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

时间:2022-09-29 10:39:15

中国应试教育论文

第1篇

首先,学生思想活跃,教育方式不够灵活。从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构成来看,他们都处于青春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追逐个性、崇尚新潮、追求时尚的思想,更容易被一些非主流思想引导。传统文化氛围不强,导致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思想已经“过时”,学生很容易对学习内容产生乏味、枯燥感。再加上部分教师仍然沿袭“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在教育过程中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其次,学生接触信息量大,教育内容不够贴近学生,吸引力不强。现在网络发达,信息来源广泛,学生现下的娱乐生活中,电视、电脑、手机游戏等一些“新奇特”的方式层出不穷。在学生所接触的庞杂的信息中,不乏一些负面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左右,传统文化的融入显得单薄,对学生而言不具备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内容,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众多思政教育者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科学、优良的思想方法、行为指导的道理。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思政教育要想切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就必须要迎合新世纪的发展需要。传统文化构建了特有的民族文化体系,深刻影响着民族的精神风貌。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强大的青春活力,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者,他们理应继承和发展老祖宗留下宝贵的思想财富,将传统文化中一些经典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处事方式作为自身的思想、行为的引领,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符合时展要求。

近年来,西方思潮的不断引入对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外来思想中不乏一些低俗的内容,例如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等,这些不良思想容易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干扰。因此,要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忠烈刚正、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等优秀的民族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资源,教育高职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进行提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在学生中倡导与时俱进,弘扬现代精神社会中的优良风貌。

三、强化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是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在高职院校中,教育者应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一方面,学校要在基础课程中引进传统知识,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填充到课堂讲解中,弘扬以仁义礼智信等内容的精神价值观念。用爱国、自强、和谐、友善、团结等优秀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用自律、诚信、节约等引导学生的行为。另一方面,可通过宣传海报等方式,营造氛围,可模仿主流电视台的知识类综艺节目,在校园中举办国学知识大赛、成语听写大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或者通过校园广播等方式,宣讲传统优秀故事,促进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使优良的校级校风建设成为传播优良传统文化的有力支撑。

在传统文化引入和教育中,力求做到继承传统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例如,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剪纸、面塑、草编,传统艺术中的瓷器、刺绣、雕塑进行展示;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指引下,开办具有历史感、文化感、个性化的创意作品展。通过校内网站等一些传播途径,在学生之间形成诚实友善、勤俭自强的学习氛围,并将传统观念构建成完善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交流,加强传统文化艺术对学生思想作风的引导。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传统的说教式思政教育过于枯燥乏味。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广大思政教育者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多地采用互动、交流、社会调查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提高对思政教育的认可度。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学校应积极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如书法、绘画、历史、文学等课程,加强经典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让学生在丰富的思想文化中修身养性,激发高职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育;大讨论;高潮

1998年2月至1998年底,大讨论达到了高潮。这是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第二阶段。1998年2月之后,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讨论继续升温。讨论中,有些批评的激烈程度几乎达到了极点。

《中国青年报》从1998年2月25日起,在《教育导刊》版面中展开了以“语文,该怎么教”为话题的讨论。讨论持续了几个月。“话题讨论(一)”首刊该报记者刘万永撰写的专题报道——《语文,该怎样教》,并配发了一幅压题照片。该文引述了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刘国正的看法:当前,语文教育在教学思想、教材、教师、教法上存在很多问题,最突出的是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毒害:一是把语文课的工具性简单化、程式化、刻板化,把生动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的纯技术训练;二是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脱离社会;三是考试及练习多而滥,强加给学生沉重的负担,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该文还提到标准答案、改革考试的制度、内容和方式的问题等等。在接下来的讨论中,该报又刊发了如下文章:《语文,为何非要整齐划一》、《我们无奈》、《教师身不由己》、《学生:作文如“八股”》、《教师:语文教学本末倒置》、《人文精神的失落》、《语文贵在实践》……

《光明日报》从1998年2月18日起,在《教育周刊》版面中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开辟了“语文教改讨论”专栏。在第一期专栏中,加了编者按: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门学科,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所谓“标准答案”,是指把学生丰富的情感统统赶进一条死胡同;作文的程式化、新八股,使这块展示孩子心灵、本该色彩纷呈的花园日渐荒芜。愿专家们、老师们、家长们关心并参与这场讨论,共同为语文教改贡献力量。在这一期,发表了该报实习记者付君萍采写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亟待改革》一文。文中谈到了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作文训练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教材的陈旧、落后以及教师水平偏低等问题,指出越来越多的人们强烈呼吁中小学语文教学亟待改革。“语文教改讨论”专栏一直举办到1998年10月,共发表了《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走出误区》、《语文教学四问》、《教改必须全方位进行》、《实事求是调整语文教材》等三十多篇文章,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争鸣。

《中国教育报》也于1998年2月底专辟了“调查报道”栏目,力求比较客观地阐述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办法。2月底至3月中旬,该栏目连续五期刊载该报记者李建平的系列报道——“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围绕语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困惑有哪些、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调查与思考(一)”从“认清语文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的角度,阐述了部分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共同看法——中小学语文教育有“应试教育”影响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也有学科本身的问题。主要问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语文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调查与思考(二)”提出“阅读教学亟待加强”的论题。文章透析了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一种倾向,即忽视阅读教学,尤其是忽视课外阅读的状况。分析了语文教学过分注重考试内容而忽视基础的培养,其结果使人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教条、刻板的问题。“调查与思考(三)”希望语文教学“走出识字教学误区”。“调查与思考(四)”呼吁作文教学必须“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文章列举了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读与写严重脱节,学生不会从课文中汲取营养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二是写作公式化;三是重视写作技巧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启迪;四是课文与作文脱节,教师缺少课后指导作文的材料。“调查与思考(五)”分析了当前考试指挥棒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要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其根本出路在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考试方法”。

就在大众媒体开展语文教育问题讨论的同时,《北京文学》继1997年第11期之后,1998年第3期再次在“世纪观察”栏目中刊载署名的言辞激烈的讨论文章——杨东平的《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和洪禹平的《误尽苍生》。

《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文章指出,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成为教育畸形化的主要动因。其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将以树人、育人为旨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可怕地消失了。而应试教育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课程的难度、深度已成各国之最;二是重点学校制度和异乎寻常的教育竞争;三是形成所谓“唯理性教育模式”。这种教学由于实行标准化考试而进一步模式化,变为选择题、判断题的习题演练。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学的语文教学——加重语法、逻辑修辞等“理性”的内容,对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写作“技术”的训练,使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教学逐渐成为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训练。

《误尽苍生》一文指出,高中语文课本以及相关的“教参”、考卷,给人总的感觉是烦琐而荒唐,试题花样层出不穷,出题考人成瘾成癖,好像能在这种连珠炮似的考问中让学生把语文学好。这实际上已不是误人子弟的问题,而是一件误尽天下苍生的大事!因为天下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得用这种课本、“教参”教书,都要想尽办法让学生们能对付这种试题,还有天下当父母的,都得为这种烦琐荒唐的教学付出财力、精力。作者在文中以两处课后练习题和两道语文考试中的阅读分析题为例,具体分析、论证了其烦琐和荒唐。

可以说,《语》文把应试教育及其在语文教学中造成的恶果剖析、揭露得入木三分,而《误》文则把对高中语文课本、教参及课后练习题、考试题的批判的激烈的程度推到了极致,足以让人触目惊心。这两篇文章由《中国青年报》于1998年3月10日在“专题报道”栏目中抢先摘发,其影响更为深远,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地对语文教育问题的热烈争鸣。

《北京文学》可谓一不做、二不休,1998年第7期又发表了王丽的《清理与反思——著名学者教授谈中国教育》的专访稿。其中,包括访谈钱理群教授的《重新确立教育目标》、访谈童庆炳教授的《不要错过历史机遇》、访谈郑敏教授的《认识和热爱中国文化》、访谈刘锡庆教授的《语文课要解放人的心灵才智》。四位著名教授对语文教育的即兴发言,意在从理念上对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清理,试图找到走出语文教学误区的出路与途径。几个月之后,《北京文学》又在第10期上刊发了《清理与反思——著名学者教授谈中国教育》的续篇。其中包括:访谈王元化教授的《要下决心抓好教育改革》、访谈施蛰存教授的《语文教育一定要改》、访谈夏中义副教授的《我想做一个尝试》、访谈许纪霖教授的《我们的教育制度在理论上存在着误区》、访谈王富仁教授的《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有健康的人格》、访谈王宁教授的《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和访谈胡晓明副教授的《我看中国语文教育》。这七位大学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对与中国语文教育有关的种种问题畅谈了各自的真知灼见。这组访谈文章进一步扩大了讨论的范围。

在这一阶段,《羊城晚报》、《南方周末》、《生活时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人民教育》以及其它的许多新闻媒体、教育刊物等也都纷纷加入了大讨论的行列。

1998年11月,教育科学出版社选编了大讨论开始以来有代表性的文章,出版了《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一书。

总的看来,1998年一年,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仍是以批评为主的,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文教育目的不明确、不完善,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对人性、人文精神的关怀,忽视了文学教育和美育;2.语文教育思想落后僵化,缺乏时代精神,固守“极左”时代遗留下来的陈旧思想,扼杀了学生个性、创造性的发展;3.语文教学方法机械僵化,课堂教学长期固守以教师为主的串讲式或问答式等一两种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需要;4.语文教学手段存在严重弊病,现行教材、教参的内容和指导思想都十分陈旧、落后,不适应时代的要求;5.语文教学评估不科学,标准化考试存在严重问题,烦琐、荒唐的练习题、考试题误尽天下苍生。

面对大众媒体日益激烈的批评和批判,语文教育界试图做出冷静客观的回应。1998年3月7日,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人教社中语室、人教社报刊社、北京市中语会等单位,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以“语文教学的成绩、问题及改进方法”为主题的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语文教育界专家、特级教师、教育部基教司研究员及《人民教育》、《光明日报》等报刊的记者,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张鸿苓主持了会议。会后,《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5期)等报纸杂志刊发了座谈会综述(或纪要)。综述(或纪要)指出:社会各界都来关心中小学语文教学,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同时还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语文教学。应该肯定二十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这是有目共睹的,是功不可没的。第一,“”以后,原国家教委颁发了《语文教学大纲》,恢复了语文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实现了“一纲多本”,已经审定通过的实验课本就有八套之多。第二,语文教育科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不少语文教师进行了单项的和整体的改革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大部分成果得到了推广。第三,从全国范围看,教师的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第四,从总体上看,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逐渐增强。同时,也要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正如刘国正先生在发言中讲的那样,可以说在教学思想、教材、教师、教法、考试上都存在着问题。1.从教育思想上看还存在着僵化保守的倾向。2.教材的基本知识不明确,课程标准缺乏具体性,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目标呈多重性。3.教师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4.考试的问题。标准化试题比重太大,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平时练习只进行简单的训练。5.教法方面的问题。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形式,缺乏理性的思维,把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第五,缺乏踏踏实实的科学研究。

