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时间:2022-02-12 05:4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恋爱疏远度;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Lov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own learning and growth. In order to help them to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love, the distance of intimating was introduced to display the degree of affection between two lovers by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500 College Students Love Survey data from 10 universities . Based on the influencing analysis of single factor on the distance of intimating, a cumulativ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love in college students was built under the composite factor, and two important factors of influencing college students love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odel.

Key words:influencing factor;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distance of intimating ;cumulativ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1引言

大学生谈恋爱现已是大学的普遍现象,而不再是以往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了。随着高校大学生恋爱所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大学生恋爱引起了社会,特别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普遍关注,能否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这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能否健康的成长,而且也关系着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否顺利开展。所以了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实际,引导大学生认真对待恋爱,对促进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恋爱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全国4所985、211高校及6所普通高校总计500份《高校学生恋爱调查报告》的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着传统道德观念逐渐淡化、恋爱物质元素日趋上升、无所谓的爱情观越来越普遍等主要问题[1-5]。另外,由于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地域性、家庭背景、异地恋爱的距离和信任度等诸多因素,也都给高校学生恋爱带来诸多考验。下面将通过对所获数据作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讨论单个因素对恋爱疏远度影响的同时,建立了综合情况下高校学生恋爱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

2数据和方法

2.1数据来源

文中数据来源于对全国10所高校所做的500份《高校学生恋爱调查报告》。调查对象涉及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医学类、艺术类等院校。采用网络问卷形式进行,在对问卷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2数据处理

了解高校学生恋爱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恋爱观,对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所调查数据进行深入的统计分析,文中选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6,7]和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8]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为了确定重要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首先通过相关性分析进行变量的初步筛选,其次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最后通过回归方程进行定量处理。

2.3统计方法

1)Pearson相关性分析

由于调查问卷的结果为属性数据,不能直接用于数学计算,需先将其量化为数字[9],再对其进行样本相关系数估计。设X=(x1,x2,…,xn),Y=(y1,y2,…,yn)分别来自X和Y的两个样本,则相关系数为

r=∑ni=1(xi-)(yi-)∑ni=1(xi-)2∑ni=1(yi-)2(1)

这里r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因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程度越高:r

2)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和预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建立广义线性模型。由于文中因变量是定型变量,所以在此使用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是广义线性模型的一种,设因变量Y是一个二元响应变量,取0、1两个值,记π=P(Y=1),则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为:

log π1-π=Z′(X)β

当Y取一组有序的值k时,记Y取各值的概率为πi=P(Y=i),i=1,2,…,k,则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log P(Y≥j+1)P(Y≤j)=log P(Y≥j+1)1-P(Y≥j+1)

=Z′(X)β…,(j=1,2,…,k-1) (2)

不难看出上述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事实上包含了k-1个模型。

3模型建立及分析

这里引入恋爱疏远度[10]P来表示恋爱双方之间的感情程度。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恋爱疏远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

3.1高校学生恋爱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关系数r的值可以为影响因素的初步筛选提供依据,r的绝对值越大,则表明恋爱疏远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这时该影响因素可以作为备选的重要因素。这里利用式(1)计算恋爱疏远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表1中列出了相关系数大于0.4的影响因素。

除了表1中列出的这些影响因素外,恋爱对象的外貌和能力、经济状况和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到恋爱疏远度。

由于恋爱疏远度为定型变量,因此本文针对恋爱疏远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表1中相关系数大于0.4的影响因素作为初始自变量,并运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自变量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6年12月

第35卷第4期孙小军等:高校学生恋爱影响因素的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模型中含有某变量表明该变量对模型具有影响。如果某一变量在进入模型后又被剔除,则说明其它变量和该变量的相关程度很大,即该变量可以用其它变量来表示。从表1可以看出,影响因变量(恋爱疏远度)的12个初始自变量可分为个人因素、恋爱双方之间的因素和社会因素。

3.2单影响因素对恋爱疏远度的影响分析

这里选取社会因素为例,根据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利用Logistic模型式(2)对社会因素(父母、同伴、媒体)计算,可以确定恋爱疏远度与这三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可以得到此函数的拟合效果和正判概率。

从表2可以看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社会因素中的同伴是显著的。同时,可以得到恋爱疏远度与社会因素之间的Logistic回归方程:

f1=C42.704+21.501×N6,这里N6表示同伴

因此可建立如下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P1=f1/(1+f1)(3)

其中,f1是在计算P1时引入的函数,P1代表社会因素对恋爱疏远度的影响。

从表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恋爱疏远度中“距离近”一类的正判断概率为56.6%,“距离远”一类的正判断概率为100%,总的正判概率为72.6%,这也表明模型(3)的拟合效果较好。

同理分别建立恋爱疏远度与个人因素和恋爱双方之间因素的Logistic回归方程:

f2=C63.609+20.564×N4+21.842×N3

f3=C63.609+20.747×N2+21.608×N1

式中N1表示相互之间的信任、N2表示包容理解、N3表示性格品德修养、N4表示志同道合。因此可建立相应的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P2=f2/1+f2P3=f3/1+f3(4)

