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6 20:5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赞美祖国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
我爱你,祖国
爱你大地上飘扬的旗帜
爱你,祖国
我是这般满怀激情地爱着
今天,在你广阔的大地上
大海沸腾了
城市沸腾了
乡村沸腾了
祖国啊你的角角落落沸腾了
我们高声欢呼
自由而真诚的心啊欢呼吧
世界又一次交给了我们
我们又一次被交给了自己
二
我是这样的想
祖国,你是可爱的
就该让人民爱你
爱你,像太阳那般炽热的感情
你也同样爱护着你的人民
像雨露般深情的滋润
今天,我们同声赞美着一件事情
虚伪不再把真实掩盖
善良也不再给不义致送贿赂
这本就是属于你的优秀品质
我爱,我愿看着每个人
都成为劳动和创造的英雄
都成为新的自由生活的建设者
三
如果我是一缕春风
会把祖国的山川吹绿
如果我是一滴水
会融入祖国的大海
如果我只是一粒砂
也愿像今天这般建设你装扮你
生命不会永恒的存在
我愿微笑着
这是我为祖国六十年华诞献上的一首诗歌,已经在《合川作家》发表了。从1983年在《人民日报》副刊发表第一首小诗《夜来香》到现在,我的文学梦一做二十几年,真是大梦不觉醒,越梦越深沉。上个世纪80年代初,作为高一学生的我,很荣幸的加入了当时合川一中的星花文学社,我们的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文学这神圣的殿堂。岁月流逝,我已经执鞭教学二十年,从事语文教学的我,把文学创作当作我的第二事业。在我的心里,热爱语言就是热爱生命。
语言的魅力在哪里?我们常常说,有的时候,语言真是苍白无力,不能够表达我们的内心,但是,除了语言,我们又拿什么来表达呢?白居易用“此时无声胜有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感觉,而我们却借用他的语言来掩盖我们语言的乏味。说过,“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就是说我们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连面目都是可恨的了。所以,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热爱语言吧,孩子们,语言是我们表达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中学生学习语言有最便捷的路,我们的语文书有着最丰富的语言,那是我们学习的经典。比如我们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看到一个残疾人对生命的追问,他在那苍凉荒芜但是并不衰败是地坛里看到了时间,看到了生命,也思考了生命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该由一些人来承担生活的苦难?他写得多么好啊,那些阳光,那些杂草,那些古老的建筑,那些废墟中的小昆虫,仿佛在我们的眼前一一出现。我们在他的文字中接受洗礼,觉得自己也变得有了细腻的感触,有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他用语言为我们开辟的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境界啊。一本语文书有着大千世界,我们在唐诗宋词里感受古代的文明,我们也在外国作品里接受异族的文化,世界因为语言而格外精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领略诗情画意,“我有一个梦想”让我们和黑人一样渴望世界的平等自由。“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让我们体会潇洒,“我答答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让我们饱尝错误的无奈。
我们学习语言要像树叶接受阳光雨露一样,还要像树根吸收土地里的营养一样,在生活中学习,我们会有着更鲜活的语言。
我想说的第二点就是大胆的写。要从寻常生活里发现别样的美丽,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还要有一颗敏感善思的心灵。我们不要被简单的生活蒙蔽了,因为生活是一张没有厚度的纸,但是,如果我们把它折叠起来,反复的折叠起来,生活就会有厚度,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我们要在生活找寻那些感动我们的瞬间。我们只要还有善感的心,我们就不是麻木的,就能够创造出新鲜的文字和感人的文字。我们来读读我们的熊维鹃老师的诗歌《童年》:
榆钱又挂满了树梢/阳光下牵着手走过的/不是你我是我们 遗失了的/时光/清风吹过/田埂上有紫葡萄的清香/洒在亘古的黄桷树下/是我们的欢笑 和/我们的忧伤/橘树上少了我们的脚迹/她还是 枝绿叶茂/校园里消失了我们的声音/她依旧 喧闹着笑//那一方天空/蓝得那么圣洁呵/年轻的你/是否 和我一样?/蓝天下/是悄悄吃着零食的课堂/是偷偷打过主意的花坛/是园子里的游戏/是操场上的追逐/还是那条 星光中/牵着手走过的泥泞小道?/童年的花/已经失落得太久/总在夕阳西下时/看见你 向我走来/迎着斜阳//儿时的伙伴呵/只有你不变的眼/才是我最灿烂的黎明/和 黎明下/最快乐的 童谣!
