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收支论文

财务收支论文

时间:2022-12-07 05:43:38

财务收支论文

第1篇

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作为两种不同审计类型,在我国审计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了各自不同的作用。从现代审计历史来看,审计的类型有多种多样,早期审计多为弊端审计,后来又出现了资产负债审计(也称信用审计),进而发展成财务报表审计,这些都属财务审计范畴。国家审计产生以后出现了财政审计,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绩效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在全面总结荷泽地区干部离任审计的经验后,于1997年中纪委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1999年5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2000年12月26日审计署以审办发〔2000〕21号文形式颁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2001年2月1日以审办发〔2001〕7号文件形式颁发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从而确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审计上的地位。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类型与以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二者在经济监督中的作用。一、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相同点(一)二者产生的动因相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是审计产生的动因。因为无论是古代王室审计、官厅审计,还是现代国家审计;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无论是政府内部审计,还是企业内部审计,其建立都是以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为基础。受托责任关系是资源占有人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使用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而审计则是受托责任关系能够顺利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由于资源占有人要对所委托的资源进行管理和监督,受托人要向委托人证明自己有效管理和使用资源的情况,而审计人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双方当事人,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为受托责任关系双方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审计人为了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证明受托人履行合同责任的情况,就产生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二)审计的主体相同经济责任审计虽然设立了专职的审计机构,但是,在日常审计中其审计的主体仍然是审计体系中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更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可见,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审计的主体都是相同的。(三)审计程序相同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程序是一致的。二者都需要经过审计计划或委托、审计准备、审计实施、编制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六个阶段。只有实施这样的审计程序,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审计项目。(四)审计范围相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或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计监督行为。而财务收支审计是对国有经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实施监督的行为。从二者的审计定义可以看出,二者的审计范围是相同的。它包括市(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单位。二、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一)审计目标不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对责任者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有关经济活动负有的责任进行审计,加强对责任者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责任者的经济责任,促进责任者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职责。其重点是对责任者经济责任的评价。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标包括五个方面:1.存在或发生。是指审计要认定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是否存在,损益表所列的各项收入费用在会计期间是否确实发生。2.完整性。是指审计要认定在会计报表中列示的所有交易项目是否都进行了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报表中反映。3.权利和义务。是指审计要认定在某一特定时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权力,各项负债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4.计量与计算。是指审计要认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等会计要素是否正确计量,是否按适当的金额进行核算,相关的计算是否正确。5.揭示和披露。是指审计要认定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加以分类、说明并在会计报表上反映。财务收支平衡的最终目标是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其重点是检查。(二)审计对象(审计客体)不同依据《县级以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市(县)辖区直属的党政机关正职领导干部,以及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正职领导干部(包括主持工作的负职),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正职领导干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国有金融机构的法定代表人。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是行政机关、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责任人,而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三)审计的内容不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支、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政、财务收支的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重大决策的合规性和科学性;个人是否有违反廉政勤政规定的行为;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是:1.资产审计。是对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2.负债审计。是对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3.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审计。是对企业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基金、结余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4.损益审计。是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结余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审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四)审计的目的不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在查明财政、财务收支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基础上,查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等;分清领导干部对本部门、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不真实、资金使用效益差以及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问题应当负有的责任;查清领导干部个人在财政、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领导干部勤政廉政规定和其他违法乱纪行为。从而达到确定其经济责任,评价其工作业绩的目的,为组织、人事、纪检部门提供使用、管理和评价干部的参考。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审计,揭露其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目的的区别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而财务收支的目的是纠偏和服务。(五)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指标评价、内控制度评价、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评价等。经济指标评价又包括收入任务完成率、资产增值、保值率(目标完成情况指标),财政收入真实率(真实性指标),共商税收成本率(效益性指标)。内控制度评价主要是评价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评价主要评价个人是否遵守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评价,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技术指标的评价,引导被审单位的经营行为,帮助被审单位寻找差距及产生的原因,促进被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主要包括:1.反映单位效益状况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2.反映单位营运状况的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等)。3.反映单位偿债能力状况的资产负债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三、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的联系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内容与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致性,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利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成果。这是因为,在审计程序上二者都经过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阶段。在审计方法上二者都利用了现有审计的手段和方法,如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在审计内容上二者都是对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因此,在轮审的前提下,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充分利用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积累的财务收支审计资料,只有这样,经济责任审计才能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2篇

摘 要 无论何种单位类型,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都是单位应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保证经济安全、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变得越来越艰巨。尤其是自收自支性事业单位由于其特殊的单位性质,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不足,更是加重了财务风险的发生指数。基于此,本文立足于自收自支性事业单位,对财务风险管理展开论述,希望有助于自收自支性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管理 防范

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综述

(一)何谓“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指自筹预算的事业单位,有稳定的收入,其收益归该单位所有,支出也由该单位负担,经费自给性较强。有结余不用上交国家,有缺口国家也不给予弥补。但是,该类事业单位又尚不具备企业的管理条件,其管理实行以收抵支、经费自给的模式。

(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除了受政府委托,提供公共产品,承担一定的社会公共职能之外,还会通过利用自身优势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以取得经济收入。此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作为独立法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行政与民事责任也会在资产与技术等方面进行经济投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也逐渐出现资金管理分散等问题,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同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效防范与管理财务风险,不仅能提高单位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有效增强管理者的风险意识,还能为迎接市场挑战增加实力。

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单位管理者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我国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意识相对缺乏,并未对此引起足够重视。直接导致单位在选拔财务人员时不规范,使得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常常在日常工作中出现偏差,给单位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另外,意识的缺乏还使得很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仅是负责简单的财政支出记录,没有充分发挥财务作用。

(二)内部控制机制存在财务风险隐患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特点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无论何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均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实现通过内部控制有效手段将财务风险约束在可控范围之内。目前,虽然很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内部控制机制,但是却不甚完善,执行力度也不高。比如,资金支付、项目投资、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融资、不相容制度相分离、授权审批等机制都缺少必要的控制与监督。在整个内控机制中,“领导意志”等人为因素起主导性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不规范的财务行为的一种纵容,容易形成财务风险隐患。

(三)财务决策不够科学性

当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在财务决策时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在决策中多是依靠个人主观经验,过于追求决策速度。对其他部门的监管也并不适应。种种情况直接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面对资金运用时,无法实现合理筹划。不仅给单位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还间接影响了其偿债能力。从而造成财务风险隐患,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不良后果。

(四)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

一个单位的有效运转,离不开良好的内部监督,其不仅有利于整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而且对财务风险防范与管理都具有直接作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同于其他企事业单位,因此,其内部监督机制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直接照搬。然而目前,我国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机制过于落后,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步伐。同时,也正是由于其内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极易造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薄弱之处,为财务风险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分析

(一)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笔者认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若要有效防范与管理财务风险,首先应针对工作全过程,结合单位性质与特点,建立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该机制以实现财务风险的预警、追踪、监测,单位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信息对关键风险控制点进行分析。由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之中,因此单位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可过于死板。倘若单位的财务风险较高,那么应设置相对较低的报警点;倘若单位的财务风险很低,则可以设置相对较高的报警点。

(二)通过控制关键环节,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笔者认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除了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之外,还可以通过控制关键环节来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经笔者分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详见表3-1。

(三)加强单位管理者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若想从根本上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就应具有敏感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这种防范意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详见表3-2。

(四)加强财务核算与监督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控过程中,还应加强财务核算与监督。改变以往的“统收统支”的管理习惯,不仅要编制财务预算,还应将财务预算与部门预算相结合;资金运用与款项给付之前要制定“用款计划”。同时,加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制定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内控机制,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要对单位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进行监督,严格查处违反事业单位财务法规与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

四、综述

在宏观经济环境日益发展与完善之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逐渐出现了资金管理分散、内部监管不善、管理人员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等诸多问题。在此情况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与必要性。不仅能有效降低单位所面临的潜在财务风险,还能为单位迎接市场挑战增加实力。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发展与完善,对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控制财务风险关键环节,提高财务人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管理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财务核算与监督,综合提高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美香. 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防范.时代经贸(下旬刊).2011(09).

[2]白玲. 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防范.商业经济. 2009(02).

[3]翟忻. 关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吉林农业.2010(12).

[4]柳玉凤,柳安琪. 浅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现代商业. 2011(21).

第3篇

一、财政可持续性

凯恩斯主义问世以来,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得到重视,各国政府规模及经济介入程度不断加大,这一方面提高了政府对经济体的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也为政府收支缺口埋下了伏笔,进而可能演化成政府债务危机。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收支缺口是否可持续成为必需尽快予以明确和深入研究的问题。财政可持续性是指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地区的财政存续状态或能力,其实际研究的是政府债务清偿能力问题。当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时,财政就是可持续的。反之,财政就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就政府主体而言,财政可持续性和债务可持续性一般是通用的。政府主体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合理,就可能会引发巨大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进而导致经济崩溃。因此,准确地认识和判断财政可持续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总体而言,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央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上,而没有把视角投向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上,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因《预算法》规定不能发债而导致债务数据缺失。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地方政府在新的一轮经济建设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兴建地方性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建设等。正因为此,考察地方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可持续性就十分有必要了。

二、理论基础

(一)“公共财政收支缺口成本异化”假说

关于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可持续性的研究一直是我国财政领域的研究空白,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地方政府受《预算法》约束,不能自行发债,从而不存在着负债数据。但是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其收支缺口必然要求有额外资金的注入,不能形成债务,那就需要由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进行补充。因此尽管不存在理论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债务,但仍然可以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视为地方公共财政收支缺口引致的债务。

正如获得债务的成本是利息支出,地方政府获得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也是需要一定成本的。我国现行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体系中,大部分转移支付项目都需要地方政府予以资金配套,地方政府提供的配套资金就可以视为获得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的成本,而这些配套资金是列示在公共财政支出上的。

另外,由于目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分配机制还不够透明、公正,中央特别是各部委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和审批上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地方政府为争夺转移支付资源,尤其是专项转移支付资源时,往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在部委公关上,这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跑部钱进”和北京上万家的驻京办。这些诸如“跑部钱进”的费用、驻京办的主要费用,也都是要计入到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中的。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通过获取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而非债务融资的方式弥补公共财政收支缺口,其面临的类似于债务利息的成本会计入到公共财政支出中。这就是本文提出的基本假说——“公共财政收支缺口成本异化”假说: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缺口由承担着“债务角色”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进行融资,“债务利息”对应的是地方政府为获取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而付出的成本,这些成本会以项目配套资金、“跑部钱进”费用、驻京办费用异化到公共财政支出中去。

