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3 14:06: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与读书有关的格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规,是古代学校规章的总称,犹今日之学校章程。最初仅为学子在学时有关思想行为之要求和规定,如《管子》的《弟子职》。到宋代则发展成为学校和书院的规章制度,如《白鹿洞学院揭示》。明清时期的官学学规,则偏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规范和限定,如《圣谕广训》等。学规在文体上,兼用了语录和文赋等语文形式。
清张伯行作《学规类编》,辑录宋、元、明时期程朱学派有关修身、治学的规则和方法,共二十七卷。以《朱子白鹿洞教条》开首,《学校贡举私议》作结,成为后世采用的教育课本。(参考《教育大辞典》(中)第1799页)
现以《弟子职》和《白鹿洞学院学规》为例做些分析。
《弟子职》是中国早期的学规或学则,其中有这样的规定:“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在这里对学子的进德修业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应视为最早的学规。《论语》中,孔子有关“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要求,也可以视作对初学者的学规。孔子的这段话,便成为后来《弟子规》一书的大纲。
到宋代,书院发展后,每个书院,对其教育设施,都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于是“学规”便逐步形成。现以朱熹的《白鹿洞学院学规》为例,做些介绍和分析。
《白鹿洞学院学规》也称为《白鹿洞揭示》或《白鹿洞学院教条》,它明确地规定了实施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以及对学子行为的具体要求。
书院规定实施五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此来纠正当时官学中“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的流弊,贯彻其“德行道艺之实”重德行的儒家传统。
为了实施上述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朱熹又提出为学、修身、处事、接物的要目。
在为学方面,贯彻《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五个步骤,体现出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重要教育思想。
在修身方面,要求“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在处事方面,要求“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在接物方面,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上参考陈元晖等编著的《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第36-38页)
总之,它把儒家的治学和修养的内容和原则、方法,都作为书院的学规来实施,成为南宋书院中最为完整的“学规”,而且为后世书院所共同遵循,并影响到官学的教育实施。
二、家规
由于我国重家教,要治国必先从修身、齐家做起,因而,也就有不少的家规与家范留传后世。从《颜氏家训》到《袁氏世范》,再到《朱柏庐治家格言》,其中有不少有关家规的规定,现仅对《袁氏世范》和《朱柏庐治家格言》做些简介。
《袁氏世范》――
为宋代袁采所作,被后人推崇为《颜氏家训》之亚。《袁氏世范》共分三卷,分为睦亲、处己、治家三部。
在睦亲方面,对子女来说,对父母要极尽孝道,要做到终生承欢尽养,以报答父母“爱念抚育之恩”。对父母来说,不可妄施憎爱,“子幼必待以严,子壮无薄其爱。”
在处己方面,要求厚于责己而薄责于人。人贵忠信笃敬,但对“忠信笃敬,先存其在己者,然后望其在人者。”为此,要责己严,待人宽,要做到有过“求谢而思改”。对人不可怀“慢伪妒疑之心”。礼不可因人分轻重,不要“因人之富贵贫贱设为高下等级”。
在治家方面,除执行上述的要求外,还要求处富贵不骄,睦邻里,造桥修路,广施仁义。
《朱柏庐治家格言》――
原名《朱子家训》,因朱子易与朱熹混,便命名为《朱子治家格言》或《朱柏庐治家格言》。在“格言”中所提出的要求,都可以视作“家规”的规定。从“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到“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方义”,再到“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一整套的有关修身、治家、报国的要求,都包含在其中。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大家比较熟悉,不再例举。
文化学者余秋雨说:“人活着最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从而提高整体语文素养。新课标也规定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然而笔者对100名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发现,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现状1:阅读习惯不良
阅读习惯不良,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阅读方法不对。读书只追求情节的为34人,仔细阅读的仅32人;二是读后不喜欢做笔记。读后思考并写读书笔记的仅17人;三是阅读时间不能保证。每天保证一小时阅读的学生只有24人;四是阅读不够专注。31个学生阅读时能做到专心致志,42个学生承认阅读时比较认真,部分学生竟然是在三心二意的状态下阅读的。
现状2:阅读品质不高
现在的小学校园,文化快餐充斥其间,名著叫好不叫座。调查结果显示:喜欢读小说的学生有78人,主要喜欢读武侠、言情、玄幻之类的作品。关于名著的阅读很不乐观。以四大名著为例,《西游记》的阅读率最高,占98%,其次是《三国演义》,占81%,接着,是《水浒》和《红楼梦》,分别是75%和25%。阅读的方式也大多以看电视剧为主,以《西游记》为例,阅读过原著的仅有5人,其他作品读过原著的更是凤毛麟角。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更让人失望。只有两三个同学间或阅读过《基度山伯爵》《简・爱》和《堂吉诃德》等几部情节离奇、趣味性较强的作品。
现状3:阅读数量不足
一学期读10本书的仅2人,读5―6本的25人,读3―4本的占30人,读1―2本的43人。
二、解决小学生阅读问题之策略
学生阅读现状让我们忧虑,更促使我们思考:小学生阅读路在何方?教师应拿出怎样的阅读策略?我认为教师首先应抛弃传统意义上的“功利性阅读”,即以写作、积累为出发点的阅读,变阅读为“悦读”,让他们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一)自主选择――为“阅读”奠基
