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骨科护士工作计划

骨科护士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29 00:09:54

骨科护士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 骨伤; 康复专科; 护理; 实践培训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111-01

随着骨伤医学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骨伤分科的不断细化,护理工作的范围与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本范围[1]。为促进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基础抓起,对106名护士根据资质的不同进行培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实习及见习的206例护士,将其随机分为分成研究组106名和对照组100名。研究组中男16名,女90名,年龄20~28岁,平均(26.69±7.21)岁;大专及以上学历98名,大专以下8名。对照组中男12名,女88名;年龄20~27岁,平均(26.47±7.1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95名,大专以下5名。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方法,即无论资质高低都采用相同的方式。研究组根据临床骨伤康复专科护士的资质要求,制定培训计划:(1)培训师资。成立骨伤康复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有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16名组成,医生9名,护士7名。(2)选择培训的对象。均为临床骨伤康复科护士及相关专业护士。(3)培训的时间。共6个月,理论培训时间为4个月,每周8课时,临床实践2个月。(4)培训内容。根据资质按三部分内容进行培训,即骨伤康复基础理论、骨伤康复技能运用护理、骨伤康复病房临床实践,要求学员熟悉并掌握骨科患者的入院、出院护理;骨科患者的入院、住院、出院健康教育;骨科患者的急救处理原则;骨科患者各种治疗包、换药包的准备;骨科技能运用的配合;骨科病房床头交接的项目;骨科影响检查患者的护理;骨科患者预防褥疮护理;骨科患者防坠床、防跌倒的护理;骨科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要点;骨科影像检查患者的护理;骨科患者的护理体检项目;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查房、业务查房、教学查房;骨科疑难病例、抢救病例的讨论;骨科患者各种用具的使用方法;骨科病房的中医护理病历书写;骨科病房中医特色技术护理项目;骨伤康复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1.3 评价指标及方法

评价指标为各组的理论、操作评分。在学员完成结业报告后,由参加由骨伤康复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进行考核。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成绩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理论及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考核情况比较 分

组别 理论得分 操作得分

研究组(n=106) 93.24±1.57 90.12±2.23

对照组(n=100) 79.83±10.75 80.86±8.13

t值 12.702 11.286

P值

3 讨论

护理是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实践是培训的重要途径[2-4]。常规培训是护士凭借个人的工作经验实践去提高专科能力,受个体差异以及没有系统规范的培养内容和方向的影响,培养具有一定能力专科护士周期很长,加之骨伤康复新的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更新,对护士的专科能力要求也不断的提高[5]。本次研究根据护士的资质,对护士进行计划性的培训,且在临床实践培训之前,学员首先要完成院内骨科康复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运用的护理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相关内容的理论、技能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学员,才能进入下一轮骨科病房临床实践。护士完成培训后,由骨伤康复护士培训管理委员会进行考核。通过与行常规培训方式的一组进行比较,实行计划性培训的一组的理论、操作实际分值都明显较高。实行计划性培训的研究组理论得分为(93.24±1.57)分,操作得分为(90.12±2.23)分;而实行常规培训的对照组的理论得分为(79.83±10.75)分,操作得分为(80.86±8.13)分。结果令人满意,建议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燕红.论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和趋势[J].中国护理管理,2004,4(4):336.

[2]吴玲,陆巍,范英华,等.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实践培训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9(10):661-662.

[3]张淑卿,樊英戈.设立骨伤康复专科护士的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4):71-72.

[4]曾惠敏.同伴互助在新护士专科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92-93.

第2篇

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骨科患者的疼痛度有降,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结论:骨科应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综合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管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4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64-02

在临床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临床疼痛已成为继发4个比较重要的生命体征之后的又一重要体征,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为了使骨科患者的痛苦得到有效的减轻,要求护理人员的镇痛技术和镇痛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到对骨科患者术后痛苦缓解和对护理工作的合格化。根据PDCA法,制定出护理人员对术后疼痛的镇痛管理及跟踪方案。PDCA循环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是综合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系统,是通过循环和逐渐改进,而达到管理质量螺旋式提升的过程。实施PDCA法,使骨科患者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有序进行有章可循,方案实施后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和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上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骨科95例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男49例,女46例,年龄32~65岁,平均43.9岁。所有患者中上肢骨折28例,下肢骨折21例,颈、腰椎间盘突出14例,骨盆骨折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3例,皮瓣移植4例,脊柱骨折2例,骨肿瘤l例,护理人员40人,都是近1~2年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年龄19~23岁,平均21.22岁。

1.2 方法。

1.2.1 疼痛估计方法:疼痛评分表分为0~10分,按标准进行评分。

1.2.2 PDCA循环程序的运用:计划:制订教学计划。分为理论知识学习计划、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及分班工作流程计划。实施:新护士入科后,由病区护士长全面介绍病区环境,总护士长根据新护士的性格、能力制定目标,并分配合适的带教人员进行带教,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综合素质。提高新护士解决问题和学习能力,该教学法分为问题、讨论和指导3个步骤:首先护士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在自学的基础上对疑点进行讨论,然后由导师给予总结和指导。检查:通过考试和患者的反馈得到方案实施效果。处理:对考核和反馈中出现的问题整理总结,为下一次PDCA作出理论指导。

1.2.3 问卷调查:患者外科手术后对减轻疼痛需求和对护士的工作和服务的满意度的现场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对需要服用的止痛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的担心、用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和对效果的满意度等。对所参与的患者和对其服务的护理人员分别进行调查。采取PDCA前后用调查问卷获取数据,护理人员共48份,患者问卷95份。全部回收,即都为有效问卷。

2 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3份,收回143份,回收率为100%。开展PDCA循环管理后,骨科患者疼痛的减轻效果有了明显改变。详见表1。此方案使外科手术后对疼痛控制服务的满意度由原来49%上升至92%,并且护理人员经培训后能主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有关疼痛知识的传播,消除大部分患者有对使用镇痛药物多方面的担心,这种担心由原来72%下降到现在的19%。

表1 实施PDCA前后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的综合认知情况(%)