(二)跨期预算约束下的财政可持续性

跨期预算约束下的财政可持续性的原理是:可以允许政府在某一时期发生赤字,但在足够长的时期内,政府的跨期预算约束必须得到满足。即现存的债务存量必须等于未来时期内政府预算盈余贴现值之和。根据Hakkio、Rush(1991),Quintos(1995)的跨期预算约束理论构架,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可持续性可以通过检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支出(包含异化的融资成本在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来判断。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是可持续的;反之,则是不可持续的。

三、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可持续性检验

(一)财量的统计描述

为消除绝对量数据方差偏大的不良影响,本文采用相对量数据,即用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公共财政支出占该地区GDP的百分比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1952-2011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介于4%-35%之间,呈现出富裕省份的财政收入占比较高,贫困地方的财政收入占比则相对较低。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职能越大的省份,相应地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越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富裕地区的财税信息化程度更高,征管效率更强,从而每单位GDP提供的财政收入就更高。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介于8%-66%之间,呈现出贫困省份的财政支出占比较高,而富裕省份的财政支出占比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地方财政支出中有一部分是由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提供的,贫困地区较富裕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相对较多。其中属于异常值,其边境地区、民族地区的特性使其财政支出严重依赖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财政支出占比年均高达65.8%(其中2011年为125.1%)。图1是部分代表性省份的公共财政收支情况。1994年分税制改革显著地改变了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状况,由之前的普遍收大于支改变为之后的收不抵支。

(二)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了三类方法检验地方政府财量的平稳性:标准(个体)单位根检验、允许结构变化的标准(个体)单位根检验以及面板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的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对31个省份的财量进行标准(个体)单位根检验(ADF检验,Phillips-Perron检验,DF-GLS检验,KPSS平稳性检验)。(2)考虑到1994年税制的结构变化容易导致单位根检验失效,为稳健起见,继续对31个省份的财量进行允许结构变化的标准(个体)单位根检验(Zivot-Andrews检验(1992)和Clemente-Montanes-Reyes检验(1998))。(3)在单个省份财量数据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对31个省份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CIPS检验(2007)),进而得出更为确切的财量的平稳性质。

上述三种检验结果均表明,公共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支出序列都是单位根过程,即为I(1)序列。

(三)协整关系分析

在得到公共财政收入面板序列、公共财政支出面板序列均为I(1)过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验证公共财政收入与公共财政支出之间是否具有结构性的长期协整关系,这也是用以判断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可持续性的基本结论。

本文使用Westerlund(2007)提出的面板序列协整关系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无法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与公共财政支出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即从整个省级面板的角度考虑,地方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是不成立的,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是不可持续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缺口成本异化”假说的基础上,结合跨期预算约束理论,本文采用面板序列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支出的长期协整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全时间段(1952-2011年)、还是分税制为节点的前后时间段(1952-1994年和1995-2011年),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支出之间都不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这说明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是不可持续的。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收支缺口随着时间推移存在着日益扩大的隐患,反映出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日益依赖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现实。因此,改善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减轻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是我国下一步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

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提高地方政府公共财政可持续性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到我国现实国情,并结合政府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逐步推进。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举措:

(一)明确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按照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一是属于全国性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中央全额负担,以保证法制、法令统一。二是属于面向行政区域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支出责任由省、市、县政府分别承担,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三是属于不同级次政府共同管理的事务,要区别不同情况,明确各自的管理范围,分清主次责任,对具有跨地区“外部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支出责任,由相关地区与上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分别承担。

(二)适当调整主要税种收入的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结合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调整,以理顺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为着眼点,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收入划分,适当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可以研究考虑的是:配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适当调整增值税中央——地方分享比例;规范土地资源类收入管理,明确资源类收入的归属等。

第4篇

财政学史中众多理论存在源于生产而又轻于生产的不足

本文传统财政理论的创立者,公推亚当·斯密。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中,就国家的支出、赋税、国债等问题作了阐述,提出了平等、确定、便利和最小费用的税收四原则。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在资产阶级财政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财政学之父”。

之后,萨伊、李喜图等经济学家对财政理论都作了深入的研究。19世纪下半叶,德国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瓦格纳推出了代表巨著《财政学》,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财政学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财政学奠定了基础,对以后西方的财政理论和政府的财政决策产生了较大影响。

1928年,福利经济学派创始人庇古,根据他的福利经济学原理,认为国民收入总量愈大愈好,国民收入分配愈平均愈好,他把财政视作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重要工具。庇古的福利财政理论把财政学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本世纪30年代,传统财政学让位于现代财政学,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干预经济,成为这一时期财政理论的主旋律。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供给学派、货币学派提出了与凯恩斯学派不同的财政政策主张。

作为区别于传统财政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成为现代西方财政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穆斯格雷夫等财政学家都在这个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因为深刻地剖析了决定税收水平和支出水平后面隐藏的政治背景,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其基本内容主要源于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阶级学说、国家学说等。(2)我国传统的理财观念和文化背景。(3)前苏联模式。

财政理论诸学派中居主流地位的是“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持这一观点的著述把财政定义为国家依靠其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和实现其自身职能的需要,从而由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独立出一种由国家赁借政治权力(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

持“剩余产品决定论”者不同意国家赁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观点,认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作为社会扣除的现成形式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财政分配得以发展的因素,且所有权和社会扣除是决定因素。

“社会公共需要论”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采取的分配形式。还有“再生产决定论”等等,各自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财政的范畴。

上述诸观点中,“国家分配论”的观点已被国内绝大多数财政学教材所采用,财政分配的强制性、无偿性被界定为财政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财政的作用概述为社会主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调节、控制、反映、监督财政收支和国民经济各方面的运动,具有分配职能、调节职能和监督职能。

综上所述,历代经济学家都关心和研究财政问题,并对财政理论、财政本质作了很多创造性的论述,大大促进了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诸财政理论包括福利经济理论、公共需求理论、国家分配理论等等,观点各有不同,有的差别很大,但它们也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为财政来源于生产——剩余产品或国民收入,依靠国家权力,通过税收等方式取得财政收入,实现各自的目标和任务——满足国家需要、均等分配收入、实现公共需求等等,而轻于或疏于研究财政与生产发展的直接联系。这在现代生产大分工、大协作、第三产业大发展的情况下,显然存在欠缺和不足。财政收入来自三次产业的创造,而财政支出也主要用于三次产业,特别是公共产品部门的发展。三次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则是财政收支的本质所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应该成为财政学的基础性理论,国家权力只是方便履行其职能而已。下面分成几个问题作进一步阐明。

M之中存在Mc,是改革开放对剩余价值和财政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推进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物质生产观点,只承认工业,农业、建筑业和商业、货运业的生产性,号称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国民核算制度规定只对五大部门的活动成果计算产值,对于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卫生医疗、生活旅游和国家管理等部门,统统是非生产部门,不作为生产活动,采用MPS国民核算制度,对它们规定不计算产值,作为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处理,这对比西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核算制度SNA存在极大的不同。改革开放,面向世界,深感物质生产观点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对比的需要,决心改革,确认上述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来的生产性,称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并多方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改变了我国原来第三产来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落后状况,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果,下面是我国和几个国家的历史对比材料。

第三产来占国民经济的百分比

国家19701980198519901991-1994间的一年

中国21.428.531.331.8

美国58.954.057.661.363.9

日本47.254.455.855.557.6

英国52.455.057.162.966.3

摘自《世界统计年鉴》199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相应地,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我国国民核算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引进了联合国制定的国民核算制度SNA,拓宽了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对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活动,统统作为生产活动,并计算产值,这是一个巨大的改革和变化。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基础环节拓宽了,其他再生产环节——分配和使用,也必须相庆地变化。根据三方等价原则,国民生产=国民分配=国民使用,即生产量、分配量和使用量应保持相等。同样,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生产范围划在哪里,产值指标主算到哪里,中间消耗和最终使用也算到哪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始收入和派生收入就在哪里分界。”现在生产范围拓宽了,由物质生产扩大到包括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分配和使用的范围也要相庆地扩大。过去对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生活旅游、城乡交通和国家管理等公共产品的部门,统统不作为生产部门、不计算产值,当然不能算使用。现在不同了,处了产值就要算使用,用于正常生产的臬中间消耗,用于人们消费积累的算最终使用。也就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因为生产需要享用公共产品(或称为公共服务)就要作为中间消耗,并应给以相应的报酬。这些报酬应该和生产耗用的原材料、零配件一样,作为C,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对这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报酬,例如安全服务、城乡交通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国家管理服务等,都不好直接计费,很难直接支付。世界各国都采取税收的形式,向财政税务部门缴纳,再由财政给上述公共服务部门拨款,作为“再生产”之用。税收是剩余价值M的组成部分,因而原来剩余价值M中的相当部分,在此已经不是什么剩余了,而是企业享用公共服务的一种报酬和费用。对公共服务支出这种形式上为M而裨上为C的支出,我们称之为Mc,数量很大,但内容复杂,除了为生产服务外,还有相当部分是为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服务,难以计处,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只好冒扩大国民收入总量的失误,作“政府消费”或“社会消费”外理。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在美国有国民收入之父之称的S·库兹涅茨早期的计算,在许多国家其扩大数占GDP的8.1%,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①现在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和比例。

财政收支一般都讲是剩余产品、剩余价值或国民收入的一种分配,而Mc实质上是一种费用支出,是一种偿付,是成本开支中的C,从性质上它不属于国民收入的内容,因而国家分配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公共需求理论等所讲的内容,与此不相符合,也就是扩大生产范围、对公共产品部门计算产值以后,改变了原有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从而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并且显著地表露出了原有诸财政理论观点存在着偏颇和不足。

国民经济包括无以计数的部门和单位,彼此实行社会大分工、大协作,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而有秩序序地进行。只有实行大分工、大协作,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的正常生产,取得盈利,建筑在其他众多企业大分工、大协作的基础上。否则,离开社会的分工协作,离开公共服务部门的支持,包括安全服务、交通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国家管理服务,生产马上就要停顿,处于瘫痪之中。企业享用各种公共服务,就要给以报酬,不给报酬,公共服务部门就无法存在下去。为了保证社会大分工、大协作,保证社会生产正常有序地进行,一如前说,企业采取“纳税”的形式加以支付,形成纳税双方的收支往来的经济联系,通过对公共服务部门的经济往来剖析,可以使纳税、收税者双方取得下面的共识:

