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1 07:47: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贸函电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商务英语函电 实训教学 高技能型人才
1.引言
在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就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外贸人才需求增加。商务英语函电是国际贸易和商务英语等国际商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否满足企业岗位的人才素质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函电教学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分析教学现状,提出根据企业发展要求改进现在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商务英语函电教学现状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多位同仁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并大量阅读了目前高职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教改研究及教育部颁发的有关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文件,总结出以下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教学模式缺乏多样性,学生兴趣不足。对于传统的高职商务英语函电教学,大部分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还是“满堂灌”,学生以听为主,讲课的内容还是以教材上的范文和讲解词语句式为主,联系企业实际操作的实训内容比较少,基本上都是按每个单元的先后,学习课文的表达,然后完成课后的习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加上高职学生刚刚接触专业英语,既没有实践经验,对外贸知识也一知半解,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检验自己的学习和听课效果,无法体会到商务英语函电的实践性。
2.2任课教师行业经验缺乏。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要增加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实习的经验,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外贸英语函电的课程性质决定了任课教师要胜任教学,就必须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和国际贸易知识,同时要具备实战的企业工作实践。但是,现阶段大部分教师没有在外贸企业从业的经验,他们在教学中难以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定位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创新教学内容。
2.3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格式、惯用句型,对照教材范文分析,模仿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处理复杂多样的商务活动,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
3.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商务英语函电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实训课程的运用和组织能够培养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者选择能与企业实际工作实现无缝对接的模拟实训教学法,切实培养既懂英语又懂得外贸业务操作的应用型贸易人才已迫在眉睫。
3.1模拟实训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中的应用。所谓模拟实训,是指教师以实际的国际贸易活动为依托,为学生创造的一种仿真操作训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模拟实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模拟场景下写出逻辑性强、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己方利益的商业信函,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进行翻译或背诵练习。应大力开展课堂实训教学和利用校内实训室进行模拟实训。
3.2模拟实训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中的组织实施。
3.2.1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实训。教师在介绍完每一外贸环节写作的方式和案例分析后,在学生接触大量同一主题素材的基础上,应针对每一外贸环节中经常需要与对方沟通的方面、某一类别的信函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训练,使学生有机会进入有针对性的实践操作环境进行专题业务训练。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即买方和卖方,双方各自找一个自己的贸易伙伴,在每一贸易环节中,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信函的沟通,完成各自的任务,体验商务函电的实际操作。
3.2.2借助实训基地或实训室进行模拟训练。高职学院都建有校内实训基地,商务英语函电课程设置了实训周,可以让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利用局域网进行商务电子邮件的模拟训练。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国际贸易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函电写作和单据制作,通过局域网发送给位于主机的教师,教师在电脑上回复和评阅这些函电,这种训练主要就是让学生体会用电子邮件沟通的要领。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有了体验性收获。同时,对老师的教学要求提高了,需要老师有更多的行业实践经验,参与企业的实践培训,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教学水平,对老师、对学生来说都是双向推动。
4.结语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的现有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如何探索出一个新的、更好的教学模式是每一个商务英语函电教师的任务,需要所有教师共同努力。商务英语函电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将实践与教学结合起来,将模拟实训参与到教学中,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外贸函电课程 教学模式 多元化
外贸函电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此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商务知识和外贸函电的基本内容、规范格式、专业词汇、常用句式、行文方法与文体特点,提高学生正确、规范、熟练地使用专业英语对外进行各项业务的信函沟通能力,是一门实践性极强、与未来工作岗位紧密相连的职业技能课程。但是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内容繁多,单纯地按照教材学习,过程枯燥,没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单一的讲练或某种固定的模式只会让学生厌烦,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贯穿整个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为企业输送合格的能说会写的外贸人才。
一、高职外贸函电课程的主要内容
外贸函电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以国际贸易实务的流程为主线,主要可划分为以下五大模块:1.商务信函基础和业务磋商的准备,2.业务磋商的主要环节,3.交易的达成,4.主要交易条款的磋商,5.争议及争议的解决。在这五个模块内容中,又有重点模块和次重点模块。比如业务磋商的主要环节和主要交易条款的磋商就是重点模块,商务信函基础和业务磋商相对来说就归属于次重点。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我们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融合各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单一规定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尽管外贸函电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掌握信函沟通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外贸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但是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学生认为外贸函电课程是最难学的一门课。在就业工作岗位上,学生也很难完全胜任工作,甚至有学生反映毕业后重新学习外贸函电教程。笔者分析发现目前外贸函电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外贸函电课程内容繁多,涉及语言、文化、国贸实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普遍感觉难度大、进步慢、不愿学。尤其对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不是特别扎实,外贸知识又比较薄弱,学习之初还愿意参与课堂,但如果老师总是拘泥于信函的格式和语言的学习,不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知识和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二)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根据对一些兄弟院校的调查发现,目前各高职院校外贸函电课程主要还是采取课堂教学为主,注重语言的学习。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的缺乏,商务英语专业大部分担任外贸函电课程的老师都是英语专业出身,缺乏外贸实践经验,只能照搬教材,很难生动地引入时新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因此,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教学内容有待更新。
目前,外贸函电课程教材种类不少,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却不多,并且内容普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随着网络的普及,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行业的主要趋势,传统的商务信函写作基本已被电子邮件及传真替代,国内的外贸函电教材的内容主要还是以信函写作为主,强调写作的规范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基本以E-mail为主,无须再过分强调信函的格式、写信日期等,电子邮件中都会自行记载日期和具体时间。再如如今建立业务关系主要通过网络、展销会等,教材中大多数还列举了商务参赞处等传统的渠道,在目前市场上的外贸函电教材中,能够根据现状进行更新的教材很少。因此,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应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更新教学内容。
三、高职外贸函电课程多元教学模式的融合
针对高职外贸函电课程教学的现状,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多种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以供参考:
(一)设置情境,案例导入。
情境教学法是指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设置与职业岗位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情境,通过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认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并通过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
在外贸函电课程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内容,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具体的做法如下:比如建立业务关系部分,老师可采取三个步骤进行:(1)案例呈现。根据建立业务关系这一学习内容,教师通过网络和本地企业收集一手案例,分发给每个学习小组,给予一定的时间准备讨论。(2)案例分析和讨论。各小组在拿到案例之后,就具体案情进行分析和讨论,具体该如何操作,老师到各个小组中聆听学生的讨论和观点,引导学生找出案例的关键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3)案例总结。每组同学选派一名同学对案例总出总结,表达出本组的观点,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在课堂上设置情境,引入案例,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思考,从而加深对相关的基本理念和概念的认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2]。
