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0 22:0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内控工作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了有效防控廉政风险,进一步提高我校内部管理水平,我们积极行动,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将主要经验做法,总结如下:
一、组建领导小组,作为内控抓手
单位内控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作涉及到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内外监督等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内部各处室的协作和配合。工作中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结合,使单位领导树立起风险防控意识,为内控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王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内控工作办公室,校办室主任彭新强牵头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各处室为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机构,积极配合内控工作办公室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指出学校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各处室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拟定工作方案,明确推进计划
我们制定了《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加强内控规范的宣传,学习内控相关知识,制定内控工作方案,成立内控工作团队。对财务及相关处室人员进行培训、梳理制度流程、费用支出,风险分析、建立控制机制,优化制度。
三、构建内控机制,保障内控实施
(一)建立了我校内控运行制约机制。主要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内控管理职责分工,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关键岗位责任机制,关键人员资质能力,财务信息编报要求,信息技术应用要求,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监督评价。
(二)梳理了我校主要经济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针对预(决)算管理、经费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完善了内部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做到经济业务管理规范有序,内控管理职责清晰,提高单位人员工作效率,实现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和信息化
我们建立了《财物工作制度》,明确了出纳、会计职责;建立了《磻溪初中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强化了教师管理;建立了《磻溪初中校务公开制度》,坚持每学期对公用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公布,公开、透明。建立了《磻溪初中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采购、验收、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强化资产管理;《中政府采购细则》,物品采购、工程采购逐步步入正规;建立了《校园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加强了校园工程的质量监督;《磻溪初中合同管理制度》,确保了合同制定、保管的规范。对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并达到常态化,真正实现从“人治”管理向“制度”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转变。
(三)注重细节,强化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学校财务工作和资产管理更应该注重细节。
1、采购必须经过相关部室核准,先报采购申请,后采购;
2、所有票据必须注明用途,附清单或者相关合同复印件;
3、属于政府采购的物品或者工程,必须有政府采购文件;
4、重大事项必须经校委会研究确定,或者通过教代会研究确定;
5、票据报销必须由经办人、经办领导签字,法人审批后才能履行报销手续。
内控规范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具有相当难度和专业性的工作。我校财务人员都是兼职人员,也不具备会计从业相关资格,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学校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现。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财务人员的选拔、任用和培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更要强化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的细节,在校内形成“人人学内控,处处讲内控”的良好氛围。扎扎实实提高我校内控水平。
一、 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为落实专项行动方案,我院已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专项行动工作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跟进落实专项行动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和工作时限;从思想认识、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内部控制、管理程序、发现问题、监督检查、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制定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
二、 专项行动开展亮点
及时成立的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专项行动工作小组,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和工作时限。从思想认识、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内部控制、管理程序、发现问题、监督检查、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制定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
三、 自查发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单位未完善内部采购部门建设,无单独设置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未完善采购、内控、稽察监督等岗位设置;二是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低。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约占职工总数80%,特别缺乏政府采购业务工作人员。
四、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抓紧制定单位年度政府采购政策培训计划,强化单位依法采购观念,提高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二是还要有计划地组织本单位有关人员政府采购政策培训,全面提高政府采购人员依法采购能力。
五、 对全国专项行动的建议
组织政府采购政策培训。
附件:.2021年2月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自查自纠发现问题登记表
XX卫生院
2021年3月1日
附件1
2021年2月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自查自纠发现问题登记表
单位: (盖章)
序号
问题领域
问题描述
资料来源
(制度/采购事项)
涉及金额
整改措施
牵头部门
协助部门
时限要求
完成情况
备注
1
依法采购
无
2
政府采购预算管理
无
3
招标文件制定
无
4
专家论证
无
5
执行集中采购规定
无
6
政府采购信息公开
无
7
加强内控管理
未完善
8
监督检查
无
9
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方面
未完善
10
责任追究
无
11
一、内控建设起源
内部控制起源于西方,尤其是自1992年9月,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了一份报告《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和五大要素,标志着美国的内部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内部控制这一概念导入我国不过近10年的历史。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委、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4日,五部委在北京正式《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进入了一个全新格局。
二、提升认知水平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内控真正引起国资管理部门和国企经营管理者的重视不过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因此,很多企业对内控的认知水平并不高,认识往往仅局限在内部监督或内部控制制度等简单层面,并未了解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增加了风险评估要素,可以利用已经发生的事情来进行分析,减少事后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使它成为一个既控制舞弊又控制风险的控制模式。例如,通过内控测试发现,下属企业与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无“食品批发与销售”资质,食品流通许可证经营方式为“食品销售管理”,而非“批发”或“零售”的供应商有采购业务往来,我们可以判断出潜在的风险,若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能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信誉损失,引发企业的经营风险及法律风险。由此可见,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要将从控制事后风险逐渐向控制事前风险过渡和转化。通过控制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将会同步发现自身问题和机遇,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对内控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了内控的建设和实施,企业的内控建设首先要扫清的障碍是对内控认知的混乱,提高全社会、各企业对内控建设的正确认知乃重中之重。
三、浅淡内控规范实施
根据“五部委”要求,内控评估实施时间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证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为有序、适时、稳妥、有效落实该项工作,拟作分步推进。
步骤一、制定年度内控实施工作方案及具体行动计划
企业年度内部控制规划实施工作方案要求涵盖公司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计划、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计划及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计划。
公司基本情况应包括公司简称、股票代码、上市情况、组织架构、公司性质、资产规模、经营范围、控股子公司情况、参股公司情况等。
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应明确①公司设立内部控制推进工作小组、内控规范实施工作负责人、牵头部门及内部控制推进工作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等。②聘请外部咨询机构为公司在内控规范实施工作中提供相关专业支持。③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预算费用。
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计划应首先制定内控缺陷整改方案,根据已查找出的内控缺陷,完成内控缺陷整改方案。其次落实内控缺陷整改工作,各责任部门根据内控缺陷整改方案完成整改工作;计划财务部、董秘室、审计室等检查整改效果。再次确定内控实施工作情况披露,董事会将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在定期报告中及时披露内控实施工作情况。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计划应包括①拟定自我评价工作计划,明确纳入评价范围的子公司和业务流程,确定评价工作的时间表、人员分工等;②确定内控缺陷评价标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的定义确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将包括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③组织实施评价提出整改建议,根据经批准的内控自我评价计划,组织实施内控自我评价工作,提出整改建议;④编制并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根据缺陷评价汇总表和责任部门及所属企业整改情况,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报经董事会批准,审议通过后按照监管要求对外披露。
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计划应确定内控外部审计机构,对以某年某月某日为基准日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具体行动计划分解到月,列明每月内控工作推进的内容、责任人、工作目标及需要协调资源等。
