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0 00:3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型城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从发展速度来看: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得到扭转。
城镇化首先表现为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全市城镇常住人口由1990年的71.5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260.3万人,增长264%,远高于同期常住总人口增长幅度(44.1%)。带动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22.6%提高到2013年的57.1%,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自2010年开始,嘉兴城镇化率首次高于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到2013年,两者间的差距由2010年的1.4个百分点扩大到7.5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局面得到改观。
2.从发展动力来看:由依靠工业化核心主导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撑转变。
一方面,以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业将迅速发展,201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0%,科技研发、信息软件、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增长11.8%,分别高出GDP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和工业增速2.2、2.4和0.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随着工业优化升级,资金和技术对人工的挤出效应更加明显,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推动城镇化向纵深跃进的后续动力。
3.从发展布局来看:嘉兴已由依靠单个城市平面扩张转向市域城市群式发展。
嘉兴于2006年在全省率先出台第一个覆盖全市域的城市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了“1640300”的布局体系。经过多年推进,嘉兴城镇空间格局体系不断优化,城镇化区域协调程度较好。2013年,嘉兴市区城镇化率67.7%,居县(市)首位,所辖的5个县市城镇化率均达到50%以上,其中最高平湖市城镇化率为55.3%,最低桐乡市城镇化率52%,相差并不大。
4.从发展质量来看:嘉兴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在全国和全省处于中上位置。从全国比较来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的《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基于2010年的统计数据,从城镇自身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3个维度共34个评价指标,对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评价。根据该报告,嘉兴城镇化质量指数位列第31位,处于中上水平。在112个2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中,嘉兴城镇化质量指数位居第5位,优势比较明显。从省内比较来看,根据省统计局的《2012年浙江省新型城市化进程综合评价分析》,2010-2012年,嘉兴新型城市化综合评价依次位列全省第6、第5、第4位,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面临四大制约
1.省级开发区(园区)产业规模档次偏弱,制约新型城镇化对高端要素的集聚作用。
总体看,嘉兴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的亩均投入产出率不高、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不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不足。2013年,全市12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亩均工业产值199.2万元,低于全省平均的253.2万元,与杭州亩均工业产值446.3万元相比更是相差甚远;经济密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投产工业用地面积)为248.8万元,低于全省平均的321万元;主要产业集中度为48.4%,一般集中度较好的多在60%-7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园区内工业企业总数的比重仅为1.6%,研发人员数占园区内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仅为3.2%。
2.城镇发展能级和规模效应偏弱,制约新型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
城镇化最主要的效果就是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就嘉兴看,一方面,中心城市在带动整个区域发展、提升城镇化整体水平上应起的核心主导作用并不突出。2013年,市区常住城镇人口占全市比重由1990年的41.1%下降到26.7%,市区GDP占全市比重只有24.8%,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低于全市平均4804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总产值比重只有21%,低于全市平均及多数县市。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也均低于全市平均。另一方面,中心城镇在带动腹地区域发展、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上应起的关键节点作用并不突出。全市44个新市镇中,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的只有5个镇,人数最多的许村也仅12万人。平均每个镇常住人口数5.7万人、建成区面积6.1平方公里。城镇规模偏小,功能偏弱,产业支撑乏力,对周围农村地区难以形成有效的吸引。
3.资源环境承载的实有人口数量已近极限,制约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核心作用的发挥。
根据浙江大学米红教授的研究,嘉兴人口总量在422万左右较为适宜,如牺牲部分满意度,到2020年最高人口容量在539万人。2013年,嘉兴实有人口549.6万人,常住人口455.8万人,资源环境承载的实有人口数量已近极限。按照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均等化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嘉兴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只有34.9%,远低于57.1%的水平。按照2006-2013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的增速计算,到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约270万人左右,2020年城镇人口约325万人左右。目前嘉兴城镇人口数约260万人,即未来还有60多万人将集聚到城镇。据测算,一个农民进入嘉兴这样的中等城市,城市配套成本约10万元/人,如将所有外来人口全部转化为市民,配套资金超过600亿元,成本巨大。
4.资源环境基础薄弱,制约新型城镇化内涵集约式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绿色、生态、集约、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下,嘉兴资源贫乏与粗放型利用并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居高不下与生态环境容量的矛盾依然突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66.4平方公里扩大到2013年的245.9平方公里,年均增长6%,是同期城镇化率年均增速的4倍,城镇发展所占用土地的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不相适应。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全市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河流断面占比为76.1%,全市在役9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不达标。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只有58.9%,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第9位。能源消耗居高不下。2013年,全市七大高耗能行业能耗995.1万吨标煤,增长3.6%,占全部规上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达78.5%。
三、重点处理好“三对关系”
1.结合实际,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把握“三个跳出”。
一是要跳出城镇化发展城镇化。要更多地从产业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生态的角度和服务的角度来关注以及评价城镇化发展。二是要跳出模式化发展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更多地从本地现实出发。就嘉兴来看,需考虑人口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的现实,在推进农村人口转移集聚的过程中,要加强就地城镇化的探索和尝试;考虑传统产业比重长期偏高的现实,重点围绕产业特定价值链环节的技术改造和市场拓展这两头,加强研究扶持。三要跳出嘉兴发展城镇化。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放到以沪杭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大背景中去筹划,避免被沪杭苏甬大城市边缘化、郊区化。
2.注重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一是处理好城与产的关系,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加强产业选择的战略设计,打造“2+1”的产业体系。整合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载体,省级以上开发区要凭借资源和政策优势走品牌式发展道路;市镇工业园区要探索打破镇域行政管理界限,整合地理相邻、产业相近、功能相同的园区,逐步形成“一区一业、一园一品”的特色产业园区。二是处理好城与镇的关系,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化中心城市规模和功能的双重支撑,规模上要稳健拉开发展框架,功能上要重点强化高端制造、科研教育两大功能,确立其在区域产业链中的高端地位。推进县域经济向一体化“都市区”经济转变,统筹全市规划体系,实行双重管理、以市为主的规划管理体制。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市、县(市)总体规划的融合衔接。建立公共服务并轨衔接的体制机制和跨行政区域的资源要素交易平台。建立以小城市为战略节点的四级城镇体系。三是处理好城与乡的关系,促进城镇和三农建设协调推进。坚持确保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落实稳粮增产各项措施,加快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探索建立以职业、居住地划分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集体资产股份制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制度。实行土地指标按产业项目竞争择优配置机制和差别化地价政策。推动“亩产税收”政策在服务业等其他行业的全面实施。
3.创新机制,强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保障”。
1.与国际化要求相适应
推进金融体系的开放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其标志就是人民币国际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又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三项基础。围绕利率、汇率市场化,北京市应提前布局,积极谋划金融市场体系的国际化发展。一是推进利率市场化。北京市金融业发展程度较高,银行、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利率竞争程度较高,更加接近于市场化。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需要培育各方面条件、不断推进和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仍主要依靠利率管制带来的存贷利差,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仅为20%左右。特别是在当前,各种第三方支付公司积极推出高回报率理财产品,使得北京地区银行的揽储受到极大压力。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存贷利差将会缩窄,北京市范围内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将面临挑战。因此,银行应该逐步减少利差收入在总收入或者在创造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同时,银行业应加快转型,努力开发非信贷资产和非贷款利差业务,通过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转型,对冲利率化带来的影响。二是推进汇率市场化。2005年我国推进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北京市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应努力借助境外旅游、投资、贸易等国际化发展先机,在汇率改革过程中,引领发展方向,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市场化的战略中心。三是加快人民币可兑换业务。从我国经济利益的诉求出发,在国内金融改革逐步深化的同时,适时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崛起和金融战略的核心内容。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又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环节。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也是国际交流的集中地和中转地,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借助这一优势可以极好地开展人民币兑换业务,以便利化的服务让人民币国内外兑换常态化。