刘国正在《光明日报》1998年4月29日发表了《提倡科学态度,反对危言耸听》。他在文中肯定了近二十年来语文教育改革的四方面的成绩,也指出了语文教学受到应试的扭曲而出现的四个方面的问题。他还指出,欢迎报刊上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讨论,提出的问题是重要的,希望形成一次祥和、冷静的科学探讨,成为推动语文教育进一步改革的强劲力量。同时,在讨论中有必要提倡良好的学风,采取心平气和、互相尊重、实事求是的态度谈问题,挖苦讽刺,或危言耸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讨论所依据的事实也要尽可能求得准确。这对讨论是有利的。

1998年11月25日,教育部基教司专门邀请部分在京学者教授,召开“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讨会”,共商语文教学改革大计。会上,学者教授们在指出当前语文教育种种弊端及危害的同时,提出了许多颇具建设性的意见。

纵观第二阶段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其主要特点有:

1.讨论仍以批评为主。一些批评言论如“误尽苍生”甚至激烈、尖锐到极点。同时,人们也更多地提出了对语文教育问题及语文教育改革的理性分析意见,也出现了更有力的要求客观评价语文教育的声音。

2.参与面更广,影响力更大。重要的新闻媒体纷纷开辟语文教育改革讨论专栏或相关调查报道、访谈专栏,使讨论的参与面更为广泛,影响力更为巨大。

3.讨论由语文教育界之外向语文教育界内部渗透。除了一些一线的中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发表文章参与媒体的语文教育问题专题讨论之外,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与人教社中语室、北京市中语会等语文教育界的代表性机构联合举办专题座谈会讨论“语文教学的成绩、问题及改进方法”,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也撰文发表了颇有影响力的观点。

第3篇

1.1教学培养目标混乱

从2008年起,国家司法考试允许在校大学生参加。在就业率低的大环境下,拿到含金量极高的司法资格证无疑成了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法宝。因此,也就引发了关于法学教育目标的思考。关于法学教育的目标,目前我国学术界有三种观点:法学教育是法学专业教育;法学教育是法律职业教育;法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秉承不同的教育目标,就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另外,还有一些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课堂教学非常功利,只关注司法考试的考点及考试技巧,而对法学基础理论却一笔带过,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也非常功利,只学习和司考相关的课程,总体学习效果不好。

1.2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脱离实践

作为成文法国家,法学理论体系很完整。每一门课程的内容也很多,而课程的课时数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讲授清楚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单纯的理论灌输是最简单的方法。所以,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讲授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每一个法学专业的教师都在尽职尽责地讲一整节课,中间几乎没有可以停歇的时间。即便是穿插有案例,也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一个知识点,抽象地设定的一个案例模型。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没有完整地接触过一个真实的案例,缺乏独立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学习时感觉案子都很简单,但是到实践中看到法律关系复杂的案件就完全傻了眼。更有甚者,我们的教师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毕了业就站讲台的,他们没有实践经验,能把理论讲清楚已经很不易,课堂教学也就无从联系实践了。

1.3学生学习很功利,只为应付考试,积极性差

现在的大学生中,真正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的人不多,学习主动性不足。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需求是多样的。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期末考试、考研、司考等等。为了考试而学习,势必会功利化,考试考的内容就多花时间,考试不考的或者是很容易就能及格的就少学或不学,导致知识体系不完整。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没有兴趣,认为专业知识很枯燥,上课只想听老师讲一些有趣的内容,不管它跟课程是否相关。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目标,不会独立思考,只是很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思路,看起来像是个好学生,其实不会思考,没有任何想法,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不能深刻理解法学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1.4考试形式单调,考试成绩不能反映教学效果

高校法学课程的期末考试,除了实践课之外,主要是笔试。考卷题型不外乎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判断、简答、论述、案例分析。考查的内容多数是识记和理解性的,分析和运用性的内容少,学生只要在考前背一背,基本上都能取得好成绩。分数的高低几乎完全取决于考生的记忆力,并不能反映考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有些教师为了避免及格率太低,给自己带来麻烦,会刻意地降低试卷难度,放宽评分标准,过分为学生着想,期末考试只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体面的学科成绩,完全不能反映教学效果。真正的考试应该是能够考查出学生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课下是否复习所学内容、查阅相关书籍拓展知识的。

2教育教学的正确价值目标和功能

法学教育的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方法。不同目标的法学教育,其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都不相同,因而在教学方法上会有根本性的区别。法学教育应该树立什么目标?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法学专业的介绍,法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法学教育主张一种综合性的价值目标,既注重系统化的理论培养,又要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还要兼顾法律职业的价值培养。教育的根本是思想精髓的传承,而不仅仅是技能教育。“有学者认为应该将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定位于职业技能训练或培训,将本科阶段以上的法学教育阶段定位于学术培养。”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本身就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机械地把法学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割裂开来,做简单的分类,是不科学的。法学教育既要进行法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也要进行法律职业技能训练;既要培养学术型人才,也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两种培养目标本身并不矛盾,可以很好地统一起来。另外,根据教学和学习的规律,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对法学知识做系统的理论化梳理,再接触实践,完成从理论到实践,从接受到应用的培训过程。我们不可能只讲理论而不应用实践案例,同样,也不可能在没有任何理论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案例教学。直接照搬英美法系国家的案例教学法在中国成文法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冲突。法律移植应当考虑本土情况,案例教学应该是为了应用和反思理论知识教育,而不是单纯地采用学习案例的方式来推广经验。法律应用中的经验来自于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系统地讲解法学理论知识,同时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让理论知识以实践经验作为支撑,而不是简单地依照教材讲授形而上的东西。另外,也可以依照案例教学法单独开设一些实践性课程,根据实践来反思理论,使学生知道,我们的法学理论、法律条文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否存在更好的选择,从而使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

3法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高校教育应当回归教育的本质,摒弃功利主义,重塑平静淡然的校园氛围。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必须依照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寻求适合的教育方法,无需急于求成,功到自然成。综合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3.1明确教学目标,杜绝功利

法学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我们的目标也是要培养兼具理论和实践的优秀法学人才。课堂不能只对准司法考试,不能只对准研究生考试,当然更不能只对准期末考试。明确法学教育综合性的教育目标,法学人才应当既能做学术研究,又可以驾驭实务。比如,在美国,优秀的学者可以到检察机关任职,相反,实务工作者,比如,律师、检察人员、法官也可以到高校任教。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可以良性互动,这并不矛盾。学生只要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在任何工作岗位是都能够适应,只是有一个熟练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应当以既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通过理论阐释和案例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应用法学知识。法学教育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为了某种利益而随波逐流、摇摆不定。无欲则刚,不功利,才能够使高校培养的法学人才更优秀。

3.2开展灵活生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摒弃单一的讲授法。讲授法适合在法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做基础理论的介绍。要想让学生掌握理解法学知识,还应当结合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对于注重运用的知识点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选择的案例应当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效果。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法律推理的能力。容易引发讨论和思考的知识点,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在讨论中学习到新知识、新观念,得出新结论。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堂教学应当是生动有趣的,而不是单一讲授下的枯燥无味。

3.3定期写论文,引导学生做学术研究

法学理论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理论本身,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应用。这种应用除了实践应用之外,还应当包括应用理论进行学术研究。每个学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目,指定选题,指导学生写课程论文或学期论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整理归纳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表达成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清晰地掌握该知识点的发展脉络独立思考得出观点,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论文写作是主动的,不能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这种方式也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3.4设立高校实践基地,让实践课程走出校园

如果说法学理论知识的讲授是严谨而枯燥的,那么实践课程应当是生动有吸引力的。实践课程要真正走入实践,不能仅仅找一些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审判,要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案件中,案件的处理直接牵动着学生的神经。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获得良好的效果。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是和当地的公检法部门合作,也可以是联系律师事务所。实践课程不在教室学习,而是在实务部门实习。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自己设立法律诊所、法律援助中心或类似的机构,为学生和青年教师参与法律实践创造条件。学生到社会中去实践校园内学习的法学理论,不但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法律实务,也可以对法律职业本身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能起到良好的指引。

3.5明确考试目的,考试形式多样化

考试的作用不仅仅是在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是在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向学生明确考试的目的,考试不是为了跟学生较劲,也不是考查学生的记忆力,不能为了考试而考试,尽可能使学生淡化对高分的追求。学生对于考试应当是认真对待,又不过分追求成绩。这也对高校学生成绩评定的规则提出了挑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弱化试卷性考试对学生成绩评定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考试。试卷性考试是考查学生知识水平的最简单形式,但是学生的记忆力高低会影响总成绩,掩盖学习效果。因此,在开展试卷性考试的同时,应当采用其他一些考试形式。对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通过小组式的审判模拟来评定成绩。学生分组扮演角色,模拟案件在实务中的处理流程。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侧重于理论性的课程可以以论文写作为考试形式。教师指定一些重点和热点问题,让学生就此发表看法,也可以在论文写作的基础上开展学术讨论,学生互相提问,互相打分。另外,在班级人数不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口试。教师和学生一对一考试,面对面回答问题。从学生的现场回答直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真实反映教学效果。

4结语

第4篇

1.忽视对关联学科的学习和教学

现代法治需要的法律人才不再是只会法条的人才,它需要具有高深法学理论基础上的,具有卓越法律素养、法律智慧和人文精神的优秀法律工作者。要求法律人才能从法律的独特视角,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本身的运用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问题和纠纷。但是随着法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备和细化,法学学科科目繁多,司法考试通过率的严要求,很多学校将司法考试视为法学教育的指挥棒,法学教育被变相为应试教育。导致很多高校会加大法学学科的教学,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学习。虽然我国法学本科学生在初级阶段也学习部分素质科目课程,但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轨,收效甚微。法学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除了法学本身以外,相应的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有关知产的部分理工学科,甚至文学类学科、语言交流类学科都应有所涉及。

2.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严重匮乏

在司法考试通过率要求的重压下,我国法学教育往往缺乏实践性教学。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而法学教育是进入法律领域的基础,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经之路。所以法律教育不用只注重理论的教学,教学应为社会服务、为科学服务。单一的理论的教学,会令学生如在雾中,一时找不准出口。而实践性教育则可以为此拨开迷雾。

