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23 21:03: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三数学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三数学教学反思

第1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我在目标设置时,以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为主,力争引导他们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

一、教学活动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我将问题抛出,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以问题为载体,尝试着合作,交流。但在这节课上,由于学生知识遗忘,教师提示过多,学生活动不够积极,这一点没达到预期目标。

二、使用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

第2篇

1、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做好培训工作

认真学习和钻研各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省、市有关培训活动。组织数学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专题研讨,对实践中已经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突破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

2、搞好毕业班的复习教学研究工作

组织初三数学教师学习和研讨《学业考试考试说明》,引导教师进一步改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几节有质量的初三数学复习课,探讨和研究提高复习课质量的教学策略。

组织高三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考试说明》,明确高考导向与试题改革的特点。组织高三复习教学研究活动,探讨和研究高考复习教学策略。

做好两次模考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分析等有关工作,及时反思,研究下一阶段的复习教学策略。

3、抓教学常规学习,促青年老师成长

组织引导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常州市中学数学教学建议(常规)》,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工作,研究“常态课”、“常规课”,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主要活动

二月份:

1、召开高三数学复习研讨会,时间三月上旬。分析上学期高三数学期末考试情况,对下一阶段的高三数学复习提出合理建议。

2、认真参与对各所高中的高三教学调研工作,组织高三数学教师学习高考考试说明(数学),提升高三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月份:

1、开展高一年级数学新课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提高高一数学教师对新教材的实施水平。

2、召开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对象座谈会,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和学习研究任务,商量今后教研活动安排。

3、召开高二数学备课组长会议,研讨教学要求,学进度。

四月份:

1、协助协作片开展初中毕业班的数学复习教学研讨活动,交流各校初中复习经验。组织学习《20xx年中考说明(数学)》,传达常州市中考会议精神,研讨提高复习课教学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2、组织高三模考、阅卷及分析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

3、组织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积极参与常州市初中数学精品课的建设工作。

4、高二数学教材教法研讨会。请骨干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促使青年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月份:

1、组织高中数学学科指导小组活动,与青年数学教师共同探讨数学教学方法,学习研究“20xx年高考数学考试说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毕业班复习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2、组织初中数学中心教研组活动,总结经验,整理资料,商量七、八、九年级新教材的培训工作。

3、召开我区数学学科区、市级教科研课题组组长会议。各课题组长交流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六月份:

1、了解高考最新动态与趋势,分析一模、二模的数学试卷与高考数学试卷相关度,为下年度高三的教学与复习作准备。

2、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组织部分高一、高二数学教师总结一年来高中课改得失。

3、做好中考数学阅卷的组织与试卷分析工作。

4、组织高一与高二期末考试阅卷工作,及时作出试卷分析。

第3篇

1.认真梳理题意,寻找解题突破口

数学解题从拿到题目到完全解出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步骤):理解题意、思路探求、书写解答、回顾反思.审题就是理解题意(或弄清问题).审题是整个解题工作的第一步,而且贯穿解题的始终.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是指不论形式上做何种变化,其本质或目的是不会变的.在数学教学中也是一样,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一些常见考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提炼出试题中所考查的知识点,以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综合利用能力,这也是考试大纲中对学生能力考查的重要方面.

分析:(1)中,当k为固定的数值时,此小题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求单调区间的问题.所以,只要学生细心,掌握好基本的求单调区间的方法和求导数的基本公式就可以顺利地完成第一问.

要求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寻求创新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3.发挥错题的功能,提高反思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考过了,有的还不只考过一遍,最终学生还是错了.这一现象需要教师进行反思.通过仔细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忽视错题的价值,总是认为只有多做“新题”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其实不然.正如有人说:“一道错题要比一百道做对的题更有分析价值.”所以,教师要重视错题的价值,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找原因的过程中提高复习效率.

对于(I),教师要着重强调a=-4的存在即可.

对于(II),下面以某同学的解题片段为例.

4.注重规范,养成习惯

参考文献:

[1]罗增儒.什么是数学解题.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9,1.

