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20:26: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区文化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它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具有重大影响。正如世界著名的生态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所说: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就本质而言,当前我们面临的生态危机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危机,生态危机内在要求变革传统文化观念,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发展的新文化形式,它要求人们转变原有观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它在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要求
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长期以来,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对大自然肆意破坏,对资源环境任意开采,且不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致使当前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明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就是为了改变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就是一种以和谐为取向的文化,它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和其他物种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为代价,要承认他们的生存权利,尊重他们的内在价值。生态文化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重视各物种相互间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人与自然界共同构成一个大生态系统,人类和其他物种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都有自己对应的生态位,相互之间存在着平衡与制约的关系,如果人类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别的物种的生存发展,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推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行为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从而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幸福家园。
(二)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和谐的农村社区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友爱、相互帮助的社会。但在当前,农村在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农民群众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们已不像以前那么质朴,变得日益冷漠,农村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农村居民冲突现象更是时常发生,农村社会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和睦与融洽。在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文化建设是基础,是农村社区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需要,农村社会越发达,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封建残余思想沉渣泛起、落后文化乘虚而入,一些群众精神文化匮乏、理想信念缺失,面对当今各种复杂的思想文化潮流,已渐渐迷失了自我。农村社会的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深层次价值追求,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尊重差异、提倡多元、鼓励包容,在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矛盾、整合农村社会关系,激发农村社会的活力。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倡导团结互助、互利和谐的文化理念,有助于农村社区营造出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农村社区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精神面貌,更有利于协调好农村社区各主体、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优化配置农村资源及有效整合社会力量,促进农村社会的生态化转型,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实现农民自我和谐的客观需要
自我和谐是实现其他关系和谐的基础,其要求消除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对抗,实现身心的协调与圆融,塑造出一种乐观友善、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农村开放程度的增大,农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渴求更为强烈,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农民被严重异化,社区群众为贪欲所奴役,从而引发了如盲目攀比、肆意开发、任意开采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的问题,生态危机归根到底也就是人的危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人发展的困境,实现人的自我和谐,那么环境问题就无法从源头上得到根本解决。在生态系统中,虽生命无贵贱,但能力有大小,人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如果被欲望控制,不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必然将引发大的生态问题。生态文化提倡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要求农民群众转变已有的思维方式,尊重种内、种间的不同差异,提升自身的精神层次,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它强调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提高修养,健全人格,做到严于律己,从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民自身和谐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人之为人的时代诉求。人性本身就是自私的,善恶的评价本无标准,只能靠人性去衡量,只有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引导社区群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自身修养,充实和完善自己,摒除自身对自然环境的私欲,转变已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树立生态的文明理念,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类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达到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
二、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明显加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对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民群众生态意识淡薄
生态意识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却相对淡薄,严重制约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发展。由于农村社区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同时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小农意识和落后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民群众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却关注较少,农民的环保意识匮乏,未能认识到环境恶化给人们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而忽视了它们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副作用。
(二)农村社区生态教育不足
一切文化的兴起、发展与繁荣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发展、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引导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逐步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当前我们的农村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总体暴露出基础教育设施不够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村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村生态教育严重缺位。一直以来,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主要倾向于城市,投入的重点也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农村社区的教育经费短缺,同时,在制定农村教育政策时“一刀切”,没有区别对待不同农村社区的具体实际,致使农村教育的严重滞后,解决农村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建设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大问题。而且,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使农村的教育问题更为严峻,更激化了农村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此外,“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成了功利的下贱侍女,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当今中国教育现状更是如此,应试倾向严重,知与行、理论与实际脱节。考试(分数、升学率)已是教育的目的,考什么教什么(教育内容、活动严格局限于考试的学科);应试训练,题海战术;人(学生、教师)是考试的机器等。而农村此类现象尤为明显,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影响,农村社区的文化教育过度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生态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农村社区教育的功利化,已经使农村的教育工作迷失了教育本身的内涵,造成教育内容、目标、方法、实践的异化,这进一步加剧了生态教育的缺位。
(三)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缺陷
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良好的体制机制不仅是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而且对加强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的作用也相当巨大,但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够健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在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上,政府部门的错位、缺位、越位问题突出,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交叉重叠问题严重,基层政府的文化管理模式陈旧,行政管理职责不清、管理不明,往往政出多门,文化管理的效率低下,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同时,文化管理的行政化严重,管理人员缺乏动力与活力,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其次,在生态文化的运行机制上,基层政府往往只重视文化硬件建设,而忽视了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在现实中常表现出:重文化建设、轻运行管理,重上级考核、轻农民需求等问题,在生态文化的具体建设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农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和文化权益,许多建设活动偏离了农村实际,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再次,在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上,投入方式较为单一,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而且也没有刚性的资金投入要求,导致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使不少地方文化设施频现“建而不用”“建而少用”的现象。
三、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因此,要针对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解决现实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建设,促进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村社区生态文化教育
建设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是根本。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生态文化教育首先要确立目标,突出主题,明确重点。要以转变农民群众的生态思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意识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以生态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为重点,紧紧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而展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积极宣传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帮助农民群众了解生态规律,掌握解决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相冲突的具体方法,积极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劳动实践。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化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农民群众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注重农民群众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觉醒,自觉担当起农村的生态责任,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农村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使农村社会树立起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理念,实现绿色社区的成功构建。此外,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学校课堂的作用,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怀,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观,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为生态文化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二)加强农村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坚持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并重的原则,更新人才观念,实行“以才兴文”战略,开创人才辈出、各尽其能、各尽其才的新局面。首先,要鼓励和引导高校优秀毕业生积极投身农村建设,充实农村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从事文化服务工作;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相关专家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或者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服务咨询等方式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提供智力支持;要鼓励和引导离退休教师、老干部、老同志、老党员回归农村,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发挥他们的能力,鼓励他们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其次,实施生态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依托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人才培训基地,拓宽文化培训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文化培训模式,扩大农村生态文化人才的培训规模,扩增文化培训的覆盖面,构筑农村社区生态文化人才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培训网络,培训要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再次,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壮大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发展社区生态文化社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促进生态知识的普及和生态文化的推广。
(三)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决定力量,但一直以来,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主体问题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生态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农民不仅是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生态文化发展的缔造者,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努力使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消除对政府的依赖思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承担起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打造“活力农民、魅力农村”的美丽景象。另一方面,牢固树立政府是主导、农民为主体的理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日本造村运动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就是个典型,要坚持自立自主原则,充分尊重民意、体现民意,建设的具体行动由各社区、各村镇自己把握,主要依靠社区群众的自主奋斗,让农民群众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而相关部门主要起组织、引导和供给政策制度等作用,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保障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又好又快地进行。