二、关于对司法考试与法律教育改革的设想

1.关于对司法考试的改革设想

(1)提高司法考试报考条件

我国目前司考考试的报考条件是: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所以从规定上可以看到,只要具有本科学历就可以报名参加司法考试,而无论是否有过法学的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讲,一旦通过司法考试,无论以前是学什么专业的都可以踏入法律门槛,可以作为法官、检察官、律师而成为名符其实的法律工作者。这导致办案人员专业水平、法律思维、法律素养差别较大。而法律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系统地不断强化和吸收过程,如果通过一次司法考试就进入法律职业,不利于我国法律系统的整体水平的提高。纵观世界各国,把不具有法律教育背景的人排除在法律职业之外是很多国家通行的做法。所以提高司法考试门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道路。

(2)建立对通过司法考试者进行法律职业培训制度

根据我国律师法的相关规定,申请律师执业,应当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但是此项规定已经名存实亡,形同虚设。为此,建议设立司法考试统一法律职业培训制度,由地方司法局或者律师协会组织进行法律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职业培训的师资,应以外聘为主,聘请有多年执业经验的杰出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传授司法实务性知识,还可邀请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前来讲学,讲解前沿法律问题,这样既能保障教师不脱离司法实践,与时俱进,又能节约成本,减少投入。

2.关于对法律教育的改革的设想

(1)加强法律渗透学科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

法律教育是不仅是一种专业理论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法学教育不仅要培养法律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培养法律人才,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传播法治文化,推动法治发展,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需要的法律人才。所以学生除了对法学理论知识和体系全面掌握外,还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思维、法律素质及其他相关学科应用法律的能力。司法考试只是考察应试者的法律基础知识、司法实务技能和职业道德,并非能学到全部法律人才应具备的才能。为此法律教育在教授基础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增设法律实践课程,增设法律相关学科的学习,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2)整合法学教育层次

我国的法学教育有法学本科、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博士三个基本层次的学历和学位教育,而且还有法学大专、中专教育、法学成人教育,等等。我国法学教育处于一定程度的盲目和混乱阶段。各种类型的教育学校不断扩招法学学生,各种形式的法学培训,造成法律人到处都是,法学文凭含金量高低不齐。因此,应精简整合法学教育的层次。首先取消本科以下学历的法学教育,将法学学习的门槛提高到本科阶段,禁止各种夜大、函授、大中专设置法学课程。对法学法律硕士的入学要求提高,提高入学分数,减少录取人数。对在职法学类的教育加强管理。改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提高法学学生的质量。司法考试作为选拔合适的法律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

三、结语

第5篇

我国青少年体质的不良现状和对高招加试体育愈加高涨的呼声,使高招加试体育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中招加试体育在我国已运作近20年,该制度的实施在提升学校体育地位,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转变学生体育态度,增强学生体质等方面切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无视教学大纲、计划,课内外单练加试项目,“放羊式”教学,突击训练,考试舞弊等完全违背全面发展教育原则的负面现象亦并不罕见。高招加试体育就当前我国仍处于“一卷定终身”的国情而言,较之中招加试体育无论从个人前途甚或国家发展来看都重要得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科学严谨制定出高招加试体育预案是顺利实施这一重大举措的必要前提。本文拟从中招加试体育运行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入手,预析高招加试体育时将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防患于未然,以期为推动高招加试体育付诸实施略献薄力。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以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及相关背景知识,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通过走访、电话等方式,就中、高招加试体育的相关问题请教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多年的专家、教授多名,给予了本课题方向性支撑。

本文在分析数据资料,撰写论文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

一、高招加试体育乃众望所归

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蒋效愚提交了《将提高全民族身体健康素质列为国家战略方针》的议案。在提案中他建议:充分发挥高招指挥棒的作用。从明年起,在全国高招中统一增加体育加试,选择速度、力量、耐力三项,计入高招总分,择优录取。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的全国两会上带来了《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幅度惊人——建议用立法形式加以遏制》和《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仍未遏制,建议中高招增加体育加试》的提案。中央教育研究院研究员贾志勇也表示非常支持建立体育加试制度,在中招和高招时必须参加体育加试,体育加试成绩计入学生的升学总分,而且,体育成绩要在总成绩中占相当的比重。

随后,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在2006年12月25日举行的教育部例行会上表示,体育成绩将作为高校录取的依据。高校将对新生进行体质测试,对连续两年或者几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省份要调整重点高校招生的指标。杨贵仁介绍说,教育部曾在无锡和沈阳都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初三和高一的孩子身体素质最好,就是因为中招这个杠杆促进了学生的锻炼。

二、实施高招加试体育的积极作用预析

1.中招加试体育所起的积极作用分析

(1)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部门曾经指出:“初中毕业生升学加试体育,是国家深化中等教育的改革,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积极措施,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有力对策。”这种加试形式的确立,使得学校教育由围绕“主课”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跨出了坚实的步伐,找到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使德、智、体在学校教育中并驾齐驱,素质教育也因此转化为政府行为。

(2)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地位,保证体育教学质量

中招加试体育,深刻触动了社会、家庭、学校重智育、轻体育的传统观念,使人们认识到了体育工作的重要性,体育教师的劳动得到了承认,职业受到了尊重,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学校领导更加重视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加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中招加试体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有效提高学生健康状况

中招加试体育工作自从实施以来,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课时和教学活动得到保障,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被随意挤占挪用的现象得到明显遏制;调动了学生上好体育课、踊跃参加课间锻炼和课外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合理地安排锻炼与学习时间,体育课病、事假率明显下降,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使学生从过去的“要我练”变成了“我要练”。这样既提高了身体素质,又调整了课业的负担,增添了生活乐趣,由此形成主动锻炼,轻松学习,快乐生活的健康生活方式。

(4)有利于改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

通过中招加试体育,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认识到加强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少学校增加了对体育工作的投入,使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5)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教科研水平

中招加试体育工作使学校体育工作得到重视与加强,挤占、挪用、停上体育课的现象得到有效制止,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热情更加高涨,随之而来的是在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锻炼效果的内驱力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对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大胆创新,使体育教科研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使教学效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实施高招加试体育将起的积极作用预析

我们从以上对中招加试体育对我国体育事业,尤其学校体育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不难预见,高招加试体育将使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将从根本上改变受应试教育影响长久的社会、家庭、学校所形成的重智育、轻体育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明确深刻;尤其对于改变长期以来因应试教育而形成的初中、大学锻炼,高中不练的体育锻炼“断档”现象,增强初中、高中、大学三级层面体育锻炼的系统性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动辄被占用、停上的高中体育课将出现明显改观,尤其被多数学校停上的高三年级体育课,不但不会停上,甚至会出现学生主动要求补课补练的现象;高中体育教师将在“为学生前途负责”的责任心和体育课备受重视的荣誉感驱动下,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带好每一次课外活动,使每一个学生无论在课上课下都能得到满意的锻炼效果。

3.实施高招加试体育将面临的问题预析及对策

(1)中招加试体育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①中招加试体育催生体育应试现象

各地中招择校制度显示,仅因一分之差而落选重点高中或热门中等专业学校后的择校费标准让人咂舌,因此,计入中招总分的体育加试的几十分就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体育的应试也就成为学校体育的中心工作。三项加试项目成为体育课程教学和体育活动的指向目标。

②体育应试使学校体育教学严重偏离“以学生健康为本”的基本方向

对于中招加试体育,学校管理者与学校体育的组织者不仅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且也受到来自自身必须到位的升学率和自我负重的心理压力。由此,导致了体育应试教育的离轨局面,使学校体育教学偏离了以“学生健康为本”的基本方向,教师背离了体育教学大纲,重复地组织枯燥而呆板的教学活动,严重冲击了学校体育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育兴趣。

③体育应试助长了体育加试舞弊歪风

由于初中升高中的激烈竞争,分数与学费的失衡规定,以及体育加试组织管理的不成熟,使许多家长盯上了体育加试成绩在升学总分中所占的可观分值。由此,导致一些学生及家长产生不择手段赌一把的心理。于是,吃兴奋剂、喝“兴奋剂”饮料、代考、行贿等作弊行为随之产生。

(2)高招加试体育将面临的问题预析

结合上述中招加试体育存在的问题,相对于我国的“一卷定终身”惯性思维,体育应试现象亦将是高招加试体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将会更加明显。高招成绩的几十分若不能科学、严谨、公平配置,为了高招升学率和学生的前途,学校将“为加试而加试”而大开体育应试课程,家庭将“为得分而得分”而大搞。一旦体育应试思想盛行,则会使中、高招加试体育与其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初衷背道而驰;则会因体育应试课程的紧张乏味扼杀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习惯,并将阻碍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最大限度控制体育应试思想在高招加试体育工作中泛滥,解决好体育应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顺利实施高招加试体育的必要前提。

(3)解决高招加试体育将面临问题的对策

①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构建以“学生健康为本”的体育课程新体系。

长期以来,学校的重智育、轻体育传统观念,导致了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下降,乃至中招加试体育中现象的发生。因此,学校一定要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健康为中心,以使学生终身健康为出发点,构建以“学生健康为本”的体育课程新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把健康体育知识技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为一体,并使其重心向未来学生健康发展转移,这是学校教育面向未来的改革思想与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统一。

②科学制定体育加试项目、方法和评价模式

我国中招加试体育基本上按体育院校体育加试的办法分为跑、跳、投三项,总分30分,计入考生中招成绩。然而,一个人的健康是由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构成的。仅考立定跳远或引体向上、投掷实心球、中长跑或100m也并不完全能确定一个人是否健康。

因此,高招加试体育项目选定首先应从学生身、心、群三方面出发,紧密结合教学大纲与体质健康标准,加强课堂教学与加试内容的联系,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身、心、群三方面内容均要选设备选项目,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注重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再次,要注重学生身体发展的连续性,项目设置要注意与中招加试体育项目的衔接。加试办法的制定上要坚持简便易行,公正合理的原则。评价模式应改变单纯用外部行为来评价学生身体与运动能力,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做到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平时成绩评价与终结性成绩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县(市)统一评价相结合。

③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大、中型体育加试的组织管理水平。

中、高招加试体育均属于大、中型体育加试,其组织与管理工作体现出考生多(几千至数万人)、项目多(每人考3~7个项目)和难度大(加试结果直接与升学挂钩,牵涉到千家万户,社会各种不正之风对考务工作干扰大)的特点。从实际情况看,沿用传统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该项工作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加试组织与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研究,走“集约化”的体育加试组织与管理道路,要加大该项工作的科技含量,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科学理论指导开展工作,最终达到规范监控、公正评价、诚信加试的目的。

④加强诚信教育,杜绝考试舞弊

体育加试中的弄虚作假,从本质上讲是学校体育诚信缺失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管理者应对学校体育中各种丑恶的东西加大打击力度,充分利用道德、伦理、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扶正去邪,积极营造有利于诚信教育的学校体育氛围,使整个学校体育形成一种追求真、善、美,打击假、恶、丑的良好氛围。并努力构造有利于诚信教育的学校体育赏罚机制,把诚信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紧密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高招加试体育将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改变重智育、轻体育的传统观念,增强初中、高中、大学三级层面体育锻炼的系统性,提高高三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虽然高招加试体育亦有陷入体育应试的“泥沼”,甚或陷得更深的可能,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端正思想,科学制定加试科目、方法和评价模式,运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手段,就能使高招加试体育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总之,无论中招还是高招加试体育,把体育成绩作为升学手段,这是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教育的进步。它对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合格人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积极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燕.关于我国中考加试体育工作的研究综述.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2).