2.与新型城镇化推进相适应
在北京远郊区县的乡镇地区,金融体系不完善的现象随处可见。机构类型单一,业务简单,分布不均匀,甚至出现金融机构的空白地区,乡镇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机制,经营效率低下。金融机构类型少且功能单一,除了银行之外几乎没有信托、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即使是银行也多为信用社和储蓄所,多数大型国有银行在上市前为了经营利润都纷纷撤出乡镇市场,有些原以农村市场定位的大型银行也在布局上更加重视城市网点设置,忽视乡镇网点设置。不管从国际经验看,还是立足国内实际情况,北京的城镇化仍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走。与之相伴,相关的金融需求将是一个不断产生、持续释放的长期过程。既要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努力打造开放、多元、协调和创新的综合性城镇化金融服务体系,弥补金融资源的不足,又要加快金融创新,创造性地破解城镇化融资中的制度瓶颈,规避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抑制问题。
一是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进一步完善新型城镇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民营性金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金融服务格局,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发展壮大地方股份制银行,加快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和组织发展。同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为北京市乡村地区的金融市场引入活力,为乡镇地区融资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快捷、多元化的选择,为城镇经济主体提供个性化投融资和保险服务。
二是配套扶持政策。特别是在相关监管政策上采取差异化监管方式,对北京市一些偏远乡镇,特别是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地区改制的金融机构,应从政府和监管两条线上给予资产或税收政策上的扶持和倾斜。积极鼓励北京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在乡镇建立具备完善功能的现代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平台机构,鼓励并推动其引入民间资本。
三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县域农业担保、评估、公证等中介机构,规范抵押、担保等中介收费;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农业小额贷款担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机制,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在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互助合作保险的同时,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同时,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和融资产品,增加环境保护、居民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努力提升城镇化的“软件”水平。四是推动京津冀金融产业协作。北京市远郊区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靠近津、冀地区。
3.总结
因此,在城镇化的路上不可避免要与津冀地区相联系。特别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借助京津冀的合作,有效利用津冀在远郊区县附近的金融网点布局,可实现金融服务高效运作。推动京津冀金融产业一体化,能够使金融覆盖更全面,更好服务京津冀地区的城镇化,建立起与城镇化推进要求相适应的金融市场体系。
作者:张爱萍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1地方主管部门重视不够,发展瓶颈难以逾越,发展后劲不足合肥休闲农业应该说开始于2002年“长丰草莓采摘一日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多数区县乡镇还没有形成休闲农业的总体发展规划,特别是地方主管部门认识不足,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明确,单纯看重经济功能,跟风乱建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将农业资源优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文化优势、旅游文化市场紧密结合。土地多以租赁方式取得短期使用权,经营户不敢投入过多,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后劲。贷款难是限制休闲农业发展的另一瓶颈,70%以上的经营户将资金视为经营的第一大困难。
1.2经营管理不够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产业体系不完整休闲农业包涵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涵盖农业、生态环境、休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兼具系统知识的专门人才。调查发现,该市休闲观光农业从业人员多为农村劳动力和当地村民,家族式经营为主,组织松散,服务人员大多数没有受过服务行业培训,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均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整个行业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发展方式单一,主要是餐饮、采摘、垂钓等传统项目;投资多是单户,规模小,产业链短,和休闲农业相关的特色娱乐项目太少,没有集群效应可言;经营管理不规范,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如合肥大圩镇葡萄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1hm2=15亩),大多数以家庭承包方式进行管理,农民通过承包几百亩的果园,进行葡萄种植,并种植蔬菜、挖鱼塘、养鸡,自己经营餐饮,接待的游客大多以自驾游为主,提供的休闲娱乐项目多为釆摘、垂钓等传统休闲项目。没有将葡萄的产业链进行延伸。
1.3产品开发偏重资源导向,同质化高,文化底蕴不足由于休闲农业门槛较低,大多是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几道土菜、挖个鱼塘、刨一块菜地”开发的“农家乐”项目,数量上的快速增长造成竞争激烈。总体上来说普遍缺乏特色,产品质量低,单纯停留在餐饮上,对于挖掘民俗和利用农家生活开展的参与性项目很少,缺乏与合肥自然、地理环境相融合,与合肥历史文化相渗透的特色项目。经营类型主要是观光娱乐型,基本都是上午摘草莓、采葡萄、钓鱼,中午吃农家菜,下午打麻将、打扑克,游客逗留时间短,经济效益低下。而知识型、疗养型、体验型的经营者很少。如原先肥西三岗很有名气的仙湾湖山庄由于周边地区的“农家乐”同质化严重,再加上恶性竞争,导致亏本运营,如今已经转让改为“疗养院”。
1.4资源保护意识淡薄,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优于城市的自然环境,而传统的乡村由于大量旅游者的涌入,特别是节假日期间大大超过了当地的生态承载力,大多数经营者环境意识淡薄,接待设施的“三废”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的自然风貌,不利于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游客观光休闲过程中随地乱扔垃圾,践踏草地、庄稼,采摘野花等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发生,这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经营户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接通自来水,卫生条件堪忧;多数休闲农业景区没有足够的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大部分休闲农业景区没有城市公交线路直达;特别是有不少临河、临湖、临渠休闲农业项目缺乏安全保护措施,安全隐患较大。
1.5宣传营销力度不够,缺乏品牌意识,公众认知度偏低长期以来,农业的功能一直局限在传统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工业原料供应上,对休闲农业的生态功能、观光休闲功能、教育功能等常常予以忽略。大部分经营户的营销意识还比较薄弱,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发传单、发名片、靠回头客等传统手段,再加上本身“小、散、弱”,也没有资金进行相应的营销宣传。相当一部分休闲农业景区由于设施不完善,内容不够丰富,社会影响不大,知名度不高,尚未形成“一村一品”的良性发展模式。在宣传手段上,也没能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如开通营销网站、微博、微信的还很少,许多有特色的休闲观光园不被人所认识,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认知度较低。
2合肥休闲农业开发对策与建议
2.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整体规划,加大政策扶持休闲农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前期规划、中期实施还是后期完善,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调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二者的关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休闲农业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相互衔接。可围绕“森林合肥”建设,用足用活城市、山、岭、水、圩、湖等六大资源,深入推进产业、资源和空间整合,加快特色产业板块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形成近郊“农家乐”体验游、远郊乡村特色游、滨湖风情观光游、湖岛渔家风情游的现代休闲农业空间格局,构筑多元化、复合型休闲农业体系。针对休闲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对休闲农业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扶持休闲农业企业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如鼓励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加大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发展村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积极吸收个人老板和企业组织的投资;鼓励农民以土地的经营权出让入股等形式和手段来拓宽休闲农业的有效融资渠道。同时还应实施优惠的土地政策,在不影响区域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划的前提下,土地利用审批要向休闲农业企业和项目倾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促进土地流转,为休闲农业经营户解除土地使用上的后顾之忧。
2.2强化行业规范化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速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的特点是鼓励就近就业,以促进城镇化,实现城乡统筹。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培训当地农户,特别是当地青年人,可以利用合肥优质的科研资源,如从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聘请相关专家,定期、分批进行农业技能、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烹饪技术、食品安全、森林防火、突发事件应对等集中培训,提高经营者素质。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当地大学生回乡创业,还可以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实习实训协议,提高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规范化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市旅游局2006年制订了《合肥市乡村旅行(“农家乐”)示范区(点)等级评定标准》,规范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可以进一步建立统一的从业资格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特殊农产品加工储存标准、自然资源保护标准、服务质量体系等一系列与休闲农业相关的标准及体系。可以通过建立地方行业自律委员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论坛等,实现农户直接参与,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企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土地入股、劳动力转为产业工人等各种经营模式,发挥休闲农业的种植、养殖、加工、休闲、体验等多种功能,引导集群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利用长丰草莓、大圩葡萄、老乡鸡等一批样板典型向面上延伸覆盖,实现空间上的拓展和水平上的提升,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
