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0 05:40: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是根据学生所学医学专业的特点,为医院患者或者社区群众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和卫生诊疗服务等,从而提高学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以便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多的服务。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主要为围绕医学知识宣讲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开展。
(二)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模式
1.参观教育模式。学校组织医学生到一些大型的医院中进行参观,主要包括医生的诊治过程、手术过程等观察,让医学生充分认识到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广大医学生的敬业精神。
2.服务奉献模式。组织广大医学生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儿童聋哑学校等社会福利组织中,为这些人群开展各项医疗和卫生服务工作,从而帮助他们切身感受到这些特殊人群生活的疾苦,不断提高医学生的道德素养。
3.专题调研模式。在导师的带领下,将医学生划分成若干专题研究小组,主要进行对医学的研讨和社会调查活动等等,主要是为了培养广大医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1]。4.其他模式。医学类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模式还包括送药、送医以及送卫生知识下乡等。
二、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单一
当前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相对单一,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个别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二是个别医学院还不能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并缺乏针对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考核体系,不能在医学生中产生较大的教育意义。
(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脱离实际
从当前个别医学院开展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来看,很多都是根据教学课程安排的需要,缺乏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跟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专业性不强
个别医学院的组织者在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过程中不能有效将活动内容跟学生的专业、社会热点的话题充分结合起来。
三、提高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区的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
作为医学院,要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加强对医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从而帮助社会及时了解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进一步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造良好的氛围。另外,医学院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校园网、宣传栏、广播等宣传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表现突出的团体和个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丰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模式
由于低年级的医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有限,业余时间少,学校在组织这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时应该进一步创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模式,在充分整合社会和校园的各方资源的基础上,为其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医学生实践基地,并建立起具有医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特色的创新机制,充分培养医学生的组织、协调以及沟通能力[2]。
(三)加强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制度建设
组织广大医学类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不但可以帮其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因此医学院应该进一步加强医学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建设,争取从动员——申报立项——时间团队资料审批——实践团长安全教育整个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提高医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形式;实践模式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依据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活的一种实践教育形式。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核心内涵在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将书本知识学习和投身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本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四有”新人,价值目标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它旨在通过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观察、分析与服务,进而了解世情、国情,主动、自觉地接受社会的再要求、再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大学生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体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探索、掌握、实践、验证、发展真理和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科技相结合、认识与改造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体、深入实际、了解实际的重要渠道。此外,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可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仍处于被动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始终没有完全摆脱单向的教师传递信息、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尽管我们认为大学生才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但是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然在教育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相对应地,高校教师、辅导员等群体也一直习惯于以教育者“权威”自居,对大学生实施甚至灌输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分别处于主动、被动的位置,这体现了双方地位上的不平等。如果不能将这种传统、单一的主客体关系打破,自然也就无法建立起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新局面,不利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实践形式有待创新
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无论是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学科专业实践活动还是校外实践活动,都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活动形式。每年各种活动在开展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流程乃至学生参与的群体、活动合作方往往都沿袭多年来的经验做法。当然,依靠经验办事是有利于提高活动组织、实施的效率的,也可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一些精品活动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可以不断进步、精益求精。但是,这也容易造成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怠于思考、盲从组织安排,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有继承性的传统实践活动中,新一批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往往会先研究前辈留下来的活动资料,往往也因为这样而容易陷入到旧的思维模式之中,难以实现突破创新。
(三)考核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首先,实践报告作为当前考核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最主要依据,实践报告所获得的成绩分别与个人、团队受表彰情况有关,笔者发现实践报告得“优秀”的大学生更容易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表彰。实践团队中,获得优秀实践报告的成员越多,该实践团队也更容易获得“优秀实践团队”的表彰。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察比较片面,主要是依据实践报告来进行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和实践成果。在成绩评定和表彰上,对学校立项的实践活动参与者存在明显的偏向性。这样的评价体系,对少数精英群体具有“保护性”,不利于提高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无法全面评估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建议
(一)校企联合的“双元”实践模式
高校对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了解更为全面,在活动策划和组织管理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能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能为大学生提供可靠的实践场地、资金支持和最实用的案例学习。校与基层一线相互合作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不仅能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也有利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才培养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社会带来的价值,那么只有全方位地深入了解社会的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因而,大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推行校企联合的“双元”实践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的校企联合实践模式以企业为高校创办实践基地的形式为主,这样可以长期为大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场所和岗位。这样既能保障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促进实践教学成果的转化,也能为企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高校在选择合作单位时,应倾向于对培养大学生的主观愿望强、社会信誉高的单位,并且从一开始就签订全面而详细的共建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细化共建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等内容。对于实力雄厚的学校,在拓展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可以鼓励师生自主创业、与企业合作发项目等,这种合作形式下更能保持高校的自主能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