她谨以此诗献给她最快乐的童年和最纯真的伙伴。我们都有童年,我们也都有相似的经历,为什么我们就写不出来呢?我们也能够写出来的,只要你大胆的去写。我们再来读廖衍尚老师的诗歌《我们都患甲流了》:
我们的仇恨/ 都没有阻止甲流的传染/风靡全球的甲流/ 无分别地感染了你和我/就让高热来临吧/ 我们早该温暖冰凉的心了/就让咽喉肿痛吧/ 我们早该降低说话的分贝了/就让咳嗽响起来吧/ 总比相遇时漠然无声强/还有什么也让他来吧/ 总比什么也没有好/你和我——男人、女人,白人、黑人、黄色的人/ 东方人、西方人,南方人、北方人/我们很久没有这么相同的症状了/ 现在,我们都患甲流了
看看我们的老师,他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了普通生活里不一样的诗意,所以,今天,我们也期待着,你们也会写出更多更加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因为,你们是我们的未来和骄傲。写吧,写吧,用我们的笔写我们的心,写出春花秋月的娴静美好,也写出风雨雷电的凌厉壮烈,写出我们青春的诗意也写出我们求学途中的艰难,写出对明天的渴望也写出今天和昨天的一切,写吧,写吧,让我们等待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
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赞美你,我的祖国
巍巍的高山已经谱写了你的庄严
滔滔的江河已经欢唱着你的美丽
我回首历史
悠悠的岁月已经把你的苍茫绣为神圣的画卷
那些文明就是华彩那些屈辱成为阴影
我站在世界最高的高原上深情的呼唤你,我的祖国
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赞美你
我不能再用李白的诗来歌唱你的雄浑黄河
我也不能再借苏轼的赋来咏叹你的不尽长江
那么多的诗人已经赞美过你
那么多的歌曲已经颂扬过你
我不知道怎样来赞美你
我看见东海的日出
想你就是那喷薄的朝阳
可是也已经有人这样歌咏过你
我在米拉山口看到七月的飞雪
想那无比的神奇就是你
可是你还有更多更多我没有看到的奇迹
我喝着嘉陵江水长大
那也是你甘美的乳汁
我就在江边的路上
想把草上的纯洁露水献给你
可是那太微薄了
我不敢用日月星辰来比喻你
我只能够流着热泪轻唤你,我的祖国
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赞美你
我曾在东方明珠塔俯瞰你的繁华
我曾在华山之巅泰山之顶感受你的巍峨
我也曾站在地震的废墟上
用目光抚慰你受伤的土地
每一次我看到我们的国旗骄傲的升起
(1)赏析法。
组织学生收听诗文诵读及赏析讲座,观看配画、配乐诗诵录像。学生从讲授者口中,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响的乐声中,想像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欣赏法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理解诗文的大门,又似一只温柔的手撩拨着孩子情感之弦。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像,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2)激趣法。
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我们常常采用此法,有同桌赛、小组赛、男女生赛,有限时背、师生背、快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古诗词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古诗词的理解记忆。能够背诵以后要让学生学会去鉴赏古诗词。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
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一、读诗要抓诗眼。所谓诗眼,就是指作品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显得特别精彩的字词。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最后一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的“怜”就是整首诗的诗眼。一个“怜”字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万种情思。再如《黄鹤楼》一诗中“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愁”,《天净沙。秋思》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都是诗歌中的“诗眼”,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捕捉住了这些字眼,也就捕捉住了诗歌的灵魂。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是关键。
第二,研究意象,把握情感。意象就是诗歌作品中凝聚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形象。这一艺术形象,即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不外乎这几类: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亲属、名流、友人等)、自然形象(包括植物、动物、地名风物等)、音乐曲调形象等。例如: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其次要善于把握最能体现作者核心思想的意象。一首诗往往有许多意象,但是从表达感情的角度说还是有主次之分的,我们要注意在把握诗歌基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剖析主要意象。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叠用九个意象,每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把它们勾连起来便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②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一个成熟的诗人,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人格的自我写照。
所以,我们读完诗歌,就要看诗歌中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形象把握住了,作者的感彩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
第三、要学会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要正确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最根本的是要学会知人论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披星戴月,侍弄着自己那点儿,“庄稼”,不去管它他收成如何,只有将自己放在泥地和作物之中,就已身心倍感愉悦了,农田那稀疏的庄稼,那那茂盛的野草和难行的田间小道,以及那冰凉爽净的露珠,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那种感觉又是他生命的源泉。与世无争、自然恬静的生活让他完成自己生命的极乐体验。
第四、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首句以“碧玉”(指乐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喻树,使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次句,写柳树万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以丝带喻柳条,突出轻柔披拂的特征,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末两句一问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春柳。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陆游;诗歌;爱国;梦
陆游的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有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等等,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饱含爱国激情。他在诗中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反抗侵略收复失地的要求,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直至临终前,他还一再嘱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之心,其何切切!钱钟书先生评陆游诗说:“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比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等,报国之情,其何殷殷!
一、诗歌中的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忧国忧民、心系国家上,他把自己的爱国情怀融化到诗歌中,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寄意
在陆游的时代,祖国的大好山河被分裂,北方广大人民遭受到民族压迫,而南宋小朝廷却屈膝事敌,雪耻御侮,收复失地,是广大爱国志士的抱负。陆游的“抱负”,不是仅仅做一个诗人,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将鸣?”(《长歌行》);到“愿闻下诏遣材官,耻作腐儒长碌碌!”(《融州寄松纹剑》),他不满足于纸上谈兵,“以口击贼”,而是要据鞍杀敌,所谓“手枭逆贼清旧京”、“直斩单于衅宝刀”。陆游将诗歌中的爱国情怀集中表现为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早年他在《夜读兵书》诗里就说:“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去蜀之后,他也没有消沉,《前有樽酒行》说:“丈夫可为酒色死?战场横尸胜床第”。直到八十二岁,诗人还唱出了“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的豪语。这些诗句无不显示了陆游的爱国情怀。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南宋统治集团妥协投降的基本国策决定了陆游一生郁郁不得志。于是,陆游转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诗歌含蓄寄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陆游的爱国思想是深沉的,陆游的诗中由于其浓厚的爱国思想之贯注而显得更加恢弘。在那恢弘的意境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拳拳报国心,盈盈赤子情。陆游赞美的山,一如其理想中的猛士:“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凛然猛士抚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陆游欣赏的泉,不是普通的幽涧细泉,而是罕见的石壁飞泉:“奇哉!一削千仞之苍崖,苍崖中裂银河飞,空里万斛倾珠玑”(《醉中下瞿塘峡中流观石壁飞泉》)。江山如此多娇,诗人在对祖国山水风光的激情描绘中,将自我形象与山水形象熔铸为一,诗篇境界之阔大,意象之奇幻,气魄之豪迈,笔势之纵肆,莫不令人拍案叫绝。其实,陆游山水风光诗的这种雄浑的气势是与他胸怀天下的人文情怀分不开的,试想,一个对祖国缺乏深厚情感的人,能对祖国的自然山水这么倾情吗?能写出这么有魅力的山水诗吗?
