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竞技武术论文

竞技武术论文

时间:2023-02-13 11:02: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竞技武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竞技武术论文

第1篇

一、主办单位:

湖北省体育局、十堰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湖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十堰市文体局、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武当杂志社

三、主要内容

研讨武当武术及传统武术继承发展问题。

1、武当武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武当武术产业、市场研究;3、武当武术旅游经济开发的研究;4、武当武术竞技技术的开发研究;5、武当内丹养生功的开发研究;6、武当武术竞技规则研究;7、道教圣地、太极祖庭的建设构想;8、武当武术联谊大会制度化研究;9、武当武术向海外推广的经验;10、内家拳各门派怎样尽快普及推广本门功法,迅速壮大本门派队伍;11、传统武术器械、服装、培训、书刊开发应用研究;12、振兴中华传统武术的方略;13、传统武术的基本功能研究;14、传统武术普及推广的基本措施:15、传统武术技术的提高途径。16、其它议题。

武当武术功理功法的探讨。

1、各门派新挖整传统功法套路;2、各门派功法拳理介绍及习拳心得和体悟;3、各门派历史源流、前贤宗师的传记及奇闻轶事。

观摩交流

1、名家表演;2、精英展示;3、新挖整功法演示。

考察内家祖庭、道教文化。

四、参加人员

特邀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各大专院校的资深武术专家、教授和有关部门领导。

民间太极、形意、八卦、大成、通臂、南拳、八极拳、咏春、蔡李佛拳及峨嵋等各个拳派传人。

海内外各武术团体、馆校、武术名家、传人及传统武术爱好者。

六、奖励办法

优秀论文奖:参加研讨交流的论文,经组委会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分别给予奖金300-1000元,论文优先在《武当》杂志上发表。

挖掘传统项目奖:新近挖整的武当内家拳功法套路,特点突出,具有推广价值,演练水平较高,有传承的史料,经组委会评定为一、二、三等奖,分别发给奖金300-1000元,并推荐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武当》杂志上重点刊登。

名人名家功法表演优秀奖:精英展示奖,经组委会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给予奖励。(展示表演办法见规程)

特别推广贡献奖:为弘扬武当武术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经大会组委会评审,发给特别贡献奖,授予“武当百杰”光荣称号。

大会向与会的每位代表赠送精美纪念品一份。

七、参加办法

凡愿意参加论坛人员,请与组委会办公室联系,索取报名登记表和有关规程,或从武当杂志网站下载(省略)。

大会收到报名表,登记审查批准后,发给会议通知及正式代表证。正式代表需交会务费100元,不在大会食宿者交200元。有论文参加评审者,另需交评审费100元。论文必须在2007年9月15日前寄大会办公室。

参加功法套路展示、交流表演者需交排演费100元,在报名时寄交大会办公室,报名时间截止9月15日前。

参会观摩的列席代表,需交大会会务费300元,享受正式代表同等待遇。

因故不能参会的论文作者需交会务费300元,享受列会正式代表同等待遇,会议结束后,论文可刊登发表,证书、奖牌、纪念品一并寄发。

大会统一安排食宿,标准价由300元~900元五等,自由选择。

大会报名时间截止8月30日,参会者可提前报名,同时把论文、习武简历、登记照(二寸免冠)二张,以及相关材料和费用寄组委会办公室。

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式

邮编:442700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武当杂志社

电话(传真):0719-5227401柯 超 刘 伟

第2篇

关键词:武术;社会;武术界;普及与推广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307―3612(2007)01―0027-03

投稿日期:2006-04-11

基金项目:山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H-03270

作者简介:周玉芳(1958-),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理论研究,武术普及推广与研究。

1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1社会上的问题和原因

1.1.1 中小学武术教学活动雷声大雨点小,近乎名存实亡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学,1978年和1992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均把武术列为体育教学内容。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把武术列为体育课必修内容。2005年4月2日和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新学期开始,体育课适当增加武术内容。

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学校注重升学率,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武术教学活动在中小学生中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A.学生对武术的喜欢只是表面现象。由于大多数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是从影视作品中得来的夸张印象,实际参加练习后反差很大又吃不起苦,因此真正喜欢武术并能够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武术的学生很少。B.武术课的内容比较单调,教学课时偏少。在学校的体育课达标中,对武术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C.武术师资不足。武术课大多数是由非武术专业的教师担任的,而且上课主要采用武术与其他体育内容混合进行的方式授课,教学效果不好。更有甚者,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就没有武术内容,武术课名存实亡。

1.1.2大专院校的武术运动装点门面,无人喝彩在武术申奥的形势下,武术运动也受到大专院校和学生们的关注。其开展武术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大运会武术训练与竞赛、学校业余武术训练、体育课中的武术课程以及自学自练的学生武术社团等。

但是,大专院校的武术运动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1)热爱武术运动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更喜欢球类等娱乐性强的项目或跆拳道、瑜伽等时尚体育项目。2)武术的教材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普通院校和体育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不少课程用的是同一套教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3)武术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5)大学生的业余武术活动和训练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学生的武术比赛活动更是很少。

1.1.3武术馆(校)的武术运动表面红火,困难不少 目前,全国各地有各级各类武术学校12 000多所,仅河南省就有各级武术学校421所,其中尤以少林寺所在地的登封为最,有大小武术学校52所之多。号称“天下第一武校”的塔沟武校,目前拥有学生17000多人,可谓声势浩大。

这些武校虽然生源不错,学生也热爱武术运动,但是其自身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1)学校的文武发展不平衡。这些学校对文化课教学普遍不够重视,调查研究显示,当前这些武术馆(校)每天武术训练时间平均为6.3 h,而文化课教学所用的时间平均仅为3 h左右;有12%的武术馆校不开设文化课;文化课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32。2)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难。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这些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偏低,致使升学或就业的路子越走越窄,这已成为这些武校可持续发展的老大难问题。C.训练内容由以传统武术为主,逐渐向竞技武术靠拢,有淡化传统武术的倾向。

1.1.4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武术运动人数虽多,质量不高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参加的人数自然不少。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经常参加武术锻炼的人口有6500万。

但是,有如此之多的人参加锻炼,并不等于已经很好地普及推广了,而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1)参加武术锻炼的中老年人多,青少年少。目前全民健身活动中参加武术锻炼的人,大多数练的是太极拳、太极剑、练功十八法、气功等项目。而喜欢这些项目的练习者,又大多数是中老年人,他们的直接动机就是强身健体,抵御疾病,愉悦身心。青少年由于接受新事物快,追求新奇时尚,很少会有人去练武术。2)武术锻炼的场所较为简陋。练习者大多数是在室外的土地或水泥地上练习,既不安全又受天气的影响;少数能在场馆内锻炼的,其配套设施也很简陋,一般就是一排压腿的铁架子,功能不全。3)受到竞技武术发展的影响,传统武术项目被冷落。大多数传统武术项目停留在表演、交流和一些有限的比赛方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武术运动的普及和推广。4)社会上武术活动站的指导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不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加锻炼。

1.1.5 中国武术运动在国际上推广虽有进展,任重道远近年来,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国际武联已有108个会员国。然而,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武术在海外的普及和推广还有不少问题。1)中国在国际上对武术运动的宣传和介绍不够。比利时的马克・特博姆在《亚洲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一文中评论说:“大多数西方人对亚洲武术真正含义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因为其传统的思想和意义是源于一种与他们本国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所以,武术在海外的推广还需跨越文化的障碍。2)对国外武术爱好者的学习兴趣还了解不够。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250个外国学员中,学历越高对传统武术越感兴趣;在硕士和博士中有64.3%的人认为,只有传统武术才能真正代表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一位在中国攻读武术博士学位的德国留学生认为,大多数外国武术爱好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武术才是正宗的中国功夫,在推广过程中更具有说服力。3)向国外派遣专业武术教练员还不够。目前,中国武术在海外拳种复杂,流派众多,大多数人都是跟民间武术师练习传统武术项目,其动作的规范性和编排的合理性都不尽如人意,不都能代表真正的中国武术。学练规范的中国武术套路的人还不多。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武术教练员前去指导,拨乱反正,以正视听。

1.2武术界的问题和原因

1.2.1 重竞技武术,轻普及推广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开展,为了让中国武术尽快走向世界,进入奥运会,竞技武术在武术专业队和体校得到了重点发展,并朝着更为专业的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但是,武术运动的普及推广工作,却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目前,国家对传统武术项目的研究整理和套路创编投入都很少,全国各种级别的传统武术比赛

也鲜见,偶尔能有一些民间组织的传统武术比赛与交流,如山西形意拳协会的活动等。实际上练习传统武术的人正在不断减少,这就会使武术逐渐失去它的根基和群众基础。

1.2.2武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结合不够,存在差距1986年3月召开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总结会上,展出了编写的武术拳械录有651万字;录像资料394.5 h;古兵器392件,实物29件;已查明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种,再加上木兰拳和少北拳,目前中国武术“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自成体系的拳种共有131种。而且,自中国武术准备“申奥”以后,又加强了对武术理论和武术文化的研究,培养出了一批理论人才。武术的理论研究是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重视,但是,它与实践演练的结合却没有被充分重视起来。比如:1)武术教师评定职称,不是看武术练得如何,而是看发表了多少论文。纸上谈兵就能晋升职称,这就影响了武术教师提高武术演练水平的积极性。2)体育院校的武术硕士生和博士生,大多数都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武术训练,实际演练水平比较差,而武术的训练课程也不占主要地位,只要毕业论文能通过,就能拿到学位。3)武术界竟有人提出,武术还可以“文练”。须知“文练”只是在“武练”基础上的总结和提升,没有“武练”哪来“文练”?提倡“文练”无异于提倡“大比嘴”而不是要“大比武”,这将会断送中国武术的前途。

1.2.3竞技武术出现追求“高、新、难、美”的技术倾向 为了使武术运动能与现代体育接轨,进入奥运会,对武术套路进行新的技术刨编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出现了一种盲目追求“高、新、难、美”的技术倾向,这就使得武术不仅失去了许多传统韵味和攻防含意,而且还变得很难学,很难练,更不适合武术的普及和推广。

1.2.4对武术的群体工作不重视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武术是投入最低也最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但是,武术的群体工作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表现为:A.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水平普遍较低。他们绝大多数人是业余武术爱好者,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因此动作不规范、不标准,演练水平普遍较低。B.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教学方法陈旧。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方法,还停留在师徒相传的传统模式上,教学效果不能保证。C.武术活动点机构不健全。其组织松散,人员不固定,在业务上也很少能得到体育部门的指导,因此武术活动点的工作还有待完善。D.义务提供指导影响积极性。现在绝大多数的社会武术指导员,都是无偿进行指导的,没有报酬,长此以往会影响工作积极性。

