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础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

时间:2022-01-26 20:3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教育改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基础教育改革

第1篇

1.抓住高考改革的“牛鼻子”,对基础教育的“素质培育导向”改革形成倒逼机制。

2013年,教育部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确立了基于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2014年,教育部启动了高考改革,确立了“3+3”的高考新方案,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环境指日可待。当然,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干预主要是依靠多样化的评估与督导实现的,而非依赖单一的高考制度变革,用高考给学生松绑是大势所趋。应该说,多一把改革的尺子,基础教育就能多一份改革的活力,多一片自主发展、自由创作的天地。

2.依托课程改革的“轴心骨”,借此撬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船。

新世纪之初,我国学者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为基础教育全局改革的抓手——推动国家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着力推进“三维”课程目标、三级课程体制、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教学评价改革,由此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在新课程体制下,学校的课程权利、教师的课改创意、学生的自主空间得到了保证,僵化的旧课程体制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矫治。

3.利用教师专业的“助推器”,引导改革走向实践、改出实效、落到实处。

目前,国家启动了一系列的教师标准建设,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启动全新的教师资格认定方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实施大制度化的以“国培”领先的“三级培训”活动,试图以此把新课程理念植入教育实践的体内与教师的观念系统中去。

4.回归教育改革的“社会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不可能被控制在学校空间内,因为每一个基础教育机构都是社会的细胞,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是一次社会化行动,都会引发社会大系统的微调与重构。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引发的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优质教育资源城镇化集中问题、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问题、家长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失语”现象、名牌大学中农村学生比例锐减问题等,都促使国家突出改革的社会性与协同性,努力把中小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与社会相融合、相共生的社会机构,而非普通的知识文化传授场所。尽管如此,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较为突出,需要研究者在深入社会调研、广泛吸取异国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思考“深改”内涵,以此为国家后续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参谋与建议,力促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少走弯路、直击主题、迎难而上。

二、从美国学校改革方案效能评价体系看基础教育“深改”的要素

美国历史上的基础教育改革大都是由教育基金会或民间教育协会组织发起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富布莱克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都曾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始作俑者。这些改革大都建立在对美国基础教育的大规模调研、分析与理论架构基础上,且都有一名关键“教育人物”的领衔与主导。基础教育改革是复杂的,如何科学评价改革的成效、成败、得失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为棘手的莫过于评价框架蓝图的研发了。英国研究者夏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效能评估体系,它对我国基础教育“深改”观的确立而言颇具启示意义。夏普认为,完整的学校改革方案效能评估必须至少考虑“4板块26条指标”,这就构成了一个“8855”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全面认识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框架。夏普还依据这一理论框架设定出了量化指标体系,并在全面评估美国历史上的六个学校改革方案基础上析取出了五个失败方案,即兰卡斯特方案(LancastrianPlan,1806)、年龄分段方案(Age-gradedPlan,1848)、盖里方案(GaryPlan,1906)、特朗普方案(TrumpPlan,1959)和基础学校联盟方案(即CES,1984)和一个成功学校改革方案,即学校发展方案(即SDP,1968)。从这一评价框架来看,名副其实的基础教育“深改”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核心要素,即改革思想、教学改革、教师发展与学校变革。

(一)基础教育“深改”必须建立在深邃的改革思想体系之上

改革思想是完善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元素,它的形成需要改革者充分考虑四个因素,即研究支撑、基本假设、教师地位与学校态度。改革思想首先来自研究,包括对过去类似改革活动的研究与当下教育研究活动,这些研究活动及其结论能够提高改革成功的机率。所谓教育改革思想,其实就是改革者对基础教育活动的基本观念与价值体系,它们主要来自改革者对那些所谓不言自明、铁定如山式的教育假设的质疑,来自他们在美好基础教育蓝图指导下对即将要发生的教育变革的把握与预测。例如,夏普把尤金•郎(EugeneLang)的五个假设(Lang'sFiveAssumptions),即变革不可能来自学校外部,改革必须考虑父母与社区资源,必须调动学生与家庭的积极性,必定会改变学校现在的态度与权力关系,学校与非学校之间具有某种连续性等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源泉,其内在合理性不言自明。稳妥基础教育改革一定要将教师置于改革领导者的地位,聆听他们的建议,让他们担负起改革主心骨的角色,教师的支持、素质、观念是学校改革、教育改革走向成功的重要支撑点。正如萨拉索塔所言,“如果教师会跟随改革,那是因为整个改革方案的意识形态符合教育学生的利益。”在改革中,学校有可能不支持改革,极有可能敷衍改革,致使改革蓝图在实践中被架空。完善的教育改革思想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的态度,学校在改革中的实质性参与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生命线;如果学校内部的权力结构不发生根本变化,改革根本不可能发生并走向深入。所以,稳健的基础教育“深改”思想系统应该具有研究的视野、科学的理念以及教师、学校作为改革主体的参与,全面考虑这四个因素才可能提出科学、可行、完善的教育改革蓝图,为整个教育改革提供坚实的思想蓝图支持。

(二)基础教育“深改”必须强调“教与学”这个主题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学,创建有效课堂,促使学生全体、全人、个性化发展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夏普的研究中,教师对“有效课堂”的定义剖析成为评价教育改革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萨拉索塔指出:有效课堂基于“有效学习”,这种学习形态不仅关注“全部孩子发展”,而且还要实现学生各方面,即“认知、情感、情绪、动机与态度”的平衡发展。在美国初期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倡导教师中心式的改革,习惯了用工业主义思维去理解教育,进而把学生视为任由教育机器去模塑的“原材料”,把教学活动理解为“知识灌输”过程,而在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方案关注商业主义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开始倡导学生中心式教学,推崇个性化学习、“做中学”与工作课程(Work),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社会底层学生的特殊关注、对学生自我实现的积极预期、家长与社区的参与等成为中小学教学活动中的全新关注点。学习是“社会——个人间的一场交易”,“知识通过‘做’来获得,没有被动的接受性”,所以,美国基础教育应质疑的是“:谁在学习什么和向谁学习,在可观察的事实背后隐藏着什么‘学习’概念?”这一质疑切中了教学活动的基础——学生学习问题,因为“改革包含的哲学理念是确保学生学有所获”。在完善的教学改革中,完整、有效、主动的学习活动才是整个教育“深改”最终生效的基石。

(三)基础教育“深改”必须关注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

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而教师的教学专业则是支持这一改革的“炉底石”,任何无视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必然是空洞而又虚幻的。“教学不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门与观念、义务,包括个人的与人际相融合的合金艺术”,所以,“伟大的教师是伟大的艺术家,就像其他艺术家一样稀罕”。撑起教学活动大厦的正是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准。因之,教师的教学专业资质不是教学活动的延伸,而是教学活动大厦的支柱与基石,我国基础教育“深改”必须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培训与教育观念更新角度做好“深改”的大文章。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指出,“建立教师队伍管理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基础教育改革不仅要建立教师的学术休假制度与在职专业培训,还要“与培养未来雇员的成熟教师及学校合作”开展教师培训项目,要探究“遴选出允许学生去学习、成长、成熟的优秀教师的方法”,进而双管齐下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育观念更新方面,改革者不仅要帮助教师建立有效教学的观念,还要引导他们“遗忘”旧教育观念,甚至要改变教师的日常工作表,促使教师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四)基础教育“深改”必须彻底变革学校系统

