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02 04:13:36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

第1篇

一、 说教材

本课是第五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情感,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在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写出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矛盾冲突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本节课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我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让他们采取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同时以“各抒己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

(二)学法:本节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学生将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计划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播放无印良品的《朋友》,上课铃响,切换出“课题幻灯片”

2、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我可以问大家一个问题吗?你曾经送给好朋友礼物吗?……送的是什么能告诉我吗?……他喜欢吗?……他收到后脸上是什么表情?.……赠送朋友礼物不仅让朋友高兴,也让我们自己感到幸福.可是,有一件礼物却给两个好朋友带来了伤害.是什么呢?是一只羚羊木雕.)。板书<羚羊木雕>张之路

[设计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获得真实的体验,形成真实的情感,让课堂与生活不再分离,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课堂中。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在学习之前,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出示幻灯片(一)检查预习(个别提问后齐读)抹攥逮怦怦树杈寒颤;(二)

要求学生采用默读法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及时设计了三个问问题,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成。通过问题一:本文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在文中找出一个最能体现羚羊木雕价值的二字词,并做上记号。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之后我又继续再三追问:你为什么找这个词来说明羚羊木雕的价值?文中哪些语句可以说明它的贵重呢?父母的哪些行为说明此物贵重?如此贵重的羚羊木雕,爸爸把它送给了我,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学生在交流体会中自然地就感悟到了这时来自父母的亲情啊。而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本文围绕羚羊木雕写了哪些事?一方面引导学生准确的把握了文章的主要事件,同时又让学生明确了“我”与父母发生矛盾的原因所在。通过第三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涉及哪些人物?又让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把握与理解,也为下一教学环节做了准备。

[设计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获得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并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一环节既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文章内容,又为下面即将进行的人物形象分析开启了方便之门。关键字:] : 网1234网

(三)精读课文,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我把重点放在把握人物形象上,我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人物的语言、运作、神态描写句,思考:从这些语句中,你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并用“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妈妈、万芳、“我”是______的人”的句式说话。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和情节判断出来的。然后鼓励学生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或短句多角度进行表达。

[设计意图]在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并指导学习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四)深入探究,各抒己见。开展:人物评论会,请你就这一场家庭矛盾,议议谁是谁非(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通过学生的交流,我的小结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学会沟通,让父母理解自己,自己也要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学会和父母、他人: 网1234网

第2篇

一、对课文的基本思考

《羚羊木雕》讲述一家三口为一件从国外地来的工艺品“羚羊木雕”而发生的家庭风波,纠纷虽小,却让一个小孩子的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个小孩把父母送给自己的这个工艺品转送给了好朋友。由于其贵重因而受到父母的责难被强行去要回来,终使小孩感觉很不光彩,而在内心深处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课文昭示了两种道德观念的冲突:一是小孩子的重承诺,重情义的传统美德与父母的重财轻义的道德观念冲突;二是提倡“崇善尚美”,“自主意识”,“自律意识”等现代意识与简单生硬的“家长作风”的冲突。

二、备课思路

我在制定《羚备课思路羊木雕》一课的教学计划时,贯穿素质教育内容,因此对文章所提供的诸多信息作了分析、整理、明确本课的教育目标,提炼与素质教育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比照,归类,使其成为备课的思维主线。

1.传统美德教育方面。课文表现了一个小孩子的承诺,重情义的思想,这本身就浸透着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而父母对孩子的正常举动的否定和责难,也就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义。而这种传 统道义中浸透着“前喻文化”的“恪遵长训”(有积极因素如“尊敬师长”,但也有封闭的,落后的“惟命是从”,前者千百年来一直被社会宏扬,后者将其消极特性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延续)这里孩子的主导行为并不是努力适应社会文化,新型社会道德,而是以长辈的意志为意志从而使学生受到错误思想的引导,其恶果 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最终不会成为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是这样“长辈遗志”中加进了“重财轻义”,那就不是教育的悲哀,而是教育的堕落。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有必要利用文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关于现代意识方面。课文中小孩子为了朋友之间的友谊而未来未经家长同意送贵重物品给朋友,这应是小孩子一种朦胧的“自主”意识这很重要,是学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为将来能独立于社会奠定基础,但涉及家庭成员的相对重大问题时,作为其中的一员,是否也应征求其他成员(尤其是相对有着较多社会经验的父母的意见,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这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自主意识”,自律意识在这里就是一对既有冲突又互相关联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无论是自主意识,还是自律意识,又让学生社会生活中能把握分寸。当然,还有一个现代社会必须重视的经济意识的问题,贵重物品经济价值大,因此应在备课中有所准备,为课堂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做好相应的设定。

三、具体安排

根据长述思想,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我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了安排。本课是一片课内阅读课文,一般课时安排也就是1~2节,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比较亲切熟悉的反映家庭生活的文章中增强语言能力,同时进行思想教育。教育步骤安排如下:

首先,带着问题阅读。理论与经验都反复证明,有目的的阅读才能给人留下印象,不求甚解,一目十行的浏览只能是不知所云,既达不到学习知识,培养语言阅读能力的目的。也不能从文中悟出许多“道”。因而应在备课时提出几个关键的问题,如:课文记述了一个什么家庭风波?“我”送东西给好朋友,父母做了什么?你曾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吗?朋友之间要不要送礼物?是不是什么都可以相送?这些问题应分步骤,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进行。阅读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有阅读,带着问题默读,重点段落和重点语句精读。问题除了一般的语文训练外,还让学生初步感受思想因素。

其次,组织学生讨论。教师设计七年级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进行讨论,且对象和省各式各样的看法和想法不易求全责备。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如讨论:把属于自己的东西送给朋友要不要父母允许?友谊与财物究竟哪个重要?怎样做到既要尊敬师长,有不盲从父母?在讨论中教师要小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把握好“分寸”。

第3篇

所谓拓展,顾名思义,“拓”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展”就是展开,发展,拓展就是开辟新的领域,发展新的自我之意,同时拓展还体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思维领域,又能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具体一点说,就是结合教材,让学生多读一些与教材有联系的文本材料,多知道一些,多思考一些,使他们既会做人,做思想品德高尚、情感健康丰富、审美意识较强的人,又会作文,写出思想积极,思维新颖,构思富有创意,语言别具个性的文章。那么如何拓展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实践。

一、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来拓展

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相当一部分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身边的自然生活都有所涉及。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来关注我们人类生活,自然和环境,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视野、思维的拓展。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本人的生活体验,说一说自己童年的乐趣,那么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童年时玩水、上山摘野果、同屋场小朋友姓氏大战等有趣的事,这样,学生对这篇文章就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认识。

又如《观舞记》这一课,先叫一个同学表演一段舞蹈,然后请同学说说感受,并讲讲对舞蹈的认识,且请同学做一个动作。经过这个铺垫,再学习这篇文章就象在感受平时生活一样简单了。

二、通过续写课文来拓展

续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续写,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富于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如《最后一课》这一课,在教学可设计让学生续写小弗朗士下课后所做的事情。

