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美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育

时间:2022-07-27 10:0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美术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美术教育

第1篇

    一、从美术教育的目的任务来看。

    德国巴伐利亚州(1985年颁布)小学美术教育目的任务是,为儿童提供自由绘画的机会,激发他们丰 富的想象力;使儿童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得到快乐,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创造能力;教师应指导儿童有意识地注 意和观察,在熟悉制作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基础上,发挥他们的表现能力(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参观教堂 和博物馆,使儿童有机会看到真正的艺术品;使儿童在年度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装饰布置和多种形式的游戏 表演。

    日本文部省(1980年实施)新订的小学美术学习指导精神(目的任务):①培养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 ;②培养儿童热爱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情操;③努力发掘每一个儿童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智能和技能;④造就轻松 、活泼、充实的校园生活气氛;⑤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则的同时、对孩子进行适合其个性和能力的教育;⑥精选 教学内容,调整授课时间;⑦各校谋求更加具有弹性的教育,即根据各地区儿童的不同情况,制定贴切可行、 各具创意的教育方式。

    我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①小学美术课应使学生掌握 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品德 、意志的培养;③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大纲制定的教学目的来看,德国、日本的美术教育注重素质的培养,重视人的创造能力与评价能力,强 调个性形成,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把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 面谐调的人,将生活乐趣、艺术实践、社会服务三者统一。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除了讲究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外 ,主要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别考虑政治前提下的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美育。这说明中国在小学美术 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础和本国国情,正在逐步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方向转换。

    二、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

    德国、日本普遍重视美术,小学美术课时安排每周2—4小时,多于我国小学美术每周2课时(不能保证 )的安排,从时间上保证了孩子们的学习。美术科在学校教育中与语言、数学等其它学科具有完全等同的地位 。绘画、立体制作和生活用品制作占有很大比例。德国还把舞台表演与布置(综合艺术)纳入艺术造型艺术进 行学习。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广泛,德国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只有以大纲形式印发的教学建议,低年级不单独 开设美术课,内容的选择几乎由美术教学全国规划。日本虽有美术教科书,也体现出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教学内容做到以提示、启发、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创造能力。以小学一年级为例, 摘录如下:

    德国巴伐利亚州:①学习内容——用彩色铅笔或粉笔进行绘画(儿童遇到的人和物);学习目的——激发 想象创造。题目的例子——我和我的圆锥形纸袋(德国风俗,新生入校第一天每人带一个彩色圆锥纸袋);我 喜欢的人;我们的街道;30号的孩子们;有两个鼻子的女巫;山谷中旅行遇到了侏儒;修长的汉斯;肥胖的 迪思。题目举例——“这样一个女巫”的教学,首先朗读或讲述,接用一个布袋木偶进行表演;儿童自己设想 各种女巫,如天气女巫,并描绘出她们的外表;尔后儿童绘画;最后共同观看完成的图画。

    除以上内容外,还有②舞台的景象;③用管状颜料印花;④用水彩色绘画的基本常识;⑤填色画;⑥观看 图画等。

    日本的低年级美术教学内容则包括:造型性的游戏(玩砂、化妆等)、绘画立体(泥塑、纸模型等)表现 、制作使用物品和观赏作品。教科书很少介绍作画和制作的必要知识,而是以学生们的作业(作品)再配上简 短生动的文字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想象、创造。课题有:《画相扑》、《买果汁》、《到了花之国》、《 贺卡》、《请柬》等等。

    我国一年级美术教学内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例:有基本形状和色彩的认识;画出生活中与此形相似的某 些事物,如方的手绢、圆的气球和三角形的小旗、制作拉花、小彩旗、泥塑小动物等。有些省编教材,像湖南 新编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一册还有撕贴、折剪等乡土美术内容。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受大纲指导, 考虑得很完善、很周全,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国外,但在美术课时的安排上归类为“小三门”(音、体、美)之 末,绝大多数学校(特别是乡村小学)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我国的小学美术还只能是起调节语、数主科的 间歇课,课程设置和实施与大纲教科书形成一定反差。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还需从教学的条件上来保证贯彻落 实。

    三、从教学的条件上来看。

    德国、日本属于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的国家,有能力多途径支持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上充分体现出来。德 、日两国各学校均有专门的劳动、美术教学。教学设施相当完备,除了必需的绘画工具材料外,还有各种木工 、美工造型机械的工具,便于学生制作不同材质的工艺物品,各种标本、写生教具一应俱全,让学生按需所取 ,潜心投入美术的学习之中。有些学校的美术教学条件是中国专业画家都无法相比的。两个国家的教师工作都 很忙,地位也很高,教师必须取得相应较高的职业文凭和执照才能当一名美术教师。多数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校 外环境都注意艺术的影响,学生能够经常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参观、欣赏品位较高的美术作品。

    中国的经济起步迟,教育的投入很少,相比德、日的教学条件就显得寒酸。大、中城市的小学美术教学条 件很不健全,师资素质较低,缺少场地和设备,加之对学校美术课程的不够重视,中国小学美术以素质培养为 主导的教学还显得很薄弱。

    四、从课程教学形式来看。

    德日学校课堂授课完全是开放式的。教师只是提出任务,稍加启示,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各取所需,各 得其乐,让学生在成功里进步,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师是活动课程的准备者、组织者,只在学生 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帮助他们,真正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

    我国小学课堂授课绝大部分采取的严谨的准备,一环一环进行教学程序,追求课堂的主动性,以保证完成 教学任务,主要还是教师为主导,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地吸收。听课看课都讲究形式,实际效果如何是不管的。 很多优秀的课,都只是以形式丰富多彩,像唱戏式的用上很多道具来评定的,讲得细、讲得全、讲得稳,就是 好。课堂授课还受到很多局限,教者费心,学者费力。