基础教育“深改”的基本单元是学校改革,学校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受力面,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聚力点与生力点。无疑,变革学校系统的最有力手段是国家的学校政策,变革的直接对象是学校的官僚体制。学校政策的形成主要涉及三个因素:政府介入改革的深度、政策制定者的个人态度与学校的内部结构。一般来说,有效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大,它从经济、政策、权力角度为改革保驾护航,确保有力度的改革顺利展开。就美国而言,政府支持基础教育改革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基础教育是美国参与世界竞争的工具,在冷战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变式例证;其二,基础教育承担着国民社会化、美国化的重任,因为“社会化是一个在哪里你能够变成为其他人想让你变成的人的地方。”在学校政策形成中无疑会带上制定者的烙印,会无形中发生制定者自身的“利益输送”现象,基础教育的“改革计划必须认识到教育政策制定者的威胁,并在不与改革哲学基础妥协的情况下整合他们的要求。”在改革中如何有效回避政策制定者的教育态度、教育常识对教育政策的微妙影响,是催生完善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现实要求。当然,教育政策只是变革学校系统的外因,基础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学校自身的觉醒,是学校放弃官僚结构,走向平衡的新结构。美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史表明“:学校官僚机构是禁止协作、窒息学生与教师权力的工具”,因此,学校的“许多基础改革必须包括重建学校现有管理体制的内容……(在学校中)建立平衡的结构”。应该说,在当下基础教育“深改”中,我们一定要打破重视宏观改革而轻视细节改革,只顾改革前景而不顾改革后效,只管体制改革而不管学校变革等误区,努力克服重蹈覆辙的低效改革循环,努力创建持续增效的改革“增循环”。

三、基础教育“深改”的关键品质探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可谓轰轰烈烈,而一进入实践领域则只是“小波微澜”,甚至相当一部分中小学中“风平浪静”,改革的声音对他们而言就是“耳边风”,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办学方式依然横行,旧的基础教育文化依旧在教育事业的底层中运转。在这种改革环境中,新型课堂、新型学校、新型教师几乎只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浮油”而已,我国基础教育机体的筋骨并未被彻底撼动。甚至就连看似简单的中小学“减负”问题,我们也要把它当作“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问题来对待。作为真正有实效的基础教育改革,它一定是一场“全面、深刻、长效”的“深改”工程,一定是触动整个基础教育事业灵魂、根基的改革。我们认为,良性、深入、实效的基础教育深改应该具备以下五个关键品质:

(一)聚焦性:基础教育“深改”的实质是学校改革

有效的基础教育改革一定是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是围绕重点、以点带面、牵动全局式的改革。任何改革尽管需要面面俱到,但在具体实施中肯定只有少数几个枢纽链环,如我国当下的高考改革、美国的学校改革、英国的教学改革等。以此为支点、运用改革的“杠杆原理”来撬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局,才是实现成功改革的应有策略。改革需要聚光灯,基础教育改革的聚焦点是所有教育问题的集结点,是关联改革对象所有方面与链环的线索。在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基础教育改革是公立学校改革,学校才是改革的基本单元,学校的社会关系、教师教学、权力结构等是整个基础教育的缩影,立足于学校改进的改革才是有聚焦点的基础教育改革。这一改革思维非常值得我国学习,其合理性昭然若揭:一方面,基础教育“深改”绝非简单的国家工程,它只有落实在每一所学校中才可能真正见效,学校改革成效是基础教育改革效能的直接监测点;另一方面,立足学校的基础“深改”是一种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改革,只有这种改革才可能准确对接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

(二)连锁性:基础教育“深改”是一次联动性实践

有效的基础教育改革一定是能波及、牵涉、关联基础教育事业全局的改革,因为每一点教育改革行动都需要社会有机体的呵护配合与连锁性反应才能完成。从某种角度来看,改革是一个正向能量的传递、传动过程,这一能量能否有效抵达社会系统的末梢环节才是批判改革深度与实效的核心指标。在这里,郎的学校改革理论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他认为,学校与社会之间是一个连续体,全面的学校改革一定是“连锁性”、“传动型”的,由此形成了一个“社会外因——学校近邻(家长与社区)——师生调动——学校结构”联动式变革。正如其所言,学校与非学校之间具有某种连续性,“学生能够从个人、教育、社会等方面感受到学校与非学校世界之间的非连续性。”基础教育“深改”的全程理应是:始于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考虑家长与社区资源,调动师生改革积极性,最终变革学校内部的文化与权力体系。鉴于此,在后续基础教育“深改”中,把握好改革的枢纽链环,保证改革力量的有效传递非常重要。应该说,国家、学校都只是基础教育改革力量的传递者与媒介者,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尤为重要。进一步讲,国家要做好社会要求与学校改革之间的媒人角色,其主要职能就是准确表达社会期待,并借助政策的纽带将之传达给学校;学校要做好政府、社会、社区与学生之间的媒人,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必要与社会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力量传递的最终目标是要利用学校的重建、政府角色的调整来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学生,真正发挥学校、学生作为改革终端主体的能动性。

(三)深刻性:基础教育“深改”需要深度的理念与方式变革

好的改革追求的不仅是见效,更要见“真效”、见“深效”,追求一种有深度的教育改革形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诉求之一。当前,我国理解的基础教育“深改”主要追求的是体制机制意义上的“深效”,其标的是要解开基础教育利益链环上的“死结”,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解套,真正实现基础教育体制、机制上的变革。而在美国,他们所理解的“深效”更多是深层的教学理念变革与学习方式变革。在约翰•夏普看来,基础教育“深改”的阻力主要来自中小学教师、政策制定者、研究者思维深处固结的一些隐性共识、正统理念与缄默意识。与之相应,深度的基础教育改革不仅需要新理念、新体制、新文化的创造与引入,更需要教师去“忘掉”旧理念,需要研究者去反省隐性改革共识,需要政策制定者去放弃心灵深处沉睡的种种顾虑与纠结。应该说,只要把这些改革意念、杂念统统革置换掉,一种全新的学校范式才能在基础教育中着陆、生根,国家才可能迎来真正有深度的基础教育改革。

(四)长效性:基础教育“深改”必须关注学校经历改革洗礼后最终沉积下来的东西

在当前,许多学者潜意识地把基础教育改革理解成为一场“风暴”,一场“龙卷风”,理解成为一种立竿见影的变革行动。其实,这恰恰是对教育改革规律的无视,是对基础教育“深改”真意的误读。有效的教育改革总是渗透性、沉淀性、慢效性的,尽管学校经历了多次改革的洗礼与冲刷,但在学校中真正能够沉淀下来的都只是改革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光点。指望所有的教育改革举措都能够在基础教育机体中生长起来,那只是一种痴心妄想。夏普在反思美国历史上的五次失败学校改革,即兰卡斯特方案(LancastrianPlan,1806)、年龄分段方案(Age-gradedPlan,1848)、盖里方案(GaryPlan,1906)、特朗普方案(TrumpPlan,1959)和基础学校联盟方案(即CES,1984)与一次成功学校改革,即一学校发展方案(即SDP,1968)之后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哪怕是失败的基础教育改革,其中那些真正有效的成分也会在基础教育文化中生存下来——这就是一场基础教育改革的“终效(”即最终效果)。正如其所言,“道尔顿计划(theDaltonPlan),推行个性化教育,尽管失败了,但却被广泛吸收,兰卡斯特计划(LancastrianPlan)、特朗普计划(trumpPlan)、盖里计划(GaryPlan)成为美国教育的基础。”真正长效的学校改革一定是渐进式的,是在改革洗礼中被基础教育实践所认可、所吸纳、所存留下来的真正有效改革举措的文化积累与隐性沉淀。

