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1 17:13: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煤炭行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后,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进入了“买方市场”,行业发展步入了低谷甚至可以说遭遇了“寒流”,这给行业本身及关联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一)煤炭行业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本世纪初,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煤炭产品及其衍生品需求大幅度的增加,甚至可以说煤炭产品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价格不断上涨,2003年,我国煤炭行业开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招拍挂”模式,此后,行业整体进入“黄金十年”,煤炭价格上涨到上千元每吨。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步入低谷,国内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高能耗行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这给煤炭行业带来重大的影响,而全球经济低迷又导致国际煤炭价格处于低谷,进口煤炭价格优势显现,国际国内双重打击使得国内煤炭行业形势发展了重大转变,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逆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从2011年第4季度开始,煤炭行业步入发展艰难期,2013年,煤炭行业利润水平同比下降33.7%,部分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甚至出现亏损,全部煤炭企业、大型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64.03%、66.96%,表明煤炭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压力。
(二)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总体来看,虽然国家为扶持煤炭行业发展采取了积极的举措,如出台了《煤炭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但目前煤炭行业尚未出现回暖的势头,2014年前2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成本利润率下降到近年来的最低值,仅6.29%,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滦集团开始出现亏损,中煤集团、神华集团也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由此可见,短期内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其影响可能将进一步扩大。
二、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的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的影响可以从二个维度来考察,即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不能简单的认为行业下滑必定会导致安全服务企业投资风险加大。
(一)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业投资的积极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采取停产整顿等举措,这些举措中包括暂停生产对煤矿的安全进行全面的检查,积极构建新设备或者对煤炭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等等,这些举措的采取必然要求安全服务供应商的参与,如为其提供安全方案等,从而带来了投资机会。实际上,虽然煤炭行业下滑,但其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却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虽然2013年前4个月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6%,但全年仅下降2%,投资额达到投资5263亿元,2014年前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5亿元,同比增加10.3%。此外,对于煤炭安全服务企业而言,还可以利用煤炭行业下滑的战略机遇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向煤炭行业领域投资。
(二)煤炭行业下滑对安全服务业投资的消极影响
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陷入资金困境,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从而对安全服务需求处于“有需求无动力”的状态,由于利润水平下降,加上大量的赊销,部分煤炭企业资金周转困难,2013年上半年,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应收账款规模达到589.5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1.70%,这就使得其在安全服务方面的购买动力不强,对该行业的投资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次,煤炭行业下滑导致部分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积极向非煤领域进军,对安全服务需求下降,以产煤大省山西为例,2012年煤炭行业非煤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9.21%,这种转型发展必然会对煤炭安全服务需求下降。
三、煤炭行业下滑背景下煤炭安全服务企业投资策略
煤炭行业下滑还将维持一段时间,并且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增加,新能源的发展,未来煤炭行业还可能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因此,安全服务企业必须注重投资策略的选择,以控制风险,增加盈利能力。
(一)紧盯需求把握安全服务投资主线
要全面的分析煤炭企业安全服务需求,安全服务企业在投资开发新的服务之前,必须加强对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调研,全面而细致的了解其安全服务需求特别是细分领域的服务需求,甚至可以创造性的与煤炭企业沟通,激发其某一领域的安全服务需求,通过明确需求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二)加强战略合作改变投资模式
首先,安全服务企业要积极谋求与煤炭企业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战略合作应对激烈的竞争,获取服务合同。一般而言,一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得以建立,则安全服务企业在竞争上就获得了优势,甚至构建了一道进入壁垒,为获得投资合同提供了便利。其次,要积极谋求与煤炭企业相互持股等方式构建合作关系,安全服务企业要利用煤炭行业积极引进民间资本等机会有选择的进行投资,并利用煤炭企业积极发展非煤业务的机会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此形成合作关系,改变简单的依靠服务进行投资的发展模式。
(三)延伸链条积极拓展其他领域投资
1教学内容中引入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科研课题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所用的教材和实验讲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煤炭行业环境工程的内容,很难应对日后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可以考虑在传统环境工程教学内容中引入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内容。通过课程改革,修订实验内容,在满足实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矿业环境保护的行业特色;特别是加强有关矿山环境保护的实验内容。根据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不同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教学方案。最可行的方法是煤炭特色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实验中将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科研课题或某一课题的若干阶段设计为实验教学内容,可以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实现科研资源的教学共享。把学校本科教学投入、“211”工程投入、“985”工程投入和环境工程系教师科研项目投入形成的实验室资源,实行分层次管理和开放,逐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向本科教学全面开放,为大学生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平台。为此,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充分利用教师承担的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课题,积极探索将科研课题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给水工程实验教学中,我们依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高浊高铁锰矿井水处理研究》,将环境工程专业传统的混凝沉淀、地表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教学内容改为高浊度矿井水混凝沉淀、高铁锰矿井水过滤及反冲洗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讲授传统的混凝沉淀、过滤教学原理和内容,还补充煤矿矿井水的产生、排放和水质污染特征等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工业过程、工业污染特征以及工业污染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仅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也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在排水工程实验教学中,我们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化学氧化-生物强化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研究》,将原来S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验教学内容改成SBR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实验。这个实验内容的改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处理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区别,防止了课堂教学和实际工程出现较大的偏差,特别是水力停留时间、活性污泥比增长速率、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等参数选择,为学生以后从事工业污水处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中,我们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纳米RuO2/ZrO2-CeO2催化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及废水中的POPs》,将原来的COD分析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污水换成煤化工废水。这一实验内容的改变,使得研究对象由生活污水变成了受氯离子干扰严重的煤化工废水,让学生系统深刻地体会到了消解过程中沉淀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分光光度法的干扰,以及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引导学生从一个简单的COD测试实验思考到各种环境工程原理。此类教学内容的改变还有很多,比如,将矿井除尘装置、煤化工厂VOCs催化氧化分解装置和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装置引入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将煤矸石简单制砖的内容引入到固废处理与处置实验教学中;将头发中汞含量的测定引入到环境化学实验教学中;将煤化工厂受污染土壤的气提修复装置引入到环境土壤学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中。通过这些来自于科研课题的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他们将来开展实际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相关创新性实验
我校环境工程中心积极开展与煤矿区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相关的创新性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确立本科生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学生完成综合设计性和研究型实验的重要基地。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查文献、写调研报告等基础训练,大二和大三开展具体实验,大四开展成果总结训练,学习撰写结题报告并。我们的创新实验基本来源于科研项目,但是为了不给学生造成难度,又对科研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改变,基本都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面向本科生的创新性实验。图1是典型的创新实验设计过程。先根据传统的混凝和沉淀实验,添加矿井水污染治理的内容,设计创新实验的第一个研究内容,即混凝沉淀处理矿井水。然后根据课堂讲授的混凝沉淀水力梯度(G值)的理论知识,将混凝部分扩充为多级搅拌混凝实验;根据浅池理论,将沉淀内容扩充为斜板沉淀池设计。最后将所有的内容合并起来,形成实验名称为多级搅拌+混凝+斜板沉淀处理矿井水的创新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下达的科研任务要求,充分发挥个人智慧,设计系统的实验方案,并在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下,开发了用于实验过程的多套连续装置;独立分析整个实验过程所涉及的实验参数,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工艺实验研究,并提交系统的研究报告。这些改革既为教师和研究生完成科研任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技术基础,并充分调动了本科生学习和参加科研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素质,既促进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又提高了本科实验教学的含金量。
3大力建设企业实践基地