(二)小组合作,任务驱动。
任务教学法就是将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活动中,使课堂教学更趋真实化、社会化,体现了“以用促学,边用边学,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协同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外贸函电课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小组分工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具体可采用以下形式:在开学之初,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5-6名同学,确定一个小组长,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模式,包括阅读样函、分析结构、撰写信函等,每个组都将收到自己的任务清单。现以建立业务关系为例:(1)任务前,老师通过问题导入,介绍背景,明确具体的任务,指出任务的重难点及完成的步骤。(2)任务中,每个小组都需要按要求完成自己的建立业务关系的任务。(3)任务后,在按规定时间后,每个小组都要呈现各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并由老师点评,归纳撰写建立业务关系的基本要求和结构,掌握必要的词汇和句型。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和互相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化、真实化,也激发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过程导向,模拟公司法。
模拟公司教学法是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德国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通过聚焦于单个的、系统的、可体验的职业情境的脚本,使学生在公认的国际商务运作惯例和框架中体验企业情境,进行模拟的生产经营活动,边做边学,在做的过程中习得知识和技能,是一种归纳的学习模式[4]。根据外贸业务流程,在建立业务关系之后,要进行一系列的询盘、报盘、还盘的业务。在经过这个阶段的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初步掌握了进出口贸易流程及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并熟悉了英语函电的格式和各种贸易术语,能够自己撰写业务信函,我们可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学习,采取模拟公司教学法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通过创造模拟的商务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的公司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并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在高职外贸函电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具体操作可参考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把各个小组分为进口商和出口商,为体现买方市场,出口商略多于进口商。教师规定模拟交易的商品名称、数量、尺寸及交易方式。规定出口商的最低成本价,在报盘时不得低于此成本价。规定出口商可用的最高金额,使用的费用不能超出所给金额。
2.实施阶段:各个小组成立自己的公司,包括公司名称、标识、企业文化及公司联系方式、邮箱等,并设计公司架构与岗位职责。在全班用英语介绍公司简介,并欢迎其他公司与己建立业务关系。
3.模拟过程阶段:各个小组不管是进口商还是出口商,都需要撰写开发信,用来与潜在的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在建立业务关系之后,出口商要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商定商品的定价及交易形式等,然后给进口商进行报盘等一系列交易活动。进口商在接到各家出口公司的报盘之后经过比较,进行还盘、接受、下订单等一系列沟通活动。双方在进行商务信函沟通之前,都应进行小组讨论,如自己公司的产品优势、利润空间及信函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书写,如何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句型等。在这个交易沟通过程中,都由各个小组独立完成,老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学生是活动的完成者。
4.总结点评阶段:经过3-4节课的业务模拟,各个小组都基本完成交易。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公布各个小组的业绩。出口商公布与之建立业务关系的公司和盈利总额,以盈利额度的高低进行排名。进口商也公布自己完成任务所花费的金额,金额花得少者取胜。最后,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并挑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和点评。
模拟公司教学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虚拟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各个小组就是一个个虚拟的外贸企业,通过小组(虚拟公司)的讨论,制订销售计划,作出决策,包括报盘、还盘等。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参与者,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起一个引领作用。通过模拟公司教学法,实现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双向转化,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获得了单纯的课堂讲授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5]。
(四)实践为先,强化顶岗实习。
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实践性,特别外贸函电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教学从组织上可分为课内实践、模拟实训、见习、实习等。在经过14周的理论加实践学习之后,安排学生进行两周的专项强化训练,按照外贸流程进行模块化训练,可利用校内国际贸易仿真实训室,让学生切身体会整个外贸流程,了解熟悉每个环节的操作细节,从而掌握一定的业务实践操作技能。通过这种总结性的实践,可以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融会贯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在经过一系列的学习之后,学生必须上岗实践才能真正学有所用。学校可安排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老师跟踪辅导,及时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弥补学校实践实训的不足,进而让学生全面掌握外贸技能。
四、结语
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与社会的需求接轨,不断更新教学材料,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融合多种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阶段,引入情境导入、任务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此外,外贸函电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必须特别注重实训和实习教学,学生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胜任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戴艳.高职外贸课程情境化教学应用研究――以外贸函电课程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2013(2).
[2]罗小玲,杨小凤.案例教学法在外贸函电教学中的运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12).
[3]倪伟清.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5).
[4]林继玲.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外贸函电课堂上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
关键词外贸函电 课程内容 设置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各国之间贸易盛行的形势下,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迅速发展,急需一大批优秀的对外经贸人才,这就为外贸职业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外贸函电这一门实用课,它是培养这一行业人才的主要课程之一。而教授这门课程也需要结合外贸实际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让学生充分理解外贸流程和函电写作。本文从分析该课程主旨及内容开始,同时结合当前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及结合实践,谈谈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中所总结的经验和几点看法。
1 《外贸函电》课程的主旨及其内容
1.1 《外贸函电》课程的主旨
该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外贸业务流程以及函电交往中所需要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把基础英语技能和外贸英语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商务英语外贸函电的写作,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本课程要求学生除了了解规范的外贸英语函电格式外,还要求学生掌握外贸函电相关词汇、习惯表达法,翻译原则等,能写出格式标准、内容具体、表达贴切、语法正确、符合逻辑的外贸英语函电。
1.2 课程内容概括
在课程内容上,外贸函电与大学英语有很大的区别。它主要围绕国际贸易中的各个实践环节来展开,内容涉及面很广,是从英语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学到国贸实务、营销心理学以及公共关系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交融和渗透。具体内容如下:怎样建立业务关系(How to Establish Business Relations)―询盘(Enquiry)―发盘(Offer)―还盘(Counter-offer)―接受与确认(Acceptance and confirmation)―订单与合同(Order and Contract),以及合同中相关条款的拟订,如支付与信用证(Payment and L/C),包装(Packing),装运(Shipment),保险(Insurance),抱怨(Complain),索赔(Claims)和理赔(Settlement)等。从内容涵盖来看,该课程涉及范围广,逻辑层次鲜明,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2 当前商务英语外贸函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学生层次不一,课程设置失当
外贸英语函电是英语写作和外贸业务知识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对初学该门课程的人来说,外贸函电学习的入门较难,效果不够显著,容易丧失学习积极性。再者,自从高校扩招以来, 高职院校生源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基础整体水平下降,致使整个学校学习氛围不够浓郁,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在课程设置上,若开设一些外贸函电课程的先导课如国贸实务、英文写作等,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外贸流程及函电写作,此后学校应安排一些巩固课程,如外贸英语听力、会话、写作等。但目前有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未科学严谨地安排,没有顾及到客观实际情况,因此在课堂设置上存在次序颠倒、随意排课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外贸函电》课程时压力会比较大,理解记忆专业词汇和表达上难度较大。
2.2 教师随机安排,教学方法欠丰富
众所周知,《外贸函电》这门课程知识面广,这就对教授该门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基本功扎实,还必须了解外贸业务基本流程及其要求。然而,在目前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中,在安排任课教师时往往没有取长补短,以致教师达不到最佳授课效果。同时,教学方法欠丰富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学方法单调沉闷,不能生动幽默、化繁为简地讲解专业知识,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兴趣,从而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致使学习效果降低。
