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政治学原理论文

政治学原理论文

时间:2022-02-15 18:45: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政治学原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政治学原理论文

第1篇

政治学课程是以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作为出发点,各个利益群体围绕着利益的实现而展开对国家政权的争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政治关系、实施各种政治行为、建立相应的政治体系、积淀出政治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也在不断地发展。对于当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民众权利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已经成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政治学课程的原理和分析方法都是来源于西方,以西方的制度和政府活动模式来进行分析的,与我国的历史背景、人文习俗和政府活动规律差异很大。由于我国的政治制度和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同,其中的分析方法、案例和内容往往以西方的政治制度为背景,对于没有出国考察过的师生来说,非常抽象和空洞。而民族类院校公共管理类的本科生绝大部分都是文科生,尤其是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有自己的和独特的文化,对此的学习兴趣更低。鉴于这种情况,本文结合民族类院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和政治学课程的特征,全面分析政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政治学涉及到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但是,目前大部分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和空洞,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对政治专业术语的内涵、特征、分类和作用等方面的详细论述,不仅缺乏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缺少典型、时效性强的案例分析,导致教材充满了枯燥和抽象的政治学基础理论。即使著名高校或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其作者也往往是由博士生或硕士生组成,查阅或翻译国外资料直接拼凑而成,内容很不系统,甚至前后矛盾、错误百出。而民族类院校的授课教师考虑到民族问题的敏感性,一般都是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讲授,特别是考虑到我国目前政治环境和政府的治理模式,不可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几乎都是单纯地讲授理论。学生没有真正体验过社会政治生活,也就没有政治的利益冲突,对政治学抽象的理论更不会有深刻的体验,其结果就是知识和现实不能有机联系,对政治学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要么讲授历史事件或故事,要么讲授我国的各种腐败现象、公共管理的缺陷等现实问题,甚至会讲出一些违反原则的内容,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严重的会误导学生的价值观。为了保证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考虑到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民族特征,教师也只好回避一些现实问题,重点讲授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也是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敢有任何创新。

(二)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理解的局限,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有机会或者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理论知识的价值。可是,由于我国曾经存在着2000多年的专制统治,普通民众几乎没有权利意识,而在当今保障民众的权利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但是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举步维艰,难以真正体现民众权利的保障,并且经常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使得教师无法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教师不得不坚持传统的授课模式,自始至终向学生灌输基本的理论知识,较少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前沿的分析方法。学生也自始至终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几乎没有主动学习和参与教学的动力,更别提积极参与到实际工作了。再加之当前高校都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上课的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尤其是政治话题、民族冲突、等问题在我国是非常敏感的,民族类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高,教师和学生通常都不愿意轻易地谈论,甚至有意识地回避,结果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同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使得学生没有真正领会政治学的精髓,仅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考核方式落后

目前,民族类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政治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落后,一般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等方面组成。平时成绩一般包括学生课堂出勤率、平时回答问题和平时作业成绩组成,所占比重往往由教师灵活掌握。期末考试一般采用传统的试卷和闭卷考试的方式,间或采用开卷考试、写作论文、撰写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政治学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大部分学生平时没有参与真正的政治生活,对政治学抽象的理论没有深刻的体验,也就没有积累相应的政治学知识。尤其是传统的考核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很多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平时不上课或者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仅仅在考前努力复习,在考试中靠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以求得较高的卷面成绩。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只会简单的记忆一些零碎知识,没有任何自己独特的见解,难以掌握重要的政治学理论,更不能熟练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只为求得分数而学,并没有增加对公共管理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学生就没有任何危机感和社会责任感,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培养。

二、提升政治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思路

政治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传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基本的政治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人才。就民族院校而言,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要面向少数民族,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作出贡献。鉴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学校和教师应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质和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状况,积极改善政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其教学效果。具体来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教学内容创新

