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交媒体营销论文

社交媒体营销论文

时间:2023-01-23 01:30: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交媒体营销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交媒体营销论文

第1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交网络的应用时刻影响我们生活,企业利用社交网络来提升知名度与绩效都已达到一定的效果。本文在互联网社交网络这个大的发展背景下,回顾和总结相关的文献,探讨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对社交网络用户意愿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归纳了五个变量,分别是: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交互性、满意度、社会认同,分析这五个变量,然后提出促进营销信息传播的建议,得出研究结论。

关键词 : 社交网络;社交网络营销;营销信息;影响因素

1、定义概述

1.1 SNS的定义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3~1984)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就是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割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

社会性网络服务是一个平台,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的连接。例如利益共享、活动、背景或现实生活中的连一接。一个社会网络服务,包括表示每个用户(通常是一个配置文件)的社会联系和各种附加服务。大多数社会性网络服务是基于网络的在线社区服务,并提供用户在互联网互动的手段,如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

1.2 社交网络营销的定义

社交网络营销的核心是关系营销。通过社交网络这个服务平台来推广企业的产品和品牌以及其它的发展业务,社交的重点在于建立新关系,巩固老关系。其特点是:第一,直接面对消费群体,目标明确,可信度高,利于口碑宣传。第二,可以作为普遍宣传手段使用,也可以针对特定目标进行重点宣传。第三,直接掌握消费者的反馈信息,针对消费者需求及时对宣传战术和宣传方向进行调整。

2、发展现状概述

2.1 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及社交网络应用的发展,为消费者搜索与分享信息提供了重要手段。根据艾瑞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PC端社交服务月度覆盖人数为4.7亿人,同比增长10.7%,环比增长0.8%。在总体网民当中的渗透率为92.6%。社交网络平台人们注册身份的真实性,将线下的关系网复制到线上,利用这些关系网传播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对于任何想要吸引消费者的企业来说,了解社交网络变得极为重要。同时它也促进了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然而现在对于在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善,有待人们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的社交网络正在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社交网络在世界各地均有知名的网站分布,如欧美的Facebook、Bebo、Xing、Myspace,亚洲的Mixi、开心网、人人网等等。2013年,全球社交网络的普及率为17.3%,2014年将达到20.4%,社交网络的登陆人数多达全球互联网用户的三分之二,超过了电子邮件,成为全球第四大受欢迎的互联网服务。

社交网络逐渐成为网上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平台。在各大社交网站中还产生了一种类似现实的媒体,简称为社交媒体(Social-media)。这种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无不对整个网络信息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基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实时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社交网站在网络营销中的作用。

2.2 社交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社交网络以其普遍性、其用户的数量和信息的传播速度等特点成为互联网上发展迅速的一大网络平台。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社交网络营销。

社交网络营销的产生具有其必然性,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不断传播,使得社交网络成为信息交流的聚集地。因为社交的重点在于建立关系,任何用户之间都可能存在一张或大或小的关系网。而整个社交网络的强大关系网便能支持营销者们业务的发展。

目前,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用户的聚集地,在整个社区中聚集着互联网上大部分的用户。通过分析发现,在社交网络中他们是直接面对消费人群,并且人群集中、宣传直接、可信度高,相对于现实来说更有利。在社交网络中,营销者完全可以组织特殊人去对其进行重点和特定目标进行关注。

3、社交网络营销发展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在研读社交网络及社交网络营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社交网络环境下营销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1)社交网络用户联系时间不确定性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一大障碍,这使得信息的传播出现断续性,容易导致营销信息被淹没,传播过程过早终止。

(2)社交网络中信息的传播依赖于用户的个人喜好。虽然它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但受用户的选择而限制。

(3)社交网络营销信息的内容有没有趣,营销信息内容的专业性的强弱,都会影响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

(4)对于传播者而言,传播者口碑的好坏也会影响下一个传播者对信息的传播,所以这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才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扩散。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存在一些影响企业营销信息扩散的因素。所以要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利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营销,我们就需要解决社交网络用户传播信息的动机和影响社交网络用户对营销信息的传播意愿。

根据关系营销和在线消费者行为理论,本文以信任-承诺模型为核心,整合个人声望因素,建立面向社交平台用户的企业营销信息传播意愿模型,针对各大社交网站,研究用户传播企业营销信息的动机,并确定不同因素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程度,为营销者深入了解消费者传播信息的内在动机,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4、营销信息传播意愿的影响因素

4.1 感知有用性

感知有用性是指使用者感觉到使用一种特定的技术会增加工作绩效提高作业程度。1989年,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1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提出技术接受模型最初的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一个解释说明。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①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usefulness),反映一个人认为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对他工作业绩提高的程度;②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Davis(1989)认为感知有用性会影响技术使用者想要采用某项技术的意愿。

4.2 社会影响

社交网络用户在对营销信息传播的时候,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他会很在意他的亲朋好友、同事、上级的看法和意见。如果对其重要或是有一定影响的人,会促使用户把营销信息传播下去,传播时,会对社交网络用户产生影响,若社会影响越大,用户传播意愿越强,越能促使营销信息传播行为。

4.3 感知易用性

感知易用性被定义为使用者利用新系统、新技术需要努力的程度或者期望使用该系统的容易程度。这个变量在本论文中主要是指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方便程度。使用社交网络很方便,以百度贴吧为例,使用百度贴吧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他利用自己在搜索引擎领域的知名度与地位,通过关键字查找同道者,通过简短的文字就可以进行交流,而且在移动客户端都可以进行,所以用户的感知有用性越强,社交网络用户的传播意愿越强。

4.4 传播信息的交互性

所谓信息交互是指自然与社会各方面情报、资料、数据、技术知识的传递与交流活动。本论文将交互性定义通过互联网和网络技术,基于百贴吧使用者与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互动的程度。在百度贴吧上进行各个主题的相互讨论,可以通过在线发言、评论还有回复等方便地表达意见并与他人交流。百度贴吧使用者可以在线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互动沟通,使用者能够更加了解企业以及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和大众进行互动,借助社交网络这个平台,使消费者能够迅速锁定目标企业的商品信息,节省消费者的精力时间,降低获取信息的搜索成本,更能促进使用者积极传播营销信息的积极性,所以营销信息的交互性越强,社交网络传播信息的动机就越大。

4.5 满意度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顾客满意度反应的是顾客的一种心理状态。顾客的满意度,是指顾客对消费经历的满意程度。在本论文中满意度是指用户对他所使用的百度贴吧这个经历的满意程度。满意度的高低会影响使用者的传播意愿,从而影响对营销信息的传播行为。因此使用者对网站及传播的信息越满意,对信息的传播意愿就越强,对网站的归属感越强,传播频率就会增加,从而形成传播行为。

5、意见与建议

5.1 营销信息设计内容方面

为了达到社交网络用户的期望的体验,即满足社交网络用户对营销信息传播意愿,企业营销信息在内容上应简洁易懂的同时要保证内容对用户来说是有用的信息,保证信息的实用性、可靠性、权威性;以便能够提升用户的归属感,所以企业在设计营销信息时,可以以别出心裁的形式来表现信息的内容,比如微电影、图片、名人语录、音乐等等来表现。使用户在使用信息的时候会产生视觉与心理的享受与冲击,增加用户的粘性,使用户产生传播信息的动机,另外就是利用现当代的主题与焦点和结合流行元素创造出来的营销信息的内容更加贴近用户的心理感受,使用户的社会认同度增加,从而增加转化率。

5.2 营销信息的投放平台方面

企业在投放营销信息的时候要重视对社交网络平台的选择。口碑良好和用户活跃度高的社交网络平台对于企业的营销信息传播颇为有利,更加能促进用户对信息的传播。

5.3 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要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口碑,在平时的宣传当中,使企业与用户的粘度加深,一方面,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能够让用户为企业传播营销信息,增加社会认同、自豪感与归属感。总的来说,我们的对象是用户与客户,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与精神需求是追求的一个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蓓婧,侯伦. 消费者微博营销参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TAM和IDT模型[J].

[2] 刘建新,陈雪阳. 口碑传播的形成机理与口碑营销[J].2007

[3] 郭小钗,陈蓓蕾. 在线口碑效应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2009

[4] 陈小云. 消费者参与社交网络营销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商管理.2012

[5] 赵明媚,郭宇. 品牌忠诚度对企业的影响摭论[J].2010

[6] 张莹瑞,佐斌.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14

作者简介:

第2篇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比较对象的选取是对比中外顶级科技期刊网络传播效果的前提,为此本文设置了四个遴选原则:(1)同时拥有,即对比双方均有自己独立的网站,依托数刊联合网、主办单位网、学科信息网、数据库平台设立的期刊网页予以排除;(2)同一时期,即选取2014年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对应的网站;(3)同一领域,即参与对比的科技期刊所处的学科领域相同;(4)级别对等,即影响因子均处于同类期刊前列,国外期刊选取“JournalCitationReports(ScienceEdition)”影响因子在专业排名前5的科技期刊对应的网站,国内期刊选取“TheHighestInternationalImpactAcademicJournalsofChina(2014)”影响因子在专业排名前5的科技期刊对应的网站。通过筛选,最终梳理10种国际顶级期刊网站以及对应的国内10种顶级期刊网站作为本次的比较对象,详见表1。

二、对比维度分析

1.关于网络传播途径科技期刊除自办网站外,还可通过专业科技类网站、综合类门户网站、社交网络、移动终端无线网络等多种方式,传播科技信息,实现论文资源共享,提高本刊影响力。国外科技期刊比较注重开拓社交网络的应用,[9]如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期刊网站上就有Facebook社交入口链接、Nature期刊网站上有Blogs入口链接,用户可点击链接进入相关主题讨论。从单纯的新闻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传播优先顺序来看,国外科技期刊论文更倾向于借助媒体的优势进行内容公开,并依托媒体的社交网络工具实现与公众的互动;而国内的科技论文在选择网络传播方式时,更倾向于在作者自我控制力较强的微博、博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工具首先进行公开,获取广泛影响力后再转入新闻媒体的转播视野。移动终端阅读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经济的绿色阅读方式正受到期刊网站的青睐,Cell的导航条即具有Mobile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此下载移动客户端,ChineseMedicalJournal也支持iPad阅读功能,但总体上科技期刊网站支持移动终端阅读的比例较低。在论文新闻化方面,国外期刊如Science、Nature等除通过自己的官方网站科技新闻外,还定期向各大门户网站及各科技网站推送自己依据科技论文转化的科技新闻,而国内的期刊网站在这方面做得相对不够。近几年,国内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逐步联手构建最新科研成果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机制,实现多方共赢,但相对于国外多渠道的网络传播机制,目前国内的期刊与期刊、期刊与媒体、期刊与网络出版商的合作形式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为鼓励公众参与,国外期刊网站一般都设有论坛、群组、留言板等一系列的互动功能,公众参与度也较高,如在Nature的用户交流页面中,用户可以畅快地泡论坛,自如地添加标签,快捷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资料,而国内期刊网站的相关功能有摆设之嫌。