1.2.5武术走向市场的产业化发展不够 中国武协制定的《2001―2010武术发展规划》指出:要按照市场规律,加快武术的市场化建设。广泛开展武术产业的对外合作,形成开放式的武术产业开发体系。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武术走向市场的产业化发展还很不够。1)太极拳是在世界上传播最广的中国武术,已传播到150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世界第一健身品牌”。但是太极拳的产业化却没有发展起来,太极拳这一巨大的无形资产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2)各种武术比赛观众稀少。即使是国际武术比赛,除了少数业内人士和武术迷外,一般体育爱好者也很少会去现场观看,电视转播的收视率也不高,没有可观的经济效益。3)全国各大中城市里武术培训班日渐萎缩,几乎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跆拳道、瑜伽功等却十分流行。4)和武术有关的相关商品的开发还没有发展起来,几乎是一片空白。

2 对策与措施

2.1社会上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2.1.1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要从娃娃抓起武术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培养下一代强身健体的手段之一。武术运动要普及推广,就得从孩子抓起。A.要结合少年儿童生性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创编适合少儿演练的武术套路,从小培养对武术的兴趣。B.在体育课中加重武术课的比重,并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不达到一定的标准不能毕业。c。加强对中小学武术教师的培训,使每个学校都有一名专业武术教师。

2.1.2大专院校应成为武术运动的基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武术运动,最宜在文化氛围浓厚、学生思想活跃的大专院校中普及推广。1)突出武术的文化品味,还武术兼有的修身养性的文化功能,让学生在习武时能兼修武德,提高情操。2)武术教材要多样化。3)改进武术的教学方法。4)提高大专院校武术教师的实际演练水平,不能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武术教师。E.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课外武术训练活动,支持他们参加各种比赛,使他们的武术水平在交流中不断提高。

2.1.3政府要支持社会上的武术馆(校)社会上办的各类武术馆(校),为武术的普及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1)要派专家对武术馆(校)进行指导,解决文武发展不平衡以及管理上的各种问题。2)对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关注并积极指导,使毕业生在社会上能学有所用,让武术馆(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循环。3)武术馆(校)的训练内容应多样化,不能一味向竞技武术靠拢,而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1.4全民健身活动中应力推武术运动武术运动投资少、场地小、老少皆宜,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体育运动。因此,政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应力推武术运动。1)大力推广传统武术。2)创编各种水平层次的武术普及教材。3)加强正规武术场馆的建设。要给武术运动一个更舒适、更安全、更洁净的环境,以提高大众练武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4)加强武术活动点的建立和建设。

2.1.5加强对武术普及与推广的宣传工作 1)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2)向国外多输出武术教练员。派遣受过系统正规训练的武术教练员出国执教,普及推广正宗规范的中国武术,韩国跆拳道在海外的普及推广就是成功的范例,值得借鉴。3)向海外推广要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并重。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根源,只有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武术,才能使之普及推广开来。

2.2武术界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2.2.1加强武术的普及与推广,注重传统套路的整理与研究

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可借鉴韩国跆拳道运动普及与推广的发展模式。我国的武术运动也可以分为竞技武术和大众武术两个部分来发展。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竞技武术可朝着符合竞技体育所规定的“安全、精彩、公正”的基本要求发展,以体现国际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竞赛宗旨。而大众武术则应以全民健身和继承传统为主,重新挖掘传统武术,根据内容丰富的传统武术新编一批既能练(健身),还能用(技击),又能看(娱乐)的武术套路,在大众中推广。这种套路不是用来竞技的,而是真正能达到防身、健身和娱乐的目的。

2.2.2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并重 武术运动是一种肢体运动.归根结底是要靠肢体的运动来表现的。因此在注重武术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注重武术的实践演练。1)学校里的武术教师晋升职称等,不能单以论文为主,还应考评武术的演练水平。2)体育院校的武术研究生,应加强武术训练,武术的演练须到达一定的段位才能毕业。3)学校应聘请社会上高水平的武术家到学校任教,以提高武术教学水平,就像当年北京大学聘请侯宝林当语言学教授一样。D.国家应规定学校要把武术作为体育的一门必修课,不达标准不能毕业。

2.2.3注重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创新 中国武术要普及推广,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创新至关重要。1)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练武人群和练习水平,创编出难易不同、风格各异的各种武术演练套路,供广大武术爱好者选择学习。2)创编的套路要继承传统套路的风格,保留其精华,不能为追求优美而任意篡改,丧失特色。3)创编的套路要有武术的技击功能和攻防含意,不能添加华而不实的所谓难度。4)武术的演练风格要百花齐放,各显风采,不能千人一面。

2.2.4加强对武术群体工作的指导 1)提高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水平,为此应设立社会武术指导员资格授予制度。2)完善对社会武术指导员的奖励制度,付给他们一定的经济报酬,让他们劳有所得。3)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社会武术指导员,政府的体育部门和媒体等要大力支持,积极宣传,以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2.2.5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1)大力培养优秀的武术人才。主要是培养大批优秀的教练员,现在优秀的武术教师和教练员的缺乏,已严重影响了武术运动的普及推广。2)加强开发武术运动产品,创造武术的品牌。3)办好各类武术比赛。应引入全新的商业化理念和包装手法,将武术比赛导人大众传媒,以实现最大的商业化目的。

3 结束语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武术中国文化奥运会裁判发展

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后,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今天,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正渐渐地被世界所接纳。而且面临2008年的机遇我们已经做了多年的努力,竞技武术自身的改革和发展都围绕着进入奥运这个目标。事实上进入奥运的难度相当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国际奥委会的“瘦身”计划对武术的负面影响

这是武术进奥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从第一届夏季奥运会至今,在项目设置的数量和内容上变化之大令人震惊。如第一届奥运会仅有田径、游泳、举重等9个大项、43个小项。在以后的比赛中参赛的项目则成几何数增加,奥运会庞大的规模使举办城市日益不胜重负,国际奥委会早已意识到奥运会规模该控制了。国际奥委会项目委员会原来提出,由于现在的项目不断增加,他们准备削减现有的比赛项目并严格限制新项目的进入。1990年,国际奥委会特意提高了新项目进人奥运会的标准:将男子项目须在三大洲5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改为在四大洲7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将女子项目须在三大洲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改为在三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取消了表演项目,这使运动员人数稍有回落。2001年7月,罗格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开始大力提倡奥运会“瘦身计划”,一些有识之士也呼吁,奥运会应该追求“(规模)更小、(人数)更少、(水平)更好”。这些措施成为武术进奥的巨大阻力。

从奥运会比赛来说,增加的新项目要具备几个特性:国际性、观赏性、可操作性。而且涉及到参赛人数、比赛规模、比赛时间、比赛场馆、电视转播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而对奥运会新项目的评估,则涉及到项目的代表性、女性参与情况、与原有项目是否类似或重叠以及电视收视率等因素。而且放弃任何一个奥运项目都意味着最终判决,它们将永远没有机会再重返奥运会,所以在没有项目被裁减出奥运会之前,是绝不可能增容的。同时在进入奥运会的进程中武术受到了来自其它项目的竟争。

2不同文化内涵的冲突与外在形式的可趋同性

中华武术,经过几千年的悠悠岁月,至今形成为一项民族形式的传统体育,它与中国文化水融,始终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融,渗透了民族的风格、习惯、心理、情感、思维及欣赏方式,武术由于受到本身所处的特殊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带上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并得到了与本地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融防身、健身、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西方竞技体育是在与对手、自我和自然的竞争中取胜,通过决定胜负来体现征服对手和克服自然的价值,具有鲜明的竞争意识。西方体育崇尚人体力量和自身形象的真与美,奥运会是以西方体育思想为依托的世界体育盛会。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今世界是以西方尤其是工业文明后的价值观及文化模式为主导的。

所以说二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产生过程中的不同文化本原,武术运动产生于以“儒道”思想为主宰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农业文化)氛围中,它的文化内涵强烈地展示着“中庸”思想。谦让、礼仪、含蓄、随和的民族道德观念常常伴随着武术的发展,这种文化价值标准导致武术的竞技性发展以追求道德的完善为重点。众所周知,奥林匹克文化是以西方文化(海洋文化或者说是工业文化)为背景的,它体现出来的是个性的强化和发展,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干的一种体育文化形态。他们的差别归根到底是民族文化个性的差异。

东西文化的差异使二者之间的距离看似有不可逾越的屏障。但是,总的来说二者还是有互相结合的趋势。比如说武术的攻防和技击的内涵和奥林匹克精神并不相悖。武术要想进入奥运会就必然要使本身的文化同西方文化恰当的结合,吸取他们的长处。把固有的内涵用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把文化冲突转变成文化融合,把差异变成一个结合点,在一个平台上能容纳各种不同的文化,奥运精神也更加精彩。在保留自我的同时去接近西方文化,这不仅是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必然之路,也是武术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

3武术的自身发展尚不完善

首先,武术的种类繁多,各自认识不全而影响整体进步。

我国的各种各样的武术门派众多,他们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以及有代表性的拳法和器械,这造就了中华武术的复杂性。而且他们在某些认识上有盲目性,这些对武术的发展和传播起着不可低估的危害作用。在封建社会武人以武谋生,各强调各自的优点无须追论,而在当今社会强调各自的门派,无异于分散中华武术的凝聚力,影响武术在世界进步的速度,无形中增加了自我拖累。进而这种传统思想即各保山头对在武术比赛中的公平思想也起到了负面效应。

其次,国内外对武术的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人。

国内无论年老还是年幼都对武术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对其文化内涵,攻防技击要求都只有很肤浅的认识。我们只知道武术是中国独有的,是国粹,那这个国粹究竟独特在哪里?虽然现在我们国家的武术馆校发展势头很好,但他们的目的主要放在了赢利和外在形式的宣扬,忽视了武术的传播也要是全方位的,所以就在传播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虽然近几年来武术在国际的传播力度和范围都加大了。但是较其它项目的基数仍很逊色。在国外的传播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在华人居住比较密集的地方,鉴于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和了解,相同的文化本原使他们更容易去接受武术。而相对的非华人对武术的认识是浅薄的。他们不是不喜欢武术,而是对其身后的厚重文化内涵不理解,所以导致武术不能完全融入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不少国际体育界人士对非西方文化,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足,这难免会影响他们对武术这一高级文化形态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比赛规则是保证比赛公平竞争的先决条件,裁判是执法者。所以二者都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

规范规则,提高裁判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我们的重点工作。规则本身应该是简洁、确切的。所以其客观性、准确性、可操作性越发为人们所重视。然而我们国内的武术,不仅没有完备的国内武术联赛,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套既能科学反映武术特性,又能操作的比赛评判规则。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公平竞争也受到了冲击,对短时利益的追求抹杀了武术的魅力,而且政府管理部门不良的管理体制,领导以金牌评政绩的意识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受这种思想的诱导,武术的金牌成为他们政绩的一个有力的支持。如果这种不良现象不加以遏制,竞技武术将失去体育公平竞争的大本质,失去观众也在所难免。在规则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裁判法的不完善和过多的繁文褥节影响了它的进展,评价内容和标准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要求裁判在很短的时间内评判一套快速动作,其难度之大可以想象。更何况武术的实际演练不仅涉及到外形动作,也包括演练者的精神、眼神、套路的节奏、个人风格等多方面因素,所以裁判的评分也受到自己主观感觉和经验干扰。在一些比赛中出现裁判长超越职权范围,操纵裁判员加减分。这实在是对公平竞争的讽刺。裁判结果的有失公平,反映了裁判规则制订不足和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在有了严密的规则后还要保证裁判执行的力度,也要有相应的法规来约束裁判员,以保证其执行的严肃和准确。