3 对外贸函电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注重教师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高职高专院校应当注重培养“双师型”人才。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对于专职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有过硬的本领,在实践方面的能力也不容忽视。因此,选用学习商务英语或外贸英语专业知识并且具有外贸经验、英语功底扎实的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双语教学,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以及亲身体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多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课程在当前的形势下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与此同时,这也要求学生在充分了解该课程的特殊性及实用性的前提下,运用原有的英语基础,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加强外贸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注意英文版的外贸知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渗透,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记忆外贸专业术语,也一定程度上对他们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2 改进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在该课程设置上加以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笔者认为该课程应当设置在大二或大三,因为学生在经过大一的基本知识学习后定能更好地掌握《外贸函电》课程。在教学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给学生多灌输专业思想,同时着重强调英语基础学习,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也应该下一番功夫。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不拘泥于书本,视野开阔,实事求是,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此外,尽量给学生举实例进行实训,教师可以展开小组讨论或是集体讨论等形式丰富课堂学习和氛围,当然学校也可提供一些去进出口公司实习的机会。
3.3 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运用得当
运用多媒体设备,不但能增加课堂上学生信息的摄取量,同时通过更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采用一些简单的日常情景进行类比,以及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图形并茂,对学习课堂知识增添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介绍外贸流程时,教师可以举些现实生活中简单熟悉的例子。比如我们去商场购物,在这一情形下就存在了买家与卖家的关系,也就是外贸流程中的第一步骤――建立业务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会去挑选我们想要购买的商品,看中某个商品后我们就会像店员询问价格、质地、颜色等信息,这在我们外贸业务中就相当于询盘;然后我们会对于购买中不满意的一些方面与店主进行协商,比如砍价,即外贸流程中的还盘;再接下来就是谈定价格、规格等,双方确认后买家付款,然后卖家包装后交易便完成了。而这些虽然与外贸流程比较类似,但远没有外贸流程复杂。教师运用这样的情景教学,贴近生活,会降低学生对于外贸的陌生度,从而会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如此一来,教学最终的目的也得以完全实现。
以上所述是笔者在《外贸函电》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希望能给同行以及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思乐 胡秋华. 世纪商务英语外贸函电[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外贸英语 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联系的日益频繁,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外贸英语函电是对外经贸活动中使用的专业英语。培养具有较强交际能力的人才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外贸英语在培养国际商务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成功运用商务知识、发挥才能、顺利开展经贸活动的钥匙。
一、何为对外经贸中的“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最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他认为“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包括语法、心理、社会文化和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该理论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新一代的语言学家,扩展了语言研究视野,引发了一股强大的外语交际教学法趋势。交际能力的含义现在发展为: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和副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的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随着各国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化,为满足特殊的交际需要,产生了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课程。ESP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交际需要。ESP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以特定的语言交际功能和学习者交际需要而确定的。它以学习者的目的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是一种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用性,使学习者的专业或职业英语知识和技能专门化。外贸英语函电就是一门ESP课程,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是成功教学的核心。
二、外贸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
1.交际能力的需求分析
Munby的外语教学的需求分析的观点,外贸英语课程学习者主要是高等院校商务英语或国际贸易专业的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教学中英语用于写作符合规范的外贸信件。使用环境涉及对外贸易的公司、企业或招商局。学习者要学会如何与买方、卖方或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就贸易中具体环节进行咨询、协商或洽谈。外贸英语教学要求达到的程度,视各学校情况而定。外贸英语中展现外贸业务中各环节,涉及许多交际事件,如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付款、装船和索赔等。交际过程中要掌握清晰简洁、礼貌貌周到等原则和对方本位的立场。
2.培养兴趣
要让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的学习,教师应采取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和引导他们喜爱该课程。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热情、亲切、幽默、开明、宽容的教师往往容易获得学生的好感和喜欢。对老师的喜爱会逐渐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课堂话题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商贸领域生动鲜活的事例或其他领域的话题,只要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都可以选择来讨论。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也可以加以运用,以便丰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的快乐,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进步的机会,同时建立一个全面而理的评估机制,对学生进步予以及时的反馈,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3.提供真实的语言素材
近年来外语交际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尤其是ESP教学。交际教学法认为教学材料是影响课堂交际和语言使用质量的重要因素,能促进交际性语言使用。常用教学材料有以篇章味基础的材料,以任务为基础的材料和以及实物教具。函电课程主要涉及的是前两种。课本提供了大量的经贸信函。教师还可以补充些其他的语言材料。如讲到装船一章时,可以上网搜索国内外海运公司网站,查阅真实素材。即使是中文材料也可以给予学生很强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推进学习者的认知过程。
4.开展丰富的语言交际活动
根据交际教学法,外语课堂应是一个充满“交流”的场所,“用语言去学”,交际能力的获得依赖具体的交际活动。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根据各单元的主题,精心设计相关的情景活动。任务活动的开展需要较多时间,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抓重点。学生基本掌握该单元信函的特点后,单元中的其他信可由学生课后自习,可另外安排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形式可采用演示文稿,分析各信函中的交际事件、交际手段、写作特色、语言重点;或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表演,生动展示交际事件。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评点,并把学生的作品与课文中相关的范例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实践,认知到其中的差距和优势,能发现各自应获取的新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进行适度的文化导入。讲解翻译练习时,通过对比突现英汉语言结构与文化间的异同,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还可通过学生喜爱的讨论方式进行文化导入。5.抓好校外实践工作,增强商务交际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提高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平台。外语的学习毕竟是不同于母语的学习,它需要有一个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变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就是在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的锻炼,可以让语言学习和实践同步进行,学生直接服务于社会,简化了就业环节。许多院校在加大校企结合的力度。在面临很多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接纳实习、互利互惠的合同,逐步建立合作、协作伙伴关系,使其成为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成为应用型人才。
6.加大师资培育力度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外贸英语教学的质量。外贸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主动钻研教学理论、学科知识,还应联系企业、海关等相关单位,做到多请教、多实践、多总结,借此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师资培训。
参考文献:
[1]龚琳: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实训模式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逐渐认识到培养英语商务型人才不仅仅是教授英语语言能力和灌输商务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其具有“以能力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这一目标使得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从理论教学转向开展实训模式的能力教学。本文拟结合梧州学院的商务英语实训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开展和运用实训模式。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实行实训模式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是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具有一定专业性和实用性,属于应用语言类,强调在特定行业与语言中的特定交际。因此,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英语语言本身的教学,而是要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培养具备商务运作的专业知识,掌握商务礼仪和沟通技巧,能在商务环境下从事涉外贸易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这个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原则要“以英语为工具,以商务为背景,以实践为基本”。实践是培养能力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训模式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导位置,构建真实的商务环境,提供充足的、多方位的真实业务内容来训练学生的的商务业务实践操作能力。
二、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我校的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之前一直是沿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主,注重传授语言技巧和语法能力,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消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惑,认为商务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无区别,只注重语言点。而在毕业走上外贸工作岗位后,很多学生会反映外贸实际操作与书本传授内容相差很大,出现很多课堂中没有传授的实际业务操作知识,从而不能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
因此,我校开始了对开展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以求改变目前的教与学之间的矛盾。由于该实训教学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实训科目的设置缺乏一套系统的科学体系。我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分为英语语言基础课和商务类课程。英语语言基础课强调英语基本技能也就是听说读写的培养,占开课科目的80%以上。商务类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英文合同、外贸文选、单证实务。商务类课程开设较少,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没有实训课程,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现在,我校在原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方面,逐渐做出调整和补充,增设了国际礼仪,商务英语口语实践,商务英语视听说等。同时,目前还计划开设国际物流,商务谈判,报关员知识等课程。在课时安排方面,新增加了一定的实训课时。同时,在教材选择上,我校规定尽量采用最新的和最优秀的商务英语系列教材,从而使教学内容能加强时代性和实用性。因此,总的来说,我校正在逐步在构建科学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二)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缺乏。实训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构建高仿真的商务模拟环境,让学生能从事商务实践操作,学习如何用EXCEL制作单据,如何使用电子邮件,传真,电传等工具,学习如何与外商进行商务业务沟通和谈判。在学校内,我们已经建立了6间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但还没有实训实验室,使得学生无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快速转变成实践能力。这两年,通过努力,我们开始建立1间口译实训室和1间商务多功能实训实验室,这2间实训室的建成将为开展校内实训提供较为充足的硬件保障,创造有利的实训教学环境。
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则相当困难。校外实训基地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并相对稳定的能够提供学生参加校外商务实习的公司或机关单位。一般而言,企业出于保密理由,不会让实习生涉足真正的业务。同时,由于梧州地区较小,企业数量不多,也不可能保证批量接收实习生。这一点,还需要学校加强与企业建立关系和学生自己主动寻找实习机会。
(三)高水平的实训师资队伍的欠缺。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要真实模拟商务操作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有实战经验的师资队伍对实训模式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校很多老师是应届硕士生或博士生,缺乏商务实战经验,因此对讲授实训课程有一定的难度。
三、构建实训教学模式的思路
(一)单项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是指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特定一类的商务基础知识后,确定单个训练项目而开展的训练。例如,在学习了询价,报盘,订单,包装与唛头,国际运输,国际支付与结算等相关知识后,针对每一项内容,构建高仿真的商务环境,训练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再以外贸函电课程为例,在学生掌握了国际商务英语函电的行文方法和模式后,设计实训内容为撰写询盘信,报盘信,还盘信,订单信,装运通知函,支付函,投诉函等等,以加强学生对行文模式的熟悉和对专业术语的正确运用,提高正确撰写外贸书信的能力与水平。而在单证实务课程上,在讲解了如何制作外贸单据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在电脑上操作如何正确制作订单,保险单,报关单,信用证等,使得学生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消化和掌握理论。
(二)综合模拟实训。在完成了各个商务单项技能课程的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商务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应该要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的模拟实训。教师策划商务实训项目,将学生分组,共同完成制定的项目,比如模拟交易会,模拟公司参观,模拟介绍新产品,模拟商务谈判,模拟签订合同等等。比如模拟交易会,其目的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要求学生要完成租用交易会展位,布置展位,发出邀请,设计广告,向外商介绍产品,价格谈判,合同签订等一系列的任务。这个实训项目不仅能让学生在过程中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毕业实习。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学生在实习后要递交实结和实习鉴定,从而完成真正的实践阶段。
四、总结
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训教学模式在我校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无论是作为硬件的国际商务多功能实验室还是作为软件的实训课程体系,都还在建设当中。我们还有很多困难与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如何建立和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如何评估实训教学效果等等。但实训模式的教学改革方向是确定的。只有进行全面深入的教学改革,才能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重技能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务函电;教学模武;构建
商务函电是国际商务往来中经常使用的联系方式,是开展对外贸易业务和有关商务活动的基础及重要工具。2005年全国职教育工作会议规定,《商务函电》课程改革的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等。从这个规定不难看出,本门课程强调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应用性,教学方式的时代性、实效性。《商务函电》课堂教学要构建体现“能力本位、任务驱动”项目课程特性的、体现工作流程的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与时俱进的、动态的教学模式,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此,我们首先要明了目前商务函电发展的新动向。
一、商务函电发展的新特点
1.关键词传输方式信息化、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信函在业务交流中不再占主导地位,而是很大程度上代之以传真、互联网、电子邮件等更为迅速、方便、经济的通讯手段。但从信息内容和形式来看,其基本格式、表达方式和内容都没有大的变化。可以说,传真和电子邮件是一封用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的信函。电子商务的应用,是提高国际贸易效率的最有效办法之一,电子化、网络化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
2.关键词书写形式非正式化、简洁化
商务函电的公函,其写作格式有多种风格,有专业式、简洁式和庄重式。随着贸易双方业务联系的增多与贸易关系的加强,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日益深入,有个人内容渗入公函的趋势,这就造成了其格式的非正式化。函电格式非正式化主要体现在信头、呼语和信内地址书写等方面。另外,其语言运用方面也简洁化了。一方面,简洁明了,直奔磋商主题,省去了那些客套、多余的话语;另一方面,电子数据交换、电报等用语及短句的使用,都使其语言风格简洁化了。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便于双方阅读。
二、商务函电动态教学模式的构建
然而,目前的现实是,现阶段的职业院校商务英语函电大多沿用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因循老路,无法体现商务函电发展的新特点,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导致目前《函电》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效率低下。主要体现在:一是教材内容陈旧;二是教学方法死板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商务函电动态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1.基于工作流程设计相应教学模块
在商务函电动态教学模式中,不管课程体系开发,还是教学模块的设计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过程”不仅仅是包括商务函电工作岗位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和任务,同时还包括工作实施的条件、环境及情景,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其他相关条件等,这些是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所要认知、熟悉并且逐步具备的。因此,基于工作流程的动态教学模式必须要围绕实践活动来展开,也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进行教学双边活动。课程活动内容是以经过教学改造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进行设定和组织的,并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这些情境必须是真实的、是岗位任务内容的必要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任课的相关教师要到企业进行相应岗位的实地调研,然后再根据真实的工作过程与要求,围绕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到基础性、操作性强的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
2.关键词采用动态教学模式完成项目教学
商务函电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动参与。我们在项目教学中最常应用的就是实践性教学,以其为主导,有机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情境模拟法。即在班级中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教学内容组建外贸公司、外商公司和生产企业,以课堂为依托,设置情景,要求学生模拟业务双方角色,完成系列函电处理实训项目。如客户开发、价格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货款支付及其后续管理等。其中每个项目都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内容、要求,完成后,各组分别选派一个代表将成果以PPT形式展示给大家,让学生进行评议。经过学生讨论之后,教师适时的将正确形式简单明了地告诉学生,并提出相应建议,总结出完成此类信函所需要的术语及其相应理论知识,进行点评。活动中,任务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得到充分运用。随着项目不断深入,学生不仅训练了各种业务信函写作技能,还在实训中熟悉了外贸业务环节。使学生真正在一种模拟业务环境的状态下投入到专业技能理论的复习与英语表达运用的操练过程中去,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通过“模拟岗位”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模仿、纠错、反思与掌握。