3 讨论

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品管圈十大步骤运用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对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骨科住院患者开展圈活动,并与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骨科住院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35%,目标达成率为140%。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作用,是值得倡导与推广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品管圈;骨科;护理不良事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健康观念的更新,患者的要求在不断变化,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日益增强。[1]因此如何提升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发现护理安全隐患,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让患者得到安全满意的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2-5]品管圈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在多个学科的质量管理中得到实践,特别是在护理质量管理的多个角度应用,已经证实为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6-7]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某医院骨科开展了圈名为“骨力圈”,主题为“降低骨科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骨科住院患者1215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36例,女579例,年龄6岁-90岁。将2014年4月2015年3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骨科病区的1148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78例;女570例;年龄6-98岁。两组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组圈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组圈并确定圈名。邀请专家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包括:品管圈基本理念;品管圈基本要素;品管圈流程与方法;品管圈应用工具与手法。为了保证圈活动的正常开展,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取全科护士的2/3作为圈成员,推选护士长1名作为圈长,主管护师2名,护理师3名,护士3名,科护士长及护理部主任担任辅导员,其中本科学历2人,剩余均为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7.35岁。每1-2周组织圈活动一次。确定圈名为骨力圈,意义为以病人为中心,把每位骨科患者放入护士的掌心里,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呵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认真做好每项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从而实现护理品质的提升。1.2.2确立主题骨科常常接诊的是急性创伤和老年患者,坠床、跌倒、压疮、管路滑脱等护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发生严重的护理不良事件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引发医疗纠纷或投诉,降低满意度,因此抓好护理安全管理具有现实意义。[8]首先组织圈员展开头脑风暴,各抒己见,找出病区存在的护理质量与安全问题,将提出的问题根据其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及上级政策,采用5,3,1赋分选题,确定本次骨力圈活动主题为“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该主题对同仁而言:减少工作失误,提高护理质量;对医院而言:提升医院荣誉、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为医院节约成本。对患者而言:减少患者因不良事件导致的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9]1.2.3拟定计划目标的达成有赖于科学的计划。本次品管圈小组活动计划如下:P(主题选定到对策拟定)2015年4月至6月中旬;D:(对策实施与检讨)2015年6月中旬至2015年12月中旬;C(效果确认标准化)2015年12月中旬至2016年2月中旬;A(检讨与改进)2016年2月中旬至3月。每项活动分配任务至相应的护士负责。1.2.4现状分析。1.2.4.1采用我院制定的《某某医院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住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1.2.4.2制定不良事件统计表。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骨科病区上报的所有不良事件20例,包括跌倒、漏做治疗/处置、烫伤、药液外漏、压疮等,采用回顾性分析,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使用鱼骨图找出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绘制改善前的柏拉图,设定查检表追踪,找出主要原因,根据二八原则,发现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80%的原因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新护士的知识/经验缺乏;缺乏安全意识;护士巡视不到位。以上四个子目标作为本期品管圈活动改善的重点。1.2.5目标设定目标值设定为25%。设定理由为目标值=现状值-(现况值×圈能力)。根据现状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发生不良事件20例,9位圈成员的圈能力为0.7388,得出改善目标为5例,下降幅度为25%。确定本次圈活动的目标为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25%。1.2.6对策拟定与实施。1.2.6.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医嘱班班查对,下班核对上班。执行者与查对者双签名;明确各种治疗处置查对主体,主班与责任查对,晚班和调班查对,夜班和调班查对;核对患者时使用两种以上的方式(姓名和年龄):清醒患者反问其姓名;昏迷患者询问其家属;同时必须核对腕带。细化岗位职责与工作流程,各班工作均有标准化流程,不能因为工作繁忙而遗漏某些环节,每日主班下班前检查督促工作完成情况,再次查看治疗单、输液单、处置单有无未完成的医嘱;对于本班未完成的治疗及处置,除口头交接外,建立小交班本,将患者后续治疗的时间及注意事项书写在小交班上,接班护士对于特殊治疗处置,完成后划勾。未完成的必须说明原因并告知主管医生及时调整医嘱。1.2.6.2新护士对专科理论培训的掌握是一个缓慢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专科护理操作如骨科患者患肢功能位摆放,不同麻醉及手术方式对皮肤准备的要求,冷疗、热疗操作中注意事项,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等等,新护士常常表现为不能很好的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缺乏经验。首先护理管理者需根据病区患者情况合理弹性排班,关注科室的新进护理人员或规培人员,确保无证人员不得独立在岗。其次对于理论基础扎实临床实践薄弱的新护士,安排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资深护士一对一带教,做到让新护士多动手也多动嘴,在工作中多追问为什么,了解实践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及由此会引发的不良后果,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带教时间至少3—6个月,单独上岗前对其工作能力进行评估,合格者再安排与资深护士搭配值班。规范新护士培训带教,由教学秘书根据本科室工作特点和重点制定新护士培训手册,所有新护士入科后分时段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应知应会及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专人带教。使其先适应工作再胜任工作,通过每日晨会提问,每晚小交班汇报经管患者病情八知道,每月1-2次地业务学习,每季度护理查房等形式各异的学习与培训,逐渐掌握日常工作的细节重点及专科护理要点。1.2.6.3增强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护士长每两月组织一次不良事件的警示教育,从新闻、网络、专家授课等多种途径获得案例,学习法律法规,进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及防范意识;对全体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同质化教育,明确护理质量达标的标准,做到人人知晓工作达标标准,每位护士均会上质控班,运用质量检查工具检查其他同事的护理工作,对照自我及时加以调整;对每月的二三级质控、不良事件发生后针对出现的护理质量问题,组织品管圈小组成员轮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其他人员给予补充,同时措施制定者监督整改效果,使护士了解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潜在安全隐患,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1.2.6.4严格遵照分级护理要求进行巡视,一级护理至少每小时一次。对于重点患者、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做到心中有数,增加巡视次数。包括急诊入院患者、感觉异常、长时间卧床患者、治疗未完成的患者;巡视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管路是否通畅,输液或注射部位皮肤;伤口辅料有无渗血;末梢血运及感觉;疼痛变化;睡眠情况等等。发现或怀疑异常及时处理。1.2.7效果确认根据公式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目标设定值-改善前数据)×100%,本次品管圈小组目标达成率为140%。。1.2.8标准化对实施效果定期进行评价,确定措施落实的有效性及合理性。对措施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品管圈小组进行讨论分析,确定最佳方案,逐步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对改进后的流程制度进行整理,形成标准化,通过护士会议传达并持续督导,经过6个月的督促整改,改进后的流程与制度已日常化。1.2.9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开展圈活动前后查检各种护理行为2425人/次,进行各种护理培训及考核589次,发放《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480份。结果见表一。3讨论3.1品管圈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作用自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2015年4月-2016年3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3例,无一例二级不良事件,较活动前降低35%。通过规范查对流程和查对主体,核心制度能够有效落实;通过确定巡视做到四重点,护士巡视病房的次数增加了,各种针对性培训的开展,护士的安全质量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新、老护士的专科理论及操作水平均比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有所提高。从而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有了整体层次的提升。3.2品管圈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护士巡视次数增加、技术提高和有效沟通使医护、护患纠纷明显降低,提高了医疗质量安全及患者安全,从而整体提高了医护工作质量,使患者享受到了优质、安全、满意的医护服务,因此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3.3品管圈对护士专业素养及管理能力的影响“骨力圈”活动的开展,从主题确定到标准化十大步骤离不开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积极参与,小组成员集思广益,护士从一个被管理对象、被监督对象、计划实施者变身为管理者,监督者和计划拟定者,有机会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护士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组织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我要做”“要做好”的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通过雷达图显示护士个人素质修养、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方法掌握程度、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不仅降低了骨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获得了很多有形及无形的成果。它使护理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因此在新时期开展品管圈活动具有其现实基础和战略意义,能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真正让患者享受到优质、安全、满意的服务,是值得倡导与推广的管理方法[10]。

