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

时间:2022-09-19 12:38: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学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学教育

第1篇

【关键词】 小学;国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2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现代人更深切地了解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国学的精髓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包含着最基本、最浅显的自我修养的道理和方法。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与提倡,理应从我国少年儿童的早期教育开始就受到足够的重视。“国学”对小学而言,是对祖国传统历史文化及语言文字的适度而专项把握。它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坚持优秀传统和爱国主义。下面是我对小学“国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国学教育理念的提出

1、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需要

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学生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学生越是即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整体素质、个人涵养越是不尽如人意,一些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短视近利的行为造成了许多学生缺少健康心理和良好涵养,心境浮躁,性格极端的现状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老师责怪学生难管理。如何打破德育工作这一僵局,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德育渗透,培养他们淳厚天性、良好品行,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极大教育能量的国学典籍。

2、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二、对“国学教育”的理解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盛于二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可以看成是现代人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严格意义上讲,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国学”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中国以孔孟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与学术被称为国学,其外延还包括中医、戏剧、书画、古乐、民俗礼仪等多种表现形式。国学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民族智慧的集中表现,民族文化根源之所在。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犹如颗颗浩瀚宇宙中的璀璨星辰,闪烁迷人光芒,滋养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国学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

我们实施国学经典教育,即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选取以儒家优秀思想典籍为主干,其他学派典籍为补充的包括哲学、史学、文学等多方面经典内容,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诵读的教育活动。

三、国学教育的立足点

学校要进行国学教育,就必须要有国学课程。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范围从逻辑上既包括校定课程,也包括国家或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还在较大程度上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现在国家还没有在小学阶段把国学课程纳入正式课程之内,但是国家允许学校进行三级课程管理,实行校本课程。所以,小学要施行国学教育,就必须以学校为本进行小学国学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1、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把握国家和地方政策。国家和地方的国学策略和课题研究为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出了总体的方向。小学应该在教育系统宏观的指导下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基本走向进行课程开发。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参与化。在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树立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观念。教师组织领导国学教学,对教学现有的教材和学生情况最为了解,在开发国学课程的过程中,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推动同伴合作交流使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成为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民主化。在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学校国学课程的领导层、课程教学专家、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营造民主开放的资源开发环境,使得学校能开发出更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国学课程。

2、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小学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教育行为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必须尊重小学生的特点。开设国学课程并不是要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在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层次差异。国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根据不同阶段小学生阅读的能力和需求,选择国学中的经典作品,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治家格言》、《四书》、《老子》、《庄子》、《易经》等等。校本课程的内容要符合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而且这些作品在难易程度和深度上要适度,在编排课程内容时要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易入难,难易结合并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小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成长阶段,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新颖并能够增加小学生对国学的感悟和兴趣。小学生天动,所以国学课程要把历史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领悟能力。小学生思维集中时间比较短,所以国学课程内容编排要适当。

小学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长远发展原则。开设国学课程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中华文化学术的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国学知识全部融会贯通,学校设置的课程要让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能光考虑知识严密,也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思维等人文品格,不能把教材变成学生填鸭式说教。国学教材选择的标准之一是要突出人文性、审美性,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来考虑。国学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兼顾文化教育的传统。国学教材,应有浓厚的文化、尤其是人文文化气息。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选文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内涵,要求选择的教材要思想深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教材中文章篇目的选择、体裁、体例的安排,要突出时代性。在内容上合理编排,不同文章体现出人文精神的不同方面,这将更有利于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且,国学校本课程开发不是靠一个人,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完成的。编写出的校本课程还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受到检验,所以,学校应重视学校开发的国学课程,对课程教授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校本课程适当的修改以使该课程设置能达到学校开设国学课程的目的,使以学校为本的课程能够保持持久价值。

(三)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

开发校本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丰富校本课程的内涵。在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采取老师讲解和同学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我国的国学古文学内容偏多,那么在课程内容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解释、图片等内容,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增强学生们的理解。也可以在校园内设立标语条幅或雕塑等用隐性文化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记忆和受到熏陶。国学教学还可以和政治理论课或语文等交叉学科紧密结合。国学课程的内容的学习并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地理位置进行中心主题式的校本课程实施,如学校如果靠近山林,可以对学生进行田园感悟教育、自然和谐教育等;学校可以利用特殊的节日进行国学宣传教育;学校可以用国学内容进行知识竞赛、征文、文体活动等。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程资源实施。网络资源的快洁便利可以使学生对国学内容的选择更加灵活方便,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利用网络还可以把学校的国学特色经验介绍给其他地区和学校,并能从其他地区和学校得到反馈意见和经验,实现资源互联共享。

国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在小学中开展国学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只有学校和社会认识到这一点,让国学从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不断探索小学国学教育经验,中国的国学教育才能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国学入门丛书・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3.

第2篇

国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今人对待国学要有严肃的态度,第一要体现国学的本来面目,科学地看待国学的历史和固有特点;第二要有选择、有分析地学习国学,学古而不泥古,唯我而不排他。要联系实际,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尤其要继承国学中那些具有超越性、普世性的先进思想,这些思想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包含了丰富的教学论因素,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去继承。

――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济

国学经典教育事关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传统的接续,事关当前的教育改革的推进,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非常有必要进入中小学课堂。

童蒙时期是一个人非常关键的时期,童蒙时期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教育者应当正心育德,培养儿童纯正无邪的品质;儿童则需要多读古诗文,扎好中国根,学做现代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齐家

在如何对待国学和编写国学经典教材方面,不能简单的一刀切,要辩证分析,科学评估,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时代精神中去。

在全球化语境下,新的课程教育改革,特别是国学经典教育课程改革,从本质上讲应该强调我们的原创意识、本土意识,重视我们的国学经典,重视我们的民族智慧,接受中华传统的课程思想,在立足于自我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课程经验,建设我们的课程体系。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既要避免妄自尊大,也要避免妄自菲薄,要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与时代精神结合,以及与外国优秀文化融合,这是国学教育获得生命力和生长点的要素,国学经典教育才能真正的开花结果。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立德

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而不是两张皮。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校教育应通过课程和教材,当下最紧迫要做的是:一要立即修订并尽快实施思想品德、语文、历史、地理和音乐、美术等较多涵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科目。二要尽快补充和调整现有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培训、考核等尽快使现有教师短时间内适应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尤其是中考和高考的考试中,要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作用,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四是有关部门要尽快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改变零散的、个别的和效率低的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优化课程,提高效率。

第3篇

【摘要】“国学”,又叫国故,指我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在幼儿阶段,科学、全面地对幼儿进行国学启蒙教育,让幼儿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训练和熏陶,不仅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更有助于培育民族精神和健全人格。