有时在自然山水景物与田园生活的语境里,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常袭诗人心头,身在山水,却心系国事。诗人触景生情,情调低沉,曲折地抒发自己赤子爱国之情,从“把酒不能饮,苦泪滴酒觞。醉酒蜀江中,和泪下荆扬”(《江上对酒作》),到“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溪上作》),无不说明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爱国情怀,是厚实的,也是炽热的。
二、陆游诗歌中的爱国情怀,还体现在以幻象梦境寄托报国理想、探寻自我理想的存在方式上
他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中写道:“僵卧孤城不自哀,尚思为国戊轮台。夜阑卧听风雨声,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首绝句,作诗时,陆游已六十岁,虽然年迈力衰,独居孤村,但心怀壮志,急志不急心,思报国,戍守边防。虽不得志,但尚不自哀,以至积思成梦,在睡梦中实现救国杀敌之志,可见诗人的报国之情是何等强烈。“壮心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秋思》),正概括地说明了这类记梦诗的成因和内容。在这类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有时像一员猛将,跃马大呼,夺关斩将:“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楼上醉书》),有时又不失书生本色,草檄招安,作歌告捷:“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九月十六日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安诸城》),有时他又像一位军师,随从皇帝亲征,不仅恢复了“两河百郡宋山川”,而且“尽复汉唐故地”(见《剑南诗稿》)卷十二的诗题)。所以他说:“谁知蓬窗梦,中有铁马声”(《书悲》)。陆游的爱国热情还往往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联想表现出来。他作一幅草书时,也仿佛是在对敌作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参看《草书歌》)。他听到一声新雁,也会勾起无限感慨:“夜闻雁声起太息,来时应过桑乾责”(《冬夜闻雁》)。所有这些梦思幻想,都是陆游爱国情怀的一种深刻表现。
总之,在陆游的诗歌中,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风格多样,或气壮语豪,感情激昂慷慨;或萧瑟清冷,情调低沉;或自然流畅,清新俊逸,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很自然地表现了一种独特的人文精神,就像一泓深泉,清灵却不见底。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陆游诗中的精神包含着“大我”的“大宇宙意识”和“小我”的“小宇宙意识”,形成了以爱国情怀为主线,以关注人民生活两位一体的人文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陆游精品诗歌欣赏[M].湖南出版社.
首先我要歌唱东方红
因为您是沿着东方红的歌声
当家做主站起雄身的
也正是东方红的歌声激起了您的灵魂
是您在一片黑暗中找到了光明!
其次我要高歌春天的故事
因为您是跟着春天的故事的歌声
打破保守走进开放和发展的
也正是春天的故事的歌声指给了您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
是您在一条光明的路上创建了许许多多的不同凡响!
最后我要高歌走进新时代
因为您是随着走进新时代希望的歌声
真正实现走进新时代的繁荣
也正是走进新时代的歌声给了您一派新容
是您有了今天这六十年沧桑巨变的辉煌历程!
祖国啊!您看
东方红了 春天来了 百年睡狮醒来了
她吼一吼 世界也要抖三抖
您看她 威武雄壮东方站 奔腾跃越世界惊
科学发展创神速 奥运健儿称一流
抗洪救灾全民坚 铁流滚滚军容壮!
祖国啊!我尽情唱出我心中的歌
太阳从东方升起 必将照亮全世界
在《艾青诗选》中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艾青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艾青诗选读后感高中范文摘抄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艾青诗选读后感高中范文1爱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艾青的是既有古风又有现韵。把中华上下几千年的语言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化成一种蓝色的忧郁,虽说我可能喜欢乐观话得豁达的诗,可艾青的一生经过很多波折,可艾青的诗更多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报效之心。从中提炼出诗人忧国忧民大情怀。
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是在记忆里永存。
读完《艾青诗选》这一本书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艾青写这首诗时正难国内当头,这首诗写出了艾青的忧郁。他的忧郁源自于农民的苦难,这里有浓烈的爱国之情。
作者用一只鸟的形象开头,在个体上面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是为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的为祖国大地而歌唱。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也要像爱情那样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而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唯有努力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要保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爱情是重要的事,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思考,会深思,就算少了盼望,我也会努力盼望我以后的理想生活。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努力,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艾青诗选读后感高中范文2将《艾青诗选》捧在手中,感受近代历史的痕迹。
一本橘色的书皮的背后,满载着中国男儿的坚强,勇敢,他们不屈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凶狠残忍的帝国列强对我们国家所犯下的一切罪恶,将无法抹去。艾青以他苍劲有力的诗句述说着历史的悲凉。
艾青的《春》: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那些夜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甜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之子的血液,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作者将战争的胜利比作春天,用了多个那些以及将将土地比作野兽,吸着血,可以从侧面写出敌人的残忍,激烈,死伤惨重,表现出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是用无数战士的血液换来的,表达了艾青对勇敢无畏,坚持不懈,爱国的战士的赞美和敬佩。
艾青笔下的每一段诗歌都诉说了一段故事,表达对战士品质的赞美,对战争的痛恨。最后呼吁人们和平,反对战争。读着艾青的诗,朗诵着艾青的句子,有种浓浓的爱国情谊涌上心头,眼前拂过战争的一幕幕,不禁握起拳头。
艾青是善良的,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的初心都是善良的,是战争的无情,冷漠的改变了他们。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利益的争斗中,死伤不计其数,战争,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利益争斗。我们应该保持初心,反对战争,人之初,性本善。