    课堂授课的开放与束缚、灵活与机械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近期目的来说,中国的 基础教学好,而长远来说,各种能力,包括学习的能力就显得比外国学生差些,不少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学 生并不是掌握了创造性的学习方法,而是通过大量的加强补习或“勤学苦练”来取得的,造成了有些学生高分 低能、动手能力差的状况。德、日学生就显得有魄力、有能力、有闯劲。

    五、从教学效果来看。

    德、日美术教育以全国的重视和有利的条件,保证了美术教育以至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实施,学生整体艺术 素质要比我国的高,以至于所有国民对工作、对生活的艺术品位都显得高雅、文明,对工作对事业也就求新、 求异、讲究创造性。由于社会制度的原因,德、日中小学生在升学、就业的多种学科选择中,还直接影响到美 术素养的提高与发展。进入美术院校学习或从事专业美术的人才毕竟是极少数。这并不影响到国家的美术教育 的目的。像日本和光大学教授藤泽典明所说:“我们通过这个学科(美术)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 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的人,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 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谐调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我国的美术教育效果和现状极不平衡,大中城市比乡村要好,沿海地区比内地、比边远地区要好。全面发 展尤为突出者有之,在国际绘画、制作比赛中获金奖者有之,画家、美术家辈出,基础教育好的一面是世界其 它国家无法相比的。当然,这还得力于有条件进行校外培养教育的部门和家庭,从小从早望子成龙是中国教育 的一种特殊现象。然而,破烂的校舍、缺少专业教师、没有教学设备和没钱上学的学龄儿童还客观存在,这不 能不令人担忧。中国美术教育要面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受教育者,想必是艰难的。

    综上所述,我国美术教育的规划设想、前景是好的,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教育的目的、教学的内容、 条件、效果上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事业将在不遥远的将来,跻身 世界先进行列。这在近两年来涌现的新型寄宿制学校里,开始得到体现,使我们看到了希望。湖南长沙麓山国 际实验学校凭借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水平推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实验,其中在美 术教育方面就有较大的教改举措,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一并介绍如下:

    1.完善美术教学设施,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备有专门的美术教室、专用课桌、石膏模型、画板、 画夹、实物投影仪、造型灯具等一应俱全。学生绘画用的纸张、颜料、画笔等工具材料,均由学校按需发给。 这样既方便了教师指导,又有利于学生练习。

    2.聘请专业教师执教,提高师资业务水平。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选聘优秀教师,其中对美术教师 的要求是很高的。凡被聘用的美术教师必须具有美术专科以上学历,有专业强项,有三年以上美术教学经验, 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成果,而且均须通过试教和试用考查。对正式聘用的美术教师,学校定期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开阔眼界、提高业务水平。

    3.增加授课时量,保证学生训练时间。普通班开足国家教委规定的美术课总量,每班每周两课时。学校 将两课时连续编排,节约了课前准备和下课收拾用具时间,便于教师系统授课,保证了学生训练时间。美术加 强班的美术课每周安排6课时,另加4节课外活动,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

第2篇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美术作为一种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而在课堂教学中,丰富的情感和潜在的内涵,让教师和学生沉溺其中。而我一直在想,美术课上,学生学的是什么呢?是美感,是创造力,还是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

一. 艺术,表现的是生活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不是单纯的对客观事物的表现,人们往往在艺术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独特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将教学目标放在首位,将这个作为衡量美术课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脚步,在教师的后面进行着模仿,而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我们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的兴趣,他们的爱好,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没有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就如同守株待兔般,毫无乐趣可言。

我在教授《画汽车》这一课时,发现很多同学都难以下笔,有的会小声嘀咕“我只会画长方形的车”,还有的同学干脆说“我不会画”。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知道的各种类型的车子,可为什么又不想动笔了呢?于是,我问了这个说不会画的学生,他说不知道应该如何下笔,印象中的车都是电视上看到的,车子不都是4个轮子的么,为什么还会有区别呢?我明白了――自身的体验,自我的感受对美术表达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力!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学生又如何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呢?如果学生对所学物体的构造都弄不清楚,我又凭什么要求学生想像,设计呢?于是,我让学生观察学校门口来来往往的车,尤其是不同用途的车,让学生在观察中细细品味。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教师要善于发现,从各个方面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开发。让学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发现美,感受美,并且产生创作的欲望和灵感。

二. 创作,来自内心的激情

美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而将这种激情表达出来的方式方法却有很多种。很多同学对美术都很感兴趣,可是这种兴趣有多浓厚,感情有多深厚,则要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激发创作激情。

低年级的同学,在艺术表达上还处于涂鸦阶段。他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画笔,颜色甚至是双手。这是一个让成年人偶尔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世界。当这种激情到来的时候,会盛开很多想像之花,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说这样做是好的,那样做不行,久而久之,所谓的兴趣就会被扼杀在最初的萌芽状态。

比如《面具》这一课,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制作面具,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丧失激情。而如果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顿时整个课堂的气氛就热闹了起来。学生不再是在纸上挖三个洞来表示面具,而是动脑筋,想点子让自己这一组的面具别具一格,在表演的时候能更加出彩。而信息技术作为载体,也为站在知识的码头的我们,架起了一座到达学习彼岸的桥梁。它生动直观,作为知识整合的载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赏不同地区的面具种类,不同国家的面具特色,介绍面具背后的文化。等到学生自己实践的时候,不论最后的作品如何,至少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在参与这项活动,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感受团队合作精神带来的乐趣,学生对这节课充满激情,并且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还享受到了创作的快乐。

三. 信心,独特的审美眼光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离不开想像力和信念。创作离不开想像的翅膀,而表达想像则需要有坚定的信心。在美术课上,我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的画面很有魅力,可是创作能力稍显勉强。我时常提醒自己,换个角度去欣赏画面,换个想法,这个画面也是很完美的。班上有一个同学,她画的画总是和别的同学不大一样。画的房子是歪的,画的狮子像野猪,就连颜色都是花花绿绿的。开始的时候展示自己的作品都会有别的同学笑她,说她画的很奇怪,很难看。久而久之,她就变的不大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作品。而在学过凡高的作品后,我再次拿起她的画,同学们则给予了她的作品和最开始很不一样的评价。自从那节课后,每次她画完,都会很有自信地向大家展示她引以为傲的作品。