(二)社会服务型实践模式
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落脚点,即是培养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具备优秀素质和能力的人才。因而,实行社会服务型实践模式是高校实践教育社会功能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当前我国的社会服务型实践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近些年,由团中央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累计有七千多万人参与进来,分别深入到贫困、偏远地区进行支教、支农、医疗卫生及科技服务等志愿工作。其中,扶贫接力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等是当前几大重要的志愿服务活动类型。
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大学生真正有机会深入到山区、农村、基层,了解最真实的国情、民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不仅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而且通过运用自己所学到知识、才能为人民群众服务,还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的社会价值感,是对大学生最生动、最具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教育。
社会服务型社会实践通常都是以义务服务、公益活动为主,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来说,是没有直接的物质利益可言的。因而,政府和高校最主要是解决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问题。首先,政府应在政策和物资上大力支持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国家对志愿服务西部的大学毕业生给予一定的物质补贴,对于服务期满、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在报考公务员时可以优先录取等政策,很显然对大学生投身于西部建设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其次,时常关心和慰问正在服务期内的大学生,对家庭困难的志愿者直系亲属给予一定的帮助和照顾。这样才能使他们免除后顾之忧,安心于志愿服务工作。同时,对志愿者的工作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当地政府应与之保持经常的沟通和联络,了解服务地区的困难和需求,及时帮助志愿者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志愿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三)健全评估考核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耗费的人力、物力、时间都是比较多的,要使其规范、有序地开展下去,必须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对社会实践运行的各个环节、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评估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把握高校实践教育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表彰先进来激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等,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精益求精、做得更好。
当前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估考核,按照考评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对参与实践的大学生的考评与对组织方的考评。从考评的内容来看,对大学生的考评,主要以其参加实践的时间、实践单位的评价及实践报告为依据;对组织方的考评则主要依据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和总结材料以及参与人数、媒体报道情况等量化的实践效果,从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需求的贴合度、参与面与受众面、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等方面来进行考察。现有的这种考评形式在考察内容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考评者对考评对象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实际表现知之甚少,仅仅依靠文字材料和汇报演讲作出判断,主观性较强。
针对这种现状,应建立起综合全面的评估考核机制,按照比例分摊的形式分别考察学生、组织方、学校、合作企业及实践基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中以大学生和组织方为考评重点,同时要总结学校整体的部署、指导情况,并定期对合作企业及实践基地进行评估和考核工作。
对组织方的考评亦同,以目前的考评指标为主,并参考过程监控中所得到的详细信息、学生对组织方的评价等内容,对其在社会实践计划、组织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考察。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过程交流和成果分享,并适当对优秀个人和组织者进行表彰奖励。对于某些长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效果的实践活动,还要进行后期的效果追踪,并根据实践效果决定该类实践活动的持续时间和周期。
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地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减少行政干预和教师权威,放权给高校自主设计教学计划,放权给大学生自主组织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自下而上地以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导向,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努力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规划、组织管理、评估考核及保障支持工作,将实践教育与专业学习和日常教育相结合。通过把每一环节做到实处,来实现社会实践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国栋,大学生社会实践探索[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掘大学生志愿服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体系指导大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也是教育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志愿服务本身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渠道,这种社会实践方式能让大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体悟感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意识去关注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融入社会参与志愿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精神追求,外化成持续的实际行动,同时引领着正能量的社会潮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还能通过互助奉献的互动方式增进社会融合,通过服务满足基层民众的实际需求,缓解不同群体之间的疏离。
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较难转变成大学生真实可触摸的生活或学习中的实质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目标,但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群有着有不同层次要求的具体的阐释方式和行为准则。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要在落实以及细节上下功夫,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培训体系、反馈评估过程、服务内容、服务品牌[1]等方面入手,致力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青年化、具体化、生活化。
一、理解包容大学生志愿者不同层次的参与动机
志愿服务通常被认为是自愿者单方面无私支出时间和精力为他人提供服务,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体现。这种对志愿服务的片面理解会忽略了志愿者本身的参与动机,志愿者没有得到个体满足,没有足够的精神动力支撑行动,因此难于维持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任何行为都是基于结果对自我的激励内化而成的。内化激励是基于满足大学生自我需求而得到的自我肯定和鼓励,不用任何外力驱使,大学生就能自觉地延续该行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我需求得到满足,虽然满足的层次和类别有所不同。因此大学生志愿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避免学生参“一时兴起”参与其中、活动结束后“失望而走”。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和目标存在多元化的现象,有的只是好奇想尝试了解志愿者服务,有的想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有的甚至纯粹的乐于奉献的精神追求。教育者需要理解并包容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各种动机。只有能够满足各类动机需求的志愿者服务模式才能保证更多的大学生人群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并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在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的环节去感悟志愿服务精神,完成志愿服务的不同环节或过程。教育者通过引导学生让志愿服务精神回归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把志愿服务活动精神日常化,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的常态。教育者通过重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构建大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教育体系,引导大学生主动去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做事,引导他们在参与活动寻找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鼓励他们在积极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2],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与“私”之间寻找平衡点。
二、丰富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学习课程
大学生志愿服务需要大学生能够有效利用所学的多门学科知识转化成技能有针对目标人群。教育者要积极有效利用校内现有的各种优质培训资源以及强大的动员能力,通过专业志愿服务的培育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课程设计有针对性的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达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
