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时间:2022-08-31 00:1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图书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字图书馆

第1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管理员;特点与作用

一、数字图书馆的现状与特点

(一)数字图书馆服务特点

魍惩际楣菔鞘堤逍灾实闹识资源库,有固定的馆所以及巨大储藏量的书籍,并且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知识、信息服务,但是其在时间、地点以及藏书量仍有诸多的局限性。数字图书馆就打破了这一系列的局限性,电子计算机的图书储藏量与传统图书馆储藏量相比,可以更好的为读者提供信息与知识的服务,并且数字图书馆将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运用到数字图书馆中,形成了数字图书馆的特有优势。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将信息资源数字化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最大区别,信息数字化也是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与基础。数字图书馆将拥有的信息统一数字化管理、存储,比如馆藏图书、图像、音频以及视频等信息资料。数字图书馆的根本特征就是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将各类传统纸质文献进行转化为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就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资料与内容,数字图书馆就是因为有这些数字化资源而成为新时代的最大知识、信息资源数据库。

(三)数字图书馆信息与资源传递方式以网络为主

数字图书馆存在的基础是网络,因此在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平台上,借助于高科技的网络通讯技术,向各个地区的读者传播信息、知识,彻底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地域、时间的局限性,实现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自由化。

(四)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

数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将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通过网络共享实现了跨地域、跨国界的无限服务优势,并且可以将不同地区、地域的资源整合、协作,使读者更加受益。图书资源、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让更多的图书馆的丰富的馆藏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将数字化的资料、图书、信息等传播给读者,满足读者们对知识的需求以及日益增长的信息量需求。

(五)数字图书馆信息提供的全面化

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可以实现将纸质文献资料转变成数字化信息向读者提供,并且数字图书馆将信息全面化,将各种知识、信息以及资料转化为数字信息分享给广大读者,数字图书馆可以说是读者最大的“知识海洋”。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信息加工的技术将信息、文献等进行智能化、知识化的检索系统可以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相关主题的目录、论文以及著述等相关的文字、图片以及音频视频信息等。

二、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方向与定位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化服务实现是要以网络为基础,并且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属于开放式的服务系统与模式。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以及方式与传统图书馆大有不同,方向与定位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一)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建设

数字图书馆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实现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实现网络化自动化建设都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其中包括图书馆管理系统、网络服务模式、网络阅览室等自动化服务模式的建设。

(二)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技术的建设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基础是网络,因此网络信息技术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数字图书馆向高度发展、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与基础。数字图书馆在全球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现代化技术使电脑操作、联机检索等方式越来越多,为读者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务。

(三)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

数字图书馆的主要资源是数字化信息资源,这是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基础。信息化资源主要有对传统图书馆内的原始馆藏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产生的数字信息,以及图书馆购买的各种电子信息资料等,还有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进行各种信息的搜索、收集以及处理等各类信息。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数字图书馆在加强信息建设的同时,对信息进行评估、选择以及整理等手段,摘选出具有前瞻性、时效性等数字信息,更贴近读者的需求。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以一级文献为主,方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端口快速的搜索到相关的文献或者原始文献,再进行二级书目数据的建设,这样的数字化信息建设可以更加针对读者对信息需求的全面性,因此数字图书馆要加强网络导航的建设,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数字图书馆服务特色

数字图书馆要全面利用好网络平台的先进技术,将图书馆的信息技术推送给读者,并且根据读者在数字图书馆的浏览记录展开跟踪,并及时向读者推荐兴趣范围内的信息与资料。并且对读者所关注的课题或者主体资料进行收集、筛选,定期的向读者进行推送,或者可以适当的向读者提供文献、文摘等信息数据等。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读者在数字图书馆查阅资料所消耗的精力与时间,还能够有效的避开网络垃圾信息,增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

三、数字图书馆员的转变

数字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中转型的过程中,数字图书馆结合自身的新型发展方向与服务方向,促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图书馆员进行角色的转化。

(一)图书馆员的服务方向

随着出版物不断增加、信息资源也随着不断的扩充、丰富,这就在网络平台上产生了信息过量的现状,这对于一些有信息需求的读者,无疑收到了过多的信息而导致受到了干扰与影响。这就要求图书馆员通过对网路的了解,并且深入的解决这个问题,让读者所接触到的负面资源与信息,可以私下通过数字图书管理的后台进行排查检索,消除这些不必要的举动。并且图书馆管员还要继续跟踪读者在数字图书馆中的浏览记录,再进一步权衡适当的时候将信息数据发送给读者。

(二)数字图书馆馆员的信息顾问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完善,数字化信息资源也随着不断的庞大,但是信息数据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导致很多读者面对高科技的平台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数字图书馆馆员给予及时的帮助,扮演读者的助手以及信息顾问,运用馆员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引导读者在数字图书馆中的找寻自己需要的资料,并且将信息、资料的分布、查找方式一一向读者解答,这正是体现图书馆员专业度的展现,也是图书馆员权威性的体现。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读者可以在图书馆检索页面上自行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降低对图书馆员的辅助作用和依赖性。但是图书馆员的丰富经验以及专业技术,伴随着数字图书馆资源的不断丰富、网络设计不断复杂,使图书馆员从读者依赖的顾问,向着专业的平台顾问发展。

(三)图书馆员向网络专家升华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强大的网络技术与信息化资源,因此对图书馆员的技术、能力要求不断的提高,使图书馆员随着不断的学习、进步使能力不断提高,达到网络专家水平,将数字图书馆在网络上的建设不断升级。

四、数字图书馆对馆员的水平的要求

面对数字图书馆的当前发展前景与现状,不难看到所需要的图书馆员的水平与技能。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具有先进的服务手段以及高效、开放的服务平台,因此这就要对读者提供服务的水平以及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面临的更高的挑战。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图书馆需要一只具有娴熟的网络技术并且信息含量广博的管理人员队伍,为完善这个数字化平台而努力。对于图书馆员不仅在知识水平方面有一定要求,在网络高科技方面也有较高要求,并且也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与外语水平,还要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I务方面要有能检测信息资源的技能与较强的综合、提炼信息的技能。

(一)图书馆员的网络道德水平

当前信息化时代,网络的信息、资料内容繁复、种类多样,信息中不光包含着精华,糟粕也同样铺天盖地。数字图书馆员就要自身树立好明确的道德操守,在为数字图书馆采集、收集信息资源的时候要严格把控信息内容以及方向,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并且要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坚决抵制信息垃圾进入数字图书馆中,影响到广大读者渴求知识的精神。

(二)图书馆员要自我提高业务能力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与虚拟化都需要图书馆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与电子计算机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良好的表达能力,在网络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中,英文以及英文软件的使用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据数据统计,电子互联网信息中90%的信息资源都运用的英文表达与书写,因此要在网络信息平台中获取实时的信息,那么英文不能成为语言的障碍,所以图书馆员的英文水平要不断加强,没有深厚的英文能力做基础,在网上搜索资料、建设图书馆举步维艰。

图书馆员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应较为突出,由于工作特点与性质决定,图书馆工作中文字工作占据了主要地位,馆员除了负责建设图书馆之外,还要运用准确的文字对数字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进行简述、评价、撰写摘要等,除此之外面对数字图书馆的关联平台需要文字推广等需求,就需要馆员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以便进一步的将数字图书馆向读者群推广,为更多的群体、地域提供服务。

五、结语

数字图书馆是我国传统图书馆的必然发展趋势,图书馆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进步而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履行好数字图书馆中图书馆员的职责与义务,使数字图书馆各项业务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周慧磊,熊爱梅.浅析数字图书馆的特点与数字图书馆员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3(12):185.

第2篇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94-01

1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项目的正式提出可以追溯到1988年美国国家研究创新组织(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Research Initiatives)Robert E·Kahn和Vinton G·Cerf的一份报告The Digital Library Project Volume1: The World ofKnowbots。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定义。数字图书馆具有广泛的内涵,笔者认为:数字传统图书馆功能的扩展,它对信息进行收集、转换以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化形式存储馆藏信息和网络信息,以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方式和统一友好的检索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络,提供兼容的多媒体远程数字信息服务[1]。

2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数字图书馆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大量的数字化信息存贮在无数个磁盘存储器中,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接形成的一个联机系统。因此,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它占用的物理空间相对很小;数字图书馆收藏数字形式的信息,除了纸介质的书刊资料外,还收录其它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数字图书馆建设对于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以中文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这将迅速扭转互联网上中文信息缺乏的状况,形成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上的整体优势。数字图书馆还是保存和延续发展民族文献遗产的最佳手段,所有的珍贵资料都可以经数字化处理后,将原件保存在更适宜的环境中,而数字化的资料由于实现原件的复制,并不影响一般意义上的查阅;利用数字化图书馆的用户可以不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直接见面,而只通过网络与图书馆联系,图书馆专业人员通过电子邮件及电子咨询台与用户联系。

3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探讨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信息资源支撑体系,有条件也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2]。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相对稳定,这些都决定着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方向及定位。数字图书馆建设包括多项内容,如支持数字图书馆运行的技术、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各种标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等[3]。尽管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起步较晚,但在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差距,但在服务方面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差距较大。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拓创新,提高服务能力,使高校数字图书馆在全球数字图书馆的大环境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资源建设只有加强自身数字化资源建设,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数字资源,在未来图书馆发展中才有立身之地,才有建馆之本,否则未来将有被边缘化的危险。①对图书馆、各院系资料室馆藏图书、期刊进行统一建库,实现全校图书情报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②整理收藏本校自身产出的各类文献,形成本馆独具特色的数据库。如本校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本校科技成果数据库、本校优秀教案数据库等。③结合当地地域优势、经济建设等特点,建设特色数据库,为当地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资源的特色和质量决定着资源的使用价值,也决定着数字图书馆的存在价值,数量不是衡量数字资源建设成果的唯一标准[4]。