经过千百年来国内外的哲学、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们的研究,政治学理论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逻辑严密,思路非常清晰。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了相关的基础课程,而且文科生的人文知识相对比较丰富,还有大量图书馆资料和新闻媒体可以阅读。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必过多强调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讲解,因为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知识积累很有限,内容过于抽象和深奥不利于学生吸收和理解,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反,重点在于加强历史事件和典型案例的讲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政治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更应讲授现代西方的政治发展状况和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精髓,否则政治学的讲授和学习将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教师和学生都会感觉空洞,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另外,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当前政治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尤其要详细阐述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各民族的发展状况,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各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发展特点。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科学地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象,使其明白理论知识离现实很近,不断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创新

出于落实国家政策和各种利益的考虑,全国高校普遍在扩招学生,其后果之一就是大班上课。由于民族类院校的学生民族成份比较复杂,学生的受教育水平更是千差万别,学生的利益诉求更是多元化。但是,受经济条件和师资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实行通行的大班授课,教学质量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本文认为,民族类院校应当果断采取小班授课,每个班级的规模最多不能超过50个人,便于师生互动。由于政治学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关注时事,点点滴滴地积累各个学科的知识,经常搜集典型的案例,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这种措施不在于要求学生分析得准确与否,而在于彻底改变目前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增强其动手能力,促使其主动阅读相关资料。比如,组织相同民族成份的学生搜集整理自己民族发展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案例、重大历史事实、不同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案例等等,并在课堂上讲解,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加强相互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甚至比单纯的教师灌输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民族类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多讨论、多阅读、多实践。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势,鼓励其在假期间进行实地调研,并在课堂上分享其劳动成果。

(三)考核方式创新

民族类院校学生的特质决定了仅仅利用传统的考核单一方式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对于那些教育条件落后、受教育水平低的学生,更是显得不公平,甚至会降低其学习的信心。政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社会学科,需要储备大量相关学科的知识,仅靠简单的、量化知识点的考核方式不能起到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作用。因此,民族类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应该改变当前的僵化的考核方式,最主要是要淡化标准化的闭卷考试,或者大大降低其所占比重。增加平时的定性考核,尤其要强调课堂互动、案例讨论、调查研究、基本原理理解的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性,不需要用百分制来衡量,代之以等级制考核。这种做法既可以避免定量考核的复杂性,又可以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授课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学的信心,更有利于各民族学生的融合与交流。

第2篇

关键词:政治学;实践教学;PBL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233-02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巩固政治学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人才的主要环节。

一、加强政治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政治人才的重要途径

1.是顺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政治学人才规格需求的需要

当前经济政治状况要求政治专业人才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拥有分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看清并顺应时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政治学学科教学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手抓,相互促进,增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现实政治实践。

2.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终身学习的需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政治学教学应该既要提高该专业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也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为此,政治学教学就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体验政治学学科的基本价值和理论观点,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政治实践,并在政治实践中发现新的理论问题[1]。

3.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

目前,政治学大学生毕业后除少部分学生继续读研深造之外,大部分学生到中等以上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或者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和行政管理工作。目前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实践创新能力弱,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必须使政治学学科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注重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当前政治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指导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目前缺乏有效调动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机制,广大教师重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缺乏,更不愿意也没有经验和能力指导学生实践教学。而没有教师的具体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水平也难以得到提高。

第二,学生学业评价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功利倾向明显。受当前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只重视理论知识掌握,认为考高分和能够考研考证,那才是最重要的,开展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他们误以为参加社会实践只是为了得到学校的评选表彰,功利倾向明显。为此,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走马观花,忽视社会实践的内涵、内容和实质,和专业结合不紧密。

第三,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无特色,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有些高校大学生实践教学往往局限于社会调查、参观等形式,实践教学仍停留在初级阶段,信息传递模式局限在实践基地向学生单向传递信息,学生的认知信息不能向实践教学基地逆向传递,因此学生往往处于旁观者的位置,教学模式无法向纵深方向发展,创新不够,教学内容往往与大学生所学的具体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显得缺乏针对性[2]。