现在的孩子自主意识较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也有其不同的认知水平。教师不能把读书作为命令生硬地下达。可以根据新课标要求,且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和学生共同推荐可读性强的、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如: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人物传记等,然后由教师提出本学期阅读的最低数量,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书目,做到“我的读书我做主”。因为是自己选择的书,读起来也格外带劲儿,从而为“悦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兴趣――为“悦读”加码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墙壁上张贴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图书角有足够的藏书;“佳作欣赏”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你追我赶”公布学生读书情况;比一比谁读书多,谁的读书笔记写得好。定期举办一些小型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最近读到的好书,说说书里好玩、惊险的故事情节,聊聊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书中人物;在班级网站建立读书交流平台,让学生切磋、交流;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每一本书作用最大化。可以和本班同学交流、同年级同学交流,也可以参加社会上举行的大型图书漂流活动。学生手中的书流动起来了,激扬的文字、飞扬的思想,洗涤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学生的读书兴趣空前浓厚,读书热情空前高涨。书,与孩子如影随形,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伙伴。
(三)适当引领――为“悦读”护航
罗曼・罗兰曾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小学生阅历浅,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书,可以读;哪些书不该读,为什么,不断提高他们鉴别美的能力。我想让孩子们和《读者》《格言》交友,会当着学生的面津津有味地阅读这些书,有时还把读到的好文章读给他们听,不到一个学期,班上一多半的学生爱上了《读者》和《格言》。有时发现某个学生在读一本好书,我会请他做个专场读书会,专门来谈这本书,结果这本书很快就在班级流行起来。
【关键词】兴趣;爱读;会读;评价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2)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由于小学生关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学生容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他们才会对书感兴趣。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阅读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而且要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三、积极评价,让学生坚持阅读
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积极快乐的状态。让学生在阅读方面时时感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要积极引导,适时激励把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动起来。
(1)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如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会”、“课本外的故事比赛”、“文艺节目会演”、“小小读书讨论会”、“课本剧比赛”、“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生活;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32-02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在教学中我有如下感悟:
一 语文活动课应做到如下几点
1. 多层次
语文活动课可以在个人、小组、班级、学校四个层次上开展。个人活动如图书阅览、三分钟演讲、小日记;小组活动如兴趣小组、小报编辑部、小小文学社等,还有班、队、校的集体活动更是增加了学生交流的空间。
2. 多形式
根据具体情况,语文活动课可以灵活机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竞赛式:辩论赛;文艺式:将童话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将约定俗成的成语让学生演绎成生动的故事等。还可以采用语文游戏式,语文情境式等。
3. 多渠道
语文活动课不仅仅是依靠课本,而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的。所以开展活动的渠道是很多的。植树节那天,笔者组织学生到田间参观农民植树,还亲手实践,又到附近企业访问。最后围绕“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开展“讨论会”。
4. 多系列
例如,设计“学雷锋”活动,让学生人人收集有关雷锋的事迹、日记、图片后进行讲雷锋的故事、唱赞雷锋的歌、明雷锋精神等系列活动。又如,在高年级设计“互赠格言”活动,课前,让学生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立志的格言,上课时,讲格言,课后进行格言展览等活动,由此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充分体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 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在语文教学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 观察生活,认知文本
我在深入学习新课标时,阅读了一年级《村居》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确定“长”的读音的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生:老师,“草长莺飞二月天”一句中的“长”为什么不能读“cháng”呢?