(一)任何一个生产部门和单位,都享用了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凝结了公共服务的劳动,需要给以相应的服务报酬,作为成本开支中的C,公共服务不便直接计量和支付,一般采用税收的形式,使得M之中存在M。

(二)公共服务部门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有关部门劳动投入的成果,必须得到报酬或补偿,否则公共服务就要停顿,社会再生产就不能进行。

(三)公共服务部门应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促使各企业更好地发展,进一步降低中间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了上述三点共识,对于收税和纳税者双方,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和协调作用。

对于纳税者,各企业了解自己之所以能顺利生产,是因为享用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他们的产品和盈利中,凝结了公共服务部门的劳动,不能无偿占有,应该给以相应的补偿。得之于众,还之于众,从而会大大减少纳税者的心理矛盾和阻力,心诚意服地纳税。

对于收税者,有了上面的认识,确认收税主要是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报酬,不是对企业外加的额外负担,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向纳税者收税,并且和各种逃税潜心税的行为作斗争。(当然,税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再分配的份额)。收税是对过去,用税即拨款是对未来,国家财政要进一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办教育、办科学、搞好国家管理,发展社会公用事业,为一二三产来的发展,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更好的硬软环境和条件。

既如此,财政的收支与社会生产密切相联系,财政理论研究就应该反映这个实际,并进一步促进财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此,国家分配论、福利经济论和公共需求论等等,都无法说明财政收支的上述主体内容,只反映财政收支的一部分内容,不能以偏概全。一二三次产业的劳动合称社会劳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则形成了财政收支和财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作为理论建设来说,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是基于改革开放、基于扩大生产范围,大力发展第三产来产生的,一句话,改革开放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一方面作为商品二因素中的“价值”,始终和商品的“使用价值”联系在一起,它代表着无以计数、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劳务;另方面,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主要是指创造剩余价值,同等劳动在同等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产品,也就是提供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既有生活资料,又有生产资料,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讲财政学以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作为基础理论,就是讲财政理论研究不能就财政论财政,或者是仅仅考察社会福利、公共需求、国家凭权力分配国民收入等等,而是要把财政收支立足于生产,优化资源配置,落实在生产的发展上。生产发展,财源扩大,使财政与经济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当然,财政还有基他职能,如公共积累、社会福利等等,但均应以生产为中心,使财政收支建立在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上,并且对财政工作和财政理论建设,赋予更为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优化资源配置,赋于财政部门以更为重大的任务和使命

资源有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其中包括自然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资源乃是最重要的资源。有了财务,通过各类市场,可以雇请劳力、购买生产资料,以及租购各种自然资源,以弥补其他资源的配套和不足。财政部门职司财务分配,对国家资源的分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政部门决不是单纯的管收管支,平衡预算,崦是要立足于发展生产,满足需要,以优化资源分配,协调经济关系为己任,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劳动更好地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随着生产范围的扩大,财政部门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要求在如下几方面发挥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一)发挥对经济增长和产来结构的调节作用。财政收入主要来源是税收,商品税、所得税和其他税,税率提高,税额啬,企业收入会相应地减少。财政集中的财力除了作为公共服务的报酬外,还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短线产品或关键产业,对比留给企业安排和支用,结果自然不同,影响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起调节作用。因此,如何确定税种和税率,以什么方法计证,要不要采用累进制或采用什么标准的累进制计征,其中大有学问。税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用很大而且更为重要,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各方,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瞻顾发展前景,加以研究和确定。应该看到,我国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比过去大大地降低了,国家可以运用的财力,特别是用以解决重点项目、克服薄弱环节、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能力,已经明显地降低了。这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从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产业关系、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来综合加以研究和确定。

(二)发挥对公共服务部门规模结构的优化作用。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治安、城乡交通和国家管理等部门必须有一个合理合适的规模结构,而且会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不稳定,安全无保证,一切生产再生产都夫法顺利进行。现代高科技,教育是基础,必须把科技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实行科教兴国,但都不能脱离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财政拨款,大增小增或者减少,优化资源配置,使公共服务部门保持合适的比例,这要求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现有基础和发展前景有着充分的了解,统筹兼顾,科学安排,从而使财政拨款建立在促使各公共服务部门优化资源配置,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提供更好硬软环境的基础上。

(三)发挥对生产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协调作用。发展生产,满足需要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由此产生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在经济学中一直是很难解决的课题。发展生产必须讲究效率,满足需要要求注意公平,建立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二者是矛盾的统一。在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下,有不同的比例标准,过多过少都不好,要求财政部门发挥其必要的协调作用。企业财务属于企业范围,但众多财务制度是由财政部门制定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收入分配。财政部门集中的国民收入,一部分也用于社会福利,应该统盘安排,发挥其协调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一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低下,长期存在亏损,需要财政补贴或抵消财政收入,显然是不正常的。但事关职工的基本保障、起码的生活条件,又非开支不可。不正常的情况不容许长期存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财政对生产发展和社会保障的协调能力,一定要通过企业改革加以彻底的解决。

第5篇

内容摘要:政府有效的减贫政策需要考虑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个方面,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要求财政支出分权,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求财政收入集权,由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为地方政府提供均衡的减贫支出需求。因此,“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收入集权”的部分财政分权模式更适应于政府的减贫工作。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以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为标志,可以分为完全财政分权和部分财政分权两个时期,通过实证研究对比两种模式下政府的减贫绩效,部分财政分权优于完全财政分权。

关键词:完全财政分权 部分财政分权 减贫

财政分权与减贫问题研究文献概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广泛的财政分权实践以及同时期快速的经济增长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财政分权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有部分文献研究了财政分权对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以及政府腐败等问题的影响。贫困问题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财政分权是否对政府减贫工作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关注,然而,关于财政分权与减贫的研究还较为缺乏。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阐述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优势,Oates(1993)等认为这种效率优势可以动态化为经济增长,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也有学者对此作用过程提出了一些质疑,实证研究同样存在着不一致的结论。然而就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而言,多数学者还是认为财政分权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林毅夫、刘志强,2000)。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直接途径,如果财政分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对减贫也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增长衡量的是社会整体状况,而减贫却只考察社会收入处于最低层的部分人群,因此,经济增长并不能反映减贫的全部内容,财政分权对减贫的影响需要单独进行研究。

目前关于财政分权与减贫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已有的文献主要偏重于政治和制度分析,缺乏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也主要集中于特定的反贫困项目。M. Govinda Rao(1998)研究了越南的财政分权与减贫工作现状,认为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需要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别转移支付相结合的方式来保证地方政府减贫支出需求。Von Braun等(2002)分析了影响减贫绩效的环境制度条件,认为相关研究需要同时考虑政治分权、财政分权和管理分权,以及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分权政策的类型。Johannes Jutting等(2004)总结了19个国家财政分权与减贫的关系,认为在一些制度基础较差、政治冲突严重的落后国家中财政分权可能加剧贫困的发生。Galasso and Ravallion(2005)实证研究了孟加拉国一个特定的减贫项目――粮食教育计划,分析了分权减贫政策下目标人群发生扭曲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个方面系统分析财政分权对减贫的可能影响,确定适合减贫的财政分权模式,并根据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进行实证研究。

财政分权与减贫的理论分析

政府的减贫工作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保证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即提供贫困人口生存所必需的最低物质消费,包括食物、水等;其次是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创造机会和条件使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状态,从而不依赖于政府的救济。前者可以通过政府保障性公共支出对贫困人口进行直接补助,而后者则需要政府根据贫困地区以及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以提供针对性的公共服务,包括公路、桥梁、电力、灌溉等基础性公共服务,科技推广、信息咨询和信贷政策等经济性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等社会性公共服务。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强调了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忽略了中央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时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因此,合理的财政分权需要根据公共服务的性质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优势和缺陷进行权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时的优势和缺陷具有互补性,前者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但是缺乏对地方具体情况的了解,统一的公共服务会与地方的实际需求产生偏差,后者恰好相反。根据Faguet(2002)模型,当公共服务对地区差异不敏感时,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服务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必然大于地方实际需求的偏差,由中央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更高;反之,则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更高。

根据政府减贫工作的两个层次,对于基本的生存需求,由于贫困人口个体间差异较小,地区间差异与该地区贫困人口数量直接相关,不需考虑地区间的其他差异,由中央政府负责该层次的减贫工作以发挥其规模和技术优势。对于贫困人口的发展需求,由于各地区产生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需要具体分析,一些山区可能因为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低下,一些边疆地区可能因为地广人稀而缺乏规模效应。此时,公共服务需求的地区差异十分敏感,由地方政府负责该层次的减贫工作可以发挥其信息优势。同时,由于贫困人口的生存需求比较容易解决,而发展需求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随着减贫工作的深入,要求地方政府在减贫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即要求更高的财政分权与其相适应。

研究财政分权与减贫的文献主要从政府支出角度进行分析,事实上财政分权不仅包括财政支出分权,也包括财政收入分权,即地方政府不仅要有财政支出的自,也要有财政收入的自,为公共服务自主筹集收入。政府减贫工作的两个层次要求恰当的财政支出分权,但是并不反映对财政收入分权的需求。从本质上来看,政府减贫工作具有资源的再分配性质,即从富人那里筹集收入来帮助穷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减贫工作应该由中央政府来执行。由于人口的流动性,地方政府的资源再分配政策将会失效。为了提供相同的公共服务,贫困地区的税负必然高于富裕地区,这样居民将会不断向富裕地区迁徙,即使考虑到人口流动的门槛,富裕居民的流动性也要高于贫困居民,这样,贫困地区的税负将会更高,从而陷入更加贫困的恶性循环。因此,从财政收入角度来看,分权对于政府减贫工作是不合适的。结合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两个角度,可以对前者进行分权管理,对后者进行集权管理,中央政府通过恰当的转移支付来弥补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需求,J.K. Brueckner(2009)对这种分权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将其称之为“部分财政分权(Partial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理论上,“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收入集权”的部分财政分权对于减贫是最有效率的。同时,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也十分重要,中央政府需要通过恰当的制度设计使地方政府表露其真实的财政支出需求。