其中,fi是在计算Pi时引入的函数(i=2,3),P2代表个人因素对恋爱疏远度的影响,P3表示恋爱双方之间因素对恋爱疏远度的影响。

由于恋爱疏远度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在对12个自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时发现:父母与同伴的相关系数高达0.991,共同理想与尊重双方人格的相关系数为0.928,共同理想与独立承担责任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0,外貌与魅力和成绩与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8,因而在建模过程中上述每组的两个因素之一被剔除。

3.3多影响因素对恋爱疏远度的综合影响

根据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利用上述同样的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各因素,分析在恋爱过程中的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累积Logistic回归方程:

f=C63.609+21.608×N1+20.797×N2

因此这里建立的高校学生恋爱因素分析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为:

P=f/1+f(5)

其中,f是在计算P时引入的函数,P为多影响因素与恋爱疏远度的综合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

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相互之间的信任、包容理解是影响高校学生恋爱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4结论

从高校学生恋爱的态度出发,研究高校学生恋爱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高校学生恋爱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影响恋爱的因素涉及:父母、同伴、媒体(新闻、网络、书籍等)、恋爱双方之间的包容理解、相互之间的信任、尊重双方的人格平等、共同理想的追求、自觉承担责任、恋爱对象的性格品德修养、志同道合、成绩和能力、外貌和魅力、经济状况和家庭背景。通过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建立了综合因素下高校学生恋爱回归模型,并由该模型得出高校学生恋爱的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米兰.高职院校学生恋爱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4.

[2]颜玫琳.高校大学生恋爱现象和恋爱观教育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6.

[3]卜望飞.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6.

[4]汪冬华.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9.

[5]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

[6]汪冬华. 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何晓群. 多元统计分析(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李俊秀.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2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

第2篇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

国家教育部门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早在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高校“两课”课程建设新方案》就指出:“要加强‘两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读书、讲课、研讨和组织学生参观调查等方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2006年秋季始全国高校普遍实施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方案后,教育部又要求“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实施新课程方案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进一步指明了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取向。

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具有更为鲜明、突出的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基础”课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化,较多地强调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空洞的说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实践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情境感受和活动体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逐步实现“知行合一”。这样的教学既符合“基础”课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我曾就“基础”课教学问题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增加本门课程的实践内容是多数学生的强烈愿望。不少学生认为,部分教材内容以前学习过,再学一遍没有多少新鲜感,而且以教师讲授为主略显枯燥,课堂缺乏互动,学生实践的机会太少,导致对课程的热情度不高。可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本课程教学中坚持实践性原则,体现实践性特征,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进“基础”课教学,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

二、两种相关联的实践教学方式

“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诸多方面加以推进。在高校该门课程实践教学尚未规范化、制度化之前,作为本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有责任行动起来,突破现存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尝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不断推动“基础”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从以往的教学实际看,课堂中的案例分析、问题讨论、辩论、视频观赏等课内实践教学方式是较为常用的有效方法,但“基础”课实践教学比较复杂,必须选择更为灵活多样的模式,以增强其生动性和针对性,实践教学在层次上也必须从课堂延伸到校园,延伸到社会,在各层次实践中搭建知行统一的桥梁。

基于教育部的要求和学生的建议,同时考虑本门课程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现有条件,针对教学目的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的方式作出了尽可能多样化的安排,争取使学生通过更多的方式参与实践。这里主要介绍两种相互关联的做法。

(一)调查研究型实践

所谓调查研究型实践,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调查研究课题为动力,搜集资料、拟定调查方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深入生活,进行研究、分析讨论、总结规律、提炼观点、撰写调研报告的一种实践过程。教师的基本任务是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设计多个社会调查的课题,如“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大学生爱国意识与行为方式调查”、“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我国公民社会公德现状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大学生择业观与创业观调查”、“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状况调查”等,组织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在校园内外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并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这种调查研究型实践活动,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模式,激发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在调查研究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以“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为例,在调查研究型实践中,教师需要事先获取相关指导信息,为调查研究指明方向。对于调查研究的相关事项,教师必须给予清晰的说明。这些事项涉及:(1)关于知识准备。调查研究在熟悉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有关理想信念的相关知识,但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到图书馆、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实例充实和拓展课本内容。(2)调查地点和对象。调查地点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调查对象和范围可以是某个年级或某几个专业的大学生,也可以是随机抽查的大学生。(3)关于调查采用的形式,可以是问卷的形式,也可以是问卷和访谈或观察等方法结合的形式。对于问卷,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典型问题,发放数量不低于150份。(4)安全和协作问题。要求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要讲文明、讲礼貌,并注意安全,组长认真负责,组员积极配合,发扬团队精神,共同完成调查任务。(5)调研过程。要求学生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调查,把握第一手材料。调查后,对掌握的材料分门别类加以总结,并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最终形成调查研究成果。

对于调查研究的成果要求学生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教师同时还要对调查研究报告写作的格式与要求作出说明和指导。比如,格式方面的规范:(1)根据给定的调研主题确定报告标题;(2)报告前言部分要对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涉及的内容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作必要的交代,总领全文,如果是做不同年级、不用学校或不同校区的比较研究,在此部分就应加以说明;(3)报告主体部分要具体叙述调查情况,列举调查数据和典型事例,并作恰当的分析,得出各种基本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在材料的安排上,要把调查得来的大量材料归纳整理出若干条目,采用小标题式写法,注意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可按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问题并列地安排材料;(4)结尾部分作归纳性说明或总结全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此外,对调查报告字数要求还应作出大致规定,但不必限制过死,以分析阐释完整为准。