教育者为了提高志愿者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必须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内容。通过有系统架构的设计建构、规范监督、反馈评估的方式来实现培训课程设计与志愿活动的融合[3]。这种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更强调学生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以致用,理论学习与实际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者在设计服务课程能够有效切合大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求又能符合志愿服务项目的能力素质要求,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教育者通过构建丰富的学识架构,赋予实践活动于人文情感,培养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素质。课程内容除了讲述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服务原则和纪律要求以外,还需要提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技能培训,包括社会调研和服务策划能力,人际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和资源利用能力等能力的培训。这种培训学习的过程有可能是学习一种新的知识,但更多的是对大学生个体已学的学科综合知识的一种检验,看是否能学以致用,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转化应用,主动探索创新知识的实践方式。
三、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监督反馈评估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全程规范的运作,确保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还需要有完善的监督反评估机制,形式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给大学生带来的实际教育作用非常微小,也无法促使学生将志愿服务里所蕴含的道德建设目标转化为大学生自觉地使命感。学生需要更加真切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真切地体会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并进一步肯定自我价值,提高自我评价,产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从而更加形成更加坚定的道德习惯。因此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加强全程指导,建立反馈评估体系,通过精心的策划建构以及严密的监督保障,才能真正发挥教育效果。而且监督反馈评估本身是一种反思式的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完整的追踪回顾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观察、感悟,从而对自身以后的行为更有具体的方向指引[3]。大学生可以在教育者的反馈评估指导下,完成对自身以及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肯定社会实践的价值以及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可持续进行的可能性。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中激励机制由于种种原因尚不完善,实行这种监督反馈评估机制,可以作为大学生自身能力提升及自我价值的肯定的一种方式。监督反馈评估系统客观记录了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过程、服务质量、服务效果。这种激励机制能够清楚的让大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时间成本和文化成本是如何转化成将来进入职场的能力成本,让它们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他们就会坚持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作为转化能力的最好的渠道,这也是参与动机的最强大的自生动力。这种反馈评估模式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观建设目标与大学生自我能力素质提升的发展目标相融合,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拓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领域
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停留在学校官方自上而下运动式推动,学生志愿服务大多数是学校团委组织的各种纪念日或者“三下乡”活动,大部分文艺工作或宣传工作,让学生觉得是例行公事完成任务,没有实际的服务价值。文艺宣传志愿服务即时影响比较大,但无法深入服务对象中观察社会,体验民生,无法对服务对象开展一些实际有效的帮助。因而大学生志愿者所提供的活动服务与居民的实际需求并不一定能实现有效的对接。这种运动式的活动常常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服务内容不够丰富,一些能与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有关的服务项目较少,常规性、日常性的服务项目也很少。因此,拓展每一位学生直接参与体验实际生活的机会,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内在动力,才能促使志愿者服务参与成为大学生真正喜爱的一种实质性的主动性参与活动。
社区是开展长期性常规性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最好平台。与高校合作开展长期性常规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对于社区来说,主要是想解决一些具体实际的服务需求问题,例如社区里老人、儿童、妇女还有各种特殊人群的实际需求。但高校提供的志愿服务大多数是从共青团工作来考虑的,虽然内容丰富,但是容易流于形式,没办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因此,本着合作共赢,双向受益的原则,高校可与社区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等形式建立志愿服务基地,注重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的关系,以社区的实际服务需求为导向,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
五、创新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形式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会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刚入学的时候,大学生可能会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但随着学校社团活动、考试考证、专业实习等等压力逐渐变大,大学生会逐渐减少甚至退出志愿者组织。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和当地街道或者社区本着“社区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通过深入了解和有效沟通,形成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和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的良性互动[3]。按照“设计一个品牌项目,覆盖部分大学生,服务某类社区人群,解决某种社会问题”的标准,打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品牌项目。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应做好前期调研,了解社会居民所需的各类服务内容,在大学生志愿者能力范围之内,寻求解决问题的现实可行的途径。教育者通过构建合理的行动框架和培训大纲,充分挖掘高校丰富的资源服务资源,确保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志愿者组织还应加强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保证志愿者组织的吸引力,通过有效的组织沟通模式来增强高低年纪学生间的交流,通过发掘培养骨干志愿者,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保持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动态平衡。
综上说述,综合素养能力是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有效动员大学生群体的链接纽带。因此建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志愿者实践活动模式,能够从内源上激发大学生不同群体共同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内生动力。这种实践活动实现学校官方召集活动与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构建合作互利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新型模式。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求得到理解和满足,是大学生能够有效完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框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的内在动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自身需求是个体行为选择的基本动力和思想道德能力养成的积极源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中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大学生真正体会到价值选择和自身成长需求回报的统一,形成自我正确的价值判断的经验素材,进而形成对社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的真正认同,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兰英 彭林权.试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97:40-42.
[2] 卓高生 易招娣. 服务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策略探析[J]. 河北学刊,2014,34(3):155-157.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基层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以大学生为主体,以社区资源为依托,志愿服务工作与乐山社区基层建设这两者呈现双向互动关系,可以起到双向积极作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对创新社区服务模式、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和大学生自身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对社区而言,一方面,大学生掌握了大量专业技能知识,在服务社区时能有效解决基层法律咨询、儿童教育、心理咨询和技能培训等问题,不但能充实社区的服务内容,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而且有利于社区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现代社区居民要求的文化生活呈现多样化和丰富性,由于社区文化水平差异性,多数社区并不能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富创新性的高雅文化生活。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如唱红歌、小品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为和谐社区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加社区居民的交流和沟通,把党的政策及时传递到基层大学生在这方面有优势。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服务型学习”观念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打破传统大学封闭教育状态,借助志愿服务平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换为社区服务,了解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从而有助于拓展自身社会实践的空间和内容,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校志愿者服务地方的优势
