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4 15:5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外汉语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对外汉语 师资培训 微格教学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肇始于1950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迄今已走过60年的历程。随着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程度的加深,国际上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需求不断升温,同时也给对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外汉语师资培训越来越为专家学者和对外汉语工作者所关注。但目前的师资培训方式存在着明显不足,尤其是在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对教师实际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找到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外汉语师资培训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师资培训是对外汉语新教师上岗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目前的培训模式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比例不协调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对外汉语师资培训的效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培训内容偏重理论,实践阶段的比例较低。在培训过程中,教师通常以介绍理论知识为主,内容强调汉语教师应掌握的汉语知识、教学理论、文化素养等方面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实践环节的培训。特别是对于从来没有从事过对外汉语教学的新老师,虽然在培训中掌握了必备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没有实践经验,不能对所学理论进行总结,不能发现老教师在教学中的良苦用心,更不能把所学到的理论马上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实际教学中,完整的一节课包括许多步骤和环节,教师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妥善地处理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并把各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方法、技能、技巧,而这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才能获得。在传统的师资培训中,教学方法的教学大都是教师以理论的形式讲给学生听,最后以一次试讲作为实践的环节。虽然培训中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对具体教学过程和方式认识明显不足。实践环节的缺失大大降低了培训效果。
2.培训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对外汉语师资培训的方式较为简单,特别是针对学生掌握教学方法方面缺乏系统的训练。教师的理论讲授占主要部分,虽然也不乏有课堂上的互动,但缺少学生直接参与的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在教育观念上也将给受训教师带来不良影响。听课、试讲这些过于单一的培训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实践性,但是很难满足学生对整个教育实践中诸多教学技能的实践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妥善地处理教学的每一步骤,并把各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一定的教学方法、技能、技巧,以实现教学技能的提高。但实际上,常常出现的情况是听课过程中学生难以体会讲授者的巧妙安排,发现其中的有效技巧;在试讲过程中指导教师很难全面及时地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措施。除了教学实践的过程过长,听课、试讲等传统的培训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偶然性,缺少系统性。对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掌握方面不能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
3.培训方法陈旧,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学信息。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这是让学生深刻认识并掌握教学技能的最佳途径。但由于对外汉语师资培训的局限性,试讲是把外国学生作为实际的教学对象,这是很难做到的。通常的做法是有指导教师或学生分组扮演外国学生,可是这与外国学生所形成的课堂在所提出的问题、营造的课堂气氛等诸多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同时导致在讲台上的学生在心理上无法转换(特别是没有过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学生),在讲课的语速、讲解的内容和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上,都无法同真正的对外汉语课堂相同。因此,这样的实践方法无法及时准确地反馈学生的教学信息,特别是根据教学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技巧的能力方面,指导教师无法了解到试讲学生真实的教学能力。另外,课后听别人评议,没有直观的方法来发现、认识自己的问题,往往理解不深,反馈的效果不大。尤其是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意见不一致时,很难达到解决教学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
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需要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支持。目前的对外汉语师资培训在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缺乏有效的连接,难以圆满地完成培训目标。
二、微格教学的特点与实践意义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Micro teaching),是指为分析和发展特定的教学技能而使用的方法。它是一种集教学理论知识讲授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微格教学首创于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进行了系统的实践和研究。爱伦教授将微格教学定义为:“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单一的可操作的教学技能,借助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使被培训者可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以达到显著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目标。
微格教学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教师的职业技能除了专业知识方面技能等教学基础行为技能外,还包括教学技术行为技能和人际关系行为技能。就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大致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运用、教学教具的使用、课堂管理技能以及组织游戏和活动等技能。微格教学诞生后迅速在美国各地得到推广、应用和研究。20世纪60年代末微格教学传入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20世纪70年代又传入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我国也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微格教学,并在1988年到1989年进行了微格教学的对比实验。结果证明微格教学对教师培训方面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培养模式。微格教学对学生人数、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技巧量等方面进行了简化,对教学中的变数进行了控制,使被培训者可以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避免了将被培训者直接放到一个复杂的、需要全面教学技能的真实课堂环境中,保证了培训的效果。微格教学将复杂的教学过程作了科学的细分,并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对细分了的各项课堂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帮助师范生或在职教师掌握有关的基本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微格教学过程中,强调技能的分析示范、实践反馈、客观评价等环节。对微格教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技能可以借助微格教学的训练得到显著的改进。
微格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师培训的模式,将复杂的教学行为细分为容易掌握的单项技能,如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强化技能、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等。每一项技能都是可描述、可观察和可培训的,并能逐项进行分析研究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侧重训练和矫正某一具体教学技能,而且可以把这一教学技能的细节加以放大,反复练习。这种对某一教学技能的集中练习,学生容易掌握,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微格教学利用现代化视听设备作为课堂记录手段,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教学的全过程。受训者可以直接从记录中观察教学技能的应用、教学内容的表达以及交流方法的优劣,获得自己教学行为的直接反馈。感受及时、直观、真切,从而避免了许多主观因素。而且还可运用慢速、定格等手段在课后进行反复观摩、讨论与分析,克服了时空限制,并能更好地注意到细节问题。受训者得到的反馈信息不仅来自指导教师和听课的同伴,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自己的真实教学过程。受训者从第三者的立场来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产生“镜像效应”,可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微格教学冲破了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师培训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摄像技术,对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既有理论指导,又有示范、观察、实践、反馈、评议等内容。在微格教学的教学理论研究和技能分析示范阶段,师范生担当的是学习者的角色,既能学习教学技能方面的理论分析,又可以观察到形象化的录像示范。这时师范生要听、要看、还要与自己原有的教学实践认识进行比较分析,既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在实践阶段,师范生的角色又转换为执教者,将前面所学习的教学技能理论融合到自己设计的微格教学片断中去。到了观摩评议阶段,师范生的角色又转化为评议者。必须要用学到的理论去分析、评议教学实践,不仅要评议同伴的教学实践,还要进行自我评议。如此不断的角色转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教学技能的认识和掌握。
微格教学的意义首先在于有助于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而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因理沦水平相对较低,很难将理论自如地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教育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过程往往比较缓慢。在化学微格教学中应用新理论、新方法,钻研新教材,运用新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从而使受训者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消化、吸收”教学理论,大大缩短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进程,促进了教学理论向实用性的方向发展。其次,微格教学有助于教学能力的培养。基本教学技能和综合教学策略的学习和训练为被培训者的教学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各个分技能和分策略的训练到完整课的实践符合新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各项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只有对每项细分的策略都反复培训、熟练掌握,才能形成完美的综合艺术。目标明确、操作具体可控的教学策略训练便于被培训者观察模仿,减少了教学的复杂程度,模拟的教学环境可以减少真实教学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三、对外汉语师资培训中微格教学的应用
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大批教师加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来。但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师没有受过本专业专门训练的状况至今仍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虽然目前的师资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是来自中文系或者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在汉语本体方面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他们并未受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正规的、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微格教学可以更加具体地对教学技巧和手段进行训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而且在通过微格教学体验并掌握了教师职业技术行为后,教师们将这些行为连贯起来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中就容易得多。
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提出微格教学40多年来,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已经设计了许多微格教学实施步骤,应用于掌握教学基本技能进行培训。下面是比较典型训步骤。
1.以具体教学行为要求确定特定教学技能,并确定这种行为所要达到的目标。微格教学将复杂的教学活动进行分解,提炼出若干的教学技能。每项教学技能是由一类在教学功能上有某种共性的教学行为构成,使之成为可观察、可示范、可操作、可反馈评价的训练模式。学生更明确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各项技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
2.指导教师为受训者提供一堂运用特定教学技能的示范课。在正式培训之前,为了使被培训者明确培训目的及要求,教师要对有关教学的注意事项或本课所涉及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进行说明,也可以利用录像或实际角色扮演这种直观的方法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并加以讲解与说明。示范可以是正面的,便于培训教师学习好的经验;也可以是反面例子,被培训教师可从中吸取教训,少走弯路。
3.学生分组集体备课,根据指导教师的计划,提交一份按预定规格写成的教案。教案要最大限度地包括与特定教学技能有关的行为要素,用以体现特定教学技能。这个过程不仅要熟悉教材,还要综合考虑应采取的教学方法、途径及活动方式等,在教案中体现出来。
4.按规定的教学技巧和行为,在小范围内上微型课,教师用录像将授课师范生的教学行为记录下来。由于是微型课,不仅有相对完整的教学片断,又使所有同学都有讲练机会,课堂效率相对较高。集中于一种教学技巧的训练,也更有针对性,易于掌握。
5.试教后,小组范围内评议微型课。和指导教师一起观看录像,分析教学行为,使被培训教师及时、准确、直观地获得反馈信息,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评价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观看,以进一步观察被培训教师达到培训目标的程度。之后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取长补短。
6.根据教师与同学的意见,结合录像自我反馈体验,认真地自我分析,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修改教案,重新计划或组织同一内容,以便更有效地巩固和运用所学技能。
7.学生根据修改后的教案再试教,指导教师再记录、再反馈评价。这个周期可以循环往复,直至对某一教学技能的掌握达到预期的水平。这样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大大提高了培训有效性。
微格教学在教学技能培训方面有很大优势,可以把教学活动分解成几个可以单独训练的部分,逐个掌握教学技能。但是,课堂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总体安排和把握,在教学技能的运用上要针对不同情况随机应变。微格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技能培训方法,在提高被培训者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方面是无法完成的。
参考文献:
[1]陈菡,徐剑波.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引入微格教学的实践探索[J].高校教育研究报.2009.9:58-60.
[2]孟宪恺.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燕.微格教学与对外汉语师资培训[D].2007.