第4篇

关键词 数学日记 价值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对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其中包括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数学日记的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对课堂上讲授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推理程序的理解和运用情况。(2)对教学过程和方式的评价及建议,即允许学生对课程内容、课堂讲授方式以及课外活动、作业、考试等各类问题发表意见。(3)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关心或渴望倾诉的问题,其中包括自己的成就、失望以及生活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等。

1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

1.1了解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情况

以往教师是通过批改作业,根据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来估计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但由于教师从学生的作业中只能发现“对”与“错”,其错误原因只能靠教师去估计和揣摩,因此这种反馈往往不太真实。但是通过数学日记,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对某一数学概念、解题方式的理解,了解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归纳公式或问题独特的解决思路,还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对数学的不同见解,从中辨别学生是否在意义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纠正不良建构。

1.2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心路历程

数学由于受到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已经逐渐演变成一门充斥着运算和证明,只有考试成绩,没有学习乐趣可言,看不到学生对数学的喜怒哀乐,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个性品质。数学日记的引入,则相对缓解了这个尴尬的情景,数学日记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可以得到宣泄和关注,通过数学日记,师生之间可以真情而坦率地交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努力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日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学生就会对数学及数学教师产生情感倾向,进而产生数学学习兴趣和热情。

1.3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个性差异

在高三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教师往往过于强调数学知识的传授、解题技巧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个性品质的关注。利用数学作业进行思想教育与交流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是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数学日记可以为教师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提供有利的依据,从数学日记中,教师可以看出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通过批阅日记,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实行因材施教,进行个别教育,单独指导,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和数学学习能力更好的发展。

2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性的理解

2.1数学日记能记载学生思维过程

条框数学的表现形式比较枯燥,给人一种死板的感觉,但是数学思考过程却是火热的、生动活泼的。如何点燃和激起学生的火热思考,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他们能够欣赏数学的美丽,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如果能够清楚的表达,说明学生理解了该数学知识的本质。

2.2数学日记体现数学教育是一种数学文化的教育

章建跃认为:数学的价值,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精神,揭示数学背后隐藏的文化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突出数学的文化本质。然而传统的应试数学课堂,特别是高考总复习时大多教师采用的是习题+解题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忙于应试知识讲授,很少关注数学书本以外的内容。数学日记走入高三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会反思,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是一种文化,具有多元性,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合情合理的理解和感悟。

3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3.1及时的反思,可以提高记忆能力

高三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学生疲于应付考试,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使学生在高三阶段的“题海无边”中能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有利于对所学过数学知识记忆的维持。及时的反思,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与规律,指出新旧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将纷繁复杂的知识进行编码,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程序化,也有利于将学过的新知由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3.2适时的总结,提高概括能力

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日记中进行总结概括,写数学日记的过程中,提高了筛选信息、提取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整理信息过程中不断反思,将机械记忆转变为理解过程。通过数学日记,适时地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命题的应用和数学解题的过程进行变式与类比,归纳与总结,可以较好地提高高三数学学习的实效性。

3.3 定时的交流,可以提高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是由日常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特有的数学符号语言三者构成的。在数学日记的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能正确的、完整的并且简略表达自己的做题思路,就必须将自己思维方式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教师既很好地了解到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盛登.数学作文价值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5.

[2] 张芙蓉.“对话”对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

[3] 章建跃.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5篇

【关键词】高三 数学 解题教学 分析

根据《教育法》中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已经全面落实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这些都给数学教师的解题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提升学习的效率,最终使学生具有更强的综合能力。

一、扎实掌握数学知识点,学会分析总结做题共性

为了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高考也逐年在改革。然而,纵使高考如何改变,也离不开课堂和课本。高三数学解题教学就是在解答清楚习题的基础上回归到课本,最终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回归课本而并非单纯地对课本知识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梳理,应该在课本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进行升华,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要在掌握数学重要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总结,得出相同题目的共性。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能提高学生解题的思路,从而更好地应对创新教育。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考和发散思维能力,注重创新思维培养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创新能力。近年来,高考数学的命题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高考数学命题人对考生的要求几乎是不断上升的。如今越来越要求考生在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的前提下,进一步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就是不怕困难的坚韧意志。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贯彻“高考数学命题即使千变万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思想,因此,一定要把握解题的主体思路。首先,应该清楚地教会学生先要把握好文章的审题,然后挖掘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隐藏信息,学会推导未知信息。高三数学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不能片面地去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相应的公式、定理以及这些公式、定理的推导的整个过程。教师要引领学生注重知识的串联和融会贯通,进一步塑造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三数学试题面貌新颖,这就迫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题海战术”,甚至是赌博式的“押题”,通常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解题,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逐步形成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对解题思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调乏味地进行讲解,应该更注重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式的摸索和探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近年来高三数学试题的计算量逐年加大,这就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清晰的解题思路,更应该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今,高考的题型越来越有新意,因此高三学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不应刻意追求特殊技巧,而要在“通性、通法”上做文章,注重一题多解,注重多题一解,注重知识网络化,把握各种题型特点,形成解题套路。在专题复习时自觉向其他知识点辐射,培养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这样也是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的一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考。

