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1 13:38: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装配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电子工艺;实训教学;电子;工艺
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电子器件、新工艺、新技术,还有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和无引线元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电子产品的生产由传统的手工装备方式向自动化装备方式转变,SMT技术也已经在大量的电子产品装配上广泛应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电子技能为主的电子工艺实训课程,应该要满足时代的要求,优化教学方法,更换旧的教学项目,按照工厂生产工艺对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满足社会生产力要求、高技能的现代电子技能人才,作者认真总结了本校电子工艺实训教学课程改革情况,并结合电子工厂进行的考察与学习的内容,并进行社会调研,深入分析和思考,提出了5个电子技术基本技能项目,使学生在电子工艺实训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和提前体验今后电子工厂的要求,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
1 确定电子工艺实训项目
电子工艺实训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既要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由此,为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要,在实训项目的安排上,既要有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也要包含有先进的电子工艺技术内容如SMT技术和计算机制作印刷电路板等工艺,参照当前社会上主流电子工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最终确定了电子元器件检测、电子元器件装配、电子元器件焊接、电子产品检查与调试、电子产品维修五个训练训练,让学生们了解电子工艺生产的真正流程。
2 确定实训项目内容
实训项目的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保证让学生进行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二是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先进生产工艺和技能。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讲解和大量操作来进行,而对了解和掌握现行的先进工艺进行训练主要通过对先进设备的认识和操作来进行。无论是哪个方面的训练内容,都要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只有掌握了技能技巧,才能使真正掌握技术的人,比如手工焊接训练,就专门设立了金属板上焊导线的技巧训练,对铸塑原件和弹簧片类元件的锡焊技巧训练。
3 技能训练方法的确定
技能训练最终实现的目标,不仅训练学生完成任务,而且要考虑完成项目的速度,这就需要有好的技能训练方法,并且不同的项目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比如对电子元器件检测项目,可以通过反复使用万用表对大量元件进行测量,掌握测量方法和判断元件好坏的目的;对电子元器件装配项目,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的电子产品进行装配,最终达到认识电子元件和按照图纸正确安装的目的。
4 按照工位实行工艺卡操作训练
工厂行话说得好,“工艺就是法律”,工厂的每个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工厂的工序去生产,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学生在校学校期间,如果能够严格按照工艺卡进行操作和训练,为今后的就业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按照工艺卡操作训练,充分考虑电子元件装配上所涉及的数量和种类,焊接方面所涉及到的数量、检测仪器的名称和连接方法、调试内容和检测点等都在卡上有详细而明确的记载,这样一来,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所完成任务,也就为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实训的质量和效果,从而为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质量,找到了可靠的依据。
5 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训考核
按照产品检验标准和生产定额实训成绩,严格进行考核。要实行分类量化考核,也就是每个不同的项目,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考核方案,要具体考核到每道工序,给出评分标准,不仅要看学生在这道工序的操作水平,还要看学生在每个工序中的熟练程度,主要涉及学生的操作水平和操作速度。
本文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总结,最后可以明确:如果按照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确定电子工艺实训项目,按照电子产品的生产工序确定项目内容,按照产品检验标准和生产定额进行实训成绩考核,使学生在完全模拟工厂的生产环境下进行技能训练,有效地提高了电子工艺实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忠诚.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战略选择[J].辽宁高职学报,2005(01):14-16.
[2]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3]宋玉秋,余小滢,刘淑萍.在电子工艺实习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理,2005(05):93-95.
关键词: 电子实训室 实践性教学 开放式管理
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各行各业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地转型和完善,现代企业对于职业性人才的刚性需求也随之提高,促使高职教育在国家各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使得各高职院校也在进行教学模式与思路的改革,这种改革体现在对高职高专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而伴随着课程改革及建设的不断深入,实验室中的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如何高效率地运转实验室,让学生自主地提高专业技能及学习兴趣,成为每个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改革的首要课题。下面对我院电子实训室如何实施开放式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电子实训室为何要开放
1.现状
首先,我对电子实训室的现状进行了了解,电子实验室作为学院基础性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能完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小型水电站及电力网、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监理(电力)、供用电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开设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中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所有实验,主要有二极管整流、三极管单管放大、多级放大、运放、正弦波振荡等实验。能完成电子产品安装调试实习、万用表等实习。其中各专业开设的模电、数电实验大部分属于验证性实验,实习部分是作为专业技能训练。而开放的方式为面对开设模电、数电课程的专业班级进行项目或实验开放,开放时间一般为正常的授课时间。总体而言,电子实训室存在面对开放的专业及课程固定,不能跨专业或者跨课程;开放的时间短,不能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的问题。
2.开放的优点
开放式实训场所能使学生不再受实训学时和实训规定项目的限制,从单一的实训教学向多元化工程实践转变,扩展实训场所的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平台,有力地提高其实训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学生毕业后的创业奠定一定的基础。开放实验室能充分开发了实训场所现有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仪器设备利用率。开放实训实验室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理论结合实践的需要。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实验室资源,不仅对教学本身,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等多方面都非常有益。
二、如何开放
1.从观念、管理制度上开放
