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19:05: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本情况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的新事物,是一种新型的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它的出现、发展和壮大 给我国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们现有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会员构成绝大多数是志趣相同并从事同行的农民,会长或副会长多由同行业生产能手或有文化的乡、村党员干部担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事的生产项目涉及农、林、牧、副、渔、加工业等多个行业。现有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分为技术交流型、技术服务型、技术经济合作实体型三种类型。经费来源主要为会员自筹、入股、专业大户出资、企业出资赞助、开展有偿服务收取的技术指导费、技术咨询费和组织农产品外销的手续费、乡村基层组织给的少许补助等。
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虽然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亟待加强和完善,但是实践证明,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代表我县农村深化改革的趋势和方向,是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我县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有效形式,是我县在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初步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技术、市场、信息共享服务,民受益为特征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格局。它对我县实施科教兴县、科教兴农、引导全县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将产生重大的作用。
一、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带动了支柱产业的发展。
我县的农村技专业术协会是以发展一种产品或一个行业为目标,是由骨干会员带头示范的,影响周围群众,不仅普及了科学技术,而且将同类行业户联合起来,共同开发某一产业,形成规模经营,进而成为支柱产业。如兴隆镇塘洞村的张有纪自主开发的北侗黑葡萄基地,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基地获得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并辐射带动了周围的村民,对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使众多村民户走上了致富路。
二、加速了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使科技成果较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科技致富大户牵头,汇集了当地的技术经济能人,是农村新生产力的代表,他们与学会、科技院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使许多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得以较快地推广应用。有的农技协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向农民传授普及应用技术,比如,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协会,成立初期有部分会员因不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特别是育苗的护理技术掌握不了,蔬菜的成功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该协会每年有针对性对会员举办多次培训班,或到田间地头,到菜农会员户中进行手把手培训,通过培训,普及科学种植技术,印发资料和教材使该协会会员蔬菜种植成功率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为联结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根据农户的需要和生产经营能力,首先从生产中的技术服务入手,逐渐向流通领域延伸,成为农户真正走向市场的组织代表。目前,我县的一些农技协已由单纯的技术服务型向产、供、销、加一条龙服务的技术经济合作实体型发展。比如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协会,从栽种规范、种子的选购、肥料供应、技术指导到产品的销售一系列服务,使得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使会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发展生产的热情高涨。
四、农技协促进了农户产业结构调整。
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加快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行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项新兴产业的出现成为一个协会新的生长点,协会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忧,争创效益”的方针。实践表明,在各农技协的带领下,广大农户观念大转变,彻底改变了“家家种粮油,户户小而全”的状况,全县一大批专业村、专业户、专业市场不断涌现。比如晏家乡的坝上村成为 “西瓜村”,地方收入得到了增强,农民收入得到了逐步增长。全县的“小康村”建设得到了加强。
五、农技协成为农户利益的代表。
农民单家独户经营除了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力量微弱外,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农户参加协会,共同的行业生产经营,共同的利益使农户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并通过协会这一组织得到体现。农户的合理要求和愿望通过协会向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反映和争取,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农户的正当权益。协会也成为同行业的农民之家。
六、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进行技术经济联合体的活动中,建立了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富裕的新型农民关系。通过科学技术培训、科学示范和生产实践,不仅提高了会员的科技知识水平,增强了科技意识,而且更新了观念,有利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会员中许多人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把自己熟悉的各种农科技术无偿传授给当地群众,并在资金、项目、技术、种子市场销售等方面予以扶持。帮助当地群众靠种养致富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分忧,帮助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出力,充分体现了当代农村人的高尚品德。
存在问题
一、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
有的乡镇还未把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列入党政领导的议事日程,也没有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工作和发挥其作用纳入当地科教兴县、科教兴农的重要内容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农技协与党委、政府沟通不够,农技协的一些意见、建议和要求很难反映到政府的决策机关中。
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织还不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还比较低。
目前我县大部分的村民委还没有农技协组织。已建立起来的农技协,层次也较低,具备产、供、销、加一体化服务功能的农技协数量很少,甚至已名存实亡。乡镇科协是负责对农技协指导协调服务工作的。但我县部分乡镇尚未建立科协组织,因而影响到农技协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各级科协组织对农技协的帮助指导不够。
目前,引导和扶持农技协的相关政策没有出台,许多部门对农技协在信贷以及农资、种苗等生产资料的供应及生产扶持方面缺乏有力支持,有的甚至人为设置障碍,采取歧视态度。各级科协能为农技协提供的包括市场信息、服务
工作的相当有限,各级科协因经费拮据,也无法开展积极有效的工作,致使一些必要的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比如,组织农技协开展互相学习交流或组织对口参观考察等活动都无法开展,从而影响了农技协的发展与提高。
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认识,重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
农技协在实施科教兴县、科教兴农、建立农业强省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予以大力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挥这一组织的作用。
二、建立和健全农技协的管理法规,明确其合法地位,保障其合法权益。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制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管理法规,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客观条件也基本成熟。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管理法规,以明确各农技协的合法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规则积极引导农技协向技术经济联合实体型方向发展。