(五)公平性:基础教育“深改”是一项社会平衡工程

第2篇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公共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大学计算基础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能力,而且还要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进行培养。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渗透和应用能够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中计算思维的渗透和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计算思维;计算机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教育改革

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目的除了要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培养以外,还要对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中要注重计算思维的渗透和应用,在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创新和全面发展。

一、计算思维相关内容简介

计算思维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概念和方式等进行问题分析解决、系统设计以及行为解析等一系列与计算机科学有关的思维活动。计算思维是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育思维,计算思维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首先,计算思维是一种人类的思维,而不是一种计算机思维,这种思维是基于计算机科学发展起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机模拟,而是运用类似于计算机思维的方式进行问题求解。其次,计算思维是一种本身存在于人类思想中的,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不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共同作用产生的。另外,计算思维从内容上来说是数学思维和工程科学思维之间的相互融合,这是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上来说的,计算机科学是利用工程科学的理论和思想对数学符号和算法进行融合形成的,因此计算思维同样具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思维基础[1]。

二、计算思维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和方式

(一)科学设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如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软件、数字媒体与应用以及数据库等。另一个部分是计算机上机实践,主要是Office软件的操作和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等等。在计算思维下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改革和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对计算机理论基础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扩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很多都与初高中教育内容重复,因此在大学计算机教学内容方面应当将从书本和考试大纲上要求的教学内容扩充到计算机系统和相关运行原理等方面,对学生的计算机系统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其次,适当减少操作软件的介绍,枯燥、刻板的软件介绍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占用一定的上机操作时间,教师可以采用“边实践边讲解”的方式对软件操作部分进行教学[2]。另外,在各个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要时刻注重计算思维的渗透,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

(二)革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渗透计算思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首先,可以在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基于计算思维设置计算机基础教育任务,通过游戏任务、竞赛任务等刺激学生参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兴趣,在任务解决的各个环节渗透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基于计算思维进行探究式教学,通过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等环节基于计算思维围绕问题开展教学过程,为了更好渗透计算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对问题探究过程进行细分,在细分的每个环节中都加入相应的计算思维因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难度,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3]。另外,网络自主教学模式也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共享教学资源、下载教育内容、交流学习心得等等,基于网络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开展。

(三)建立科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考评机制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考评机制建立方面,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理论教育方面,要在每节课后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教师通过课后作业的分析结果实时掌握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其次,在上机实践教学方面,要定时和不定时的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抽查,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巩固教学实践效果。在考评体系方面,可以采取课后作业、期中测评、上机考试、期末测评等综合测评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需要对各个阶段的测评分值比例进行划分,例如课后作业占10%、期中测评占20%、上机考试占40%,期末测评占50%的比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4]。这种考评方式能够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整个过程都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结语

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不仅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需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考评机制等多个方面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渗透计算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国荣 单位: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段跃兴.计算思维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19):24-26.

[2]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32.

第3篇

【关键词】知识;知识转型;基础教育改革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任何时候教育都无法脱离社会经济与政治对其的产生的重大影响,无法不用宏观角度去思考教育的问题,然而,区别与以往,人们也开始试图通过一种新的视域为切入点来思考教育问题,即一种微观的角度来思考教育的问题,譬如教育与知识的关系。事实上,知识与教育之间自古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教育既是知识筛选、分配、积累、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知识则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载体。因此,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知识的形态必然会影响到那个时期的教育形态,每个时期的知识转型也必然会推动者那个时期的教育改革。通过对各个时期知识类型的转变梳理,进而探讨当下知识性质的转变对教育改革的影响与启示,切实促进新课改理念在我国中小学的顺利实施。

一、知识型与知识转型

探讨知识转型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首先必须明确“知识型”、“知识转型”的概念, 甚至是“知识”的概念。关于用什么标准去界定“知识”概念的问题上,人们看法不一。有的人将具有逻辑与系统性的重要特征看成是“知识”的标准,有的人将是否具有实用性看成是“知识”的标准,还有的人将是否具有可检验性看作是“知识”的标准等等。历史上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离不开“知识”这一重要要素,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也都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究竟是什么?的确是一个不能一言以蔽之的问题。结合对“知识”的理解,笔者认为“知识型”就是由于各人所持有的知识标准不同,所以各人对知识的范畴、方法、应用或传播的标准不同而形成的对知识认识的整体看法。而“‘知识转型’就是指知识形态、知识范式或知识政体的转变,意味着原有的知识型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根本危机,新的知识型逐渐出现并取代原有知识型的过程。”“知识转型”与社会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社会的生活生产,尤其是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人类社会历史上主要的知识转型

“纵观人类社会的认识史,知识的形态就曾发生过数次重大的变化。就大的方面来说,人类社会的知识型就先后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神话知识型’到古代社会的‘形而上学’知识型再到现代社会的‘科学知识型’的连续转变过程。”知识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知识观的变化,并对一个时代的课程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

原始社会的“神话知识型”将“神秘性”作为知识的主要标准,在原始社会中的教育主要是“以巫为师”,以神秘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作为主要途径的教育活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在原始社会中,学习对知识的学习是诉诸于盲目的信仰,又由于知识的“神秘与神圣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被动、机械、盲目崇拜式的接受。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的“形而上学”者认为神秘知识是不可靠的,真正可靠的知识是有关事物本体的知识,即认识事物背后的本质,认识者必须经过积极的探索与思考才能正确把握,将“形而上学型”知识代替了“神秘知识型”。知识性质的改变,也带来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的重大改变。从学生学习方式来看,学生学习形而上学知识需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去发现、理解形而上学知识,相比原始社会,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17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科学的、经过实证的知识被认为是可靠的、真正的,从而取代了形而上学知识的地位。“客观性”、“中立性”“普遍性”被称为现代知识型的三大主要特征,其中“客观性”所表现出的符合性、可检验性、可证实性、一致性、以及普遍性的特点,深深的统治者人们的思想,被视为现代知识型的根本属性。“人们对这种知识的客观性产生了一种内在的、逃脱理性批判的信仰。”体现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摒弃了所有个人的主张、意见、偏见、经验、情感、常识等等,从而确保获得客观的、证实的、精确的或确定的知识。”人们对“知识”本身产生了一种顶礼膜拜的态度,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客观的,而客观的知识是得到证明或证实的,因而是正确的。作为课程内容的知识凝聚了人类认识的精华,是不会什么错误的,因此教师、学生对书本产生了盲目的崇拜,缺乏对书本知识任何质疑与批判认识。

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初以来,一种新的知识型初露端倪。我们将这种知识型称为“后现代知识型”。这种知识型主要针对“现代知识型”的“客观性”、“中立性”、“普遍性”、对之进行解构,进而建立了具有“价值性”、“文化性”、“境域性”特征的后现代课程的认识论基础,正逐渐对课程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后现代知识型中的“文化性”就直接建立在对现代知识的“客观性”批判基础上的。后现代知识的文化性是指:“知识的性质不可避免地收到其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与一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都不可分割。因而究其本性而言是‘文化的’而非‘客观的’。”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科学型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控制性以及存在一种“西方文化沙文主义”即知识霸权的倾向。因此,以往人们过多的对书本知识的盲目崇拜,正是“知识客观主义”对人们思想戕害的反映。反观当下,强调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就能引起个人知识的增长,殊不知,这样毫无批判、怀疑意识的学习态度,难以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生成与生长,难以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又如何能够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美国社会学家阿普尔认为,“导致知识进步的因素是从事知识或社会人与人之间价值的复杂性及分析方法的不断竞争。科学进步就是这些对立、冲突、争论的循环往复所带来的结果。”