实验室的开放对于现代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实验室的开放关系到元素包含学院领导、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及学生,当然也包含开放后外来使用实验室资源的外来人员。故实验室的开放也关系到整个过程中每个参与元素从观念上进行开放,对于每个参与元素对实验室所涉及的职能上使实验室从管理制度上进行开放。从观念来说,学院领导需加大实验室建设,支持实验室管理制的改革。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使实验室具备开放的基本功能;支持实验室管理制度的改革,使实验室能高效运转,提高从传统向开放转变的速率。学生个体在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别,使专业实验室开放存在试验安全性与仪器设备完好率等方面的风险。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高校专业实验室开放程度的提高,故学院管理人员与指导老师对于开放程度非常保守。管理人员与指导老师需要开放观念,一件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有利的事情,不因其中存在困难,而致使我们不敢迈步。实验室开放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需根据学院实情及学院学生个体素质进行分析,由管理人员与指导老师一起制定一套严谨的电子实训室开放管理实施办法:研究适宜于我系电子实训室的开放管理实施办法,真正对电子实训室进行开放式管理。只要在管理办法与制度上严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就能把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
2.从电子实训室硬件设备上进行开放准备
除了从参与开放的元素观念及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上要做好开放的准备外,我们还必须在电子实训室硬件设备上做好开放的准备。第一,需要搭建学生预约实训台平台,并改装调试基于RFID身份验证系统的电子实训工作台。学生使用实训台需要进行预约,使用时需进行身份验证,即验证学生卡,不通过验证则不能打开电源,验证失效后一分钟停电。第二,需要配置数控直流源:实训台上直流电源采用数控直流电源,能有效地提高电源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第三,需要安装配置基于现场网络控制的信号源:信号源能进行远程网络控制和实训台按键双控制模式,为适用实训项目需要产生各种信号,能方便进行实训操作考核。第四,构建电子实训室网络音频监视系统,使管理员能及时通过监控摄像头了解实训室状况,并及时用音频设备进行处理。
三、需解决的问题
实训室开放是传统实训室适应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必经之路,但开放不等于有了观念就盲目进行,必须循序渐进。电子实训室的开放还需解决几个问题:第一,搭建RFID身份认证系统;第二,安装配置数控直流电源;第三,安装配置现场网络控制信号源及视音频监视系统;第四,拟定电子实训室开放管理实施办法;第五,做好学生兴趣的调动及实验室宣传工作,并进行管理制度的普及工作。只有认真解决好以上五个问题,电子实训室开放才能健康地、循序渐进地进行下去。
四、结论
本文利用学院院级课题《电子实训室开放管理实施办法与实训台研究》的立项,对电子该课题前期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及描述。实验室的开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必然,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必要手段。希望通过此课题,以电子实训室的开放为契机,以点带面,为以后学院实验室的开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以它的成功带动学院各类实训室开放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罗联社.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55-158.
[2]张建功.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选择与创新发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78-80.
【关健词】 电工电子 模块化 教学 尝试
职业学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相当普遍。究其原因,首要方面源于生源的综合素质。其次则是职业学校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读,不能针对学生差异来教学。事实证明:传统的"讲授――接收"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很差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学生的厌学情绪越来越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下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下面笔者仅从我校"模块化"教学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尝试,谈一谈自己参与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一、 模块化教学指导思想
由于我校是企业办学,校企一体,企中有校,校中有企,学校一贯的办学方针、内涵、文化底蕴把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模式及丰富的企业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适应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奠定了我校教学改革向"模块化"教学方向发展的基础。
我校的专业课程改革将课程体系分文化课、专业课、实习实训课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划出不同的模块,形成课程结构的模块拼积。再根据不同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将每部分的基本单元加以统一,进行合理组合,形成若干个由基本模块拼积成的,并且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课程体系,供教学灵活、有针对性的使用。
二、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为一体"模块化"教学方式
我校电子电工专业在学校是一个较大专业,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中为了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多工种"的思想。将课程实习实训分工种,分阶段实施。在具体的实训过程中,学校的实训处把需要实习的学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安排。第一阶段安排在一年级,主要针对同专业不同工种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开设《电工技能与训练基础》、《电子技能与训练》等课程。针对所开设的理论课程和技能操作要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实训内容。通过本阶段的实习,使学生对电工的强电部分和对电子弱电部分能有一个比较轧实的基本功训练,体现电工和电子这两个专业的的共有专业基础课程的"宽口径"。保持课程相对稳定性。便于理论教学和实训的开展。
第二阶段安排在二年级。根据用人市场需求和劳动部中级技术工人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这一阶段的维修电工工种教学内容共分成3个模块。由学校实训、工厂实习、鉴定前技能综合练习三个模块。
在学校实习的维修电工课题由实训处和理论教学的相关老师共同确定,由理论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所要实习的课题内容、目的、工作原理、实习步骤、注意事项。学生进入学校实训室由实训指导教师根据理论课上老师讲解的相关知识点和要求进行实训,对实训效果进行评价。
根据实训计划安排,让学生进入工厂实习,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文明生产、安全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再到各车间。参加车间的生产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学生能跟电工师傅学习维修的实例和方法,生产设备每天都可能会有新问题或故障出现,让学生在师傅指导下参与动手。极大提高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对于电子专业的学生,学校根据"模块化"课程设置目标和要求在第二学期安排学生进行电子整机装配实习。由于电子整机装配的技术含量较高,工作原理复杂,把该课题的原理图分几个模块。分别由理论教师在教学时用整机套件结合每一模块讲解其工作原理、对照实物现场教学,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识的升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实习指导教师并对学生的装配过程实施指导、检查、调试说明、解决学生在装配中提出的问题。要求每个参加训练学生认真填写本次实训的报告和总结。这种课题的实施有利于培养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为了让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体现和认可,我校每年都要对面临就业学生申请国家劳动部门职业资格鉴定,在鉴定前按照鉴定的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理论和实训操作训练。通过第一、二学期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中级工水平以上,近几年我校每年鉴定通过率都在96%以上。
