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写史记

时间:2022-12-26 22:59: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司马迁写史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其父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继承其父对《史记》的编纂,公元前96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着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一般认为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8年,但是其中司马迁是继承父亲遗志,在父亲司马谈写了5年的基础上,又花了13年的时间基本写成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身,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司马迁在忍辱负重的情况下写完了《史记》,那是多大的痛苦!这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了责任感,任何事情都无法很好完成。

试想想,如果校长没有责任感,我们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老师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班级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即使做一个小小的班干部,也要有责任心,尽职尽责帮助老师分担工作,帮助同学。如果连这一点点责任感都没有,将来怎么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为了自己、为了社会,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吧!

第3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价值和影响;乐府和乐府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等知识

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通过欣赏和想象秦陵的地下军阵,感受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起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力,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秦汉时期文化极度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史学方面的《史记》,文学方面的汉赋、乐府诗,雕塑艺术秦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秦汉时期,我国史学、文学、艺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有不朽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乐府诗的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重点分析:

1.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写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文笔生动,体例完备。司马迁严谨治史的精神也为后世的史家所效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2.秦皇陵兵马俑

这组大型艺术群像,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高超,人物形态逼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地下艺术宝库,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这些文物古迹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高超的科学技术、分析水平。学生应该重点掌握。

难点分析:

1、对纪传体这种史书体例的理解

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史书的接触较少,没有完整地读过几本史书,很难体会其中的差别;甚至连这些名称都没有听说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2、司马迁写成《史记》的主观客观因素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政治稳定,文化也有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另外,司马迁出身于史官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有一定的影响,加之他本人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为了写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史记》一书。通过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及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法建议

一、司马迁和《史记》

1.教师讲解纪传体体例和通史的含义,并注意其与编年体体例和断代史的区别。

2.学习运用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说出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感想。

3.《史记》的价值和影响,要从《史记》的写作特色入手,并引用鲁迅的话:《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秦兵马俑

1.建议运用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地下军阵的壮观,并通过语言描述出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提问:“秦始皇为什么把如此规模巨大的军阵埋在地下、他的陵墓附近呢?”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设计示例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大发展

教学重点:司马迁和《史记》;秦兵马俑

教学难点:纪传体史书体例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1.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著作?2.佛教传入的时间?3.道教兴起的时间?总结引入史学、文学和艺术。

一、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西汉人,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作《史记》。其体裁纪传体,纪指皇帝的传记,传指将相和名人的传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二三千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让学生阅读书上内容,然后进行总结。)司马迁编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要深人探究司马迁著《史记》成功的原因。①时代的呼唤。西汉从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进入极盛时期。这是汉朝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怎样才能长治久安,避免秦亡的悲剧重演,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时代呼唤一部能总结前人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历史巨著问世。②家庭的影响。司马迁的父亲是汉朝的太史令,即汉朝的史官,很想写一部历史著作,遗憾的是他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就病逝了。司马迁著《史记》,也是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③丰富的历史知识。司马迁20岁时,到全国各地游历,收集到大量流传在民间的珍贵史实,为他著书立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④发愤著书。司马迁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重刑,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不仅勇敢地活了下来,而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著作。

在史书体例中,最常见的是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它们的特点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纪事本末体以记事为中心。注意区分通史和断代史。

二、乐府诗

"乐府"为汉武帝时期始设的音乐机构,搜集各地民歌,经加工配乐,称为"乐府?quot;,其特点是形式朴素,语言清新活泼,感情真挚。西汉时乐府搜集各地民歌共有138篇,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四十篇。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三、秦兵马俑

秦汉时期艺术成就中的雕塑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代表。

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以下的内容:第一,秦陵兵马俑的发掘;第二,秦陵兵马俑的壮观和宏大;第三,秦陵兵马俑的价值和发现意义。秦始皇陵位置:陕西省临潼县;规模:大(骑、步兵俑7000多件,陶马600余匹,战车100多辆)

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这里发掘了三个兵马俑从葬坑,其中都有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用的多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陶俑平均身高1.78米,逐个捏制而成。其装饰、表情各具特色,无一雷同。秦陵兵马俑表现了极高的雕塑艺术水平,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板书设计: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大发展