【关键词】幼儿 国学 教育 弟子规 习惯 礼仪

3-6岁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最常见的是“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在这种成长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幼儿园时期开始的基础教育应当让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占据相当的内容。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小培养起来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通过国学启蒙教育,让孩子先学做人(懂礼),后学做事(知学)。动静结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定力。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孩子读书兴趣与良好习惯。自我感悟和教学相结合,将国学经典的体悟炼化成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使教育环境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使国学教育耳濡目染化。

学好《弟子规》,结合《弟子规》的内容指导幼儿行为,使其得到良好发展1)读书习惯:读书法,有三道、心眼口、皆信要。2)卫生习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辙净手。3)饮食习惯:对饮食、勿拴择、食适可、勿过则。4)穿戴整齐: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5)站有站相坐有坐姿: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6)整理物品: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结合《礼仪儿歌》进行幼儿礼仪教育,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爱祖国、爱国旗的高尚情感,感受国旗的庄严与圣神。“弯身行礼,以示恭敬”体现着自己的谦恭和对方的尊敬,教育幼儿虚怀若谷,懂得谦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过“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奠基人生最佳开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比如:“XX,我可以和你一起搭积木吗?”“XX,你可以把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吗?”,当幼儿知道别人想介入到他的工作领域时会很有礼貌的介入,这时候,孩子就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做的这件事情上,那么孩子专注有秩序了,提高学习质量也是必然的。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情绪对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的,当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有烦心事时可以和老师或是小朋友倾诉、分享,那么孩子就会始终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究竟该如何保持幼儿学习《弟子规》的爱好,并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中呢?经研究分析,可采用以下做法:1自然学习法:采用活泼愉快,唱儿歌的方式,配合图片,相关的录像,孩子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弟子规》的内在含义,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然的诵读。2角色扮演法:讲到“出必告,反必面”时,我们班上的两位老师就通过扮演母亲和孩子,让孩子们观看后,就明白“出必告,反必面”的含义了,从而学到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3行为强化法:结合日常生活,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幼儿不断强化,巩固以形成的习惯,并能进行灵活运用。如孩子们贪恋各种玩具不愿离开时,通常我们会提醒孩子们:“《弟子规》告诉我们父母呼唤时应该怎样做?”于是孩子们会一齐喊出“父母呼,应勿缓。”贪玩的孩子听到达句话,即便有些不情愿,也会很快离开座位,跑到父母身边,乖乖地跟父母离园。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这一被动行为逐渐转变为主动行为。4家园互动教育法:通过《家园联动》和平日沟通,让家长更加关注《弟子规》的学习。一方面,在幼儿指读时,可帮助孩子正确指点所诵文字,保证孩子所指即所说,使他们对诵读是文字有一个印象。另一方面,父母子女齐诵读,既能培养亲子关系,同时也加强了自身修养,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

21世纪的竞争,是人的生存能力的竞争。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做人准则,对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弟子规》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基本的待人接物礼仪,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健康向上的品质培养都得到了提高。

第4篇

关键词:英国;学前教育;特点;启示

一、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

1.机构设置类型多样化

英国学前教育的机构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和特征。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介绍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1)根据财政来源和举办部门的不同,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非营利性公立幼教机构,主要招收3~5岁幼儿,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等提供经费,其中包括由社会福利部门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日托中心、托儿所和社区中心婴儿室)、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幼儿班和小学附设托儿所等)、由私人或团体举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如日托中心和游戏小组等)、需要接受政府财政监督的幼教机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和儿童保育中心等),以及符合政府办园标准、自行管理的独立幼教机构。(2)根据幼儿在园时间的长短,英国现有幼儿教育机构有寄宿制、半日制、全日制与计时制。(3)根据服务类型,可以分为以保育和教育为主的保教机构、专门照顾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中心、为智力超常儿童开办的“天才儿童教育中心”、为给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理念而开办的“亲子中心”,以及为幼小衔接服务的“预备班”等。

2.三级管理模式协同化

近年来,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方案。英国政府为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制度和物质保障,社区的大力支持也成为英国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上至政府官员,下至社区负责人、社区知名人士都会参与到社区教育机构中,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幼儿教育事业。英国的许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家庭成员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对幼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英国政府自1996年起开始实施一项新的规定,凡将子女送到公立学校(包括幼儿园)的家长都应与学校签订一份合同,规定家长和学校双方都要承担起各自教育的义务。因而,英国学前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政策。中央通过制订一些重要的方针政策来实现对各地学前教育的管理,地方在遵守这些重要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有一定的选择和自由。在资金来源方面,英国小学附设幼儿园主要依靠地方教育局、社区中心、各种募捐活动和家长捐款等。英国的中央和地方对学前教育机构给予的财政支持力度很大。

3.“全面性”的学前教育目标

200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面向3~5岁幼儿的《基础阶段课程指南》,重点强调了“全面性”的早期学习目标,体现了英国政府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视。英国政府根据课程目标将3~5岁儿童的课程内容分为六个领域,即个人、社会和情绪的发展、语言和识字、算术、对世界知识的了解、身体发展、创造力的发展并且列出每到基础阶段结束时,每个幼儿在各个领域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在学前课程实施方面,英国倡导幼儿主动学习。同时,英国政府在肯定游戏对于幼儿学习和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精心设计的游戏”,认为精心设计的游戏活动是儿童在基础阶段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愉悦性和挑战性。此外,英国政府还强调教师在幼儿的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指出教师应当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儿童发展的相关知识来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支持幼儿的学习。

4.多样化的幼儿教师资格证书

英国幼儿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NNEB,即0~8岁儿童健康和教育的两年课程毕业证书;PLA,即2~5岁儿童发展和教育的一年课程证书;CERT ED,即初等教育的三年课程证书;CCCE,即0~8岁儿童保育和教育一年课程证书;DCCE,即0~8岁儿童保教两年学院课程毕业证书。此外,有的保教工作者还具有以下几种证书:MCW证书,即0~5岁儿童健康和发展一年课程证书;CQSW证书,即社会工作两年课程证书;BAHons(早期教育课程360学分)证书;教育学士学位证书;M.A.硕士学位证书。

二、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1.设置多种机构类型

为了满足目前英国社会的学前教育需求,英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机构制度。英国幼儿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公共形象和专业性,并且不断强化幼教机构对社区、家庭进行专业指导和援助的职责。

中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和幼儿园。其中,托儿所主要招收3岁以下的幼儿,主要对幼儿进行保教工作和为父母提供方便,秉承以保为主、保教结合的原则;幼儿园主要招收3~6周岁的幼儿,它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对比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国学前教育机构表现出机构单一的状况。因此,我国要不断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种类设置,从而更有效地适应幼儿发展。

2.完善收费标准

英国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其每日费用也有区别,基本上为19~35英镑;上午班与下午班的费用也不相同。此外,2岁以上幼儿与2岁以下幼儿的费用也不同,一般为27~35英镑。幼儿4岁以后,能享受政府发放的幼儿教育补助金,获得每周5个半天、每个半天2~3个小时的免费保教。