我和艾青一样,让勇敢无畏的人成为我们的榜样,让我们站起来,反正战争,不要在利益的世界里被污秽沾染,我们要保持一颗单纯善良的心。
艾青诗选读后感高中范文3《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它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土去英勇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艾青的诗歌中不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我从艾青的诗中领悟到了善良、坚忍、勤劳的真正含义。“善的源泉潜藏在内心,如果你轻轻推开那扇心中的门,甘甜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一定要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恶所腐蚀。对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丝冷漠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自己。只有怀着真挚的热情去面对生活,生活才会给予你温暖的怀抱。只有真正坚忍的人才能经历足够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愈发充满活力和勇气,没有人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只有勤劳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艾青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劳、坚忍、善良的人。
我决心向艾青学习,成为一个勤劳、坚忍、善良的人,尽我所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艾青诗选读后感高中范文4读完《艾青诗选》,心灵就被略有点偏冷的灰色填满了。那一首首诗里所蕴含着的沧桑而厚重的忧郁,仍然久久萦绕在记忆中。
艾青的诗,总是让我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他以悲悯的心,爱着天下每一个遭受不平等的人民。他的悲伤和痛苦,从来不是出于自我的利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谁也不愿意看到,古老的民族几千年来栖居着的土地,在敌军的铁骑下正奄奄一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应对时事的艰辛,逃避现实显然是懦弱的,所以艾青没有选择逃避。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在人民的苦难目前,“小我”是微不足道的,而是需要有“大我”的情怀。所以,艾青勇敢地担负起了职责。朴实无华的文字里,流淌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诗中传达的,还有对光明热烈的渴求和讴歌:“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齐”“在黑夜把期望寄托给黎明在胜利的欢欣中歌唱太阳”。几千年来,从屈原写下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开始,对人民无私的热爱,“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能够被认为是负职责的知识分子创作的永恒主题,是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艾青的诗里,没有“黄河在咆哮”那种尖锐的战斗意志,因为这种情感有时是略带盲目和幼稚的。艾青的诗传达出来的,是“北方是悲哀的”那样深刻的
无力感,离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更近。读来仿佛棉花堵在胸口,有时候让人感到有些鼻酸。
在艾青的诗中,常常能够见到“黎明”“太阳”“火把”,不难看出,它们具有十分明显的象征意义。艾青对黑暗旧社会的痛恨,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渴求,蕴含在这些意象中;而这些简单的意象,也使得他更容易将热爱和诗情献给所有人民,从而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齐。抛弃掉一切无用的矫饰,艾青从古体诗繁琐的韵脚、字数、行数等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所以,他所表达的情感显得更为深挚,直达读者的内心。
读一读《艾青诗选》吧,你将会领悟到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宽广的心灵,以及最伟大的情怀。
艾青诗选读后感高中范文5艾青作为中国现代代表诗人之一,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贡献。他曾任第三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艾青的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幼年时被父母视为克星的他被寄养至“大堰河”保姆家中。由于在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作为儿子的疼爱,反而得到大堰河浓浓的爱意和关心,从小感染农民的纯朴和忧郁,在他以后的创作生涯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他将自己作为儿子的深情寄托到大叶荷身上。于是在他创作的初期,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表达了对大叶荷的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她不幸身世的描写。
艾青创作还受西方哲学和文学影响。在诗歌中,他将现实主义主义手法和象征手法结合起来,吸收世界诗艺的营养,大大提高了其丰富性。同时他又深植于民族的土壤,感情炽热,结合了革命浪漫主义诗风和现实主义本色,极富革命战斗精神。
艾青在其创作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独特的审美意象,忧郁和崇高之情,反映民族悲剧性境遇。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善于捕捉意象、色彩渲染增加形象鲜明性,具有散文美,融汇光彩和音乐的律动。递进排比句式,首尾呼应的手法。“太阳”和“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两大中心意象,是其创作的核心和支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艾青把自己对于祖国和广大农民的深切关心赋予在诸多作品中,他与劳苦大众一齐同呼吸共命运,可谓忧国忧民。他的忧郁就是农民的忧郁,他的愤懑就是农民的愤懑。而他对“太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也表现了他对这一个时代的忧虑,他希望光明、春天的到来,能够带领深陷黑暗中的人民走向黎明。两个意象互相映衬,完美融合,达到现实与理想的交汇,民族与世界进步思潮的统一。
“热爱祖国语言”,当听到这几个字时,不知你想到了什么呢?而我,脑子里又浮现了这件往事。
那是我读师范三年级的暑假,老师叫我参加一个香港旅行团的普通话培训班,当一个辅导员。当我们好奇地向他们提出为什么要来这里学普通话时,一位中年女教师向我们叙述了她的一段特殊经历。几年前,她到英国的某所大学探望一个中国的朋友,两人久别重逢,坐在校园的草地上有说有笑。这时,两位英国大学生兴奋地向她们走来,热情地向她们俩问好,还不停地说话。但遗憾的是,这对中国朋友一句也听不懂。是她们不会英语吗?不,是因为两个英国大学生说的是普通话。后来通过英语交谈后才知道,两位大学生在校进修中文,看到她俩满以为是一个实践的好机会,却没想到遇上了既不会听也不会说普通话的中国人。英国大学生没趣地走了,只扔下一句话:中国人也不会说普通话。
这个故事,让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本文来自查字典震撼了,我也不例外。对啊,当今由于各种因素而促使了中国出现“英语过热”的现象,大大小小的英语培训班、英文学校等,还有不少的孩子冲着到外国学英语,甚至有的几岁就到外国学习。所有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活生生的事实,不能不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思考:长此以往,中国人还会说中国话吗?