3.2 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也称定制服务,它是指图书馆与读者交互,了解读者信息需求,主动向读者提供针对性信息服务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时性、智能性、交互性和指导性。整理收藏本校自身产出的各类文献,形成本馆独具特色的数据库。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图书馆服务业的强大优势,为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读者信息需求分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前提,建立读者动态需求模型是实现个性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指标,建立本校特色专业(学科)数据库和实现精品专业“系统”界面等系列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是与高职院校特色教育和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多馆之间的联合协作,使现有的人力资源、数字资源以及其他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实现资源共享。

3.3 门户网站建设图书馆网站是图书馆借以向用户推销自己的工具。通过门户将我们的服务展示给用户,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和用户的沟通效果,影响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评价和利用。图书馆网站的建设要特别重视检索系统的完善,要本着尽可能方便用户出发,力求为用户提供一个直观简洁而又充满人性化的入口,实现图书馆网站的检索功能、导航功能以及与用户交互功能和对用户咨询快速反应的功能,并根据用户需要经常更新页面。数字图书馆具有为远程教育提供支持服务的优势,可将分散的、有价值的文本、音频、视频、软件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将入网的学校、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数字图书馆融为一体,为远程用户提供多方面、多形式和多层次的服务。

3.4 安全管理数字图书馆是一种特定的信息组织,也要遵循信息安全管理标准[5]。依从标准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确定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遵循的标准呢?世界上现有的信息安全管理标准(或操指南),可以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①有的是以信息产品或信息系统为保护对象,有以整个组织为保护对象;②有的标准包括信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全部过程,的标准只包括其中的部分环节;③有的只是个地区、某个区域或某个国家的标准,有的则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

由于互联网络和各类终端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中,我们在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接受新技术的挑战,解决好遇到的问题,在工作中努力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范.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黑龙江史志[J].2010,(11).

[2]贾西兰,王琼,吴英梅.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新思考,大学图书馆学报[J].2010,(2).

[3]张为杰.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信息服务,北京邮电大学学报[J].2006,(10).

第3篇

现在很多人对于数字图书馆还不太了解。但是相信大家每天可能都在轻松触动着鼠标,从网上阅读一些书籍。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那就是不能自由阅读世界各国从古至今原版的图书。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可以非常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比较优质的资源进行非常好的共享。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快捷的进行重要资料的阅览以及其他名著的阅读等。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就会相信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

1.数字图书馆的简单介绍

本文通对数字图书馆及其发展现状,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所在,数字图书馆的缺陷四个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能让大家更好的明白数字图书馆。

1.1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什么是数字图书馆,相信大家对于这个概念还是相对比较模糊的。但是一提到它的功能大家都会非常期待。其实数字图书馆是一门比较全新的科学技术。相对于现阶段的发展技术以及发展的方向来说,数字图书馆也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事业。简单来说,数字图书馆就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大家可以非常好的进行这样的资源共享。最大限度的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机制。

1.2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相对来说不是非常的乐观。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们在相关的权益问题以及现在的资源分布不尽相同,人们的层次也是参差不齐的。如何更好的将数字图书馆进行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了。

1.3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所在

数字图书馆的优点非常多。笔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整理:信息储存空间小,一般不会损坏,信息查阅检索方便,远程迅速传递信息,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等四个方面是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所在。

1.4数字图书馆的缺陷

数字图书馆的缺陷也是相对比较明显的。一方面是现阶段人们的文化层次相差很大。有的甚至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这样就造成了一小部分的资源共享。没有达到最终的目的。对于相关人员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文献的资源共享是不是损害了相对应的著作权等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的。

2.数字图书馆的构建

数字图书馆的构建相对来说是资源共享的前提。很多人都是在意最终的结果,不会考虑到中间构建时期的困难。下面笔者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数字图书馆的构建阶段的问题,数字图书馆的构建前提,国外先进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数字图书馆优势共享是建设的发展目标等。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2.1数字图书馆的构建阶段的问题

数字图书馆在构建阶段的主要问题就在产权方面。很多人刚开始产权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但是当人们逐渐意识到产权问题的重要性的时候,又要开始进行资源共享的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了。很多人都觉得跟不上节奏了。更有甚者觉得不应该再变了。但这都是不正确的。应该合理的安排好相关的度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构建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有:资源浪费问题,信息版权问题,建设资金问题,图书馆员素质问题等四个方面。

2.2数字图书馆的构建前提

数字图书馆构建的前提其实就是现阶段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家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且信息的种类以及信息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传统的实体图书馆的运营机制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要了。这应该就是数字图书馆的构建的前提。正因为如此,人们逐步的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的构建的设想。更好的将信息进行存贮以及传播。不受时间跟空间的限制。

2.3国外先进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国外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相对比较先进。我国的数字图书馆也是模仿国外的。针对这种现象,不难发现,我国要想更好的构建数字图书馆,就得发展有我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的构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大家服务。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

2.4数字图书馆优势共享是建设的发展目标

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就在于资源的共享方面。而其发展的目标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资源共享而进行的制定以及为其努力。相对于比较明确的目的性而言,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的构建工作更为发展迅猛。

3.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针对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笔者主要从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目标,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趋势,相关人员需要进行的工作三个方面进行更好的解释。

3.1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目标

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最大限度的达到资源的共享。更好的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点,尽最大努力来满足人们现阶段的需要。

3.2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相对比较明晰的。对于一些现阶段发展较好的国家来看,他们的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阶段很有可能就是下一步我们的成果。最终的目的性还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对于资源的一个合理的利用以及共享。尽管现阶段的构建是困难重重的,但是相信未来发展还是非常好的。

3.3相关人员需要进行的工作

第4篇

在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不能有效的满足用户需求时,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将把数字图书馆的实践和应用推向另外一个阶段。着眼于数字图书馆云服务的建设,在介绍了数字图书馆应用和云计算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给出了云计算技术对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改进,并介绍了目前几种主流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为数字图书馆云服务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云计算;云服务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20903

1 绪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传统的图书馆已经不再能够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及时性、广泛性、有效性、快捷存储与应用等方面的要求,于是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存储了海量信息的分布式的信息系统,它将位于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载体的信息资源通过数字技术存储和转化之后进行存贮,便于个性化的、面向对象和跨区域的网络传播与查询。相对于传统图书馆,它以更有效和便捷的方式将图书信息以数字资源的方式提供给信息获取者。可以说数字图书馆是虚拟的图书馆,它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于网络应用中,是一个可扩展可共建共享的网络信息系统;它也是超大规模的、超越时空限制的、高可用性的、能够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

但是传统的数字图书馆也面临一些问题,第一是海量的数据信息的存储、查询和检索,这需要存储能力和处理效率很大的服务器来满足,传统的数字图书馆并不能有效的满足这些要求;第二是如何实现本地数字图书馆与其他节点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无缝连接;第三是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和资源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问题,传统的数字图书馆安全性和保密性相对较低,不能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基于以上几个问题,近几年各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云计算技术能够很有效的缓解上述问题。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虚拟化、效用计算、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将软件作为服务和将平台作为服务等内容与概念的综合。在该计算模式中,通过网络,以服务的方式将应用、数据和IT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用由大量计算资源组成的IT资源池动态地创建高度虚拟化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2云计算对数字图书馆的改进

云计算技术不只是改变了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而是在更深层次上改变 了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促使数字图书馆功能和角色的重大变革。

(1)云计算解决了数字图书馆资源和能力的动态分配和调度问题。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知识和信息泛滥的时代,海量的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图书馆要满足用户的需求首先必须具有存储海量信息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需要租用大量的存储设备和服务器,这种做法在经济上不可行的;而且我们也无法预计在高峰时期的用户请求量。云计算系统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存储数据,用冗余存储的方式保证了了数据的可靠性;云计算系统的数据管理则采用列存储的数据管理模式,保证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云计算系统的虚拟化技术将应用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网络和存储隔离开来,从而打破各物理设备之间的划分,实现架构动态化,集中管理和动态使用物理资源及虚拟资源,数字图书馆本身不需要去购买大量的存储设备和服务器,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租赁存储设备和服务器,动态的将资源存储和分配到各个服务器上,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这样就可以节约成本,同时还能保证高效。

(2)云计算提高了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前面提到一个传统数字图书馆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即不能与异地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也不能和其他异构数字图书馆之间实现无缝连接。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以云计算服务器为中心,能够将不同服务器或存储设备上的资源动态的连接起来,还可以动态的部署虚拟的硬件服务器。用户在使用数字图书馆时,通过Web服务接入数字图书馆,同时也和“云”上的其他用户共享数据资源、数据流量和计算能力,这样就避免了数字图书馆资源的重复建设,云计算强大的分布式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提高了资源的共享率和利用率。另一方面,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提供了一个虚拟的集成平台,它将不同架构的数字图书馆信息系统集成在一个“云”中,消除各异构图书馆由于存储方式和能力不同而造成的异构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和连接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具有超强存储与计算能力的泛在服务平台。

(3)云计算提高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性。面对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增长,数字图书馆需要足够的存储容量来保证信息存储、组织、管理和应用各方面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数字图书馆的存储系统必须具备可靠地备灾能力和容灾能力。在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中,用户数据集中存储,数字图书馆馆员对各种信息进行统一的组织、调度、协调、分配和应用,对用户的访问安全和访问权限进行实时监控,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