如《羚羊木雕》这一课可以让学生用一段话来说说“我”从万芳家拿回了羚羊木雕后,回到家中父母对“我”的态度。

通过这样拓展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通过改写课文来拓展

对课文的改写,本人认为比续写更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它能够更加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高潮和结局,从而达到拓展的目的。如《木兰诗》这一课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改写:假设木兰在战场上就已经被战友们认出是一个女将,那皇帝将会如何处置?战友们又将会如何看待?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这样的改写,学生的思维应是异常活跃的,笔下所涌现的也就是一个个不同的、令人深思中发笑的结局了。

《福楼拜的星期天》这篇课文写的是欧洲当时的大文豪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在福楼拜家聚会作客的情景,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所写的,但却没有写到莫泊桑本人。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做些这样的尝试,让学生模仿课文从外貌、语言、行动描写人物的方法,用一段话来刻画莫泊桑在福楼拜家作客的情形。这样的改写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却能大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通过组织辩论来拓展

在课堂上组织辩论,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激活课堂的气氛以及锻炼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如在《羚羊木雕》一课的教学中就可针对羚羊木雕既然已送给了别人,该不该再去取回这个问题进行辩论。辩论分甲乙双方,甲代表爸爸的意见,乙代表“我”的意见,分别来陈述自己的理由。

五、通过更换课题来拓展

课文的题目往往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或者是中心、主旨的体现。在教学时就可以考虑利用课文的标题来作文章,让学生思考是否可以设计其他标题来代替课文的标题呢?

如在进行《木兰诗》一课的教学时,就可向学生提问:“可以用其它题目来代替吗?如在人名前加一个修饰词,那该定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好呢?”学生纷纷回答:“英勇的木兰”,“智慧的木兰”,“可亲的木兰”等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对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文章主旨的理解,很明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合字词教学来拓展

拓展不仅体现在上面的步骤中,就是在字词教学中也可以应用。传统教学中字词的教学只是停留在掌握字词的音义的基础上,学生学的枯燥,也提不起兴趣。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局面,在字词教学上努力进行一些尝试。

如在教学《邓稼先》这课时,老师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生字词,并且提出要求:在弄懂音义的基础上,写一段话,这一段话要用上所有的生字词,到上课时念给同学听。这样的字词教学,既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七、借助艺术来拓展

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在心灵上引起共鸣。在教学中如能适当引用它,将能取得很好效果。如教学《黄河颂》时,先放出录音让学生欣赏,然后再由学生说听后的感想,接下来分析课文就很容易了。

第4篇

一、营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态度,一种生活态度。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独立学习和竞争,而是让学生把相互帮助作为目标,把他人当做合作对象。首先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好处:在与别人的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学到更多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合作中学会如何交朋友,以及如何与不同的人往;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使学习变得更加生趣盎然。其次,教师既是组织者,又要“蹲下身”,有时不妨把自己当做普通一生参与讨论,营造和谐宽松合作的课堂气氛。最后,制定合作规则。如: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人人参与,不懂就问,提出不同意见时要注意措词与礼节,批评时对事不对人,帮助别人却不要代替别人去做,少说或不说与合作讨论内容无关的话,等等。可以说营造良好的氛围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

二、精心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们应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学生的实际,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比如教学《羚羊木雕》,课文结尾写道:“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件事主要怪谁?”接着根据学生的观点把全班分为三组:一组认为主要怪父母,二组认为主要怪“我”,三组认为主要怪万芳。然后要求三组学生先从文中、资料或生活实际中找出依据,再每组选出三位辩手,参加辩论赛。这种以学生观点或兴趣建立的合作学习小组,虽然打乱了学生的座位,有点乱,可如果组织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般的合作学习,每组以4―6人为宜。分组方案最有效也最常用的是学生与相邻的同学组成小组,往往是前后4人一组。还有让学生选择任务分组,学生自主挑选搭档,随机分组和混杂分组等形式。尤其是混杂分组,学生与不是很熟悉的同学一起学习讨论,有其他分组所没有的一些优点,譬如:因不同观点的提出和整合,会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思维的多样性;使学生学会与他们不同的人,特别是并不想与之合作的人一同学习的技能;和较生疏的人在一起会约束自己,纪律会变好;优生会更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等等。此分组方法若分工明确,组织得当,效果很好。

三、优化内容

当前,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盲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的在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处设计小组讨论;有的在适合学生独立学习和动手操作的地方安排小组讨论;有的一堂课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有的在适合全班学习和教师引导的地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比如教学鲁迅的散文《雪》,在学生整体感知作者笔下南方的雪和北方雪的特点,阅读后面对本文的赏析,初步把握文章的主题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更喜欢南方的雪,还是更喜欢北方的雪?请说出依据。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大组中又分为若干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可以说学习内容的优化是合作学习取得实效的关键。

四、及时干预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干预不可忽视。有的教师,学生合作学习不充分,就进行交流;有的似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局外人;有的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教师要适当介入,比如要特别关爱极少发言者,适时把讨论引向深入。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就要给予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还是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很多学生在讨论时都认为父母重财轻义,我就启发道:“羚羊木雕在父母的眼里仅仅是因为它的价钱吗?”学生思考讨论后觉得,羚羊木雕是父亲从遥远的非洲带回来的,蕴含着父母的爱,哪能轻易送人呢?从而把学习引向深入。因而我们要掌握介入的时机,使合作学习有序有实效。

第5篇

一、从问题设计入手

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不能太浅。问题浅了学生没有探求的欲望;问题太难,会丧失学生探求的信心。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富有想象和联想的问题。如,《化石吟》中设计:“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能说什么呢?”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与学生自身相关的问题,如,在教学《羚羊木雕》时设计:“如果是你,父母逼你去要回羚羊木雕,你会怎么做?”经过思考后,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自己的做法。

二、分组,编号

新课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了使学生自主学习时不溜号,不依靠别人,能真正自己动脑思考,给每个学生编号,按性别、姓氏笔画从1~40号(按班级人数),反馈学生自学情况时,教师提问时叫“号”,有时叫“1、11、21、31号”有规律性的提问,有时无规律性地提问:“8、15、21、34号”,老师叫谁不一定,这样每个学生都会精心做好准备,就不会出现几个人承包一节课的所有问题的情况,所有的人都能调动起来。

为了合作交流,根据班级人数,每四人为一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讨论后,小组选代表发言。每堂课小组选的代表不能重复出现,必须四个人每人轮一次,这样每个人都会认真讨论,不会依靠别人。

三、记录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

每堂课的问题是有限的,有时不可能每个人都轮到,为了鼓励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采取了由科代表记录每生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记录是在课下完成的。每堂下课后,学生到科代表那里汇报上课回答的次数,科代表在每位学生的成长记录中回答问题次数栏内划“正”字,但由谁回答问题,主要靠老师掌握,这种方法,常有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举手。每周科代表汇总一次,选出优胜者(“正”字最多者),提高者(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超过五个“正”字者)予以表扬或奖励。

