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

时间:2022-10-03 08:2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音乐差异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西音乐差异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高密度地、多方位地导入跨文化教育,以培养中职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新大纲要求所需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多,人们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以便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知识,因此,文化积累比任何时代都丰富和深刻得多。教育部2009年1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对原大纲内容做了修订,修订后的新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大纲要求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此,中职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跨文化教育,通过英语语言这个载体,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英语文化,体验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2.现实交际所需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或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歧义、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大家对这两种现象并不陌生:一是苦读多年英语的学生碰见英美人士,根本没有勇气开口与之攀谈,只有“Yes”到底或“No”到底。二是一见老外便激动地说: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going? /How much money do you earn a month? 他们可能只是想打破见面时的尴尬,殊不知这是一些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对方的隐私,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这种社交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缺少目的语文化知识、缺乏跨文化差异意识。可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是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所需。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帮助学生减少语用失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途径

那么,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建构中职生应知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笔者就此问题,阐述了一些日常教学中的看法。

1.巧妙利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文化传输的主渠道。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各种课型的文化导入:

(1)词汇教学 (2)听说教学

中职英语教材中每单元的Listening & Speaking 模块,是基于语境的对话形式呈现。在情景对话中,英美人士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风俗民情自然显露出来。因此,在听说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语言的社会语境:观察什么场合用什么语体;了解说话人的身份;说话者之间交际的深浅与语体的关系等。而学生通过了解对话中的文化语境,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交际氛围和文化氛围,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掌握正确的交际规则。另一方面,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总结归纳出英美人士在口头交际中常涉及话题的语言规律,尤其是与母语观点相差较大的,如:说闲聊、说禁忌、论娱乐、说恭维、说谦辞、说请客、说致谢、说消费等,以便消除听说障碍,使语言更为地道、得体。如A:“You sing very well.”B:“Thank you.”这就是英美人士的恭维观,他们说话三句不离称赞语,听者无须自谦,只须道谢即可。又如见面时聊什么好呢?其实,讨论天气是与英美人交谈的一个合适的话题。学生有了这样的文化差异的认知,便不会出现上述的一些误会了。

(3)阅读教学

中职英语教材中各单元都编有Reading & Writing 以及Life & Culture 板块,旨在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开拓国际视野。这些阅读材料内容涉及到很多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的这一重要理念。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输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如阅读中常出现类似Black Friday(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这样的专有名词或一些典故和习语,如果学生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就会造成困难。又如:“Food and Drink”文中提到的black tea是中国人的“红茶”, 这是由于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同是茶,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 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故称“black tea”。了解这样的中西文化差异,学生就不至于把“红茶”说成red tea了。事实上,阅读教学坚持文化信息的导入,坚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能较好地消除阅读理解上的障碍,而且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肤浅地停留在课文所提供的那点信息,而是向他们开启了一扇了解异国文化的窗。

2.充分利用课外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

仅靠一套中职英语教材来进行跨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程度的差异,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教材以备选用,如《新概念英语》《环球英语教程》《走遍美国》《初级英语听力教程》等,通过对这些原汁原味的教材的学习,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才有更深的了解,无形中也加强和培养了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阅读一些简易的文学作品,如《书虫》。英语专家胡文仲说:文学作品能够提供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使读者从中得到对于西方文化有血有肉的了解。读者的感情与书中的人物融合在一起,亲身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完全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在不自觉中汲取了文化营养。可见,阅读优秀英语教材和读物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则可以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更直观地感受并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增强跨文化意识与能力,同时使得英语学习更有趣。如涉及到Holidays话题时,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可以快捷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节日及节日来历、主要活动等,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又如谈到学生喜爱的Music这个话题时,学生可上网下载了解各地著名的音乐,如美国摇滚乐、乡村音乐、非洲音乐、印度音乐等,使自己置身于愉悦的异国文化中。另外,优秀的英文影片同样为学生提供了异国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等丰富翔实的文化信息。

4.积极开办第二课堂

第2篇

关键词:攻鼓子;现状调查;理论思考

攻鼓子的产生、发展与西凉乐舞的历史同步。在古代西凉乐舞中,鼓是最重要的乐器,也是古代河西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中最常用的乐器。据此,可判定攻鼓子亦为古代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孙等某个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据有关专家考证,它已有近2000多年历史,并上书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成为定伦。

笔者出生于武威,本着探索与求知的心态,对河西走廊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沉淀的民间鼓乐舞“攻鼓子”舞进行挖掘、整理和深入研究。

一、攻鼓子的研究现状调查

通过近些年搜集到的文献来看,对攻鼓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

(一)攻鼓子艺术源流的研究

张永星的凉州攻鼓子的调查与研究[1]一文中对攻鼓子的源流以及形成和发展进行探究。文中还详细的阐述了影响攻鼓子发展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而在王怀虎的甘肃鼓文化渊源考及其体育文化价值研究[2]中,作者通过攻鼓子名称的传说对其发展脉络进行考辨。

通过上述两篇文献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攻鼓子源流的研究分析,诠释了攻鼓子名字的内涵并且说明了攻鼓子曾经的历史文化渊源,作者张永星也对史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初步了解攻鼓子奠定了基础。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查证研究笔者发现文献中的史料仅仅说明了凉州地处丝绸之路,结合了中西文化,关于攻鼓子的内容却没有。由此上面所说的史料依据单薄,难以服人。

(二)对攻鼓子的艺术特征的研究

通过搜集整理笔者发现关于攻鼓子艺术特征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文献。

其中有报纸类型的文献。张兆栋、范武平的辉煌灿烂武威文化[3]通过简单描述攻鼓子与其他鼓种的差异,说明了其包含有的独特性。而在陈菊、秦娜的展“非遗”魅力 亮陇上风采[4]一文中简单介绍了攻鼓子表演形式及其主要特征。杨门元的鼓魂显凉州人本色[5]一文中介绍了攻鼓子艺术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这些文章大多是对攻鼓子进行简单介绍或是对某一方面的单独探讨,没有较为系统的论述。

还有一种是由各界的学者通过研究所发表的期刊和硕士论文,其中福建师范大学王玉寿的丝路古韵 凉州遗风――凉州区音乐文化研究[6]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攻鼓子的表演机制、服装、阵法和特点,阐述了攻鼓子乐舞中的秧歌词特点和攻鼓子乐舞中的“乐”,而且还分析了凉州贤孝与攻鼓子乐舞的音乐共性。周邦春的武威攻鼓子的艺术征分析[7]从艺术特性还有精神文化等几个方面分别展开了分析。而石瑾的河西走廊上的西部“鼓魂”[8]还有李琦的论攻鼓子中的西凉乐舞遗存[9],都通过介绍凉州的独特地域由此产生了具有鲜明的古代乐舞特点的攻鼓子。这些期刊和硕士论文与报刊文献比起来就比较详细了,从各个方面对攻鼓子的艺术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三)对攻鼓子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在张永星的凉州攻鼓子调查与研究中,文中主要介绍了攻鼓子在保存和发展凉州民间传统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客观描述了在当代社会,攻鼓子在传承中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在罗旭的在根上浇水[10]中作者通过传承人的事例说明了攻鼓子的现状,并对攻鼓子保护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护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纵观研究文献,有关攻鼓子传承研究的文章很少,而且上述的文献大多是对兰州太平鼓进行简单介绍或是对某一方面的单独探讨,比较片面,没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对于保护机制和发展传承几乎未做讨论。

二、思考

通过对搜集文献的整理研究,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

在对攻鼓子源流的研究中,笔者所搜集的文献中对其从历史文化渊源及名称的由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在文献中也引用了少数的史料,但是经过对文献中的史料查证后发现,文献中的史料内容和攻鼓子没有多大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证明了凉州地处古丝绸之路受到本土和西方的双向影响。但是笔者认为对某一历史现象的分析断足必须要通过有一足价值的实物或又献的考证才有说服力的,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应该进行田野调查或者是艺人访谈,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让人更加信服。

在对攻鼓子艺术特征的分析中,笔者发现它们大都是概述。尽管各篇详略不同,文字略有差异,但基本内容大同小异,几无例外。通过搜集查阅西部地区的鼓舞文献发现,在西部地区还有其它几种比较出名的鼓舞,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它们的就比攻鼓子的要多很多。这使我们对凉州攻鼓子在当地的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由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不同地区的鼓舞区别来探究凉州攻鼓子的发展,他们都处在古丝绸的必经之路上,由此可以发现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通过比较发现相同点和差异后,才能对攻鼓子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比对攻鼓子源流和艺术特征的分析,攻鼓子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特别少,而且它们大都是粗略的一笔带过。尽管各篇详略不同,文字略有差异,但基本内容大同小异,几无例外。另一方面缺少对攻鼓子音乐文化以及传承的探索。笔者认为对攻鼓子传承研究应从思想传承、民间传承、专业团体传承、学校传承、作品创作的传承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永星.凉州攻鼓子调查与研究[J].大舞台,2011(02):125-126.

[2]王怀虎.甘肃鼓文化渊源考及其体育文化价值研究[J].天水师范学报,2011.3.25

[3]张兆栋,范武平.辉煌灿烂武威文化[N].武威日报,2007(07)-2

[4]陈菊,秦娜.展“非遗”魅力 亮陇上风采[N].甘肃日报,2010(11)-12(07).

[5]杨门元.鼓魂显凉州人本色[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

[6]王玉寿.丝路古韵 凉州遗风――凉州区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7]周邦春.武威攻鼓子的艺术征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06).

[8]石瑾.河西走廊上的西部“鼓魂”[J].大众文艺,2011(09):198-199.

