合与挖掘企业现有的培训资源,尽快成立内部培训机构,以适应今后企业不断发展对培训工作的需要。

1、便于理顺关系,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第二次培训工作会议指出:明确培训机构定位,调整理顺培训机构隶属关系。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畅通投资渠道,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培训水平。会议还要求:人事部门要逐步从具体的事务和直接办班中解脱出来,由办培训向管培训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管具体事务向管方向、管政策转变。

因此,成立培训机构能够理顺企业培训工作主管部门与各基层单位之间的责任关系,改变目前各单位职工培训工作单兵作战、管理分散、多头对外等问题,从而使培训工作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深化培训的效果。

2、可以为各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企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是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直接决定教育培训的效果。目前,石化系统部分企业成立了自己的培训机构,从整体情况来看,普遍运行良好。发挥了对培训工作统一管理的作用。其他企业也需要自己的培训机构,来培训自己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级技能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便于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成立培训机构后,可以全面推行培训目标责任制,逐级落实培训责任,对培训规模、培训效果、培训管理、基础工作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作为评价单位领导班子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4、可以进一步完善选人、育人、用人一体化机制。成立培训机构后,可以坚持把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员工培训与选拔、使用、待遇等的统一管理,把员工参加培训情况作为岗位胜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5、有利于加快建设区域性特色培训基地。我们相当一部分特种作业在中原地区都是优势项目,完全有资格、有能力取得其取证、复审的资质,并且经过系统整合后,完全有可能成为区域性特色培训基地。但目前多数还要依靠社会机构实施。教育培训机构的设立,为基地建设提供了最大可能,它不仅方便工作开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效果,在为企业做好服务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创造效益的着眼点之一。

二、培训机构建设及发展设想

为达到相关要求,我们对加强洛阳石化培训机构建设问题提出以下设想:

1、调整、充实职工教育委员会。我们企业职工教育委员会成立于1982年,在企业的教育和培训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原职工教育委员会名存实亡,需要进行调整和充实。建议新的委员会由人力资源处、组织部、安环处、工会等单位组成,其职能是:加强企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研究,牵头进行培训项目和课程的开发,全面规划培训工作,审定培训计划,定期召开培训会议,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等。

2、人事部门要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和支撑体系。(1)完善培训管理体系:第一,健全培训管理体制,加强分级管理。第二,建立健全培训考核机制。第三,配合“三项工程”,完善选人、育人、用人一体化机制。(2)完善培训支撑体系:第一,明确培训机构定位,调整理顺培训机构隶属关系。第二,完善培训基地网络布局,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第三,坚持开放办培训,有效利用外部优质培训资源。

3、培训职责由培训机构履行。为适应新形势,培训机构成立后要坚持以特色立机构、以质量兴机构、以改革强机构的原则,积极推进培训创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根据目前培训工作现状,我们除进一步整合、加强安全培训外,还要适应形势,创新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即要进一步加强需求调研,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进一步完善培训手段。进行培训专业项目和课程的开发,创我们企业教育和培训精品项目及课程品牌,力争在集团公司的50个精品项目和50门精品课程中榜上有名。为此,我们培训机构将设立“三基”培训、班组长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全员培训及劳务员工培训项目,从内部人手,加强自身建设,以期全面提高培训实效。(1)建设专业化安全培训基地。探索安全培训的流程化、模块化管理,着力提高工作标准和安全培训的实效性。提前谋划,及早动手,有针对性地加强软件、硬件武装,进一步提高设施建设和保障水平,努力建设安全培训教育和实训基地。(2)建设远程教育培训基地。按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尽快建成投用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和完善远程教育日常管理,拓宽应用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功效,为各类人才的学习、进步提供主动服务、个和有效服务。(3)大力开展特色培训塑造工程。开展特色培训方式塑造,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培训手段单一、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特色培训塑造,积极创新适合单位实际的特色培训方式,促进岗位练兵的日常化和制度化,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效果明显、全面开花、生动活泼的培训局面。目前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针对企业实际,开发培训管理人员培训项目。集团公司培训会议要求,培训管理人员应熟悉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掌握现代培训管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我们要针对企业实际,进行此培训项目的开发,开发和设计相关课程加强洛阳石化培训管理人员培训,以促