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与减贫状况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财政分权实践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78年至今,财政支出分权是贯穿始终的,但是财政收入分权却经历了分权与集权两个阶段(如图1所示)。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3年,这一时期地方政府不仅具有较高的财政支出自,也拥有了相当的财政收入自。由于地方政府收入的增长一直大于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分权不断提高,“两个比重”不断下降,加剧了中央政府的财政风险,在此背景下,1994年实施了分税制改革,开始进行财政收入集权。第二个阶段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至今,中央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划分,使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比重迅速上升。与此同时,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也迅速增加。

根据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统计数据来看(如图2所示),改革开放后的减贫工作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贫困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贫困发生率迅速下降。但是从1987年开始直到1993年,贫困发生率一直在10%以上波动,进一步下降比较困难。1994年开始,贫困发生率又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下降过程,迅速下降到3%左右,又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波动时期。结合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其对减贫的影响可以描述如下:1978年开始的完全财政分权使农村贫困发生率迅速下降到10%并稳定下来,1994年的部分财政分权又使农村贫困发生率迅速下降到3%并稳定下来。因此,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为对比两种财政分权模式下的减贫政策绩效提供了基础。

理论上部分财政分权下政府减贫政策绩效更优,下面根据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和减贫状况进行实证检验。首先是对贫困的衡量,根据贫困的概念,包括狭义的贫困和广义的贫困,狭义的贫困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广义的贫困除含经济意义的狭义贫困外,还包含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如人口期望寿命、受教育程度等。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意义上的贫困,这是造成其他方面贫困的根源,研究贫困问题的文献也主要考察经济意义上的贫困。通常使用家庭收入数据来衡量贫困,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指标是FGT指数,包括贫困发生率(H)、贫困缺口率(PG)和贫困强度指数(FGT2)三个指标,分别反映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社会的贫困状况。本文根据世界银行网站提供的POVCAL工具和中国农村居民按纯收入分组数据计算FGT指数作为衡量贫困的指标。其次是财政分权变量,关于财政分权的衡量理论界存在很大争议,最常用的是Oates首先采用的财政收支指标,用下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份额来刻画财政分权程度。研究我国财政分权的文献也大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本文沿用这种方法,财政支出分权(DCEXP)和财政收入分权(DCREV)分别用省级财政支出和收入占总财政支出和收入的比重衡量。为了考察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后财政收入分权变化对减贫的影响,引入虚拟变量D94,将1994年之前设为0,之后设为1,前后两个时期分别代表完全财政分权和部分财政分权两种模式。最后,除本文研究的财政分权变量外,经济增长对减贫也有重要的影响,使用人均GDP的增长率(GGDP)作为控制变量,分离经济增长对减贫的影响。将实证研究模型设定如下:

Yt=α+βDCEXPt+γDCREVt+γ1D94t×DCREVt+δGGDPt+εt

其中Yt为贫困指数,分别用贫困发生率(H)、贫困缺口率(PG)和贫困强度指数(FGT2)来衡量。DCEXPt和DCREVt分别为财政支出分权和财政收入分权变量,D94t为虚拟变量,GGDPt为人均GDP的增长率,εt为误差项。由于时序数据可能为非平稳序列,根据多元回归结果模型可能加入1阶或2阶自回归。本文样本区间从1984~2007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期,并经计算整理而得,多元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分析表1结果可知,财政支出分权变量DCEXP对减贫有积极的影响,表明中国减贫工作的重心在于实现第二个层次的目标,即提高贫困人口自身摆脱贫困的能力,这要求地方政府在减贫工作中承担更多的任务,即应加大财政支出分权的程度。财政收入分权变量DCREV对减贫的影响并不确定,但是D94×DCREV在三种不同衡量贫困状况的回归分析中均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收入逐渐集权的过程是有利于减贫工作的。因此,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即财政支出分权与财政收入集权的部分财政分权模式对于减贫工作更有利。此外,经济增长变量GGDP与减贫间也表现出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表明中国从整体上已经摆脱贫困状态,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较低,以后的减贫工作也应该向更细致的方向发展。

结论

本文将政府减贫工作划分为两个层次,通过分析其各自的特点,权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的优势和缺陷,认为应该由中央政府来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需求,由地方政府来解决贫困人口的发展需求,从而需要进行恰当的财政支出分权。然而从财政收入角度来看,分权将加剧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从而阻碍减贫工作的进行,因此,需要对财政收入进行集权管理。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理论上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收入集权的部分财政分权对于减贫是最有效率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和减贫过程为对比完全、部分两种财政分权模式下的减贫绩效提供了基础。实证研究结果也支持部分财政分权减贫绩效更优的结论。

研究结论不仅肯定了我国部分财政分权模式对减贫的积极影响,也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部分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具备了减贫的财政支出权力和稳定的减贫资金来源,但是如何更有效的激励地方政府进行减贫工作,避免地方政府的腐败行为,还需要中央政府一系列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Oates, W.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National Tax Journal, 1993

2.Prud'homme, R. The Dangers of Decentralization [J].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995

3.Yilmaz, S. The Impact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on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C]. National Tax Associ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92nd Annual Conference on Taxation, US-Atlanta, October 24-26, 1999

4.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5.M.Govinda Rao, Richard M. Bird and Jennie I. Litvack.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The Case of Viet Nam [J]. Asian Economic Journal, 1998

6.Von Braun, Joachim and Ulrike Grote. Does decentralization serve the poor? [C] in IM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Washington DC, Rutledge Economics, 2002

7.Johannes Jutting, Celine Kauffmann, Ida Mc Donnell, Holger Osterrieder, Nicolas Pinaud and Lucia Wegner. Decentralization and Pover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xploring the Impact [C]. OECD Development Centre Working Paper No. 236, 2004

第6篇

关键词:新形式,农村财务管理,问题

 

首先是相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村干部素质不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者,但很多村干部仍保留传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发展经济的办法。个别干部既当家又管钱,既是审批人又是经办人,白条抵库,坐收坐支挪用时有发生。村会计素质不高。大部分村现有会计人员无一人持会计证,会计记账不规范,账目混乱,漏账错账,不结账、不记账等问题,成为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计人员作为基层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文化程度不高、工作责任感不强、无证上岗、对新会计制度不熟悉,难于适应当前农村财务管理要求,从而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村民素质不高。农民对村级组织建设及村集体的发展方面的认识还很缺乏。

其次是财务公开不落实。

财务公开内容不真实。有些地方村干部在进行财务公开时弄虚作假,避重就轻,只公布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真正群众关心的问题等却被干部故意“忽略”或改头换面后附加在其他一些生产性开支里面进行公开,群众无法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造成一些群众的不满。财务公开时间不及时。财务收支事项要求每月一次公开,财务计划(预算)年初和季初公开,财务决算年末和季末公布,而许多村往往不能坚持,许多内容直到上级检查和群众反映时才公布,甚至半年才公布年初计划,月末才公布上月收支,对重大财务活动也是事后才公布,对实质性内容不公开,没有起到群众应有的监督目的。财务公开后的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财务公开不是目的,而是一种体现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手段,是进行干群交流的渠道。

再次是民主理财小组发挥作用不大。

部分村民理财小组不是经群众大会或群众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是经干部指定,个别村甚至没有理财小组成员,村干部直接担任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使民主理财失去本身的意义。部分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文化水平低,财务水平有限,不按规定理财,不认真审查单据,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不负责任,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民主理财活动不正常、不严肃。部分村不按期开展民主理财活动,由村会计拿着报账单到理财小组成员家签字,有的干脆由村干部代签,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责任性差,其监督只是走过程流于形式。

最后是财务制度不健全,缺少良好的监督体系。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毕业论文,问题。村财务管理有一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包括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结算资金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等,但由于部分村干部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贯彻落实比较困难。毕业论文,问题。干部各自为政,财务人员或听之任之,或同流合污,造成了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现象。

面对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笔者拟提出以下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第一,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将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改革地不断深入,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细则,如财务审计制度、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民主理财制度、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预决算制度等来进行完善补充细化,使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体化,改变过去笼统要求而无具体标准,有制度难执行的状况。在制度的执行上,领导要重视。各级领导要定期听取关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对策,带头执行,率先垂范,检查督促乡村干部严格按章办事,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底。要完善奖惩措施,加重处罚力度,严格做到照章办事。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对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保证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为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加强审计理财监督。建立完善审计制度,切实有效地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

建立审计制度。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政策性和业务性都很强,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相约束,只有制度健全,才能有章可依;要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审计工作专业性、业务性都很强,应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专职审计人员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政策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扎实的写作功底;要搞好农村财务专项审计,加强对集体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集体土地征占收入管理使用情况、集体资产对外投资收益情况的审计,对离任干部进行离任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坚持民主理财,夯实村级财务管理基础。

由于目前民主理财人员普遍业务水平有限,理财监督往往只停留在账务的表层,直观地查看单据,了解大致收支情况,对一些支出是否合理,难以发现账务中存在的较为复杂的问题。一是要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监督作用。毕业论文,问题。毕业论文,问题。要民主推选理财人员,由群众民主推选有一定文化素质和财务知识、敢于说话、对群众负责的党员群众,组成民主理财组,建立理财人员登记簿,保持相对稳定;要提高民主理财人员的理财水平,乡镇财经所要定期对理财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理财人员的理财业务水平、监督能力,同时及时登记处理理财意见,民主理财时,理财组要及时对违规违纪情况进行登记,并拿出处理意见;要大力推进民主议事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管理集体财务的积极性,坚持村党支部审议制度,村集体每年的财务预决算、经营项且的承包、集体资产资源的处理、集体公益事业项目经费的筹集、基建项目安排等重大财务活动必须征得村党支部讨论审议。毕业论文,问题。二是坚持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制度。毕业论文,问题。经村学支部审议的有关全局的重大事项,必须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才能施行。

第四,加强农村财会人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乡镇财经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工作指导,不断学习充实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并组织好村级财务人员的考试和考核。对考试和考核合格的会计人员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岗位工作者一律要求持证上岗。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广泛开展农村财务人员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敢于照章办事。三是坚持奖罚制度。对坚持原则、按章办事的财务人员,要维护其合法权益;对不坚持财务制度、违犯财经纪律、不适合在财务岗位工作的人员,要坚决清除出财务人员的队伍,促进财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财会通讯2008年12期

第7篇

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标准和要求,进一步规范我社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确保集体财务管和监督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一、集体资产管理

1、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要按照“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编制好当年收支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编制的预算方案需经居民大会或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经*社区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审核后备案。

2、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产生呆账、坏账损失及固定资产清理损失要报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审查,经居民或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