三、"模块化"校本教材的编写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师资、教材、设备实习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以前的教学中大部分以理论教学为主,鉴于此种情况,采取了理论课与技能训练课同步设课,合编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编制校编教材精选教学内容,编制适合学情的校编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降低了教材难度,提高了实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在课程设置上让这些学科相互对应,互相渗透,同步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课时安排上技能训练多于理论学习,防止出现名为实验课或实习课,实为黑板上做实验的现象。
四、建立新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考核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实训教学 项目教学法 职业能力 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整合专业课程,优化实训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电子专业的课程整合和实训项目优化,需要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所需要的一线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实训课的设置必须综合化,建立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对原有课程进行合理的增删,对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进行必要的改造。例如电子技术基础,电子元器件检测,电子工艺和电子装配技术、电子线路辅助设计等课程的整合,并结合技能要求设置稳压电源电路的安装与测试,调光灯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功放电路的安装与检测等实训项目。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也能得到训练和提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2 灵活使用教学法,提高教学、实训效果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泛,项目教学法是指把过去学科体系中的知识要点有效转化成多个教学项目,并围绕着一个个完整的“项目”组织和展开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整个项目过程的一种教学法。在电子实训教学中,项目设计的问题必须足以引导学生实施项目,而项目内容可以根据实训的内容进行也可以源于企业,可以是一项服务、一项故障维修或一项电子产品制作为目的的项目。例如在实施稳压电源电路的制作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职业工作过程设置电路工作原理分析、电路元器件检测、安装并调试稳压电源电路等工作任务,在项目中每个学生都接受相应的工作要求,通过独立思考并认真参与实施项目,最后师生共同评价、总结。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教学互动的良好效果。
小组工作法是指在实施教学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把相同的学习内容分发到每个工作小组,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来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相互启发与学习,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并由小组选代表展示工作成果,最后老师对各组的成果比较和讨论,确定学习目标的最终成果。在知识、技能难度不大的实训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色环电阻的测量实训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下面几个问题:色环电阻的特点、颜色,实际测量中问题,色环电阻的计算等。每个小组达成完成任务的共识,通过仔细观察、实际操作、相互交流,得出结论,最后小组展示,老师点评,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热烈,实训的效果显而易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角色扮演法……,我们需要根据实训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及时的调整,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实训教学。
3 丰富课后实践,强化实训效果,提高综合能力
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中职电子专业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的电子电路知识和实验技术,还要了解企业规范,适应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工作范围,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开放实训室,建立能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实训中心,是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课后实训的重要方式。在实训中心里,学生负责工作室的运作和管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则,承担真实的实训责任,体验职业环境,提前适应工作岗位,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收获专业技能的同时,还提升了职业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让学生真正意义地进入工作岗位,了解企业规范,熟悉岗位操作流程与技能,获取实践经验,实现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并开阔学生视野,拓展专业、职业知识。此外,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需要,定期举行各类电子技能比赛,综合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安全、规范操作程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多元的考核评价方式,巩固实训成果
传统的“一纸一笔一分数”的考核方式早已不能满足中职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根据学科的不同进行多元性的考核评价,达到“以评促训”的目的。例如在前面所说的电子技术基础、电子元器件检测、电子工艺和电子装配技术、电子线路辅助设计等整合后课程的考核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考核方案:让学生利用设计软件自行设计一个调光灯电路,生成并制作PCB板,选购、检测元件,安装、调试电路,最后撰写实训报告。这样的考核全面、客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在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的考核中,我们可以进行故障点设置,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此外,在以上的考核中,我们还可以穿插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技能、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等做出评价。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不仅保障了对教学、实训效果的考核,更没有忽略对过程的评价,对提高教学、实训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重要意义。
多元性考核评价方式的采用,需要我们对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地把握,对学科知识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并根据行业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考核内容,这样的考核才具有现实意义。
5 小结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任务,这要求作为指导老师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用最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训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锦生.项目学习:探索综合化教学模式[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 张骥.现代职业教育电类专业教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 王文槿.教产结合课程改革实践研究[M].海洋出版社,2010.