(四)健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基础建设工程,在时展中又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变化进行不断调整和适应。论文参考。我们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在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局面,在这些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是否还应积极关注到一个重要的“边缘”群体,即外来人口或称之为“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有意识地作为一个群众文化工作的长期规划来部署并落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体系可谓任重而道远。
1.城镇居民的“边缘”群体
城镇的农民工,实际上包含了三种因素组成:一是从农村流向城镇、或从欠向较的流动;二是在职业上从农业向工商服务等非农产业的流动;三是在阶层上从低收人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向比其高的职业收人阶层流动。从农民转化为市民,从务农转变为务工经商,意味着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社会关系网络从以血缘地缘关系转变为以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网络;二是以机会资源为象征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论文参考。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改变了生活场所和职业的农民仍然游离于城镇体制之外,从而造成了流动农民工的生活地域边界、工作职业边界与城镇社会网络边界的背离。
2.城镇“边缘”群体的文化需求现状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不仅是物质文明充裕富足,还在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保障得以满足。国家近年来大力扶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加大了对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中老区、经济欠文化设施建设,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然而,从这些地区到城镇来的广大农民工因长期离乡背井身在异地,无法享受体会到故乡的精神文化生活“福利”;而对城镇的基础文化建设的投人,如对社区文化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投人等,多半是直接面对城镇市民的,又因为农民工特殊城镇社会属性而无法惠顾。论文参考。造成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文化生活的“真空”和“边缘”处境,是社会文化发展基本保障的新问题。我们的社会保障机制、特别是文化基础建设还来不及适应这个变化。农民工长期居留在城镇中,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被农村与城镇忽略,无法接受到农村和城镇文化建设的社会公益事业实惠。
城镇农民工不仅仅需要干活挣钱,还需要基本精神文化生活。仅以在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为例,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可能都很平常,工作虽然很艰辛,生活条件也很艰苦,但绝大部分农民工认为也应当有自己的快乐,有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城镇里的高楼大厦、桥梁道路、饭店酒店,以及很多生活服务和清洁卫生,那些最苦最累的活离不开外来打工群体,应该说这个群体为城镇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既然能建起高楼大厦,并为城镇的环境卫生、饮食起居提供了基本的服务,也应当不仅在这个城镇工作,还会要求在这个城镇长期学习、生活。从融人城镇的一个长期的相对固定的过程来看,既然是一个有贡献的占基本人口10%左右的社会群体,就应当得到基本文化生活享受权益。从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现状来看,绝大部分在工余时间只是看电视听广播,他们也注意通过报纸关心国家大事,尤其是关于自身权益方面的报道,而往往涉及到他们的多半是负面的信息,如民工潮、民工荒等。也有些媒体经常报道一些流动人口中损害社会安定的现象,造成城镇对他们的不认同感,使之产生自卑低下的心理感觉普遍存在。以城镇市民为消费对象的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他们只能可望而不可及,他们不仅没有经济能力涉足这些场所,仅就特殊的身份而言,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都会望而却步。而由群艺馆、文化馆组织的社区文化活动也不能将他们有组织地吸收进来,更无从谈起他们可以接受各类文化或文艺方面的培训提高。作为城镇“边缘”社会群体,农民工同是城镇的纳税人,他们中间绝大部分是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应完全和城镇人平等地享受生存发展、教育、文化等公益权益。
3.关注城镇“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开发
众所周知,文化建设需要经过长期积淀、创新、发展,并经过接受主体长期认可参与。它需要根据不同层次文化需求,不同地区文化特色,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努力营造适合人们成长的良好人文环境,并且源源不断地施加社会主流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健康向上、多彩多姿的文化形态,是以文化人、厚德载物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能够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凝聚和振奋民族精神,激发人们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在介绍上述农民工构成中注意到,占城镇人口的近10%是农民工,而这个群体的绝大部分又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女,无论从心理或是生理特征来分析,他们对基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都是迫切渴望的。如何关注这个至今还是属于城镇“边缘”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尽管它还没有被认定是社会文化基本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它已经实实在在地客观存在,应该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城镇的重视。
当然,这种状况目前已经有所改善,社会和政府已开始关注并支持开发农民工的群众文化工作。在他们工作生活相对集中的大型企业中,不少企业集团重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并将之看作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为改善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一些经济较,也已经关注他们的文化生活,如文化部门组织文艺节目赴建筑工地慰问演出;一些社区开展了“城镇新市民书法、诗歌大赛”等文化活动。但更多的农民工在劳动之余仍处于松散居住环境中,或者是因来自相同家乡而汇集一处。他们的居住地应当属于城镇的社区,也应当归纳到社区文化发展的建设目标之中。城镇的基础文化建设,特别是社区文化建设,应当为这些特殊群体住宅区,包括松散租赁居住的外来人口划拨一定的文化发展基金,规划建设基本文化设施场所,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包括配备群众文化工作者、文艺辅导老师等。政府文化部门理应把他们当作社区文化服务管理范围,并主动邀请他们参加各类社会群众文化活动,他们会积极的加入到城镇社区的文化活动中来,会很乐意把自己当作城镇一员,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促进城镇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城镇和谐社会。
4.结论
城镇“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开发,是当代基础文化建设的新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全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方针大计,它在深层次里体现新时期对这个社会群体的积极认同。随着我国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城镇“边缘”群体的群众文化建设,也会如城镇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样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重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由国家倡导并扶持的非赢利性质,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城镇文化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柱性构件。因此,保障全体公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是群众基础文化建设的长远任务。
论文摘要:本文概括了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新校区文化建设遇到问题的分析,提出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老校区是新校区的基础,新校区是对老校区的传承和创新。
1 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提起航海院校,人们便联想到严谨、勤奋、敬业、服从,这些都是航海院校校园文化的优秀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情操、人格、信仰的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与其他类别院校校园文化相比,航海院校校园文化更具有独特的气质和内涵。
1.1 校园物质文化
航海院校一般都具有浓郁的远洋特色,对校园环境的打造不仅从宏观的整个校园着手,而且具体到行政楼、教学楼、图书馆、雕塑等,都可渲染海洋和船舶的氛围。除此之外,专业用于远洋船员训练的教学科研设备,如航海模拟器实训室、雷达模拟器实训室、自动化机舱、柴油机综合拆装实验室等都鲜明地标示出院校的专业类别。
1.2 校园制度文化
航海院校教育与海运业是紧密相联的,由于海运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国际性,所以有关的国际组织如国际海事组织从提高船员素质、保障海运安全、减少海损事故、防止污染环境等角度出发,制定和颁布了许多具有强制性的国际规范和行为准则,航海院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更加注重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将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灌输给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精神。
1.3 校园精神文化
航海类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在远洋船舶上工作,工作环境相对独立和封闭、工作相对辛苦和单调,这就更需要他们严谨、勤奋、敬业、团结的精神。各航海院校也都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1.4 校园行为文化
远洋船工作本身的艰苦性、危险性、涉外性和复杂性要对航海类院校的学生要求非常特别。半军事化管理恰恰能适应航运企业全面提高船员素质的特殊要求。在培养人的敬业精神、集体精神、吃苦精神、遵纪守法意识等方面是其他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半军事化管理体现航海类专业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专门管理模式,追求的目标是严而不僵、活而不乱,既是航海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色,也是养成学生良好作风的有效途径。
2 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许多大学纷纷建设新校区。但新校区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容易出现建设初期和一段时间内的匮乏且与老校区校园文化不对称的现象。在这个问题上,航海院校同其他类别的高校面临着同样的困难。
(1)由于地价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因,新校区大多建于郊区,生活不便,教师较少参与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活动,结果造成了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断层。同时,新校区建成后,入驻的第一批学生通常是新生或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仍住老校区,这样造成了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联系的隔离,低年级学生难以得到高年级师兄姐的言传身教,体会不到大学的校园文化,导致老校区的校园文化氛围很难传递和移植到新校区。
(2)选址的偏远也导致了新校区与外界相对隔离,不仅交通不便、购物不便、休息娱乐设施缺乏,学生课余生活单一,而且缺乏城市社区文化的“雨露”,并且周边相对落后的城郊文化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3)新校区缺少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新校区建成时间短,缺少包含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无法捕捉到具有陈年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缺乏历史厚重感和个性文化上的差异。”[2]
3 对航海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对策的思考
虽然新校区具有大气且特色鲜明的建筑单体,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但这仅仅是魅力的外在形式。当前大多数高校的新校区都是在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荒芜上建立起来的,只有在老校区悠久的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才能相得益彰。
3.1 传承老校区校园文化
新校区建设伊始,是一张空白的纸,脱离老校区的校园文化,新校区不占丝毫优势,传承老校区传统的、引人自豪的、体现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是最佳的路径。对于航海院校的新校区文化建设来说,传承老校区特有的“航海”特色文化精神也是笔者推荐的。要从航海院校自身具有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的特质下手,以物质文化为基石、制度文化为屋架、行为文化为砖瓦、精神文化为砥柱,逐步形成与老校区具有质的同一性的校园文化。
3.2 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
“文化总是在一定传统基础上发展,但又不断打破旧的传统、建立新的传统”。[3]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与老校区不同。因此,新校区的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复制老校区的文化,要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传承老校区的优良传统和良好风尚的同时,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的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文化。
(1)网络创新。在当今网络时代,新校区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创建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为师生员工提供的公共服务,到部门和师生的个人活动的数字化。
(2)社区文化创新。帮助学生建立立足于大学生“内围社区”的社团组织,同时,学校应当主动加强同周边城镇或农村“外围社区”文化的接触和交流。用开放、包容、务实的校园文化精神去影响外围的人、物、事,彼此渗透、互相吸收。在这方面,航海院校由于其体育运动设施的特殊配备和先进性,更具有一定的优势,发挥校园的社会功能和带动效应,从而使新校区校园文化得到升华。
(3)环境创新。校园环境建设是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主要通过校园环境的设计布局,建筑物的风格及装饰,文化景点布设,校园绿化、美化等手段,营造出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特别是文化景点的布设,应纳入校园建设的总体规划,更要有创新意识。
总之,老校区是新校区的基础,新校区是对老校区的传承和创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汲取老校区校园文化的精华,继承老校区的优良传统,统筹规划、逐步实施、精细操作、在更高层次上丰富和发展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立博大、深远、影响力强的校园文化。从而使各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校园文化不因异地办学而湮没,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云琴.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J].中国远洋航务,2007.
论文关键词:学习型社区社区建设公共图书馆
论文摘要:论述了构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性,分析了学习型社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图书馆应如何积极参与学习型社区建设,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展开了讨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给每个人提出的必然要求;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学习的热潮是世界性的热潮,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世界性的追求。1965年,法国教育家蓝格朗的“终身教育”提案获得支持,成为其后联合国推动发展教育的基本理论。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上。1968年美国学者赫钦斯出版《学习型社会》一书,从通才教育的观点说明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各国提出了“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目标”。而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先从学习型社区抓起。公共图书馆历来被称作是“全能大学”“人类的终身学校”,是全体公民接受教育的理想殿堂,它在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区中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社区作为广大民众新型聚居的共同体,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可以说,社区就是小社会。如果要达到实现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目标,就必须把社区当作全社会学习风气培养的基点和为人们提供学习机会场所的重要基地。在社区建设发达的国家,创建学习型社区已经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在1991年4月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发展“四大战略”中,第三项战略就是“把美国变成人人学习之国(昨天的学习者——今天的劳动者都要学习)”,第四项战略就是“把社区变成大课堂”。在我国,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理念也逐步地深人人心,学习型社区建设已成为当前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目前的学习型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1文化设施薄弱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城市住宅建设的功能日趋完善,鳞次栉比的高质量住宅大批涌现,一些环境幽雅的高档住宅小区里健身房、游泳池、美容室、小超市、小桥流水等,可谓应有尽有,但在此类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居民的居住区,却普遍忽略了社区文化设施的兴建,不禁令人叹惜。学习型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还表现在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和美好,闲暇时光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现代社会渴求的不仅是居住面积的增加、环境的美化,更重要的是社区内各种文化设施配套及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文化设施是创建学习型社区、为市民进行终身教育的载体,社区文化设施的缺乏,就使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失去了活动空间,增强文化氛围、提高审美情趣、引导健康休闲、提高居民素质更无从谈起。