煤炭特色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将来主要针对过程污染控制和“三废”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相关专业的典型生产过程污染控制,然后让他们掌握全面的末端控制技术。这就要求本科生必须到生产第一线参加一个完整的生产管理周期,必须要到实习基地参加实习。实习基地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有效途径,同时为教师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条件;是增强学校科研活力永不枯竭的源泉;是推动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先后同潞安集团司马矿、开滦集团、冀中能源集团、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华能高碑店热电厂、中关村环保科技园、北京市排水集团(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北京酒仙桥污水处理厂和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邯郸东污水处理厂、邯郸西污水处理厂、首钢焦化厂、太原焦化厂、北京燕山石化总公司炼油厂、北京市垃圾渣土管理处和北京市鹫峰森林实习场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在实践基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安排学生轮流开展相应的工业性生产实验。如在首钢焦化厂实习时,学生在指导教师和工程师的指导下,采集并分析焦化废水处理构筑物中水样和泥样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悬浮固体(SS)和MLVSS等参数,在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工人师傅指导下,学会记录工艺参数、维护现场运行的工艺设备,调整水处理过程的药剂投加量、分析水处理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处理现场,充分了解污染防治工艺设备和单元构造,并进一步掌握污染控制过程工艺参数的基本取值范围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积累过程,全面提高了学生分析现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助于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工程师。通过几年的不断的探索和坚持不懈努力,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实验教学特色更加明显,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就业和考研,用人单位和科研院所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我们会将以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任务,持续探索,不断完善特色,争取使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更上一层楼。
作者:侯嫔 王建兵 王春荣 章丽萍 徐东耀 王启宝 何绪文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论文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但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关专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12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科技人才情况进行调查,结构显示,煤炭企业人才引进数量不足,但流失趋势较明显。近几年,12家企业每年引进的本科及以上人才分别为965,701,577,549 人,在逐年减少;而每年流失的本科及以上人才数分别为254,270,320,436 人,在逐年增加,人才流失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如何防范人才流失对于国有煤炭企业势在必行。
一、人才流失对国有煤炭企业的不良影响
1.增加企业的成本。当员工离开企业后,为了填补职位的空缺,企业必须重新进行招聘。新员工来到企业后,必须对新员工进行岗位胜任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招聘新员工的费用以及对新员工的培训费用都将作为企业额外增加的成本,列入企业的成本损失。
2.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新员工在对企业的了解和技能等很多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都与老员工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对他们的培训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影响企业的士气。员工之所以离开企业,是由于他们对企业存在严重的不满情绪,例如有的员工对薪酬待遇的不满,有的对企业的人文环境不满等。这种不良的情绪往往会在团队中蔓延,引起团队中其他成员的消极情绪,使很多缺乏工作稳定性和忠诚度的员工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纷纷跳槽。因此,员工流失率过高的现象对现有员工的士气有很大影响。
二、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1.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由于受地理位置、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第一,地域环境的影响。现代企业的员工不仅考虑自身的生存环境,而且十分注重下一代的培养和发展环境。而煤炭企业大多建在偏远地区,一般都远离省会级城市,在居住环境、医疗环境、教育环境等方面与大城市都有较大的差别,这些都会成为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工作环境的影响。煤炭开采业是高危行业,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诸多不安全因素,人们对煤炭行业存在很多顾虑和担心。而且,煤炭企业的工作环境差,条件艰苦。这些都是导致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第三,薪酬待遇的影响。由于煤炭行业发展不景气,导致煤炭行业的薪酬水平较低,有的企业甚至不能保证工资的正常下发。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基本薪酬属于员工最基本的保障,如果基本薪酬得不到保障,就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最终的结果会导致企业的人才流失。
2.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不合理。国有煤炭企业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还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论资排辈的现象严重。目前,很多国有煤炭企业在用人时仍然受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影响,在任用、待遇、升迁等方面还是论资排辈,不考虑员工实际的工作业绩和能力,使企业很多人才不被重用。由于人才个人能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职业前景也非常渺茫,导致很多人才纷纷离开企业另谋他就。(2)缺乏科学的考评体系。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评价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体系,仍然停留在领导对员工的主观评价,因此,考评结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不能反应出员工的真实绩效。这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会导致对企业丧失信心。(3)平均主义严重。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煤炭企业内部的平均主义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的一些优秀人才,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感受不到企业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对企业的不满。
3.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国有煤炭企业认为,培训对于企业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因此,对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煤炭企业不仅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甚至将人力资源部门也归入后勤或其他部门论文提纲怎么写。一些煤炭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只对员工进行入职培训,缺乏对员工的中远期培训,一些效益不好的煤炭企业甚至取消了对员工的培训投入。培训投入的严重不足势必会影响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行。企业的人才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果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学习机会的话,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茫然感和失落感,在这种情况的驱动下,他们可能就会寻找其他的就业机会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4.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国有煤炭企业由于受资金、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过多地看重企业的物质利益,忽视了在文化方面的建设。近期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作了“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只有 1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上,80%以上的经营者都将此归之于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组织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研发能力等。很多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对于煤炭企业可有可无。有的煤炭企业虽然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不知企业文化应从何处入手,应交给哪个部门,具体应该从事哪些活动。很少有煤炭企业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部门,因此,煤炭企业的企业文化在很长时间处于缺失的状态。
三、防范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对策
1.加强对煤炭行业的重视。煤炭行业属于国家重要的资源产出行业,担负着开采煤矿资源的重任,因此,国家应加强对煤炭行业的重视程度。煤炭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致使员工的薪酬水平较低,企业的工作条件恶劣,人才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保证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应增加对煤炭企业的资金投入,还可以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例如:为煤炭子弟考大学开设绿色通道等,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所需人才。煤炭企业应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对于企业的不同人才的薪酬可以适当拉开档次,同时,要加强对企业工作环境的改善,以留住企业所需人才。
2.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国有煤炭企业为了摆脱人才流失严重的困境,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用人机制。企业应该根据员工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安排适合他的岗位,做到合理用人。同时,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尽量使考核体系做到客观、可行。要依据对员工的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惩。而且,企业还应帮助员工设计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由于受个人价值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一些员工想成为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另一些员工希望在专业上得到发展。如果员工的个人目标不能实现,感觉未来的发展前景渺茫,就会缺少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因此,国有煤炭企业可以帮助他们设计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培训和管理,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发展规划,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通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使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的发展目标相一致,以利于煤炭企业目标的实现。
3.加强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为了避免人才的进一步流失,煤炭企业应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第一,煤炭企业应建立与培训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以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煤炭企业应建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培训工作视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培训部门,以增强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第二,煤炭企业应建立与培训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是促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麦当劳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为了调动员工对培训的热情,将员工的培训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效结合起来。麦当劳在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时,主要是学校麦当劳工作手册和现场观摩;如果想升为店长,必须在地区的培训中小学习;如果想升为区域经理,必须到全国的培训中心去学习;如果想升为大区经理,必须到美国的汉堡包大学去学习。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指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它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等功能。我们可以利用企业文化把员工个人的追求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分散的员工个体力量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可以利用企业文化引导员工的言行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吻合;可以利用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有煤炭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来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建设由管理者倡导的、全体员工认同参与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赵芬.国有煤炭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科教文汇,2008,(5).