第四,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实际效果不明显,短期行为明显。社会实践基地数量不少,但大多有名无实。只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确立,但缺乏长期有效的建设措施,对实践教学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培养一片空白。学校对基地实践教学的指导力度不够。

三、在政治学实践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思考

1.PBL教学法简述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根源于杜威的哲学和建构主义理论。根据拉格尔的观点,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质询为导向,以综合化课程为内容,并且通过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它开始于某个“结构混乱”的问题,以这个问题为跳板,学生们获得最少的指导方针和信息去开始他们的学习。他们必须讨论和明确界定这个问题,然后使用一种和科学方法非常类似的程序,努力得出一个解决方案或者结论。

在PBL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促进者和指导者,负责提供资源、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以及当学生们合作解决问题的时候,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思考。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教师必须对整个过程,有关学生需要的知识、资源意识及资源的获得以及有关设计的知识等,有一种全面彻底的了解。

2.构建基于PBL教学法的政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1)改革课堂理论教学方法,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具有实践向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上课时应更多地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让学生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对问题的讨论。譬如在讲到“政治决策”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当地基层民主自治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研讨式与案例式相结合、老师点评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模式,将理论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2)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实践主题。问题是PBL的核心,所有学习活动都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教师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自学情况,结合学生掌握的知识及学生关心的现实社会热点问题设计确定若干个社会问题。譬如对“政治决策”这一问题,学生在课堂有了讨论,但真正对基层民主决策并不了解,可以针对这一问题拟定“基层自治与乡村公共问题”、“地方政府决策科学性”、“农民权利状况”、“地方政府决策科学性”等多个问题,让学生开展调查研究。

(3)组织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指导教师将学生按照自主选题情况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对各组学生进行活动宣传动员和培训,将实践活动主题、指导思想、主要形式及活动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学会社会调查研究和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和创新实践活动,写出分析报告。

(4)各组交流讨论。在小组讨论时,学生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表自己调查的心得体会和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见解并听取别人的意见。教师在讨论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引导学生的自学讨论向正确的方向有序进行。

(5)指导归纳整合。学生结合课堂教学所学知识,对实践内容进行梳理与概括,让学生重新审视所学理论知识。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理论知识,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提高学生政治分析能力和政治敏锐感。

(6)回归见习。学生要讨论交流结束后,再回到调查组织或者单位进行观摩见习和实习,进一步理解课堂教学有关理论,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当地政治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实践教学基地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一方面基地的指导教师将社会政治实践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教给学生,同时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及自己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看法向基地指导教师交流沟通,这样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7)组织评价考核。教师进行小结并根据各小组讨论发言情况、学生实践完成情况及基本知识的测试情况进行讲评,作为实践课成绩。在评价过程中,要让基地指导教师充分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创造条件为政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1)加强基地建设与管理。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依据优势互补的原则,找到学校利益和社会、机构与企业利益的有效契合点,按照校社、校企双赢的思路,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实践教学领域。同时加强基地日常管理,指导并规范其实践教学行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2)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满足立体化实践教学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提高校内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在关注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应用研究。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经验丰富热心于教学的社会工作者作为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教学能力的训练。

(3)改革课程学习考评制度,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转变。进一步改革和深化政治学课程的考评内容,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灵活运用,着重考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在考试方式上采用笔试、口试、论文设计、撰写阅读报告或文献综述等多种方式,强化知识运用能力、判断能力等综合性评价,弱化知识记忆型评价[3]。

(4)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PBL实践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充裕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必须要考虑学生是否有足够的学习自觉性,能否充分利用自由支配时间,保证学习质量。所以,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应建立与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和监督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

使用PBL教学法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采用该教学法可以提高政治学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还要结合国内政治学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PBL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努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季丽新.政治学学科本科实践教学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33):159-160.