1.2认识存在偏差
在建设学习型社区中,有关部门的领导思想上因循守旧,认识上存在误区,把建设学习型社区理解为临时性的工作,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工作,是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是需要从不同层次去思考,必须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去关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有关设施、人员管理、运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为此,各级领导应该以全新的思路,富于进取,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对社区文化建设制定短期的措施和长期的规划,真正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做到一抓到底、长抓不懈。
1.3服务水平落后
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一般只以单纯的书刊阅览为主,服务手段也同守传统的模式,运用现代计算机管理还是空白,电子读物、视听资料、网络技术应用更是无从谈起。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只有通过健康有益的书刊、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便利的解答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及现代化的网络管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社会教育,才能满足居民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才能为学习型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搞好学习型社区设施建设的措施
2.1构建学习型社区的有效载体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大都市的政府都把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作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环节,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制定和规划城市远景发展战略。所以,各级政府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中,应将社区基础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管理目标,在城市住宅配套设施规划中,基础文化建设应作为居民住宅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级公共图书馆也应将社区文化没施的管理、使用纳入公共图书馆对外服务管理体系中。
日本政府于1997年颁布了“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该计划以“定居圈方案”为中心,提出居民徒步20min内必须有一个图书馆;在美国纽约仅一个皇后区就有52个图书馆,每个社区居民步行10arin就能到图书馆;英国每1.2万居民就有一个图书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加强图书馆建设就更为迫切。要积极发动有关部门加大投入,重新构建社区的学习教育设施,挖掘和利用社区的一切学习资源,形成完善的硬件学习网络,提供和保障社区居民充分的学习机会和途径,为创建学习型社区创造良好条件。
2.2加强学习型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
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同志强调:“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建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把它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人的能力:二是通过一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手段,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工作者是使社会文化建设赋予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他们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丰富的阅读、辅导经验,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富于亲和力,擅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如读书报告会、征文演讲、作品展示会等),还要热爱社区文化工作,有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2.3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
为了保证学习型社区在建设中稳定发展,必须要有不断创新的理念,采取多渠道投人、多元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例如,逐步探索由开发商投人硬件设施,政府投人软件建设(设备、人员等),日常费用由政府投人和物业、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结合的方式。另外,还可与社区相关的经济部门、对El共建单位建立长期联系,争取在经费上支持。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因特尔公司提出的口号是:“我们是社区中有责任感的一员”,推动企业所在地社区发展,是公司的重要使命之一,“英特尔”参与社区项目便是英特尔公司所独有的公益事业,其中就有为社区提供帮助、资助、捐赠等,并鼓励员工为社区志愿服务。
3公共图书馆要为学习型社区建设服务
社区是与一定地域相联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公共图书馆是向社区全体成员提供学习资源、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机构,是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型社区的代表。公共图书馆应树立创新意识,抓住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机遇,明确其在学习型社会中的角色,利用新的时代赋予公共图书馆新的内涵,实现观念、体制、功能、服务、管理、技术的创新和超越,积极为学习型社区建设服务。
3.1发挥辅导职能并做好技术支持
众所周知,社区文化工作好环,关键在于人,公共图书馆应将其作为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当中去,承担起专业辅导和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的任务。通过举办培训班、参观学习和个别辅导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使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并开展针对性、实用,搞好特色服务,尽量体现出各个社区图书馆之间不同的个性风采,同时图书馆的工作者应该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使自己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3.2提供馆藏资源并做好坚强后盾
公共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本身馆藏文献资源,支持社区文化建设,为学习型社区建设做好坚强后盾。可通过提供文献和组织阅读来提高社区成员的文化素质,引导社区居民健康阅读;可以从藏书中提出一批可读性强的多余复本,专门在社区设立流通点,定期更换;也可以每年赠送一部分图书进社区,丰富基层文化阵地。近两年来,江山市图书馆在自身购书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也先后赠送给社区图书馆近1000册图书,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
3.3积极配合社区搞好读书活动
公共图书馆在做好阵地建设的同时,要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并使“全民读书活动”常办常新,深人人心,讲究实效。为此,公共图书馆要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引导和培育社区成员确立“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理念,使学习成为全体社区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展的要求。根据社区特点,帮助社区建立广泛的学习网络,完善学习体系,建立各类读书学习组织,完善党团员、青少年、老年人及流动人口等读者的学习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常化的“全民读书活动”,为营造学习型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同。
[关键词] 文化品牌 探索与实践 未来发展
一、社区文化品牌的内涵与特点
社区文化品牌是社区文化最持久、最有资源潜力和最具意义的精品化战略的结果,是社区最优秀、最具有个性特色、最为广泛认同的文化,是社区文化极具魅力和活力的精神和灵魂。社区文化品牌是社区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社区文化品牌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独特性
社区文化品牌的独特性一方面源于社区自身的独特性,另一方面源于社区居民独特的文化需求。
2.认同性
社区居民必须很好的理解并认同社区文化品牌所倡导的理念体系,共同塑造社区文化品牌形象并且持久地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
3.凝固性
社区文化品牌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凝固的、长期不变的形式和内涵。文化品牌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和很强的竞争力,居民的忠诚度较高。
二、江东区社区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
作为宁波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东区一直比较重视社区文化品牌建设。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积极发展新型社区文化,以“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创造文化、人人享受文化”为宗旨,大力实施以“关爱人、服务人、教育人、凝聚人”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社区工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在城市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社区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以构建“10分钟文化活动圈”为目标,近五年来,江东区逐步加大了对文化阵地的建设力度,文化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从2002年开始,江东区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滚动发展、逐步推进”的创建工作思路,先后开展社区阅览室、文化宫、示范点、文化广场等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区文化馆、图书馆的软件建设有了大的突破。各社区普遍建立了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教育培训室以及室外文化广场。截止2006年底,全区共建成区级社区文化示范点16个,市级高标准社区阅览室17个,市级社区文化宫24个,市级社区文化示范点3个,省级文化示范社区1个,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文化中心点6个,室外文化广场47个,这些文化示范点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构筑了坚实的平台。
2.“一社一品”,社区文化品牌种类丰富
江东区的72个社区,正在创建“一社一品”主题文化活动。不少社区从自己的地域环境、历史渊源、人文特色、成员价值取向等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品牌。本论文结合社区的不同背景和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八个文化品牌,重点加以介绍。
(1)人文型文化品牌
划船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人文型”文化品牌。社区以“提高居民文化素质,人人享受文化”为目标,深入挖掘社区文化的内涵,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文化品牌建设的新思路、新方式。划船社区“人文型”文化品牌建设主要做法:一是大力发展墙门文化;二是积极创作社区之歌;三是举办社区文明成果展示汇演;四是开展“八心九情十进”活动。
(2)服务型文化品牌
服务型文化品牌做得好的社区比较多,如潜龙社区、太古城社区等,我们以太古城社区为例来说明。太古城社区是一个老年群体比较多的大型老旧社区,社区内60岁以上老人1126人,占小区总人口的13.2%。纯老家庭73户,独居老人66人。社区主要做法:一是居家养老服务。二是劳力资源银行。劳力资源银行的口号是“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助我”。如果你有空挤出一点时间帮助邻居,然后将这些时间存入“银行”。当你需要帮助时,可以去“银行”支取,这样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3)诚信型文化品牌
针对辖区内各种市场多、外来个体经营户多、人员杂等特点,演武社区经过深思熟虑和集思广益,决定创建诚信型文化品牌。一是推行诚信服务和管理。在社区里做好表率作用,用实际行动推动诚信服务、诚信管理。二是创建“诚信学校”。社区创建的“诚信学校”,通过“五小企业”联合工会,对小美容、小快餐、小宾馆、小烟杂、小水果等“五小企业”业主进行诚信与遵纪守法教育。三是建立“新青年联盟”。四是开展“诚信进个人”活动。从小培养青少年的诚信意识,教育青少年“以诚待人,信用为本”。
(4)双拥型文化品牌
东海社区紧紧抓住驻地驻军多、军人多、军嫂多的特点,打造出了著名的双拥型文化品牌。一是师级校官团队。社区书记、居委会主任都是师级校官,从1997年开始,书记主任有三个大校、一个上校。二是依托载体抓亮点。在工作中,社区坚持了“八同”。即:①同唱―首歌,《东海社区之歌》。②同读一本书,《公民道德实施纲要》。③同演一台戏。④同帮困难户。⑤同学一个典型。⑥同享社区资源。⑦同塑社区形象。⑧同建一个社区。后来,又专门提出了“十个一”的做法。即:一支人文社区建设的“高参”班子;一个军民腰鼓队;一支军嫂义务巡逻队;一支军营文化生活服务队;一只拥军流动图书箱;一个军民体闲公园;一台大型军民群众联欢会;一支军民爱心编织站;―个军民青少年教育基地;―个为军幼儿服务班。三是注重特色抓创新。四是资源同享抓共建。
(5)法制型文化品牌
锦苑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着重在提高居民素质上,搞好教育与服务上下功夫。2002年10月,社区居委会确立了以法制教育为特色的法制型文化品牌创建计划,经过几年的发展,效果比较突出。一是针对实际情况,社区创作了一系列的普法歌曲。如奉劝戒毒的歌曲《六劝戒毒》和《醒夫曲》、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莲盆结子》、盼望平安和谐的《盼平安》、赞扬警官的《刑警队里一枝花》、宣传法制知识的《服务于宣传》、宣传幸福生活的《一人平安 全家幸福》等。二是建立 “八个一”工程。具体是指:一支法制志愿者队伍、一所法制学校、一支法律讲师团、一个法制文化广场、一幢法制楼群、一条法制宣传街、一个法制宣传窗、一张社区法制专刊等。
(6)学习型文化品牌
华光城社区是一个始建于1997年的新型涉外社区。几年来,社区本着“抓特色、出精品、创一流”的方针,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努力打造学习型社区。2005 年3 月社区被评为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并作为全国学习型社区建设现场会的考察点接受了各级领导的检阅。具体做法:一是巩固“五个一”的宣传阵地建设;二是建设高品位的文化学习场所;三是创新实用味性的学习载体。四是成立各种学习组织,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社区根据个人特长与爱好,根据不同时期宣传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坚持正面教育与弘扬正气为主,精心组织各种广场文化活动。
(7)绿色环保生态型文化品牌
东海花园社区位于宁波市江东区东部,几年来,社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绿色文明,营造美丽花园”的主题,加强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倡导科学、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要做法:一是注重营造宣传氛围;二是注重开展文化活动;三是注重利用文化设施;四是注重提高居民意识。东海花园社区绿色环保生态型文化品牌,取得了广泛的认同。2004年12月,社区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8)“四绿”型文化品牌
常青藤社区成立于2003年,为引入学院式文化氛围,取美国著名高校联盟“常青藤盟校”之“常青藤”三字而得名。几年来,社区突出生态文明,做好“绿”字文章,形成了常青藤特有的“绿色生态”、“绿色生命”、“绿色心灵”、“绿色邻里”为主要内涵的绿色文化。常青藤社区以打造新型的人际关系为目标,以加强墙门文化为载体,在社区里建立了一种温馨的邻里文化,使社区日渐成为了一个大家庭。
江东区的社区服务文化品牌建设,社会的反响强烈、评价较高,也获得了较多的奖励。社区服务文化品牌建设,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对建设江东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1)社区艺术节
江东区委、区政府根据江东实际,从2003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社区文化艺术节,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真正享受和参与到了“家门口的文化”。以“人人享有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社区文化建设理念为指导,做到“三个坚持”。第一,坚持先进文化的主导性。第二,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第三,坚持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创新。
(2)“百场文化”进社区
江东区于2004年开始开展百场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四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活动近1800余场次,参与人次近60万人次,活动遍布全区各个社区。社区居民对此项工作满意度较高,已经成为江东贯穿全年的重要文化活动品牌。“百场文化”进社区活动经过几年的探索,初步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品牌组织和管理机制。
(3)“百姓艺术”展演
2006年末,在区文化共建联谊会成立之际,江东区策划举办了“百姓艺术”展演活动。一是搭建平台。二是广泛发动。三是营造氛围。在社区居民中寻找身边的艺术家,并为他们专门制作展板,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这些来自身边的“文艺民星”,引起良好反响。
(4)“先进文化展演月”
每年“七一”前后,白鹤街道都会举办“先进文化展演月”活动,营造出了“以主题文化凝聚人、以群众文化吸引人、以邻里文化融合人”的良好文化氛围。
三年来,活动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为方向,以特色文化为重点,先后举办了以“努力走在前列,打造和谐白鹤”、“亮社区品牌,展文明风采”、“共享先进文化成果,共育和谐社会新风”为主题的展演月活动。活动涌现出了凤飞戏曲团、百合艺术团、京韵腰鼓队、静鹤书画斋、缪斯西洋乐团等38支带有浓郁社区特色的品牌队伍,推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
(5)“三江风帆”文化工程
2001年,东胜街道把发展文化建设作为主要议题,通过对辖区各类文化资源现状的深入调研,提出了实施“三江风帆”文化工程。一是成立“三江风帆”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独具特色的群众文化网络基础。同驻共建、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群众文化阵地、活动、队伍和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开展“三江”等系列文化活动,创立了樱花社区邻里节、庆安社区民俗文化教育节等社区文化品牌。
4.社区文艺精品精彩纷呈