【关键词】 电子实验;技能操作训练;动手能力
技工学校电子专业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电路中一些基本电量的测量方法,基本仪器的使用以及由实验的方法去验证有关的定律、现象,而且要求学生能对一些较复杂的放大电路进行静态调整、测量和动态测量。但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①班级学生多,工位、仪器不足。大多三、四位学生为一组,共用一个实验台,每位学生独立操作动手条件受到限制。②指导老师偏少。一位课任教师承担一个班级学生的实验指导工作,力不从心。③部分学生基础差,他们来自边远的山区,入校前连最基本的实验仪器都没见过。所以影响电子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完成一个电子技术的实验课题,首先必须对电路中所用的元器件要有所认识,学会检测,对实验设备、测量仪表、仪器的使用要掌握,而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要在一次的实验课内完成,并对电路的定律和现象进行验证,这是很难做到的。如何解决实验课程设置要求与实际存在问题之间的矛盾。本人认为可以将部分复杂的电子实验与技能操作训练相结合。
1 实验与实习的异同
1.1、实验中调整、测量的内容与实训中的调试内容相同。例如:《电子电路基础》实验二、三、四
①都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连接好待测电路;
②对放大器静态进行调整、测量。内容包括测量静态参数IB、IC、UCE、UBE,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并能对静态工作点进行调整;
③对放大器动态的调整、测量。内容包括测量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电路的频率特性、输出电压等。
1.2、调整、测量、调试所用的实验设备、仪器、仪表相同。都要用到万用表、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和稳压电源等。
1.3、实验与实习不同之处在于:实验课更重视学生对实验设备、仪器仪表的使用,注重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某一定律,某一电路原理和现象。而学生实习课,更加偏重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注重工艺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电路测量调试能力。在课时的设置上,实习课比实验课时间充裕,指导老师也比较多,且在实习中,每位学生拥有一套实习工具,一套要装配的电路元器件,每一个电路的装配电路图都是由学生自己精心设计的,经过反复检查,直到完全正确,布局合理美观,才能按照装配工艺的要求,正确地、独立地安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要调试的电路已经非常熟悉,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他们可以带着自己装配成功的电路板,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批到实验室,每人拥有一个工位,在老师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独立完成电路的调试、测量,从而提高了电子实验的效果,有效地完善了电子实验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实验课的处理方法
技校电子专业实验课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
2.1、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把电路中常见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基本实验设备、仪表、仪器的正确使用;各类放大电路的静态测量;作为学生电子实验课的重点。首先让他们掌握元器件的识别、检测,教会他们正确地使用实验设备、仪器、仪表,再让他们学会一些基本电量的测量,去完成一些较简单的实验,例如几个放大器的静态调整、测量。
2.2、对较复杂电路实验部分的处理方法:老师可以事先有所准备地在实验课的后半段,以演示实验的方式完成整个实验,先让学生对所做实验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而这部分的学生动手实验可以放到电子实习课中完成。从而将实验课与实训课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实验课题应用实例
例如:《电子电路基础》课的实验四如图(一)所示
题为《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这个实验的目的是:①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②进一步熟悉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而我在上这堂实验课时,是这样处理的:
(1)学生动手实验部分,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图(一)正确连接好电路,会用万用表欧姆档判断电路的连接情况;②学会使用和调节实验台上的稳压电源,并能正确地连接到电路中; ③学会使用万用表的电流、电压挡测量电流、电压,并正确读数;④测出图(一)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学会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2)用演示实验的方法为学生演示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自主学习法;中职;电工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56-0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也明确指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树立创新理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电工实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枯燥,操作教学繁琐,教学时教师如果能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就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本文就电工实训中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讨论、自主合作、自我总结方面进行探讨。
自主阅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动地建构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在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组织和引导使学生自行摸索出认知规律,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终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如在讲授电阻的识别与测量时,我发给学生从几欧姆到几兆欧姆阻值不等的许多色环电阻,让他们通过自主阅读色标法的相关内容对所发的电阻加以识读与区分,通过多次观察和读数,加深了学生对色环电阻的感性认识,在领悟色标读数基本规律的同时,大大激发了识别电阻的热情。在他们感受到色标法的魅力之后,我又让他们仔细阅读万用表的说明书和训练讲义中万用表欧姆档测电阻的基本内容,让他们用万用表欧姆档来测量刚刚读过的色环电阻,检测自己色标读数的理论值是否正确。这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下面知识的介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每次教学结束,我都事先分发下次课要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利用晚自修等时间通过阅读先行预习,使他们对即将讲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上教师只要稍微指点学生如何操作及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即可,节省出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教学目标自主实践,从中自己去探究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实践表明,自主阅读方法要比教师一味枯燥讲授效果好得多,它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减轻了实训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培养了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本领和技能。
当然,教师还可因材施教,对表现较突出的学生,引导其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如各种手册、与教学相关的各种的网站,乃至教师的网页,通过自主阅读学习来自行获取更多相关知识,以使他们“吃得饱”。
自主探究
现代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知识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在电工实训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来自主学习,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感悟与技巧。
如在学习电子装配电路时,我总要让学生先根据所要装配的电路进行电子元件的筛选,将装配电路所需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进行分类检测,然后再进行元件的安装与电路的焊接、调试。又如,在进行电力拖动训练时,在学生接线之前我总要让他们对照电路图进行元件的选择及走线图的绘制,然后再让他们接线。在完成线路连接之后,让他们进一步对照电路工作原理进行电路的检测操作,自行根据现象来分析判断接线的正确与否。实践表明,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电路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全员参与自主探究的学习,体验感知知识获取的过程及艰辛,使他们在享受学习成功的愉悦的同时,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即使是对实践操作悟性较差的学生也不放弃,而是要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教他们,使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激发他们追求知识的欲望与勇气。当我听到一名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高举双手大呼“我也会了!”的时候,由衷地感到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教师情感教学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我们的实训教学千万不能忽略情感的教育功能,因为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自由讨论
关键词:中专学校 电工电子 实训教学
电工电子实训课是中专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传授电工技术相关知识和电子工程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手段,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由教育部重点扶持的实训项目之一。通过实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其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因此,对于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本人结合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经验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产生一切动力的源泉,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导师,因此,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结合学科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课程中涉及到收音机的装配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伊始展示上届学生的作品与成果,将上一届学生制作完成的收音机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听,感受一下上届学生的学习风采和学习成果。这些作品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也跃跃欲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赶超上届学生的作品和成果。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增加电工电子实训项目,丰富实训教学内容