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的国外裁判员,在提高人数比例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职业素质的整体提高,而且要使他们对武术文化和内涵深人了解和领会,使武术在各个方面都融人世界。要注意世界各地的武术水平的提高,缩小国内外竞技水平的差距,更好地体现奥林匹克在平等基础上的竞争。

对于比赛的内容也完全可以借鉴同类奥运比赛项目的经验。完善竞技武术规则,使其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更合理地量化评判标准,使比赛更公平、合理,与国际竞技体育标准接轨,这些也巫须改革和现代化。奥运比赛评判标准完全是标准、量化和直观的,规则严格。而中华武术,表演的神韵、劲力,没有深厚中国文化素养,难以欣赏和区分。这些都难以量化,难以评判,难以体现奥运的竞争性、公正性要求。影响了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接受。所以,我们应迅速完善、改革竞技规则,减少人为性因素,并加速与国际接轨,同时大力开展武术文化交流。

第4篇

一、武术精神在武术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武术在整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另外还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使其蕴涵了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武术精神正是在传统道德观和民族精神的滋润和培育下,带有鲜明的仁学色彩,成为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

在小学体育课中开设武术课程,教师在传授武术基本技击技术的同时应给学生讲解其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学习武术技击技术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艺无德而不立”,“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修德”,这种谦和、尊师、忍让的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敢顽强的精神作风及意志品质。另外通过无数中外的武林中人重义轻利、舍己为人、行侠仗义、保家卫国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总之,通过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由一个自然的人成长为社会的人、有用的人。不仅为他们的学习奠定了理论文化知识基础,而且使其拥有了健全的人格,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课堂武术教学如何渗透武术精神

1.在小学体育课堂武术教学中创设含有武术精神的情境

在现代小学武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教师的观念,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教师不能只是有意识的教授学生一些动作,一般的理论知识。而是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一个有武术精神的情境。武术精神教学能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一旦形成,便有很长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主干。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看一些爱国电影,譬如,《叶问》,甄子丹饰演叶问时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的力量,但是我们中国武术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我就是仁,推己及人。这是你们日本人永远都不会明白的道理,因为你们滥用武力,将武力变成暴力,去欺压别人。你们不配学我们中国武术。”这是一种真正的武术精神,民族爱国精神。学生可以在电影中潜移默化,即增长了武术知识,又学会了武术精神。

2. 武术精神与武术教学中“竞技教学”相结合

随着西方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武术受到威胁。现代的武术教学模式趋于竞技化,专业性的运动员必然得到社会、学校的大力支持,对其进行训练投资,这些社会影响也必然会影响学校武术的教学发展,对“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这样的武术教学模式已习以为常。武术精神是“兼容并包”、“道德至上”,而武术竞技应该是“以武会友、以搏励志”。只有将“武术精神”的精髓融入到武术竞技之中,全面强调武术的文化价值功能,才能使现代小学武术教学良好发展。例如:在体育课堂中教授少年拳时,在复习课时,反复的练习,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练习效果必定很差,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武术小队,进行记分赛。由教师从每小队选一位裁判打分,每组学生分别展示少年拳,裁判一一打分,以得分最高的小队为胜。学生的练习非常认真,而且小组内互相纠错动作,观看同学学会了欣赏和评价。场上运动员努力将个人融入团队,积极拼搏、敢于负责、勇争第一,表现出了极强的集体凝聚力,体现出武术精神。体育教师要进一步总结这种经验,使这种良好的,有创意的教学比赛活动形式常态化,转化成以赛促练,以赛代考,以赛促教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小学武术教学的教学探索一条创新之路。

三、小学武术教学的发展方向

1.以武健体

武术是中华灿烂文明中的一颗明珠,其武学中的精、气、神更为许多仁人志士所推崇。教学中,积极践行以武健体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武术两操”活动,即武术早操和武术课间操。活动中认真做好动作示范和动作指导,要求学生在操练中一举手一投足均体现武术韵味和力量,以充分达到以武健体的积极作用。

2.以武促学

在武术的教学活动中,以班上武术特长生为榜样,号召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的意志与韧性。即“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练习武术的顽强意志和刻苦拼搏的韧性。并号召大家在学习上学习他们这种精神。目前,以武促学的良好作风正在班上蔚然风行,学习上比意志、比毅力的正气之风正在盛行。

3.以武怡德

第5篇

关键词:武术专业;套路;教学计划修订;拳种课程化;武术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40-05

教学计划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1]。毫无疑问,宏观的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活动的准绳,特别是对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而言,其意义显的更加重大,因为这直接关乎者整个学科的存亡,因此,我们在2007年教学计划修订时,必须依据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以往的教学计划进行理性的思考,以期完善新的教学计划,本研究选取民族传统体育中设立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套路专业方向为主体,旨在对整个武术专业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计划制订起到一定参考意义。

1 200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执行中问题凸显

1.1 培养目标所指职业与就业现实之间的脱离 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与现实对比,我们看到巨大的反差,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各级运动队从事教训研等工作;二是社会上还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岗位工作;三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流向大中小校,主要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专项

学生为例(其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目前在各级院校的开展更是了如星辰),一般院校所设教学项目主要是初级拳术、简化太极拳等而已,而作为武术套路专项的学生在入校前就有3到6年,甚至10多年的训练经历,大部分是二级以上运动员水平,在校期间他们又学习了少则十余种的传统拳械,所学与使用之间反差巨大;四是目前已经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公安系统从事安保工作,但是,培养目标丝毫没有体现。

因此,就目前培养目标所设定毕业后去向与实际社会就业需求明显脱节。

1.2 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毕业达到要求之间的落差 从03教学计划中明确人才规格为“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以及对“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限定,虽然我们对所谓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也先不考虑我们招收的本科生基础条件能否在4年的学习中达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仅从一般意义上对“高级专门人才”的理解和目前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内容、时数,特别是现实学生实际所达到的水平看三方面思考,是否能达到“高级”呢?以科研方面为例,目前在必修课中只有32学时的“科研方法概论”课程,再有就是在“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课”中几个学时的专项科研讲授,试想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培养出所谓“科研”、“高级专门人才”,事实证明,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时,虽然学生已经接受了有关科研课程的训练,而事实上多数学生其科研素质几乎是空白,连最为基本的科研程序、论文设计、撰文规范等也不清楚,问及学生不是学习过科研课程了吗?回答常常是“没有听懂”、“早忘了”,以至于遇到学科检查毕业论文时,返工率几乎100%,当然,我们不否认科研能力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依靠一两门课所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必需思考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还是相应的课程体系不配套,或者是招收的生源基础差造成的现状,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相对科研方面,教学、训练方面的能力较好,但是同样存在现有课程体系难以支持和实现培养目标的人才规格要求。

1.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的缺乏 突出专业特色是任何一门学科和其专业必须做到的,否则,将失去该学科和专业存在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更应该是如此,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体系、文化内涵、民族特性等无疑为本专业的特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然而,03计划中武术专业在所列12门专业必修课程中,真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课程大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3门课(中国文化概论也不具备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占所有专业必修开设课程的25%,更难以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是所谓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2门课程其实就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以套路专业方向为例(散打等其他方向是同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就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体的训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仅目前的所谓专项训练类课程本身就很难反映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而且,即使现有的专项课程设置其理论与技术所安排学时比例也极其不平衡,专项训练为576学时,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仅仅为96学时,理论与技术课程学时比例是100:0.16,事实上,专项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最缺的是后者,而我们恰恰忽视了有关这方面的教学,然而,大量的专项训练时间,主体是竞技项目的训练,多数学生入学前就是以竞技项目考入大学,入学后还从事大量该类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一方面,随着新规则要求大量跳跃难度动作的出现,一些学生难以完成;另一方面,现有教学训练方法与入学前相比难分高低层次,加上学生年龄渐大,训练时数、场地等条件还不如以训练为主的一些武术馆校、体校、运动队,不少同学产生厌练专项的情况,以至于出现在通级赛中竞技水平不如入校前的现象,难怪一些新入校的大学生抱着在大学期间要好好提高竞技水平理想时,他们的学长的忠告是“别退步就不错了”,顺便提一句,长期以来把运动项目当学科和专业方向的混淆概念,这就是一个显例。如果说真正要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就应该出本专业出发,站在学科的角度,构建起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而不是过分地移植共性的体育基础学科,丧失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特色,借鉴体育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然也是必需,但是,决不是完全的照搬,民族传统体育学自身学科建设非常薄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思想上认识的欠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从专业必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比例和专项训练内容安排、技术与理论课程比例等方面充分反映了专业必修课程体系缺乏作为独立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自身特色!

1.4 专项训练课内容和限制选修课中有关内容选择和安排的无序 目前执行的03教学计划在专项训练课中安排了主项和副项,在以竞技武术为主的专项训练达到了一级标准后(只是本校认定的相当一级标准,我校目前没有一级运动员等级审批权,因此并没有证书等证明)即可转入副项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目前开设的副项训练有八卦、形意、查拳、伤科推拿,而在03计划的限制选修课中其实已经开设了这些课程,每种拳术大致16学时8次课,副项是96学时,结果是任课教师普遍反映经过了相应拳种16学时学习的学生进入副项训练时,一是所教内容设置重复,二是似乎所学过的同类课程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不是遗忘就是不规范(不排除教师个人认识差异),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效果无效的问题。此外,由于没有明确限制选修课的专项限制,缺少充分考虑不同专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拳的选课时,出现了混乱,如散打专项在选择了该类课程时难以完成课程任务,还有针对散打专项学生所设置的长拳、南拳、刀术等限制选修课程是否合理也值得深究。

摆在我们目前的问题是专项训练课程的内容安排、限制选修课程设置其依据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课程内容,这些内容能否搭建其本专业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所选的这些拳种对完成培养目标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制定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中会出现这些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体育学下相对的二级学科究竟有没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是有,那又是什么呢?如何制订切实可行,即符合体育学一般规律,又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呢?