第3篇

在新的时期,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美术教学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之一,而色彩又是美术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提升小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则显的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进行探析,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的质量发挥作用。

关键词:

色彩教学;美术教育;小学生

小学教育是孩子教育中重要的时期,因为现在小学时期的教育为孩子以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小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而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则可以提升孩子对美感的认识,还可以促进孩子性格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为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基础。

1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的现状分析

色彩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美术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对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育进行分析也显得至关重要。

1.1学生自己喜欢的色彩

在现在的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孩子美术教育的指导往往注重学生对描绘对象的形体和线条的绘画,而不注重孩子对自己喜欢色彩的使用。比如在绘画的过程中,如果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色彩和想法进行绘画,而不是按照物体原来本身的色彩进行描绘时,老师就会认为学生没认真绘画而是在随便涂鸦。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忽视色彩的感情、知觉和理解等,这样就会把学生内心的感受、自己的个性和绘画的天赋抹杀掉。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而且还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要求,明白对学生进行美术色彩教学不是让学生在各种色彩堆中,按照物体原来的彩色绘画,而是要使学生对生活和绘画中的各种色彩有较多的理解和接触,并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同时让学生在自然的色彩环境中进行熏陶,进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培育学生的审美心理。

1.2现在儿童的色彩再生思维

现代儿童对色彩的再生思维即是一般小孩在选择玩具还是食物时,他们都趋向于选择颜色比较鲜艳的,因此孩子对颜色的感知在他们生活中有很大的影响,但在国内一家著名的商场举行的健康宝宝爬行赛的比赛结果却出人意料。在比赛的进行过程中,许多的年轻的父母为了使自己的孩子爬行的快一些,便拿出了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或者事物来激励自己的孩子,但是结果和大家想像的很不一样,爬的最快的宝宝是他们的父母手中拿着手机,宝宝的妈妈解释说:“即使是色彩鲜艳的食物或玩具,已经不能很好的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了,而宝宝们对手机发出的声音则更感兴趣,同时还有手机上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从这个案例可以得出,比起形象生动的音响和影视等科技产品,现在鲜艳的色彩已经不能很好的激发儿童的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了,因此色彩对孩子影响较之科技产品减弱了。

2色彩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发挥的功能

色彩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功能,它可以帮助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展开论述。

2.1帮助学生对色彩的理解

在对小学生进行色彩教学,当学生理解了色彩就能够很好的运用色彩搭配,同时也可使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运用色彩的想象力。伴随着学生对色彩的理解,他们运用色彩的数量程度也会增加。除学生自身之外,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让学生们在自然中感悟色彩的美妙,增加对色彩的理解。

2.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还小,因此对美术教育中色彩的理解依旧处在认知阶段,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则是他们学好美术的这一课程的基础,提升小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就需要他们对色彩有一定的认知,如果学生对色彩没有很好的认知,色彩教学也就发挥不出它原来的作用。教师在教导孩子进行色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美术工具上,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让孩子运用生活色彩,从而逐步建立学生对色彩的认知。

3提升小学美术教育中对色彩的教学质量的建议

为提高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育的质量,提出了以下三个建议,希望对小学色彩教育有所帮助。

3.1启发学生注重对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生活是有多种色彩构成的,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中的色彩,学会观察和运用生活中的色彩。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色彩,因为从不同的方面观察色彩,学生就会发现色彩的不同的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其次,不同的光源会使色彩的明暗度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环境所表达的色彩情感也会不同。

3.2激励学生活用色彩

在色彩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会怎样观察色彩,同时还要使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运用已经观察到的色彩,能否运用色彩不仅是检验学生色彩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与色彩沟通的重要表现;学会运用色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除此之外,学生只有活用生中的色彩,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创造出更好地美术作品。

3.3进行教学理念创新

为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色彩教学的质量,我们还应该进行色彩教学理念的创新,不能仅仅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还要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并进行心理教育。色彩教育不同于其它方式的教学的之处就是它的环境很重要,因为环境的变化涉及到教学氛围,不同的氛围取得的教学成果也是不同的。

4总结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中色彩,色彩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元素,因为色彩生活才变的有声有色。因而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中,色彩则显得更加重要,色彩不仅是一个美术作品的灵魂,同时也使一部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色彩,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作者:李志辉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五棵树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宁宁,王云恒.小学美术色彩感受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8):70-70.

第4篇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多,美术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术课中,色彩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色彩认知,有效地将现实与美术教学相联系起来,为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提供了便利。本文将对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作进一步探究,希望为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美术 色彩 艺术修养 色彩教学

1引言

小学时代是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学校肩负着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的小学生还处于对世界的认知朦胧的状态,但其对色彩有着浓重的好奇心,这就使得小学生对美术课,对色彩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同美术课色彩方面的教学有利的推进了孩子审美观,促进在智力、感知等方面的全面的发展。

2色彩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具体表现

美术其艺术表现形式主要经过色彩、点、线条等综合的加工而成,如果在美术作品中仅仅存在着线条等缺少色彩,就会使得美术作品失去灵魂,由此可见色彩在美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往往是通过富有变化的色彩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促进学生在审美上提高,进而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起到积极的影响。通过美术课中色彩的学习,有利于向学生传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在美术课色彩方面的教学中,能够促进小学生对一些物理知识的学习,例如,通过邻近的色彩一定比例的调配,不同的色彩的搭配,调配出各式各样的色彩,进一步的推动了小学生对色彩、物理特性的兴趣,增强其求知欲[1]。