我国的收费标准一般是根据年龄收费,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需要退还于家长。而英国是统一收费,每月的第一天交纳全月的费用,且不退还幼儿缺席时的餐点费和保教费,并将这些费用用于提高教师工资和改善教W设施等。我国可以借鉴这些经验,提高幼儿教师工资或者改善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为适应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我国应建立公平公正、机会均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学前教育政策,政府机构也要适时地干预幼儿园收费。

3.幼儿教师需持证上岗

英国学前教育部门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并且证书种类多样,但对学历没有过多的要求。一个班级的组成人员有教师、保育助理、保育学生和临时工作人员。保教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论幼儿的家庭背景、性格、种族、和文化如何,保教人员必须平等对待并尊重幼儿。英国的幼儿教师只有持各种资格证才能上岗工作。资格证书制度对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保障英国幼儿教育的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要求幼儿教师的学历必须在大专以上,院长的学历必须在本科以上。但是,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数量明显不足,无证上岗现象突出,待遇普遍偏低,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偏大,部分教师出现明显的职业倦怠感。

4.编制利于儿童交流的班级规模

英国学前教育机构中公共教育机构占大多数,并且以单独设立为主,以附设在初等学校为辅。其编班的形式也不同,有的按年龄编班,有的采用混龄编班,儿童数量的多少是决定编班形式的重要因素。英国的学前教育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在控制班级规模和师幼比例两个方面上都严格控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师幼率会提高,但最大也不会超过1:8。因此,我国应借鉴英国的编班形式,可以适当地实行混龄编班形式,用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幼师比例来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这样更有利于儿童间的广泛交流与沟通。

参考文献:

[1]周采.比较学前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胡福贞.英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5).

[3]李生兰.英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

[4]简楚瑛.幼儿教育与保育的行政与政策(欧美澳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5篇

关键词: 国学教育 语文教学 融入方法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国先进文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道德是有继承性的,而传统道德中能够为今天所用的精华,是社会最容易接受的,因而也最容易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来源。但是,处在西化的狂潮中,国学经典在大多数青少年心中被淡化到没有形影了。为此,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

语文教师需要国学的熏陶,更有责任让国学走入课堂,让经典文化滋润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灵。于是,我尝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文内容或教材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国学经典融入语文教学中,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寓于的意义

1.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上好语文课,我经常带领学生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诵读经典美文,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而且琅琅书声营造出了语文课堂应有的文学氛围,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例如,每节语文课伊始,我都要和孩子们一起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识。

2.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弥补课文内容的不足。“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不仅反映了学习的方法多样,还反映了学习内容的广泛性。我经常利用经典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很好地补充了课文内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国学经典教育除了能为学生写作提供大量的引经据典的丰富素材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古人的逻辑思维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4.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交通比较便捷,造成生源大量流失。学校周边王营镇的孩子大多都到县城去读书了,现有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凌桥东边的几个村子。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家庭教育滞后,特殊家庭学生较多,因此,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主动性很差,更谈不上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了。让学生背诵最有价值的中华经典诗文诗句,让他们学习圣贤发奋刻苦的读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端正行为。学生们在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诗句时会发现经典诗文与生活同在,就会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身体力行,在学校争做好学生,在家争做好孩子,在社会争做好公民。

二、课程的渗透

国学经典诵读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前两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创建孩子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

1.每节课前安排“精彩三分钟”轮流背诵。每天的语文课前我都安排2名学生上台诵读,以此锻炼孩子的胆量和口才。以一个班24名学生计算,每天1~2节课,便有4个孩子有了当众诵读的机会,这种经历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长久的。

2.对同题材的诗词、同意境的诗句、同风格的诗人进行链接。如学习《但愿人长久》一文时,我就引导学生读《水调歌头·中秋》,从词中了解更多的词人的心境变化;并播放这首乐曲,学生兴趣盎然,和着优美的旋律,轻松愉快地记住词的内容,让语文的学习充满诗情画意。

3.以校本课程形式开设诵读课。诵读课的目的是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书。教学中教师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味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

三、方法的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努力创新诵读的形式,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诵读活动中感受诵读的乐趣。

1.诵读法。诵读法是我国传统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实践证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记忆力明显提高了,并且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一步理解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个别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齐读、摆背诵擂台、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

2.节奏朗读法。拍手或跺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控制节奏。读经典重在读出韵味,明白句子间该有的停顿。这种方式很实用。

3.“活动竞赛法”。学校还可以举办一定的活动,如配乐诵读、情景剧比赛等,使得学生通过活动,创造一定的真实情境来增进理解与领悟。

4.角色转换法。让学生来当老师领着大家读。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胆量。

5.游戏巩固法。游戏失败的同学朗读,亦可让学生一起读。比如《三字经》中历史部分,可制作一些帽子,写上历史人物名字及朝代,会背的同学先发,然后表演历史剧。

6.故事演练法。内容加一些故事并让学生表演。例如,可表演《弟子规》中的故事“孝感动天”、“孔融让梨”等,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弥新。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遨游,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林助雄.儿童读经与潜能开发.石油政工研究,1999(4)(总69期).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年颁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何国成.丰富读书生活,指导学会学习.小学语文研究.编辑部,2001,1:73.

[4]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出版社,2002,3.

[5]李洪祥.让孩子亲近阅读享受阅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39.

第6篇

“商谈伦理学”为社会和谐提供了一种手段:言语交往。其实,这种手段是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延伸而出的。在这一理论中,交往成为社会成员的重要行为方式,语言则被视为重要的交往路径[3]。哈贝马斯为交往行为制定了一套“语言的有效性要求”:正确性、真实性和真诚性[4]。这套规则在“商谈伦理学”中同样被延续下来。在哈贝马斯看来,要为社会成员提供能被认可的道德规范也是需要语言的,而且这些语言必须遵守“语言有效性要求”,这是社会成员获得道德规范的前提条件,也是成员间相互理解的一条可行性路径。具体而言,“正确性”原则指的是言语者需要运用恰当合理的语法来进行句子陈述,句子和交流过程中不要出现语法错误、歧义等现象,它是语言交流的最基本条件。比如,“这位是英雄的母亲”就存在歧义:一是指这位———英雄的母亲(母亲是英雄);二是指这位英雄的———母亲(母亲之子是英雄)。“商谈伦理学”的基本前提是“商谈”,如果商谈的语法都出现了错误,那么何谈构建统一的道德规范呢?“真实性”原则要求言语者具备真实地描述一个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能力。比如,描述一个苹果的形状,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生平,阐释国学教育的内容等。在“商谈伦理学”中真实地表达客观现实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它使得商谈双方得以更好、更客观地相互理解,另一方面只有真实地理解了对方的需要才能建立起为大多数人认可的道德标准。“真诚性”不同于“正确性”和“真实性”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对言语者的要求,也是对听者的要求,即在交流过程中,言语者和听者都需具备真诚的态度,以便使自己获得对方的信任。“商谈伦理学”认为建立一套可为社会成员接受的道德规范,缺乏真诚是不可能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不仅为一个理论的成熟提供了学理依据和实践基础,而且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可执行策略。而这两条对于我国国学教育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它为国学以及国学教育提供了理论前提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它也为国学教育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可行性言语方案。