三、知识转型视野下的基础教育改革

从总体上说,传统的基础教育是与现代的科学知识型相一致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传递被认为“客观的”、“普遍的”、“价值中立”的知识,其主要内容就是那些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科逻辑要求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和编排的教材知识,其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其主要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其主要的评价指标就是对这种知识的掌握的牢固程度、精确程度和系统程度。长期以来,在“现代科学知识型”传统经典知识论的理念支配下,我们一直奉行“知识本位”的价值理念,因此课程改革一直局限于教材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秉着“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区别于以往的课程改革,无疑是一种全新的突破。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知识观念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后现代知识型”知识观理念影响下,从关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走向关注掌握知识的学生已经是大势所趋。新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正是这一趋势的有力证明。建立起与后现代知识型相符的基础教育体系,更好的推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还需进一步加强几方面工作,具体而言:

(1)教学目标:从注重知识结果转向注重知识掌握的过程以及学生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仅仅将知识掌握程度作为学习的目标,极易造成对学习对象――学生情感、态度等身心发展的忽视。后现代知识观十分关注知识的多维价值,认为知识本身不应仅被视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与掌握的内容,更是学生加工、改造、建构的材料与工具,是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资源。教学目标就是挖掘知识多方面的教育价值,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智慧、能力、情感、态度、审美的多重发展,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精神的丰富,养成完美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2)教学过程:从注重对知识传授走向关注知识建构。以往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要求学生虚心接受,将教学过程视为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如此,本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被日益转化为机械的知识授受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屈从于真理性知识之下,不能对课程知识质疑问难,更不能批判、创新,无法感受到教学的自由与学习的乐趣。学生变成知识的接受的“容器”,只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教师的“填充”,毫无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过程的鲜活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被抹杀。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开放性、内在性,知识不再是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相对的、有待完善的东西,是需要批判、建构的对象。师生双方唯有在知识的建构、批判、创造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3)教学内容:打破静态、封闭的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论特别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境域性,知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教材不是“圣经”,而是有待展开的教育文本,即便是确定的内容,也常常以不确定的形式加以呈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不确定性知识的关注,打开思路,拓宽教学内容。

(4)教学方法:从灌输走向创生。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将既有的知识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这种“储蓄”式的教学方法观视学生为知识的接受器,将教学等同于知识的输入,忽视了知识学习过程的内化、改组、创造与生成活动。教学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知识的理解,更是智慧的启发、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交流,教师要改变以往机械、呆板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实际学习情境。

(5)教学评价:从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传统教学评价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更多地关注确定的知识领域,追求唯一、正确的答案。后现代知识观凸显知识的开放性、动态性、生成性与复杂性,因此,新的评价模式要从单一标准评价走向多元标准评价,更加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关注问题的复杂性。对于复杂知识和不确定性问题,教学评价不再执著唯一正确的答案与固定不变的标准,而是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和适度宽容的标准,以反映评价对象的现实,从而丰富了教学评价的蕴涵, 拓展了教学评价的空间。

四、小结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否认或轻视知识的重要作用,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这个发展决不仅仅是知识的发展。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误区就是把知识的学习当作唯一或最终目的,而忽视人的态度、情感等身心的发展。在后现代知识观理念的影响下,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较之之前的课改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对传统现代科学知识型“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进行结构,重新建立起与后现代知识型“文化性”、“境域性”、“价值”相符的基础教育体系,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科学知识型的局限性,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念,理解知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能够以尊重、欣赏、批判的态度去对待课本教材上的知识,参与到课堂中去、参与到学习中去、实现自身人格与态度情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基础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学报,2001.10.6(4)

[2]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0,157

[3]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0-171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 基础教育改革 传统教育理论

2003年,深圳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广大一线的老师们为此兢兢业业,积极、热情的参加各种课改培训,无论是教育理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还是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老师们可谓呕心沥血。十年教改,在某种程度上唤醒了老师的新教育理念意识,特别是课程意识。2013年,作为这次教改调整最大的《历史与社会》和《科学》,似乎又回到改革前的原点,《历史与社会》重新回到原来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的分科教学。而《科学》也重新回归《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分科教学。作为初中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亲历了这次教改,感慨良深的同时也有一些反思。

一、新教改与传统教育理论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基础教育的价值趋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由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课程知识不是一种外在于个体或强加于个体的被管理、被灌输的‘客观’的东西,而是一种可探询、可分析、可切磋的动态的探究过程,一种借助反思性实践来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过程。 新课程给学校、给课堂、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许多变化,教科书也发生了变化,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课堂气氛愈发民主,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尊重,获得知识不再成为学习的唯一目标,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虽然现行的课改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强调满堂灌,老师们也深知传统课程理论过分强调书本知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急功近利、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利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是课堂教学模式本质上还是围绕教师的教,依然属于“传统教学论”模式。

所谓的传统教育模式就是众所周知的凯洛夫教学模式,它传承了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重视知识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强调“三个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将这一教学模式概括为:“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和课堂教学中心的‘三中心论’;教学过程由‘准备、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家庭作业’组成的‘五环节说’;教学本质‘特殊认识论’的基本哲学立场,教学中要贯彻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直观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系统性和连贯性、巩固性、可接受性等‘六大原则’;以讲授法为核心的‘九大教学方法’等。”这种“凯洛夫”式的教育学自形成以来便经久不衰,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由于它可操作性强,便于教师掌握,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律则”地位。凯洛夫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主宰了我们学校的各科教学,成了一种基本模式。它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经验,代表的是一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式。所以我们的实际教改中,“三个中心”的本质并未改变:依然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掌握;重视传授式教学;教师仍然是学科权威,课堂决策权仍然掌握在老师手中。教学方法上,为了追求课堂教学技能的最大化,教师们往往控制课堂的话语权与主动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听话,采取“讲授――传递”这一最高效的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师主导至上的教学模式,虽然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但是能够满足教师信息传递最大化的目标。最关键的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没有发生变革,依然以考试成绩或输入重点学校的人数为评价标准。学校升学率牵涉着千家万户,成为学校办学的终极目标。甚至教师的收入、奖金、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甚至是尊严,都会受到学生考试成绩的显著影响。

所以,不管课程改革如何轰轰烈烈,为了贯彻校领导追求考试分数的精神,大多数的教师都是默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尽其所能的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以便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应试所需要的知识。

二、借鉴欧美课堂模式与传统教育理念

经过了十年教改,尽管一线教师理解新理念,但理念上的认同不等于我们有了一个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文化环境。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绝大多数的学校依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双基”教育,尤其是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公开课、观摩课只是教改的表演。我们一线老师的课有两种,一种是应付应试,一种是应付课改。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或多或少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他们将教学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常规课,一种是课改课。一旦有教研员听课,教师才进行所谓的教学改革。这种作秀的课堂主要采取欧美的课堂模式,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教学手段多样,课堂气氛活跃,热闹非凡。而对于更多的常规课,教师还是习惯于采用教学过程最简单、信息传递最大化的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加上简单的形式化的对话教学。课堂上还是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这一课堂模式表面上是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实际上它仍以书本知识点的掌握为中心。教师将知识点转化成学生在课堂中需要填充、训练完成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看书解答。

第5篇

一、与基础教育目标优质化相适应,强化师范性策略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基础教育整体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与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领衔起草我国《教师教育标准》的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认为,按照新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现在的绝大多数教师不合格。现在我国的中小学老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

一方面,在解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化进程中,师资优质可以说是优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学校能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服务,主要看教师素质的高低。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老师素质的教育,你有什么素质,你才能给学生什么素质。一个老师素养很高,那么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语文,都散发着巨大的魅力,都影响着学生。”