生:对啊,你看课文插图中,草长得很长很茂盛啊。
生:还是读“zhǎng ”对,因为这里的“长”是“小草在生长”的意思。
师:到底应该读什么呢?这样吧,请几位同学到草地上观察一下小草,回来告诉我们大家2月里的小草是什么样的。其余小朋友再来读读诗,想一想,好吗?
(三位学生出去观察小草,其余同学读书。两分钟后观察的学生回教室。)
生:小草从土里钻出来,绿绿的。
生:小草很小。
生:我拔了一棵小草带回来给大家看看。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草,再来确定“长”的读音吧。
生:小草一点儿也不长,现在是春天,小草正在一点一点地长大,应该读“zhǎng。
师:还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全班同学一致认为应该读“zhǎng”。)
在教学中,教师摈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并顺应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去观察、体验、思考,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变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练习生活主动体验的过程,使学生豁然开朗。在学习讨论中,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了辨析、内化,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语文知识的多元性。这种开放性的生活化教学不正是许多课堂所缺失的吗?
2.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3.演一演,再现生活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课本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有表情活动,促使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变为全身心的感受。“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依据文本,又高于文本,表演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全身心地与课文进行心灵对话。从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画面,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课文的感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拉近了学生与语文的距离。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了语言,对语文产生了一种亲近感,使语文在学生脑子里“活”了起来。
4.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一、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1、规范机关学习制度,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按照市委《关于加强学习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意见》的要求,制定出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学习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实施意见》,并认真抓好落实。为增强学习实效,市直工委将组织开展“四个一”(即开办一个机关党员干部讲堂、开展一次以“研究解决问题”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组织一次理论测试、树立一批读书标兵)活动,届时党总支要遵照活动要求,采取选书荐书、举办学习论坛、读书征文等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党员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在党员、干部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
2、深入推进党员教育工作。采取“送出去,请进来”(选送符合市委“1431”工程要求的党员干部参加培训;聘请市直工委、市委党校的领导、教授对机关全体党员进行理论教育)的方式,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好。
3、推进机关文化建设。从塑造“单位精神”入手,总结提炼符合时代气息、体现安监工作特点、全体干部职工员认同和共同信守的单位精神。开展“科室有理念,人人有格言”创建活动,年内达到“单位有精神”的“一有”目标,三年内逐步实现“三有”目标(即单位有精神、科室有理念、人人有格言)。
二、用制度推进和巩固局机关党的建设
1、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对党员经常性教育;坚持“党员示范岗”,树立服务型机关形象;及时办理党员组织关系的转入和转出,加强对外出党员的联系和管理;积极关怀帮扶有困难的党员;按照市直工委关于《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手册》要求,发展一批党员,做到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
2、抓好组织活动规范化。认真落实党内有关规定,按时开展活动,精心安排好每一次活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制度充实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年集中学习计划》当中,明确学习的时间和内容,抓好“”活动的落实,促进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3、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努力营造争先进、学先进、做先进的争先创优做贡献的良好氛围,树立典型,力争在“七一”前夕市直工委组织的“一先两优”表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党员发挥作用、参与党内事务的有效途径,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进一步规范民主评议的方式、内容,不断提高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实效,配合市直工委积极稳妥地推进“公推直选”工作。
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1、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充分发挥机关电教设施的作用,采取观看防腐拒变教育宣传片、宣讲反腐案例等形式,抓好以警示教育为重点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