一、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写《史记》

2.《史记》的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乐府诗

1.乐府

2.乐府诗及其名篇

三、秦后马俑

第4篇

我敬佩的人是司马迁,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上的龙门。他小时侯天天的能听到黄河流去的波涛声。司马迁小时侯最喜欢听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听在心中感到十分激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管修史的官司马谈下定决心要编写史书,史书里记载了关于黄帝到汉武帝之间2600年间的历史。从此之后,司马迁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刻苦读书,他大大充实的历史知识。后来长大之后,司马迁还四处游历,交了许多朋友,扩大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前,伤心地拉着儿子的手说:“等我死后,朝廷会让你继承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啊!”司马迁牢牢记住父亲的遗愿,他天天夜以继日读历史文献,收集父亲留下的史料和自己走遍全国收集的资料。

就这样,司马迁发奋写作,用了18年的时间,在他60岁时,司马迁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着“史记”。这是前无古人的着作,几乎耗尽司马迁的毕生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我敬佩司马迁他有这么大的耐心写史记,如果是我根本没有。前古以来没有人跟司马迁比,我非常敬佩司马迁,现代世界上有很多人敬佩他!

第5篇

《史记》是史学史上的一部鸿篇巨着,世界大文豪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而它的作者正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读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文章,司马迁的精神令我感慨万分,他没有被命运击垮,抱着自己坚定的信念,用了整整13年时间,写成了这52万余字的辉煌史书。这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如果将司马迁换成我们,受了酷刑后在监狱呆了6年,这种痛苦我们能体会吗?想想吧,司马迁是多么的伟大,顽强!

当然,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如:谈迁二写《国榷》,左丘明双目失明写《国语》,孙膑割骨写《兵法》……他们跟司马迁一样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我们虽然没有他们的经历,但一旦经历了,就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勇敢地去面对,从困境中走出,不被任何曲折击败,坚持到底就是最终的胜利!困境中的千锤百炼,才能雕琢出最璀璨的玉石。这重重磨难,能使一个平凡的人变得不平凡,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变得更不平凡!

涟水圣特外国语学校五年级:张逸

第6篇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命运坎坷。他本来是很有权威的太史令,却因为“站错队”而招来一场大祸。公元前99年,李陵领了几千兵,出塞攻打匈奴。匈奴数万人围着他们。他们挫败了匈奴一万多人,可是自己的人也死了一大半。箭用完了,又没有吃的,他们死守了数天,等待救兵。救兵没有影子,匈奴却派人来招降。李陵想着回去也没有脸面,就降了。

武帝听了这个消息,又急又气。大臣们纷纷说李陵的坏话。武帝问司马迁,李陵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李陵做过郎中,和司马迁同过事,司马迁知道他的为人,便心直口快地回答:“李陵转战千里,英勇奋战,实在是因为敌强我弱,后无援兵,不得已才降敌。退一步说,即使他后来什么事也没有干成,那么以前他的赫赫战功也足以抵罪了。”

汉武帝听了,勃然大怒,立马以“诬罔主上”罪,下令将司马迁关进监狱。第二年,谣传李陵帮助匈奴练兵以对付汉军,汉武帝信以为真,下令将李陵的母亲、妻儿全部处死,司马迁也被判处死刑。汉朝的法律规定,被判死刑者可以出钱赎罪或者申请改为宫刑。司马迁两袖清风,没有钱赎罪,但他心中有梦,这个梦就是完成《史记》的写作,于是他请求将死刑改判为残酷的宫刑。

宫刑,不仅使司马迁的肉体蒙受了巨大痛苦,也给他带来无尽的耻辱。司马迁是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而主动请求改为宫刑的,这就更加遭到很多人的鄙视和辱骂。那些见风使舵、落井下石的势利小人们哪里知道,司马迁是为了完成一部恢弘的历史著作,为了实现一个远大的人生理想才忍辱负重的。