3小学美术色彩教育教学研究

3.1视觉与色彩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在获取世界多彩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所获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周围也充满各式色彩,每一个颜色都有着其不同的意义。在世界上每个国家纵然在语言上、信仰上各不相同,但人们对于色彩的感知都有着相同的认知,如红色,在我国的五星红旗上是主色调,象征着革命,代表热情奔放,能够激发人们的进取心,激励人积极向上。如黄色,是暖色调,有着高贵气息,在古代中广泛的应用在皇室中,其本身较为明朗而吸引人的眼球。如绿色,绿色象征着生命,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中最为常见的颜色,通过研究表明绿色对人的眼睛较为有益,绿色在当前时代中也是环保的象征。如蓝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蓝色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蓝色还表示秀丽清新、宁静、忧郁、豁达、沉稳、清冷。

3.2色彩与知觉

我们能看到物体是我们的眼睛通过光的作用感知物体的存在,色觉笼统的讲就是我们对色彩的感知。我们的眼睛通常借助于光,让我们的眼睛感觉到物体的轮廓和色彩,在通过神经传导,将这一物体反映到大脑中进行对比,同时大脑也感知到物体的色彩并将色彩进行相应的存储。这样大脑就能完成对色彩的存储,例如当我们看到绿色,第一时间的就会想到大自然,这就是大自然留给我们印象,想到蓝色,我们想到辽阔,这是蓝天留给们印象[2]。

4提高学生的色彩教学质量的具体途径

4.1掌握色彩的观察方法

所谓观察有许多种类,而对于色彩的观看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以红色为例,不管红色的物体受到什么环境色的影响,起了什么样的变化,只是孤立、抽象的去观察物体的固有色,这种观察色彩的方法在装饰色彩绘画中较为常用。但面对不同物体、不同角度则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同一物体,由于观看角度的不同也会产生出不同的理解。例如,正方形的物体由于作画者角度的不同,可以看成是梯形的透视形,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看成是近于平行四边形或者菱形的透视形。那么观察色彩也是如此,必须将对象、光源以及环境这三者联系在一起来进行观察与比较,通过对色彩诸要素的对比联系中让学生学会色彩变化的把握。这种观察方法是造型艺术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包含了审美基础,这是由于色彩美是色彩的整体效果,其体现在色彩的关系之中[3]。

4.2正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也离不开生活,当然美术也不应远离生活。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多种细节元素来进行美术教育的学习,这样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美术构图中的关键元素,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生活中的事物色彩。任何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美术学习也不例外,它也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量的积累是为后面的质的转变做准备。因此,当前美术的学习是为了日后的美术发展做准备,美术也终将归于生活。在小学美术的学习阶段,广大的美术教师应当学会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美术,在观察过程中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事物能够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概念。

4.3结合实践,联系生活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美术课上,老师都安排对一些较为有名的作品进行赏析,通过对这些名人作品的鉴赏,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对美术理解,观察名人作品有利于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愫,掌握这些美术作品作者想表达的思想。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在对色彩的理解上上一个台阶[4]。

5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美丽的认识日益加深,这就使得人们对美的研究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基础教育中对美、对色彩的认知尤为重要,对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通过各方面的学习提高小学生的对色彩的感知就很有必要了。

参考文献:

[1]谢永前.简述小学美术课的色彩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2(5).

[2]成文光.形与色的重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职培训色彩教学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3,21(1).

[3]李杏萍.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J].考试周刊,2013(2).

第5篇

在农村开设有特色的陶艺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农村小学陶艺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农村独有的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并灵活运用,以此让学生拓宽视野,锻炼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陶艺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课程越来越重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注重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已经将陶艺教学列入了中小学美术教材。教师应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条件,发挥农村学生的优势,积极探索陶艺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美术兴趣,培养创造能力

农村小学多处偏远地区,其地理环境复杂,经济落后,教学条件十分有限。由于美术教具极度缺少,并且学生的绘画工具匮乏,他们没有条件接受比较系统、正规的美术教育,绘画基础薄弱。美术课中,教师仅通过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农村,泥土同孩子们有着不解之缘,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能够在玩泥中得到快乐。泥土有很强的可塑性,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笔者在陶艺教学中,努力把“陶艺”拓展为“玩泥”,用泥作为材料,为学生的自由表现、自由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玩泥”既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兴趣,又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爱乡情感

(一)赏家乡美景,感受家乡之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城市的游乐场、公园、少年宫、旅游景点等固然是美术中可借用的好素材,但是由田野溪流、村舍、树木组成的美丽清新的农村风貌也不失为得之即来的素材。因此,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利用环境特色,引导学生在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飞鸟游鱼等环境中寻找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对其进行加工整合,深入发掘其亮点。譬如,笔者在开展“我造的小房子”这一节教学活动时,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房子的特点,找找邻居的房子有何特色。每个学生都能把房子的特点说得很清楚。其次,通过图片展示几幅用陶泥做好的有特色的房子,每个学生看过后都想把他们心中的感受表现出来。再次,让他们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学生们的心情很激动,动手参与的欲望更强烈。最后,引导学生动手“造”房子。当作品完成时,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很有特色。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都能创作出非常好的作品。

(二)品家乡美食,悟纯朴乡情

中华美食遍布各地,其饮食习俗也影响深远。各民族、各阶层的饮食状况和饮食习俗历经了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形成了非常丰富的饮食文化。其中,农村的美食文化、农家风情独具特色。如“家乡的美食”一课中,笔者先展示了家乡各种美食图片,激起学生兴趣,再请一位当地的大厨展示各种美食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最后让学生动手实践,把泥土变成一道道富有特色的家乡美食,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美食热爱之情。农村的风土人情独具特色,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美术资源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挖掘这种资源,将其当作美术素材,展现自己的作品。如此便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活力与趣味,并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自己的家园。