2.关于主页内容安排上述国内外顶级期刊网站主页均居中分布,网页布局总体分上、中、下三层:最上层大多放置反映期刊特色的logo与导航条;中间层是各功能分区,主要包括期刊介绍区、新闻公告区、检索浏览区、用户登录区、友情链接区及其他扩展功能,内容最为丰富;最下层主要是期刊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帮助等提示性栏目。在个性化要求日益突出的今天,上述三层之分也非严格限定,最上层有时也放置相对重要的信息,如广告条、重大公告等。国内顶级期刊网站中间功能区从左至右分两至三个竖条,具体内容排版由期刊根据自身特色设定,如ChinesePhysicsLetters期刊网站将通知公告放在左列,而JournalofMolecularCellBiology将事件公告放在右列。国内顶级期刊网站的当期文章目录与摘要占据整个网页的绝大部分,如ChineseChemicalLetters期刊网页几乎全是论文的简明目录,由于过多强调期刊网站主体功能容易导致其他相关功能的不足,布局略显单调、呆板,风格上也缺少国外期刊网站那种随和与自然。页面的底部区域,国内的科技期刊网站一般设有ICP备号、地址、邮编、联系方式等本土特色鲜明的信息,在设计上应当考虑增强网页内容的整体视觉效果、减少结尾部分的突兀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10个外国期刊网站中,Nature、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Biotechnology、NatureMaterials是同一出版机构下属的多种期刊,其主页布局风格十分相似,说明同一出版机构下属的各期刊倾向于采用相同的网站设计团队,而这种模式可大大降低网站的建设成本。

3.关于页面形式设计可视化图像比文字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借助视觉形式动力指引人们目光移动的顺序,[11]最快速、直接地向大众解读所要传达的主题信息。国内期刊网页在可视化程度上明显比国外期刊网页低,除期刊封面、广告位图外,整个网页中很少有其他图片,论文内容可视化更是不足,10个国内顶级科技期刊网页,只有NanoResearch期刊网站在数字刊目推介中配有相应的图片,以辅助理解论文内容。而国外期刊网页,图像占比率相当高,如Cell期刊网页充满各种图片,即便是通俗易懂的内容也倾向于用相应图片展示。从设计学的角度看,国外期刊网页的图片质量较高,如Science期刊网站将2014年11月14日的封面悬挂其上,把闪电与城市的大小比例无限放大,给人们展现一种非常规的视觉体验,整个城市被一层红色的浓雾笼罩,闪电从空中画出一道道痕迹,画面以红色系的冷色调给人一种警示、恐惧的效果,通过视觉语言有力地诠释出全球变暖对闪电活动的影响,见图1;而ChineseScienceBulletin期刊2014年11月的封面则以专业化极强的学术图片搭配红色的抽象背景,普通大众很难通过视觉语言解读封面故事,见图2。国外期刊网页除有图片外,还有音频和视频内容,如TheLancet期刊网站专门设有“Multime-dia”一栏,提供各种视频、音频;而对应的ChinesePhysicsLetters期刊网站几乎没有一幅图片,更不用说视频、音频。此外,也有国外期刊网页将大尺寸、高清晰的图像专门存放在相关链接中,如Science论文页面中有专门的“Viewlargerversion”链接,可点击查看高清图片,并可以教学幻灯片形式下载。

4.关于主体功能外的扩展服务与增值服务科技期刊网站的主要目的在于推介本刊的重要科技论文,由此衍生出诸多扩展服务与增值服务,如RSSFeeds、E-mailAlert、ProfitService等。国内期刊网页大多设有“订阅指南”,提供相关纸质本的订阅信息,很少有RSS链接;而国外期刊网站RSS订阅已成共性,订阅内容的分类方式也不尽相同,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期刊订阅内容分为JournalArticle、CASSection两类,Nature期刊有ScientificAmerican、NatureResearchJournals、NatureReviewsJournals、Na-turePublishingGroupJournals、NewsServices等多种类别。如今,期刊网站以E-mailAlert(电子期刊派发)方式可对自立身产品进行营销推荐,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地发送信息(如杂志的当期目录、摘要等),Na-ture邮件提醒服务细化了服务内容,依出版物A-Z字母索引,按用户的个性选择予以提供;而提供E-mailAlert服务的国内期刊网站只有ChineseMedicalJournal、ChinesePhysicsLetters、ChineseChemicalLetters三家。在期刊网站运营盈利方面,国内期刊网站盈利水平较低,大多处于无收入状态,而国外科技期刊网站的运营经验则较丰富,如NaturePublishingGroup为作者提供有偿英语语言编辑服务和黑白或彩色抽印本订购服务;Science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网页广告收入等。虽然“会员制”服务模式被国内外期刊网站普遍采用,但国内大多数期刊网站在实践层面较为肤浅,注册会员除阅读电子期刊外,很少能享受到其他特色服务;国外期刊网站的“会员制”服务,则较为全面,如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期刊网站除上述功能外,还为会员提供来自学会的教育、培训机会,给予项目基金资助,推送行业信息报告,组织就业指导培训,会员的求职信息等。

三、改进策略

1.增加科技期刊网络建设评价指标,促使期刊重视网络传播科技期刊的传统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选取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重要指标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将各期刊排序在相应学科下,作为期刊质量的衡量标准。近年来,又增加了基金论文比、地区分布数、他引率等修正指标,改进了期刊评价工作,每年均出台新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含核心版与扩展版),但该评价体系尚未引入科技期刊的网络建设因素。因此,可将期刊网络影响力作为单独的一项评价指标,并在期刊评价总指标体系下进行相应的赋权。一套融合了网络传播指标的评价体系,对期刊网站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激励各期刊加大网站建设投入,努力争取较高评分。而且,在当前发展“互联网+经济形态”的风口,“互联网+期刊”建设更应受到重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咨询和知识交易可通过科技期刊网站这一载体进行。

2.拓展科技期刊网络增值服务,树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在网络信息资源爆炸时代,科技期刊提供科技文献的目次、摘要、全文以及期刊介绍等信息的基本服务与科技信息自身价值的实现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也无法应对用户多层次、差异化、定制式的信息需求。期刊网站当务之急是要以科技期刊论文为核心开发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如在科技期刊网站设置用户交流社区、内容推介区、图书情报机构专家在线咨询、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模块等等,[12]通过树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在注重内容学术性的同时,也关注内容服务的高容量性、新颖性、时效性、趣味性,使用户拥有更多的选择的同时更愿跟踪了解学科最前沿信息,增加用户体验、提高互动效果,转优势为增值服务。期刊数据库,如知网、维普、万方等,可通过适当降低使用费用、降低集中式授权比例、灵活采用分散式授权方式、与信息分析单位合作,为用户提供除单纯论文下载外的情报分析信息。

3.发挥编辑的作用,提升期刊网站的管理运营能力科技期刊网络传播涉及网络科技新闻的传播、科技论文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移动终端电子期刊的传播等各种传播途径,每一种传播途径的开拓与维护都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3]前述科技期刊网站的内容组织与形式设计都需期刊编辑的积极参与,也对编辑各方面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先前是期刊编辑将内容进行选排后由网站设计公司进行线上传输,而今要求编辑对即将出版的论文进行筛选和推荐,并对重点论文进行精辟点评、概括及配图,这就要求编辑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明晰的新闻传播意识。此外,多样化的文章体裁、多指向的超链接等,要求编辑做好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层级结构关系。编辑个人的风格偏好将密切影响期刊网站相关模块甚至是整体的风格,其应当建立起与可视化图形图像设计者的密切联系,借用他人新颖的页面设计、契合的动静图像组合将严肃的科技期刊及其网站办得生动、活泼,实现协同管理。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大学生人际交往 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1

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微信(WeChat)――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借助手机客户端在90后大学生中迅速掀起热潮。2012年4月19日,微信推出微信朋友圈,意在将微信用户的个人好友在虚拟的平台上整合成为小型交际圈,通过个人状态的展示、分享和评论,达到朋友间交流的深化。微信朋友圈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私密的圈子,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影响。

一、微信朋友圈的特性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媒介终端的移动化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使用正深刻变革着媒介信息承载的状态与媒介信息流通的手段,而随即应运而生的新型移动社交平台,更以全新的互动方式改变着受众接受信息的形式与传播信息的方式。微信作为新型社交媒体的代表,具有自身特性:

1.“圈子”的私密性

基于Web技术的各类人际交往应用向手机领域延伸,针对智能手机的各个系统开发出了移动端口的应用,新型社交媒体也逐渐成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微信可以与手机通讯录、QQ好友相连,通过此“导入”微信通讯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熟人圈”的真实和私密性。与微博类似,微信朋友圈能够即时个人的心情,分享照片,查看与转发各种内容,而不同的是,朋友圈的评论仅为本人和评论者可见,评论者包含互为朋友的人,即三方互为好友。同时,个体会根据社会关系将不同的亲朋好友分入诸如“同学”、“同事”、“上司”、“家人”等不同的小交际圈中。可见,朋友圈拥有熟人社交网络和强关系链的特性,用户与用户之间熟悉程度高,它的设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用户同一交际圈中的个体不易受到另一交际圈中个体的干扰,进而保证了交往空间的私密性。

2.“圈子”的延展性

尽管微信主打的是熟人社交平台,通过熟人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深化彼此的人际关系,但随着微信版本的不断升级,“附近的人”、“摇一摇”和“漂流瓶”功能相继问世,构成陌生人社交的入口。“附近的人”功能依靠的是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位置定位服务,微信用户通过使用该功能,可以查找到用户周围1000米以内同样使用了微信定位服务的用户。“摇一摇”功能即通过摇晃手机数秒就能够匹配到同时段触发该功能的微信用户。“漂流瓶”功能: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的方式将需要传递的信息“装入漂流瓶中”扔入虚拟的大海,其他用户也能够在虚拟海洋中“打捞漂流瓶”读取瓶中信息,进而拥有成为“瓶友”的机会。这些功能设置和应用,一方面,迎合了90后大学生猎奇、求新的心理;另一方面,又从某种程度上延展了微信的朋友圈,使得陌生人介入了大学生的朋友圈。

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

1.朋友圈的相对真实性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敢于“自我暴露”