步骤二、明确内控工作组织领导和工作小组
首席执行官为内控规范实施工作负责人,并由审计室牵头与纪检监察室、董秘室、办公室、计划财务部、投资发展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人员组成内部控制推进工作小组;下属各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为本企业内部控制第一责任人。
步骤三、搭建培训师队伍,开展《企业内控手册》专题培训
抽调总部各职能部门专业人员担任培训师,结合实际,就《企业内控手册》涉及各专业板块的风险描述、风险控制对下属企业进行专题培训,并有合格会计师事务所内控专家对关键风控点作点评。
步骤四、启动内控宣贯动员大会
首席执行官作内控宣贯总动员,学院内控教授或行业内控专家配合总动员作《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专题报告,以生动、形象、深刻的案例说明内控工作的重要性。出席对象总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企业总经理、财务总监、审计主任等部门负责人。
步骤五、各类测试模版的编制
组织相关人员着手编制《内控规范自我评价调查问卷》、各主流程内控独立测评测试程序及《内控测试工作底稿》模版等。关键内控活动测试工作表应包括被测试单位名称、测试业务流程、子流程、控制责任人、控制活动编号、控制活动描述、控制类型、控制频率、样本量、测试程序、测试记录、测试结果等具体内容。
步骤六、下达《关于开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自测自评的通知》
《通知》中应明确自测自评范围、自测期间、自测方式、自测跟踪、测试评估等相关要求。
自测自评范围,某公司所有附属公司,包括各分公司、子公司和总部各部室。
自测期间,总体以某年工作轨迹作为自测自评重点。总部职能部门及所属相关企业以某年第一季度作为自测自评重点;自测跟踪扩展到某月份;测试评估扩展到评估日。
自测方式,总部职能部门及所属相关企业依据总部下发的《内部控制规范自我评价调查问卷》所涉及公司层面、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长期股权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合同档案管理等某个主流程,某个子流程的相关内容,逐项逐条认真对标。
对标使用文件:总部各职能部门对标使用附件二①,某板块对标使用附件二②,其他企业对标使用附件二③。
各相关企业及部门应将对标情况,如控制描述是否有变化、控制设计是否有效、控制执行是否有效等如实、完整记录在问卷中,并妥善保存对标的相关资料,以备核查。同时,根据对标记录反映的结果,形成本企业、本部门的自测自评报告。
自测跟踪,企业完成对标工作后,总部各职能部门应组织力量对各企业对口部门进行后续跟踪,并应就跟踪发现的未达标情况,提请企业限时整改。同时,将跟踪情况形成汇总报告,提交总部内控工作推进小组。
测试评估,总部内控工作推进小组将派内控规范测试小组,对纳入评价范围分子公司,按照确定的关键业务流程及其控制活动的测试程序进行测试。
步骤七、构建两支队伍,做好测试跟踪及测试评估
一支队伍,由总部各职能部门专业人士组成,落实《通知》要求的自测跟踪;另一支队伍,由总部内审与外部专业人士共同组成测试小组,落实《通知》要求的测试评估。
步骤八、进行现场测试
通过现场访谈,了解被测试企业所涉及的关键业务主流程内控设计和执行有效性;并对相关子流程所对应的控制活动实施实地测试、穿行测试、抽样测试等。
步骤九、编制、复核测试工作底稿,出具内控测试报告
测试小组编制、复核被测试企业测试工作底稿,并与被测试企业就测试情况进行沟通,交换意见,形成测试结果和整改建议汇总表,出具被测试企业内控测试报告。内控测试报告内容涵盖项目立项依据、被测试企业、测试期间、测试流程、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及测试发现的问题、存在风险及整改建议等。
步骤十、下达整改任务书
对被测试企业下达整改任务书。
根据省、市银监部门的指示精神,我县联社扎实组织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我县联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建立案件防范长效机制,保持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落实案件专项治理各项工作措施,深入开展合规建设年工作,促进农村信用社合规文化建设,进一步营造一个良好的合规文化建设氛围,确保案件专项治理和合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落实情况
(一)成立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实施。
为确保顺利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我县联社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联社×××主任任组长,×××、×××两位副主任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稽核监察部,负责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各信用社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确保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实施方案,拟定工作内容。
我县联社案件专项治理以“两个提高”、“两个加强”、“两个下降”、“两个加大”“两个建立”和“五严格”、“五加强”为指导,制定了《××*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分五个阶段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拟定各阶段工作内容,并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各信用社年度经营目标考核,对未按上级要求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或者组织开展工作不力导致进度缓慢的信用社,其年度考核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制,直接取消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并视情节轻重对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政纪或党纪等处分,定期召开案件形势分析会,对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确保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不流于形式,努力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
(三)制定督导计划,开展督导检查。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实现管理水平上新台阶,及时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案件专项治理指示精神,加强对各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督促和指导,我县联社制定了《××*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督导工作计划》,对各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督促指导各信用社扎实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确保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效果达到预期工作目标。在20*年度对各信用社案件治理督导检查14次。
二、组织实施情况
(一)清理规章制度,开展内控评价。
为加强对信贷、会计、出纳、储蓄等岗位的内控管理,了解和评价我县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我县农村信用社制定了《××*农村信用社开展内控检查与评价工作方案》(新农信联发〔20*〕141号),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探讨现有规章制度的修改意见或建议,根据评价和检查情况,新制定了内控管理制度项8项,补充完善相关管理制度6项,明确有关业务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责任追究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挂两级,问责到位”为原则,对所有直接责任人、相关责任人和领导责任人全面问责,不留空档,逐步使所有员工在工作和履行职责过程中时刻绷紧依法合规这根弦,要对自己的行为充分负责,时刻意识到因自己行为对上下级、对员工、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使员工对违法违规事件的由“不敢为”向“不想为”转变。
(二)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回头看”检查工作情况。
加强对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对20*年以来专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对银监会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和案件责任制情况进行“回头看”,专门召开“存在问题整改研讨会”,由存在问题整改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整改措施,建立存在问题整改台账,对存在问题采取销账方式进行管理,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和制度执行到位(20*年发现问题28个,已全部整改)。
(三)对易发案件薄弱环节、要害部门、重点岗位人员的隐患排查情况。
1、制定检查方案,组织开展检查。根据上级管理部门有关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指示精神,我县联社制定了《××*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检查(自查)方案》,重点检查授权卡(柜员卡)、印鉴密押、空白凭证、金库尾箱、查询对账、轮岗休假、安全保卫,以及录像检查、枪技弹药管理等关键领域和环节,根据检查方案,将有关项目内容制定检查工作表,布置各信用社按工作表内容开展自查,抽调联社各职能部门人员组成2个检查组,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操作风险检查,并在六月份根据省联社布置,对照省联社检查方案,对上次未检查的项目制定补充检查(自查)方案,重新组织开展检查(自查),本年度共检查出内控风险问题28个(存在问题大部分现场已整改),并设立存在问题整改台账,落实相关整改负责人和责任人,进一步挖掘我县农信社潜在的内部经营风险,防范案件发生。
2、实行强制休假,开展排查工作。为贯彻落实强制休假制度,强加对重要岗位人员审计工作,深入开展我县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有效防范内部经营风险,在9月份对全县信用社各岗位人员分两批(次)实行强制休假,结合强制休假工作开展,对各信用社主管会计和信贷会计岗位开展审计工作,制定《××*农村信用社重要岗位人员审计实施方案》(*农信联发〔20*〕151号),及时发现违规操作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消除风险隐患,促进我县农村信用社依法合规经营,达到会计管理监督工作标准化的目的。同时开展了对各岗位员工进行家访活动,联社领导对分管理的部门负责人进行家访,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家访,信用社主任对本社员工进行家访。通过层层家访,进一步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家庭状况等情况。同时,对三年以上在同一岗位人员实行岗位轮换,本年度对信用社副主任轮换3人、信贷岗位人员轮换18
人、网点负责人轮换4人、会计和出纳人员轮换25人。
(三)今后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思路
今后,我县联社将继续加强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深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议程,把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人员,营造清正廉洁、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防范信用社金融风险。
(一)继续深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使广大干部员工更加明确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组织各岗位员工学习,确保全员参与案件专项治理,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到实处,有效防范我县农村信用社内部操作风险。
[摘 要]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规范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势在必行。以xx集团为例,从细节上剖析其内控中存在的缺陷,希望对各大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造业上市公司;集团企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11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025- 02
1 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投标环节
公司在策划对于技术标准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投标时,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详细设计项目产品结构、书写投标文件,但中标率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有:
(1)目前技术中心对现场需求情况了解不充分,导致部分项目产品设计与客户实际需求有差异,而市场开发部在书写投标文件时参考的是技术中心提供的设计方案,无法提供客户可以接受的价格,导致部分投标项目投而未中,中标率下降;
(2)外部环境竞争激励,销售人员取得标书后,对于同行竞标对手的情况不了解,后续跟踪程序与招标方工作不紧密;
(3)部门岗位员工经验不足,无法在客户询价时,根据客户要求及使用条件给出合理的报价。
1.2 销售与收款环节
公司现行制度中对于销售人员的业绩评价,70%根据销售业绩,30%根据资金回笼情况。这样做导致销售人员重视开发新客户、新订单,忽视跟进销售资金回笼情况,导致应收账款周期长、资金周转率低。此外,信息系统缺少定期的账龄分析模块,目前人工统计总计,没有针对账龄较长制定合理的催收计划。