2.3整合特色资源,挖掘地域文化,丰富产品类型合肥休闲农业发展应结合合肥“大湖名城”的基本定位,在“环巢湖”上多做文章。根据合肥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整合特色农业资源,构建现代休闲农业空间布局(表1)。针对目前休闲农业形式单一、文化内涵少的不足,应通过连点成线,组线成面,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休闲农业资源,坚持以“农”字为特色,注重“土、特、奇”的开发原则,着重发展游客参与性和文化内涵较强的项目和产品,如特色民俗、民族表演,集体协作下河捕鱼、素质拓展等活动项目。合肥作为中部地区会展型城市,可以参考其他城市的模式,开发高端产品,如商务型农家庄园等,实现休闲农业从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的转变。
2.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倡导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对停车场、厕所、垃圾处理、标识标牌、水电通讯和安全等设施的建设进行扩建和完善,在市区重要路口设置醒目路标、指示牌,开通“农家乐”旅游公交专线,方便市民出行,切实提高休闲农业景区的可进入性,解决经营户的实际问题。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同时包括生态的可持续、社会的可持续、文化的可持续以及经济的可持续。随着休闲农业进入发展成熟期,初期数量上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休闲农业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有效实现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切实改进垃圾、污水处理,加强对太阳能、沼气等无公害能源的利用,对于自驾车游客核心景区可考虑统一换乘,以减少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绿色技术;规划
引言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坚持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资源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何更新规划和建设理念,发挥绿色技术的作用,建设成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和低碳城市,是摆在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国外探讨与研究绿色城镇化和绿色技术等相关问题,主要涉及到绿色城镇与绿色技术开发、绿色城镇技术创新等。国内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式是从国外引进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如陈万球认为,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走出发展中的困境,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不二选择[1];绿色技术创新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社会系统要素整合塑造构建而成的[2];袁凌等提出了构建绿色城镇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对其技术创新想法[3];刘栋、李伟朋分别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零能耗住宅建筑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研究[4-5];董泊提出,既要从单体的绿色建筑抓起,又要从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设[6];徐琳琳则从城镇风貌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设计中利用绿色技术[7];贾铠针指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对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动力机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对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与长效管理的保障作用[8]。
1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绿色城镇化,是以绿色技术为支撑,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依托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城镇发展模式,其显著的特点就是“绿色”、“可持续性”[9]。绿色技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为了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发展绿色技术的迫切性,大力推广新型城镇化下的绿色技术[10]。
1.1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合理布局、规划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体现。绿色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它八类设施。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要符合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和该区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等要求,了解该区域内公众对各类绿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及相关建议,拟定出合理的配建标准,完善空间布局,协调设施建设,使该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设施资源配置做到从“有”到“优”的转变。
1.2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交通绿色建设
现今交通拥堵现象在我国多许多城市十分严重,如何提前做好交通规划,避免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纳入的工作。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区的特点,如城镇规模等,选择合理的交通建设规划方案。
1.3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绿色建筑技术
①建筑的体形和朝向。建筑体形系数和建筑物的节能有着直接的关系,设计合理的建筑体形可以更好地减少建筑物和外界的热量交换。同时,建筑布局应考虑朝向对节能的影响,应该结合各种设计条件,重点从采光、集热和通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因地制宜地确定出合理的建筑朝向范围,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②建筑护结构节能技术。建筑的护结构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墙、外窗和屋面部分,这些部分起到抵御风雨、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等作用,为了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应选择合适的墙体材料,加强外墙保温技术和屋面保温技术。
2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文在前面部分论述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绿色技术,在此,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规划建设作为分析对象对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2.1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发展由来
原信江新区的各村村民多为零散式居住,村庄分布不均,各村之间往来基本都是乡间小道,交通不便,而且该地区存在大量土地闲置的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信江新区南区位于鹰潭老城中心的北部,它和老城区隔江相望,信江河将其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环绕,区内绿色葱茏、水清气新,具有非常优越的生态和景观条件。把国家“生态文明”兴国方略和江西省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战略作为前提,随着鹰潭市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信江新区的发展得以确立。
2.2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的建设规划
2013年鹰潭市城乡规划局公示了《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明确了信江新区南区的建设方向。信江新区南区的定位是建设成为城市未来的商业文化中心,建设的规划用地为11.78平方公里,到2020年达到信江新区居住容量15万人,具体规划如表1所示。
3鹰潭市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技术研究
信江新区南区的规划建设中,通过结合原信江新区的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土地资源利用等实际情况,该区通过选择合理的规划布局和绿色建筑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1绿色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在该区有建筑面积99700m2可容纳六千名学生的鹰潭新一中,建设有行政办公楼、市政广场公园及配套建筑等的鹰潭市行政中心,占地约31.2亩、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含大型剧院、博物馆、群艺馆等的文化艺术中心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该区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实现了土地、设施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3.2道路交通绿色建设
在道路交通的建设中,结合该地的特点通过合理的规划建设,可以避免以后的交通拥堵问题和实现建设中资源的有效利用。该区的道路交通建设目前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网布局,通过龙虎山大桥、鹰潭大桥、信江大桥和鹰东大桥实现和老城区的连接;根据人流车流等特点道路横断面选择为一块板形式,在满足通行的同时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3.3绿色建筑技术
选取该区常见的一种住宅模型,运用DOE-2软件对其进行朝向、体型系数、外墙保温和屋面保温的绿色建筑技术能耗模拟分析。建筑户型和基本介绍如图1和表2所示。该模拟主要是通过改变几个方面的参数来得到该建筑模型制冷采暖能耗对比于基准能耗的变化情况,模拟的内容如表3所示。3.3.1朝向将该建筑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每次转动20°,把正南方向设为0°,进行模拟朝向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不同朝向对建筑能耗会产生不同影响,在建筑设计中要选择适合朝向,该区的最佳朝向为南偏东20°以内。3.3.2体形系数体形系数越小越利于降低能耗。将该建筑模型做一个简化如图3所示。通过改变体形系数进行能耗模拟,从表4可以看出:体形系数减小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的采暖能耗和制冷能耗。3.3.3外墙保温对选用的外保温和内保温构造形式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通过模拟可知,该建筑墙体采用内、外保温做法和单一墙体材料相比较,其能耗量减少许多,选用外保温方式建筑的节能效果比采用内保温方式的建筑效果要好。3.3.4屋面保温模拟分析了正置式屋面和倒置式屋面对能耗的影响,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屋顶在选用保温做法后,该建筑模型的能耗都降低了,而且可以看出,倒置式屋面的节能效果要比正置式屋面要好。
4结论
在信江新区南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合理布置建设规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运用适宜绿色建筑技术,可以实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保障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更好的促进鹰潭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球,丁予聆.城镇化建设中绿色技术创新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3):40-43.
[2]李三虎,赵万里.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9(16):27-37.
[3]袁凌,申颖涛,姜太平.论绿色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64-65.
[4]刘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居住建筑节能技术优化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1.
[5]李伟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零能耗住宅建筑技术可行性及应用前景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4.
[6]董泊.关于实施绿色城镇化的探讨———以天津市汉沽区大田镇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4,20(2):111-113.