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是复杂而多变的。对于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需要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融入社会,寻找归属感。在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知识以后,这些学生开始逐渐追求能够满足个人自尊与自我发展的活动来展现自身价值、证明自己能力的工作,而进社区志愿服务无疑提供了这种机会。学校常常会通过志愿服务总结表彰大会、志愿者典型先进事迹报告会、班级志愿服务风采展评选活动等宣传志愿服务,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实现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激发他们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志愿服务的热情。通常情况下,社区招募志愿者会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信息栏等多种形式,根据志愿服务项目需求,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数量、岗位要求和报名方式等信息。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在招募志愿者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动员与宣传的效果,而缺点在于对招募工作本身效果不明显,且存在时滞性,即不能再规定时间内快速地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志愿者。因此志愿服务组织会利用向社会各类别机构组织和人群,定向、有针对性地招募,学校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学生志愿者往往有着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学习了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且宣传力度大,能够在全校范围内迅速展开,能有力地传播志愿精神,营造全校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3乐山市社区与高校志愿服务的供需现状
乐山市有着丰富的大学资源,行政辖区内有包括乐山师范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成都中医药大学峨嵋校区等在校的十余所高校,在校青年大学生约6万人。随着乐山市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思想素养不断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趣日渐浓厚,参与渠道日渐拓宽。由于参与门槛低,众多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一种常见类型,服务内容也日趋多样化。但是,社区志愿服务始终不能全面展开,不能保证长期持续有效性,甚至有一些志愿者行动停留在表面上,这就说明了目前乐山市高校志愿服务现状还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高校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主动性不高。目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频率较低,多以低年级学生为主,而且仅有一小部分学生坚持每月一次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其他人相隔6个月以上才参加一次活动。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经常是根据重大纪念日、节庆日或寒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开展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没有做到长期满足社区居民连续的需求。
(2)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涉及面较窄,时间较为集中。内容多集中在针对老弱病残的帮扶服务,而对于社区文化等领域较少涉及,不能满足社区的文化真正需求。目前,乐山市高校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多为到养老院、救助站、关爱留守儿童以及社区环境清扫为主。虽然说该市高校有开展法律宣传与援助项目,但是未能形成一个系列,只在车子镇、苏稽镇等少数几个乡镇开展,开展时间短。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时间多选择在节假日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较少选择在周末或课余时间。志愿行动多由老师或组织号召的临时性参与,志愿服务的无持续性,导致无法激起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
(3)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服务主观愿望和客观因素相抵制,导致志愿服务精神难以传承。大多数学生在首次参与志愿活动时,其动机大多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提高个人能力,但是在访谈中发现,许多同学表示在参与多次活动后,,发现其活动项目并没有达到他们所期待的效果,活动形式浮于表面,简单的打扫清洁,办板报认为活动并没有实质意思,因此内心遭受挫折,对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便逐渐失去兴趣。为促进乐山市高校之间、高校与地方政府及社区之间合作的纵深发展,更好地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对乐山市的志愿服务需求进行规划和科学布局,节约人力、财力资源提高志愿服务工作效率,根据乐山当地需求情况和高校志愿服务现状,经过不断探索,从两大方面寻找到了青年志愿者如何服务基层社区具体的路径,从而实现构建乐山本地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目标。
4构建乐山本地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具体路径
(1)不断加强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通过宣传海报、网络媒体、社区广播等方式,对志愿服务的精神作用、参与渠道等方面展开宣传,让社区居民与志愿者进一步了解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掌握志愿服务的内涵,从而创造志愿者与社区居民双赢的局面。
(2)适应社区需求,打造对口志愿服务。深入调研、调查,严格配合社区居民的志愿服务需求,与社区居民、志愿组织形成良好对接,建立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平台,并尽量依托学校在社区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将社区居民的需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保障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期性和有效性,实现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的常态化,稳定化。
(3)加强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主动性。高校志愿者在很多方面仅限于打扫卫生、清洁社区是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因此必须从社区需求的角度,不断加大培训力度,让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工作中,学习专业技能,并将其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在传播到学校志愿组织中,从社区需求不断改善志愿服务形式,让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得到提升。另外,完善各种激励机制,例如表彰制度、考评制度,可以激发和保持志愿者的热情性和主动性,不断打造成一支专业、特点鲜明的志愿者团队。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1、高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基地,社会实践活动更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课堂。而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有生力量。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增强富有时代意义的质量意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大学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高校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促进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有利于大学生锻炼意志,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
二、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1、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时应当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与专业相结合;二是要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要把实践教学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位教师,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中。要着重解决好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实验教学资源、实习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质量、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和青年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要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选题、途径、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开设社会调查课程或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要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贫困地区支教计划、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等活动。把大学生志愿者纳入中国青年志愿者规范管理的范畴,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带动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同时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3、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按照“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和群众的意愿,要主动与农村乡镇、城市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要长期坚持,形成制度,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振兴地方经济结合起来,,并创建一些具有师范和带动作用的社会实践基地。这样做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和就业的机会。同时也为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和管理以及宣传工作。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和管理,是提高实践活动育人效果的组织保证。我们要从端正教育思想入手,真正把社实践活动视为培养“四有”信任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样才能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领导,设立对内组织和对外联络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面安排,作到既有学校的统一管理,又有教师的具体指导。逐步建立起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条渠道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把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同等看待。另外,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时期改革、开拓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当前社会实践无论从组织管理、内容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我们努力营造浓厚的关心和重视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氛围,就能促使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应进一步结合新形势,总结新经验,探寻新方法,从而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加具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惠.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65-67.