3数字图书馆云服务方式

3.1数字图书馆服务层次

根据数字图书馆的需求分析以及云计算特点的总结,我们将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即底层的基础实施即服务,作为核心支持层的应用平台即服务,基于用户交互的软件即服务。

作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主要是通过云计算中的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来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层(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是指以提供硬件基础设施部署服务,为用户按需提供实体或虚拟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IaaS向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使得可以基于虚拟的操作系统环境运行自身的应用程序。这一层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通过提供虚拟的硬件资源,如虚拟主机、存储空间、服务器和网络资源构建数字图书馆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处理中心。实现各节点图书馆资源的全面互联。并利用云计算的服务器集群技术,对个节点图书馆服务器进行统一调度管理,虚拟出一个统一的服务器系统,以实现较高的计算性能,满足和保证不断增长的计算需要。

数字图书馆云服务的中心环节,主要通过平台即服务来提供支持。平台即服务层(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是云计算应用程序运行环境,提供应用程序部署与管理服务。通过PaaS 层的软件工具和开发语言,应用程序开发者只需上传程序代码和数据即可使用服务,而不必关注底层的网络、存储、操作系统的管理问题。这一层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是通过构建图书馆的数据库服务以及开发应用环境服务平台,形成强大的数字文献资源中心。

作为顶层的基于用户交互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可通过云计算的软件即服务模式来构建。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租用 SaaS 层服务解决图书馆系统问题,且不必考虑服务器的管理、维护问题。这一层为用户提供服务主要是通过提供用户交互接口和各种软件服务来实现。最基础最核心的是提供数字图书馆的门户网站。

3.2主要的服务模式

(1)多层次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服务是指将数字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整合到一个站点上,用户通过直接的访问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就可以获取各种服务。简言之,一站式服务就是为用户提供一个集成服务访问接口。用户只需要登录门户网站,就可以检索异构图书馆的各种数字资源。传统数字图书馆是基于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访问的,用户要检索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就需要登录不同检索系统来逐一检索。与传统数字图书馆相比,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可以提高用户检索效率,节省检索时间,它为用户提供一种集成检索的云服务。用户通过统一的平台可以实现无缝式的跨库信息检索,在这个无缝式平台上向读者提供快捷的资源检索服务,用户不需关注这种检索功能是怎样实现。对于用户来说,他们看到的就是一个统一的各种应用服务集成的界面,用户使用各种服务就像通过互联网使用本地计算机一样。

(2)个性化数字图书馆服务。

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是一种由数字图书馆使用者所驱动的、可定制的信息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通过记录用户的信息行为,包括计算机使用行为和网络检索行为,利用智能挖掘技术对用户的信息行为进行挖掘、分析、处理和存储。通过分析来提取用户的信息行为特征,并预测用户的信息倾向。此外还可以自动跟踪用户的信息行为,根据用户行为的变化来调整用户信息,使之更符合用户的信息需求。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就是依靠个性来增加价值。

云存储极大的提高资源查全率,云计算则为更精确查准提供可能。云存储和云计算为智能识别及预测用户的信息行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用户通过数字图书馆的检索界面提出查询请求,服务器根据用户提交的请求调配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本体演算、机器智能推理等复杂计算,充分分析用户需求。根据分析结果调配存储在分布式云存储服务器的资源, 将结果提供给用户。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技术重新定位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探寻数字图书馆的框架结构,在数字图书馆云中继续挖掘服务的内涵,以高效、合理的方式开展服务。

(3)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

随着智能手机广泛的应用,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更加深入人心,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传统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手机短信的服务,用户通过短信来接受各种定制诸如新书到达和书刊到期等信息服务,这种服务方式是一种单向的信息服务,会导致大量垃圾信息的发送。另一种服务模式是基于WAP协议的浏览和信息点播服务,用户可以比较方便快捷的获取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信息,但是基于WAP协议的访问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低,用户信息资源利用率低,而且信息费用高。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在云计算环境中,信息资源存储于“云端”的服务器中,用户可以直接通过移动手持设备接入云端来获取所需的信息服务。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突破了传统WAP协议的限制,通过整合各种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由网络服务提供商直接为用户提供安全、快捷、高匹配度的信息服务。同时,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降低了对移动手持设备的硬件要求,内置了HTTP协议的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逐渐被人们所青睐。目前移动通信领域3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提供了保证。

(4)数字图书馆虚拟社区服务。

基于云计算环境提供的虚拟社区服务则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这些需求,用户不仅仅是服务和信息的使用者,还可以是服务和信息的使用者。用户通过数字图书馆的虚拟社区平台可以获得个性化的基本信息服务,这些服务资源都是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特征而定制的服务;用户还可以通过虚拟的平台来分享各种资源信息和服务信息。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这个平台构成的社区与其他用户进行学习交流、资源分享、服务分享。在虚拟社区中所有资源和服务都在 “云”端进行整合,每个用户都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和应用程序服务进行各种虚拟学习社区的自由创建,从而构建个性化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学习环境,提高数字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利用率,有效的降低使用成本。

4 结束语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数字图书馆云服务也将取代传统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云服务为数字图书馆用户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将文献资源按需提供给用户;各种异构文献资源存储在“云”中,这种存储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数字图书馆的成本,同时云服务也以高效、便捷、高适用性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数字图书馆服务。我们相信,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传统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都能被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 数字图书馆[EB/OL].[2012512]http:///view/8181.htm.

[2]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3):12.

[3]沈安石.2010IBM云计算高峰论[EB/OL].[2012512]http:///exp/ibmcloud201006/zhibo/.

[4]邸淑君.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J].中国信息界,2011,(9):4748.

[5]张开选.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基本路径[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4):7981.

[6]王静一.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架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2932.

[7]黄晓乐.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20):5253.

[8]李惠琴.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J].图书馆论坛,2010,(31):209210.

第5篇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学习离不开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发展与振兴问题。

数字图书馆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新生事物,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互联网上信息分散、无序、不便使用的现状而提出来的下一代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它通过集成和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化的多媒体信息内容,建设超大规模、可扩展、可互操作的分布式海量知识库群,并提供在互联网上高速、跨库检索的电子存取服务。简单地说,数字图书馆就是运行在高速宽带网络上的、分布式超大规模的、可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群。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数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数字图书馆的优点

1.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

数字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与过去的纸制资料相比占地很小。而且,以往图书馆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就是,资料多次查阅后就会磨损,一些原始的比较珍贵的资料,一般读者很难看到。数字图书馆就避免了这一问题。

2.信息查阅检索方便

数字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以往图书资料的查阅,都需要经过检索、找书库、按检索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繁琐而不便。

3.远程迅速传递信息

图书馆的建设是有限的。传统型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去书馆的路上。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读者只要登陆网站,轻点鼠标,即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钟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这种便捷是以往的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4.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

众所周知,一本书一次只可以借给一个人使用。在数字图书馆则可以突破这一限制,一本“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个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二、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

1.数字图书馆研发进程

在我国,正式提出数字图书馆概念并导致后来大规模研发工作的是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62届国际图联(IFLA)大会,数字图书馆成为该会议的一个讨论专题。IBM公司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手展示“IBM数字图书馆方案”。

1997年7月,“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项目”由文化部向国家计委立项,由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6家公共图书馆参与,该项目的实施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始的标志。

数字图书馆在中国从1998年开始升温,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和协调下,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专家组设立了数字图书馆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这是一个由国内许多单位联手参与的大文化工程。该工程于1999年启动,首都图书馆成为“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首家示范单位”。

1998年10月,文化部与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该工程由“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1999年初,国家图书馆完成“数字图书馆试验演示系统”的开发。同年3月,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成立,扫描年产量3000万页以上。与此同时,部分省、市的数字图书馆研究项目也开展起来,如辽宁省数字图书馆项目、上海数字图书馆项目的研究。

2000年底,文化部在海南召开“中国数字年图书馆工程资源建设”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一期规划(2000——2005年)》,推荐使用资源加工的标准规范。

2001年初。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计划”,总投资达1.9亿元。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相继成立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研究的。

2001年5月23日,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通过专家技术鉴定。目前,中国数字图书馆已经进入初步实用阶段,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2.我国当前几个主要的数字图书馆

①中国数字图书馆

这是以国家巨额财政投入建立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为基础,充分依托中国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资源建设联盟成员的特色资源、借助遍布全国的信息组织与服务网络,建立起来的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数字图书馆。截止2001年6月,该网站已有6000万页,合20万册数字化图书,内容覆盖经济、文学、计算机技术、历史、医药卫生、工业、农业、军事、法律等22个门类。该网站还在不断增加图书数量,每天增长20万页。

②中国期刊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是清华大学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主办的一个远程查阅网站,其中收录了国内6000多种学术期刊1994-2002年的内容,并收录了3万多篇优秀博硕论文。采用有偿服务的方式,为人们提供资料和大量的信息。

③超星数字图书馆

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与北京时代超星公司共同建立的有偿借阅网站。

④其他

除以上几个规模比较大的数字图书馆外,我国华东师大、上海图书馆等单位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之中。

三、数字图书馆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数字图书馆虽起步较晚,但我们跟踪研发较及时,立项与操作也上得较快。要想取得顺利发展,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互联网的普及。

2.联合共建,资源共享。

3.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4.统一标准、统一规范。

5.妥善处理知识产权。

6.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参考资料:

⑴高文等:《数字图书馆——原理与技术实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⑵WilliamY.Arms:《数字图书馆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⑶朱强:《谈谈数字图书馆实现的条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1);