对于调查实践的成效和研究结果的形成,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

(二)参与体验型实践

所谓参与体验型实践,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前述调查研究成果相结合,制作课件,并根据需要,以讨论、角色扮演、小品等形式,创设身临其境的辅助情境,在课堂上展示,由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使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和感受,增强认知,激感,并将所学所知付诸行动的一种实践方式。这种做法使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1]

为满足学生渴望自己站上讲台,真正成为课堂主角的要求,我尝试了让学生将前述调查研究成果转换成媒体文字和图像的做法。即由各调研小组组员合理分工,协作完成与调查成果相对应的PPT课件和其他辅助形式的编排与制作,并在课堂上展示。各组根据需要选派代表承担主讲任务,其他非主讲同学可通过情景表演、对话、小品等形式予以适当配合。在课堂展示中可以穿插提问、讨论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我曾经布置了“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的调研任务,负责该调研任务的学生制作了图文结合的PPT调研报告,同时,还制作了一个相关的视频访谈短片,其中学生变身记者,采访对象有学生、老师,还包括外教,既有对本校师生的采访,又有跨地域网络连线在北京某大学的学生的访谈内容,十分丰富和精彩。还有一个小组在展示“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调查”成果的同时,设计了一个网络骗局的现场情景表演,表演结束后针对其中涉及的网络自律问题请台下同学发表看法,生动而直观的演示,加之意见的表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以上实践方式的进行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程进度做出适当的安排。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促使学生认真对待,以上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应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纳入本门课程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以形成有效的激励。

至于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反馈信息看,多数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认为虽然辛苦,但有所收获,十分值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安排学生展示成果的时间不要过于集中,从大脑细胞的运动规律来看,一种模式持续时间太久,会产生疲劳感,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对此,可以将不同小组的展示分开安排在每次课的开始或结束段,如果安排在结束段就要注意留有足够的时间,最好是安排在课程开始,这样便于掌控教学进度。

由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检验,因此,我还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对以上实践方式进行总结和完善,为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积累经验、付出努力,请各位同仁不吝指教。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生育观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且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年年扩招。在我国人口数量得到控制的时候,人口的素质也逐渐提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一般素质较高,能明确理性合理地适应社会需求,盲目生育的情况会相对比较少。年轻一代的他们的生育意愿必然会对未来中国人口的发展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准确地了解大学生们对生育观的看法。近年来,国内关于生育子女性别偏好的调查、理想子女数量的调查、生育意愿的调查研究成果较多,但关于大学生生育意愿调查研究还不多见。本文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的在校大学生的婚恋观、生育观的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们对于婚姻、人口、家庭等方面认知和总体意向。

一、概念界定和调查基本情况

生育观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生育观直接决定人的生育主要采用行为,人对生育行为的看法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经济能力、家庭背景、身体原因、政策原因、地区风俗等。生育问题是一个相对比较现实的问题,每个大学生都会在不久后为人父母。大学生的生育观直接影响着他们将来家庭的构建,所以调查大学生的生育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的问卷来做随机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调查。调查时间为2012年11月,地点在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学内进行,调查人员均为在校学生,因此,获取资料会相对迅速而且资料内容会比较全面,资料的信度与效度会比较高。共发放13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6份,回收率为73.8%。此次调查内容涉及大学生的婚恋观、家庭观、对生育行为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等方面,所有调查采用无记名的形式进行。从性别上看,男生共44人,占45.8%,女生共52人,占54.2%。从家庭结构上看,独生子女共30人,占31%,非独生子女66人,占69%。从年龄上看,18岁以下有7人,占7%,19~23岁有35人,占36%,24岁以上有54人,占57%。

二、大学生生育观的基本现状

当今大学生由于受改革开放思潮的冲击,他们的的思想、情感、性格、气质都带有一定的时代气息,在对家庭的责任感方也显示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大学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的择偶和家庭观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四年的象牙塔生活里,他们要尝试着去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自由与约束,权利与义务,也要面临着许许多多的考验和选择。

1.大学生的婚恋观。(1)大学生对于恋爱的看法。当今大学生谈恋爱比较普遍。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里有过恋爱经历的同学占61.4%,没有过恋爱经历的占38.6%。对于恋爱动机的调查表明大学校园中的恋爱者并非均为爱神所驱动,尽管大学中的恋爱被视为较具理想色彩,相当比例的恋爱是出于非爱情因素,包括孤独、寂寞、好奇、婚姻等。出于爱情因素而选择恋爱的同学只占47.9%,由于非爱情因素如孤独、寂寞、好奇等而选择恋爱的同学占52.1%。在为爱而选择恋爱的同学中,女生占69.6%,男生占30.4%,而在出于非爱情因素而选择恋爱的同学中,女生仅占16%,男生则占84%。这个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恋爱的观念已经慢慢开始转变,爱情不再是促成恋爱唯一原因。同时,男生对于恋爱的态度没有女生明确,女生很多时候只是由于爱情才会考虑恋爱,比较感性。对于爱情结果的期待,他们也各有不的看法。会以结婚为恋爱目的开始的同学占28%,不会结婚只在乎恋爱过程的同学占38.5%,不会以结婚为最终目的但是会考虑结婚的同学占33.5%。(2)对于结婚年龄的考