根据农技协的办会宗旨:民办、民管、民所有、民受益的原则和《科普法》中第六条规定:“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该大力支持和引导,尤其是要从税收、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金融信贷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引导,为巩固和发展农技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农技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并从中获得合理的收入以达到自我“造血”,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经得起洗礼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县科协对全县农技协组织的宏观管理作用。
建议县政府从有关经费中划出一块给县科协作为专门扶持农技协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组织对农技协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设科普信息库,向各乡村农技协提供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以及开展有关活动。
一、充分发挥协会功能,推进全县养蜂产业规模有序发展
——县地处塞外山区,全县山场总面积约20__平方公里,荆条、刺槐、荆芥等蜜源植物生长茂盛,无农药和工业污染,拥有年花期80天的独特气候条件。近几年随着退耕还林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山场植被得到保护并不断增加,全县拥有300万亩以上的蜜源植物,可开辟2500个蜂场,养蜂自然容量可达到20万标群。然而,截止到20__年,该县仅有养蜂户160多户,蜂场176个,养蜂1.2万余群,蜂场及养殖量仅占自然容量的7和6。如此广阔的资源优势,无疑蕴藏着农村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巨大空间。为此,20__年初由——县供销合作社牵头正式成立了——县养蜂协会。在进行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将推进全县养蜂业发展作为服务“三农”的核心项目,搭建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引导和带动农民逐步壮大养蜂产业规模,实现助农增收。养蜂协会详细制定出了推进全县养蜂产业发展的五年规划,两年多来,协会重点实施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宣传发动和产业培训,扩大会员数量和产业规模。养蜂业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按一户蜂农当年养殖40群蜜蜂计算,一次投入5000元,当年即可发展到100群并收回全部成本,第二年剃除成本可获纯利3万元以上。为了全面提高当地农民对养蜂产业的认识,消除疑虑,做大做强产业,协会成立以后专门邀请县农牧局、科技局等单位作为协会的团体会员,从各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编写出养蜂专业技术资料和产业宣讲稿件,县社专门抽出一名主管主任率领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全县11个重点乡镇29个重点村,以乡镇会议室、村委会场院、蜂场、农户炕头等为宣讲阵地,逐村逐户进行巡回培训。在培训中,除进行养蜂专业技术讲座外,还邀请本县王文祥、于景才、李信、高印玲等靠养蜂致富的农民大户进行典型介绍和实例讲解,引起了乡村干部和农民的极大兴趣。与此同时,协会加强与重点乡镇党委、政府的沟通和协调,深入各地与乡镇干部一道共同研讨适合当地实际的养蜂发展规划和目标,邓厂、安纯沟门、付家店三个乡率先将养蜂产业纳入本地产业化重点发展项目,其中邓厂乡还将养蜂列入扶贫周转畜项目,对养蜂户每户给与3000-5000元的扶贫资金扶持。到去年末,全县养蜂户和蜂群总量比20__年翻了一番。今年初,协会进一步加大养蜂产业宣传发动力度,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宣讲团,并聘请全国养蜂学术研究会会员顾占祥作为协会技术顾问,亲自为农户传授和解答养蜂技术,协会制作500余份翔实的技术资料发放到农户手中。县养蜂协会团体会员--兴盛土产药材专业合作社同时向农民郑重承诺常年全额收购蜂产品,解决了养蜂户对市场的顾虑。为了进一步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协会在县电视台专门开办了养蜂技术专题讲座栏目,并专门制作了VCD光盘发放给重点乡镇和重点农户,大大调动了农民群众的养蜂积极性。到五月份,陈栅子、长山峪两个真正是建立了养蜂分会,全县20个乡镇都明确了专职养蜂联络员,各乡镇又有273户农民申请加入县养蜂协会从事养蜂业。
二是协调关系争取政府和部门支持,推动养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做大做强一个产业,离不开当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为此,养蜂协会在加大产业发展力度的同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做出汇报,并通过各种形式与有关部门沟通。协会推进全县养蜂产业的做法得到了县委和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县委书记、主管副书记、副县长先后几次到县社和养蜂户现场进行专题调研,对全县养蜂业的发展做出重要批示,县政府以滦政通(20__)22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转发县供销合作社发展我县养蜂产业意见的通知》,将养蜂产业列入全县产业化的重点项目。入春以后,县委、政府主管领导亲自带领县社及协会负责人专程赴北京金蜂蜂业有限公司了解市场情况,实地洽谈蜂产品的联合产销和长远发展大计,并将养蜂协会发展养蜂业的做法以县委和政府简报的方式向全县推广。5月12日,县委、县政府专门主持召开了由各乡镇村负责人和178名骨干养蜂协会会员参加的全县养蜂协会工作会议,从产业发展的高度对县域养蜂业的发展做出了总体动员部署。当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不仅为推进养蜂产业的大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而且也为做大做强养蜂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三是全面抓好系列化
综合服务,增强协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首先,协会下设专业养蜂服务部作为向蜂农提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的常设机构,1名高级畜牧师、6名专业技术人员和38名兼职技术员常年深入基层,专门为养蜂农户提供信息咨询、专业技术指导、农民培训、产品储藏以及防疫灭病、质量跟踪管理等一体化综合服务。协会对技术人员实行“包片负责、定期巡检、服务质量和蜂农产值直接与技术人员报酬挂钩”的考核机制,从而使各项服务工作更为具体和完善。其次是不断深化服务内涵。为减少养蜂户负担,协会对养殖所需的蜂糖蜂具实行统一组织采购,优惠供应给农户;对每年外地来——的养蜂户协会统一帮助协调场地,并将其中的养殖大户吸收为协会固定会员;在蜂产品采收季节,协会统一协调组织人力逐项逐村收购产品,保证现金兑付,杜绝打白条;对缺乏启动资金的养蜂户,协会统一与乡镇信用社协调,仅今年就为困难户解决小额贷款5万多元。四是全力维护会员的权益,保护会员的利益。去年冬,京承高速公路在开山爆破中,7户蜂农的91群蜜蜂被震死,多次与施工单位协调交涉未能得到解决。蜂农将事件反映到养蜂协会后,协会迅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并做出了详细权威的技术鉴定,蜂农的损失得到了全额赔偿。两年来,协会将维权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在会员生产中出现的蜂群农药中毒、交通肇事等几起较大的突发事件中,都从维护蜂农的合法权益出发,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圆满解决了问题和纠纷,保护了社员的利益。
二、打造产业龙头,架构产品通向市场的桥梁
做大养蜂产业,市场和龙头是关键所在。原县社土产公司有多年经营蜂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经验,公司改制后,20__年由县社组织,原公司6名职工入股,联合100余户养蜂和药材专业农户组建了“兴盛土产药材专业合作社”。县养蜂协会成立以后,将这个专业社正式纳入协会成为团体会员,从打造县域养蜂龙头企业的目标出发,进一步完善组织体制,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为了确保全县蜂产品拥有长期稳定的规模销售市场,养蜂协会与兴盛土产药材专业社多次赴京,与北方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北京金蜂蜂业有限公司全面实现对接,对方承诺以优质优价全额收购蜂产品,经过两年的运行,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已超过529户,经营规模和实力显著提升。20__、05年,——县域内的蜂产品90以上由专业社收购和销售,并辐射周边丰宁、双滦等县区,金蜂蜂业产品接受量也达到100。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得到了金蜂蜂业的全面认可。
三、建立京北蜂产品产业基地,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
1.法国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
1.1农业科研的目的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法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学研究, 国家每年对此投入充足的经费。法国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部门遍及全国, 仅国家级的就有法国农业研究院、法国农艺研究国际合作开发中心、国家农机、农村工程、河流与森林中心等大型研究单位;各省、地区和市镇几乎都有独立的农业科研单位;一些综合性大学也是农业科研的生力军;另外,还有很多专业性的技术研究所,如粮食和饲料技术研究所、养牛技术研究所、油料职业技术中心等。
1.2法国农业科研工作强调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科研成果主要是通过行业协会推广普及,因为协会与农户在各方面有密切的联系, 可直接满足农户的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和协会还经常组织技术交流、成果展览、座谈会、培训班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普及, 使之及早转化为生产力。
2.法国的农业教育体系