江东区高度重视社区文艺创作工作,坚持“以创作带动繁荣,用比赛检验成果”的理念。近五年来,江东区创作出了一批充满时代气息、健康向上、弘扬主旋律的作品。据统计,全区共组织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20件,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大奖赛37次,获市以上金、银、铜奖项67个,其中省级金奖14个、银奖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歌曲《民工锣鼓队》、《共奔小康向未来》、《老宁波看新宁波》、《中华文明看年少》、《有歌的地方才是天堂》、《捕渔归》;舞蹈《花季女孩》、《小公鸡喔喔喔》;情景剧《快乐四点钟》;小品《给咖啡加点糖》;器乐《天一随想》等。这些作品素材来源于基层社区,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深受群众的喜爱。
三、江东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启迪意义
1.不断强化政府的指导作用,健全管理体制
江东区在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中,围绕“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总目标,把一个大写的“人”字体现在江东的每一个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繁荣社区文化。强化社区居民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提高居民素质,努力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强化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指导引领机制。社区文化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形成了社区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负责抓、专职人员具体抓的社区党团组织一起抓的有效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社区文化工作机制。二是强化了以居民为主体的自我管理机制。社区文化是联系社区与社区居民的重要情感纽带。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他们的主要生活都在社区,参与文化活动是他们投身社会生活的最直接方式。这就使社区不断探索社区文化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新机制。
2.不断加大投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社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买房者在选择楼房时,不仅有对居住的硬件条件的选择,对居住服务、居住环境等软件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舒适、安全、方便的住宅小区环境可以让入感知小区成员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等外在形象。一个优美的住宅小区应当具有如下特征:安全、宁静、整洁、舒适、方便;回归自然的环境;优秀的人文环境。
江东区伴着天时地利的优势,许多社区在这方面已做得相当有规模。如划船社区、常青藤社区、东海花园社区等,可以用鸟语花香来形容。除此之外,业主对社区的配套设施、物业服务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如活动室、学习场所、健身场地和文艺演出场所等。这些活动场所,可以有效地促进住户间的沟通交流。
3.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
区文化品牌建设需要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倡导“我参与、我创造、我享受”的理念。课题组近来发放了1000份问卷,对江东区的贺丞社区等34个社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取当面发放、即时回收的方式,其中有效答卷963份。统计后发现,社区文化品牌创建过程中,江东区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还是比较高的。
四、江东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制约因素
江东区的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是走在前沿的,为我国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然而,随着宁波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社区文化建设在设施规模、方位布局、功能发挥、队伍结构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1.社区文化中心场馆的建设与规模未能满足居民日益加快的文化需求
场馆的建设与规划是社区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问题。多年来,各社区文化中心硬件建设有了较好的积累,但不少场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失当、发展失衡、资源重复等不太理想的问题。有些文化中心的建设没有考虑到场地功能设置、功能整合和周边居民数量,导致场地利用率低。另外,由于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主要由各管理区负责,相邻社区之间的布局并没有很好地协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区资源的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
2.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相对单一化制约社区文化品牌的建设
群众性是社区文化活动最显著的特点。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全体居民精神生活的需求。目前江东区各社区在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参与者大多是老年群体和部分下岗、失业人员。而社区中的中青年却参与不多,造成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单一化,使得文化活动功能未能真正实现,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发展。
3.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经费相对不足
尽管江东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要持续有效地组织各项社区文化活动,经费缺乏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由于经费短缺,造成部分社区的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有的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缺乏持续性。
五、江东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未来发展
未来几年是江东区发展的加速期,加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对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政府管理的科学化,稳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依然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社区文化建设基本上是在政府引导下推进的。因此,政府在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大力推进管理科学化。在整体规划上,强调全局观念和长远思路,保证各社区文化活动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一是规划硬件建设应以人为本,从需求出发,因地制宜,以是否满足社区需求为标准。二是在引导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方面,本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才能真正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2.建立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
加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必须坚持走党的领导、政府部门牵头组织指导、群众积极参与的路子。一是作为政府,应当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社区文化活动的建设与发展,应给予主管部门以资金保障,做到专款专用,统一管理,保证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并经常性的开展。二是加强联合,拓宽文化共建渠道。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和基金会合作,依靠赞助专题文化品牌活动等方式吸引它们进人到社区文化活动领域。做到既共同筹集社区文化发展资金,又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凡是大型社区文化活动,都可以向社会文化团体和文化经营单位招标。
3.继续强化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创出高品位的特色文化
21世纪的公民应该提倡创造生活。创造生活这一主题为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开辟了新的舞台。从一定程度上说。创造生活也就创造了社区品牌文化。江东区各社区在建设社区文化过程中应注重特色,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社区大众化、业余化的文化活动应向专业化、高层次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对于健身等居民喜欢参与、反响较好的活动,在把它们作为常规项目进行建设的同时,使文化活动向高水平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意义;构想
一、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知识需求也日益增强,图书馆的服务在社会生活显得越来越重要,地方公共图书馆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改变资源独享的传统观念, 在搞好为本校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然方向。
1、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有利于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
很多高校图书馆着有非常丰富的纸质和电子文献资源,但是这些馆藏资源仅为本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服务,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搞好为本校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应该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高校图书馆如果能与地方公共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提高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保障地方一定的信息需求,免费为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提供服务。这样既提高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又满足了地方城市文献信息资源不足的现状。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与同城市的其他高校图书馆联网,实现馆藏图书资源共享,共同为地方服务。
2、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满足对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图书馆的服务在社会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地方公共图书馆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改变资源独享的传统观念, 在搞好为本校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向社会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并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与深度,积极融入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为地方的经济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支持。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既可服务于社会,强有力的支持了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又扩大了自身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还能吸引社会力量来支持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在更大范围内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补充文献资源,提高藏书质量。这样不断地拓展服务领域,寻找更多途径为社会进行全方位服务,还可开展一些有偿服务,增加实际收入,有利于提高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图书馆的发展实力。以崭新的观念服务于社会,使高校图书馆成为地方强有力的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的信息资源服务机构。
二、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构想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面向社会的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可根据材料和劳动的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费用。”这个规程指明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方向任务。
1、帮助建立社区图书馆,为社区居民服务
高校图书馆走向社会,为社区服务。城市的社区是人们集中居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社区是街道办事处下设的一个机构,社区建设虽然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基础文体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作为社区文化建设最基本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相当落后。目前,我国社区图书馆很少,许多城市几乎没有社区图书馆。当地高校图书馆应利用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帮助社区建立图书馆,既可以有效地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对知识的渴求。通过传递文化知识,陶冶社区居民的情操,启迪社区居民的思想,净化社区居民的心灵,并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2、根据地方特点,建立特色数据库,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参加地方文化建设,根据当地特点,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为地方的文化和经济建设服务。
比如笔者所在的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根据绵阳区域的特点,建立了《李白文化特色数据库》、《大禹文化特色数据库》和《文昌文化特色数据库》。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根据地方特色,自建了《乐山旅游》、《郭沫若研究》、《三苏研究》等数据库。宜宾学院图书馆结合当地五粮液酒厂的特色自建了《酒文化数据库》,结合蜀南竹海旅游景区的特点自建了《竹文化数据库》,还建成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想结合的文献服务保障体系。
3、通过与当地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来实现对社会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与地方公共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提高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还能给地方提供一定的信息需求,为社会提供服务。
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集成了公共目录检索、本地镜像及远程数据库检索、网上续借、预约、在线咨询、资源信息动态、新书通报、网上荐书、虚拟咨询、读者信息查询、联机编目、学科导航、科技查新、文献传递、特色库等功能,已成为院内外读者获取实体信息、虚拟信息和图书馆服务的主要资源平台。
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与乐山地区的其他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建立起乐山市文献信息中心网站和跨馆检索平台。整合各个图书馆的所有中外文资源,包括馆藏纸书、电子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视频等,实现乐山区域文献资源的共享。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还加入“四川省高校文献保障体系”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签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协议,与70余家图书情报机构实现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既满足了师生通过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从国内、外图书馆获得本馆没有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为校外读者扩展了较大空间。
4、利用纸质文献向相关单位提供借阅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有很多被闲置或者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则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得到满足。因此,高校图书馆的阅览室可以向社会用户开放,允许社会读者到馆阅览。另外,高校图书馆每年都有大量剔旧图书,可以将这些书赠给社区,充实社区图书馆的馆藏。
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与绵阳市游仙区建立起了图书馆共建机制,校外市民可在学校图书馆办理借阅证,凭证借阅图书或查阅、下载馆藏电子资源,借阅待遇与校内师生相同。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与当地某监狱加强联系,向监狱的劳教人员提供大量图书,并定期更换新书,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改造起到极好的效果。
5、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为社会用户提供信息咨询和培训服务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校外用户在利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各种问题,迫切需要专业人员为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其提供相应的导读和咨询服务,教他们正确使用馆藏数据库的方法,在科技查新、代查代检、专题情报、市场信息咨询,企业信息咨询、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利用等方面,向他们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还可以组织馆内图书情报方面和计算机网路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校外读者进行文献检索,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充分利用现有网路文献资源和自身师资力量,对社会人员,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加以文献检索的培训,增强他们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从而形成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新格局。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的形式,来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为社会的文化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春华.地方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思考.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9)119—120.