他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然而,司马迁最终以顽强的意志破除了当时关于“君子不生于大辱”的观念。他从历代前贤发愤著书的事例中汲取力量,使自己奋发振作起来。他在《报任安书》和《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两次用同一段话来激励自己。他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在司马迁身上,中国史官的坚韧精神大放异彩。

他死后,他的作品得以部分流传。到宣帝时,他的外孙杨恽将全书献上朝廷,并传写公行于世。汉人将其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等,魏、晋期间才将其简称为“史记”,后来“史记”便成了定名。

第7篇

请听一位教师的真情告白

一位县教研室的领导,多次表扬一位备课认真的老师,这位老师无奈地这样对他感叹道:“你多次表扬我说我备课认真,格式规范,内容详细,书写工整。可那是抄来的呀!这样的备课对我的教学没有一点用处,到真正上课时,还得重新想,将真正有用的内容写在书上……”备课的无效,备课与上课成了“两张皮”。

分析传统与现代备课方式的利与弊

传统手抄备课:一位语文教师刚忙完上课,就拿出一本教案设计,抄呀抄呀,一节课时间下来,时而圈圈画画,也就只能备好一课时教案。耗时多,照搬照抄;闭门造车,教法单纯。一学期下来,抄了一本又一本,浪费了钱财。传统化备课,教师埋怨,但领导放心。教师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文本内容,“逼”着教师去熟悉教案,深思

熟虑。

现代电子化备课:一位教师或沉思片刻,或上网查阅资料,或打印分发,一份份新教案生成了。辛苦一个人,资源共分享,大家也有了一份让人赏心悦目的新教案,教师们甜滋滋的。快捷、方便、美观;信息新,教法多。但也会给教师带来贪图安逸,求现成;“孪生兄弟,同模样”。教案打印,需要很多的纸张等;不打印抱着电脑又不好操作。

请看在语文书上备课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成了课改进程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那到底怎样备课才经济高效呢?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我认为应该把课备到了语文书上。下面以《司马迁发愤写

》为例,谈谈我是怎样把备课备到语文书上的。

1.备教学思路

叶老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凭借课文,抓住“发愤”一词,引导学生探求体现中心的词句,通过诵读来感悟,内化语言,结合对文本的拓展补充训练,引导学生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领会文章的中心。

2.备教学目标

围绕目标教学应是永远不变的宗旨。本课设定三个目标,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精读课文,理解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以及他怎样发愤写《史记》的;三是重点研读第三段,凭借语言文字,适度拓展,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备文本困惑处

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以一个普通阅读者的身份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获得自己的理解感悟,然后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再次研读,去揣摩哪些地方学生读不懂,理解上存在困惑,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加以解决。如课文中“他不但被关,还受酷刑”,受得什么酷刑?应查阅资料:司马迁被处以极其残酷的刑罚――宫刑(古代一种酷刑,生殖器,也称腐刑)。这种刑罚不仅是对肉体的无情摧残,更是人格上的奇耻大辱。入狱受酷刑后的司马迁,将断子绝孙,成了一个废人,生不如死。

4.备文本空白处

课本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激活学生课外储存作补充,恰到好处地“补白”,就能促进学生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为深刻感悟司马迁坚强、不屈不挠,在备课时可利用课文插图想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夏天,烈日炎炎时();冬天,大雪纷飞时();天色微明时( );夜深人静时

()。让学生想象练说,道出对司马迁的深深敬佩之情。

5.备文本延伸处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应是“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鲁迅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司马迁的《史记》,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因而,我找出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成语:“指鹿为马,四面楚歌,卧薪尝胆,唇亡齿寒,毛遂自荐,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背水一战”,让学生课中读读成语,课后读读成语里的故事,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广阔的空间。

第8篇

即使是“最下腐刑极矣”,司马迁依然选择了“宁辱不死”,他以一种怎样超凡的毅力去完成这“生与死”的抉择?又以一种如何顽强的勇气去诠释这“不死”的辉煌?一卷墨香,成就了千秋书史魂。从此,最耀眼的不再是帝王的光辉,从此,他的灵魂便注定永生不灭,成为浩淼苍穹中的璨耀星辰。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司马迁(前135~ 前87)字子长,夏阳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这对司马迁的早期教育无疑有重要意义。在父亲的直接教导下,司马迁十岁便开始学习古文,后来又跟董仲舒学习《春秋》,跟孔安国学习《尚书》。司马迁学习刻苦,进步非常快,极有钻研精神。