二、“生活世界”之于国学教育的作用

哈贝马斯强调了“生活世界”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第一,它是“商谈伦理学”的前提与主线;第二,它为一个理论提供了脉络走向。“文化上的释古与创新,都与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关联,……换言之,文化思考是与社会结构连贯在一起的,非抽象地、概念地谈道德与价值。”[5]所以说,文化要传承就需要进行合理教育,而“生活世界”对于我国国学教育的作用正是围绕这两方面展开的。首先,国学的发展本身就需要承接地气,这个地气就是国学的“生活世界”;其次,我国国学教育的走向要以满足“生活世界”中的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为目标。在讨论“生活世界”之于国学以及国学教育意义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学的“生活世界”究竟指的是什么。在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中,人类及其相互关系只能在其中得以完成,它其实就是人与人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个网络,只是这个网络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那么国学教育存续的生活世界又是什么呢?国学教育究其根本,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是以人为核心建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灵和谐关系的网络。这个网络就是生活世界,只有在这个生活世界中,我国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围绕这一思路,我们会发现,“生活世界”之于国学以及国学教育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表现两个特性:一是需要“国学”尤其是国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即“强实践性”;二是需要“国学”及国学教育涵盖范围广,国学要满足存续于“生活世界”中各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这是一种“广对象性”特征。

(一)“强实践性”是国学以及国学教育发展的最终归宿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一个理论若要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不具现实可操作性的理论通常很少能够对政治决策产生作用。比如,墨家的“兼爱”理念想法很好,它为全社会成员谋福利,但是这种无差别的“兼爱”却不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现实情况,所以并不为统治者接受,最终早早没落。而我国国学要想得到发展、要想重新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可,就必须以实践为前提,看看国学在我国当今的市场在哪里、具体应用模式是什么。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国学或者国学教育的实践和市场应当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学的市场是要平衡我国市场经济下的“重利”思想。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重利”成为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想法,随之而来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商人唯利是图、公务员以权谋利等,“毒馒头”“地沟油”“假酒”等案件也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淡泊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思想就会对这些不好的思想起到抑制和引导作用。第二,国学教育的市场是沿袭着国学的市场而来的,只有加大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才能够使得这些优秀思想得到更多地认可和普及;而且国学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够完善和发展。这与我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相吻合,只不过应当称为“百年树思想”。

(二)“广对象性”是国学以及国学教育推进的根本依据

“广对象性”指的是价值理论所对应的受众群体需广,它包括两个含义:其一,这个价值理论需要涵盖当前情形下的大多数民众;其二,这个价值理论所涵盖的民众范围愈广则其存在时间愈长[6]。举例而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便只符合广对象性的第一个特征却不符合其第二个特征。它之所以被奉为封建时期的圭臬,一个重要原由在于它宣扬读书人、士的重要性,这种理念不仅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还为一些贫穷的有识之士提供了向上的门路,故此其受众群体颇为广泛,成为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念;但由于它只宣扬士而轻视其他阶级,所以其对象覆盖范围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局限性会愈加明显,便不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了。这种只强调一些人利益的观念并不能代表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故此只能存在于特殊的社会历史之中了。国学及与之相应的教育也应当以符合这两个含义为目标来设定具体措施:首先,它的服务对象一定要广,不仅包括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要使绝大多数人认同并遵循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与发扬。其次,要达到这个目的,国学教育就不能仅仅局限在高校教育或者课堂教育上了,而应当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比如广告、影视等,还可以在各个单位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竞赛活动等方式来进行。据上可知,从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中可以挖掘出“强实践性”和“广对象性”这两个重要特征,它们对国学教育的启示性意义在于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引导性作用。也就是说,国学以及国学教育的受众群体同样应当是社会全体成员,而非仅仅是高级知识分子或无产阶级;而且这一价值理念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更要融入社会实践之中,将传统优秀理念贯穿至社会的每个领域。

三、国学教育中的三种语言路径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为社会交往提供的手段是言语交往,并为其设定了一套具体施行措施“语言有效性要求”:正确性、真实性和真诚性。这一理念在国学教育中同样适用,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活动的积淀,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完全破除的[7],如何传承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了。教育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语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国学教育中遵循“语言有效性要求”,则有利于国学更好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

(一)正确性是国学教育表述的基础要求

语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口头语言、情绪语言,也可以是体态语言、书面语言。而“正确性”要求更多指的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要求语言文法的恰当与用语的准确。国学教育中的“正确性”要求,也更多集中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发展时,首先需要保证的是所宣传思想的正确性,包括思想形态要紧跟党的领导、要与基本国情相一致,即这种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其次,在进行具体的宣传教育时,用语也需准确。比如要对《诗经》进行讲解与分析时,就需了解它是自西汉后才被称为《诗经》的,先秦时还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如果说错了就会闹笑话,更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二)真实性是国学教育表达的客观条件

“真实性”原则也更多集中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国学教育中,“真实性”指的是教育者应当具备客观描述一个国学或传统知识的能力。比如,正确描述“孝”的含义,在一些封建卫道士眼中的“孝”是“顺”,无论父母的决定是否正确都一概听之、任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贯“听妈妈的话”并不是真正的“孝”,只有从实际出发,真正地为父母考虑才是“孝”。而国学教育者在进行国学教育时也需要具有这样的辨析能力,剔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取其精华。

(三)真诚性是国学教育实现的情感要件

第7篇

教育理念不正确

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让学生诵读经典,熟记名句,学习掌握必要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从而不断提高中文修养和审美能力,了解中国传统经世致用的学问方法,明确中国传之千古的道德精神,感受中国诗礼传家的特色文化,并在辩证学习、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把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尽可能烙印在心灵深处,熔铸于日常行为之中,做一个有君子风范和传统文化气息的中国人。然而不少学校对此缺乏深刻认识,只是把国学教育视作上级的安排,或者视作一种潮流,自己不过是随大流而已。在这样的思想认识境界支配下,他们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各方面的安排上就难免草率,难免应付了事,如此以其昏昏,而欲使学生昭昭,则国学教育的效果当可想而知,最后不走过场才是怪事。

教育内容不规范

1.没有细分国学中的精华与糟粕

有的学校把《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大学》《中庸》的大段文字不加分析和选择,一股脑儿让学生去读去记,结果里面的一些宣扬君君臣臣、因果报应、命运天定的东西也成天让学生挂在嘴边,这肯定是不行的。因时代的局限,中国传统文化中确有不少与现代精神不相容的消极东西,这些东西必须在让学生诵读前就剔除,而且对一些容易发生歧义的,则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师应结合现念,让学生超越孔子所说的“礼”,把礼理解成“礼仪、规范”,让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也就是在“视”的时候要注意必要的礼仪规范,以彰君子的德行和作风。国学教育既要诵读原文,又要去粗取精,还要引导学生从传统和现代两个角度,对某些难以理解的语句开展讨论分析和比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精神实质。