本文把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技巧教学实践类课程统称为“教学类”课程,此类课程是对外汉语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特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入门级课程,对于此类型课程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课程设置是: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对外汉语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技能训练、汉语国际教育四种课程,使用的教材分别是:刘?(2000)《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徐子亮、吴仁甫(2006)《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黄晓颖(2008)《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艺术》、周小兵(2009)《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些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合,这时如何处理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理清这些课程之间的潜在关系,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本文将从课程现状、潜在关系分析及存在的问题、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三方面对课程的潜在关系进行初步探索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
1课程现状
四门课程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1.1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课)课程是理论应用并重,多门学科交叉的课程,论述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理论、习得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学法(以下简称教学法课)课程着重探讨对外汉语教学法,以语言教学法流派为基础,介绍了分技能教学的课堂教学实施;对外汉语教学技能训练(以下简称技能训练课)课程侧重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微技能探讨,从诸多方面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艺术进行了系统详尽的阐述并附有教案和课堂教学实例评析;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是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式要求,符合培养国际汉语教师的迫切需求,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教学通论、语言要素和文化教学、语言技能课教学,并附有优秀教案示例。
1.2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上,通论课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方法,同时也采用案例分析等一些方法;教学法采用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技能训练采用讲授和实践教学、案例分析、视频观摩评价等教学方法;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则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指导法等一些方法。教学手段上均除使用最基础的黑板粉笔外还使用PPT、教学视频、汉语国际教育实验室课堂实践录制等手段。
1.3课程特色
通论课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在保证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思维能力;教学法课程则主要是基于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并把这些教学法应用到分技能课堂教学中;技能训练课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训练学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技能为其特色,本课程中实践及观摩内容所占比重大,汉语国际教育课比较全面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向学生展示了一个饱满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方面面。
2潜在关系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从基本情况来看以教学法与教学技能训练为主,配以教学通论理论课,汉语国际教育全面分析课,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除讲授外还运用其它教学方式,开设时间遵循了理论―实践―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遵循人类认识规律,考核方式也从理论考试到一般灵活多变的考查课。
但是,教学通论课作为本专业的入门核心专业理论课将为后面的课程打下基础,因此课时稍显不足,在除讲授方式外,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作为注重实践实例分析课也应该有除讲授外的其它授课方式,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实践的课程并未以实践方式考核与教学目标有偏差。
(2)教学内容上看四门课程的交叉部分非常多,比如二语习得理论、教学法、语言要素教学、分技能教学等内容四门课中均涉及到了。这四门课程内在关系是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但同时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认为其中大部分内容只是在重复,因此对于学习过的内容只做简单的复习,或者只是串讲一下,有些教师甚至省去不讲,这样不但课堂利用率低而且易使学生在后来学习的汉语国际教育课上形成不重视的态度,因此协调这几门课程之间的教学极为重要。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四门课程也趋于一致,在除讲授理论外,四门课程的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是类似的,甚至可以运用相同的案例,这些内部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很难理清头绪的,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应该在每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有所侧重,教学手段也应更丰富化。
(4)这四门课程特色构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均占有重要角色,通论是入门课,内容比较全面,注重理论;教学法课是通论里面讲述过的一部分但着重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结合,把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之中;教学技能训(下转第76页)(上接第74页)练课,是对通论和教学法的进一步实践深化,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汉语国际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内容全面,在学生学习理论,进行实践训练后再回到理论上来,再思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多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再加上学生本阶段自己的教学实践,最终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结合。
3课程教学改革协调方法
(1)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认识,由于这几门课程表面上内容的交叉相同,使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形成轻视的心理状态,对学习过的内容只是机械地重复而得不到深入和升华,所以必须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这些课程关系的理解认识。
(2)整合教学内容,应呈现一种互补的状态,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既注重科学系统,同时又应注意侧重点,不能为了让另一门课有内容可讲而忽视本门课的部分内容,教学过程应从不同的侧面、详略分明、重点清晰的讲解,教学顺序也可进行适当调整,从而能够使每门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大的整体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宏观定位后再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在教材的选择方面也应该特别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继续尝试其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动性,开展专题实践活动,形成报告,将原来的讲授式转变为参与式教学、操作式教学,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教学实践。同时针对不同的课程应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结果的最优化。如通论课以讲授为主,教学法以讲授和实践结合为主,技能训练以实践为主,汉语国际教育以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等。
(4)重视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与实践指导,重视教学实践,它能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教学方法和技能,这里的实践不仅指课堂教学过程模拟的实践,还应包括教学过程的观摩,及真实的对外国学生的实践教学。课堂的模拟实践是基础,是对理论知识的初步应用;教学观摩使学生通过感受真实的汉语教学发现自己的欠缺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真实的实践教学则是考验综合素质的验金石,所以这三种形式的实践缺一不可。另外还应注意不同课程与实践的联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是主要练习教学法还是练习语言要素的教学原则应该有所区分,当然最终的教学应该是综合能力的表现,但在开始练习时有步骤分部分的练习对每部分的扎实掌握大有益处。
CDIO教育模式有助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现实践性语言人才的培养目标。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有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从大部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来看,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专业的核心能力。对外汉语专业虽非师范专业,毕业后却要走向教育岗位,因而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其专业技能的标准之一。CDIO教育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调学生在“做”和“用”的过程中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符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突出教学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教学实践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但从调查的情况及海外实习基地反馈的信息来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习生和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教学实践能力还不是很强,如教学设计不合理,不能根据留学生的特点进行多样化的活动设计,通常还是采用教中国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技巧来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导致课堂组织不力,留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能力较差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和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学生思考力、创造力和自我意识需加强培养。因而重视实践教学,夯实基础,加强改革是提高实践能力刻不容缓的举措。实践证明,教师就像医生和飞行员一样,其教学技能是可以经过科学的、严格的专门训练得以提高的。CDIO教学模式强调在用中学,在真实的情境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的理念,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通过设计、训练和实施,提高其教学实践能力。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CDIO分析
在CDIO教育模式的指导下,要提高汉语国际教育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实现做中学,用中学,需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建立完整的体系。构思(Conceive)和设计(Design)环节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根据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相关需求突出重点教学内容,建立教学类的核心课程群,帮助学生明晰所学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找到完善自身知识框架的方向和途径。在教学方式上,转变教学观念,提倡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验课环节主要体现“实现(Implement)”环节的验证。汉语国际教育系的大部分实验内容是并入在相关课程内的,任课教师同时也是该课实验课教师,能针对课程要求和学生缺少实际动手能力的现状,安排丰富的实验内容,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和全身心投入进来;运作(Operate)环节主要体现在微格训练上,模拟的课堂环境让教学设计得以实现,通过重放录像和教师的评价学生能得到相应的反馈,对授课效果的分析最有助于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真正地体现了在实践中学真知。而实验过程中,小组的活动和讨论使学生体验团队协作和互信互助的意义。建立并完善多元且连续的实践体系,是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撰写教案,教学实施并进行教学反思,体现CDIO教学模式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完整的程序,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校园、校外实习基地、社会等多层次实践系统的建立,突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持续性和多元化。
3CDIO教育模式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结合其特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尝试着用CDIO的理念指导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课程设置改革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提出相应的培养途径。