四、承包课文制

开学初,按课文的篇章内容,按学生的能力,每生承包一课,承包预习生字词,预习课文内容,查找作者及写作背景等资料,设计5个思考题,承包上课范读课文。学生的责任心都很强,对自己承包的课文特别用心,经过一年的尝试,效果特别好,学习再差的学生对自己承包的那课比谁记得都扎实,且成了半个老师。

五、课前口语训练

第6篇

语言实践活动是将已知的语言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中获得新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语文课改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怎样在语言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下面我谈谈在语言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一点体会。

语文课本的内容编排丰富多彩,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怎样让学生更自主更投入地去吸收这些知识,就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灌鸭式的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倡导动手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在课堂上创造丰富的情境实践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自主学习,自己去实践、观察、探究,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们尝试课本剧让学生学习的形式。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然后把人物角色分到各组。有的组准备皇帝这个角色,有的组准备骗子角色……在准备的过程中,熟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然后每组选出代表上台共同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把每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把握得都很好,并让同学们感受到他们所扮演角色的内心。表演活灵活现,有的同学在表演中还大胆融进了自己的感受和个性化的语言,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欢乐的气氛中学习了语言。

二、在课堂上开展辨认实践活动。辨认中学生积极参与,尽情为自己个性化的观点据理力争。辨认的过程中既能从课文内容出发,又能融进自己的理解,辨认的过程就是全面提高语言素养的过程。如学习《羚羊木雕》后,针对爸爸妈妈与“我”的两种观点展开辨认,你认为他们谁对谁错?结果学生自动地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爸爸妈妈的做法是对的,因为木雕是贵重物品,不能随便送人;而另一派则认为“我”的做法是对的,因为情义无价,东西已经送给了我,“我”有权利送人。

双方各持己见,并且把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情作为事实论据来反驳对方,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样处理?在辨认中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对成长中发生的事情进行了反思,并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我布置了预习题:斑羚是什么样的动物?主要活动区在哪里?在文中斑羚是怎样飞渡的?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设计图片,然后上课时进行交流。上课时,有的同学用语言向大家介绍,还有的同学找到了斑羚的图片,还有的用电脑设计了斑羚飞渡的过程……通过课下的知识积累、探究,上课的交流,再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对内容的理解也很透彻。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在和谐的情感氛围下,将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大脑中,实现学生的生命活力与教师生命活力的对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在教学活动中,多给一点表扬,少给一点批评,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这样才能充满活力地与学生一起,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改变自己的不良教育行为,改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学生是其成长过程中尚不成熟的生命个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允许学生没听清问题,没学会或理解偏了、理解错了,要理解、宽容、善待学生的失误和弱点,使师生关系真正变成一种充满乐趣、探索及挑战性的互动合作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活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重量。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除了紧扣课文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外,还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在校外课外时间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在节假日,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读、剪、评”活动,制作“手抄报”或“剪贴报”。把节假日中阅读过的有价值的、自己欣赏的文字、图画的摘抄下来,或剪贴下来,或写感想、评论。时间不长,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了一本或几本内容、过程、感受记录下来。在活动中学生融入了社会,在生活中学习了语文,受益匪浅。 转贴于

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灵活多样,我们在教学中还应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更新观念,改革教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朗读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教学目标贯串了三、四学段。可见,朗读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

首先,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默读只是在看,只是眼和脑在参与,而朗读则要经过“眼――脑――口――耳”多种感官的参与,每个学生要尽量做到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这样才能做到准确、顺畅、生动。因此,朗读不仅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强化记忆,使学生能够切实有效地进行真阅读、深阅读。

第二,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主题的把握和理解。

记得在教授《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了课文开头的部分,就是文中的主人公被父母追问羚羊木雕下落的那一部分,读“妈妈”那部分的女同学每次都会抢读,直接就把妈妈的话读出来,等不得读旁白的同学把“妈妈说”这三个字读出来。等他们读完,让其他同学点评的时候,有个学生说道:“读妈妈的同学太急了,每次都会抢。”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不少同学在下面异口同声地说道:“妈妈的性格本来就很急躁嘛!”听到这话,我有点吃惊,学生是进入初中还不到一个月的新生,这节课是学习本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学生只是才接触文章而已,人物的分析还远没开始,但是没想到他们已经在朗读中自己悟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时,我为我没有省略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深感庆幸,同时也再一次意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

第三,朗读可以培养语感。经常进行朗读训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在做修改病句的练习时,有时学生不一定能准确地说出病因,但是经常会说:“就是读起来觉得不对,觉得很别扭。”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就是学生语感的一种体现。音乐听到入迷时,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打拍子,古人读书忘情时,常常也是摇头晃脑,鼓掌击拍,到了这种境界,所读之物,仿佛是从他心中流出来的。乐感是怎样来的?不是靠默记乐谱,也不是靠听教师分析讲解,而是自己感觉出来的;语感亦是如此,靠死记语言材料,靠教师的讲授难以获得,只有靠自己的反复品味而习得。

第四,朗读有利于加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联系,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文体不同,语言风格各异,但都有值得学生学习借鉴之处。散文的清新,诗歌的典雅,说明文的严谨;《观舞记》中辞藻的优美华丽,《背影》中语言的平实质朴,《范进中举》中用词的辛辣生动……这些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深切感受到。在朗读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吸取精华部分,扩充了自己的词汇量,在自己写作时,遣词造句更加得心应手。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狠抓朗读,的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们会发现,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好像已经淡化了,课堂上学生朗读面窄,点来点去就是那几个人;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为读而读,有口无心。朗读仿佛已经成了一种点缀。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要在思想上重视,把朗读训练落到实处

自己要不断地学习、练习,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再从“读”出发,把“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从而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充分发挥朗读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作用。

2.进行技巧的指导,精选练点,有的放矢

普通话有四声之别,因此就有声调之抑扬,非朗读不足以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喜怒哀愁发之于声,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根据文章的特点,选择侧重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同样是诗歌,《金色花》应该用欢快轻松的语气,读出孩子的顽皮活泼;《我爱这土地》则应该低沉舒缓,表现内心的悲痛,对祖国深厚的爱。这一切,都需要教师适时点拨,及时指导。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举一反三,将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3.要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设计课堂里的朗读时间。在读之前,充分指导,明确要求。读的时候,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读后要留下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技巧,发挥朗读的激励功能。自学性朗读,切不可流于形式,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将课文充分利用起来,作为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4.丰富朗读形式,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开展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如前面提到的《羚羊木雕》,分角色朗读无形中就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如《皇帝的新装》,里面的人物多,个性鲜明,语言各有特点。我提前让学生分了小组,自选段落,进行分角色朗读。上课时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还加入了自己设计的动作。通过几个小组的朗读,人物的形象不用教师刻意分析,在大家对朗读的点评中,自然而然就明确了。可见朗读的同学将自己融入到所“扮演”的人物内心世界中,下面的“听众”也能被很好地带动起来。

还可以进行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音乐往往能使文学和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安塞腰鼓》壮阔、豪迈的语言,与陕北高原上雄壮奔放的腰鼓声相得益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两者一结合,仿佛把学生带入击鼓的现场,感受到了火热的气氛。可见,音乐能够帮助教师创设情境,尤其适合意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