三、分析总结错题,理解数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

1.反思解题错误,理解数学原理。伟大的物理学家波普尔曾经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的定理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性因素”。所以,反思错误,真正地搞清楚为什么会错,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错误的原因,如何避免错误,提出改进的措施,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此外,通过对错题进行反思,理解清楚数学原理,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2.反思多题一解,理解数学模型。同一个数学题目,往往有不同的解法,反过来说,多个题目也常常可以用一个方法来解答,这正是思维的发散性。许多学生由于思维不严谨以及对题目理解不深刻,往往导致了错误结果。因此,高三数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反思方式的引导,帮助学生对数学模型理解得更加深刻,增加学生对数学解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形成一种解题的能力以及思考的方式。为此,教师应该在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的基础上,提高自身职业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时刻保持进取的心。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怀有博爱之心,对学生要以诚相待,要有宽容心和责任感。教师要更新自己教育观念,与时代接轨,不断学习并进行反思,勤下笔、勤动脑。教师不仅要认真钻研本学科的知识,还应该不断地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总之,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一直是高三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弥补不足,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真正让学生开心地学、高效地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于数学老师工作计划通用范文   一、指导思想

  研究新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改力度,注重团结协作,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学生基本情况

  新的学期里,本人任教高三x、xx班两个文科班的数学课,这些学生大部分基础知识薄弱,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自制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课后独立完成作业能力差,懒惰思想严重,因此整个高三的复习任务相当艰巨。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xxx》,研究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xxx》是命题的依据,备考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因此要认真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从而加深对《xxx》的理解,及时把握高考新动向,理解高考对教学的导向,以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选配例题,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我们的复习质量。

  2、教学进度

  按照高三数学组学年教学计划进行,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第一轮高三总复习,预计在2月底3月初完成。配合学校举行的月考,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3、了解学生

  通过课堂展示、学生交流互动、批改作业、评阅试卷、课堂板书以及课堂上学生情态的变化等途径,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的观察、发现、捕捉有关学生的信息调节教法,让教师的教最大程度上服务于学生。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应多鼓励、多指导学法,增强他们学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4、精心备课

  精心的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平常多去听同科教师的课,向老教师学习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任教能力。

  5、优化练习

  提高练习的有效性: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

  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展示讲解,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习,注重综合。选取“题型小、方法巧、运用活、覆盖宽”的题目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6、注重学习方法、数学方法的指导

  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如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等。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解析法等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复习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复习的效率。如: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尤其是考后错题,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养成学生善于结合图形直观思维的习惯;养成学生表述规范,按照解答题的必要步骤和书写格式答题的习惯等。

  7、注意心理调节和应试技巧的训练

  应试的技巧和心理的训练要三高三的第一节课开始,要贯穿于整个高三的复习课,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考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数学老师在讲课时尤其是考试中主要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教育学生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每一次考试。

关于数学老师工作计划通用范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三数学教学要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为依据,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高三数学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了稳中求改、稳中创新的原则。高考试题不但坚持了考查全面,比例适当,布局合理的特点,也突出体现了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这一举措。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所需的基本素养,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和重视。

  二、教学建议

  1、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高考复习的重点。我们希望在复习课中要认真落实“五十次基础练习”,并注意蕴涵在基础知识中的能力因素,注意基本问题中的能力培养。特别是要学会把基础知识放在新情景中去分析,应用。

  2、高中的‘重点知识'在复习中要保持较大的比重和必要的深度。

  原来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平面三角及解析几何中的综合问题等。在教学中,要避免重复及简单的操练。新增的内容:向量、概率等内容在复习时也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总之、高三的数学复习课要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加强运算能力为主体进行复习。

  3、重视‘通性、通法'的落实。

  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题、习题上;放在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习题上;放在各部分知识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定出实施方法和评价方案。

  4、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依据,复习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只有研究近年来的考试试题,才能加深对《考试说明》的理解,找到我们与命题专家在认识《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力求在复习中缩小这一差距,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复习。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学科能力。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要加强学科能力的考查。我们在复习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如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解析法等数学基本方法都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学习实际予以复习及落实。