我学者李丽明在《人际交往学》中认为,人际交往的深度与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的程度有关,自我表露越真实,则反映出人际交往的程度越深入。自我表露即自我暴露,我国传播学者王怡红在《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中提到:“‘自我暴露’是一种实际的人际传播现象,无论人类使用的传播样式如何变化,人类的传播或交流始终保持着一个共存的关系,我不是与这个你、这个他人,就是与那个你,那个他人发生关联,并暴露出‘我是谁’的秘密” 。“在微信朋友圈中,信息虚拟和虚构成分的下降,体现了用户能够互相坦诚相对进行交往,让用户间的交往趋于真实,这样真实化的人际交往,加强了人际交往的深度。”90后大学生是乐于表现,善于表现自我的群体,他们在朋友圈状态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表露的过程。在虚拟与真实生活的交错中,大学生们敢于在属于自己的“熟人圈”里去“自我表露”,这种状态的呈现多是真实生活和互动的反映,同时这也反映出他们与好友间良好人际交往的程度。

2.朋友圈的延展性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形成一定“强关系”

有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量越多、用户与好友的互动情况越好,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1朋友圈的功能性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平等、开放、自由、同时私密度相对较高的环境,大学生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与朋友更便捷的互动。同时,朋友圈“微视频”的应用,使大学生间以更加生动和直观的方式进行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而社交能力的提高是增强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2通过“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功能和“扫一扫”等功能,社交圈子更加方便地被扩大,交往生活中的“强关系”网络也得以拓展,而不断扩大的社交圈子,使得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支持和疏导,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消极情绪。

3.朋友圈的实时性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更加有效率

朋友圈的实时性消除了时空维度的限制,有利于大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90后大学生正处心理发育成熟期,他们有对朋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需求,同时,又是缺乏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阶段。朋友圈一方面满足了他们交往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朋友圈状态的呈现和展示,化解了心理上渴望又怕尴尬的交往心理。交往的时效性越强,越能提高人际交往效率。对于年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爱好广泛,精力充沛,追求多种多样的人生体验,多数人会选择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而对于这群年轻人来说,追求人际交往的时效性可以为他们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时间,不仅使得信息的大范围快速传播变成现实,还使得信息的有效到达和回馈成为可能。

三、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

1.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的过分依赖易削弱人际交往能力

使用社交媒体的强度越高,意味着大学生用户花在线上的社会交往的时间越长,也就是说,线下的社会交往相对减少。根据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当线下的人际交流变为线上的网络交往,真实的社交生活被置换成虚拟的人际交流,人的幸福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通过新媒体的虚拟交往与现实中的人际互动是存在差距的。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交往可以摒弃各种现实条件对人际交往的约束,而现实的人际交往却要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如情境、习俗、规章制度、 身份、收入、性别、语言、表情等。虚拟的人际交往比现实的人际交往更便捷、更广泛、更自由、更平等,但如果大学生对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过分依赖,势必会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当有些大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中的日常人际交往时,便会对现实人际交往世界日渐疏远,而对网络虚拟状态下的人际交往过度依赖。然而,虚拟的人际交往方式并不能取代现实生活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地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仍需回归现实。

2.微信朋友圈的半开放性使得大学生面临安全隐患

尽管针对陌生人际交往,微信朋友圈也有其相应的隐私设置,但不同于人人网,朋友圈的隐私设置是半开放而非完全封闭的,陌生人能够访问用户的朋友圈并从中浏览到最近的10条朋友圈状态,以朋友的身份与其进行纯粹好友间的“人际交往”。微博的碎片化信息多侧重于媒体性质的公共信息,朋友圈则侧重于见闻、情感和个人照片等方面的个人信息,陌生人进入朋友圈后能够较为直观地获取到其中的真实信息。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朋友圈的信息对大学生群体实施诈骗。大学生在安全意识薄弱、警惕意识不高的情况下,很容易上当受骗。

3.缺乏监管的微信朋友圈易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商业化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对朋友圈兴起的微营销进行了关注,其中不乏有微信卖家诚信缺失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大部分用户在朋友圈中的状态基本为个人信息,微信团队对于朋友圈当中所的状态并没有采取主动的监管和引导,这就为一些微信朋友圈中的“熟人”商人提供了宣传的平台。“‘杀熟'是今天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语汇,意思是欺诈熟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欺诈熟人的现象可以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找到,但类似‘杀熟'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频率较高的、不断进入日常话语的社会事实。”这些微信卖家为进一步扩大获利面,可能会在原有微信好友的基础上盲目交往,从而牟取更多暴利。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缺乏甄别和判断,易盲目跟风,最终完全将个人微信及其朋友圈商业化。

综上所述,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大学生“暴露”个性形成一种人际“强关系”,过分依赖于朋友圈交往又能使大学生面临人际交往的困境。所以,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引导大学生确立健康的交往心理,营造和谐的朋友圈人际交往,加强“线上与线下”的联系,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参考文献

[1]宋江波,《微信朋友圈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6月

[2]尚婕,《从媒介技术的演变规律论社交媒体之“罪”》,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6月

第4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大数据;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前言

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数据”,大数据的产生不仅变革了信息技术,还为人们提供了有效方法,极深远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等各个生活领域,促使各个企业开始实行网络营销模式,开展网络营销业务,本文就这个方面开始探讨网络营销中应用大数据的措施。

一、大数据和网络营销

大数据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大量的数据,深层含义是使用现代化的先进计算机技术,处理非人力或常规处理技术所能处理的大量数据,传统处理技术很难处理这些大量的数据资源,因此导致资源利用率低,鉴于现代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时间的推移只会让这些数据以滚雪球的速度增长,资料显示,互联网每天产生的数据有40ZB,所以,现代网络营销中,依托大数据,很多企业往往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但数据处理技术却不成熟,难以处理大量的数据。但企业在进行业务工作时,统计各个环节、统计分析客户和市场数据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 怎样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大数据,对许多企业而言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而进行网络营销又离不开这些大数据,因此,做好计算机大数据处理技术十分重要。

二、大数据下的网络营销模式更新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新,网络营销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汇总大量的有用信息,创建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营销模型。大数据之下,网络营销若想长久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利用新技术不断摸索新方式。

(一)建立商品关联挖掘网络营销模式

商品关联挖掘营销是指在某种特殊联系的基础上将两种商品放在一起,进行营销推广,比如,美国的经典案例,啤酒和尿布,销售商将这两种商品放在一起销售,表面看起来这两种商品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却大有门道,许多美国妇女由于做家庭主妇非常忙,没有时间买尿布,所以往往让爱人下班时去买,将尿布和啤酒放在一起,人们在购买尿布时就会顺手买些啤酒,这就是尿布和啤酒之间的特殊联系。这种商品关联挖掘网络营销模式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探索商品之间的联系。

(二)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社会网络营销模式

使用社会数据进行网络营销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具体案例有利用QQ、微信等社交媒体,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广告,增加产品销量,比如,红米手机在QQ空间里广告,通过大量转发,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红米手机的销售量,甚至超出了售前预期销量,这就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社会网络营销模式的优秀案例。

(三)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营销

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用户行为分析营销模式意指通过记录和分析用户的上网数据,总结出用户的喜好和经济水平,筛选出有价值的潜在客户,对其制定一对一的营销计划。这种营销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目前基于这种营销模式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社交工具――云信,它可以依据消费者发出的产品评价和社交历史记录自动分析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程度,建立一个用户系统,为网络营销提供大量的、潜在的、有购买欲望的客户。

(四)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营销

网络营销模式中,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个性化推荐营销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模式,在目前的一些社交网络平台中,比如微信、微博、知乎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在自己的社交圈中随时随地自己喜欢的信息,利用大数据,销售者可以收集这些用户喜欢的信息,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利用快速的网络传播速度和目前庞大的社交群体,进行个性化的商品推荐,这种营销方式和用户行为分析营销方式有很大的相同点,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五)建立现代通信的大数据分析营销模式

现代通信数据分析营销模式的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淘宝中量子恒道统计,它主要有两种功能,一种是量子恒道网站统计,另一种是量子恒道店铺统计,网站统计主要是统计客户和第三方的一些数据和内容,比如网站访问量,全面监控数据变化,同时通过分析收集的互联网数据,归纳总结客户的网络使用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关的网络营销策略,量子恒道店铺统计通常是实时统计淘宝店铺在运营中产生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对店铺作出相应修改,吸引客户。

三、网络营销中应用大数据应注意的问题

以上是几种基于大数据基础的创新网络营销模式,利用大数据,网络营销可以实现无数种新型模式,但要达到高效利用大数据还需注意几下几点:第一,加强网站建设和运营管理,企业要进行网络营销首先是要建立一个公共网站平台,通过网站平台顾客可以对企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否给顾客留下好印象,使其对企业产品感兴趣就看网站建设如何,所以,加强网站建设非常重要,建立好网站后还要对其进行运营管理,维护好网站,实时更新资讯,吸引受众;第二,建设一支复合型网络营销人才队伍。成功的网络营销离不开好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是网络营销的基础,企业应重视人才吸收,培训现有人才,组间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网络营销人才队伍;第三,积极使用网络营销新手段。在现代社会,科技技术日新月异,企业要做好网络营销必须及时跟上时代潮流灵活使用网络营销新手段,比如利用最流行的通信软件推广企业品牌。

四、结束语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产生、更是加速了网络营销的发展,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手段相比,它依托网络平台,减少了广告宣传费用,不仅可以为企业减少成本投入,更是增加了利益收入。

参考文献:

[1]陈卓.基于大数据的中小企业网络营销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16,09:21-22.

[2]韩松洋.大数据时代政治网络营销的本质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02:88-91.

[3]张冠凤.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营销模式分析[J].现代商业,2014,32:59-60.