第8篇

【关键词】 中学生 法制教育 渗透

1 正确看待中学生

1.1 尊重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做到客观公正看待学生。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在思维特点上具有明显的简单化倾向。这种思维过程就是简单的线性思维:出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可以不择手段,而不是一种扩散性思维:在清楚考虑存在问题之后分析各种可能的利害得失,进而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

1.2 意识淡薄,这里的意识主要是指责任意识,因为往往行为选择的恰当与否更多依靠行为人对责任承担的态度,而非道德或者法律的约束。道德或者法律对人行为的约束是要通过人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的,而在这种价值判断或者利益衡量过程中,理性思维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其作出的行为选择更多依赖的是自己的直觉和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的支配。这种直觉支配下的行为选择必然也是缺乏责任意识支撑的:不考虑行为的后果,只在乎一时的感受和得失。

1.3 学生被动地接受法制教育,这样不但未能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甚至还造成了学生以消极方式抵触,从而背离了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初衷。因此,开发新的学校法制教育资源势在必行,让课堂成为实施法制教育的首选,向学生传授有关的法律知识,对加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起到积极作用。

1.4 教育学生,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对学生正当的心理需求进行满足,一旦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学生身心就会得到愉悦,得到学习的快乐,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2 法制教育应尊重教材

渗透法制教育理应考虑社会关联度及教材所要表现的主题,要尊重教材,不能为了渗透法制教育捕风捉影,主次不分。曾有一位老师在讲授八年级课本《藤野先生》时,对文中“我”放弃读书回国这一事件时,联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然而学习本文应是引导学生感受鲁迅以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实践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我们一直以来未曾有人说到鲁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而指责他。这样的捕风捉影就违背了语文教育的初衷,得不偿失。

有这样一位老师讲《我的母亲》的文章背景时讲到胡适的母亲十六岁时被许给了当时已四十八岁的胡传。命运是多么的不幸,我们应该为今天的生活感到庆幸。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在新社会,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五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如此社会实际情况,只重表面不重本质,会让学生误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古已有之。而不能更好的去理解母亲的形象,效果适得其反。而对文中提到母亲对“我”的严厉甚至体罚情节时,只简单的点到母亲对孩子的体罚是恨铁不成钢,爱的表现。可是如果在今天母亲的方式却是不对的。因为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并拓展延伸到当今社会中对孩子的各种体罚现象,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居然用了三十分钟左右讲法制教育。因为能联系社会热点,学生们确实听得津津有味。然而我认为本文选入教材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从而能联系实际去体会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确实值得学习,但也要尊重教材,把握主次。如果为了法制教育捕风捉影,主次不分就违背了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

3 选择合适渗透点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凭借文本的内容,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准确掌握课文又能从中受到法制教育。找准渗透点是关键,课文教材相当一部分篇目都涉及到一些法制常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讲述课文相关法制知识的重大责任。

在语文《羚羊木雕》一文中,“我”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在未得到家长同意的情况下送给了“我”的朋友万芳,以此来表示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家长则因为物品的贵重而要求索回,这就形成了一个从道德与伦理角度都不容易讲清楚的问题。究竟是顾及孩子们之间有友谊重要,还是孩子应该听大人的话重要?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讨论、辩论,适时渗透法制教育。如果仅仅从道德伦理的角度讲,这确实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孩子与家长双方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似乎谁都没错。怎样才能对此给出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呢?只能从法律的角度寻求答案。《民法通则》中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且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岁以下,而且 “我”没有取得法定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就把家里的贵重物品羚羊木雕送给别人显然是不对的。因此从法律角度就很容易找到答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展了思维又在完成教学目的中不着痕迹的进行了法制教育。

在此方面,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组编著的《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语文是一门情感丰富充满趣味的学科,为法制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平台。只要我们创造性的利用,既能丰富课堂增加趣味性,又能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可以说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第9篇

青海汉代木俑人物、动物等不同造型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手法古朴。作为青海民族文化史上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扩大了古代雕塑的题材内容,反映了河湟地区的早期农耕生活,人情味胜过了宗教气息。汉代木甬是研究青海汉代社会风俗、意识形态、历史史实以及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青海汉代木俑概述

汉代,青海开始接受中央王朝的统治。西汉汉武帝曾开辟古湟中地区,设立郡县。此时的木雕制作工艺还很不成熟,主要使用凿子进行线刻和圆雕,但也能相当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雕刻对象的神态,开始确立了青海民族木雕艺术粗犷、古朴的一些基本特征。

汉代以后,中原文化和鲜卑文化等进入青海地区,特别是随着南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后吐蕃东进、唐蕃间的密切交往与联系,汉文化、吐蕃文化、西域文化及印度文化在这里与传统的羌人文化汇聚融合,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和相互吸纳的特点。

在汉代史籍中,“河湟”指的是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地带的黄河和其支流湟水。“河湟谷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土地肥沃 ,水源丰富,物产较多,适宜牧业 ,也适宜农业”[1]。河湟有“大河湟”和“小河湟”之分。“大河湟”指的是甘肃中部西南面和青海东南部,在地形上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黄河和湟水流经此地,它包括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青海黄河流域的贵德、尖扎、循化、化隆。湟水流域有湟源、大通、湟中、西宁、互助、平安、乐都、民和等。“小河湟”是甘肃之外青海的河湟地区,特别指的是河湟地域的农业区。“河湟”指的是“小河湟”。

从河湟地区汉墓出土的动物木雕作品中,我们可以粗略的了解到汉代木雕工艺发展的水平,动物作品有马、牛、狗等。这些四足动物造型生动,身长分别在14-55厘米之间,都是以分部制作粘合而成的办法雕制的。因为木材是由分段组合,而四足动物是由头、身、足三部分组成,三个部分的尺寸大小不一,总体形状是头高、身长、足高,根据这种特定形式用整木雕制的是汉代木雕工艺的一个创新,创造了有意的经验。这是青海木雕工艺发展史上的萌芽。

二、青海汉代木俑类型

河湟地区汉代木俑有人物俑和动物俑,虽然归属于汉代丧葬礼仪体系,但其形象除个别出于想象者(如辟邪俑和镇墓兽之类)外,大都是仿真之作,只是缩小其形体而已。

(1)木俑人物

青海汉代墓葬出土了很多动物木雕,如牛,另外也有车、马、木碗等器物。经文物专家测定,这些木俑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此可见青海早在汉代就有木雕造型的历史。俑的体态表情生动,有男女侍、人首兽身俑、说唱俑、动物俑、神兽俑、乐俑等。青海两汉时代的木质器物车、马俑、漆制盒、奁、耳杯之类较常见。青海古代的木雕,由于材质的关系,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不多。现在所能见到的,汉代的木雕作品是最为久远的。东汉时期,木雕已普遍存在于平安、大通、民和、乐都、湟中、互助、西宁等地墓葬遗址之中。但漆器出土以平安县汉墓为最多,其次为大通县上孙家寨汉晋墓,民和县汉墓也有零星漆器出土。漆器有木胎为主,器型有木马、木牛、生活漆器具等。木雕用材以杨木、柳木为主,其形式多为浮雕、圆雕、透雕,线雕亦占一定比例。这类木雕题材内容很多,有人物、鸟、木梳、木勺、弓、箭、木碗、木杯、彩绘镇墓兽木俑、彩绘木牛车、彩绘仕女木俑、彩绘男木俑等。