众所周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办学形式:高等师范大学;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院校;综合型大学的教育学院或师范专业。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师范教育模式必然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但在我国现实条件下,面对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数以千万计的、庞大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任务,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相对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不仅不能弱化,而且必须强化。强化我国师范教育的基本思路:控制规模,提升层次,明确地位,内涵发展。

二、与基础教育课程现代化相适应,师范课程综合化策略

教师是实施课程的主体,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教育如何迎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也是今天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新型的教师,课程的现代化需要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知识结构的现代化及教育教学方式的现代化。我们不仅要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按照《教师教育标准》重新调整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培养方案;同时要求师范院校加强教育理论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改革力度,重视师范生现代教育观念、综合素质、专业特长以及课程研究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师范院校更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走新型“院校合作”①的师资培养和培训道路。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特点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的整体趋势。这一趋势反映在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上,表现为各发达国家都注重将众多反映科学、技术、文化等最新成果的内容设置到基础课程中,加强普通基础课的地位。与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课程相比,我国目前师范院校的基础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太小(约15%左右);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过大(约70%左右),且设置单一,内容太专,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需要;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选择余地小,且内容陈旧,教育实习和实践时数也不够,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极不适应。教育部出台的《教师教育标准》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教师,涵盖教师标准、教师教育标准、课程标准、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它对教师的入职标准有所提高,确立了“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原则,将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

为此,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是综合化。其基本思路是,优化基础课程,深化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课程,增加实践课程,使师范教育的课程朝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与基础教育师资专业化相适应,中小幼师资分类培养策略

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迫切要求我国教育实现“转型升级”,从普及义务教育到追求优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这就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体系结构:重心上移、开放多元,分类培养。

首先,现行师范院校要积极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普遍提高办学层次,以提高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从“十五”期间至今,我国教师培养已基本实现由三级师范到二级师范,并由二级师范向新三级(专科、本科、研究生)过渡。

其次,要大幅度调整师范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的设置,要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构筑新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合理确定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之间的比例,加强课程开发、多媒体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评价、教W实验等教育实践能力训练,要把教育见习、实习、教育调查落实到位。

第6篇

关键词:美国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改革

一、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第一,对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的追求是贯穿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条主线,正是由于这条主线的存在,使得不同时期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具有连贯性与互补性,从而使其基础教育改革能够持续深入。

第二,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受到国内政治体制的影响,更受到国际经济及科技竞争的制约。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在制约因素上表现出的国家化与国际化,是美国制定与实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一个特色。

第三,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变化与完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在追求公平与效益的钟摆运动中不断调整,经历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调整过程,而这一过程实质上也是学校教育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

第四,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特点,一方面使地方基础教育改革政策能够通过联邦政府的认可而上升为联邦政府的教育决策,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得以推行;另一方面,也使联邦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宏观决策能够通过地方政府的努力而进入实践环节。即:为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与教育质量的提高,由联邦政府制定全国性教育目标、课程标准、考试标准与教师资格标准;同时,地方一级有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通力合作创办新型学校与新的教育体制。

第五,强制的立法手段和雄厚的经费供应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得以落实实施的有效保障。美国的基础教育政策集中体现为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所具有的强制性与稳定性保证了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的连贯性与有效性。此外,每一部教育法规对实施该法规所必须具备的配套专项经费数额和分配办法都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例如,在1994年颁布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的各个部分中,都列有“拨款的授权”的相关条款。这就使得基础教育政策能够在具有物质保障的条件下较好地得以实施。

第六,美国于2003年教科文组织,并从藐视他国教育经验和自我封闭的教育状况中,转向关注和借鉴他国教育经验,特别是在数学和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更多地借鉴新加坡、日本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成功经验。

第七,强烈要求联邦政府的实质性参与,要求强制干预全国教育事务。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布什总统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号召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依据这一法令,联邦政府可要求对未能提供高质量教育的学校强行进行惩罚。

第八,将教育事业的成败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9•1 l恐怖袭击对美国教育战略思想产生巨大的冲击。美国已充分认识到对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对美国社会及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把教育提到了最高的战略地位。美国将充分发挥学校、家长、社区等社会各界的作用,通过设立更加灵活、更加严谨的课程,配备更好的教师和学校领导,缩小来自不同种族、不同阶层及残疾

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差距,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爱国、有知识的实用人才。

二、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牵涉到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情况下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随着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其长期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同时,还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因此,其改革的成功与否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美国这次教育改革仍在进行当中,将会有新的举措出台。就目前来讲,美国在基

础教育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和问题,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也持不同意见。

1.科学和数学等学科教学质量问题仍然困扰美国公共教育体系

国际教育评估机构考查发现,美国学生对科学和数学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同龄学生。

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中涉及大部分考试, 目的是检测中小学生是否达到应有的知识水平。美国国家统考的测试结果却总是与各州自行设置的测试结果不一致。各州统考合格率越来越高,而国家统考测验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两种考试的难易程度明显不同,差距也似乎愈来愈大。密西西比州的四年级学生在2005年普通数学考试中合格率为79%,在国家统考中合格率仅为19%。

美国许多州都出现上述的情况。2005年,在阿拉巴马州、科罗拉多州、佐治亚卅I、密西西比州、内布拉斯加州、北卡罗来纳州、俄克拉荷马州、田纳西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等地区自行设置的考试中,合格的学生人数比在国家统考测验中合格的人数多出一倍。

2. 对教师资格认定缺乏统一标准,公立学校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位于华盛顿的全美教师资格委员会2007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不同的州对教师资格的掌握程度没有统一标准。在北达科他州,一位新来的公立学校教师要通过为期一年的试用期才能成为正式的教师;而在密苏里州,新教师的试用期则长达5年。

该报告还指出:“美国目前的教育系统有绝大部分充斥着已经有毛病的、起反作用的及与时代不符的政策。各州政府对教师的评估、准备、发放执照或工资标准都存在着差异,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教师的质量。”

3. 基础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分化

美国的教育体系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分化。正像前美国总统小布什所说的:“尽管法律禁止种族隔离,黑人依然没有得到平等的机会……种族主义依然没有根本消除。”

4. 公里和私立中小学的差距较大

美国公立中小学的数量和学生容量都远大于私立学校,美国有8.8万多所公立中小学,占全美中小学的76%左右,承担了89%的学生容量。然而,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办学条件相对更好的公立学校,在与私立学校的比较中,却经常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特别是在一些标准化测试中,私立学校学生的成绩明显比公立学校的学生好。

5.沉重的教科书影响了美国学生的竞争力

美国中小学课本背负着沉重的包袱。美国教科书市场实行“制定体系”,即各州的教育委员会为本州所有的中小学选一套适用的教材。目前有21个州实行这种体系,包括人口密集的得州、加州和福罗里达州。

在这一体系下,几个人口大州成了图书出版商的重点客户,而仅有几个人组成的负责采买课本的校董会则变成了极为有权力的团体。为了让本公司出版的教科书顺利进入这几大市场,出版社们不择手段进行贿赂,除金钱以外,他们还在教科书的内容上进行一些妥协,比如在理科教科书里加入一些黑人的插图;让重视多民族的加州官员高兴。然后,繁多的附带品却转移了孩子们理解书中核心知识的视线。