[7]徐琳琳,周瑞.浅谈绿色技术在城镇风貌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
[8]贾铠针,叶青,赵强,等.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同构关系[J].工业建筑,2014(44)增刊:57-60.
[9]邱江.绿色城镇技术创新与绿色城镇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升级;一体化;效益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090
1 引言
1.1 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1.1.1 国内现状
我国城镇化起步较晚,关于新型城镇化理论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动力机制,城乡关系和城镇化道路选择等方面,由于我国国情复杂,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都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产生影响。2015年以来,承德市完成撤乡改镇11个,加快了就近,就地域城镇化步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建设农村公路6403公里,新改建桥梁321座。2015年城镇化率新增15%,增幅居全省第四。
1.1.2 国外现状
国外暂时没有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但是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较为丰富,也远远早于我国。国外专家学者从区域角度上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的最终结果。美国提出的“全球区域城市”的观点都表明当今社会的城镇化化发展的最明显特征。
1.2 研究目的
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提都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实现城乡区域一体化。协调是实现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新型城镇化能够更好的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1.3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1.3.1 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产生比较效益
比较效益是产生在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于二、三产业,它是城化发展的第一原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有利于推动二、三产业发展,绿色农业的发展,产生经济效益。
1.3.2 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产生规模效益
规模效益较大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共享,为人口经济活动集中提供了市场动力。企业,人口的集中可以节约运输成本,洽谈等交易费用,产生多方面的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经济社会的成本。
1.3.3 推进新型城镇化能够产生集聚效益
地域上的集聚可以产生互补利益,人口,企业及相关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大大产生了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同时刺激了新知识,新观念的产生。
2 承德市推行新型城镇化遇到的问题
2.1 对于城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
对城镇化项目的片面理解,认为城镇化建设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加房地产开发。近年来,承德市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但与经济发展并不相适应的是人民素质及城市化意识。同时,城镇化是一个新事物而不同于城市化,对于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承德市来说,尚缺乏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规范。
2.2 市民化进程滞后,存在二元结构矛盾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被纳入城镇人口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存在着社会风险隐患。
2.3 土地利用不合理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用地粗放低效。承德市在进行城镇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多,建成区人口密度低,耕地减少过快的问题,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也威胁了粮食安全。
2.4 城市病问题突出,服务管理水平不高
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密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大气、水、土壤等环境问题加剧,这些问题都给城镇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2.5 城镇化体系建设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基于统计学的基本统计方法,运用基期、环比等方式对我市现行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计算与分析,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我市固化了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严重的制约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3 对于承德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建议
3.1 将城镇化发展与承德市的经济现状相结合
坚持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目标的定位不动摇。加强文化建设,坚持把中心城区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主景区来打造,重点以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为主。立足依山而建,双水穿城,文化厚重的特征,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韵 ,着力打造“山水林文相得益彰”的魅力之城。统筹避暑山庄及周围的寺庙文物保护,文化建设和整个城市的发展,真正使承德老城区重现清朝盛世风貌。
3.2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镇化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城乡的协调发展关系。构建独具特色的城镇化格局,推进中心城市与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中心村与乡镇一体化,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互促,城镇和农村统筹发展,重点推进“一南一北”两个新城建设,南部新城重点发展高端服务,打造未来城市财源的重要支撑,北部新城重点传承历史文脉,与山庄优势互补,突出县城在县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打造市域次中心城市和首都周边地区各具特色的卫星城。
3.3 着力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实行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质同价,缓解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问题。把五位一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考虑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是实现我国、我市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土地城镇化,努力把产业城镇化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联系在一起,老百姓的满意度是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符合人文属性和人文情怀,是我市软实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4 承德市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方针
4.1 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创新金融产品。
不同于房地产开发,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十分必要,可以通过收集大量信息资料,通过相关统计指标获取土地指标,计算并得出一个合理的土地出让分配政策,金融服展娣兜取
4.2 构建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从承德市具体情况出发,承德市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大,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因此,承德市发展现代城镇化应该朝着区域个性化发展,通过相关统计指标,综合考量区域的功能定位,从根本上消除政府短期行为的动机,使各级政府真正由经营型政府变为服务型政府。
4.3 在城镇化进程中,呼唤社会企业家。
作为社会企业家的城镇运营商绝不是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的简单相加,城镇化企业家在城镇化进程中应该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条件,提供社会帮助,在授人以鱼的过程中还应该授人以渔,帮助农民规划出路,通过产业导入实现就业和收入挂钩,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盘活土地存量和农村刚性需求。
4.4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积极推进“一核、三带、多点”的市域空间结构,其中,中心城区按照“两带六组团”形态布局。“两带”即滦河72公里城市带,五烈河城市带,“六组团”就是老城区、西区、北区、南区、绿核、上板城组团,老城区的疏解方向主要是北部新区、南部新区和上板城地区。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启动道路、管网、店里、防洪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4.5 推进县城扩容提质。
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兴业、产城教融合的思路。加快推进产城教一体化进程,推动围场、丰宁、滦平3个县教体园区顺利推进,以34个市级以上重点乡镇为抓手,着力培育特色小城镇。
5 承德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效益
此篇论文的社会意义在于从从现实的层面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做出深入的探讨分析,发现问题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承德市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这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意义。这将对承德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深厚的指导意义,为承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路径体系选择起到实际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骆阳.对我国中小城市发展城镇化问题的研究[N].铜陵学院学报,2007(06).
[2]王晓燕,王晓荣.我国中小城市发展城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在经济信息,2011(01).