2、加强对党员违规违纪的监督检查。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党员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开展自检自查。认真办理局机关科级以下党员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等违纪案件。
五、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确保党的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1、搞好责任目标制定和分解。按照市委、市直工委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实际,将我局今年的党建工作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人、党小组和党员。
2、做好年终考核工作。通过年终考核来检查考核党支部执行制度情况,确保机关党建工作按照党内规定运行有序,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1、要抓学习、强素质。党员干部要坚持把政治理论的学习与法律法规的学习结合起来、把综合管理的学习与专业技术的学习结合起来、把社会管理知识的学习与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端正学习的态度、落实学习的制度、完善学习的机制,全面提高党员素质。
一、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人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人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课余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设置问题—激起阅读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二、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人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一、营造氛围,感受读书趣味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努力整合出一个广阔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书可读。
首先,我们应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洋溢书香。可以在教室墙壁定制与读书有关的喷绘,也可以班级轮流出有关读书的黑板报。
其次,建立班级图书银行,图书由师生共同捐献,资源共享,创建浓厚的班级读书氛围。班级制定图书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推选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每天定时还书借阅。
二、以身示范,拓宽读书内容
农村语文教师更有责任为孩子们推荐优秀的读物,引导他们提高阅读品位。
1.每天阅读中国古文经典。作为中国人要读中国书,读中国书必读古文经典。古文经典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遗产,它能涵养人的精神,充实人的底气,改变人的态度,提升一个人立身行世的境界。
2.儿童文学名著是主阵地。儿童文学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作品的形象具体鲜明,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趣,想象丰富,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坚持读成本的书,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力,有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3.尝试阅读科学的、历史的书籍。如《森林报》《昆虫记》《有趣的科学(四册)》等这些书籍能帮助学生驱逐愚昧,以智慧照亮学生的心灵。
三、授之以渔,习得读书方法
阅读的书籍不同,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三步精读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四、关注点滴,养成读书习惯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语文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随时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利用晨读、午休、睡前这些时间读书。学生一旦养成随时阅读习惯,他的阅读视野将无限广阔,收获不可估量。
2.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读书贵在思考,读思与共,这样的阅读才是主动构建,不是被动吸取。对于选择好了的读物我们除了要学生仔细地去读外,还要让学生阅读过程中运用课文中所学的方法、技巧边读边思考。
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五、搭建舞台,展示读书成果
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读书活动,是课外阅读取得成功的关键。学生在活动中展示了自我,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他们才会更加热爱读书,形成良性循环。
1.讲。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说新闻,谈趣事,背古诗,明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
2.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展。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又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1 充分自读,自主实践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的就
是要多读、熟读、多积累。
1.1 通读,整体感知。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提示课题后,我就让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思考:“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鸟的天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那里的村民不会捕杀鸟儿吗?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对课文就有了大致的了解。