第5篇

关键词:微信;广告形式;建议

一、前言

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其中手机网民占比上升至95.1%,规模达6.95亿。手机不断挤占其他终端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的使用。移动互联网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移动互联网庞大用户规模为微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能。微信是一个免费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可以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也可使用“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等服务插件。作为2011年1月推出的APP,2016年便位于中国社交类APP年度排行榜榜首。同年年底,微信月活跃用户量达8.89亿人。有用户就有需求,有需求意味着市场的存在,微信用户量的快速上升及强大的平台支持使得众多企业开始利用其潜能来创造效益。微信成为广告的重要媒介,微信广告随之进入人们的生活。

二、微信的价值

微信作为目前热门的社交软件,给用户带来了良好体验,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微信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便开始寻求社交需求,而微信帮助人们实现这一需求。

2.微信为用户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自媒体时代,微信给了用户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朋友圈随时随地分享个人状态。

3.微信为生活提供便利,前文已经提及微信提供的众多服务,还有如话费充值、公共服务、酒店预订等,十分便利。

微信所具备的特点和功能促进用户量的快速增长,并且强硬的“出生背景”为其发展带来了契机。众所周知,微信由腾讯推出,腾讯本身具有庞大且稳定的用户群体,且用户具有一定的黏性,并且微信与QQ相互关联,这一定程度保障了微信的发展。

微信广告利用庞大的数据库为企业主实现广告的精准推送,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下文将梳理常见的微信广告形式。

三、微信广告的形式及特点

微信作为免费的通讯软件,需要寻求其他盈利模式来保证可持续发展,广告便是其中一种方式。下文将阐述常见的微信广告形式。

1.公众号广告

常见的公众号广告有两种类型,一是企业自己运营的官方公众号,像埃森哲等企业开设公众号,通过适时推送信息,避免消费者淡忘。这一类型比较自由,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弹性推出信息。但公众号的运营需要投入成本来维护,并且开设前期投入较高。二是广告主直接跟有价值的知名公众号联系,在其页面上推送广告。这一类型的广告使得广告主的预算直接跳过微信广告官方平台直接到达相关公众号,更为便捷。

2.腾讯新闻插件广告

微信在下载注册账号之后会推送腾讯新闻插件,这一插件在为用户推送新闻的同时,也在新闻的页面底端实时发送一些相关的广告,在广告的右侧明显注明“推广”字样,这一推广方式目前用户的接受程度较高,因此反感的投诉相对较少,具有良好的广告效果。

3.朋友圈信息流广告

信息流广告是随着社交媒体的盛行而出现的广告形式,最先是于2006年Facebook推出,一推出后便引起了各大社交媒体的关注。微信也于2015年1月21日早上在朋友圈推出第一条微信团队内部测试的广告,这便是朋友圈信息流广告的雏形。

朋友圈信息流广告根据用户的喜好和特点进行智能推广。信息流广告在以不打扰用户体验为前提,穿插在信息之中,标明“推广”字样。如果用户对广告内容不点赞、不评论,广告内容会在6小时内消失;用户也可以主动点击右上角的“不感兴趣”按钮直接关闭广告,不仅能实现精准营销,并且保证了用户体验。

4.其他广告形式

微信除了以上形式,还有其他广告形式,比如:(1)漂流瓶广告,漂流瓶广告是利用漂流瓶将企业推广信息写到漂流瓶后扔入海里,一旦用户捞起便实现了传播,这一广告形式对于企业来说几乎没有成本,不过转化率较低,且用户群体不确定,因此传播效果较差。(2)朋友圈链接广告,很多文章链接是某企业的软文或硬文推广,这一种广告形式成本较低,用户接受程度存在差异。不过好的文章依然能实现事半功倍,在朋友圈中引起病毒性传播。(3)文章打赏蹭微信广告。对于广告主来讲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打赏的文章质量较高则会给广告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但这一形式有些打球,规范和管制难度较大。

结语

本文总结了常见的广告形式及特点,为广告主提供了广告投放选项。微信广告互动性强,的成本和门槛相对较低,后期维护成本也不高,并且目前用户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性价比高,已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微信广告或成为腾讯的金库,为其带来巨额利润。本论文主要基于笔者的研究和观察,可能存在诸多不足,也需要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景_.微信的广告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

[2]周蕾.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J].东南传播,2012(01):21-23.

[3]李希.微信广告拉开朋友圈商业化大幕[J].中国电信业,2015(03):32-34.

第6篇

【关键词】精准广告;孤岛效应;数字时代

一、传统广告的发展瓶颈与精准广告的兴起

20世纪的著名广告人沃纳梅克说过: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被浪费的,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这是对大众广告投放模式弊端的最好注解。大众广告呈现给每一位受众的信息都是一致的,而广告受众的需求却各有不同。因此,这些高昂花费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

精准推送和广泛覆盖相结合才能达到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针对消费者的区域、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属性进行的市场细分仍无法实现精准推送。针对VIP客户的营销常常建立在精准的客户信息之上,但这种方式只针对小部分人群。可见大众传播时代的精准营销虽能解决“精准”的问题,却无法解决生产规模的问题。数据库营销在营销的“精准”之路上走出了更扎实的一步。但问题依然存在,以企业为主体的数据库是小规模而不经济的,此类数据库无疑是数据“孤岛”,同时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专业的开发和维护,真正应用数据库营销的企业非常有限。

要在精准投放的同时达到广泛覆盖,广告必须有庞大的数据系统的支持。在信息增长急剧加速、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精准广告应运而生,它利用数字采集、存储和分析技术预测用户的需求,并在恰当的时机将广告信息送达用户。广告传播不再将大众看作一个整体,而是将他们看作有着不同需求的个体。

二、精准广告研究概况

(一)精准广告研究的总体情况

在中国知网,以“精准广告”为篇名搜索,共有学术论文168篇,其中2008年、2011年及2014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这些研究多是从传播角度、营销角度进行,但是总体上看研究的深度不够、理论性不强(图1)。

学界对精准广告的研究可划分为两个阶段。2004年至2012年为精准广告研究的初始阶段,研究内容上多是介绍性的,围绕着精准广告的特征与具体应用方式等问题。成英玲等(2008)提出精准广告不仅给广告主带来更满意的效益,也给顾客创造了个性化的沟通体验。侯大银(2009)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精准广告更加受到广告主、广告商和广告者的重视。沈维梅(2010)分析了网络精准广告的现状,并针对网络精准广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陈晓红(2012)提出基于搜索引擎用户数据库的广告投放,将通过组合运用被搜索关键词、IP地址与IP地址区域更加隐蔽地、有效地提高广告投放的精准度。

2013年至今为精准广告业研究的逐步深入阶段。研究数量趋于平稳,从产业链、营销方式、传播方式等多角度探讨了精准广告,研究呈现逐渐深入之势。张辉锋等(2013)提出精准广告对整个广告业形成一种理念颠覆,广告的运作从以媒体为中心转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从创意驱动转向创意、技术共同驱动,同时广告传播的边际在趋于消融。刘英贵等(2013)在《新媒体传播中精准广告的营销方式研究》一文中将精准广告分为cookie跟踪式的精准投放和跨平台的微博精准营销两种模式,同时指出目前精准广告投放的滞后性和受众隐私安全的隐忧。倪宁等(2014)通过精准广告的实现过程,提出要确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广告传播策略。李晓霞等(2015)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对精准广告传播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精准广告传播策略。曹军波(2015)提出精准广告的自动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鞠宏磊等(2015)提出大数据精准营销从核心要素、产业流程、生产关系等方面重构了广告产业。

(二)目前精准广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界定问题

学者对于精准广告的定义主要基于当前的精准广告实践。鞠宏磊等(2015)认为“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广告指的是依托互联网广告网络(Ad Network)以及广告交易平台(Ad Exchange),应用大数据信息检索、受众定向及数据挖掘等技术对目标消费者数据进行实时抓取与分析,针对消费者个性化特征和需求而推送具有高度相关性商业信息的传播与沟通方式”。精准广告的概念符合目前精准广告发展的实际,却不具有更大的外延空间。此外,在不同论文中,精准广告的概念名称也有差异,多数称“精准广告”,也有的称“网络精准广告”、“大数据精准广告”等。而这些论文并没有对此做出学术性的解释,这反映了学界对精准广告的认识不清。

2、研究方法问题

在目前对精准广告的研究中,研究方法不当是一个突出问题。学术研究通常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在目前的精准广告研究中,遵循这一思路的并不多。一方面,在理论本身的研究中,不遵循规范的思路使研究深度不够,研究结论流于空泛;解释性的结论偏多,理论的创建和深化难以实现。另一方面,缺乏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此外,对于定量方法的忽视,也使理论建设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3、理论体系问题

目前,精准广告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其概念、特征以及发展趋势上,对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精准广告在整个广告、营销活动中的位置、与其他营销方式的关系以及精准广告与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结合的研究比较欠缺。跳出广告自身局限,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视域看精准广告及其带来的新现象、新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来说,精准广告研究目前还处在理论体系的建设中。

4、研究存在的认识误区

首先,一些研究者过分强调精准和数据的重要性,夸大了精准广告的作用。数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数据背后的信息挖掘,并以此制定适当的广告策略。从传播理论角度看,这是魔弹论思想带来的认识误区。魔弹论产生在电视、报纸控制了信息渠道的大众传播时代,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挡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人们的行动。如今,传统媒体的受众已经转变成主宰信息的用户。没有哪一种传播方式能使他们中弹即倒。

其次,对精准广告的研究言必及互动。实际上,研究者们所指的互动只是用户点击广告链接、浏览广告页面这些反馈行为。这种反馈式的信息传递不是精准广告所独有的,当然也不能算作精准广告的特征之一。真正的互动是用户能够自己调度感兴趣的信息,并参与到广告的流程当中,这在目前的广告应用中还未实现。我们期待,在更成熟的技术条件下,互动会成为精准广告的一大亮点而非特征。

三、精准广告的特征

(一)精准锁定需求

精准广告的精准体现在对潜在顾客的消费需求的把握上。大数据时代,企业通过消费者在网络世界的行为直接锁定其需求,而不是主要通过年龄、性别等统计属性来推断其需求。因此,在精准广告的世界里,广告主更关心的是潜在顾客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潜在顾客本身。

精准的需求定位,使广告主可以针对性地投放广告信息,实施营销活动。这就能够有效提高广告投放的效率,以及整个广告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广告的接收者来说,定向的广告信息也为他们选择商品和服务提供了便利,因为这些信息是他们需要的。

(二)广泛覆盖

数据库营销是一种精准化的营销方式,却不能为广大的广告主和网络用户所用。因为企业间的各种数据库是分隔的,这使得同一个用户的消费需求信息只能被一家或几家公司使用。这种信息孤岛效应是进一步实现精准投放的阻碍,其存在使消费需求信息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企业也难以利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扩展市场。

精准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减信息孤岛问题,因为它建立在更大的用户行为数据基础之上。百度、谷歌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握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可以为各行各业的广告主广告业务,实现精准投放。目前,网络广告的DMP(数据管理平台)仅限于自身数据,尽管这些平台掌握的数据量已经非常惊人,但在覆盖范围上仍然有很大空间。要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还有赖数字围墙的打破和基础网络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让消费者需求信息在整个网络共享,让更多人方便、快捷地进入网络世界。

(三)长尾市场繁荣

长尾市场是长期存在的,只是进入网络时代,长尾需求才逐渐得到重视。因为当信息几乎无需成本就能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长尾市场才具有盈利的可能性。精准广告推动了广告行业自身的长尾发展。首先,它针对单个用户的需求定向投放;其次,它能为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广告投放方案。精准广告将人、企业的需求聚合起来形成价值,这在大众传媒时代是难以实现的。

广告长尾市场的发展又推动了产品长尾市场的发展。在传统媒体时代,市场总是被少量的大热产品所掌握。个性化的、小众的需求则被淹没在大热产品的浪潮中。如今,小众产品的市场空间得到释放,电子商务的大热就是例证。长尾市场的繁荣归功于精准广告,从更本质上来说归功于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精准广告也是这一信息传播方式变革的产物,它通过广告促进了各行各业的长尾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长尾和热门共同繁荣的局面。

(四)信息告知功能的回归

广告自诞生之日起,其功能随着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变迁。从告知到劝服,再到诱导,每一种功能都与传播媒介的特息相关。网络时代,广告的核心功能仍是信息传递。