当这个培训班结束时,中年女教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我真羡慕你,能和祖国语言一起成长。”
是啊,与她相比我真的感到幸运,但同时她的话却又唤起了我的另一段记忆。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在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给予了我一个赞美:你的朗读真好。这时,身边的同学都向我投来了羡慕的眼光。从此以后,我不断地练习普通话。就这样,掌声和鲜花一直陪伴着我,直到升上师范学校的那一年。
当时我参加学校举行的一个朗诵比赛,选取了台湾诗人舒婷的一首著名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练习了几遍后,凭着我的基础,自以为一定行了。当辅导老师检查时,我行云流水般念完,正得意洋洋时,老师说话了:“字音很准,如果能领会诗中的精粹,一定能读得更好。”我愣住了,但又好象明白了些什么。第二天,我便钻进图书馆,查阅了这首诗歌的时代背景,凡是诗中我不懂的词语都一一翻阅。慢慢地,我仿佛看到了神秘的飞天舞;仿佛看到了一个名叫“中国”的巨人正一步一步地艰辛地向前走;仿佛听到了作者在竭力地呐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后来,我知道的比我想像中的还要多。当我重新捧起诗歌一次又一次诵读时,每一次都有新的领悟,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我深深地领会到祖国语言文字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蕴藏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她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她以她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了五千多年,她以她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甚至全世界。
终于朗诵比赛开始了,我用我的理解饱含激情地朗诵了这首诗,我又再一次获得了热烈的掌声。但随着掌声走下舞台的时候,我知道:我和我热爱的祖国语言已经系上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情结。
凭着这个结,今天我考取了普通话的一级乙等水平,我感谢我的老师。但让我更庆幸的是,现在的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当看着孩子们,我像看到了自己在祖国语言陪伴下成长的经历。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我不同样能让孩子们热爱祖国的语言吗?
于是,我以此鞭策自己。上学期,当学校要求每位老师公开自己的教育教学座右铭时,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了一句话:愿与我的孩子们共同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每一节语文课,我都和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祖国语言当中,与孩子们同喜同悲。我要让我的学生知道就像课文《最后一课》一样,当一个国家失去了自己的语言时,就等于失去了尊严,让他们把祖国的语言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祖国语言永远地放射耀眼的光辉!
朋友们,让我们都从自己做起,讲好普通话,到那时,我们就能大声地宣布:中国人都会说中国话!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单独的诗歌单元,每个单元后还配以彩图的“古诗词诵读”二首。经过编者的挑选,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品名篇。它们用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创造出独特感的意境来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诗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由于每首诗词都附有创作背景、作者简介、疑难字、词、句注释等相关资料,中学生完全可以看懂,因此,上课时过多地作面面俱到的讲解只会使学生索然无味。再说许多诗句的意境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所以,除了老师作必要的点拨外,贯穿整个诗词教学过程的主要方式就是朗读,让学生自己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去欣赏、去感受、去领悟。古人是非常重视朗读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再现了当年东林党党人读书时的盛况。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可知给童年鲁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先生那仰头拖腔、忘乎所以的读书时的神态。大家或许都有这样一种体会,浏览过的诗词可谓不少,但大多已如过眼烟云,至多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而那些经过反复诵读,烂熟于心的则可招之即来,脱口而出。许多中年人,甚至老年人至今仍记忆清晰,挥之不去的诗词也大多数是青少年时期积累的财富。所以,趁中学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的时候,狠抓朗读与背诵,充实他们的“诗库”,必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一、朗读可帮助学生领会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虽有抒情诗和叙事诗、新体诗和旧体诗之分,词虽有许多不同的词牌,但创设艺术境界,以情感人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优秀的诗词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和丰富真挚的感情,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如柯岩的《,你在哪里?》,全诗以步履匆匆地寻找为线索,采用新颖奇特的构思,创造出一个极其深沉而又壮阔的背景,学生们朗读时随着诗句所表现出来的一幅幅感人的艺术画面,仿佛随同诗人与亿万民众一起踏遍神州大地,一起深情呼唤:“,你在哪里——”,继而由朦胧到清晰,逐步体会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是人民无限怀念的深厚感情。古诗中这样的诗句也很多。岑参的《逢入京使》通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就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及亲人的无限眷念之情。孟郊的《游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诗讴歌了春天阳光般崇高博大无私的母爱。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描述的是一幅绚丽的春景:春暖花开,彩蝶娇莺在花丛中轻歌曼舞。这样的美景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感官上的愉悦。朗读中仿佛自己走在千年成都郊外的小路上,和诗人一起享受那明媚春光所带来的视听上的美感。再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更是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借描绘江南水乡美丽春光中渔翁在雨中垂钓的图景,借白鹭展翅飞翔,鱼儿自由游弋来寄托隐逸之情,可谓景中带情,情中带景情景交融,耐人寻味。既是一首抒情诗又是一幅风景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诫年轻人。流光易逝韶华难留,只有争分惜秒,积极进取,才有美好的前程。否则将一事无成,抱憾终身。