在一项阅读测试中,专家们发现,在实行制定体系的各州中,学生们的平均分数都偏低;平均分最高的几个州都没有实行“制定体系”,而是由当地的学校和老师自己选择课本。

7. 奥巴马主张停止《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实施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对内政策颇具平民色彩,较为关注教育,在其演讲中主张加强基础设施及基础科学研究等,强化教育和人工培训。奥巴马主张停止《不然一个孩子掉队法》的实施,对质量不好的学校加强指导,关闭辍学率过半的黑人和拉丁裔高中。(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 威廉.G.坎宁安 等. 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7

第7篇

论文摘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健康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终身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实际上就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此,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基础教育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首先是学生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性。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步,是学生素质的源泉。这个起点的高低,这一步的实虚,这个源泉的清浊,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含金量,关系着中华民族素质。

1健康发展是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思想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立足点。要使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既与时展相适应,又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要使学生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具有正确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2健康发展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平衡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为出发点。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既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又与学生生理成长相协调,确保学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够保持生理平衡。

3健康发展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身体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形成健壮的体魄’奠定基础”为落脚点。进一步强化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规范体育课课时量,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质量。努力将体育课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基础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而且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面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广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学生生命质量的萌芽,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这个摇篮的宽窄,这个基础的深浅,这棵嫩芽的强弱,这个工程的优劣,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富足与贫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强盛与衰弱。

2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德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和方向。抓住了德育,就抓住了基础教育的牛鼻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确保德育第一,准确定位全面发展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奠定基础”为切入点。着力强化德育常识教育,突出社会公德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其次,全面发展是学生智育全面发展。智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智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 ‘确保智育是关键,准确定位全面发展的核心,最大限度启蒙和训练学生智力’奠定基础”为目标,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生的智力训练和智力开发,扩大智力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3全面发展是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健康没有了,一切都是零。体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增强体育意识,转变体育观念,培养体育精神’奠定基础”为指导思想,全面夯实传统体育教育,树立“体育不仅是为达标更是为健身,不仅是为健身更是为养生”的体育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科学评定学生体育达标成绩,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即“健康第一”的精神;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脚踏实地,崇尚实力的精神;公平竞争,虽败犹荣的精神。 转贴于

4全面发展也包括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美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剂,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培养审美情趣,更新成才观念’奠定基础”为突破口,努力强化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科学界定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三、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而且要终身发展。终身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终身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点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深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是学生生命大厦的奠基石,是学生人生方向盘上的指南针,是国家富强的原动力。这一站是否能走好,这块基石是否牢固,这个指南针是否配合学生人生方向盘,这个原动力是否强劲,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质量,关系到华夏民族综合国力的底蕴。

2终身发展是学生阶段性发展。阶段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阶段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立足当前,夯实基础’奠定基础”为根本。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学习阶段特点,考虑区域、性别、个体差异,与时展同步,与国际教育接轨,分层次、分类别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

3终身发展是学生递进性发展。递进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台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递进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衔接知识结构,提升教育台阶,’奠定基础”为宗旨。在强化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完善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牢固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根基的基础上,调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努力促进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与发展性知识结构的衔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台阶。同时,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特点,有重点、分步骤的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衔接性、层次性和长远性。

结束语

终身发展是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着眼未来,服务终身,’奠定基础”为归宿。及时反映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最新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可预测性发展趋势,有意识的充实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前沿性、动态性、发展性。

参考文献:

第8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带来的经济力量是巨大的。培养具备现代化的人才,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各个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这就要求教育的质量不断的提高。2010年11月英国发表了《教的重要性——学校白皮书》,同时,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格夫在国会下院公布了改革中小学一揽子计划,包括改革教师培训与招募制度、学校评估排名制度、给予校长和教师更多的权力等。根据这个文件,英国从世界一流教育系统学习了更为重要和关键的经验:提高教师质量、权力下放到一线,同时建立有效地的责任制,以及加大经费投入、缩小成绩两极分化。这将对英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改革的背景

1.世界性教育改革潮流的冲击

近年来,各国政府在提升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教育问题,教育质量水平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水平的标准。各国政府针对各国的教育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教育投入、课程标准、教师待遇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教育资源均衡、教育公平与效率、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系统的计划改革。在全球教育改革潮流中,英国政府觉得自己的教育已被其他国家赶超,要迎头赶上就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

2.英国中小学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每个国家存在的教育问题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出现,学校自主管理问题、薄弱学校改善问题、教师技能差导致教学质本文由收集整理量水平下降、课程设置过多不必要的知识、教育公平等等问题。如在课程方面,英国一些数学教育研究机构进行的跟踪研究发现,目前英国基础教育数学标准与十多年前的数学标准相比降低了。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中小学生的数学考试通过率逐渐下降。不过这也是其他欧美国家存在的问题。

二 推行的改革措施

1.赋予校长和教师更多的自主权

在教育经费上,英国的中小学校长将被给予更大的财权,还将获得更多的教学管理的权利,比如取消对教师的听课时间的限制。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格夫大臣表示,相关限制都将被废除,以便让教师互相之间能分享他们的教学思想和经验。

英国政府还担心学校的不良行为阻碍了最优秀的潜在教师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为此,白皮书将给予教师更大的教育教学自主权,鼓励教师实施更有激发性的教学。对于在课堂上捣乱的学生,白皮书将赋予教师搜查学生任何物品的权力,如手机和相机。

恢复校长和教师的权威至关重要。需要保护他们免受过分的错误主张使用暴力或不适当的冲突,这是最重要的。政府要充当更好的角色,否则很多教师会离开这个岗位。没有好原则的教师是不能教好的,学生也是不能学好的。

2.制定严格的课程评价标准

对于国民课程,需要规定一个严谨严格的知识模式,在核心课程,在每一个关键阶段、每个孩子应该掌握的核心课程。在一所学校制度里,鼓励更多的自主和创新的国民课程,将日益成为一个严格的标准。

审查国民课程,以期减少规定,同时重新注重核心课程知识。这是每个孩子和青年在他们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得到的。确保有支持可利用的对每所学校的系统的合成语音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好方法。确保在他们的教育每个重要过渡阶段,有对学生适当的评价,提供一些信息关于他们的孩子在校表现和学校的效率、教师的客观证据。到2013年提

高到17岁,然后到2015年提至18岁,所有的年轻人将有望参加教育或培训。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更有难度的课程,英国今后将引入一个新的会考制度。四门学科(英语、数学、外语和一门文科)成绩达到c以上的学生,将被授予新文凭。帮助学生打牢学习基础的学校,将在学校评估排名中获得特殊肯定。为学生提供物理、化学、生物单科教学的,也会在评估排名中获得承认。格夫大臣说,会考制度将确保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高质量的教育。

3.建立明确的问责制

随着学校自主权对学生成绩的责问制,对于教育改革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是学校应负责向家长和学生如何做好以及纳税人的钱怎么花,明确的绩效信息和良好的分析数据是体制的明显特征,在更大的透明度的资金体系中,将意味着每一位家长将知道这些钱是分配给他们孩子的教育,大部分花费来自当地政府,大部分为学校利用。把关于费用开支,包括每名学生的分配数额公布在网上。有一个清晰的、合理的资金分配体制,对于学校和地方教育官员这是一个工作中心,明确各自的责任,做好监督和执行的工作。

4.有效分配资金,确保透明、公平

在未来四年中,通过一项新的学生奖金制度,把更多的资金资源放在最贫困的学生身上,计划将每年花费25亿英镑用在学生奖金制度上。制定一个基于学生需要的,清晰、透明和公平的国家奖金规定,配合着学生奖金制度。与此同时,通过公示学校得到了多少钱和他们花费了多少钱,增加目前奖金制度的透明度。推进资金支出审查的结论,割断从官僚资金配置的进程,明显得到更好的价值。