  6、复习课中注意新的目标定位。

  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的合作精神;

  ④激活显示各科知识的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灵活应用及综合应用。

  三、教学参考进度

  期中考试之前复习:完成高三选修课内容。因一般期中考试的范围除选修课内容外,还要涉及到排列组合、概率、简易逻辑、函数、不等式等内容,所以力争复习完函数内容。

  期中考试之后逐步复习:数列、三角、向量、三角、不等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内容。第一轮的复习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主。

  四、复习参考资料

  1、20xx年数学科《考试说明》。

  2、近几年高考题。

  3、第一轮复习资料。

  4、习题重组进行单元训练。

关于数学老师工作计划通用范文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根据学校计划和科研室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二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个班整体情况是学生基础较差,优秀生少,后进生站每个班的xx%左右。少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但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上课听讲、作业完成总是应付,不能够主动学习,所以造成基础掌握不扎实。要在本学期获得进步,则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查漏补缺,打好基础;同时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努力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2、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通过变式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特别是函数一章,利用数形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和能力,

  3、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及时查缺补漏。

  4、成立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辅导后进生,同时促进优生,共同进步。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三环六步的各个环节。

  2、上课时定向要明确,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弄清疑难。点难拨疑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都有所发展。

  3、作业布置要分层,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批改要认真、及时,批语要多鼓励学生,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4、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

第7篇

关键词:高三数学;解题教学;误区;对策

著名的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解题才是数学的心脏,那么解题教学便是高三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三学生的复习阶段,解题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常常存在教师重资料、轻课本及重表象、轻本质的现象。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无法有效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同时也使高三数学解题教学无法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所制订的教学目标。

一、重资料,轻课本

很多高三数学教师一到高三数学复习阶段就忙于研究新颖试题,同时也将揣摩高考命题思路与探寻高考命题规律作为主要方向,这样不仅使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严重脱离了课本,同时也使学生为了跟上教师的节奏而购买大量的数学资料,陷入题海战术。但是教师没有认识到很多高考试题都是将教材中出现的习题进行改造、重组而成。在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我们无法否认一些好的资料可以对其发挥良好的指导作用,但是过于依赖资料而轻视课本是脱离高考实际命题规律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利于高三数学解题教学目标的实现。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课后习题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题目,在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将问题联系到课本中的母题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应用熟练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方式对新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这对有效达成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分析:在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有很多学生都会以上述方式对其进行解答,但是由于只关注该分段函数在两段上分别单调递减而导致结果错误,但是如果教师在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将该题结合课本中的母题进行解答,则学生便会快速掌握该题的正确解答方式。课本原题为苏教版必修1第37页练习7: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在区间(-∞,0]上是单调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f(x)在R上是单调增函数。很多学生都可以判断该题的正确与否,而且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解答这道题的思路与方法,并可以有效纠正错误,获取正解:

教师在高三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高考试题大多源自课本原题,并帮助学生在教学中挖掘教材上的典型例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高考数学试题的解答方法,同时也为整个高三数学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提高高三数学解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重表象,轻本质

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存在重表象、轻本质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找寻数学问题的实质内容,只要求在解题过程中掌握一些死记条件而获取结论,这不仅导致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解题模式化的现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三数学解题教学效果,这种行为会直接影响到高三数学复习成果。

上述因重视题目表象而忽略其本质而获取错误结果的现象在解题教学中十分普遍,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联系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只能利用被动的低层次的模仿行为去解答该种数学题。在解答该种题型过程中,我们要联系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的关系,若{an}是等差数列,且c>0,c≠1,则{can}是等比数列,若{bn}是等比数列,bn>0,且c>0,c≠1,可以获得{logcbn}为等差数列,反之也成立。如果能将上述知识理解清楚,就可以实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之间的互相转化,根据已知条件{cn}是正项等比数列,则{lgcn}为等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产生过程,只有揭示出问题中数学知识的本质联系才能明确解题方向,这对提高学生思维深度与形成解题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习惯使用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解题,这种模式虽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但是当学生在遇到同类型新题时会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因此,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回归课本,对课本进行再次学习,另外要注重题目中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及反思,只有彻底走出高三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误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数学;高三;复习策略