1.2 精读,品味赏析。学生掌握了课本文的内容概要之后,就要进行精读课文。用线、点、圈等记号画出重点词、句、段,遇到不懂的就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并在读的过程中欣赏语言文字的优美,获得情感的愉悦。如在教《索溪峪的“野”》一文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朗读方式进行朗读,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认为索溪峪奇峰耸峙,云雾缭绕,森林茂密,溪流清澈,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繁多,具有原始大自然的风韵。游人在山水中返朴归真,感受到从未有个的快慰和清爽。细细读来,有如亲临其境,亲身体会到在大自然的美。
1.3 研读,拓展质疑,研读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读书,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答,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匆匆》一文时,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我就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学生经过自读自悟后,很快就能在课文中找出正确答案。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想开去,我又提出问题:读了文字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在逝去如飞的日子做了什么?你能说出有关古人珍惜时间的事例吗?你能背一背有关时间的格言吗?让学生思考探索,提出自已的解,与同学进行讨论。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终于明白到:时间逝去如飞,我们要珍惜时间。
2 读议结合,解决难点
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索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扣住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拔,引导学生细读探究。例如《为人民服务》一文,课文讲的是道理,教学本课时就要求教师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联系他们熟悉的事例,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学生在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个句子时,就感到有困难,教师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读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再让学生分组讨论,联系刚刚学过的课文里革命烈士、郝副营长等。这样经过读读议议,学生就明白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剥削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要轻。课文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3 课外阅读,获取知识
我要求学生在学好教材文章同时,还要进行课外阅读,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例如,在教学《詹天佑》时,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詹天佑的材料,了解时代背景。学习课文以后,再收集祖国铁路建设成就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又如在教学〈景阳冈〉〈猴王出世〉时,我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我国四大名著,把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写一写读后感,以写促读。定期开展读书活动,请学生从阅读的书籍中选出自已认为最好的书,推荐给同学。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评议,教师给予肯定。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首先我对教室进行了重新布置,让教室的每一寸墙壁都会说话,让教室中浸润着芬芳的书香。我发动学生收集了有关阅读的名人警句,再从中选择学生喜爱的名言,有班级中由书法特长的同学挥墨作品,如: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让学生以名言为伴,通过这些格言激励学生阅读。并与学校、家长取得配合,建立三级阅读基地: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和家庭图书屋。我在教室里设立了班级图书角。此图书角通过学生自主捐书,班级基本储书量能达100册左右,书籍的种类丰富多彩,并设立了相关制度,使书籍能时时更新、交换、流通。使学生有丰富的书可以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家校联系,让家长重视学生的积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读书,多观察,多积累。当教师让家长支持学生积累,督促学生积累时,家长是求之不得的。家长会按要求给孩子买诗书名著,并会带孩子四处走走,扩大眼界,协助孩子完成每天的积累。
二、系统的布置积累任务,扎实认真的落实。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细致的布置每天的积累任务。看什么书,背诵什么诗文,观察什么景、物、人、事,怎样记下来。然后用专门的学生,专门的时间来检查记载。不好的要返工“补火”。
三、千方百计鼓励学生多积累
我平时布置读书、背诵、写观察日记,对于做的好的学生,就大张旗鼓的表扬,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如背诵比赛、将好日记当范文,对上档次的可以帮助向各报刊投寄发表。还可以将学生的观察日记,修改打印张贴在优秀习作栏里,等积累多了让学生出书,学生尝到了甜头,有了成就感,就更有积累的兴趣了。
学生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鼓励、强化中,会渐渐成为习惯,成为自然。这样,学生搭建习作房子的材料会越积越多。
四、开展活动――促积累
在教学中,我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并辅以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各语文资源的联系,启迪学生认识他们并主动利用他们进行语言文字积累。
1.常规活动
(1)每个学生准备两本“采蜜本”,一本摘抄课堂中学到的好词好句,它可以是课文中的经典字句,也可以是课堂上同学老师的精彩发言。另一本摘抄课外所积累的好词佳句,它可以是课外书上的经典句子,也可以是电视、广告、广播的经典句段。每周交一次由老师根据数量和质量给出等级。
(2)班级中设立好词佳句角,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摘抄拿出来和同学们共享。
2.特色活动
(1)读书交流活动
在读书活动中,不限制交流的形式,可以复述作品,也可以谈体会介绍,或者是表演,由学生自主选择形式。
(2)评选优秀读书笔记活动