1.3 存货管理环节
公司对内供货的部门,生产的产品没有办理出入库登记,不能很好的统计本部门产品的情况,会导致在产品出现已发货未结算的现象,期末盘点时,可能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编制的年末盘点表中,产品的计量单位不统一,导致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
1.4 投资并购环节
集团公司现有多个对外投资并购项目,且有投资项目正在实施进行中,金额和性质都非常重大,但集团公司并未未明确投资并购业务的归口负责部门,亦未对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集团公司缺少并购后的并购整合程序,未制定对被并单位进行资产、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文化等资源等要素进行整合的方案和计划。
1.5 信息系y
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密码更换管理不到位,没有设置密码设立要求。从系统使用至今,未发现公司系统定期更换系统密码,无系统使用者更换密码登记表,系统使用者密码设立简单,且存在无密码登录现象。此外,公司目前数据备份采用异地在线备份系统,每天定时对现有应用系统进行数据备份;但却未制定应用系统的备份恢复策略,没有定期进行备份恢复测试。
2 规范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2.1 投标环节
建议技术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到重点客户、客源处进行实地调研,与销售人员配合,共同了解客户需求;开发部应根据了解后得到的客户实际需求制定投标文件,贴合客户需要,提高中标率。增加员工专项技能培训,完善对营销中心各岗位的绩效考核办法,来激励调动投标人员的积极性。例如,对于完成中标额500万以上的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建议技术人员了解电缆使用环境的实际需求在编制技术投标方案。
2.2 销售与收款环节
完善在外货款管理中心的绩效考核办法,在设置资金回款业绩评价指标的同时,应考虑管理业绩评价指标,全面合理地评价该部门人员工作成果;完善公司ERP系统,加快开发账龄分析模块和货款回笼模块的进程,结合客户信用授权管理系统,对于存在货款超期难以收回的客户,由系统自动发出警示,并由合同管理部对客户重新进行信用评级,及时调整客户信用等级,情节严重者,应停止与其继续签订新的销售合同。
2.3 存货管理环节
完善《财产清查制度》,对存货的盘点程序进行规范:半成品的计量要统一其计量单位,以便于盘点时账实相符。制定半成品的收发制度,及时的办理入库,记录半成品的情况,月末要及时的进行盘点,针对盘点出现的差异,要及时的查明差异出现的原因。
2.4 投资并购环节
集团公司应定期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报告,其中包括经济形势分析,投资完成情况分析、投资计划执行中遇到的困难与应对措施等。在分析报告中,应重点关注投资计划执行情况是否与年度计划目标相符,是否有重大偏离实施计划的情况等。由专人负责计划实施,对被并单位进行资产、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文化等资源等要素的整合,确保被并购企业按照并购目标和战略组织运营。成立并购整合小组,编制整合工作方案,包括整合目标、整合计划、各项任务的优先级和时间表,整合工作方案经过单位主管领导审核后执行。
2.5 信息系统
建议公司对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层面的密码设置要求进行统一规范,以确保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规定计算机系统使用者更应定期(每季度)更改密码并使用复杂密码,信息管理部定期(每季度)发通知提醒用户部门用户密码安全设置。明确备份数据的保管责任人,根据业务频率和数据重要性程度,定期做好增量备份,信息部门应制定应用系统的备份恢复策略,定期进行备份恢复测试,确保备份系统在需要时能够正常恢复数据以及应用系统功能。
3 结 语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上市公司应规范自身内控制度,以自我为标杆,带动更多的企业完善内控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守华,胡为民,林斌,等. 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3(7):3-12.
[2]杨有红,陈凌云. 2007 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 会计研究,2009(6): 58-64.
[3]车幼梅,陈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分析[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2011.
[4]陈丽蓉,周曙光.内部控制效率对经营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1(3).
[5]黄新建,刘星.内部控制信息透明度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2006~2008年沪市制造业公司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10(3).
关键词:内控 经营管理 绩效
一、内部控制评价概念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充分揭示内部控制的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管理层及时获悉缺陷情况和整改进度,相关部门跟踪落实缺陷整改,实现内部控制闭环管理,与风险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持续改进。
二、主要做法
供电公司以重大风险防控作为内控评价重点,全面整合风险评估与内控评价工作,通过业务部门“三参与”(参与风险评估、参与内控评价、参与缺陷认定),强化缺陷整改分析,常态化稽核监控等措施,深度推进内控评价工作,促进各项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实现内控评价闭环管理。
(一)充分梳理风险,内控评价有的放矢
1、梳理风险信息
依据内控评价相关要求,辨识与电力交易结算、核算等经营类业务相关的风险,梳理出本单位可能存在的业务风险,编制形成公司规范统一的风险信息库。
2、识别重大风险
召开风险评估推进会,由风险评估与自评价工作组召集各业务部门参与风险识别。各业务部门通过总结重大风险防范措施执行情况,认真分析内外部因素,并依照梳理形成的本单位风险信息库,识别确定各专业的重大风险。
(二)加强专业协同,全面推进内控评价
1、准备阶段――细化方案,优化分工
内控自评价工作组细化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工作的时间安排、评价工作的目的、范围及涉及部门,详细列示评价工作前期准备材料清单,按专业组建若干个工作小组,确定各小组所需借调的专业人员,通知各业务部门积极主动参与现场内控自评价工作。根据风险评估阶段确定的重大风险,重点对电网基建、招投标采购、资金支付及费用报销等业务领域进行检查评价。
2、评价测试阶段――专业协作,全程监督
工作小组进驻现场按照各自分工开展评价工作:
(1)询问相关业务人员岗位工作流程,并与岗位职责文件相比较,以发现实际流程是否与相关制度要求相符;观察业务人员的流程操作,判断实际流程是否与手册记录的流程相符。评价控制程序是否被有效且一贯执行。
(2)对线下流程进行穿行测试,并在穿行测试的基础上,进行控制测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按照样本发生频率选取适当数量样本,对控制点是否依照内部控制手册和控制矩阵的规定持续有效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收集流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纸质文档材料,检查纸质文档是否完整清晰,是否经过相关有权限人员审核批准。
(3)对线上(IT)流程进行穿行测试,并在穿行测试的基础上,进行控制测试,具体方法同线下流程抽样测试;收集线上流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电子文档材料和电脑截屏,检查电子文档是否完整清晰,是否经过相关有权限人员审核批准。
3、汇总分析阶段――系统辅助,记录差异
工作小组记录评价工作中发现的所有差异以及新风险、新流程、新控制点未及时在内控流程文档中进行更新的情况,并在风控信息系统中填写评价工作底稿,上报内控自评价工作组。
(三)注重缺陷分析,促进管理优化提升
1、业务部门参与缺陷认定
自评价工作组汇总各工作小组的评价记录,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召开内控缺陷认定及整改会议。对于发现的差异,与被检查部门讨论沟通,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评定标准,判断出缺陷的类型,同时判断缺陷属于设计缺陷还是执行缺陷,提出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意见。
2、深度分析内控缺陷,细化内控流程矩阵
公司内控办在自评价基础上,充分利用内控评价成果,深度总结分析内控缺陷成因,细化内控流程矩阵,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三、主要成效
(一)进一步深化公司风险意识和内控理念
内控评价开展以来,公司按照国网下发的风险信息库梳理了139个地市公司层级可能存在的风险信息,编制形成适合地市层级公司规范的风险信息库。发现流程差异23个,认定内控缺陷10个,已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
(二)进一步提升公司业务精益化管理水平
通过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系统的内控评价,发现自身在公司整体和各个领域中存在的制度设计及制度执行缺陷,调整和完善业务间管理界面、信息标准、管控要求,有效打通了管理壁垒。促进内控标准、流程标准和岗位标准落地,将控制责任细化到岗位,规范了工作程序、审批手续,有效控制各项经营活动顺利开展,防止出现偏差,及时纠正失误。促进公司各项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各项业务有规可依。
(三)进一步降低公司经营管控类业务风险
在内控流程标准实施过程,通过内控评价检查等监督手段,明确了内控流程的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配套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有效性评价程序,严控风险环节,推动业务合规,推动业务标准信息有效流转,实现内部控制对欺诈、舞弊和非法行为的事前防止、事中发现和事后纠正,充分体现了源头控制和主动控制的理念,不断推进内部控制与日常管理的有机融合,推动公司从事后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有效防范了经营管控类业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梁雯.内控视角下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1)
[关键词]社保基金 安全运行 监管
社保基金被老百姓称为“养老钱”、“救命钱”,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规范业务操作行为为基础,以健全基金监督制度为保障,以强化内部监管为手段,通过日常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保障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和平稳运行。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构,确保监管到位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切实管好用好社保基金,确保其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直接关系到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规模也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增长,为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地税、监察、纠风、审计、卫生、人行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领导组,研究制定全市社保基金监督工作的重大事项和工作方案,对社保政策执行情况和社保基金管理运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公布社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各成员单位充分认识社保基金监管的重要意义,树立基金是社会保障生命线,基金纪律是高压线的观念,发挥各自职能,相互支持配合,对社保基金的各个环节实施全程监管。
二、明确目标,强化监督,确保安全运行
社保基金监管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社会保障制度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基金安全完整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为切实解决我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健全和完善基金安全长效机制,我们出台了《永济市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永济市关于开展就业资金和社保基金专项治理检查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社保基金专项治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确定了检查的范围和内容,组织安排各经办机构开展“三金”检查工作,要求各经办机构统一抽调人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彻底检查。重点对参保企业、参保职工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和社会保险待遇领取情况、社会保险基金专户储存、转存定期、购买国债利息收入情况、落实审计决定,纠正和清理挤占挪用社保基金情况及基金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落实《山西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控制度实施细则》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实施检查,要求检查的覆盖率达到30%,并写出自查自纠报告,对检查出的问题逐个落实整改并详细、完整填写《整改责任卡》。我们还及时召开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领导组会议,针对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对工作进行了安排,同时又学习了上海、汉中等社会保险基金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加强对各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警示教育,牢固树立“高压线”观念和“保命钱”的纪律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的日常监督,确保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圆满完成。