[3]齐姗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城镇化之路[J].商品与质量,2011(S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 交通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交通和小城镇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交通推动着小城镇数量和规模的变化,制约小城镇的产生和布局,以及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小城镇发展是交通建设的必要条件,将刺激和影响交通需求。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指出要“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技术等级、通行能力和铁路覆盖率,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水平”。因此,合理的规划小城镇交通系统,提高小城镇交通服务水平,是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小城镇交通的主要特点
由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相应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也不一致,所表现出来的交通特性也不一样。
处于城镇化初期的小城镇,由于城市经济、生活对交通需求的质量不高,交通基础设施较差,城市机动化水平偏低。交通结构中以非机动方式出行占比最大,小城镇内部的交通压力不明显。
处于城镇化发展加速起步期的小城镇,这一时期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交通需求急剧增加,居民出行距离加大,交通方式呈现多样化,机动车出行比例加大,但是交通设施建设没有及时跟上,交通管理水平较低,小城镇内部交通比较混乱,交通安全问题突出。同时,由于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小城镇物流和对外交通需求加大。
处于城镇化成熟期的小城镇,小城镇的内部交通设施和条件已比较完善,具备一定的交通管理能力。此时,小城镇空间形态向联系密切的都市群模式发展,城际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由此带来城际交通会越来越频繁。
3 我国当前小城镇交通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对小城镇交通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我国城镇发展规划中,城镇间的交通规划研究还比较滞后,详细的交通发展规划还没有作为城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其中。交通规划中针对小城镇的分析部分欠缺。对小城镇的分析经常是流于表面,没有针对小城镇作深入透彻的分析,交通对城镇的影响分析不足。
3.2缺乏统筹考虑和系统规划
目前大多数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是各自为政,交通建设缺乏长远考虑,没有统筹规划,存在道路功能分类不明确、等级结构不合理,路网不完善,只重视干路,忽视支路,断头路较多,交通层次不明确,脉络不清晰等问题。
3.3未充分考虑小城镇间的横向交通规划
现阶段我国公路网布局中,主要是以城市为中心将各个镇用直线联接起来,小城镇只保持与作为行政中心城市的直接交通联系,这样就形成了以各小城镇与行政中心城市的单一经济体系,隔断了各小城镇间的相互经济辐射的通路。各镇间的横向网络交通被阻隔,形不成县际、省际之间的网络交通。
3.4交通管理落后
小城镇中交通管理人员少,体制不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完善;道路照明、交通标志、交通指挥信号灯等设施缺乏,致使交通秩序混乱。
3.5未充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
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大多只重视经济效益,往往造成对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风貌的破坏,未与其形成和谐自然的融合。
4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4.1以人为本,公平共享
新型城镇化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应服务于人的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的交通需求,使人人都能共享安全、快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4.2规划先行,统筹发展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求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就要求小城镇交通规划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等因素,制定科学、全面的综合交通规划,促进小城镇良性发展,从根源上避免“城市病”。
4.3优化布局,集约高效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这就要求小城镇交通规划要通过交通网络布局,促进小城镇空间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4.4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着力推进绿色交通、生态交通的发展,使交通布局不破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和谐宜居的城镇环境。
5 新型城镇化框架下小城镇交通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各地对小城镇交通规划所涵盖的内容及规划深度存在差异,相关标准也缺乏统一,根据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为使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提高小城镇交通规划的深度,笔者认为小城镇交通规划的内容至少应包括:镇区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网规划、道路红线规划、道路横断面规划)、对外交通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公交场站设施规划、公交线路规划)、停车系统规划、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交通管理规划等。
5.1镇区道路系统规划
镇域公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公路网空间格局和道路分级系统,并为每条规划道路提出红线控制指标,包括道路网规划、道路红线规划、道路横断面规划。
(1)道路网规划
小城镇道路网规划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道路网空间布局规划和道路分级系统规划,并提出道路间距、道路网密度、道路用地率等规划指标控制要求。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应使所有道路主次分明、功能明确,不仅应提出每条道路的规划行政等级,而且应对道路的技术等级给出明确规划要求,使道路网系统高效、合理、完善,使小城镇各功能区之间有安全、方便、迅速、经济的交通联系。
2)道路的选线布置要特别重视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尽可能少占田地、少拆迁房屋等建筑物、不损坏重要历史文物,并为行车、建筑群布置、排水、路基稳定等创造良好条件。
3)要为交通组织管理创造良好条件。道路系统宜尽可能简单,以便于行人和车辆辨别方向,便于组织和管理道路交通。
4)小城镇道路应与铁路、公路等对外交通系统密切配合,实现良好衔接。
5)道路设施的建设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和近远期相结合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发展和组合实施。
(2)道路红线规划
道路红线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每条规划道路的红线宽度,为道路用地的控制提供依据。
综合考虑小城镇建设规模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小城镇道路红线宽度应适度,不提倡“宽马路、大马路”的规划思路,应满足集约高效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由于建设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小城镇的道路功能和交通条件配置与大中城市相比,可以考虑至少降低一个等级。
(3)道路横断面规划
道路横断面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为不同道路等级和红线宽度的规划道路提出横断面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并可针对每类红线宽度推荐典型道路横断面。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的尺寸等应按照道路的性质、技术等级、红线宽度及沿线土地使用情况等区别对待,在规划设计中应合理组织行人交通、公共交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以及公交换乘,综合考虑交通组织及交通管理等措施,使各级道路上的各类交通实体尽量分流行驶,减少相互干扰。
5.2对外交通规划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和经验来看,“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是城市群,要提高城市群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竞争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其重要支撑。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强化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城市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小城镇的对外交通不仅是城镇内部交通的依托,更是连接小城镇与中心城市、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纽带,因此,小城镇的对外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根据公路、铁路、轨道交通、航空、水运等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合理的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建立与小城镇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对外交通联系,保障小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具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并且,要特别重视小城之间的横向交通联系。
5.3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公交场站设施规划和公交线路规划。
新型城镇化规划中要求“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改善城市运行效率,妥善处理好快速城镇化条件下的出行问题,必须建立起面向全社会的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应坚持公交优先的原则。
公共交通系统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道路、场站、枢纽的统一建设,合理配置资源,预留好公交场站设施用地,为后续的实施建设创造必要条件,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以及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衔接的有效性。
5.4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
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明确小城镇在步行及自行车交通上的政策,以及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和实施的原则等。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要“改善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倡导绿色出行”,在小城镇交通规划中要充分重视步行及自行车系统规划,结合城市主要景点、公园、城市绿地及河流走向,建设有特色的慢行通廊。
5.5停车系统规划
停车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停车供给政策和建筑物配建停车要求,提出社会公共停车设施的空间布局方案及用地规模要求。
目前停车难是大城市的通病,小城镇的停车系统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居工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拥有率会逐步提高,在规划中要适当提高停车设施的建设比例,并预留一定的停车设施建设空间。
5.6交通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是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在城市道路空间网络上流动规则的规划。小城镇交通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政策性、原则性的建议或具体措施,为交通管理部门更加有效地开展交通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上述只是小城镇交通规划中的一些基本内容,各个部分还包括更多的子项,在具体的规划制定中,小城镇可根据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规划的内容和深度有所侧重,并制定分阶段的实施计划。
6.结语
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中小城市,特别是重点城市群内部的中小城市将是今后城镇化的重要战场。而小城镇要发展,就必须有强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作保障。如何合理配置城镇交通系统,妥善处理各小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小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交通关系,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小城镇交通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在规划的方法、标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希望本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014.
[2]曾静康,邹亚华. 城镇化与城市交通发展.城市交通[J]. 2003(1):8-12.
[3]陈红,李永涛. 小城镇交通系统布局优化方法研究[A]. 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05:772-776.