评选优秀读书笔记也是促进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首先教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方法,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班内每周要检查学生写的读书笔记情况,既要检查数量又要检查质量。评选的时候,学生互看互评,并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表扬或批评,然后选出优秀的读书笔记。
五、总 结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班学生的朗读、作文、语文综合实践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语文学习习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初步证明我的教学方法有利于阅读和作文教学。
1.从学生的阅读兴趣来看,我班学生大大超过平行班,阅读量也在不断增加。从平时学生的习作来看,我班学生的水平不断提高,习作中能大量使用积累的名人名言、古诗、谚语、歇后语、成语等好词佳句。
2.学生养成了认真阅读,自觉积累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掌握了主动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生阅读和习作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有了大量的语言素材就能轻松愉快习作,课堂效率也提高了。
一、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完善思路
1、合理改进馆舍内布局
馆舍布局不合理,是目前各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中的“硬伤”。比如,很多图书馆阅读的地方都不能带自己的书,而图书馆又不提供自习室,学生借来书要想看一会,就得走很远去自习室看。如果发现书不是很合适,还得再走很远回来还;再比如,很多图书馆都会在一楼设立一个储物空间,学生进门就需要把东西寄存在这里,然后上各个楼层去阅读。要知道,目前很多图书馆都是十几层高,而且并不是每层都通电梯,学生中间想去书包里取一个东西,得需要走很长的楼梯下来再上去,很消耗时间。类似的还有很多,各图书馆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合理的优化馆舍布局,比如在每一层设立一个自习室,里面兼具寄存书包的功能,让学生能更加方便的借阅和放东西。另外,图书馆布局还要注意保证师生、工作人员通道和文献资料运输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当师生进入图书馆后,要走最短的路到达目的地,并以最简捷的方式、最快的速度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料。
2、人性化完善阅读环境
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建设,离不开人性化的服务环境与人性化的服务态度,比如,很多学生在图书证丢失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补办下来,这期间学生就不能再借书了。如果我们可以为每一位丢失学生证正在挂失期间的学生办理一张临时借阅证,让他能够及时的借还书,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比如,我们在图书馆周围配栽高大绿色乔木,不仅能降低噪声污染,还可使读者由于紧张学习和长时间阅读产生的疲惫得到舒缓,让身心一起放松,会非常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使得学生对提高学生对图书馆以及学校的信任,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再比如,我们用一些色彩温馨的提示牌放在每张桌子上,用类似“请爱护书籍”、“请看好您的贵重物品”、“新书推荐”、“请不要过度疲劳”等等的话语,这也是图书馆人文环境的一种体现。其实,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建设并非一定有多么大的动作,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能反应出图书馆的人文理念,都能支持人文环境的建设。
3、强化馆内外文化氛围
目前很多图书馆馆舍面积很大,装修的也很“富丽堂皇”,但其实学生总感觉比较生硬,是一种单纯的“豪华”或者“笨重”。其实,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理念中首先就是要改进馆舍布局,让图书馆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为了满足阅读和传播知识的需要,也没有关注文化氛围的营造。比如,很多图书馆墙壁上都是悬挂各种规章制度,很少有悬挂一些中外历史文化名人,经典的格言警局,或者书法字画等等,视觉效果上就明显的缺乏文化氛围。因此,各图书馆应该从这方面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可以把校训、校徽做在书架上,增加学生对学生的认同感;悬挂一些与读书、学习相关的格言警句,让学生可以一进门就看到;通过在每层楼设立读报栏、新书推荐名录、树立一些定期更换的名人语录、读书心得体会等,增加文化氛围。或者也可以通过在图书馆周围的树木上悬挂上一些科属的标牌,配属拉丁文,这也是图书馆文化氛围建设的一种途径。
二、结语
图书馆是保存与传播社会文化、集聚与传递知识信息,推动文化教育、传递科学知识、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场所。这决定了图书馆必然成为人类知识的宝库、信息交流的中心、社会文明的窗口、文化建设的工厂与人文环境建设的主要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人们对于人文环境的需求也日趋强烈。而且,随着国家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重视,和谐发展、人文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在大的社会背景影响下,和谐的人文环境也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各高校规模比较大的单位,而且其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人文环境的完善也并非朝夕之事。这需要图书馆自身、高校,还包括全社会都要重视起来,给于高校人文环境的完善提供更好的平台,只有这样群策群力,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环境才能更快、更好的完善起来。
最近,有一位家长这样对我说:“家里书多着呢,可就是一直摆在那儿,他根本一本都不看。”这样一句无奈的话语,让我认识到:孩子们对阅读有没有兴趣,才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所在。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兴趣做先决条件。”由此可知,兴趣是孩子们学习最好的老师,它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来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呢?