从2009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中,我们不难发现,试卷中选择题,填空题难度都不大,六道解答题中也有3、4个中低档题,呈现出以中、低档题为主。所以我认为高三数学学科的复习一定要立足于“两纲一本”。复习中,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问题的解决,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和演练。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操作呢,在此我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前提,是激活学生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求教师首先要作学生的楷模。教师应注重自己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对数学教学持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并倾注极大的热情。这样长期感染学生,就能使学生在老师情感的熏陶中,逐步强化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就会越来越喜爱数学的学习。其次,对学生要施以爱。由爱所产生的积极情感能转化为动力,这种动力又能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有效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多征求学生意见,尽量满足学生学习心理上的需求,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被关心的,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因此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学习的热情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师生平等的交流,幽默的教学语言,灵活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复习热情。只有让这种热情融入到高三复习当中去,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例如:离心率等于的椭圆为黄金椭圆。

证明:

(1) 黄金椭圆的长轴长、短轴长及焦距构成一个等比数列。

(2)以椭圆一焦点及离它较远的一长轴端点为直径的圆过短轴端点。

(3)以椭圆四个顶点过程的菱形的内切圆过焦点。

通过这道例题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数形结合的数学观念,而且可以领略到对称的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给沉闷的高三数学课堂增添生机,调节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很强的依赖性, 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只是听课,不记老师讲课的重点,对存在的问题不及时弄清,更谈不上寻找知识间的联系.课后赶着做作业,乱套题型,机械模仿,于是形成学习的障碍,要克服这些问题,一定要做好学习习惯上的指导,具体做法是: 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预习,找出疑点,课堂上积极思考,敢于"向老师提问", 使其思维与老师同步,课后及时总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加强课后辅导,增强学生信心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多,概念多,数学方法多,灵活性强,难度大,学生很容易会出现断层. 所以,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要加强课后辅导,及时分析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基础差,还是不适应高三的学习. 同时将学生遇到的困难及错误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起参与讨论,明辨"是非",逐步解决学习难点,提高高三的复习效率.

五、注重题后反思,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不少学生在完成作业或解题训练的过程中,欠缺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解题后的“反思”。一道数

学题苦思冥想解出答案之后,必须进行如下探索:它考查了我们哪些概念、知识和能力?本题有无其他解法?众多解法中哪一种最简捷?能否做到举一反三。许多学生完成作业,因为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的不同,或者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训练,未能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解题能力未能在更深和更高层次得到有效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应该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

六、加强三分,三清教学,搞好分类推进

在开学之初确定推进对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恰当的分类。每次作业,每次考试,都要认真分析重点层面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分人、分题、分类。哪些是课上需要讲的,哪些是必须当面解决的一律分清,然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特别是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同学,必须采取单独教,单独练的方式,使学生整体能力都有所提高。

七、以“错”纠错,查缺补漏

高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有人把试卷看成是网,每次考试都相当于在捕鱼。如果发现有鱼从渔网上漏掉,就要及时修好渔网,下次捕鱼时才不至于有鱼再从这个洞里漏掉。学习知识也是这样。有的学生做题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做过之后不问对错就放到一边。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因此,发现了错误及时研究改正,并总结经验以免再犯。如果做题出错较多,就必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本”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

八、加强考试指导,提高应试技能

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当作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等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一般说来,考试时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能让试题的难度、熟悉程度影响自己的情绪,力争让会做的题不扣分,不会做的题尽量得分,规范答题。其次,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讲究快速、准确。当然应试的策略要因人而异,基础好的学生做填空、选择题可以控制在45分钟左右,基础较差的可能需要1小时甚至更多时间,主要是看怎样处理效果最好。每次考完后,学生自己都应认真总结,教师也要讲评到位。

对于所教的数学学科,后期采取的方法是经常在数学试卷上面写上鼓励性的语言,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时常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他们,而没有把他们放弃。对于做题规范性,书写规范性,更应该是教师学科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方法

高三数学,不同于高一、高二阶段。随着知识内容的进展,由单纯新授课转变到复习课,由单元知识的测验转化到全面知识的考查,学生要以平静的心态,高水平的能力,在高考中力争取得好成绩,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三数学学习分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复习阶段,二是题组训练阶段,三是反思复习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一定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教师有选择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努力,确定了高三数学复习课的基本模式为:

一、明确复习目标,纲举目张

在进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应该首先依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学生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包括复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并注意突出能力目标。高中数学是由函数的性质与应用、数列、三角函数、向量、不等式、曲线与方程、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导数九大主干部分组成,每个主干知识又可以自成体系。