[2] 史东林,李玉庆.谈升学加试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14(6).

[3] 王斌,李晓平.关于体育考试的思索.安徽体育科技,1996,70(3).

[4] 喻坚,刘林箭,等.中考体育加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6).

[5] 孙琛辉.教育部:体育成绩将作为高招重要依据.科学时报,2006-12-26.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能力培养 考试方法 改革

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高职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从岗位定向教育向素质与综合职业技能教育转变,这就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但是,现行高职教育考试方式过分强调考试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功能,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制约了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此,改革现行考试方式,探索以能力为中心的考试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1.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考试迫切性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考试是测量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职考试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考试内容等方面还或多或少保留着应试教育和学科教育模式的痕迹,高职教育考试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

1.1考试管理组织不严密

考试的目的是促学促教、促建促改、督导激励,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各高职院校考试制度的制定主要是根据学校教学安排,由主管教学的教务部门统一下发红头文件,规定具体考试模式。考试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大的系统工程,与教学内容、考试形式、命题范围、考场管理、阅卷标准等息息相关,再加上各专业课的性质、内容千差万别,只出台一些宏观上的考试管理制度和文件是难以解决考试问题的。况且这些制度的制定者不一定都是考试方面的专家,他们对各门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也不一定了解。因此,从管理的角度看,考试管理组织存在着许多的弊病和漏洞。

1.2考试形式内容偏离导向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考试基本采用同一个考试时间(期末)、同一套考试试卷(笔试)、同一个成绩定乾坤的“三个一”形式。考试内容仅限于教材和课堂讲授部分。考试的重点是重基础、轻应用;重视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创新。这种考试从形式到内容都不符合“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应与实训、实习密切联系,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2008年4月9日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人才培养精神,偏离了以就业为指导的培养导向,偏离了以能力为中心的高职教育理念,偏离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

1.3考试效度信度偏低

高职教育的课程考试具有学习、导向、调控、选择、教养、发展等多种功能。目前高职院校的许多课程多数都是由任课老师自己命题、自己监考、自己阅卷、自己统分的“四自”考试格局。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辅导,学生考前突击、考中作弊等情况时有发生。这都导致考试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不能为管理者提供真实可靠的管理、改进依据,不能为社会和企业挑选合格、适用的人才提供有效的信息,从而发挥不了考试的原有功能。

2.高职教育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方案与策略

2.1考试制度由“同一”转为“个性”

考试制度是与一定的教育目标相匹配的教学制度。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并最终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高质量的考试管理制度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建立现代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教务部门应组织各系领导,各专业专家、教研室主任,加强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研究,根据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程考试大纲、重点内容、考试时间和考试模式等制度,由教务部门根据每门课程的考试要求,合理安排命题、监考、阅卷和评价等各环节,使考试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

2.2考试内容由“知识”转为“能力”

《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考核也应该遵循能力为主的原则,改变过去“重基础知识、轻实践技能”的考试模式,加大技能考试比例,培养实用型人才。

2.3考试形式由“单一”转为“多元”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职业技能基础课、职业技能专项课、专业拓展课、集中实践课和公共选修课。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那么,考试方式也必须与之相适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考试方式如下。

公共必修课,一般是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职英语等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必修课程,这部分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抽象,可采取闭卷考试,考试中不允许携带和查看任何资料,用笔答卷。该方法以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记忆、理解分析和简单应用为主。也可以采用开卷方式,考试中允许携带和查看资料,但考试题目应设计为分析型考题、设计型考题、综合应用型考题等。该方法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也包括学习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职业技能基础课,这部分课程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职业基础素质,包括思维能力、专业基础能力等,是学习职业技能专项课的基础性课程,可采用闭卷、开卷、设计、小论文、答辩、作业等多种形式。

职业技能专项课,这部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项素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达到岗位能力需求的大部分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这部分课程的考试应重点采用现场实操,通过现场操作或具体的工作实践,能够直接检测学生所具备的从事某种工作的现有素质、技能与能力,包括实务作业、样本操作、模拟操作等测试方式。该考核方式能够较好地考核学生涉及动作技能领域的实践能力与素质,是社会各行业系统普遍认为比较有效的一种测试手段。

专业拓展课,该部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与职业相关的必备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能力的拓展课程,包括科技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以及必要的行业标准。考试方式可采用小论文、口答、课程设计、报告、作品的考试方式。学生就某个具体问题或任务项目,通过查阅资料、计算、绘图、制作等环节,用规范的方式做出书面表达或形成实物作品。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集中实践课,这部分课程是与理论课相对应的、需要集中一定时间(一周及以上)的实践课程,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这类课程考试应以实操、作品、论文、报告的方式为主。

公共选修课,这部分课程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拓展其知识面,要求学生选修与本人所学专业相关的课程。这种课程考试方式主要以作品、小论文、作业的形式进行。

2.4考试标准由“刚性”转为“柔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3%,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教育阶段,职业院校招生一般又是安排在本三和独立院校之后,按照现行的招生体制,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录取分数一般在300分左右。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多数对学习缺乏信心,有厌学情绪,特别是讨厌一些死记硬背的抽象性知识。因此,命题要体现开放性,从培养目标出发,既能反映课程教学的目的,又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在检查概念、定义、公式等知识的掌握时,标准不是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写下来,而是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制定问答题或思考题时,可以没有标准答案,只规定答题要求,按要求进行评定。

学校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注意分层次施教,切莫采取统一刚性指标衡量学生的学业,让学生有选择地根据自身情况接受教育。

2.5考试成绩由“分数”转为“等级”

自古以来,教育考试都是以成绩论英雄。俗话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2005年教育部针对当年高考宣传工作明确规定,叫停考生成绩排队。可见分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重的负担。采用等级制,使学生大都在相近的等级之中,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3.结论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一定要本着能力本位的培养理念,探讨新的考试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性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

[2]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李爱娟.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5).

第7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应用科技大学 教学环境 考试体系 校企合作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定位

德国的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层次,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由两类学校构成,即职业技术学院(BA)和应用科技大学(FH)。应用科技大学(FH)从德文字面直译为高等专科学院,但是属于本科层次,在性质上区别于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与我国倡导的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相似。专业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和经济等领域,其中计算机、工程类、企业管理、经济等专业为热点专业。FH的学制规定为4年,其中包括两个学期即一年的实习期,简称为“3+1”学制,作为有法律保证的一年实践学期,充分体现了应用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这也是决定并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实践性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也是其核心优势。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根据其培养目标而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均面向职业和实践,从实际效果出发,“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合理实用,行之有效。由此可以看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因此,学习和借鉴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将有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向前发展。

Wildau应用科技大学考察

笔者本次考察学习的Wildau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勃兰登堡洲最大的公立应用科技大学,位于德国首都柏林附近,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的德国高校名单。该校领先的研究领域是材料技术、管理系统、生态信息技术、光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在德国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1.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

Wildau应用科技大学和其他西方大学一样,学校没有围墙和大门,几处欧式风格的建筑坐落得有些杂乱。“外表朴素,内部精华”是校长恩格利先生在第一天介绍自己学校时讲的话。的确是这样,除了我们上课的大教室内部设施先进、齐备外,令Wildau应用科技大学最为自豪的是他们的图书馆在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是最先进的。此外,学校周边有许多规模较小的公司,这样便于校企之间进行科研合作。“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恩格利校长这样说。校园内有许多大的或小的娱乐设施,比如有游泳馆、沙滩排球、蹦床、吊床等,以便学生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内部精华并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还体现在学校所获得的荣誉、重点学科、国际化交流环境、学术输出等软实力上。

2.严格、灵活的考试体系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德国高校遵循“宽进严处”的原则,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考试非常严格,学生们都很害怕考试不能一次通过。Wildau应用科技大学是小班授课,一般10~15人,在学生中有这样一个共识,如果一天在校上课2小时的话,就意味着回家后要复习或预习2小时。一般每学期会有6门课程考试,所以说,德国大学生的学业并不轻松,学习轻松的是中、小学生,这点恰恰与我们国内情况相反。

考试由教授科目的教授命题,然后会与同行教师讨论看是不是符合教学计划,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由讲师或教授制订。但是给我们培训的教授都说,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难倒,而是一个上下沟通的环节。教授在考试前要告知学生很多信息,如考试应掌握的知识等,考试后学生可以反馈有关考试信息,不合理之处,教师会在以后的考试中进行调整。

每个学生有3次考试机会。第一次考试在学期末,学习努力的学生这次考试通过后就万事大吉;没有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在下学期开学初补考,这是第二次考试;两次还没有通过的学生,要参加第三次考试,这是最后一次机会。3次考试还没有通过的学生就必须要换专业,那之前所学的东西都没有用了。学生在考试前可以申请暂缓考试,但需要提供相关证明。采取的考试形式多种多样,一般不外乎以下6种:①闭卷:用于考核基础知识。②面试:与教授面谈,至少有两位考官参加,学生感到这种考核形式的压力较大。③撰写论文:学生拿到论文题目,可以在家完成,时间为2个月。等到学生提交了论文,教授面临的工作就是判断论文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还是复制粘贴来的。因为互联网资讯非常发达,所以目前德国也没有一个好的方法防止学生粘贴论文内容。④完成项目:一般3~5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组,对企业项目进行分析、设计,然后实施。这种考核形式广泛用于工程专业,它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比较紧密。⑤计算机虚拟考试:在电脑上直接答题,随机抽取试卷。⑥制作海报:在网上搜集资料,自己想象设计,制作海报并张贴在指定位置,让大家讨论,一般1~2人完成,人数不能多。

以上多种考试形式需要教授花很多时间用于准备考试资料和测试考试结果。教授明确地说,不管哪种考试形式,其目的都不是为了把学生难倒,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3.紧密、有效的校企合作

Wildau应用科技大学学生的实践除了部分在校内实验室实施外,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完成,学校对学生及教授实践方面有严格、明确的要求。学生必须进行2个学期的企业实习,教授必须有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或有自己的公司,即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这样既便于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又便于实践教学的实施。而在综合大学,教授不必有企业工作经验,只要专心搞理论教学研究就行。在应用科技大学,教授每7个学期必须到对口企业从事为期1个学期(半年)的实际工作或应用研究,以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最新问题、新动态,更新和扩充知识,期间不必进行理论授课,而且享受学校和企业提供的双薪。此外,学校还会从社会和产业部门聘任一批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通过这些具体措施,鼓励学生和教授在企业实习,进行紧密的校企合作。另外,学生到企业实习有专业要求,甚至有些专业还必须到国外实习。实习时间会跟之后的课程对接,学生实习是全职的,每天8小时,而不是象征性的4小时。学生实习的企业还是本地居多,也要求签订实习协议,企业会设置专门的项目(测试项目)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实习期内完成,同时,企业还会为学生支付一定的实习津贴。