法国的农业教育体系主要分为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和农民成人教育三大部分,培养农牧林等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才。法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主要由农业职业高中和农业技术高中组成, 其任务是培养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农业经营者或具有某项专门技术的农业工人,由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承担。公立学校是地方政府设立的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均有自己的实验场所。私立学校分为三个部分:私立农业委员会、农村教育及发展方向协会、农村教育及促进协会。
法国高等农业教育属于高中后教育, 主要包括高等技术教育、工程师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这种教育主要是培养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以及国家机关行政官员等。
法国成人农业教育,学习对象主要是农场主、农业工人和农业后继者等。主要由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农业成人培训中心和农业职业教育中心承担培训任务,学习内容灵活。这种教育形式大大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管理水平, 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
3.对我国的农业科研与教育体系的启示
3.1农业教育体制完整,教育经费充足法国农业教育从初级到高级, 体制完整,教学计划内容更加贴近农业实际,能及时培养农业生产所需人才。同时,农业部门经费充足,其中农业经费预算占农业部经费开支的一半,使农业人才教育培训得到了充裕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应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及专业技术素质与经营管理水平是开辟农民增加收入的新途径。在充足的经费支持下,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民学习专业技术知识, 传授他们一技之长,农民就可以利用所学技术, 开展生产,增加收入,逐步走上小康之路。
3.2农业教育与农业科研紧密结合 法国的教育与农业科研机构强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推广的结合:基础研究强调深入、细致;应用研究强调与生产紧密结合,与农户紧密联系,还十分重视行业协会在成果推广方面的作用。我国的农业科研与农业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合作,走向社会,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农业生产,加强成果推广应用。要借鉴法国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经验,发挥各种协会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对策;科技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12-1
0 前言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科技支撑,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十二五”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开发实力强、农业推广体系完善,农业产出的技术贡献率已经达到80%以上。在我国这一比率不足50%,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滞留在科研院所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广大农民迫切需求新的实用技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迫切需要产前、产中、产后多方面服务,为农产品寻求稳定的市场销路。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这种新型技术中介便应运而生了。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促进了农业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广,及时为农户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其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尤其是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已成为发展经济的助推器。但是,相对城市而言,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 整体市场尚不成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今后逐步解决。主要是建设比较缓慢,服务面窄,服务手段也明显落后,带动能力较弱,技术信息流动不畅,服务层次较低,中介机构的能力和认识不适应市场需求,内部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市场开拓能力弱、资金不足等,很不适应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1 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对策
1.1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重点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农民为主体,以企业为载体,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的农业科技中介机构。政府鼓励农业高校、科研单位、涉农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行业特点,创办中介服务实体,强化服务功能,初步形成开放、功能完备和高效运行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动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公平的市场竞争。并对科技信息服务、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常设技术市场等进行倾斜扶持,基本满足各类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求,实施农村信息入户工程,组织成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联盟,开展农村企业科技和中介人员培训,造就一支多层次的农村科技传播队伍。
1.2 提高科技信息服务水平
加强对中介组织经纪人队伍的培训,规范原有协会、合作社组织的管理运作机制,更好地发挥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在农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作用,使各中介组织的服务水平和功能作用日益凸显,达到“联动、协作、双赢”的目的。
1.3 增强全民科技意识
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宣传周、科普日、科技培训班、科技下乡等途径,面向基层和广大农牧民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张贴标语、播放科教片、发放科普宣传和画科普资料展示计生和反警示教育图片,开展义诊、义检活动等形式加大科技宣传力度。
1.4 组建农业科技中介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组织功能
我国目前有9亿多农业人口,2亿多农户,平均每户占有耕地只有8亩,农业经营过于分散,单靠政府的力量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显然与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是不相适应的。政府应积极扶持和鼓励农民组织各种专业协会,使大部分农业科技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增强企业化管理与协调能力,政府主要通过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成果转化资金的竞争立项,引导、调控中介服务组织的推广、服务行为。使其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技术员为骨干,与市场结合紧密,以发展当地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要内容。在技术选用上,大都以适用性较强且成本相对低廉的技术为重点,通过示范向会员内部传播。
1.5 加强农业科技中介从业队伍建设
当前,农业中介服务组织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组织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今后重点应放在培养高素质、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科技人才。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政府要完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鼓励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从事中介业务,逐步建立一支科学素质高、市场意识强、专业知识丰富、信息渠道广、公关能力强的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从业队伍。
2 结语
总之,长期以来造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就是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自身建设的滞后,导致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对科技服务的强烈需求。今后,政府部门要加强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规范管理与建设,还要积极引导、扶持和鼓励广大农户通过组织专业协会等方式,形成一定的组织,由组织内部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向广大农户提供直接的科技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建朋.健全网络发挥效能积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工作[J].信息化建设,2007,(10).