2.针对历年来审计发现的问题,我们逐一立项,其类型和难易程度等进行梳理,明确解决办法和责任单位,分类积极加以整改。凡能立即整改的,比如未按规定实行专户管理、多头开户,协商有关单位立即纠正;由于特殊情况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求各经办机构制定出整改计划,限期纠正;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同财政等部门协商向政府汇报,提出清收意见,对已经造成损失无法清收的资金,我们根据国务院2006年第157次常务会议“同级政府予以补还”的要求和各级审计部门“对已经造成损失确实无法回收的资金,应由当地政府安排资金予以弥补”的意见,已向政府打报告请示解决办法,争取把所有未整改到位的问题全部落实。
3.建立健全经办机构内控制度。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内部控制工作,是确保社保基金安全的本质要求,也是规范经办、管理业务,保证社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举措,更是经办、管理人员的“自我保护网”。我们根据社保基金财政专户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的特点,从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等方面,及时、系统地制定内控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着力规范经办业务工作,完善基金财务管理,优化操作流程。并探索将内控要求和办法嵌于业务操作流程之中,建立岗位之间、业务环节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从而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强化责任追究和奖励制度时效,确保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行,切实提高基金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还重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对经办、管理业务各环节进行内部检查,严肃处理违反内控制度的机构和责任人。
4.在基金的保值增值方面,为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质量,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完整,我们严格按照财政部《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要求,结合本市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工作现状,一是进一步严格社会保险基金专户储存、转存定期、购买国债的规定;二是严格社会保险基金优惠利率政策的执行;三是落实责任,要求各经办机构对于转存还不到位,优惠政策没落实等影响基金保值增值的现象,要整改到位,否则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我们在社保基金监管工作中要继续牢固树立基金是社会保障的生命线,基金纪律是“高压线”的意识,进一步规范社保基金管理运作行为,健全和完善基金安全长效机制,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促进我市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内控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展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运动规则和相关的监管工作,对流动资金、资产方案、控制和核算等实施研究和分析,以此促使企业的工作可以有效进行,提升企业的资产。在目前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依据提升内部控制建设来确保财务信息的有效性。依据基本情况分析,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构建有一定的完善性,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内容是相关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机制。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构成,整合整体的内部控制工作,促使企业可以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工作。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观念较浅
目前,我国企业对于发展过程中获取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关注的,但是却减少了对企业管理工作的关注,以此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内控管理工作并不关注,企业制定的内控制度不完善。同时,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制定的规则不健全,甚至已经设定的制度没有完善实施。比如,大部分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缺少控制力,无法及时完善的对物资实施采购和应用等工作,从而促使企业财务出现亏空的情况。以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较浅的内部控制观念促使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更多的问题。
(二)企业有不科学的资金支出情况
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规定制度来控制企业的资金应用,更没有构建完善的、健全的监督和管理系统,以此导致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资金来历不明或者资金支出不明等情况。比如,企业对各个部门应用资金的情况并不了解,以此导致资金的支出情况不明确,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对资金的支出情况不了解,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除此之外,有的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附属业务,对财务的管理并不完善,有效的具备完善的制度但是并不实施,从而促使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为钻漏洞的人提供了机会,以此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
(三)企业会计信息的内部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重点工作都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差异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促使财务数据不完善。比如,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不明确、账目记录不完善,以此无法判断企业的资金发展和实际应用状况;有的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深入核算财务信息,对一些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定期的查看,以此导致不完善的信息无法为管理工作者提供有效的依据。另外,大部分的企业还存在会计信息不合理的情况,这些企业主要是为了躲避有关部门的检查,甚至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这些问题最终不但影响企业发展建立的形象,还为企业的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二、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一)提升财务管理可以提升企业优化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建设
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实施有效,需要建立一个基础的条件,也就是不断创新其治理结构,全面协调其利益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工作。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优化治理结构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大部分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信息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都会导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不公平或者效率不完善的问题,相关的权利和职责不平衡,以及更多样化的管理缺陷。依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分析,需要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财务管理工作,获取优质的、完善的、科学的财务信息资源,从而促使企业可以更好的创新治理结果,满足其配置企业的相应资源,从而引导企业可以更加完善、有效的发展。
(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达到企业内控建设的目标
我国大部分企业制度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发展需求主要是指内控管理的构件,在整体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此,企业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不但需要确保经济业务的有效实施,同时还要保障资产的提升和维持,以此达到企业发展建设的方向,获取一定的经营效果。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依据内控建设实施,这样可以提升企业生产经营互动的有效实施和发展,更好的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以此满足企业发展设定的经济目标,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更具备特点和竞争力。
(三)企业价值管理的一个主要手段是财务管理,为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企业要想更好地达到预期设定的管理方向,需要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依据有效的预期管理制度,提升对预算的执行管理制度,不但有助于企业业绩的提升得到保障,还有助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效实施。以此,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控制能力和成本支出管理,不断落实经济效益的理念,更好的提升资金管理工作,同时还要优化企业的绩效考察,全面引导其发展。在企业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制定的原则实施工作,构建有效的、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从而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完善性。
(四)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内控建设中实施激励职能
达到企业激励职能对于内部工作人员来说,由于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其主要是工作方案就是依据绩效管理实现的,因此需要构建不同岗位的绩效管理制度,构建优质的绩效资金等形式激励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位观念,不但可以提升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态度,还可以达到企业资源优化的目标,这样可以更好的实施人力资源工作的内控管理。
(五)财务数据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财务数据的有效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实际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对资金的支出和获取工作来说,可以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指定有效的评价结果,并且,还有助于帮助企业找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结合有效的解决方案来提升资产的收益效率,从而促使企业达到财务管理的方向。以此,财务管理不但可以防止或者减少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其实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内控工作实施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同时需要与财务管理工作一起进行,从而满足企业发展的方向。依据对内控工作环境的不断创新和制度的完善,构建一个优质的、合理的内部控制系统,从而满足企业的有效发展。只要企业完成好财务管理和内控工作,才能保障两项工作的特点发挥作用,促使企业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引导企业向新的阶段发展。(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天津市中环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范小华.试论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关键因素[J].中国外资,2014(04).