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所在的和平家园社区,有一个残疾人开的报摊,整个摊位足有10米,卖报人周师傅坐在轮椅上,拿出拿进、拿上拿下各类报刊,很吃力。2006年的一天,我校的张昆莉老师看到了这个情况,经过深思熟虑,张老师与班里同学商议,决定开展“爱心助残”活动:每周两次利用下午放学的时间,组织孩子们到报摊义务帮忙。从2006年9月开始,周师傅的报摊上就多了30多个“小帮手”。
一年过去了,张昆莉老师带的班升到了六年级,面临毕业,可张老师还是想把志愿活动坚持下去,于是把自己的想法跟校长做了汇报。“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就作为学校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长期进行,在每一届五年级中开展!”齐校长一锤定音。就这样,朝师附小每一届五年级都有一个班成为“爱心助残班”。在每届六年级毕业典礼上,都有一个重要的环节——爱心接力,举行助残报摊志愿服务对口班交接仪式。交换仪式上,六年级已经做过志愿服务的学生介绍切身感受,家长谈孩子们参加志愿服务后的变化。学生通过“助残报摊”的活动学会关心他人,尤其是那些弱势的人,体会到人与人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学会宽容谅解。
一届传一届,爱心接力棒在朝师附小届届相传。
同时,通过这样一个志愿服务活动,带动了学校其他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形成了学校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几年的实践中,学校创新实践载体,总结归纳了四种特色模式,逐步形成了“悦行志愿”系列品牌教育活动,即志愿精神教育与校本课程融合的“悦行志愿传承历史”活动,志愿精神教育与德育主题活动融合的“悦行志愿助人为乐”活动,志愿精神教育与多学科协作教学融合的“悦行志愿保护环境”活动,志愿精神教育与社团活动融合的“悦行志愿传播文化”活动。
“悦行志愿”已成为朝师附小主题校园文化——“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朝师附小三个校区的60个班中每个班都有志愿活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志愿服务岗位。在校园、在社区,志愿爱心行动在朝师附小心手相传……
志愿精神教育的开展,拓宽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视野,为学生的品德培养提供了新的路径,学生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的氛围更浓了,学生参与服务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学习服务技能的意识更强了。
学生们从志愿服务中收获着成长,体验着快乐。■
社会实践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了解国情、接触社会、巩固知识、锤炼意志的重要平台,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校师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技术支持、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爱心帮扶,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巩固专业知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巩固,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二是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深入行业企业、社区、农村一线,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了解我国的地域差别、城乡差别,有利于培养其爱国爱党情怀,了解我国国情,坚定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与决心。三是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了解人民疾苦,通过在艰苦环境中锻炼、磨炼意志,有利于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践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社会实践工作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社会实践质量;与就业、创业相结合,提升社会实践效用;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提升社会实践层次;与体悟社会相结合,提升社会实践内涵。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锻炼素质,成长成才。
三、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组织原则
坚持“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要求,实现全面部署与重点组织的有效结合、学生实践教学与社会观察的有效结合、项目实施与文化传播的有效结合。要重点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坚持就近就便原则,立足于学生所在社区、乡村,充分利用新媒体等信息沟通交流方式,积极探索学生属地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模式,节约资源,便于学生广泛参与。二是坚持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在社会实践内容的设计上,既要设计适合组队学生参与的活动,又要设计适合分散返乡学生参与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个人分散活动,可以就近自由组队,也可以由学院组织重点团队开展活动。三是坚持力所能及、务求实效的原则,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要切合学生实际,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要以学生可以做到为前提。四是坚持保障安全的原则,要教育学生增强安全意识,落实活动的各项保障措施,认真负责地做好活动中的安全保障工作。以上原则是社会实践工作顺利健康开展的重要保证。
四、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活动内容模块化。系统化的学生社会实践内容是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前提。学生社会实践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及学校学科专业特点,按内容大体上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科技帮扶、企业挂职、志愿服务、社会调研、文化寻访、创新创业,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实行按类别进行申报、实施和考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来选择参与不同类别的活动,使学生在巩固第一课堂专业知识、张扬个性的同时,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二)活动组织项目化。项目化的社会实践组织方式是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要途径。在项目化组队过程中,实现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第一课堂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的有效对接,大力倡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每个项目团队必须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实现青年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学相长。项目团队的组建途径分三种:基层学院按照现有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情况,组织师生组队;学生自行设计内容,自由组合,申报组队;青年教师根据教学科研情况,提出申报组队,每一个团队按项目化方式进行管理,从申报答辩到项目活动实施,到项目答辩总结,按照项目团队完成情况进行经费划拔。同时,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行业企业联合,与政府部门联合,与上级团组织联合,与行业协会联合,为学生社会实践搭建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争取更大的资金支持。
(三)活动考核科学化。科学化的考核方式是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保证。社会实践实行学分制,考核合格的学生赋予相应学分。在社会实践的考核过程中,既要重视质量,也就是活动开展得是否扎实而有成效,又要重视数量,也就是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比例。因此,社会实践的考核要二者兼顾,才能给社会实践工作创造公平的环境。一是要加强过程监督。由团干部和学生干部组成检查调研小组,以实践地点的区域为单位,进行督导检查,对于活动开展情况和活动效果进行调研,为实践活动的考核和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二是组织总结答辩会。活动结束后,对各项目团队以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认定,评选出优秀团队,并进行经费划拔。三是组织先进集体评选。以积分方式进行评选,在评选过程中,既考虑活动质量,又考虑活动参与面,并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活动宣传时代化。积极地宣传活动成果是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持续动力。活动结束后,要通过开展总结座谈会、展示会、表彰会,优秀团队巡讲等方式,扩大实践活动成果。同时,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QQ等进行宣传,利用青年学生喜欢的沟通与交流方式,宣传报道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活动开展情况。引导青年学生为优秀成果点赞,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不断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由院系分党委直接指导,院系分团委积极组织,教育学部组成了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秀团员为主的大学生参与团队,形成了“从实践中来感悟精神,到实践中去提升素质”的实践目标,并探索出了“实践与党建相结合,实践与德育相结合,实践与专业相结合,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实践模式,效果显著。