[9]李琦.论威武攻鼓子中的西凉乐舞遗存[D].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14(04).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职院校进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探讨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1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基本情况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存在语言知识教学多、文化知识教学少,对语言能力关注多、对实际交际能力关注少,课本知识教学多、课外知识延伸少等问题。很多课堂英语教学没有做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属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重视英语知识的教学,却往往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实际应用,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化知识教学。造成这样的教学状况,不仅有外部的影响因素,也有一些内部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课时少,而实际教学内容又比较多,很多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科,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都不足一年半,部分专业甚至更少。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所以教师只能相对的专注于英语精读以及听力训练。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及时进行更新,也没有建立起实际教材知识联系文化语言的模式。此外,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不重视,也是一个主要原因,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专注于专业课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为的只是毕业之后能有一个合适的工作,这就使得学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进行英语学习。以上几方面影响因素,决定了我国高职院校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缺少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在未来时间里,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2高职院校进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2.1英语跨文化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

我国教育部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涉外交际活动的能力训练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以及语言知识的运用,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中西方文化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教师必须要进行文化导入,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多元化文化素养以及对文化的敏感性以及洞察力,这样才能在本质上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强英语知识的听说能力。

2.2高职院校跨文化教学是语言交际的客观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学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语言知识、语言文化以及语言交际,三者是有机结合的,不可分割。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语言知识教学以及语言文化教学的越深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会越强,就会越少犯文化知识的错误。所以笔者认为,文化差异所造成学生的交际障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没有掌握英语交际规则以及英语交际模式的基本知识。其次,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不会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实际交流沟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一般只停留在单词以及语法知识上面,对于各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历史以及生活习惯等缺少相应的了解,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各方面差异更是知之甚少。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难以正确地用英语进行交际。所以,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文化的输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以及面对不同的对象时,都能够使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如果教师不重视这方面的教学,那么即使学生语法知识掌握的再全面,单词背得再多,专业技术知识再过硬,由于缺乏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那么在学生进行实际语言交流时,还是会出现沟通障碍以及文化失语现象。

3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原则3.1要遵循关联性原则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化教学内容要和实际所学内容相一致,在介绍或者讲解文化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围绕着教学内容来开展,要合理运用相关的跨文化语言材料,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文化渗透。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阔,所以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上文化知识的导入,要密切联系学生日常交际情况,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应用文化的动力。随着学生不断地学习和应用,学生的学习量将会越来越多,学习的效率也会有所提升,跨文化意识也会慢慢得到培养。

3.2要遵循引导促进原则

在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教学中,文化教学不只是单独的教学活动,它是从属于语言教学的,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坚持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的基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使得文化教学起到改善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文化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这一点,因为,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太过于重视文化教学,那么就会削弱语言教学的地位。所以教师必须要合理的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正常学习。

3.3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开展文化教学的时候,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根据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以及领悟能力,来确定相应的文化教学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吃力,或者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这需要教师认真对待,教师必须要联系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联系学生的知识兴趣点,才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在文化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以侧重的介绍一些简单有趣的文化知识,比如说西方国家的日常行为模式以及西方的风俗习惯等。在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对西方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慢慢开始对西方文化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些深层次的文化知识给学生,比如说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变革以及宗教信仰等。

4高职院校英语跨文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4.1重视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内容里面包含了很多话题,其中有很多的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主要涉及了西方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历史、地理以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领域。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内容来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还可以使用小组式讨论学习以及写作等方法来进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比较。通过教师一系列的主动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出文化敏感性,深刻感受到西方国家文化的内涵,促使学生的文化知识有效积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如说笔者在讲到“Food”一课时,我先在课程导入部分以西方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为切入点,然后通过电脑幻灯片来展示西方国家的饮食特色,比如说pizza、hot dog、steak、hamburger等,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一下中国的传统特色饮食,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比如说jiaozi、 zongzi、mooncake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通过学生们的讨论,来总结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知识。再比如在日常交际用语上面,也存在着很多的文化知识。比如说笔者在讲到“Greetings”一课时,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也进行了相应的比较,“同学们,我们中国人见面的问候方式很有趣,通常都是:你吃了么?”但是英国人在见面打招呼的时候,通常会关心天气情况,这是因为英国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均降雨量十分大,所以经常会下雨,所以英国人总是特别的关心天气情况,就好比我们中国人特别关心吃饭问题一样。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教学,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跨文化知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

4.2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知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手段也不断多元化,不仅可以使用电视、视频录像以及幻灯片等教学方式,还可以选用放电影、听音乐等手段,来促使学生掌握西方国家英语文化知识。比如说笔者在讲到“Music”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我在电脑幻灯片上面展示了西方国家的音乐乐器图片,然后再配上相应的乐器音乐,还顺便介绍了一下一些乐器的著名演奏家等,通过实际图片以及实际声音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本质内涵,解决了书本上知识的单调和枯燥问题。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西方国家音乐文化,我还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上看了电影“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是一个经典的音乐剧,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我向同学们介绍了电影的故事背景,以及发生的时代。在电影播放的同时,对于电影中的一些西方文化知识进行了相应的讲解,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及时进行解释,对于影片中女主角所唱的英文歌曲进行相应的中文解释,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内容,然后在电影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影片的讨论分享,对于不懂的地方以及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讨论,再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实际课堂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了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跨文化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杨裕珍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4)

[2]章益静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现状和培养策略[J].新课程(初中版),2007(7)

第4篇

茅山道教"三茅忏"科仪音乐考察 胡军

赋格:用音乐逻辑思维阐述的论文 廖宝生

早期学习和游戏理论与早期音乐经验的信仰--对婴幼儿潜能和音乐教育年龄下移的再认识 刘沛

爵士长笛演奏初探 章滨

双钢琴演奏技术研究 苏斌,蒋立平

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读谱技能训练 范建明

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艺术特征 刘进清

听觉在声乐艺术活动中的作用 邓小英

民歌研究的新收获--评《中国同宗民歌》 唐晋渝

中国音乐史教材撰述的新思路与新成果--《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评介 方建军

西方现代音乐的可听性与美感问题研究 夏滟洲

1998年中国音乐考古资料与研究成果综述 邵晓洁

谢功成合唱曲《诺恩吉亚》结构探析 尹小艺

二胡发音中的情感音色 吴晓勇

《皇家音乐学会会志》 徐康荣

管窥杨荫浏先生学术思想中的科学精神 郭树群

重论"中国音乐宜采用(已采用了)‘为调名制'系统" 孙新财

西方传统记谱法的变迁 蔡觉民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变异 凌宪初

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应该进一步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三 周勤如

音乐学术期刊办刊特色探微 李宝杰

"民族音乐"及其几个相关的概念--编稿琐记之一 蔡际洲

关于音乐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初步构想 郭小林

西方现代音乐中体现音乐语言陈述功能的特殊过程 姚恒璐

高师音乐教育与终身教育断想 胡健

考前视唱练耳训练的几种方法 梁红

谈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思路和做法 崔鸿源

音乐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认识与实践 陈锦华

论歌唱语言与生活语言之差异 刘大巍,夏美君

关于《意大利歌曲集》(第一部分作品)的钢琴伴奏处理 计世欢

叙事歌曲《木兰从军》的演唱处理与艺术表现 侯莲娜

歌唱艺术的三度创造 朱善梅

简论荀子的礼乐教化思想 余皓

中国钢琴作品织体的民族风格六议 匡昉

《国际音乐人》 徐康荣

九件弦乐器的信天游 张大龙

民族管弦乐发展问题杂谈 李凌

西亚的音乐文化 柘植元一,周耘

梅山民歌考源--梅山民歌系列研究之一 袁征

从《老残游记》看古代音乐的遗存 徐晋山

音乐社会学(续二) 卡登,金经言

控制演化作曲教学法 黄汛舫

内蒙民歌《四季》和声编配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特征 王小玲

现实文化视野中音乐理论期刊的缺失 李宝杰

略论数字图书馆及其在音乐院校的发展 孙俊

现代帕萨卡里亚对位与和声形态(二) 徐孟东

我对"同宗民歌"的认识--与冯光钰教授商榷 徐元勇

科学的态度需要清醒的头脑--评周勤如《研究中国音乐基本理论需要科学的态度》一文 秦德祥

舒伯特《冬之旅》钢琴声部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处理 沈茜

《莲花》音乐赏析与歌唱艺术处理 殷梅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 余惠承

海南黎族民歌的演唱特点初探 刘长瑜

双排键电子琴演奏与声学乐器音色的模拟 曾立毅

歌唱发声中力量的平衡 李庚

试析波姆改革的特点与局限 章滨

现代音乐视唱教学中音程感的建立 李金华

美国的《钢琴与键盘》 徐康荣

"戏转歌"现象评析 乔新建

江文也早期钢琴音乐创作的现代技法 王文俐

钢琴曲的乐队改编 周雪石

空间立体化调思维--巴托克《小宇宙》调性呈示方式梳理 张志海

从文献计量统计看《黄钟》之作者及论题 邢素华

音乐学术论文中的"重复"现象--编稿琐记之二 蔡际洲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黄翔鹏《乐问》读后谈 曹柯平