作者:刘玉兰 单位:新疆兵团医院

第4篇

关键词:危重症;护理;管理模式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护理过程复杂且致病死率较高,易引发医疗纠纷[1]。护理工作是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最为密切,临床风险事件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特别多发生在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中[2]。如何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已成为护理管理者的当务之急。2011年10月本院通过建立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对全院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和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成立于2011年10月,设立了以护理部主任为总监,护士长为组长,骨干护士为成员的三级管理组织架构。组长为呼吸内科护士长、副组长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骨干成员要求工作经验5年以上,参加全军专科护士培训的护士优先选拔,选拔了分别来自普外科、脑科中心、监护室、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烧伤科、急诊科等15名护士,这些科室平时危重患者多。1.2职责分配总监根据护理部年度工作计划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提出总体要求,下达任务,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对各专业学组的工作情况进行通报。(1)组长职责:①在护理部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各科室危重患者护理理论的学习和技术指导。②定期召开危重患者管理小组会议。组织各骨干成员汇报讲评本阶段各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情况,反馈临床相关的护理问题,进行信息交流,总结经验。③定期组织巡查工作,进行各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检查,并上报护理部巡查情况及提出整改建议。④带领组员参与科室会诊,指导科室及时正确地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⑤定期向护理部上报周期性危重患者的护理情况及年度专业组的工作情况。⑥带领组员总结危重患者的护理经验,探索护理工作新方法,积极开展护理创新和护理科研。(2)组员职责:①小组成员在各科护士长领导下开展工作,落实危重患者管理小组的管理规定。②参加学组的学习,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提高专科理论及实践水平。③负责本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监控,指导护士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操作培训。④重视人文护理,指导本科护士加强护患沟通,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⑤检查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单的制定是否正确完整,各项评估单是否及时填写,评估是否准确,发现问题立即报告护士长并制定个性化防范措施。⑥遇疑难危重患者时,及时上报学组,组织会诊,完善各项护理措施。⑦根据学组的工作计划,承担危重患者护理相关理论的授课。⑧总结危重患者的护理经验,探索护理工作新方法,积极进行护理创新和护理科研。1.3观察指标观察成立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前后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合格率及危重患者满意率。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描述,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建立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前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满意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3.1规范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护理学科的进步,促进了护理专业技术的不断规范和创新[3]。护理技术学组和专项护理技术打破了目前实体科室间技术交流的壁垒,实现专项技术全覆盖,可以促进护理专项技术的普及和护士的不断进步[3]。专业学组成员通过对全院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将临床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信息交流、探讨,制订了《机械通气管理手册》及《人工气道管理手册》,建立了全院统一的质量标准,从表1可看出成立了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由90.20%提高至97.34%。3.2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护理危重患者时,由于其病情重、变化快、抢救多、工作预见性难,护理风险明显高于普通患者[2]。科室在遇到疑难危重患者时,要及时上报学组,组织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会诊,完善各项护理措施。而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内成员也不定期对全院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降低了护理风险,从表1看出成立了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后危重患者满意率由93.23%提高至97.08%。3.3提高了骨干综合素质,增加了人才储备不重视人才储备及人才梯队建设是科技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实施良好的人才储备计划,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4]。根据《中国护士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要求:在保证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的基础上,以提高临床若干专科领域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为着力点,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促进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是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5]。通过危重专业护理学组的建立,对学组内成员进行培训及每月组织一次学组内学术交流,提高了学组成员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学组成员负责本科室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监控,提高了成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专科护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4提升了学组成员的科研能力危重症专业护理学组的建立,使学组成员有了具体的工作方向,能针对性地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收集第一手临床资料,为自己的科研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曾湘宜.护理流程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2):84-85.

[2]张梅,翟凤平,梁爽,等.风险管理在临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10(20):58-59.

[3]刘云,孙琳,张爱琴,等.临床护理虚拟学组建设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64-466.

[4]孙琳,张爱琴,蒋琪霞,等.以专业学组为平台强化护理骨干培养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杂志,2011,28(3):54-55.

第5篇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学员 骨科 管床质量评价表 培训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211-02

规范化培训学员(下称规培)含义:护理本科刚毕业,规培上岗后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不熟练、综合应用能力不足[1]、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导致护理风险增加[2,3]。针对传统培训中存在的培训内容随机、散乱,培训方式随意、凭个人经验等问题,我们自行设计编写并运用《骨科制管床质量评价表》(下称《管床评价表》)对规培进行系统培训,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骨科床位50张,护理人员16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9名;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规培人员18名,年龄23~26岁,平均24.0岁。学历:均是本科,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工作经历:无工作经历10名,工作

1.2 方法。

1.2.1 《管床评价表》编写方法。①向科室全体护士发放骨科新护士独立值班必备能力调查表,回收并统计分析,作为编写《管床评价表》的参考。②由护士长和3名教学护士参考相关资料[4-9]。及本院工作制度、结合骨科护理实践,拟订《管床评价表》内容后编写,共7个项目18项内容:基础分、基本掌握、熟悉、护理计划及措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等项目。包括掌握病人的基本资料、诊断、病情、主要治疗、用药、饮食、心理状况、掌握实验室检查异常值、检查阳性结果、熟悉患者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等,对患者进行动态护理评估,拟定针对性、前瞻性的护理计划,做好基础护理,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服药、饮食、康复、生活起居等,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2.2 《指南》应用方法。

1.2.2.1 培训步骤。采取高年资护师专人带教制,分4个阶段进行培训。第1阶段(第1周):要求掌握管床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情,主要治疗、用药、饮食,做好基础护理。第2阶段(第二周):要求对患者进行动态护理评估,有针对性、前瞻性护理计划,早期拟定出院计划。第3阶段(3-4周):掌握专科护理质量标准、骨科疾病观察重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服药、饮食、康复、生活起居,能掌握并执行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书书写要求,能正确绘制体温单并完成护理记录单,能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第4阶段(5-6周):沟通和综合培训,掌握护患沟通方法、医护合作的技巧、避免耦合性差错发生的方法,掌握健康教育运用、出院指导方法。回顾前几个阶段学习内容,在各班岗位职责中运用相关知识,巩固学习内容。阶段培训与学习可根据规培的表现、考核成绩、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予以调整。

1.2.2.2 培训方式。①综合培训。采取护士长、护理组长、高年资护师组成的多教师培训方法。具体如下:第1~3阶段安排专人高年资护班,规培跟随高年资护师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培训内容。第4阶段安排小查房,护长对规培的查房做出评价,培训完成,规培根据个人能力在安排一对一导师跟班[10]的基础上,单独上责护班、文秘班等,熟悉每个班次的流程,由带教护师负责培训考核。护士长着重进行护患沟通、医护合作的技巧、避免耦合性差错发生技巧培训和考核。阶段培训与学习可根据规培的表现、考核成绩、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予以调整培训目标、班次或带教老师。②强化培训。对心理素质差、工作中表现紧张、缺乏自信者,要求其写护理周记,以书面形式进行回顾和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对沟通能力弱者,帮助其规范操作指导用语,先进行模拟训练,再实际运用,老师跟踪辅导。对阶段考核成绩不合格者,进行一对一辅导,必要时重复该阶段培训至合格。对工作效率低者,帮助其拟定个体化的工作流程,学会时间管理。