第6篇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资源建设 信息孤岛 版权

数字图书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数据库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进行高效、经济地传播、接受,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从网上得到各种服务,同时数字图书馆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加强研究机构、商业机构、政府和教育团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等内容。数字图书馆相比于传统的图书馆表现出的优点有:它信息储存空间小、物理空间小、不易被损坏;可以收藏纸质的书刊报纸等资料以外的其他数字化信息资料,例如视频、音频资料、光盘资料、计算机程序等数字化信息资料。同时还有查阅方便快捷、传递远程信息的优点。

我国的数字图书馆起步相比于发达国家要晚一些,其建设目前还处于理论研究与局部开发阶段,但它在信息时代突显的优势已被人们所接受,并在加速发展。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是推动我国图书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是对传统图书馆的一次革命,是对传统图书馆工作的挑战,对未来图书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实践中遇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并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我国数字图书馆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1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1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大多数图书馆都开始重视图书馆资源的建设,但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1.1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

目前,在我们使用的电子文献中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文本格式,这类电子文献主要是通过对纸本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而来,其来源主要是印刷型文献;二是音像、视频等多媒体格式,这类电子文献来源于音像制品和电视节目等。不论是哪种格式的电子文献,其来源大多是公开发行出版物,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作为原始文献资源的拥有者不可能仅局限于某个数据加工商对其产品进行数字化加工。这样电子文献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图书和期刊的电子资源尤为突出。这种文献的重复建设不但增加了图书馆在电子文献上的购置成本,也造成了存储设备无效的负荷。

1.1.2信息孤岛问题

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改变了人的阅读习惯,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足不出户地查阅到想要的信息,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下载下来。但所要的资源不可能只存在于某种电子文献资源中,也不可能以单一的数据库或数据库结构出现,这便是人们所说的信息源异构。因此如何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检索手段,以便快捷、方便、准确地从各种电子文献中获取所要的资源,于是便出现一种称为“异构库跨库检索”的检索平台,所谓的“异构库”是指不同电子文献所使用的不同数据库和数据库结构。由于我国对于电子文献没有一个统一的加工标准,因而,在数据库类型、数据库字段的长短及数据字段的命名方式上也各不相同,各种数据库的检索窗口及检索方式也各不一样。因此,如要检索某一内容,哪怕检索的内容是相同的也必须分别打开不同的数据库检索窗口,并分别输入相同的检索词进行检索,这无疑是不方便和重复的操作过程。“跨库”则是为了打破这种各自为阵的检索方式,人们寄希望建立一种检索平台来对现有的电子文献进行一次性检索。目前,这类系统国内有“DIPS”、“TRS”等。但这些检索平台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必须对现有的数据库进行整合,即把包含题名、作者、出版者、关键词等检索字段的二次文献整合到自己的数据库中。再通过原文件的存储物理地址进行链接,这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必须获得现有电子文献数据库中的二次文献;二是原文件的存储物理地址不得改变,否则无法打开原文。此外还不能对镜像站以外的在线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随着各数据商对数据的保密性不断加强,这类异构库检索平台愈来愈难得到这些数据库的二次文献,因此,这类“异构库跨库检索”并没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信息孤岛”的现象依然难以改。

1.2人才技术问题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需要电子信息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如果是自主开发技术更为复杂。另外,平时的维护服务与管理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如果是信息资料的长期保存问题将更为突出,因为磁性载体使用时间寿命较短,正常记录与存储信息的软件和设备,三四年就要更新换代。我国信息技术人才比较匮乏,人才有限,这是制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一大因素。

1.3版权问题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是信息资源,数字馆藏无论是自制或购入都会涉及到版权问题。目前图书馆自制数据库往往从著作权已经过期或者不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开始,目的是绕开版权问题。有财力的数据库公司是用重金购买版权,这对财力有限的图书馆来说是无法想象的。通常采用向信息公司购买等办法,可以避免版权问题。但在当前信息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下,往往不经意间也会成为侵权的连带被告,需要特别小心。同时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复制变得非常容易,这样势必影响版权人的利益而成为侵权行为。上述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也是世界图书馆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对此,各国的版权法,在保护版权人合法利益的同时,都规定了对“权利的限制”,即图书馆对作品的“合理使用”的条款。在我国新修改的《著作权法》中,“权利的限制”一节也作了一些规定。但是图书馆界普遍认为,在数字化建设中如何处理与著作人关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各方面的继续研究,而得以逐步完善。

2 解决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的一些措施

2.1建立一套严格的信息上传审查制度

建立一套严格的上传制度,这样可以保证信息的唯一性,避免信息的重复建设,这样还可以保证信息的有效性,使网格下存储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应用。

2.2使用网络技术实现多种资源的全面共享

在网格技术实现计算机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多种资源的全面共享时,网格就必须解决异构数据资源访问的问题,在作为操作系统的网格中间件的作用下,形成虚拟计算组织,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实现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库检索平台”。人们只需要在这个平台的检索窗口中输入所需检索的关键词,便可从海量的、不同数据库和不同数据库结构,以及不同的存储空间和服务器中检索到有效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受区域的限制,这样可彻底消除目前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

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对馆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馆员已不能满足数字化发展的需要。由于信息服务讲究效率和质量。面对大量高新技术设备和纷繁复杂的网络,他们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面对海量超大规模的资源库群,他们能掌握数据库开发与管理技术;而对大量专业信息和非语言的数据信息,他们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网络及时为读者解难答疑。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通晓网络安全维护知识,即是通才、复合型的人才。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中的“两多”和“两少”现象较为普遍,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者多;图书馆学专业者少,懂信息技术者更少。因此,图书馆要实施数字化建设,要解决人力资源这条短腿问题,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要引进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运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当信息发展和网络化管理作好人才资源的准备。

2.4加强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

文献信息资源标准化、规范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而资源共享又是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最终目标。因此,各馆在数据库建设的过程要在协作网组织机构的领导下,遵循国际或国内通用协议和标准的数据格式进行数据转换。这样建成的数据库才能适应各种通用软硬件,才能确保在技术不断更新的环境下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以适应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数字图书馆的最终目标是希望通过合作与协调多渠道地实现最大资源共享,以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因此,数字图书馆馆际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数字格式标准的统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要走资源共享的道路,必须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各馆文献分编目不统一,对图书馆资源共享造成很大障碍,在书目数据方面,数据不标准就不能保证用户从各个角度迅速、准确地检索资料。因此,必须有一个数字图书馆全国中心,建立和健全全国数字图书馆使用的各种标准及规范,协调规范资源库建设,解决数据库的标准化问题,最终达到全国的标准化。目前数字图书馆的标准和规范仍然存在大量空白,例如,评价信息网站的标准及规范,数字图书馆系统软件的标准和评价指标,数字图书馆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论证标准等,有待进一步建立与应用。

3 结束语

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其任务重并且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在这期间,我们要不断规范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使数字化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标准化、规范化。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素质。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会有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孙健.浅谈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

[2]赵敏.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构想[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

[3]刘威.论构建数字图书馆的影响因素[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1.

[4]严春燕,伍光恒,张建华.网格环境下的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研究.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2.

[5]刘嘉铭.浅谈数字化图书馆.图书馆建设,2009.7.

[6]顾卫平,孙秀菊,赵国红.网格技术与数字图书馆建设[J].现代情报,2006.6.

[7]曹勇.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2.

第7篇

一、“人本主义”管理观念得不到深入贯彻

鉴于数字图书馆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传统图书馆建设基础上的原因,其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依然存留着传统图书馆人事管理的影子。

在我国现阶段数字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本主义”仍然还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阶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极其丰富,人力资源质量的两极化特点明显,平均的质量水平较为低下,且传统图书馆人力资本的可替代性也较大,这给我们造成了“找人容易,随便一个人便可从事图书馆工作”的表面现象。其二,在传统图书馆中,图书、设备等图书馆组成要素的作用环境是确定的,效率也是线性的,而人力资源要素的作用又是不显著的,因此投资于人力资源要素的风险比投资图书、设备要大得多。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其工作的中心还是更偏重于确定的、有形的物质要素。

而在数字图书馆中,人们对人的价值的感受才第一次真正超过了对物质要素(特别是图书、设备)的感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给数字图书馆创造价值的不是先进的设备,而是优秀的人力资源要素。由于网络的畅通,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数字图书馆的竞争也早已转变为数字图书馆技术专家能力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专家在信息内容组织、数字化加工、图书馆馆藏数据库服务、数字图书馆技术总体解决方案、数字图书馆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与专业素养。

二、缺乏有效的薪酬福利体系

从大环境看,由于我国人力资源要素市场的分割性和残缺性,未能形成一个标准范式的薪酬福利标准和薪酬福利制度,图书馆的工资政策基本上是“因岗设酬、因职付酬、因职称给工资”,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图书馆员工长期处于低收入水平。从历史上看,由于多年形成的惯例,图书馆报酬体系是货币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这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数字图书馆。

另外,在现实的经济、政治背景的复杂关系下,薪酬福利制度具有太强的激励色彩和其他因素,使得数字图书馆管理阶层不敢妄动。因为工资具有地位象征的意义,提高工资对于提高后的“高薪”阶层而言,工资数目的大小就具有了主观感觉上的效应。但如果薪酬福利水平过低,就会使灰色收入成为数字图书馆员工收入中的重要部分。

所以,对于数字图书馆而言,如何利用宏观政策背景以及信息市场环境,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有效的薪酬福利体系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重点。