3、社区经济组织重大经营收支事项以及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提交居民代表或居民大会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进行决策。

4、要严格按照《广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在“村改居”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社区固定资产台账。

5、规范社区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管理,建立银行存款基本账户,大额的收支要用银行支票收付,基本账户要以单位账务公章,会计员、出纳员三个印章设立账户印鉴。

6、完善社区的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机构建设工作,加强社区监事会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监事会人员的素质。

7、加强社区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审计工作,对社区领导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

二、财务管理

1、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试行)》要求,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

2、加强票据管理制度,社区要统一使用规范的票据进行收支结算,收款票据要有专人登记领用、收回及核销的情况。

3、社区要建立明确的财务开支审批制度,10000元以下的由主任审批,10000元以上的由书记审批,并规定审批权限,对超过审批权限的开支,要由社区理事会或居民代表,居民大会讨论决定,并要做好会议记录资料保存工作。

4、加强社区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要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及时计量和登记债权债务;对超过一年的债权,要指定专人负责追收跟进工作;要以一定的资产负债率为控制标准,设定债务的控制水平,降低集体经济营运风险。

5、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按照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的要求设置文书和凭证档案柜,社区各种经济合同、协议,各项财务计划、收益分配、会计凭证、账部、报表、财务人员交接清单等,全面进行归类整理,集中存放,并要求做好档案的防火、防潮、防磁、防盗、防虫等工作。

6、财务收支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合符规定的原始凭证并签字或盖章,对支出的单据必须注明款项用途,并要有证明人或验收人签名。对不合法及不规范支出单据,会计员可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反映意见,不能解决时,应向区主管部门进行反映。

7、按照《广东省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制度》和东莞市“村务公开十项内容民主管理十大制度”的要求,对现行的集体财务公开制度中与省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进行调整和完善,使集体财务公开更加实际,更加实用、更富实效。

8、要提高财会电算化水平。社区要继续使用全市统一的农村财务核算软件,要逐步应用新版会计核算件合同管理及票据打印功能。

三、审计监督

1、建立和健全社区集体经济审计机构,审计机构配备与审计业务相适应,有审计专业技术资格的审计人员,我社区配备兼职的审计人员,配合社区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

第8篇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对策

 

日照市岚山区后村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坚持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民主理财、审计监督、财务公开、村民议事等五项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推进农村财务管理上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该镇在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堵塞财务管理漏洞。

通过创造两个条件,严把三关,实行“五统一”管理,加强了对村级账簿和资金的管理。创造两个条件:一是稳妥开展以清收欠款和清偿债务为重点的农村财务双清工作,采取了民主评议、民主清欠的方法,共收回农户欠款及应收款项185.6万元,偿还债务142万元。二是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由财政所和经管站人员联合办公,成立了农村财务管理中心,办公室设在经管站。配备了5台微机和整套档案橱,对农村财务进行电算化管理。严把三关:一是严格现金清理关。实行备用金限额管理制度,1000口人以下的村备用金1000元,1000口人以上的村备用金2000元,超额部分由农村财务管理中心代管,规定收入业务发生两日内必须将货币资金上交镇财务管理中心,不按时上交的,发现一次扣村会计迟报费50元,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会计年度工资的2%,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各村库存现金,避免坐收坐支和借支挪用现象的发生。二是严格票据审核关。报账时,财务管理中心人员对收支单据逐张审核,对手续不全、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的单据一律退回,不准入账。三是严格审核审批关。免费论文。根据实际,村里500元以上非生产性支出以及1000元以上生产性支出,必须经村两委研究,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通过;对已批准的开支项目,财务管理中心及时跟踪监督,跟踪审计,确保专款专用。该镇以“五统一”保障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到位:一是统一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法规的基础上,针对固定资产、债权债务、档案管理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五项制度,使村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统一记账。规定每月27日至次月5月为统一记账日,村会计在镇财务管理中心人员监督下统一编制记账凭证,统一记账。三是统一保管账簿和凭证。实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即:代管农村五帐:总帐、库存物资明细帐、固定资产明细帐、损益类明细帐、所有者权益类明细帐;代管农村货币资金、有价证券。财务管理中心设立农村财务管理档案室,做到一村一橱一锁,避免账簿丢失和毁损。四是统一开支标准。对村级电话费、报刊费、外单位开业、乔迁、节日祝贺、拜年等支出都作出了具体规定,使民主理财有章可循,堵住了关系账、人情账,避免了村干部乱花钱、随意开支,节约了村集体资金。五是统一票据管理。财务管理中心负责村级财务收付款专用票据的管理,发放时备案,并定期与各村的存根联核对号码。

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夯实财务规范化管理基础。免费论文。建立健全了村级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一般为5―7人,由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公开投票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成员限定为老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基本条件为思想品质好,政策观念强,为人正直,办事公道,身体健康,乐于为村民服务,不欠税费,无违法违纪行为,村干部亲属除外。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任期与村委会相同,期满后可连选连任。专门印制了民主理财记录簿,详细记录每次理财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理财的具体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等事项。民主理财小组集审议权、监督权、不合理开支否决权于一体。

三、强化审计监督,把好开支入账关。一是加强了审计队伍建设。在工作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该镇配齐配强了审计人员。7名审计人员中全部是党员,大专以上学历5人,全部具有助级以上职称。审计工作中,该镇坚持按月审计,专门做出了“账务按时结,单据不跨月”的规定,每出现一张跨月单据,给予村会计适当的经济处罚,制止了弄虚作假、变通报销现象的发生。同时,该镇审计中,严格把好减负政策关,及时捕捉财务工作中涉及农民负担方面的信息,注意事态的发展趋向,杜绝了加重农民负担行为。通过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各项制度规定,该镇村级非生产性开支明显减少,2009年非生产性开支比往年减少了30.1万元,下降了11%。

四、巩固发展村务公开制度,促进社会稳定。该镇在村级财务公开工作中,实行了五个统一,即:统一公开形式、统一公开内容、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程序、统一督查考核。免费论文。结合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贯彻实施,充实了财务公开内容,将村务公开内容调整为18大项,50小项,特别是对土地及其他项目发包、农业两税及附加、公益事业金、“一事一议”筹资、“两工”使用、计划生育、村借(贷)款用途、优抚、救济款发放等项目,作出进一步的完善具体,由镇里逐村统一喷制了公开栏,印制了公开榜,实行公开榜和公开榜相互制约的方式公开。公开栏按会计科目设置,概括了科目余额表、收支明细表、资产负债表、收益分配表的全部内容,于每月月末按会计科目余额填写公开。公开榜根据审计后的原始凭证逐张逐笔登记,经审计人员审核无误后加盖审计专章,由村主要领导、村会计和理财组长签字,注明举报监督电话后,张贴在公开栏一侧公布。同时,加强监督检查,组织专人于公开后进行检查,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严厉惩处弄虚作假行为,近几年,已经有3名村支部书记因为搞“假公开”或“不公开”受到纪律处分。目前,该镇的村级财务公开率达到了100%,群众满意率在99%以上。

五、深化村民议事制度,走好群众路线。实行村务大事村民议事制度,就是将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情首先由村两委会拿出方案,交由群众讨论决定,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再报经镇政府审批通过,方能付诸实施。自2005年探索实施该项制度以来,该镇提交村民公开讨论决定的事项有521宗,涉及水利建设、项目发包、公益事业、两工决算、清理陈欠等多个方面,符合群众利益、切实可行的方案绝大多数通过了村民议定,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落实议事项目过程中,实行了责任追究制度,凡是议事通过的事项由村两委安排专人组织实施,并及时公开项目招标发包、进度及决算情况,谁不按议定意见办,就追究谁的责任,谁出了问题就处理谁。有1名村支书因此受到撤职处分。通过村民议事,有效地提高了干部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办了一些像治河、修路、吃水、建学校等一些大的工程和事业,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第9篇

关键词:财政波动;风险;财政收支

财政风险对自身的影响以负面效应为主具体表现为财政收人波动显著地抑制了财政收人增长但是财政支出波动对财政支出的增长没有显著影响。其次财政风险对彼此的交叉影响是不对称的,即财政收人的波动抑制了财政支出的增长,但是财政支出的波动促进了财政收人的增长。这表明,财政收入风险不利于政府积累财政收入和扩大财政支出,而财政支出波动则有助于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因此,为稳定财政预算顺利实现政府的经济职能,需要严格控制财政收人风险充分调动财政支出的灵活性。

一、概论

通常来说,财政风险使用政府债务指标来衡量如郭玉清(就指出,逾期债务累积对财政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作为一个静态指标使用债务的概念只是说明了财政风险的可能性。正如刘尚希在澄清财政风险概念的时候指出,衡量风险的时候不仅要考察表现为各类债务的承诺也要考察政府拥有和可以处置的资源。因此,财政风险不仅表现为政府债务的增加,也表现在政府财政收人和财政支出的波动性上。可见考察财政收支的波动对政府财政管理工作的影响,正是研究财政风险的关键切入点。

本文将财政风险因素引入到财政收支的变动方程中,不仅更细致地分析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也更详细地考察了财政风险的动态影响机制。对比现有文献,本文的改进之处主要在于:在财政收人和财政支出的动态关系上,我们发现,财政支出增长会推动财政收人增长,但财政收入的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财政支出增长的作用。在财政风险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方面我们发现一方面,财政收人风险会抑制财政收入的增长率,但财政支出风险对财政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另一方面财政风险对财政收支的交叉影响是不对称的,财政支出波动促进财政收入增长,但财政收人波动抑制财政支出增长。通过考察随机冲击对财政收支增长率和波动率的脉冲响应函数,我们发现,随机冲击对财政收支增长率的影响时间较长大约在个月左右才衰减完毕;而财政收支波动率对随机冲击的反应则很快大约个月时间就充分吸收了冲击的影响。可见,随机冲击对财政收支的风险影响主要体现在财政收支的长期增长速度上而不是增加财政收支的波动率。最后,我们还发现财政收支的坏消息对财政风险有显著的不对称影响,财政收入萎缩增大了当期财政收入风险但财政支出扩张却同时削弱了当期财政收人风险和财政支出风险。