进培训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加强班组长培训。在总结以往开展班组长培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创新做文章,探讨和创新班组长培训内容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组长新任资格培训和审证培训等,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洛阳石化实际,行之有效的班组长培训模式。以促使班组长能力的提升,搞好“兵头将尾”的工作。三是加大力度,狠抓落实,落实全员素质提高工程。在新形势下,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扎实工作,按照集团公司教育和培训会议精神要求,开发全员培训课程,有序、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培训,力争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四是大力开展劳务员工培训项目。目前,洛阳石化使用的劳务员工已达1500多人,主要分布在化纤、炼油等各个用工单位,已经成为洛阳石化职工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劳务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尽人意,对他们的培训已迫在眉睫,下一步培训机构可结合全员培训项目的开发,有针对性地开发劳务员工培训课程,努力把这个培训项目做好。五是加强调研,促使“三基”培训再上台阶。洛阳石化开展“三基”培训已历时四年,积累了一定经验。今后,我们将在加强培训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力度,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需求,开发相关课程,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促使此项工作再上台阶。(4)深入开展“名师带徒”活动。要充分发挥企业现有高级技师、技师的资源优势,形成高技能人才带徒传艺的制度化操作。选择有培养潜力的青年人才,与高级技师、技师签订培养协议,以加快青年骨干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实现知识、技能和优良作风的有效传承,缓解人才接替矛盾。要强化名师带徒的日常管理,建立名师带徒活动的评审和表彰机制,完善高级技师、技师年度考核评价标准,将带徒效果与年度考核和酬金支付挂钩,进一步调动高级技师、技师带徒传艺的积极性。(5)建立机制,采取专、兼结合的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满足今后培训工作需要,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机构设立后的师资问题:一是加强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取招聘的方式,从企业内部选调具有一定管理和实践经验、热爱教师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专职教师队伍。同时,对专职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到高校和外部培训机构参加系统的培训、业务进修,到基层调研、挂职锻炼,保证他们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年。通过学习、培训及进修,让老师们参加国家考试,取得相应的培训师资质,如安全培训师、注册安全工程师、企业培训师等,促使教师提升综合素质和胜任能力,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提升其业务水平。加强兼职教师的动态管理,坚持企业内部选聘和外部聘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三是充分利用外部优质培训资源。在坚持以我为主、提升自身培训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培训的需要,适度引入外部优质培训资源为我所用。加强与国内高校、企业、科研单位在人才培训方面的合作,通过联合办班、师资共享等提高培训实效,并学习借鉴其先进的培训理念,不断提高自身培训能力。四是打造远程教育师资队伍。远程教育师资具有其特殊性,其建设水平和人数必须要跟上企业远程教育站的发展步伐,才能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一支熟悉远程教育,以少量专职教师为核心,大量各科类兼职教师、辅教人员为主体的师资队伍。为此,我们要配备专门的远程教育培训人员,并根据需要对远程教育培训师进行教学技能的培训,以保证最新的教学技术充分发挥作用。

以上是笔者结合洛阳石化实际对石化企业设立培训机构的一些思考。笔者认为,在目前形势下,石化企业设立培训机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只有通过不断地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发挥好培训机构的专业化、规模化优势,为企业培育更多更好的人才,才是企业不断走向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保证。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基层教育培训;生产技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科技进步和电网发展的新变化,使得电力企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对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在素质、能力、专业等方面都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必须有充分的人力资源作保障。但是,电力企业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匮乏、重学历轻能力等现状。本文结合当前电力行业及基层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基层职工教育培训进行探讨

1、基层职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力企业基层工作,不仅要保证安全生产,而且要抓好职工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任务重,压力大,头绪多。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些成功的职教经验,但随着电力行业跨越式发展步伐的日益加快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使基层职教工作中一些不适应的问题日益凸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工学矛盾日益突出

基层是一个企业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最小单元,基层职工是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手段的具体执行者。基层单位如何在圆满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又对职工适时开展严格、认真的培训,这个矛盾始终困扰各级管理者:只抓生产,不问培训,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培训,又使大量的现场工作无人去做,管理干部的精力又被转移,工作与学者双管齐下,使任务愈显繁重不堪,不少所谓在实践中学习,将知识用于实践的道理浅显明了,但具体操作起来很难。如检修专业中某些工种职工,日常工作从表面上看似乎很是清闲,但临时性的抢修任务又非常频繁,难于将其组织起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业务演练,职工整天忙于现场工作应急,而疏于业务知识的学习,疏于技能操作演练,从而导致业务素质提升缓慢,影响工作效率。大量的时间疲于应付工作,使职工陷于这样的恶性循环,领导有意见,职工有怨言,职工教育培训难于落实,队伍整体素质难于得到有效提高。