声乐"音色库"的合理运用 俞子正

声乐演唱中的喉部器官状态 付鸿敏

琵琶艺术教学模式的若干问题 赵娴

拉威尔钢琴曲《水的嬉戏》的演奏教学 梅晓萍

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中的半音、全音音列技法 唐勇

格里格音乐中的民间自然调式 骆岭

英国的《斯特拉迪》 徐康荣

楚天祭祀魂(编钟与鼓吹乐) 谭军

新世纪的中西之辩--对当代中国一个音乐文化问题的思考 李晓东

黄门鼓吹考 孙尚勇

汉代食举乐考 尚丽新

从辽金元三史的编纂其乐志的史料来源 王福利

黎英海《移宫变奏曲》的独特性及其创作手法分析 郭和初

现代技法与民族民间音乐的化合--论钢琴曲《多耶》的创作特征 杨凌云

谢德林现代复调音乐思维及其演奏风格--钢琴套曲《24首前奏曲与赋格》探讨 郑方

舒曼早期标题钢琴组曲的"聚合原则"分析 张炜

关于和弦名称的确定原则 朱玉璋

[日]传燕乐六调五式琵琶定弦法研究--兼与孙新财先生探讨 庄永平

音级概念与音结构逻辑的内在联系 蒲亨建

论土家族的音乐风格 田世高

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下) 戴嘉枋

乐器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课题 刘莎

关于乐谱在计算机编目中的统一题名问题 张丽蓉

歌唱语言情感的夸张表达 夏美君,刘大巍

解决唢呐吹奏中的"憋气"问题 张宁

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演奏技能 刘进清

谈高师钢琴教学中理性素质的培养 梁丽红

美国的《大声唱!》杂志 徐康荣

"调式交替"理论之比较研究 刘永福,LIU Yong-fu

大曲的原生态遗存论纲 项阳,张欢,XIANG Yang,ZHANG Huan

流存于日本的我国古代俗曲乐谱 徐元勇,XU Yuan-yong

中国大陆高山族音乐研究50年 蓝雪霏,LAN Xue-fe

从听韩中杰同志指挥的《时代的颤音》谈起 李凌,LI Lin

欧洲军乐队建制之发展 章滨,ZHANG Bin

北宋大晟律初探 李幼平,LI You-ping

分律法比较与比较分律法 陈家鑫,阎萍,CHEN Jia-Xin,YAN Ping

钟律的理论与实践--学习黄翔鹏先生相关论述的心得之四 李成渝,LI Cheng-yu

关于音乐传播学的五点看法 汪森,Wang Sen

互联网汉语流行音乐网站的编辑管窥及音乐网站编辑的应有视野(上) 刘夜,LIU Ye

四部和声听觉训练的意义与方法 张燕,ZHANG Yan

"分离"与和声音程听辨五法 莫祥章,MO Xiang-zhang

《乐记》"心物"关系论的美学思想 王志成,WANG Zhi-cheng

论两首歌剧咏叹调演唱的呼吸应用 张蓉,ZHANG Rong

钢琴音乐和声起伏与力度设计的关联 李雪梅,LI Xue-mei

小提琴演奏与脑智力开发的几个问题 李果,臧艺兵,LI Guo,ZANG Yi-bing

美国的科际音乐理论杂志 徐康荣,XU Kang-rong

论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 姚艺君

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柯湘音乐主题 刘聪明

为他(她)佩戴金色的花环--对杰出民间音乐家价值的再认识 周耘,杨贵香

从"信天游"透视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特征 姚莉莉

论江南丝竹的"再生性"特征 杨凌

《华严字母》的结构及其唱颂 梁冬梅

山西绛州鼓乐初探 张平

对音乐表演若干心理问题的研究 冯效刚

内心音乐听觉的三种形态 石蔚

关于音乐产业与音乐权益保障问题的若干思考 王少明,郑敏

从通俗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看我国的通俗音乐创作 毛凯,杨传红

在美的创造中,让音乐再生!--析广东音乐名家余其伟的表演美学观 罗小平

草原音乐传播形态与特征研究 好必斯

论巴赫三套世俗性钢琴组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 蒋立平

《塞维里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中两个萝西娜的角色类型比较 林弥忠

音乐传播的符号学原理 薛艺兵

武汉音乐学院大众音乐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 宋祥瑞

从三所院校的教学计划看我国音乐传播的学科建设 谢涛

互联网汉语流行音乐网站的编辑管窥及音乐网站编辑的应有视野(下) 刘夜

世俗音乐的道教化--关于全真道经韵音乐与世俗音乐关系的探讨 孙凡

论中国传统仪式音乐中的回旋体结构原则 杨民康

论戏曲音乐发展的五个时期 刘正维

论皮黄腔在戏曲声腔发展史中的贡献 徐烨

"易",中国传统音乐的哲学之本--北辛庄"音乐会"的启示 杜亚雄

兴山的围鼓 毛宛平

算法作曲及分层结构控制 刘健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的管弦乐持续音技法 李刚

克里格里奥诺《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陈声钢

论"语录歌"现象(下) 梁茂春

歌剧定义之重塑 杨旭,王凯歌

琴: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显现 朱坚坚

试论香港专业音乐教育的定位 刘靖之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的双重性 卢冠华

第5篇

【关键词】中职生;认知风格;问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03-02

一、引言

从孔子因材施教到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个体差异始终是中西方教育者探究的重要学情。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多从知识基础、应试学力、性别等角度考虑学情,忽视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s)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范式。”主体认知风格不同,学习方法也迥异,相应地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变。

学生舞台上的活力无限与文化课程学习的死气沉沉始终困扰每一位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为何艺术生对于专业和文化学习态度落差如此之大?我们发现艺术生同其他专业学生的认知风格有所区别。基于这种感官的认识,本课题对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进行科学调查研究。目的是了解新疆艺术类中职生的认知风格并针对具体认知风格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二、研究过程

(一)选择被试

本研究选取新疆艺术W校初高中六个年级、三个学科,共计568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初一学生88人、初二学生75人、初三学生74人、高一学生128人、高二学生116人、高三学生87人;被试所学专业为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舞蹈表演、美术设计和美术教育;被试年龄集中在12-18岁之间;被试的民族包括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被试男生209人、女生359人。

(二)研究实施

1.《镶嵌图形测验》。本研究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修订的《镶嵌图形测验》作为对学生认知风格的测量工具。镶嵌图形测验要求被试者把一个隐藏在复杂图形中的简单图形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来,主要考察被试者的知觉能力。具有场独立性认知风格的被试者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而具有场依存性认知风格的被试者则难以完成。

2.《镶嵌图形测验》内容及标准。测验试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预测,共9题。目的是考察被试者是否理解测验要求,成绩不计入总分;第二、三部分为正式测验,各10题。前两题记0.5分,3、4题记1分,5至10题记1.5分,满分为24分。测试时间影响测验结果,不同组别限定不同的时间。初中组,每次7分钟,共21分钟;高中组,每次5分钟,共15分钟。

3.研究程序及统计方法。本研究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情境集体测验。实验在指导语的引导下完成,重点向学生指导《镶嵌图形测验》填写要求和过程步骤。本研究共发放测试图形568份,回收有效图形543份,剔除填写不合格图形25份,有效回收率为95.59%。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和假设性检验。

(三)研究结果

1.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整体特征。本研究对新疆艺术学校568名被试进行镶嵌图形测验,回收有效图形543份。得分、人数、百分比、累计百分比等情况统计见表l:

根据镶嵌图形评分标准,本次测验最高分24分,最低分1分,平均分为8.6。从成绩分布图可知,总体成绩呈正偏态分布,得分低的同学较多。参照相关场独立和场依存类型划分标准,我们认为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以场依存性为主,继而确定场依存者为289名,场独立者为68名,其余确定为中间型者。

2.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检验。本次研究对象年龄集中在12-18岁之间,年龄差距较大。处于成长阶段的个体的身心发展特征形态差异。本研究将对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显著。差异具体在哪一阶段还需要深入研究。

3.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检验。一般认为男生和女生身心发展速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有差异。本研究的被试年龄差异大,身心发展速度不均衡,因此需要对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的认知风格进行性别差异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显著。

4.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检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特点、语言等方面差异较大。本次研究对象涉及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所以需要对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进行检验。

由表4可知,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检验不显著。

(四)分析和讨论

1.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整体特征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测验分数主要集中在0-10分区间,成绩呈正偏态分布。由此可见新疆艺术类中职生的认知方式以场依存类型为主。

艺术是人类思维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之一,以感性、跳跃性、灵感等思维方式为主,同其他学科思维方式有所不同。艺术类中职生受内因驱动的影响选择自己喜好的专业,区别于模式化的普通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本次研究结果证实教育实践中我们对于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以场依存类型为主猜想的正确性。

2.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显著。本次研究共有六个年级。年级从初一到高三,跨度大。被试年龄集中在12-18岁之间。一般认为普通中学生的思维成熟在初中二年级,年龄集中在14岁左右。当然这个阶段因人而异,不同类型人群特点不同。我们认为,年龄维度存在差异原因在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部分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年龄普遍小于14岁。低年级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并未成熟、认知风格并未定型;而高年级段的学生思维发展成熟、认知风格定型。

3.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性别差异检验显著。人是能思维的高级动物。不同类型的人群思维方式、性格特点、认知方式等存在差异。学者刘进认为:“男孩偏向于理性思维、女孩偏向于感性思维。”本研究结果证实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认为,虽然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职生的认知方式性别存在差异,但这只是一个模糊的结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艺术类中职生年龄跨度较大,存在稳定和变化的冲突,所以差异的变化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新疆艺术学校中职生认知风格的民族差异检验不显著。本次测验共涉及到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在我们的感官印象中,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同汉族的民族风俗、文化特点有所不同。按逻辑推理来说,差异检验应该显著,但结果却相反。我们认为,能歌善舞虽是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并不能代表整体民族特征。而本次测验研究重点考察中职生的知觉能力,属于心理特征的一部分。所以这个结论同实践感官印象有区别是正常的。

三、结论

(一)新疆艺术类中职生的认知风格以场依存型为主;(二)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存在年级差异;(三)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存在性别差异;(四)新疆艺术类中职生认知风格不存在民族差异。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8.

[2]李岳燕.美术特长生认知风格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3]许思安.少数民族的认知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12(12).