[2] 耿文才,卢东宁,等.关于农民专业协会与中介组织发展的研究[J].科技导报,2008,(2).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加强;途径
0.前言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种以农民为对象,教育为手段,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成果为内容的科技教育、科技扩散活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快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如何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深入分析。
1.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干部层次较低
从学历来看,多数人员是中专及以下的,从从事农业专业工龄看,10年以下的占一半。“书本型”多,“实用型多面手”少。从职称结构看,多数是初级职称的人员,真正科班出身、专业素质高和群众认可有实际技术水平的人员只占少数。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留不住。
1.2干部总量偏少
真正服务农村的专业干部少,特别是一线力量少,基层农业服务体系 “线断、网破、人散”问题由来已久;业务领域在扩展(沼气、改厕、节能、农产品安全检测、其他行政部门协作项目、协作工作等),编制却一直不够用。
1.3总体经费不足
历史遗留的农业系统超编问题难解决,在岗干部工资不能足额、及时发放,其他福利待遇几乎没有,导致农技推广人员底气不足,“五一”、“国庆”节工作忙离不开,工龄假没机会安排,身心压力得不到释放,中老年技术骨干健康状况堪忧;经费的严重不足,钱少事多,疲于应付,阻碍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扩散推广。
1.4管理体制不顺
乡镇农技站逐步撤销后,由县直管村,服务粗放,出现大片盲点;新兴的重要业务(如沼气、改厕、节能、农产品安全、各种行政统计、协作项目等)没有岗位和从业专业人员,主要靠代管、兼管、代办,顾此失彼,单位干部不堪负重,下面群众意见多;干部纵向、横向交流少,观念老化,能力水平一般化,没有多少成果对农民和农业产生过大的实实在在的影响。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途径
2.1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农业推广部门应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当前的技术推广工作。加强舆论宣传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电脑网络、广播电台、地方报刊、农技服务热线、农技110等一切现代化通讯和传媒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各地要利用在农村对农民开展科技宣传教育的机会,见缝插针,结合农时,对农民进行培训。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任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
2.2完善文化知识培训
既要做好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又要协助做好对农民的文化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针对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他们的农业技术和扩大生产门路方面的培训,并强化对他们的技术指导力度。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要把培训的重点放到如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和高效经济作物以及拓宽生产门路等一切能够让农民增加收入的措施和方法上来。
2.3推广优质种植技术
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主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高效经济作物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花生和芝麻是目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大宗作物,在花生主产区,要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扩大花生的种植面积。二是扩大间混套种面积。在水稻主产区,可扩大水稻田埂豆的种植面积。另外,还可以发展大豆混种芝麻、甘薯混种玉米、甘薯田套种南瓜等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以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发展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竞争力。要坚持农产品安全生产不放松,在水果主产区要推广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提高水果的食用安全性;在花生主产区,要注意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切实降低农药残留。
2.4积极发展技术协会
许多农村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但上不了项目或上了项目形不成规模,其原因是缺乏农民带头人,缺乏示范带动作用。这就需要培养农民带头人,发展专业技术协会。要改变过去那种重模式、应景式、走过场式的培训方式,将培训的重点放在农民带头人的培训上,将技能培训转移到素质培养上。专业技术协会应始终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发展方针,把它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创办主体要多元化。可采取农村能人领头办、依托龙头企业兴办、村集体组织领办等方式。二是服务功能多形式。根据农民实际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产销结合服务型、产加销一体型、生产服务型等都是有效的形式。三是政府部门多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健全、完善与壮大,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扶持、指导与管理。政府部门要帮助建章立制,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进行资金扶持,重点用于技术改造、加工、开发新产品等环节;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2.5开展系列配套服务
搞好系列化配套服务是调整种植业结构、落实“以农补工”措施的有力保证。要从满足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农作物高产栽培新技术推广的需要出发,积极组织种子、农药、化肥、农地膜、生长调节剂等配套物资,及时供应给广大农民。特别是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对蔬菜种子、中药材种子有旺盛的需求,农技部门要积极协助种子等部门组织好货源,满足其需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抓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工作。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要根据今年气候的情况,切实加强在地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在地作物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工作,努力提高技术推广的到位率。 [科]
【参考文献】
汉族,县立德养鸭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市十大养殖女能手、市十大创业女状元。
*,从潍坊学院毕业后,在潍坊康兴佳美兽药厂干起了业务员,21岁的她凭着自己扎实的市场营销知识和诚实坚韧的品格,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被提升为业务经理并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回家的时候,她看到乡亲们致富无门的苦恼,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一种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她毅然放弃了在潍坊康兴佳美兽药厂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带着打拼积累的20余万元回乡创业。
为弥补养殖技术方面的缺口,她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查看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详细研究每个细节,并多次到外地向专家求教。在技术上,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鸭棚指导,她的养殖技术不断成熟,养鸭厂也走上了正规,第二批鸭出栏后,她一下子就挣了6万多元。看到养鸭带来的丰厚回报,乡亲们纷纷上门拜师学艺,她将自己积累的养鸭经验印刷成《养鸭好帮手》的小册子,无偿赠送给养鸭户。为降低乡亲们的养鸭风险,自愿当起了“技术顾问”和管理员,在她的带动下,周边有十网几户农民发展起了养鸭业,每月出棚肉食鸭十几万只。
5月,莒县养鸭协会正式成立,广大养鸭户推选她为会长,当年就发展会员200多户,分布在刘官庄、夏庄、洛河、峤山、寨里等乡镇。为更好地给会员提供优质服务,她压缩了自己的养殖规模,一心扑在为养鸭户服务上。为解除养鸭会员在技术方面的后顾之忧,协会常年聘请沈阳农大和广西农大的教授担任顾问,邀请他们来我县举办鸭农培训班,先后培训鸭农5200人次,召开技术交流会6次。并从畜牧兽医学校招聘技术员,常年在养鸭棚中现场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协会还定期网组织养鸭户到外地参观学习。当了解到部分困难户想养鸭却没有资金建鸭棚的情况后,她及时伸以援手,拿出4万元帮助养殖困难户建棚,还为10多户无偿捐助建棚资金2万元,还协调农村信用社对有一定困难的养殖户给予小额贷款扶持。超级秘书网
现在,莒县养鸭协会会员已发展到多名,养鸭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在协会带动下,全县已有5000多户农民从事养鸭,每年可为农民带来1.2亿元的纯收入,养鸭业的迅速发展也吸引了新昌食品、六合饲料等多家相关企业落户莒县。10月3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后,多次组织会员学习,大家认识到,合作社在法人地位、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服务内容和扶持政策上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于是,在3月11日,在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到工商局注册成立了莒县最早的农民养鸭专业合作社,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体味过创业甘苦的已带领乡亲们踏出了坚实而又宽阔的致富大道,在充满商机和挑战的商海中,她正以满腔的热情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全力加快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