[2] 王娟.试论财务管理在企业内控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商论,2016(01).
财务稽核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全面提升经营管理,以规范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为目标,持续推进内控制度建设,构建起“事前预警预防、事中稽核监控、事后整改防范”的三道防线,确保财务风险防范到位,稽核成果全面应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背景与目标
(一)实施背景
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财务稽核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确保财务管理活动合理、合规、合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防范经营风险起着重要作用。内部控制与财务稽核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推进的关系。要充分认识财务稽核在新环境下的特点,积极探索新型财务稽核管理模式,依托信息系统加强财务稽核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二)实施目标
财务稽核一般采取日常稽核和专项稽核2种方式,日常稽核即会计复核;专项稽核即有重点地针对资产、资金、工程支出、收入、成本费用等采取联合监督方式,将财务稽核、审计、效能监察工作有机结合,由财务、纪检监察、内部审计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检查。
三、创新管理,切实加强稽核内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扩大稽核范围,强化全过程监管
(1)加强稽核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工作,在现有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完善财务稽核实施细则,建立稽核月、季、年度报告制度。强化财务稽核计划管理,制定财务稽核绩效考评办法实施业绩考核,规范稽核业务控制要件和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
(2)扩大稽核覆盖,实行全面监控
一是扩大日常稽核业务范围,将稽核范围扩大到所有基层单位。二是进一步加大专项稽核工作力度。制定专项稽核计划,经公司审批同意后开展专项稽核工作。三是逐步全面应用在线稽核方式,通过财务管控信息系统,实时进行在线稽核,以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为主,创新稽核方式,降低稽核成本,提高稽核工作效率。
(二)做好组织保障,加强队伍建设
财务稽核的基础性工作关键是基于工作需要和内控制度的岗位设置,即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有序、有效的组织保障。应根据管理层次,明确财务稽核专责、总审专责、财务负责人各自的稽核职责,将熟悉财经法规、本公司制度、生产经营过程,具备综合协调能力、分析能力的业务人员调配充实到上述岗位上来。还应建立和完善教育和后续培训机制,为提高人员素质多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专业人员的技能。
(三)完善内控体系,突出风险导向
(1)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在充分利用内控工作成果和规范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差异分析,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强化职能部门管控职责,在内部建立“业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稽核-审计评审-纪检监察”五道防线各司其职的新型防控体系;进一步理顺各级内控部门管理职责,健全工作机构,强化管理手段,形成上下联动的内控管理机制,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2)突出风险管理,加强对重大业务风险的防控能力。
重点控制好法律、财务、税务等方面的风险,针对招投标、合同签订、结算付款、工程等重点业务和重要环节、重要业务流程的运行过程中采进一步强化管控力度,有效防范和控制生产风险。
(3)加大检查和考评力度,有效监督生产经营运行。
围绕全面预算,针对日常生产经营中的管理难点和薄弱环节,采取实时稽核和重大事项专项稽核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模式,提高内控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建立对重大内控事项的半年通报制度,系统总结内控工作开展情况、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整改效果等。
(四)规范业务流程,转变稽核职能
随着外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财务稽核工作重点应从以事后查处、整改为主转移到事先预防稽核、风险预警上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根据财务工作各业务环节,结合财务稽核的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职能,规范和理顺业务流程,实现规章制度和财务流程的融合,使财务稽核工作常态化,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内控中的作用。
(五)促进日常稽核和专项稽核的有机融合
日常稽核工作中,要加强对资金安全关键环节的实时监控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重要经济业务的稽核诊断,确保关键节点控制有效。
在日常稽核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稽核,要求稽核专责在年度稽核计划中明确专项稽核的具体内容及范围,要求稽核专责对所属基层单位以及代管县供电企业每年至少开展2次专项稽核,并重点关注稽核发现问题的整改与落实,将其纳入对基层单位的绩效考核,根据稽核结果及整改情况撰写稽核整改报告,对工作方案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和梳理,做好稽核资料的整理归档,并根据整改情况进行后续稽核。
四、实施效果
利用内控理念完善财务稽核制度,有效提升了稽核水平。在日常稽核过程中,设计财务稽核制度时对不同层次的稽核内容和稽核权限进行明确和控制,在统一授权的前提下进行规范管理;在相关的机构和岗位分配上,稽核人员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不同的部门确立不同的稽核方法,有效实现岗位之间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并有效促进稽核制度的真正落实。此外,设立相关职权要求单位部门和岗位的性质符合稽核的要求,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承担相应的权限和责任,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五、改进方向
(一)稽核队伍规范化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高素质稽核队伍是有效开展稽查工作的基础。参与稽核的工作人员应该熟悉相关的法律制度,同时具备相应的协调能力。加强队伍素质,主要包括对员工进行定期的组织考核,创新培育方式,开展多层次道德培训工作,增强员工自觉性,有效建立起一支工作能力强、敬业的队伍。
(二)进一步梳理、规范业务流程
1监理组织机构
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建立了科学严密的监理组织机构。三家监理公司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二调办的直接领导下,通过专家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实现对监理工作进行总体控制。本监理公司承担辽宁省5个地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的监理工作,工程开展初期成立了监理项目部,确定了项目部经理和技术总监,5个地区成立5个监理组,确定监理组长,每个监理组由4~5名监理人员组成。
2监理职责
在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的监理工作中,监理公司授予了监理项目部和监理组相应的职责,具体职责如下:
1)项目部的主要职责
①监理项目部严格按照监理合同规定,全面履行监理合同中规定的各项工作内容,组织管理整个监理工程,使监理工作按要求有序进行。②监理项目部根据阶段性检查工作的需要可以对各监理组的主要构成人员进行必要的调整,所有监理人员都要服从总监理工程师的安排。③领导协调各监理组工作,保证所负责的监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对监理组的监理工作实施有效监督。④每月组织监理工作会议,总结分析各监理组的工作近况,签发项目部的监理文件和指令。⑤根据项目承担单位生产的进展情况,监理项目部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监理检查,保证工序成果质量。⑥每月向委托单位报告监理工作情况,主要包括质量情况、生产进度情况、生产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和进行改进的建议等。及时向委托单位请示监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或重大技术问题。⑦组织编制监理月报和最终监理报告,对监理工作进行总结。在客观评价工序成果或最终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成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⑧对可能出现的监理组与项目承担单位之间各种冲突及时协调处理。当协商出现困难时,报请甲方进行处理。
2)监理组的主要职责
①负责本组的全部监理工作。协调与项目承担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服从监理项目部的领导。②及时掌握项目承担单位工作的生产进度情况。根据项目承担单位编制的生产进度计划表定期对照检查实际生产进度,及时上报项目部并对其真实性负责。③严格履行监理项目部规定的各项职责,按照有关要求开展监理工作并认真填写各类监理表格。④监理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技术问题或不规范行为,应及时发出监理指令予以纠正,不能在作业现场解决的,应及时报告总监理工程师。⑤监理人员发现必须进行停工整顿的重大、普遍性质量问题或监理人员的指令不被项目承担单位所接受并对后续生产或成果质量有较大影响时,应及时提请项目部处理。⑥定期编写本地区的监理工作报告,监理工作阶段总结、专题报告。⑦负责组织完成本地区测绘成果的过程检查和最终成果的质量监理检查,编写监理报告,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⑧做好监理日记和有关的监理记录。
3建立施工监理的质量保证措施
1)编制《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监理工作方案》监理项目部根据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制订的《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方案》制定了《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监理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监理的目的、任务、原则、依据;监理的保障措施;监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及责任。