三、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图书馆在管理上长期缺乏激励与约束机制,最明显的表现在分配制度上,比如绝大多数图书馆员工之间的收入没有拉开差距,不能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员工在图书馆的工作随意性很大,随进随出,将图书馆作为跳板和避风港等等。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工作岗位的差别,对员工的工作能力、绩效进行量化、测算、评估还比较困难,没有详细的岗位设置原则,更没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是改革的力度不够,员工的能力、业绩与工资、奖金等实际收入还不能完全对应,多干少干,干好干坏区别不大,没有工作热情,更谈不上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很难形成一种催人向上、拼搏进取的竞争气氛。

第8篇

    关键词:云计算;数字图书馆;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0.76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它已经悄然的走进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前我们在课堂上、书本上、图书馆里学习并获取知识,而如今我们可以坐在家里舒适的查询我们想要的信息。计算机技术给古老的图书馆科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今网络中的恶意攻击或单一服务器模式的弊病都将导致图书馆重要信息无法挽回的损失,如今我们将借助云计算技术来帮助数字图书馆来避免损失,并更好地、更人性化地为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

    1 云计算技术

    1.1 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云计算可以算作是网格计算的一个商业演化版。早在2002年,我国刘鹏就针对传统网格计算思路存在不实用问题,提出计算池的概念:“把分散在各地的高性能计算机用高速网络连接起来,用专门设计的中间件软件有机地粘合在一起,以Web界面接受各地科学工作者提出的计算请求,并将之分配到合适的结点上运行。计算池能大大提高资源的服务质量和利用率,同时避免跨结点划分应用程序所带来的低效性和复杂性,能够在目前条件下达到实用化要求。”如果将文中的“高性能计算机”换成“服务器集群”,将“科学工作者”换成“商业用户”,就与当前的云计算非常接近了。

    1.2 云计算的特点

    ①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 Amazon、IBM、微软、Yahoo等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企业私有云一般拥有数百上千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②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也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置。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个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

    ③高可靠性。“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④通用性。云计算不针对特定的应用,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同一个“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

    ⑤高可扩展性。“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

    ⑥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你按需购买;云可以像自来水,电,煤气那样计费。

    ⑦极其廉价。由于“云”的特殊容错措施可以采用极其廉价的节点来构成云,“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业无需负担日益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较之传统系统大幅提升,因此用户可以充分享受“云”的低成本优势,经常只要花费几百美元、几天时间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数万美元、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

    2 以云计算来改善当前的数字图书馆

    云计算是当今炙手可热的网络技术,其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模式,可以将无数的系统池连接在一起提供各种数字化服务。数字图书馆在经历了互联网时代、WEB时代、网格时代、WEB2.0时代后,也慢慢走进了云计算时代,云计算技术应用到数字化图书馆将会带来一场真正的阶段性的跃迁,并对图书馆服务产生深远影响。相信云计算的发展必将成为图书馆行业带来变革。

    2.1 “云”保证了安全

    云计算技术确保了数字图书馆资源存储的可靠性,避免了因服务器出错资而导致的源丢失现象,同时也保证了在不理想的网络安全环境下一旦发生信息丢失后数字图书馆可以仍然可以继续为用户提供服务。目前的数字图书馆,一般都会将数据都集中保存在架设的服务器上,假设服务器出现故障或被恶意攻击,那么轻则使数字图书馆无法为用户提供服务,重则将使所有的用户信息及图书馆资源丢失并无法恢复数据,从而给数字图书馆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后果。而运用云计算模式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在云中有无数的服务器,就算在云中有一台服务器出现问题,那么其它服务器也可以将其备份的数据在极短时间内快速转移到别的服务器中,并启动该服务器来提供服务,同时也避免了一台服务器在网络中长时间暴露下受到攻击后瘫痪的问题,从而使数字图书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间断安全服务。

    2.2 一切皆服务

    在云中,“一切皆服务”。那么如何更好的更为经济的让“云”为数字图书馆服务是我们主要关心的主题。“云”的独特价值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不仅可以降低业务成本,同时还可以向数字图书馆提供更为灵活和高度可扩展的企业级服务。尤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数字图书馆向他们的最终用户提供更为迅速的、创新的服务。而惠普公司也认为“云是一种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的高度可扩展、灵活的服务,用户可以按需购买和以使用付费的模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交付和使用”。因此,我们只需要按需支付少量的费用就可以使数字图书馆在“云”中的成千上万台的服务器中得到服务,而最终用户的请求可以在毫秒的时间内获得响应,从而使数字图书馆以较低的资本投入获得非常高的价值,这与花数万元来自己架设和管理服务器来说更加的划算,使用云服务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时显的更经济划算。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高校和图书馆喜欢它、使用它,从而为“多元化的”线上图书馆提供廉价而优质的服务。

    2.3 “云”提高了共享

    通过“云”模式,可以使各大高校和企业的数字图书馆之间共同构筑信息共享空间,这样众多的数字图书馆就可以合理的利用由云系统连接在一起所带来强大的硬件设施,而不必更新相关的基数设备,使得数字图书馆的商业成本在大大降低的同时效率却大幅度地提高。对于加入共同建设的数字图书馆用户来说,通过云服务,可以随时获得相关的数字图书馆的信息,从而不用去考虑现实地域差异上的问题,节省了资源在网络中的延迟时间,为数字图书馆用户在获得所需信息上减少了时间上的开支。在云计算中,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备份在云中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中,而不是存储在某台计算机中。其相关资源可以全球存取,可以由其中一庞大的用户群共享,或单由特定用户使用。用户就像浏览网页一样简单的在全球世界各地的数字图书馆中漫游。

    2.4 云计算应用在数字图书馆的实例

    云计算是目前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并已经为各个领域提供便利的服务,现在我们已经可以使用“云”为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商业化服务。Koha,是一个全功能的集成图书馆系统(ILS)。在LibLime的云计算平台上,通过软件即服务(SaaS)方式分发,含软件安装及托管。目前世界六大洲有愈千所图书馆采用 Koha,图书馆采用Koha Express,可以通过Koha开源社区相互支持,可用的资源包括实时聊天、邮件列表及LibLime公司贡献的详细文档。此产品的目标客户是小型公共、学校及专业图书馆,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应该很有吸引力。设定数据导入上限为75000数据库对象,也只适合于小图书馆了。

    3 以云计算架设高校数字图书馆时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我们论述了云计算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有许多的优势,可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它也并非完美,比如在Gartner的一份名为《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的报告中就指出云计算存在七种风险,即特权用户的接入、可审查性、数据位置、数据隔离、数据恢复、调查支持和长期生存性。所以当我们运用云计算建立数字图书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数据保密问题

    在云系统中,许多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者并不清楚自己的数据储存在哪里。所以需要在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时候应当详细询问服务提供商,数据是否有专人或专职来维护涉及隐私及保密问题,以及应用法律手段来签订保密协议。所以在建设数字图书馆这样的商业化或公共的数据库时,可以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云”中数字图书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并倡导国家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云”中的资源。

    3.2 有关使用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系统差异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计算机操作系统种类繁多,其使用的网络协议及接口也千差万别,为了给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我们需要架设在“云”中数字图书馆时需要向云计算服务商提供针对不同操作系统、使用的浏览软件、网络协议及接口提供无差别服务。

    3.3 围绕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的问题

    虽然云计算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但版权问题依然存在,为了维护作者的合法权益,在建立“云图书馆”之前要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为避免日后带来的法律纠纷铺垫道路,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云图书馆”巨大的优势。云计算为数字图书馆开辟了新的生存空间,使的数字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所需的资源时真正的实现了多元化、无差异、低响应时间等优质的服务。也为数字图书馆的安全维护和管理工作带来更为简单有效的方式。云计算让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共享、数据库空间上发挥着强大的力量。在未来云模式下的数字图书馆将深入每个人的生活,只要你用手机、电脑或PDA等都将可以随时随地的享用“云图书馆”带来的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李永先.图书馆迎来云时代[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9,(3).

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指出数字图书馆管理应确立新的管理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管理: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用户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图书馆内部的档案、资料、图书等内容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与利用势在必行,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介绍和跟踪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进展或企业知识管理的,而对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互动的研究很少涉及,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管理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数字图书馆的管理越来越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建设必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管理理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人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它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信息处理等各种技术,将分散于各种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方式储存,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与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应确立新的管理理念。首先是确立“集成管理”理念。也就是将集成思想创造性地用于数字图书馆管理实践的过程,其核心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规范、人力资源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组合,促进各项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与匹配,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效率的提高。其次要确立“知识是数字图书馆管理最重要的资源”理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提倡,人们对社会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增加,客观上要求数字图书馆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改善服务环境与手段,运用众多专家的知识和智慧开发知识资源。还应确立“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理念。数字图书馆要在未来社会中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最重要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将人本管理思想贯彻实施,这也是一项战略性的创新型管理制度。

二、数字图书馆的管理

1.知识管理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即信息与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技术与图书馆文化等各种要素在内的所有智力资本进行组织、开发和运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增值的过程。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本管理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

图书馆知识管理将实现图书馆管理中人事管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整合和创新,突出如下主要内容: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图书馆学理论的研究,图书馆学方法的研究,图书馆工作业务流程的研究),知识应用管理(为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建立虚拟图书馆或信息中心,为用户开拓多样化、深层次服务,构建复合型图书馆),知识传播管理(促进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源之间、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的及时准确的匹配和传送),知识服务管理(帮助用户开发知识和运用知识,以更直接的方式、更关键性的活动和更全面的过程中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

2.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为基础,以人的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要求。它要求人力资源拥有高科技知识,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结构;要求人们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人们加快学习、不断学习、学会学习;要求人们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虽然也很强调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是缺乏人力资本的概念,只是单纯从图书馆的业务技术管理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没有形成对于人力和智力的投人、产出、创新和发展的思路。