2.1 缺失从学科角度深刻把握本学科的内在特点 “构建一个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方案,必须对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总结多年来学科教学规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教育学原理出发,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精心设计。”[1]

具体的教学计划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又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亦是教育评价的依据"。美国泰勒认为:确定目标要有三方面的资料(图1) 。

依据教育学的一般原理,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时,缺乏从学科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常常从一个运动竞赛项目为基点构建课程,忽视了项目与学科的不同,特别是没有深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个性,在各种教学计划改革中被动地适从大的改革指导纲要,迷失了自己,波及到各级各类的教学计划中,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受“淡化专业”的影响提出了“淡化套路”的要求,以至于出现“淡出”套路的现象,极大地抹杀了武术套路特有的文化、教育、健身等功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时,把极具民族传统特性的传统武术拳械课程也“小型”化,不仅课时大大缩水,一个内涵丰富,技术性极强的拳种只设置6~8次课,连“点到为止”的作用都难以做到,试想这样课程的目标是什么?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吗?设立的意义何在?首先,我们肯定一点,作为国家宏观的一些指导性纲要没有问题,我们在制订本专业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但是,也决不能不深入具体地研究本学科特点,一味地随波逐流,丧失学科特点;其次,我们必须对本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否则将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学科知识结构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些传统拳种课程不能列为“选修课”,必须作为“专业必修课”,不能“小型”,必须“大型”,非此难以建立学生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能体现民族、专业特色,这也是体现“厚基础”、“技术精、专”等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从专业实际出发的具体反映。

2.2 缺乏从国内外社会需要视角及时创建性的修订教学计划 现有的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人才就业去向与实际毕业流向已经出现了脱节,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需求。如相当一部分学生流向公安系统,据2002年对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情况调查“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公安、公司、小学、机关、高校、体委、武警、。其中,公安部门占毕业生就业比例首位”,“进入公安系统占总的就业率50.9%,是整个就业率的一半”[2]。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以及各种大型国际活动的不断增多,高级安保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巨大空间,可是,我们的计划中还没有明确这一培养方向和人才去向,相应的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也还没有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方面,因为民族传统性而受到世界范围人们喜爱的武术、传统养生等具有很大的国际市场,而面对这一世界性健身市场需要,具有巨大潜在发展空间的人才培养方向,我们还没有前瞻性地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这种国际性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方面,面对各种大型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的表演增多,动作影视的日益国际化,各种和武术表演有关的活动日益频繁,都预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新兴方向,可是,在不断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始终没有反映出较前沿的社会需求,近年来计划修订缺少创建性,大多是跟随大流和原有计划的一种“路径依赖”性修订,这不能不说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一种缺失!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需要具体的艰苦的奋斗才能把计划完全变成现实。

2.3 缺少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立计划和配套课程体系 如果说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那么,从学科角度认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应该是一种必然。尽管按照有关学科理论和标准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不够成熟、系统、完善、独立,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以此观点构建学科体系,特别是其中的武术已经具备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因此,我们不妨先从武术的学科角度思考教学计划制订和课程体系,这需要从宏观层面对武术的学科有个认识,所谓学科,从窄义来讲“是指作为代表真理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即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也可以作为有组织的科学的探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联系。”[3]学科的第一层涵义就是指学术的分类,第二层涵义就是指教学科目,又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

基于这样认识,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应该排除竞技比赛项目的干扰,把武术作为一种以身体操作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来看待,即要反映武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来确立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目前的计划和课程设置缺少了这样的认识,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在课程设置中以竞技武术比赛内容为主体,所选择和设立的拳种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各拳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整个武术宏大体系中的内在逻辑性,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武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整合、优化、提高,也就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设想

3.1 制订和修订计划的基本依据和方法 牢牢把握住制订计划的基本原理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理论提示,一般地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 自上而下的方法。2) 扩展方法。3) 混合方法。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在构建(修订)教学计划时,主要采用混合方法。在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时,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按单个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之间表现出先后顺序的关系;课程内容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组织,体现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而在构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结构体系时,主要采用扩展的方法,根据研究方向确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所以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知识结构树、能力培养途径和课堂教学环节几个部分构成。[1]

3.2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具体内容

3.2.1 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修订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养目标中:“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社会需求的符合,使专业教学过程能够完成学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达到学生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首先,面对国家提出“弘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要求,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她还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杨民族精神的责任,因此,传承民族体育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专业的首要目标。其次,本专业在原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在“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

关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从学制角度分析,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应该区别于中专、大专的教育培养定位,因此,称做“高级”不为过,当然,就目前的培养体系是否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级”,“高级”的标准问题还值得商榷,但是“高级”定位有它的合理性,即使不贯以这样的称谓,至少也应该突出这样一种理念,但是,针对目前实际生源情况和课程设置难度,对“科研”方面的“高级”要求适当回避更具有可行性。增加“复合”的限定是适应社会对新世纪人才要求的趋势,所以,我们建议增加“复合”的规格,同时,还存在“复合”的界定,是跨学科的大复合还是本学科不同专业的小复合呢?从学科的特性角度看,“专门”的特色绝对不可丢,否则将失去办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其各专业的必要,所以我们主张首先是本学科的复合,然后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因此,这里的复合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复合为基础,在学有所能的前提下,放宽复合范围。

综上所述,计划修订后的基本表述为“本专业培养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精神的,能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中从事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等(原“科研”方面建议在研究生中体现,本科教育现状似乎还不足以现实)以及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3.2.2 对课程结构体系修订的设想 根据宏观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导,1) 在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点,“保持和加强运动技术的专、精”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的要求下,对现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本学课课程种类扩充,增加主干课程的学时夯实基础。2) 在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避免相互脱节和机械的重复的弊端,对专业必修课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公共课程如运动解剖、生理等进行合并精简为人体科学概论课程。3) 课程设置是一个科学构建学科的过程,应该杜绝和防止因制订人员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喜好而设课,也需要避免过分强调本校传统拳种特色而设立课程,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系统,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充分深入研究本学科的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整合优化,从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出发,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期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办出学科特点,民族特色。基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下,武术专业方向的相对成熟,以武术套路专业方向为例。

从知识角度审视,武术就本质而言是以攻防知识为本体的由身体操做和思维认知的两类知识,表现为技术和理论两大部分,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机构,不妨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从武术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体系,仅就攻防知识而言,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相应的内容,或者说都有自己的“武术”(技击),但是,中国武术以众多拳种为特征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可以说武术知识体系是由丰富多彩的拳种知识构成,从拳种产生过程、技法特点、锻炼功效、认知规律出发各拳种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联系,由此,可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武术知识体系(见图1)。按照“注意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教学计划改革制导思想,突出拳种课程化,课程分层体系化,最终完成武术的学科化是我们的基本思想。

从身体操作的技术层面试图做个尝试,按照:1) 功架类,如查拳、华拳等拳种择其一、二重点练习基本功架、基本功、基本技法、全面打好身体素质,这一类拳种适合对初学武术入门知识的掌握;2) 长击类,如劈挂、通臂、戳脚等,这类拳种突出在功架基础上的放长击远技法练习,作为入门以后的提高,突出了上肢臂背掌和下肢腿脚的技击技法,重点进一步开发人体“先求开展”的素质,特别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功效;3) 短打类,如番子、八极、南拳、形意等,这类拳术在开展基础上“后求紧凑”,突出上肢拳法、肘法等技法,作为长击技法的补充使的武术技术全面发展,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4) 象形类,如螳螂、鹰爪等,这类拳术增加学习情趣,突出特殊技法如螳螂拳对勾法的应用,鹰爪对爪的使用等;作为全面身体素质提高的有益补充;5) 圆柔类,如太极拳、八卦等,这类拳术更加注重内在文化思想的表达,内与外的统一,对思维、文化修养以及内脏功能的改善价值突出,体现出一种哲理高度的技击方法,使的中国武术技术从掌、拳、勾、爪、肩、肘、胯、膝、腿、足的部位使用与锻炼到打、拿、顶、撞、靠、踢、跌等技法的丰富与全面,从外在招势变化到内里劲意的贯通,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内外兼修兼用的全面整体性,也由此从技术层面,内在逻辑地搭起一个技术学科体系(表1),这本身就是贯彻教育教学“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

这里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当某一拳种课程化时,同一拳种之间的差异如何处理,怎样取舍?比如形意拳课程,同为形意拳山西、河南、北京等地域流派风格各异,甚至是明显不同,这就需要从学科角度对各个流派的形意拳进行共性提纯,搭建最为基本的知识基础,同时,考虑其原真性、普及性、科学性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对难以纳入课程主干内容的技术,通过选修课、课外训练等方式进行补充。其中课外训练是指本科期间,根据教师特长以及学生爱好和传统武术的特性,采取类似论文指导的导师负责制,一名导师不超出10名学生,“师徒传承”方式坚持2-3年的全面指导,不占用学校安排的正常课时,利用早操、假期、课余时间系统地专深地学习某一传统项目,但是,同样作为一门课程有相应的教学和评价体系等,其连续性、专门性,精深度超出课堂程度,以更大限度地向“专、精”方向发展专业技能,这是更加自主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技艺的要求和特色。

从学科角度,我们还有一个设想,即从众多拳种中高度提取和抽象出最具共性的技术内容,自下而上建立起一门公共基础技术课,作为技术体系的基础课程,称为基功课,具体方法是从传统武术各拳种的腰、腿、臂、桩功入手,归纳总结形成一个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这样更加完整地形成一个学科技术体系,当然,这个大体系的具体拳种可以置换,根据各地特色和具体情况,但是,由此形成的武术学科技术体系构架相对固定,以保证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

作为理论体系,首先,要与相应技术体系相配套,既在技术课程同时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拳种产生演变历史、健身修身理论、技击技法理论、教学训练理论等,其次,从下自上通过对各个拳种的抽象和归纳,提出共性的理论内容形成武术理论概论课程,这样与技术体系,共同构成武术学科的基本和主体知识体现,由此在横纵向衍生不断扩大和完善本学科体系。

3.2.3 对课程设置修订的具体建议 1) 在武术专业必修课中加大真正意义上的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特色的课程,理论课程如民族传统体育史、武术拳种史、传统武术典籍导览、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教学、训练概论、传统体育养生概论等,同时,浓缩现有人体科学和人文社会学课程并且尽可能站在本专业角度讲授。技术课程将原有的“专项训练”(改为专业训练课更为体现学科特点)按照本学科的技术体系安排相应课程,具体武术套路专业方向,按武术学科的技术体系设立拳种课程,如按表1所列内容设立一系列课程,其中,原专项也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其中,同时,根据不同拳种体系内容和难易程度安排必要的课时,总体上加大专业课时,至少保证每天1次专业技术课,“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增加与技术课程相配套的理论内容,其课时比例与技术课大致为2:1。2) 限制选修课中与专项训练重复内容部分合并到专业必修课,限制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开设非专业课中的其他拳种课程,特别是开设濒临失传的拳种技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武技项目以承担传承民族文化和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如中国的两翼通背、日本的武道、法国式拳击等。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专业课程互选的课时,以体现“复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跨大专业的复合。

教学计划的修订意义重大,从大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到本学科具体特点,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到学生基本素质,从计划制订和落实实施等都要做考虑,显然,我们的考虑肯定不够全面和成熟,但是,突破项目对我们学科的束缚,深刻思考本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探求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杨,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应该努力的方向,衷心祝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范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孝,潘洪军.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44.

第6篇

关键词:中、韩本土武技;武术;跆拳道;开展方略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5-0086-04

Abstract: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and logic analysis, it ma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Korean conditions of native feat in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ushu and Taekwondo,Such aspects as theStatus,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check. It believ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and draw on the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Korean in Taekwondo; make concordance teaching of Wushu andSanda; improve the teaching brief to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junior; perfect all kinds of agonisticSystem; provide Wushu in the enrollment; promote “Wushu Grade” inSchool.