学生实习结束返校时,必须撰写2万字左右的有学术高度的实习论文,而且还要经过教授的询问(口语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实习中学到的或做过什么,会有2名教授参加,一位教授偏向理论,另一位则偏向实践,学生必须回答正确才行。因为教授都是有实践经验的,所以这个环节会完成得很好。当然教授也会主动与企业联系,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企业也会以电子邮件等形式给学校反馈学生的实习情况,所以说学生实习后不是仅拿到企业证明就可以了。完成以上各个环节后,学生才能从教授那里拿到实习学分。在德国高校,教授的权力很大,很多事情其实处理上很灵活、很人性化,在严明的制度下,学校却不会在细节上强制教授如何去做。

德国企业非常愿意与高校进行合作,因为企业明白校企合作对企业是非常有益的,实习学生会带给企业新的气息,注入新鲜血液,企业可以从中发现潜在的员工,这比直接招聘的员工要好。

德国风情感悟

在一个月的培训学习时间里,除了考察德国的高等教育,同时我们也亲身领略了德国文化,感受到了德意志风情,由此强烈感受到这个国家值得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教育经验和特色。

德国人生活理念是尽量简单、尽量便宜、尽量不花钱。比如买车,只要能开能用就行,不注重是不是新车或车的牌子,虽然奔驰、宝马、保时捷等名车均出自德国。德国人很自信,他们认为德国的工业核心技术其他国家无法复制。教育在德国没有成为产业,小学、中学以及大学本科甚至国外学生在德国留学都是免收学费的。德国的大学没有正式的级别上的名次排列,也没有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之分,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在专业设置上也都有自己的强项,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以“好”或是“不好”来区分,但德国大学有历史长短和规模大小之分,一般历史较长、规模较大者多属“名牌大学”。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培养的学生在某一个方面能力非常强,在其他方面只是配合,也就是说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相比之下,学生个人能力似乎并不那么重要。在中国,老房子要被推倒,完全建新的,可在德国,老建筑必须被保留,在此基础上建新的或改造,这是政府的明文规定。在德国,Made in China的东西很多,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德国人对中国人很有好感,但对于日本,德国人说,日本已经走出亚洲,但没办法走进欧洲。价值观崇尚方面,中德学生也有很大的不同,据数据统计,德国只有约30%的青年选择上综合大学,约70%的年轻人则选择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这和我们中国的学生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职业教育的观念截然相反,德国的青年更愿意做一个“手艺人”。

结束语

德国的经济腾飞得益于职业技术教育,这是举世公认的。应用科技大学(FH)是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体,并且随着德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迅速成长,这主要得益于德国政府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民众重视技能、尊重技工,与研究型综合大学相比,应用科技大学的“3+1”学制、专业设置、教学改革、与企业紧密结合以及国际化的合作模式,均显示出极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和生命力。

通过一个月的实地参观学习,个人明显感觉到,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多年与世界接轨、交流学习,在所崇尚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课程开发与实施等环节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大致相同,只是实施效果仍然差距较大。要缩短这种差距,需要政府重视,政策扶持,更需要我们职教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董大奎,刘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7):41-44.

[2]赵居礼.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11-15.

第8篇

任务。

应试教育在改变吗?

我国从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开始,就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至今已有十几年了。如何评价当前基础教育的变化,是在改善之中还是继续恶化?我认为不能说完全没有改变,变化是有的。由于强调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取消奥数竞争,改革小升初考试,小学的教育生态有所改善,择校、奥数、学科竞赛等正在隐蔽化。但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现实,仍然是应试教育的“一统天下”。

应试教育不仅强度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高,对熟练程度、解题速度的要求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对”,“刷题”已经成为学习、复习的代名词,高三花整整一年,初三花半年以上的时间,进行记忆力、解题技巧和速度的应试训练。事实上,很多大学导师、高中教师都很难通过高考,即便通过高考的大一、大二学生,再次考试时也很难胜出。评价的扭曲使得“北清率”(北大、清华录取率)已经成为一种正式评价,而在十年前这一说法刚出现时,大家只是作为一个笑谈。应试教育“做大做强”的趋势,突出表现为“超级中学”的崛起,曾经显赫一时的“县一中”现象已经消失,一些学校的极端模式正在走向全国。

应试教育的另一新形态,是借助互联网的数字化生存―以教育创新的名义。“互联网+” 教育的最显著表现是资本强势进入教育市场,教育培训成为资本逐利的火爆战场,将更多的教育资源不足地区的儿童裹挟进来,使用电子白板、大数据使应试训练更为精细化、精确化,营造全天候的学习环境,使应试训练变得更为便捷和有趣。问题是,它并未脱离某种窠臼:将教育窄化为教学,将教学窄化为应试训练,其实际的关注还是分数和知识点,显示的是在关键教育制度(考试评价制度、重点学校制度)和教育环境、教育文化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单纯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的整体改善作用是有限的。

应试教育为什么“有效”

一些“超级中学”对自己的教学成绩很自豪,向批评它们的学校和同行叫板:不服来比一比,谁的学习成绩更好,升学率更高?然而,教育真正需要比较的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学生走上社会的适应性、创造力和生活幸福感。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杂技团经过严格训练的猴子、小狗能够走钢丝、钻火圈,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这种成功?

对“中国式教学”,包括“超级中学”在应试上的显著成效,我们需要认真辨析。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应试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实行的是一种“直接性教学”。其指导理论主要不是来自儿童发展理论,而是建立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基础上,依据行为研究和如何达成有效训练的研究,控制学习者可以被测量和观察的行为,把教学内容分解为细小并分离的部分(知识点),进行反复强化训练。它的重要概念是塑造、模仿、练习、回馈和强化。

与之相反的是具有建构性的生成性教学,是师生依据已有经验与现场互动的新信息逐渐生成、共同建构的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现场性和随机性。国外教学实验结果显示,直接性教学对达成目标的实效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但并未被追捧,而是被有限地使用在语言教学等领域。相反,通过讨论、阅读、交流获得经验的学习过程,这种平淡无奇的“低效课堂”才是主流。这是因为两者的教学目标完全不同。后者关注的不是“短平快”的教学效果,不是知识点和“提分”,而是学会学习和合作、阅读习惯的养成、知识系统的构建、反思和批判的能力等。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中国“学霸”在更重视研究能力的研究生阶段和职场中便相形见绌。

应试教育不仅是一种以重复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还因有材、标准答案和唯分数的评价制度,形成一种大一统、强控制、高竞争的制度。在全国统一的高考、省级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之外,还有区县一级的统考统测。学校内部则有日测、周考、月考的制度,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全市、全区、全年级的排名,升学率和分数标准与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工资直接挂钩。这种强控制、高竞争、高评价的制度模式,通过升学率对学校、教师、学生实行捆绑,让师生在这种高压下超负荷地高速运转,完全没有来自家长、教师、学术和任何方面的制约和制衡的

力量。

今天的问题是,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全民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应试教育为什么仍然强劲,难以改变?多年来,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原因解释,主要是高考指挥棒、文化传统、独生子女政策、就业竞争等。后者其实主要是一种社会背景,并不会直接传递到义务教育。对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似乎也夸大了,这是因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瓶颈比现在狭窄得多,小学教育大致还是正常的。可见,影响小学的主要是小升初,影响初中的主要是中考。在教育供求关系极大改善的背景下,基础教育环境继续恶化,教育界将责任主要推向了家长,认为是家长望子成龙、出人头地的功利主义,导致学校减负、家长加负。然而,这可能只是结果而非原因。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城市家长,对以考试和分数压迫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的教育深恶痛绝,但投诉无门、反抗乏力,有一点能力的就会选择出国。可见,家长的理性是大致健全的,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

如同中国社会的各类问题,理解这一病态的P键是政府行为。在教育领域,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GDP”(升学率、北清率)的攀比和竞争,是应试教育最主要、最根本的推动力。 “北清率”“宁要鲜桃一口,不要烂桃一筐”,基础教育乱象丛生,这就容易导致超级中学“异军突起”“大行其道”。

重建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

实质性的教育改革牵涉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和市场等各个方面,不是学校和教师可以单独完成的,也不是政府发文开会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地方政府改变应试评价,规范学校行为;需要通过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新的变革机制,给学校松绑,恢复学校活力。这一变革的前提是教育理念、教育价值的更新。制度和文化是一种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的存在,应试教育体制本质上是传统教育文化、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产物。今天谈改变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不能不重视观念的革命。呼唤人文主义的价值,这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教育2030行动纲领》和最新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作为一个划时代的报告,它强烈而鲜明地提出了人文主义的命题,认为面对世界新的挑战,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1]。而且,它还指出在教育中重申人文主义的方法,可以打破传统发展模式下人类发展的极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开启未来的钥匙。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社会发展,受人力资本理论、教育规划理论的支配,教育的发展目标逐渐异化,发展本身变成了目的,人则成为发展的工具,这被认为是造成全球性问题频发的根源。

因此,要向工具理性的教育价值提出挑战,“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2]。

美国教育政策的宏观转变,是教育文化转向的最新佐证。2015年12月,奥巴马总统签署的《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是对2002年小布什总统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重大改变,从严格强调学业成就、绩效评价重新回到低控制、低竞争的模式。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负面影响,是我们所熟悉的:在年度测评、达标评价的惩罚压力下,学校越来越重视统考科目的教学;社会学习、美术、音乐、职教、体育和外语等不考的科目被削弱甚至被放弃;不少中小学延长学校上课时间,并且在放学后补课,缩减学生休息时间,甚至取消高年级学生午餐后的15分钟休息时间。可见应试评价的效果,在美国和中国是一样的。

教育目标的冲突也发生在美国校园。2015年岁末,新泽西州格罗夫尔中学举行董事会,讨论是否要降低四、五年级的数学教学标准。这是因为来自亚洲的学霸让美国学生不堪压力,甚至患上心理疾病,美国家长主张“找回童年”,支持旨在培养“完整孩子”的教育。尽管亚裔和中国家长强烈反对,认为减压是一种反智,但校董会最终投票支持简化教学大纲。改革评价的行为也出现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提出了改革入学评价的动议:不再让ACT/SAT分数或拿几门AP课程成为高中生的生活重心,要让他们更多地关注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弗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决定加入这一改革,降低标准化考试比重,提高课外活动比重,在申请文书中加入“Caring”的内容。