人殉起源于农业和定居,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的齐家文化,祭祀土地神要血祭与活埋。在《新校本汉书・志・礼乐志第二・郊祀歌》中记载:“惟泰元尊,媪神蕃厘,经纬天地,作成四时。……”颜师古注曰:“泰元,天也。蕃,多也。厘,福也。言天神至尊,而地神多福也。”[2]。如民和阳山汉墓中曾出土木雕人物和动物,其造型简练概括,形象生动传神,充满生活气息。

1998 年 9 月,在平安县古城乡北村与沙卡村发掘汉代墓葬 两座,出土漆器为漆木器,仅在 M7 中,共出土 24 件( 其中仅 1 件甚残,器形难辨),如木漆D6件、木食奁4件、木案3件、木耳杯6个、碗1个、牛车模型1件、木镇墓兽1件等,时间约为东汉早期漆器。[3]这是青海目前出土漆器最多的一处墓葬,且保存较为完好,为我们研究青海漆器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河湟地区自公元前60年隶属于汉金城郡,汉朝在此设置允吾、破羌、安夷、临羌4个县,并从关中等地移民实边,这就为西羌人学习中原漆器制造技术提供了契机。

汉代木雕是青海木雕工艺史上重要的一个阶段,它扩大了以往雕塑造型艺术的题材内容,前所未有地大量反映了世俗生活。青海东汉时期的木雕已有情节表现和神态的刻画。类似故事式的俑像,是青海古代少的一类组合式造型―舞俑、坐俑形象虽极简洁稚拙,但动态栩栩如生,拙朴中富有涵蓄,突出地展现了汉代雕刻所应具有的时代风格。它们多是以单块木头雕刻而成,或用榫卯结构作手臂,姿态有跪有立,表现对象多属歌舞伎,俑身施以彩绘,整体外貌比例不甚严谨,没有细致的人体肌肉刻画,造型抽象、刀法简朴,却显示出人物具有轻松、活泼的动态造型特征。

(2)木俑动物

轺车是汉代最常见的车型。是由古时的军车转变而来的,因此四面空敞,在汉代为一般吏人用车。驾一马的叫轺车,驾两马的叫轺传。[4]

木轺车,为明器。“木牛,用木头削成,前窄后宽,头部凿双孔以示双眼,无腿,身下有四个小孔。牛位于木车附近,故应为拉车之牛。木车,双辕,辕已残断,大车轮高于车身,两轮由横轴相连,车身后部有一马蹄形档板。长33cm、宽25cm、高28cm。”[5]漆木牛车,虽然制造简易,但设计颇具特点,如“头部凿双孔以示双眼,无腿,身下有四个小孔”。反映了羌人的牛崇拜文化与丧葬具的设计思想。

在中原汉代墓葬逐渐完善之时,神灵的偶像也大规模出现,体现着人们对神的认识、崇拜和依赖,被认为会给陵墓带来吉祥,给墓主灵魂以庇护,会驱逐鬼怪邪祟。魏晋南北朝时期河湟地区的这种偶像化更为明显,为后代确定了神灵崇拜的偶像模式。墓室里陈放着镇墓兽与羽人、飞天、神灵,也可偶见“神无魂而鬼有灵”的现象。1998年9月,在海东市平安县古城乡北村与沙卡村发掘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的一漆木镇墓兽。该木镇墓兽头,形状酷似今天的藏~羊头。《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羊,一种大角羊,亦称“北山羊”。由此可知羊神崇拜,亦是西羌传统文化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后汉书・西羌传》载: 汉代河湟地区羌族有150个种落,“有以动物图腾命名的,如,白马、牦牛、黄羝、黄牛、黄羊等;有以父名母姓为号的……”[6]木镇墓兽羊体现了汉代青海羌人的神灵信仰,以羊为图腾的审美宗教也体现了羌人实用、吉祥与避邪祈福的文化心理。

平安出土的木镇墓兽,呈蹲坐状,双耳竖起,宽舌外吐,双眼突出,头顶有分叉的犄角。耳、舌、眼、犄角均饰红色。该漆木镇墓兽造型极似羚羊,虽制造粗拙,但形象惟妙惟肖。在全国其他汉墓中,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漆器。从这些漆器制作工艺来看,为青海本地制造,风格与甘肃、新疆、四川等地的漆器截然不同。

汉代青海羌人崇拜木神与羊神。在羌人的眼里,树神是他们的自然崇拜神之一。加之木材又是漆器加工的重要胎骨,所以用漆木器饰成各种自然物当是他们膜拜的对象。在古代,“饬化”有“八材”,即:珠、象、玉、石、木、金、革、羽也。其中,木性灵活、简便、坚韧,容易加工为漆器。另外,《春秋繁露・五行之义》:“木,五行之始也。”所以,以木为神,存于木,归于木;与神同在,以木为用。从青海汉代漆器出土的情况来看,其材料多为木胎,正好印证了西羌人木神崇拜的文化习俗。这些汉代木质漆器按照功能分,大致有四类: 生活饮食器,如漆D、木食奁、案、耳杯、碗等;梳妆用具,如簪、梳、蓖等;生活生产用具,如条板等;明器有镇墓兽、牛车模型等。从这些漆器的种类、制作工艺与髹漆技法来看,较中原与南方出土漆器显得朴素而简易,髹漆以黑漆与朱漆为主,少有彩绘;其风格有明显的西羌地域特色。

青海汉代木质漆器保留有中原地区主流艺术风格,厚葬采用镇墓兽,也有西羌人的信仰痕迹,如羊神崇拜或牛神崇拜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汉代青海木雕造型融本土民族性与他域文化性的多元理念于一体,体现了具有河湟地区独特的设计理念。在古代,文化与常常以实物来代替。另外,漆器造型也可折射出祭祀宗教文化心理。因此,可以断定,汉代青海出土的漆木镇墓兽羊,与云南出土的汉代漆祖器一样,是羌族文化与的体现。

汉代木俑是河湟地区墓葬雕塑艺术中极具特点的一个类型,其粗犷大气的造型随意而富有动感,大刀阔斧的雕刻手法简洁而富有力度,构成了夸张而又不失真实的造型艺术特征。大的体面概括出形体,局部以彩绘和线刻表现,雕刻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丰富了雕刻造型的语言,成功地将彩绘植入整体造型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刻绘结合艺术特点。形体在雄浑简洁的基础上,又施以绘画作为补充,使得木雕在整体大气的同时细节上又非常的生动,这一点不仅对青海后来各朝代的雕塑造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青海当代雕塑创作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三、汉代木雕所折射出的社会功能