学生通过朗读,想向诗中的画面。勾勒诗中的形象,因为它和谐的音韵。体会它的感彩,是能够理解寓藏在诗句中的深广的思想感情的。
二、朗读可帮助嘘声体味诗词语言的将脸和形象
诗词的感人力量,遣词造句之抄,都能从朗读中表现出来。所以,通过朗读来体味诗人的炼字、炼句,体会诗人的感情,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诗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包含着积极丰富的意义。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是历来传诵的的名句,炼字的典范。月光如水,鸟儿栖宿,一个“敲”字以动衬静,音韵响亮,营造出一个万籁俱寂、恬美静谧的夜晚的迷人意境,倘若改用“推”或其它字,就起不到这样的艺术效果了。杜甫《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的“潜”字,它不仅活化了春雨“知人意”的性,还传递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可谓一字之用,意境全出。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把我们带到辽阔无边的塞北大草原上,骤然一阵疾风吹过,只见草浪翻滚,此起彼伏,肥壮的牛羊时隐时现,出没在绿色波涛之中。草因风吹而“低”,牛羊因草低而“见”,这一“低”一“见”,的扫前面给人的空旷苍凉之感,全诗顿时充满生机活力,令读者思接活野,浮想联翩。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也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这句写景诗借春风吹绿大地,春意正浓的景象,比喻新法实施后给国家带来的新气象。传说在草稿上,这个“绿”字原曾是“到、过、人、满”等字,最后才定为“绿”字。这个绿本是形容词,这里作动词,有“吹绿了”的意思,把春天的江南美景和春风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真可谓反复锤炼、妙手偶得。古人常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代诗人写诗也是讲究语言的精炼,形象的。贺敬之的《回延安》中“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其中“抓”、“贴”两个富有力度的动词运用非常精当,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诗人珍爱革命延安土地强烈感情。
诗词是语方艺术,因此历代诗人都十分注重文字的锤炼,追求一字之工,也产生过一字之师。这样的事例在浩若烟海的诗词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诗人们这种字斟句酌、精雕细刻,“语不惊人誓不休”的严谨创作态度,当然不能只靠课堂上有限的理论说教,主要还得通过学生自己的反复朗读前有学习体会。
三、朗读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
诗歌的魅力。在于它既有强烈的音乐性,又有丰富的形象感,能在读者面前展现生动的画面,激起强烈的共鸣。朗读作为诗词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不仅要使学生通过视觉激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形象思维,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得到更为具体深刻、细致入微的感受,孩可以帮助他们去分析理解诗歌的篇章结构和表现手法。由于诗歌形象的集中和凝练,而诗人创作时的浮想联翩又使得诗歌的篇章结构常常不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和逻辑推理的过程,而是按照抒发感情的需要,所以诗行与章节中往往省去某些过程,出现急剧转变和巨大跳跃,学生通过朗读循着诗人的感情脉络就能理清诗词的篇章结构。
为了加强诗歌的感染力,作者常常采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拟人、夸张、比兴等。在诗词教学中,不仅是告诉学生哪些是比兴,哪些是比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借助对表现手法的理解,进一步感受诗词的艺术形象,并在比兴基础上分析概括,领会写作特点,使学生既理解表现方法的作用,又切实地感觉诗词那感人的力量。例如《炉中煤》,这是诗人郭沫若唱给祖国的恋歌。写于1920年,当时诗人正在日本。诗人把“五四”时期革命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像年青的女郎那样美丽,那样朝气蓬勃,那样富有青春的魅力,叫人想念。这一形象的比喻,既是对祖国的热情的赞美,又道出了自己对祖国深深眷恋的缘由。诗中的“黑奴”即“炉中煤”,诗人借煤黑色的形象,比喻自己是祖国忠实的奴仆,具有“火一样的心肠”;“你不该嫌我黑怒鲁莽?”写出诗人祈求祖国不要嫌弃他,形象地表明诗人眷恋祖国、报效祖国的情绪是何等炽热,何等强烈。
诗词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反复朗读与老师以内容到形式分析、讲解相结合的过程,只要两者完美结合,就一定能达到诗词教学的既定目标。
甲: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花朵,亦没有母亲的爱灿烂。即使世上什么都可以改变,唯有母亲的爱不会变……
乙:享誉五千年文明的华夏儿女,用最动人与华美的诗词歌赋赞美着母爱的力量,把缕缕诗行抒发在历史的星空,幻化成博爱的乐章!
甲:是的,在这乐章里,我们聆听到了母爱的强悍音符与柔美清唱。她创造了所有与生命相关的奇迹。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不知感动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
乙:那三江四海五湖水,淌不完母亲对儿女的冷暖情长;那三山四岭五岳松,抒不尽儿女对母亲的绵绵情意。母亲,是您,创造了生命最伟大的力量;是您,延续了人性最博大的品格。您就是爱的代名。
甲:母亲节是世界的,今天,我们融入在这块诗的国度里,吸取着先祖们对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怀着古老的“孟母三迁,断机教子和岳母刺字”。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母亲节,是每个民族的,是中国的。
乙:笼罩在这个有着浓郁文化底蕴的诗的国度里,我们畅游在海河畔,让母爱的阳光,温暖一生成长;让母爱的力量,鼓舞创造辉煌。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把心底的颂歌献给您——
甲乙合:母亲!
朗诵阶段串词:
甲: “感恩母亲·放歌心声” 诗歌朗诵会由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天津市邮政函件局、今晚报文化部、自来水集团、大缘网、天津诗社筹备组等六家单位联合举办。是集诗歌与朗诵艺术的有机结合,朗诵会的举办,经过精心筹备、诗作征集和朗诵人员对朗诵作品的选择,今天会有25个朗诵节目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
乙:非常值得期待,我们已经跃跃欲试了。我想在座的每位嘉宾都心怀着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和对诗歌艺术与朗诵艺术的热爱相聚在这里,下面,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六家主办单位,献给出席此次朗诵会的所有嘉宾和各界代表,谢谢你们!