1.2.3 考核方法。①根据掌握内容评分。总分100分,其中基础分20分,运用护理程序进行相应护理20分,基础护理分40分,健康教育分20分。②随机考核。采取护理组长每天口头提问考核、现场查看工作质量、询问病人知晓率,每天书面考核的方法;采取护士长周检查、定期抽查的方法了解培训进度、培训质量。③独立值班批准,对考核达标者安排独立上班,护理组长及带教老师通过检查其护理质量、查看各项记录、询问同班护士及所管护理的患者,观察其独立上班能力;根据各班次完成的质量,经带教老师集体评分,个人提出独立值班申请,向护理部申报。通过护理部考核小组考核合格者,可取得独立值班资格。不达标者延长培训或转岗。

2 结果

第6篇

今年全国卫生系统继续深化改革的一年,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长重视及直接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完成了上半年年护理计划90%以上,现将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

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骨科护理常规及显微外科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要求大家做好护理工作计划及总结。

4、组织护士长外出学习、参观,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经验,扩大知识面:5月底派三病区护士长参加了国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学习结束后,向全体护士进行了汇报。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分别于6月份、11月份组织全体护士参加温岭宾馆、万昌宾馆的礼仪培训。

3、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4、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意见,对病人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5、做好护士长工作计划,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各科室每周晨间提问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和骨科知识。

4、“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护理技术操作比赛(无菌操作),并评选出了一等奖(吴蔚蔚)、二等奖(李敏丹、唐海萍)、三等奖(周莉君)分别给予了奖励。

5、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分组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病区护士考核:静脉输液、吸氧;急诊室护士考核:心肺复苏、吸氧、洗胃;手术室护士考核:静脉输液、无菌操作。

6、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7、坚持了护理业务查房。

第7篇

[关键词]品管圈;骨折;压疮

[中图分类号] R2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c)-0185-03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

HUANG Xiao-l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People′s Hospital of Guanyun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Guanyun 222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Methods Before QCC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2014,70 cases of fracture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fter QCC activities from November 2015 to August 2016,70 cases of fracture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implemented orthopedic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arried out QCC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ressure ulcer rate,prevention from pressure ulcer and patients on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were 5.71%,17.14%.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χ2=4.516, P=0.034).The rate of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71%,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5.71%(χ2=4.155,P=0.042).Conclusion The implemen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It also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nurses to prevent pressure ulcer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to nursing service.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Fracture;Pressure ulcer

骨折患者g后长期卧床接受牵引和固定治疗,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循环障碍,易形成压疮,特别是截瘫患者,由于失去神经支配,缺乏感觉和局部血循环更差,不仅更易发生压疮,而且发生后难以治愈,常成为全身感染的来源,严重影响骨折的治疗效果[1],压疮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2]。2015年11月我科对骨折患者开展了圈名为“给力圈”的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8月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9~103岁,平均(54.53±25.02)岁;胫腓骨骨折44例,股骨骨折26例。选取2014年1~10月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7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12~91岁,平均(51.47±20.86)岁;胫腓骨骨折41例,股骨骨折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综品管圈活动,具体如下。①成立品管圈:由骨一科12名护理人员自愿组成品管圈,护士长担任圈长,护理部主任担任辅导员。第一次圈会投票确定品管圈圈名为“给力圈”,寓意给人以温暖、热诚、激情、奋进和力量。②主题选定:经过全体圈员集体讨论,得出“如何减少坠床的发生率”“如何减少管道脱落率”“如何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如何提高牵引效果”“如何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5个活动主题。根据护士重视程度、紧迫性、可行性、圈员能力,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以评分最高的“如何减少压疮发生率”为活动主题。③现状分析:圈员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压疮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17.14%。护士责任心不强、巡视不及时、防护措施缺乏、方法欠到位、对患者及家属宣教缺乏(护士因素9例,占75%);患者不配合(患者因素2例,占16.67%);石膏、牵引所致(其他因素1例,占8.33%)是导致捍发生的5个主要原因。④制定目标:因考虑到目标设定太高,完成困难,会打击积极性,考虑实际情况,将圈能力设定为80%,以护士因素作为本次改善重点。根据计算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7.14%-(17.14%×75%×80%)=6.86%,设定目标将观察组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控制在7%以内。⑤实施对策:a.加强压疮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理论水平。圈员讨论制定压疮培训计划,每月按计划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压疮护理指南(2013版)》、压疮相关风险因素、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细则、案例预警、压疮护理新进展和技能操作等,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做到人人过关,从而提高全科护士理论水平、压疮评估能力和防范意识。b.制定压疮护理流程,及时处理高危因素。患者入院后,运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及时进行动态评估,筛选出压疮高危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表,班班交接,责任到人。在患者床头挂警示标识,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加强对高危患者的巡视,做好全身皮肤的观察和护理,保持床单以及患者皮肤清洁干燥,每2小时协助家属进行翻身按摩,对年龄大、行动不便、自主翻身困难的患者使用气垫床。c.做好压疮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医护依从。入院后护士将科室自制的《预防压疮》宣传手册发放给患者,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健康指导,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皮肤护理及功能锻炼等,详细地讲解有关预防压疮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压疮预防知识知晓率。d.定期召开圈员会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周召开一次圈员会议,对圈员各自汇报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展开讨论,总结工作经验,提出改进措施。e.定期开展质控督查,做到持续质量改进。每季度由护理部人员参加的质控小组进行督查,及时反馈督查结果。圈长及圈员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并将改进措施与结果上报至护理部。

1.3观察指标

1.3.1压疮发生率及程度 比较活动开展前后压疮发生率和分度,压疮临床分度标准[3],具体如下。Ⅰ度(淤血红润期):表皮无损伤,只是皮肤发红,受损的皮肤为暗红色,伴有红肿热痛,但解除压迫30 min以上发红尚无改善者,此期为急性炎症反应期。Ⅱ度(炎性浸润期):受损皮肤为紫红色,红肿扩大,皮下有硬结;皮肤变薄,有炎性渗出,表面有大小不一的水疱,极易破溃,伴有疼痛,无坏死组织。Ⅲ度(浅度溃疡期):表皮水疱破溃,可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则有脓液覆盖,继而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浅表溃疡,患者痛感加重。Ⅳ度(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感染向深部发展,可深达骨骼;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

1.3.2护士预防压疮护理能力 根据培训内容进行压疮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85分为合格。

1.3.3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以不计名方式调查患者对护理环境、护理技术和护理态度等多个方面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le 2007和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6,P=0.034)(表1)。