河湟地区汉族繁衍在黄河河谷及黄河支流的湟水河两岸。受汉族文化因素的影响,木俑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强烈的民族风格,汉代木俑艺术是他们日常生活及宗教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具有很多实际的社会功能。

(一)宗教艺术功能

根据汉代木俑艺术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拙朴浑厚,后期繁荣发展。表现了河湟民间艺人们对于美好世界的向往,希望能有一个慈悲神奇的人物引领他们走向幸福生活,能在他们困难时以智慧和神力得到解救,能将世间的丑恶消灭干净,战胜邪恶。青海河湟地区是中原农耕文化的代表地,木俑代表了民间木雕这一文化特色的艺术结晶,从一个侧面说明河湟先民对“美”的一种向往和追求,表达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心灵期盼和对大自然的崇敬爱恋,是审美意识的集中反映。

(二)艺术审美功能

青海汉代木俑,在制作上利用了原来的木料形态,把原料的物质形态统一在艺术的造型设计之中。在造型上利用大体大面,有明显的体积感,并用圆雕、浮雕与线雕相结合的手法,是造型技术的运用服从主题和创作意图的大胆创造。它们经历了一个经历中原文化和与本土艺术相融合的过程,因此,木俑的艺术风格在总体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汉代艺术形象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没有减弱它气势上的美,古拙反而构成了这种气势美不可分割的必然因素。”[7]汉代木雕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优美的俑像时,并没有只把它们当作抽象的神灵来对待,而是全身心地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他们把本民族那种生于广阔天地、天性舒展飞扬的气息融入了雕塑之中。木俑艺术是一本“无声的”历史书,它记录了汉代时期河湟人民的生产、生活及风俗等社会风貌。河湟地区汉墓出土的众多散发着浓郁汉族生活气息的木俑作品,都体现了汉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一种情感。

(三)文化经济功能

所谓文化,本质上是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物的总和,木甬作为人创造能力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在青海的发展历史上,记载了汉族墓葬文化的历程。述说着河湟汉族发展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了自古至今,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因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都是有生命的。”[7]在木俑的形体与空间中,汉族借以表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理想价值,积累下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得文明的开拓得以永久的发展。木俑作为民族文化的永久性物质形态,意义长远,可以视为古代青海汉文化的重要体现。

(四)对汉文化的传承功能

古代河湟地区汉族文化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建墓造像,河湟地区的传统木雕艺术都是随着汉文化的不断传播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汉代墓葬文化是青海墓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汉代木俑正是汉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媒介,它植根于河湟汉族群众生活的土壤中,承载着世世代代的民族智慧和生活感悟,所以才会以粗放的形式在广袤的河湟乡村葆有旺盛的生命力。

两汉时期河湟地区与丧葬密切相关的明器造型极为兴盛,是全省汉代文物古迹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汉代木俑艺术是青海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并滋养着青海各民族的思想精神,它所创造的精神价值远远超越了明器造型本身。

[项目说明]: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项目《青海民族雕塑艺术考察》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1]马进虎.两河之聚[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12-13。

[2](东汉)班固:《新校本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57页。

[3]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县古城青铜时代和汉代墓 葬[J].考古,2002,(12)。

[4]王今栋:《中国古代车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页。

[5]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县古城青铜时代和汉代墓 葬[J].考古,2002,(12)。

[6]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87。

第10篇

一根10厘米左右的乌木需要生长百年以上,木质极其细腻光润。因此,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树木。乌木在非洲分布广泛,从南部到东部非洲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从平原到海拔1000米的高原之上,都有乌木的踪迹。据说此木千年生长、千年不倒、千年不腐。坦桑尼亚一位马孔德族的老木雕艺人说,在很早的时候,乌木并没有被发现。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很寻常的木材来使用。有人用它修葺房屋台阶,有的人把它用做铺设茅房的踏板。在日后的长期使用中,人们慢慢地发觉这种看起来并不起眼黑黑的木头是如此的耐用与结实。它可以说是水火不侵,硬如岩石。从而,对乌木的崇拜在族群中油然而生。人们开始发觉乌木更多的用途,它的不同位置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树皮和树叶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直到现在很多坦桑尼亚当地人都会煮乌木水来为新生的婴儿洗澡,就是为了给孩子带来强大的力量,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

目前,坦桑尼亚有两个大型的木雕市场。一个位于坦桑尼亚最大的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另一个位于北部旅游城市阿鲁沙。木雕市场以乌木雕为主,还有一些其他材质的木头如非洲鸡翅木等。乌木雕市场一般有两部分组成,市场前排是一个个商店,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木雕工艺品;市场的后面一般就是木雕艺术创作的集聚地,木雕艺人聚集于此,相互交流沟通。其中大部分就是马孔德族人,他们从自己的祖上学习到精湛的木雕手艺,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来到城市发展。在坦桑尼亚,乌木雕艺术品制作分工非常明确。一个木雕制作团体,一般有一位手艺最好的师傅作为领头人,他负责整个团队的工作细节。当然他也要根据木材原型进行最初的设计,设计方案一旦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之后,领头人就会把木材交给下面的人制作成品。坦桑尼亚当地有专门的艺术品个体商人前来收购他们制作较为精良的作品,有的木雕艺人直接会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当地博物馆来展览。还有大部分比较常见的工艺品就会流向木雕市场,这些作品往往不是唯一的而是手工制作出很多件,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外国旅游者就是这部分木雕工艺品的主要购买人。因为,坦桑尼亚当地人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他们一般不会买回家去摆设装饰,而是更多地购买一些实用品。

马孔德乌木雕大概分为四类:神灵雕塑、云形雕塑、群体雕塑和实用器雕塑。神灵雕塑是马孔德乌木雕最具艺术特点的木雕作品,它又称为西泰尼形,是艺术家最津津乐道的一个种类。这种雕塑类似于某种图腾崇拜,人们把自己的爱与恨,正与邪反映在木雕之中。它们往往有意愿和祈求在里面。有的木雕形象夸张怪诞,有的木雕形象头颅巨大长着大口,有的是丑陋无常。你很难在这类作品中找到雷同的形象。这种超乎人们想象的木雕艺术品,往往让人们驻足于前不肯离开。我们似乎都被木雕创作者营造的艺术氛围所吸引,让你产生奇妙的联想,这正是这类木雕的奇妙之处。云形雕塑是马孔德乌木雕的一个创新之处。印度洋岸边的坦桑尼亚有着美丽的大海和蔚蓝的天空,艺术家在创作中仰望天空,一朵朵云彩映入眼帘。变幻无形的云朵给了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云彩中漂浮着他们美好的愿望。群体雕塑是一种大型的木雕类型。它往往以家庭、部族的形象出现。当地也叫做“家庭树”,寓意着子孙万代,生生不息。这种木雕作品往往根据原木来设计,就像霍去病墓前石刻一样,循木造型,往往采用一根独立的原木来进行雕刻。人物形象多种多样,都是手脚头相连,这就是一种美好的意愿。人们相互帮助,代代相传。还有一种镂空的木雕作品,木雕艺人把原木中心镂空之后,的部分相连。这种作品有大中小,不像群雕人物往往采用大型创作。实用器雕塑是比较常见也是最普通的类型。由于乌木本身良好的木质,一部分乌木被雕塑成实用器,实用性大于艺术性,如马赛人手杖、木盆等。还有,由于坦桑尼亚大量中国人的涌入对乌木市场的影响,从而还产生了专门针对中国客户的木雕品。如乌木梳子、筷子等。但是,由于当地人采用纯手工制作,没有精良的仪器作为辅助,因此这类针对中国人的木雕实用器在制作上比较粗糙。由于没有很好地处理木材,筷子这些实用器很容易变形,用起来就不那么方便了。