第3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课堂枯燥而乏味,学生对许多政治问题难以理解,也不愿意关注时政热点,因而,其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教师,我知道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对此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及时更新观念,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政治学习兴趣。介于此,我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不断探索,逐渐激发起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更新师生关系,调动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氛围和效果。因此,教师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无论上什么课,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那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教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关注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用大爱温暖每位学生的心,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每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他们都是这个班级不可缺少的。

 

二、情境教学,激发高中生政治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因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之中,即通过熟悉的社会生活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情境教学注意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泼的形象。在教法上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独角戏、注入式的教法,将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情景模拟式等教法引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导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如我在讲价格与供求时,设置了牛奶市场情境,我让全班同学扮演投资牛奶市场的团队,要求团队根据奶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牛奶价格的变动,做出是扩大规模养奶牛以赚钱还是杀牛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决策集团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决策集团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他们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联系生活实际,诱发高中生政治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高中政治是一门时代性极强的学科,因而理论联系实际是不错的教学手段之一。新教材增加了一些具有真实性、新颖性、代表性、深刻性且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背景材料,就是明显的例证。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联系怎样实际呢?

 

首先,课堂教学必须与现实生活,尤其是最能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相联系。在教学中要善用时政新闻,捕捉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事政治主要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状态和趋势,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是人们了解现实,立足现实,预测未来,进行决策的依据。时事政治教学是指在政治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的政策教育,透视社会热点,正确认识形势,把握时代特征的一种教学。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学生周围的社会现象、国内外大事,把学生的已知概念、原理和观点与最新的客观实际、时政重点、热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为此,我们经常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时事》杂志等。

 

例如伊朗局势问题,欧盟多个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美国敦促伙伴国摆脱对伊朗石油的依赖,中国对这样的局面应怎样看待?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回答这些问题,并让学生讨论。这些事件有什么样的政治背景?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这样把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新理念的明确要求,即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教师除进行课堂教学外,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以及举办墙报、看电影、电视等,同时,结合实际,举行时事演讲。这种大、小课堂的结合,丰富了政治课的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讲投资理财的选择时,既从理论上讲解各种投资方式的区别,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我国投资市场的现状,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来展示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体验,培养学习兴趣,使其潜能得以发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以高中政治课堂为主阵地,采取以上措施逐渐激发了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兴趣。但是,常言道:教无定法,学无定则,贵在得法。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并非以上几种,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思想政治课就会脱离枯燥无味的填鸭式说教,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兴趣,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生 政治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任何与治理相关的工作都离不开兴趣。对学习最有利的因素便是学习对象的兴趣。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心的问题。而培养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是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的。当前,中学政治课堂上普遍以教师为主导,起主体作用。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单纯听。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扼杀,成绩自然不理想。只有对教学方法加以合理运用,对政治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进行挖掘,使得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进行政治学习,发展自身的能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初中生政治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想要让学生对政治课保持浓厚的兴趣,就必须让学生喜欢政治教师。教师需要树立威信,让学生敬佩自己,喜欢自己。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并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只有教师有能力,有水平,才能使自己所教授的内容更有吸引力,学生才能更喜欢老师,对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也就会喜欢,这样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工作有两方面内容:教师和学生。想要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就要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认真准备每一节课,让教学变得有趣灵活。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教学开始之前制造一些悬念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认真关注课堂的每一步教学,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自学、思考。在课堂上要减少讲授的时间,相对增加学生的讨论和阅读时间。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初中生的直观形象思维超过抽象逻辑思维,因此,要丰富教学手段,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看图片、听音乐、唱歌谣、讲故事等多种手段,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初中政治课本中有很多讨论题,教师不要觉得与考试无关就忽略了这些题目,而是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插入进去。教师还可以对练习进行精心设计,使得学生在联系过程中产生兴趣。因为兴趣的源泉是运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练习进行巧妙设计,以便更好地发掘其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地方。比如,竞猜抢答、改错判断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了解自身水平,还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