1.2 职工队伍参差不齐,职工素质提升缓慢

基层职工特别是农电工,文化水平高低不一,业务技能参差不齐,这给基层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一视同仁,因水平不一,难于取得应有的效果;实行区别对待,重点人重点辅导,凭基层现有的培训力量十分有限,也不现实,这使得基层部分单位不得不在培训工作中自动降低标准。而且随着企业规模迅速膨胀,基层工作业务量急剧增加,而新招收人员和业务骨干向业务管理层和一线倾斜,导致专职从事职工教育培训的人员严重不足,又常常疲于应付一些常规性的培训,无法承担对新知识、新业务的培训,基层培训工作始终在低水平循环。这种内容陈旧、重复,方法单一的重复培训,久而久之,就会使增训的组织和参加人员出现教学两厌的情绪。

2、基层职工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培训工作前期投资大、运转周期长,其成效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衡量,但笔者认为,只要上下联动,共同努力,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新思维方式,开拓新的方法,就一定会显现职工教育培训的优越性,更好地推动企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2.1、充分利用局域网的优势,利用现代培训技术手段开展培训工作

从现代培训技术的特点分析,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远程教学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培训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大培训的信息量; 其次利用远程员工培训系统还可以改善教学和学习的条件,使员工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有利于个别化训练和提高; 还有利用DTS 等先进培训工具,模拟现场情境,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效果,极大的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采用远程培训的方式,极大节省培训费用,达到优化培训资源共享的目的。目前,电力企业内部局域网络已经延伸到各个乡镇供电所,基本可以覆盖到每位员工,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已经在总公司建立,且资源非常优质和丰富。完全可以满足基层供电企业专业技术性强、下属单位分布广、员工分散不易组织集中等客观因素。远程培训教育系统还能够很好地为电力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培训、考试、作业、交流、调查、统计评估等多功能服务,能够实现对电力知识进行自学、培训、练习、网上考试、调查、交流和资料查询等功能。因此远程教育是基层供电企业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将在基层供电企业的教育培训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2 努力构建培训新机制,强化培训管理和方式创新

教育培训实现知识理论型向岗位技能型转变。教育培训内容应有针对性、实用性应特别强,注重实际突出技能训练,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针对人才培训什么内容。培训管理思路要不断创新。以现代培训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方向和培训需求,创新培训工作思路,实行培训项目负责制,培训效果考核制,培训管理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使培训管理水平真正得到提高。由注重外部人授课转向注重内部人员的授课。企业培训的课程设计和传授由局外人员完成的话。常常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在于局外人员对企业内部状况没有很深很细的了解,因此他们所设计的课程内容往往和员工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无紧密的联系。这种情况在基层供电企业培训工作中同样也存在。由于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突出,因此更应注重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人才优势,让本企业的高级技能人员充当培训人员的角色,开展企业培训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的培训者,由于对自己的企业情况、员工层次、水平和素质都了如指掌。因此他们知道自己的员工需要什么,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2.3 采取积极措施,促使企业员工对培训工作产生内在动力

(1)切合工作实际,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配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实施过程中,针对基层员工的实际,从工作需要出发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开发不同的培训模块,划分培训层次,设计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使每项培训都能与工作关联紧密,把基层职工培训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在制定计划时充分考虑到培训时间与生产任务的矛盾冲突,尽量将培训时间安排在生产任务较轻的季节,做到内容精练,时间紧凑。培训可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新员工、青年员工、老员工),采取不同方式有的放矢开展培训,保证所有人员都有机会得到适时有效的相应培训。

(2)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将教育培训与职业晋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加强激励机制的奖惩力度,实行责权利严格考核,提高职工的竞争意识,增强职工参与培训的自觉性,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加强基层职工职业生涯管理,将教育培训与职业晋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职工自主选择,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充分调动职工主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结语

基层供电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创新中不断的探索,应逐步建立“全员参与、系统培训、终身教育”模式,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员工教育培训新格局。在争当知识型员工,创建学习型组织,构建和谐企业中,基层供电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关注教育培训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把握重点环节,不断实现管理、方法、手段上的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会不断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第10篇