司马迁二十岁时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活。他的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壮游使司马迁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奠定了他以后著书立说的厚实基础。

汉武帝元封元年,司马谈去世。临终前对司马迁说:“我死以后,你必为太史。做了太史,莫忘了我的遗愿。今大汉兴盛,海内一统,上有明主贤君,下有忠臣义士。我身为太史,而未能记载,愧恨不已。你一定要完成我未竟之业!”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他开始从皇家藏书馆中整理选录历史典籍,这是编写《史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

制定历法 不违农时

我国现行的农历,是沿用两千余年的《太初历》,它是一本具有高度科学价值的历书。司马迁在公元前104年,上书汉武帝“言历纪坏废,宜改正朔”,随后汉武帝诏令他主持制定新历。司马迁与历官邓平、落下闳等人通过观察日月星象,详细运算转历,编制出了著名的《太初历》。

我国汉初以前,主要采用“古六历”中的《颛顼历》。由于这种古历计算不够精密,常出现“朔晦月见弦望满亏多非是”的情况。这就是说,《颛琐历》上明明写着月初是无月光的朔日,但实际天空中却有圆满的月光;明明写着月中是有月光的望满之日,夜晚却并没有月亮。为了改变这种不对照的现象,司马迁主持制订《太初历》时,重新进行了反复而周密地运算和实践验证。《汉书•律历志上》记载:“《太初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自古以来,我国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而历书是否与农时相适应,关系极大。《颛顼历》是以孟冬(今农历十月)为岁首,与农时季节不相适应。司马迁将有违农时的地方加以改革,把过去的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又在沿用十九年七闰法的同时,把闰月规定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间无中气的月份,使历书与季节月份比较适应。这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顺畅了。二十四节气的日期,也与农时照应了。

《太初历》颁行以后,至今流传着一首《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这首节气歌充分证明,《太初历》是适合我国广大劳动人民需要的,是深得人心,家喻户晓的。

择生践志 秉笔直书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李陵出征匈奴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大怒,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都大骂李陵投降可耻。司马迁却直言不讳地说:“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认为他是在替乱臣贼子辩护,以“诬罔罪”对司马迁处以宫刑。

一个人在遭到无辜的迫害以后,通常有两种选择:要么悲观消沉,要么发愤图强。而司马迁选择了后一条路。“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以古人在逆境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深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倾注到史记的创作中去。

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这是社会良心和专制皇权的对立,是柔弱却有无限生机,和强横却注定要消亡的对立。强大的皇权摧不毁他的报负,打不倒他的精神,司马迁要让这个世界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一生却告诉我们记录者的力量。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司马迁正是用它这种对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真实的呈现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煌煌巨著 彪炳千秋

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纪传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五部分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游侠刺客、佞幸滑稽,社会的各个阶层;或讲风土人情,或讲政治文化,或讲天文地理,或讲医学家教,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一不囊括,无一不博极。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可谓是记述中国历史的一部大百科全书。

《史记》为中国的历史竖起了一座里程碑,这座里程碑光芒万丈,它照亮了前代的历史,也为后人呈现出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三千年的历史画卷,在《史记》中得以一一展现,三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史记》中得以宏扬光大。看来鲁迅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毫不过分的。

不论是作为一位文人,还是作为一位史官,司马迁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固守的精神本土。作为一位文人,尽管受到了生活几近致命的一击,可他非但没有沉沦,反而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留下了一部发人深省、万世传扬的巨著;作为一位史官,他敢于直言进谏,秉笔直书,可谓竭忠尽智、恪尽职守。高尚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使他在精神王国里永远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并且不断地激励着后人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第9篇

[关键词]历史类文本;重点突破;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25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历史类文本。这类文本展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知历史的内涵,难以走进人物的内心,和人物产生共鸣。如何拉近历史故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就成为教学历史类文本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