Key words: Chinese and Korean conditions of native feat; Wushu; Taekwondo; program

我国的本土武技是中国武术,中国武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横亘千年历史传统,武术扎根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在历史的长河中跌宕起伏,伴随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韩国的本土武技是被韩国人称为国技的跆拳道。韩国的跆拳道运动全球推广的速度之快,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跆拳道运动自 1988年首次在汉城奥运会亮相,1992年通过官方渠道进入中国。短短十余年间,这项运动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开展。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主渠道,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基石。学校体育教育作为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平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韩两国本土武技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也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手段。为此,本研究以文献资料为线索,以中韩两国本土武技开展的现状为基础,突出纵向研究和综合考证,通过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韩两国学校体育中开展的本土武技――武术和跆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学校武术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总结我国学校武术的基本特点。通过调查走访韩国跆拳道教练和在北京高校中留学的50名韩国学生,了解韩国学校体育中跆拳道开展的相关内容。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藏书以及GOOGLE等搜索引擎对于本文相关的内容进行检索。

1.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就中韩两国的本土武技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方略等问题,通过电谈,对国内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韩国的龙仁大学、启明大学的相关专家进行访谈。

1.2.3问卷调查法

就本文涉及的相关问题设计问卷,采用专家评判法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n=10),内容效度为0.91,结构效度为0.90。问卷信度采用克龙巴赫分半信度检验,问卷的信度检验为0.83。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2003、SPSS11.5软件对采集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的收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中韩学校体育教育中本土武技的开展现状

2.1.1我国学校武术的开展现状

截止至2005年我国现有中小学在小学生两亿多人,大学生约2000多万,这个统计还不包括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等[1]。如果统而计之,这个数字应该占中国人口的较大比例。

应该给予肯定的是一个世纪以来武术发展的成就的确是成果斐然,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将具有‘封闭’、‘排它’性极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传遍了五大洲近100个国家;我们将一个充满十足民族文化特征的身体运动,改良为一个满足世界体育和奥林匹克要求的体育项目”[2]。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武术在国外普及开展时出现一些问题,正如王岗教授所提及的“我们只注重追求有多少国家成立了武术组织,但却很少关注这些武术组织的真正实力和对武术的需求”;“武术的发展是推介一种文化还是推介一项身体运动呢?是推介一个嫁接后的产品还是推介一种真实的具有个性的身体文化。”[2]。时至今日,武术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并不乐观,来自康戈武教授主持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在中小学开展得很不乐观,有70%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有些学校不仅没有增设武术教学内容,反而削减了武术以增加跆拳道等域外武技项目;学生主要通过武打影视片和武侠小说了解武术,受其影响学生心目中的武术与现实中的错位;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模糊,有42.6%和25.4%的学生认为跆拳道和拳击属于武术;学生习武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34.5%的学生不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75.0%的学生认为武术课可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武术课主要有一般的体育教师担任,所占比例达到70.8%,武术专业教师只占29.2%;各地普遍以《体育》(小学1-6年级)、《体育与健康》(中学7-9年级)为首选教材,县级学校的教材选用相对杂乱;已开课学校中教学内容以套路为主。学生感兴趣的武术项目套路、格斗和功法[3]。

作为学校体育的延伸课外武术组织的开展在我国主要是以业余体校和武术学校为主,应该说我国的武术学校发展的规模是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资料显示:全国各地建立的各种形式的武术馆校达13000余所,常年在武术馆校训练的青少年达100万之众[4]。但是如此大规模的武术学校和培训机构,主要面对的是专业学武对象。对于普通大众校学生来讲却不能作为社会资源进行补充,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近十年来,很多人把重心放在竞技武术的争金夺银上。中小学的武术比赛也是以高考加分为杠杆,推进竞技武术的发展。上海体育学院的学者经过调查后发现:“中小学武术‘竞技化’的成分很浓,一些学校领导明确表示学校开展武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育竞技武术的后备人才,和我们的少体校走了一个模式”[5]。国内外武术界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竞技武术的文化底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淡化,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5]。

武术的合理定位是建国后一直困扰着学校武术开展的因素之一,因为一段时期内,武术的开展限制了许多与技击相关的内容以套路形式开展,并将武术定位于“中国古代的自由体操或艺术体操”[6]。由于“多年来我们从理论上一直没有有效的区分开竞技武术与学校武术的差异,实践上也多以武术训练法代替武术教学,形成了‘基本功――规范化套路’的教学模式[7]”。竞技武术的表现形式对动作的规范性要求极高,学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很难准确地掌握,这也是学生感到武术枯燥的主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武术真正成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必修课是我们首先要努力的目标,目前北京等地正准备实行这一举措,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武术课程的改革和设置等问题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1.2 韩国跆拳道开展现状

在教育上韩国跆拳道的开展情况应该是较为成功的,韩国学生从小便开始学习跆拳道(一般从五岁开始接受跆拳道训练),这一举措的成功已经被事实有力的证明。跆拳道在韩国也是作为学校体育中的必修课进行推广的,在韩国每年由数量繁多的大大小的跆拳道比赛和表演。根据张继生的研究数据显示:“韩国人特别重视通过跆拳道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在韩国大约有90%以上的大中小学开设跆拳道课程。韩国全国范围内正式注册的道馆有8041个,加上未注册的共有9500多个(截止至2005年)”[8]。这个庞大的跆拳道习练组织中的大多数与学校建立联系,而且距各个大中小学距离较近,可谓是遍地开花,为课外跆拳道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这些道馆为学员提供了多种娱乐方式,如游戏、图书、玩具和水等等。韩国的跆拳道馆经过考核可以取得不同程序的颁发段位和级别证书,学员通过一定的级别考试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证书,这对处于求知欲较强的学员和刚刚加入的学员来讲是一个极大的肯定和鼓励,这样的举措促使在韩国几乎所有的学生放学后会到跆拳道道馆学习,这对韩国学校体育中跆拳道运动的开展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学员在道馆的出勤和学习可以纳入学校跆拳道考核和升级时的参考。韩国跆拳道的考核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学生成绩的考核通过综合学生在学校学习锻炼、道馆学习锻炼以及竞赛成绩和名次来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技术水平的。可谓是实现了课内外教学一体化。

另外,韩国政府和学校对于参加跆拳道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如:各个学校在跆拳道考核中对于每个项目每个学期都设有奖学金;成绩优异的可以选拔到上一级的运动队进行深造;具体策略有以下几点[8]:第一,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同学可以免试录取至重点学校(全国中学生品势比赛前三名、竞技比赛前六名的同学);第二,国家对于专业技术突出的学生,给予去各处表演的机会并每年发放一定数额的资金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外推广跆拳道;第三,对于曾经被派出国进行表演的优秀选手,提供聘任机会担任跆拳道教练,政府资助经费;第四,对于曾经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和培养出世界冠军的教练,提供机会在高校担任跆拳道教练或教授,并且由政府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

韩国政府和人民对于跆拳道的推广都是非常支持的,他们认为跆拳道是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政府中从总理到政府官员都基本学习过跆拳道,懂得一些跆拳道的技术和精神。在跆拳道的推广过程中,韩国政府、商业机构和民间组织运用了包括影视、音像制品、网站这些大众传媒手段,跆拳道用品销售等商业传播手段,以及跆拳道俱乐部等人际推广模式在内的多种手段。这些渠道的整合,使跆拳道从客观上成为一个综合的文化载体,同时也是韩国国家文化资源的重要品牌。

2.2中韩学校体育教育中本土武技的发展方略比较

2.2.1中韩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对于本土武技的要求比较

我国学校武术教学大纲从建国后至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武术内容做了多次的修订,现行的教学大纲是2001年颁布的学生体育健康标准中的对于武术教学内容的规定。由于种种原因本研究中所涉猎韩国跆拳道教学大纲是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检索提炼而成。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韩国学校体育中的教学大纲关于跆拳道教学的内容是比较严格和具体的,对于跆拳道必修的规定是我们学校武术所不能比拟的。

通过对比发现我国现有武术教学大纲的优点是内容丰富,缺点是对于武术的本质中体现的防身自卫的搏击内容涉猎较少,套路繁多不便记忆。韩国的跆拳道教学大纲优点是内容明确具体,主管部门规定必修学习。

2.2.2中韩现行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本土武技考核评价要求比较

通过对中韩两国的两所普通高校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本土武技的考核内容进行比较见(表2)

通过对两所高校的跆拳道和武术课程的考核内容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学校武术的开展存在打、练分离的现象,这与我国竞技武术的推广是一致的,打练分离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学习武术套路课过程中搏击的内容部分需求不能够得到满足,而学生学习散打课的时候对于传统武术的韵味难以体现。而韩国高校的跆拳道却能够做到把品势和竞技统一结合,综合评价。另外,通过考核内容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韩国学校体育中对于学生的考核要求非常严格,而且标准的制定也非常高。这对学生平时的训练与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2.2.3中韩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教授本土武技的师资岗位要求对比

体育教师是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主导者和实施者,指导实施训练的基础是蕴藏大脑中的知识,因此教练员的知识及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课程的走向和效果。中韩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中教授本土武技的师资岗位要求对比见(表3)。

通过表3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韩国的大学跆拳道教师的岗位要求较为苛刻,这为跆拳道课的教学过程把握无疑是起着积极的意义的。而我国由于学校数量众多,武术项目的师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说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教师本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过程的把握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2.4中韩学校体育教育中本土武技课学生的服装及礼仪要求对比

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道德形成的支柱,也是传统文化的提下,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称谓。

通过表4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韩国跆拳道课程中对于服装和礼节的要求都有着具体的规定,而且要求严格,我们的武术课教学恰恰在礼仪和服装的要求上要明显滞后。

2.3中韩本土武技对青少年的影响比较

2.3.1中国本土武技对青少年的影响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随着体育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体育教学体制已实现了从“三基教育”、“素质教育”向“健康教育”的转变,武术运动作为学校体育中的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历经千年的沧桑,武术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决定了武术教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是因为武术的复杂性我们至今还没有整合出真正适合在学校中推广的技术理论体系,武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文以泽心,武以观德”,武术的练习过程是长期而艰苦的,正是因为如此,武术在学校中的推广与普及遇到了种种障碍,我们的学生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坚持长久,得到的感言都是武术太博大精深了。根据调查43%的武术教师认为武术在培养青少年礼仪、社会适应、身体素质等方面难以达到预想的目标,37.5%的学生不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73.0%的学生认为武术课可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学校武术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的。

2.3.2 韩国本土武技对青少年的影响

韩国本土武技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跆拳道精神对青少年的影响,这种心理状态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如:在古代跆拳道的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事友以信、临阵无退、杀身有择”为主的忠孝爱国精神。现代跆拳道的精神与体育的精神是相互交融的,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即: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具体释义如下:礼仪(义):指礼节和仪式,也指崇礼行义。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互相尊重,培养友爱、正义、谦虚的精神。廉耻:指廉洁的操守和羞耻的感觉。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分辨是非,有羞耻之心,努力使自己成为正直和道德高尚的人。忍耐:是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其表现出来。忍耐是用来克服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所遇到困难的秘诀,只有忍耐才能超越自己。克己:是指克制自己的私心,对自己要求严格。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自我控制,排除不良情绪和私心杂念。百折不屈:指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要求跆拳道练习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挫折、困难面前不退缩、不轻易放弃[9]。回顾跆拳道在国际范围的推广,跆拳道的精神也是现代青少年所需要磨练的,这正好符合时展的需要。由此可见,跆拳道精神的推广也为跆拳道项目本身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韩国采用从小抓起,必修课的形式进行本土的跆拳道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学校教学与跆拳道馆的有机结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严把教学质量环节,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综合激励作用对学生的跆拳道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在教师岗位要求上要求严格,严把教学过程关,对教师提供了先进的设备和优质的环境,这为跆拳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后盾,在国内较好的普及开展了跆拳道运动。

我国的学校武术开展的前景不容乐观,套路与散打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政府缺乏对于学校武术教学的硬性规定[10]。学校武术的教学过程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武术教学大纲的制定应适应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求,对于武术课程学习的服装和礼仪方面应有严格的、统一的规定。

3.2 建 议

借鉴韩国经验,政府部门必须对武术的传承要有硬性的规定,提高本土武技的重视程度,在国内实行武术课程大、中、小学生必修制;尽快整合套路和散打的教学内容,实现有机结合弥补武术套路和散打的打练分途现象;明确界定学校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教学内容,尽快开发出一套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武术教学大纲和教材,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实用,体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在管理上,对于学校武术的发展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有硬性的规定,国家要评选一批以武术为特色的学校和训练基地;构建不同形式的竞赛制度;试点武术为各级升学考试内容;在各级学校中实施“武术段位制”;在高等院校建立高水平武术运动队、武术协会、武术俱乐部等,以会员制的形式开展多种武术活动。

参考文献:

[1] 蔡仲林. 试论学校武术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3-4.