虑。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在校的婚恋行为,还会影响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承担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他们一般会倾向于晚婚晚育。一方面是大学生的素质较高,对婚姻法有较深的理解;另一方面,与国家大力提倡晚婚并执行相关政策有关。调查中,4.1%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为19岁以下,10.4%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为20~24岁,46.9%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为25~29岁,30%的同学认为理想的结婚年龄在30岁以上,8.6%的同学认为遇到适合的就可以结婚,不在乎年龄。在关于事业与家庭的选择的问题上,选择家庭的同学占了较大比例,有58.3%的同学选择家庭,有41.7%的同学选择事业。这个选择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58.3%选择家庭的同学中仅有17.9%是男生,而在41.7%选择事业的同学中有15%是女生。总体上来看男生比较倾向于事业,对事业看得比较重。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数据可以反映出当今大学生的事业与家庭观开始发生变化,女生开始追求事业,追求立足于社会的成就感,男生也开始看重家庭对个人的影响,而不是只为事业而忽视家庭的重要性。

2.大学生的生育观。(1)大学生的生育原因。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生育是一个人既结婚后的又一重要大事。繁衍生息,培育后代是每个成年人负担的社会责任之一。在调查中,有生育意愿的大学生占92.5%,完全没有生育意愿的只占7.5%。这证明在大学生的思想里还是有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观念的,受到国外丁克思想的影响还是相对比较小。除此以外,我们还对影响生育意愿的原因做出了调查和分析。驱使大学生有生育意愿的原因很多。调查中,因为孩子是爱情的见证而有生育意愿的占28%;孩子是夫妻关系,是维系家庭生活的重要纽带的占28%;夫妻双方都喜欢孩子,觉得抚养孩子能够使自己有精神寄托占25%;养儿防老的占10.4%;出于父母的压力,要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的占8.6%。在这几个原因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前三个原因的比例都差不多,而因为养儿防老和家庭压力而选择生育的偏少,这也就证明了现在大学生在生育意愿方面的考虑还是偏向于情感。同样,没有生育意愿的大学生也提出了下几点不想生育孩子的原因:经济压力、追求二人世界、不喜欢孩子、没有时间、生理原因、害怕离婚等潜在因素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可以领养等。其中经济能力是影响他们生育观的最重要原因,占72.9%认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是不会考虑养育孩子。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他们开始把追求的重心渐渐转向精神生活。(2)大学生对生育数量的看法。首先,家庭模式是指一个家庭的结构模式。理想状态下的家庭模式一般有四种模式:丁克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双子女家庭、多子女家庭。从整体数据分析,选择丁克家庭模式的只占7%,选择独生子女家庭的占27.1%,选择双子女家庭的占48%,选择多子女家庭的占17.9%。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生育功能逐渐降低,再加上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白领尤其是女性选择不生育,宁做“丁克家庭”。选择丁克家庭模式的同学也许是崇尚个人主义的自由者,他们追求生活的自由与洒脱。选择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的同学较多出生在非独生子女家庭,而选择双子女或多子女家庭模式的同学较多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这个现象很有趣,独生子女或许是觉得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比较孤独和寂寞,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兄弟姐妹一起成长;非独生子女或许会觉得父母的爱不能完全属于自己一个人而觉得遗憾,所以他们希望自己能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选择丁克家庭模式的同学认为家庭的核心不应该是孩子,他们不认同一个家庭的全部大人围着一个孩子王转的家庭运作模式,所以他们认为即使是家庭,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夫妻二人之间的联系,孩子可以不存在。

然后,是对于子女性别的偏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变革,男女平等正在成为我国社会公众的主流意识。在只允许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希望生女孩的占45%,希望生男孩的32%,持无所谓态度的28%。很有趣的就是,在希望生女孩的同学中有80%的是男生,这表明男生养育女儿的欲望更强烈。如果对孩子的性别有特定要求,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社会风气的影响;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生理遗传作用。其中,占大比例的还是个人喜好。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个人喜好影响的对孩子性别的可能会导致违反计划生育的超生现象。

3.大学生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看法。人口问题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长抓不懈。当前我国人口数量正在逐渐得到控制,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为了要超生或者。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大学生可以符合国家规定,但依然有少数大学生不惜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为代价超生。虽然大部分大学生愿意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他们还是希望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他们认为并多生才希望放宽计划生育政策,而是从人权的角度上看不应该用制度去控制人口的出生,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他们也不一定会生多于一个孩子。中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时代,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必然会对居民的生育行为产生显著影响。6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在他们看来这主要看自己是否有精力、时间和金钱去养育一个孩子,精心养育好一个孩子比什么都显得重要。17%的大学生认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会考虑多生几胎,在笔者看来,这是符合客观的一种生育意愿,因为物质毕竟是基础,作为父母不能不保证子女的物质生活,只有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情况下,才可以让孩子多方面发展。8%的大学生认为无论如何都会多生几胎。有15%的大学生认为如果第一胎性别不理想会考虑生二胎或者更多。想多生孩子的同学大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去养育孩子,也不担心经济是否能负担得起,但是他们能接受的多生孩子的上限一般为三个,盲目多生的人还是极少数的。