当代教育变革的另一重大背景,是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创新。无论从事大规模在线教育的MOOCs、可汗学院、新型大学MINERVA、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微型学校Altschool,以及越来越多的Homeschooling(在家上学),都是以促进个性发展、个性化学习、创造力、核心能力素养等为主要追求,创建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它指向了对19世纪“教育工厂”模式的颠覆,而不是用21世o的技术去强化19世纪的教学。这显示出美国教育创新不是完全由技术主义驱动的,而是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基础。

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一些教育探索正在打破“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通过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和实践教学贯通教学与教育,从课改走向了教改。在个性化、定制式服务的“高技术、高成本”的改革之外,以阅读推广、合作学习、改善师生关系、社区参与等为特点的“低技术、低成本”的教育改革也大有用武之地。众多的“在家上学”、小微学校、华德福学校等,正实践着全人教育、自由教育的理念。这些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昭示着中国教育的希望。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选拔录用体制 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大举措,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党和国家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如何解决素质教育实施“难”的症结?改革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有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和当务之急。

一、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即内部诸要素以及与其它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素质教育的体制、理念、内容、方法、考试、评价、人事、物质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起着主导、决定作用的是人事制度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人才的选拔录用与人才的教育培养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人才的选拔录用决定着人才的教育培养,有什么样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就必须有其相应的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内容、方式;人才的教育培养必须为人才选拔录用服务,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国家所需要的选拔任用的各类人才。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国家各行各业所需人才挑选录取任用的组织制度,它包括学校选拔性的招生和社会用人的人员选拔录用的国家制度规定。目前,我国不论是学校高中、大学、研究生等就学,还是社会公务员等岗位从业,人员选拔录用都得通过“文化考试”,按其考试成绩择高录取,单一的文化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成为其升学、就业的先决条件,甚至成为唯一标准,人才选拔录用中片面强化了文化理论素质,而忽视人的思想道德、实践能力和身体心理等素质。人才选拔录用导向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录用人才的“考分”如同“货币拜物教”般产生了神奇的魔力,“考分”决定着人们的升学和就业,决定着人们的前途和命运,于是人们拼命地去追求与选拔录用人才有关的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考分”,去追求与“考分”直接有关的文化知识,而不去顾及其他素质要素。不仅学校招生的“唯分数论”使人们的片面追求、片面发展形成汹涌澎湃的潮流,而且社会用人的“唯学历论”也为人们的片面追求、片面发展推波助澜,人们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就业观”、“成就观”、“荣耀观”等价值取向和教育行为都无不倾向于“高分数”、“高学历”,人们的追求无不倾向于能够取得“高分数”、“高学历”的知识素养,而淡化或放弃了人全面发展的道德、身体、审美、技能等其他素养。作为对社会、国家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在“一考定终身”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中只能在狂热追求“考分”的旋涡中竞争拼搏,从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在片面追求智育“考分”的主体轨道中运行,甚至连有的学前教育也不例外。考分就是“就学”,考分就是“就业”,考分就是“教育质量”,考分就是“生命线”,不论是“片追”、“偏智”还是“加负”、“择校”都是为了取得“高分数”、“高学历”,以便在升学、就业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一席之位,取得在社会中生存、生活、发展的有利地位。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与素质教育要求的相悖,导致了学校教育外在与内在的“两张皮”,一方面表面高谈国家要求的素质教育,一方面实际大干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应试教育,使得素质教育“口头化”、“虚无化”、“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只打雷,不下雨”。“一考定终身”、“分数论成败”、“学历定职业”单一片面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把人们的一切努力都驱聚到追求“考分”的热潮中,而素质教育陷入了冷遇虚浮的困境。国家选拔录用人才的片面化导致了人才教育培养的片面化,人才培养、选用的片面化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建设发展。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单纯追求文化知识“考分”、“学历”的片面性弊端,致使社会、学校和家庭只顾追求智育的片面性教育,使得人才素质的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身体心理等素养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学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人才的需用难以紧密联结,国家、社会需求的人才难以得力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型人才严重缺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突出。国家建设所需人才与所选人才任职素质矛盾突出,“高分低能”、“学不致用”的现象普遍严重存在,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就业的矛盾日趋增大,国家建设所需人才紧缺,而学校培养的“人才”却难以就业,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影响国家建设,而且更要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社会需要是素质教育运行的动力源泉。提高人的素质既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提高人的素质能有效满足个人、社会发展各种需求,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如果提高素质像“考分”一样能够直接解决升学、就业等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素质第一”的观念和“重素质”的氛围则会自然形成,人们便会千方百计地追求“素质”。要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建立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动力机制,把“素质”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激发人们对素质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是引导人们将单纯片面的“考分”、“学历”追求变为着重对“素质”的追求。目前,实施素质教育“难”的症结是缺乏素质教育应有的动力体制机制,即缺失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没有把“素质”纳入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选用“素质型”人才,而是以“考分”为标准选用“应试型”人才,提高“素质”不能直接解决人们升学、就业等现实生计需求,只有提高“考分”才是最有用、最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就学从业,能够改变人的前途命运。素质型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是实施素质教育客观的、现实的、根本的动力源泉,对素质教育具有巨大的内在驱动和导向作用。国家选用什么人才,就推动什么人才的教育发展,选用“应试型”人才,则推动应试教育的发展,选用“素质型”人才,就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改革国家现行的不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就无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只有建立起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才能真正保证和推动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转贴于

二、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客观必然性

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教育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和必然结果。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部以及其它事物之间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目前,我国学校人才选拔录用的普遍方式是文化理论知识考试,决定性的标准是“考试成绩”。教育活动中,教学与考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学是考试的前提和基础,考试必须适合教学的性质、水平和发展,按照教学的目的、目标、要求、内容来确定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范围。同时,考试是教学的测评和导向,对教学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适合教学状况的考试促进教学的发展,对教学起着合理测评、积极激励和正确引导等作用。反之,不适教学状况的考试,就会阻碍教学的正确发展,使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教学与考试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本身固有的客观存在,是由教育特殊的本质所决定的必然联系。教育本身固有的本质属性是有意识地影响人、培养人,它主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能否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和实现的矛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方法对教育对象施加各种教育影响,实现其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考试是影响教育对象接受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手段,它是教学的“杠杆”和“指挥棒”。在教学中,为什么从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及其家长,普遍重视升学考试的科目,而大抓特抓,却忽视升学不考试的科目,而敷衍应付?为什么好多学校对非升学考试的科目开不齐,课时开不足,对考试的科目却增时加负?为什么升学考试科目的社会家教、办班辅导门庭若市,非升学考试的科目却无人问津?为什么从上至下口上喊的是“德育为首,全面育人”,却实际做的是“智育第一,片面追求”?为什么普遍难以引起重视的“劳技”课,却曾在湖南汩罗教育中理论、实践双丰收?“有的劳技课教师连续三天到街上修车点悉心请教,学了手艺好教学生。汩罗恰当地用考试来指挥素质教育,也将德、音、体、美、劳列为中小学必考科目,而每次大型的劳技课考试,都是市教育局长亲自抓。考试有力的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使德、智、体、美、劳‘五子登科’,形成了‘汩罗教育现象’,即‘全面发展现象’、‘素质教育现象’”。为什么“文革”中取消升学考试,而极大影响了教育质量,严重耽误了人才培养?这都是考试必须适合教学性质的客观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和结果。考什么,教师就注重教什么,学生也就注重学什么,怎样考,教师就注重怎样教,学生也就注重怎样学,强化了什么考试,什么教育就迅速发展,取消什么考试,什么教育就自然淡化,这种“考试效应”,已成为普遍而必然的教育现象和不依主观意志转移的客观现实。

人才选拔录用考试制度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影响是教学与考试相互作用的必然联系,是教育规律的固有作用,是客观必然的,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教育规律,科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必须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

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任用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研究解决素质教育与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相互统一问题,建立起适合素质教育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

高层决策部门应大力加强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决策,是国家层面上的制度性要求,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必须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建立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素质教育体制机制在于党和国家高层决策部门,党和政府高层决策部门应加快人才选拔录用体制的改革,建立起社会、学校多元化的全面的素质型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克服人才选拔录用中单纯追求考分、学历的片面性弊端,全面选拔录用人才,从关键上解开实施素质教育“难”的症结,有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本质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必须与党的教育方针相统一,把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纳入人才选拔录用体制机制,诸育结合,学历能力兼顾,建立全面选拔录用人才的用人体制,以全面选拔录用人才的用人体制引导人才素质的全面教育培养,以全面教育培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真正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立适合素质教育质量观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全面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素质教育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必须建立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录用的制度保障体系,建立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为导向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建立适合素质教育重点的人才选拔录用体制。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党和国家根据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针对现实教育的不足而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决策。应对国际激烈竞争和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国家人才选拔录用必须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重点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统一,改变目前以文化理论知识“应试成绩”为重点的人才选拔标准,建立适应选拔和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重创新、重能力的用人制度,引导和促进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第10篇

基础教育的弊端

1、现行基础教育的内容,根本是为了培养专家学者,而不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是“成龙”教育,而不是“成虫”教育,而大多数人是注定要“成虫”的。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现在提出素质教育总算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谓素质,它应该既包括审美和艺术的文化素质,又包括意志和毅力的心理素质;既包括理论素养又包括实践能力;既有做一个社会人的基本素养,还应有做一个特长人的个性素养;等等。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现行的教育内容,就不难发现我们培养的范围太狭窄了。它不仅把教育的内容设定在文化的小圈里,更重要的是把文化圈割在诸如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等几门小小的课程里。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的实用的教材设定应该体现两点原则:一是广,二是精。这就需要两套教材,第一套是泛指常识性的教育,第二套是针对个人特长,应当专而精。对于常识性课题不应做太高要求,及格就可以了;而对个人特长必须从小发现从小培养。

一个人不可能这也行那也行,走上社会毕竟只需要一两种技能就可以了。这个问题似乎只有上大学才重视,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受了基础教育就要走上社会。所以基础知识教育是究竟为升学服务培养专家,还是为做老百姓服务,即是“成龙教育”还是“成虫教育”,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大问题。

我们现行的基础教育内容由于是为升学、培养专家而设定的,促使教材内容越来越深,越来越专业化,从而也就使基础教育越来越脱离普通人的需要,这种恶性循环早已使我们的教材变成了教条。

比如语文。由于过于提倡语法分析和文词夸张,要么对文章肢体分解,要么牵强附会,流于形式。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实用。其实,在社会上,一个会说话的人并不一定在学校语文就学得好。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并不一定在学校语文就学得好。最近报上不是说著名作家王蒙做语文高考标准试卷,最高只得了60分。这正好说明了打乒乓球的世界冠军,看不懂大学教授写打乒乓球的教材这样浅显的道理。

再比如数学。初等数学内容还比较实用,一到中学,数学就远离生活和生产而走上科研之路。试想,除了科研与专业技术人员之外,我们的正负数概念、方程概念、函数概念、几何概念,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商人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呢?