[4]李宗侃. 当前小城交通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技经济市场[J]. 2006(08):167-168
[5]阮金梅、盖春英. 北京市小城镇交通规划编制方法探析[A].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8:1-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评价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 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整个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城乡分割转向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承担着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使命。所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客观、科学的研判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
一、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一)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而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是一种城乡关系进入以互补、融合、协同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理想状态的目标模式;是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过程,表达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协调的结果。二者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客观而系统的评价指标框架。
(二)现有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有偏差
我国现有体系中,工业化更加关注生产力、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强调人口的空间分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乡村现代化的交叉和融合,它应该包括城市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的内容,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更应该强调城乡体制、制度、机会和权力的协调与公正,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完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探讨城乡一体化评价方法。针对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特点,在充分理解城乡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不同的评价体系,从多角度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评价。因而,基于区域城乡一体化评价理论框架的构建,丰富了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体系。
(三)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已有研究结果
对于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构建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如顾益康等在界定城乡一体化的6个方面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城乡一体化应该包括城乡发展度、城乡差异度、城乡协调度3类共42个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这一体系虽然内涵丰富,涉及到城乡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指标划分过细,同时许多指标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数据采集难且工作量大。杨荣南主要从城乡融合的目标角度,提出了包括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空间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5个方面,共35个指标形成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城乡对比的角度,以城乡融合为目标提出的,很好地体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但没能涵盖城乡一体化中的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这一特征。另外部分学者从城乡之间物质、信息、资金等各种流的角度对城乡关联程度作过探讨,但其探讨主要是从城乡联系的动态过程考虑,没能很好地体现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
二、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框架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涉及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的研究课题,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我们通过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建立了一个系统、清晰的区域城乡一体化分析框架,便于对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城乡一体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即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状态,并能够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之间的互动、差异及协调程度,构建出由城乡协调度和城乡特色度两部分组成的指标体系。
(一)城乡协调度指标体系,
一是经济统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快速和健康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就只能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主要包括经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城乡生产效率。二是政治统筹。统筹城乡政治发展就是要给全体公民特别是农村居民以切实的国民待遇,尊重其政治权利,即从政治权利、对农政策的角度判断城乡政治统筹发展度。三是社会统筹。社会统筹从城乡居民居住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健康保障水平、科技投入水平、人才水平等方面统筹发展,评价城乡社会统筹发展水平。四是环境统筹。城乡环境统筹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指标体系选取绿化覆盖率水平和污水处理水平两个关键点作为评判环境统筹的指标。
(二)城乡特色度指标体系
在“五个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及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背景下,提示相关决策者要注意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协调互动,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合适的城乡特色度指标体系。城乡特色度是指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市和农村能够保持自有特色景观和文化,如乡村的田园景观,城市的现代化景观;乡村的农耕文化与城市的工业文明等能表现为城乡地域特色的指标。提出实现益阳新型城镇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协调互动发展的优化对策,具有现实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三、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的路径选择
(一)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一是可操作性对于选取的指标的数据要具有可靠来源,对于指标的计算!处理方法要科学简便,选取的指标力求体现关键的因素。二是科学性运用正确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各种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以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选取系统、全面地反应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内涵的指标,建立起的指标体系科学合理。三是可比性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采用界定明确的指标。运用相对合理的计算方法,建立具有横向、纵向具有可比的的指标,以保证指标的客观和合理性。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我们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纳入一个系统整体进行分析,从定量层面通过实证研究对二者的互动机制进行探讨,拓展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的视野和思路。我们从时空角度探讨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态势,采集大量的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GIS 系统等方法对中部地区进行区域差异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小城镇和城乡一体化互动发展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模型,丰富了区域经济问题计量分析的方法和手段。
(三)城乡统筹发展指标集的确立
首先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对2008一2012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全方位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比较可能产生和存在的差异、原因、问题和特点,并加以对照分析和研究;其次是我国行政区县的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并从综合统筹发展水平和分类统筹发展水平两方面进行比较,将影响统筹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的得分通过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进行排序。最后,在形式上,除了使用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相结合的比较方法外,还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逐一对各样本城市进行定量分析、测定、比较、分类,研究分析影响各个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弱的主要影响因子提出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勤.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与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09,(10).
[2]江松芳.浅谈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7).
[3]孙成军.转型期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9,(5).
作者简介:
刘刚:(1982-),男,汉族,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管理。
7月16~20日,2012年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刘肇军教授致欢迎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致开幕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10多个学术团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大会发来贺信。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大会共收到交流论文105篇。
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和贵州省地理学会承办。会议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热点、焦点和关键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设置了大会主题报告和分会场交流。佘之祥、蔡运龙、刘彦随、熊康宁等4位知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城市化与农村土地问题》、《农业与农村的多功能性》、《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整治方略》、《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的大会主题报告。
大会设立了两个分会场,共有近40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或分会场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采用了“报告+提问+辩论+评述”的方式进行学术报告,强化了学术交流的灵活性与互动性。
为了激励土地资源青年科技人才,本次大会设立了“全国土地资源研究优秀论文奖”。由河南大学乔家君提交的论文《河南省农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环境》等20篇论文荣获一等奖,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婷婷提交的论文《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格局研究》等22篇论文荣获二等奖。
本次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将于2012年8月由贵州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论文集收录了经严格筛选的学术论文75篇,计120余万字,涉及农村土地整治理论与方法、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及案例、农村非农化及其土地流转、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及政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城乡协调发展与土地资源战略、喀斯特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乡村发展等前沿领域,展示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与乡村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新进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为论文集出版作序。
2013年全国土地资源学术研讨会将由青海民族大学承办。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关键词:协调度 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 工业化
引言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与规律,是我国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配第―克拉克定理从产业结构方面清楚地描述了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揭示了国民收入与劳动力同三次产业结构变动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变化规律,即三次产业间的相对收入差异促使劳动力流向能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转向第三产业(孙中和,2001)。这种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过程也自然地改变了其空间领域配置,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化和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聚集,城镇化也应运而生(秦宪文,2004)。
当前,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质量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虽然近年来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却并未与其同步进行。因此,促进城镇化与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的演化和升级可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供良好的基础,两者之间由此形成一个互动发展的系统(高环,2004)。如果能够处于一种协调的关系,则整个系统将保持良性互动;如果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有不协调,则会造成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其中若产业结构演进的速度快于城镇化进程,超过了城市资源的承载力,则会对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造成阻碍,若城镇化进程过快,没有相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也会导致“城市病”的发生。
(一)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分析模型
1.指标体系的构建。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十分复杂,为了更深入的研究两者的协调发展问题,我们将其分为城镇化子系统与产业结构子系统,以便清楚的分析两者之间的规律性。其中,城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城镇化子系统主要从4个准则层,即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以及环境城镇化方面共选取10个指标来综合反映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而产业结构子系统主要从两个准则层,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方面共选取6个指标来测度和反映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指标数据的选取及处理。根据表1所列指标,本文选取了河北省以及省内11个设区市2000~2011年的统计数据,由于指标众多,各指标间的单位各不相同,为了消除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便于对各指标能够进行统一比较和综合汇总,需要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正指标,即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有利,计算公式为:
逆指标,即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发展越有利,计算公式为:
其中,xij为第i年第j指标的原始数据,Xij为第i年第j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max xij为第j指标的最大值。
3.指标权重的确定。由于各指标所代表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综合分析之前,需要对指标赋予不同权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两种,本文在参考其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采用主观赋权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得出的各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
(二)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综合分析
协调发展指的是不同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低级、简单、无序到高级、复杂、有序的变化过程(廖重斌,1999)。不仅体现了协调的含义,也体现了发展的含义。而协调,指的是在外力的影响下,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始终保持均衡和稳定,并逐步达到理想状态的一个过程,一般用“协调度”来衡量。