一、实践与党建相结合的模式:引领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先锋模范意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因此,如何引领学生党员发挥作用将成为工作的重点。北师大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引领工作,力图引领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学生的旗帜,以提升所有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育学部在社会实践中重点突出学生党员的德育教育、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学部分党委的指导下,硕士党支部分别深入多个社区开展了为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献爱心和帮扶学习、走进临终关怀医院、帮助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等志愿服务活动;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参与了“人人参与,节水北京”大型社会公益活动、“访老教授,知学科发展”、为灾区爱心捐助以及社区党支部共建活动。大一本科生党支部被推选为学校的标兵党支部,代表学校荣获了北京市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二等奖,此荣誉是对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的最佳认可。分党委每年都大力支持大学生党员寒假返乡调研,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仅2012年就组织了25个研究生项目与19个本科生项目。项目经过立项、开题、中审和答辩等环节,完成效果良好。在众多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党员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各方面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实践与德育相结合的模式:创立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社会实践中重视感恩教育,加强志愿服务
感恩教育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高校要鼓励和引导青年学子走进基层、投身实践、真情奉献、服务社会。本着传递教育感恩理念、实践奉献精神的目的和宗旨,北师大教育学部在2011年5月组织学生创立了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力求吸引和感染更多的学生切实参与到感恩奉献的具体行动中来,汇聚爱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积蓄力量。作为北师大教育学部精心打造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平台,四叶草教育感恩基金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同时又针对需要帮助的中小学和孩子开展志愿支教服务和筹集物资、善款等活动。通过这个感恩、实践和奉献的平台,向全社会传达教育人“心系教育,兼济天下”的理想夙愿。短短一年的时光,“四叶草”在师大师生们的关心与呵护下茁壮成长,先后启动“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关爱生命,幸福续航”“助力明天,共爱一家”“志愿行动,心系教育”和“捐赠图书,传递知识”等五大项目;先后募集善款53 790.09元,共资助76人,资助总额达32 860.19元,共支持14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四叶草“大手牵小手,帮扶结对子”活动,支教队员们与64名优秀寒门学子结成帮扶对子;先后开展志愿者交流、爱心募捐、校园宣传等活动。
三、实践与专业相结合的模式:指导学生社团在社会实践中彰显教育的魅力,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大学生社团是各种学生组织的重要部分。北师大教育学部的学生社团多是以大学生兴趣以及所学专业为特色而组建的,如教育学社、木铎手语社、野社等。教育学部分团委整体统筹各个学生社团和班集体的实践活动,配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如木铎手语社请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野社请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彰显各个社团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教育的内涵;同时,给予充足的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经费,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减少后顾之忧,全身心深入扎根基层,到实践中去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各个班集体开展了学习雷锋活动,深入到校内外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学社长期组织志愿者到打工子弟学校支教,为中小学生补习功课;木铎手语社走进特殊学校帮扶残障儿童,义务向社会教授手语;野社长期坚持不懈地为民工孩子开办幼儿园,多次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服务社会的本领。
四、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深入社会基层传递教育理念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重要形式,是将自己所学所思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提前磨炼自己的重要平台,是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和服务基层展示自我的机会。北师大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给学生社会实践配备充足的师资和经费。2010年派出6支队伍近百名学生,分别赴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六省市,初步形成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模式;2011年将特色模式进行了完善,最终组建16支队伍,共有200多名学生踏上了实践征程,实践地点跨越了广西、甘肃、、新疆、云南、四川、内蒙古等全国13个省16个市;2012年总结出“调研—实践—结对子—研究”这一独特的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最终有14支队伍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基层,进行实践。暑期社会实践主要通过调研、支教以及宣传采访等形式进行,主题内容包括教学实践、素质拓展培训、教育宣讲、环保节能宣传、访谈先进党员、探寻新农村建设、关注特殊群体等,项目内涵丰富,紧跟社会热点,发挥专业优势,传递教育理念。在教育学部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学部的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五、实践与就业相结合的模式: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实践中指导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实践水平缺失。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学部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区共建,为学生开拓更加多样的实践机会。在过去一学期中,教育学部在北京全宁科技有限公司、学而思集团、清华同方、红缨教育集团、中投发展公司、众享乐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普尔摩咨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同时与学校后勤党委共建,输送学生干部到后勤的餐饮、宿管、物业等中心担任助理;在石景山教委建立实习基地,推荐优秀的研究生到教委上岗挂职锻炼,到中小学担任校长助理。在共建的过程中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技能,端正工作态度,培养意志品质等,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实习实践,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学部就业率已达100%,较2009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奉献精神的体现,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公益性活动,而今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高校、志愿组织中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问题也随之出现。学校、志愿组织、大学生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以实际行动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40-02
大学生志愿服务原本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大学生回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志愿行为,而今大学生志愿服务却成为了一种评判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硬性指标,成为了一种功利的行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不再是爱心的体现,而变成一门大学生的“必修课”,变成让大学生头疼的必须完成的“任务”。功利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失去了志愿服务原本的意义,不仅没有体现大学生的素质,反而让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中的评价大打折扣。学校、志愿组织、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行为偏差是造成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功利化的关键因素,只有调整好三方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评价。
1 大学生志愿服务功利化原因
1.1 学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要求: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各高校衡量一个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学校对志愿服务大学生有相当多的鼓励政策,例如志愿服务大学生有优先当选学生干部的资格;志愿服务大学生在德育评价方面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志愿服务大学生能够优先得到学校给予的各种荣誉称号的资格。
有的学校甚至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门社会实践必修课,要求在大学生本科四年的时间里,必须有志愿服务的经历,并且对志愿服务的时间有硬性的要求,只有达到时间要求才能够修满这门课的学分,才能够顺利毕业。学校的要求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成为一种功利的强制行为,而不是志愿的奉献行为,学生想要顺利毕业,想要在大学中获得相应的荣誉就必须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也毫无疑问的改变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学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要求,使得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性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呈现功利化趋势。
1.2 志愿组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政策:志愿组织在招募志愿服务大学生时往往会给予相应补助,补助每人每月可达千元甚至更高,志愿组织提高补助是为了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素质,保证志愿服务授课质量,但是过高的补助会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变为“大学生实习”,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工作,失去了志愿服务的无偿奉献性,而变为了一种金钱的交易。
志愿组织为了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往往会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后开展大型文艺演出,展现志愿服务大学生的才艺、情操,并会邀请省市相关政府、企业领导出席义演,颁发志愿者证书,增加了志愿服务大学生与知名企业领导接触、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工作的机会。政府性志愿组织往往与政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不仅能够获得志愿服务证书,而且可以获得推荐工作。在大学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的今天,每一个就业的机会都是很难得的,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为参加志愿服务大学生隐藏的动机。