因此,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确定发展策略:(1)以人为本,树立“本管理”的理念。通过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如果人的活力得不到激发,人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人对文献资源的,开发能力也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即使有了最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果人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设备的维护和运转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而使效益受损。(2)引人竞争机制,建立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在职培训或进修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调整人员结构,实行优化配置。目前主要采取思想教育与知识学习相结合、引进人才与馆内培养相结合、博学与专才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等方式对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

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是由数字化技术、信息存诸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与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所支撑的信息资源。它使图书馆的资源基础突破了传统的馆藏文献资源的局限,成为重要的虚拟馆藏,使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多彩。但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并非易事。现在,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杂乱,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和流通都很不均衡,其价值的实现也有一定的限制。

因此,我们应下大力气抓紧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加强其管理。(1)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推动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主要通过人工采集和采用专门采集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中的隐含知识,因而应在统一的标准规范基础上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开放与共享。(2)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主要有分类法、专题法和软件法三种方式,使之更加有序化,并最终形成符合用户需要的知识库。(3)加强网络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应在人工智能、语义Web、数据挖掘等知识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协助下.尽快建立网上知识服务体系与信息服务体系。

4.用户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不仅要能有效地保证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要能做到有效保护商用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问题,实质土是知识产权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上的运用问题,一方面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制约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制约着社会公众的利益。

第10篇

【关键词】云计算;数字图书馆;信息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外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其核心思想是把分散的力量加以联合,提供给每一位成员使用。具体地说,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通过云计算,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而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即可获得学习所需要的数据和服务。作为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在Amazon、Google、IBM、微软、Yahoo、Sun等IT巨头的推动下,云计算迅速得到发展,基于云计算的服务也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以云计算为支撑的云服务将对互联网的运作和服务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与数字化、网络化相关的图书馆,在开展资源建设过程中也将与云服务信息相关[1]。

1.云计算

1.1 云计算的定义

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云、云计算的定义并没有达成共识。张渝江认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Cloud)是指计算机群,每一群包括了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计算机,是数据存储和应用服务的中心,主要完成存储和计算的工作;“云”可以随时更新,并且这种更新是透明的;主要的IT厂商,如谷歌(Google)等都已经具有并正在建设“云”。蔡学墉认为:云是网络的象征,其最广义的解释就是“网络计算”。综合各位学者之谈,其实云计算并不是一个概念,它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上提出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型,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在云计算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而不是存储在本地计算机内,用户所需的应用程序运行在互联网的大规模服务器集群中而不是运行在用户的个人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负责管理和维护数据中心的正常运作,为用户提供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和足够强的计算能力;而用户只需接入互联网,就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在任何地点方便快捷地使用数据和服务,实现低配置设备享受高性能的计算服务。如目前戴尔已推出“云计算解决方案”项目,对外提供数据中心设计、硬件设计及其相关服务。

1.2 云计算的功能

看似高深的云计算理解起来并不难,就是把所有的计算应用和信息资源都用互联网连接起来,供个人和企业用户随时访问、分享,管理和使用相关的应用和资源可以通过全球任何一个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来获取。真正的云计算平台应该能实现以下3方面的功能:①提供“资源”。包括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这就需要服务提供者架设规模巨大的全球化的数据库及存储中心,能够实现“海量”的存储、出色的安全性和高度的隐私性和可靠性。此外,它还应是高效、低价、节约能源的。②提供动态的数据服务。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经过处理的结构化数据。一个好的云计算架构一定要有提供大规模数据存储、分享、管理、挖掘、搜索、分析和服务的功能。③是提供云计算平台。包括软件开发API、环境和工具。只有这样的云计算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有生命力、有黏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云计算不应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用户理应自主决定最符合其利益的资源部署方式,从而在“云”和“端”之间实现平衡。只有通过云端,云端互动才能最大程度利用云的功能实现最佳的用户体验[2]。

2.云计算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

云计算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给数字图书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为数字图书馆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1 改变现有的数字图书馆模式

根据不同的应用技术、不同的通信协议,目前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主要有两种:基于点播的短信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简称SMS)和基于浏览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数字图书馆站点服务。然而这两种模式各有其不足:在SMS模式下,使用者通过定制短信息获得数字图书资源,服务端短信一般都是编辑完成后通过短信平台传递给使用者的,使用者无法与服务端进行实时交流,即使将问题以短信方式回复给服务端,服务端也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解答。而且,短信息的发送、接收也受信息堵塞、网络是否通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WAP站点模式下,由于目前建立的WAP站点不多,因此数字图书馆资源十分有限;并且由于WAP协议本身的数据传输速率不高,从而导致使用者获取资源的效率比较低:再者,WAP站点收费比较高,有时甚至超过在个人计算机条件下获取网络资源时所需的费用,因此很难得以普及。数字图书馆现有模式的诸多不足从根本上限制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弥补了这些不足,使得数字图书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在云计算背景下,大量数字图书馆资源将存储于云服务器中,使用者无需再通过短信点播或WAP站点浏览等方式来获取数字图书资源,只需使用移动设备通过浏览器即可接入“云”端存储器自行选择所需资源。而且云计算整合了多方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突破了单一WAP协议的限制,加之目前支持HTTP协议的智能手机、PAD的平民化发展,使得使用者可利用低价的移动设备、廉价的网络收费与云服务器进行快速的通信。

2.2 整合最丰富的数字图书资源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的聚合,而云计算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信息的整合、存储及通过网络服务进行共享,这使得图书馆管理者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不断丰富数字图书资源。在现行的数字图书馆模式下,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往往都依托于某个特定的机构,如政府机关或高校,因此读者必须通过该机构的认可后才能进入其网站进行资源的搜索,这使得该机构之外的许多读者被拒之门外。而在云计算时代,全世界范围内图书馆的数字图书资源都可能聚合到“云”端的的存储服务器中,图书管理者只需遵守服务端既定的访问规则输入关键词即可获取来到自世界各地的数字图书资源。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和管理者还可以在既定的规则下对既有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从而不断地完善资源共享库[3]。

2.3 创建自主、多元的虚拟图书社区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其在信息处理和交流协作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为了更广泛的交流协作,以形成共有文化、发展共同兴趣为目标的虚拟社区大量出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云计算背景下,这些虚拟社区将得以向更个性化、自由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为所有数字图书资源和应用程序都将整合在“云”端,每个使用者都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和应用程序自由地创建虚拟社区,构建自己的虚拟环境,并根据有共同学习目标或兴趣爱好的其他读者一起交流与协作。由于这些虚拟社区由使用者自主创建,没有特定的管理者,共同的学习目标或兴趣爱好就成为了对使用者秩序约束的唯一准则,因而使用者可以充分发挥其特长,展示其个性,自由地交流。此外,由于虚拟社区是基于网络的,这使得读者群的构成突破了传统图书馆辐射范围的限制,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可以进入虚拟图书社区交流协作、借鉴经验和丰富数字图书资源,实现了多元化的文化知识交流。

2.4 对数字图书馆终端设备的要求大幅降低

目前,数字图书馆终端设备仍然是以个人计算机为主,这是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和普级的重要因素。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之法。云计算背景下,所有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都将在“云”端的计算机群进行,其强大的计算能力不但使处理速度比个人计算机快很多,而且还能完成一些个人计算机无法应付的数据处理任务。由于所有数据的处理都是在“云”端进行,使用者只需通过浏览器便可进行类似于在个人计算机上的一切操作(如一些应用程序的安装和使用等),所有这些操作本身都无需硬件系统的支持,因此对移动设备除了运行浏览器本身所需计算能力以外,再无其它数据处理要求。而这样的要求,普通的手机就可以胜任[4]。正如1989年比尔·盖茨在谈论“计算机科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时所说的那样:“用户只需要640K的内存就足够了”。[5]从使用者角度来讲,云计算将带来硬件的死亡。而且,现在的PAD正向着电脑和手机融合的方向发展,其内置的操作系统和支持HTTP协议的浏览器将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浏览器功能。在通信方面,目前第三代无线移动通信(3G)技术正快速发展,它将带来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更好地为移动设备和“云”端的无线通信服务。

3.云计算建设数字图书馆应注意的问题

云计算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有众多的好处,可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Garthner的一份名为《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的报告中就指出云计算存在七种风险,即特权用户的接入、可审查性,数据位置、数据隔离、数据恢复、调查支持和长期生存性,所以当我们运用云计算进行图书馆资源建设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6]。

3.1 数据位置问题。在现在运行的系统中,许多用户并不清楚自己的数据储存在哪里。用户应当询问服务提供商数据是否存储在专门管辖的位置,以及他们是否遵循当地方隐私协议。所以在建设图书馆这样的公共服务机构的数据库时,可以由国家来主导,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云”的建立。

3.2 所需的费用问题。因为“云”的建立需要硬件,目前还不清楚使用所有这些云计算应用程序生成的数据有多大困难或者有多昂贵,但是,在目前的世界中,这些应用程序和数据对于用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3 网络建设问题。由于云计算也是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上,所以网络的畅通与否就关系到图书馆数字资源能否顺利的利用与共享,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问题[7]。

4.结束语

云计算模式的出现,给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然,目前云计算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相信随着图书馆界对云计算的关注以及安全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孙恒,黄国彬.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策略[J].图书馆建设,2009(9)1-6.

[2]杨明芳,袁曦临.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09(9)7-9.

[3]施海燕.云计算和移动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09(9)10-12.

[4]卢晓娟.云计算与未来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2)23-24.

[5]蔡学墉,漫谈云计算[J].程序员,2008(11):50-51.