当然,目前在商务函电动态教学模式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有待在日后的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例如,如何解决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面过于狭窄和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等,这都是我们未来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单证 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246-01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也日趋频繁。国际贸易单证是对外贸易业务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当今全球商务活动中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对于外贸业务人员来说,对外贸业务单证的熟练操作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而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外贸单证基本知识的讲授与操练则是从事外贸的基础。
国际贸易单证是涉外性、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该门课程的讲授当中,既要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又要结合外贸英语函电,同时又要锻炼学生的填单动手操作能力,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现总结出以下可行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重理论、轻实践”是教师经常会犯的错误。然而,随着外贸业务单证课程向“重实践、轻理论”转移,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培养实战型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不能过于强调实践教学,将一些必要的理论课程压缩乃至删减。外贸单证虽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主,但也不能忽视学生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及能力水平,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学时分配,既要保证学生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符合单证实践教学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教学中首先要着重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把要点讲清、讲透,使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如信用证的含义、特点及业务流程;单据制作的要点;单据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再以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这样循序渐进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注重知识的连贯性
外贸单证课程并非一门独立的科目,课程涉及外贸业务活动中的有关单证,包括信用证、海运提单、保险单等单证,这些单证都依附于外贸业务的各个环节。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什么时候涉及哪张单据都会模糊不清。因此,对于外贸业务流程学生应该有个清楚的认识,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重单证流转的连贯性。同时,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就要熟知国际货物运输、国际保险、国际货款结算等相关知识。这样教师将单证教学与国际贸易其他专业课程相联系、相融合,注意知识的关联性、递进性,做到外贸单证课程与其他课程保持连贯性。外贸业务单证课程同时也是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除了与其他的国际贸易其他专业课紧密相关,与外贸英语函电也是密不可分。对于单据当中出现的专业词汇,教师应特别注重。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尽量实行双语教学,使学生耳熟能详,增加其专业性。
三、注重理论与实训相结合
外贸单证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要求学生在学完课程时除了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操作能力。在教学中要以理论教学为依托,加大实训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解决、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
在制单过程当中,许多单据形式是在不断的变化的,而书上所提供的这些文本的内容不仅不全面,且早已过时。因此在教学中应找来最新的较全面的单证式样,边说边操作,让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的、直观的操作。在介绍每一种单据时,做到人手一份单据实例。同时,在实践教学当中,为了保持连贯性与统一性,选取的实例最好是同一个案例,而针对同一案例中的不同环节缮制不同的单据。掌握对整套单据的缮制,使学生对整个外贸流程了如指掌。
外贸业务单证在近几年的教学当中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步,但是在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
(一)教材方面
讲授该课程选取的国际贸易单证流转实务教材过时且单据实例较少。课本当中会存在某些知识点讲解错误的情况;对于每一张单据的实训操练,都设定一个新的案例背景,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缺乏单据样本,且单据已过期没有更新,这样会使学生觉得学习填单没有实际意义。因此,选用较新的,适合本科教学的教材迫在眉睫。
(二)学生实操方面
学生的实训远远达不到实际业务的要求。首先,设定的案例背景往往都是简化且单一的情况,便于学生填制单据,而现实业务当中的错综复杂的情况在练习时根本无法触及,使得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当遇到没有碰见的情况时就不知所措了。其次,学生实训填单缺乏互动性。学生填完单据以后,到底自己填写得对不对,惟一的评判标准就是老师的讲解答案。然而,学生对于自己填错的部分往往印象不深刻。因此,建立具有互动性的、较为先进的实训系统对于学生学习外贸业务单证也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实训内容:
1.在模拟实习阶段初步了解国际贸易实务流程的各个过程。
2.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在仿真模拟中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加强对未来外贸业务员的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这两周一直在进行TMTONLINE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每天盯着电脑很忙很累,但真的感觉很好,在以出口商完成整个出口流程的过程中我了解和掌握了出口贸易的基本操作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使自己在模拟操作中进步了,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很多不足点,发现对于国际贸易的很多东西我们都没有搞懂,尤其是相关的规则等等。
在这次模拟操作中,一共有十五个步骤,具体为:建立业务关系、出口报价核算、出口发盘、出口还价核算、出口还盘、出易磋商、出口成交、出口成交核算、出口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修改信用证、出口托运订舱、出口货物投保、出口货物报验报关、出口制单结汇、出口业务善后。
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由于刚刚学习了函电,加上老师的指导,写起来还算轻松。但是在出口报价核算时就感觉很吃力了,个人觉得远洋运费的计算有些难,还有银行手续费和银行贷款费用的计算到底使用采购成本还是报价或者发票金额作为基数,总是容易混淆,老师大概花了两个课时详细讲解了这几个问题,总算明白了。我认为出口商是最为重要的角色,在扮演出口商的角色的过程中,要经过准备、磋商、签约、履约、善后几个流程。在准备阶段,需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并同工厂和进口商建立广泛而牢固的业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交易过程中市场是变化的,作为出口商需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获取最佳交易条件和价格,核算过程本身是复杂的,这需要足够耐心、细心。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交易双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来风险。所以通常还需要办理各种保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保险费的核算很关键,不同的贸易术语下,保险费的承担者有所不同,二者的紧密关系众所周知,在贸易术语上,我们分别采用了CIF、FOB、CFR的术语,在十三种贸易术语中这三种是最常用的。
出口单证的审核也是一大难点,密密麻麻的英文表格让你先去缮制然后再审核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说细看那些英文,就是看见那表格就头疼。静下心是很有必要的,慢慢看就习惯了就会了。在电脑里审核单据有些麻烦,只能把两张表格缩小到同一个界面再来对比。由于老师在发下一步操作时前一步的参考答案系统会自动给出,所以我们在训练时必须克服想看答案的心理。
结汇可选择T/T、L/C、D/A、D/P等方式,信用证结汇可以保证出口商及时得到货款但是费用高,多笔业务的开展,不同术语的运用可以加强我们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在费用上的不同核算和支付更是对我们关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签订合同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完成了一半的业务,通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环节,就交易条件达成一致,更是体现我们业务能力的地方。在交易过程中市场是变化的,作为出口商需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获取最佳交易条件和价格。
整个学习模拟过程中我归纳了点心得体会:
1、在交易业务的填表中要注重核心单据在流程中的重要性,要使它准确、系统、完整。填表要以“单单一致”、“单证一致”为原则,熟悉各单证这间的相关联系,这将关系卖方发货后的结算问题。
2、要把握专业知识与实习操作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次是首次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的实习。从中锻炼的是我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经验是日后工作中的宝贵财富。
3、英语的重要性,在实习操作中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英语在其中的理要性。进出口合同中、进出口贸易中的各项单证中都是英文单证,若英语基础弱的话对业务工作是种阻碍,降低了工作效率。阅读能力弱往往会导致错误若是实际交易则有可能引发纠纷,所以说英语能力在国际贸易中是十分重要的。
4、实务课本知识一定要学扎实。虽然是理论,但是如果不能彻底掌握在实际运用时将会阻碍重重,且不能综合利用考虑。经过拟训练,我们对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及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现在我们对贸易的理解已经不在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层面。
在学习各种函电的过程中,我还掌握了很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官方语句,很有收获感。特别是实训的全过程实际上是贸易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计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修改以及贸易文件的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技能的操作,完成了商品出口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使我对国际贸易的交易过程有了新的认识,而不再只是空洞的理论知识,以前我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了,却很少联系到实际,没有认识到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另外,知道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差,但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计算机操作的重要。通过这次实训认识到计算机在商务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在课堂讲学中无法得到的收获,这将是日后工作中的财富。