[2]贾小川.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思考.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5)198—199.
[3]叶春光.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再思考.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6)73—75.
【关键词】核心素养;和爱文化;隐性;显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地方优秀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度融合研究”(项目批准号:16YJA88001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126-02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激发学生活力的源泉。校园文化作为环境教育力量,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正是由于校园文化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浸润力,才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使他们的视野更辽阔、思路更开阔、知识面更宽广。那么基于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又该何去何从?如何突破校园文建设所遇到的瓶颈呢?
一、破与立的思考:剖析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原期
校园文化建设从发起到理论形成,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征程。它是立体而多元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是它的核心元素。它也是灵动而充满活力的,孩子们可以在校园里拔节般成长,但也离不开它目标、价值、信念和规范的引领。故此,校园的精神文化核心就是校园的根,我们应当重“追求”的过程和精神导向,这样的校园建设才有灵魂。但从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看,还存在着诸多误区,这些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高原期,因此有必要加以分析,以求得解困之道。
【误区1】文化定位随意化,许多校长在学校核心价值观形成上不够慎重,单凭一己的教育理解,简单化地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并利用行政权力予以实施;或生搬硬套他校的成功模式,东施效颦,没有结合本校的长远发展因地制宜,以致原地踏步甚至倒退,难以有效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出现“瓶颈”现象。
【误区2】校园文化建设停留于视觉审美层面。很多学校校园建筑的造型与空间布局很讲究,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也做得越来越好,这里一个景,那里一块石,这边一幅画,那边一句话,满眼都是所谓的文化氛围。但细心从整体上看,这些“文化载体”彼此间没有主线联系,校园文化主题不突出,只是停留在视觉层面的东西,失去灵魂的环境建设只能算是“物”,谈不上精神文化,对人的教育是生硬而被动的。
纵观现代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大多表现为外强中干,没有核心发展方向,只是披着“校园文化”这一华丽外衣的文化赝品,毫无疑问,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遭遇了高原期。高原需要走出,瓶颈需要打破,那么,怎样的校园文化打造才算是名副其实的文化真迹?我们不妨作下面的思考。
二、和与爱的回归: 积蓄校园文化建设的账户源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学校内独有的文化、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与学校外的文化价值观相互交融,日益整合和互补,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校园前进方向的导航仪。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与和谐、爱国与友善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谋而合,也应当是校园建设的根本所在。校园文化应当是孩子成长的情感账户,而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为这一独特的账户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源头不竭,才能保证情感账户底蕴深厚的同时,又与国家的发展亦步亦趋。
1. 和,编织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共同体
和,意味着和平、和睦、和谐,也意味着合作、合力,还意味着和而不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最美的。以我校(此处指“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二小学”,下文同)为例,校园文化就是在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上,结合本土“人・和”文化提炼成自身的办学理念,建设具有人和乡土文化特色的“和爱文化”,从而让每一个孩子得到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滋养,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
在我校,和爱广场的花草树木、爱心池下欢快畅游的锦鲤,都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载体。纪念性的雕塑,富有启发性的成功园,对学生有无穷的感染力,为学生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个性的张扬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文明条件。不可否认,一个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是无法计算的。和文化,利用校园的一草一物、一言一语,齐心协力地编织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共同体。
2. 爱,成就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共同体
爱,意味着友爱、关爱、慈爱,也意味着自爱。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我校以孔子“仁爱”、墨子的“兼爱”为主线,以诗经书卷打造书香飘逸长廊,长廊外墙是一幅大型浮雕,形象的D案配上醒目的――“和、爱、礼、德”四个大字,学校的办学理念就蕴涵在这四个字当中。通过耳濡目染,让“爱满天下”的思想通过外显的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爱文化,成就了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血脉相连,共同进退。
和爱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的回归,不如说是站在思想巨人之上的传承与创新,它如同乘载孩子前进小船的双桨,失去哪一方,孩子的成长都会失去平衡,以至无法前行。
三、隐与显的融合: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
优良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最终体现,它必是多元素的融化与整合。校园文化需要因校制宜,科学规划。大体而言,可显示为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
1. 隐性文化,春风化雨――以和致诚
从隐性定位的角度来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体现先进的教育文化。和爱教育的文化理念是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突出朴素的绿色生态教育文化、传统的农村艺术特色教育文化、高品质素质教育办学理念教育文化。让师生懂得与自我和谐、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从而获得成就,走向成功。尽力为师生创设一种喜悦、和谐、纯洁、博大的人文氛围,并将此作为学校文化的终极价值皈依。
(1)前人的路:荣誉展示台。设置学校荣誉展示台,目的是利用设立校园文化的缩影,来建立强有力的宣传阵地。这里记载了学校的光荣历史、师生的师德、学习风范,激发孩子们进一步发扬光荣传统,续谱学校新的篇章。这里汇聚了师生走过的每一段路所留下的足迹,是流下的每一滴汗水的见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例,我校设立了校园之星最高荣誉奖,这个荣誉奖必须体现德、智、体、美、劳、艺的全面发展,孩子们都以获得这个奖为骄傲,也以这个标准要求自己,为学校添光彩。
(2)我们的路:作品气质墙。校园的墙壁文化能集中反映学校文化的精神与灵魂。布局合理的墙壁艺术,美观科学的图案设计,文明健康的教育宣传语等,激发学生爱同伴、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如孩子的绘画园地,每月更新,吸引了很多小观众;“涂鸦墙”更是让孩子们的艺术细胞得到充分的张扬,每天都可以看到孩子们很有个性的图画、自创的小诗歌、飘逸的书法、对老师或同学的留言,是孩子们自娱自乐,体现个性张扬的好地方。当然,还有作文园地、手抄报、星光大道等。无论是孩子的成长还是教师的专业之路,都需要正能量的强化,作品气质墙的设置,使校园的主流风气得以继承与发扬。
(3)将来的路:农耕科技园。科技创新是一个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动手能力的良好载体。创建和爱的农耕科技课堂,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参加,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异想天开,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想法进行不同方式的制作和加工。对于集体性很强的航海模型活动,需要几个同学或者集体共同努力完成,为了在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学生就必须具有合作和互助精神。
科技创新既是孩子文化素养发展的方向,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隐性体现。我校早在十年前,就全力打造这个文化品牌。每年的省市区科技创新大赛,是孩子们翘首盼望的文化大餐,他们在科幻画、科技小制作、科学小论文这一个个舞台上大展拳脚。与此同时,通过生物园,结合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利用生态的植物介绍,让学生自觉储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参与养殖,并进行观察、记录、研究分析,直至撰写小论文,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践证明,校园的隐性文化并非隐而藏之,它往往散落在校园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个时空、每一段里程里,如同春风化雨,在和谐发展中彰显致诚追求。
2. 显性文化,张扬个性――以爱致尚
从显性定位的角度来看,“构筑五个校园文化支柱”,打造校园文化特色:路文化(星光大道、和爱书香飘逸长廊、和爱安全伴我行)――成功园(记载学校发展历程和优秀师生事迹,也是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园文化精粹充分展示的场所)――荣誉厅(收获成果)――和爱书吧(环境清幽)――和爱艺术文化节(“涂鸦墙”“快乐小舞台”)。它涵盖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孩子们通过学习和历练,积累与同伴们共同生活的体验和经验。通过必要且足够丰富的教育活动,使孩子们凝聚为一个“爱的共同体”。
(1)和爱的小社团。学校特色活动的开展,不仅带动学校全局工作,还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我校以乡村少年宫为平台与窗口,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和爱小社团:舞蹈、诵读、航模、书法、足球、围棋、绘画等。在我校,小甲A足球队在每年的白云区“富力杯”比赛中均获第一名,参加“市L杯”比赛也获得了前三名的优异成绩。在2014年学校举行了足球花样嘉年华活动,邀请了区、镇、兄弟学校的领导、社会知名人士、学生家长等参加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社区了解我校的和爱社团,传播我校的校园文化。多彩的小社团,吸引着孩子们在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道路上追求、奔跑。
(2)和爱的演出季。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综合育人的体系建设, 显性文化更是张扬个性,学校每学年分别举办体育节和艺术节,承传统、展特色、拓资源、树品牌、聚人心、促发展,让孩子们在这个演出季张开自己绚丽的翅膀,在自己的舞台上舞动飞扬。在2015年的粤港两地手拉手活动中,孩子们精彩的舞蹈、情景剧、诵读美文更是把活动推到,广州少儿频道也把这个盛况进行了报道。由于小社团活动的蓬勃开展,我校的舞蹈、诵读、书法、绘画等在区、市取得很好的成绩,获得了社区的大力支持。同年,我校成为广州市核心素养进校园试点单位。
(3)和爱的巴学园。重视特殊教育,教育要以人为本。我校的特殊教育一直秉承这个理念,特殊孩子各有各的身体或智力上的残障,但每个孩子需要老师给予不同的关爱、采用不同的教材、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需要同学们给予尊重、平等的对待。
和爱课堂,每一处都洋溢自由、平等的气息,孩子们互相关爱、互相尊重、教师也尊重特殊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的自我展示。体育游泳课,有缺陷的孩子也能大大方方地脱下衣裤游泳,让孩子感受“无论什么身体,都是美丽的”。巴学园孩子的学校生活是幸福的,他们可以和同学一起出去散步,一起游戏,一起野炊,一起认识植物、种植花草……
校园文化的发展之路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创新的校园文化才能永葆青春,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校园文化真正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城镇化进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过程,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长期看,城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我国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这个进程将会给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历史机遇呢?这是图书馆人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现实课题。
1城镇化进程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城镇化进程中,给社会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会给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极好的机遇。
1.1 城镇化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当前所经历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10年全国常住城镇人口已达到66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34亿人的4968%,农村人口占5032%,说明我国城乡人口各占一半。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60%,以全国14亿人口计算,将有84亿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从现实看,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因此考察城镇化建设中文化建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建设中乡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它必将有力地促进对文献的新需求,极大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使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成为必然。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在杭州的一次讲演上说:“图书馆是贯穿于人类的城市发展史,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文明,与城市一同发展起来的。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彰显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培养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就越强烈,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城镇化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需求和内在动力。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推进城镇化战略中的作用,有助于在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2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被视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引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十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即将出台。随着该规划的实施,预计在未来十年将拉动40万亿元投资。公共文化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各地均加强了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十二五”时期,国家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也必将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