2.2两组护士防范压疮护理能力的比较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全体护士压疮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较对照组高,防范压疮护理能力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护理报务满意率分别为95.71%和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5,P=0.042)(表3)。

3 讨论

压疮是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同时也给临床护理增加工作量。有调查资料表明压疮发生将增加护士50%的工作量,同时也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据报道,国内综合性医院住院成人患者的压疮现患率为1.579%,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0.628%[5]。目前压疮是骨科截瘫患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虽然压疮不能绝对避免,但要尽量采取措施预防,预防压疮已成为骨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压疮理论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缺乏、护理记录欠缺、支撑面的选择或使用不当、缺少系统的个性化的干预方案等原因,使压疮的预防干预措施很难执行到位并体现成效。临床护理工作者不断尝试将分级管理、预警管理、持续质量改进、高危压疮筛查等不同的护理方法应用于压疮的管理,压疮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6]。

品管圈活动全称为品质管理圈,又称质量管理小组,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运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全员参加,对工作现场不断地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7]。近几年,国内各大医院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各领域,医院管理、临床护理等工作有了较大突破[8-12]。本研究通过成立品管圈、主题选定、现状分析,确定改善重点,制定详细计划和对策并逐一实施,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由开展前的17.14%下降至5.71%,护士防范压疮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也较开展前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由85.71%上升到95.71%,c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16]。

综上所述,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显著降低骨折患者压疮发生率和压疮程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学会了借助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柏拉图等质量管理工具收集整理资料,分析压疮发生的原因,确定改善重点,集思广益地制定相应对策并认真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了每位圈员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和自主性,增强自我管理的责任意识、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压疮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24-727.

[2]孙玉梅,张雪.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7.

[3]于瑛.压疮护理国际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9):18-20.

[4]方斐,冯新玮,黄静.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压疮的认知及防范意识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4):887 -889 .

[5]苏纯音,郭秀君,陈月娟,等.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6-30.

[6]戴璐,许勤.骨科压疮预防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8):172-174.

[7]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8]向邱,徐素琴,张子云.品管圈活动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2):104-105.

[9]杨喜兰.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3,43(5):31-33.

[10]汤玉琴.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10(21):97-99.

[11]张艳莉.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手术室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5):2274-2276.

[12]宁卓慧,杨光辉,毕红梅,等.品管圈活动在重症监护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8):835-837.

[13]宋红燕.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23-224.

[14]许庆春.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骨科患者压疮发生率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9):105-106.

第8篇

1护理要点

1.1拟定护理计划骨科医生、骨科护士、康复科医生共同完成对患者的康复评定,制定继续康复计划,交由社区护士执行。在护士的权责范围内,护士可以独立收集资料,思考、判断后做出社区康复护理计划,为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主要是一些对生命危险性很小,每日需重复的康复治疗工作。必要时请骨科医生、康复医生会诊,康复医生负责指导和协助社区护士的工作。

1.2功能状态的观察与评定社区护士接诊后,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包括性质、程度、范围、影响)进行全面观察和评估,如运动功能(包括肌力、耐力、关节活动范围、平衡、协调与控制力)、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况、疼痛等。发现机体失去的、残存的以及潜在的功能问题,以便更好的实施康复计划。

1.3心理护理患者因康复时间长或经济原因转入社区,由于病人的病因、病情、以及伤残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反映。但大多数病人都随着病情的发展与转归而发生相应的心理变化,有的一直持否定态度,伤残程度超过病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病人表现出抑郁状态,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人意识到创伤或疾病将造成身体的伤残时,就会出现情绪悲伤、抑郁、失望、自卑、痛苦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有的则比较依赖,病人一切事情都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和替代,不肯进行艰苦的康复锻炼,缺乏独立生活的信心[2]。因此,心理康复护理在骨科病人的全面康复中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转入社区继续治疗的患者。

1.4对于骨科患者来说,通过正确的护理能有效防止废用和误用综合征,为进一步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打下基础,以利于肢体及躯干综合运动的恢复和改善。

1.5并发症的预防这对长期卧床者尤为重要,除正确的护理外,还包括呼吸训练、排痰训练、大小便控制训练、被动运动、床上操及维持性按摩等,以预防感染、压疮、挛缩、畸形和肌肉萎缩等。

1.6日常生活能力的护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进食、个人卫生、穿衣、洗澡、大小便活动及转移等,是维系个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单元。骨科患者往往不能自理,通过评估确定其自理等级,通过促进、代偿训练,由替代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帮助、指导或训练患者逐步独立完成自理。

1.7康复辅助用具使用指导对于已经致残的患者,通过恰当地使用各种辅助和替代用品可以补偿部分失去的功能,改善其活动能力。社区护士应熟悉各种常用的假肢、矫形器、助行器等的用法和性能特点,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和维护。

2讨论

第9篇

摘要目的:研究文职护理骨干对任职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为完善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方便抽样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任职培训效果自我评价调查表,对参加3期全军文职护理骨干培训班共228名文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8项整体评价均在85.50%以上,其中认为培训班有必要和对培训师资队伍满意2项评价均为100%。任职培训内容31个项目中,提高程度位于前5位的是医疗护理法律知识(78.95%)、伤病员现场一线的病情观察与分类(78.07%)、护士职业生涯规划(77.63%)、护士职业礼仪规范(77.19%)、战创伤救治与护理(76.75%),位于后5位的是护理论文写作(53.07%)、军事训练伤的防护(52.63%)、文献检索能力(52.20%)、军队常见精神障碍的防护(51.32%)、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50.88%)。结论:文职护理骨干对任职培训效果整体评价较好,在人文素养与临床管理、军事护理技能方面部分知识提升较大,培训效果提升较小的均为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提示在任职培训中需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文职护士;骨干;培训效果;自我评价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9.002

Survey on self-assessment of training effect for the of backbone army civilian nurses

SHI Rui-jie,LIU Xi-wen,HUA Yan,et al

(School of Nursing,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Xi′an710032)

AbstractObjective:To survey on self-assessment of training effect for civilian backbone nurses and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improving the training system and mode.

Methods:A total of 228 nurses from the army civilian backbone nurses training with three item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self-designed "Self-assessment of Training Effect Questionnaire" by using th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Results:The 8 overall evaluation were more than 85.50%,which was necessary and satisfied of the training teachers were 100%.In the 31 training items,the top five items with improvement were legal knowledge of medical care(78.95%),the observ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wound in battlefield(78.07%),professional career programming(77.63%),professional etiquette norms(77.19%),the first techniques of battle wound and trauma(76.75%).The last five items were the paper writing(53.07%),the protection of military training injury(52.63%),literature consulting(52.20%),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of military common mental disorders(51.32%)and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of health education(50.88%).

Conclusion:The overall evaluation on training effect of civilian nursing backbone is good, training makes contribu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e quality and administration,military nursing ability,the improvement of training effect are smaller on strong practical content,suggesting that further improvement is imperative in practice teaching mode,curriculum and methods.