[2] 王岗.中国武术:20世纪的传统流失与当代的回归及振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9):1157-1159

[3] 康戈武,洪浩.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3):82-85.

[4] 王智慧.传统学武程序与现实教武现象悖论探析[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7(4):86-88.

[5] 马剑,邱丕相.对武术实存的评析与反思[J].体育科学,2007,(5):92-93.

[6] 毛伯浩.武术的表演和竞技[J].新体育,1995,(24):10-11.

[7] 邱丕相.“温总理,你会武术吗?”引发的思考[J]. 武术科学,2004,(2):1-2.

[8] 张继生,等.韩国学校跆拳道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3):71-73.

第7篇

摘要 武术教师队伍建设、武术教材体系建设、武术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发挥学生武术社团组织的作用,是推动普通高校武术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武术文化 途径 方法

目前,我国多数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不仅开设篮、排、足三大球为代表的竞技体育项目,健身操、体育舞蹈、轮滑等项目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学生参与。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武术课程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本文旨在对如何提高普通高校武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推动校园武术文化建设做一探讨。

一、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制约我国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从体育专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看,武术专业属于单独招生范围,学生的特点是专业技术水平较高、文化基础较欠缺、缺乏对传统武术运动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教学中,不能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因材施教,大大降低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近年来,我国高校为优化教师队伍,人才引进普遍采用高学历制度,进一步造成了专业武术教师匮乏的状况。从事武术教学的非武术专业教师专业水平、业务素质、科研能力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武术的要求。

提高武术教师的理论水平,是改善高校武术教学软环境的必要措施。通过专业人才引进,改善高校武术师资队伍结构;发挥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校内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利用体育院校专业优势,进修培训、进修;建立高校武术教师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培养优秀武术教育人才。此外,对教师裁判工作给予政策扶植,既能满足高校教师服务社会工作的需要,也是加强武术教师队伍的有力措施。

二、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材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武术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目前,普通高校武术技术多以24式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等近现代创编的简化套路为主,理论教材严重匮乏。部分普通高校采用体育院校的普修武术教材,既不能适应课程的教学需要,又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传统武术了解和学习的兴趣。普通高校武术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理论保障。

普通高校武术教材的创编应专业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思想教育及武德教育高度和谐统一,适度增加武术传统文化基础理论;增强课本的趣味性,通过图文并茂和电子教材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整理传统武术套路,突出地方特色,创编校本教材,是传统武术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立体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武术课教改的重点

教学效果评价作为检验教学的一种手段,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武术课教学效果评价是系统、科学和全面地对学生武术学习能力和掌握武术技术情况的判断,其目的是促进武术教育改革,提高武术课教学的质量。

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集中在对动作技能方面的考核,忽视学生对武术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态度、情意表现等方面的评价。科学的武术教学评价包括阶段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三方面内容。

阶段性评价是学习成绩的横向评价,肯定成绩、寻找差距,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过程评价包括两个层面:对学生学习活动即时评价,具有及时性、针对性,达到不断督促和鼓励学生学习的效果;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的情感与意志的评价。过程评价应注重纵向评价,能使学生看到进步,增强学习信心。终结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从态度、思考、技能、知识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使得既重视知识技能又重情意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更加有利。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也是完善武术课教学评价体系的大胆尝试。

四、发挥学生武术社团组织的作用

高校武术协会是学生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业余学习与交流的兴趣组织。我国高校武术协会由学校的学生会或是武术爱好者筹建而成,组织管理相对松散,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学校应完善和发挥高校武术协会的功能作用,培养武术骨干,开展武术表演、竞赛、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在武术活动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并把武术活动与提高民族素质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制作宣传栏、定期组织武术知识讲座等,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知武、爱武、练武、比武的良好氛围,为弘扬武术文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总之,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武术课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充分发挥学生武术社团组织的作用,是推动普通高校武术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颜林.长春市普通高校公共武术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郑勤.关于发展高校武术教育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6.5(第25卷第3期).

[3] 秦志明等.论高校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9.2.

第8篇

论文摘要:我国正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但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体育缺少文化,就会后劲不足,难以强国。建立丰厚的适宜体育强国建设的体育文化土壤,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抉择。

许嘉璐说“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亡种”。当前国家体育文化建设滞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汹涌而至,一些严重背离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现象客观的存在着。打架斗殴、弄虚作假、滥用兴奋剂等种种不良行为和形形的腐朽思想侵蚀着体育的肌肤,在体育活动中滋生蔓延,将体育文化推得越来越远。北京奥运会我们得到了51枚金牌,运动员的拼搏和战绩可歌可泣,从金牌的数量上看,我们应该是名列前茅,算的上是一个体育大国。但我国是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就体育资源的分布而言与西方国际相差甚远。体育强国不仅是在竞技体育方面展示全面的进步,而且要使广大的人民群众融入到体育中来,增强他们的体育健身意识。要达到这一要求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整个国家体育文化的建设,包括体育文化的发展、推广和传播。

一、体育文化概念

体育文化,大而言之,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小而言之,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

二、文化建设对体育强国的重要意义

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会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一个体育强国必然要有自己丰富和独特的体育文化,在大众体育中,印度瑜伽、日本相扑等项目的文化魅力都已传播到全世界,而中国的体育文化还缺乏这样的影响力。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受政府主导、人的需要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推动。政府指导体育是让体育作为一种特有文化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民族的素质方面发挥着主导的作用。人们参与体育,主要是由于体育具有健身、娱乐、实现自身价值、丰富文化生活等作用。社会参与主要是感受到体育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回报。不同的价值取向构成了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并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一定条件下,促进体育的发展,是体育充满生机和活力。体育因其自身特性,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感召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对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体育文化建设的不足

我国现在正面临着体育文化的贫困。我国体育决策层目光更多的偏向竞技体育,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的向竞技体育偏斜,十分重视金牌归属,而对体育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在备战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提出“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两大。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奥运争光”被放在中心地位,在竞技体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政策倾斜、队伍建设、科研研究、竞赛制度、运动体制、发展导向等等方面,更是无不体现竞技体育重中之重的强势地位。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强国,不能仅仅看竞技水平,还要看大众体育的整体水平,即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中国整体国民的体制,尤其是青年人的体质在不断的下降。而重竞技轻群体的倾向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改变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单纯的追求着竞技体育成绩,直接导致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体育文化的落后将阻碍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体育文化建设

4.1体育文化融入到群众体育

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沟通民族间和国家间的相互交往,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是很落后的,总体上看我国群众体育,参加锻炼人数太少,运动强的低;体育场馆建设不足,人均场地太少,政府拨款不足,缺乏自我造血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体育文化融入到群众体育中来,加强群众体育建设,从思想上、精神上不断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同体育强国理想和体育精神的支柱。我国群众体育处在基础阶段,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只有将群众体育从滞后的状态中提升起来,才能使我国进入体育强国之列。 转贴于

4.2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继承

鲁迅说过“越是民族的文化,越属于世界。”我国体育文化要与世界接轨,在保存好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弘扬其优秀的精华,把传统体育中的包容和谐、互助友爱、自强不息、诚信礼让等思想发扬广大。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对中国体育产生了解和发生兴趣。通过各种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大力宣传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意义和实用价值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逐渐扩大其影响。中国加入WTO和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后,中国社会将更加的向社会开放。这时,在积极的引进和消化西方体育文化的同时,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剔除一些落后的、不合科学甚至是带有迷信色彩的体育活动。对我国的武术、围棋、毽球、风筝等特色鲜明,健身效果明显的传统体育项目要发扬,使其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武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竞技性,对其不断的改进创新,使其不仅走上奥运的舞台,更要走向世界。通过武术的交流使世界人民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文化,向世界推广一种独具魅力的中国武术文化。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融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推向世界,从而发展中国体育文化,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3国际交流,组织更多高水平的国际赛事

中国已与世界接轨,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运动赛事的国际化是时展的需要,中国已经打开了国门,走向世界,积极举办国际比赛,参与国际比赛,加强体育间的体育交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民族文化才能超越自己的局限。向世界敞开胸怀,积极接纳一切先进的体育文化,同时又将本国的体育文化的精华经过系统整理后向世界输出,融入到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之中,才能使中国体育文化增添活力,才能使中国民族日益强盛。

4.4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

学校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是体育的摇篮。将体育文化贯穿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就会更有效地发展中国民族体育,提高我国民族体育项目的知名度。传统体育要得到更大的发展,首先必须从学校抓起,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为了更好地加强武术教学,就必须从体育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上增加武术教学的比重,从师资的培养上加强对中小学武术教师的倾斜,同时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让中国传统体育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校园文化的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在此宗旨指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任海,王芳,赵卓,论体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J]中国体育科技,2010

[2]林顺治,从体育强国视角论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3

[3]沈国琴,关于学校体育强国若干问题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10;9

第9篇

关键词 武术 音乐 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Wushu Soundtrack, Constructing

Strong Wushu Cultural City of Baoding

ZHANG Mingqiang[1], ZHU Peilong[2], ZANG Shuo[1]

([1]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Hebei 071001;

[2]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 study Wushu soundtrack, pointing out that music can enhance connotation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appreciation of Wushu, beneficial to the Wushu practitioners to correctly grasp the Wushu technique, edify sentiment.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feasible. The article also summed up the principle, method for allocation of Wushu soundtrack,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ect. Some Wushu soundtrack works are successfully creat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Wushu workers carrying out Wushu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and fitness score, to provide services for the majority of Wushu enthusiasts and participants, further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aoding Wushu, consolidate the advantage of big Wushu city and strong cultural city.