1.系统协调度测算方法。对于系统协调度的计算模型较多,廖重斌(1999)提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型,可以表达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本文采用此模型对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程度进行分析。首先使用加权线性法来计算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两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分别设为f(x)和g(y),其中f (x)= ai xi,g(y)= bi yi ;xi和yi表示各子系统中的指标值,ai和bi表示各指标值对应的权重。f (x)和g(y)本身指标值越大,相对离差Cv越小,则两个系统越协调,其计算公式如下:。由于f (x)≥0,g(y)≥0,所以Cv最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取最大值。因此,定义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度为:,其中k为调整系数,k≥2,本文取k=4。
因此,协调度C的取值范围介于0到1之间,协调度值越接近1,则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两者发展水平越协调,协调度值越接近于0,则两者越不协调。
2.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度。依据确定的指标权重,本文首先计算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两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然后通过上述模型计算得出2000~2011年河北省以及省内11个设区市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的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以下信息:
从河北省以及省内11个设区市12年间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总体水平来看:到2011年,所有地区的协调度值都在0.9以上,表明自2000年以来,河北省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采取的措施和所做的努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各市始终坚持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从2011年省内各个城市之间协调度的横向比较来看:唐山、石家庄和邯郸等经济总量较大的城市的协调度水平排在省内前列,而张家口和衡水等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的城市,协调度水平也排在后几位,低于全省水平。由此可以说明,经济发展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从各个城市纵向的变化趋势来看:张家口、廊坊、保定和衡水4个城市最近3年的协调度呈现下降趋势,结合原始数据看出,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城镇化发展较快,而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没有跟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因而导致整体协调度降低。
3.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度。和谐发展度包括系统协调度与综合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协调度只是测度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两者的协调水平高低。高协调度可能是高水平的发展程度,也可能是低水平的发展程度。因此,为了反映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水平,定义协调发展度为:。其中,D为协调发展度,T为综合评价指数,表示整体绩效,T=αf (x)+βg(y),α、β分别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待定权重,且α+β=1,本文取α=β= 0.5,即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同等重要。
协调发展度D的取值范围介于0到1之间,协调度值越接近1,则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两者协调发展水平越高,协调度值越接近0,则两者协调发展水平越低。在综合参考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吴文恒等,2006),本文设定如下协调发展度的划分标准(如表4所示)。
依据协调发展度公式,计算2000~ 2011年河北省以及省内11个设区市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度,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得到以下结论:
从河北省整体情况来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度呈现上升趋势, 2000~ 2011年的上升幅度较大,为0.279。根据协调发展等级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为初级协调阶段;2005~2007为中级协调阶段;2008~2011为良好协调阶段。中级协调阶段停留时间较短,说明河北省在由初级协调阶段提高到良好协调阶段时,受经济发展与政府鼓励等多方面利好因素影响,发展速度较快。
从各城市情况来看,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度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邯郸、廊坊、唐山和沧州的上升幅度排在省内前4位,说明这4个城市在12年间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速度较快。张家口、衡水和秦皇岛3个城市的上升幅度最低,对比可以看出,这些城市协调发展程度的增长速度较慢,需在注重系统协调度的基础上,提升发展速度。
根据协调发展等级划分标准,河北省大部分城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2年处于初级协调水平,协调发展等级还较低;2003~2006年逐步上升为中级协调水平;2007~2011年为良好协调水平。虽然等级进一步提高,但数据显示,协调发展度在近5年一直处于良好协调水平,始终没有提升到优质协调,说明大部分城市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在近几年处于相对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
(三)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1.在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水平方面,全省及各市普遍较高,并且大部分地区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体现了各地区近些年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城镇化发展所做的努力。但不同城市之间协调度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个别城市协调度近两年有所下降。综合来看,唐山、石家庄、邯郸和沧州协调度较高且较稳定,张家口、秦皇岛、保定和衡水4个城市的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调整力度。
2.在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方面,全省及各市在2011年的协调发展度虽然已经处于良好协调水平,但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要向更高水平的优质协调发展,困难将会更大。核心问题依然是产业结构的相对落后不能适应现代高速度的社会进步和高效率的发展要求,需要政府不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加快城镇化发展。
3.资源与环境矛盾的不断加剧制约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多年来,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一直不合理。工业产业中,以有色金属行业、石油加工业、化工业、造纸业和纺织业为主的高耗能、高投入产业所占比重过大,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被污染的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也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治理土地、大气和水资源污染已经成为现阶段关系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积极推进与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新型城镇化对策
(一)强化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对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相对较高的城市而言,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促使传统农业向集约化和高效化的现代农业转变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农业的作用,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培育和壮大一批乡镇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与当地资源特点相适应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的内在潜力。另一方面,将农产品种植、加工、贮藏和销售联为一体,延长产业链,构建各地优势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使各个环节实现基地规模化经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集聚效应带动城镇化发展。
(二)加快改造传统工业,努力提高工业化质量
在现阶段依然是工业为主导模式的背景下,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亟需继续改变发展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一,要加大科研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改造与升级。传统工业型城市要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之上,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和高附加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毛广雄,2006),以提高工业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其二,对于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在客观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继续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造就一批具有优势的产业,不仅为河北省的产业调整积蓄能量,也能使其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层次
第三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其具有的知识、技术和劳动密集的综合特征,使其能够吸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对城镇化的发展起着潜在并且巨大的作用。而多数城市的第三产业还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较为落后。要在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改善非生产业占比过重,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效率低下和产业关联性弱的问题。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品零售、信息咨询以及旅游业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张丽,2010),增强服务业的发展活力,增加劳动力的就业渠道,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四)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促进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之间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包括产值结构的优化,也包括就业结构的优化。产值结构的改变如果不能对就业结构产生正向带动作用,或者两者处于不同的发展层次,那么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也难以提升。而城镇化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和推动力,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调整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与途径,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才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
(五)以低碳经济理念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产业转型
以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着眼于未来的、长远的利益,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同时,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持一种和谐的发展关系。发展低碳经济是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明确和坚持的一个理念。第一,工业要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并且进一步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不达标的“三高”企业不予准入。第二,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生产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业结构的低碳化。第三,政府要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实施低碳产业项目和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利用。第四,根据地域自然资源,有条件的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努力创造和培育一批绿色产业。
参考文献:
1.孙中和.中国城市化基本内涵与动力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1(11)
2.秦宪文.城市化与产业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1)
3.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
5.吴文恒,牛叔文.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2)
关键词:城市经营;城镇化;快速
据统计,至2009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46.6%,全国各地城镇化进程也处在30%~70%的快速发展阶段,而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又将促进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速发展。因而保证新增城镇人口的稳定发展,保证城市增长的持续发展,避免混乱无序的芡延和扩展,成为当务之急。研究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的城市经营也就颇具现实意义。
一、中国城市经营现状
最早开始于深圳、上海等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城市经营发展至今,已有所普及,但水平不一。发达地区的城市经营水平较高,手段多样化,城市资产商业运作良好,如经济发达的佛山市城市经营效果明显,09年城市可经营项目共签约60个,总投资额354.8亿元,占预计GDP总额的7.48%;而欠发达地区的水平则相对较低,多以简单的土地买卖或城市营销为主。
目前,中国城市经营的成功典型大致有以下模式:(1)从路径选择来看,有以改善城市综合环境为先导的大连模式和以创品牌产品为先导的青岛模式;(2)从经营重点来看,有以经营土地和土地制度创新为重点的杭州模式和以经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上海模式;(3)另外西部等落后地区的城市如贵州都匀市通过赋予现有的有形的、无形的国有资产资本属性,通过资本重组,采取“国有资源、资产+政府信用+政策驱动”的组合形式进行资本运营,以达到资本扩张的目的。
二、当前城市经营面临的问题
在城市经营过程中,由于对其认识不科学、城市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体制改革滞后以及相关外部条件不成熟等原因,存在不少问题。而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经营中土地利用、资金获取和城市特色削弱的问题显得尤为严峻。
(一)利益驱动,土地经营失控
土地是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其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进行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目前金融市场还不发达,融资手段中土地资本的运作就被广泛采用。城市政府以土地所有者代表的身份,用经营手段运作土地资本,以实现土地资本效益的最大化,直接导致了土地经营问题日趋严重: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农民权益受损,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常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
(二)经营导向偏离,目标短期化
很多城市在城市经营实践中,由于过于注重资金获取、形象提升、竞争力或知名度提升等,不同程度地出现目标短期化、效益化的倾向。为了快速获取资金,片面强调土地买卖和房地产开发,而在城市建设中,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经营的综合性要求,忽视了城市资源经营对于城市功能的优化与提升作用,也忽视了社会公平。这必然影响城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损害城市的长远发展。
(三)重视城市外延扩张,忽视内涵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崛起以单向经济崛起为主,片面强调数量上增长,忽略了质量提升。这种现象反映在城市发展上,突出表现为城市建设中注重城市规模和空间的拓展和增长,忽视城市功能与文化等内涵的提升,造成了城市经营方式、目标趋同性与城市文化、景观的独特性之间矛盾突出,很多城市因此而千城一面、景观趋同,丧失了特色。
三、对策建议
土地与资金作为城镇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离不开城市经营,只有将经营理念贯穿于城镇化全过程,推进高效的城市经营,方能实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
(一)处理好土地利用中的各项关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处理好城市经营中土地储备结构与总量的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走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通过建立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实现有效调控。着眼于存量土地的整理和盘活,将城市经营重点应立足于中心城市的土地整理,立足于旧城改造,立足于城乡结合部的整治,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处理好招商引资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保证土地存量的长期有效盘活。
(二)拓宽融资渠道,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大规模城镇化浪潮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资正成为政府巨大的财政压力,应该放开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将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向社会, 建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回报补偿机制,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实现产业化运营。同时应注重长期利益,关注可持续发展,以“功能导向”的城市经营取代“资金导向”的城市经营资金,充分发挥城市经营对城市功能优化与提升的作用。
(三)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加强无形资产商业运作
在城市自身的资源、文化、魅力和优势基础上,准确定位,培育城市特色,发掘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内涵。加强对城市无形资产尤其是城市特色文化的商业化运作,采取丰富的手段对各项权利如冠名权等进行有偿经营,以增加城市实惠,扩大知名度,谋求城市资产的整体升值。
参考文献:
[1]刘新卫,张定详,陈百鸣.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J].地理学报,2008,(3).