3.1围绕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集成化课程设置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集成化的课程设置。CDIO的理念强调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培养目标的确定应与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逐项挂钩,为了突出教学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在掌握基本汉语语言和文学知识的基础上,按照学期先后开设相应的教育教学类课程,教育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法研究、微格教学等课程连成一个系统,按照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的来组织教、学、做,突出课程之间关联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在每门课程上突出重点的实践训练内容。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突出训练学生教学设计的能力,教法研究侧重语言要素教学和言语技能训练技巧,微格教学重在提高基本教学技能,目标一致却又有所侧重。其他的课程如英语交际口语、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等课程也需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尝试进行课堂实践,着重突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2视频案例教学与微格教学相结合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视频案例教学与微格教学相结合,融理论学习、教学观摩、设计、实践于一体,形成系统化的教学,体现了CDIO的“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视频案例教学是课堂实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依附在教学类课程当中实践教学。它是基于一定的教学设计理论,借助先进的摄制、编辑技术,将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反思、专家的评价等进行整合而制作出来的,为案例教学提供多元化环境。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真正进入留学生课堂的观摩和实践相对较少。而视频案例教学是真正的课堂,也能从总体上展示教学技能并包含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视频案例教学,边播放边分析边评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格教学是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微格教学将复杂的教学行为细分并逐项进行分析研究和训练,受训者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并通过从记录中观察教学技能的应用、教学内容的表达以及交流方法的优劣,获得自己教学行为的直接反馈,加强了他们对教材、课堂教学的处理能力。微格训练中要严格按照正常的课堂程序,备课、教案、课件、板书等缺一不可,在完成教学环节后要撰写教学后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微格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上的应用能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教学设计的能力。这两种方式的结合做到了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论,也弥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时间和实践机会较少的缺点,提高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3.3完善教学实践体系,提倡与留学生“结对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实践体系,是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课堂实践环节系统主要是教学实践课的安排,包括以上提到的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视频案例教学和微格教学,也包括一些专业实践课和技能实践课,这些环节使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职业基本技能。其次,充分利用本校的留学生和外教,深入留学生课堂,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与留学生或外教结成“一对一”的对子,保证至少一个学期的一对一教学和辅导工作,并安排一定数量的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实习环节,让学生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除了校园这个实践环境外,有条件的高校可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拓展海外实习基地,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利用“交换生”和选派实习生、志愿者的方式,选送一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出国为海外学员教授汉语,提高教学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进入中小学、双语学校或者幼儿园进行教学实习,也是锻炼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听课为主的教育见习活动,能进一步熟悉教育环境,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而走上讲台上课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训练目的语的口语表达,更重要的是能真正实践所学的理论和教学技能,为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和形成教学风格做好了积极的准备。
3.4成立对外汉语教学兴趣小组,以点带面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课外活动中,组织成立对外汉语教学兴趣小组。选派专业教师或优秀的国际汉语教师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开展教学技能比赛,板书比赛,说课比赛、沙龙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兴趣小组平时可与校内的留学生进行文化联谊活动,对留学生进行文化讲座,既锻炼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又提高了团结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提高整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整体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结语
[关键字] 对外汉语教师 能力结构
一、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的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即我们所说的“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大好的春天。无论从每年进入各中国高校或培训机构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的增多还是从逐年的“汉语桥”比赛如火如荼的举行都可以让我们看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学习汉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要把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一门语言,需要教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学生的语言面貌进行“塑造”和“加工”。一名优秀而又有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师在唤起外国人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巩固海外华人与祖国的联系方面功不可没,而一个高素质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在为国家建设一个和平宽松的外部环境方面甚至在创造经济GDP上也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汉语历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从语法方面看:汉语一直被认为是孤立型或分析型的突出代表。语法关系由词序或独立的虚词来表达,不象形态语言那样通过词干本身的变化或各种词缀来表达。汉语的这种意合性特点常常使留学生一筹莫展。从语音上看,汉语是声调语言,对以非声调语言为第一语言的留学生来说,汉语的声调和语调是他们难以逾越的“珠穆朗玛峰”。此外,汉字更使留学生,特别是非汉字共同圈国家的留学生望而生畏。所以,汉语本身的难度肯定会使学生产生许多学习上的问题,而且此类问题最多也最需要教师讲解清楚。
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二是能力结构,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源泉。基础理论知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但是,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我们经常会看到满腹经纶的老师在课堂上却口笨舌重,所以要想成为一名深受学生欢迎的对外汉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本文所讲的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结构。
二、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要想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水平,教师的能力结构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
首先老师的能力应体现在课堂上,因为课堂是老师和同学接触的主要场所,也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那么课堂上老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
(一)语言能力
这里的“语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口说的语言;二是体态语。
语言是教师进行工作的重要手段,对于任何老师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来说单单口吃清晰,说话有条理也是不够的,对外汉语教师还要具有更加诙谐幽默的语言能力。幽默是对外汉语课堂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幽默诙谐的语言能打破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幽默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教师知识、才能长期积累的结果。诙谐幽默的评价语可以恰到好处地推动教学过程,使汉语知识信息的传输得以顺利进行。
体态语也是一种语言,一种人与人交流的工具。一名教师的体态语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运用体态语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冲破种种顾虑,主动参与、大胆发言,这样的课堂气氛是每个教师所希望的,但并不是每个教师所能营造出来的。有经验的教师,并不刻意地去营造,而是顺其自然,把握最佳时机,有些教师求成心切,频繁地借用体态语来夸张,结果却适得其反,教师忙了半天,学生却无动于衷,觉得老师太显轻浮,有失庄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另外,教师形象本身也一种体态语,形象良好的教师(包括清洁、得体的服饰,优雅的举止,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会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接受所讲授的内容之前就接受了教师。这样教师便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其他途径加深与学生的感情,以便在需要时协助营造课堂气氛,获取高希望值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创造良好的形象以及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极其重要。
体态语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正如孙雁雁所说“体态语涉及了生理学、心理学、空间关系学、身势学、视觉交往学等很多领域,对其全面掌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对体态语进行横向的比较外,还要注意纵向的比较,把握好语境,准确使用好体态语,以便对教学产生正面的影响。”
(二)组织与协调能力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对外汉语教学是在一个班集体中进行共同的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才能保证集体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真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具体表现有如下两点:
其一表现在汉语教学工作的计划性上,既有学年学期的总计划,也有一月一周的短安排,甚至每天每节课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并按预定的目标开展教学工作,且随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汉语知识的顺利传授。
其二是课堂组织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好教师能轻松驾驭课堂教学,很快组织起学生讨论,调节好课堂气氛,让学生既有着轻松地心情又有完成任务的压力,这也是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有目的地重复,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对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冷场或者失控现象教师应有必要的准备,对不同的情况有相应的对策以确保课堂的节奏与秩序,只有这样才能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教师还要学会调节学生的情绪,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动力,但这还远远不够。在学习过程中,人的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左右学习动力,制约学习效果。“所谓情绪,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良好的情绪可使人以较高的效率获得知识”。语言学习本身是很枯燥的,尤其需要良好情绪的参与。那么身为的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创造一个个兴奋点,培养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成败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气氛,第一个方法是通过老师自己的丰富的表情。表情丰富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可以没有任何顾虑畅所欲言,这也正是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效果。可以想像一个表情呆板的老师上课时也一定会使他的学生受影响,让学生听起课来也毫无激情,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最忌讳的。
另外,老师要不吝惜任何表扬的机会,这是鼓励学生的方式,也是调节学生情绪的有效方法,受到表扬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更加活跃,这对带动整个课堂气氛有着很好的作用,表扬也是一种很好的刺激学生学习的方式,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三)机智与创新
其实,机智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它包括老师在整个教学法选择上的机智,老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对教学法的灵活、机动的运用,就是教师机智的一种体现。同时机智也包括老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处理问题的机智。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既能把语言要素的教学与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统一起来,又能维持好整个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于创新,如果一个对外汉语教师总是机械地重复过去所做过的工作,停留在过去数年所教过的教案上,对新的东西漠然置之,失去创造力,他讲的东西,学生一定不会感兴趣。正如郝晓梅所说“创造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内容,使一节课富有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创造能力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师的创造力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传授知识,对知识进行横向、纵向、逆向联想、分析,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内在规律。激活学生知识迁移的本领,获得有价值的活知识。这样能使学生的个人志趣、批判思维、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和激活。
(四)工整规范的板书能力
由于对外汉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都是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尤其是对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板书是非常重要的,常规来看板书是画龙点睛的启示而是提纲挈领的深化,学生通过教师的板书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但是对留学生而言,教师的板书更是一种“模板”,是他们学习汉字的笔顺、构架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因此板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的板书应做到正确性,计划性、启发性、规范性。刘在他的《对外汉语教育引论》中提出对对外汉语教师板书的三点要求:
①汉字一定要正确、规范。笔顺应与教材一致,字形要美观,至少要端正,给学生以示范的作用。②板书要很好地设计。黑板当中五分之三用于书写新课内容。两边各五分之一,一边用于教学中临时性的板书,另一边专门用于记录学生的病错句。③板书要鲜明、醒目,适当运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通过板书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规律、激发联想、发现知识,经过精心安排的板书,能更加突出地显示规律,启发思维活动的能动作用,启迪学生从中找到规律。干净整洁的板书是学生模仿的标本,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板书应周密考虑、合理布局、言简意赅、字好图美,犹如舞台上的布景,给学生在视觉上以美的感觉,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使学生自觉地去鉴别美、追求美、创造美、欣赏美。