李国林
元谋是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特别是制糖和造纸等一批国有企业在国家贴本,企业亏损,工人下岗的情况下相继破产后,工业经济跌入低谷,县域经济由于缺少工业经济的强劲支撑,发展严重不足,经济总量偏小,致使我县长期处于弱势经济群体县的行列。
面对下岗工人增加、农民收入下降、财政增长乏力,经济发展跌宕起伏的严峻局面,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县委政府以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富民、工业强县”的发展理念,深入挖掘资源优势,以建设绿色元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把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加工作为发展乡镇企业的目标定位,运用创新的手段,闯出了一条以“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的组织机制,不但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开展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而且把发展企业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围绕农业和农民办企业,一大批集农产品精深加工、冷藏保鲜、包装储运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应运而生,形成了农产品生产加工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加快了我县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年,全县协会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家,营业收入达万元;带动农民万多户,户均增收元;带动农民生产种植万亩。乡镇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比年增长;现价工业产值万元,比年增长;占全县工业总产值万元的;实现现价增加值万元,比年增长,占全县万元的;实缴税金万元,比年增,占全县财政总收入万元的。××年我县乡镇企业非公经济荣获全州综合指标考核一等奖。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主要抓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以协会为基础,积极扶持发展协会型加工企业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具有连接千家万户,实现生产加工与市场对接的优势。我们在认真总结几十年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以能人为骨干,创新出以“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为组织模式、“好品种+订单”为经营模式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路子,从而把农民生产、企业加工、公司销售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了生产加工利益双赢。协会的特点是以懂生产、会经营的农村能人为核心,群众平等自愿参与的自我服务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是联结群众组织生产,把群众互相教、互相感染、提供服务的作用发挥出来。但有先天的不足,就是不能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运作。公司是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经济实体。我们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方式,帮助协会依法组建相应的公司,以公司作为市场主体,代表协会开展对外经营与合作,解决了协会无法解决的法人地位、融资签约、产品质量申报认证等现实问题。协会通过公司,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与市场紧密衔接,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沟通融资渠道,理顺与其它企业或经济组织的经营合作关系,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地成为组织生产、服务农户、连接市场的龙头。经纪人作为协会与公司之间的核心人物,就协会而言是组织领导者,就公司而言是法人代表、管理者,协会和公司通过经纪人,使群众的生产、加工与市场实现顺利对接。
为加快协会型企业的发展进程,我们除在全县积极引导推广“三位一体”模式外,还确定户重点扶持的经纪人,实行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经纪人制度,从政策、资金、科技服务上重点给予支持,促使他们依托协会组建公司,发展加工企业,同时对那些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科技水平、有市场前景和对群众生产有较大牵动能力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使其尽快成为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如:中山果业协会,以果润园艺科技发展公司为经营实体,以协会会员和公司基地生产的产品打造出了绿色无公害品牌,加工、包装后进行网上销售,使会员农户稳定增收,企业利润有效增加。再如元谋县龙眼葡萄产业科技协会,以金珠有限责任公司为市场开拓的龙头,年加工销售农产品的产值达余万元;为扩大公司经营规模,增加农民收入,金珠公司与昆明晨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兴建净菜加工项目,每年向晨农公司提供一万吨的净菜产品,今年十一月可建成投产,预计年利润可达万元。目前,全县象以上的协会型企业已发展到家。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扩大招商引资,引导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
按照我县乡镇企业的发展定位,我们在实施国退民进战略,不断给私营工业企业腾空间,采用破产、兼并等手段,对机制僵化、包袱沉重的国有集体企业进行改革改制,盘活国有资产的同时,以优惠的政策措施、深入细致的服务招商引资,支持重组、创建的非公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并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发展农村专业生产协会,以协会组织千家万户的生产解决企业原料供应的问题,使企业与协会形成了相互依存、密切合作的关系,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保证农民获得较好的生产效益,才能确保协会和企业的协调、持续发展版权所有。如:收购原破产国有企业苴林糖厂而创办的龙川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食用酒精一万吨,农民每年可获得原料销售收入多万元,已成为带动万亩薯类生产种植的加工型龙头企业,除县内创办专业协会为其组织生产加工原料外,还影响带动了周边县的农村群众为企业提供生产加工原料。投产两年来,实缴税金万元。目前,龙川江化工公司正在筹建一万吨二氧化碳回收、五万吨有机复合肥生产项目,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此外,我县与北京汇源果汁集团合作的蔬菜精深加工项目已进入了实质性工作阶段,项目建成后,将对我县绿色果疏的生产、加工及销售产生强劲的推动力。
三、鼓励支持优秀创业能人,投入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
想方设法引导县域内的个体私营企业和各种经济实体,在有了基本原始积累后,放眼国际国内市场,从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把资金投入绿色食品加工业,实现“二次创业”。我们采取工商、税收等政策倾斜,降低门槛,运用科技、农业综合开发等投资项目扶持,筹集财政贴息资金支持等方式,以及在户口迁移、子女就学方面的优先照顾,激发了一批非公经济创业能人,他们选准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项目,毫不犹豫地把原始积累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发展中,促进了加工企业总量的增加,带动了农民快速增收。浙江黄岩县人辛学镇,××年只身到我县租种农民的土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哈密瓜、精品小西瓜,赚到钱后,在优惠的政策和开放的环境感召下,他带头创办了精品瓜开发协会,已在四个乡镇发展农户会员余户,种植精品瓜多亩,露地栽培亩产值达元,大棚种植亩产值余元,协会创办的顶瓜瓜公司年利润实现万元。由创业能人兴办的利民脱水蔬菜有限公司、欣欣绿色食品有些公司和林峰绿色食品有些公司,按“三位一体”的机制组织了协会,建立了稳定的公司发展的原料基地,带动群众开发种植小香葱,脱水加工的产品主要销往德国、荷兰、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年创汇万美元。
四、转变职能,强化服务
在推动协会和企业发展进程中,我们始终以积极扶持,周到服务为原则,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为提高企业经纪人开展培训服务。县委政府每年都要举办一期非公经济创业能人培训班,请专家学者为他们讲授政策、法律、金融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每月的日,是协会会长、企业经理和经纪人的信息交换、发展情况交流日,县委政府的分管领导积极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帮助协调改进,县委政府有关经济工作的重要会议,都邀请他们参加。此外,我们还组织有典型、有代表性的企业协会负责人到山东、广东、深琛、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开拓视野,有位经理会长还组织到日本、泰国学习考察。通过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要求职能部门积极为企业和协会提供窗口服务。帮助理顺管理机制,提供信息,积极为企业办理项目申报和产品认证。在职能部门的帮助下,已有个企业的个产品获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检测认证。三是千方百计为协会开拓国内外市场。去年,我们与省外经贸厅联系协作,在他们的支持下,在昆明为我县协会型企业的反季蔬菜产品专门举行一个推介会,五国驻昆领事及国内外余名客商参加推介会,使出口蔬菜品种销量大幅上升。此外,我们组织了六家协会型企业的会长到泰国清迈、曼谷举办元谋蔬菜水果产品推介会,为协会型企业产品的出口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1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