论文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现代经济制度的建立,提高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在经营中的重要措施,这对于竞争激烈的煤炭行业尤为如此。下面,笔者就煤炭销售管理的重要性做出具体论述,并阐述了当前我国煤炭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笔者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解决存在的问题。
煤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需要提高企业的销售管理水平,努力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一、煤炭销售管理的重要性
煤炭销售管理得好对于煤炭企业的发挥着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煤炭销售管理得好可以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销售管理得好,可以有效地掌握市场行情,针对市场制定正确的销售策略,提高煤炭产品的交易额,继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2.完善煤炭企业的现代经济管理制度。煤炭销售管理得好可以完善煤炭企业的现代经济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是当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销售管理做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3.提高整个煤炭行业的销售管理水平。煤炭销售管理得好可以提高整个煤炭行业的销售管理水平。一个煤炭企业销售管理水平做得好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带动整个行业销售管理工作的进步,这样,煤炭行业整体销售水平就有很大提高。
二、煤炭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销售管理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然而,当前由于销售管理发展时间较短,煤炭销售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具体介绍:
1.销售渠道相对比较单一。销售渠道相对比较单一是当前我国煤炭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一般来说,销售方式主要包括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两种方式,两种销售方式都以各自的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利润。
而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过度重视直接销售而忽视了间接销售。作为煤炭企业来说,火车、化工、电力等行业都是其直接销售的对象群体。这样过分重视直接销售,忽略了其他品牌推广、业务销售,以及网络销售等其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煤炭产品的销售。
2.销售观念比较落后。销售观念比较落后是当前我国煤炭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销售观念如何直接影响了一个公司的销售管理水平。因此,如果煤炭行业销售管理人员销售观念落后的话,那么,该公司销售措施会仅仅停留在传统的销售层面,不利于市场的拓展。个别煤炭行业的领导单方面重视煤炭的产量,忽视销售管理工作,导致煤炭企业整体结构得不到优化。
同时,销售观念比较落后也会导致企业售后服务的忽视。一般来说,企业的售后尤其是煤炭企业的售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品牌,如果销售观念落后,那么久不重视自身的品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
3.缺乏对市场的调研。缺乏对市场的调研是当前我国煤炭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又一重要问题。任何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必须重视当地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只有明白当地市场的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才会制定正确的销售策略,在当地的竞争中获得优势。然而,当前我国国内大多数煤炭企业并不重视对市场的调研,很多销售策略都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不利于当地市场占有额的提高。
三、煤炭销售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为了更好地提高煤炭企业的发展,笔者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相应地给出以下的解决措施:
1.加强煤炭企业的销售渠道建设。加强煤炭企业的销售渠道建设是解决煤炭销售管理问题的关键。煤炭企业在重视直接销售的同时,也要加大间接销售的力度。随着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煤炭企业可以考虑网络营销,通过新型的营销方式来推动企业市场占有额的提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煤炭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其下属的各个子公司和分公司要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集团公司要均衡不同子公司和分公司的销售渠道发展,做好各个公司的销售管理,只有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提高整个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
2.创新销售观念。创新销售观念是解决煤炭销售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煤炭企业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首先要取缔之前单纯追求产量等观念,要树立“以产定销,以运定销”新型销售观念。煤炭销售管理人员要根据产量合理确定市场。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销售率,煤炭企业有必要对相关的销售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让他们创新销售观念,提高自身的水平和素质。
同时,煤炭企业创新销售观念也包括重视客户的满意度。一般来说,任何企业的发展终端客户群体都是客户。因此,在发展中要改变“卖出去就不负责”的观念,认真做好售后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只有这样,煤炭企业的品牌才会得到逐步的推广。
3.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力度。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力度是当前解决煤炭销售管理问题的外在要求。我们这里提到的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力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当地市场供需情况的调研,以及当地竞争对手的调研,对当地资料的掌握和分析可以使得我们做出正确的销售决策;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国家大方向的政策有所掌握,要密切关注国家经济、法律、技术环境的变动,及时根据这些变化调整企业的销售管理方向。
四、总结
销售管理水平与一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重要的关系。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发现,当前企业销售管理中存在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我们必须从加强煤炭企业的销售渠道建设、创新销售观念,以及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力度等方面做好销售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尹家勇.煤炭营销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创新.企业研究,2010(22)
关键词: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旅游感受
一、中国煤炭博物馆的发展概况
中国煤炭博物馆于1989年在山西太原落成,1993年6月以大型实物与现代展示方式相结合的模拟矿井建成,2000年9月,首期征集陈列展对外展出,2003年5月二期基本陈列布展完成并对外开放,2009年5月,中国煤炭博物馆三期基本陈列暨精品馆工程竣工,并正式对公众开放。经历了20多年的不断发展更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一级煤炭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诸项殊荣集于一身。煤炭博物馆在发展中既重视保持和扩展传统教育、展览功能的发挥,又顺应当今休闲时展的需要,努力挖掘旅游休闲功能,强化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中国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特色
旅游体验是指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游览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而获得的因人而异的旅游感受。当今博物馆发展越来越重视旅游功能的开发,越来越重视游客需求和旅游体验,以增强自身的旅游吸引力。中国煤炭博物馆在结合自身优势挖掘特色旅游体验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
1、传统与现代展示方式结合,旅游寓教于乐
煤炭博物馆展馆由序厅、煤炭生成馆、煤炭与人类馆、四维动态影厅等展厅组成。传统展示方式主要通过精美图片,珍贵藏品,详实解说使游客能够清晰了解煤炭如何形成,古代到现代不同时期挖掘技术的改进,煤炭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等。为了弥补传统静态展示方式的不足,煤炭博物馆结合采用现代化的动态展示方式,例如,4D影院通过震动、刮风、雨雪、烟雾等特殊效果使游客置身于亿万年前煤炭形成的场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使游客既增长知识又获得愉悦体验。
2、地下模拟矿井设计,旅游体验难忘
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最大亮点就是拥有亚洲最大的地下模拟矿井,这也是游客在博物馆之旅中最具特色的体验项目。地下模拟矿井设计通过大量实物原型真实再现我国古代、近代、现代煤炭开采的不同技术手段和煤矿工人艰辛的劳动场景。游客搭乘电梯下到井下,佩戴好矿灯乘坐矿井小火车穿梭于巷道,展开了新奇神秘的地下矿井探寻之旅。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和导游的细致讲解,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时代条件下采矿技术手段的发展革新,同时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煤矿工人危险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
3、导游全程陪同讲解,监管服务质量
游客购票进入煤炭博物馆参观游览,博物馆会将分散的游客相对集中,安排专职导游进行全程陪同讲解。经过导游耐心细致的讲解使陌生枯燥的煤炭知识变得灵活生动。导游与游客之间通过启发式、问答式的讲解方式,吸引游客注意力,增加旅游兴趣。同时,为了强化对导游服务水平的监督管理,游览结束后博物馆要求每位游客对导游讲解水平和服务态度,博物馆服务设施等方面给予评价并提出意见。使游客感到博物馆重视对自身服务质量的客观评价和不断改进。
三、中国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不足
1、馆体外观充当广告媒介,降低游客良好印象
煤炭博物馆外部馆体被巨幅的广告条幅包裹。与鲜明醒目位置的太阳能、汽车等广告条幅相对比,煤炭博物馆自身的标志及宣传条幅不能吸引游客注意。仅从外观的第一印象游客很难将它与国家级的博物馆相联系,博物馆实际形象与游客心目中的期望形象存在一定的落差,游客会产生一种失望情绪,进而对煤炭博物馆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因此,煤炭博物馆在开展多样化经营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一定不能以影响自身品牌形象作为代价,否则,就会得不偿失。论文格式。
2、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不足
煤炭博物馆不仅要努力提高游客参观游览的旅游体验,还应该结合自身特色开发设计不同系列、不同档次的旅游纪念品。论文格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炭的相关衍生品种类繁多、层出不穷,很多产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是,目前煤炭博物馆开发的旅游纪念品主要以煤精工艺品摆件为主,旅游纪念品种类单一,开发设计理念滞后,游客购买兴趣不大,带动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有限。因此,调查了解游客需求,以煤炭相关产品为载体,开发不同系列的旅游纪念品方面仍然大有可为。
四、提升中国煤炭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建议
1、深入挖掘特色优势,建立煤炭文化交流中心
煤炭博物馆座落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省太原市,作为国家级的煤炭行业博物馆,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具有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通过挖掘煤炭文化,拓宽经营思路,把煤炭博物馆建设成为集教育公众、藏品保护、文献收藏、旅游休闲、技术交流、会议会展为一体的煤炭文化交流中心。在开发完善基本职能和旅游功能的同时,应该加强与煤炭单位、煤炭企业、煤炭研究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争取承办更多相关行业的学术研讨、企业合作、技术交流等会议展览活动。使煤炭博物馆既作为一个行业合作交流的平台,又能够不断跟进行业最新技术动态。逐步将自身建成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煤炭文化交流中心。
2、加强与煤炭企业交流,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煤炭博物馆作为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应该进一步强化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探索兼顾双方利益的共赢合作模式。将自身建设成为既体现山西煤炭企业良好形象,又及时反映煤炭企业的一线实践工作经验和煤炭行业技术的发展更新。比如,可以考虑在游客较为集中的旅游旺季,煤炭企业安排富有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到煤炭博物馆结合工作实践为游客讲解现代煤炭企业的生产技术,煤炭开采中的安全隐患及防治,煤炭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等知识。
3、开发设计不同系列,不同档次的特色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的适度开发设计,不仅能够增加博物馆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论文格式。因此,煤炭博物馆开发设计不同系列,不同档次的旅游纪念品不仅必要也是必须的工作内容。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旅游纪念品应该体现与煤炭相关的特色,切不可跟风模仿出售质量差、到处可见的雷同性产品;第二,开发中需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动员大家出谋划策提供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从中选出既有创意又可操作的项目;第三,切不能仅仅根据自身的好恶,一定要调查了解游客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说,开发产品需要紧贴市场需求;最后,开发设计的旅游纪念品应该较好的结合实用性、艺术性、便携性的特点,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阶层的层次化、多样化的旅游纪念品。
总之,中国煤炭博物馆在发挥其传统功能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发旅游功能,通过传统与现代展示方式结合,设计地下模拟矿井等形式,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强了旅游感受,加深了旅游印象。相信经过进一步的深入开发,通过建立煤炭文化交流中心,探索与煤炭企业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等,能够带给游客更加满意、难忘的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周海,胡高伟.中国煤炭博物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J].山西政报,2003(8).