一、为孩子们挑一本合适的书
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孩子的心理特点也不同,其阅读的倾向、阅读的兴趣亦有所不同。教师要根据孩子课外阅读兴趣的差异性向他们推荐读物。
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倾向为短篇、完整的故事,幻想性题材的故事,幽默、意外的故事结局;中年级儿童阅读倾向为童话类、传记类、富有神秘性、创造性的故事,历史类读物;高年级儿童阅读倾向为游记、传记类,带有悲剧色彩的读物等。孩子们有了自己喜欢的读物,阅读起来效率就更高了。
二、给孩子们一个阅读的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才有“潜移默化”之说。就如孟母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连搬三次家,可见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孩子阅读的重要性。
教室有图书角,外面有图书馆,家里有图书柜,周围还有很多与孩子一起看书的小伙伴。在如此浓的书香氛围中,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三、教给孩子们一套好的读书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唯有特别注意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使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是关键。
培根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则须咀嚼消化。”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书,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常用的阅读方法很多,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精读法
精读法,就是对那些自己感兴趣和有用的书反复读,对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元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由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2.延展拓展法
这种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动活泼地向孩子们传授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书目,指导其正确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就让孩子们看有关《红楼梦》的书籍;学习了《赤壁之战》,让孩子们看有关《三国演义》方面的书;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让孩子们看《西游记》。这种阅读方法可以扩大他们的阅读面,积累丰富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3.选读法
选读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孩子们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以便学以致用。
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这种方法能使孩子们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4.速读法
对那种消遣性的书籍可采用浏览的方式,看看序、前言、目录、插图、照片以及注释,对全书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已在提倡速读法。利用速读法,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5.摘录批注法
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文库”中,为以后的作文进行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报纸杂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精彩、有效。
四、为孩子们开展几次读书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和导向作用,在全系统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提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为实现创先争优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二、主要任务
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重点,紧密结合本部门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大力倡导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树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活动。通过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学习反腐倡廉理论和法律法规,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以及廉文荐读、知识测试(竞赛)、发送廉政短信、实行廉政承诺、廉政宣誓、观看廉政电教片,征集廉政书画作品,建立图文并茂的廉政文化宣传栏、板报,组织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创办具有机关特点的廉政文化图片阅览室,制作有关反腐倡廉的电脑桌面和屏保图片,在办公场所引人瞩目的地方设置党纪条规和廉政格言警句,在会议室、走廊悬挂廉政图片,在办公室摆放廉政格言的台历等一系列活动,着力营造浓厚的机关廉政文化氛围,大力倡导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思想理念,规范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和从政行为,增强机关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具体工作主要是开展好“五个一”活动:
一是上好一堂反腐倡廉主题教育课。领导带头上廉政文化教育课。要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敬业精神、人格品德、廉洁操守。
二是开展一个读书思廉日活动。每月利用一天的时间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学习县纪委推荐的廉政图书和文章,学习反腐倡廉理论和法律法规、开展党的纪律教育。
三是观看一部反腐倡廉电教片。认真组织观看由县纪委推荐的反腐倡廉内容的优秀廉政电教片,激发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
四是举办一次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人社局、县文化事业发展中心、县文联等单位组织,机关工委具体实施组织一次活动。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或书画展,各单位要积极组织人员参加。
五是制作一组廉政文化建设宣传屏保图画。在办公电脑安装廉政文化建设宣传屏保,使干部时刻受提醒,教育,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环境。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
按照《县直机关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于7月1日前将实施方案报局党总支。
(二)组织实施阶段(7-11月)
联系实际,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抓廉政文化的硬件软件建设,按照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声势、有成效地开展各项活动。
(三)总结阶段(12月)
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自查,总结经验和做法,形成书面材料于12月中旬前报送。12月下旬考评组将对各单位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考评。
四、工作要求
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廉政文化建设扎实有效,促进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为交通建设和发展服务。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既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也是加强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其它工作一起部署、落实和检查,要形成制度,逐步建设长效机制。单位领导要认真组织开展,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各单位要指定一名领导和一名干部负责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确保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统筹安排,推进全面开展。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优势,统筹规划,组织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三)注重研究,提高理论水平。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规律,不断学习,不断丰富和发展廉政思想、廉政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