精准广告形式多样,但都离不开网络技术。无论是搜索引擎广告,还是社交网络广告、网页推送、电子商务平台的推荐都常用文字链接来告知关于商品的信息。这种信息告知方式和最初的广告形式相似。只是信息的载体,从店面招牌,实物标志变成了网络;广告活动的中心从企业和产品变成了消费者。从传播的角度来说,信息告知是广告最本质的功能,精准广告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告知功能的回归和升华。

(五)广告与其他营销手段间的边界逐渐模糊

在传统媒体时代,广告与人员推广、促销、公关等营销手段的分界清晰。但在网络时代,尤其是在精准广告中,不同营销手段间的边界难以区隔。精准广告信息同时也可能是促销信息、人员推广;而且,在点击转化率和购买转化率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广告与其他营销手段间边界的模糊使经典的营销理论和广告理论难以很好地指导当前的广告实践。广告的研究者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理解广告及精准广告的本质,进一步界定和划分广告和营销组合的相关概念。在实践领域,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更青睐精准广告,更注重广告对当前的关注度和销售量的影响。

四、精准广告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问题

总体来说,精准广告会朝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目前,在网络广告投放中已经有程序化购买等自动化投放方式。自动化使广告的投放形式、投放时间、预算分配均更加灵活,提升广告投放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此外,场景化和平台化趋势也使精准广告更加高效。

(一)场景化趋势

场景是指人所处的环境,它包括时间、空间等客观要素,也包括情景、氛围等人的主观感知要素。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的适配。场景成为了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种核心要素。

现阶段的精准广告大多是根据个人的网上行为和注册信息等推动,这种推送一般具有滞后性,同时无法精确了解潜在顾客在何种情景下产生的需求,因此就无法对其性质进行深入了解,如需求是即时的还是延时的。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信息在错误的时机或场景被发送到用户手中。场景感知技术使精准广告能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情景推送给有信息需求的人。因此,更精准、高效的广告推送还有赖于场景的搭建,场景信息的感知和及时处理。

(二)平台化趋势

目前,在业界已经有了百度联盟程序化购买广告平台。这些巨头凭借自身的数据优势和技术力量将精准广告所需资源整合在自身的平台上。大平台为众多中小企业广告主省去了数据挖掘和分析的难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数据孤岛效应,使需求信息发挥更大的价值。因此,目前精准广告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大型网络平台。

平台不仅能提供有用数据,也能提供广告投放界面,还可以是广告业务的商。对于企业来说,在大型网络平台上投放精准广告,能获得更大范围的用户覆盖,同时可以利用平台的更多资源,多渠道传播品牌。

当然,由于广告业务的高效运作能为平台带来利润,各大平台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对于消费者和广告主来说,这种竞争能刺激平台提供更好的广告服务。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大平台之间的信息藩篱也会被消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信息孤岛效应。

(三)个人隐私问题及解决思路

网络时代,个人的喜好、生活习惯以及人际关系等信息都会成为企业关注的对象,这使很多人感到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何况人们还不知道企业将如何使用这些信息。

在数字时代,关于每个人的信息都是重要的资源,是创造财富的要素。要想改变现状,不妨把个人信息当做私有财产,它的主人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取收益,也可以知晓它们是如何在市场上流通和被使用的。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它能够解决社会生产对信息的需求,同时很大程度上消减人们对隐私问题的担忧。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如思想的转变、市场的规范和监管等等。其中会涉及到很多文化和道德问题,但从总体来看,这一解决思路是符合数字社会发展趋势的。

参考文献:

[1]鞠宏磊等.大数据精准广告的产业重构效应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8).

[2]成英玲、贾鲁平.Web2.0时代广告精准营销探析[J].新闻界,2008(1).

[3]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新闻记者,2015(3).

[4]侯大银.网络广告的精准时代[J].互联网周刊,2009(1).

[5]沈维梅.网络精准广告的发展及困惑[J].新闻界,2010(1).

[6]陈晓红.建立在搜索引擎用户数据库之上的精准广告投放[J].新闻传播,2012(6).

[7]张辉锋等.投放精准及理念转型――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广告的传播逻辑重构[J].当代传播,2013(6).

[8]刘英贵等.新媒体传播中精准广告的营销方式研究[J].当代传播,2013(4).

[9]倪宁等.大数据时代的精准广告及其传播策略―基于场域理论视角[J].现代传播,2014(2).

第7篇

本文从大数据的定义和特征出发,先分析传统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接着提出基于大数据的网站SEO优化、会员管理、媒体广告等营销模式,最后总结电商企业借助大数据的价值与功能,将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大数据;营销模式;电子商务营销模式;SEO

1965年英国科学家戈登•摩尔发现摩尔定律即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的电路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摩尔定律见证了电脑的数据处理能力从千字节到兆字节到千兆字节再到万亿字节的变迁。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急速跨入大数据时代。

1、“大数据”的定义和特征

在现代数字化世界,无论是运用科技进行沟通、学习和交流互动,只要我们运用科技活动,就会留下相应数字信息,这些就是数据,而且这些数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累积。大数据,由麦肯锡咨询公司最早提出,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如果我们将这些数据和企业内部的日常管理经营数据、供应链管理数据和消费者统计数据结合起来,就会得到大数据。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大数据的特征表现在数据大量化、形式多样化、分析快速化、意义价值化。数据大量化是保证大数据分析结果的重要前提;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构成了大数据的多样性;大数据的及时有效的快速分析并预测出准确的结果,是大数据有意义的前提;价值化是大数据的最终意义──获得洞察力和价值。

2、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营销模式是人们在营销过程中采取的不同方式方法。电子商务营销是网上营销的一种,是借助互联网完成一系列营销环节,达到营销目标的过程。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是在传统营销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和创新,是一种更高级的营销模式。目前,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电子邮件营销、论坛营销、博客营销、微信营销、口碑营销、病毒营销等。

2.1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优势。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商业观念,相比较传统商务而言,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2.2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不足之处。

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优势显而易见,但由于其起步时间短,因此不管是在管理,物流,法律等方面都不及传统商务完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不足之处表现在:(1)交易双方缺乏信任感。与传统营销相比,交易的进行通过互联网实现,买卖双方不面对面交易,双方信任度低。如电子邮件营销,企业和商家通常采用群发邮件的方式,收到邮件的多数用户即使看到邮件发送者的姓名,也不认识对方,从而有抵触、排斥心理。(2)网络技术与安全性问题需要改进。在开放的网络上进行交易,确保网络上传输数据的安全性成为电子商务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素,安全也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3)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以博客营销为例,任何个人都可以注册博客账号,添加好友进行营销推广,交易成功后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买卖双方相互推卸责任,导致问题始终无法解决。(4)广告效果不佳。以论坛营销为例,网络用户只有访问该论坛才能看到企业广告,而网络上论坛数量如此之多,想要进入指定论坛,难度、效果可想而知。(5)微信营销虽然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仍然有不少潜在消费者不会使用微信,从而也就看不到商家在微信上的信息。

3、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探索

大数据时代,电商企业需要改变观念,改变传统营销模式。电商企业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做到精确定位、个,探索更高效的营销模式;同时,电商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把握,寻找更好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方法。

3.1基于大数据的网站SEO优化。

网站SEO优化是在设计网站时使网站相关的关键词排名靠前,获取更多的流量,达到提高网站销售率及推广品牌的目标。以美国亚马逊网站为例,亚马逊上,有超过35%的销售来自站内推荐系统。其原理是追踪每一个访客的站内访问行为,建立推荐模型,预测访客可能感兴趣的商品,然后通过推荐模块在网站页面展示,吸引用户点击购买。大数据是当前网站SEO优化的重要基础,网站在优化运行时,需要注重数据的采集,借助第三方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比如网站代码、网站图片、网站标签应该从哪些方面优化,网站的排版布局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质量从哪些方面提升等。通过大数据AB测试,了解页面布局和功能设计,避免主观判断劣势。借助大数据分析了解当前本行业网站相关用户点击热度数据,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等,百度指数等诸多功能都能够为网站SEO优化大数据分析带来参考。大数据能够为网站优化提供方向,能够让网站优化从面面俱到,到有的放矢,让网站优化具有目的性。

3.2基于大数据的会员营销。

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是通过对已购买顾客进行分组和差异化的营销互动。事实上,除了已购买顾客,网络上其他顾客在互联网上评论、更新个人信息、填写兴趣爱好、每笔交易信息等均有记录。电商企业通过掌握这些潜在顾客的行为数据,其数量级可能是已购买顾客的上万倍甚至更高,要对这些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在大数据之前,我们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潜在顾客群是无法管理和互动的。大数据使客户关系管理概念发生改变,变为访客关系管理,来访问的客户即使没有成功购买也能发展成会员。从访问到注册、加入购物车、支付、购买等环节,建立一个客户转化销售漏斗,这是进行会员营销的基础,电商企业要利用好这些大数据。

3.3基于大数据的媒体广告。

传统媒体广告包括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四大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告影响力更大。广告营销传播范围广,影响大。大数据时代,广告营销活动具有个性化、精准化和动态化特征。商家依靠收集到的用户大数据,对目标消费者群体的特征加以描画,商家可以通过消费者倾向度数据、行为数据和社交内容分析数据来洞察和识别目标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同时根据目标消费者的兴趣爱好、社交关系等制作动态广告信息内容;然后根据目标消费者媒体偏好、关注时间和使用频次选择合适媒体渠道进行精准化投放;最后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点评、分享反馈信息跟踪和评测广告效果。电商要利用大数据做好媒体广告,需做到:(1)要有自身的大数据营销规划和架构,具有大数据营销的技术储备和思想意识;(2)培养自己的大数据营销人才,深入进行大数据洞察,而不是简单外包。

综上所述,大数据已成为全球语言,正如麦肯锡在其报告中所述:“在全球经济的很多领域,大数据在以很多方式创造价值”。在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的竞争已经成为基于数据的竞争,谁拥有大数据,谁就有制胜的砝码,就可能成为大赢家。当下正是各大电商企业重视数据营销、数据分析的阶段,因此借助大数据的价值与功能,电商企业将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甘丽新,涂伟.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广场,2013(8)

[2]冷东红,吕继红.基于大数据的广告传播模型研究—以春秋航空为例[J].青年记者,2014(11)

[3]杨双明.大数据时代网络营销模式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本科论文,2014(06)