[2]黄政.模拟煤矿游[J].科学之友,2005(2).
[3]中国煤炭博物馆[EB/OL].coalmus.org.cn.
[4]刘珺.提升博物馆旅游体验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9(12).
[5]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选煤技术;重介技术;装配式
1 概述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中占70%左右,是我国主要的基础性能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给煤炭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煤炭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应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时展带来的挑战,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及先进的设备,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推动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为了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益及利用率,大力发展洗选煤技术,是企业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
2 我国洗选煤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洗选煤设备的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的洗选煤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从国外引入重介质选煤技术以后,不断创新,已经形成具有自主技术产权的重介质悬流技术,且该技术已经在整体水平上超过了其他国家;另外,浮选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飞快,部分设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我国将矿浆预矿化器应用到机械搅拌浮选机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大范围推广使用;加压过滤技术、强气压穿流式压滤技术和沉降离心脱水技术的研制成功,可通过使用120m2加压过滤机和400m2强压穿流式压滤机,实现了对细粒煤的脱水技术。我国煤炭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在洗选煤技术研发方面取得较为瞩目的成绩,所使用的洗选煤设备也多为国内自主生产。
2.2 选煤工艺发展现状
我国煤炭行业洗选煤工艺主要有跳汰-浮选、重介-浮选、跳汰-重介-浮选三种工艺。这三种类型的工艺存在的主要缺点是生产环节较为简化,采取的多为混合入选,进入的颗粒由于粗细不同,会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干扰现象。颗粒的不同,在混合入选的工艺中会导致粒级产生不同的分选效果,降低分选速度。产品质量波动较大,粒度受限较高、参数不合理是我国选煤工艺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这主要是由我国机械制造的水平、机器制造的材质所决定的。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洗选煤工艺中的引用,工艺水平和参数控制方面均有了大幅度提高。
3 洗选煤技术的发展前景
3.1 重介技术将占主导地位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对煤炭的使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当前洗选煤技术无法满足当前生产的需求。洗选煤技术在一定时期内仍以跳汰选为首要选择方法;浮选粒度上限将降低至0.2mm左右,以提高煤炭质量;重介技术将占据主导地位,其余洗选煤技术发展至一定阶段可引入自动化技术,以提高选煤质量、简化选煤操作、减少煤炭损耗、节约煤炭资源。
重介选煤技术将与跳汰选煤技术一样具有广泛普及率,其操作将更加简单易控。重介选煤技术的基础建设投资额及生产成本与跳汰选煤技术接近,但其选煤的质量及效率远远高于跳汰法,这是重介选煤技术将取代跳汰法,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3.2 洗选煤设备大型化
国内洗选煤厂的规模不断加大,已具有向选煤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各地已经建成和正在建成的选煤厂规模均比较大,如山西平朔建设的15Mt/a的安太堡选煤厂、21Mt/a的安家岭选煤厂以及内蒙神华的25Mt/a的哈尔乌素选煤厂,均达到大型甚至特大型选煤厂的规模。选煤厂规模大型化的前提是选煤设备的大型化,综合性的大型选煤设备不仅能大大简化选煤工艺,还能减少人力劳动的需求量,提高选煤效率,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3 选煤厂建设将以装配式为发展趋势
当前阶段是我国洗选煤技术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建设的新型选煤厂以动力煤厂为主,其建设目的是缓解当前用煤紧张和选煤质量落后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于洗煤技术的看法也将不断改变,动力煤和炼焦煤选煤技术逐步由两个独立分割的个体,逐步融合为一个整体,二者的融合需要通过装配式设备完成。
我国选煤行业的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创新性的将不同种类的,高效的选煤技术集成一体,经过多次试验及改进后,取得良好的效果。装配式选煤厂主要优点是建设时间短、建设投资金额少、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能为企业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成为我国选煤厂未来发展趋势。
3.4 选煤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控制技术已在各个工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的使用能极大的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的安全性。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洗选煤设备中的应用,不断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洗选煤设备中的筛分机、重介质旋流器、浮选机、卧式振动离心脱水机、加压过滤机、跳汰机等均可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逐步实现智能化生产。如将产品质量回控系统配合重介浮选使用,可有效提高选煤质量。
4 结语
煤炭在当前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能源,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对我国煤炭资源的高效、洁净的开发及利用,是每个煤炭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为解决我国能源可持续供应的战略问题,我国煤炭企业走洗选煤加工之路,发展煤炭深加工技术已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杨林青,胡方坤.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煤炭技术,2010(05):109-111.
[2]赵志国,张东晨,闵凡飞.我国选煤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煤炭清洁利用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03):215-219.
[3]候强.中国选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能源与节能,2015(04):45-
46+189.