__*
结尾串词:
甲:攫一缕五月的鲜花,给母亲编一个五彩的花环,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愿母亲的心情像花儿一样永远快乐绽放,愿母亲的笑脸象花儿一样永远靓丽。
乙:母亲,您是一股清澈的甘泉,我是一棵绿油油的禾苗,您涌进我的心田,将甜甜的泉汁灌输给我,滋润着我。
甲:母亲,您是早晨的太阳,我是一株刚冒出嫩芽的小草,您用柔和的光照射着我,使我生机盎然,温暖着我。
乙:老舍说: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甲:雨果说: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乙:摘一颗星,采一朵云,装入思念的信封里,献给您——在这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
甲:品一口海河畔的水,望一眼泥人张的情。诗歌艺术在母亲的怀抱里醉了不老的乡情。
古典诗文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同样的作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阅读,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经典诗文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因此《大学语文》的诗文教学无需刻意规避初高中教材里出现过的经典诗文,而是从审美上感染学生,从人文素养上陶冶学生,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增进对古典诗文的理解,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关键词:
大学语文;古典诗文;经典
毋庸置疑,语文教学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流的能力,但更重要的,还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以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语文教学因其重要性,而贯穿了大部分学生的整个求学过程。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让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高考,中学语文教育仍然偏重于诗文背诵和字词、段落的理解,意境优美的古典诗词变成了“文言串讲”。虽然这种做法能够强化学生对文言文含义的理解,但是在审美教育方面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古典诗文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加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热爱的主要途径,因此欣赏古典诗文美感,感受中华文化精髓的重任更多地落在了“大学语文”的教学上。
在教授《大学语文》的时候,学生常常有这样的疑问:“课本中选的诗歌很多是已经学过了的,为什么到了大学还要学?”我一般不直接回答为什么,而是给学生提几个问题,比如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主要作品、人生经历,又如作品中最让你有感触的诗句是什么,作品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等。学生们十有八九不能回答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还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对诗歌有所认识,但既没有从美感上欣赏诗歌,也没有从情感上感受诗歌。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为我们指出了学习古代诗文的几种层级:“接受美学指出:读者可以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上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结构、形象的使用、体类的传统中,从它的价值、作用等各方面去品评和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有感发生命的读者。”[1](24)显然,初高中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鉴赏能力,可以算作是第一个层次的读者。而《大学语文》中同样收录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为的是通过对诗歌意境的阐释,使学生能够成为第二个层次,甚至是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拿《天净沙•秋思》为例,学生都知道是元朝诗人马致远的作品,表现了诗人的羁旅之思,而且能够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但是这种羁旅之思是如何通过意象叠加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又是如何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表现出来的呢?这首小令共27个字,却包含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意象与意象连缀在一起,形成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展现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行人归家,而游子牵着一匹瘦马行走在荒凉古道上的图景。第四句“夕阳西下”,化用了“日夕当归”这样一个传统的原型意象,在这里,黄昏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同诗人的心理轨迹联系在一起,悲凉孤寂之情顿生,于是就自然出现了最后一句的抒情:“断肠人在天涯”。同时,这首诗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运用,调动读者的人生体验,使读者与诗人达到情感上的沟通。首句“枯藤老树昏鸦”,描绘出一幅深秋的黄昏,乌鸦归巢的凄清景象。但是诗人为何要选择在中国文化中作为“晦气”象征物的“乌鸦”呢?这是因为乌鸦最恋巢,在归巢时会发出尖厉的叫声,因此当漂泊他乡的游子听到乌鸦互相召唤着回巢,自己却有家难回时,心情一定会异常感伤。这种情绪上的感受,实际上就通过视觉和听觉表达出来,这就是通感的修辞。下句也是这样,“小桥流水人家”,写的是人归家。唐人有诗“小桥流水有人家”,江南水乡很多人就居住在小桥之下,流水之旁,黄昏时分,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开始烹制晚饭,到处是炊烟袅袅,一派人间烟火的温暖景象。这句除了视觉之外,还有听觉和嗅觉的参与。黄昏人家必是热热闹闹、饭菜飘香的。这种归鸟与归人的热闹,更衬托出“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所以这首小令也被称为是“秋思之祖”。
我们这样从文字的排列组合,意象的叠加和通感手法的运用来分析这首小令,就阐释出诗人创造出的意境之美,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鉴赏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分析、理解,加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想象,就可以达到诗歌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很好地品评和欣赏诗歌了。《大学语文》教育还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培养第三个层级的读者。我们以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汉乐府《陌上桑》为例。这首诗也是中学时已经学过,并且要求背诵了的。中学在讲这首诗时,强调的是民女不惧强权,反抗太守的无礼调戏。到了《大学语文》讲这首诗时,就不再重复这样的一种分析角度,而是进入到诗歌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中去,通过对“赞美女”、“桑林戏”和“夸女婿”这三个中国民间习俗的介绍,来重新解读《陌上桑》的故事。第一段是对罗敷美貌的描绘,罗敷穿戴华丽,她的身份究竟是富家小姐还是如她自己所言,是个官太太呢?其实中国民间流行着“赞美女”的习俗,因此在对罗敷之美的表现上极尽夸张,正面的穿戴打扮,加上侧面的烘托渲染,塑造出一个中国美女的典范。而罗敷的身份很可能只是一个相貌美丽的“采桑女”,衣着的华美只是出于“赞美女“的需要,而做出的夸张。