Key wordsCivilian nurses;Backbone;Training effect;Self-assessment

军队医院实行文职人员制度,有利于聚集社会优秀人才为军队建设服务,有利于解决军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文职护士作为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因其具有学历高、知识面宽、思维活跃等特点[1],加之年龄结构

作者单位:710032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教研室

史瑞洁:女,硕士,讲师

通讯作者:尼春萍,女,博士,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合理及地位特殊性,被护理管理者作为护理骨干来培养与任用[2]。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领导的指导支持下,我校于2009年首次承担了全军文职护理骨干任职培训任务,培训目标是全面提升军队医院文职护理骨干在军事护理、临床护理技能、人文素养、临床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教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军队医院护理管理队伍的后备人才。现已举办7期,为了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和质量,完善培训体系和模式,由参加培训的文职护理骨干对培训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全军文职护理骨干培训班第5~7期共228名学员为调查对象。每期培训时间均为2个月,春、秋季学期各1期。所有参与调查的文职护理骨干均无精神疾病史,自愿参加本次调查。

1.2方法

1.2.1培训内容及方式军队文职护理骨干培训班课程内容包括军事护理技能、临床护理技能、人文素养与临床管理,科研与教学4个模块。整体授课按讲座形式进行,具体培训方式为课堂讲授+实践教学+学术拓展三位一体的方式实施,力争培训效益最大化[3]。

1.2.1.1军事护理技能约占总课程的55%,包括军事基本素质和军事护理核心技能。军事基本素质约占总课程的5%,主要包括军队相关条令条例规定、军人核心价值观、军事基本队列训练等内容;军事护理核心技能占总课程50%,主要包括军队卫生防疫、军队卫生勤务、卫生装备进展、战创伤救护等。旨在提升文职护士的军事基本素养和卫勤保障能力。

1.2.1.2临床护理技能约占总课程的20%,主要包括现代临床护理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评判性思维,高级护理实践,医院感染与安全防护等。旨在帮助文职护士了解最新发展前沿,切实提升其临床护理的综合技能。

1.2.1.3人文素养与临床管理约占总课程的15%,主要包括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护理文化与团队精神塑造、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等。目的是促进文职护士掌握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强化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意识,并将人性化的管理思路渗透到自己的工作中。

1.2.1.4护理科研与教学约占总课程的10%,主要包括护理科研的选题、设计,数据整理分析,论文撰写,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等。旨在提升文职护士的临床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1.2.2调查工具根据培训模块和内容设置,自行设计任职培训效果自我评价调查表。由3名护理学专家和2名军事医学专家进行评价、修订,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问卷由3部分组成:(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2)培训整体评价,包含认为培训班有必要,认为培训对今后职业生涯很重要,认为培训对自己有帮助,认为培训班管理方式科学合理,认为总体课程设置科学合理,认为培训考核和评价方式合理,对培训师资队伍满意,对培训教学方法满意8个项目,采取五级评分法。(3)培训内容评价,由军事护理技能、临床护理技能、人文素养与临床管理、护理科研与教学4个方面31个项目组成,评价等级为没有提高、有提高-提高的程度(高、一般、低)。

1.2.3调查方法培训结束后进行集中调查,调查前告知调查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和填写方法,使用统一指导语,由专职人员发放问卷,被调查者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当场收回问卷。本调查发放问卷236份,收回有效问卷228份,有效回收率为96.61%。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分析处理。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本次有效调查文职护士228名,其中男4名,女224名。年龄22~39岁,平均(29.75±4.09)岁。学历:中专38名(16.67%),大专113名(49.56%),本科77名(33.77%)。职称:护士57名(25.00%),护师130名(57.02%),主管护师41名(17.98%)。职务:护士长85名(37.28%),护理部助理员24名(10.53%)。

2.2培训效果自我评价

2.2.1培训整体评价经过2个月的培训,100%(228名)文职护士认为这次全军文职护理骨干培训班有必要,96.49%(220名)文职护士认为培训对今后职业生涯很重要,97.37%(222名)文职护士认为培训对自己有帮助,100%(228名)文职护士对培训师资队伍满意,87.72%(200名)文职护士认为培训班管理方式科学合理,85.53%(195名)文职护士认为总体课程设置科学合理,86.40%(197名)文职护士对培训教学方法满意,90.79%(207名)文职护士认为培训考核和评价方式合理。

2.2.2培训内容评价在31个任职培训项目中,提高程度位于前5位的是医疗护理法律知识(78.95%)、伤病员现场一线的病情观察与分类(78.07%)、护士职业生涯规划(77.63%)、护士职业礼仪规范(77.19%)、战创伤救治与护理(76.75%),位于后5位的是护理论文写作(53.07%)、军事训练伤的防护(52.63%)、文献检索能力(52.20%)、军队常见精神障碍的防护(51.32%)、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50.88%)。结果见表1。

3讨论

3.1培训整体效果好,达到总部预期目标8项整体评价均为85.50%以上,其中认为培训班有必要和对培训师资队伍满意2项评价均为100%。在总部下达培训任务后,我院围绕培训目标,深入研究培训任务,制定培训计划,细化课程安排,各项准备工作扎实细致。在培训师资方面,各教研室遴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员进行授课,并在课前多次组织教员备课试讲,努力创新授课方式,以提升学员兴趣,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要求,以培训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我院还邀请了某军队综合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临床护士长及相关专业的专家为学员授课。此次培训班积极尝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课堂学习与临床见习、专业学习与人文熏陶、学校学习与参观见学等方式相结合,活跃了培训氛围,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结业考核和评价以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论文答辩三者结合的形式进行,考察了学员综合能力水平。根据总部要求和军队医院工作实际,对培训班实行了严格军事化管理。在教学保障方面,各职能办公室根据任务分工精心准备,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确保了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3.2培训内容设置合理,满足岗位任职需求任职培训项目中,提高程度位于前5位的是医疗护理法律知识、伤病员现场一线的病情观察与分类、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护士职业礼仪规范、战创伤救治与护理。位于首位的是“医疗护理法律知识”,近年来,医患、护患纠纷频发,相关新闻报道频见报端,医疗纠纷正成为消费者投诉的十大热点之一。对文职护理骨干来说,必须学习医疗护理法律知识,加强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到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的法律问题,同时,在护理活动中必须注意患者的平等待遇权,平等地对待每位患者,满足患者对平等待遇权的心理需求,以减少护理纠纷[4],维护自身和患者的权益和安全。“医疗护理法律知识”“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护士职业礼仪规范”属于“人文素养与临床管理”,一方面说明培训前护士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相关知识学习兴趣浓厚,另一方面体现了任职培训在课程设置上比较符合培训对象的内在需求。我院在前期各军队医院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为军队医院输送后备军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特点及护理专业发展特点,强化培训内容“精、新、军”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重点突出了军事素质、战伤救护、护理管理、人文素养及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培训,并在实践中根据文职骨干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完善培训内容,从调查结果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伤病员现场一线的病情观察与分类”“战创伤救治与护理”属于“军事护理技能”。新军事的变革使军队卫勤保障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展,未来一定时期内,以非战争军事任务行动应对突发事件将成为我军的重要任务之一[2]。文职护理骨干作为军队医院中坚力量,军事护理技能不可或缺,尼春萍等[5]对1912名文职护士的继续教育需求进行调查显示,93.7%以上文职护士有提高军人素养和提高军事医学及护理学知识技能的需求。沃西文等[6]研究也表明,战创伤救护已成为文职护士关注的热点并提升到首位。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文职护理骨干强化了卫勤理论知识,提升了战创伤救护技能,提高了自身军事素养,达到了我们设定的培养目标—“着眼于军事护理的特点,力争达到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3.3实践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提高程度位于后5位的是护理论文写作、军事训练伤的防护、文献检索能力、军队常见精神障碍的防护、健康教育知识和能力。这5项均为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理论讲授的目的在于提升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任职培训的第一要求。学员的需求就是我们培训的目标,提示我们:相关内容的培训,在教学内容上应继续不断创新,紧跟医院发展需求和文职骨干的岗位任职需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应更加多元化,如贯穿小组合作式学习法、专题探讨、PBL教学法、场景模拟、实战演练等,进一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应用技能训练,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相互渗透,保持序贯性,构建立体感,真正提升文职骨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我们的培训目标。既能让培训学员学有所获,又能达到着力提高学员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强化军事素养,提高军队卫勤保障技能和水平,确保军队医院姓军为兵的属性不变,使其适应现代军事环境及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作战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同时,在培训中要为文职护理骨干渗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其做好职业规划、长远规划,保持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处于最佳状态,增强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稳定性,确保培训目标和军队护理工作发展一致。