摘要:结合行业实际,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煤炭产业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煤炭;金融危机;影响;应对措施
1金融危机对我国煤炭产业的影响
1.1对国内煤炭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目前,由于钢厂生产不景气大幅度减价,市场对冶金煤需求量大幅减少,市场销售形势不乐观。炼焦煤由于价格倒挂,一些焦化厂面临调整价格甚至处于半停产状态,市场销售回款很困难。因此可以预见,东北煤炭市场价格在年底前已涨势乏力,受供需关系变化,东北市场前景将不再乐观。
1.2对煤炭企业并购整合的影响
2008年是煤炭业异常活跃的一年,共有1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较重要的并购重组活动,其中围绕母公司资产注入的有11家,成为行业并购重组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煤炭整合出现了新特点,跨区域的整合较少出现,而以区域范围内整合的并购重组活动占据主体,2009年煤炭行业整合还将围绕注资整合和区域整合两条主线展开。
虽然上市公司收购煤炭资产溢价较高,但这是由于采矿权的历史增值所造成的,收购煤炭资产优良,能增厚上市公司EPS,吨煤收购价格较市场价格低,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具有积极的作用。
1.3对煤炭产业政策稳定性的影响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11月29日对外了《煤炭产业政策》。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对外的《煤炭产业政策》。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1.4对煤炭需求的影响
2008年10月27日从中国煤炭市场网获悉:国内最大的北煤南运港口秦皇岛港库存仍然在900万吨上下徘徊,疏港效果并不明显,港内存煤结构不合理,下海南运的煤炭交易需求减少。过去到这阶段,存量很少的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缺煤问题。而今年电厂存煤量达到15~17天,暂时看,电力对煤炭需求不会成为焦点问题。
然而,火电发电量下降、钢铁产量走低、高耗能产品价格降低,煤化工行业煤炭需求增长不大等四方面因素,已造成国内煤炭市场需求减缓。
1.5对煤炭产量的影响
据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上报给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第四季度煤炭供需形势将会发生变化,煤炭需求的增长幅度将低于煤炭产量的增长幅度。10月17日,在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上报的这份报告称:”种种迹象表明,耗煤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将进一步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煤炭需求增长速度进一步趋缓,甚至出现萎缩的可能。”
2我国煤炭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策略
2.1政策角度
2.1.1国家经济、金融政策调整
(1)整体经济政策。在中央的宏观调控之下,全国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保卫战。中国政府2008年11月公布的两年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在全球引起了热烈反应。此举将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有效扩大内需,弥补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不足。
(2)煤炭行业固定投资减速。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清理煤矿在建项目,控制新开工煤矿项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投资的过快增长,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放慢。固定投资减速促进了行业向高端建设和产业链的深度发展,加大了行业的集中度,利于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2.1.2煤炭产业政策调整
国家通过整合、淘汰中小煤矿落后产能,做大做强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方式来调整煤炭产业结构,进而提高产业集中度,有效抑制无序竞争。调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产量,从而调节我国未来煤炭供需平衡状态,保证整个煤炭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2.2企业管理角度
2.2.1定价、成本策略
2007年度煤炭产运需衔接电视电话会议于2006年12月27日在京召开,全国29个省市的分会场参加了电视电话会议。50年来一年一度的“赶集”式全国煤炭订货会结束,再度确认了煤价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政府需要煤炭资源价格变动这个市场化手段实现“节能减排”,达到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
大型煤炭企业在具备充分市场供应能力的情况下,会与用煤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以防止煤炭价格的大起大落。煤炭资源加大集中的同时也强化了煤炭行业的定价权。因此,煤炭价格将高位稳定运行。
2.2.2并购重组策略
目前,包括神华、中煤、兖矿等在内的大型煤炭企业正在试图通过资源整合,垄断局部区域范围内的煤炭资源。这种垄断趋势的加剧将直接导致煤炭价格话语权的集中。煤炭业整合不仅强化了企业对供求、价格的控制力,同时消除了一些曾经一度扰乱市场秩序的小煤炭企业。整合带来的行业集中度提高,还为煤炭价格长期趋稳提供了保障。
2.3实施稳健的发展战略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谋大局者就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防备。越是困难的情况下,越要考虑到发展。但发展是谨慎的、是审慎的。在发展问题上,焦煤集团的策略就是要保证关系安全生产、职工生活、战略规划的重点工程,要有序、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要抓住这个机遇,随时准备迎接市场好转的高峰来临。现在市场低迷,首先要稳住煤(机遇一直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其次要对非生产性的、非经营性的一些投资,该暂停的要暂停,该暂封的要暂封。
2.4实施灵活的生产策略
在抓安全的基础上,要抓龙头,抓生产,要有灵活的生产策略;要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处理好生产销售和扩张的关系,绝不能盲目生产,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销路、没有市场,卖不出去,放到库存那是最大的浪费。产品变不成商品,拿不回钱来,宁可不生产。为此,集团采取按计划该停产的停产,该限产的限产,该检修的检修,该培训的培训,该放假的放假措施,有张有弛。通过科学、灵活的生产策略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不盲目生产,不造成新的积压和浪费。
2.5实施稳健的营销策略
只有基础做好了,才能通过稳健的营销策略来防范金融危机,防范经营风险。煤炭营销部门要严格落实依法营销、以销定产的基本原则,保证企业资金链条在经济危机中不断裂。企业破产,实际是资金链条发生断链,断链就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甚至滑向破产的边缘。现金为王,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形势紧张的时候,越要保有足够的现金。危机既是困难也是机遇,现在好些产品价格基本都掉到最低位,这个时候很可能一元顶两三元;现在买进,将来肯定赚,但这需要现金,可以抓住一些机遇,但是要现金为王。
关键词:煤炭;市场营销;环境
波特一般性战略分析理论可知,微观环境分析因素有:企业的供应者、顾客、竞争对手、替代产品、潜在入侵者、以及企业内部影响营销管理决策的各个部门等所构成。如下图所示:
图 博弈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图
不管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环境,上述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许多因素始终处于变动之中。企业的营销活动就是要适应环境变化,对各种环境变化及时做出积极反应的动态过程。
一、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和法律环境
随着国家对煤炭市场的开放,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生产结构还要进一步调整。对浪费资源、质量低劣、技术落后和污染环境的乡镇煤矿,要整顿和关闭。今后煤炭需求呈稳步上升趋势,煤炭供应将增加。国家对煤炭供应总量的调控是按照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抓大放小”;形成合理的煤炭企业组织结构,使大型企业集团逐步成为调控煤炭供需平衡的一种重要力量;同时,加强煤炭市场供求预测,及时准确信息,指导煤炭生产和销售。煤炭工业市场化改革也同时进行。长期以来,煤炭行业与电力行业形成了极大的剪刀差,随着电力行业的整体改革,特别是火力发电价格的放开,为两个行业公平竞争拉开帷幕。煤炭产品长期以来处于价格背离价值的水平,极大的挫伤了煤炭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煤炭工业的良性发展。煤炭产品的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煤炭期货市场也奠定了基础条件,而且煤炭期货市场的构建正是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煤炭产品价格最有效的手段和机制,从而为从根本上缩小煤炭行业与下游产业的利益差距提供了机遇。
2.社会和文化环境
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与方式、伦理道德观念、信仰等社会人文因素对煤炭企业的营销战略也会产生影响。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更多的自动化、清洁型的办公、生活、交通等工具。另外,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经济状况的人们对煤炭的评价不同,接受程度也不同。社会对人们消费需求和方式的影响,将是煤炭企业提升自身产品的方向。
3.人口自然因素
人口规模与煤炭需求量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数量增加一倍,需求数量也会相应增加。另外,人口的地理分布、喜好等都会影响到对煤炭的消费。城镇人口就业率的高低也会影响消费。
4.煤炭企业环境
(1)竞争形势。在进行宏观竞争形势分析时,需要分析总体经济实力,主要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的经济统计分析,另外还应该研究与煤炭工业相关的行业(包括竞争对手行业,如电力、天然气等;煤炭的下游行业,如煤化工、发电等)的情况,以及国外煤炭企业情况。
(2)煤炭工业形势。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为35.2亿吨,预计未来我国煤炭出口进一步减少,进口量迸一步加大;煤炭消费结构趋多元化并向关键行业集中。据统计,到2011年底,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中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其中动力煤27亿吨,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76.7%,动力煤进口1.37亿吨,出口1106.5万吨,净进口1.26亿吨,表观消费量28.26亿吨。煤变油、煤化工的发展,将对煤炭需求结构产生战略性影响;主要耗煤行业均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拉动煤炭需求强劲增长:同时,煤炭工业形势分析时应该考虑配供现状、用煤情况等。