(五)耐心与宽容
教师是一个付出耐心的职业,而对外汉语教师要比其他的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体现着很强烈的文化差异,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学生的不同文化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
以上所说的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所做的是一个只是“输出”的工作,课外则是教师进行知识“输入”的时间,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输入”最多的知识,是对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的考验,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外应该比在课上更加活跃,首先要积极社会活动,多参加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学术讨论会,从中吸取知识。因为当代社会是开放式的信息时代,教师不能做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参加社会活动,主动获取各方面信息,比如经常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了解当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还有当前学术界有那些动向。
另外,教师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具备自学能力,为了推进科学文化的发展又必须具备科研能力。教师要不断增大自己的知识量,使自己具备的新知识在自身知识结构中越累越多,关注时代以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关注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并注意把所学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用于实践,进一步深化自身知识结构,开展科学研究。
三、结语
本文讲得是对外汉语教师的能力结构,它是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也是一名立志成为对外汉语教师,尤其是想成为一名受欢迎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努力争取做到的。当然,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并非易事,除了以上要求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等待对外汉语教师在实践中去发现。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
[2]张和生.北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于逢春,晓坤. 对外汉语教师综合素养论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中文信息处理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 A
一、我们都知道,英语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就是其字母数量有限,因而可以很容易的进行输入输出以及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而中文的汉字则数量庞大,且字形相对复杂,这就给汉字的编码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因此我们根据汉字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不同要求对汉字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编码,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案,即汉字输入编码,汉字标准编码,汉字内码和汉字形码。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最基本的条件是中文信息处理环境,也就是中文信息平台。中文信息平台是指具有对汉字进行编码、处理、传输的能力并且具有中文输入、输出界面的操作系统。多文种平台,是指能同时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文的操作系统。[2]中文信息平台极为重要的指标是支持什么样的汉字编码标准,编码系统混淆必定会产生乱码。汉字编码,本质上是把无须的、开放的汉字集合变成相对封闭的有序集合,以数字化形态实现汉字信息的处理、储存和传输。1981年国家标准局公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收录了6763个汉字和682个非汉字图形字符,目前大量的对外汉语教学软件和电子资料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其后陆续出台的几个国际标准,最多包含了27000个汉字,为汉语教学、双语处理提供了方便。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建设现代汉语语料库是一项基础的工程。汉代汉语语料库可以辅助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查找例句、编写教案、编出试题等等,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提供极大的帮助。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建立要经历原始预料收集、提取粗语料、提取精语料几个过程。
二、中文信息处理与对外汉语教学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大力发展对对外汉学教学也有积极的作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在技术资源建设、理论方法研究和具体技术应用开发方面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基础资源建设
语言资料库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包括语料库、词汇知识库和语法语义辞典等。语言资料库构成了不同层面上的自然语言处理得以实现的基础。1979年,武汉大学建设了527万字的汉语现代文学作品语料库;1983年,2000万字的现代汉语语料库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成;同时在北京师范大学还建成了106万字的中学语文教材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建成了182万字的现代汉语词频统计语料库。近20多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语言文学应用研究所、山西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北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科技部中信所、中国传媒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和香港城市大学等相当一批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对汉语资源库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院研究所开发的“综合型语言知识库”、董振东等开发的“知网”(HowNet)是两项有代表性的成果,而中文语言资源联盟(Chinese Language Data Consortium,缩写:Chinese LDC)则是为推动我国语言资源共享所建立的第一个联盟性学术组织。
(1)综合型语言知识库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的语言资源建设工作始于1986年,从研制《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起步。该词典曾获199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此成果的基础上,于1995年提出建立综合型语言知识库的规划,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综合型语言知识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于2007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申报奖励之前,综合型语言知识库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其规模、深度、质量和应用效果在我国语言工程实践中是前所未有的。该成果是以汉语为核心的多语言知识库建设中最全面、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成果为推动以汉语为核心的多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作为单项技术成果,在北京大学创下了转让次数最多的记录。
综合型语言知识库在汉语计算语言学理论、汉语语言知识形式化描述、语言知识库构建技术以及多语言知识融合技术等方面都有所创新。目前它包含的语言资源包括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现代汉语语义词典、中英文概念词典、汉语短语结构知识库、现代汉语大规模基本标注语料库、汉英双语对齐语料库以及多个专业领域的术语库。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综合型语言知识库以其完整的语言知识网络、快捷的信息处理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综合型语言知识库仍在继续发展,研制中的综合型语言知识库系统不仅把现有的语言知识资源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成员知识库可以互相参照,互相印证,而且进一步挖掘深层的语言知识,发展概率型汉语词汇知识库,让语言知识库建设更上一层楼。
(2)知网
知网(HowNet)是董振东教授提出并创建的语言知识库,是一个以汉语和英语的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为描述对象,以解释概念与概念之间以及概念所具有的属性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常识知识库。知网是一个构思严密的知识系统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意义网络,它主要反映的是概念的共性和个性。在知网中,义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指最基本的、不易于再分割的意义的最小单位。知网体系的基本设想是,所有的概念都可以分解成各种各样的义原,义原又组合成一个无限的概念集合。董振东教授认为,中文中的字(包括单纯词)是有限的,并且它可以被用来表达各种各样的单纯的或复杂的概念,以及表达概念与概念之间、概念的属性与属性之间的关系。因此,知网从大约6000个汉字中提取了这个有限的义原集合。知网是在线的,修改和增删都很方便,因此其规模是动态的。目前,知网已作为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和系统开发重要的基础资源,被广泛的应用于词汇语义相似性计算、词义消歧、名词实体识别和文本分类等许多方面。其中词汇语义相似性计算和名词实体识别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词语相似性辨析有很大的作用。
2.理论方法研究
概念层次网络理论的提出是中文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一个有益探索。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分词与词性标注方法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切分分词方法、最短路径分词方法、N-最短路径分词方法、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或n元语法的分词方法等一系列分词方法相继提出。1992年,《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GB13715),并于1993年5月1日在全国实行。20世纪90年代,面向机器翻译提出的SC文法,从某种意义上拓展了复杂特征集理论和合一文法,而《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和“知网”是我国学者结合汉语特点和规律对词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结语】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语言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旨在对中文的音、形、义等输入计算机,进而进行必要的信息加工与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声学等大量学科的交叉知识。具体来说,语言信息处理是将自然语 言的各个部分,包括词语、句子、段落以至篇章进行文本、声音和图像各种方式的信息化加工,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输入输出、压缩、存储以及检索等等各项处理。 我们都知道,自然语言是我们日常最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因此语言信息处理这种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专门分析 了利用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即汉语信息处理技术,希望本文能够对同行们有所启示,还望能够多多交流学习,更好的完善这项技术。
【参考文献】
关键词:零起点 商务汉语 口语课 一对一教学
义乌小商品市场驰名中外,义乌素有“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美称,外商纷纷到义乌投资贸易,他们对商务汉语学习的需求不断升温,把能恰当娴熟地运用商务汉语与中国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当作目标。
商务汉语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分支,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多相似性,但它毕竟是“专门用于商务场合的特定工作与交际语言,它更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笔者以义乌工商学院为例,对零起点商务汉语口语课“一对一”教学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开展“一对一教学”的必要性
商务汉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分支,具备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特性。但商务汉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语言,更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零起点的汉语学习者能否学习商务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界普遍争论的一个问题。从总体上来说,持否定态度的观点占上风。但是,笔者不太赞同上述观点,因为从语言功能和学习者的需求来看,零起点的商务汉语始终是学生所需求的。
从教学形式上看,对外汉语教学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多采用群体教学的形式;二是个别教学,即采用“一对一教学”。商务汉语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对外汉语教学,一般也采用这两种形式。“个别教学”又称“一对一教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将个别教学定义为提供学习内容、进度和方法选择自由的教学方式。[1]个别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在国外的外语教学中得到肯定。对外汉语教学界也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结合外商的特点,在零起点商务汉语课堂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义乌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商贸大都市,外商云集,很多外国人士在义乌从事商贸活动,在与义乌商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们普遍感到汉语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学习汉语。而其中部分外国商人并没有接触过汉语,但为了工作需要,他们迫切要求学习商务汉语,而且是从零起点开始学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或因兴趣,或因工作需要,迫切需要学习商务汉语。因此,开设零起点的商务汉语课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在中国投资贸易,许多外商纷纷开始学习商务汉语。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从事商务外事工作,特别是外贸工作。他们希望在短时间内学会基本的会话交流,以更好地开展贸易,因此他们所受的商务汉语教学与传统的学历教育明显不同。由于他们在生源的结构、在校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目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体制。
为全面了解义乌工商学院的留学生及其家属学习汉语的途径,笔者以2013年秋季留学生为例,设计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整理:
从图表中发现:商务汉语学习者多为来华商务人员及其家属,而且多为零起点或初级的成人,生源构成比较杂乱,学习时间长短不一,年龄层次跨度比较大,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上课时间灵活性大。学习的目的是直接指向工作,为了更好地在中国投资贸易,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于日常交际及商务活动。因此,商务汉语教学采用的教学形式应与传统的教学形式区别开来,为适应其需求采用“一对一教学形式”。