在我国继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新形势下,作为未来从事国际贸易方面业务的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对这三年学习来一个大总结。从大二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银行学,到本学期的国际贸易实务,再到的外贸函电及本学期外贸合同的制定、国际货物运输风险和保险,在本次模拟训练中都一一体现,通过TMT模拟训练我们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有了一次系统的回顾,又在训练中对国际贸易的流程及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在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际操作能力。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根据目前的外贸企业及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国际贸易作为实操性比较强的专业课程,出现在与外贸相关的专业培养人才方案中。并对从事国贸行业学生的实操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高职从事国贸方面工作毕业生的竞争力,在校内通过模拟实训获得实战经验也显得愈加重要。而吸引学生参与到实训中,并且有从事外贸业务的代入感,最终实现与外贸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在进行国贸综合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了各种教学情景,并在教学情景中设置工作任务以达到实战目的。
1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教学“课堂情景化”实践情况
本院自2006年申报国贸专业成功招生以来,为实现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逐步改革国贸综合实训教学环境,形成现在的实训规模。从2009年以来,在学生基本完成国际贸易相关课程之后的第五学期,以集中实践的方式,通过营造仿真的工作环境,模拟真实的业务情景,在校内实训室开展为期一周的校内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在专业教师提供的教学情景中,学生以4人为一组成立公司,互相之间进行贸易往来,完成教学情景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最终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和各种手段(如:多媒体、角色扮演等)进行的总结展示。展示结束后由评委老师和企业行业代表评出个人和团体名次。多年经验表明,校内贸易综合实训对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获得学生和实训相关人员的认可。
2 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设计
2.1 实训环境设计
整个实训环境为了体现实战,从师资、实训室条件上力求真实进行了特别的设计。
(1)师资队伍。
实训开始之前,由校内专任教师根据真实案例设定实训背景和工作流程,并将相关资料和考核机制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到贸易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并邀请外贸企业、银行、货运、检验检疫、保险、报关等机构代表来校开设讲座,向学生介绍相关进出口业务环节,从中选择部分学生成为辅助机构工作人员,使学生对整个国际贸易流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实训开始时,先由学生自行分组设定公司背景资料,再由教研室分别指派专任的实训指导教师成为公司顾问,企业行业代表作为辅助机构顾问。实训过程中,学生作为贸易流程的主导者,教师仅作为引导者和相关资料提供者出现。实训结束后,学生需对公司的营业情况进行多媒体展示和说明。最后的考核由教师、企业行业代表和辅助机构学生共同完成,并对学生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评价和提出建议。
(2)实训室条件。
根据实训流程,整个实训环境模拟真实贸易环境,设置了三个区域:业务区、商务谈判区和辅助机构服务区。
业务区为各组进出口公司开展贸易业务活动的办公区域,并配有必要的办公设施,例如:办公桌椅、计算机、电话等;商务洽谈区为各组进出口公司展示产品和进行商务洽谈的区域,基本配备设施包括陈列架,宣传单页,谈判桌椅等;而辅助机构服务区则设立了银行、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税务局、外汇管理局、货运公司和保险公司等相关机构的服务柜台,并配备电脑及相关的办公用品。
2.2 实训流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情景是以完整的国际贸易流程为主线布置的,主要设置的教学情景为5个,每个教学情景又由多个工作任务组成。分别如图1所示。
(1)教学背景设置。
在实训开始之前,学生最少4人为一组,专业指导教师根据分组情况设置各小组进出口公司的所在国家和港口城市,小组成员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填写公司成立申请表,包括公司中英文名称,成员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公司简介等。而小组成员将在专任教师提供的教学情景中分配各自的职务,主要由公司法人兼总经理、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等岗位构成。
而辅助机构服务人员也是从学生中选出,从事辅助机构服务的学生不得担任公司工作,但必须熟悉贸易流程中的对应环节,主要扮演的角色有银行职员、外汇管理局工作人员、货运人、商检工作人员、海关工作人员、保险公司业务员。
(2)教学情景1―― 准备工作。
进出口公司在公司成立后,根据教师提供的各个国家对应的商品资料和实物,进行广告宣传,主要是在商务谈判区以商展会辅以PPT展示的形式进行交流,这个情景中主要以锻炼学生的会展布置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
(3)教学情景2―― 贸易往来。
在各个进出口公司了解了有意向的公司产品后,主要以函电的形式建立业务关系,并通过贸易磋商―― 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这一过程中,询盘、发盘和还盘还涉及到报价核算的问题,该情景中除了锻炼了学生函电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另外还巩固了贸易术语的运用和换算问题。
(4)教学情景3―― 签约。
达成初步意向后,签订销售合同成为完成后续任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举办签约仪式,展示学生的公关能力,从中巩固商务礼仪和缮制合同的知识点。
(5)教学情景4―― 履约。
各个公司在签订合同后,开始在辅助机构服务区履行合约,以CIF信用证成交的贸易合同为例,进口方首先到银行开立信用证发给出口方,出口方收到信用证审核信用证无误后到货运处安排运输填写“货物运输委托书”,并获得“配舱回单”。随后到商检工作人员处提供相关单证,进行商品检验获得检验证书后并交纳费用。在保险公司处提供相关单证,填写“货物运输保险投保单”,获得“货物运输保险单”。在外汇管理局处领取“出口收汇核销单”准备报关,随后填制“报关单”在海关处提交附相关单据进行报关,并交纳相关费用。出口商凭各项单据,包括:商业发票、装箱单、海运提单、货物运输保险单、商检证书、产地证、信用证等办理结汇业务。在该情景中,主要锻炼学生审核和修改信用证,缮制各种单据,处理外贸实务的能力。如表1所示。
(6)教学情景5―― 善后。
出口商填制“出口收汇核销单送审登记表”,备齐相关文件(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商业发票等),在辅助机构服务区的外汇管理局柜台办理收汇核销手续,外汇管理局发还“出口收汇核销单(第三联)”。此后,出口商凭“出口收汇核销单(第三联)”和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到国税局的柜台办理出口退税业务。该环节的重点是缮制收汇核销单证。
收拢该笔业务的各项资料,建立档案,录入公司财务账目,并书写善后函,保持良好的业务往来。以此锻炼学生的函电书写和业务管理能力。
3 教学实践结果
【关键词】本科转型 实训 双师型
基金项目:国际贸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编号:Z1317)和西安翻译学院民办高校《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建设(项目编号:J12A08)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教育部推出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即1999 年升本的地方院校将需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西安翻译学院作为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为其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国际贸易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都认识到专业实践教学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其实践能力。目前大多数院校主要通过购买和使用国际贸易模拟软件来搭建校内仿真模拟平台,即运用相关的外贸实务模拟软件,在实训机房完成各个外贸环节的操作训练。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西安翻译学院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自2006年成立到现在,实训课已经进行了8年,在院领导和各位一线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效果较为突出,以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的操作环节、技巧为基础引进的世格SimTade、浙科进出口报关等外贸软件平台,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程序、环节及做法。较之国际贸易专业理论课,学生更愿意在机房上机进行操作,这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改进了教学效果,还调动了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的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这类模拟平台大多以虚拟的某笔具体业务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业务操作,学生只是按单一的流程去完成相关操作,无法反映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此外,很多软件忽视了学生外语能力的锻炼,这与我校正在全面实施的、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或“专业+英语+现代化技能”的教育模式相背离。
可见,机房加软件的实训室构建模式和训练方式已经不能真正达到外贸实训要求,严重脱离了企业外贸业务的实际情况,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环境的实际处理能力,因此,正值转型这一大好契机,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改革势在必行。
POCIB的教学理念
POCIB(Practice for Operational Competenc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的英文缩写,在模拟国际贸易基本流程的体系中涵盖海关、银行、外管局、船公司等14个外贸相关当事人,来自10个国家27大类共115种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产品及48种不同的流程组合。POCIB旨在通过体验式学习的科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在短期内全面体验国际贸易企业运作的过程,其主要特色在于将实训室单一、静态的实训操作动态化。西安翻译学院从POCIB大赛开始举办到现在,已经参与了两届大赛,我校学生先后获得了团体二等奖和特等奖的较好成绩,参与其中的学生对POCIB大赛有着很深的感触,学生在面对风险、承担责任、亨受收获与失败的体验中,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自我主动学习的能力,使学习不再停留在枯燥的贸易实务理论上,而是在外贸业务的竞争与竞技中掌握外贸业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上。
基于POCIB的国贸实训课程改革思路
我们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作为进行国际贸易课程改革的基础和落脚点,即在充分体现我校外语特色的氛围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外贸综合业务技能。
1.改善实验室条件,构建仿真实训教学体系
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良好的实验条件是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环节兴趣的基本因素,应进一步整合实验室资源,完善实验室建制,加大软件的引进力度,以适应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同时积极筹措实验室建设经费,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仪器设备共享共用、实验室开放等工作,提高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