(3)技术因素。对于企业来讲,就是要用当代先进的煤炭技术装备对煤炭产品进行改造、升级,改善其性能,提高煤炭质量。目前,煤炭企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高,技术经济指标不断完善。在销售领域、客户服务领域也相继引进新技术,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进一步提高,成为企业市场营销环节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信息管理系统在一些煤炭企业的应用,在市场需求信息沟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煤炭市场主体微观环境分析
只有对煤炭市场的主体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根据市场主体的行为特征、市场属性来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战略。正如管理学中所描述,任何一个企业一般都存在五种竞争力量。煤炭市场也不例外,它存在这样几个主体:供煤企业,用煤客户(如电厂),替代能源企业,其他供煤企业。这五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煤炭市场。
1.供应者:目前煤炭供应商就是各大国有大型矿业集团,也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的业务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成熟的工艺、精密的设备提供优质的煤炭。煤炭资源条件的差异,直接决定着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煤矿管理;安全生产;应对策略
1、煤矿生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煤炭管理资源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矿业作业属于危险作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到实时监控严格监督,会造成企业重大损失,从我国近几年频发的矿工事故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过于老旧,企业制度不够细密,内容滞后,存在许多漏洞,即使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无法落实。管理部门设置过多,管理效果很不理想,互相推卸责任,不能真正切实的解决实际问题。从国家的整个情况来看,整个煤炭行业缺乏一个综合性的,权威性的主管机构,没有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机构代表国家的意志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管理煤炭行业。
1.2煤矿的生产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相对落后
追求利润是所有企业奋斗的目标,降低成本就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经营者对安全生产不重视,导致设备定期维护与检修工作不能落实,设备带病运转安全配套措施跟不上与当前的国家相关的煤矿安全规定要求相距甚远,各地政府作为国家职能部门没有对煤炭企业进行全面了解,检查监督不及时,监管不到位,所以企业会因为资金问题致使煤炭的生产设备维修及保养工作落不到实处,更换周期长,导致生产设备陈旧,设施老化,故障多安全性能低,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多种情况从而造成企业的不能及时解决突发事件,防灾抗灾能力薄弱,是企业陷入严重的安全隐患。
1.3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安全意识薄弱
从事矿业作业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从农村贫困的地方出来的,没有什么学历,没有专业技术,文化素质低,只凭吃苦耐劳的毅力为家庭工作,自我防范意识不强,安全生产意识薄弱,不能够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煤矿企业为降低成本,追求人员尽快上岗不重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矿工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生产管理认识不足,不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能很好地使用机器设备,不能很快地熟悉设备性能,掌握其原理,不能够很好的达到机器与人配合默契。
2、煤矿企业要怎样进行安全生产
2.1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安全生产
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一系列符合自己旷工企业的管理制度,为保障生产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生产管理,明确职责,做到有章可循,奖罚有据,特制定本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全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做到有章可循,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不断修改充实,完善规章制度和各项措施,实行安全责任制,改进方式方法保证煤炭生产运行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此基础上,引导、促进煤炭工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推动生产力发展。按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管理方式的要求,各地要抓紧建立以煤炭生产要素采集核查制度为主体的管理平台,在煤矿投入生产后,利用煤炭生产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及时掌握和监控生产系统、采掘部署、资源回收,技术装备,生产能力,从业人员等生产要素以及经济运行情况,依法科学实施管理。还要做到维持生产秩序,规范生产行为,调控生产总量,监测经济运行,市场信息以及监督法律法规执行。采集信息及核查情况定期公开,并在煤矿醒目位置公示,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2.2加强投资体系,提高生产设备安全防护性能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基础。企业的正常生产依赖于良好的设备,只要有了完善的设备基础,就能够安全顺利的生产。而完善的设备基础主要体现在它的自身质量,安装质量,维护质量和使用质量上。加大投资,尽量缩短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的使用周期,时刻对生产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减少事故出现率。所以企业要应用现代技术,开展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技术,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状态;对于新设备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高装备素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强设备性能,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运转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了安全生产。
2.3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岗位培训
安全技术培训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减少损失,减少事故的重要手段,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保证。首先把安全技术培训当做重点,使全体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和安全技术不断稳步提高,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保证,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对安全技术培训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人员在培训中并没有掌握必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安全法规,由于上岗人员的情况不同参加培训的职工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特别是新进矿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积极的去学习。因此,如果要解决对职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还要针对新职工进行一些有必要的安全技术方面的培训和管理,使安全技术培训与工作实际要求相结合,消除不安全因素,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3、结束语:
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国家矿产资源生产和行业建设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煤炭生产企业不断增多煤矿生产数量也持续走高。但随之而来的不仅包括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伴随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因此我们要制定有效的监管方针,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体系,不断树立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真正实现安全生产。树立安全的生产意识无疑是对建立安全企业的最好诠释,也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和管理时协调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最好的方式以提供企业管理队伍的有效途径。这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然而,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大量资源的投入与消耗,我国仍未摆脱“高增长,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其中煤炭资源更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税收政策是政府对煤炭行业进行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稳定的、有吸引力的煤炭税制,是煤炭业得以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的税收制度没有合理体现国家对资源的所有权益,也未能引导煤炭企业合理的开采、利用煤炭资源。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问题严重。因此,煤炭税收制度亟需改革。
一、我国煤炭税收制度概述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经济实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资源税,按应税产品的产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征;(2)资源补偿费,按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3)采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使用费,按采矿区或勘探区块面积逐年缴纳。征收的其它税还包括所得税、增值税等。其中只有采矿权、探矿权使用费额度较小。争议不大,资源税、资源补偿费与增值税等都存在较大争议。