第6篇

艺术设计 研究生 文化史课程

一、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目标与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层次的学生在本科阶段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设计基础理论和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研究生学习阶段的重点是开阔艺术视野、增强文化底蕴、深化设计思想。学生只有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设计和学术研究潜力才能厚积薄发,成为有可持续发展力的设计工作者和研究者。

针对上述人才培养要求,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将“中西文化史”课程列为设计艺术学学科中的主干学位课程,自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开设7年。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主体为艺术设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包括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动画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本课程以历史发展为基础,以中外传统文化艺术为载体,以时间和空间为脉络线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世界文明发源地的国家、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着重分析社会、文化、思想、宗教的因素在艺术作品上的反映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外文明发展历史、中外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的意义在于提高研究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和设计创作水平,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成为既立足本民族文化又面向世界的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内容与侧重点

中西文化史课程是高等院校文史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文史专业学生一般有中外历史、思想史、社会生活史等选修课程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基础,还具有一定的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文献等方面知识作为支撑。因此这些专业中,中西文化史课程内容涵盖面广,章节分列细致,课时量大,教材有相当深度。而面对艺术设计专业则要结合专业特点、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层面、接受程度等因素,在教学内容讲授、教学侧重、教材选用与编写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本科一般系统学习过中外美术史、工艺美术史、设计史课程,有些学生还具备一些中外建筑史、园林史、装饰艺术史等艺术史论知识。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的中西文化史课程要与学生此前的知识结构既相联系又有区别,不能重复已熟知的内容,要在原有基础上加深理论分析与阐述,并进行内容上的拓展,补充学生在本科阶段所欠缺的知识。由于课时较之文史专业要少很多(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开设此课只有32课时),在内容设置上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重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笔者结合上述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将教学大纲确定为中国文化史部分以历史年代为线,介绍从史前至明清历代文化。以讲授思想史为核心,重点分析历代思想文化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西方文化史部分其一是讲授西方文明的源泉――古希腊文化的特点与成就及对后世西方文化的影响;其二是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介绍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重点比较中西艺术精神与艺术风格的不同。内容设置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避免了泛泛的知识罗列,从思想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历史,最终回到分析艺术风格成因和艺术文化内涵的落脚点上。

三、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形式与考查形式的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层次的教育中存在部分学生轻视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学习,大多欠缺文、史、哲知识的问题。授课、考查方式的单一化很难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没有直观感受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考查评价方法上以课程论文或考试试卷作为考查形式,易使学生为轻松取得学分而敷衍,写作课程论文过程中抄袭现象严重,或死记硬背教科书和笔记上的考试题目重点进行答题,无法体现学生独立分析和深入研究与理解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中西文化史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查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其一是课内指导教学与课外自主研究教学相结合。在第一节课上提供给学生课外研习的文献目录,要求学生跟随课程进度研读文献与参考书,教师在课上进行纲要式的讲解与重点问题的分析。考查方式中增加写书评和文献综述的环节。这样解决了课时少和内容多之间的矛盾,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其二是联系历史分析现实,将历史上的重要文化思想或文化现象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学生思考并确定要陈述的话题并准备好相关资料和演示课件,在课堂上进行陈述、演示和提问,大家就此话题发表各自的观点并展开热议。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学生在这样的讨论课上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为今后写作专业研究论文积累了具有新意并言之有物的选题,同时锻炼了分析、表达、辩论能力。学生的演示课件作为考查成绩的一部分。其三是充分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课件制作有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动画、整体界面设计,引入大量艺术作品、考古文物图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陌生和抽象的知识。其四是走出课堂进行直观体验式教学,通过参观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实践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将参观考察报告、感想、资料收集作为一份课程作业来完成。

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文化史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和开展,是为了改变目前高等艺术教育中重视现实功利,轻视学术理论学习研究的不良趋势,通过改革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在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将每个学生的思想、独立个性和思考研究能力全面地发挥和展现。通过教学探索,树立严谨的学术风气,使学术热情不断高涨,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注:本研究受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资助)

第7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53-02

1、多元智能理论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来的,他认为每个正常人都不同程度的拥有九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由于智能组合不同形成个体智能差异;人的智能是可以培养提高的。

2、采用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依据:

传统教学强调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被动上课,缺乏独立思考与个人创造力,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高耗低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智能差异是一种资源,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优势智能得到发展,弱势智能得到提升,可以提升潜能。

全球化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符合全球化需要,全球化对教育的多智能与高效能提出挑战。

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急需创新型人才和本土特色人才,建立多智能高素质人才观已是当务之急。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独立思考、表达个性、研究探索、挑战智慧、展示才华是高中生的本色。

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教育观认为,学习的前提是会学习、喜欢学习,多智能教学模式尊重个性,容易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培养创造力。

3、多元智能教学策略

采用多元智能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利用学生的智能多元化特点创造多元通道改善历史的教与学,二是通过历史学科教学来发展和改善学生的多元智能。基于这两个目的,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

语言智能:包括外在语言(口头书面语言)和内在语言(逻辑思维),训练形式有讲历史故事、诗歌朗诵、讨论辩论、演讲、写论文、演历史剧等。

逻辑一数理智能:借助数理逻辑,运用计量史学,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或罗列数据,分析历史特征。

视觉一空间智能:良好的空间概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视频和历史图片地图提高空间智能。

身体一运动智能:历史学以脑力活动为主,但通过课外活动如表演历史剧可以愉悦身心,提高运动智能。

音乐智能:很多音乐与历史有关,通过欣赏音乐,可以理解感悟历史,又能培养音乐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通过讨论课、研究性学习等进行合作学习,人人参与研讨过程,以提高人际关系智能。

自我认识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包括认识自己的价值、情绪、情感、思维、信仰等,感受历史故事或历史进程,可以激感态度价值观的判断,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

自然观察者智能:它是观察记录历史现象和洞察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从历史表象中把握本质规律,感悟新知,激励创造。

4、多元智能教学实施过程:

(一)分析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知识积累、学科能力、智能特色和合作水平,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我不要求课前预习,因为新课容易激发探索欲望。

(二)设置情境:创设情境帮助启智激疑,优化整合一个核心又能多元启智的情境最好,情境设置分为两类:

一是提供单一情境并贯穿教学整个过程,提高多智能解决多种问题。如《军事天才拿破仑》一课,采用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贯穿全课。

欣赏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奏鸣曲形式》,分析拿破仑崛起的背景:第一乐章歌颂法国大革命时期革命英雄们在硝烟滚滚的战场上以排山倒海之势前进的情景,以此分析拿破仑崛起的背景。

欣赏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评述拿破仑的内外政策:第二乐章歌颂英雄们为了自由平等人权而抛弃生命视死如归的理性主义精神,以此评述拿破仑内外政策上的理性主义特点。

欣赏第三乐章《诙谐欢乐,活泼的快板》,总结拿破仑的局限性:第三乐章歌颂英雄们在革命牺牲面前大无畏的浪漫主义精神,以此介绍拿破仑的少年壮志和浪漫爱情,总结出拿破仑私欲膨胀、情感泛滥的局限性。

欣赏第四乐章《终曲,自由变奏曲》,归纳拿破仑失败原因:第四乐章歌颂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光明豪迈向死的神界英雄形象,揭示了拿破仑这人界英雄,由于人性贪婪私欲膨胀而终将覆灭。

通过贝多芬《英雄交响曲》这一情境贯穿全课,教学重点难点迎刃而解,而且培养提升了智能。

二是提供多元情境,以解决一个教学难题并提高多智能。如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概念问题,提供文学作品、绘画建筑、服饰文化等多元智能情境,体现肯定人、讴歌人性的人文主义内涵。

通过介绍但丁的《神曲》或薄伽丘的《十日谈》或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文学作品,理解人文主义讴歌人性的丰富深刻内涵。

通过展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或圣母像等绘画作品,说明当时人文主义绘画艺术是怎样多角度深层次赞美人性和现实生活之美。

通过视频展示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体现人文主义服饰是怎样歌颂人的形体美、曲线美,并把自我意识、人类个性美和创造力融入时装设计中,以加深学生对人文主义概念的理解。

通过视频展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建筑从哥特建筑走向柱式建筑,表明人文主义建筑是怎样从宗教走向人生,在讲究整齐和谐理性和建筑轮廓的人体美同时,把雍容华贵、高贵典雅这一美好的人生理想融刻在建筑中。

通过这些多元情境设置,既深刻把握了人文主义内涵,又培养了语言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多元智能。

(三)探索情境:通过讨论、辩论、研讨方式,全班同学参与情境研讨探索,并调动多元智能参与。如欣赏了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后,全班讨论:该乐章歌颂拿破仑什么精神?浪漫主义有哪些特点?拿破仑失败原因?依靠群体力量和多元智能,总结出浪漫主义特点是:①追求个人情感和生命意义②宽容不同文明③亲密自然④个人欲望膨胀,情感泛滥。拿破仑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浪漫主义局限性,即个人欲望膨胀、情感泛滥。探索情境要注意两点,一是拓展思维:围绕情境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提升优智潜能;二是合作学习:学生交流、师生互动,在激烈讨论中通过不断肯定或否定,逐步深入探寻答案,结论是全班同学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教法是对教师教学智慧和驾驭艺术的巨大挑战)。

(四)课后延伸:通过选修课、社团活动、兴趣活动、创新活动等课后延伸,优化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质量和效能。每周我举办一次《中西方文化比较》选修课,把课内教学内容重新整合提升;其次是组建一个“文化创新”社团,宗旨是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新,然后通过课外兴趣活动,进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实践;最后开展综合创新活动,比如设计举办一场文化创新演出《盛世华章》,演出内容把《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中国太极拳》和《江南style》进行兼容并包、重新整合。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历史成绩,更重要的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由此提高了创造力,开发了潜能。

5、多元智能教学目标:

快乐学习,幸福学习:在尊重智能差异中开发智能,激发兴趣快乐学习,让课堂焕发青春活力和青春光彩,激发生命正能量,感受并享受学习的幸福。

开发多元智能,培养创造力:先把学科内打通,再把各学科打通,把握整体,开发智能,挖掘潜能,全面提升智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创造力。

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感受历史魅力,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全球化意识,能营造快乐智慧人生,有幸福美丽生活的感悟力和创造力,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魅力。

6、多元智能教学原则:

简单原则:每节课最好围绕一个核心,解决一个问题,问题简单明了,主次分明。可以是提供一个情境,培养多元智能;也可以为培养一方面智能提供多个情境;不能是多个情境试图解决多元智能,多元智能的培养是渐进的,少而精才能感悟深且远,多元智能教学强调质量而非数量。

变化原则: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旺盛变化发展中,教学设计必须是动态多元的。尊重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不同智能学生需求,每位学生都能从中选择到自己最喜欢或最适合自己智能活动的学习方式。每节课设置不同情境,或同一节课设置不同情境;教学方法可以是传统课、讨论课、研究课、辩论课或活动课,每节课培养的智能目标各不同;课堂讨论可以是学生独创或老师见解、学术观点或教材看法、集体智慧或正反兼容。这样,既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热爱,又开发了师生潜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