三、利用独特条件,感悟陶艺魅力

农村的房前屋后、田边地头到处都是泥土。只需找到一些干净、有粘性的泥土,对其加以利用,就可借此进行陶艺教学。由于泥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生可以通过揉、团、搓、捏、接等方法捏出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们尽情地体会着创造的快乐,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农村的小河旁、小山上,石子、树枝随处可见。借此素材,教师可进行造型教学。例如,在“多种形状的脸”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让学生按“选”(选好的石子)、“看”(看石子适合制作何物)、“粘”(用泥土等粘贴)、“彩”(上颜色)这四个过程,形成一张张立体的脸。又如,笔者指导学生创作生活场景:有的学生用泥土做成了一个花瓶,在花瓶上插上树枝,树枝用颜料点缀色彩;有的学生用泥土做一位放牛的老爷爷,让老爷爷手上拿着树枝,就像生活中老爷爷拿着鞭子在赶牛。陶泥通过各种材料的结合展示出学生精心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想象力。小学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根据所处的环境特色,灵活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挖掘现有素材。

四、结语

开展农村小学陶艺课,不仅能为学生学习美术注入生命活力,还都为教师的教学谱写崭新的篇章。在农村小学陶艺教学中,教师应挖掘农村独有的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并灵活运用,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邹豪生 单位:福建省武平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型教学技术、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视听结合的新媒体辅助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使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得到了拓宽。因此,对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进行研究与探讨具有珍贵的现实价值与重要的长远意义。文章主要就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这一论题展开研究与探讨,以期对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研究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在提高中小学美术教育效率、教育质量、教育水平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将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具体实际情况作为主要根据,并将其与新媒体有效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使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从而推动中小学美术教育向着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使其得到长远、可持续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1.注重教学创新的全面性与先进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普遍需要的人才。因此,中小学美术教育应当注重教学创新,并通过为学生构建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新媒体时代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必须注重教学创新的全面性与先进性,通过有效地运用多方面的资源,如各种图片、摄影、动画等,合理创设美术教学情境,从而使中小学美术教育有更加生动、丰富的课题内容,使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得到激发,创造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注重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新媒体时代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必须注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从而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更加系统、完善的学习体系。中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全面认识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自己有精准的定位,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引导与帮助作用。

3.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从而使中小学美术教育摆脱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随时随地地解决。此外,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学生的校外课余时间与美术教育联系起来,有效提高中小学美术教育效率、教育质量、教育水平。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如,学生可以利用3D手段增强自己作品的奇幻效果,让事物形象更富有活力和生动性。教师在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前提下,注重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作品,还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全面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自信心。

4.注重趣味性的教育意识相关调查表明,新媒体技术给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多个方面带来了影响,主要包括课程结构、教学形式等。所以,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注重创新教学意识,高度重视教学趣味性,合理、有效地应用新媒体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通过运用交互新媒体手段,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会更加有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如,通过采用电子讲座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给学生的电脑传送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课题内容,学生则可以根据电脑上显示的操作步骤完成学习,在学生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尽快了解并掌握操作技巧与相关理论知识,从而提高教育效率。

二、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

笔者全面分析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探讨其实践思路,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合理构建教育平台。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学生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所以,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展示平台,将学生创作的作品展示出来。此外,还可以积极组织各种活动,如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活动等,组织此类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拓宽其知识面与视野,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第二,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应当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美术教育也应如此,只有让学生学习实际的东西,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此外,学生由于生长环境、基础水平的不同,想法与学习思路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在选择教育教学手段时,应当注重多样化、多元化,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三,应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与教学水平。借鉴国外比较先进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并将其与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大对教师综合技能培训、专业培训的力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全面增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从而在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享。

三、新媒体时代高师美术教育的对策

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育迫切需要能够适应当前发展状态的人才,这就要求高师美术教育也参与到改革队伍中,对课程结构、教育理念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其能够满足现行改革的需要,最终培养出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面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需要,高师美术教育应当采取“专而多能”的对策,进行全面发展。其中的“专”所要突出的是美术教育。首先,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应当掌握美术学科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中外美术史、艺术欣赏、民间美术、篆刻、书法、工艺美术、雕塑、绘画、现代媒体艺术等。其次,实践美术教育理论、教育科学理论之“专”,主要包括对新课程标准、现代美术教育理念、美术教材有所研究,并参与开发利用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与美术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最新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应当把学习美术教育理论的重点放在理解、学习新美术课程标准方式、内容和观念上,从而全面提高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认识、理解和实践新教育改革理念的能力,使其在参加工作后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能够始终与美术课程标准保持同步。而“多能”指的是应当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包括综合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相近专业,如影视、地理、历史、文学、舞蹈、音乐等。高师美术教育专业需要树立较强的专业观念,从而满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四、结语

文章主要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实践思路,以及高师美术教育的对策,可以为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和改进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指导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徐浩艇.谈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改革与高师美术教育的转变.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李森,刘淑鹃.美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师美术教育的职业特色.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杜丽姣,易晓明.美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特点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9).

[4]陈建华.中小学工艺美术类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误区与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15(6).

第7篇

在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我国开始了以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的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令人担忧。许多地方学校和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具有一定艺术鉴赏能力的学生,使之更符合现在社会发展需要。我从事高中美术教育多年,结合多年从事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对相关问题的对策进行研讨。

2.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为主要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但是,很多时候,美术教育仍然受到忽视,不仅因为学校对美术教育的忽视,更是家长和社会上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的。虽然我国早已倡导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现在各个中小学的教学任务依旧是一切以高考为中心,教学观念落后,方法单一,无法完成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任务。现在的中小学依旧把素质教育停留在口头上,并真正落实。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开展和培养学生艺术和美的欣赏能力十分不利。

2.1虽然新课改已经拉开了帷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美术这门科目在学校教学上是作为一门边缘化副课出现的,不同于主要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美术教育这一科目实际上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科目出现的。学校重视应试教育,只重视主课,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其在教学上不是以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为目的,而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是机械地介绍书本内容,无法做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之情,无法使学生得到艺术熏陶。这与我国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符。