三、分析与讨论

大学是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没有过多的物质竞争,刚步入大学的都是一个懵懂的青年,他们的思想相对社会人单纯。在大学里谈恋爱,追求的是一份没有杂质的感情,没有物质条件的掺入。恋爱应该是发自于内心的爱的需求,不是因为寂寞等非爱的原因而恋爱。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恋爱观,有的人只在乎过程的享受,有的人则追求爱情开花结果,更有的人愿意相信缘分。两个人的相遇、相知、相恋也是一种缘分,对感情过于随便或过于执着都是不利于个人身心发展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摆正心态,以一种平常心去认真对待爱情。从爱情到婚姻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如果还没有毕业或者刚毕业工作还不稳定的时候就结婚的话,负担一个家庭开支的经济压力会成为他们事业上的一个阻碍,他们不愿意在事业开始阶段就让过大的压力而止步不前。当然还有一少部分大学生赞同当今流行的“裸婚”,在他们看来婚姻是靠两个人共同努力建立与维护的,与其一个人孤军作战不如两个人一起同甘共苦,在自己孤独和寂寞的时候身边有一个人可以借肩膀依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年轻的父母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孩子自身的素质,包括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培养孩子方面,家长一般都会显得比较阔绰,花费开销也比较大。在现今社会,父母也还是会把物质条件看成是养育孩子的基础条件,因此,经济条件成为大学生考虑生育子女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当代大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他们自小就受到“生男生女都一样”“独生子女家庭最幸福”等有关计划生育政策标语的影响,现在不像以前,家里要有劳动力所以要求有男孩,现在的他们大部分人对于自己孩子的性别不是十分在意,他们觉得只要是自己的儿女都是宝,儿子女儿都一样。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生女儿显然渐渐一改以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开始成为人们对孩子性别的方向标了,也许这就是提倡男女平等的结果。

对于大学生的婚育问题,大多数的受访者都给做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他们把自己对婚姻、家庭以及生育的看法客观的表达出来。最让人惊喜的是,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80后、90后也会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做出如此长远和深刻的思考,改变了人们一向认为80后、90后是享乐的一代、不顾后果的一代的看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缔结和延续的形式。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婚姻就是两个家庭的事情,现代的年轻人要自尊、自信、自强、自觉地承担起责任,承担起一个家的责任。

参 考 文 献

[1]江剑平,方华.福建师大学生择偶与家庭观调查[J].健康教育.2001(22)

[2]方敏.大学生的婚恋家庭观[J].青年研究.1998(8)

[3]胡明玉.婚姻家庭法教学与大学生健康婚姻家庭观的培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25)

[4]刘文菊,刘丹萍.郧阳师专在校女大学生女性观调查报告[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3)

[5]女大学生婚育取向调查――以浙中某年高校为例[J].时代经贸.2010(16)

第4篇

关键词:生育 教育 课程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63-02

生育健康关系着人类自身整体繁衍,在传统教育体系中,生育教育不被重视,从教育的视角对生育问题的关注较少。从近年来教育实践的改革来看,对生命及生育的关注已成必然趋势。近年来,我们自编讲义,在校内开设了生育教育选修课,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探究在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有关生育健康知识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检索,对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进行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校学生生育知识、行为调查问卷,对2010―2012年选修生育教育课程的720名在校学生,在课程学习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进行自我填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对学生访谈和文献资料检索,对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在课程开始及结束分别收到有效问卷691及702份。课程开始前的调查表明,92.4%的大学生对性知识和性健康有一定了解,对非婚大多持宽容态度,承认自己有的占18.6%,但认为周围同学有过的问卷占68.2%;有36.4%的学生表示周围同学发生过意外妊娠。大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为网络、电视和报刊杂志,少数来源于同学之间交流,仅有不到8%来自家庭和学校教育;对避孕、节育知识有16.6%的学生有所了解,但对优生优育及孕期产期保健知识几乎无人了解;有85.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了解相关生育知识,有82.1%的人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避孕、节育与优生优育知识教育。在供选择的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道德、性法律意识、避孕知识、性传播疾病、优生优育、意外妊娠与人工流产、孕产期保健、母乳喂养、婴幼儿保健等选项中,大学生认为最需要的前几位依次为性生理、优生优育、避孕知识、恋爱心理。课程结束时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性生理、性心理、避孕知识、性传播疾病、意外妊娠与人工流产、优生优育等知识的掌握有明显提高,86.6%的学生感到“收获较大”,67.4%的大学生认为开设生育教育课程“非常必要”。