第8篇

【关键词】中小食品企业 市场营销 微信营销 营销体系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微信营销是新型网络营销的“宠儿”,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用户注册微信后,可与周围同样注册的“朋友”形成一种联系,用户订阅自己所需的信息,商家提供用户需要的信息,推广自己的产品,形成一种点对点的互动营销。现在玩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拿起手机刷微信,刷朋友圈,微信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然而,目前中小食品企业还是以传统广告宣传为主,有的企业虽然采取了一些营销手段,比如说微信公众平台,但营销工作随意性强,对新型网络营销手段的运用落后于其他大公司,营销方式单一,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微营销体系,相对其他护肤品,化妆品等中小企业,中小食品企业的微营销还处于粗放状态,发展空间大,2015,2016年是微商时代,微营销作为一种成本低和高性价比的营销方式,对于资金不足且网络营销手段落后的中小食品企业来说是一个打造品牌,提高经济实力的绝佳机会。但是,目前并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微营销体系,因此,建立和发展中小食品微营销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中小食品企业和微信营销概述

(一)中小食品企业

要说中小食品企业,必须先说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上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中小食品企业顾名思义,就是在食品行业资金规模,人员规模和经营规模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企业。

(二)微信营销

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微信的发展受到广大用户的支持,在短短几年时间微信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4亿,这样的使用人数之多,注定会在营销领域掀起一股浪潮。中小食品企业应该抓住这样的契机,改善现有的营销短板,找到一条适合的营销之路,创立自己的品牌。

微信营销是企业用微信和用户建立连接,通过不断的信息互动和服务来获得品牌影响力和提升业绩的营销行为。

(三)微信营销的优势

受众群体的覆盖面广,潜在市场资源可观。随着智能手机的越来越普及,微信已经慢慢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微信营销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微信的用户数量就达到了庞大的四亿,毫无疑问微信已经成了当下最火热的互联网聊天工具,且发展空间仍然很广阔。

未来移动端优势的显现。相对于电脑而言,未来的智能手机不仅能够拥有电脑所能拥有的任何功能,而且携带方便,借助移动端优势,微信会给商家的营销带来很大的方便。

信息交流的互动性更加突出。微信功能齐全,而且通过文字,视频,以及图片等方式交流使得双方的交流方式更加活泼,用户体验更加满意,更容易让企业与用户建立亲密的关系,使得营销更加人性化。能够获取精准的客户群体。

博客的粉丝中存在着太多的无关粉丝,并不能够真真实实的为你带来几个客户,但是微信就不一样了,微信是基于信任的基础上的,一般是朋友间的关注,对于推送的内容更容易被接受,推广效果更好,且传播性比较强。

总而言之,传统的营销都是要么是实地体验营销,要么是广告媒体营销,成本很高,并且还需要不断的重复才有效果。而微信营销,是基于微信公众号系统,不仅是CRM系统,更是一个移动服务平台,可以这么说,企业用了微信营销,就有了一批忠实客户。

(四)微信营销的特点

许可式互动推送。微信营销是许可式的,只有用户添加关注后,才可进行后续的营销工作,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查询内容即可了解到自己所想要知道的产品的信息,这与传统的广告的强制推送产生强烈的对比,避免用户产生不满心理,占得营销先机。

营销方式多样。微信具备摇一摇,二维码扫描,微信公众平台,漂流瓶等一系列功能,每一种功能的应用都可以成为中小食品企业的营销契机,同样地,中小食品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将功能进行一个适当的结合,形成自己的营销体系。

三、中小食品企业微信营销现状

中小食品企业对微信营销的认识不足,存在诸多问题:企业不重视微信营销,营销专业人才匮乏。关注方式被动,粉丝互动感知度低,没有掌握主动权,推送信息阅读度低。微信平台应用程度低,许多功能并未充分利用。

四、中小食品微信营销体系的选择

(一)展示类

主要是以微信公众号为契机展示企业产品,企业优惠活动等一系列企业信息,推广公众号原生内容。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企业应用最广的营销方式,然而成功的并不多见,笔者认为,中小食品企业可借鉴星巴克的成功经验,做到如下几点:

(1)打造品牌微信公众账号。这相当于对人的第一印象。比如,像星巴克那样,给自己弄一个标志性的头像和温馨关爱的标签话语。这个标签相当于人的身份证一样,就是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品牌。中小食品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食品推出自己的品牌,比如最近兴起的“焦糖瓜子”。

(2)与粉丝进行轻松时尚的互动。比如,星巴克通过音乐曲目的方式来巧妙地与粉丝进行互动。这种互动不但能够赢得粉丝的喜爱,而且还带给粉丝一种关怀感。有利于粉丝将其更好地传播和扩散,使得顾客群体不断扩大,而且这样的客源可以说是微信的“精准客源”,而非“僵尸粉”。所以,在中小食品的微信公众号上,我们要做到勤回复,勤回复需要我们坚持留意用户的标准回复和非标准回复。标准回复都是系统自动回答的,非标准回复是系统解决不了的,就需要我们即时去跟进并给与解答,我建议在一些标准回答之后,也人为地主动和用户沟通,这样用户的体验会更好。

(3)富有创意,优惠活动要宣传及时。比如,无论是星巴克的“冰摇沁爽自然醒”还是“早安闹钟”活动,都体现出了星巴克的创意。当然,这也告诉中小食品企业,想要通过微信营销来取得成功,获得粉丝支持,就要开动脑筋,想出富有创意的活动和内容。

(二)活动类

主要是在微信公众号等的基础上通过线上发起参与活动,线下积极组织来进行营销推广。笔者认为,活动一定要做到“三勤”。中小食品企业可以借鉴“趣分期”,“林先屋”等的成功经验,我们做好以下几点:

(1)勤发现:根据消费群体的不同设计不同的线上活动,比如说“免费5分钱”“打印送订书机”等活动都是了解大学生经济水平不足等各种情况之后所推出的活动,容易在学生群中引起共鸣。中小食品企业也要根据自己面向的消费群体设计不同的活动,比如说,如果是面向小孩,可以依托动漫设计相应的活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动漫一小时”等等。

(2)勤工作:商鞅立木为信,通过公众号及时推广活动,要保证活动食品可以及时送达,并且利用这个契机推广自己的创意食品,消费者吃的开心,吃的美味,才会有下一次的消费。不可以言而无信,使自己的营销方略不但达不到最初的目的,还导致企业诚信受损。

(3)勤自检:活动之后不可止步不前,要利用活动的余温,了解顾客对创意产品的看法并对产品加以完善,做到勤自检,勤自检需要我们经常查看后台的用户数据,图文数据,通过数据检查我们的问题并优化。并且及时关注参加此次活动的客户后期的购买情况,进行一个适当的调整。

(三)富媒体

富媒体主要是指中小食品企业通过微信中漂流瓶的“扔一个”和“捡一个”,摇一摇,附近的人,朋友圈的平台以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进行特色营销。

(1)中小食品企业在利用漂流瓶,摇一摇进行微信营销时,要把握的关键点就是――情感。通过情感上的共鸣达到营销的目的。招商银行的“爱心漂流瓶”用户互动活动就是个典型案例,同样的,曾经看到一份“情书”------这一封信,送给........。看的我感触很深,看到最后才知道是卖房广告。看到很多人的评价,都是赞扬,不得不说这样的营销是成功的,起码它吸引了顾客的眼球,打动了顾客的内心,却并未招致顾客的反感。甚至连我这种记性不好的都记住了“东方丽景禧园四期”这个楼盘。这个楼盘在心中就让人觉得温暖,有购买的欲望。这就是一种微信情感营销。

(2)通过搜索附近的人进行营销,这种营销主要针对某一区域的人的营销,用户可以借助微信的个人资料填写,在个性签名中填写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且可以设置一个有吸引力的头像,比如中小食品企业可以用某一色香味俱全的食品充当头像,然后再搜索附近的人,这样就会将你的位置信息登录,然后当这个区域的用户搜索附近的好友市就会搜到你,就能看到你的相关的信息,这样有需求的买家就可以借助微信进行生意上的谈判和买卖。

(3)通过庞大的顾客,好友群体来进行营销。将顾客的买家秀,或者将食品制作成一个精美的视频,可以通过点赞抽奖,或者免费将其分享到朋友圈就可免费领取精美礼品一份等方式来扩大顾客群。在我们的微信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信息,并且这样的信息对用户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因为这样的活动就跟抽奖一样,无需成本,并且还有拿到奖品的运气,可以说是一种娱乐方式。用户的参与度还是挺高的,在用户的参与中,我们也打响了我们的食品品牌,达到了我们销售的目的。

五、中小食品企业微信营销的关键点

第一、有意识有策略:中小食品企业进行微信营销,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单纯地发送广告,要根据自己产品的特色做出自己的创意营销。

第二、有推送有服务:图文信息比较夺人眼球,但也不是随意而发,中小食品企业图文信息的推送应该成为我们服务用户的一次次连接,让用户知晓信息及引导用户下一步的行为,这样对用户才有价值。

第三、 有账号有特色:普通的公众账号是没有更多的功能的,建议中小食品企业使用微信的第三方工具来武装公众账号,比如搭建一个有特色的微网站,让用户能够从微信里了解你,这样他才会成为忠实的用户。

第四、有内容有互动:微信是一个服务的平台,我们要做好与用户的互动,例如新产品的推出,可以让用户在微信里回复并表达他的意见,用户的参与度决定中小食品是否成功,小米的手机不是最好的,不是最大牌的,却是用户参与最多的,所以小米成功了。

六、总结

微信将虚拟社交圈与实际社交圈进行了有效的无缝对接,使得人们的传播和交流变得更加紧密,以朋友关系链构建的消费者群体营销价值十分巨大。陌生人社交也在不断渗透每个人的交友圈子,用人作为营销工具去传播,并最终形成人与人之间的闭环。微信不仅仅是社交工具、通讯工具、媒体终端,微信是生活。你会发现吃饭可以用微信选餐馆,订车票可以用微信支付,出示会员卡享受购物优惠可以用微信扫一扫,交水电费手机费可以用微信,医院挂号可以用微信,上下班打开签到可以用微信,驴友出行也可以用微信微信产品逐步涉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微信的营销成本低廉,适合中小食品企业当前资金短缺的现状,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营销模式,微信营销对中小食品来说又是一个改善营销短板的契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时机。

参考文献:

[1]微盟研究院.2015年中国微信研究报告[J].中国广告杂志,2016.

[2]梁水才.如何建立靠谱的微信营销体系[Z].新浪博客,2014.

第9篇

无可置疑,众多大企业都纷纷加大数字营销的投入力度,但是,数字营销看上去很美好,如何才能利用数字营销真正达成营销目标?