本着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真正做到与外贸实践接轨,我们构建了基于POCIB的仿真实训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涵盖整个国际贸易的实训环节,通过打造专业认知平台、基础实训平台、综合实训平台和职业平台获得专业认知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和职业能力,让学生从“市场调研”、“预算”、“寻找客户”到磋商谈判、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直到完成业务后的退税、订单管理、客户维系等得到完整的业务流程体验训练。通过搭建高度仿真的谈判环境、业务履行环境、电子商务环境等多层次、立体化的模拟实习环境,体现出真实外贸实务的场景的氛围和空间感,在模拟训练中体会实战的乐趣和体验锻炼学生的谈判与应变能力,订单管理能力、处理纠纷能力、客户管理能力。通过问题处理过程的真实参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实际处理问题的技巧,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1:国际贸易专业仿真实训体系
2.根据POCIB优化教学课程安排,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通常的课程讲授中,教师一般通过大量的案例来讲解贸易实务的知识。学生的理论性增强了,但直接造成贸易流程的分割,他们知道租船订舱、办保险、报关、报检等具体事宜,但是对整个贸易流程的把握有所欠缺。在授课中,可以将 POCIB 的流程体系穿插在日常实务和单证的讲授过程中,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对各种贸易术语和结算方式讲解完成后,通过一个具体的贸易流程将这些知识囊括进来,专门练习贸易流程。无论是贸易实务、单证操作还是国际结算,POCIB 对这些课程都是一个综合性的总结,通过POCIB的试用账号,让每一个同学有机会去进行网络操作,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对其学习能力、跟单能力、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培养方案应随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需要真正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调整课程体系,合理安排专业特色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基础课等授课学期和先后顺序,比如我们还发现通过参与POCIB大赛,学生在交易磋商环节书写函电能力比较薄弱,就需要将外贸函电提前至大赛的前一学期,平时加大实习实训的课时量,提高专业的系统性和实用性,通过课程、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调整,理顺从理论到实践的脉络,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开展双语教学,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国际贸易专业属于外向型专业,课程中运用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英文听、说、读、写等能力,从而为培养外向型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平时实训及两次参加POCIB比赛的经历我们也得出英语水平的高低对实训效果有实质影响,实施双语教学能提高国际经贸人才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助于培养出既懂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英语的竞争型人才。
国贸实训课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于过硬的教学师资队伍,作为中国民办高校的佼佼者,西安翻译学院一直把“与世界接轨,创东方哈佛”作为宏愿,近几年来从全国各大高校引进大批青年教师,在校的青年教师已经占到全部教师的半壁江山,他们年轻,他们有活力,他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他们渴望能够得到相关的培训,可以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兼职或任职,或者参与技能大赛,专业技能大赛表面上看是对学生进行考核,但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核。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外贸业务人员来担任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专门负责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实习,以强化其国际贸易的实战能力。对拟开设双语教学的教师通过国外访学,引进较为先进的案例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法等提高双语师资的存量和双师型教师的存量。
此外,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训教学开展的成功与否同样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包括校园语言环境的建设、大量的资金的配套、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等,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摸索不断提升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专业实训水平,达到培养学生的外贸综合业务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汝根:《基于POCIB的国贸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第10期,第158-160页。
[2]张立巍:《POCIB 比赛对提高国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23-26页。
关键词:课岗对接;应用型人才;国贸专业
一、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包括一定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育评价等基本要素,是由这些基本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和运行活动。[1]而所谓的校企和谐、课岗对接,是指以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为基础,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一线职业人的通力合作,按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定位、按目标岗位构建课程体系、按岗位任务开发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活动,使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应行业和工作岗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的重要体现
教育部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融入产业链,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需求,课程设置要对接就业岗位”。而高职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就是要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引导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符合外贸行业的岗位要求,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专业课程与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因此,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遵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针而进行的一种有益探索,也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方针的重要体现。
(二)是提升国贸毕业生就业水平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跨越式发展,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5096.5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43000亿美元,贸易总额世界排名从第十五位跃居至第一位。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在良好的行业发展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就业率偏低,换行易业现象突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因为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技能不符合岗位要求。在严峻的现实背景下,亟需通过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来提升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2]
(三)是适应外贸领域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B2B、B2C等跨境电商模式才刚刚兴起,在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外贸企业移动营销网站、外贸移动广告平台、外贸展会二维码营销等移动营销手段开始出现,国外进口商的采购及消费习惯逐渐发生变化,同时对外贸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跟外贸领域的发展新趋势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是凝聚专业特色,提升国贸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客观需要。
三、高职国贸专业推行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紧跟行业动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即人才培养定位,决定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要紧跟外贸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3]要根据市场变化准确定位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必须成立由校内专业教师、外贸一线职业人、行业协会专家、专业往届毕业生组成的校企共同体,建立校企定期交流机制、毕业生定期跟踪机制、专家定期论证决策机制,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专业设置的论证与评审。笔者所在单位国际贸易专业在经过详实的市场调查与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后,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瞄准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等岗位,致力于培养能任职于外贸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解构目标岗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与目标岗位群有效衔接,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毕业后就业岗位快速接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4]在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现过程中,首先依据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等目标岗位,确定交易磋商、合同履约等20个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归纳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知识技能,最后按照能力的养成规律和知识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技能点整合起来,形成了《出口业务处理》、《进口业务处理》、《外贸函电写作》、《跨境电子商务》、《外贸单证缮制》、《进口跟单操作》、《出口跟单操作》等7门岗位能力课程。
(三)引入工作项目,开发课程教学内容
为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能快速适应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以企业中实际岗位的工作项目为开发依据。以外贸单证缮制为例,笔者所在单位的国贸专业建设团队以湖南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信用证条件下的某笔出口业务为原型,分析了在此笔出口业务中作为单证员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据此将外贸单证缮制课程设立“缮制开证申请书”、“审核修改L/C”、“缮制商业发票和装箱单”、“制作和审核装运单据”、“缮制报检报关单据”、“制作和审核结汇单据”等6个教学项目及教学组织的先后顺序。每一个教学内容结合岗位工作内容来设置,以审核与修改信用证教学项目为例,要求学生按顺序先后完成4个子任务的训练,分别是读懂S/C条款、读懂L/C条款,找出信L/C题条款,对L/C提出修改意见并拟写改证函电。