1.3 城镇化有利于普及社区图书馆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面积不断扩大,作为城镇化基础的社区也随之扩大,与之相应的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包括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问题突出地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现有的市、区公共图书馆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社区图书馆是城镇化的必然产物,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精神文化生活新的理念追求。简而言之,老百姓的休闲娱乐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而社区图书馆的存在,能从娱乐休闲的功能上满足社区居民的部分文化需要。社区图书馆是城镇住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区域性、全民性、系列性和多样性等特征,服务方式相对来说更灵活、更简便、更快捷,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全民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普及,有利于消除城镇区域之间对图书馆资源使用的不均衡、不公平,也有利于弱势群体公平利用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普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剂。
2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2.1 城镇化进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
城镇化的建设,将实现上亿农村居民多年的愿望,缩小城乡差别,建造一个更加平等、富裕的社会。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文化部部长蔡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指出:“我们过去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训,是文化建设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新设城镇需要设立哪些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哪些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关机构人员如何配备、如何推动文化建设、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没有相应的规划和标准。”[2]
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国各地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进程的区域差异明显。就一个省而言,省内区域发展的问题同样比较突出,呈现出省区域内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同时,不同区域的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不够均衡,与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各地应该认真吸取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训,重视文化建设,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各地城镇政府应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要求,根据城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好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大中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起点一定要高,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本地区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同时,城镇政府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努力建设好街道、社区、乡镇图书馆,实现公共图书馆网络的全面覆盖与普及。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城镇科学发展的理念。
2.2 发挥公益性图书馆的作用,打造城乡一体联动的文化服务平台
不可否认,让城镇市民和农民工走进公共图书馆仍是各级公共图书馆需要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也是公共图书馆公益性的集中体现。这一举措为城市的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等带来福音。公共图书馆要吸引广大群众走进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作用,只有努力打造城乡一体联动的文化服务平台,才能更多地惠及城镇民众。
大力加强各级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文化保障力。
2.3 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整合城乡公共文献资源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公平阅读与文化权益的措施,是公共图书馆为更广大的读者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文化共享工程为广大农村和基层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途径。城镇化进程要求各地加快推进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充分发挥城镇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势、信息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提高城镇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促进城镇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城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文献资源统筹共享机制的进程中,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放在中西部地区,这对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立并完善均等均衡、公平公正的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确保城乡人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打造城乡共享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进程日益加快。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向基层扩展,各地公共图书馆建立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和乡镇基层服务点,全国“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发展迅速。[3]“数字文化社区”是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应用。它利用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整合利用公共图书馆、艺术院团、文化共享工程等多渠道的文化信息资源,建立起融资讯查询、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数字新平台。以“数字文化社区”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符合时展的特点,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江浙一带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早,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的数字化建设目前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新疆、贵州等西部地区的数字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许多城市社区图书馆建立了数字文化社区,将现有的有线电视线路引入社区文化站,为社区内农民工和居民提供免费数字服务。
2.5 鼓励公共图书馆向城乡提供联网服务、流动服务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农村网民规模为156亿。该报告指出,近几年来,我国网民城乡结构变化幅度不大,这与我国急剧推进的城镇化进程有关。2012年,548%的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是因为“不懂电脑和网络”,IT技能的缺失依然是阻碍互联网深入普及的最大障碍。[4]因此,提高城镇居民,尤其是农民工的电脑和上网操作技能显得十分迫切。公共图书馆应对他们提供数字化基本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真正受益者。
在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互联网资源来延伸图书馆服务工作。随着文化共享工程的快速推进,各地大力发展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其中包括市级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中心、区县级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和社区、乡镇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县级公共图书馆普遍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乡、村建立基层服务点,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各级图书馆应通过整合数字资源,依托共享工程大力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广大群众的服务,使广大农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2.6 完善城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好社区、乡镇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文化设施,是政府对广大群众实现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造的重要方式,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主要有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两大块。城镇化建设中要建立覆盖市、区、街道、社区、乡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以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让全体城镇居民都能够方便均等地享受图书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城镇居民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延伸社区图书室、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建设,使公众通过图书馆服务网络就可免费获取文化科学知识信息。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出现了多元化模式,例如:广东的“流动图书馆”模式,深圳“图书馆之城”模式,上海的总分馆制,天津的“社区分馆、行业分馆”模式,江苏多元化的模式等,使广大农村群众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图书馆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和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图书馆建设[J].新华文摘,2010(22):133—135.
[2] 蔡武.城镇化不能只有物质经济的现代化[EB/OL].[2013-03-11].http://
[3]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直面城乡现实跨越数字鸿沟[N].中国文化报,2013-02-27.
[4] 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3-01-15]http://wwwxinhuanetcom.
【关键词】保定地域文化;核心;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71-01
一、保定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2006年,保定市颁布了《保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特色地域文化的战略。在经历近十年的建设发展中,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具体而言,保定的地域文化建设立足如下几个方面: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推进创作发展,丰富艺术文化;重塑古城形象;红色资源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创造特色文化发展的配套环境。
根据《保定文化资源概览》的相关内容,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文化资源没有有效利用,已经利用的文化资源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古都建设资源过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单一;曲艺与工艺文化特色传承困难;特色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失衡;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专业性有待加强;广场文化资源经济开发与文化传承失衡。
二、保定地域文化的核心及其作用
保定市是我国文化古城之一,拥有戏剧之乡、民间音乐之乡、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等美称。同时,保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保定市兼具燕赵文明,更富明清及抗战文化。同时,保定市古建虽以明清为主,但丰富的曲艺文化则覆盖更多的历史,因此,以上特色文化资源作为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应该做到全面协调、一体性综合开发。从文化的传承来看,保定地域文化丰富广博,是燕赵文化的源流、载体,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支撑。对于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地域文化是窗口,是名片,是动力,也是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挖掘、研究、弘扬、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保定增强地域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三、保定地域文化传承的路径及对策
(一)构建特色文化符号。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必须立足保定的地方文化资源情况,甄选具备保定地域特色、能够被受众所接受的特色文化定位,设计鲜明的特色文化符号,提升保定特色文化与城市形象的鲜明性。
(二)整合地域优势文化资源,深入保护性开发。保定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采取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模式,必须注重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提升文化资源开发高度,进行品牌开发的模式,配合现代化博物馆和会展等方式对短暂性、季节性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并逐渐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模式,将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联系起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联动。促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并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创造力的必然选择。京文化体现了皇城文化、政治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津文化体现了沿海文化;保定则是直隶传统文化,且更为丰富、多元、厚重。保定文化与京津文化同根同脉,将具备延展性的文化资源作为支点和粘合剂,弥补保定文化产业的弱势地位,促进京津冀文化协调发展。培养保定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名优品牌,进而依托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来全面整合文化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文化空间规划与建设。
(四)全面构建地域文化建设的配套环境。保定市地域文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配套环境,尤其是政府必须增加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开发的政策引导、扶持与保护,为其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等,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保定区域文化建设发展。
(五)提升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参与。在本专题保定市居民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提升城市文化的宣传途径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占40.05%;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占31.30%;学校加强基础教育占15.92%;加大资金投入占11.14%。因此,要充分的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宣传。围绕地域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制作特色文化宣传片,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进行宣传,着重强调保定的历史人文、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发展空间等,提升保定特色文化在全国甚至在世界的知名度。保定是省内高校最多的城市,要加强高校文化活动参与度,发挥大学生群体力量,促进大学生活动与社区文化活动联动,提升特色城市文化活动频率,实现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3]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