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高三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一人讲解,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

三、解析典型问题

典型问题解析是数学复习课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巩固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和提升学科能力的主要环节。因此,典型问题的选择与处理是否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复习课的成败。在高三数学复习课中,让学生做一定量的各种类型的习题是必要的,但不能盲目,也绝不是越多越好,充分利用好课本,发挥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课本中的知识是前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探索获得的成果,是知识的精华。教材中的例题,大都经过严格的精选,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典型性和可发展性,是我们提高复习效率的良好载体。我们一定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如片面追求难题、搞综合提高。事实上高考数学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

如2008年上海高考(理科)第18题:

已知双曲线C: -y =1,P是双曲线C上的任意点。

1.求证:点P到双曲线C的两条渐近线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2.设点A的坐标为(3,0),求│PA│的 最小值。

第1小题的原题可见教材《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117页练习12.6第4题。第2小题也可由教材第102页例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迹”一例中出现的“近地点”“远地点”,加以证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往往更投入,这时要趁热打铁。

变式1: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椭圆C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从实际问题抽象到数学问题,学生较易接受。

变式2:已知椭圆,求椭圆上到定点距离最近的点的坐标。通过以上两个变式,学生对用二次函数在闭区间求最值的方法来解决解析几何最值问题,印象应该非常深刻了。然后再把椭圆变为双曲线,学生便能融会贯通、驾轻就熟了。

有统计表明,高考中约有三分之二的试题都来源于教材,改编自例题或练习题,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理应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通性、通法。

四、反思归纳总结

反思小结是一般数学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三数学复习课的反思小结包括知识总结、思想方法规律小结和高考命题规律与趋势总结三部分,三者不可偏废。通过反思,把本部分知识纳入整个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基本规律与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和应对高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傅鸿海.导学先锋:高考数学综合专题复习与能力问题研究.珠海出版社,2008.

[2]教育部.中学数学新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黄安成.谈数学悟性.数学教学(沪),1999.

(作者单位 广东省兴宁市黄陂中学)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案 编写

数学教学案,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学习方案。它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或学案比较,突出了导与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尝试编写了《初中数学教学案》,并运用教学案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编写初中数学教学案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将我们编写初中数学教学案的理念、框架与过程与大家交流,以求抛砖引玉。

一、教学案的基本框架

在明确编写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将每一节课的数学学习,在明确学习目标后,一般分为三个环节:学习准备——探究形成——反思检测。下面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作一些说明。

1.1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建构好一定的心理基础,组建好相应的基础图式,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学习准备包括知识准备、情绪准备和工具准备。知识准备主要是学习本节内容应具有的知识储备。情绪准备就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心向,为学习新知做好情绪状态上的准备。为此,我们设置了课前导学与情境创设两个栏目。

在“课前导学”栏,引导学生作好知识准备与经验准备.通过设置问题、活动(如观察、剪纸、拼图)、练习、建议等,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调动到大脑的最前沿,为学习新知作好知识经验上的准备。如在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前,可设置问题:①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②一次函数有何性质?我们是怎样研究得到的?③何谓二次函数?它有哪些特殊形式?以此把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函数知识、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调动到大脑的最前沿,引导学生类比一次函数的研究方法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在“情境创设”栏,设置引发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为探索讨论作准备。也

就是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心向。

如探究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可在课前导学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从比较笼统、抽象的问题逐步引向具体、细致的问题):①二次函数的图象会是什么呢(形成认知冲突)?②与一次函数相比,二次函数y=ax2+bx+C(a≠0)比较复杂。

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一般从哪里入手呢(重视一般科学思维方法训练)?③(承接课前导学)在二次函数的特殊情形中,哪个最简单又不失本质(二次函数)?④观察函数y=x2,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数”、“形”上的结论、猜测)?由此,我

们应该怎样来列表、描点、画图?