这首诗的重头戏是在“桑林戏”这个部分。在汉代以前,男女约会比较自由,桑林就是这样一个幽会场所,《诗经》中有多首诗歌表现男女在桑林中的恋爱,“章培恒、骆玉明两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说到《陌上桑》母题渊源:‘中国古代的北方盛产桑树,养蚕业也相当发达,每当春天来临,妇女们便纷纷采摘桑叶,《诗经•魏风》的《十亩之间》,对其情景有生动的表现。”[2](175)到了汉代后,男女交往受到限制,但是每年在春季阳光明媚的时候,还是会开放数日,供男女在桑林中自由相会。因此故事发生的场所在桑林,使君敢于在桑林中大胆地向罗敷提出要求,也就不难理解了。从这点来看,“使君”还是一个遵守礼法的人,他不是在任意的场所里示好,只是在特定的“桑林”中,并非像有些教科书中写的“强占民女”那样恶劣。罗敷为了拒绝使君的要求,所使出了夸耀丈夫,羞辱使君的一招,这是有“夸女婿”的民俗根据的。“夸女婿”实际上就是夸丈夫,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却有着四十多岁的做太守的丈夫,在情理上说不通,因此只能说她利用了“夸女婿”的习俗,让使君自惭形秽,从而拒绝使君的示好。汉乐府有不少佳作是采自民间,因而故事的发生、发展就与当时的民风、民俗密不可分。从民俗的角度来看《陌上桑》,我们会修正以往对于罗敷和使君的看法,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传统文化,对诗歌的意蕴和情感产生自己的看法。这也就成为了第三个层次上的,“最有感发生命的读者”。不仅诗歌的欣赏可以从意象、文化上加以延伸与开拓,古典散文教育同样不可局限于文言翻译。以庄子《秋水》来说,这篇散文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出现过,所以学生基本具有疏通字句的能力,也理解庄子的用寓言故事阐发哲学道理的艺术手法。《大学语文》也收录《秋水》,我们就要从人生价值的层面来启迪学生,因为大学四年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熟的重要阶段,如何从庄子的思想中找到对现实有意义的因素就更为重要。
《秋水》中河伯和北海若的第一次对话里有这样几句:“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马体乎?”[3](24)庄子分析了大和小的概念都是相对的,而人看似很强大,其实不过是万物之一,过分地夸大人在世界中的重要性,不断满足人类膨胀的欲望,必然造成对自然环境的大肆掠夺,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近年来全球北极冰川的消融,酷热、严寒等极端气象的出现,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发等等,无一不在警告人类必须要认清自己不过是万物之一,世界上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而已,人类的过分膨胀终将导致自然的报复。早在2000多年前,庄子提出的观点,正与现在西方学术界流行的生态美学有着思想上的共通之处。我们在介绍《秋水》时,引导学生思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启发他们重视环保,善待自然,这样古典散文就具有了当下性和现实性意义。从这三个例子不难看出,同样的作品,在不同层次上进行阅读,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经典诗文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能够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间,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因此《大学语文》的诗文教学无需刻意规避初高中教材里出现过的经典诗文,而是从审美上感染学生,从人文素养上陶冶学生,让学生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增进对古典诗文的理解,将经典阅读进行到底。
作者:冯雁 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参考文献
[1]叶嘉莹.好诗共欣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欧阳萍,邱光华.《陌上桑》母题渊源[J].合肥:学术界,2007.
“我和我的祖国一个也不能分割,无论我到那里……”熟悉的旋律回荡在我们的耳旁,转眼间我们都已长大成人,回头望望我们的祖国变化是多么大啊!从1840年的开始,我们的祖国母亲被西方的国家称为“东亚病夫”,此后我们的母亲又连连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直至有一天母亲再也忍不住西方国家来欺负他的孩子们,母亲便立志要奋起抗敌,给她的儿女们一片自由的蓝天,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那天,我们的祖国了三僚主义这三座大山,把西方列强赶出了我国,从此中国人明独立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这多么让人激动呀,感谢我们的母亲,感谢她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可是岁月不饶人呀,转眼间我们的母亲已经老了,已经是两鬓斑白,她为了自己的儿女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连自己的青春年华都搭进去了,啊,这是多么一位伟大的母亲呀!
今天是母亲的60岁生日,为了祝贺母亲,她的儿女们便忙活起来了,你看一排排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飞速猛长,青藏铁路犹如一条巨龙盘绕在高原之上,神五、神六也相继问世,街上的行人接踵摩肩,祖国大地一片繁荣的景象。母亲看见自己的儿女这么懂事,欣慰的笑了。
我想我也是母亲孩子中的一员,我也应该为母亲干些什么,我左思右想,为母亲画张画吧,不,那不实在,写篇赞美母亲的诗歌吧,不,那太虚假,那我应该为母亲干点什么呢?这时爸爸对我说,其实只要你努力学习,长大后建设祖国,为祖国的明天开拓更美好的一片蓝天,这就是你送给祖国母亲最好,最无与伦比的礼物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决定要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做好充分的准备。
啊,母亲今天是您的生日,女儿祝您生日快乐,永远年轻。
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繁荣昌盛!
甘肃省临洮县中学 任静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1、《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
2、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它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土去英勇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艾青的诗歌中不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3、我从艾青的诗中领悟到了善良、坚忍、勤劳的真正含义。“善的源泉潜藏在内心,如果你轻轻推开那扇心中的门,甘甜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一定要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恶所腐蚀。对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丝冷漠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4、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自己。只有怀着真挚的热情去面对生活,生活才会给予你温暖的怀抱。只有真正坚忍的人才能经历足够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5、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愈发充满活力和勇气,没有人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只有勤劳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艾青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劳、坚忍、善良的人。我决心向艾青学习,成为一个勤劳、坚忍、善良的人,尽我所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