只有让农民掌握了农业技术,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农民增收。农业技术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可以通过建立示范地,推广农业技术。例如,农产品谷子示范地白道村,管辖4个自然村,260家农户,建立示范地6.67hm2。在该地推广农业技术工作中,一共选了10个科技示范户成员进行指导与培训,通过举办学习培训班15期讲授技术课次,培训新型农民150人次,发放各种技术100份,并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16次,解决农业技术疑难问题11种这些活动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2加强农民带头人培养,以强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有些地方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就是无法带动农民形成产业化规模经营。主要是因为缺乏农民带头人,缺乏示范带动的作用。因此就需要加强农民带头人的培养。从传统的技能培训转移到素质培养上来,例如在独山镇的每个村选择3~5名文化程度高、热爱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一个生长季节、一门专业技术的培训,这样就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农民技术员。第2年再进行一些后续行动,就培养了一批农业的带头人。让这些农民技术员组建一个专业的技术协会,专业的技术协会主要根据农民实际困难开展多形式的服务活动,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服务。在农村加强农民带头人培养,既可以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的问题,还可以让这些人发挥带头作用,引导本镇农民学习新技术进行生产活动。
3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
现阶段,存在农民对农业新技术运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经济利益上没有看到实际效果,而且现有的农业技术没有遭遇挑战,农民使用新技术还要学习,现有的技术早已掌握熟练,因此,很多农民不愿意改变现状。所以需要通过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来督促农民使用新技术进行生产农产品。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需要明确规定对质量不合格的农产品坚决进行适当程度的抵制与打击,从而使农民感觉到现有的技术无法满足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感受到压力与挑战,进而学习新的农业技术,运用新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帮助农产品开拓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4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一定的阻碍与挑战,但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开拓农产品的市场,就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克服困难,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实施与落实。
作者:吕友国 单位:荷叶镇农技站
关键词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科学素质;新农村
经过30年的发展,农技协在农村科普工作中的优势逐渐发挥出来,农技协也逐渐成为农村科普最有效的途径[1]。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农技协的科普功能,需要通过建立科普示范基地、培育重点协会等方法,根据每个农技协的各自特点,积极帮助、引导农技协的科普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由自发型向自觉型转变,由零散型向系统型转变,由随机型向计划型转变,使之成为最重要、最有宣传影响力的农村科普骨干队伍。但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扶持,切实采取措施创建农技协发展的良好环境。
1 要充分认识农技协的农村科普功能
农技协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农民群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伟大创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于“民办、民管、民受益”组织原则和组织优势,农技协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科技进步方面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逐渐成为我国农村推广普及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更因为它是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自愿组合、独立发展的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在经营服务体系等组织形式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而成为新时期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分发挥农技协的积极作用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并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但新形势下农技协的重要作用还未被充分认识。有些地方缺乏对农技协的足够研究,对其地位、性质和潜力的认识不足,不能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去看待农技协的组织建设;同时,又缺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宏观指导,以至于国家和省、市有关扶持农技协发展的优惠政策没能落实到位。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技协工作的认识,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在通盘考虑地方的农村改革和发展时,把农技协建设纳入进来。要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农技协的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农技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规划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时,研究制定出各种配套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扶持和管理,鼓励各个农技协因地制宜、自主自愿地选择多类型、多元化、多层次的不同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还要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3]。
2 加大资金扶持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每一个发展后劲不足的农技协都是由于缺少资金支持这个普遍的根本问题,许多协会甚至因为没有经费而无法正常开展活动。农技协的章程通常都约定会员有缴纳会费等义务,但实际上,由于会员的主要产品都集中在种植、养殖业上,会员收入较低,从而缴纳的会费很少,通常只是一小点象征性的金额,协会自身的获利空间也很狭小,难以发展为强有力的经济实体,大多数农技协的会费等自身的收入是无法支持协会开展活动的。但从国家发展的层面来看,农技协所从事的一部分工作,甚至大部分工作,是社会公益性的科普活动,应该得到国家的科普经费支持;农技协所从事的非盈利性技术经济活动和相应的产业开发,也应享受政府给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公共财政补贴,以及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龙头企业、民营经济的相关优惠政策。要设立专项经费扶持农技协发展,对新建和发展较好的协会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县财政除要视财力情况安排一定的农技协专项工作经费外,还要积极协调,帮助他们争取国家和省、市财政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专项经费扶持[4]。
2006年起,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实施科普惠农计划,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0.5亿元,到2011年,已先后表彰奖励了3732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1596个,带头人1688个,科普工作队40个。其中对基层农技协直接投入资金达到了6.26亿元。在获奖科普示范基地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技协组织,支持和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农技协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农技协组织队伍蓬勃发展。因此,有条件的地方还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融资新机制,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到农村促进农技协发展,甚至可以激励激励个人和企业与农民合作成立农技协,尤其要重视加强宣传报道,积极争取上级的关注、重视和支持[5]。
3 具体到人才能够落到实处
农民是需要得到帮助、扶持和教育、引导的。尽管上级有关部分已经制定了很多积极的优惠政策,也逐渐在加大财政投入的扶持力度,但很多地方农技协的发展还是不尽人意。相比较而言,原来外部条件没有这么优越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技协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可以说,农技协之所以得到重视,就是因为有一大批地方农技协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才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这中间的差异就在于,工作开展得好的那些农技协,不但有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最主要的是有人在积极认真地具体负责这些事情。有些地方是农民自己有人起来出头带动广大农户组织起来行动,但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少,大量的农技协是由几个基层科协的工作人员在努力推动的,这些推动者在一个一个具体的农技协的组织成长过程中付出了很多辛劳,离开这些人的工作,就没有个别农技协的成立和发展。在进一步发挥农技协的科普功能时,也自然就需要强调把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才能够实实在在地把一个一个的农技协推动起来,发展起来,并最终形成我国农村科普主力军的农技协系统。
参考文献
[1]徐善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J].中国科技产业,2004(4):9-10.