一、依循发展轨迹,再现历史

历史类文本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差异性造成了教学这类文本的障碍。教材文本中的历史故事都带有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印记。因此,在教学文本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资料,让学生较为具体地了解那一段历史,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学生深入文本奠定基础。

例如,苏教版《负荆请罪》一文展现了战国时期廉颇与蔺相如从矛盾到团结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就难以真正理解正剧本的内容,更难以深切地感受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在学生预习环节就补充了《史记》中的相关语段以及人教版教材中的《将相和》一文,让学生初步感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情节。学生只有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才能对文本中的人物形成基本的认知和体验,从而为学习课文打下厚实的基础。

二、依托文本资源,明晰历史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民族最不该忘却就是它的历史。因此,在教学历史类文本时,教师要在引导学生体悟文本语言表达精妙的同时,让学生深入感知那段历史,形成鉴别历史的意识;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让他们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司马迁发愤写》时,教师补充了司马迁编写《史记》的相关背景资料,尤其是他遭受酷刑的过程。补充这些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读文探因,明因鉴史,深切感知司马迁编写《史记》既是受父亲影响而从小立下的志向,也是他在灾难面前的“发愤”努力,从而深入探寻文本的内核。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充分将文本内容与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将文本内容置放在当时的环境中,让学生在了解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中熟悉历史,同时也借助历史资源探寻到文本教学的切入口,形成相辅相成的教学情态。

三、激发学生意识,审视历史

历史文本中的事件虽然离我们现在的生活遥远,但它与现在发生的事件有着很多的共性之处。这就为学生深入理解历史故事,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实际生活中的类似事件去类比、感知历史故事,借助自身的经验去揣摩古人的思想,将厚重的历史故事向现实和儿童实际转变。

还是以《司马迁发愤写》的教学为例。写父亲弥留时,司马迁“泪流满面”,这样将一个富有孝心、懂得感恩的人物刻画出来。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感认知是千古不变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结合这些核心词语,将自己想象成当时的司马迁,面对父亲留下的遗憾,自己怎么说、怎么做。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常态下的想象性表达练习,但深入内部审视不难发现,学生以自己之心揣摩历史文本人物之腹的过程,其实就是用自己童真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理解,走进历史性人物,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过程。

四、补充相关材料,拓展历史

教材文本内容所展现的只是部分历史镜头,并没有将所有的内容都纳入其中,这就形成文本空白。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人物、了解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做到文史结合,针对课文中的空白,及时补充资料,将文本和拓展补充的历史资料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入更为全面的历史画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历史故事,聆听历史人物的内心独白。

还以《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教学为例。当教学司马迁身受酷刑之后,教师及时补充了《报任安书》中的部分内容,强化学生对司马迁悲愤交加内在情感的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不是教师一厢情愿解读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史书中明确记载,是对文本内容极好的补充与拓展。这样的补充拓展,是对课文的“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的有力印证。

第10篇

关键词: 司马迁 班固 佞幸 态度不同 原因

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是我国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大著作,是我们研究汉朝历史的重要史学材料。从古至今,史学家们对《史记》与《汉书》的对比研究都不曾间断。然而,大多数的对比研究都是从《史记》与《汉书》的整体出发,分析马班异同,《史》《汉》异同。所谓见微知著,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从细节入手窥探,或许能更为真切地了解到班马之间思想的相异之处。所以,本文选取《史记》的《佞幸列传》与《汉书》的《佞幸传》进行对比研读。

所谓“佞”,《论语・正义》引《说文》云:“佞,巧谄高材也。”也就是能够揣摩帝王心思,顺应帝王意图说话,从而获得帝王喜爱的人,通俗点来说就是很会拍马屁的人。司马迁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创了为佞幸写传的先河。就这一点来说,他是一个具有开创意识的人。而在后来班固也继承了司马迁为佞幸立传的做法。

我们可以在司马迁与班固的行文中看到他们在对待佞幸的态度上存在差异。

一、司马迁对佞幸的看法

在《佞幸列传》的开篇,司马迁就点出: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而在文章的结尾,他又写道:

太史公曰:甚哉,爱憎之时!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虽百世可知也。

另外,在《史记》的《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更是明确地说明他撰写《佞幸列传》的原因:

夫事人君能说主耳目,和主颜色,而获亲近,非独色爱,能亦各有所长。作《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从以上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对司马迁对佞幸的态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一,他认为,“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佞幸的出现带有一种偶然性,强调的是机遇,这种与帝王的“遇合”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例如邓通的得宠。

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带后穿。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史记・佞幸列传》)

汉文帝与邓通的相遇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邓通只是一个小小的“黄头郎”,有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见到汉文帝一面。但是因为文帝的一个“登天梦”,他成为文帝身边的宠臣,更加获得了铸钱权,使得“邓氏钱”遍布天下,一时间富甲一方,有道是:“多少金钱满天下,不知更有邓通城。”(李白)《邓通城》倘若没有汉文帝的那个梦,想必邓通也没有后来的显达。

第二,“弥子瑕之行,足以观后人佞幸矣”。司马迁认为佞幸的命运取决于帝王的爱憎。邓通与李延年的下场就是很好的例子。

邓通在文帝在位时,十分得宠。但在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他就不为景帝所喜。所以当景帝即位的时候,邓通的境地就变得困窘了。

太子入问病,文帝使痈,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之,遂竟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数巨万。(《史记・佞幸列传》)

邓通有什么过错,致使他“寄死人家”呢?他恃宠生娇吗?不,“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他勾结外臣获取利益吗?不,“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通俗点来说,汉文帝是邓通的“衣食父母”,生死富贵皆系于皇帝手中,而且邓通并无他能,那么他积极地去讨好皇上也是人之常情罢了。那么,他凄惨下场的原因是什么?“盗出徼外铸钱”?就我个人看来,这一点是不成立的。且不说邓通性谨,不好外交,邓氏钱布天下,但就文中的“长公主赐邓通”、“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等字句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若邓通真的罪有应得,长公主为什么要帮他呢?我认为邓通有如此下场的原因也不过是不讨景帝的喜罢了。

再说那宦臣李延年,司马迁更是用“爱驰”两字直白地点出李延年失宠的根本原因。

司马迁能有此认识,我觉得与他的人生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这种“爱憎之时”的看法,倒像他遭受“李陵之祸”所发出的感叹。

第三,“非独色爱,能亦各有所长”,司马迁看到了佞幸身上的长处。可以说,司马迁的“两分法”思想比马克思的更为久远。

总体来说,司马迁对佞幸的态度是宽容的,评价是客观的。

二、班固对佞幸的看法

班固以“汉兴,佞幸宠臣”作为《汉书・佞幸传》的开篇,与司马迁的相比,缺少了“遇合论”。由此可以看出,班固是不赞同司马迁“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的观点的。

班固在《佞幸传》的结尾,也表明了他对佞幸的看法:

赞曰: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观籍、闳、邓、韩之徒非一,而董贤之宠尤盛,父子并为公卿,可谓贵重人臣无二矣。然进不繇道,位过其任,莫能有终,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汉世衰于元、成,坏于哀、平。哀、平之际,国多衅矣。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强,栋干微挠。一朝帝崩,奸臣擅命,董贤缢死,丁、傅流放,辜及母后,夺位幽废,咎在亲便嬖,所任非仁贤。故仲尼著“损者三友”,王者不私人以官,殆为此也。

另外,他在《汉书・叙传》中也点明了他创作佞幸传的原因:

彼何人斯,窃此富贵!营损高明,作戒后世。述《佞幸传》第六十三。

从上面这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班固对待佞幸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的,他从国家整体发展出发,将佞幸之祸提升到了国家政治利益的高度。他认为佞幸“进不繇道”,是谄媚小人,干扰了国家的正常运作,国家之所以遭逢危机,其终归原因是“咎在亲便嬖,所任非仁贤”。这种人,无德无能,为什么能够获取如此多的财富,残害高明的大臣,后世要以此为戒。可以说,在班固的眼中,这是一群“红颜祸水”。

三、司马迁与班固对佞幸态度不同的原因

我们再看看佞幸在《史记》和《汉书》中存在的位置,和哪一些人放在一起,就能够更加明白到,司马迁与班固在对待社会各层人士的态度,从而了解到他们之间的最大不同之处。(见下表)

实际上,游侠、佞幸、货殖,可是说是当时汉朝所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司马迁以一种辩证的目光看待这些群体,写出了他们生活的历史,可是看作是司马迁秉笔直书、以讥时政的一个体现。而在这些方面,班固都是与司马迁持相反意见的,他认为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状况呢?