关键词:社区;音乐文化;功能
一、社区音乐文化的教化作用
社区音乐文化作为教育的一种载体,对社区居民有着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规范的作用。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们就已意识到音乐具有“净化”的功能。音乐本身就是教育的一种手段,社区音乐文化对居民的教化功能可分别从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和美育功能三个方面来论述。
第一,社区音乐文化的德育功能
在社区里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摆脱了常规的、空洞的说教,以音响为表现手段,将教育的内容用生动活泼的音符形式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对人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净化和教育作用。在社区内进行音乐文化教育能够一改社区内的不良风气,培养居民的道德修养,对形成健康积极的社区氛围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音乐文化中贮存着可贵的知识信息,健康美好的情感以及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等。比如地方戏曲音乐多以历史故事、人伦道德作为剧情内容,对自然、历史、社会等的正确认识,对和谐美好社会的热爱与追求,对丑恶、犯罪的讽刺与惩罚等等,运用各种感彩的乐调向人们传达的思想观念直接被人们吸收和接受,使人们受到文化知识的教育和社会伦理道德的熏陶。在一些发达国家将音乐的这种德育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试图实施“音乐预防犯罪法”,希望借助巴赫、贝多芬等音乐大师的经典作品来净化人的心灵,换来安定的社会环境。这些足以说明音乐文化起到的德育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社区音乐文化的智育功能
研究表明,音乐具有开发智力的功能。音乐以丰富的色彩和无穷变化的美妙音响丰富听众的想象,启发创造才能;以起承转合、层次分明、严密有序的主题发展及多声部的有机结合,培养听众的逻辑思维能力;以真挚而丰富的感情唤起听众的共鸣,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激发听众的热情及创造欲望,从而提高人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效率,提升文化学习成绩。社区借助音乐的力量,以音乐文化的形式对居民进行无形的智育教育,能够提高居民的整体智力水平,符合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公民的需要,符合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要求。
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音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乐家的思想情感、审美方式等都会体现在其作品中。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曲子中充分体现出他与命运抗争的坎坷一生,启示给人们的是面对困难的勇气、信心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人们通过音乐可以感悟到另一种人生,体会各种情感的表达,让人们思考的更加理智和全面。从音乐中听出生活,听出人生,这正是音乐对人们最好的智育结果。
第三,社区音乐文化的美育功能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会变成高尚优美。”音乐文化的美育功能就在于此。
开展社区音乐文化,让居民在音乐文化中感悟人生的美、生活的美,让音乐给人们带来和谐和安宁,让人们体会音乐带来的美的意境,从心灵上对周围事物产生美的感受,从而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以美的眼睛去看待去发现。社区音乐文化的建设就是要将音乐的魅力传输给人们,让人们充分享受音乐文化带来的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二、社区音乐文化的休闲娱乐功能
在社区开展音乐文化活动可以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一种高品位、可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音乐本身的起源就带有人类自娱的要素。在当今和谐安康的社会环境下,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们日常生活的节奏也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社区成了人们忙碌之余直接可以休闲放松的场所。音乐作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成为社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特点,也自然成为社区居民比较喜欢的一种高品位的娱乐休闲方式。
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能让人迅速地体会到心情的愉悦感。音乐通过自身音响运动引起机体的感性与理性的思维活动,调动机体积极能动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体验在社区中更为明显。社区内开展音乐文化活动,参与人数多,而且人们之间有着比较亲密的关系,能够比较完全地释放出自己的情绪,彻底地从精神上获得娱乐的享受。人们通过轻松快乐的审美享受来积蓄精力和活力,这也是音乐文化区别与其他文化形式的标志性特点。日常社区内举办的音乐文化节、专场音乐会、组织音乐社团(合唱队、戏迷社与艺术团等组织形式) 的日常性演练、音乐舞会、音乐比赛等不胜枚举的社会音乐文化活动,使社区居民在美的享受中充分体验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放松,提高居民生活、工作的积极性,为营造和谐安详的社区氛围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社区音乐文化的经济功能
社区音乐文化是以非盈利为目的建立起来的,但并不能说社区音乐文化是非经济性的,它也有一定的经济成分在里面,社区音乐文化的建立也有其经济的功能。
社区音乐文化生产具有非商品性的特征,但在事实上它与经济是密切联系的。社区音乐文化的生存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支持,是政府财政拨款的一部分,这是其一。另外社区内的基础设施、文化场馆等对外开放会为社区增加一部分财政收入。一些文艺团体、电台等社会文化单位被邀请进社区内进行演出等活动,消耗了必要的社会劳动时间,社区要给与一定的回报,以保证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生产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税收。在社区内比较活跃的音乐文化团体会经常进行一些宣传表演活动,委托单位会据情给予一定的经济报酬,这也是自身经济收入的一部分。
参与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很多是中老年人。老年人参加日常的音乐活动,一方面他们能够放声高歌,换来好的心情;另一方面,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尽情舞动,锻炼了身体。据调查显示,经常参加音乐文化活动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好,减少了医疗费用,也就减轻了国家对老人医疗补贴的负担,减轻了子女对老人抚养的负担。中年人正值事业兴旺之际,空闲时间经常参加音乐文化活动能够带来身心的愉悦感,放松工作后的疲惫身心,为接下来的工作带来积极奋进的良好心态,在工作中创造优异的工作绩效。
结论
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和谐社区,促进整个社会的音乐文化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教育性上来说,它是一种群众性教育;从娱乐上来说,它是群众身心娱乐休闲的一种形式;从经济性上说,它是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各种方式也在不断地跟进,其作为社会的缩影,社区音乐文化建设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需。要做好社区音乐文化的建设工作,构建和谐社区,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晓天.人•音乐•社会--音乐教育本体与社会功能之断想[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3(1)24:104~112.
[2]李凌.论音乐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性[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2)14:70~72.
[3]宋艳.论音乐的功能[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9)27:108~109.
[4]张丹宁,涂致洁.社区音乐教育的作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9:183~185.
[5]郭瑜婧.音乐与创新―音乐功能的拓展[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6]黄昌海.音乐文化及其学科化研究的重要价值[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1):135~137.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意经济;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社区;文化社区;大学城社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246-3
大学城是现代社会以来因为高等教育而形成的一种社区模式。大学城社区是指在大学城地理范围内的社会团体,主要社会成员为高校大学生及在此生活的其他居民。大学城社区与其他生活社区相比较,居民年轻化,文化素质水平高,且居民的生活兴趣、价值体系、社会规范等相对统一,便于规划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社区。大学城社区孕育或代表着一个国家、城市先进的教育、文化水准和先进的城市社区发展理念,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城的建设不仅要学习国外知名大学城已有的建设经验,还要在此基础上吸收当今社会先进的经济文化发展理念,根据时代的特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大学城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而且能够成为城市建设中文化和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坐标。
当前社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创意时代,创意经济及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也影响着各国的文化教育政策。通过教育修正经济文化,增加国家竞争力,是未来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大学城社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创意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大学城建设带来的新契机与新变化,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提升经济文化建设水平。在各种教育资源中,艺术与创意经济的联系特别紧密,艺术教育的社会文化功能在当今世界被空前地重视,通过艺术教育营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成为我们时展中的新课题。
一、创意时代的大学城社区:背景与现状
大学城在国外出现已有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而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院校调整,高等院校实行“聚合”,独立大学规模扩大,多校区大学进一步发展,大学城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①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建设了规模不等的大学城。大学城从人烟荒芜的郊区日益发展为设施现代化、商业不断兴起的多功能综合性城市新区。然而,大学城在商业兴起的背后仍然普遍存在着政策落后、文化缺失、社区功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使得大学城社区成为缺乏精神内涵的校舍群、建筑群,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并进而影响着人文化、现代化的大学城社区建设。
“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是笔者基于创意社会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提出的。为什么提“文化创意社区”,而不是通常所说的“文化社区呢”?虽然二者都重视文化建设,但文化创意社区更强调主体的创造性和文化的创新性。“创意”不是简单的创新,它更强调创新的内涵和方式的人文化,是一种人性化、艺术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逐步从信息时代迈向创意时代,这是一股席卷全球的潮流。以创意为核心,面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迅速扩张,文化创意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和追求,它也同样适合社区建设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是指大学城在创意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以发展高等教育为基础,以文化创新为核心,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提供优质人文生活品质的新型大学城社区。
在新的经济条件下,创意人才、创意阶层也逐步崛起。大学城是创意人才的集中培育场所,当代大学生最容易成为创意文化产业的消费者和创业者。有利的社区政策可以吸引相当一部分城市创意人群集聚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社区。创意人群、优质的人文艺术环境,再加上促进创意经济发展的经济、文化、教育政策与社区规划,相互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就会推动一个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的建设。而艺术教育,因其推崇的创造力、人文内涵与创意的精神高度一致,因此,推广艺术教育将直接推动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创意社区的建设。发展大学城艺术教育,以美感、创意、爱与关怀来提升大学城与所在城市的软实力,将有利于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建立幸福和谐的社区环境。
二、对艺术教育的重新认识
要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首先要正确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与目的,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艺术教育。让我们通过近代以来艺术教育理论发展的路径来看看当代艺术教育的变化。
近代国际艺术教育理论的发展,主要分为三大思潮:一是学生取向的艺术教育,强调学生的自我表现与创造力的启发,起源于1930年代的“创造性取向(Creative-Orientation)的艺术教育”;二是学科取向的艺术教育,强调系统性的艺术课程与教师的循序指导,并倾向于以精英艺术为指导,以1980年代兴起的“学科本位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简称DBAE)为典型代表;三是社会取向的艺术教育,古今中外都有类似的思想,但1990年以后尤其被学界强调,特别是文化层面,因此又称为社会文化取向,它强调艺术教育应以社会为中心、与社会文化脉络结合及立足于民主平等的立场。较重要的社会取向的艺术思潮包括:社会重建的艺术教育(SocialReconstructionistArtEducation)、后现代艺术教育(PostmodernArtEducation)、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CulturalArtEducation)、多元文化艺术教育(MulticulturalArtEducation)、社区本位艺术教育(Com-munity-BasedArtEducation)、全球性文化的艺术教育(GlobalCultureArtEducation)。②
从国际艺术教育思潮发展来看,整体趋势是强调艺术教育以人的生活为核心、以社会文化为导向,在这一点上与社区建设指导思想高度一致。综合各流派的思想,社会文化取向的艺术教育主要特征为:1.重视艺术教育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和功能的发挥以及在学习者日常生活的运用;2.强调艺术教学与当地社会关系的结合互动,3.以多元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③和学生取向的艺术教育及学科取向的艺术教育相比,社会文化取向的艺术教育更适合成人及社会艺术教育领域,因此也特别适合大学城社区的大学生及其他成年居民。
三、通过艺术教育营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
社区通常具有四个要素:人群、地域、社会互动、社区认同。④结合创意社会的特点,笔者归纳出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首先,通过高等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该培育一批有权利、有能力接受文化艺术学习并支持和维护文化艺术发展的人群;其次,对建设有美感创意的优质社区生活方式和创意文化为特征的社区发展目标形成共识;再次,有健全整体的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社区政策、高等教育、文化创意产业、环境设施等方面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相互支持的局面。那么,在国家现有的文化教育政策框架中,我们应如何通过高校与社区的共同努力来发展艺术教育,营建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呢?