2.2家长对孩子的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中小学美术教育受到忽视的原因之一。一些家长认为只有语数英这样的主课才需要花时间认真学习,美术教育这样的副课不必要花时间去学,多学只会浪费孩子宝贵的学习主课的时间。这样的观点直接导致学生把时间与精力用在与考试有关的科目上,而失去接受良好美术教育的机会,无法获得艺术熏陶,对孩子艺术鉴赏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学生变成为了考试而考试的考试机器,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2.3社会上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中小学美术教育受到忽视的又一原因。美术作为一种完整的具有独特性质的艺术体系,是不能单纯从绘画这个简单意义上理解的。美学观念的培养直接对文学、经济、科学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在社会上很多时候,一些人将美术简单地理解为绘画,政府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美术教育的投入与师资力量的培养不足,没有一支中小学专业美术教师队伍。尽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中小学美术教师力量的培养方面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像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几乎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学生无法接受系统的美术教育。这些对学生全面发展十分不利。

3.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下的对策探讨

3.1学校方面:各中小学应当落实素质教育方针,改变自身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不应当以单纯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合理安排美术教育的课程时间,按照每周两课时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不能安排语数英等主课课程挤占美术课程的课时进行补课。

3.2政府社会要加强对美术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培训,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引导社会风气向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引导,加强对美术教学的硬件投入。学校能提供更专业的美术教学材料,如毛笔、宣纸等,以及提供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作品展示,才能更直观地使学生受到美学熏陶。这样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满足美术教学中对专业教学材料和专业硬件设备的要求,才更有利于美术教学工作开展。

3.3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把培养人才的教学理念融入到美术教育中。教学者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作为教学主要目的。与此同时,美术教育者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艺术欣赏不敏感的学生要有耐心,要用合适的方式慢慢影响,不宜采用严厉的方式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传授相关美术知识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生动,不能仅让学生照本宣科,单纯临摹大师作品等。有条件可以带领学生踏青,走出教室采风,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多面对更加生动的景物,才更加有利于提高对美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4.结语

第8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意识;情操;个性思想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在农村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中小学生接触不到专业的美术教育,他们接触到的大多只是应试教育。在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如果培养出来的这些学生仅仅是会考试的・“机器”,那么当他们走出学校成为社会当中一员的时候,他们的身心健康很难得到全面发展。中小学美术课最大的目标应着重于启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达到创新的成效,并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协调发展,达到完美的高尚人格。中小学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远离假、恶、丑的侵袭,并陶冶其道德情操,培养其艺术气质。从而与儒家思想“成教化,助人伦”的教育观念相辅相成,这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作用。有不少农村学生,由于缺乏美术基础,使他们对人体艺术作品和画作的界限区分不清,从而使其审美观得不到正确的提高。因此,只有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才能使他们认识到人体艺术作品是为了再现人体外在形体美和内在精神美,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讴歌,它是一种极为健康向上的,具有极为高尚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德的教化:而画刊宣扬的却是以低级趣味、庸俗低下的方式诱导人们走向消极的道路,更有甚者,败坏社会风气,于人于艺术品皆得不到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良好的美术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目前,农村中小学学生对美术课缺乏热情以及美术课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方面

受我国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重视智育轻视美育,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明显有“主”“副”科之分,再加上升学率的影响,使得美术课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没能引起学校的重视。有些学校虽在课表上安排了美术课,实际上却并不上课,只是把它当成综合课使用。到了关键时刻,如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或是毕业冲刺阶段,美术课就被主课占用。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对这样的教育模式嗤之以鼻,然而在升学率的压力下,也由不得任何科任教师有不同的意见。另一方面,农村的绝大部分学校,严重缺少美术教师队伍,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更有甚者,安排非美术专业老师代课。很多中小学生连最基本的美术基础技能都没有,绘画水平仍停留在小学一二年级水准,美术教育特有的美育功能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2.学生方面

一直以来,农村美术教育倍受冷落。课堂上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完全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美术教育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在日常繁重学习过程中所带来的压力。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美学基础教育,不管老师怎样创设情境,想法有多好,整节课也收效甚微,又怎能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能力呢?

3.家长方面

多数农村学生家长意识不足,对孩子的培养太过于急功近利,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未满五周岁便送到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习。这无异于揠苗助长,严重阻碍了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扼杀了他们的纯真本性。孩子脑子里除了考试还是考试,连基本的美术知识都不了解,更别说容得下创作思维了。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农村中小学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改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1.转变观念,明确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另外,美术教育不光要完成大纲的任务,还要完成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的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的竞争,素质教育不仅有着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学校教育必须在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类个性均衡发展的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消除“主”“副”科之分,并且和普通课程一样不受到升学考试的压制,把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2.解决好中小学美术教师紧缺的问题

一方面,现有的美术教师应该派遣他们到专业美术院校再度通过培训、进修,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培养力度,建设一支农村中小学美术专业教师队伍,以填补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空白。

3.学校和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美术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的美育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应重视学生的美术教育,从儿童基本的学具做起,这让学生学习美术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其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增加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成效。

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俗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不应该再墨守成规地坚持传统,要根据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问题。《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颁发已久,为什么如今却还没有多大的成效呢?这个问题,不得不引人深思,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更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生的美术教育,关系到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关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提高并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斌.张静.美术教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戏剧学院出版社.2009.70

[3]杨恩泉.中国美术教育[M]2011.第二期.41

[4]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5]陈会利.浅谈农村基础美术教育[J]美与时代2009年3期

[6]胡彦瑞.浅谈美术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园导刊教育版.2010

[7]王婕.中学教育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浅谈美术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比重田魅力中国.2009年2期

[8]唐乙月.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J]今日教育:当代幼教.2010年4期

第9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问题对策

前言

素质教育在我国城市地区的发展是非常理想的,美术教育是从小学阶段就进入课堂,其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兴趣爱好,而当前的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小学必不可少的一门“必修课”。但是,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状态却不是很理想,甚至很多地区并没有开设美术教育,这也是农村教育发展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所以,农村学校只有寻找到问题的关键,其才能针对问题采取解决的对策。