电工电子实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关电的基础知识、正确认识常用的元器件、并掌握其性能和工作原理、熟练使用常规仪器等。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增强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并通过自己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切身体会依靠自己能力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师一定要注意,实训的内容应随着知识的更新而不断深入和层层递进,适当增加实训项目,进一步体现实训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例如在电工方面,可以在简单的低压配电和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基础上,增设综合应用控制比较复杂的三台电动机等内容;在电子方面,立足于原有的焊接练习、万用表安装调试、稳压电源制作等基础课程,增设关于多谐振荡器、数字抢答器、数字计数器、环型流水灯等制作内容。而且,在增设了实训项目之后,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进行更多的优化组合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来选择不同的实训项目,同时,又能对于同样的实训项目结合学生专业要求达到不同的实训目的。
三、改进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乐学”中得到发展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中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置在学习主体的位置上,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了解电工电子的相关技术和操作流程,利用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践效率。让学生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实训成果。在进行实训时,可以根据理论基础知识,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训项目,通过内容选择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并独立制定实验方案、方法以及步骤,然后由教师对于学生给出的方案进行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保证其实施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实效性。实验结束之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教师从中做出正确指导和评价。实训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所有元件,将所有元件焊接起来形成电路,然后对电路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也应该有步骤、有计划,比如按照一定顺序检查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等,并让学生对这些元件进行调试和测量,提升其成就感和兴趣感。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改进实训教学模式,比如现在广泛应用的计算机分析和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模拟技术和仿真技术等,这些高端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就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鼓励学生不畏错误和失败,大胆动脑和动手
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在确保做好各种安全措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动手进行操作,比如在做日光灯管实验以及电动机正反转实验的时候,常常会出现短路的现象,甚至引起个别学生的恐慌,不敢打开电源,导致实验不能继续完成。针对这类现象,教师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大胆操作,不要害怕,尽量完成实验项目。面对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只要不违反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我们都要给予允许,让他们在不断的失败和失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然,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和问题式的启发,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的实训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要提高对于中专电工电子实训课程的重视程度,通过自身的深入研究总结出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争取做到在学生还没有走出校门的时候,就让他们拥有一定的工程经验,逐渐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将来能够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启广,张玉民.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摘要:随着各级技能大赛的开展,我们应该将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大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技能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全面提升所有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以技能大赛推进教学改革呢?我们将从技能训练中总结的经验融入到日常教学的课程改革当中,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技能大赛;日常教学;教学改革;项目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13-02
随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开展,各地各学校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技能大赛。但很多学校过分追求比赛的名次,只训练少数的学生参加比赛,追求“高、精、尖”,而忽略了技能比赛对全体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促进,这明显违背了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初衷。我们学校在技能大赛开展的前两年也和大部分学校一样,仅在赛前组织少数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可我们发现,的确部分老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由于赛前师资分配不匀,反而影响了正常教学,因此,我们应该将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大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技能教学,全面提升所有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以技能大赛推进教学改革呢?本人参加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训练的第一年,就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学习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等基础理论知识时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自然学习效果不理想。可是当后期电子产品项目集训时,学生通过装配电路、调试电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热情高涨,装配的技能水平大幅提升,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电路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也跟我反映,以前一些似懂非懂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电路中通过具体的电路现象、电路波形,一下子就理解了,而且以前经常看书看不进去,可是现在发现问题了,自己会主动看书主动去解决问题。第二年,我就改变了技能训练的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具体的电子产品为项目。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好,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很高。既然项目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何不在日常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呢?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电子测量等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简单的、实际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电子产品为项目,展开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了装配能力,又使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随着课程的层层推进,将技能训练的项目由浅入深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使所有学生和老师都了解参加技能大赛的所需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的整合,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技能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其实在技能大赛开展之前,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以项目教学为的主课程改革。但是,那时大家刚刚着手开展课程改革,对于项目教学了解得不是很透彻。只是把书本中的各个章节重新做成一个项目。比如将《电工基础》里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知识组成一个项目,称为“常见元器件”。随着对项目教学的深入学习,我们知道这样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项目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改革,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是跟集训时的效果相比,仍没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出在哪儿呢?集训时人员少,老师就对着几个学生,效果当然要好。可是真的是因为这样吗?通过比较日常教学中的项目教学和技能集训时的项目教学,我们发现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日常教学中虽以实际电子电路为项目开展教学,但是仍然是老师先分析各个单元模块,然后学生再进行整合知识,制作电路,虽在讲解单元模块的时候也安排了实验,让学生动手,但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而我们技能集训时,却是让学生自己根据项目说明组装电路,调试电路,然后根据电路现象、波形分析电路,从而掌握了基本单元电路的理论知识。前者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而后者把学习过程真正地还给了学生,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老师只是从旁引导,真正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比较之下,后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而且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也加强了。因此我们将从技能训练中总结的经验再次融入到日常教学的课程改革中,目前我们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
一、项目教学