参考文献

[1]王灵,王艳.非现役文职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2):1186-1188.

[2]蒋萍萍,柴晓红,熊新娟,等.非现役文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实践[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1):60-62.

[3]徐莎莎,田晓丽,柳琴,等.军队文职人员护理骨干任职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0B):75-76.

[4]马丽丽.护士工作中法律风险讨论与规避[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3(4):311-313.

[5]尼春萍,吕美娜,徐莎莎,等.军队医院文职护士继续教育学习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6A):10-12,41.

[6]沃西文,徐雪.非现役文职护士培训需求及效果调查[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7):782-785.

第10篇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对降低白血病患儿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5年1~12月在小儿血液科成立QCC小组,确立以“降低白血病患儿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引起白血病患儿化疗不良事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并开展活动,比较实施前后化疗效果及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结果:实施后患儿化疗药物渗漏、血流感染、化疗静脉炎、护理记录差错、家属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且化疗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团队协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团队和谐度、QCC手法等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QCC活动能有效降低白血病患儿化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白血病;满意度

化疗是目前治疗小儿白血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小儿年龄小、血管细,导致化疗药物渗漏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增加化疗风险,影响患儿化疗效果[1]。品管圈活动(QCC)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员工以圈为单位组成小团体,通过确立某一活动主题,然后集合众人意见及想法,按照一定活动程序,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以达到改善工作质量及降低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2]。2015年1~12月,我们对120例白血病患儿实施QCC,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小儿血液科护士15名,均为女性,职称:主管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5名,护士6名;工作年限:<3年6名,3~5年4名,6~10年3名,>10年2名;学历:大专7名,本科8名。所有护理人员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研究,并承诺配合本研究。1.2方法1.2.1成立QCC按自愿原则从15名护士中选出1名专业能力及领导能力强者担任圈长,护士长任辅导员,圈长负责对活动进度及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及管理,并让鼓励圈员积极参与活动统筹及计划,由圈内组长负责对品管圈活动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及指导。每周召开1次圈会,明确圈员在QCC中的职责及分工,共同完成圈内任务。1.2.2确定QCC圈名及主题采用投票法确定圈名为“爱飞翔”。确定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圈员自由发言,让圈员从不同方位、角度、层次提出本科室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提出问题的迫切性、重要性按照5W选题法提出多个可行性主题,并最终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降低白血病患儿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1.2.3拟定计划拟定本次活动时间为20周,第1~6周为选定主题、拟定计划、调查现状、目标定位及拟定对策;第7~14周为计划检讨与实施;第15~17周为效果标准化与确认;18~20周为检讨与持续性改进。1.2.4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确定目标后对化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现状进行调查并采集数据。经圈内成员讨论,白血病患儿药物渗漏发生主要与护士对化疗药物刺激性强度及给药途径了解不够有关;血流感染主要由于白血病患儿抵抗能力较差,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导致患儿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感染风险有关;化疗静脉炎发生与小儿年龄小、血管细以及护理人员穿刺部位选择困难,导致一次性穿刺准确率下降,反复穿刺从而增加患儿静脉炎发生。1.2.5制定实施对策①护士培训:邀请化疗护理专家、静脉留置导管护理专家进行专业性培训,使护士学习化疗药物相关知识及静脉留置导管护理方案;指派科室骨干护士参与市级或以上级别的肿瘤患儿化疗专科及留置导管护理;对特殊病房患儿建立准入管理制度,科室重点培养4名高年资护师作为白血病患儿护理骨干,同时要求骨干能正确及时处理白血病患儿化疗过程遇到的问题,经考核合格后方能进行化疗护理及留置导管维护,其他护士不能为患儿换药或更换导管。②制定化疗巡视制度:严格执行化疗用药核对制度;化疗用药前检查患儿血管是否顺畅,有无发生肿胀;对于短时间内输注化疗药物者护理人员需对其守护并进行健康指导;对于长时间输注化疗药物者,护理人员需每隔15~30min巡视1次,同时做好化疗巡视记录。对于化疗过程中出现静脉疼痛、红肿者立刻停止输注,并进行对症处理;当出现化疗药物渗漏时,根据药物特性进行相应处理并立刻上报。③静脉护理追踪管理法:由品管圈组长及组员对化疗患儿进行追踪及反馈,待患儿化疗出院后进行健康宣教及电话回访,并做好护理跟踪记录。将静脉安全管理纳入专科检查中,每周检查1次。1.3观察指标在实施QCC前后6个月各抽取120例白血病患儿参与调查,记录实施前后患儿化疗药物渗漏、血流感染、化疗静脉炎、护理记录差错、家属投诉率、导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满意率。实施前后课题组成员向科室护士发放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包括团队协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团队和谐度、品管圈手法等,每个维度总分1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技能越好。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化疗效果比较2.2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比较见表2。