不变原则:万变不离其宗,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学科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行高效能教学,推动师生共同发展是其不变的原则。

7、多元智能教学模式的启示与意义: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形式,差异,内涵,相通性,动态性

约翰·济慈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作为一名天才诗人,在不到十年诗歌创作生涯中,他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作。1819年,作者曾因1818年发表的神话诗《恩底弥翁》,而遭受着当时评论家的攻讦,在思想上情感上甚至生活上都处于困难时期,但这段时期也正是作者创作最丰富的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济慈创作出了被评论家认为是他最优秀也最成熟的文学作品——诗颂。从济慈的大部分颂诗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所提出的著名的美学理论,即“消极能力”,“就是诗人在创作时应忘却自己的存在,完全沉浸在对诗歌主题的感受中,接受一切神秘与不可知的事物而不刨根问底”李公照,高继海《新编英国文学教程》,第261页。当时,作者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一个希腊古瓮,于是产生了联想,并完全沉浸在这个瓮的美丽之中,创出了这首优美的诗作。在这个古瓮上,作者寄托了自己的唯美主义情感与“美即真,真即美”的美学思想,以及表达了艺术的永恒和人生短暂的矛盾思想。

歌曲《青花瓷》是2008年中国春晚上由歌手周杰伦演绎的新曲,作词者为中国台湾的文人方文山。他通过始产于中国唐代的一种瓷器——青花瓷——这样一种代表了古代中国古典文化的艺术品表达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情,歌曲中所体现出的那种唯美的画面与情感让这首曲子与诗歌《古瓮颂》产生了可比性与共同点。笔者从二者存在的可比性、相异性与共同性的角度出发,旨在阐述:文学艺术之内涵不仅具有相通性,而且它们所体现的美感、文化与艺术也不会静止于一个时刻、一个地点而不传承的,犹如一条小溪,不停地在潺潺流动。

无论我们处在作品外部,以远观或宏观的角度从整体出发,还是作为读者进入作品的内部,把自己沉浸到诗和歌曲中,与每一句诗行、每一句歌词进行交流,从二者所引起的感受,即从欣赏或者说读者反映的角度,都可以了解到这两部作品分别蕴含着形式上的差异和文化内涵上共通之处。

首先,在古代,不管是西方还是在中国,诗乐舞三者皆不分家,他们一般都会同时出现在一部作品当中。随着时间的发展,它们逐渐分离,作为一种单一的文学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分离倒可以使他们更好更充分地发展。济慈的《希腊古瓮颂》即摒弃了乐舞,仅采用诗歌的形式。而《青花瓷》则摒弃了诗舞,仅采用乐的形式,二者虽均只采用了一种艺术形式,但二者体现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的力量却毫不逊色,从前者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和后者在现代人们心中的受欢迎程度即可看出这一点。

诗歌《希腊古瓮颂》主要以文字作为表现载体,再现了古瓮的形象,使它以文学的形式从古代来到我们的面前。但是歌曲《青花瓷》则是借助声音,采用音乐的形式再现了中国一千多年前的古典艺术之美的代表作品——青花瓷的“美丽倩影”。从表面上看,二者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事实上,文学和音乐同属时间艺术,而古瓮与青花瓷作为艺术品则属于空间艺术,两部作品均使读者在感受时间艺术的同时,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副空间艺术的形象。二者均通过空间与时间艺术的融合达到了展现艺术美与体现艺术思想的目的。虽然所采用的形式不同,且描写的对象即瓷器也不同,但所表达的艺术美感却同样强烈和美好,给我们带来美感和艺术的享受。

古瓮和青花瓷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来讲,距离我们这个时代都相当的久远,而且二者相对于对方而言也是这样。但是,在《希腊古瓮颂》中,时间艺术诗歌通过空间艺术古瓮的引发,而《青花瓷》中,时间艺术歌曲通过空间艺术青花瓷的引发而产生出来,是因为文学与其他艺术在创作灵感上可以相互孕育与启发。使两个作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形式,通过他们的想象把他们带到了我们面前,使两种艺术品同时出在同一时空中。这不仅说明了在诗歌和音乐之间即文学艺术之间存在着必然的亲缘关系,而且也说明了无论中西,文学及其他艺术形式均有这样一种强大的传承力量。他使那些本来在我们想象当中的东西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展现在他们和我们面前。通过古瓮,我们看一幅唯美的画面,一种真挚的情感,一种永恒的艺术,而通过青花瓷,我们看到恰恰也正是这些!

从两部作品所描写对象的时代背景上看,二者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古瓮颂》中的古瓮是古希腊的艺术作品,《青花瓷》中的青花瓷则是始于中国唐朝。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致使作者在创作时采用了不同的写作方式和情感表现方法。

从《古瓮颂》这部作品的写作方式及情感表现方法上看,古瓮作为古代希腊的文化艺术产品,体现了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学的特征:描写事物时的系统性和明晰性,表达情感时的直接性、开放性与外在性。全诗对于瓮的图案描绘从整体上看即体现了系统性与明晰性,诗的第一节中作者关于瓮的其中一面图案提出了问题,第二、三节对这一面图案进行了详细描写,对前面的问题做了回应。第四段描写了古瓮上另一面图案:祭祀场面,最后一段作者总结了两幅画面并提出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全文在整体上给人叙述的感觉,层层递进。

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开放性和外在性在诗的第二节中有所体现“大胆的恋人啊,你永远亲不到她的嘴,……你将永远爱下去,她也将永远美丽”(何功杰,《英诗选读》第400、401页)。其中象“恋人、亲、爱”这些词语的使用明显体现了西方文化直接表达爱情的叙述特征。

青花瓷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使歌曲体现了中国文学的抒情性特征,在抒发内心情感方面,往往展现出含蓄性及意境性的特点。《青花瓷》的歌词从整体上看主要是描绘了一个意境:词作者把青花瓷上的图案与词中人对心上人的思念这两种描写融合在一起,乍一看,词语运用不精确,句子也很零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很模糊,无法看清脉络。只有通读全词,才能体会出歌曲的意境,整体性很强。另外,在情感表达上,《古瓮颂》中直白的爱情表达方式与《青花瓷》中的含蓄明显不同,通篇无一个思念之词,却表达了强烈的思念之情,如“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临摹宋体落款是却惦记着你”“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方文山,《青花瓷》之歌词)句中的“等、惦记、惹”字都体现了对心上人朦胧而又浪漫的爱情。

从表面上看,二者存在着如此相异的文化背景,使得作者在写作手法和情感表现形式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但若进一步从深层次欣赏,可以看出:首先两部作品都是对古典与历史的回顾与品味,同样以厚重的文化积淀为基础,同样体现了艺术之美。其次浪漫主义诗歌因反对古典主义诗歌强调理性、秩序的创作方法与原则,开始着重抒感,济慈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从这点看,诗歌《希腊古翁颂》与歌曲《青花瓷》有了基本的共通之处。

作者在再现瓶身图案时,两部作品也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济慈在诗歌中除了真实的描述古瓮上的图案之外,还另外加入了自己对图案背后所蕴含的事件的想象与虚构,如在诗歌的第一节作者就古瓮上的图案产生了疑问和联想“你讲述的是什么绿叶饰缘的传说,是关于神仙,凡人,或二者都是?是在阿卡狄山谷或在胜地潭坡?这是什么神或人?什么姑娘不愿意?疯狂的追求什么?逃避什么争斗?这是什么笛子和手鼓?为什么这般欣喜?”(何功杰,《英诗选读》第400、401页)在第四节中,诗人在开端真实的再现了祭祀的画面之后,接着从祭祀场面就联想到一个古朴、宁静的小镇“从什么河畔、或海边的小镇,会傍山建筑的宁静的小城堡,涌出这批村民,在这虔诚的大清早?小镇啊,你的街道将永远寂静,没有一个人灵能够返回,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荒凉静寂。”(何功杰,《英诗选读》第400、401页)这些想象对画面再现的滋扰,使画面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起来。有评论家认为“济慈在颂诗中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美丽世界,这与那个时代丑恶的现实相对立。作为一名诗人它独特的感受力使他能最大限度地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他出色的想象力使他可以通过有声的音乐与词语刻画把所产生的感觉转化成具有永恒之美的可见意象”。(张定铨,吴钢,《新编简明英国文学史》,第199页)由此可见,想象是济慈创做诗歌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歌曲《青花瓷》则只是纯粹如实地描写瓷器上的图案,且笔墨使用较少,仅仅“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是却惦记着你”(方文山,《青花瓷》之歌词)四句,其中也不掺杂作词者对此艺术品的主观想象。

尽管二者在图案再现的形式上存在着不同,但是若从所描绘的图案内容来看,则都体现了艺术品所处国家及时代的文化特色,古瓮上的“风笛、鼓铙、希腊古老的传说:敦陂或阿卡狄、祭祀的场景”这些都是古希腊文化的代表和体现。而青花瓷上的“青花、牡丹、釉色、仕女、汉隶、锦鲤、宋体”这些则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体现。作者在创作一首诗歌或歌曲的同时,也赋予了他的作品以自己国家独有的文化和生命。这正是文学艺术内涵的共通性:无论是诗歌还是音乐,不管什么样的文学艺术形式,都可以用来体现自己国家的文化特征,而且它们对自己所要体现的有着同样强烈的表现力量。