这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不同的缘故。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这时的西汉,独尊儒术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司马迁还受黄老思想的影响,加之自身的经历,他更加能够深刻地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本质,用更为客观的态度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而班固生活的年代,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他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很深,儒家封建的正统思想就是他撰写《汉书》的指导思想。

我们可以从《史记・佞幸列传》、《汉书・佞幸传》看出一些端倪。

在上文对司马迁对佞幸态度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司马迁对佞幸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以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去评价,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这也是对帝王生活、性情的展示,使得帝王的形象更加丰满。高祖至暴抗,但也有佞幸籍孺;文帝节俭,却也为邓通一掷千金;武帝文治武功,也有韩嫣、李延年。除了高高在上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帝王的另一面。而在班固的文中,佞幸是一群小人,不学无术,祸国殃民,帝王的过错是由他们引起的,完全否定了“遇合论”。董贤为哀帝报时刻两年有余,若不是哀帝的惊鸿一瞥,或者他还会默默无闻下去,根本不会有机会演绎一出“祸国殃民”的大戏,这当中无疑又是“遇合论”的一个有力证据。中国有一个词――“红颜祸水”,把王朝的覆灭归咎于女子身上,似乎没有这些貌美女子,江山就会世代相传,但每一个王朝的覆灭都有它自身的历史原因,而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帝王将相身上去寻找原因,只用一句“红颜祸水”开脱。在我看来,班固就是封建统治的卫道士,在他看来佞幸与“红颜祸水”是有相通意义的,他们必须为王朝的衰亡“买单”。

或者这就是司马迁与班固的最大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1]孙文阁.可叹的人格,可怜的人生.

[2]张三夕.男色的爱与恨――评《史记・佞幸列传》.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1).

[3]司马迁与史记论文集.何清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第11篇

写作背景:

一,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

二,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3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官藏的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

三,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此期间他坚持编写《史记》。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向司马迁学习

司马迁是西汉一位十分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从小受母亲河的熏陶和历史故事的感染,还有受父亲临终的嘱托,就要立志写一部史书。可不幸的是,飞来的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而得罪了汉武帝,所以入狱受了酷刑。但是这些厄运并没有达到他,他忍辱负重,发愤写史。虽然司马迁在悲愤交加的情况下,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他想到还未写完的史书,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司马迁为了写这部史书,付出了极多的精力,很不容易。他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忍辱负重,发愤写史,他用13年的时间写完了3000多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精彩的一部史书。他的决心之大,胸怀之广,不写完这部史书决不罢休的精神令后人敬仰。我们要向司马迁一样,活得虽然不怎么精彩,但死得有价值,死的重于泰山。

现在有的同学就是三天打鱼,两日晒网。遇到难题从来不先认真仔细思考思考,直接就去问老师、家长、同学,甚至去找一份抄。这样的人,以后必定成不了大器。如果我们向司马迁那样,做一件事情就做到底,不三心两用,不半途而废,即使有种种挫折和不幸,也要尽心尽力地去克服、去解决。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我们崇高的理想,为子孙后代贡献一点什么。即使我们死了,后人也会记得我们,崇敬我们。

司马迁就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放弃、发愤的精神,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著成了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史记》!而且这不是书都流传到现在,可谓是名扬千古,名垂千史啊!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们要学习司马迁,利用其我们短暂的人生,去做一些有意义、有利于人类的事,做一番大事业。这样我们就死得有价值了,死的重于泰山。如果开句玩笑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死得重于喜马拉雅山!

让我们认真向司马迁学习,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最后,让我们真诚地向司马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