[2]宫苏艺.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多种挑战[J].中国地产市场,2006,(1).
[3]张熙.提高城市经营水平推进城镇化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06,(1).
[4]陈岩松.城市经营――理论・运作・制度创新[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论文,2007.
[5]段鹏.我国经营城市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论文,2004.
[论文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高职院校 内涵式发展
以绿色、高效、集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它可以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反哺农村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具有“一举托两头”的作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为城镇化的基本过程是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要实现人的城镇化,除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树立城市意识之外,还要强化城市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特别是在“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的当下,更要提高城市劳动者的素质。高职教育大有可为。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城镇化的支撑是产业,城镇化的载体是城市业态,城镇化的路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产业发展或城市业态的培育都离不开技能型专门人才,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更需要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者。
一、高职院校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与创业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8年招生43万人,到1999年招生达107万人,经十几年的大力发展和规模扩张,到2011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76所,招生325万人。2010年以后,由于适龄人口下降,生源出现了走低的趋势,这既给高职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总体上从1978年18%上升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候的20.9%,再到2012年的51.3%,大约每年提高近一个百分点。但是,各地情况不太平衡:城市化率较低的地区,大都是欠发达的区域,该区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重,职业技能(术)培训、劳动力素质提高的任务也较重。相反,高职院校大都集中在沿海和省会城市,这些高职院校吸引力较强,大量原在农村地区的高职学生大多在就读地就业,城市的发展有了人才保证,因而城市率不断攀高,形成良性循环。欠发达地区难以引进高端技能型人才,即使引进了也难以长期留住,只能靠当地培养人才,也就是集中力量在当地办好一所高职院校。福建龙岩市属于传统山区和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城镇化率不断攀升,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办好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闽西职院)。闽西职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闽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
办好高职院校,特别是在山区办好高职院校非常不易,这里既有办学环境的问题,也有政策支持和社会理解的问题。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凝聚办学特色,坚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内涵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本质属性,强调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内涵发展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与积累的结果。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凝聚办学特色的过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办学机制体制的演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内涵发展还存在一个横向差异性办学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功能和办学规律,走有别于中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与中职和应用型本科错位办学,形成“银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二、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
新型城镇化的“新型”,现代职教体系的“现代”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涵发展”,在高职办学人才培养交汇点上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上。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现代”一词,其含义一是指通过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来引领职教科学发展;二是校企合作,甚至一校两元(学校、企业两元)育人模式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的机制、体制创新;三是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高职的人才培养理念要“现代”和“新型”。
学校办得如何,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一所享有崇高社会声誉、为公众认可并富有特色的学校,实际上是先进办学理念的物化形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最重要的高职院校之一。闽粤赣边四个设区市(赣州、梅州、三明、龙岩)仅有两所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闽西职院在其三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弘毅笃行、技精业成”的办学理念,继而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方面,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是城市化的基本平台,产业对接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力。要树立“办好一个专业(群),带动区域内一个产业”的专业建设思想。同时,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与行业标准相适应的设定专业教学标准。闽西职院坚持“立足闽西、面向海西,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主动呼应龙岩“1+2”主导产业(即重点培养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发展2个500亿级商贸物流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和“155”(1个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5个全国性产业基地:精品卷烟生产基地、环保产业基地、金铜长夜基地、建材产业基地、稀土产业基地;5个海西产业基地:汽车产业基地、能源基地、纺织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要依照产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服务于龙岩市生态型经济枢纽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围绕产业集聚打造专业平台,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专业群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据产业集群或产业链而设置的,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若干相关专业(方向)的集合。专业群具有地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产业性(以产业集群为依据)、相关性(同一产业中的相关专业)和有效性(资源配置最大化)的特征。同时,应注重专业群集中度建设。所谓专业集中度是指学校专业群所包含的专业数与专业总数的比值。比值越大,说明专业集中度较高。反之,专业集中度低,结构分散,主干不突出,专业相关性差,就无法形成专业特色和专业品牌,内涵发展便失去专业支撑。
特色专业是指专业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属性与定位,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建设水平和明显的特色,并获得社会的认可,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特色专业是经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的集中体现。闽西职院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其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知名度饮誉省内外。
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服务面向,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的基础、特色和优势以及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具有学校自身优势、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
三、办学体制、机制建设是内涵发展的重要推手
1.高职院校要重视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特别是办学机制建设。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政、校、企、行都从各自的职能职责出发形成合力,共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而,职业教育必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到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探索引厂入校、前店后校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集团化、园区化合作办学形式,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把学校建成企业培训基地。要围绕“一线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专业教学只在校内进行的传统模式,改革教学空间时间资源的配置方式,创新专业教学的组织形式,构建适合学生技能训练的空间和时间,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闽西职院深化“一线二双三证”(即以红土地精神育人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教育双环境、执教双师资的教学条件,达到毕业学生持有毕业证书、资格证书和素质证书的目标)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建立实践育人机制,确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的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应用中心,保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支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和发明专利等活动,及时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推行高职单招改革试点和中职对口招生,坚持五年一贯制培养,通过技能高考、注册入学试点等多方面招生。
3.突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活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发展、求职方法和技巧、简历撰写、面试准备、模拟面试等就业咨询与辅导。开发创业课程,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依托创业基地或工业园区,积极开展学生创业实践训练,搞好模拟创业、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锻炼创业能力。
4.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建立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学校为核心、社会参与的质量保障监控和评价体系。
5.建立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是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部要求,2012年扩大到省级示范,2013年扩大到全部公办学校,2014年扩大到全部民办高职院校,逐步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四、走内涵发展道路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体现高职的基本特质。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具有深厚专业功底的技能大师或能工巧匠,既擅长理论教学,又要精于技能培训。高职教师应当成为技术型、技师型、技能型的智者。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党的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内涵更加丰富。“立德”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要求,对教师而言,立德既要加强德育,也要加强自身道德学风建设,还要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树人先树己,修业必修身。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目前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这是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水平不高、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一是加大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营造尊重人才的环境,积极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占领人才高地。二是通过“学术度假”“讲座教授”等形式,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人才到校工作。三是建立培养和选拔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的政策与机制,使高水平带头人脱颖而出。闽西职院2012年和2013年开展市级、院级教学名师选拔评定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同时,学院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近些年,一大批博士、硕士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也必须看到,这批青年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是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可以通过挂职锻炼,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承担纵向、横向课题;担任学生技能大赛、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培训机制,提高培训质量,创造条件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培养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论文提要: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有益的探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如浙江嵘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我国2,400余万家乡镇企业,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着力营造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信用担保体系、行业专业协会、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体系,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主要参考文献
[1]牛德林,徐灵.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
[2]张常明.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