三 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1.适当放宽学校办学自主权,发展特色学校

在我国,公立学校仍占我国学校中的绝大多数。公立学校基本上在资源的配置,如人、财、物方面,由国家计划统一分配。学校想自己做些什么事情,是不太可能的。久而久之,学校对政府就养成很强烈的依赖心理,压抑了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学校办学自主权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教育教学管理权,如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成果的自主评价等方面的权利。国外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除了完成国家统一制定的课程外,学校有权完善学校的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的需求。

2.完善课程评价标准,顺应时展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课程评价标准的改革,因为它不仅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内容,而且影响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往的课程评价体系过于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这种评价体系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标准,这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考试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认识不够。对课程评价标准的改革,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是发展性课程评价,对于教师活动,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对于学生活动,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这种发展性评价既能关注学生的发展,也能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

3.对于教育的关键领域改革,必须建立问责制

我国在教育方面,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教育改革方案,并作出详细的解释,但这些措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比如教育经费问题,自上而下,最后到下面的乡镇之后的资金已经寥寥无几,这样会导致贫困落后的学校更难以提高教育质量。

教改《规划纲要》作为统领未来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应具有刚性的约束力。教改最初阶段,可通过试点积累经验,之后需在各地各校,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高考制度改革。对于不落实、推进改革的部门(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地区,必须严肃问责。

4.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第9篇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以美国纽约股市当地时间2012年2月29日早上的交易价格计算,销售ipad、iphone、ipod产品的美国苹果公司,市值已经超过5千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当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巨星陨落时,美国总统奥巴马盛赞乔布斯:“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新定义了整个世界,并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成就:他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乔布斯位列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行列,他勇于以不同方式思考,敢于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足够睿智实现自己的想法。”在中国,媒体们则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苹果”之问: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中国的创新人才如何培养?而要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

一、借鉴苹果产品设计,重视创新,强化创新意识培养

【乔布斯说】这一直是我的一个秘诀——专注和简洁。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付出巨大艰辛,化繁为简。但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能创造奇迹。

【苹果实践】苹果公司产品真正把功能的整合、交互的窗口、强大的系统、庞大的软件应用、丰富的用户体验、深奥的营销策略等做到了极致。苹果产品从产品的选材、弧度圆角的设计、边缘的手感、灯光亮度颜色等都经过高水准和严谨的设计,力求细节与整体协调,体现简洁和高效。同时对于一个刚刚接触iPad、iPhone的任何用户,都能凭借直觉去无障碍地使用,甚至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用的是一个高科技的设备。这种简洁和高效的设计使得苹果产品一经推出即成为电子市场的引领者,这一切都源于苹果产品的创新性设计。

【教学启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唯有以持续创新的精神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第一,从课程观角度来看,教师不仅要关注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熟悉本学科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以及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而且要关注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以及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从而通过知识的不断更新来保持教学的时代性。

第二,从学生观角度来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现实情况,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评价等提供现实的人力基础,而且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想道德品质,从而为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从教学观角度来看,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角,倡导学习由他主学习转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自主学习,而且要切实调动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全面参与、自主探索的乐趣,从而真正实现利用原有知识使新知识内化,从而达成课堂学习目标。

二、借鉴苹果营销策略,重视差异,注意教学层次设计

【乔布斯说】人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展示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从不依据市场调查。我们的任务是推敲出还没有出现的信息。

【苹果实践】从苹果第一代iPhone开始,苹果就大玩“饥饿营销”。苹果公司总会不断地爆出最新硬件变动、软件更新和各种花边新闻。苹果可以很容易地将其产品在网络商店等渠道销售。在全球实体商店外排长队的景象,加上新闻媒体的播放,而在另一些没有实体商店的国家,采取以延后发行或限制出货量等形式,充分调动消费者内心的渴望,从而产生更多销量。

【教学启示】人的认识过程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具体来讲,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基础来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不仅保证全体学生能够习得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保证优等生、中等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在教学方法设计时,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不同的问题情境设计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评价设计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问题设计,设计不同的评价体系,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充分达到学习目标层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辅导设计方面,分层教学必须配合以分类辅导,教师可以根据实现情况进行课前辅导与课后辅导、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课上辅导与课下辅导、专题辅导与普遍辅导等多种形式的辅导,从而达到巩固新知,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借鉴苹果人才策略,重视主体,发挥师生主体作用

【乔布斯说】创新和你投入多少研发经费无关。当苹果造出Mac苹果机的时候,IBM正在投入至少超出苹果100倍的资金进行研发。这不是钱的问题。这和你的人,和怎么领导他们,和你对此理解多少有关。

【苹果实践】乔布斯在苹果汇集、统领着令同行对手垂涎的设计研发团队,将苹果推向行业巅峰。乔布斯招募人才的方式非常人性化,他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业。他之所以拥有才华横溢的人才,正是因为他们对苹果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最优秀的人员来到苹果公司后都会拥有大额的股票期权和发挥创造力的自由。正是拥有好的理念,促使乔布斯总是全力争取某一特定领域的最优人才。

【教学启示】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课程实现的目标,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由消极学习到积极学习。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都主要是由教师预先决定和设计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动、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都不是自动生成的东西,必须接受和吸收来自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教育的影响主要来自教师。对于教师来讲,学生是受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被动的知识容器,而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多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如何。只有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体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有可能实现。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只有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学生的知识、智力和思维能力等各方面才能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理论依据;课程改革

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在侧重点上更强调对学生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计算机基础课作为这一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性特征较为突出的课程内容,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更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找准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实现有计划、有目标的改革。

一、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背景

(一)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实施改革

新课标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提出的要求不仅包括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和优化,更强调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提升。具体到社会层面上的宏观需求角度分析,这种要求集中体现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上。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现代社会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核心与基础性理论课程,在职业院校的教育中,需要实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依据和基础,进一步指导学生提升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从计算机专业自身的角度来说,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理论知识也是现代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一项重点要求[1]。只有学生有了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并且具备结合理论参与实践的能力,才能确认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二)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实施改革

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代表,更是现代社会各个行业领域运行和发展所依托的核心技术。基于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背景,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无论是从个人技术能力的提升角度还是从未来就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都应当积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于此,具体课程教学工作开展就需要通过改革和优化的方式力求取得更为切实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打好基础[2]。

(三)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要求实施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虽然在性质方面属于一门理论课程,但依托理论指导实践应用是这门课程教学所追求的重点目标。教学改革的实施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导,忽视实践教学开展的现状,为学生提供这一专业学习中更多的实践学习平台和机会,分别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校外社会资源利用两个方面入手取得更为切实的实践教学效果。从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角度分析,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能够从多个方面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是拓展学生就业渠道的重要条件。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职业院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具体课程或专业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和对象,教学改革目标的制定应当以优化其主观上的学习体验、切实提升其个人的能力水平为原则[3]。例如,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面,教师在选择应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前,不仅要考虑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是否符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更应当从学生的主观需求出发,考虑课程组织形式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另外,以人为本还强调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对同一学科在学习层次和深度上的不同要求。针对学习理解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当重视基础课程的教学扎实性,并且采用循序渐进深入教学的方案;而对于自身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应当注意适当加大教学拓展的力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这本身也与计算机课程教学在应用层面的灵活性要求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二)创新发展原则

这一点主要是指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开展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平台技术与信息更新的高效性和新颖性,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中也同步实现结合实际的创新和优化,让学生在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的基础上得到思维维度的激发和扩展。另外,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不仅仅关系到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的满足情况,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讲,也是关系到个人的未来成长和变化[4]。基于此,教师更应当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专业发展上的意见和建议。