[2]阮莉珠.试论科技传播与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关系[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编.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11-115.
[3]孔海生.我国科普投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以山东省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07:36.
一、根据我县产业发展思路和部门科普职能,积极组织申报和实施科普项目
20__年,向中国科协申报了燕门拖拉养猪协会贾图“全国科普带头人”推荐表彰项目;向省科协、省财政厅申报了“××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活动”、燕门乡茨中村“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向州科协申报了“申请解决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科普设备购置资金”的项目。年度共申报4个项目,其中2个项目已得到立项扶持。一是“茨中村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得到立项补助5万元,在项目实施中,县科协严格按照县政府批复的实施方案,在茨中村修缮田间配渠水利工程1000米,制作了18㎡的科普宣传栏。二是“××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活动”项目得到立项扶持8万元,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宣传活动10期,发放宣传册子1500张(册),开展专家讲座10期,举办农户培训班10期922人次,购置了部分硬件设备。
二、加强农村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科技培训是县科协的主要工作,在人少、经费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短期及“农函大”培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科学养鸡及预防、科学养猪及饲料配方、核桃嫁接、种植重楼、当归、秦艽、羊肚菌、蔬菜种植、糕点制作等九个专业的农村实用技术短期培训28期,受训人员5050人次。举办了蔬菜种植、兽医、核桃嫁接、葡萄种植、小型农机具维修、养猪、养禽、养蜂、畜产品加工、养牛、农家经营、服装剪裁、中草药种植、食用菌种植等14个专业16期农函大培训,招收学员490名。培训结束后,统一安排考试考评,考试合格率达98。超额完成了培训任务。在培训当中,县科协聘请县级科技部门退休的老专家,长期从事农村科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授课,强化县乡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的联系,提高科技服务的实效性,为今后组建县级“科技服务工作队”奠定基础。在培训的方式上,我们采取了以围绕所实施的科技项目开展培训为主,以农民生产生活急待解决的技术需求开展培训为主等方式,把参训人员直接带到田间地头,带到果园里,带到猪(牛)圈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很直观地结合起来授课,用朴实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为农民解决经常碰到的又一时难以解决的农业技术问题,用最简单的办法,最低廉的费用,解决最实际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加强科技宣传,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科技文化素质
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日全食”宣传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一是协同县科技局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宣传周”活动。以节能减排,科技常识宣传为主要内容,展示科普图片28份,发放科技知识材料1000多份,参加人数达5000多人次。二是根据州科协对做好20__年“科普日活动”的部署要求,以“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知识”、“地址灾害及防灾减灾知识”、“倡导科学用能”等科技知识的宣传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全国科普日”的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900份,张贴科普挂图50张。三是积极做好“日全食”科普宣传活动。此期间,县科协、县科技局以发放科普宣传资料、播放科普光碟等方式进行科普宣传活动,发放了云南农村科普报4080份、日全食宣传小册子5200份、观测日全食注意事项小册子(由县科协、县科技局整理印发)1000份、云南省科协科普大讲堂光碟8碟以及观测日全食专定眼镜700幅。云南天文台专家向广大机关干部和群众讲解了有关日全食的天文知识,参与群众大约6000人次。
四、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学会工作发展,努力探索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方法
根据省、州各级科协“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促进科技服务经济”的要求,做好对我县农技协的调研和发展工作,在对原有农技协组织加以引导、梳理活动规程的基础上,对于在目前产业结构调整中涌现出来的,要求以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或技术服务团体的形式带动广大农户共同创市场促增收的村组,帮助建立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力争在产业配置条件较好的地区,将分散经营的农户以协会方式联系起来,以一定规模开发市场,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一年来,新发展羊拉苏鲁村民蔬本文来源:文秘站菜水果合作协会、奔子栏镇书松村花椒核桃种植及其加工合作协会、燕门乡养猪合作协会、燕门乡茨中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协会、拖顶村土鸡养殖专业合作协会共5个农技协。
学会作为科协的基层组织,是科协联系和服务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县共有3个县级学会,县科协结合年度科普任务和科普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对相关学会的联系和沟通,求得业务主管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以各自部门的业务工作为平台,发挥技术专长,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科技支撑经济的目标。年内,先后从农学会等抽调科技人员配合县科协开展科普宣传和农民培训工作,发挥了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一年来,县级学会基本上做到了按照 章程办会,发挥了科技人员应有的作用。但学会工作仍然是我县科协工作的薄弱环节,很多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科协具有“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能,是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加强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体现党委政府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县科协计划在20__年元旦前对各行各业科技人员中的业务骨干、贡献突出或特殊岗位勤奋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进行走访慰问,征求他们对全县科技事业发展的呼声和建议,并及时向县委政府做好汇报。
五、认真开展其它各项工作
(一)根据县委的部署安排,认真抓好本部门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各阶段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活动任务。
(二)党风廉政工作。根据“党风廉政目标责任”,由党支部负责组织党员及全体干部职工坚持学习制度,经常性开展廉政教育,并将学习教育情况及时向纪委作了汇报。
(三)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了《××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量化考核责任书》、《20__年××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行业目标管理责任状》、《××县县级机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创建“平安县”目标管理责任书》以及《安全生产责任书》等相关要求的学习内容并安排专人负责。
六、存在的问题
(一)科普项目少,投入力度不够。虽然,州县两级的科普投入逐年有了增加,解决了科普工作中的很多具体困难,但依靠每年累计投入才十来万元的经费,实现一个贫困地区劳动者科技素养提升和各种先进技术的引进推广难度大。
(二)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发动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调动工作积极性做得不够好,成效不够明显。
(三)科协很多工作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下乡次数多,急需解决一名驾驶员编制。
(四)科普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对科协机关干部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高,需进一步加强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以提高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
七、20__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科普组织体系建设,增强科协服务功能。结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抓好乡、村两级的组织体系建设。争取形成“以基地为中心,以协会为依托,以乡(镇)科协为主体,以科技示范户为重点”的农村科普网络。