2.没有形成横向的教育重点和纵向的教育梯度

有的学校对国学的内涵没有开展过深入的研究,也没有对国学经典进行过仔细筛选和系统整理,就随便找些古文古诗给学生诵读,有的学校甚至没有根据学生年龄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授之以相适应的教育内容。这种零散化、碎片化、随意性强的国学教育,怎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在开展国学教育时非得贪大求全,毕竟国学从广义角度看是个相当深广的范畴,青少年儿童没有必要把所有东西都学完,加上学制有限,学时有限,功课繁多,要学完学透也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怎样,要让青少年儿童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精深智慧和博大精神,就必须对他们施之以相对系统健全而非零散化、碎片化的国学教育。所谓系统健全,就是要在教育内容上从横向上精选重点,选择那些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有养份的、相对易懂的文学、文艺类知识和道德修为类主张,从纵向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建构起一定的教育梯度,以此达到既健全又系统,既重点突出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此,国学教育必须精编教材,通过去粗取精,选择一些最能反映传统学问、先贤智慧和中华精神的内容,按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编撰,以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到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基本相称的国学教育。这样的教材编撰工作,可以由教育部组织专家统一进行,也可由各地各校自行开展。

3.没有平衡协调好传统国学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

所谓公民教育,也就是现代的“德先生”教育。“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五四时期同时引进中国,如果我们开展了国学教育,开展了“赛先生”教育,但就是淡化甚至不开展“德先生”教育,或者只开展“假大空”的“德先生”教育亦即伪公民教育,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教育绝不是健全的教育,也绝不可能培养出健全的国民,而没有健全的国民,也就绝不可能造就健全的社会。须知,国学与公民学里面的有些东西是共通的,但也有很多东西是不同的,因此尽管国学教育可以塑造出具有传统精神的国人,但唯有公民教育才足以塑造出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公民,以承担起建设现代化、实现中华复兴的历史重任。从这个角度讲,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是互补的。我们在大力提倡国学教育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公民教育,做到中学与西学并重,国学教育与公民教育并重,而不要顾此失彼,更不要因为开展了国学教育,把老祖宗的精神价值拾起来,却把新时代的普世价值丢弃了。

教育方法手段不科学

1.没有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结合起来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而应用是在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可是有些学校只知让学生咿咿呀呀诵读文句,却忽视了对文句的精神实质进行适当点拨和教化,忽视了将国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结果学生一边摇头晃脑诵读,一边不知所云,就如鲁迅小时不懂“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样,或者课上读着“谦谦君子”,课下仍打打骂骂,举止行为中没有一点君子的儒雅,没有一点有文化修养的样子。有人主张就是要这样“死记硬背”,即使暂时不明白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这样一种看法似乎有理,但如果一点不明白内涵又怎能让学生“记”“背”得牢实呢?又怎能达到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呢?国学教育不是说非得把每句话每个词都分析透彻,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给予适当点拨,让他明白基本意思,这样他才能记得牢,也才能化为己用。退一步说,低年级小朋友因年龄过小不太明白让其“死记硬背”尚可理解,高年级还这样就不应该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国学教育的表面热闹,而要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相结合,将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如此才能达至国学教育的真正目的。

2.没有精心合理地设计教育形式

有的学校开展国学教育没有经过精心思考和准备安排,教育形式单调,只是一味组织学生读诵,有的还一天几读,但就是忽视了开展形式多样、具体可感的活动。有的学校虽然不是专门的国学艺术学校,可教育形式却非常复杂,吹、拉、弹、唱、诵、舞、写、画样样俱全,结果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压力和负担,重蹈了某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让子女学这样学那样的覆辙。因此过与不及都不好,国学教育应在容量、时间和方式上,根据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突出实效出发,做尽可能合理的安排。

3.没有利用好语文教育这个重要载体

其实,语文教育本身就属于国学教育的主要范畴之一,只不过语文课本中蕴含了很多现代精神,但在语言文字角度看,语文课本完全就是国学。很多中国学生语文功底差,连基本的遣词造句都成问题,作文也写不好。现在虽然推行国学教育了,有的学校还另编了单独的国学教材,可是学生的语文成绩仍然没有提高起来。因此,开展国学教育,必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国的文学,必须要求他们首先把语文学好。要借开展国学教育的契机,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通过“美读、美思、美写”等方式,把语文教学搞好,把学生的中文功底打扎实。

4.教育主体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国学教育要收到良好成效,主要有赖于良好的学校教育,但也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分不开。而在这几方面,不少地方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学校教育来说,不管是制度的原因还是教师的原因,都会影响国学教育的成效。从家庭教育来说,中国家长其实都习惯用传统美德来教育和要求自己的子女,这种教育其实就属于国学教育的范畴。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家长都出门打工去了,他们的子女都成了留守学生,加之某些家庭还存在其他不良问题,那么生长在这些家庭的孩子,必然接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社会环境也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如果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又接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我们的学校教育包括国学教育的成效会被抵消掉多少呢?所以,有必要尽一切努力改变教育的单向化倾向,应动员学生的家长及其亲属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请求政府有关部门和社区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形成多向的教育合力,确保国学教育收到更好的成效。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国学教育

一、国学的定义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动态,最能敏感地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向前推进,都影响和塑造着新一代大学生的时代品格。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市场竞争的压力,也会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行为和生活状态的变化,他们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走向成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人生价值观”大讨论,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上山与下海之争”,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的每一次大的波动无不深深地打上社会变化的深刻烙印。大学的变迁浓缩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成长关涉着社会的未来,关注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始终是我们高度重视、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悉心倾注、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随着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等社会因素的变化,大学生问题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突出。加强大学生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大盛于19世纪20年代,19世纪80年代又有“寻根”热,19世纪90年代“国学”热再次兴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国学”一说,肇始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对国学的定义,我们在以前的讲座中曾经大板块予以过解析。

二、大学生国学教育的意义

在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外来文化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文明,应该“和而不同”,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首先要保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在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中,民族文化的根底太浅太贫乏,而且整个社会普遍趋于浮躁。倡兴国学,资人励己以传民族大义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国学中有着取之不尽的思想教育资源。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的僵硬模式,在充实“两课”内容、及时反映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同时,将国学的精华融入其中,并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正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第一,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大学生节俭朴素的品德。中国人民一向以节俭为荣,以奢靡为耻。墨子就提出过“节用”命题,并极力提倡节俭朴素,反对浪费。当代大学生大多生活条件优越,有很多人没有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大学生再次感到这种美德的存在并受到感染,可以使中华民族的俭朴美德得以继承。