数字营销的困惑

互联网从Web1.0时代的单向信息流,进化到Web 2.0乃至于社会化媒体等多元化信息组合,数字营销也急速分流为两大分支:互联网硬广模式与互动行销模式,前者以数据积累为内核,强调精准投放,通过技术精准锁定受众,帮助广告主有效降低成本;后者则强调用户参与,以用户体验分享与互动媒体矩阵构建跨平台生态体系为核心方法论,迎合受众对传统硬广的抵触心理,用植入式与体验式的营销吸引目标受众。

虽然两大分支均以策略、创意、执行、监测等为营销服务的基本架构,本质营销方式的迥异却决定两者之间很难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实现比对。

映盛中国CEO谭运猛博士告诉本刊记者,伴随着互联网媒体社交化的深入发展,网民互动的深入,消费者变得越来越难以信任由生产商、渠道商、传统媒体所构建的垂直信息渠道,他们更愿意相信来自朋友或陌生网友口口相传的水平信息渠道。

不过,广告主却面临层出不穷的数字营销概念,如数字媒介购买、移动营销、社会化营销、数据库营销、微电影营销、微博营销等等,这些花样百出的数字营销方式往往令广告主困惑,选择什么样的数字营销方式才能带来最大价值?营销效果如何可控?

在谭运猛看来,由于上述的的困惑和迷茫,广告主面对数字营销这一必争的营销阵地时,往往会陷入一些认知的误区。

误区一是,不确定通过数字营销能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往往会为了数字营销而数字营销,不明确自己想要的是ROI还是KPI,或者对营销的关键绩效的权重无法确定;误区二是,把数字营销当做成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从而在内部形成传统营销和数字营销两条甚至多条营销线,缺乏整合;误区三是,用传统营销方式来评估数字营销,忘记了数字营销的重要特点是数据的可监测和可评估,从而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营销效果的监测分析评估方法。这些认知上的误区越来越成为数字营销达成营销目的的主要障碍。

解密数字营销

而正是由于各种误区所在,数字营销,也正在经历着“穿越”与“超越”的争论,从业者们坚持认为数字营销颠覆传统营销模式,帮助广告主形成良好的回馈,而广告主则踌躇不止,因为并没有多少比例的广告主能讲清楚自己究竟从数字营销获取多少可量化回报。针对这种谜局,谭运猛淡然一笑,“质疑数字营销权威性的论调,没有多大意义,当一个产业链成长到数以千亿级规模,已经说明了其存在价值。我们需要做的是不停思考与梳理数字营销的逻辑环节,当数字营销切实为广告主带来价值时,这种争论自然烟消云散”。

与其它任何营销方式一样,数字营销领域的本源价值也是为品牌价值带来提升,这种提升可能是多维度的综合体现,可以是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也可以是订单或销量数据。

映盛中国CEO谭运猛博士认为,广告主要做好数字营销有三点核心要素必须把握:第一,制定合理的营销目标;第二,要有整合的营销思路;第三,要有可行可信的数据监测和评估手段。

“制定合理的目标,是启动数字营销策略的根本,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对目标进行可执行粒度的分解,目标不是单一的,要明确各目标的权重。”谭运猛说,“数字营销必须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来达成营销目标,既包括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的整合、各种数字媒介的合理整合,又包括数字营销活动和销售活动的整合等等。科学的媒体监测与数据分析方法则是解读数字营销效果的武器,如何得到真实的监测数据?如何分析用户行为?如何寻找用户的各种反馈继而了解用户的想法?数据的监测评估必须做到可信和可行。这些道理看似简单,但我敢肯定地说,绝大多数企业都没做到。也可能是大家把数字营销当做高深的营销方式,而缺乏上述这些根本的认知。”

截止到2012年6月份Capgemini调研数据,超过全球百分之七十的首席执行官对跨媒体整合数据保持兴趣——可企业面临的残酷困境在于互联网互动产品技术成长速度,大幅度超越数字营销服务成长速度,而营销方法论,营销认知角度,以及数字营销监测分析等产业必备条件的滞后,进一步令广告主处在数字营销的迷惘困境。怎么样帮助广告主走出这个迷宫?谭运猛解答说:“作为专业的互联网数字营销服务机构,我们通常会帮助客户有效解读数字营销的目标,并且针对数字营销与大营销策略层面给出咨询建议,提出专业的监测和考核方法,令广告主能真正从数字营销中获取积极驱动作用的服务。”

映盛中国数字营销矩阵

据悉,映盛中国以策略为主导,凭借创意、设计、平台、内容、执行、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营销矩阵化的解决方案,映盛中国从数字营销策略的第一步就帮助广告主解读数字营销面临的问题与需求,建立数字营销目标,形成整合的数字营销策略,并提供数字营销的深入数据分析与解读。这种服务理念,使得映盛中国在十年间持续保持业务增长,服务客户已覆盖汽车,化妆品,体育,金融等多个行业。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是新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微博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随着微博的传播效益逐步显现,微博已经成为推广旅游的利器。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始重视微博营销的作用,通过应用微博这一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融合

当前,信息化浪潮仍是主要的技术革新因素之一,互联网的生活化、产业化应用将持续推动整体经济的变革,中国在线旅游的发展面临着深阔的蓝海。旅游业作为网络营销的主要产业板块之一,微博营销发展迅速。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有以下契合点:

1.受众基础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2010年底增长了296.0%,增长率居互联网应用之首。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8.7%。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38.5%。新浪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其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微博8600万条。微博用户基数庞大,增长率高,保证了微博营销足够大的覆盖面,增加了与目标受众接触的可能性。

艾瑞咨询的《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现状及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微博用户各年龄段中比例最高的为19-24岁,占29.9%,其次为25-30岁,占21.2%。微博用户半数以上是19-30岁的中青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旅游频率较高,如果他们在微博中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留有较深印象,会增加他们到该地旅游的几率。同时,如果这些人习惯了从微博获取旅游信息,即使他们现在的消费能力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同样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利润。

根据易观国际对2011年8月主要微博网站UV地区分布的研究,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是微博的主要用户群。微博用户集中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一方面保证了信息扩散的速度,另一方面,又与当前主要旅游客源地相重叠,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微博营销的效果。

2.体验共性

旅游需要的体验传播,而体验传播离不开网络这个环境。网民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网等渠道,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上传各种信息。通过标签、分类等方式创造虚拟社群环境,使具有相同个人兴趣喜好或者共同体验的群体建立起某种经常性的联系。

微博用户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注某旅游机构、企业或旅游者,通过微博内容、评论转发、活动互动等方式获得旅游信息;另一种是加入旅游相关的微群,微群内的成员共享旅游体验,相互传递信息。

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前习惯于上网查看相关评论,在微博互动中获取旅游行为和旅游体验、心理偏好、观光度假决策、分销渠道选择、目的地选择等更加“真实”的旅游信息,影响旅游者的消费选择和消费倾向。旅游是一种体验过程,旅游产品的购买是一种体验的购买。微博与旅游的体验共性为它们的融合铺平了道路。

3.信息需求

微博形式精简,操作便捷,功能强大,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特别适合在移动客户端浏览和,与旅游“在路上”的状态不谋而合。此外,微博信息生成群体庞大、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最新动态,时效性强,抢鲜度高,能够满足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的需求。

二、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

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营销方式,得到了旅游目的地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其树立品牌形象与推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显而易见。

1.参与互动性强

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和任何其他用户接触交流。传者在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人所的信息。微博模糊了传者与受者的界限。通过一对多的互动,实现几何式的传播效果。

旅游目的地通过微博旅游产品信息或旅游行程中的所见所闻,传播给受众。这时,直接接触到的受众又作为传播者,形成一个信息树,与周边的受众发生联系,把信息传播得更远。通过这种扩散机制,信息扩展的广度和深度能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微博分享自己的沿途风景,旅行社、导游、旅游景区、酒店的服务,也成为了消息的传播者。旅游者在微博参与过程中传播旅游目的地信息,在粉丝互动中体现微博营销的价值。参与和互动的高强度性是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鲜明特性。

2.效果实时反馈

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以网络为载体,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传播旅游目的地信息,达到潜移默化诉求的营销效果。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可以随时获知对微博营销的反应状况并且对这种反应做出深入分析,而受众也能够迅捷、方便地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反馈的可信度。此外,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即时更新微博,实现实时通信。因此,微博营销的效果明显,能够得到实时反馈。

3.营销精准度高

对受众来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地接收信息或即时反馈信息,这样不但保证了选择信息和信息的自由,而且大大提高了微博营销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实现了实名认证,这种基于信任链的传播,减少了大量没有意义的垃圾信息的传播,这种形式可以使用户既能成为信息的者,又能接受到较为有效的信息,还可参与互动沟通,提高了用户的使用黏度。另一方面,对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来说,可以主动寻找和关注目标用户群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帮助企业提高粉丝活跃度和转化率,实现精准营销。

4.营销成本较低

首先,通过微博营销,旅游目的地减少了对收费昂贵的相关媒体(如电视)的依赖,从而为游客降低了成本。其次,微博的自媒体形式极大地降低了内容生产的成本。最后,旅游目的地开通官方微博越过了中间商,开创了直接对客营销的时代,解决了旅游目的地在超细分市场营销中面临的高成本困境,可以为游客削减成本,增加价值,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因此,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有着以小搏大的特征,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迅速的传播,这对提高旅游营销的整体性价比有着很大的帮助,其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三、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策略

微博营销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旅游目的地要重视微博营销。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要想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应用,还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提高。

1.强化服务功能

微博营销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主动传播。在营销信息时,只有取得用户的信任,用户才可能转发、评论,才能产生较大的传播效果和营销效果。

作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平台之一,微博不应仅仅是提供旅游信息的平台,还应成为提供服务的平台。微博的使用给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个与游客直接沟通的平台,能够使对方获得被重视的感觉,使其愿意与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建立友好的关系。可以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内容以及人性化的回复,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通过提供贴心的人性化服务,为受众解决切实的需求,让受众感受到人文关怀,逐渐地让受众将官方微博当作一个可信任的朋友,而不仅仅是一个官方的营销工具,赢得受众较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这样就能达到良好的营销结果。

2.突出专业精品

由于微博里新内容产生的速度太快,如果的信息没有被及时关注到,那就很可能被埋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其次,一条微博文章只有140字,微博的传播承载力有限。因此,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应成为对游客有用的专业工具,而非为了短时间的汇集人气而偏离旅游服务的正题。要做精品内容,要形成品牌效应。对于一些品牌景点,比如安徽的“一品黄山”、浙江的“海天佛国普陀山”、四川的“童话世界九寨沟”等等本身就是一个含金量非常高的名牌,在介绍时,要突出品牌信息,在第一时间吸引眼球。

第11篇

科技期刊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日益成熟

目前,国际许多著名出版集团如Elsevier、Thom-sonCorporation、Springer、JohnWiley&Sons、Nature等已经与我国优秀科技期刊合作,提供DOI号、编委会建设、投审稿系统使用、培训、发行、宣传等进行有效合作,加速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医学期刊可以趁此东风,通过主办单位、期刊研究会、出版集团等交流渠道,加强宣传,展示成果,以提高期刊国际合作水平和影响力。