义乌海外人士多以经商为职,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外商只对商务交际汉语感兴趣,一般情况下,外商到市场采购商品都会携带翻译。这便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外商进一步深入了解汉语、学习汉语的可能。这些留学生及家属学习汉语的目的主要体现在: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留学生及其家属学习汉语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商务活动,因此他们迫切要求学习商务汉语。更重要的是,他们一般都是一些零起点的汉语学习者,以前未系统学习过汉语,因此,开展零起点的商务汉语学习至关重要。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对零起点商务汉语口语课的研究却十分薄弱,“一对一”教学形式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商务汉语“一对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一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作为零起点商务汉语口语课的教学,其教学对象有自身的特点,采取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就无法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采取“一对一教学”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作为“专门用途”的商务汉语,目标是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商务活动的能力。“课堂教学”和“一对一教学”是两种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前一类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机要比后一类学生更具体、更明确,往往会有一个比较量化的标准。例如:商务汉语学历教育的学生希望通过一定时间(半年、一年或者两年)的学习,汉语水平能够达到BCT考试的一级、两级或者三级;再或者希望通过学习达到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所需要的资格水平等。
“一对一教学”的对象主体往往是一些短期的汉语学习者,他们或因为工作关系,或因为兴趣,或因为家庭等,汉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在中国生活的语言障碍,方便交际,对学习之后要达到何种水平并没有明确要求。以零起点商务汉语口语课学习者为例,这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这些学生往往带有翻译,他们不需要通过汉语考试,所以学习的迫切性、动力和压力都没有“课堂教学”的学生那么强烈。
(二)学习时间长短不一
“课堂教学”会明确教学任务、教学期限、教学进度等,而“一对一教学”却无法固定教学进度、教学时间。原因是“一对一教学”的学生大部分是一些从业的外国商务人员,他们往往利用工作之余参加汉语学习,学习商务汉语不是第一目标,工作是第一位的,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因此,学习时间不固定。
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需要一定的学时量来保证。例如,零起点商务汉语口语课学习者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汉语,不仅总的学时无法确定,就连周学时也无法确定,甚至一次的学习时间有时也会因临时工作的需要而改变。这样一来,教学进度就无法得到保证。因为学生上课时间不连续,就不能做到及时地预习、复习,知识点的遗忘程度就比较高,教学进度就会受到影响。
(三)缺乏专门的“一对一”教材
据张黎统计,截至2005年,国内共有40种商务汉语教材出版。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出版的商务汉语教材针对的都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和“一对一教学”毕竟不同,采用这些教材进行“一对一”教学存在一些不足。经过调查发现,目前还没有针对“一对一教学”的教材,其教学所使用的是各类通用的商务汉语教材。因此,为商务汉语“一对一教学”量身定制教材迫在眉睫。
(四)“一对一教学”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国内外从事商务汉语“一对一教学”的教师多数为从事过一定常规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还没有出现从事此项教学的专门人才。据调查,从事商务汉语教学的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有普通的语文类教师、外语教师,有相关专业的学生,甚至还有非相关专业的人员。不少人还存在着“是中国人都能教汉语”的错误观念。
实际上,商务汉语“一对一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我们不能因为它仅仅是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上课而降低对它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零起点商务汉语口语课“一对一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对外汉语教师所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掌握系统的语言学知识,还要充分考虑商务汉语“一对一教学”带有针对性的特点,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掌握相关的商务汉语知识。
三、“一对一教学”采取的策略
针对商务汉语“一对一教学”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应制定合理的教学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以指导以后的教学。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要求、时间安排、甚至工作背景等综合情况,帮助其制定学习目标并具体化。比如,零起点的商务汉语学习者,还未系统学习过汉语语音、汉字、语法等。在教学初期,教师应先教会学生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等。每次上课之前,教师应把这次上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任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满足感。
(二)选择合适的“一对一”教材
目前,市场上出版的商务汉语教材都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设计编写的,没有专门的“一对一”商务汉语教材。由于教材种类繁多,参差不齐,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商务汉语“一对一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零起点商务汉语口语课学习者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应该选用那些以交际功能为纲的教材,并且选用对话式为主。因为这是一堂口语课,口语课的主要目的还是“说”,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且教材内容应尽量选择与商务有关的内容,比如购物、谈判、消费等。教师还可以针对具体情况适当改编教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本地性”原则。
(三)培养专门的商务汉语“一对一教学”的教师
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一对一教学”既有共性,也有区别。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一对一”汉语教师。“课堂教学”往往需要教师具有威慑力,一对一教学更强调教师的亲和力。“一对一教学”的教室一般较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对象始终要面对他的教师。如果教师过于严肃或者冷漠,都难免使教学对象感到局促紧张。因此,一对一教学的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保证教学在融洽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作为一名从事商务汉语“一对一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语言学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商务汉语知识,这是对商务汉语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一对一教学”中学生面对的只有老师,容易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特点来施行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发散性的教和学,如何认真设计教案,明确教学进度,在教学中时刻掌握好主动权,将过度放开的场面收拢回来。综上所述,培养专门的商务汉语“一对一教学”的教师迫在眉睫。
注释:
[1]林佳:《对外汉语一对一个别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与挑战》,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3月号中旬刊。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张亚军.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
[3]吴仁甫.对外汉语一对一个别教授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被动句 句法 语义 教学方法
被动句是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往往含有特殊的意义,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一直备受关注。下面我们就汉语被动句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看法。
一、关于被动句的界定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主谓句的主语和谓语都有两种不同的关系:主动关系和被动关系。这种关系在英语中称之为“语态(voice)”,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汉语中称之为“主动句”和“被动句”。“无论语态还是句子,讲的都是同一个概念,即:当句子中的主语为动作的承受者时,该句型为被动语态或被动句。也就是说,当句子中的主语为动作的发出者时,该句型为主动语态或主动句;若句中的主语为动作的承受者时,该句为被动语态或被动句。”(申文安,2003)
被动句分为结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结构被动句是指动词的受动关系通过动词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如汉语中的“被”字句,以及在口语中由“叫”“让”“给”、书面语中由“为……所……”“是……的”等构成的与“被”字句语法功能相同的句子。这样的被动句有标记,所以又称之为有标记被动句。而意义被动句指的是那些以动词的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的句子,没有形式无标记,又叫无标记被动句。
在结构形式上,汉语中占主体的是大量的无标记被动句,有标记被动句的数量较少,但却有着多种多样的结构表现形式。因而汉语被动句的构成是相当复杂的,而且具有隐蔽性。
二、被动句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被动句是汉语中的重要句式,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值得注意的是,教与学的双方对被动句难易程度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教的一方把汉语和外语的被动句联系起来,因此认为教起来比较容易;但学的一方却认为汉语被动句和自己母语的被动句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实际运用中说出或造出的被动句往往不够准确。突出表现在“被”字当用不用、不当用而用、使用不得体等几种情况。看下面几个例句:
(1)那个电影被我们看了。
(2)工作被完成了。
(3)升学率被提高了。
(4)教案被写好了。
(5)我的钥匙被找不到了。
上面这些句子加上了“被”字,是不合语法规则的。因为在汉语里存在大量话题句,而话题中又有不少表示动作的受事者。也就是说,如果语境或上下文要求一个受事者在句中作为话题时,这个受事者就出现在句首,而不一定用表示被动意义的“被、叫、让”等。有些不能发出动作的事物作主语时,后面的动词谓语本身就带有被动的意思,汉语里如果不需要特别指明主动者(或施事者),一般不用“被”。由于汉语常常受这种表达功能的限制,因此留学生在使用被动句时经常犯上述错误。
(一)语法理论方面的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把汉语被动句分为意义被动句(无标记被动句)和结构被动句(有标记被动句),在教学上把受事主语句和“被”字句联系在一起。吕文华(1994)指出,外语中有被动语态,但外语的被动语态在表达上与汉语的被动句尤其是“被”字句是不能等同的,外国人学汉语时往往把母语中的被动语态误认为是汉语被动句。尽管教师和教材都指出汉语中只有在表示被动意义时才用被动句,但什么是“被动意义”,为什么有的有标记,有的无标记,有没有标记有什么区别,学生都难以理解。中国人凭语感,而这种语感外国学生是缺乏或不具备的。
有些教师和教材从对比的角度出发,告诉学生“被”相当于英语的“by”,只是在句中的位置不同。这也会给学生造成误解,实际上两者有很大的不同。英语“by”及其构成的短语经常省略,汉语“被”字句中的“被”却有其特殊的使用情况。
认为“被”和“by”相当的教学带来的结果是“被”字句的泛滥。因为外国留学生对形态标志较敏感,所以容易接受和习惯用“被”字句来表示被动,因此出现大量病句。
(二)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
在汉语被动句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法最明显的特点是句法、语义结构方面介绍得多,而语用方面解释得少。因为偏重于句法和语义描写上的讲述,教学常常局限在单句之内,孤立地强调句法限制和语义特点,有些规则说得过死,如一些教材告诉学生,“被”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一定是及物动词,“被”字句谓语动词后一定要有其它成分等。尽管这样的说法有利于学生在开始学习“被”字句时少犯句法上的错误,但它和汉语事实不符,而且不利于下一阶段的教学。
汉语被动句教学在教材编排上也不尽合理。第一,“被”字句在教材中编排得偏早。“被”字句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其语用功能,应在学生有一定的汉语交际能力之后再进行教学。第二,“被”字句的教学和意义与被动句安排得太接近,可能主观上认为两者的区别只是有没有“被”的问题,教学上容易导入,而且操练比较方便,事实上,这种做法的负作用是很难消除的。
三、汉语被动句教学的原则
留学生在学习被动句过程中可能使用母语来套用汉语而造成负迁移。赵金铭(1996)指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应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教学主旨各有侧重:初级阶段只许教最基本的语法形式,使习得者具备区分正误的能力;中级阶段侧重语义语法的教学,使习得者具备区分语言形式异同的能力;高级阶段侧重语用功能的教学,使习得者具备区分语言形式之高下的能力。这是从语法教学的过程、体系的完整性方面综合考虑的。就“被”字句的教学来说,可以在遵循这一大原则的基础上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由于汉语“被”字句的特殊性以及“被”字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它的语用功能上,因此,汉语“被”字句的教学原则应是:在句法和语义习得的基础上突出语用。因为留学生在习得“被”字句时最容易犯、也最难改正的错误都与语用功能有关。
鉴于此,“被”字句教学的基本原则是:运用功能教学法,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一般原则,采用分阶段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初级阶段应教给学生汉语语法的基本点和某些语法点的基本用法,中级阶段需系统讲述汉语语法,但内容应加深加广,并进行类似语法现象的比较。高顺全也指出,“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都要注意突出语用功能,其顺序是从‘被’字句典型的语用功能到一般语用功能,再到特殊语用功能;而‘被’字句的句法结构方面的教学则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格式到变化格式。语义方面也应从典型语义成分到非典型语义成分进行教学。”
四、汉语被动句的教学方法
练习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语法项目教学的重要方法,练习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有些教材的语法练习由于受句法形式、语义关系的影响,特别注重句式的变换。常见的有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变换、受事主语句和“被”字句之间的变换。“事实上,汉语被动句同主动句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存在一系列的变换不对应现象。”所以,这种练习应当适度,否则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在受事主语句上加“被”的练习来学习汉语被动句也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会使学生当用而不用,不当用而用。因此,“被”字句应以交际练习的方法为主,教师要利用和创造交际环境,突出“被”字句的语用功能,使学生在交际中体会这一功能。这样,留学生才能真正学会使用被动句。
(本文系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资助项目“汉英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项目编号:W2012051]成果。)
参考文献:
[1]申文安.汉英被动语态的对比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2003,
(1).
[2]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高顺全.对外汉语教学探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周国光.试析汉语被动句的习得机制[J].世界汉语教学,1994,
(1).
[5]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4.