3讨论

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由于骨髓抑制会导致白细胞及免疫细胞减少,使患儿免疫功能下降[3]。外周静脉穿刺作为侵入性操作,容易增加患儿血液感染风险,导致留置导管失败[4]。另外护理人员由于对化疗药物给药途径及留置导管管理缺乏全面认识,容易导致化疗药物外渗,增加化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5]。QCC活动是提高护理效益及降低经济成本的有效途径,能深化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6]。通过开展QCC活动,使圈中每位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化疗药物护理知识,包括对患儿病情进行详细评估、计划、实施、追踪及再评估,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白血病患儿化疗药物渗漏、血流感染、化疗静脉炎、护理记录差错、家属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且患儿化疗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满意率低于实施前(P<0.05),表明QCC活动能有效降低白血病化疗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化疗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从而提高化疗效果及家属满意度。考虑可能原因为QCC传导质量管理理念,确保工作绩效,强化护理人员解决问题意识及能力[7]。通过应用QCC管理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改变了护理人员固化思维,促进护理人员养成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通过开展QCC活动,制定护理计划工作表,包括护理技能培训及考核、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及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及考核,护理人员从被动的护理过程转化为积极主动干预者,通过不断学习及改变指南,提高医护人员科学化疗理论知识水平,提高护理技能服务,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医护人员团队协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团队和谐度、QCC手法等能力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表明QCC活动不仅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有研究表明,实施QCC活动能降低血液病化疗患儿骨髓抑制期感染发生率,从而提高化疗安全性。这可能由于QCC活动使护理人员工作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激发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积极性,提高护士工作热情,使护士在工作中获得较大的成就感及满足感,增强护士集体凝聚力及团队协调能力,从而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杨峰 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第11篇

1.1对象

组织开展对本科室16名护士进行质量管理的相关培训与考核,并要求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其中管理小组领导共5人,全体护士平均年龄30.42±7.78岁,5年工龄以下占38.5%,10~15年工龄占46.2%,15年以上工龄占15.3%;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8人,护士2人。

1.2实施方法

(1)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质控的领导作为直接监督领导,成立骨科质量控制小组。科室护士长担任质量控制小组组长,同时分设4个专业组:护理文书组、护理安全组、消毒隔离组和护理操作技术组。各小组组长分别由1名主管护师领导,要求其应具备操作技术熟练、理论知识丰富、责任心强等品质。小组组长职责为对小组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与总结,制定小组质量管理计划及制度,监督计划的实施与评价,同时对组员的表现进行考评与总结。

(2)质量管理计划的培训。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工作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推动护理工作向人性化及高质量方向发展,因此对护士的技术水平、专业理论、人文知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在理论扎实,业务精湛的基础之上,注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文关怀已成为医疗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科室从基础抓起,不断深入,努力培养护士成为一名综合型人才,培训内容涉及《护理基础技术操作规程》、《科室制度与规范》、《骨科护理常规》和骨科专科护理的新技术新方法的一些讲座;同时为了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及法律观念,提高其在职业过程中的风险意识,组织学习《护士条例》、《职业道德规范》、《患者安全目标手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并鼓励科室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及学习深造,以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

(3)科室质量问题的评估。骨科作为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日常护理工作存在与其他科室相同之处,如基础护理、护理技术操作等内容,也有其特殊之处,如骨科患者在肢体进行手术后多存在身体某部位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此应重点加强对护理操作技术小组的监督与管理,使其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及康复训练,以及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同时也要重视科室安全管理,遵守科室操作规范,在操作前、中、后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能准确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和安全隐患(烫伤、压疮、跌倒和坠床等)进行评估,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宣教,使其正确掌握相关知识;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对护士不良书写习惯进行及时纠正。

(4)质量管理计划的考核。首先由护士长对各小组组长的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包括对小组工作计划、规范等文字内容的检查,以及对计划实施情况的考核;在科室护士长领导下,对每个分小组的成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及抽查,其中护理文书书写每周检查5份护理病历,消毒隔离和护理安全每周检查一次,护理操作技术小组每周检查10例患者;考核的形式根据不同内容可以分为现场考核、经验交流、科室授课、护理查房等形式;根据护理质量达标标准,对各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正与改正方法的指导,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在质量控制改进本上,并设有负责人、实施者、问题、原因、改进及评价等内容,每月召开一次科室质量分析会,对发生的问题及潜在隐患进行报告总结,以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5)质量控制效果的评价及检验。采用由我院护理部统一制定的科室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方案和标准,对我科实施干预前后的护理指标,如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技术操作合格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进行分析比对。同时通过自编问卷,采用闭合式问题形式对干预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同时设有开放性建议一栏,以便征求意见和建议,对护理质量进行及时改进。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录入Excel2007,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总结我科室在1年内实施的护理质量计划前后各指标的统计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操作质量、消毒隔离合格率和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都有所增加,同时患者满意度较前也显著提高。

三、结论

第12篇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以我院骨科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轮科实习的护生60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年龄17-21岁,平均(19.22±1.13)岁,其中,中专10人,大专30人,本科20人。按入科时间分为实验组33人和对照组27人,两组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二)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带教管理模式,选择高年资护师作为带教老师,每位带教老师带领1-2名护生了解科室管理规章、日常工作安排、护理理论及技能操作并完成骨科护理临床教学内容,带教老师负责安排护生所有工作内容及学习内容,教学秘书进行监督指导。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如下:(1)计划阶段(P):由护长、教学秘书、高年资护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及临床经验制定骨科护理临床带教计划,目标为护生掌握骨科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独立完成典型病例护理、了解紧急情况处置、培养骨科护理临床思维能力、锻炼护患沟通技巧;(2)执行阶段(D):对入选的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并制定教学行为规范对带教老师和护生进行管理,采用综合教学模式,包括目标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情景模拟等,通过PPT、模型示范、视频等形式辅助教学,教学内容均按既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秘书进行监督,每周教学日不定期抽查护生教学进度;(3)检查(C):检查包括教学日的不定期抽查、每2周定期考核,对带教老师及护生教和学行为进行检查,不定期抽查根据教学计划进度随机向护生提问评估教学进度,但不评价教学质量;定期考核则以教学质量为考核指标,进行阶段小测试;(4)处理(A):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优秀表现进行及时反馈、讨论、总结,制定改善措施或表扬,并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三)观察指标。两组根据日常表现进行综合能力评价,包括教学查房、基础护理、专科操作、健康教育、学习纪律,各20分;出科前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核、技术操作,各100分。(四)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护生综合能力评价比较。实验组日常教学查房、专科操作、健康教育、学习纪律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讨论

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且与实际临床操作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够很好的调动新护士或是从外科室外院调入护士的积极性,不符合现代的教学要求[2]。而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之处。情景模拟是指设定一个逼真的手术室情境,新护士能够感觉亲如现场,并严格按照手术室的要求完成任务[3]。这样,护士能够尽快熟悉手术室环境,掌握各项技能。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动态课堂,让新护士能够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不断的训练中,提高自我技能,强化无菌观念,夯实护理基础。经培训,两组护士的手术室护理技能均有一定的提升,但是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验组,在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以及培训效果评价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经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新护士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康志敏 吕小伟 陈玉芳 秋姗 单位:绍兴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涂娟,熊琼,陈咏华,等.情景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学生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