大数据时代促进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科技期刊在策划、编辑、发行、传播乃至整个出版体系的重构产生深刻影响。这意味着医学期刊在内容选题上可通过分析各大数据库搜索引擎获悉热点文章,也可以从专业机构的影响力文章中寻找行业领域热点,快速确定选题。在发行上,也不仅仅是通过纸质或简单将原文数据上传发行,而是通过网络阅读与移动终端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可充分发挥数字阅读的便利性和及时性,将传统纸质期刊转化为电子数字形式[8]。

促进信息传播平台转变

随着科技和信息的发展,新媒体在近年发展迅速。信息的传播比起传统媒体,不需经过中间环节,其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为丰富[9]。科技期刊随着开放存取、RS推送、网络提前发表、单篇文献上网等方式的推出,使得高质量学术论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公开发表的途径[10]。期刊传播周期扩大,下载量显著增加;期刊被引周期缩短,即年指数明显提高。同时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号、学术社交网络平台跨越时间、空间、地理以及人际关系的障碍,不仅加强了作者、读者、编委群的互动,使科研工作者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也使用户能为科技期刊贡献文献以外的其他信息,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2医学期刊面临的挑战

综合竞争力不强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科技协作日益紧密,竞争也越发激烈。在医学期刊界,国际著名科技期刊的知名度、学科影响力(影响因子)、发表速度、办刊历史、在国际学者中的口碑、出版体制等都明显优于中国科技期刊,传播效率很高。医学期刊数量和种类较多,但质量(影响因子、综合评价、被知名数据库收录等)与国内知名医学期刊还有较大差距。比如医学期刊在总体数量占比与全国同类期刊在国内期刊占比相当的情况下,其核心期刊占比远低于同类核心期刊在全国该领域的比例[2]。更不用说与国际一流刊物比较,尤其缺少像CellResearch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刊物。在出版、发行方面,基本停留在传统纸质版或者与知网等数据库合作,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

缺乏复合型人才

提升期刊影响力,编辑出版人员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期刊编辑面对众多稿件,编辑首先要判断其学术价值和新颖性,然后决定是否送审。这不仅要求编辑具备扎实编校出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必须了解当今各个医学领域动态。除了上述传统编辑具备专业学术眼光、公正的编辑态度和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外,还需要懂得经营和市场运作。而目前在医学期刊工作人员中,既懂专业又懂媒体运作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匮乏。

第12篇

1利用科技新闻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

科技新闻传播在前沿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了科技期刊发挥自身作用的重要方式。对于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而言,他们除了要对一些拟在本刊发表的高质量科技论文进行关注的同时,也需要在科普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自2007年1月起,中国科协启动了“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见面”的制度。从科技新闻的选题、组织和撰写等方面入手,对科技新闻编辑体系进行完善,可以让科技期刊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1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突出科学价值

自主创新是科技期刊在科学知识传播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朱倩蓉等[1]以《中国药理学报》杂志为例,介绍了该刊所采取的创新模式,他们针对中药领域所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从中药现代化、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和模仿性药物的研究开发工作等多个方面入手,推荐了一批具有研发性的新闻。标准化问题是中药研究领域的一大关键问题。《中国药理学报》与其他医学期刊所共同推出的与丹参制剂有关的新闻稿,就在对淡粉酸盐化合物活性研究问题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规模化、产业化的丹参多酚酸盐制备技术。该刊倡导自主创新、突出科学价值的举措十分值得我们科技期刊编辑同行们借鉴。

1.2与知名科研工作者保持良好沟通

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科研有助于研究生毕业、晋升、基金申报与结题,这些不需要过多考虑公众的因素,因此科学家缺乏向公众沟通科研成果的意识和动力[1]。同行评议制度是科技期刊新闻素材的原创性、科学性和真实性的保障因素。在对科学新闻的作者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首先需要对科研论文经由中外同行评审以后所得到的评审结果进行关注,并要对作者相关领域所进行的研究进行关注,科研工作者在科技新闻的传播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借助科技新闻对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进行提升,科技新闻的编辑、出版人员也需要对一些有影响力的科研工作人员在中外期刊中发表的论文的数量进行关注。

2对我国学术期刊的传播体系进行完善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期刊的需求也表现出了上升的趋势。在“十二五”至“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期刊领域始终把握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进行强化的基础上,我国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行业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的基础上,对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多方面的报刊需求进行满足。在对主流刊物的舆论引导能力进行强化的基础上,我国科技期刊业还需要借助以下手段对我国科技期刊的传播体系进行完善。

2.1对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强化

作为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编辑出版领域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对高级采编人才、管理经营策划人才很多专业化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进行强化。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团队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从市场需求对科技期刊的影响来看,如果编辑人员在论文出版过程中未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学术刊物就会出现不符合市场需求、刊物积压和发行量降低的问题。在对学术刊物的受众群体进行关注的基础上,对市场信息和读者的反馈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可以在论文作者、期刊编辑和读者之间构建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因而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对潜在的市场需求和读者需求进行充分关注,进而在对科技期刊的对外传播吸引力进行强化的基础上,对期刊的科学传播能力进行强化。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部门也需要构建一种以“编辑”“策划”和“经营”为核心的工作模式。

2.2对行业期刊联盟的运作机制进行完善

中国期刊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离不开中国近些年以来在文化出版,当然也包括期刊出版方面所开展的国际国内合作[2]。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构建,为出版集团与科技期刊编辑单位之间的战略合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集团化建设是出版行业在新时期的主要发展趋势。科技期刊的科学传播能力与出版行业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未来一段时间,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也会成为科技期刊出版、发行机构的主要发展模式。目前中华医学会已经在对一些医学学术期刊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以协同作战为主要特点的出版联合体[3]。科技期刊出版联合体可以在出版、印刷和广告发行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这就可以为不同科技期刊品牌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出版集团与期刊联盟之间的资源整合,可以让二者之间在产品生产、物资供应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协同性得到强化。二者之间的融合,可以在对科技期刊的经营成本进行降低的基础上,对它们的传播能力进行强化。

2.3利用国际合作加快传播能力建设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科技期刊也成为了中国向世界展示我国科研成果的载体。中国科技期刊等国际化可以让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地位得到有效的提升。目前我国的学术市场具有相对良好的发展潜力,在一些国外出版商对我国学术市场表示关注以后,我国科技期刊可以在与外国出版商进行合作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传播能力。由于目前我国在期刊出版方面的法律制度尚未得到完善,因而我国的科技期刊在未来阶段仍然需要坚持自主发展的路线。在此基础上,我国科技期刊可以与外国出版商进行合作,对海外期刊的办刊经验进行吸收借鉴,进而在对自身的办刊理念进行提升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发行量进行提升。

3对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能力进行优化

3.1对科技期刊的网络增值服务进行优化

科技期刊网站的构建,是科技期刊经营机构提升期刊传播能力的重要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的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也表现出了多层次性、定制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科技期刊所提供的以科研文献的目次、摘要(关键词)、全文等信息为主的基本服务形式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以期刊论文为核心,对服务项目进行拓展,是我国科技期刊网站所面对的一大重要问题。现阶段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单位可以在设置用户交流社区、内容推介区和文献资料计量分析统计等模块进行建构的基础上,对信息内容的学术性进行强化。在对内容服务的高容量性、新颖性和实效性等特征进行强化的基础上,科技期刊网站的经营者也可以在对用户跟踪学科前沿信息的积极性进行调动,以便在增加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对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进行提升。针对知网、万方等常用的期刊数据库,相关机构可以对数据库的使用费用进行降低,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些出论文下载以外的科学化的情报分析信息。

3.2对期刊网站的管理运营能力进行强化

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涉及网络科技新闻的传播、科技论文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移动终端在电子期刊的传播等各种传播途径[4]。对于系统的运营管理人员而言,自身的管理能力的强化,也成为了促进科技期刊传播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在期刊网站的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到网站的内容组织工作之中,也需要对一些重点论文进行点评。在多样化的文章体裁和多指向性的超链接的影响下,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需要对相关的层级结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并要借助契合的动静图像组合对科技期刊的生动性和活泼性进行提升。在相关网页构建以后,期刊发行机构需要对系统维护、数据维护和网页维护等问题进行关注。网站服务器和系统程序是系统维护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对网站服务器和系统程序等内容进行检查和更新,可以让这一系统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之中。数据维护涉及到了数据信息的导入、导出和数据信息的后台维护等多个问题。全面化的数据备份体系和数据恢复计划的构建,可以为期刊网站在突况下的运转提供保障。

4对数字化出版模式进行优化

4.1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的自觉意识进行强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的出版模式也成为了期刊自身传播能力的影响因素。数字化出版对传统出版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它引领着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并成为了科技期刊的发展主流[5]。科技期刊与多媒体资源的整合,可以在对传统的出版方式进行转变的基础上,对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进行提升。针对数字化出版模式给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带来的影响。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人员需要在对自身视野进行拓展的基础上,对利用数字化建设加强科技期刊建设的意识进行提升,以便在对最优化的数字化的传播模式进行应用的基础上,对期刊的出版运营方式进行优化。为了让科技期刊的网络投稿平台和编辑交流平台得到优化,科技期刊的运营机构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进行协调的方式,对行业之间和单位之间的合作机制进行强化。随着数字化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出版、按需出版和数据库出版等数字化出版模式会在科技期刊的出版领域得到应用。

4.2构建统一化的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

科技期刊出版业务在我国出版业务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营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和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出版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现阶段是我国科技文化领域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在争取政府的专项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加快资源整合,成为了提升科技期刊传播能力的重要措施。根据前文论述,对多家科技期刊在资源、设备、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进行整合,可以让相关单位对科技领域的专业化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挖掘,进而在对出版服务体系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对科技期刊的产业规模进行扩展。在统一化的在线数字产品编辑出版营销平台构建以后,科技期刊的发行者可以对期刊的受众群体进行有效整合,也可以让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统一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可以让科技期刊发行单位的整体实力得到强化。

4.3对多种形式的产品服务进行完善

在统一化的科技期刊数字平台构建以后,产品内容和服务形式已经成为了科技期刊发行机构所关注的一大重要问题。特色服务体系和延伸服务体系的构建,可以让期刊发行机构从更多的渠道入手,为用户提供帮助,以便让读者借助计算机和数字电视等媒体对一些前沿技术进行了解。

5利用移动传播对科技期刊的信息服务能力进行强化

5.1利用公众号增强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

从科技期刊的发展实践来看,只有不断提升期刊信息化基础平台的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在推动期刊转型和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转换中的积极作用[6]。科技期刊与自媒体平台之间的结合,可以让移动平台在信息的持续传播过程中发挥持久效应,从而可以让科技期刊的传播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一些公众号中所推送的一些科研论文往往可以表现出阅读量大的特点。从公众号的合作形式来看,杂志社、专家与期刊发行机构的微信平台之间可以发挥出资源共享的作用。在一些实体学术会议中,微信平台可以通过现场互动、现场直播等方式,对学术会议中的新成果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