1.资源税。煤炭资源税目前征收力度过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日益扩大,尤其是2003年以来。煤炭供求不平衡导致煤价一路上扬。调查显示:1999年全国煤炭价格平均为77.44元/吨,2003年上升到138.89元,吨。而最近两年更是上升到300元/吨以上。与之对应的是我国煤炭资源税,自1984年以来,整整20年没有变动,采取从量定额的征收方式,平均税额仅为0.5元,吨。虽然2005年5月,我国上调了八省区的煤炭资源税税率,上调幅度在每吨2元到4元不等,但是仅占当前价格不到1%.目前我国资源税征收方法是从量征收,固定税额,而未能与煤炭资源的可采储量挂钩。企业不必为未被开采的煤炭负责,而以实际开采量征税。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率极低,资源浪费严重。按规定。煤矿回采率最低不应小于75%,然而据调查,我国国有煤矿的资源回采率为45%左右,乡镇和个体煤矿在15%-20%.在中国人均煤炭可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55.4%的情况下。建国以来至2003年,中国累计产煤350亿吨,但煤炭资源消耗量却超过1000亿吨,被浪费的煤够我国使38年。
2.资源补偿费。我国资源补偿费根据销售收人征收。由于1994年颁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之前,已经开征了增值税和资源税,煤炭企业税负已经过重,导致资源补偿费仅为销售收人的1.18%,而国外矿业发达国家体现资源所有者权益的权利金一般在8%一lO%.这样低的税率,无法体现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所有权。相对于其他税种反而显得无足轻重,甚至被认为是重复收税、乱收费。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用途不同,前者目的主要在于“级差调节”。使各煤炭企业能公平竞争,后者目的在于体现国家对煤炭资源的所有权益,主要用于补偿勘探投资。但是由于两者都是普遍征收,且税额都不是很高,资源税级差调节的效果也不明显。容易让企业认为是重复征税,引发不满。
3.增值税。主要有三点:(1)我国自1994年起颁布了新的税制改革,增值税率从原来的3%提高到现在的13%,这相当于把煤炭业视作一般的制造业,无法体现煤炭作为耗竭性资源的本质;(2)目前煤炭企业普遍抱怨税负过重。这主要由增值税引起的。(3)采掘业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然而大多数小煤矿实行包税制,现行税制对其影响不大,大型煤矿相对小煤矿税负高很多。国家应该从政策上适当扶持大型煤炭企业。
4.税收分配。目前地方政府通过允许集体或者其他性质的小企业采矿的形式,以税收和管理费来获得利益。但中小煤矿开采代价往往是环境破坏严重、事故频发、回采率极低。地方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入、体现政绩经常“睁只眼闭只眼”。此外,地方和中央在资源税、资源补偿费的税率设定及用途方面还存在争议:地方政府对当地情况最为熟悉,但是若由其设定税率无法确保国家的利益;而税收的分配问题也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对征收及监督工作的积极性。
5.国有资产流失。以石油为例,近几年油价飙升,石油企业利润纷纷大幅提高,国外政府通过征收资源暴利税,分享了超额利润中的70%一80%;而在中国,三大石油集团的利润从1998年的100多亿元飙升至现在的1000多亿元,三大石油集团被海外投资者控股10%左右,相当于大量国有资产流人海外投资者手中。最近煤炭价格也不断上扬。从1998年100多元/吨上升到目前300多元,吨,国家对煤炭行业制定相关的有效措施刻不容缓。
6.环境破坏。据专家估计,如果将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的资源、环境成本纳入煤炭成本,那么每吨煤炭成本将增加50元。廉价的资源不但导致滥挖滥采、开采浪费。还导致国家利益受损。如焦炭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比例很高,由于国家对焦炭资源只征收极低的资源补偿费,还不考虑环境成本,使生产成本很低,实际上补贴了那些焦炭使用国,他们低价买到焦炭,却把污染和事故留给了我国。
二、国外煤炭税收制度简介
国外通常把采矿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来对待,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实现对产业的宏观调控,并各自形成一套有效、稳定的矿业税收制度。充分考虑采掘业的特殊性与环境多样性,既体现了国家对可耗竭资源的所有权,也对采矿业初期的巨大投入及风险进行一定鼓励性补偿。
各国征收的矿业税收主要有所得税、财产税、权利金、矿业权(指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环境补贴、资源暴利税、耗竭补贴等。
所得税是以收入减去成本再扣除允许抵扣的部分费用作为税基,乘以所得税税率得到的。所有盈利企业都必须缴纳。
财产税是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税制中的辅助税种,划入地方税,税基为财产评估价值,一般有三种方式:售价比较法,由多个类似财产进行售价比较得出的评估价值;收入法,由产生收入财产所有未来收益的折现值的评估法;成本法,适用于新建和特殊目的的财产。
权利金是矿业特有的税种,开采人向资源所有人支付一定费用以获得开采其不可再生资源的权利。征收方式主要有:按产量或销售量计算。或者按所开采的矿产储量计算。征收税率各不相同。一般由政府设定统一标准。
矿业权使用费是企业按年度、面积向国家缴纳的矿业出让金。企业遵守一系列规定后,有偿获得指定区域的探矿权或采矿权。若矿产地为国家出资勘探形成。则还需要额外补偿国家投资的勘探费用。各矿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此法。
环境补贴在美国等国实行,是针对某些矿山征收的税种,用于补贴开采矿产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外部成本,一般针对规模较大或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矿山。某些地区还针对水资源或其他环境资源征收专门税种。
资源暴利税目前仅在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推行。若资源价格大幅上升,可能会使矿业企业获得远高于其它行业的超额利润。该利润主要是由于资源本身稀缺性所导致。而非企业自身管理或运营出色,因此,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通过征收资源超额利润税分享这部分超额利润。
耗竭补贴在美国等国实行。国家在征税时返还一部分税款以补贴企业用于寻找替代能源或开发新矿以替代日益耗竭的旧矿。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成本耗竭补贴法,用单位成本乘以日销售量得出成本耗竭;百分比耗竭补贴,不同矿产品采用不同百分比,以矿产的毛收入为基数扣减。
三、煤炭税收制度改革建议
1.设立权利金。我国应该取消资源税及资源补偿费,而采取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权利金制度来体现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最好的办法是以储量征税,并将赋税与资源回采率挂钩,实行分级征收。资源回采率越低,税率越高。如果能够使我国资源回采率从平均水平的30%左右提高至国际一般水平的75%,以全国2006年煤炭总产量约23.8亿吨计算,可以避免浪费52.4亿吨煤,以全国2006年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301.55元计算,相当于节约15801.22亿元。提高税率至国际上的平均水平为8%一10%,同时采取浮动税率,并和资源价格绑定,可以避免因价格疯涨而使国家利益蒙受损失。
2.降低增值税。我国目前把煤炭业看作一般的产业,征收税率为13%的增值税。无法体现煤炭作为耗竭性资源的本质,也使煤炭行业实际税负高于一般加工和制造业。国外矿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都没有将增值税作为煤炭征税的主要手段。因此,应该将增值税作为权利金的补充,在征收权利金的基础上。视具体情况确定增值税税率使得煤炭行业税负达到国内一般行业水平。并且加大对高新技术设备等的抵扣。以鼓励煤炭企业更新技术。降低对资源的浪费。
3.设立资源暴利税。借鉴某些矿业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资源暴利税。将资源价格大幅上升而产生的大部分超额收益纳为国有。实际操作上以销量为基数乘以具体税额,税额的设定应主要参照资源的市场价格,适当参照国内其他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资源暴利税标准应每过几年重新核准一次,但是除非价格发生重大变化,应确保该标准的稳定性,不断变化的制度会给投资者不好的印象。
4.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总的指导思想为前期优惠、鼓励技术革新、鼓励寻找替代能源、鼓励产业集中。在前期勘查及开发阶段应适当鼓励,对勘查和开发支出的税收实行优惠处理(加速折旧、扣减、资本化、当期摊销等);对可以提高生产技术的设备引进等也实行上述优惠以鼓励技术革新;实行耗竭补贴,在每个纳税年度中从净利润中扣除一部分给衰老煤矿,用于寻找新矿体,减轻煤炭结构调整和衰老矿区转产的负担;采取措施整顿行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税收减免等措施扶持那些表现优秀的大型企业。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煤炭企业;物资管理;应用
1引言
煤炭作为现代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社会的变革起到推动作用。虽然现阶段煤炭企业已经加大对煤炭物资管理方面的重视,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现代社会的管理标准。结合当前阶段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国内的大型煤炭公司一直采用“粗放分散”式的企业管理模式。而面对现今环境下煤炭市场的多变形势,企业不仅要解决兼并重组的问题,而且要重新改革现有的管理模式。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需要以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为企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将大数据思维与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是煤炭企业需要重点关注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2大数据应用于煤炭企业物资管理的意义
结合现代煤炭企业的发展来看,很大一部分煤炭企业正面临以下的问题:行业差距明显、企业地域分散明显、企业内部管理层级过多、产品线众多等。为使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尽快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从而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此时,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便是一个非常科学有效的办法,借助于大数据独有的特点,企业可以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物资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采用以下三个评测维度,即:物资价值、通用性、流通性。大数据可以将这三个评估标准结合到统一分析模型中,做到物资分析的“三位一体”,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可以对物资数据进行清洗加工,通过专业化的数据分析模式,企业可以将物资进行细致地分类,并且可以结合物资的实际优劣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物资的分类与管理中,企业可以使用具体的标注为物资进行分类,比如:“B-”至“A++”,或是设定其对应的由低到高优先使用级别。如此一来,企业在面对物资需求以及物资调控等指令时,可以高效快速地回应,这不仅为企业的物资合理分配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大大缩减了人力成本,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为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改革机遇[2]。
3物资管理面临的挑战
3.1物资管理行业差异大