(四)变革陈旧思维,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在“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必须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中,采取项目驱动的教学组织模式,让学生围绕项目任务进行独立实践,使学生在独立实践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自我构建。
以外贸单证缮制课程的审核与修改信用证教学项目为例,笔者主要通过任务下达、理论储备、操作实施、展示评价等四步环节组织教学活动。进入课堂首先给学生下达项目任务,让学生以进出口公司单证员的身份根据进出口合同对信用证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带着目的进入课堂。完成任务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功底,因此,接下来进入理论储备的环节。笔者在本环节遵循了两点原则,首先,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够用为度,其次传授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交叉使用场景再现、实物展示、模拟示范等方式,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后完成对知识的自我构建,避免被动接受。完成理论知识的储备以后,开始组织学生以项目团队方式进入操作实施环节。操作实施是学生通过进行实践活动,以完成知识构建、知识巩固、知识验证、知识拓展的核心环节。在本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阅读合同、分析信用证,并提炼出信用证与合同的不符点,据此撰写信用证修改函。学生完成任务以后,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任务成果进行公开展示,使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同时也可以便于学生相互借鉴并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五)依靠多元驱动,逐步完善保障体系
优良的师资队伍,完善的实训场地是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性条件。在基础条件构建方面,学院首先实施了“教师历炼”工程,每年派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有效提升了教师实践能力。另外,还聘请一批外贸一线职业人担任兼职教师建成兼师库,实施了兼职教师动态遴选与管理体制。这些兼职教师不仅是参与专业课程教学、生产实训指导,而且还与学校一起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等,真正实现了校企文化共融、校企合作育人的良好局面。此外,学院根据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建成了外贸单证技能实训室、外贸跟单技能实训室、外贸业务综合实训室,所有实训室构建了高度仿真的外贸工作环境,并配有先进的实训教学软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厂中校”为重点,这些校外实训基地承担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企业观摩、企业调研及顶岗实习及就业等功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一)提供了教师实践能力有效培养的新途径
在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教师每年都有机会进入企业进行历练,同时企业兼职教师也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教师之间能有大量机会的互动交流,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得到快速提高。
(二)开辟了学生就业能力稳步提升的新局面
实施校企和谐、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在校内所学知识对将来工作岗位的支撑作用,使学生的所学能有所用。近年来,在笔者所在学院汽车办学特色日趋明显的背景下,国贸作为一个非汽车专业,其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分析麦可思关于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跟踪与调查报告,国贸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一直稳居学院前三。
参考文献:
[1] 陈宇,李志勇.校企一体、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104,(3).
[2] 张春东.课岗对接、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研究[J].北方
经贸,2013,(5).
[3] 程杨.“课证融合”模式下地方高校国贸学生职业能力培
养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2015,(3).
[4] 吴建功.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实践能力结构探究[J].
金融经济,2013,(1).
(一)考核方式单一、内容片面,缺乏公平性
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部分高校对国际贸易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如适当缩减理论教学,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建立外贸模拟实训操作平台等,但与之配套的考核方式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采用平时考勤成绩和期末卷面或上机成绩简单加权的方式。同时,由于受考核时间和题量的限制,这种考核对知识的考查是不全面的,不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更无法考核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二)夸大总结性考试价值,限制学生创造力
应用型人才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由于传统考核形式的惯性思维以及学业评价中标准化模式的滥用,导致在考试中过分强调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在标准化试题中的地位,缺乏没有严格答案的探究性题目或创造性题目。这种考核形式下往往造成老师教“知识”,学生背“知识”,考试考“知识”,但学生不会用“知识”的现象。这严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工作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相悖的。
(三)考评主体单一,考核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国际贸易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类课程很容易出现老师既是一门课程的授课者,又是出题者,也是考评者。而大学期末考核的试卷一般不做密闭处理,教师在阅卷中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主观印象做出不同的评判尺度,从而影响学生的成绩。另外,期末学校事务繁杂,各项工作安排紧凑,很多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里评阅大量试卷,这给阅卷教师带来巨大压力,找人帮忙阅卷现象时有发生,学生分数出现误差也就在所难免。个别高校每学期初开学都会有大量学生要求复查试卷,核对分数,这给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带来了不便。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国际贸易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一)学校应从宏观上为考核方式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很多高校教师并非不能意识到当前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但是没有学校实质性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考核方式改革就成了一句口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更加有效、新颖的考核方式与学校现有教学管理体系不能很好对接的现象,往往为了学校的“统一管理”教师不得不让步,重新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其结果是“费时、耗力、不讨好”。这严重的挫伤教师改革考核方式的积极性,从而使考核方式改革成为一句空谈。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必须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解放思想,从教学管理的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改革,为个性化考核方式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探索考试改革新模式的积极性。应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专业教师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的专项培训和指导,提高专业教师相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应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对在考核方式改革中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师应结合国际贸易课程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1.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应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闭卷考核方式侧重于理论的记忆考核,在固有框架中使考查变得枯燥僵化,无法考查学生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宜采用案例分析、案例写作、调查报告、小组辩论等方式。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示,也更加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突出操作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些高校开设了外贸模拟实训课程,学生通过软件在计算机上对各种外贸工作模拟工作流程进行处理,如商务谈判、合同签字、报关、运输、保险、结算、单证处理等。这些软件大多都有自带成绩考评系统,由于其本身程序是固定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就可以提高某些业务的熟练程度,从而达到高分的目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外贸业务非常复杂,学生仅凭掌握几笔熟练的业务是远远不够的。在考核方式上,教师应结合外贸模拟实训课程特点,设计一个比较完整的国际贸易程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考核,锻炼学生对国际贸易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3.语言能力要求高的课程应突出应用能力
对于国际贸易课程中语言能力要求较高的环节,如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外贸单证等,可以采用不同方式考核其国际贸易知识和语言的应用能力。如函电写作、信用证修改、单据填制等可以采用纸质试卷方式,要求学生用一种以上语言进行写作、填写。而商务谈判、贸易纠纷等,可设置特定场景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考核学生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非常有益。同时,教师也在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不断增强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
(三)在过程考核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1.加大过程考核在总成绩中比重,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过程考核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养成能够起到监督和反馈作用。但过程考核在组织、实施、记录、评分等环节上工作量较大,占用教师时间较多,其重要作用经常被忽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程考核占总成绩比重小,通常为30%左右;二是过程考核形式过于简化,通常以考勤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课堂玩手机、说话、睡觉、吃东西以及做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也就很平常了,甚至有的学生就是为了点名而上课。
2.积极探索“以赛代考、以证代考”的新模式,提高考核方式的趣味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