随着项目的层层推进和深化,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将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的教材换成项目教材,教师在备课时,需根据学校的实验条件、学生的情况、课程标准等对项目重新修订。所选项目一定要是可行、跟实际生活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在学生综合实训时,如电子装配实训、电子调试实训,将各级技能大赛中的一些项目放在实训项目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强化技能训练的氛围中。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让每堂课的教学重点、要点通过任务引领完成。这样教师才能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完成课堂任务书中的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回辅导,同时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评。这区别于传统教学,知识和技能是学生通过自己做、自己探究、自己讨论总结得到的,自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而且能够牢记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关键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学习,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还掌握了自我学习的方法,做到了“授之以渔”。具体安排了下几个环节完成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情感体验;任务引领,探究体验;总结引领,升华体验;拓展探究,延伸体验;课后作业,强化体验。①情境创设,情感体验——引入图片、实物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展开想象,或通过设问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②任务驱动,探究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在各个任务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③总结引领,升华体验——给学生抒发感受的机会;锻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共享成功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给授课老师的一个反思机会,体现出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④拓展探究,延伸体验——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拓展探究,探究更深的知识的同时巩固已学知识;⑤课后作业,强化体验——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已学知识,进一步检验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堂课。有人会问:“学生自己做,自己讨论,这样课堂上,老师不是很轻松?”是,相对传统教学,老师课堂上是轻松了很多,可是课前、课后的任务却多了很多,每堂课前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资源、备项目、备教法学法、备教学设计;课前还要准备实验器材、学生分组、课堂任务书、学生自评互评表、教学课件等等;课后还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整改等等。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能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预期的效果,老师的要花更多的心思更多的经历去组织教学。
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如何让学生快乐、主动、高效地学习,是我们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技能大赛的开展,给我们老师、学生提高技能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深入理解它所包含的信息元素,让技能大赛真正地为我们每个学生服务。将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必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新的面貌!
关键词: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探索体会
中图分类号:TN71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7-0000-02
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都在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改革。我校紧跟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对部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实行了一体化教学的尝试和探索,教师逐步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和靠拢,实训场地逐步改造以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我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将来成为社会建设的合格劳动者,我积极参与一体化教学改革,并在电子技术相关课程方面实施了一体化教学的探索,现将一体化教学的思考、探索、实施总结如下。
一、一体化教学
(一)什么是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就是以国家职业资格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的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专业一体化教学处于初级阶段。我校就是将实训设备和教学设备整合一处,将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整合、分解,教学和实训都安排在一体化专业教室中进行,师生双方共同在一体化专业教室里按照项目教学或者任务驱动教学来完成若干教学任务。
(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其核心内涵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学中做,做中学。其特征是学校办学与企业管理一体化、企业车间与实训教学一体化、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一体化、学生和企业职工一体化、实训任务与生产任务一体化。其教学条件是:教学场地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课程结构一体化、评价机制一体化、育人环境一体化。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一体化教学整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改变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做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探究性,既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与职业技能有关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等其他能力的培养,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当今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目前学生的现状,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职业能力,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就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促进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集中实习分别进行,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习课题大部分脱节的局面。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地破解了这个局面,一体化教学促进了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的融合,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边学边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一体化教学为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打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使用工具书、互联网等相关工具,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各项综合职业能力。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一体化教学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情绪,以学习小组为学习单元合作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三、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一)以日常生活中电子产品激发学习电子课程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放大电路的应用时,通过焊接收音机等小电子产品,突出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使教学更加贴近生产与生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将教学任务内容与日常实践相联系,提高学习的能动性。学生往往对简单的、重复的操作,感觉乏味,提不起精神。我们可以在一体化教学中针对具体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设计中列举工厂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故障原因,并积极主动掌握维修的要点,这样就可以把实训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比如,在学习稳压电源任务时,引入先进电子控制电焊机的维修实例,因势利导,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主动查阅资料,解决维修实例中电路的原理和维修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通过月月竞赛,提高探究主动性,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竞争力。我们每月都组织班级之间、班级小组之间进行技能竞赛,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月月竞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基础与技能操作水平,从而形成学生自我学习和教师指导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我能行”的积极性,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电子技术相关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于电子电路,必须通过电子仪器仪表才能反映电子电路的相关参数、数据、波形等,并要掌握电路原理图与实物装配图之间的转换,要成为电子技术方面的操作能手就必须通过一体化教学的学习和训练。因此,我认为电子技术相关课程一体化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狠抓学生基本功练习。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学会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等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具备线路板上元器件的焊接能力;识读辨别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并可以能够使用万用表测量其相关参数。
(二)合理安排一体化学习任务,把握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的穿插时机。对于每个学习任务中理论知识点的学习,要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安排,比如在电子仪器的使用学习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边讲授边演示,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练习,引导学生快速入门。比如在放大电路的学习任务设计中,可先让学生动手装配与测试,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查阅资料以及使用电子仪器获取相关数据,进而得出集成运放组成的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只取决于反馈网络的电阻与输入电阻的比值,与集成运放本身的参数无关的结论。这种由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解决问题、找到问题结论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认真设计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每个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动手能力为前提。起初的几个学习任务都要将电路原理图中的元件与其对应的实物进行对照学习,由学习小组共同设计完成万能板上的电路装配图。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电路故障、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和锁定故障部位,直到排除故障,这个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经过自己辛苦努力可以获取的成功,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及时总结评价,激发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在每个学习任务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学习小组之间的互评和自评活动,做到激励先进、督促后进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五)改变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平时成绩算入结业成绩。 改变过去以理论考试和实验报告成绩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而是根据学生在一体化教学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操作情况、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正确性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合格的社会劳动者。