[6]邓健敏,云计算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7):21-22.

第11篇

1 研究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的必要性

随着在线数字图书馆(DLs)的日益增多,人们发现必须访问许多DLs才能找到所需要的资料。由于大多数DLs是基于数据库驱动的,现有流行的搜索引擎不能对其内容建立索引。因此,对于那些需要跨越多个DLs查找资料的用户来说,搜索引擎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如何将广泛分布的、异构的DLs联合起来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即实现DLs之间的互操作,成为DLs研究与开发所关注的中心问题。

所谓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是指交换和共享DLs的文档、查询和服务的能力[1]。它要求来自技术(协议和格式等)、内容(元数据及其语义等)和组织(DLs的基本访问原则、支付方式和认证等)三方面的合作。DLs的互操作可以出现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类视图[1]:纵向视图(vertical view)和横向视图(horizontal view)。前者涉及法律、社会、文化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后者涉及DLs的硬件和软件即体系结构方面的问题。

为什么要研究DLs的互操作?道理很简单:目前很少有DLs既提供丰富的馆藏资源,又提供有效的服务。尽管目前一些DLs拥有大量的馆藏资源,而另外一些DLs却提供许多的服务,但在这两种情况下,用户都不太容易找到其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只有在这些DLs之间实现互操作,才能共享DLs的资源和服务。因此,研究DLs的互操作是十分必要的。

2 联邦数字图书馆的实现方法

为了解决用户使用DLs查找资料时同一查询条件的重复提交问题,人们提出了联邦数字图书馆的概念。所谓联邦数字图书馆是指正式或非正式合作操纵DLs的一些组织,它们同意支持一组共同的服务和标准,以便在联盟成员之间共享DLs的资源,实现互操作。联邦数字图书馆允许跨越不同的DLs执行搜索,并将每个DLs的查询结果合并后返回给用户,使用户感到如同使用单个数字图书馆一样。从联邦的耦合度考虑,实现联邦数字图书馆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种:NCSTRL方法、Harvesting方法和搜集(Gathering)方法。

2.1 NCSTRL方法

网上计算机科学技术报告图书馆(NCSTRL)是一个拥有100多个机构加盟的联邦数字图书馆[2],它利用Dienst作为DLs的协议和体系结构。凡是要求加入NCSTRL的机构需要在本地安装Dienst服务器,并按照统一规定的数据格式建立其馆藏资源。NCSTRL借助于分布式搜索技术在联盟DLs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它将用户的查询送往参与联邦的所有DLs上分别执行,收集返回的结果,综合整理后返回给用户(图1)。

附图

图1 NCSTRL方法

NCSTRL方法要求所有参与联邦的DLs使用相同的协议或软件系统,因此能够提供全面的互操作。但紧密的联邦必将加重联盟成员的负担,它们不得不就技术标准和策略(如知识产权准则、安全和隐私等)达成一致。从网络和搜索系统方面的限制考虑,NCSTRL是昂贵的运行模式,因为要求每个联盟成员的DLs必须支持复杂的查询语言和对查询的快速实时响应。另外,从查询的频率、元数据的质量以及网络资源的可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这种实现联邦的方法对联盟成员加负较重。因此,只有那些需求强烈的DLs会采用这种代价较高的模式。

2.2 Harvesting方法

一台计算机能够自动地从其他计算机中收集并提取元数据的方法通常称作Harvesting[3]。利用Harvesting方法建立联邦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思想是:从每个DLs收集并提取元数据,经过处理、合并后集中保存在一个中心DL中,然后对保存在中心DL本地的元数据执行搜索(图2)。显然,这种方法需要在中心DL维护一个所有DLs馆藏元数据索引信息的副本,以便提供基于馆藏元数据内容的查询路由服务。

附图

图2 Harvesting方法

Harvest系统[4]是这种方法的代表,它包括一组从各个DLs馆藏中搜集信息并建立基于主题内容索引的集成工具。Harvest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两部分:搜集者(gatherers)和(brokers)。每个搜集者从DLs馆藏中搜集并提取索引信息。程序从一个或多个搜集者或其他检索索引信息,并按增量方式对其进行更新。程序能够为多个馆藏建立集成索引,并提供一个查询界面。

由于Harvesting方法采用集中处理方式,所以能够保证有较好的查询响应时间,但各DLs馆藏元数据内容的变化不能及时得到反映。另外,Harvesting方法不要求严格遵守一组完整的技术协定,只要求做少许支持基本共享服务(如数据访问)的工作。同NCSTRL方法相比,Harvesting方法提供的互操作性相应的要差一些,但对联盟成员的要求却很少。因此,许多组织可能会加入这种松散的DLs联邦。

2.3 搜集(Gathering)方法

对于那些不能正式加盟的DLs组织,仍有可能通过搜集(Gathering)DLs可公开访问信息的途径获得一定程度的互操作。这种联邦方法通常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用户输入查询请求,系统执行分布式搜索,并将合并后的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元数据蜘蛛(MetaCrawler)[5]是搜集方法的代表,它是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实现的并行Web搜索服务。MetaCrawler提供一个智能接口界面,它能将用户的查询并行地送往多个搜索服务(如Lycos、Altavista和Yahoo等),并对返回的结果进行整理,筛除其中重复的内容,然后返回给用户。MetaCrawler体系结构具有许多优点,它在传统的搜索服务之上提供一个抽象层,使其在Web增长和变化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伸缩性和便携性。

第12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知识导航员

国家开放大学是在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成立的,我校也在积极筹备开放大学分校,因此原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将有所补充和完善,人员配备也由原有的电大图书馆、远程教育研究室、教务处资料室等院、系、室人员重新组合而成。新组建的馆员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不同的专业和业务背景,业务素质强,服务意识明确,从原来的单一的业务工作整合为综合的业务工作,为我校图书馆扩大了业务范围和增加了活力,也能更好的发挥馆员的优势。但距离建设一个虚、实结合的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的要求,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乘胜前进,我认为坚持以下八个结合并将以开放教育为核心,坚持“虚”、“实”结合,走向开放,走向社会.走向大众,是实现校际联合、国际合作的需要。

一、在培养馆员的目标上

(1)现实(实体)馆员、网络馆员与虚拟馆员相结合。现实馆员,又可称实体馆员,即在现实空间物理图书馆里的馆员,对实体的、现有的图书,期刊、报纸管理、分编、利用能力的馆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网络馆员就是利用现有的实体资料,经过数字化加工、标引,具有将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上网的能力的馆员。具体表现在:对我馆网站,以及将建立的数字图书馆,提供数字化上网数据的能力,即操作电脑,在网络上运作的馆员。所谓虚拟馆员,就是在网站上,在数字图书馆里“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信息资源数据库”里流淌的馆员,即在网络上,在屏幕显示的名字的馆员,亦即开放教育数据点击对象时的馆员,其成绩的优越以用户的点击率为准。无疑,三者是统一的,统一于现实的即实体的馆员,原则是“虚”、“实”结合,以实为基础。

(2)开放性、社会性与大众性相结合。我们图书馆的生命源泉在于走向开放、走向社会、走向大众,因此,要求我们的馆员必须具有开放性,开放的思维方式即发散思维、开放的性格、开放的精神境界、开放的视野以适应网络的开放性,从而操作开放的网络。社会性,既与各方联系交往的能力,包括与物、与人、与单位、与社会、与各个层次的往来和联系的能力、情感,能够运用网络与各方的联络。大众性,即平民性、平等对待全社会、资源共享,保障在资源面前人人可享用,要坚持向全社会、面向大众和全校师生宣传开放教育的理念、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开放教育教学经验等,让我们的网站、数字图书馆为广大民众所点击。开放性、社会性、大众性是一致的,前者为因,后者为果,一个具有开放思维、开放素质、开放品味的馆员,定会社会关系好,为广大民众所欢迎。

(3)信息千里眼、顺风耳、知识矿工与知识导航员。同志曾称我们馆员为“千里眼、顺风耳”,那就是要眼尖、手快、腿勤,别人见不到的事物、人,我们见得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我们能迅速作到。特别是对信息的扑捉。而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仅只是对知识进行发掘、发现、整理、加工,而且还要成为“知识导航员”,即要了解、掌握知识的走向,从那里来的要经过什么地方,将向何处去?像领航员一样,图书馆员的责任是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信息传递给需要它的用户,拥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图书馆员,知道有些什么信息资源?到哪儿去找?什么时候以及从哪儿能获取。

二、素质要求上

(1)电脑知识、信息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信息资源的开放,就是借助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把表现为开放教育特色的办学模式、教学教研动态和国内外文献等资料,变成能够向社会、全校师生(利用校园网和校际平台)传输的软件系统的研制过程,这便是专业知识和信息、电脑知识结合的过程。信息技术和知识就是信息加工、数据库技术、检索语言,要具有自觉信息意识,敏锐、快速的洞察力,电脑知识,撑握计算机文字处理、数据库建设方法和技巧,多媒体技巧、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在计算机理论、操作、维修、网络利用等方面的占有一定的知识量,熟悉网络环境下各种检索工具,信息源及使用方法。掌握图情专业知识,图书馆学、情报学、目录学、图书分类、编目、图书建设、组织,文献信息的提示、检索、咨询、复制、保护、编制索引、文摘、专题综述,国际间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往往在外文文献中反映出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外语成为走向世界、利用Internet网络资源的重要工具。外语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外文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图书馆网络资源开发利用层次的高低。专业知识、信息、国情、电脑知识统一在图书馆员身上浑然一体。一个合格的馆员、缺一不全。