三、现阶段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专业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学习基础水平差异显著

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其基础普遍较低的情况,对于计算机这种具有典型的先进性特征的技术和系统,不同的学生在接触了解的程度上存在差异。另外,学生学习基础水平的差异还表现在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从现状出发观察可见,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和功能特点并不算陌生,但大部分学生接触和了解计算机都是通过娱乐或游戏渠道,并没有从专业角度对计算机学习的意义进行理解,这会影响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目标。在进入到正式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维度上后,仅凭兴趣产生的学习欲望会在学习深度和难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有所降低,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计算机学习的实际效果[5]。

(二)教学组织模式缺乏新颖性

相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先进性和动态变化特征,大部分教师所采取的实际教学方法在丰富性上却显示出明显的欠缺。虽然本文所探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形式上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整体的课程学习难度也不高,但单一地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在实际教学效果的取得上仍然会存在问题。一方面,学生对于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主观兴趣低的问题;另一方面,部分计算机专业知识在理论性和抽象性上都是较强的,只依靠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固定模式开展教学,不利于学生对于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基础知识内容体系缺乏完整性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结构长期以来都是相对固定的,具体到课程内容上来讲,包括了计算机发展史、系统介绍、系统功能介绍以及一部分实践操作内容。这些内容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学习价值,但作为一门处在不断发展和更新状态下的技术类型和系统而言,课程内容过于固定并不能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应用技能的效果。从现代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开展的角度来讲,即使是常规的办公软件,在版本和功能上也处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状态下。

四、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主观兴趣

学生的个体差异除了上述的由于文化背景和基础学习能力导致的差异外,学生针对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观学习需求也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开展中加大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力度,了解不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不同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主观需求在预习阶段和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阶段规划好教学侧重点和具体教学方法的筛选应用。从具体的教学开展角度上来说,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引入阶段辅助应用一些多媒体教学工具,或者结合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学开展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另外,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持续性的影响作用,即使到了学习难度较大的阶段,有了对基础性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充分了解,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也能取得更为突出的实际效果。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际效果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相关课程内容虽然在形式上具有较高的理论性,但理论的学习在于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提供依据,在这种背景下,理论知识的理解效果和运用能力就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切实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对于这部分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并实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步锻炼和提升,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中重视教学方法应用的先进性和丰富性,力求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实践教学比例的提升达到优化整体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就需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特征,教师可在部分理论知识的教学开展中融入微课视频元素或者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部分知识内容用更为直观的形式进行呈现[6]。

(三)完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作用

除了通过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外,教师还应当从教学体系本身的内容结构入手追求创新和完善,将一些已经更新换代的与计算机系统不匹配的基础理论知识比例进行缩减,而加入一些更加具有实践性的课程教学内容,并且保证这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的技术应用要求相匹配。例如,在实践教学开展方面,教师应当将计算机基本技能训练与常用软件系统的操作能力训练结合起来,设置为实践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保证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方法后,具备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基础版功能软件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针对部分对计算机实践操作学习兴趣更为浓厚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酌情将部分制图软件、数据统计软件的应用方法作为辅助选修课内容设置在整体的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学习方式。综上所述,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客观上的技术条件限制,这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具体实施中存在未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学形式和方法单一、教学实践力度不够等问题,需要教师通过丰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思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等途径为职业院校取得更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聂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创新教学模式探究——评《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第二版)》[J].电镀与精饰,2020,42(6):50.

[2]黄海龙,兰娅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研究——评《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研究与实践》[J].林产工业,2020,57(9):106.

[3]吕洁,李瑛,杜晶.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41(S1):1-5.

[4]张铭泉.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评《计算机应用基础》[J].电镀与精饰,2020,42(1):54.

[5]令狐红英.新时期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计算机教育改革研究——评《计算机教育与可持续竞争力》[J].电镀与精饰,2020,42(2):50.

第11篇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发展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信息技术成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领域。随着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信息技术作为当今世界最迅速、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一项科学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校园,成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目的的实现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是密不可分的。它不仅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而且使课程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因此,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课程改革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创造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精神、个性化的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与应用的能力。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由于现代教育技术集图、文、声、动画于一体,将所有问题能够形象生动的反映出来,同时要求学生们收集大量信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因此,我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实践性原则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我就放手让学生操作,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答案,绝不能以多媒体计算机的演示取代学生的活动。

3.情境性原则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丰富、生动的学习背景,建构互动交往的环境。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中应为学生设计、组织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主体的信息化、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为学生、老师建构起互助交流的环境。环境的设置以建立丰富的信息资源库、形成系统的学习材料为手段,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出发点,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从“讲台上的演说家”转变为“学生身边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教学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真正的互动交往。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1.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整合技术”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只有让各科教师能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和了解信息技术在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才能使信息技术逐步进入到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从而对课程整体层面和维度都产生改革作用。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学习模式,创造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探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探究式、问题解决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突出多样化个性化的个体学习行为。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一个人获取必要知识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民主、平等、融洽、合谐的师生关系的就更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通过运用素质教育最先进的思想,使教育教学活动形象、生动、灵活、多样、高效。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可提供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并且富有挑战性的信息,即学生学习材料,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意识由此也得到增强,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因此,一方面,教育技术应随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符合社会演进模式;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教育本身发展规律,能够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人。

4.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12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新一轮的改革正式启动,其中,初中英语的教学改革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英语教师只有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水平发展,才能够与当前的教育改革实现同步。他们的专业发展要想实现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步,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教学观念、教师角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哥哥环节。笔者根据实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关于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基础教育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可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包括六项目标:注重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注重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精选基础知识与技能;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增强课程适应性。

根据上述六项目标,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一)教学理念的改革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整堂课程都是由教师来主宰,教师借助各种教学设备,把主要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接受。而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应该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把自身当做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承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的角色。教师要认识到知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才能够在课堂设计过程中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教师能力结构的改革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伴随着英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他们的能力结构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授课能力,还应该具备系统的设计教学的能力、监控教学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科研的能力以及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教师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实现教学理念能力结构的变革,只是其实施英语教学的前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基础教育改革下促进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根据上述基础教育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层面,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积极参与课程培训

在如今这个不断变革、千变万化的时代,教师一天不学习,就不能赶上时代进步的潮流,所以教师应该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不断进步,与时俱进。参加课程培训,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最为普通的方法。教师尤其要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培训,因为这种培训是由学校组织实施的,与自身的教学工作存在着密切关联的关系,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水平,促进教师的职业创新。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与其他的英语教师进行话题讨论和心得交流,形成一个大家积极参与的氛围。从而能够实现取长补短、不断提升的目标。

(二)增强知识的学习,重建自身的知识结构

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储量和教师对知识的认知直接决定了他们专业水平和专业发展的前景。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学习,重组自身知识结构,使之能够与基础教育改革步伐相一致。新形势下,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主要包括:教学理论、交流技能、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环境知识、教学推理知识等等。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之外,英语教师还应该学习心理学、信息技术学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作为英语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之余,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的知识储量,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自身发展。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和引导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较之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合作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教学方式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英语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给定一个话题,让学生主动站到讲台上进行对话,也可以给学生指定一个知识点,让学生主动到讲台上讲解,这种角色扮演和角色替换的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以促进基础教育改革,英语教师要积极参加校本课程培训,不断学习专业相关知识,提升专业相关技能,重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学习和交流,采用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龙玉梅.反思性教学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2]康海波,王晶波.试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J].民营科技.2011(01)

[3]朱厚敏.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