1编辑继续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1.1组建统一的培训机构,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

省级新闻出版部门要真正做好本行政区内编辑的继续教育工作,可以通过组建或者与高校合作的方式,建立和完善省级教育培训机构,制定继续教育规划,将管理人员、教学场地、教学人员、教学设施和教学培训计划落到实处,建立编辑继续教育定期轮训制度。出版单位要将继续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建立健全编辑继续教育机制,根据省级新闻出版部门的统一部署制定本单位编辑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保障编辑参与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时间,并将编辑考核、晋升与继续教育挂钩,营造良好的继续教育氛围。编辑要打破“学历教育一锤定音,继续教育无足轻重”,“没有继续教育也能胜任工作”的思想和观念,要从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角度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据美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的测算,近十年人类知识总量已达到每三年翻一番,到2020年甚至每73天翻一番的速度。面对知识增长的裂变,继续教育已经成为编辑生存发展的必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编辑每年必须给自己安排出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积极主动参加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才能事半功倍地干好本职工作。

1.2选择科学的培训内容,选用多种培训形式

选择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是提高编辑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除了编辑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在当前出版环境下,编辑所在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数字出版知识也是编辑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编辑人员的工作年限、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工作岗位不同,对继续教育的期待和要求必然相差甚远,因此,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必须科学合理地制定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大纲,组织编写继续教育教材,让继续教育发挥应有功效。首先,培训大纲对课程的设置要完整、优化,力争做到分门别类,因人施教。可以将编辑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作为必修课,学科专业知识、数字出版知识作为选修课来设置教学模块,编辑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模块。其次,继续教育教材既要保证科学性、系统性,还要有层次性和时效性,将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数字出版前沿问题作为继续教育的主题,而不是对老问题或者基本知识点作重复讲解和阐释,要让编辑的每一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最后,采用多种形式拓宽继续教育渠道,既鼓励编辑人员通过在职进修、从事学术研究、参加学术活动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科专业知识,也要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互联网、慕课、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推广远程教育培训,将国家和省级出版管理部门培训班的内容通过网络向全国、全省出版系统开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编辑人员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参与培训活动。

1.3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

要达到继续教育的预期效果,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严格进行管理、监督和审核必不可少。由于受机构、人员的限制,加上编辑人员众多、继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很难对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学时做出准确认定,因此,编辑继续教育要落到实处,出版单位的配合和参与非常重要。首先,要改革继续教育评价体制,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下放权力,增加出版单位的考核权重,让出版单位负责本单位编辑人员继续教育的初审工作,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审核和认定。其次,对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内容以及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集中面授内容的考核,除考察学时外,还应该考察成绩,编辑只有通过笔试或者面试,方能正常结业。最后,除了培训班集中学习,编辑公开、参加学术会议、专业讲座、学历教育、在线学习都可以折算成学时,累计为编辑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具体折算标准由出版单位制定,并报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2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编辑人员只有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将学习当作一种习惯,当作一生的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接受继续教育,掌握最新的编辑专业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尤其是数字出版的知识、方法和手段,提高各方面的素养和水平,方能在行业内获得更大的发展,为繁荣文化和出版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刘锋 单位:湖南大学出版社

第11篇

一、培训形式和成效

总结蓬莱市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其实施主体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开展的各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针对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所涉及的技术要求,而开展的一种教育培训方式。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培训等。二是以农广校为主体开展的农民学历教育培训与技能培训,是针对农民所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现状和文化程度,而开展的大中专学历教育和初农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三是以农业项目实施单位为主体开展的项目培训,是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而对项目区农民开展的专题培训。农广校以其完善的体系优势、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势和灵活办学的机制优势,已成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实施主体。

蓬莱市农广校建校30年来,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针;坚持“稳定中专,向两头延伸”的办学思路,充分发挥全国农广校的体系优势,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向下延伸,在农村开展农民培训;向上联合有关大专院校开展联合办学,举办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现已发展成农民教育培训、大中专学历教育、转岗培训等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模式,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截至2011年底,已累计毕业中专学员3836人,大专以上学员1143人。共完成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305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5100人、农民创业培训500人、职业技能培训获证578人、绿证培训获证1943人。每年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50多场次,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了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

二、存在困难与问题

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师资力量亟待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