第二,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大学生勤勉好学的学习态度。古代的启蒙教育里,就告诫儿童“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三字经》)。还有许多治学格言,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学而》)、“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等等,都表露了勤学苦读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针对一些大学生上了大学以后以为只要能应付考试就行了的学习态度,强调勤奋好学的传统美德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第三,学习国学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崇高品性。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重诺守信是人与人之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名言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广泛使用。在大学生中大力倡导“诚信”思想,能够在大学生的交往中创造一种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无疑对大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第四,学习国学可以培养大学生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改革变通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周易?杂卦传》明确提出了“革故鼎新”的变革思想;康有为、梁启超的“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则反映了中华民族一直强调改革变通。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有没有创新精神已成为一个民族有没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注重学生创新观念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当代大学生的国学教育模式

在国学的教学内容上,要打破传统的程式化条块分析模式,注重挖掘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古典人文精神的熏染,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从“实施素质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的教育目标出发,立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功能,用传统文化的麟髓凤乳滋养学生的精神生命,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格、气质修养。

在教育手段上,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普及传统文化。一些国学经典由于文字艰深,口头介绍学生很难听懂,而板书又受时间限制,这样的难题会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面前迎刃而解。以图像、声音、动画配合文字,更有助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以图而言,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迹;以声而论,如诗词诵读、古曲演奏、古典戏曲片段等,都会得到生动直观的展示,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要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体,将国学普及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高校应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传媒,广泛宣传和开展国学普及教育活动。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举行各种相关的艺术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国学精粹,按照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的要求,熏陶和教育大学生。利用国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更感受到与之相比毫不逊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掌握学术知识之余也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其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

第9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伯俊教授认为:背诵经典,是一种传统的,也是有效的学习方法。背诵绝非死记硬背,而应是在理解基础上的牢固记忆。尽可能把“理解”贯穿到经典诵读的各个阶段。既要循序渐进,又要从国学大师那里借鉴和吸取学习方法。

我们教师的国学学习则应该广而精,面要广,我们面对的是学生群体,可能要解决学生多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能掌握的国学面要广。每个方面都要有所列色,但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掌握方方面面知识,那么对于我们所教的学科则要深入学习,达到一定的深度,就是要学精。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深度应是越深越好。如德育的老师“礼、乐”等国学方面的知识都能达到一定的深度,不仅在课堂上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还能通过自身修养地提高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让我们的礼仪之邦本文由收集整理发扬光大。要照亮别人,必须自己有足够的亮度,所以自己的国学修养一定要越深越好。这种深度还能带动广度,你的专业知识学到一定的程度,会发现国学知识是一个整体,各个方面的联系较深,只去学某一个方面是不行的,要从多个角度的学习探索才能深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学以致用,将我们所学的用在教育工作中,把国学知识传承下去。

我们的教育形式吸取了西方的一些先进经验,但内容还是以国学为灵魂。语文中的诗词古文就不用说了,就是翻译的文学作品也能体现出我们国学的魅力。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一诗最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翻译下来了有多个版本:

殷夫:“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孙用:“自由,爱情!我要的就是这两样。为了爱情,我牺牲我的生命;为了自由,我又将爱情牺牲。”

兴万生:“自由与爱情!我都为之倾心。为了爱情,我宁愿牺牲生命,为了自由,我宁愿牺牲爱情。”

殷夫的译诗,对原诗的面貌作了较大的改动。考虑到中国律诗的特点,极大地吸收了国学的精华,把每一句都译成五言,且有韵脚,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最为人们所熟悉。我们如果能在这样的国学思想引领下去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能更深地感受到国学的魅力,激发爱国热情,还在某种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毕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从小就在接受国学的熏陶,大部分的文化知识如果能用上国学方式传承,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如果说语文课是以国学为根本,思品、政治可以让诸子百家的光辉去照耀课堂,历史则有很多时候都在阐述我们国学的发展。文科是能比较好的将国学用于教学中的。理科教学中国学的应用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我的国学素养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并能用心去处学生感受国学之美时,总是有机会的。

我上小学科学课时,三年级有个内容是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一年生和多年生的区别。我在上课时吟出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学生既能感受到唐诗的美,又对草是一年生植物印象特别深。在学习“蚕”内容时我用到了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在欣赏了诗句的美之后还讲了诗的科学错误:蚕在吐完丝后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了蛹。并指出诗句的科学错误是李商隐没有学《科学》造成的,尽管存在错误,但诗句特别精彩。从后面的效果来看,学生既能从中学到科学知识,还能对国学中的诗词有更深入的认识。

不仅仅在课堂,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只要有机会,我们就有义务让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我在远程协作的vct作品中就有意识的引

入了国学方面的内容。我们的作品是《水——长寿湖与大宁河》就引用了《诗经?国风?秦风》中《蒹葭》的内容。“在水一方”是我们整个小组的名字,探索实验的ppt作品的文件名分别是用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学生自我介绍的文件名是:“所谓伊人”。诗经里的内容对我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深的,但我们现在可以不需要学生去更深入地理解,只让他们去感受一下我们的国学之美就行了。

我们前面说的主要是国学中的“书”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其实国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例如数学老师能熟悉《九章算术》就能在课堂中展示国学神奇的功效。《九章算术》国学中的数学经典,在分数、负数、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等方面领先于世界,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奇的创造;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著特点。而实际应用是现代数学教学中比较欠缺又在大力加强的。老师如果应用得当,不仅能让数学的思维训练和实际应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还能让学生通过国学学习而激发爱国热情。

另外,如果音乐课中多一些《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美术中多加一些水墨的韵味,体育课能看到太极拳的神意、围棋的博弈……我们的下一代将在国学的熏陶下成长,不仅加强自身修养,还能将我们蕴藏着无与伦比的智慧思想和艺术魅力的国学传承并发扬光大!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国学教育;传统文化;路径