再比如英语。虽然它是搞科研、外交的基础,但它有必要向全国人民实行普及教育吗?现在的问题是凡受到英语教育的人究竟与没受到英语教育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两样?关键是我们花费了太多的代价去学,走上社会后又有多大作用,这难道不是浪费吗?如果让中国人都懂得英语,那还何须国语教育呢?众所周知的现实是我们一边普及英语教育,一边在电脑软件的开发上却要尽量汉化,难道这不是绝妙的讽刺?

再比如其它课。如物理的热胀冷缩,力的反作用,杠杆原理,电的绝缘材料,这些知识应当给人们以常识教育。但力的数量、方向,电的流量、强度,磁的力量、方向,这些内容显然不应当让普及教育的学生全部掌握。总之,现代科学文化、人文知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重在常识性和了解性,而不应专业化和科研化。当然,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我们应当努力地培养他们升入高一级学府,而对于现在不愿学习的后进生,我们应发掘他们的特长来培养他们。

要知道大多数人必定要成为社会的普通劳动者,社会不仅需要一部分高级科学家、工程师和领导者;而社会更需要普通的大批的高素质的工人和农民。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当是“成虫”教育,如果有的“虫子”要变成“龙”,我们的高等教育在等着他。基础教育应该转变方向,面向普通民众,而不是面向专家,面向升学。这一点应当从转变教学内容开始,科学地、全面地、发展地设置教学课程,使基础教育由“成龙”教育走向“成虫”教育。

2.现代学校教育方式是理论课多,实践课少,高分低能现象普遍。

按照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及能力的提高,必然是经过认识到实践,再经过实践到认识的一个螺旋过程。而对照一下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我们缺乏的是实践课,比如人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等,不是理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让学生多去说话,多举办活动,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动手。其实掌握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眼耳的参与,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到理论的光彩动人之处,也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

3.现代教育体制缺乏个人特长培养。

社会实践表明一个人一生只可能做一两种职业,亦有可能常年只使用一种知识和本领,所以我们应当重视特长的培养。也只有培养起特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人尽其才,也才合乎现代社会所需求的分工精细和提高效率的规律。但是,纵观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我们从来很少对个人做“小锅饭”,虽然我们的教育以较少的投入实现了大面积的收获,但是这种收获太单一了,以至于少数正好有这方面天赋的读书人独得其乐,而大多数学生不是勉强受苦去努力适应,就是终日视学习为畏途而半途辍学。

重视个人特长的教育就是重视个人的天然创造力,它应该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真正着力点。

4.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的苦果。

由于存在着以上的弊端,使一个只受了几年基础教育的孩子走上社会后除了识字和算帐外,似乎感觉不到自己和一个小学毕业的孩子相比有什么优势。因此,现行教育体制不仅使许多人浪费了青春年华,也使有的家庭由于苦于学无所用,又不甘心放弃几年投入的心血,要么让孩子继续复读,要么让孩子度过相当长的一段适应期而惶惶不可终日。总之,孩子们踏上社会干什么事情都要从头做起,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罩上莫大的心理阴影。

现代学校教育体制弊端产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体制来源于国外。长期以来,无论是基础教育也好,还是课程设置与全日制的理论课授课方式也好,基本上是照搬西方的模式。其重要原因是从鸦片战争以来的落后挨打使中国醒悟了一个道理: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使中国人更清楚地看到民主与科学是现代社会得以发达的两个主要工具。中国的社会需要教育来使人走向知识和文明,更需要大批的科研工作者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因而形成了注重传授知识、培养专家学者的传统教育评价体系。

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特别是国民经济能够支撑实行全民普及教育的时候,教育的性质不仅仅是培养专家学者,也不仅仅是给人们一种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它应当是首先面向每一个普通劳动者,全面培养人的各种生存素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各种专家学者,各种有特长的劳动者。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传统教育过早地重视了特长培养,这就是专家学者的培养。我们知道专家学者应该是极少数人从事的具有个人特长的劳动者,而大多数人是要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和农民,除了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外,其它与现代教育无关。

当然,历史的昨天需要我们的教育是科研型教育,但历史进入了普及教育的时候,如果我们仍试图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专家学者,而不是普通的高素质的和有一定特长的劳动者,那么教育则会走入死胡同,应试教育或高分低能现象屡禁不绝,我们就没有理由去抱怨了。

2.考试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在这里我并不想反对真正意义上的应试教育,相反,如果学校取消了考试,凭什么去衡量教学成果呢?问题是考试的内容必须要全面、科学、实用,只有这样它才能担当得起真正的标准,促进教育走向成熟。如果考试的内容单一而又专业化,深奥而又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生活,那么考试必然使教育走向科举,走向“八股”的死胡同,人们痛恨考试,痛恨应试就不会没有原因了。因此,至关重要的是考试的评价制度,它的改革是学校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教育改革的出路。

由于习惯了,一提起考试就使人们想起那沙沙的笔声。多少年来,一提起考试就好像是这种形式,天经地义不可动摇。是的,笔试应当是考试的一种主要形式,然而,试想人们的生活生产,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高级智慧的人的各种素质和本领,难道仅凭一支笔就可以完全穷尽它的奥秘吗?不言而喻,如果突破不了考试的主要形式这一大关,就不能带领教育走向民众,就不能带领应试教育真正走向素质教育。

实践证明,语言艺术需要我们动口,劳动技术需要我们动手,科学研究需要实验,表演需要全身心的参与,组织能力需要活生生的场景,应变能力需要不断变化的环境。俗话说的好,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单凭一个人怎样理论的,根本体现不了一个人的水平素质,何况许多书本知识并不是发自学习者内心体验的总结,而是往往跟着别人鹦鹉学舌。既然是素质教育就应该是素质考试,对一个人的素质的评价是一个科学的标准体系。它不仅包括知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还包括思想道德和情感的正义性和向上性以及审美能力,更应该包括身体的强健和特长的有无。党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不是指科学理论知识的全面拥有,我们的考试方式太简单了,而我们考试的内容又太狭窄了。

3.计划经济的就业制度死搬硬套。

从前人们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有个铁打的工作,凡是能升入大中专的学生,国家是指令性安排工作。今天,只重文凭不重专业素质的用人观念仍多袭旧制,长期以来给人们传导一个概念,就是只要升入大学就有个铁饭碗。在社会及家长要求升学的思想舆论导向下,谁还去关心学的什么,有没有用呢?虽然时下局面有所改进,而这种改进主要发生在大学的分配和就业上。而此前长期形成为什么学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向以及社会的舆论,就好比是一辆载重量很大的火车,要想更改它的方向,不是短期做得到的。

4.义务教育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国家法律规定,年满七周岁的公民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而这个任务主要由谁来完成呢?一旦国家的学校教育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局面后,大多人都习惯按部就班,谁还去反思这种教育体制的弊端呢?

另外,由于基础教育国家办,群众从来不怀疑让孩子多学知识和考得好有弊端,教师也从来把逼孩子念书当做天经地义的教学方式。谁还能想到许多习以为常的教育活动是在伤害我们的后代,而不是给他们以好处呢?一旦全社会都形成了一种观念——“老老实实坐着念书”是孩子最正确的学习方式,谁还敢倡导让孩子们去多活动多实践呢?

5.职业教育为何不做改革的领头羊?

普通高中教育要转变为多数职业化,这项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已经出台多年了,然而现实的职高招生却不理想。本人认为这主要是教育不能市场化的结果。职业高中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如果仍旧由国家包办,又有多少人会去尝试吃螃蟹呢?职业高中毕业生能不能进行理想就业是办学的关键,君不见广播电视上面的民办技校招生如火如荼,相比之下,国有职高冷清之景令人尴尬。由于没有理想的职业教育做表率,普通基础教育就很难引起触动和改变,升学应试教育之风实际上仍是刮满校园。

6.高等教育不爱就业爱科研。

长期以来,习惯上把高等教育作为科研的摇篮,在社会和国家科研开发急需大批高级专家的时候,大学无疑在培养专家学者方面是个神圣的殿堂。然而随着国家办学数量的扩大,更多的人进入了高校,更多的科研成果被开发出来,急需转化为生产力,劳动者的素质又急需大面积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仍把高校的主要任务视为科研,而不注重就业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势必造成就业难,更误导下一级基础教育的进行。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总结出教育改革的路子。

1.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普通劳动者,全面科学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内容为培养劳动者的全面素质而服务。

(1)必须明确基础教育的未来主体是普通劳动者,把升学率在评价教育教学效果上的比例缩小到一个科学的份额上。把就业率、达标率等能够反映素质教育的指标引入评价标准,成为重要指标。

(2)必须改革现行教育教学大纲,把现有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全部划做一个部分,而把人的能力、特长、心理、劳动技术等作为重要内容。

(3)必须改变现有教学模式,改变单纯理论课,实行理论课、实践课、特长课、三分之一课时制。

2.必须实行正确的科学和教学评价制度,正确的、科学的考评标准是引导正确的科学的教育行为的指挥棒。

(1)必须有科学的学生成绩考核标准。废除单一笔试方式,尽快制定科学考试方式,增加行为考试标准,思想修养考试标准,语言考试标准,心理素质考试标准等反映人的全面素质的标准。同时制定合理的成绩分数结构比例,建议制定理论分、实践分、特长分三分天下的局面。理论分数每科及格就可以了;实践成果用指标来衡量,有些有活动存在即可;特长里边每人尽可能发挥。

(2)必须有科学的教育效果评价标准。比如学生成绩,教学行为,领导评价,群众评价硬性指标,就业率等,并不能只盯着学生的文化分来衡量教师的工作。

3.必须允许各类民办学校,引进办学竞争机制。

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创造。不只各类民办的学校,公办学校也要引入竞争机制,学校进行宏观管理,这样不仅质量上去了,经费也会随之降下来。

第11篇

【关键词】浅谈 德国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74-02

在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末,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引起的劳动组织变化,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加速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变革。职业教育成为推进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也使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本文从德国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基本形式、培养模式、课程设计、师资培养和考试制度等六个方面,探讨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体系,分析和提炼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也可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宽阔、更独特的视角。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

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国家的概念涉及联邦及州两个层次。其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划是由联邦形式的国家体制来决定的。按照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各州享有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故各州政府有权自行确定教育机构的形式,并具有相应的立法权[1] 。