[6]赵金铭.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阶段及其教学主旨[J].世界汉
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自开设以来取得了巨大发展,但离培养目标仍有差距,仍有继续调整的空间。造成该门课程教学质量与培养目标有差距的问题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体系不完善
对外汉语专业使用的不少现代汉语教材是在同一水平上重复,没有满足学习者特殊需求,不符合该专业教学客观规律,以及专业发展需要,带有鲜明的“标准”化考试痕迹,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一是目标需求不明确。从现代汉语教材针对的对象来看,通用性较强,种类繁多,品种多样,但针对性却较弱,内容过于宽泛,没有以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为培养对象,没有考虑到外国人学习时会遇到什么困难,与学生所学专业能力要求结合不够。量词是汉语中颇具特色的词类,色彩鲜明,使用频率高,同时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与声调并列的两大障碍之一。不同背景的留学生在习得量词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倾向。一般专业的现代汉语课介绍量词时,说明量词的性质、特点、分类就可以了,但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则不宜全部套用以上量词教学的所有内容,一条一条地大讲语法规则,而必须充分考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量词的用法、意义的分辨以及和名词的搭配。二是研究成果吸收不够。不少《现代汉语》内容陈旧、繁冗,与汉语发展现状脱节,落后于汉语发展。虽然教材经过不断印刷、不断再版,然而当下语言学研究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成果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吸收,甚至没有引起注意。配价语法理论关注关联性,成功处理了汉语句法中的有关问题,然而众多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对这一类研究成果却鲜有涉及,更不用说具体介绍。三是编写体例老套。理论阐述所占比例过大,注重传统语言基础知识传授,对某些语法点的讲解过于全面,而对汉语语用说明则关注不够,缺乏学用结合、边学边练和以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没有处理好汉语基础、应用能力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三者的关系。
2教学效果欠佳
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我们投入的精力大,功夫花费多,但教学效果总体上不甚理想,其不足之处体现在:一是缺乏互动。现代汉语课堂气氛普遍比较沉闷枯燥,环境压抑,生硬呆板,毫无生机和活力。“满堂灌”和“满堂问”贯穿教学始终。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角,忙忙碌碌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不厌其烦地介绍汉语的特点、结构规律,而学生却无精打采,参与意识较低,开口率不高,被看成是训练对象,任人去标准化、规范化。不仅如此,厌学情绪较浓,逃课者不在少数,有时即使人在课堂,也是昏昏入睡,不认真听讲,不愿意回答问题,更不要说踊跃发言。二是理论与实际运用脱节。死记硬背音位、语义等各种概念术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语言生活问题能力亟需提高,乱用现象比比皆是。数词“二”和“两”所指数目相同,但用法却不大一样。学生在学习它们的区别时,下大量功夫又抄写又背诵,却不讲究如何使用,没有多比较、多归纳,于是在语言实际运用中经常混淆、混用两者用法。
3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
考核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具有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然而,现阶段这项考核基本上还停留在经验型考试阶段,注重把汉语当作一种知识来进行记忆,往往忽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缺乏对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难以有效反映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对与错,在信度、效度方面与受试者真实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其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测试内容的封闭性。强调考试成绩,注重分数,考查偏重于知识点、概念术语、各种条条框框,强调“知道什么”,而对语言表达能力、实际交流能力、组织合适话语能力关注不够,缺乏把新出现的汉语现象引入考试内容,没有充分发挥测试对教与学的督促与检测作用。二是测试手段单一。考试多采用闭卷形式,语言能力测试项目不全,题量较少,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紧贴课程标准的测试体系。书面测试几乎一统天下,而对灵活多样、富于变化的考试方式,如小论文、平时作业、读书笔记、口头测试、课堂讨论和小测验等却重视不够,从而没有使测试充分反映受试者是否全面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
二改进和完善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的策略
根据本文的调查,结合相关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现实状况,本文认为为了改进和完善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关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由个体与其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现象,也指人们对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培养兴趣指从目的性教育入手,通过消除心里障碍,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深层学习和内在学习动机,从而引导他们掌握汉语运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现代汉语课专业性较强,内容丰富,对语言文字功底的夯实起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这门课给人的感觉是枯燥无味、抽象难懂,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要逐步摆脱这一困境,让学习者在实现自身学习目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联系方言。汉语方言和普通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直互相影响和补充,并不彼此冲突,它们两者一起构成了现代汉语,构成了今天的汉语环境。地处方言区的高校,生源具有多方言性,这为我们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渗透汉语方言内容提供了良好环境。方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习俗和民俗,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心理和地理历史。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内容,重视方言调查材料,联系学生熟悉的方言特点,以其母语为例说明问题,对照汉语方言知识进行讲解,列举方言材料进行语言现象阐释,能够化枯燥为鲜活、化繁琐为简明,更容易产生共鸣。南昌方言用“坐习子”代替普通话“赶时髦”,用“麻”代替“钱”,“且了佛”意思是“玩完,终结”。这一类词语很多,多为南昌方言的特色词汇。南昌方言区的学生学习现代汉语语音时,除了纠正方言读音外,还要重视方言词语辨证,把常用方言词语收录下来,用普通话加以注释和解说,使南昌方言区学生说普通话时不夹杂方言词语,从而提高普通话水平。方言可以增进感情。充分利用汉语方言材料学习现代汉语,生动、有趣,使人感到亲切,学生很容易理解。
第二,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是课堂上各个因素的综合效应,直接影响着学生情感和教学效果。Packard对课堂气氛与汉语学习的关系作了说明,并且比较了不同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体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创造了语言教学的新境界。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多而且复杂,消除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感,以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为基础,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使学生冲破种种顾虑,主动参与、大胆发言,自由、平等地相互交流信息,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之间真诚、自由的对话过程,为所有学生都提供一个相对安全自由的心理学习空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大大提高学习热情,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变以往现代汉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进而消化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第三,提高教学内容难度。现代汉语与中学语文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不衔接、相互脱节,造成语言知识大量重复讲解,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一种语言可以分解成不同的语言项目,就教学内容来看,其难度的考察与划定,与智力和非智力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从语言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1]。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出发,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采取“拔高”教育,在内容上拓宽,在理论上加深,有助于使课堂充满吸引力和挑战性。
“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是二十世纪语言研究两大学派,前者侧重研究语言的实体,后者侧重研究语言的功用[2]。尽管这样的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教学中与时俱进,把这一类新知识、新理论吸引进来,及时、合理地融入教学中,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
2采用案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于1918年产生于哈佛大学,自实施以来,通常用于医学、工商管理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因为它对于加深学生理论认识、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在选取案例时应特别注重以下原则。
第一,引入双向互动。教与学既是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平等对话的过程,又是彼此相互影响的行为。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以“一言堂”为主,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而双向互动强调教学平台上的师生交往,注重教与学双方密切协商、探讨,推动了课堂中沟通方式的变化。在论及互动时,Allwright指出“: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事实,因为在课堂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经过人与人的交互过程。”[3]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不在演“独角戏”,代之而起的是教师的积极引导,既作为导演,又作为演员,督促学生学习、思考,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创造“教”的机会,把难以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放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教”的过程中,巩固了相应的知识,体验了参与教学的快乐感、成就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关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格,学生在中学就已学过,具有不少这方面知识储备,尽管在知识外现形态上掌握得零碎不整,但为互动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以人为本,以学论教”,大力促进师生互动、互惠共赢,唤醒学生大脑深处对知识的崇敬,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修辞格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够强化学生参与意识,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为修辞的学习提供极大自由发展空间。
第二,尊重个性需求。个性差异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一种资源。由于不同学生群体在性别、性格、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认知方式、表达特点、知识结构、语言潜能、语言基础、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而导致在现代汉语课程学习上运用不同的情感策略、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学生是信息接受者,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统一的角度来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构架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学客体必须适应风格各异的个性需求,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他们的特长、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创造能力,将他们视为有价值的个体,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R·赖丁和S·雷纳指出的“利用个体差异来促进独立的学习,而不是约束、限制或降低学生的发展潜能”[4]。对于有性格内向性倾向的学生,教师应付出更多的关爱,并采取鼓励和对错误更加包容的态度,勉励其多参与语言实践,多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并乐于冒险和尝试。而对于性格有外向性倾向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其注意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提高实际汉语交际能力。
第三,力求目的性明确。冯惠敏指出:“目的是人对某种对象的需求在观念上的反映,是人在行动之前在观念上为自己设计要达到的目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要素。它表明人不满足于当前的现实,而要创造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新现实”[5]。教学目的是目的中的一个类别,是师生一切活动的终极指向,充分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程序、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在现代汉语教学目的上,不同专业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异明显的一面。就对外汉语专业而言,有其特殊一面,主要目的是服务于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首先要研究“教什么”,应特别注意研究“彼有我无”、“彼无我有”的语言现象,强调汉语与其它语言在语法、语义、语音等方面的本质区别,揭示汉语所独具的特征,并将这些本质特征作为讲授的重点。在教学中,只有围绕这些目标,并以此为契机,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和方法,抓住教学重点,以点带面,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社会语言能力、语篇分析能力、语言研究能力和语言现象观察能力,才能形成学习的推动力,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
3规范考核内容与形式,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科学的能力测试评价机制是保证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手段,也是检测学生汉语水平、促进汉语学习的工具,对教和学双方都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用什么重要尺度进行衡量,关系到教学设计、课程建设和教案编写的科学性。为了进一步完善现代汉语评价与考试制度,强调语言测试的激励作用,使考试成绩更具准确性和客观性,必须探索教学评价手段改革规律,推行多样化考核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考试方法,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努力把只注重结果的考核转变为注重过程的考核,使考试与课程形成互动,共同完成既定培养目标。
第一,鼓励参加语言实践活动。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正如吕必松所说:“言语要素可以传授,而言语技能是不能传授的”[7]。语言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加大语言实践活动的力度,把语言实践纳入“现代汉语”课程考核,规定相关语言活动分数进入成绩单,未参加语言实践活动者,不能通过现代汉语考试,这样能够充分体现现代汉语课程的应用价值。现代汉语课的实践活动,包括举办讲座、故事会、讨论会、报告会,辩论赛、教学实习、教学竞赛、演讲比赛、朗诵大赛,开展汉语拼音运用、外国人汉语语音偏误描写、汉字规范化使用情况调查。学什么就要练什么,练什么才能会什么,会用了也就等于把真正的汉语知识学到手了。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教师设置的语言情境中,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通过练习,将所掌握的言语技能转化为言语交际技能,从而丰富了语言表达方式,培养了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达到了会用的目的。对它们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价,对活动过程进行全面评估,不仅为学生实现对专业的认知由抽象化向感性方面转化奠定良好基础,而且能够很好地检验现代汉语的学习成果。
第二,注重语言理论与基础知识。在考试设计上,根据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任务,形成单一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模式,要求内容涵盖汉语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体现在考评方式上,除保留闭卷考试外,增设开卷、口试、随堂考查、小论文写作,把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提问、专题研究报告、语言学读书笔记列入总评成绩。这些不同类型的评价手段,侧重语言认知行为、认知能力的考核,充分体现出语言知识评价和能力评价的有机结合,让储存在语言信息网络中的节点处于交通联系的活动状态,能够大大减少死记硬背语言学概念、术语的现象,有利于多途径检测教学效果,从而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中伟,郭鹏.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Allright,R.TheImportance ofInteractioninClassroom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2011(5).