乌木雕凝结了历史与现实,它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当人们在欣赏一件件由乌木制作的祭祀用具时,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部族中的礼仪和原始宗教教义。没有正常的人体形态,没有复杂的动作,也没有多人物的构图,而是通过非常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这种怪诞的雕像是非洲原始部落对客观世界的心理反映。在非洲木雕作品中,存在着一种感人至深的纯朴、稚拙、粗犷,并富有纪念性和节奏感。在木制用品上,花纹图案的多少、器形的大小、装饰的有无,均是体现马孔德部落中长女尊卑有序的标志。这种传统的宗教性的木雕用品往往有特殊的含义在里面。他们大多认为有一个万能之源的神,他能使一切生命运转。人们借助宗教祭祀仪式,让这些神灵降临到木雕里,并从它们那里获取神灵的庇护和智慧。他们相信逝者永远存在于活人之中,而木雕正是其祖先灵魂的化身。有个传统木雕的根基,乌木雕的现代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现实生活中寓意美好的形象。一位母亲哺育还在襁褓中的婴儿;马赛人手持长矛或是木棍来保卫家园,守护一方净土;动物形象的大量出现,大象、长颈鹿、羚羊、犀牛等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世界在木雕中活灵活现。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相结合,木雕题材更加广泛,更加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同时,乌木雕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艺术家天马行空的创造赋予了木雕的核心生命力,给予人们无限的感叹和遐想。人们在一幅幅木雕作品前体会到了自然的美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体会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艺术精神。它也带给了人们实用的方便,带给了部族儿童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寄托。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见到这种散发着神秘色彩的黑色精灵。

长期以来,我们深受西方现代美学语境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对马孔德乌木雕的视角仍然停留在对其奇异造型的欣赏、观察之中或是对待异域文化的好奇心态之上。马孔德民族古老的民族特点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的精神,再现了非洲社会的文化和艺术的力量。马孔德人用他们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这也许是每位艺术家心之所属。他们通过自己的木雕作品来表达出爱恨和信仰,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非洲艺术,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非洲艺术守卫者。#p#分页标题#e#

本文作者:王莹 单位:郑州大学美术学院

第11篇

一、教师的教书育人观念开始转变

我们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以及具体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了传统的陈腐的教学模式,克服“满堂灌”、“填鸭式”的高耗低效教学现象,改变了原来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甚少,课堂缺乏情感交流,课程设计与教法“三中心”的被动局面。大家一致认为,教育是以“立人”为本,语言不单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教学是“人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听、读、说、写能力进行综合培养,最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个性全面发展。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取,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正是注重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收效甚大。比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把安徒生这篇具有强烈讽刺效果的童话,自己改编成课本剧,学生分为两大组,由这两大组学生推选人员,给出一定时间,让他们自编自演。灵活生动的形式,幽默滑稽的动作、讽刺性强的语言,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官僚爱慕虚荣的丑陋的灵魂,赞扬了诚实的伟大。学生们栩栩如生的表演妙趣横生,让人捧腹大笑,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在欢笑声中,既感悟了其中道理,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自己的合作、探究、思考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事隔几周了,学生们还念念不忘这节生动而特殊的语文课。在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时,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我”把极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母亲”盛气凌人地盘查,并强迫“我”去万芳家要回了羚羊木雕。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对其中争议的问题:如“送”与“不该送”、“应讨回”与“不应讨回”等问题,让学生展开大辨论,一时,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昂,正方与反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并且各抒己见,阐明观点,很有创见。这样,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虽然最后没有留下共识,然而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教师先把课文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然后展示教学。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时,播放了陈红深情的《常回家看看》,让学生边欣赏,边跟着唱,这样,非常好地突出了亲情教育,有的学生当场热泪盈眶,悄然泪下,以达到人文教学的目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彻底改变了课堂死板、陈旧、沉默的教学,建立了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认识“自我”。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相互交叉,渗透和整体合作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三、让学生走出课堂,培养他们收集、整理信息能力

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实验活动中,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完善与补充,是全面发展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拓展知识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校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与促进。正确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扩大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丰富了学生课余精神文化生活,培养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发展了他们兴趣与爱好,培养出他们科学精神,求实精神,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

实行教改以来,教师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但充分利用了学校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而且还重视和加强了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创造出更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1、别开生面的多媒体语文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激情。为了给学生上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春》这篇情文并茂的散文,让学生体会春的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对明媚春天的热爱及奋发向上的热情,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上了一堂“欣赏、感知”课,一堂“自主、合作、探究”课。当美丽迷人的春*奇景伴随着悦耳动人的音乐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已情不自禁地进入了春光明媚、万木争荣、百花争妍、充满活力的春天之中,他们时而点头、时而微笑、时而高昂,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在感知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第二堂自主探究课,学生发言异常积极,一双双手争先恐后、情绪高昂,在激烈争论中产生共识,既开发了学生智力,又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积极性。

2、别开生面而富于乐趣的大作业,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生命的意义”这个主题给我们以启发,让学生在课外运用电脑技术,自己动脑、动手,设计制作语文第一次大作业——《金色的童年》,学生回家在一个月内完成,先收集整理从幼儿园到少年时期童年时照片,择其所需进行电子扫描处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制成小册子,每幅照片配以小作者自己的回忆录、儿歌、诗歌、小故事,真实而生动有趣地再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及自由幸福生活,天真、浪漫的童趣,表现了对未来向往、人生追求这个主题,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尝到了甜头,学生兴更趣浓了,积极性更高了。第四单元学了《月亮上的足迹》之后,为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增强他们对宇宙秘密的探求的兴趣,掌握有关月球的知识,我们组织学生完成第二次大作业——《月亮文化》,要求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艺术性有较大的提高,其中有名人题词、对联、诗词、神话传说、科学小品、图画等。看了学生们的作品,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浏览,而且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寒假期间,我们还布置了第三次大作业《我爱我的家》,学生完成得更好了。这些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大作业,反映了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教改实验中的累累硕果,艺术精品,知识结晶,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审美意识,增长了知识能力,陶冶了情操,也是最有实效的“人文”教育的成果。