在近代,国学主要指“国故之学”[1]。针对当时西学的强势话语,很多学者提出了整理国故,保全民粹的观点。我们今天来讲国学,主要就是指传统文化而言,已经超越了近代国粹的涵义。《国学今论》解释说: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旧版《辞源》称:“国学,一国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应该是固有的中国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术的总称,是一个与西学相互平行的范畴。它不单是前人所说的经、史、子、集,而且还包括国内各地域文化、56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是季羡林所说的“大国学”概念。它“既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現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体現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上,内化、积淀、渗透于每一代社会成员的心理深处”[2]。同时,国学也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不仅仅限于以前的文化,近現代儒、释、道等学派所进行的返本开新,力图从国学本位来建构精神家园的努力也应该包括进来。所谓“国学教育”,就是指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去教育、影响受教育者,使之更好地了解我国国学,感受国学的魅力,增强民族意识,培养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增强国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先民留给我们的极其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曾经滋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深深积淀在我们民族的心理层面。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开拓创新,进而又形成新的传统。近現代探讨国家兴衰之源最后上升到文化层面并全盘反传统,国学教育离我们渐行渐远,就是在大学教育中,也当成可有可无的东西,这一点在理工科学校尤为突出。实际上国学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現在人格塑造和人文修养方面。尽管国学中也有中医等科学层面的东西,但是就当前而言主要就是在构建精神家园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它既不能取代的指导地位,也不能代替西方的現代化理念,我们只有对它准确定位以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要在高校开展国学教育,首先就应该认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做人做事、安身立命的基石。一方面,通过加大教育引导的力度,使大学生真正明白国学的涵义和作用,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愿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利用国学热,通过正确宣传和引导,把历史名人的精神底蕴和人格魅力展示出来,使得大学生有敬仰和崇拜的对象。通过对大家的宣扬,使学生认识到国学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被动接受到自觉吸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深化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提升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完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传统文化教学主要集中在《大学语文》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上,教材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绝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列为必修课程,有些大学《大学语文》连选修课都算不上。即使有这样的选修课程,也因其涉及面广,蜻蜓点水,缺乏系统性,内容较枯燥,课时设置少,往往讲出来的东西变成“大而空”,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要在大学校园推行好国学教育,必须有一个系统的国学教育计划,从基础的国学常识,逐渐深入到思想层面,讲授《论语》、《道德经》以及《周易》等经典。还可分专题进行教学,如古代的做人理念、学习理念、境界理念等,这实际上可以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一项内容纳入到整个教育计划中,逐年完成。其次在国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材选择上也得深下工夫。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承担国学教育的老师不仅必须对国学有深厚的功底,还必须是道德的楷模。在教材的选用上也必须符合时代,能够解答現实问题,而不能迂谈阔论。各个高校还应该组织人员来编写一些学生喜爱、有思想深度和現实意义的教材。

三、营造国学教育实践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和其个人的顺利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社会文化是对人格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因素,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社会文化促使其实現社会化并形成特定的人格。为了使大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传统文化,吸取传统文化精髓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的共识。首先,政府部门做好牵头,提供制度保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进行广泛的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指导性的政策,出台相关条例,使高校有据可依,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程度的开展国学教育。其次,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支持。科学而充分地发挥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社会传媒的巨大作用,全方位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我爱学国学”栏目,就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再次,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是所有社会组织中反映社会生活变化最敏感、最迅速的单元,其结构以及相应的家庭文化诸如伦理关系、道德规范等就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变革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极大地影响其成员的成长、发展以及思想状况。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上,我们应和家长携手,充分发挥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和引导作用,注重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有文化氛围的、有思想气息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大学生生长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很多人对国学的理解往往有一种误区,即仅仅把国学当成是博大精深的知识系统,而忽略了对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在实践环节中提高大学生的国学修养。現在说学国学,往往是列了一大堆的书目让学生去学习,而其实这样的引导只是把青年引入了国学的知识层次,而忽略了国学教育中的能力培养和实践环节的设计。現在对大学生的国学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培养,更要重视能力培养,在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大学生的国学水平和能力。

国学是知识的、学术的、精神的,也是技艺的、能力的、实践的。国学的技术性,不仅仅是靠读书能够实現的,必须在实践中反复训练、不断强化。同时,国学的技术性与理论性是相互依存的,在传统武术和中医学中我们能体会中国哲学对阴阳、对称、天人合一等基本观念的理解。书法、绘画、戏剧等传统技艺,在中国的流传过程中,必须依靠一定的师承才能获得,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学习者必须接受专门的技术训练。这部分国学技能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获得,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大学生社会活动中建立社团, 通过社团活动和实践训练,使大学生学到技艺提高能力。或者,可以以参观学习和社会实践为载体,游学式体验实践国学。大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走出校门,寻访中华文明古迹,参观博物馆、拜访文化名人、进行校际文化交流,来学习和体验国学。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其对国学的理解与领悟,展現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同时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国学。再者,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国学的思想修养。传统思想道德的修养,不仅是接受课堂上教师的长篇大论,更体現为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四、推进国学教育理论的创新

国学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理论创新。要想使国学教育在現实生活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就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开拓出新的局面。国学教育单凭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和教师教育方法的转变不能实現大学国学教育水平持续提高。当前高校对大学国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还相当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国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目前,国学教育的現状、国学热的背景、国学教育的背景和意义、国学教育的价值、国学教育的实施策略、国学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的构建等等问题都可以作为国学教育理论研究的课题。各级社科基金应该设立相关研究基金,高校应该激励相关教师进行专门研究,尤其是在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问题上开创出新的格局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陈旧、落后的国学教育理念只会使国学教育多走弯路,甚至走偏。只有大量的国学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广泛的调研实践的基础上,对当前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現实的状况、未来的发展、教育的意义进行广泛的讨论和科学的分析,提出可行性方案,才能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才能进一步争取政府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另外,还要积极争取创办国学教育、研究、普及等方面的专门报纸、期刊、杂志等,这既可以进一步普及国学知识,也可以为国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国学文化教育

现今,对于人才的培养,人们不仅关注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现阶段,国学文化的学习和传播再次为社会所重视。从教育角度来讲,国学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想对国学文化进行再次发扬,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国学文化内容,这样的做法在现代技工院校中同样适用。但是,目前技工教育中,大多学校只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内化。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渗入国学文化教育,如何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内在素质成为急需思考的问题。文中,笔者主要从现行技工教育背景下国学文化学习现状、国学文化渗透的意义和方法等角度对该问题进行阐述。

一、国学文化在技工院校教学中的生存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国内高技能人才紧缺现状,技工类院校将培养专业技能过关、专业过硬的技能型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基于这样的目标,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严重倾向于专业教学,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等科目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逐渐被忽视。面对此等状况,熏陶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语文学科作为技工教育中的辅助课程无法充分体现出其重要作用,更无法要求学校关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或者在教学中设置与国学教育等人文素质培养相关的课程。而且,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文化普及范围越来越广。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讲,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2],促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更注重自身实用技能培养,忽视对国学文化等人文素养的培养。由于技工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而忽略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语文学科的教学地位变得可有可无,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苦于无法找到语文教学出路而心存懈怠,教学中满足于照本宣科,不求创新,使技工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只选用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文体,放弃对学生来说有帮助的国学文化,甚至对古代文学经典避而不谈,国学文化的传播受到严重阻碍。另外,现在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没能充分结合国学文化特点,国学文化教育在学校教学中找不到着陆点,人文素养培养无从谈起。