我认为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积极投身到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中去,主动学习掌握本专业的新工艺、新材料、新知识、新技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兴龙.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电子、计算机、汽修等专业必备的课程。但由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抽象内容多,信息量较大,从中职学生学习现状,不难看出中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动手能力强,如果让他们一味接受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那么他们不仅会产生厌学心理,而且很难适应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综合本学科内容和学生自身特点,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本门课程教学和适应社会,我们应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中的声光控制灯电路的制作项目教学为例,简单介绍设计思想。
一、根据教学分析,确定项目任务
教师对整个教学环节,从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确定合适的项目,是项目教学能正常开展的前提。学校长明灯现象造成很大程度上学校资源的浪费,为了节约能源,我和学生结合书本知识,共同确定项目《声光控制灯电路的制作》。其次,我对该项目任务所需的理论和技能知识加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内容并加以讲解。该项目的理论知识点是整流电路、稳压电路、拾音及放大电路、光敏控制电路、音频驱动电路、延迟电路、可控硅开关电路的分析;技能目标是电路图的识读,元器件的测试,电路板的制作、安装与调试,电路故障的排除,以及能正确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检测等。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和讲授,掌握了声光控制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同时,通过上网和查阅书籍等渠道获取相关电路信息,从而对该项目有整体认识。
二、制订相应项目实施计划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训项目安排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进行有计划地分组,并要求每个小组根据项目任务、项目目的、预期结果、评定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制订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实训项目计划。教师还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及时关注,积极启发和帮助学生,对学生的实施计划进行适时点评,指导学生不断调整项目实施计划,最终通过与教师讨论,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尝试做出决定。
三、项目实施,教师巡回指导
先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所需的元器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按计划实施项目,选购时要注意元器件参数及质量,如电阻、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的大小和质量好坏,等等。装配声光控制灯电路板时,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如在安装电解电容器时,一定要考虑正负极性。安装三极管时,注意管脚不要装错,安装CC4011时,一定要按图纸标示位置,先安装与CC4011配套的集成管座。又如在焊接元器件时,要注意保留元器件引脚的长度,焊点要光滑,以防出现虚焊和搭锡。在调试过程中,首先要再次对照电路图做好检查;其次要做好通电调整,将制作的声光控制灯电路按要求接上测试灯进行通电,观察声、光对测试灯的控制效果。
四、检查评估和交流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阶段性检查、抽样检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对于普遍性的问题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在设计、安装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互相启迪。教师对项目的技术要求、安全要求、注意事项予以强调;学生通过组内自查和教师的抽样检查,找出装配中是否有错装、漏装;根据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检查仪器仪表的使用情况,调试方法是否正确,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最后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估,并填写考评表,归纳技术与操作要点,记录实训现象或数据,总结收获与体会。评价可以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劣,并懂得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从而实现模块化教学目标。教师对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声光控制灯电路的制作》实训环节中的应用,把理论知识放到实际操作中加以验证,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进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色标电阻、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块等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较好地掌握了电路板的制作和手工进行补焊维修技巧,并能正确安装。在小组协作学习和项目实训环节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体,发挥了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在项目实施的整个环节中,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合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协作精神都得以培养。与此同时,学生在整个项目中对于时间管理、过程控制、质量检查、安全生产意识、团队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和自我总结能力都得到了强化,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进展。
总之,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中,要时刻树立“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教学法为主线,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使学生在体验、认知、形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学生工作页”;学生学习中;引航灯
电子专业课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综合课程,其内容深奥、操作复杂,对知识基础薄弱、入学起点较低的我校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尤其在实验、实训技能课上,很多学生会显得茫然无措,无从下手,结果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根据学生学情编写的“学生工作页”,则可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使学生清楚这一堂课要学的知识,减少了技能实践课的盲目性,引领学生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与工作过程,进而不会因知识基础的欠缺而对所学的内容感觉困惑和迷茫。同时使用“学生工作页”也能够及时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习过程的系统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目前我校已经在电子实验、实训课中尝试开发“学生工作页”,但随着课改的不断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教学项目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形成一套系列化的有借鉴价值的实用型“学生工作页”是当前教学任务的迫切所需,作为教研组长的我更觉得自身的责任与压力之重,为此我进行了相关课题的研究,现就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我对此的体会和感悟。
到目前为止,我设计的“学生工作页”通常由工作目标、工作准备、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总结等几部分组成。
在工作目标中,我又把它们细化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让学生自己来填写,从而使他们明确在工作中所要达成的相关目标。比如在制作《单片机控制电路》中,我要求学生能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够根据原理图绘制装配图;能熟练检测和识别元器件;能正确组装电路;能根据电路原理在电路出现故障后进行相关故障的排查。
在工作准备中,我通常把本节课所需要的实验、实训器材和相关的知识要求学生列举出来,使学生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比如在做《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测试时,我就要学生清楚本节所涉及的直流稳压电源、毫伏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几种仪器仪表,使学生提前梳理出相关知识,这样上课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在工作总结中,要求学生把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记录下来,使他们学有所获。比如说在做万能板《编码型无线遥控开关电路》时,让学生整理在遇到故障后通过自己努力或别人帮助而把问题排除后所得到的感悟。通过梳理相关知识,学生的收获会更多更好一些。
在工作过程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元器件的检测、焊接工艺、装配工艺、电路装配图的绘制、电路故障的排查等等,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掌握重点知识。具体来说,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学生工作页”中的工作过程的:
简单明了,
引导学生识别和检测元器件
在装配任何一块电路板时,让学生能正确识别和检测元器件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设计了相关的比较细的问题。
例如我在带学生中级工考证的《流水灯》项目中,我设计了工作页的第一项内容是元器件的检测,我把此项目中所涉及的元器件的检测和识别方法以“学生工作页”的形式展示如下,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预习和梳理:
1.色环电阻的识别:
四环电阻中,前两环为 环,第三环为 环,最后一环为 。
以四环电阻为例,470Ω色环颜色: ; 1kΩ色环颜色: ; 200Ω色环颜色: 。
2.发光二极管的长脚为 极,短脚为 极;除此之外,判别二极管的正负极还可用如下常见方法:
方法一:万用表欧姆挡:
方法二:外加直流电压:
3.二极管1n4007可从外观上观测黑色为 极,银色为 极;也可用万用表测出其极性,方法是:
4.电解电容100uF的长脚为 极,短脚为 极。
5.集成电路CD4017接在电路中的注意事项:
化难为简,
指导学生依据原理排查故障
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的原因,很多学生在听老师单纯地讲解电路原理时都感觉难度很大,很多知识点他们都不能理解和消化的。而把电路原理中的知识点以“学生工作页”的形式加以梳理,使相关知识的难度下降到最低点,同时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学生也可从“学生工作页”中获得有趣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把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继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之功效。
例如在讲到年段标高《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项目的时候,我给学生设置了故障板,但如何去检测故障所在的位置并做出相应的排查呢?