二、财政脆弱性相对评价指标

在过去的29年间,我国财政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财政政策面临一定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风险等各种各样的挑战。首先从一些相对评价指标如财政赤字率、债务负担率分析我国财政状况。财政赤字率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部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衡量财政风险的重要指标。由于本文在界定财政脆弱性时考量的是国家偿债能力,因此下文中提到的财政基本预算余额是从国家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差额角度衡量,并消除了物价因素。债务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积累的公债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明该国政府承受的债务负担程度。Draksaite认为,债务比率的增加是财政系统脆弱的症状,可能表现为收入渠道较少、税收机制较弱、税收赦免频繁、财政支出刚性,以及次中央级政府的财政安排不够灵活。我国公债负担率处于低水平。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财政状态良好,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国家很多数因漫长的发债历史导致公债负担率较高,而中国1981年才发行国债;另一方面,不能完全依赖公共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评估政府的财政政策。例如,相比通过“昂贵”的融资以拥有较低公共债务比率的国家,那些公共债务率较高的国家,借入“便宜”资金的成本低于经济增长,这意味着流动性与偿付能力风险可能会降低,即财政脆弱性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评价财政状况时,仅分析公共债务负担率可能产生误判。

三、分析与讨论

首先我们考察了财政支出和财政收人对彼此的平均影响。财政收人和财政支出对冲击的动态反应路径基本一致在冲击发生后的一个短时期内,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都有显著增加;但到了中期,其增速开始放缓甚至转为减少9-18个月以后,冲击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开始平复,并于个月以后几乎完全消失。然而二者的反应强度与时效则略有不同。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出对财政收人冲击的反应要强于财政收人对财政支出冲击的反应前者的最大反应规模超过后者的最大反应规模大约;但从长期来看,财政收人冲击对财政支出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和持久。更具体地,我们还分别考察了正向和负向的财政收人冲击对财政支出增长率的影响。财政收人增长对财政支出有即时的促进作用,而财政收人萎缩对财政支出有即时的抑制作用但到了中期财政收人增长会减少财政支出,而财政收入萎缩则会增加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冲击对财政支出的影响将持续近27个月。上述现象表明,短期内,财政支出的确有“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的倾向,但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的财政支出依然存在“以支促收”的明显政策导向性。对应地,我们也考察了正向和负向的财政支出冲击对财政收人增长率的影响。扩张性的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活动往往只能起到短期的刺激作用,从中长期来看,扩张政策中的风险隐患将逐步凸显,并最终拖累经济发展,影响财政收人;相反地,紧缩性的财政支出政策虽然在短期内会打击经济活动,但从中长期来看,政府财政预算的改善最终将有助于经济活动的持续稳定发展,因而,财政收人也将从中长期受惠。财政收人冲击对财政支出的短期影响力要强于财政支出冲击对财政收人的短期影响力,但财政支出冲击显然比财政收人冲击更具有长期影响力,这与我们前文的实证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财政支出增长对财政收人萎缩反应更为强烈,而财政收人增长则对财政支出缩减更敏感。在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使得政府投资成为经济增长进而税收收人增加的重要途径。最后,我们分析了财政收人萎缩与财政支出扩张对财政收支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收人萎缩对财政支出风险几乎没有影响,但增大了财政收人风险;而财政支出扩张对财政收人风险也没有什么影响,但同样增大了财政支出风险。我们还看到,尽管财政收支中的坏消息对财政风险的影响都很短暂,但财政收人萎缩的即期影响相当剧烈一个标准单位的财政收入萎缩冲击会使得财政收入风险提高近100个单位。因此,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保证稳定的财政收人就变得尤为重要。

结语

为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保持政府财政健康,我们需要认真了解财政收支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动态演变机制,而财政收支的波动性显然是影响这一关联性与动态机制的重要因素。因此,准确刻画财政收支波动性,进而深人剖析其对财政收支活动的动态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政府行为和财政风险的持续性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美国财政悬崖;政府债务上限;提高税负收入;削减政府支出;缩减财政预算;赤字规模

中图分类号:F817.12;F113

2012年年底,如果美国联邦立法机构不对有关法律做出相应调整,则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将按照法律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是大幅度提高税负收入;二是大幅度削减联邦支出和缩小财政预算的赤字规模。短期内,急速减少财政赤字,缩小财政赤字规模,这种做法被美国人称为“财政悬崖”。就该事件本身来说,用“财政悬崖”来形容它,似乎有点言过其实。美国有些观点,特别是学者的观点指出能否不用“悬崖”这个词。比如说把悬崖比喻为一座小山或者是一个坡,形容所看到的美国联邦政府所遇到的财政问题。当然,现在比较流行和被公众认可的是的“财政悬崖”这个词,文章也采用这个说法。文章主要讨论美国“财政悬崖”的政治根源及其长期经济影响。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回顾美国“财政悬崖”产生的背景;第二,重点谈谈“财政悬崖”产生的根源;第三,美国“财政悬崖”对美国的经济乃至对全球的经济会产生何种影响。

一、美国财政悬崖背景

按美国联邦邦政府现行的有关法律和财政状况,如果至2012年年底,美国联邦立法机构不对有关法律作相应调整,2013年1月1日必须把联邦政府的财政预算赤字削减大约一半。这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法律上都是根本无法做到的。美国国会的预算办公室也预测,如此大幅度急速削减联邦政府财政预算赤字的行为真正发生的话,就如同一匹高速奔跑的骏马,在一个悬崖前急停,导致美国经济从2013年起进入急速衰退期。我国有一句谚语“悬崖勒马”,对美国来说可能不适用。如果采取悬崖勒马(如同过去形容经济发展势态使用“硬着陆”等其他很多词汇),笔者认为美国经济将不是简单的衰退问题,很可能会导致经济骤停,使美国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笔者认为“悬崖勒马”这个词,对美国目前的状况来说是不适用的,因为美国的财政悬崖实在是太陡峭、太深邃了。

导致美国“财政悬崖”形成的主要法律因素,包括布什减税方案的到期和按美国国会通过的2011预算控制法实施的预算支持削减措施等。

布什政府时期,即2001年和2003年间曾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美国所得税采取减免的措施,减税的主要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联邦所得税税率,减轻美国人负担,特别是减轻美国人已婚夫妇的税收负担,同时加大对美国经济的投资力度。还有一些相关的措施,如降低当时美国的利息税或者是股息收入税;增加对儿童的补贴。儿童福利方面,对于每个孩子的补贴由原来的每年500元提高到每年1000元。到了奥巴马时期,奥巴马继续了小布什时期采取的一揽子减税方案。

2011预算控制法方案实际上是美国两党争论的妥协产物。美国是一个奉行多党政治的国家,影响最大的是和共和党两个政党。两个政党在美国国会的争论中,就2011预算控制法案作了妥协。核心问题是解决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的上限问题。美国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或者是停止某些法律条款的实施,而继续实施2011预算控制法案,在支出方面,除了社会保障支出、医疗保险支出、军人的薪酬、退休金支出、退伍兵福利这些支出不受影响之外,未来受影响比较大的是国防支出。美国联邦政府用于机构的支出、各个部的支出也会不同程度被削减。2012-2013财政年度,美国联邦税收收入预计增加19.63%,支出则下降0.25%。就其收支占GDP的比重来看,美国2012-2013财政年度的预算收支变化会导致税收收入在2013年度占GDP的比重是18.4%。高于美国在近些年的平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支出也将削减到占同期GDP的22.4%。但这个指标还是高于21%的历史平均水平。

二、美国财政悬崖根源

关于美国“财政悬崖”的前景与影响,美国联邦立法机构和政府将针对“财政悬崖”问题采取的政策和法律措施,对美国以及对我国经济均会产生影响。要想了解这些影响,首先得究根溯源,了解美国“财政悬崖”产生的根源。了解它是如何产生的,才能够判断美国“财政悬崖”究竟能否得到缓解,或者说“财政悬崖”能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很多观点都是从经济、财政、金融等不同角度来分析美国“财政悬崖”形成的原因,从目前各种信息来源渠道来说,几乎所有可能采取的规避“财政悬崖”的法律措施,实际上都离不开两个政策,即增加税收与减少财政收入。这两个政策均是热点问题。

第一个方案是或延期奥巴马政府2011年实施的布什减税的方案;或者调整美国2011预算控制法案,前者是增加税收收入,后者是减少财政支出。第二个方案是同时采取上述两项措施,增加税收收入与减少财政支出并行,即两项措施同时采取。但不管采取何种手段,其结果均相同。无论减税还是调整支出,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将进一步扩大。更有甚者,在美国国会和政府之间,这样一种争吵可能还会产生另外一个不良后果,即进一步增加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实际上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经济的预期。而对经济的预期又直接影响到未来经济的走向和GDP的表现,由此可见美国的“财政悬崖”问题就像在平静的水面扔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除了掀起水花之外,掀起的涟漪会一波一波对经济环境产生冲击。

基于这样的分析或看法,美国“财政悬崖”产生的根本原因实质是政治问题。即美国民主、民选政治、民主体制是导致美国“财政悬崖”产生的根本原因。下文将就目前美国关于“财政悬崖”问题提出的争论——关于美国连邦政府债务上限问题展开分析。可以通过分析看出:美国“财政悬崖”的产生是由于民选政治的政治体制。

就问题本身而言,一开始讨论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时,并未提出或是并不太关注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的上限问题。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2012年11月首次提出了解决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的方案,该方案作为美国联邦政府提出的第一个正式方案。该方案指出,解决悬崖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自此,债务上限问题开始被炒作和讨论。“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是指美国国会批准的一定时期内美国国债的最大发行额。回顾历史,1917年之前,美国政府每次需要借款的时均要获得国会的授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为了提高联邦政府应对国际事务,特别是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联邦立法机构决定授予政府一揽子的关于借款的权限,条件是联邦政府(不包括地方政府)总的借款量要小于已有的借款限制。1917年至今,美国立法机构曾经有100多次这样的立法活动,提高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就笔者的研究观察而言,在前100多年中,美国政界、经济界、商界、学界很少像今天这样对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的调高问题如此重视、讨论如此热烈。

2011年2月,美国立法机构曾确立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是14.3万亿美元。美国债务上限问题未达成一致时,美国联邦政府差点出现“关门”的情况。