3 讨论

3.1 高校生育教育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大学生处于婚前性成熟期对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提出了客观要求。青少年性发育成熟年龄越来越提前。研究表明,青少年性成熟明显提前,美国和西欧的少女初潮年龄从1830年的17岁到150年后的不到13岁,平均每10年下降3~4个月[1],2005年我国城乡少女与10年前相比分别提前2.64月/10年(城市)和4.08月/10年(农村)[2]。性发育成熟年龄提前但初婚年龄却不断延迟,大学生长期处于婚前性成熟期,性的需求得不到释放,滞后的性心理发育和严重匮乏的性知识引导,极其容易导致危险的发生,由于缺乏避孕节育知识和没有行为计划、避孕药具,往往造成意外妊娠。这对双方尤其是女方,会造成额外的身心负担。加强对大学生的性知识的教育和危险行为的疏导是目前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对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提出了客观要求。

(2)高校“禁婚令”的解除对开设生育教育课程提出了客观要求。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文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不再需要获得学校同意可登记结婚”,2007年人口计生委、教育部和公安部已联合发文规定,在校已婚女大学生生育期间可以办理休学手续,高校不得予以退学。随着大学生“禁婚令”的解除,在校大学生结婚、生育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高校要加强生育知识教育,正确引导教育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慎重考虑结婚、生育问题,同时,使他们掌握必备的性知识,自觉养成良好的性心理,培养健康的性道德,理智地处理个人情感生活。

(3)大学生性观念开放,但性知识贫乏的实际对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提出了客观要求。大学生处于性活跃年龄期,社会对婚前的宽容,使得大学生中的发生率逐渐升高[3],是否及何时给青少年提供避孕知识及技能教育存在很大的争论[4],但人工流产和性病的发生时有所闻[5]。有研究显示,高质量的生殖健康教育,会推迟青少年初次的发生,并使已有的学生安全性比例增加[6]。

3.2 高校生育教育课程开设的可行性

高校学生已进入青春晚期,十分愿意了解生殖健康、避孕节育方面的知识,此时也是进行生育教育的最佳阶段[7]。大学生想要获取生育知识,但目前缺乏一个正规的渠道,原本应该成为生育教育主体的学校和父母发挥的作用却很小。父母一方面由于自身生育知识有限,另一方面是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所以学校理应成为生育教育主渠道。二年来,我们在学校以校级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生育教育课程,每次授课以专题讲座这种具有随意性质的形式就某一方面的知识作专题介绍,对生育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讲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及性观念,了解避孕的常用方法和获取途径等,得到了学生认可,连续二年,这一课程都是学校选修人数最多的。学生学习后能对生育健康,避孕节育、性健康的知识有初步了解,降低不安全的发生率。

3.3 高校生育教育课程的内容

(1)深刻理解科学的性概念,遵守性道德与性法律,正确对待恋爱与婚姻,认识婚姻是的升华和延续,了解婚姻生活应具备的基本性知识,理解婚姻的稳定是家庭和人生幸福的保证,也是社会稳定的保证。

(2)了解两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殖功能;正确理解两性性发育的特征及一般规律;了解人类的含义及分类、人类的本质及特征,树立科学的性生理观;了解必要的性生理卫生知识,了解孕、产期保健的相关内容,树立起监护自己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性与生殖健康,预防性疾病的传播。

(3)了解受精、妊娠与分娩的过程;掌握受孕、避孕及不孕的相关知识;了解终止意外妊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减少未婚生育的机率。

(4)了解优生优育的相关知识,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保证。

3.4 高校生育教育课程与性健康教育的关系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开展性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是采取科学的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性知识的全面传授,包括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心理、性文化及性的发展史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使人的本能需求符合社会道德,引导人们提高性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及社会和谐。在性健康教育中也会涉及到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避孕节育知识,但主要从性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从某种意义上讲,性健康教育的出发点更多的预防不健康的性观念和,而生育教育课程除包含性健康教育的内容外,还包含合理选择受孕时间、孕产期保健、母乳喂养、婴幼儿保健、计划生育等优生优育知识以及意外妊娠与人工流产等相关内容。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大学生会走向婚姻的殿堂,养儿育女、传宗接代使种族延续也会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所以,生育教育课程应是性健康教育的合理延伸,除传授科学的性知识外,更应使学生掌握避孕节育、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知识,从而提高其生育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

3.5 高校开设生育教育课程的建议。

2010年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达3000万,作为人群中一特殊群体,虽然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但性心理并未成熟,处理不当易导致心身损害,甚至出现严重后果。大学生即将进入婚育期,这一群体生育健康水平将预示着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的生育健康教育需求目前尚不能得到满足。高校肩负学校学生教育工作,对大学生进行生育教育可以影响其生育观念,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育观念,产生合理的生育行为,使我国的人口结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校的生育教育没有在学科上占有独立地位,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生育教育没有纳入教学计划,没有专用教材。我校开设生育教育选修课,收到很好效果,我们认为,学校应改变生育教育会增加婚前发生率的错误认识,加大教育的覆盖面,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接受教育,建议根据高校学生的特点,确定相应的生育教育课程内容,不仅要减少和防范大学生的过失,更应是通过教育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学会自我保护、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由于生育知识不仅有医学、生物、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法律、道德、人文、美学等领域,系统性强,所以应系统研究,组织编写合适教材;同时应对老师进行培训,建设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将生育教育课程列为高校公共必修课,使学校成为大学生掌握正确生育知识的主渠道,满足大学生生育健康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Parent AS,Teilmann G,Juul A,etal. The timing of normal pu-berty and the age limits of sexual precocity: Variations around the world,secular trends,and changes after migration[J]. Endocr Rev,2003,24(5):668-693.