二是基础条件建设缺位。农广校现有的校舍、设施等大多是建校之初建设的,多年来缺乏基本建设项目支持,年久失修、设施陈旧,硬件条件、教学手段亟待改善。

三是培训任务繁重。农村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主体发生深刻变化以后,现行农民教育培训目标任务、教学模式、办学路径、方式方法、管理制度、教学质量都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四是投入不足。农民培训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一方面,公共财力有限,无力全面顾及;另一方面,由于农民思想保守,不愿自己承担教育培训费用。

三、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思路、目标与对策

(一)发展思路

根据农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需求,采取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常年性培训与季节性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与普及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既要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更要立足于更新观念、传播普及法律、文化、生态、卫生、市场营销等知识,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根据农村经营主体的多样化、现代农业的高度组织化程度,把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办到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中,加快培养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进农民职业教育深入发展。

(二)发展目标

要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主攻培养生产经营型、技能服务型和农村发展带头人三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特别是着力培养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农机能手、动物防疫员、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主体,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发展对策

1. 强化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社会性事业,涉及的行业和专业门类众多,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因此,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政府统筹,加大对农民职业培育的财政投入。把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2. 建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由农业、人社、教育、科技、发改、财政、广电、涉农部门等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农业局。联席会议负责审查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教育培训资金,指导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综合协调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研究解决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 改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条件。一是建设标准化农广校多媒体培训教室,配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固定课堂”用于学历教育、重点班和提高班培训。二是配备“农业科技直通车”建设“流动课堂”。利用车载设备将农民所需的大量技术光盘、录音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送到农村,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千家万户,放给农民看,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三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村级站点建设,依托村级站点平台,组织农民收看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广在线”等远程教育网的网络视频,建设“网上课堂”。

4. 加强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培训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关键。

一是选拔各方面专家、技术人员、农村能工巧匠组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讲师团,建立师资库,实行动态化、规范化管理。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是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选送教师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能力与水平,逐步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学、教研组织体系,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三是开展教学能手评选和优秀课件评比活动,组织优秀教学能手讲公开观摩课,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开展教学课件比赛,提高教师教学课件制作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5. 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突出技能、注重实效的培训理念,采取集中培训与进村入户、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常规培训与特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与内容,让农民学到知识和技术,学到掌握市场信息的途径,实现农民教育培训从就业型向创业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受体型向主体型的彻底转变。

一是开展学历教育培训。依托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百万中专生计划”,组织农村青年、新成长农村劳动力、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

二是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培训。配合国家在农业领域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对项目区的农民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在项目立项时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培训,通过招投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方式确定培训机构,按照项目方案开展培训,为国家涉农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开展阳光工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行业,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要制定培训规范、考试考核标准,按照培训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技能鉴定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四是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计划。重点培养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支持他们成为企业家和各领域专家。有计划地输送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经营基础、市场意识和创业能力强的农村青年,参加创业培训和到各类龙头企业学习锻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12篇

一、职业资格培训的两个重点

正如人生的境遇一样,生存和发展是两个可能相继亦或烛立的过程。当前,我国既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1100万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又有百万计的高薪者、高层次专门人才在不同部门和岗位上流动。这样,前者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后者的“充电”,就成为职业资格培训的两个重点。

(一)认证考试,高层次人才培训市场的热点

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的作用空间变得更大,在“人才股”升值的同时,通过不断“充电”使自己能量升级的冲动,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强烈。人才市场也随之出现了新的概念,由原来的高学历、高职称即人才,转变为有需要即人才。而人才的供需状态是变化的,这世界惟一不变的恐怕就是“变化”这两个字。随着职业半衰期变得越来越短,职业资格证书的保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一般最长不超过5年。人才不充电就会折旧,所有高薪者,不学习,不到5年就会跌入低薪。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各类资格证书达300种以上,并且每年出现50种以上新的证书。以往市场上以电脑、英语入门培训和技能培训为主,如今高级管理类培训几乎占据了培训市场的半壁江山。雅思(1ELTS)、托福(TOEFL)、NIIT课程及证书、CISCO认证、注册银行审计师(CBA)、国际项目管理资格认证(1PMP)等等,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二)资格证书,就业准入通行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4年4月26日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中对于就业基本状况的概括是这样的,“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就业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继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就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长远的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灰领”人才在经济持续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也为大学生(包括成人教育学生) 提供了广阔的职业选择空间。“灰领”并不是介于“蓝领”与“白领”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指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强创新能力、掌握熟练技能的新兴技能人才,就是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复合型人才。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新的有独立性的智能结构、职业特征的人才类型,它标志着中国从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的转型已经开始。资料显示,中国城镇企业共有职工1.4亿人,其中高级技师仅占0.41%,技师只占3.1%,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20%-40%;也就是说,中国至少还缺3400万“灰领”。在服务领域也从传统的一般向更高级的服务,比如电子商务、信息咨询这些发展。我国近年已初步建立起就业准人制度框架,目前已经对90多个技术性强、服务质量要求较高和覆盖面广、流动性大的职业实行了就业准入制度,涉及到的职业工种1000多个,劳动者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从2002年开始,国家实施《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计划》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并启动了“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训计划”,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提高全体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着重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培训,培养一批企业急需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中国政府把再就业培训作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常规性制度确立下来,政府组织实施了“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拒绝结构性失业,实行“业本学习”计划,为转岗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教育和培训,继续教育应该有所作为。