1.2探究形成

“探究形成”就是在问题引领下,学生尽可能地自主探索,教师适当引导、启发、指点,并通过问题的尝试解决,在运用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在此设置探索讨论与尝试解决两个栏目。在“探索讨论”栏,一般采用填空格、问题串、提示语等形式去引领学生解读教材(读懂教材)、探索新知。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特征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况,采用不同层次的探究方式,如引导式探究、开放式探究、自主式探究,逐步引导学生走向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策略的渗透。

采用填空格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复述新知要点,解读教材;设置问题串,在一系列相关问题引领下,导疑、导思、导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问题串中,应注意认知的层次性、形式的多样性,除了知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外,还应有质疑性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问题等,由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通过提示语,作一些重点的提示、难点的释义、思想方法的暗示及学法指导等。

1.3反思检测

“反思检测”则包含小结反思、自我反馈、拓展提高三个栏目,分别从文本(陈述性知识)、基础操练(程序性知识)、拓展提高(延伸性知识)对所学的知识、方法进行反思检测.由此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自我检测与评价能力,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在“小结反思”栏,重点设置培养学生元认知水平的问题。在问题引领下,让学生从知识整理、探究方法、知识之间联系、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等方面,通过文字语言(用自己的话记录),反思自己学习中的得与失,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如“通过本课学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是学生应该养成的最基本的反思习惯,即每学一点,就应该问一问:“我有哪些收获?哪些困惑?”根据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特点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反思的问题可作适当的细化,作一些要点提示。

如通过二次函数y=ax2(a≠0)图象与性质的探索及学生的尝试解决,应引导学生及时反思(整理):①本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整理小结一下。(结合学生实际,也可提出更具体的问题如:二次函数y=ax2 (a≠0)的图象是什么?有何性质?你记住了吗?)②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研究二次函数y=ax 2(a≠0)的图象与性质的?从函数图象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在“自我反馈”栏,关键在于通过精选的练习题,让学生自我测评和发现问题,同时,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得教与学的反馈.所选练习题,应突出基础性,重视思想方法,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细加工、深化理解。

二、初中数学教学案编写

教学案的编写要始终牢记编写理念:数学学习不仅是获得结果,应深入探究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方法,数学理解应是“关系性理解”,学生学习数学应当逐步走向自主学习,归纳类比有利于问题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演绎推理有利于培养理性思维。在编写理念的指引下,教学案的编写一般应有如下过程(如图1):

参考文献

[1]叶红,汤炳兴.初中数学教学案(七~九年级,共6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第11篇

高中数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不少数学老师在讲课时拼命追求进度,提高教学速度,不给学生过多的思考、板书时间。在教师的诱导之下解题,这样学生好像听懂了,其实还有部分学生不会做。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给学生多留一些思考、反思的时间,学生定能触类旁通。

一、让学生先做,能给你更多的惊喜

在教学中,一些题目让学生先做。由于学生的个体数学水平的差距较大,所以在教学中经常喊七八个学生上黑板做,这样更能够发现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同时不同的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会得出不同的解题思路。然后老师再加以点评优化解法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让师生都能显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下面是笔者复习直线与方程的教学片段。

总之,一道题让学生先思考,再引导学生比较与总结,就可以使学生养成一道数学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去分析的习惯,于是经常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久而久之,学生考虑得愈广泛愈深刻,获得的思路愈广阔,解法愈多样,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

二、让学生讲题,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

笔者在连续多年的高三数学教学生涯中,发现学生学数学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听懂了,第二层次会做了,第三层次会讲了。听懂却不一定会做,会做了却不一定会讲,只有会讲了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让学生上黑板讲题,讲解时会帮助学生考虑得更深刻,有时讲讲就发现哪个地方考虑还不太完善,时间一长学生考虑问题就更全面,思维更缜密。让同学们互讲能交换不同的解法,不同思想。俗话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大家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大家就有两种思想。

三、给学生一些反思的时间,能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结果。我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的理解。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上课需要给学生一些反思、总结的时间,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转变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一道数学题经过一番艰辛,苦思冥想解出答案后,要进行反思,反思解题时因审题不准,概念不清,忽视条件,套用相近知识,考虑不周或计算出错,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问题解决之后,可以反思:解题过程是否忽视了重要的信息,能否开辟新的解题通道?解题思维、运算能否变得简捷?是否拘泥于思维定势,照搬了熟悉的解法?通过这样不断地质疑、不断改进,让解题过程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简捷性。能否对问题蕴含的知识进行纵向深入地探究?能否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把问题所蕴含孤立的知识 “点”,扩展到系统的知识“面”。通过不断地拓展、联系,加强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进而形成认知结构中知识的系统性。

学生和老师总共45分钟的时间,老师多用一点,学生就少用一点。笔者认为,思考、总结和讨论也和三维目标的形成互相呼应,所以在学习上我们教师要把握好时间的度,真正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从而使学生走出题海误区,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在多方面得到有益的发展。