二、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社会意义

诺贝尔奖对于所有科学工作者们来说都是梦之所向,然而作为奥运金牌的大户———中国,却始终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究其原因:该奖项评出的大师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和超群的睿智卓识。这一切均来自多年积淀的深厚文化素养,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可是“功夫在诗外”的训练。目前社会上存在“两难”现象,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选材难”。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多重视专业技能,忽视文化素养,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多数表现出不善于与人沟通相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社会公德与公益意识不够、缺乏高尚的生活目标的现象。这类现象折射出的更深层次原因归根结底属于人文素质缺失,人生价值、人生意义消极和冷漠。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真人即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教养、性格、习惯的真正养成。国学经典文化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社会主义人文观,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良好品质,使其情感智慧得到提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技能人才既有科学素养,又富有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这样的高技能人才才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时代引领的“知行并重,德技双修”的技能大师。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对国学文化进行必要的多元渗透,将对学生的发展和树立学校形象都有一定帮助。国学文化的推行,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既接受到了国学文化的熏陶,又巩固了语文学习成果,最终实现了语文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学习兴趣

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培育,是偏重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的教育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不受应试教育的限制,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学篇目和知识点学习。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易于学生接受且容易引起兴趣的国学故事作为教学载体,也可以选择与国学文化联系较紧密的篇目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受到启发,在快乐中学习文化。由于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要求不高,教师主要期望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国学文化渗透过程中,要注意对国学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发掘那些能引起学生注意并对学生的三观有深远影响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达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国学文化的目的。

(二)充实国学内容

事实证明,要发挥传统文化对青年人灵魂的引领作用,仅停留在对经典文化浅层的解读和理解是不够的,必须在教学中对国学文化的内涵和思想精华进行拓展和挖掘。通过鉴赏有进步意义的经典作品,升华学生对国学文化的认识,也可以在欣赏那些具有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不仅如此,国学作品的产生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情感经历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对国学文化的认识实现理性飞跃。由于现今语文教材中能充分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学作品并不多[3],使学生学习语文时对传统文化没有正确认识,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国学文化内容进行适当扩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经典文化折射出的丰富人文精神。传统文化对人的文化素养及情感塑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国学文化的同时,还可以适当选择国外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受到中西方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素养。

(三)调整教学方式

虽然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综合素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仅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而对课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不加以拓展,在学生中造成语文学习枯燥乏味的错误认识,学生在学习互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很低,更不用谈进行国学文化教育。通常情况下国学文化教育过程更多的是素质教育过程,而现在技工院校中的语文学科的尴尬境地使教师们对语文学科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加之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直接导致语文教师探索适合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的主动性不够,语文学科对学生的人文情感影响作用不大,对学生来说晦涩难懂的古代文学经典著作的学习和感受就更难推行了。因此,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文化作品的理解和精髓的吸收。笔者认为,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从心理上到角色都应完成由原来的主导课堂到引导学生掌握课堂的角色转变,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让文化知识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国学文化。还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会使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更好地渗透国学文化教育,才能发挥其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综上所述,国学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国学文化教育主要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现代教学过程中,提高青年人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塑造自身灵魂,完善个体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只钻专业技能、情感淡薄、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进行国学传统经典文化教育,是对技能人才文化素养及综合素质的有效补充。因此,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何丽 单位:临安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管美凤.馨香一缕浸润心田———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14:54.

第12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才教育的价值越发突出,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学作为中国文化精髓,传承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其在幼儿启蒙教育中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智能移动设备应用,打开了国学启蒙教育新形势,使之功能价值得到了进一步释放。本文基于对国学启蒙教育现状的分析简述,着重就智能移动设备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国学启蒙教育;智能移动设备;应用;创新优化

传统教育模式下,启蒙教育多是以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开展,地点、时间固定,所传导的文化知识单一,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而基于智能移动设备应用的国学启蒙教育新模式,则接触了上述时空限制问题,其良好的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完美的学习体验,是未来国学启蒙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国学启蒙教育现状

在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新时期,国学启蒙教育作为传承优良文化的重要方式,对提升孩童文化素养和行为素质具有显著作用,得到了广大家长群体的关注。科学发展视域下,国学教育不是跟风教育,对孩子记诵、认字并未有过多要求,其根本价值是塑造一种美好的语感语境,从而使孩子从中获得启示和愉悦,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精神文化素养。但是在国学启蒙教育实践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其功能价值未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部分教师自身国学素养较低,对其内涵认知不清,启蒙教育组织活动缺乏目标性、针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情感体验。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校国学启蒙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表现为内容单一、方法落后等问题,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限制了其想象思维发展,使之逐步失却了国学学习兴趣。智能移动设备在国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基于其普范性、开放性和自由性特点,为课堂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重新整合丰富多样的素材构成,符合幼儿认知成长规律,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二、智能移动设备在国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师资建设。正如国内知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述,教师有一碗水才能交给学生一杯水。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作为主导,是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其综合素养建设至关重要。同时,智能移动设备在国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新时期,幼儿园必须要深刻意识到师资战略地位,总结基于移动智能设备应用国学启蒙教育模式的要求,根据教师实际表现,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多样化培训教研活动。在此过程中,可邀请专家来园,深度解析国学经典内涵,共享启蒙教育经验,及时更新教师理论知识及思想理念,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培育教师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引导功能。同时,还需加强对移动学习模式的探究,了解智能移动设备特性优势,探讨其在国学启蒙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方式,促进业际交流。另外,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必须要加强自我学习和完善,认清国学启蒙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形式,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掌握尖端教育科技,为学生营设良好的成长发展空间。

(二)丰富课程内容。教材为国学启蒙教育实践提供了材料支持,其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了最终教育成效。对于大多数孩童而言,他们尚处于成长发育初期,理解能力有限,对未知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就现阶段而言,国学启蒙教育塑造了一种与现代文化不一样的氛围环境,激发了幼儿参与欲望,但是教材设计却偏于落后,常常将经典著作照搬上去,忽视了幼儿认知成长规律,晦涩难懂的文字,久而久之影响了他们的参与持续性。因此,基于智能移动设备应用,应结合国学启蒙教育特点,根据幼儿个性差异及成长规律,开发校本教材,汇入多样化构成要素,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具体而言,教师可充分利用智能移动设备,搜集与国学文化相关的素材,包括文字、图像、视频等,形象地展示道德价值背后的文化故事,以叙述的方式,将其中知识传导给学生,并启示他们主动思考,组织协作讨论,使之知识素养、文化素养以及行为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

(三)创新教学方法。智能移动设备在国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对启示和引导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应将国学环境创设与幼儿教学活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在课堂上根据实际需求,适时播放一些影音动画,以动态的人物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之在观赏中得到熏陶和锻炼。例如,可以端午节为切入点,讲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和由来,提高幼儿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基于此,组织亲子活动,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包粽子,增强其情感体验的同时,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智能移动设备在现代化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发广泛,并日渐成为了家庭必需品。纵观幼儿成长的整个阶段,家长亦发挥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因此,基于智能移动设备良好的即时互动性,应加强家校联结,促进家庭教育参与,并推送一些有意义的国学经典,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此外,教师还应借助智能移动设备,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全方位了解孩子的成长表现,针对性地开展国学启蒙教育。

结语

总而言之,智能移动设备在国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和必要,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智能移动设备在教育领域中的功能开发不断丰富和完善,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有不足。因此,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智能移动设备在国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以为孩子营设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