(2)管理育人老师与服务育人老师相结台。大学图书馆越来越多地扮演着教师的角色,无论是对传统的图书馆利用指导、书目指导、数据库检索技巧和经验的讲授,还是解释和说明复杂的书目检索方法,帮助用户制定多种数据库的检索策略,从体制上说,无非是在传授知识、帮助用户获取所需信息,并进一步提高用户发现、辨别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间接提高用户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员的行动有时与教师的角色在本质上难以区分。

(3)隐形(内在的思维、政治、道德)与显形(外表的形象)相结合。人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我们分成隐形即看不见和显形的看得见的。

思维方式是人的行动的方向盘,由于图书馆从“宝塔尖”走向大众化,馆员的思维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我们概括为空间思维方式的三位一体。过硬的政治素质,除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外,还必须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焕发开拓精神、创造力,要有效地了解、控制、整顿、激励自己的情绪,维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和人际关系,有坚强的意志力,能承受、消化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坚持“为读者服务”,使图书馆成为“读者之家,读者天堂”。图书馆工作纯属服务性,要发挥“特殊教师的作用,在服务工作中,要有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情操、事业心、责任感,倾注于自己的言行中,思维方式、政治、道德、心理是隐形的、看不见的、内在的素质,但却又是决定显形性的、决定形象、形体的素质。健康的体魄是实现现代化的物质保证,美好的内心世界,也应表现在显形的形象、形体上,我们服务、管理的对象是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应是他们的表率,服装、发型都应得体,我们的馆员普遍仪表大方、言行举止规范,组织纪律性强。

我馆工作人员既有多年的资料工作经验,又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相关专业理论储备,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爱岗敬业和奉献的精神,他们本着服务教学和科研的宗旨积极地引导师生及时查找到所需要的相关资料,方便读者,顾全大局,团结协作,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在原有的图书馆建设基础上,配合学校转型,除增加购置开放教育相关资料外,还将筹建特色图书阅读室。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领导之下,在我馆全体工作人员努力下,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并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馆各项软、硬件良好,环境安静优美、资料丰富齐全,馆员分工明确。

目前,正立足本校,面向全国,为创建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学校图书馆而努力奋斗!

三、在对馆员的管理上

(1)分工与协作相结合,学科馆员制与一般馆员制相结合。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知识的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知识创新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传递科学情报知识的职能。

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和正在积极筹建分校的我校,对于我们图书馆来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的出现,要求我们要走向开放、走向社会、走向大众,以虚拟和实体两方面的结合以开放教育教学服务为核心,对我馆提供相关信息知识、资源的能力(手段、范围、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全球网络知识信息资源共享的趋势无疑加重了我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和领导者在观念更新的紧迫感。

尽管我馆工作人员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离数字化管理的要求还存在距离,因此,馆员就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技术的操作、维修能力。要改善馆员的知识结构,适应发展规划的要求,就要将馆员的新技能的业务学习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尽量为其提供条件,鼓励馆员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方面的进行,做到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检索服务,能够熟练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知识、信息搜集、组织、以及知识信息教育(如,引导读者利用光盘检索和虚拟馆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潜力)。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网页制作能力,当然,也应保持有传统图书馆的对图书、期刊、资料的收集、分编、整理、作题录、文摘、写综述的能力。我们曾倡导的“综述学”,应提升为对知识的“整合、集成”,即“知识整合、集成学”。

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核心、人力资源,是一切事业的第一资源,馆员就是图书馆事业的人力资源,要办好图书馆,首要关键的就是用好、分配好这一人力资源。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传播中心,必须开发人力资源、增强实力,才能更好地利用所拥有的技术和信息,为读者、大众服务。正因为人力资源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载体,没有过硬的人力资源,所有的新技术,在图书馆都无法得到应用,必须充分集中统一地进行应用、分配,其调配的趋势是:需要为信息研究、咨询配备更多的人,同时加强自动化技术部门的人员,工作重点将转移到各种信息服务上来,将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虚拟参考咨询为重点的个性、定制服务中来,业务分工逐渐模糊呈现出协同趋势。比如,电子信息资源的采集,需要采访、馆藏的发展,咨询、技术服务、信息技术等方面人员的紧密配合,不仅协同趋势明显,而且业务分工越来越模糊,出现了“信息向导”的概念,这反映了业务分工的抽象和综合,所以,必须坚持协作,坚持分配与协作相结合,学科馆员与一般馆员相结合。

(2)树式管理与网络管理,有中心与无中心相结合。树式垂直的有中心与网式平行的无中心,是网络社会产生后,网络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所出现的一种管理形态。在网络里是一种平行的结构,网民,既是信息的者,又是信息的享用者,每个网民,既是中心,又不是中心,彼此是极为平等的。当图书馆溶入网络空间里,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出现以后,这种网型的管理结构将出现。这是理想的,有一个发展过程,而在当前,数字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里还是处于萌芽、初始阶段,必须是原来的树式垂直的集中统一的一个中心,向网式的平行无中心的形式过渡,而在一个相当长的过渡阶段,必然是两者并举。我馆在管理上有网形、平行、无中心的管理模式的萌芽,具体地表现在,我们的馆员很多都是从事相关教研、教务、资料工作多年,具有一般馆员的基础也同时具备学科馆员的能力,对构建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有着较好的基础和优势我们日常馆务工作的领导,既执行统一指挥的职能又是馆里一般馆员、学科馆员,与全馆馆员一道身兼具体学科的具体服务工作,当然也兼有统一的审阅的职能,也充分显示出了学科图书馆既避免管理人员过多,权力过于集中与网络到来的日益矛盾的激化,又避免了原单一资料室管理的信息资源分散、人力资源分散,而效率又不高的弊端,从我馆可以充分显示学科图书馆的优越性。馆员们既负责一个部门,如期刊、图书、报纸的管理,又有分工的学科馆员,而在这些方面,是各人说了算,一个人,就是一中心。

四、整体上的要求

最近,从我国古代文化中以及吸收外来的文化里,概括出的智、信、仁、勇、严五个字来,全面对馆员严格要求。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讲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智,就是智慧、聪明、才智信,就是诚实、守信,有信誉,讲信用;仁,就是宽厚:仁慈、孔了曰:“仁者,爱人”:勇,就是勇敢、果断、言必行,行必果,知难而进,勇于创新;严,就是严明纪律,赏罚分明,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五者是美国管理学家克利特的企业家品格传统模式应具有的11个方面的素质的反映,德国管理学家汉期・w・戈迫格的企业家品格合格模式应具有10个方面的素质均包含了孙子提出的智、信、仁、勇、严。我们馆员,既是服务者又是管理者,也应具有这五字品质。

(1)智:充分发挥我馆全体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智慧,使我馆软、硬件齐全,资料丰富,在原有图书馆基础上筹建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图书阅读室和筹办《开放教育教研信息资讯》纸质和电子版(校数字图书馆),成为了我校对外宣传的传播基地。补充和完善了学院数字图书馆网络数据库,也更贴近开放教育教学办学要求。

(2)信:我馆全体工作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忠诚图书馆事业,为发展开放教育,贡献力量。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信念,经常进行调查研究,虚心听取读者意见,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开放教育、科研服务。

(3)仁:我馆工作人员间以诚相待,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工作中互相支持,团结协作,尊重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注意勤俭节约,爱护公共财物,建设良好馆风,建立优美馆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读者至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把爱心留给读者。

(4)勇:对于开放大学来说,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以开放教育办学模式在我校已经试点多年,陌生的是怎样办好符合社会需求的开放教育是我们的课题,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开放教育办的比我们早,已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成熟的教育理论体系,对我们来说差距是明显的,但我们有信心、有勇气赶上,并办出我们自己的特色,超越他们。我们是提倡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勇于提出不同意见、勇于对读者中的不规范的行为提出批评。

(5)严:我馆全体工人员,严格遵守国家宪法、法令,认真执行学校和本馆的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安排,遵守劳动纪律,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工作专心致志,耐心细致,严格执行工作条例,及时完成各项任务,具有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学习科学知识,刻苦钻研图书情报业务、信息、电脑知识,密切关注国内外同行动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实际的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

“智、信、仁、勇、严”既是我们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同时,又因为我们是管理者,也应遵循这五字去进行管理,以前图书馆员关注的是如何保存数量有限的图书,现在图书馆员不应当仅仅是图书的看护人和分编者,也应该是文化的布道者(Preacher),由此出现了图书馆馆员的新角色、世俗文化的传播者,信息技术成为个显性的支配力量。图书馆的社会角色是把关人、信息协调员、信息中介、信息向导、技术专家、顾问、数据处理员、指导者、信息服务人、信息经纪人、教师、过滤者和信息诠释者等。可概括为信息管理者、教育者和传递者,90年代以来,又概括为信息管理者、信息资源管理专家、学科专家、知识导航员、网络导航员、知识科学家、网络向导、数据库生产者和系统设计员,还有人称“赛博馆员”。我们认为数字图书馆时代的图书馆馆员将是信息资源管理者,信息分析组织者,信息提供与传播者,信息、利用的导航者,信息知识的教育者。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事业将兴旺发达,对我们馆员来说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图书馆事业兴旺发达的契机。

参考文献:

[1]于鸣镝我们提倡结合论.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年第5期。

[2]吴艳兰、王琼整合校内文献实现资源共享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第6期。

[3]赵廷光论知识经济与法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法学.1998年第3期。

[4]吴文仙.信息时代.图情人员的素质要求与继续教育.中国当代思想文库.中国工人出版社.北京.2004年。

[5]王知津、张学福.数字图书馆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津).2000.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