Key words Wushu; music; culture

0 前言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内核和灵魂,决定其精彩程度。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技击,健身娱乐、修身养性等功效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定是武术大市,可谓底蕴深厚。中国武术素有“南拳北腿”之说,保定武术即是“北腿”的代表,我国130余个拳种中,有22个产生于保定。由于武术文化在保定的长期传播,尚武精神始终与城市的沿革相生相伴,塑造了独特的保定地域性格和人文风尚,武术也成为深受保定人民喜爱的一个体育项目。

然而,保定武术的发展载浮载沉。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审美要求的不断提升,单纯的武术演练逐渐显得单调,习武尚武的“武术人口”显著缩水,武术文化强音减弱,保定市在2012年河北省第七届青少年运动会武术比赛中仅获2枚金牌,名列第五,与武术大市、文化强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与此同时,武术配乐在我国一些大型节目表演中时有亮相,武术健身伴以悠扬的音乐不时可见,国家新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规定某些项目要配以适当的音乐,预示着武术的发展道路正在不断拓宽,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就武术配乐开展研究,旨在推动我市武术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增强我市武术实力,促进文化强市建设。

1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国内有关武术配乐的文献和理论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依据。(2)跨学科研究法:运用武术和音乐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对武术配乐进行综合研究。(3)探索性研究法:运用已获得的研究成果,探索、创作武术配乐作品。

2 分析与研究

2.1 武术配乐的意义和可行性分析

武术配乐是为武术演练伴以音乐,使武术和音乐相互融合、烘托,以增强武术演练的效果。

2.1.1 可以增强武术对内涵的表现,提高观赏性,有益于武术习练者正确把握武术技术,陶冶身心

武术与音乐融合,是武术演练的一种升华,可以更好地表达武术内在的含义,演绎武术的神韵,通过音乐的渲染使武术演练置身于所创造的意境中,赋予武术更加鲜活的表现力。同时,武术又为音乐提升了解释力,武术动作与音乐的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显得更加生动、丰满。

武术配乐可使习练者身心合一,正确把握武术技术的速度、节奏,融入正确的意境,发挥音乐陶冶性情的作用。配乐对于初级习练武术者可以有效地调动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1.2 武术配乐具有可行性

早在秦朝,军队打了胜仗,就有方阵军技操练配以乐师敲鼓吹号助兴,后有著名的公孙大娘舞剑等,都是曾经的武术和音乐相结合的例证。音乐的旋律、节奏可以使武术内在的神韵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武术有不同的动作姿势、速度、节奏,配以针对性风格、曲式结构、配器形式所形成的色彩、旋律、节奏的音乐,可以共同塑造出崭新而独特的武术形象。

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注定了武术的多元化发展,武术配乐也可以涵盖健身武术、武术表演和竞技武术等不同领域,不同需求决定着不同配乐的走向:中老年人健身配合节奏稍慢或比较舒缓的音乐,武术表演则根据音乐和要表现的主题配以不同的武术动作素材,武术比赛配乐则要与不同武术套路、运动员的风格和特点相得益彰,起到增强演练表现效果的功效,从而征服裁判、赢得观众。

2.2 武术配乐方法研究

以往的武术配乐受各种条件局限,大都只是凭个人的审美和经验,选用现成的音乐与既定的武术套路相配合。用这种简单方法编排演练出来的武术显得很呆板,甚至出现音乐和武术主题、风格、节奏不合的现象。即使有些尝试运用剪接、增加特效的手段,艺术性仍不高。至今除了24式太极拳以外,少有专门、成熟的武术配乐作品,相关研究少之又少,没有完善的理论、方法、模式可循。

音乐与武术的结合是把音乐的旋律、节奏与动作的技能、技巧、方位等巧妙地结合起来,把音乐的意境、情感与武术演练的意识、技术和技能融合共进。武术配乐的项目主要有:长拳、器械、太极、集体项目等。不同的武术套路都有各自独特的动作姿态、速度、节奏,如长拳的舒展大方、快速有力,南拳短刚顿挫,太极拳柔和缓慢,而武术配乐的快慢律动,配器的轻重薄满都可与之相融并行,通过恰当音乐曲式结构的烘托甚至强化了武术的起承转合、蓄势爆发。音乐素材选取直接关系到武术配乐的效果。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音乐素材取之不竭。必须针对不同武术套路的风格特点配以合适速度、节奏、旋律、曲式结构和配器的音乐。武术动作的节奏表现在动作的速度、力度和幅度等,音乐则借助节奏的快慢与强弱来表现感情和主题,要力求通过音乐的引领让习练者和观赏者置身于特定的技击意境,更好地体验和表现武术的内涵和技术。

此外,要编配好武术音乐,不仅需要对武术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有较好的音乐欣赏能力,甚至要学会挑选、制作音乐的技能。武术运动员和健身习练者的节奏感、音乐素养、审美观等也直接影响武术配乐的效果。只有武术演练与音乐达到高度统一,才能给人以深刻强烈的感染。

2.3 武术配乐作品研创

为使保定武术唱响河北省、走向全世界,我们集合了武术和音乐人士共同开展研究,依据上述对武术发展方向、自身规律和配乐原理、方法的研究基础,试验性创作了一些武术配乐作品。如我们为河北农业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和保定市武术队分别编配了集体项目、自选全术、自选剑术、太极拳和太极剑等配乐。

在编创过程中,我们根据各武术套路的律动,通过电脑音乐制作设备以及软件采样并测速,依照动作速度设置音乐拍数,在动作疾缓等变化上反复与运动员谋和,实现节奏和气势的吻合。根据编排的武术动作创作相对应的乐句,依据动作的刚柔变化配合音乐调式的大小,按照动作组合用时的长短决定小节数的多少,同时动作的编排、处理也依据乐句的音乐特性适当调整。根据整套武术动作的起承转合、难度动作的设置等形成的结构创作对应的乐段曲式结构。集体项目队形、造型、依次动作、同步动作、分组动作、多人动作等均须与乐段结构吻合。然后,针对不同动作的风格特点增添音效,如太极与自然浑然合一的大气声、流水声、宇宙声、气息运用声;长拳的风声、雷声、出拳击掌踢腿以及刺剑、开合扇声的声效等。这里要特别注意时间上的准确,声音动态比例与配乐的恰当。音乐运用什么乐器是决定武术内涵体现的重要因素,国乐中唢呐的大气奔放、笛子的灵活悠扬、古筝的拨音唯美、二胡的温婉凄怨、京胡嘹亮高亢等等都适宜与传统武术结合,再配以中国鼓、棒子、镲锣为节奏更显中国传统气势与神韵。此外,中西合璧的新民乐(NewFolk)、新世纪(NewAge)等世界与民族音乐融合的音乐风格,也可以为武术演绎增添了更丰富的表达形式。在武术配乐制作中,MIDI制作、音频制作是主要的技术手段。除了原创音乐作品,在版权许可的前提下也可使用已有的音乐作品,通过音频制作的截取片段作为素材,根据武术动作的需要重新安置乐句、乐段甚至片段,调整音乐的速度,甚至增加乐器、将不同的乐曲重组。

这些完成的配乐作品均为我市各代表队在河北省获得武术锦标赛和大学生武术比赛多个单项和集体项目冠亚军奖项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希望可以更多地为我市武术工作者开展武术竞赛、表演和健身配乐提供参考,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和参与者提供服务,促进我市武术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巩固武术大市、文化强市的优势。

规划研究项目:2013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 201302047

参考文献

[1] 周丽娟.关于武术套路演练配乐的若干思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

[2] 李华,郑勤.音乐在中国传统武术中的运用.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3] 董国兴,杨靖.武术套路动作编排中音乐的应用.美与时代,2007(12).

第10篇

【关键词】简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54-01

一、中国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一是关于中国传统体育的概念剖析。本文探讨的中国传统体育,主要是指在分散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社会环境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作指导,注重纲常伦理、追求内心平顺和谐,以传统武术、养生气功、民俗体育和传统智力性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族体育。中国传统体育之所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因为传统体育具有参与人数之多、跨越地域之广、社会影响之大、时间延续之长等特点,是包括汉民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在本民族居住地区内共同创造、形成、继承和延续的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凝聚了中华民族集体智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特征。

二是关于中国传统体育特征的剖析。国内学术界关于传统体育特征的研究有大量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采用的方法、研究的视角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例如:刘雪松在《论我国民族体育的特色及其发展》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传统性特点,因为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和地理环境不尽相同,使得在一定地域世代相传、沿袭的体育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传统性特点。胡小明在《体育人类学》一书中具体分析了中国传统体育不具有“竞争性”的原因,他认为虽然中国传统体育成百上千项,但是它们主要是依附于生产、生活、练兵、娱乐和礼教活动之中,没有形成具有独立形态和独立价值的体育形式,缺乏竞技性,与今天的奥林匹克竞技精神格格不入。此外熊志冲在《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一文中还总结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的特点。尽管结论不尽相同,但是对中国传统体育具有的民族性、传统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征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

二、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分析

中国传统体育是在各民族文化中孕育而来,深受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民族风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的宝贵资源,其悠久的历史中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1.具有明显的哲学思想烙印。古代中国,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发展丰富,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以儒、释、道、墨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丰富多彩。中国传统体育在作为一种在农耕文化状态下所孕育出来的体育活动形式,其形成和发展必然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气一元论”等思想元素在传统体育如气功、武术、太极等项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正是由于有传统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使得中国传统体育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博宏大的理论体系。

2.主要以追求健康保健为目的。中国传统经济具有分散、封闭、自给自足的特点,建立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追求和谐、稳定和与环境协调的生活方式,人们主要以“修身”、“养性”方式为主,与西方竞技体育色彩完全不同,人们主要是享受体育带来的娱乐、健康,进而达到保健长寿的目的。

第11篇

摘 要 运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探讨中国武术近一个世纪与奥林匹克的渊源,作为世界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曾一度傲立世界文化的巅峰,而今天面对世界体育的现代格局,我们的中国武术奥林匹克面前该如何抉择是我们民族必须深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武术 奥运 奥林匹克 国际化

中国武术历经历史沧桑随中华文化的坎坷沐风沥雨,曾经的豪迈早已被中国文化的传统厚厚包裹,面对今日之日趋盛行的世界体坛,这项承载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文化却尴尬的苦涩,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中两度与世界巅峰盛会奥品匹克的擦肩让国人心痛,虽然今天中国武术的国际化道路在逐渐拓宽,而融入奥运是十几亿人的文化梦想。

近代奥林匹克的崛起也不过百余年的时间,但依据欧美经济的特性随着西方强势经济的全球性扩张而不断得以提升和扩张,尤是近几十年随着以文化为载体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地球的时空仿佛在不断浓缩、人类的生存体系在不断融合――文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军事联盟化。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运动文化也随之而动:奥林匹克越来越成为全球不可回避的运动盛会,并毫无疑问的高居于现代人类运动形式之榜首,成为各民族竞相展示自己运动魅力与天赋的舞台,同时,也为各国家和地区显示其竞技实力创造了最好的机会。