第12篇

(1)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能力的关系

试题强调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强调从基础和能力并重,知识和能力并重;在知识点的交汇处设计试题,重点考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转化能力和运用能力,对能力的考察达到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一些常规题型运用常规方法可以求解,但往往计算量较大,运算较繁,如果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特殊和一般的思想来处理这些常规题型,就可以化繁为简。

(2) 难与易、创新和常规的关系。

选择题都是容易题,起到了镇定大部分考生心理的作用,然后逐渐加大难度,填空题从中等题起步,要求思维能力越来越高,达到了分层把关的目的。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3) 教与考的关系、主干知识和新增知识的关系

绝大部分试题源于课本,这有利于克服当前市场资料泛滥,高考复习搞题海战术的现象,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有利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试题都以课本中的问题作为原型, 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易得高分,只会模仿的学生看起来会做,但得分率不高,这有利于高校选拔所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的稳定,对中学数学教学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复习策略

1.考纲是高考法规性文件,是命题的依据,尤其要注意的考纲调整的内容理解。把往年高考试题与高考考纲以及省《考试说明》结合起来研究,对于我们吃透高考题,进一步挖掘高考题的复习功能,把握备考的难易尺度,提高备考效率有很大的作用。高考的考试说明对整个高考复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对高考考试说明作全面细致的研究,力求作到以下几点:

(1)明确整个考试说明要考查的知识点。

(2)明确那些知识是降低要求或不作要求的。例如,求函数的值域要求很低,但不少复习资料在这方面搞得很复杂;解无理不等式,现在高考不作要求;复数较过去大大降低要求。

(3)明确哪些是重点要求的内容。如:求函数的单调性是必考内容,也是重点内容,函数是一重点要求;立几、解几考试的要求都高于教材;数列问题要求较高。

(4)明确对数学能力的考查要求。

(5)对一些基本内容,教材内容,考试要求,试题难度延伸。

2.加强训练过手, 重视归纳总结例题和习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明确练习的目的 , 各章、各节练习的知识技能、方法是什么 , 自己是否掌握 , 通过练习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还有什么遗漏 , 方法技巧上还有什么不足 , 要作有自的的练习。注意练习后的反思:每次练习后适当反思回味 , 体会这些练习的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 , 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技巧更重要 , 复习中要对一些通性、通法进行提升, 淡化特殊技巧。继续注重夯实基础,发挥例题、习题在知识、方法上的示范性,注意解题的规范训练。进一步强化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应用,淡化技巧。重视解题指导,注重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养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从同一个角度看待不同的问题的习惯,横向联系,纵向发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注重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渗透;在理性思维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新课程非常推崇的数学教学模式:还要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3.把握复习难度,摒弃题海战术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朴素”,既没有艰深的知识,也无冷僻的技巧,许多题目取材于课本的基本题或基本题的改造题,即使综合题也是由若干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而成。今年高考结束后,我们常听到如此感言:题目做多了并没有占多少优势!少做十套卷子也能考这些分数,早知这样,真的不要“杀猪用牛刀啊”。由此可见在高三阶段复习时,要排除各种复习资料的干扰,抓去主干知识强化复习,做到主干知识要精,新增内容要熟,不追求题海,但要做一题通一片,题目做完后要及时得总结反思,反思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反思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及解决这类问题一般规律,反思此题有无其它解法,反思做错题的原因,从而不断提高练习的质量,提高其思维品质.此外,练习要有“度”,减少重复训练,跨出题海教学,要避免低认知水平上大运动训练,无休止地加深拓宽,尤其要避免“喜新厌旧”、一天到晚找“高、精、尖”的、最好是别人没见过的题目去做,试卷一张紧接一张,铺天盖地,学生负担苦不堪。实践证明,目前的高考复习,只要相信自己,相信学生,见好就收,定有汇报。

4.从平时起培训一定的应试技巧、应试必理, 高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除了必备的知识、技能之外,考试技巧、应试心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考试技巧包括对各种题型的处理方法 , 合理的简化解题方法, 试卷的书写表达,中档题目如何不失分、难题如何多得分。

考试心理包括以平常心态参加考试, 克服考试的急燥、畏难心理 , 当试题有难点卡住后 , 如何调整解题次序 , 如何克服这些难点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