3、开展语文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

本期,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在作文征文比赛中,李然、阎杰等多名学生的作文分别获学校一、二、三等奖,其中李然的《延迟的死刑》、幸尧的《我的忧虑》更是富有创新,独具匠心,赢得了广大师生好评。利用课余时间,教师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演讲比赛、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元旦汇演。我们年级精彩的文艺表演不同层次地获得学校奖励,其中初一·一班全班68名学生上台表演的大型歌舞还获得初中部一等奖。

四、扩大阅读场所,任凭自由阅读

新《课标》创造了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学习环境,鼓励个性的多样化,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而课外阅读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阅读应是个性化的行为,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按《课标》要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珍惜学生独特感悟。同时,在这课外阅读中,要指导学生识字积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本期经教师与学校协商,敞开图书室、阅览室,学生每周可抽2—3节课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大语文阅读导读课”,在“法定”时间内,放开心情,享用“个人文化”。学生利用节、假日,现已基本上读完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高尔基三部曲、《上下五千年》等十多部作品,提高了对语文学习兴趣和爱好,也提高了他们文学素质。

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改实验中,也存在不少主观和客观上的问题,有不少困难和疑惑。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初中学段(七年级、第四学段)的起点不能适应现阶段七年级新生水平,《新课程标准》是将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连为一体,教材的编写也是同步进行,但现阶段的入学新生并未完成课标中规定的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以识字量为例,绝大多数初一新生并没有达到2500个汉字的认、读、写程度,一般只有1500个字左右。面对如此情况,初一语文教师花大量精力投入到字、词教学当中,不然,就难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7—9年级学段3500个汉字左右的识字量;学生中基础差与不差,一起学习新内容,势必造成学生学习困难越来越大,大打折扣。

二、综合性活动安排较多

现教材每一单元都有一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有的与本单元内容没多大联系,特别是大型综合性活动,准备资料,查找、收集信息,最后定稿得花很长时间。6个综合性活动要完成有很大困难,同时,活动的具体操作同样让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耗费大量精力。

三、现有的对学生成绩评定和考试制度与《新课程标准》差距甚远。从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来看,虽然有它的全新之处,但大部分仍是传统的考试要点及做法。例如第一大题选择题,其中一小题字的音、形、义,二小题文学常识两部分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而学生的期末成绩就是试卷上的点点儿分“一锤定音”,我们认为初一·一班的语文教师通知家长的语文成绩的方法可以借鉴,他把学生平时作业、作文、默写、听写、课外大作业、背诵等综合成绩折50%,把考试成绩折50%,二者之和为学生语文素质分。当然,这也是一个探索阶段。我们认为,贯彻《新课程标准》必须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第12篇

关键词:合作预习 掌握要领 提高能力

在新课学教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这种互动在课程教学环境中体现最为明显,要真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除教师引导得法外,学生在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教师们已经意识到教学向课外延升和学法指导的重要性,于是提出备课除了要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外,还应备如何引导学生预习。因为预习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效。这一问一已经引起不少语文教师的重视。当然,一般来讲,老师们在下课前会对学生说“回去把课文内容预习一下。”但这种缺乏针对性的预习课文是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只能盲目的读课文,达不到预习的目的。这些年来,笔者在如何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方面,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见诸笔端,与同行们商榷。

1、明确预习的重要性

教学任务要靠师生共同去完成,学生课文预习到位了,教师上课也就得心应手,学生学习也会轻松自如。师生在课堂上要想配合默契,要靠有效的预习作为前提和保证。学生养成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和掌握预习的要领不是容易的事,要靠教师不断的引导督促才能实现。因此,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首先让学生明白预习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其次让学生在预习中学会质疑,提出问题;另外对那些只会在课堂上当“收音机”的学生采取必要的强制手段(单独布置预习,并指导预习),让他们在学会预习并在预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学习兴趣提高预习能力,从而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备课时,备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是不可缺少的。

2、布置预习要有针对性

预习的内容必须有针对性,要服从于教授新课的需要,所以备预习时,要认真思考一下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以此确定预习的目标,这样才能真正清楚应该预习什么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预习的目标不能与教学目标等同,预习目标只能是学生教学目标粗浅的认识,是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的辅助。因此,教师留给学生的预习题,不能太深或太浅。如能接近理解掌握教学目标的临界点最好。而对教学难点预习教师应注意分解难点、分散预习,否则预习就无从下手。

如何设计预习题呢?一般来讲,根据课型和作品的类别不同,预习题设计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讲授篇目来说,大多安排两课的讲解,第一课时,一般注重词的掌握和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所以布置预习应从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与写作思路等方面去考虑,例如:七年级语文第二十二课《羚羊木雕》,即可设计这样的预习题:(1)读了课文后,你从字里行间里能看出作者对“羚羊木雕”事件持什么态度吗?;(2)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3)找出一件于万芳类似的你遇到的伤心的事,说给大家听听。第二课时布置预习一般针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等方面设计与习题。而自读课文则采取编写阅读提纲的形式。诗歌侧重于意境和语言预习,小说侧重于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预习。

3、控制好预习提的量和度

预习题内容及范围切忌大而空,因为预习只能是服务与课堂教学,而不能代替课堂教学,所以应以服务宗旨来设计预习题。一般来讲,识记的内容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工具书来完成。而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就不能生硬的交给学生去预习,设计这类预习题时应把握好一个度,首先要把重难点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在解决小问题的同时重难点也就突破了。例如七年级语文第二课《走一步,再有一步》,“理解标题的含义”一题,学生的理解是“我”被困在山上时,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步走下来。学生的这种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意思上。要想真正弄懂此问题,就必须让学生预习“比喻”和“象征”的概念,看看“山”比喻和象征着什么?“走一步,再走一步”比喻、象征什么?在此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对标题含义的理解就深刻了。

由于学生语文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同,预习所设计的问题最好具有层次性。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识记的掌握;二是重点问题的粗浅思考;三是难点问题的索性思考。以七年级语文第二十一课《风筝》为例,就可以这样安排预习。(1)查工具书及有关资料,掌握本文的生字词及作者有关情况(属识记内容)。(2)请在文中找出“我”对小兄弟态度的变化的语言,看看“我”对小兄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是对文章线索的粗浅思考);(3)从“我”对小兄弟态度的变化中你能看出什么?(这是对难点问题探索性的思考)。学生经过这样的预习,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4.提倡学生合作式预习

实施新课程改革,有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合作式学习”,它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群体力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我认为这种合作式学习的方法,引用到预习中来也是很好的。“合作式”预习,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可以资源共享,可以使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合作式预习中学会预习。例如,学生合作预习七年级语文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一文,就可采取如下作法:

4.1 能找到书的同学,查阅人类探索太空的有关资料;

4.2 部分同学收看中央10套“撼天记”的电视;

4.3 部分同学阅读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然后这几个组相互交流所获得的信息,这样即节省了学生预习的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预习积极性。

总之,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既能增强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安琳.论中学语文学习策略──对初中语文学法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丹东师专学报.2002,(02)

[2]冷爱霞,刘晓琴.语文教学中“预习教学法”的有效尝试[J]. 当代教育科学.2010(12)

[3]王蕴芬.规范预习步骤,提高高年级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科研论坛.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