(一)进一步普及文化艺术教育,建立社区审美共同体
只有培养艺术人群及提高民众的审美素养,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有更大的市场与欣赏人群,因此建立社区审美共同体是最基本的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高校与社区共同提供充足的文化艺术资源,保障居民充分享有文化艺术资源、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权利。
2.强调社区居民维护文化艺术资源、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责任,完善艺术市场,鼓励艺术消费。
3.尊重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人群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促进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通常的城市社区是基于地域的身份认同,而大学城的居民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他们带来了各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从文化艺术和审美角度切入,重建一个属于文化和审美的社区共同体,既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也促进了基于文化的交流和学习,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促进艺术教育融入生活,建立美感创意的人文生活环境
后现论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已经逐步发展到建立一种美感创意的集体生活方式,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艺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进一步普及艺术教育,提高民众审美素养,还有助于建立美感创意的人文生活环境。
1.实施公共艺术方案(1)开展公共艺术活动
利用社区的节庆、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商家促销日等时机,通过论坛、展览、表演、公共出版物、网络等形式,开展公共艺术活动。如每年确立一个艺术活动主题,各高校与社区联合策划,推出系列文化艺术活动,面向全体大学生与社区居民开放。
(2)艺术介入生活空间
艺术介入生活空间主要指视觉艺术,是通过推广公共艺术,影响社区的环境与生态,让美学与艺术的因子贴近社区居民的生活,促进居民艺术感的自我觉醒,营造美感创意的生活环境。我国台湾地区在1992年的“文化艺术奖助条例”中曾作出规定,公有建筑物必须提拨百分之一的建筑经费作为公共艺术的设置。之后又推出了“艺术介入空间计划”,主要提供民间团体自主、自发投入美学环境的改造,引发艺术家与民众的互动与沟通。⑤这些有益的经验值得借鉴。
大学城社区与城市的老城区相比,在建筑风格、整体环境的设置上已经向艺术化、美观化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在美感创意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校与社区如能够给大学生和居民提供更多进行空间美化的艺术实践机会和场所,可以促进社区居民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关注和参与,在公众讨论和共同参与中对建设美感创意生活环境形成共识。
2.将文化艺术观念融入高校与社区的行政管理
推广艺术、建设具有美感创意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艺术教育和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责,还应该调动整个社区的资源,包括高校和社区的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美感环境建设、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与推广、创意人才的培养,只有各部门将促进文化艺术发展的观念融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才能真正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推广社会性艺术教育,美化我们的生活空间,建立起促进美感创意社区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大力推进文化艺术素质教育
1.着眼创意人才培养
高校应在教育体制和培养机制上进行创新,培养出更多高层次的创意人才。设置合理的创意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学科方向来构建文化创意课程体系,鼓励学科交叉,特别是工科、商科与艺术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尤其要重视人文艺术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底蕴,提高创意能力,为文化创意产业输送市场需要的人才。
2.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具有辐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创意氛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意人才培养环境。高校应在校园文化环境上下功夫,为同学们提供具有创意、美感和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可以策划开展各项激发创意的文化艺术活动,并以学生的创意来装点校园环境,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改变。
(四)学校艺术资源与社区艺术教育资源相衔接,形成良性互动
1.高校与社区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大学城是大学集聚地,每所大学都有独立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软件资源包括艺术师资、艺术课程、艺术讲座、艺术网站、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硬件包括图书馆、展览馆、演出场所、设计类实验室等。除此之外,某些大学城还规划了公共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音乐厅、公共演出场所、艺术培训中心等。对于这些艺术资源,大学城管理机构、教育管理机构应联合制定艺术资源共享方案,并推出向社会开放的机制,让社区民众尽可能多地享受到大学城的文化艺术资源。
2.高校与社区艺术教育资源衔接
(1)社区对高校艺术教育资源的利用
社区可以利用高校的艺术师资、课程、论坛与讲座向居民开设文化艺术课程;社区可以利用高校的艺术教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艺术活动,或直接利用高校组织的艺术活动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可以利用高校培养的艺术人才参与社区艺术活动,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业人才和消费人群;社区可以利用高校在文化、艺术、科技方面的成果,合作开发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
(2)高校对社区艺术教育资源的利用
高校可以利用社区的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艺术教育场所,拓展学校的艺术教育领域,培养未来文化艺术消费人群;高校可以依托社区的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为大学生安排艺术实践机会,开展研究创新,直接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高校可以与社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为企业的发展量身打造创意人才团队。艺术教育的发展引导着一个地区集体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制定相应的文化教育政策和实施具体的项目来促进艺术教育的推广,培养艺术人才,建立健全整体的艺术文化生态,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具有文化创意的大学城社区的目标,并且能够以点带面地促进全社会公民文化艺术素养的提升,在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建设美好家园的梦想。
注释:
①大学城――百度百科,http:///link?url=T6EaiYApSJ-mPS5ADqoHkVkkMyTiHQ13GF231y0_Pn9ITtD1Pj95Hz3N2KNE2ZPb
②黄美贤:《我国社会艺术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会文化取向为观点》,“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博士论文,第28-29页,2005年2月。
③同上,第29页。
④社区――百度百科,http:///view/49629.htm⑤黄龄莹:《推动社会艺术教育政策建构文化国力之研究――以文化公民权、公民美学及台湾生活美学三大运动为例分析》,《艺术论文集刊》第15期,第48页,2011年10月。
参考文献:
[1]黄龄莹.推动社会艺术教育政策建构文化国力之研究――以文化公民权、公民美学及台湾生活美学三大运动为例分析[J].艺术论文集刊,2011,(10).
[2]黄美贤.我国社会艺术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会文化取向为观点[D].“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5.
[3]黄美贤.“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文化创意产学园区与社区合作之个案探讨[J].社区研究学刊,2011,(02).
[4]王丽琦.美学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困境及突破路径[J].艺术教育,2012,(05).
[5]柳志红.大学城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之研究――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文教资料,2012,(06).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24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不同观点。《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将新型农村社区定位为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聚居点。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为农民提供的一个生活空间复合单元。一般认为,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指以分布于镇域范围的农村村庄居民点为空间载体,通过城乡规划指导,相关政策的控制、引导和激励,使得分布零散的村庄居民点向地域位置较中心、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集并,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农村新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农村农民广泛的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公共设施及齐全、村民生活水平较高、居住外部环境优美、与城市协调同步发展的新型社区。由于其居住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因此,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小区。首先,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是社区的主人,主要的管理者和居住者,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应当体现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社区。其次,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传统的村庄和村落的重要区别在于新型社区中配备了完善的公共设施,能够给社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再次,农村新型社区的农民应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稳定的收入和精神追求。再次,农村新型社区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良好宜居、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最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应是同步推进的,不仅是城市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的进步,新型农村社区必须是与城市协调动态发展的新型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的内涵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传统的乡村村落改建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绝不是拆几间屋建几栋楼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完备的政策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着重从社区建设规划、农民权益保障、基层组织运作、多元资金投入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还是农民权益的保障。社区的建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建楼盖房上,而是应从衣食住行诸方面的转变,尤其是农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让他们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内涵的生活。其次,必须重视社区规划设施建设。农民生活在社区中,不仅仅是一间屋子一张床,而且应有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便民服务、金融服务、计生服务、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等,让社区居民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最后,最重要的,也是农村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必须构建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社区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机制,农民才能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的维系,必须以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后盾,因此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性探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号召,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随着十后我国掀起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巨大风潮,广大农村地区新型社区建设的进度也得以不断推进,但是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缺乏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个牵涉诸多领域、影响地域广泛、建设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政策支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长期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偏重于房屋建设,大拆大建,对短期内提升村庄形象的面子工程着重笔墨,而对于事关新型农村社区长远发展的人口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却甚少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合理政府政策规划指导的资金投入将会陷入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与现实需求脱节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规划方向与现实实际需求脱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于政府机关和领导政绩考虑,一些地方盲目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盲目提高建设标准,甚至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投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手段,扭曲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图。有的地方社区建设布局凌乱、不同功能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农业养殖区与居民点混杂,影响社区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低,建设滞后
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小型自然村为主,其特征即是分布零散,加上部分地区主要是山区丘陵地区地理地貌条件的约束,限制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教育、医疗、环卫等公益性设施的配套水平。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山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城乡一体化尚未形成,即使部分通过政府强推建立起新型农村社区,但是无法接受上级行政区域的辐射,教育、医疗、卫生等情况完全无法与新型农村社区相匹配。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导致乡村地域特色的缺失
我国的农村乡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区规划设计者对村庄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知之甚少,盲目模仿或简单照搬城市小区的建设模式,不考虑农村的实际,导致原本各具特色的农村地域风貌和文化特征被磨灭逐步丧失,从功能上割裂了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特有的联系。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对策与思路
新常态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应坚持“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的建设思路,着重从长期公共政策落实、社区建设规划、基层组织运作、地域特色发展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人口、土地、财政和社会保障政策是新农村建设及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与大拆大建不同,长期的公共政策是实现农民身份和地位真正转变的根本保障。注重发展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社会认知和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建设,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综合性的政策保障,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政策,调整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的过程,要综合考量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尤其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早已形成了格局各异的地域特点。因此,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农村当地的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建设标准,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优先选择交通方便、位置适中、既有利生产又方便生活的区域。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活休闲的不同需求,通过社区建设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政策,扩大投入,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途径。但是如何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唯一途径即使扩大投入,迅速促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社会、政府等主体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文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独具风土人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要考虑当地的人文风情,结合相关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安排。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当地的特色文化,将社区经济、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衔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和亮点予以保留。条件适宜的地区,还可以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发展地区特色旅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旅游业建设,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五、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道路能否长远走下去,取决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能否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并引导基层政府正确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 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注释:
吴业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2.
周祥胜、赵嘉新、秦晴.城乡统筹视角下“镇域总体规划”编制探索――以四会市江谷镇为例.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