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法律有:《手工业条例》(1965年)、《联邦职业教育法》(1969年)、《联邦劳动促进法》(1969年)、《企业宪法》(1972年)、《联邦青年劳动保护法》(1976年)、《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1981年)。2005年4月1日将《联邦职业教育法》与《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经修订后颁布并实施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通过文献[1][2]可看到,德国高中阶段的职业类学校分两大类:一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类学校,主要有两种学校:其一为“双元制”职业学校,学制为3-3.5年;其二为全日制职业专科学校,学制为1-3年;学生都主要来自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上述两类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工矿企业就业,是德国技术工人的摇篮。另一类是被称作“立交桥”式的职业学校,主要有三种办学形式的学校:一是为专科高中,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学制为2年,毕业生直升专科大学;二是为职业或技术高中,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或已接受过职业教育者,学制为2年,毕业后可升入综合大学(有专业限制);三是为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学生主要来自实科中学,学制为3年,毕业生直升综合大学。综合上述,可见其教育模式的多样性,并使得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的“立交桥”。

德国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类学校也有两大类,一类是专科大学,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特别是工程师、经济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为目标,基本学制为3-4年,生源主要来自职业类高中、专科高中以及补习高中课程的其他职业类学校。根据中德“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其专科大学证书相当于我国的学士证书。另一类是职业学院,也是“双元制”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里的延伸,主要接收完全中学高中毕业生。而职业或专科完全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只能进入开设有相关专业的职业学院就读,基本学制为3年。其培养目标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学位分为两级,第一级是基础学习阶段(2年)结束后,通过国家相关等级考试,相当于“专科”毕业;第二级是基础及专业学习阶段(3年)学习结束后,通过国家考试和毕业论文答辩,相当于“本科”毕业。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优于专科大学。

三、多样性的德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双元制”的办学制度,它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体制。职业学校作为“双元制”中的一元,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双元制”办学模式突出理论联系企业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培养与企业生产又有较强的针对性,故而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3]。《联邦职业教育法》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凡是在职业学校上学的学生,都要与相关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年限、生活津贴数额等。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期间,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企业岗位上工作,企业必须为学生配备相应的师傅,并按照签订合同所规定的项目进行培训。“双元制”是一种多方获利的办学模式,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生产性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校拓展了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学生也为企业节省了劳动成本,并对企业和企业生产的产品起到宣传作用。学生学习期满考核通过后,大部分可以留在签订合同的企业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业工作或继续深造。在“双元制”培养模式的实际运行中,德国的工商业行业协会和手工协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极协调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参与学生评价等等。

四、重实践技能的职业教育课程培养计划

德国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面不宽,但很专业化,即围绕某一行业来设置专业,专业优势比较突出。专业课程完全是综合化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战性,因此,其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主线,普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之比为3∶7,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专业技术知识体系。体现在理论课教学内容较为浅显,不过多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重视基本概念务实理解,做到学以致用;而专业必修课门类强调涉及专业所需的所有理论和应用实践内容,体现出专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宽基础、复合型”的职业技术人才[3][4][5]。

在考核和计划安排上,可看出其课程的设计加强了现场实习与实务的课程和学分,以期提高学生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的适应性,便于其迅速就业和转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渗透,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教育,注重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的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小组讨论、总结性发言或演讲等方法。培养出的学生通常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对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能力品质。

五、德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

在德国,职教教师是一个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较高的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享受公务人员待遇。因此吸引了大批有胆识、有能力的多领域能手加盟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双师型”的职教教师是德国师资培养目标。无论是实训教师、实践课教师还是理论教师,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学、劳动教育学进修并进行实际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有所不同的是,理论课程的教师要完成大学教育的全部课程并且到相同行业的企业至少实习一年,之后还要在各州所设的教育研究班和职业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对于实训和实验教师,强调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指导经验,并且能够总结教学规律和应对突发事件。德国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与社会上实际的生产或服务场所基本相同,培训内容也与实际的业务流程、生产流程相似,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去企业实习进修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把企业中的最新的动态信息带回教学过程中。同时,职业学校的教师还可以依据《职业教育法》和《教师培养法》的规定,带薪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德国职业教育的考试制度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每年都要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采取培训与考核分离的考核办法,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由与培训机构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由考评委员会来具体实施。考评委员会由雇主、雇员代表和学校三方组成。学生在行业协会的监督下进行两次考试。第一次是在学习一年半左右时进行的中期考试,以技能知识考试为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培训水平,进而考查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第二次考试是学习结束时的毕业考试,也是职业资格考试,考试包括五小时左右的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和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实践技能考核,其考核内容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实用工件,通过过程和结果,从中考核学生的设计方案、操作能力、制作工艺和产品质量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当然,学生必须达到所规定的学习期限并通过中期考核才能参加毕业考试。按照联邦统一的相关《培训条例》和《考试条例》,考评委员会负责组织专业命题小组,制定统一考试试卷,相同专业考试在同一天进行。两次成绩都以工厂企业的成绩为主,以职业学校的成绩为参考,在企业的考试成绩中,以操作成绩为主,笔试成绩为参考。两次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60%。考生如果对考试有异议,考评委员会必须进行妥善处理,否则学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这种考试制度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形成,突出了职业教育特色。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德国教育体系的基本情况,职教论坛,2005-3-25

[2]德国留学相关参考.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2012-11-29

[3]杨洁.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分析,职业技术教育, 2009-05-01

[4]曹莉,王明,杨婕.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职业技术教育, 2000-12-01

[5]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职教论文,网络(http://),2012-04-24

作者简介:

第12篇

关键词:成人业余高等教育 教育观念 教师队伍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149-02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顺应科技人才十分短缺的急需,满足一代青年求知的渴望,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应时顺势而诞生了。成人高等学校办学30多年来,学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成效日益显著,办学声誉逐步提高,办学经验不断丰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完成了人才断层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才培养任务。近十年来,作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在普通高校扩招、高职院校大量新建的背景下,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发挥优势、提高质量、形成特色,是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新的挑战。面对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特别要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使成教毕业生能够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这不仅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能否生存发展的问题,更是成人高等教育能否为国家建设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专业能力人才的关键。笔者长期在成人高校从事成人教育工作,拟对提高成人业余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作初步探讨。

一、更新教育观念,准确定位

成人高等教育的产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特殊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在1978年我国刚恢复高考制度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庞大的考生数量和比例较低的录取率之间的矛盾很难解决,这时候成人高等教育应运而生。所以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一方面为普通高考落榜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为没有大学学历的已经在工作岗位上的成年人提供参加高等教育的机会。近十多年来,在普通高校扩招、高职院校兴起的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风光不再,生源开始枯竭。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要更新由传统的注重学历文凭教育,向倡导终身学习、注重成人职业发展转型的教育观念。要定位于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融合与统一,要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现有岗位的专业能力和适应未来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可为那些失去高等教育机会的成人创造享受高等层次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的新机会,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就业和履职的能力,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

二、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设置专业,改革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套用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这种成人高等教育的普教化模式既不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也难以实现成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不能套用普通高等教育为蓝本,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有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脱离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成人学员的状况。建立科学的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要把学科体系、市场需求和成人职业发展三者辩证地结合起来,务实地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材、教学内容,组织相关专业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编写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反映相关专业发展的新成就,突出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的传授,在理论上贯彻“少而精”、在实践上贯彻“专而精”的教学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操作方面的教学内容。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应立足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才市场的需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比至少为1:1,通过充分实践,使学生既注重理论基础的夯实,培养学生可持续的潜在发展能力,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有效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强化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建设一支适合成人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只有适合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才能有效的保证教育质量;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人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建设一支适合成人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是本校培养。针对成人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可通过教育培训、脱产进修深造、承担调研课题、深入厂矿企业锻炼等方式,使教师实现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化,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经验,增强教师实施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能力。二是外部引进。可从社会引进既要有专业理论,更要有宽广厚实的专业功底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和教师。三是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师资库。把本地区优秀的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本校毕业的在工作岗位上有专业成就的毕业生和有关专家学者纳入到成人高校的师资库内,壮大和充实兼职教师队伍,改善师资力量和教师队伍结构。

四、改革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成人高等教育要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更要重点突出实践教学,以提高学员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以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存在着教师讲课多,学生讨论少;理论讲得多,学生实践少;结论下得多、学生思考少的现象。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听课,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变老师单向灌输为教师学生双方交流;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和创造式教学。其次,作为面向在职人员的成人教育,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变教学方式。成人教育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中设立网络教室,与面授辅导相结合,对于缺课的学员和在学生回家复习期间能在不同地点上网听课,学校安排教师利用QQ群上线辅导,用聊天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通过E―mail邮件的方式递交作业。第三要加强实践教学,把课堂搬进实验室,通过大量实训课的示范教学和学员动手参与,培养成人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第四要校企联合,把车间搬进课堂,把课堂延伸到企业生产现场。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广义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成人教育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五、配备专职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

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是业余学习,一般是利用晚上和双休日的时间。其对象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在职职工。职工学员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成人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较低,来源于高中、职高、中专和技校的学员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有的学员离开学校在社会上奔波已好多年了。所以成人在职人员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难:一是工作压力大。在职学员工作繁重,岗位竞争压力大,在考文凭的同时,更要保饭碗。二是家务压力大。大部分成人学员上有老下有小,家务负担重。三是社交与应酬压力大。在职学员社会活动多、出差多。四是工作不稳定,工作的流动性很大,有的学员在学习期内要变换几次工作单位。五是一部分学员学习目的是为了混文凭,而不是真正想学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积极性不高。由此造成了课堂到课率很低,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建议成人高等教育每个班都要配备专职班主任,对学生在学习目的、专业学习、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帮助、教育管理和关心爱护,对整个教学环节都要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做到信息畅通,要给予学员家长式的关心和保姆式的服务,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帮助成人掌握基本学习内容的同时,着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成人学员学会学习。

六、创新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模式,以更好地适合成人教育的特点

考试作为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让考试这种教育测量手段在内容和形式上更符合成人教育的规律。要杜绝完全不适合成人教育特点,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学习、“宽进宽出”的考试。科学的成人教育考试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对象主要是边工作边学习的成人,因此考试模式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设置上要适合他们的学习需要,偏重理解与分析,要重视学员理论和实践技能的结合,避免死记硬背。要以重视能力考核为原则。成人教育学生参加成人教育目的是补充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应用技能。因此,要侧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突出成人高等教育“应用为本”的原则。对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可申请免修相关专业课程,以资格认证为标准考核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考核重点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向知识应用倾斜,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向实践技能的考核倾斜。改变“一卷定乾坤”的考试模式,特别对一些专业技能课程,开展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采用如笔试、口试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作业和考试相结合等多种考试方式。还可以采取综合法考试,把以上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逐步形成一套集开卷、闭卷、口试、笔试、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并存的考试模式,针对具体课程和成人特点选择合适的考试方法,保障成人高等教育培养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承担着对成人进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学历提升、成人发展等多重任务。在成人高等教育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层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佟晓艳.更新观念准确定位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