[4]R·赖丁,S·雷纳.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理解学习和行为中的风格差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摘 要: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节节攀升,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断加深。同时世界也急待希望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例如泰国就是其中之一,而目前泰国是学习汉语人数比例最高的国家。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怎样把泰国学生教好,组织好泰国汉语课堂,是目前的最大的难题,本文就试着讨论一下泰国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教学;泰国;策略
泰国,古有暹罗之称,自古以来就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的稳固提升,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泰国作为汉语教学推广的重要基地,东盟成员之一,也日益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在全国大中小学校不断掀起推广汉语教学的新浪潮。上自泰国皇室下至平民,都在学习汉语,学习汉语已成为潮流。
尽管如此,泰国的汉语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以自己在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亲身经历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情况为例,试从教学策略来论述泰国课堂的教学。
一、泰国学生课堂特点
本人教授的是初三至高三的零基础学生。泰国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堂纪律,与国内相比,简直大不一样。泰国学生学习压力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升学压力,还有因为泰国提倡快乐学习,所以课堂很自由散漫,学生根本不像中国学生规矩地坐在座位上。经常上课迟到,自由走动,进出教室,或者边吃东西边上课,说话,睡觉都是很常见的。上课时不容易集中精神,对于中国的传统教学方式更是排斥。
总之,当只有做游戏或者出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时候,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地参与进来,课堂气氛就会很活跃。特别是泰国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很感兴趣,也很乐于参与其中。针对泰国学生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泰国学生时,应避免中国式的灌输式教学,而应该重视与学生的互动,运用游戏带动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二、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教材问题
1.1国别性教材缺乏
针对泰国学生的国别教材很匮乏,尤其是低年级的。目前,从国家汉办的网站上只找到两本针对泰国中小学的汉语教材:《体验汉语》小学用书和《跟我学汉语》。第一本书是针对公立、私立学校,汉语零起点的小学生,第二本是针对15-18岁中学生使用的汉语入门教材。本人所在的学校就没有正式的教材,仅有一本由当地教师编写的《汉语十五分钟教程》可供参考。
1.2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很多教材内容很少有针对泰国学生的学习特点、生活环境以及具体的生活情景,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缺乏实用性。
1.3教材市场混乱
除了汉办提供的教材之外,很多教材都是从香港、台湾等地引进,或者由当地华校老师自己主编。这样不仅会造成教材不规范,或者编写不严谨,甚至出现繁简字混乱等错误,需要教师在编写教案和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修改。还有些学校用的教材难度太高,出现了许多专业词汇,以致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很不方便。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感到混乱,影响其汉语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2.教师素质问题
在国际汉语教师赴泰志愿者中,很多教师并不是专业出身,上大学时读的专业并非是和汉语或者汉语教学相关的专业。这些老师的专业本体知识,尤其是汉语、汉语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严重缺乏,即使有一两个月的强化培训,他们的汉语教学水平也不会突然提高很多,教学质量自然也就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3.教学安排问题
泰国学校把汉语课程只是当作一门外语选修课,不会纳入他们升学考试中,很多时候学生只能浅尝辄止。我所在的学校给我安排的汉语课程为一周18节,一共18个班,几乎每个班每星期就一节汉语课,学习不连贯,结果造成学生不能真正进行汉语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学校对于语音教学也不够重视,加上泰国学生的口音问题,他们很多音发不出来,例如“r”、“ü”等,即使中国教师强调纠正不准确的发音,要求打好基础,多做练习。但是泰国学生特别反感机械的练习和抄写拼音,从而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
4.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由于教学技能、知识储备有限或者年龄小、经验不足等原因,很多汉语志愿者老师还不能将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很好地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现在泰国的汉语教学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教学一般是跟着老师念几遍课文,听老师用泰语讲解课文,再让学生念和理解。学生学习中文时用泰文记新的生词,练习方式也通常为抄写、听写和背诵生词等。
另外,不仅教学方法单调陈旧,教学用具也很落后陈旧。本人所在的学校,能提供给我的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师,还和英语外教共用,每星期只有三节课可以使用该教室,几乎一支笔、一块黑板就是我的教学工具,新兴的多媒体等教学器材和道具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和利用。
三、汉语课堂教学策略
汉语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汉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应该是陈旧和单调的。在泰国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应该敢于创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教授汉语,例如展示法、表演法、游戏法等。针对泰国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改善教学质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传播中华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1.用有趣的方式抓住学生的眼球
例如“展示法”,可以运用图片、视频展示和实物展示。这在教颜色、动物、身体部位名称、家具名称、运动项目名称中可以用到。游戏法也同样适用于大部分教学内容,例如教数字、拼音和方位词等。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相对变通性很大。除此之外,汉语教师还应该积极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播放音乐或者视频来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适当运用课堂游戏提升教学效果
有趣味性的游戏能调节单调乏味的语言学习,尤其对于散漫的泰国课堂,游戏收到的效果甚至高于老师单纯的知识讲解。因此,课堂游戏对于汉语课堂,尤其是泰国的课堂,对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
正确利用课堂游戏教学,让学生不再感到学习中文是无聊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活跃,但知识掌握并不好的学生来说更能让他们积极参与汉语的学习。通过游戏方式练习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从游戏中快乐学习汉语,有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这种学习不仅是一种娱乐,学习过程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可以挖掘他们潜在的能力,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可以变得更自信,更有兴趣地去学习汉语。
3.结合泰国实际情况,注重实用性
结合泰国实际情况教授汉语,这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还能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参与其中,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注重实用性原则来开展教学。比如:当地的事物用中文怎么说,泰国的礼仪放在中国应当怎么来讲等等。这样可以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针对中小学生喜欢互相比较、竞争的特点。可以教授他们中文对话,比如打招呼的对话用语,然后分组比赛,实行奖励的方式,让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运用起学习到的汉语。不知不觉中,当学生发现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运用的时候,他们就会更有兴趣的继续学习汉语。
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大有裨益。因为汉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所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汉语学习的难度。
1.字正腔圆
学生的学习汉语目的是要说一口标准的汉语,因此作为一名汉语老师,发音应该做到准确、清晰,展现出汉语的语音美。这不仅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零基础学习者来说,普通话的标准与否是影响他们后期学习关键,才能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表达准确
教师的课堂用语要表达准确,难易适度,还能被学生所接受。教师课堂用语不但要追求其用词的正确性,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汉语教师在表达时,尽可能使用一些正面的词语,能让学生感到自己备受老师尊重和关爱。尤其泰国的学生个性独特、思维活跃,即使发生一些偏误,也不必有错就纠。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少用指责的语言,多用鼓励、赞美的语言。
3.用词得当
汉语教师的课堂用词要精练、准确,最好用通俗易懂的白话给学生讲解,并最好带上例句讲解。对于一些较难的语法点的解释应以学生的理解为前提,能不用专业术语、纯理论性的语言表达就不用,更不要用语法概念来讲解知识点。用语法概念对学生讲解,会使学生更加一头雾水,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体态得体
在泰国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讲究体态语的分寸。泰国是个很注重礼节的国家,在体态语方面也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摸小孩子的头,不能用脚指着对方,传递东西不能从别人的头顶传过去等等。由于我所教授的学生汉语语言水平还处在零基础阶段,所以容易形成沟通困难,在这一阶段,教学内容用中介语言,比如英语来解释,学生很难明白,这时,肢体语言就成了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使教学环节顺利进行下去。
首先,适当的体态语会使教学过程变得更为有趣生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肯定的眼神、微笑的表情,能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不仅给学生增加学习汉语的信心,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关系相处;教师得体的手势、仪态,会让学生觉得教师端庄稳重、和蔼可亲。其次,准确的体态语也有助于词汇和语法点的阐释,比如在讲解“卷舌”、“跑”、“跳”、“走”、“捡”等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教师的动作进行简单明了的解释,其教学效果大大超过一大堆的话语解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体态语在教学中并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这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否则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总之,泰国汉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汉语教师要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针对泰国学生的特点才是掌握真正的课堂教学策略。(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2] 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3] 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9年。
[4] 张晓涛:《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2009年第6期,第2页。
[5] 李瑞晴:《海外孔子学院发展浅析》,《八桂侨刊》,2008年第1期,第1页。
1.留学生人数规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和文化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生人数快速增长,无论从国别、类别、层次及专业选择上均有所提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共接收留学生三十四万多人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华留学生人数呈现快速递增趋势,从1992年的1.4万人发展到1996年的4.1万人,在2002年至2009年之间,学生总规模平均以每年20%的增长率在逐年递增,到2009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已达到23.8万人。就目前天津外国语大学留学生的情况来看,进修生和学历生人数连年递增,现已达到五百余人,短期留学生人数每年150-250人。从生源地来看,日本、韩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周边国家的学生,与该校合作承办孔子学院的交换生居多。
2.层次单一,专业选择集中
来华留学生大多以汉语进修为主,按照我国的教育方法和培养手段可以称之为非学历教育,截至目前,该校留学生进修生占总人数的66.7%,学历生占33.3%,进修生占的比例较重,学历生增长速度缓慢。来华留学生专业选择单一,汉语进修生和文科学历生居多,主要集中分布以下专业类别:汉语言、中医、文学、经济、管理、法学、艺术、体育、历史、农科、哲学和教育,其他专业选择的较少。
3.留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多,一系列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有的发展趋势。首先,对留学生教育重视不够,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深入性、覆盖面和有效性都不尽如人意;其次,陈旧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有形势发展的需要,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要逐步形成一个良好健全、利于留学生学习的环境,课外实践课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开拓;最后,留学生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给留学生管理和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规范其工作,做到心中有主线,有一个很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从现有问题来看,改革和完善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体制,提高留学生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留学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教育管理策略的探究
1.以教学质量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质量是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推动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吸引外国留学生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我国国际声誉的有力推手。首先,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应该建立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第二语言教学知识渊博,造诣精深,熟谙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天津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教师不仅业务精湛,而且极有责任心、耐心和爱心。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们要花很多时间去辅导,以确保学生跟得上讲课进度,不至于掉队。正是这些教师的兢兢业业,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留学生人数连年递增,汉语水平提高迅速,成为展示该校留学生教学水平一张靓丽的明信片。其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是保障。制定汉语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学历生的培养方案,一经确定,无论进入哪个阶段学习,都照章执行,并且对于留学生,应逐步采取与中国学生趋同管理的模式。以传播中国文化和汉语推广为目的,尽快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结合本校实际,开设了一系列汉语课程,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必修课包括汉语精读、口语、听力、阅读、视听说、汉字等课程,选修课开设中国文化、商务汉语、中国篆刻、中国音乐欣赏、古诗词欣赏、京剧等课程,涉猎面广泛,极大地满足了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心愿。最后,营造良好的氛围,丰富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是补充。随着国家和学校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视,留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都有很大的改善。首先从硬件设施上说,就有很大的改观,2014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建成“中国文化体验实验室”和“国际汉语远程实验室”;另外,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鼓励并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以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减少课堂教学学时,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其次从软环境上来说,在完成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学院积极安排课外文化活动,组织留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积极参与校外各项赛事,比如汉语桥大赛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征文大赛等。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关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学生才会热爱汉语学习;其次要培养学习动机并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给学生多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多参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文化活动,并积极引导留学生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中,结交中国朋友,做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2.严格教育管理制度