结合当前企业发展报告来看,我国煤炭行业已经结束为期十年的黄金发展期,所以,各大煤炭企业正在寻找其他能源方向的突破口。原本以煤炭能源为主要发展的煤炭企业正在逐步转变自己的产业方向,比如,煤矿建设、装备制造业、煤炭发电、物流运输等。企业将这些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产业逐步进行合作并购,以期将公司打造成一个覆盖全产业链的综合型能源公司。但是,面对各能源管理方面的差异,煤炭企业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进行继续的探索[3]。
3.2物资管理地域分散
随着煤炭企业逐步向综合型能源企业靠近,企业所整合的资源类别以及兼并的资源公司也随之增多,伴随着资源种类的不断丰富、企业员工的不断增多,企业所需要管理的地理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根据我国矿业的分布情况来看,矿产资源丰富的企业分散在我国的各个地区,由此就会带来物资运输方面的问题。由于各个矿区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所以企业管理者在调配物资时会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4]。
3.3物资管理层级多
煤炭企业的原有管理模式一直偏向于“粗放分散”,同时也就造成员工管理方面的不足。员工已经习惯于原有的管理模式,面对全新的改革管理措施将很难适应,甚至出现“水土不服”,这种情况也是企业管理者进行统一集中式管理所顾虑的因素之一[5]。
4大数据应用于物资管理的具体措施
4.1利用大数据构建合理化物资管理模型
通过分析研究物资管理系统中一定时间段内的物资小类的单价、使用单位数量、采购量、消耗量和库存现有量等数据,建立以物资价值、通用性、流通性“三位一体”的数据分析维度,对物资管理进行系统分析。对此以下将详细介绍个分析维度的具体内容:①以单价十万元为衡量标准。某段时间内该种物资的购买单价如果在十万元之内,那么操作人员就可以把这种物资归类为B类;如果某段时间内该种物资的购买单价等于十万元或是高于十万元,那么操作人员就可以把这种物资归类为A类。②以通用性为衡量维度,通用性维度以物资小类使用单位(二级企业)数量2家为界限,进行流通性指标标识,对系统中一定时间段内同一物资小类使用单位数量>2家的进行“+”号标识(结合价值维度,物资类别可进一步分为A+和B+两种);对系统中一定时间段内同一物资小类使用单位数量≤2家的进行“-”号标识,上述“+”和“-”分别代表物资通用性的强弱。③以流通度为判断维度,企业库存供给率=单一企业库存物资小类现有量一单一企业物资小类一定时间段内采购量/单一企业物资小类一定时间段内消耗量。此时,企业可以提供的库存最大供给率就是该类物资提供商所拥有的最大供给率。如果该类物资的最大供给率大于零,同时最小供给率小于零,那么就可以视该物资具有高流通性;如果该类物资的最大供给率小于零,同时最小供给率大于零,那么就可以视该物资具有低流通性[6]。
4.2应用大数据进行物资管理的具体路径
利用大数据可以有效完成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分析工作。以下是大数据技术的具体分析路径:①剔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将一段时间内的物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将无关的干扰因素剔除;②重点要素分级处理,根据数据资源的不同优先级,对数据进行优先处理的划分,形成系统化的数据处理体系;③分析补充修正,由于物资的数据资源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漏洞,所以分析人员一定要时刻关注数据的变化,及时发现数据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物资管理系统的准确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大型煤炭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进行企业管理结构方面的改革,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可以为企业带来科学、准确的物资评判结果,企业可以借助这些分析结果进行企业发展方向以及战略资源的调配,为企业的发展节省大量成本支出。可以说,大数据应用于煤炭企业的物资管理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向欣.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煤炭企业物资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1):66-67.
【2】谭章禄,马营营,袁慧.煤炭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及管理协同架构[J].工矿自动化,2018,44(06):16-20.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TV7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14(C)-0204-01
引言:由于最近几年煤炭行业形势好转,使得煤炭的科研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煤炭行业科技能力的提高,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机电方面的发展,保证机电安全。淮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丁集煤矿在安全管理的实践中,一直坚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抓好机电工作。
一、煤矿机电系统及煤矿机电管理
(一)根据我国的生产的条件等方面来说,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将从煤矿的五大系统再到采、掘等一整套机械设备及与之相应的电气设备。一般称之为煤矿机电系统。
(二)利用企业管理的理论对煤炭工业企业机系统的人、财、物和事进行科学管理,使之发挥最高经济效益的全部活动,通常将其叫做煤矿机电管理。
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概述
当前形势下,我国煤矿机电管理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由于煤矿机电的专业性所需要了解的知识面要求广泛,所进行的检查人员的素质必须要全面而且要高于一般职工,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二)安全隐患大。对于机电设备管理如果不能做到精细化,而是对设备进行盲目抢修,这样就不可能做好过程管控,最终就会出现一波不平,另波又起的被动局面,这样就会极大地阻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并且降低了煤矿的经济效益。(三)机电管理技术人才素质问题。煤矿所面临的问题仍然有很多,特别是煤矿的工作环境,井下风险大,安全环境差,煤矿已对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失去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得原本不富裕的机电人员,分布越来越加稀散,造成机电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四)管理制度不健全、培训不到位。矿井应有机电主管部门和电气、电缆、防爆检查等专业化管理小组,并要发挥作用。虽然煤炭企业大都成立了安全教育培训机构,但收效却不好。
三、煤矿机电管理的创新
淮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丁集煤矿不断创新机电管理,从而这样就有力地保证了矿井的集约化生产,并且促进了矿井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共同提高。
(一)夯实管理基础、构建机电设备、配件全过程质量管理新格局。1、严把设备安装质量关较高的现场安装质量,是实现机电安全的关键。淮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丁集煤矿要求安装单位提前制定出完整的设备安装作业规程,把设备安装质量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保证安装质量,设备管理员坚持蹲点把关,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验收,从而保证了整个工作面的安装质量,保证了设备一次安装试产成功。2、严把设备、配件入矿质量检验关。淮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丁集煤矿在选用设备和配件时,不仅要优先大厂或行业定点生产厂家,而且要进行货比三家,及时收集周围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评价,检查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书、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鉴定报告等,缺一项就不能采购其产品。3、严把设备检修质量关。狠抓了设备的停产检修。在每次停产检修前,编写每个项目的检修安全措施和作业规程,重点项目坚持分管矿领导、机电副总进行现场跟班,保证了每一项目的检修质量。4、严把设备完好检查质量关。狠抓了机电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检查,把地面变电所和主提升系统作为机电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创新机电安全管理,加强机电设备的工况监测监控和预防性检修。1、落实责任,加强考核,机电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淮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丁集煤矿开展了机电质量标准化,设备管理员包头包面,加强现场机电设备的检查,进行层层传递压力,严格检查,使机电设备完好检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2、超前预防、将设备检测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周期化轨道。对调拨进矿的电气插件等配件,一律进行检验和测试,为实现机电安全把住了关口,对综采工作面及变电所的电气保护和接地保护进行定期测试。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机电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实现机电管理上水平奠定了人才基础。淮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丁集煤矿在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机电技术人才。
结语:总之,煤矿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基础工作到位,问题的整改、稳步推进,坚持搞好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使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逐步提升,以求从根本上促进煤矿机电安全状况的好转。煤矿机电系统是一个较为庞大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要突出安全,打好基础,抓好基层,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只要矿井存在,机电管理工作就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作者单位:淮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丁集煤矿
参考文献:
[1]张宪锋,滕孝来,张宪明,陈冬梅.如何做好煤矿机电管理工作[J].煤矿机械.2008.
[2]郭淑红,王文靖,李有.谈如何搞好煤矿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J].煤矿机械.2005.
[3]党宏文.现代化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思考[J].山西煤炭.2008.
[4]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2006.
[5]周多慧,冯德清.煤矿机电管理与安全生产[J].科技信息.2009.
[6]马新华,陈国强.浅析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煤炭工程.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