在措辞和修辞手法的应用上,两部作品也存在形式上的差异。《希腊古瓮颂》中的古瓮给人一种厚重的印象,因此,作者进行创作时的措辞就让读者对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与艺术美产生一种永恒坚定的感觉。而《青花瓷》与此相比则相对体现了中国江南那种清新婉约的风格。比如:二者在表达爱情方面就有明显区别,前者体现了爱情的永恒,如诗的第二、三节中:“你将永远爱下去,她也将永远秀丽!”“呵,更为幸福的、幸福的爱!永远热烈,正等待情人宴飨,永远热情地心跳,永远年轻”(何功杰,《英诗选读》第400、401页)中词语“永远”的使用。后者展现的爱情则显现出淡淡的哀伤、思念和朦胧感,如“你的美一缕飘散,去了我去不了的地方”“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方文山,《青花瓷》之歌词)。虽角度不同,但首先二者在主题上同样揭示了自古以来中外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讴歌的永恒话题:爱情,且这种无法实现的令人遗憾的爱情均更能给人一种难得、值得珍惜的感觉。

其次,二者虽采用了不同形式的修辞手法,但达到的目的却相同。《古瓮颂》中运用拟人手法,如诗的第五节中“优美的姿态……你呀,沉默的形体,嘲笑我们的荒唐”(何功杰,《英诗选读》第400、401页)中“姿态”、“嘲笑”词语的使用,赋予了古瓮这件艺术品以生命。后者则较多运用比喻,如“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方文山,《青花瓷》之歌词)中,分别把心上人比作青花瓷,把秘密比作绣花针的落地般细腻。这两种不同形式的修辞存在着一种共通性,它们的使用目的都是赋予静态的图案以动感,使一副副处于静止状态的画面成为各种动态的生活。使作者描写的艺术品如同活生生的人物一般一下子活了起来,以一种立体的感觉出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动态感的产生对静态图案的描绘起到的一种补充说明的作用,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作品增强了对其主题:爱情的艺术表现力。

作为阅读者,笔者在欣赏这两部作品时,看到的不仅仅只是一首诗,听到的也不仅仅只是一首歌曲,同时还在心中勾勒出了两幅唯美的画面。济慈的诗歌《古瓮颂》与歌曲《青花瓷》,虽然二者的表现载体不同,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会因这些不同而有丝毫的珊减,也完全不会让读者产生某一种文学形式有表达不准确或不明朗的感觉,这也正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的共通性使他们所要表达的一切均同样的强烈,也同样拥有让欣赏者产生共鸣的力量。它们所体现的共通的艺术与古典之美,共通的音乐美、情感美、图画美、诗的韵律之美、歌曲在反复吟唱之中的旋律之美与诗歌所蕴含的潜在文化内涵之美在中西文化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借鉴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李公照,高继海,《新编英国文学教程》,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第261页.

2 何功杰,《英诗选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第400、401页.

第9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文化教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对中西文化传统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语言思维及社交规约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了解。不少学生虽然通过了应用英语B级、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但在实际的语言运用及与西方国家人士交往中,时常会出现直接套用汉语的语言和行为习惯的情况,令人贻笑大方。可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何等的重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最主要的途径是在教学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输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文化教学。本文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探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教学原则及教学策略。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信息输入的必要性

1.语言学习的需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重要手段。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信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传播和继承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记录。另一方面,语言的进化和发展同时也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社会文化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这些变化和发展往往对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产生影响,也会对交际模式、语篇和修辞原则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制约着语言的存在、传承和发展。因此,学习一门语言如果缺乏对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往往会陷入语言陷阱。可见,学习一门外语离不开对这一门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2.现代外语教学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和深入。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各个专业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外语学习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刘艳秋指出,“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去汲取英语文化知识,包括英语国家政治、文化生活、风土人情及交际规约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的交际能力,从而消除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

3.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学不仅仅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同时也是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结合教学需求输入相关的文化信息,包括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宗教信仰、交际规约等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将语言融入文化背景知识中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对语言使用情境的认知能力,从而形成在特定情境中使用恰当语言表达形式的语用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信息输入原则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因此,文化信息的输入就不能带有任何随意性,而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高职英语教学应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因此,文化教学内容上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而必须是与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紧密相关,包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风土人情、典故及情景交际中的社会关系、文化概念等等,但如果是与教学内容不相关或关联不大的文化信息,则可根据学生需求来定或完全可以忽略。

2.实用性原则。高职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上突出的是其实用性和针对性。因此,在文化教学内容也应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由于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及技术性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文化教学内容上应考虑精选与学生专业及今后从事职业有关的内容;其次,考虑与中西方社交有关的内容。这样,才能使文化教学服务于学生所学专业及未来工作需求,紧扣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适度性原则。高职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不是进行科研和学术交流,而是为将来从事有关的涉外业务工作做准备。因此,文化背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就不能按大学本科教学的要求来教学,而应根据高职英语教学够用原则来教学。这即是说,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必强调文化教学的理论性,而应注重文化现象、中英(中西)文化差异信息输入。教学方法上应循序渐进,由浅到深,引导学生对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思考。同时,教学内容在考虑到实相关性和阶段性原则外,还要考虑文化项目的代表性问题,应主要选取主流、有广泛代表性的文化内容,使文化教学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需求。

4.系统性原则。文化是一个整体体系,其内部包括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制约。因此,在文化教学中应从整体上把握文化体系中各个子系统的关系,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精心设计,把握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尺度,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文化信息的输入策略

1.树立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的教学观。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首先要树立应树立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的教学观,明确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并用于指导整个教学过程。这是文化教学能够在高职英语教学真正实施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学需求精心设计文化教学内容,确保文化信息的输入既符合高职英语的教学要求,又能突出高职英语教学特色。

2.文化对比教学。吕叔湘先生曾说过:“拿外语跟汉语比较,可以启发我们注意被我们忽略过去的现象”。语言之间的差异从本质上说,是文化体系之间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中英(中西方)文化各个层面,包括语言、民族思维方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价值观等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弄清中英文化和语言的异同。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输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信息,同时也要输入作为比对的汉语文化知识,并通过中英信息的直观对比,突出差异,使学生加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10篇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文化差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31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化和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电影是娱乐、传播文化以及增进国际交流的一种大众化、方便快捷的重要渠道。电影名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显得至关重要。

在各学报和《电影文学》、《电影评介》及其他刊物上有多篇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研究的论文。近几年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的硕士论文也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但目前学术界对影片名的翻译研究多局限于目的论、功能对等、文本类型的角度研究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即:直译、意译、音译和创译等;对韦努蒂的异化归化理论存在误读的情况,甚至把直译意译简单地等同于异化和归化;散见的论文研究视角过于单一和整齐,大多集中在片名的翻译策略和原则方面的研究,而忽略片名翻译的文化性及多层面性;影片名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存在误译;同部影片存在多个译名,译名繁多,译名不统一,针对这一现状,何跃敏(1997)曾《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这一文化现象;学术论文中中英文影片混杂、分类不清;所举的分析案例局限于少数几部电影片名,重复多,缺乏新意。

鉴于此,本文旨在从翻译策略、翻译伦理和文化的角度分析归化异化理论指导下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将电影片名的翻译置于文化领域中,主要以奥斯卡最佳影片和中国部分著名的获奖影片为研究对象,关注文化因子的传递和文化差异的处理。

二、电影片名翻译实践研究

学术论文中对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较早见于外语类核心刊物的是吴敏于1995年发表于《中国翻译》第五期上的论文《浅谈英语片名的翻译》。在吴的论文中着重探讨了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三种译法: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参见吴敏,1995)。此后,陆续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具体的片名译法(贺莺,2001;毛发生,2002等)。

也有一些学者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把片名翻译置于文化大环境中去考察(参见卢志君,龚献静,2003;,2009等)。郑玉琪,王晓冬从英汉翻译原则的角度对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过研究,在论文中提出“电影片名翻译时应该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即信息传递原则、美学欣赏原则和文化重构原则”(郑玉琪,王晓冬,2006/2008(2009))。张广法则从后殖民理论视角来研究中文影片的英译,并提出“异化翻译策略可以抵抗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确立其文化身份,促进多元文化健康发展”(张广法,2009:105)。

归化异化与电影片名翻译的结合也大多探讨的是关于片名翻译的策略以及翻译中究竟是主归化还是主异化的问题。林婷婷提出“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化翻译策略”(林婷婷,2004:104)。文红认为“异化翻译手法是翻译中应采取的主要趋势”(文红,2007:177)。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究竟采取何种策略,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在对英汉电影片名翻译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朱婉莹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归化能够创新”(朱婉莹,2008)。王伶伶和贾立莹基本赞同这一观点,前者认为电影片名的翻译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王伶伶,2009:159),后者认为“归化理论仍将在英汉翻译中长久占主导地位”(贾立莹,2009:29)。而大多数的学者则认为“归化和异化是辨证统一的两个对立面。面对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优秀的译作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合理而又恰到好处地使用这两种翻译方法”(吴爽,2005:56)。李鑫、李瑞、赵利娟等也基本持相同观点,认为“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策略是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参见李鑫,2007;李瑞,2007;赵利娟,2009)。徐建国、吴远等则提醒译者应“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既不能过于异化,让译语观众不知所云;又不能过于归化,造成原名语言和文化特色的丧失”(徐建国,2007:30;吴远,2007:55)。

三、归化异化指导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实证研究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曾于1986年在Criticism 28(Spring)杂志上发表名为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译者隐形)的论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归化翻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和“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的概念 (参见Robinson,2007:97)。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其著作《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中再次明确提出“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并认为施莱尔马赫“坚持译者只能在两种翻译策略中作出选择:一种是归化法,即从我族中心主义出发,使异域文本屈从于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将作者带回本国;一种是异化法,即偏离民族中心主义,压制目的语文化价值观,标示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将读者派送出国”(Venuti,2004:20)。自此,韦努蒂明确提出并沿用“归化”“异化”这一对术语,并在吸收各家思想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完善自己的归化异化理论,尤其是其“彰显”异质(otherness)的“差异性”异化理论(参见Venuti2008.4.14日给张景华博士的复信,转引自张景华,2009:123)。