2011年8月,14.7万亿美元的上限获得联邦立法机构通过后,美国联邦政府就没有关门,正常运行。经2011年9月和2012年1月两次调整上限,现在美国连邦政府债务的上限是16.4万亿美元。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出现“财政悬崖”问题?从前文论及的美国债务上限调整的过程来看,形式上是立法机构和政府即行政部门之间就债务上限问题进行讨论和争论,实质上是两党之间的争论。形式上看,债务上限问题是美国长期以来联邦政府的财政政府规模的扩张速度赶不上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速度。在财政学说史上也有人从理论上分析类似的情况,从而得出了瓦格纳定律和阶梯效应等理论。实际上,从字面上来说,“财政”表达的是两个意思,一是“财”,一是“政”。财政问题从形式上说是“财”的问题,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但实质上是政治问题。从理论上思考问题,财政问题不同于一般经济问题,主要区别是财政问题的核心在“政”,形式在“财”。也就是说,导致美国目前财政悬崖问题产生的核心问题是在政,而不在财。即美国的财政体制出了问题,以美国为代表的代议制民主制度、直接的民主手段,如说公民投票选举总统等等。由于总统选举机制导致了政党及其代表与总统候选人,必须以取悦选民作为政治筹码,以获得竞选胜利。历任美国总统的竞选,特别是最近几届美国总统的选举,每一位候选人都要就美国的税收政策、福利问题提出自己的经济主张、财政主张。大多数总统候选人都主张要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增加对需要救济群体、低收入群体的福利。一方面,提出如果当选总统后,将降低公众的税收负担,则政府的财政收入会减少。当然不是绝对额的减少,而是相对额的减少。另一方面增加支出,可能是提高对穷人的开支,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甚至还提出增加军队开支,增加国防开支,进一步提升美国在全球的军事能力。特别是“9·11”之后,提出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的措施几乎成了每一位总统候选人施政纲领的最突出的特征。

美国联邦政府就债务上限的争论,实际上涉及到两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就目前来说,短期利益是共和党反对加税,更偏向于保护大财团,保护富人的利益。而则反对削减开支,倾向于加税。长期利益就在于刚刚结束的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表面上表明不希望美国违约(如果是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不提高肯定会出现政府违约的情况),害怕遭致民众的反感。但提出的方案中有一个原则,即要缓慢地、分阶段地提高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来解决问题,即“拖”(延)策略,不立即将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提高。这样致使选民们时刻都在担忧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问题。因为现在的执政党是,选民就会指责将联邦政府的开支、赤字规模扩大和要求立法机构提高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的做法。

笔者分析,民众对是有怨言的。如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2012年7月12日提出了一项备选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国会将通过立法授权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年底之前分三次要求国会提高债务上限。但国会可以拒绝这个要求。国会如果拒绝,这个方案在国会通过之后,奥巴马可以动用总统否决权来否决国会的方案。从立法的角度来说,实际上给予美国总统奥巴马无限额地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的权力。两党之间争斗的结果就是这样。麦康奈尔提出这个方案,首先要向选民证明共和党是不愿意看到联邦政府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况,所以在立法机构做出了重大的让步。其次又迫使承担提高债务上限的全部责任,承担债务上限提高的全部后果,当然会引起选民的不满。另一方面,希望立刻解决问题,希望选民把这件事情立刻忘了。尤其是2012年总统大选的时候,民众不要再想债务上限的问题,以免影响选民对奥巴马的支持度。通过分析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的立法机构和政府之间博弈的过程,可以看到:一党提出的方案总会遭到另一党的刁难、责难。笔者认为,从这次来看,共和党有意识地要扩大阵容。

基于上述分析与前文提及,每次总统大选,包括国会议员选举的过程当中,美国各个政党的代表人物提出的施政纲领总要加上减轻税收负担、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福利或是增加对某些利益集团、特殊部门的开支的政策。几十年来,美国财政自然会产生今天的这种“财政悬崖”的状况,这是美国政党选举制度的必然结果。

三、美国财政悬崖措施

针对美国“财政悬崖”对未来美国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影响,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2012年也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基线”方案,二是替代方案。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案,从美国国会的分析来说,都会对美国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基于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提出的两个方案,来推论一下看看美国的“财政悬崖”究竟对美国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首先是基线方案。内容是2013年停止减税并且实施支出削减的方案,其结果会实现较高水平的税收和支出的减少,并且在未来十年内实现赤字规模的缩小以及债务规模的降低。其中联邦政府预算赤字将会由2011年基线方案占GDP的8.5%降低到2021年占GDP的1.2%。这是一个很令人兴奋的方案。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将提高到24%。前文提及美国历史平均水平是18%。按照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如果实施基线方案,美国的联邦政府债务水平会提高,由2001年69%提高到2035年占GDP的84%。

从长期的经济影响来看,如果按照基线方案,在2013年实际的GDP增长率将会有一个大的变化,即由预计的1.1%的增长率降低到0.5%增长率。实际上经济没有增长。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基线方案的话,美国立法机构和政府都采取相应措施,2013年这一年美国经济进入了衰退期。

所谓的替代方案是继续实施布什政府的一揽子减税方案,同时自动削减财政开支,使联邦政府对医疗补贴等处在现值水平上,不增加也不降低。实施替代方案的结果,将使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持在占GDP18%的历史平均线上。与此同时,联邦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将由2011年的69%提高到2021年的100%。债务规模扩张很厉害,到2035年按这个预测,联邦政府债务占美国GDP的比重将达到190%。

从长期经济影响来看,到2035年的时候,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负担和利息支付水平都高于实施基线方案的结果,但好处是可以避免在2013年出现经济衰退。可是过了2013年呢?情况会越来越糟糕。比较一下这两个方案,基线方案是着眼于先把2013年的日子过好,以后的日子再说。

总的来说,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案解决美国的“财政悬崖”问题,都意味着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水平上升,从而对美国经济产生所谓的“拖累效应”。历史上,美国也曾经出现过债务水平畸高的情况。20世纪5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水平曾经达到了当时GDP的80%,但当时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就是说解决美国联邦政府债务问题的最根本的手段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经济规模的扩张,实际上“吃掉了”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可是现在美国不能恢复到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黄金期了。当时的美国经济增长率达到4%、5%,但现在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如果说处理不好,到2013年几乎是零增长率。联邦政府的债务就像一个癌细胞一样,在侵蚀美国的经济。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无论是采取什么措施,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都会是负面的。

美国财政悬崖是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政府的政府环境长期积累的结果。当然也有战争的因素,认为核心是最近十年,美国联邦政府的政治生态环境加速了美国财政悬崖的产生。在未来的一二十年、二三十年当中,美国人民要消化前几十年产生的恶果,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四、结论

最后,就以上美国财政悬崖的问题研究,说几点结论。

第一,美国的竞选政治是导致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出现的根本性政治因素。从历史上来看,美国的竞选政治一开始就是以政治家的对选民的经济承诺作为竞选筹码。按照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政治选举市场与经济交易市场是一样的,交换双方通常是难以以远期的利益为交互目标,特别是交换的一方——政治家必须定期轮换的情况下,无论是政治家还是选民都只能以即期的利益作为衡量交换价值的标准。这种政治生态环境如果不加以改善、不加以调整,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将很难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第二,针对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无论是采取哪一种解决方案,都无法避免对美国经济的拖累,进而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的长期衰退。美国经济的长期衰退必然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一种拖累。就美国来说,因为这种财政悬崖是长期财政积累的结果,无论是从征收角度还是从减支角度入手,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等等产生压抑性的影响,而不是产生刺激性的影响。况且,作为这种财政悬崖的副产品——政府债务规模已经十分庞大,严重拖累了美国经济。笔者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还会继续拖累美国经济。就中国而言,美国的“财政悬崖”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特别值得研究。目前已露一些端倪,后续影响还会加大。比如说美国经济解决不景气,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它的“财政悬崖”问题。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有观点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并不是在解决“财政悬崖”问题。实际上,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体现是,美国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开始大规模地收购联邦政府的债务。实质上是通过这种公开市场业务来扩大货币的投放量。而这种货币的投放量的结果会使美元疲软。美元作为世界经济的结算货币,包括中国的外汇资产储备中美元占很大的比例,通过美元缩水的办法减轻债务负担。基于这样的看法,美国“财政悬崖”问题不仅是拖累了美国经济,而是拖累了全球经济,特别是拖累了在全球化前提下,像中国、日本这样大经济体的发展。

第三,不论从我国的历史的发展角度上看,特别是解放战争和国共内战后期,还是从其他国家的历史情况看,财政危机的解决出路往往是金融与货币手段。比如说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政府发行的各种金元券;二战以后,大量货币贬值。不管是政府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是重整财政的过程。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遭遇了滞胀的危机,日本重整财政的结果也是较多地采用了财政与货币手段,导致了日元币值大幅度波动,这种重整财政的过程会对经济产生一种时间较长的、负面的影响。美国连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许是美国联邦政府为解决“财政悬崖”问题而选择的新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李俊生. 以全球化视野观察我国财政发展[J].中国财政.2006,(3).

[2] 李俊生,邰霖.税收学[M] .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3] 李俊生,李贞.外国财政理论与实践[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算编制;过程控制

财务是每一个高校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其中的财务预算管理关系着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在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背景下,财务预算管理所发挥的作用逐渐显著化、重要化。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属于一个系统体系,主要包括预算编制、执行、监管、考核四大部分,这四大部分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联。预算编制是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中的首要一环,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会制约执行、监管、考核的操作与管理,进而影响高校财务管理、资金使用效益、有效资源合理配置出现问题。为此,严格控制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全过程,这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当前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现状

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作为第一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会制约之后三个环节的操作与管理。但是,据调查发现许多高校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而造成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无法达到有效性,具体的现状如下:

(一)缺乏系统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系统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需要考虑诸多当面,主要包含部分有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编制规章制度,发挥着各自应有的作用。虽然大部分高校构建了财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不过缺乏系统性、执行力度不够,因而导致许多预算项目无法实现原有的用途。

(二)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安排

一般,高校的财务部门组成预算编制的主要工作队伍,其编制方法是综合多年财务收支影响因素,以上年度财务收支为基准,进而安排收支计划。这种预算编制安排缺乏完善性,使得财务预算管理的功能被削弱,极易出现繁琐的调整费用与追加费用的问题,在之后的执行过程中还会陆续出现更多棘手的问题。

(三)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

在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中,主体是财务部门,客体是高校的其他基层部门。由于高校各部门具有独立性,而财务部门没有深入调研与了解基层,没有细化分解预算项目的指标,没有对预算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绩效评估,导致许多部门在申请预算专项资金时缺乏量化分析与科学论证。如此,这种状态下的预算执行充满了随意性、盲目性,又因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最用难以发挥财务预算编制的事前控制作用。