1.3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认识:大学教育中缺乏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学生很难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所在,很难找到适当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也不能深刻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大学生将志愿服务作为一项任务,一门课程,对待志愿服务没有足够的热情,很难在志愿服务之前做充足的准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投入全部感情、获得乐趣,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理想,大学生们收获也较少。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只是为了修够学分,能够顺利毕业,志愿服务时间尽量短,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他们从完全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志愿服务活动,只是将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获得证书、推荐工作的一个工具手段,这样的志愿服务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不仅志愿服务大学生不能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意义,也不能真正对志愿服务地区起到文化传播的效果。
2 让大学生志愿服务远离功利化
2.1 学校要求合理化:学校应该采取合理化的措施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取消硬性指标要求,多开展志愿服务相关讲座,让学生们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学校可以对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团体、个人的事迹在学校的主要宣传媒体上进行宣传,对相关大学生提出公开表扬,使得大学生能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校应该减少志愿服务经历在综合素质评价之中的比重,在评奖、评优过程中可以对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学生有所倾向,但一定要避免绝对优势,让志愿服务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定位更加合理。
2.2 优化志愿组织相关政策:志愿组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补助应该低于该城市的平均基本工资,志愿服务的资金补助必须控制在福利性的范围内,不能让功利性代替福利性,应该让志愿服务充分体现奉献精神。
志愿组织颁发志愿者证的时候应该有严格的条件限制而不是“凡进必发”,志愿服务需要形成合理的志愿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将志愿服务的证书分为不同等级,根据志愿服务表现颁发相应证书。在志愿服务的工作质量方面严格把关,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保证志愿服务者的素质,肃清志愿服务者的动机。
2.3 端正大学生意识:大学生应该对志愿服务的内涵、性质进行学习,将志愿服务作为自己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真正读懂志愿服务的意义,端正自己的服务动机。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关于志愿服务的宣传活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关注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服务活动有深刻的、正确的认识。在志愿活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在志愿活动中体现大学生的素质与情怀,在志愿活动结束后积极总结志愿服务经验,并同一同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随着社会、学校、志愿组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关注度的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功利化趋势。学校、志愿组织需要调整相关观念及政策,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志愿性、公益性,大学生需要端正志愿服务动机,同时正确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让志愿服务体现大学生的素质。在学校、志愿组织和大学生的共同配合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会逐步克服功利化走向公益化。
一、思想方面
一年来,本人积极参加学校、支部、科室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并按照学校四个常态化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言行一致,团结同事,顾全大局,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按照廉政准则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二、工作方面
(一)团委工作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紧紧抓住“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这四个维度,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校区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扎实做好“国旗下讲话”德育平台
充分发挥“国旗下讲话”在校区德育工作中的不可替代性,团委严把讲话稿质量关,在内容上,既体现了主旋律教育,又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内容涉及了安全、文明守纪、学习、感恩等方方面面,而且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疑惑。全年共进行国旗下讲话30次,使得“国旗下讲话”这个德育载体能够促进校区工作全面发展。
2、不断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联合会的积极作用
在校区团委注册并经过审批同意成立的社团共计43个,其中校级社团23个,系级社团20个。其中,职业技能型社团9个,志愿服务型社团3个,文化艺术型社团15个,兴趣爱好型社团16个。本年度组织举行了校内春季社团集中展示、秋季社团纳新活动,一批精品社团走出校园。其中,太极拳社团30位同学参加了首届泰山国际长跑节开幕式表演。健美操社团10位同学参加了山东科技大学颁奖晚会演出。棋类协会8位同学与山东科技大学举办了中国象棋友谊赛。 高职部大学生艺术团、太极拳社团、创意坊手工社团共计30位同学参加了山东省暨泰安市2016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品牌社团走出校园促使社团逐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展示了校区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3、积极拓展学生志愿服务渠道,打造高铁站志愿服务品牌
我校赵东营志愿者协会、暖心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微尘爱心社积极开展、参与校内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开展以社区敬老院、校园服务为主,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为辅,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为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年不定期到天平敬老院、泰安市天葆瑞儿童康复中心、岱岳区贫困学生家庭进行志愿服务,50名赵东营志愿者协会成员参与了2016年全国自行车泰山挑战赛志愿服务工作,全年共派出504人次志愿者到泰安高铁站服务,累计服务720小时。校区的志愿服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校区的美誉度。
4、全力打造团学精品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各系团总支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校区团委组织开展了“感恩五月,绽放幸福”文艺汇演、2016级迎新晚会、第六届学生主持人大赛、第十二届“飞扬新声”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全校师生象棋大赛、读书月活动。
同时,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的辐射面,充分发挥各系团总支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高职部团总支开展了大学生辩论赛、诗歌散文朗诵等系列活动,汽车系团总支开展了“幸福月享季”、“最好的时代”主题活动,机电系团总支开展了“德智体美劳”主题教育,公路系团总支开展了“青春志,交职情”、“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主题教育,管理系团总支开展了“嘉年华”、“德智体美·魅力四射”主题教育。精品特色活动加各系主题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5、积极完成上级团组织交付的任务,加强和校外单位的联系,扩大校区的社会影响力
与团市委组宣部、学校部,交通局团委建立了良好的联系,积极完成了“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团青干部培训、齐鲁学子奖学金推报、泰安市交通系统十大杰出青年推荐等系列工作。
(二)教学工作
【关键词】服务性学习 学校教育 社区服务
服务性学习起源于美国,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并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虽然其在美国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人们对美国学校教育中服务性学习发展历史仍知之甚少。在美国,服务性学习与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有着重要的历史渊源。由志愿服务、社区服务发展到服务性学习的过程中,“服务”与“学习”的关系处理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志愿服务更多的是在强调服务本身,而相应地淡化了以传授知识本身为目的的学习;社区服务开始融入一定的学习成分,学习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服务性学习则是真正将“服务”与“学习”摆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两者彼此不再独立,而是相辅相成,逐步走向融合。
美国服务性的学习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间国会颁布的《莫里尔法案》,进步主义思潮和杜威教育理论的出现都为学校教育中服务性学习的孕育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初到80年代服务性学习进入萌生成长的第二阶段,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各类社会服务在此期间纷纷兴起并蓬勃发展。同时,“服务学习”这一术语在这一时期由罗伯特・西格蒙和威廉・拉姆西在美国南部地区的教育会议上被正式提出。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服务性学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了第三阶段,一系列与服务性学习相关法案的陆续出台使得服务性学习在美国实现了其在法律规范背景下的飞速发展。
一、老布什政府时期的服务性学习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于1990年11月签署了《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该法案则成为美国服务性学习历史上的重要的事件之一。该法案授权拨款,用于支持中小学校的服务性学习计划、社区服务计划,青年团、非赢利性机构及各高等院校中的示范性全国服务计划,并授权建立“国家学习服务交流中心”。相关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不仅确定和巩固了美国学校教育中服务性学习的地位和作用,也使其上升成国家意志,同时更推动了为继续完善服务性学习而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从而推动服务性学习朝着科学化、法规化和系统化的方向不断纵深发展。