归化异化不仅仅是翻译策略更是一种道德态度。韦努蒂认为“异化……是在译文中表达的对外语文本和外国文化的一种道德态度。不仅是策略,还有词语的选择和外语文本的选择,都可能产生异化的效果”(郭建中,2008:43)。关于此,郭建中教授评论说“他(韦努蒂)是要强调异化是一种道德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翻译策略;至于涉及到翻译策略的问题,也是指选择某种策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重点还是指道德态度”(郭建中,2009:35)。因此,郭教授专门撰文澄清翻译界对韦努蒂的归化异化的误解。他指出“归化和异化的术语,主要是指对外语文本和外国文化的道德态度,是指翻译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同上:34)。

归化具体到电影片名的翻译中是指运用通顺的话语策略正确地传达原片名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选用目的语观众熟知的表达方式和文化意象来传播异域文化。而影片名翻译中的异化是指运用抵抗式翻译策略(resistancy translation strategies)或采用偏离主流价值观的陌生的表达方式来保留原片名的异域风情。不同的翻译策略的选择涉及到对外语文本和外国文化的不同的道德态度,因此,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归化和异化是有方向性的,涉及到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归化和异化。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弘扬本民族(汉)文化,争取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确立。

在英汉电影片名翻译中有很多归化的经典译名,如: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如梦》)、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Marty(《君子好逑》)、My Fair Lady(《窈窕淑女》)、Rebecca(《蝴蝶梦》)、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等,影片的汉译中都借用中国耳熟能详的诗词和典故,采用归化式翻译,很好地加入了中国元素,巧妙地运用中国的诗词典故替换拗口的英文人名和地名/建筑名等。既文雅含蓄地点明了电影的主题又能激起中国观众的观看欲望,获得受众的强烈共鸣。这也正是造就经典译名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一树梨花压海棠》、《蝴蝶梦》和《魂断蓝桥》等经典译名成功地对原片名进行了文化意象的重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诗词和民间传说等中国元素移植到对原片名的文化解读中。

电影《Lolita》讲述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与14岁少女洛丽塔之间的爱情故事。影片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典自宋代文学家坡调侃友人张先的诗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清朝刘廷玑也有类似佳句“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可见,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老夫少妻的文雅说法,和原片名的故事内容很吻合。该译名妙就妙在恰到好处地点明了电影的主题,又用经典诗句重构了原作的文化意象并富有文学气息。另外,电影《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典自中国古代著名的一个民间传说“蓝桥会”。蓝桥会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相识于蓝井边,双双死于蓝桥下,歌颂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巧的是电影《魂断蓝桥》中的主人公相识和阴阳相隔的地点都是滑铁卢桥。民间传说和电影故事开始的地点和结束的地点都是相同的。因此,无论是从凄美的结局还是内容上讲,译名都完全符合电影的主题,并且将电影的文化意象重构为“蓝桥会”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民间传说。可谓是又一经典译名成就了电影界一部经典力作。

英汉电影片名翻译中也不乏成功的异化翻译译名,如:The Seven Year Itch(《七年之痒》)、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Rain Man(《雨人》)、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等。这些都是较典型的经典的异化翻译电影片名译名,其中“七年之痒”是地地道道的舶来词,随着该电影的知名度提升,“七年之痒”已经成为婚姻和职场的流行语。由此可以看出异化翻译可以丰富本族语并影响受众的思想。“影片输入的同时,国外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杜文,2008:53)。而影片《The Sound of Music》译为《音乐之声》,《Rain Man》译为《雨人》,从形式上看是属于严式翻译,运用直译法取得了异化的效果,尤其是译名“雨人”更激起了观众想一睹为快的观看欲望。而《Casablanca》译为《卡萨布兰卡》则是采用音译法而保留了原片名的异域风情从而达到异化的效果。在此之前,该影片曾有一个高度归化的译名“北非谍影”,但是观众们记住了“卡萨布兰卡”而近乎遗忘了“北非谍影”。成功的异化译名使名不见经传的达尔贝达市因更名为卡萨布兰卡市而名声大噪成为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同名城市的知名度提高也使得该部影片受到更多更广泛的关注而永久地被定格为奥斯卡经典影片。从《北非谍影》到《卡萨布兰卡》表明了同一个影片名的翻译既可以归化也可以异化,也体现了从归化向异化发展的趋势。

在汉英电影片名翻译中也体现出了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归化和异化。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译为New Romeo And Juliet,《开国大典》译为The Birth of New China,《霸王别姬》译为The King Parts With His Favorites 等则属于归化译法,《卧虎藏龙》译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花木兰》译为Mulan等则属于异化译法。New Romeo And Juliet从文化上对原片名进行了归化,将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绝唱重构成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文化意象的重构使国外观众更容易理解电影故事内容,不失为一个佳作。《开国大典》、《霸王别姬》则是从语言上对原片名进行归化,采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分别译为The Birth of New China和 The King Parts With His Favorites,从而准确地传达一些有别于西方的说法和语言信息(如:“开国”和“姬”),达到便于国际文化交流的目的,弘扬中国文化,将外国文化请进来,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卧虎藏龙》、《花木兰》等影片名的翻译则分别采用直译和音译的方法达到异化翻译的效果,将中华龙的文化和花木兰等英雄人物传播到外国。长久以来“龙”在中西方的形象都是差异很大的,在中国,“龙”代表正义和吉祥,而在西方则代表邪恶和祸祟。通过正确的片名翻译有利于改变西方对于龙的误解,有助于外国人正确地认识中国。龙文化渐渐地得到了西方的认可,有影片为证:《李小龙传》在引入中国以前,原英文片名为Dragon: The Bruce Lee Story。其中就选用了Dragon一词,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李小龙和中国功夫的喜爱以及对中华龙的认可。因此,“为了达到最充分准确的文化交流,对电影片名的翻译不能简单地偏向于完全采用归化或者完全采用异化的单一翻译策略,而应该根据不同电影片名特点。两种策略相结合,既最大限度地遵循目标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满足译入语观众的心理与文化需求。又尽量考虑到原汁原味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李妍妍,2009:59)。“归化和异化是辨证统一的两个对立面。面对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优秀的译作应该从实际出发,灵活合理而又恰到好处地使用这两种翻译方法,进而引发深层次文化上的反省”(吴爽,2005:56-60)。

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要运用适度。“电影文化意象的翻译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结合观众的实际需要,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既不能过于异化,让译语观众不知所云,又不能过于归化,造成原名语言和文化特色的丧失。电影翻译既受原名文本约束又富于创造性,翻译时应充分认识语言文化差异,正确把握观众的接受能力,确定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张瑞,2008:79)。如:Forrest Gump 译为《阿甘正传》就优于《福雷斯特•冈普》, Amadeus译为《莫扎特(传)》好于《阿玛迪斯》。对于拗口的外国人名等过于音译则使译名显得过于异化,也使观众感到过于陌生,不知所云。尤其是Amadeus,为大家熟知的就是莫扎特,而非专业人士很少知道莫扎特全名是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所以译成《阿玛迪斯》等于是无效译名,显得过于异化反而达不到应有的良好效果。影片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在台湾被译成《飞越杜鹃窝》,也是过于直译而造成的误译,相比之下大陆和香港的译名《飞越疯人院》则与电影的主题相符显得更合理些。

四、结语

“电影片名是文字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有机体,它应能提示影片主要内容,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卢志君 龚献静, 2003:47)。一个好的电影片名翻译不仅要传递原片名的语言信息而且要正确地传递其足够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象并处理好文化差异。此外,还应从波兰和爱尔兰过度异化翻译,导致本族语言文化缺失的发展困境的案例中得出启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应重视本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正如杜文指出“影片输入的同时,国外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西方经济实力上的强大使其文化也变得强势,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正是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输入时的情况。这时如果一味盲目采用异化翻译理论,那么导致的则不是对强势文化霸权的抵抗,而是对自身文化规范的颠覆,会使目的语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文化他者的意识,反而加快了文化入侵的进程,这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杜文,2008:53)。

葛校琴也提醒国内学者“从强势文化到弱势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归化的翻译有时却能对强势文化之文化霸权形成一种抵抗,而异化的翻译却有可能颠覆译语规范,破坏本来也许就不堪一击的译语和译语文化,也许是在不经意中,沦为文化殖民主义者的同谋。异化的策略作为与西方强势文化抗衡的手段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葛校琴,2002:35;2008:294)。

在国际交流中,英语是强势文化而汉语则相对属于弱势文化。因此,在我国,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应根据翻译的方向不同以及译出语和译入语的强弱势来区别对待归化和异化。在译入外来影片时宜采取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译出本国影片时宜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加入中国元素,弘扬本族文化。在影片名的翻译中使归化异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期译出高质量的电影片名译名。

参考文献

[1]杜文.对韦努蒂“异化”翻译策略的反思[J].忻州师范学院学,2008,(1):53.

[2]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域---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J]. 中国翻译,2002(5):32-35.

[3]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域---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A].译学新论[C].张柏然,许钧 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郭建中.韦努蒂访谈录[J].中国翻译,2008(3):43-46.

[5]郭建中.异化与归化:道德态度与话语策略---韦努蒂《译者的隐形》第二版评述[J].中国翻译,2009(2):34-38.

[6]贾立莹.从韦努蒂翻译理论看英文影片名翻译策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9-33.

[7]李瑞.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异化理论[J].电影评介,2007(15):56-57.

[8]李鑫.归化与异化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刍议[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3):47-49.

[9]李妍妍.电影片名翻译中文化差异之角色思考[J].电影评介,2009(3):58-59.

[10]林婷婷.电影片名翻译的异化[J].龙岩师专学报,2004(2):104-105,112.

[11]卢志君,龚献静.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3):46-49.

[12]毛发生.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19-23.

[13]王伶伶.从“归化为主、异化为辅”角度看电影片名的翻译[J].科技信息,2009(32):159,161.

[14]文红.从归化趋向异化---电影片名翻译刍议[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177-180.

[15]吴敏.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5(5):55-56.

[16]吴爽.从电影片名看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56-60.

[17]吴远.归化和异化翻译在外语片名翻译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07(4)下:54-55,

[18]徐建国.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博弈研究[J].电影文学.环球纵横.2007(5下):29-30.

[19]赵利娟.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6-48.