一、中国武术的国际化进程

奥林匹克非某一国家、地区,某一种族、民族的运动专利。他在促进和平、友好、庆祝农业丰收反对侵略战争等之诞生渊源及近几十年来完善与发展的情况均昭示其属于世界各族人民,是全民族运动大集合、是世界各民族运动文化大集会、是世界民族文化大融合。因此他没有理由将任何一项达其标准的民族运动拒之门外,武术融入奥运也是理所当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的融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中国武术在1932年美国洛杉矶十届奥运会与奥林匹克的第一次接触直到现在2008的再次擦肩也正是对这一点的证实,跆拳道与柔道虽已入奥但也是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磨合。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武术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取得了国际化和世界性的显著成就,诞生于1984年的全国武术比赛应算是较早的全国规模的比赛,而随之13年后中国武术由国内进军国际――1987年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之锣在日本横滨敲响,此后中国武术一系列的国际化组织逐步建立、国际化赛式逐步展开:

目前国际武联已拥有100多个会员协会,并且协会的成员国和地区正在逐步增多,武术的国际赛式也逐步趋向更加规范和市场化。

1932年的第十届奥运会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首次接触,而后历史的战乱与建国后经济复苏的艰难使得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与传播遭遇了极大的冷漠,武术更是毫不例外。政治、经济、文化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是三位一体的:文化的传播以经济为载体受政治左右,同时文化对政治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建国初期的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的政治经济处于混沌状态,在那种情况下政治方面国家对武术无暇顾及,虽然期间在1960年和1974年曾先后以出访的形式走出国门,但真正把武术向世界推广是在80年代后期。在80年代后期如上所述一系列的国际组织的建立尤是国际武联的建立使国家以政府的形式把中国武术向全球推广、使中国功夫的魅力向世界各族人民展现。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通过类似的国际组织和国际赛式的展开使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地位提升,并使国际武联逐步得到了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认。期间,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播也对武术的全球化传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赛事活动及研讨活动使得各家门派竞相发展,如山西传统太极拳国际邀请赛、永年国际太极拳年会、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这一系列活动对武术的推广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一些有条件的人远赴海外传拳授艺对中国武术海外的推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就在这种官方与民间共同努力下通过二十多年的时间使中国武术向全球迅速推广、在国际上的影响与日俱增。然而,尽管如此中国武术与奥林匹克的亲密融合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中国武术本身国际化面临的文化转型

千百年来武术的传承一直沿袭技击的核心地位,不管其派系如何发展技法如何提高,质的本性未曾动摇。历代大家没有谁去追求其外形的漂亮、也没有那派宗师注重其动作的洒脱。而今天这一切都不同了,中国武术正在经历着文化转型,或说文化变迁问题。正如大家所见及所思,现在武术亦非昔日之“国术”,更非历史之“武艺”与“手搏”。渐进取代的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其实这也不难解释――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存在必须是以一定得社会条件为基础,社会环境的变化必须使相应条件下的文化存在发生变化,如笔者上述所提中国上个世纪初期的社会转型带动了一场巨大的文化变革。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广域国家,这也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构架基础,无论哪种民族传统文化都在社会变迁的带动下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如昔日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也只能是快马加鞭,而今天他早已被现代的交通方式冲淡的无影无踪,服饰方面,面对西装革履的流行也没有谁为失去昔日的宽袍大袖而伤感。从物质到精神各方面的传统文化都在或都早已发生了变化,并脱胎转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武术不能脱离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范畴,更不能拒绝文化转型的结构重建。其实,无论今天的竞技武术、大众武术的区别,还是套路与散手的分类也正在说明武术本身正经历着新的文化变迁。武术文化的变迁包括以下几方面(或历程);一、传统武术的转型,二、新型武术形态的创建,三、新型武术的完善与发展。

文化转型问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其转型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而其转型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注入过多的人为因素。如武术入奥问题其条件不成熟也在于武术的文化转型条件不充分。急功近利的做法会很容易导致中国武术的失范与浑沌,像武术入奥的形态问题上就反应这一点,武术以何种形式入奥曾是争论无果的问题,其原因就在于武术的文化转型条件不成熟。如果武术的转型条件成熟相应的新的武术形态自然会出现,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与完善后会以顺理成章的形式入奥,而再不会为以其何种形式入奥大费脑筋。

三、武术文化转型的国际化接轨

中国武术的文化转型已是必然,不可禁、不可挡。而我们所需要慎重的是其转型的形态的创建与构架,是选择散手是唯一的出路、还是套路才能体现中国武术的传统特点,竞技武术和大众武术哪种更有利于武术的发展、我们究竟应不应该借用西方体育的先进发展模式来规范武术的发展、面对西方体育文化对中国武术之传统的冲击将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

作为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我们要尽快融入到现代化的国际性文化中,学习西方文明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文化,把其合理的可吸取的文化因素导入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为我们传统文化的转型注入生机和活力,如引用西方的对运动研究的先进科技成果到武术中,使武术的运用能更大发挥人体潜能、武术技击能出现节能化的理想效果。在面临武术的文化转型时期、在对待武术的文化结构重建问题上我们对西方体育文化所做的是学习、引进、借鉴。中国文化不能甘当西方文化的复制品,武术不管做怎样的重构与转型一定不能抛弃原生性的文化之根。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外部的物质世界还要注意人的内心灵魂,灵魂的荒芜比自然的荒芜可怕得多,尤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荒芜。

参考文献:

[1] 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52.

[2] 张耀庭.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第12篇

[论文摘要]武术套路竞赛是一种相互交流和公平竞争的运动,在武术套路的运动训练中通过音乐来调节运动员的情绪,使之可随音乐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调查研究,旨在论述音乐与运动情绪的密切关系,从而引起从事武术套路运动相关人士的重视,为提高武术竞技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前言

武术套路竞赛今天已是一种相互交流和公平竞争的运动,在运动水平不相上下的激烈竞赛中,运动员的情绪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日常训练当中应有效地调节运动员的情绪,使其更出色地发挥技能水平。

如今武术套路运动已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武术套路的训练与比赛都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有经验表明:音乐因素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认知感官器官中,听觉获得的信息量最大,而音乐是最容易引起大脑反应的一种感官刺激。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音乐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情绪产生的影响,引起从事武术套路运动的人士对该研究的重视,为提高武术竞技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吉林体育学院武术套路专业学生25人、吉林省武术专业队12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5人,共52人进行抽样调查。(见表1)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任务及研究内容,查阅了1998~2000年的各类公开刊物发表的20余篇有关音乐与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情绪的文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2.调查问卷法。对吉林体育学院武术套路专业学生25人、吉林省武术专业队12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5人进行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2份,回收问卷52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96.2%。

3.数据统计法。根据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音乐和情绪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是通过声音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对人们的思想、情绪、生理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情绪是一种心理现象,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并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冲动性、外显性和多变性,是人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用音乐调节和控制运动员的情绪,对提高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和运动效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专家指出,音乐不仅影响人的心理状态,而且还能引起人体的一系列生理指标和生理过程发生变化,甚至能直接影响体育运动的全过程。

1.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事实证明,音乐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精神及行动。音乐心理学家认为,有律动节奏的音乐容易使人们兴奋;平缓的抒情音乐则使人们心情舒坦。可见,不同的旋律和节奏,对人们产生或兴奋或抑制作用。

2.音乐对人生理的影响。不同的音乐对人体是有着不同的刺激作用的。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中,可以改善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健康的活性物质。

(三)音乐对武术套路训练产生的影响

1.音乐在武术套路训练中对运动员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各抽取吉林体育学院25人、吉林省武术专业队12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5人,合计52人作为统计,从表2中可得知,在较快节奏音乐的伴奏下有78%的可以精力集中,有6%的产生情绪烦躁,有20%的产生疲劳和不安;在较慢音乐的伴奏下有42%的可以集中精力,30%的产生情绪烦躁,32%的产生疲劳和不安。因此,在武术套路训练中运用音乐来调节运动员的情绪是行之有效的。

不同旋律的音乐可对武术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使其各部分肌肉协调而有节奏的收缩,音乐将各种刺激传达到人脑,人脑又发出各种动作指令,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使人体的动与静、形与神、身与心交融。武术套路训练与音乐具有同步效应,不同动作的律动组合,可以展现武术套路训练与音乐的内在关系,追求最理想的内在同步效应,是人们在武术套路训练实践中所追求的目标。武术套路的节奏正是通过人体动作的自然形态和动作幅度及能量的增减要素等对比组合的。借助音乐的配合,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武术“精、气、神”的效果。

2.音乐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在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速度素质练习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运动员的速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套路完成的质量。速度训练时,要在激昂、欢快的音乐声中进行,还要适当地选择一些变速的音乐以调整和调动运动员的情绪。 转贴于

力量素质训练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它的练习可以在具有一定震撼力的打击乐声中进行,使运动员精神振奋。

耐力训练需要在自我克制,自我控制,自我鼓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在音乐的选择方面,要选择轻松愉快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以减轻和缓解疲劳。

灵活与柔韧素质练习可以放到一起,选用一些轻快活泼与舒缓刚劲的音乐交替变换演奏,以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热情,培养运动员的反应与机敏度。

3.音乐对运动员难度动作训练的影响。对于武术套路运动员难度动作的训练,许多运动员感到枯燥无味,这直接影响着训练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将运动员内在的激情充分调动起来。激情能激发人的上进心与斗志,调动人身与心的潜在能力,提高其活动效率。有实验证明,在训练中配乐与否对练习者有直接影响。同样的训练内容练习,在音乐的伴奏下运动员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注意力能集中于训练中,运动员会非常积极地投入到训练中去,从而促进训练任务的完成。可以说,音乐有助于使运动员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学习激情和愉悦的学习状态。

4.音乐对训练恢复的影响。武术套路训练和恢复,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两个重要方面,忽视任何一方都会严重影响成绩的提高。音乐不仅在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理想的休息和恢复的手段,在训练中产生运动性疲劳,合理的运用音乐加速运动疲劳的恢复,以提高训练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借助心理作用降低精神的紧张度,改善心理的压抑状态,有利于更快恢复消耗的神经能量。在音乐的调节下,通过大脑中枢对人体的调节,运动员的呼吸、血压、心率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分泌等都有相应的变化。对于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和脑电、肌电等也都会有影响。从运动心理学角度来看,音乐对人的情绪感染上具有一种较为直接的影响,运用音乐既可以减少运动员不必要的兴奋,又能引导他们产生良好的情绪,还能消除压抑和疲劳,使人精神焕发,从而促进恢复和提高训练效果

三、结束语

音乐与武术套路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训练中应广泛地、合理地,有目的地、恰当地运用音乐,充分满足武术套路运动员对音乐的心理需要,并结合项目特点以及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风格,进行有针对性的音乐理论培训,加强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文化与艺术修养,不断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自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欧美,刘劲松,李正中.浅析引用音乐在武术套路专修课中的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112-115.

[2]李萍.武术与音乐相结合的应用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9,(05):107-109.

[3]唐守彦,张旭.论武术套路运动员音乐节奏感的培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178-179.

[4]陈鹏生.论音乐与武术套路的融合[J].现代商贸工业,2009,(01):2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