于是我精心设计了“学生工作页”,根据一些相关的提示引导学生测量相关位置点的电压,从而使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各点正确的电压范围值,为他们后面电路的排除电路故障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相关工作页如下:
1.对照a、b图,熟悉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的对应关系。
2.此电路工作需要 V(交流、直流)电压,电压极性为上 (正、负)下 (正、负)。
3.在装配图中,Rp是什么元件 ,其1、2脚在PCB板上属于 (短路、断路)关系,1、3或者2、3脚则属于 (短路、断路)关系。此放大电路正常工作时,应保持 处于联通状态(即短接状态)。
4.会测量电路的各点电压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位测量如下电压,完成表格。
5.会对所测电压数据进行分析
①R3左端对地电压为12V说明什么?如果为0V说明什么?
②R2右端对地电压为12V说明什么?如果为0V说明什么?
③UCE电压为0V,说明什么?如果为12V说明什么?正常值应该为多少?
④UBE电压为0V,说明什么?正常值应该为多少?
图文对照,
教会学生由原理图绘装配图
对照原理图绘制装配图对于学生而言有着较高的难度,很多学生对此具有恐惧感,我便利用“学生工作页”来引导他们进行绘制,先给他们讲清楚根据电路原理图中元器件的相互连接关系,以核心元器件为出发点,初步形成元器件整体布局构想,做到合理、均衡布局,避免元器件布局的疏密不当;再注意各个元器件应占的实际孔数,使它们摆放美观;同时也要尽量走捷径,能正确利用印制边框引入工作电源的正负极;最后在装配图设计成型后,需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电路连接关系核查,以确定装配图的正确性。
【关键词】自动化;实践;特点;作用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制图测绘、基本技能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等环节,是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训练手段,是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依托学校现在的实训设备,开展课程实训工作。学校现有钳工实训室、车工实训室、机械制图室、机械原理陈列室、电工电子实训室、数控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和机电综合创新实训室。基本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实训教学。教师在授课中,应根据开设课程的内容适当比例地安排一定的实训时间。原则上理论课的时间与实训时间比例多于1:1。
一、实验
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根据不同课程情况,实验有两种安排:一是将实验安排在相应的章节讲授完毕进行;二是在学完或即将学完某一课程并进行了一些实验的基础上,集中一周(实验专用周)实践。在相应的实验室里进行。
课程设置安排物理、公差配合和测量课程开设实验专用周。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实验指导书要求,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实验领域的实践者和积极探索者,训练学生调试、操作实验设备、仪器的基本技能以及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培养严谨的实验习惯。实验占重要地位的课程和开设实验专用周的课程,实验要单独考核,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实验在各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要作具体的规定。
二、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实习包括钳工实训、车工实训、电工电子实训、数控加工实训、维修电工操作技能实训、无线电装接工操作技能实训、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计12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常识,使学生获得有关机电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中级技术工人必须的基本操作训练。基本技能实习应以培养基本技能的实习为主,通过钳工、车工、电工电子、数控加工和计算机等实习环节,使学生具有机电和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知识。
每次实习完毕,必须进行操作及理论考核,同时结合学生实习中的工作情况,评定总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
三、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是在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时,安排在校外工厂完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工矿企业的生产概况、生产过程、设备维修、设备管理、产品装配以及企业生产组织和车间管理的一般情况。以获得本专业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初步培养观察分析生产现场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维修方法,了解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式,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认知实习一般应选择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为先进的工厂为基地,并根据工厂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实习指导书。专业认知实习安排3周。
专业认知实习中,要对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的表现和实习报告要作全面考核,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
四、企业实习
学生学完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第三学年安排同学开展为期一年的企业实习,学校尽力联系尽可能多的企业单位让学生实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习的单位有:东风仪表厂集团、西光集团、惠安集团等各类机械加工和电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