[20] 张广法.中文电影片名英译的后殖民语视角[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105-106.

[21]张景华.翻译伦理:韦努蒂翻译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2]张瑞.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归化与异化[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77-80.

[23]郑玉琪,王晓冬.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A].张柏然,许均.译学新论[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009).(原文载中国翻译2006(2)).

[24]Robinson, Douglas. What Is Translation? Centrifugal Theories, Critical Interventions [M].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25]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6] Zhu, Wanying. Domestication Can Make Some Differences: A Case Study of Translated Titles of Foreign Films Imported into Hong Kong, Taiwan & Chinese Mainland [D], 2008

【】内容是作者注释

第11篇

关键词:CGFNS资格考试,以患者为中心,跨文化交际

 

一、关于CGFNS和CGFNS资格考试

CGFNS全称为Commission on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 Schools,即国外护士学校毕业生委员会,是设立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一个私立的非营利性机构。该委员会是在美国劳工部和卫生教育与福利部的要求下,由美国护士协会和全国护理联合会于1977年成立的.其工作任务是对国际上具有护士教育背景的毕业生进行资格审核,以确保合格的人选在美国通过注册护士执照考试(NCLEX– RN)后从事护士职业。目前,CGFNS在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个考试中心,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也设有考点。大陆地区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均设立了考试中心。最新网上考试将于2011年3月首次进行,400多个考点的应试者在3月,7月,9月及12月五天之内的任何一天进行网考论文格式,在一年之内有两次机会可以参加考试。

CGFNS资格考试应试者应具备下列条件:具有高中毕业证书;具有国家承认的2年以上的护校学历;具有成人护理(内科和外科护理),母婴护理,儿童护理,和精神健康护理等临床理论及实习经历。CGFNS资格考试内容一般整合为4大类10小类, 其所占比重分别是:

(1) 安全有效的护理环境(Safety effective care environment) (12-24%),包括护理管理和安全及感染控制。

(2) 人体的生长发育与健康保健(Health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12-24%),包括生长发育和疾病的早期预防及诊断。

(3) 社会心理完整(Psychosocialintegrity) (10-22%),包括应对及调节和心理调节。

(4) 生理完整(Physiologicalintegrity ) (31-55%),包括基础护理和舒适、潜在危险的降低、药理学及肠外治疗和生理调节。

二、CGFNS资格考试特点

通过对比分析CGFNS资格考试试题(以下简称CG考试)和中国护士资格考试试题(以下简称中国考试),CGFNS考试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CG考试侧重对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考查;而中国考试则侧重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的考查。

所谓整体护理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其核心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整体的身心的高质量的护理[1]。CG考试主语大多为患者或者护士,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而中国考试主语大多为疾病,考查的是疾病的客观知识。比较下列两例:

① CG考试:A patient who has cirrhosis of theliver has been treated for hepatic encephalopathy. Which of these menu choices,if selected by the patient, would indicate an understanding of foods thatare low in protein?

A. Fruit and cheese platter

B. Tuna fish and tomato sandwich

C. Vegetable soup and tossed green salad

D. Meat loaf with rice.

② 中国考试: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上消化道出血

B. 肝性脑病

C.自发性腹膜炎

D.肝肾综合征

E.肝肺综合征

(二) CG考试注重结合临床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测试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而中国考试更加注重理论考核,尤其考查学生对单个知识的记忆能力。

下列两例试题均是测试应试者是否知晓心衰病人的诊断依据或者临床表现,CG的选项是病人的主观陈述,而中国考试则是疾病的客观表达。应试者只需要单纯记忆单个知识点便可以在中国考试中选出正确答案,但要在CG考试中选出答案,则需要开动脑筋,将所学知识用于放在一定语境中理解才有可能。

① CG考试:Which of thefollowing statements, if made by a patient who is suspected of havingcongestive heart disease, would support the diagnosis?

A. “I sleep using two pillows.”

B. “My weight has gone down.”

C. “My ears have a ringing sensation.”

D. “I am not able to tolerate heat.”

② 中国考试:心力衰竭的基本临床表现之一是:

A.体重减轻

B.耳鸣

C.发热

D.端坐呼吸

(三) CG考试注重考查美国海外护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中国考试并未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

根据Chastain对文化的界定论文格式,广义内容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风土人情、饮食文化、大众体育、流行音乐、习语、幽默、笑话、教育、大众电影、体态语、节假日、信仰等社会文化或语言现象;狭义内容包括文学、历史、政治、地理、经济、建筑、艺术、科技、宗教、哲学等文化现象[2]。美国是一个典型“大熔炉”,各个不同的民族种族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进行重新熔化和锻造,形成了一个具有多民族多种族多文化的新兴国家。美国多文化的典型特征决定了美国护士必须了解知晓各个不同民族种族的不同文化,才能护理不同民族种族的病人。而中国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但90%以上的中国人都是汉族,因此在中国考试并未特别列出文化考题对学生进行考查。例如:

CG考试:Which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ould be essential in a culturalassessment of a patient?

A.How many times haveyou been married?

B.At what times do youtake your medicines?

C.Do you have anysiblings?

D.Are there foods thatyou cannot eat together?

三、CGFNS资格考试应试策略

根据CGFNS的以上特点,其应试策略可归纳如下:

(一) 鉴于CG考试侧重对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考察,中国应试者准备CG考试时务必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扬弃以疾病为中心,一切从疾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传统观念。如上述CG的第一个特点中的题例。问题:肝硬化病人选择的下列哪种食物是低蛋白食物?应试者不仅要知道患者应该吃那种类型的食物,更要具体了解应该吃哪些食物。护士应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应该方便患者,将详细信息告知病人。

(二)CG考试临床应用性强,注重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中国应试者擅长知识的记忆,但并不常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锻炼,这给做题时带来较大的困难。在应试准备时,中国护士应切实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分析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如上述CG的第二个特点中的题例论文格式,问题:下列哪项病人陈述可以支持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其答案全部为病人主观陈述,应试者不仅应知道心衰的诊断依据,更应该明白患者会如何陈述自己的疾病症状以支撑其诊断依据。

(三) CG考试注重对文化的考查,中美护理文化的差异,让中国护士产生困惑。因此,应多阅读美国原版教材或复习资料,在学习英语语言、护理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对美国文化知识的了解。上述CG的第三个特点中的题例就涉及到护理中的文化评估,问题:下列哪项是文化评估的基本内容?如果应试者不知道饮食是文化的一种,很有可能就选不出正确答案,导致失分。

参考文献

[1].外国护理学校毕业生委员会,美国CGFNS护士贷格考试指南:第5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l-5。

[2].侯建军,文化与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商场现代化,2007年7月(中旬刊)总第509期

第12篇

语文课毕竟是以语言阅读为主体,其他都是次要的。语言的魅力就在语言阅读本身,这也是语文教材编选中充分考虑和体现的方面。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媒体,它有时候是只可“意会”的,如果在教学中过分强化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作用,有可能冲击语文教育的本体,因此,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不能“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语文教学的个性,因此,认识“辅助”含义,分清主次,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恰到好处。

下面就阅读教学而言,谈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形象导入新课,激起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都明白孔圣人的教导,知道兴趣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所谓“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成功阅读,我们都想一节课的开头就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计算机尚未进入语文教学之前,我们也曾为如何精心导入而费了不少精力,虽有一定的效果,可总是事倍功半。教育学告诉我们,在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不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初中的学生,抽象思维已有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高中生抽象的思维居于主要的地位,能进行理论的推断,富有远大的理想,关怀未来的职业。在教育工作中,就必须从教育的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导入新课这一教学环节上,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一些形象的,更易于初中学生理解的多媒体片断,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不妨先把课文的结尾制作成一个动画:一个赤身,头戴皇冠的皇帝,身后是手中托着空气的内臣和一群大臣,摆着一副骄傲的神气在举行游行大典。两旁街道上,窗户上都是围观的老百姓。蓦地,响起一个小孩子天真的声音――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屏幕上显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场面呢?请看《皇帝的新装》。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这堂课的阅读,岂有不成功之理。

二、重现时代背景,引起学生阅读情感

纵观浙江省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其中的大部分文章内容反映的是现当代时期的事情,更不乏解放以前的事情,如冰心所作的《小桔灯》,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等等,距今已有五十多年;还有一些涉及国外的作品,如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等等。语文学科更多的是需要借助情感的传递来完成教学工作的。可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五十多年前的社会环境,中西方社会的差异不是光凭就一般的口头介绍所能解决得了的,更不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这时候,如果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当时的时代背景重现出来,定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情感,完成本次的教学工作。如在教学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时,用多媒体技术先展示出胜利后,美蒋内外勾结,一方面撕毁政协决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国统区里派出大批特务采取暗杀手段的真实情景,配以沉痛的声音,解说李公朴被暗杀的事实,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出心中的悲愤之情,同时也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当时闻一多面临的险境。再展示出在云南大学召开的追悼会现场,李公朴先生夫人血泪控诉时,混入会场的特务分子毫无顾忌地说笑取闹扰乱会场的情景,此时每一个学生都会跟当年的闻一多一样,拍案而起。带着这样的情感去阅读这《最后一次讲演》,还能不成功么?

三、实施迁移训练,巩固学生阅读效果

“教”是为了“不教”,这已是目前教育界形成的一个共识。而“不教”的前提是学生要把教师所“教”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课堂上适时地进行迁移训练,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教学议论文,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理解议论文的格式相对比较简单,它要求有论点、论据、论证等过程。而论点提出的位置基本上又可以归纳为:段首、段中、段尾,或自己综合归纳。那么我们就可以找相应的若干语段,它们的论点分别在段首、段中、段尾,或让读者自己综合归纳,给学生进行迁移训练。 传统的幻灯机和小黑板也许也可解决这一环节,但视觉清晰度上比不上投影仪的效果,课前的准备工作效率高不过电脑的录入,而且教学氛围单调沉闷。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出示语段的同时,若能配以相应的轻音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我相信,在巩固本次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