(四)缺乏精准的预算编制数据

由于高校每一年的财务收入与支出缺少具体的数据,对于高校各部门项目资金余额不确定,这样极易造成财务预算编制数据的精准度,最终会影响财务预算编制的安排。预算编制数据是高校制定财务计划的依据,是财务部门决定是否对部分部门追加预算的凭证,但由于缺乏精准的预算编制数据,高校的财务计划就很难落实到位。

二、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控制策略

(一)构建系统的预算控制组织体系

高校构建系统的财务预算控制组织体系,组建校部门的二级预算管理体制,以促进高校预算管理文员会的建立健全。同时,为确保高校的预算控制组织体系发挥应有作用,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划分职责与管理任务,将其分担给各级组织与部门,制定预算分级管理责任制,以督促各级组织与部门履行职责,为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管理尽力尽职,以实现对财务预算编制过程的有效控制。

(二)制定完善的预算控制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预算控制管理制度,这是高校实现有效控制财务预算编制过程的前提保障。在预算控制管理制度中,明确制定各项实施细则,如编制程序、预算收支范围、编制原则与方法、预算执行与调整等。同时,对高校、下属学院与部门的职责及权限作明确规定,以实现在预算编制执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依照规章制度办事,从而确保对高校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调整、预算追加进行明确的控制,避免预算编制出现随意与盲目现象。

(三)采取科学的预算编制办法

高校的财务预算包括两方面,即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高校在具有专业的预算编制队伍与预算专业管理人员的基础上,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控制原则,采取科学的预算编制办法,以确保高校收入预算与支出预算的科学、合理性。而科学的预算编制办法需要做到三个方面,首先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大量收集、整理、核实与高校预算相关的数据与信息,建立预算数据库与项目库,以便于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度。其次,组建专业性的财务、审计团队,结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与信息开展分析论证工作,以提供预算编制的科学论证,确保财务预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最后,对预算编制过程实行公开、透明原则,并鼓励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监督。

(四)设立细化的预算控制科目

为监督高校预算财务的流向与执行,需设立细化的预算控制科目,具体到各部门预算项目的一切收入与支出,令各项财政预算收支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单位与个人。预算控制科目主要分为两大类:收入科目与支出科目,其中收入科目的作用是让师生员工了解高校的具体收入情况(如财政拨款、预算外资金、非税收入等)。而支出科目的作用是让师生员工了解资金的最终流向与用途,细化的预算控制科目能够确保对高校财务预算执行的监督。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校对财务预算编制实施过程控制十分必要,预算编制作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与环节,其能够直接影响高校的财务预算计划及决策。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各种策略对财务预算编制过程进行监控,以保障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确保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益。(作者单位:新余学院计财处)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统一收支结算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着我国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建立在“财政性资金所有权和控制权归政府,使用权归单位”新型财权关系基础上的财务统一收支结算将作为一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建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崭新工作,在强化政府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并且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也会凸显其优势。因此,对财务统一收支结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政资金的分散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70%以上的地级市仍然实行分散式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这种分散式管理包括收缴方面的分散管理和支出方面的分散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得财政资金,无论是在收缴环节还是在支出环节,都会分散于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支出环节,资金还会长时间的沉淀于其中。财政资金分散一方面会增加财务风险,导致财政资金流失;另一方面,会产生资金沉淀,导致统筹调配困难。如果遇到重大或突发事件,对捉襟见肘的政府财政而言将更是雪上加霜。

(二)少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政资金的集中核算

与分散式财政资金管理模式相比,全国实行集中核算的地区较少,只有不足30%的地方初步建立起了会计核算中心,并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之中。集中核算模式的推广和实施在规范各单位的财务流程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杜绝各单位违规开户、私设小金库、坐支、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问题上也有一定的贡献,然而,目前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报账式的集中核算”和较为滞后的事后监督。因此,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资金沉淀所导致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1.资金周转率较低。首先,原有的分散管理模式下,有收缴权的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进行征收并缴入国库,再由财政部门根据预算将财政资金分别拨付至各个单位账户,各单位根据自身运行情况对外进行资金的结算。在这种“从收到支”的过程中,资金流经的环节较多,资金的周转速度将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其次,就整体财政资金而言,当地政府已经无法对已经拨付的财政资金再次进行统一配置,财政资金将由此长时间的沉淀在各行政事业单位账户中,沉淀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或跨年度不等。这样,不但会影响资金效益的发挥还会造成单位之间的“苦乐不均”,这样既不利于财政资金发挥效用也不利于政府职能的履行。最后,就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的来说,资金到账后还会拨付至各个下级所属单位,由此会产生新一轮的资金沉淀,这次沉淀意味着资金将会沉淀在各个下级单位,资金的周转率和统筹调配将同时受到影响。

2.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利用率较低。在行政事业单位众多的支出项目中,楼堂馆所的建设、办公设备与仪器设备的购买、车辆的购置这三项支出的支出比例和数额最大,而一般情况下也正是这三项支出,极大地影响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政府统一控制、统一配置财源,上述问题就会极大地消除或从根本上被解决。

(二)资金控制权分散所导致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弱

1.收缴权分散导致财务风险增大。具体说来,资金的收缴权分散可能会导致财政资金无法及时上缴,甚至会出现截留、挪用财政资金或携款潜逃等危险。由于财政资金收缴权的分散,行政事业单位或个人可能会利用手中的收缴权和本单位票据管理不规范所造成的漏洞,或者无法做到“应收尽收”,导致财政资金的流失,或者导致财政资金部分或全部被截留、挪用,更有甚者,如果截留的财政资金足够大,很有可能会造成收缴人携款潜逃的危险,由此所形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2.支付权分散导致财务风险增大。由于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很多并非专业人士,本身缺乏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或者负责人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本身就有故意占有财政资金的意图。在这些情况下,单位财务部门按照单位负责人的指示对财政资金进行流转划拨或支付,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造成重大的财政资金损失。

(三)核算层次多及核算口径不一致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分散管理模式决定了会计信息的汇总程序是由下级单位层层汇报至上级主管部门,再由上级主管部门向财政部门、物价部门、审计部门或统计部门等报送。由于控制权的分散,核算层次过多及核算口径的不一致等原因导致了各单位对信息进行“修饰”的可能性增强,从而会增大会计信息传递过程中失真的风险。

三、统一收支结算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统一控制财政资金并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统一收支结算就是将财政资金的控制权与使用权分离,控制权的行使由结算中心来完成。这就意味着政府所辖的各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单独结算、不能进行收入与支出的管理,各单位负责人没有划拨资金的权力,其经济业务结算必须通过结算中心与外部结算网络处理。这样一来,当地政府的财源就全部由结算中心来控制,从而避免了目前财政资金分散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二)有利于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和预算管理的改革

实行财务统一收支结算有助于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和预算管理的改革。财务统一收支结算模式下,结算中心对各预算单位原来分散的、多头管理的资金实行统一收支结算,全面掌握资金流动各环节中的财务信息。在可靠详实信息资料的基础_匕由结算中心编制并执行预算,将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的合理性、科学性,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进程。

(三)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节约行政成本

财务统一收支结算的实施使得所有财政资金支出都由结算中心专业人员经过审核、论证、评价后完成,并且严格执行预算。这将最终使得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行政成本大大降低。

(四)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实行财务统一收支结算后,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收支业务都被纳入结算中心统一管理。结算中心拥有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人员,在运用先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账簿的建立、科目的设置、凭证的装订等,都能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执行,从而将大大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四、构建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支结算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强化财源的统一控制原则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1.资金收支结算的统一控制。统一收支结算就是要求取消各单位各自为政分别办理收支结算的权利,每笔收支业务的发生都要由结算中心集中控制、统一办理。这样做不仅能提高结算效率,而且便于结算中心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财务信息。具体情况如下:第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往来业务由结算中心统一办理。第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收支结算由结算中心统一办理。第二,行政事业单位与非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收支结算业务由结算中心统一办理。

2.票据开具及管理的统一控制。鉴于票据开具及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分散管理存在的种种弊端,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就必须实行票据开具及管理的统一控制。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取消各行政事业单位的票据开具权,票据由结算中心统一管理。第二,与正式票据相关的有偿服务费协议书、处罚决议书等附属凭证都需要由结算中心统一印制、统一编码。第三,结算中心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统一收费代码,做好分类工作,划分好预算内、预算外等收入。

3.信息收集与监管的统一控制。在统一收支结算的财务管理模式中,信息的收集与监管作为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信息收集的及时性与直接性。第二,信息监管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二)加强财源的统一配置力度以大幅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1.维持各单位正常运行的常规配置。第一,对原有资产进行配置,具体包括对原有资产的“统计、调整、处置”。第二,对新资产的统一配置,具体是指根据各单位的预算及需要,由结算中心进行统一“采购、分配和支付”。

2.应对突发事件与重大项目的非常规配置。结算中心应从每年的财源中提取一定的比例,建立“预算资金备用库”,以便在非常规时期统一配置该项财政资金,增强各有关单位的协同效应,形成统一指挥、整体联动、灵敏通畅、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凝成强大的合力,应对好各种突发事件与重大项目的发生。

(三)统一收支结算的财务管理流程

1.按照统一收支结算的要求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就财务管理流程来说,各单位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信息分析、预算编制、审核、结算、记账、编制报表、决算等。统一收支结算的财务管理模式,要求结算中心根据财务管理流程的不同环节,对各个单位的资源进行统一控制与统一配置,因此,需要在结算中心内部设置多个部门机构,各部门机构应以“提高执政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为目标,相对独立的行使职责,从而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2.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强化各部门的人员配置。根据统一收支结算的要求,结算中心细分为综合部、计划部、结算部、审核部、核算部、采购管理部等多个部门机构。为使统一收支结算顺利运行,达到提高执政效率并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就必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统一;强化各部门的人员配置,确保各部门职责的充分发挥。

3.规范核算审批程序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强化责任意识。规范的核算审批程序不仅能提高结算中心各部门的服务水平,提升其工作效率,更能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强化各单位履行政府职能的责任意识。因此,为确保统一收支结算财务管理模式的顺利推行,必须逐步规范并不断优化核算审批程序。

参考文献:

[1]陈立齐.美国政府会计的原则和重大变化简介[J],会计研究,2004(09).

[2]陈志斌.公共受托责任:政治效益、经济效益与有效的政府会计[J],会计研究,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