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培养留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范留学生教育教学活动,逐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我们遵循科学性、政策性和规范性原则制定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明确规定留学生课时要求,请假管理,做到有章可循。首先,严格学生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通过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制定了《留学生教学管理细则》并汇编成册,发给管理人员和留学生,使得日常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首先,将日常工作分门别类,落实岗位责任人,专人负责,提高效率;其次,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但不能“宠”学生,过分的包容会导致留学生管理职能的丧失。明确规定留学生请假及考勤制度,学生应按时上课,自觉遵守学习纪律,不得早退,因事或因病不能按时上课的,须到留学生教学办公室履行请假手续,请班导师及学院领导审批,请假回来后及时到学院销假。上课出勤情况由任课教师进行统计,每个月末学院办公室将统计所有留学生的出勤情况,并将留学生考勤以书面形式张贴在教学楼及留学生公寓一层大厅。对一学期内各门课程全勤的学生,学院给予表彰和奖励。其次,严格教师管理制度。教师须热爱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具有亲和力和耐心,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坚持上课考勤,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及时向学院上报多日缺勤学生情况,以便学院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做好平时成绩的记录,结合平时出勤和课堂表现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成绩。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检查与监督,检查教师的备课和教案情况,设计教学评估调查问卷,从知识的系统性、准确性、丰富性、启发性、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等多项指标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课堂质量。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写出总结报告,以便更好地总结教师的优缺点,以更好地改正。最后,规范成绩单及结业证管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系统运用于留学生教学,学生的成绩单和结业证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完成,手动输入,在制作之前需要学生到办公室核对个人信息,以保证成绩单和结业证信息的准确性。
3.人性化的辅导和服务制度
为了提高留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学院为每个教学班安排了一名任课教师担任班导师,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教学事务,班导师是学生与学院管理的纽带,及时掌握班级的动态,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备教学管理办公室。班导师能引导学生热爱学习,热爱中国文化,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一大部分精力用在学习上,自然其他事故就会减少,从而使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规范。建立一对一的班导师助理制度,一个班级对一个专门负责留学生方面工作的学生,更好融入留学生中,并建立留学生微信群,有通知或者活动能够第一时间通知到留学生,现代通信手段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管理工作。
4.不断加强教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策略;探讨
汉语教学是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学校汉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我校特别重视汉语教学工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授课,本人经过对汉语教学的不断深入探讨,积累经验总结如下。
1 教学对象的认识我校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农牧区初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汉语水平差异很大,由于他们的汉语基础较差,汉语发音不标准,这就给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大部分来自农牧区的学生,性格活泼,纪律性较差,自由度大,课堂上不时插问,中断老师讲课等,以致会影响教学进度,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另外,农牧区学生之间自觉性差异较大,有些学生上课很认真,不懂就问,非常自觉。但也有些同学经常迟到、甚至旷课或上课不专心,因此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
2 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素养现在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是会说汉语的人都能教授汉语,甚至连小学生也可以教汉语,其实不然。教师只有具有丰富的语言学理论知识,全面掌握汉语教学法,才能指导教学活动,并运用语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1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语言学知识掌握了汉语语音知识,不仅可以使自己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可以很好地掌握声调教学的关键,及时发现学生发音错误的症结,并能纠正学习者的发音错误;掌握了汉语词汇知识,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具有快捷地辨析词义的能力,掌握了汉语文字知识,可以使教师了解字源、造字规律,从汉字的形、音、义出发,为汉字分析教学和整体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克服学生学习汉字的畏难情绪;掌握了汉语语法知识,可以使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掌握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对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则的具体讲授,农牧区学生可以正确使用汉语,知道哪些内容是对母语者不必讲,而对学习者则必须讲的问题;掌握了修辞知识,既可用于指导学生写作,也可使教师自身的授课语言生动、活泼、形象。
2.2教师必须熟知中国文化知识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汉语是在汉民族悠久历史中发展起来的,负载了汉民族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第二语言教学应不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还应有文化知识的渗入。对汉语教师有须了解中国文化和学生风俗文化的差异,这是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必要的文化,即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更加恰当、得体地使用所学的语言。为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与教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准确理解中国文化。另外,教师还应同时对异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包括风俗、习惯、人文地理及价值观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异文化间的碰撞。
2.3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在对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完全使用目的语作为课堂语言并非是一个好办法。教师具备汉语知识可便于师生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解释过程。 根据所掌握的学生的母语知识,确定语音、语法等方面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4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很多教师讲课不受学生欢迎,不是语言学知识和语言本体知识不够,而往往是不懂教学法,不懂心理学,不懂第二语言学习规律。我们知道,语言学习是一个极复杂的过程,其中有诸多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教师对学习者学习心理状况的了解和掌握的程度越高,在此基础上所设计与研制的教学方法也越有针对性,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越有帮助。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除了应掌握语言自身的规律外,还必须掌握一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3 课前准备课前对教学内容认真研究,精心备课,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认真书写教案、讲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授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对所教内容了然于胸,而且还要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课前功课相当重要,是教师讲好课的重要环节。备课时不但要熟悉所用教材,而且还要反复推敲,尽量多用口头用语。备课时应注意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及易产生问题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根据留学生的特点,设想到农牧区学生在听课中的反应,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1.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2.英语阅读中心理语言学理论的作用探析
3.心理语言学卡罗尔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理论述评
4.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
5.从心理语言学语篇理解的角度理解网络神回复
6.心理语言学在英语语言学中的应用
7.心理语言学
8.提高日语培训课堂教学效果的心理语言学思考
9.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背诵对母语学习的影响
10.否定句研究中的几种心理语言学理论和模型探析
11.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对心理语言学发展的贡献
12.从心理语言学视角谈二语词汇教学
13.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言语失误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14.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15.心理语言学研究对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16.心理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对高校公共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
17.英语阅读中的心理语言学图式理论
18.浅析心理语言学关照下的英汉语句翻译
19.心理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俄罗斯心理语言学与工程心理语言学
21.花园小径句理解过程的心理语言学特征
22.关系从句的心理语言学模型评述
23.习题反复出错现象的心理语言学探究
24.心理语言学对中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
25.心理语言学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6.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看日本女性用语的变迁
27.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中学生口试中的自我修正
28.心理语言学理论模式下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
29.试论运用心理语言学提高专业英语的口语教学
30.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浅谈言语理解的特点
31.心理语言学视角下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心理特征研究
32.基于心理语言学的听障儿童听觉记忆的临床探究
33.心理语言学观照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34.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35.阅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模式
36.心理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的积极心理培养
37.基于心理语言学理论语篇分析与语篇记忆在英语言中的作用
38.回顾与展望: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相关原理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39.句子——语篇理解与心理语言学模型
40.国外关于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模式研究综述
41.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析造成民航英语陆空通话歧义的原因
42.东巴文认知研究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及展望
43.基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探究
44.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解读英语阅读教学
45.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英语语感培养
46.浅析心理语言学原理对克服高职学生外语焦虑感的应用启示
47.从最近发展区理论看维果茨基心理语言学观
48.从心理语言学视角解读语言迁移现象
49.心理语言学对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启示
50.心理语言学中的心理模块和语言模块的综述
51.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设计的一例高中英语课堂教案
52.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究中职英语教学
53.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究中职英语教学
54.心理语言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5.隐喻理解的心理语言学分析
56.口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语言学研究初探
57.俄罗斯神经心理语言学研究
58.基于心理语言学基础上的外语学习
59.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谈词汇的异常搭配
60.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心理语言学依托
61.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62.汉语词汇产出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前景
63.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究大学英语教学
64.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65.心理语言学理论对计算机辅助英语阅读课程的启示
66.从心理语言学中注意的角度分析二语习得中话语的自我修正
67.心理语言学概述
68.大学英语教学中心理语言学原理渗透
69.浅析心理语言学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
70.心理语言学支持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71.心理语言学理论在英语快速阅读训练中的启示
72.心理语言学理论对计算机辅助英语阅读课程的启示
73.心理语言学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C级学生对话式英语学习的启发和应用
74.外语教师课堂中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之心理语言学阐述
75.乔姆斯基语言习得机制的天赋性和普遍性思想及其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
76.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英语词汇记忆策略
77.心理语言学证据:如何学习英语更有效
78.心理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79.从心理语言学研究看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自我提高
80.心理语言学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81.从心理语言学谈影响大学英语听力的心理因素
82.构建对外汉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心理语言学依据
83.言语习得——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84.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改进写作教学
85.心理语言学的发展
86.心理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87.英语“写长法”中心理语言学的运用
88.心理语言学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89.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探究
90.听力理解过程的心理语言学分析
91.心理语言学视角下英语听力障碍分析及应对
92.心理语言学观照下的听说教学法述评
93.英汉口译听力中的心理语言学基础及其启示
94.论多项选择试题的心理语言学基础与命题原则
95.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组织形式透视
96.心理语言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7.心理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98.语言理解过程中句法分析的心理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