二、克林顿政府时期的服务性学习
老布什之后的美国政府也通过颁布与修订法案来逐步完善关于服务性学习的法律条文,使服务性学习的发展有法可依。1993年9月,克林顿总统签署的《国家和社区服务信托法案》则再一次重申了服务性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国家与社区服务财团法人组织通过“学习与服务美国”计划支持中小学校推动服务性学习活动。同时,联邦政府通过“美国服务志愿队”计划向高中毕业生、大学生提供服务社区的机会,以换取津贴、偿付教育贷款或支付未来高等教育的费用。克林顿政府时期内一系列法案的诞生和实施,使得服务性学习的发展更加规范和严谨,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更加的清晰,课程设置日益丰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服务性学习的完善和改进。
三、小布什政府时期的服务性学习
进入21世纪后,服务性学习在美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方面政府通过继续颁布相关法案对服务性学习进行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则更加重视公民道德的培养。美国学校教育通过服务性学习,以实现学生与国家社会的双赢为目标,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美国总统布什于2002年1月签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2002年颁布的《公民服务法案》则是对之前法案的继续完善和补充,并提出“为了复兴全美国的公民责任伦理和社区精神,通过扩展和加强服务性学习计划来改善青少年的教育。”在小布什总统的积极倡导下,2002年9月成立“学生服务美国”计划,促使美国的青少年进一步参与到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活动中,形成终身服务与公民参与的习惯。
四、 奥巴马政府时期的服务性学习
奥巴马总统就职后,就把加强和改善联邦志愿服务体系置于优先议程中。2009年通过了旨在保持美国志愿服务事业长盛不衰的新法案――《爱德华・肯尼迪服务美国法案》。以这部篇幅达1601页的法律为标志,美国联邦志愿服务计划及其管理体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该法案通过一系列新的授权和制度创新,进一步发挥“国家与社区服务机构”的主导作用,吸引更多的美国青少年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让他们体验作为公民应尽的基本责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毫无疑问,服务性学习在21世纪将继续发展与演变,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美国各级学校今天和明天的面貌。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服务性学习的历史对于当今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也极有借鉴价值和启示。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学习和吸收美国服务性学习的理念与策略,逐步将其本土化,形成中国特色的服务性学习,并朝着适应学生发展、学校教育改革和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郝运,饶从满.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9(06):67.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发展较快的社会群体,他们青春活跃、极富朝气和活力,逐渐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在推动社会进步、构建社会和谐氛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直接路径。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已是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积极开展“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发生较明显的变化,这对新时期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基本功能
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基本功能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担当。大学生志愿者是推进现代城市社区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所展现的志愿服务精神则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种社会美德。同时,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进一步增强了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第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能助推社会民生建设。大学生志愿者可紧密自身专业特长,在社区开展包括家政服务、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安慰等内容在内的各种类似居家养老服务,比较有效地助推政府部门关注并努力去解决的民生问题,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第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弥补政府公共服务公共性的缺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的开展,成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公共性的缺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现状及问题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现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形式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进行调查。样本取自浙江省3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和10个社区居民,两则比较有针对性地发放问卷300份,访谈愿者服务社团负责人、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20余人次。
志愿者参与度较高,但志愿服务理念有待加强。从调查数据中看出,受调查的大学生志愿者中,有83%参加过居民社区服务活动,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的参与度还是很高的。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对于服务社区工作内涵及意义实际了解程度大多却停留在“一般了解”,占了六成,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理念还不够深入,有待加强面上的教育引导。之所以存在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理念还不够深入的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大学生志愿者平时忙于具体实践而忽略了自身对志愿者工作理论的系统学习;二是学校及志愿者组织开展如志愿者精神、志愿者先进等集中学习辅导、培训、宣传次数还较少,实际开展效果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居民支持力度大,但志愿者活动组织有待完善。在对于社区居民调查中了解到,有79%的居民表示非常支持,这表现出新时期城市社区居民对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服务持较高的期望。但从社区负责人及社区居民的访谈中了解到,部分赢得居民口碑的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没有较长时间坚持,居民受益面受限。另外,部分志愿者组织所推出的服务项目内容还比较传统和单一,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区居民的多层次的需求,活动还缺乏专业性、时代性,实际参与的居民并不多,导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志愿者的持续参与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志愿者组织缺少了对社区居民实际需求的调研和较深入的探讨。这需要高校志愿者组织进一步优化志愿者组织――社区双向沟通机制,在调研和沟通的基础上做出及时变化,如对参与的志愿者人员、专业参与、服务类型、场次内容进行安排和调整。
志愿者参与动机纯正,但典型宣传有待强化。在对于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目的问题调查上,大学生志愿者认为“自己能力得到锻炼、给居民办实事、履行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的占了94%,仅6.29%是认为“完成组织安排的任务”,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动机是正面积极的。另外,志愿者通过发放传单、校园广播、粘贴海报、微信推文等,面向志愿者招募、社区活动做了大量宣传,但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工作创新举措的总结凝练还较少,究其原因,归结为部分志愿者组织外宣意识、及时总结促工作提升的意识还较薄弱。故此。志愿者组织需加强对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创新举措的总结凝练,并及时对外宣传,努力形成“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社区服务总体受到好评,但保障机制有待健全。在对于社区在“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过程及结果是否满意”问题调查时,有25%居民表示很满意,有50%的居民表示满意,另有24%的居民表示一般,表明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总体受到好评。但从目前来看,相关保障机制有待健全。从外部看,表现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相关制度还并不完善,政府部门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大学生社区服务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等;从内部看,大学生志愿者注册、管理、激励等机制还不够完善。调动大学生志愿者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关措施也不能够及时到位,志愿者的规范注册、强化管理、推动激励需进一步制订或完善。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路径
当前,90后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也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同时,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是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内容、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但在新时期,仍有诸多方面有待需要完善和提高。
开展志愿服务理论学习,深化志愿服务理念。高校各志愿者组织在开展好具体社区服务内容的同时,也要通过定期志愿服务理论学习加强对志愿者的教育培训。要结合新时期不断赋予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内涵,进一步普及志愿服务理念,持续激发志愿服务的热情与积极性,让大学生志愿者将志愿精神内化为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内在追求和内在选择。
优化服务活动组织,推动服务项目建设。要通过调研,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项目进行精心谋划,积极创新服务内容,培养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团队,满足社区民众的多层次的需求,实现实现由传统服务向创新服务的转变,由单向性的志愿服务向多领域渗透的志愿服务的转变,由单纯开展服务向服务与育人相机结合转变。此外,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要适时加大民间公益组织的培合作,推进服务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多方面、多角度增加社区服务活动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