2)编制《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监理实施细则》监理项目部根据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制订的《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方案》和《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细则》制定《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监理实施细则》,明确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总之,监理工作是层层监控,职责明确、责任到组,形成了严格的内控机制,充分发挥监理在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的进度控制监理
1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审核
1)进度计划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的工期。
2)进度计划中的主要工序是否有遗漏,各工序的进度计划是否相互协调。
3)作业顺序的安排是否符合技术规定。
4)进度安排是否合理,进度计划是否符合实际。
2施工进度的检查方式
1)每月收集进度报表资料,施工单位定期真实填写进度报表,监理工程师通过施工单位的进度报表掌握工程进展情况。
2)现场监理人员根据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是否按计划施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进度偏差。
3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当进度出现偏差时,为了实现测绘工程竣工的时间目标,监理工程师应仔细分析存在偏差的原因,如果是作业单位造成的工程延误,及时向作业单位发出监理指令,要求作业单位调整进度计划,增加人员和仪器投入,加快工程进度。但如果不是作业单位造成的进度滞后,监理工程师要及时与委托单位进行沟通,按照工程延期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4现场进度的协调
组织监理工程师应当定期对工程中的各个工序进度进行协调,达到各工序进度的协调统一。组织解决施工单位和委托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
三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的质量控制监理
1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的前期监理
1.1施工单位的组织监理
1)施工单位是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是否得到落实,奖罚制度是否建立并实施,体系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2)对施工单位投入的人员配置情况进行监理。重点检查进场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投标工作方案中拟订人员是否一致,组织能力、技术能力是否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考察进场作业人员是否进行了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知识的培训。
3)对施工单位的仪器设备检定情况进行监理,重点检查仪器设备的各项精度指标是否满足地籍测绘的精度要求。
4)对施工单位的工作环境进行监理,检查工作环境是否能够满足作业需要,数据处理的保密工作是否能够到位。
5)是否针对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需要制订了必要的规章制度。
1.2基础资料分析
检测监理基础资料包括调查工作底图、各级行政区域界和土地权属界资料、已有土地详查土地变更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资料、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调查区域内的控制测量资料等。项目实施单位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和检测,监理进行了跟踪检查。
1.3对技术方案的监理技术方案
内容的监理主要通过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核来实现。审查项目施工单位编写的技术方案,包括:可利用资料的程度,主要技术指标是否符合有关作业依据和合同要求;技术要求、技术路线、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委托单位的要求,是否先进可行,生产工艺流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具体测绘技术方法、质量控制、安全措施、最后上交成果等内容进行评定。
2农村土地利用现状
调查的监理农村1∶10000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覆盖完整调查区域,其中城市、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按单一地类图斑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就是确定土地权利归属,重点是调查程序的正确性及合法性,调查成果的正确性。地类调查包括线状地物、图斑、零星地类等内容,重点是线状地物、图斑、零星地类划分的正确性,地类认定的正确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监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我们采取的监理方法是:①野外现场监理施工单位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作业过程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内业检查数据处理过程的正确性;②过程成果的质量控制和最终成果抽样检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外业成果、图件成果、数据成果、文字成果。内业监理检查图斑划分的正确性,图斑地类与影像的一致性,数据成果的正确性,外业检查地类认定的正确性。本项工作的难点为图斑的划分和地类的认定,监理人员时刻把控各作业单位及各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遇到困难及时跟进,进行监理和指导。
3城镇土地调查监理
3.1权属调查监理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理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1)外业检查权属调查程序的正确性、合法性,界址点设置的正确性。
2)内外业检查权属调查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内业检查权属调查资料完整性和规范性,检查地籍调查表及其他表格的填写是否正确,宗地草图绘制是否规范正确,外业检查界标设置的合理性,地籍调查表填表内容的真实性,宗地草图与实地的一致性,相邻界址边长的准确性。
3.2地籍测量监理地籍测量工作监理包括:平面控制测量监理和界址点及地籍要素测量监理。
1)平面控制测量监理方法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旁站监理平面控制测量作业组的作业过程;内业检查控制点的精度指标和成果资料整理,重点检查控制网的平差计算;内业检查控制网布设图,检查控制点点之记的制作情况;外业检查控制点的布设和标志的埋设情况,采用全站仪(不低于原测精度)抽检相邻控制点间边长,将全站仪检测边长进行改正后与控制点坐标反算边长进行比较,以确定控制网相邻点之间边长的实际精度。
2)地籍要素测量监理是通过监理人员旁站监理作业过程和实地检查地籍要素测量的数学精度的方式进行。监理人员现场检查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重点实地抽查界址点及地物点测量的数学精度,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外业采集界址点、地物点坐标,与地籍测量成果中同名点坐标相比较,分别评定界址点、地物点绝对位置精度;采用50m钢尺外业随机量取邻近界址点、地物点间距与地籍测量成果中同名点间距相比较,以评定界址点、地物点相对位置精度。
3.3地籍图编绘监理
1)分幅地籍图图面表示内业检查。结合调查底图、宗地图及宗地关系接合图对地籍图的图面整饰、地籍要素的表示和注记进行内业检查。重点检查地籍要素表示是否全面、合理,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交待是否清楚,内容取舍是否得当,图式符号运用是否得当,相邻图幅接边是否严密。
2)分幅地籍图的巡视检查。主要检查地籍要素测绘是否准确、齐全、细致,与实地一致,内容取舍是否得当,权利人名称注记是否正确,以评定分幅地籍图的地理精度。
3)检测分幅地籍图的数学精度。用检定合格的两秒级全站仪实地采集的界址点、地物点坐标与地籍图中同名点坐标进行比较;采用经检定合格的50m钢尺实地丈量相邻界址点、地物点间距与地籍图上同名点间距进行比较,进而评定分幅地籍图的数学精度。
4)宗地图检查。对宗地图的绘制及宗地界址点坐标表进行了内外业检查。对此主要检查宗地图的绘制的规范性,检查宗地图的权利人名称、地籍编号、地类号、宗地所在图幅号、宗地名称、界址边长、相邻宗地的地籍号、名称、与地籍调查成果资料的一致性、与实地的一致性。
3.4地籍图数据质量监理
根据有关技术规定,对数据格式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各种要素的分层、编码和属性。
4基本农田
成果监理监理内容包括:引用资料的检查,一致性的检查,基本农田数据的检查,基本农田表格的检查,基本农田图件的检查,基本农田调查报告的检查等内容。
5工程质量问题监理处理方法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划分若干工序,进行阶段成果抽样检查。在某一个工序的检查中,若发现质量不合格,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签发监理质量问题处理意见或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全面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生产。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工作中,防止及减少测绘工程的经济损失。
1)质量问题处理意见最终成果的每一项监理检查,监理工程师必须及时出具质量问题处理意见,对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监理员对作业单位的整改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对整改后成果再次进行抽查。
2)监理工程师通知书在施工单位的作业过程中,若存在违反技术设计及技术规范规定的作业行为,会造成严重质量问题;在最终成果质量检查中发现系统的严重质量缺陷,监理工程师必须及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书,发出整改指令,责令作业单位进行修改或返工。监理员现场对质量问题的整改或工程返工进行监督。施工单位对所存在的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提交质量问题整改报告。监理工程师组织再次对上述成果进行检查。对不进行整改的作业单位,监理单位发出停工指令,并通报委托单位,提出经济处罚等建议。
四最终成果监理
1最终成果的抽查和质量评定对辽宁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的最终成果按规定比例进行抽查,对成果质量进行客观评定,并提交质量分析报告。