[2] 宋逸,马军,胡佩瑾,等.中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地域分布及趋势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11,6(3): 360-364.

[3] 胡珍,史春琳.2000年中国大学生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12):31-39.

[4] 吕海侠,韩蓁,李敏杰.在校大学生对生殖健康认识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1):20-22.

[5] 董莉萍,李晓波,李兴有,等.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现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13-3115.

第5篇

关键词: “90后” 大学新生 入学教育 建议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目的是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变化,完成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90后”大学生有着较为鲜明的思想特点,传统的入学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其学习成长的需要。随着“90后”逐渐成为高校新生的主要人群,高校入学教育的理念、内涵和方式方法必须随之发生变化。

1.当前高校入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内容片面。

目前我国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以下九方面:适应性教育、校规校级教育、专业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党启蒙教育。有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制度教育,教育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只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随着“90后”新生大规模进入高校,入学教育对象已经发生较大改变,但入学教育内容却未能真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

1.2时间短。

目前,大多数高校入学教育采用集中式模式,形式上仍以传统的“报告周”为主,时间大多集中在一周时间内,有些还和军训或者专业课教育穿行,时间紧、内容多,且不够细致、具体。因此效果往往并不明显。这种短暂式、集中式的入学教育,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但远不能让新生真正理解入学教育的实质,掌握入学教育的内容,运用入学教育的知识。

1.3形式单一。

新生入学教育中集体教育所占的比重仍较大,大多数高校在形式上依然采用集体式的报告、讲座、班会等传统方法,较为深入、细致的个别沟通比较少,缺乏双向沟通,缺少个性化的指导,新生与教育者互动的机会极少,影响了入学教育的效果。此外,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虽然有统筹的规划和思考,但是缺少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的结合和谋划,入学教育沿用讲一讲、训一训、看一看、等一等的旧方法。

2.“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90后”大学新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和不断侵入的西方价值观都对这个群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目前的“90后”大学新生思想上呈现如下时代特点。

2.1自我意识强,缺乏理性思考。

“90后”大学生生活方式呈现逐渐多样化趋势,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浓,维权意识强。但是,由于时代的影响,这一代人对中国的历史、国情、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对西方价值观念也仅限于片面的解读,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这导致他们缺少理性思考、判断能力,在观察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主观、片面、固执,容易迷失自我。

2.2创新意识强,缺乏毅力。

“90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拥有各种信息接收的渠道,使得他们见识广,知识面宽,好奇心强,容易接受和尝试新鲜事物,崇尚创新精神。但正是由于多种信息的轰炸,各种知识的灌输,他们略显浮躁,在求知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容易放弃,缺乏持之以恒的坚韧毅力和钻研精神。

2.3追求物质享受,自理能力差。

受市场经济和社会现实中负面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趋于现实,经济意识增强,对个人的经济利益看得较重,对于物质和财富的追求超过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普遍缺乏远大的理想、信仰、信念,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精神世界相对空虚。由于父母的溺爱和家庭条件的优越,许多新生入校后,常常因为不会照料自己而苦恼,因为不懂为人处世而焦虑,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不足。

2.4心理素质弱,抗挫折能力差。

“90后”大学新生在相对优越安逸的环境中成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直在家长和亲友的宠爱中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的品质,遭遇挫折时多选择逃避和一蹶不振,很容易产生非理性的处理方式,心理承受能力明显不足,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同时,“90后”大学新生亦具有一些大学新人普遍存在的入学适应上的心理问题。

3.加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建议

为拓展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涵,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创新入学教育形式,我们结合“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以上分析,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延长入学教育时间。

3.1.1注重入学前教育。

高校招生宣传可视为对新生的预教育。现代社会网络发达,高校应注重网站建设对招生宣传效果的影响。录取结束在送达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附上学校的相关基本情况简介、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发展前景等内容,推荐学生和家长上网了解学校及专业信息,也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和优秀在校生集中访问新生,帮助学生们有效利用假期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缩短学生入学后的适应期。

另外,学前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发动家长共同对新生做好教育工作,往往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录取通知书中同样可以给家长提出具体要求:帮助孩子了解社会与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帮助孩子认识与了解自己,客观看待自我;帮助孩子确定新的生活目标,尽早适应生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管理,等等。

3.1.2加强入学后教育。

加强入学教育工作要做好新生的入学接待工作。新生接待应结合前一阶段的工作准备,将新生和家长之前一段时间所形成的书面印象具体化、生动化,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要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发动家长长期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目前,各高校在新生报到期间,主要通过开展“家长见面会”、“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架起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桥梁。为了能让家长了解更多孩子大学期间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状况,各院(系)可以通过QQ群飞信和E-mail等方式建立与所有家长的可持续沟通平台,共同引导督促学生成长成才。

在入学教育的具体形式上可以适当减少集体报告的时间安排,设立更多的现场咨询和双向交流沟通环节。其中贯穿始终的是侧重适应性教育,引导新生深刻认识并适应角色、生活、学习、人际、管理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其所想、所惑、所缺、所求,及时给予其各方面所需要的必要帮助。