二、建立与职业资格培训相契合的继续教育教学体系

(一)以职业资格证书主导我国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

继续教育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摆脱普通高校的模式。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是单一的固定学年制,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按部就班地一学期一学期地完成学业,学校视学生为无差别,同等对待,按同一标准、同一速度进行教学,学生没有选择权,不能自己选择兴趣爱好、学习速度。 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是要害所,在。与国外的能力本位职成教教学模式相比,虽然教学大纲规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5:5,学校在最后一学期或最后一学年都为学生安排有实习训练,但是由于经费、时间等等原因使得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培养高质量的职业人才。必须以职业资格证书为主导,促进教学改革,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两种证书制度。以职业能力为基础设计职业标准,以职业标准为考核标准,摒弃单纯的死记硬背知识式的考核。建立自己的职业资格认证系统,鼓励企业、行业建立完善自己的职业岗位标准、认证。

加快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评估和学分、学历认证制度,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高涨的教育需求。“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为发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提出了一些制度创新措施,如“逐步确立以学习者个人为主体、用人单位支持、政府予以必要资助的继续教育保障机制,建立对各种非全日制教育培训学分的认证及累计制度”等。试图整合普通高校和高中后及大学后继续教育各类资源,建立相互沟通衔接融合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形成终生学习的公共资源平台。

(二)编写与职业资格培

训相适应的继续教育教材 教育内容与实际生产力发展相脱节是一个突出的现象,以现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课程教材为例,大部分是普通大专教材的压缩本,编写方式也是按照传统模式,遵循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由概念讲起,经过定理分析,最后进行应用解题,课堂时间往往被定理的推导占去大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更没有把当前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最近成果融人进去。虽然近期新的职教,教材在内容上增添了前沿性知识,在编排上也有了一定的改进,但还是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模式。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编写的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给了我们启发。该套教材的特点是。

首先,定位于中短期职业培训教材培训时间在3―6个月的培训用教材,服务目标以在职人员培训教学为主体,兼顾参加转岗和再就业培训的人员。

其次,以“实用”、“管用”、 “够用”为编写原则强调教材的非系统性,最大限度地体现技能培训教材的特色,以岗位技能培训为教材内容的重点,并杜绝“偏多” “偏深” “偏难”。内容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实际以最新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为尺度进行编写。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对《标准》中要求的技能和有关知识,均作了详细的介绍。 另外,参照“模块式”教材编写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设备(工具)知识、技能训练五大基本模块构成教材体系结构。充分重视内容的先进性,在强调内容实用性、典型性的同时,针对该工种的当前特点和发展趋势,尽可能地把一些相关联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方法介绍给读者。

(三)应用电子远程教育开展职业资格培训 应用电子远程教育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发展趋势。但是,在我国,由于各地经济条件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在推行职业资格培训时,出现了制约发展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职业培训经费不足,培训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需要;缺乏能覆盖地区及全国的现代化的职业培训设施和手段;师资条件非常薄弱;适合远程教育使用的文字、音像教材和教学软件也相当欠缺;教学方法、技术手段落后,特别是适合开展远程职业培训的网络技术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只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共享,才有利于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利用电子远程教育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不仅可缓解在职业资格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职业资格教育培训的升级与质量的提高,这也是适应教育资源开放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的要求。

(四)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