2技术总结报告初审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进行初审,并将审查意见报告委托单位。
3上交成果资料清单按照生产合同的规定,是否列出齐全的上交成果清单,各种成果资料是否与清单相符合。
4成果整饰和装订各种文本成果整饰和装订质量是否良好,数据光盘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监理报告的编写监理报告的编写分为阶段性报告和监理总结报告。
5.1阶段性监理
报告每月向委托单位提交阶段性监理报告,遇到突发的特殊问题时,随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近期工程进度情况和工程质量状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下一步工作重点及监理建议等。
5.2监理总结报告
在整个项目监理结束时,监理单位提交一份完整的项目监理报告,对项目监理过程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生产单位工作进度一览表;生产单位提交成果资料一览表;监理检测数据精度统计一览表;所监理成果错漏情况及处理结果统计表;生产单位存在的问题一览表;质量评定等内容。
五结束语
一、现阶段企业实施内审的现状
(一)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
在中国内部审计规范中,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中指出,内部审计机构应隶属于组织的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接受其指导和监督并得以其支持,以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但是在实务中,我国企业较少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经常隶属于法律事务部或效能监察等部门,甚至隶属于财务部门。这种设置机构的方式使企业内内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影响,使内审人难以获得符合实际的第一手资料进而形成切实有效的审计建议,这大大制约了它充分发挥内审职能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职责定位不清
传统的理念对内部的职责定义为监督,认为内审的主要职责就是财务审计,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随着现代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集团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外部条件变化也日益加快,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如何通过收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料,查明和评估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以保证企业的各项内控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内审人员通过了解与分析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归纳汇总有价值的信息并报告给管理层,这是内审工作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行为。
(三)内审人员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有待加强
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内审人员大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内审教育,而习惯于从财务人员中挑选审计人员。其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尚待提高,有的内审人员缺乏为企业管理服务的思想,仅靠一知半解的财经法律法规知识要求企业依自己的意愿办事,把自己摆在监督者的地位,过分强调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另一些人则认为,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无非是协助领导者用以掩饰群众、应付检查。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普遍重视不够,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不高,也难以吸收优秀的人才加入内部审计队伍中,进而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导致内部审计失败。
二、内部审计实操流程中关键环节分析
(一)准备阶段
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或董事会临时指派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内审小组,制定审计方案,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的过程。
1.审计立项。内部审计部门依据年度工作计划、工作布置或确定的审计项目下达项目计划。
2.组成内审小组。确定审计组长,负责落实内审方案,对内审小组成员的工作进度、工作质量、审计预算等进行检查和复核。内审小组成员服从组长安排,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内审任务,并对自己所分担的工作质量负责。
3.资料收集。审计组长领导小组成员了解审计任务,搜集、学习、掌握有关法规、政策,并讨论提出审计组进入被审计单位时的座谈会提纲。
4.制定内审工作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和审计目标的要求确定审计方案的内容。分解审计目标,确定审计方法、审计范围、计划工作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具体工作内容。
5.下达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的内容及格式应当符合内部审计部门有关审计文书的内容和格式规范。
(二)审计实施阶段
1.由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层组织召开内审动员大会。人们对审计工作普遍有一种排斥心理,认为审计工作是来查我问题的。这种心理往往会给内审工作实施过程带来不小的阻力。由被审计单位高级管理层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对内审工作的有效开展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通过动员大会介绍实施内审工作的流程,并宣讲内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以达到初步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的目的。
2.入场实施内审,收集与审计与目标相关的审计资料。按照审计工作方案中人员的不同分工,以审计计划和目标为导向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搜集审计原始资料复印件作为审计证据。通过询问、观察等审计方法来验证相关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来验证得出的结论。必要的时候追加审计程序或通过询证等方式获取外部资料以获得更充分有效地审计证据。
3.组织必要的人员约谈,对象不限于普通工作人员,可以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与实现审计目标的所有相关工作人员。
4.汇总、整理、筛选、归纳、综合分析调查取得的材料,形成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初步得出内部审计结论。
5.进一步核实得出的审计结论,必要的时候,可以进一步到现场获取资料,以取得充分、必要的审计证据。
(三)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在审计工作结束后,将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向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所撰写的书面报告。由于内审的独立性,它能客观地向委托人或授权人提供有关风险管理、控制、效果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客观地揭示被审计单位当前的状况、内部存在的问题、潜在的风险以及改进的建议。它为高层管理者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改进管理效率,提高经营效益提供有益的帮助,还能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内审本身,也是提升自身能力的一个过程。
1.撰写内部审计报告。召开内审小组会议,由内审小组成员汇报其负责的审计工作,对涉及的问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由审计组长整理汇总完成审计报告初稿,报告的内容要求条理清晰、分析详尽、归类合理,建议可行。
2.初稿形成后,召集审计小组进行讨论、修改。
3.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审计组将审计报告送交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并征求对审计报告的意见。
4.对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提出的异议要进行必要的沟通。
5.整理审计工作底稿。并将审计报告及相关资料报送审计组组长审核。
6.报送文件。审计报告经签发后,及时将审计整改成意见书、审计情况报告发送有关部门。
(四)审计结束后的后续审计工作
1.跟踪审计意见整改执行情况,落实后续审计工作责任。认真阅读审计意见整改情况回复,针对未整改、部分整改的事项进行分析并查原因,对症下药督促其整改。
2.认真总结本次审计工作的经验,认真总结审计工作过程中好的方法,以对以后的审计工作起促进作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5-0156-03
[作者简介]胡伟(1980-),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所谓审计(Audit),是由专门的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审查企事业单位、国家政府机关的财务、财政收支及经济活动是否具有效益性、合法性和真实性,据此评价经济责任,从而实现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宏观调控、提高经济效益及维护财经法纪的目的。审计的实现步骤如下:对资料进行证据搜集与分析评估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对资料与公认准则间的相关性作出结论编写报告。在任何审计活动中,都涉及审计主、客体及审计委托人。其中,审计主体是审计行为的执行方,是审计的第一关系人,包括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通常要求其具有独立性及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审计客体是审计行为的接受方,是审计的第二关系人,包括受审计的资产代管或经营方,在本文指的是体育设施项目的建设方;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是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个人,是审计的第三关系人,在本文指的是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业主。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审计的理论知识,深入研究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审计对策。