3.2规范入学教育的组织。

3.2.1加强在入学教育师资力量上的投入。

目前多数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没有专业团队,对教育内容研究不够。目前在教育过程中,团队组成往往是临时性的,而且目前的教育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管理形式,而非学术性模式。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注重团队的建设,尤其是内涵建设,这样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入学教育师资力量投入,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入学教育中一些学术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再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重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是在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者,他们易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很多信息就是双方在不断地接触中获取的,因而团队不能忽视辅导员的力量,要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一个成功的团队不仅能解决目前新生教育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而且能促进整个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在入学教育师资力量上的投入是必要的。

3.2.2系统规范入学教育管理。

目前高校的新生教育活动往往是各个学院(系)自行负责安排,并展示自己的特色。高校新生的开学典礼和图书馆新生教育一般是全校性的集体活动,而其余的教育活动是各自单独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部分职能部门的效力显现出几点不足:一是重复且低效,学校的相关部门在院系的安排下,有可能对不同院系作的报告、讲座内容相近或相同的;二是双层独立,学生入校后被过于定位化,某专业的学生就是某专业特有的学生,相互间没有过多的交流。要处理好这样的问题,首先是学校层面要统筹安排,相关部门要依据以往经验和暑期调研,找出新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案。各个院系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统筹安排下进行新生教育,在这样的情形下,可省去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次,在招生录取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所填志愿是自愿服从,入校后要对该部分学生给予关注,可以通过院系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他们去客观地了解学生所梦想的专业,从而解决本专业学院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后,进一步完善新生入学教育方案评比制度,有指导性、针对性地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各职能部门应该紧密围绕核心展开方案的制订与落实,同时各职能部门之间和院系之间要加强交流、学习与合作,对于优秀的较突出的教育方案,相关部门要拿出来让大家共同学习,破除形式化和样板化。

3.3修正入学教育内容。

3.3.1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90后”大学生的特点要求高校在进行大学新生入教育时教育理念必须有所调整。在教育的内容上,只有那些启迪人生的新知识,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注意,才能被学生理解、接受,并对其日后的思想、行为产生导向作用,成为内化的素质。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教育思想值得继承和发扬。比如通过具有典型实例的剖析,启发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引导新生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社会、看自己,帮助新生确立自身的成才目标,激发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2建立以人为本的适应性教育。

拓展入学教育的内涵,要将一些传统教育比较回避但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及自我保护能力;要求他们清楚自己在大学中的主要任务,清楚恋爱及将涉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经济财力、责任、失恋、今后工作等一系列问题,有意识地引导灌输正面的恋爱观。再者,面对“90后”大学生特有的思想特点,及时更新传统教育内容。如面对其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一特点,注重向新生介绍与学生有关的各类机构名称、基本职能等,让新生明白遇到困难寻求帮助和咨询时该找哪个部门,增强新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顺应“90后”大学生更加张扬的个性,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努力增加自身才能,强化特长,张扬个性,脱颖而出。

4.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

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的创新,即入学教育的形式、方法要具有针对性,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从每一位同学的生理、心理和家庭实际出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注重个人自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努力开发其潜在的个性优势,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勤奋和创新思维去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4.1革新教育形式,引入“体验式”等新的教育模式。

进入大学后,新生在生活、情感上会产生不适应,对此高校可采取多种方式,从新生的思想特点和情感依归出发,以新生为教育主体,学校教育者和新生双向互动,采用活动、游戏及情境创设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例如新生入学后,学校可组织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走近新生,解答新生生活、学习上的各种困难;对于情感上的不适,可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组织新生进行具有自主性、趣味性、反思性、情感性等特点团体辅导游戏,以尽快建立新生的归属感,使新生快速融入集体。

4.2以党团活动为抓手,丰富入学教育活动方法。

新生一入学,首先要精心组织策划党团教育活动的内容,积极开展一系列大学新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实践活动,在方法上不断创新,提高党团教育活动的质量,把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和对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加强和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团教育活动,一方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奋斗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另一方面丰富新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和发展新生的爱好特长,提升团队精神和凝聚力。

4.3注重现实教育和网络教育相结合。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育氛围,建设优秀的网络教育阵地,将现实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起来,是“90后”大学生起点教育的迫切需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创建优秀德育网站,用科学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价值观;建立网上师生交流平台,如博客、QQ、飞信、BBS等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开展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网络活跃校园文化建设,利用媒体手段丰富学生生活,开展灵活德育活动。

综上所述,“90后”新生,因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高考体验,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目的和追求。高校要秉承尊重、认同和宽容的态度,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分析“90后”新生鲜明的时代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修正教育内容,创新入学教育形式和方法,使大学新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莫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消费导刊,2008,(4):153.

[2]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3]刘妍,张希.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22-23.

[4]朱惠媛.提高大学新生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8-91.

[5]曾婷婷,李雪斌.大学新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7-109.

[6]邵佩玲,金建国,朱艳.激励机制在高校新生教育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0,(1):8-9.

[7]庆承松,张勇.美国高校新生教育发展及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4):91-95.

[8]张希.“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10(4):100-103.

[9]段筱雨,丰硕.“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新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6):107-109.

[10]姜维东.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入学教育[J].高教视窗,2008,(8):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