1.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思想过于落后

站在农村这样环境下,很多农民都认为美术教学只是学生的一种娱乐方式,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并不会产生任何帮助,正是受到这样封建思想的影响,导致美术教学在农村地区并没有得到重视[1]。其次,很多农村小学都只开设应试教育规定的一些课程,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升学需要,类似于美术这样的课程学校则认为没有必要,长期下去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兴趣也慢慢消失,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审美能力的欠缺。

1.2师资力量薄弱

一般情况下,农村小学教育在整体水平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而对美术教育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很多农村小学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都过于形式,而师资力量不到位则直接影响了美术教学对学生的价值和意义,由于农村条件比较落后,那些专业美术教师通常都不愿意留在农村任教,因此实际的美术课程大部分都是由非专业教师来替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1.3教学资源不足

教学资源不足可以说是影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这里所说的教学资源是指美术教室、教学设备、图画工具、水彩颜料等等。在这样的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美术教学工作是很难开展的,而教师也无法通过正常教学来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则更是不能体会到美术教学的魅力。其次,很多农村美术教学都不够深入,即都是停留在层面上,无形之中也让课堂变得非常的单调乏味,导致学生也很难对美术教学提高兴趣。

2.农村小学美术教育问题的解决建议与对策

2.1加强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重视

要想让美术教学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受到重视,当地的有关部门就应该加大对美术教育的宣传力度,可以定期邀请相关的专家来开展讲座等,目的是为了让农村居民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他们的传统封建思想[2]。其次,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自身也应该从思想上重视美术教育,要尽可能的全力支持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从整体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2提升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水平

提升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水平,这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没有良好的师资团队,其是无法提升教学质量的。所以,学校应该在现有的师资条件上继续招聘更多的优秀教师,而国家部门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即鼓励专业教师前往农村进行任教。其次,定期对美术教师进行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美术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方面的沟通,从而吸取丰富的教学经验。

2.3不断开发小学美术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可以说是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农村条件比较落后,即缺乏相关的美术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不完善等,这也是导致农村美术教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需要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如完善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条件等等,这些物品都可以通过募捐或是赞助来实现。其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来展开,即让学生到自然环境中学习美术,把课堂与乡土自然结合到一起,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第10篇

在小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新力;从艺术的角度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以及良好的生活态度的追求,有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作用。然而目前小学美术教育仍然受传统僵化教育思想的影响,背离了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因此本文通过对目前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解读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为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对策。

一、目前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简单的符号化教学。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往往喜欢鲜活新奇和造型复杂的事物,如鱼儿、小狗、变形金刚、卡通人物以及玩具枪等。学生在认知这些复杂新奇的事物时,往往对他们具有解构的冲动,因为他们不像乒乓球、杯子、桌子等那么简单,而有些美术老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认为复杂的东西只要简单地向学生表达一下就可以,而当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为什么”时,老师也往往回答:“就是这样的。”这种美术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发展很不利,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2.缺乏对学生内心感受的解读。美术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人们情感表达的窗口,通过一幅画像以及它的绘画方式,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然而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上,往往以传授绘画技法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学的内容也是以临摹他人的作品为主。然而儿童的兴趣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儿童的天真和好奇心不应该在美术课堂上被抹杀。老师也不应该以他人作品为标准,令学生都按照此种标准来执行。例如,某张画所表达事物的形状和色彩都很符合标准,但是每个学生内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或许换一种形状或者色彩会更符合某个学生的内心需求。

二、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新对策

1.加快从简单技能教学向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转变。让学生热爱美、欣赏美、再现美、创造美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美术教育的第一大主题就是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传统的美术简单技能教学是教条主义授课,会抑制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和形成,因此要加快从简单技能教学向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转变。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让新课标的理念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出来。新教材的编排比旧教材更具有人性化、更具弹性,教师要灵活对教材进行解读和备课。其次,要定期欣赏高水平的作品。经常组织学生到展览馆、美术馆或者利用课件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的同时,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作品本身的含义,更要挖掘作品的思想表达,让学生产生与作品主题强烈的共鸣。再次,让美术回归生活。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表现出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例如,让学生自己用积木来表达内心所想,激发其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给予对美的感知和享受。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美术的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和解决美术问题时所表现的一种思维模式。美术的创新思维包括:灵活性、精致性、流畅性、新颖性和敏捷性。首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虽然因人而异,但是关键在于老师的指引和培养。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千万不要限制孩子的想法,不能轻易就说这种想法不可以,那种做法是不规范的。应当尊重孩子的独特个性,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其次,要注重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技能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而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获得学习的规律和技能,逐步形成一种勇于探索、乐于探究和喜爱质疑的创新型心理倾向。还应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准确表达思想和交流想法的能力。再次,重点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必须在整个过程中充满创新的情感,比如强烈的创新热情,远大的志向与理想等因素。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相互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能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久而久之,形成的是学生的创新人格,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去抒感,去创新。

三、小结

总之,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我们必须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制度,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课内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想法,真正为孩子们创造出自由探索、自由表达的良好教育环境,为孩子们的美术素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作出引导性贡献。

第11篇

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并且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这是民间美术的独特之处。对于生理、心理发展均不够完善的小学生来说,民间美术是较好的学习载体。以民间美术为载体进行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讨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功能。

关键词:

民间美术;美术教学;综合素养;功能与优势

21世纪初,我国的整体教育方针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民间美术是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能再现历史中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进行民间美术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图像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并且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获得质的飞跃。