一、做好审计前的筹划工作
在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审计前,筹划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决定了整项审计工作的效率。其中,筹划指的是制定计划及为顺利开展审计工作而做准备,即在筹划阶段,需要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一)审计依据
在体育设施项目建设审计中,主要依据《审计法》《体育法》《建筑法》《招标法》《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建设项目审计处理暂行规定》《财政违法行为处分条例》《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意见》《全面健身工程管理办法》《体育设施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二)审前调查
在审计前的调查阶段,通常要从项目建议审批、可行性研究、概预算、方案设计、项目招投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及投用等角度对体育设施项目设立单、多项联系的总概念。合同是工程结算的主线,审计人员务必严审承包合同,注意在合同中,无论采用工料单价法或是综合单价法,都应包含材料备存款、进度付款、竣工决算、索赔及保证金给付等,且要求付款额度、时机及依据的结算线条清晰。若条件允许,建议在审前调查阶段了解体育设施项目建设工程的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其中涉及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等。
(三)制定工作方案
在体育设施项目建设审计中,应按下列要求制定工作方案:一是突出建设项目审计、体育事业审计;二是审计目标明确,审计力量安排合理;三是倘若体育设施项目的建设规模达到一定规模,则可按分项目实施、统一协调的要求进行审计,具体分成前期准备、建设实施及竣工投用阶段。目前,体育场馆在建成后的保值、增值及经营管理是场馆业主或政府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为此,一些体育场馆外聘专业公司来进行管理运营;一些体育场馆采取独立经营模式,并妥善解决了生存与发展、良性运营等问题,且随着体育场馆运营理念的日渐成熟,体育场馆的业主和投资人越来越关注建设前的可行性研究、工艺设计等,这对推动体育场馆建设走向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
二、紧抓审计工作的重点
在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审计中,应坚持“照顾一般、突出重点”的原则,其中“突出重点”的内容包括下列方面:
(一)审计职能部门的履职与建章立制
对于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职能部门,审计工作重点应是审查项目建设单位、职能部门是否按规定建立内控及其他管理制度,审查职责的明确程度、责任的落实情况等。例如,在风险分析测试时,审查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管理规划的制定与落实。其中,项目经理责任制是顺利推进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保证,需要重点审查;施工项目管理规划涉及项目管理目标、工期与质量目标规划、风险预测、安全目标规划、环保与文明施工规划等,审计人员除了审查上述内容外,还需审查施工预算、成本目标规划的合理性,注意在审查实施规划时,工作的内容既要包括安全、质量、进度及组织计划,又要涉及资源供应计划与人、机、料的实际供应和使用的差异、施工顺序。
(二)审计履行建设程序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在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审计中,要求全面审查施工项目的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议书、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规划与施工许可文件、消防与环保批准文件、设计图纸审核文件等是否有效、齐全;认真审查施工项目招投标程序(如勘察、设计、采购、施工及监理等)及结果是否有效、合法;重点审查施工项目是否是“三边工程”(边审批、边设计、边建设或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是否是在申请《施工许可证》前开工,是否存在企事业单位和体育主管单位强行垄断等现象。
(三)审计概预算的编制与调整
在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概预算时,首先,要求重点审查施工项目概预算编制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编制的依据是否时效、准确、充分,编制的方法、标准、定额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编制的单位是否具备资质;其次,要求审查设计变更内容的合法性及手续是否完善;第三,对于单项工程的投资调整、建设内容的变更,要求审查其报批程序是否合规;第四,深入分析施工项目出现“超规模、超标准、超计划”的原因,并依法进行处罚。
(四)审计经济合同的签署、调整及履行
在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经济合同时,首先,要求审查施工项目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其次,??查合同的内容及双方权、责、利的约定条款是否清晰;第三,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按规定履行到位。在签署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经济合同时,通常采用制式合同范本,因此涉及的主要问题是责任的划分是否明确,倘若存在较大的弹性,便会在出现纠纷时缺乏界定依据。在审计中,如若发现类似的重大索赔,建议移交至相关部门,由其追求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对于大型的体育设施项目,其要求具备高资质的单位参与设计和施工,则建议采取同国际惯例接轨的总承包。但国内建筑市场不够规范,则要求审查施工项目勘察、采购、设计及施工承包单位的资质及实力。
(五)审计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及效益
在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时,首先,要求审查施工项目建设资金的到位数额是否足额,审查预算支出是否合规,审查配套资金的拨付是否与建设程序及进度同步;其次,要求审查建设资金的使用是否存在侵占、转移、滞留及挪用等问题,是否存在超概预算的现象或变更设计使工程规模扩大等;第三,深入分析建设资金的效益。
(六)审计建设成本的归集、核算及报表
依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施工项目投资由建设投资、流动资产投资组成。其中,建设投资涉及建筑安装工程费、机具设备的采购费、工程建设的其他费、预备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及建设期利息等内容。为此,要求审查工程成本归集的正确性、合法性,核算账务处理与《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是否相符,核算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及工程款结算、往来款项的合法性。
(七)审计参建方费用与竣工决算
在审计体育设施项目参建方费用与竣工决算时,要求重点审查相关单位是否按规定收取设计费、监理费及施工费,审查在施工阶段是否存在非法转包的行为,审查是否按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审查是否存在虚报冒领、高估冒算工程款及偷工减料等现象,审查施工项目质量的检查、验收是否合规,审查施工项目决算报表、说明及竣工编制依据是否真实、合法,审查竣工资料档案的归集管理是否完整、真??、正确及交付使用资产的真实性,审查移交手续的办理是否合规,并对体育设施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深入分析。
三、案例分析
XX高校体育馆建设面积是25600m2,地上一层、地下两层。该工程采用门式钢架结构,施工工期513d,总投资额15851万元。鉴于该工程的工期长、规模大且建设过程复杂,则审计部门在综合分析审计力量、环境及项目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全程跟踪审计模式,并实行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结合的方式。
(一)确定审计目的
在本次跟踪审计中,审计的目的是全程进行有效、主动的跟踪审计,以规范建设行为;依据现行的法规章程,并采用先进的审计方法,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维护业主的经济权益,保证建设资金合理使用;及时向业主反馈审计结果,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为了高效开展体育馆建设的审计工作及使跟踪审计的监督效力得以充分发挥,高校审计部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跟踪审计流程,以使审计工作实现制度化,详见图1。
结合图1,在总包方提出申请后,由审计部门在内控制度下实施审计计划,从而保证了体育馆项目的顺利建成。
(三)前移审计关口
施工项目建设前期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力达到75%~100%,其中设计阶段的影响力达25%~75%,则本次审计的工作重点便是对设计阶段的审计,具体涉及计划招标流程、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营业执照及法人证书等,同时包括设计责任制与设计质量档案的建立、设计监理制与限额设计制的实施、图纸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等,注意杜绝任何暂定设计。
(四)协调好跟踪审计主体的工作
在本次跟踪审计中,参与主体包括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社会中介审计机构,为了保证跟踪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划定参与主体的职责范围尤其关键。高校审计部门负责委托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制定科学的审计方案,并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扮演组织协调者的角色,同时评价中介结构的工作;社会中介机构负责行使审计职能,具体涉及前两章节谈及的内容,期间接受高校审计部门的监控。
(五)审计实践面临的问题
结合本次审计实践可知,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跟踪审计中,因缺乏良好的审计环境而使得审计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则要求审计单位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与建设单位达成共识。另外,审计范围、内容及对象都仍受到传统审计模式的束缚,且在跟踪审计中,多审计主体参与往往容易在职责划分上产生混乱,从而使审计风险变大。因此,在跟踪审计的尝试中,应树立一定的风险控制意识,并建立综合预防、监督、服务等功能的现代跟踪审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