(二)加强与各部门的团结协作,进一步做好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工作。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任务,使实施《刚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密切配合,扎实工作,推动社会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三)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好各种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科技意识。
(四)以服务“三农”为重点,扎实开展科技培训工作。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科技需求,开展好“农函大”培训和各种短期实用技术培训。
(五)加强学会、农技协的发展与管理。围绕我县产业培植思路和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发展一批在农村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专业技术协会,同时要做好原有各种农技协的巩固和提升工作,使他们充分发挥带动全县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作用;加强县级学会的管理,以切实可行的制度来落实管理,从建章立制入手,从经常性的活动入手,让学会工作步入正常化的轨道,引导学会工作健康发展。完善县级科技人才信息库,动员科技人员积极在有关刊物及新闻媒体上发表刊登科普作品,开展学术交流,反映科普工作情况。
(六)积极开展农村科技示范推广、科技扶贫活动。申报和实施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科普示范村”等科普项目。以实施科技项目为契机,强化各乡各村科普阵地、基地建设,提高农村科普功能。
(七)积极做好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继续开展科普示范学校、“大手拉小手”等科技传播活动。
(八)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严格按照目标责任要求,切实抓好党风廉政责任等相关工作。
一是财政投入不足。“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10万元,2011年国家投入机具补贴资金420万元,市县投入资金甚少,与农民对农机具的需求相比远远不够,制约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我县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仅50余人,不仅缺口大,而且还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三是农机服务市场不完善。农机作业服务的组织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网络不健全,不能满足农机作业服务产业化的要求。
农机化发展对策
强化项目带动,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实施好购机补贴。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要加大补贴范围,扩大补贴品种,以满足不同作物,不同地方的农民需求。建议安排购机补贴项目时,应按5%~10%安排相应的培训工作经费,确保农机补贴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农机推广经费的投入。要切实保障农机化推广机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加强基层推广机构基础条件建设,确保推广工作正常运转,同时要科学谋划项目,发挥项目带动作用,促进农机化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推广机构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机公共服务能力。
提高农机人员素质
要确实加强农机人员的培训力度,及时组织农机人员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农机技术培训和考查学习,提高农机人员业务水平。同时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农机技术力量,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队伍,更好地为我县农业生产服务。
建立健全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
为了搞活农机市场,扩大作业服务领域,增加农机经营收入,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我们以乡、村两极农机服务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管理,经营,服务三位一体的原则,建立五营蔡河村、云山乡云山村农机协会两个农机协会,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进行农机大户优化组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队长负责制,坚持以农为主,多种经营,有偿服务,实施作业质量标准和收费标准,积极组织开展耕作、运输、打碾、灌溉、维修、零配件经销等多项服务。农机作业组织是以农机大户为主体开展各项农机作业,能够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配套率、质量效率,能够达到普及推广、安全监督管理和技术保障效果,更能增强农机经济社会效应。
促进土地流转,加快农机推广步伐
我县土地流转完成总面积0.39万hm2,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实施,连片梯田面积逐年增加,对于发展大中型农机动力机械进田作业提供便利条件。今年拟在云山乡高党村完成土地流转面积26.67hm2,流转土地全部实施机械化深耕深翻和机械挖坑,对推广机械化耕作起到推动作用。
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使用,促进农民增收
1.围绕农机协会宗旨,积极开展工作
通化县农机作业协会是由农机管理和专业技术部门、农机联合体、农机销售和维修部门、农机大户、种田大户等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集学术性、专业性、行业性和实用技术性为一体的非盈利性社会团体,其业务主管部门为通化县农业局。由通化县农机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协会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同时接受通化县民政局的监督管理和县科协的工作指导。协会成立的宗旨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致富目标,充分发挥协会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全县农机化作业水平,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
2.努力创造条件,增强协会实力
通化县农机作业协会是一个协作组织,为了使协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开展工作,就必须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不断完善和增强协会力量。协会一方面广泛地吸收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入会,加强人才储备,发挥会员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是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关系,争取他们对协会项目、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2008年协会利用购机补贴项目购置了二台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作业机具,经过多方面努力,现在协会有了较好的办公及工作条件,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3.建立农机技术宣传培训平台,发挥农机协会会员的合作能力
农机协会成立后,创办了协会技术资料室,及时地宣传国家的农机化政策,介绍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和农机使用知识,总结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为会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达到互通信息,共同提高的目的。几年来共印发宣传资料1600余份,收集技术图片2400余份,先后举办3期农机工作人员和机手代表参加的培训班,宣传农机化形势、政策,介绍国内外、省内外的农机新技术和通化县推广的新技术、新机具,讲解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共有190余人参加培训,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高了农民培训和农机安全管理的意识,促进了全县农机事业健康发展。
4.加强“两新”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协会成立以来一直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农机新技术是实现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实现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协会从通化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协会人员的技术优势,加强耕整地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引进了一台80马力拖拉机和配套的整地机,该机能一次完成三行的灭茬、旋耕、起垄作业,以解决通化县灭茬和起垄相脱节,容易引起春旱且耕层浅的问题,使该机一次可完成灭茬、旋耕、施肥、起垄和镇压全部作业。增加了作业收入,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此外协会还组织会员进行了水稻盘育苗机械抛秧、插秧、水稻机械化收获、土地复垦等作业,仅2009年春季旋耕灭茬作业8万余亩,都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建立信息网络,积极为农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