一、民间美术的作用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民间美术,教师可以真实地再现历史中人们的生活状况、社会风貌和民俗文化。民间美术作品中渗透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因此民间美术的选材是十分重要的。民间美术通常选择历史人物传记、民间通俗传说或者历史典故等题材,多弘扬爱国情操和忠肝义胆的民族精神,这也展现了我国民间美术的优势和功能。民间美术有重现历史的功能,在直观的表达中展现历史风貌,符合追求至善至美的观念,这是民间美术的优势所在。民间美术能真实地再现历史,图画、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

二、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优势和功能

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美术教育承担着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的任务,肩负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责任。与此同时,美术教育需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更追求速度和效益,其想象力越来越匮乏,这容易导致美术创作灵感的缺失。民间美术朴实的艺术风格和直率的艺术表达,适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还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1.民间美术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直接再现各个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加入民间美术,可以直接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有效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此期间可有效发展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并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除此之外,民间美术教学可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使民间艺术后继有人。

2.民间美术可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多样化

民间美术内容多样、通俗易懂、生活气息强烈,反映了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社会表现力。小学生的审美正处于萌芽阶段,民间美术契合了学生的审美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小学进行民间美术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向学生传授基本绘画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如,在小学美术第八册《人物彩塑》中,运用民间美术可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形成对作品的独特见解。

3.民间美术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是创造的前提,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小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佳阶段。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剪纸、彩塑等民间美术知识,或者利用色彩的冷暖色对比、多角度的形态绘画以及对称画图等方法,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如,小学美术第一册《民间美术中的玩具》能使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玩具形成系统的认识,利用教具可改善学生枯燥的学习状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4.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人生各个阶段不断完善,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依赖人的认知、行为和意志等,需要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审美处于萌芽阶段,民间美术有淳朴的艺术表达方式,蕴含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契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进行民间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

5.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生的身心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学习内容,小学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民间美术教学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民间美术种类繁多,为小学美术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提供了途径。

结语

民间美术为小学美术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者:沈秀兰 单位:江苏南京市高淳区砖墙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陈洁.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

第12篇

小学美术作为小学课程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我国培养小学生艺术修养、挖掘学生艺术潜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美术不仅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也是对学生的心理、思想、性格、价值观的教育。美术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在近几年的教育中,小学美术的教育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态,一些学校开始不重视学生美术的培养,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美术教学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一些与时俱进的应对方法,希望能够对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小学美术;局限;对策

小学美术作为一门小学生必修课,虽然学生在学校中知道有一门课程叫做美术,但是在学生、教师、家长的眼中,这门课程都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并且大多数授课的老师,对于美术教育过程也显得不够专业教学方法也有些局限性,并且传授的美术知识也太过单一性。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内心对于世界的认知是较为单纯的,他们对自己脑海中意识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事物,都可以用绘画,手工,泥塑等形式,用他们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所以,美术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性,积极性,自主性以及发展他们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既动手又动脑,能培养他们手、眼、脑的协调运作能力。相反,家长和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看到他们的真实情感。

二、目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安排实践过短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现在小学美术课程的安排学时时间过短,甚至有的学校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时,将美术课临时改换为其他主科课程,这样影响了美术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大多数学生认为美术课可上可不上,也没有考试,最终也会变成其他课程的自习课。

(二)课程的教学用具过于简单

学校安排美术学生用具,有的材料、用具是学校统一定制,有的则是教师安排学生课下自己准备,无论哪种方式,这些用具都太过简单,单一,质量较差,这样本身就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太重视。

(三)教师的授课形式较为单调

有些美术教师只是简单地通过自己的口述,理论的讲解,有时候可能直接展示自己的作品来讲授课程,忽视了美术这门课程本身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而且授课的局限性体现在直接禁锢了学生的开发力,局限在某一单一领域,这样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压制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四)个别教师与学生沟通不畅

有的时候,教师在上课的十分钟内做好了本节课程的安排,剩下的时间里,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那么教师比较难理解学生作品要表达的含义,学生也可能对一开始的课程安排产生一定的误解。

三、对于小学美术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学校家长统一重视美术教育

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统一重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开发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学校增加美术课程课时,多安排有关美术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美术活动,培养他们的美术意识和创新热情。家长也要多配合学校的安排,带孩子参加美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轻松的创造环境。

(二)正确引导小学生对美术的合理认知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时代的美术教育应主动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正确引导小学生对美术的合理认知,让他们了解美术对生活的重要的作用,美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四、在美术课程方面的调整

1.增加美术课程学时,不允许其他课程挤占美术课时间。

2.美术教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地增强课程的乐趣,保障美术课的教学效果。

3.课程引入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不同的课程引入,将他们的兴趣激发最大化。例如,可以在课前,给同学们播出一小段幽默的动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在此之后引出今天课程的主题,问学生可以从动漫里看出我们的今天的主题吗?或者通过教师的安排表演一个简短的话剧,来引出今天的任务。这些都可以在带给学生欢乐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课堂的轻松氛围,甚至也可以成为教师的招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相信美术课堂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欢乐。

4.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理解的局限,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也尽量把美术领域中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象化。例如,在介绍冷色暖色区别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视觉,触觉。准备几个不用冷暖色的杯子,冷色的杯子中准备冷水,暖色的杯子中准备热水,中间色准备温水,请同学们分别观察以及触碰,并且感受这些颜色的不同。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对颜色区分的认知,更加印象深刻,使学生们容易理解,也激发了学生们听课的兴趣。

5.增加美术课堂讨论由于孩子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也比较丰富,这就要求老师们应尽力帮助孩子发散思维,给他们的创造力一个可以释放的点。也可以让同学们结组协商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增添彼此间的交流互动,发挥各自的长处。

6.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出现在我们的课堂当中。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形象,方便,易操作,都是美术交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综上所述,小学美术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面对小学美术目前问题,我也做了列举了简单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我的认知局限,对此研究仍需要不断完善,也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参与到创新我们工作的队伍中来。

作者:邵建君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总校

参考文献:

[1]沈秋.改进教学方法激“活”小学美术课堂培养绘画人才[J].成才之路,2014(7).

[2]许欣.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及其改进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