三、关注时事热点

在政治考试当中,时事政治题占到十到二十分。时事政治指的就是在相应的时间内,在国际、国内、省、区、县等范围内发生的重大而有影响力的事件。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2年美国大选,2012年我国两会的召开,等等。政治教师应将这些热点事件及时并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并利用这些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关心民族振兴、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情操。所以,政治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多看报纸节目及新闻类的电视节目。

四、创造实践机会

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有很多和政治教学相关的现象。这些现象大多是学生经常遇上但是缺乏了解的东西。初中政治课本中,和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相关的素材包括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等诸多道德规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实践环节做到充分重视,努力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比如,在学生学习到一些政治理论之后,帮助他们直接投入实践中去进行体会,组织进行小论文的撰写,开展班级为单位的辩论会,等等。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说明分析,对相关的概念和原理进行讲解,还可以将所学的政治知识和具体事例结合到一起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或者对道理进行讲解,等等。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这无疑就提高了他们对政治课重要性的认识,也就提高了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

总之,兴趣在初中生政治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政治学习兴趣是政治教师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业务能力,丰富政治教师的自身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实践中去,才能培养并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普姆次仁.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1.10:233-235.

[2]屈政.初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J].课程与教学论,2007.6.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

我国自1979年正式引入继续教育概念,30余年来我国的继续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尚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从函授时代的脱产、夜大、函授形式的成人教育、80年代的自学考试到90年代末网络教育,不仅包括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也涵盖高中起点升高职(高专),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不断的自我突破与发展壮大,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也不例外。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为满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不断朝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方向努力。不过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以及知识体系模糊不清、学校特色不突出、教学方式僵化等。如何优化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实证分析

1.调研情况概况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开展,随机选取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专升本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内容涉及基本情况、就业因素、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程建议等方面。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99份,其中男生58名,占总人数的29%;女生141名,占71%;生源地是上海的180名,约占90%。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2.调查结果总结

关于学习者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在目前就业单位调查中,有37.2%的同学就业于民营企业;28.6%的同学在外资企业;20.6%的同学在国有企业;8.5%的同学在事业单位;2%的同学在国家行政机关。问及工作行政的问题,30.2%的同学选择行政类;7.5%的同学选择“人事类”;4%的同学选择“咨询类”;1%的同学选择“文职类”;55%选择“其他”。

关于学习者对大学课程设置满意度调查发现:约44%的同学表示满意;5%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49%的同学表示一般;但仍有2.5%表示不满意。问及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原因,29.1%的同学选择“缺乏与实践的联系”;13.6%的同学选择“内容太宽泛,缺乏针对性”;10.1%的同学选择“课程安排太分散,影响实习时间”;9.6%的同学选择“理论性太强”。对于“您在大学中所学知识能否适应您现在的工作要求”的问题,52%的同学表示一般;31%的同学表示适应;3%的同学表示非常适应;6.6%的同学表示不太适应;但仍有5%的同学表示很不适应;5%的同学表示很不适应。关于实践课程评价的调查,18%的同学选择“实践形式单一”;16.6%的同学选择“实践基地太少”;12.6%选择“实践经历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比较低”;6.5%选择“实践时间太短”。

关于学习者对教学方式灵活性及教学手段先进性的满意度调查,按评分规则分值越高越满意,78名学生选择“3”,占39%;44名选择“4”,占22%;22名学生选择“5”,占11%。但仍有6名学生选择“1”,占3%;47名学生选择“2”,占23.6%。

在“希望老师如何改变”的问题中,部分学生表示了“希望老师能够加强实践课程”或者“增加学生主动性”、“与实际相结合”等愿望。个别同学表示“希望老师能够开拓学生眼界”等愿望。这表明老师在教授该专业课程时过多强调理论,缺乏实践课程。在教学方式方面,学生建议采用因材施教、案例教学及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这样可增加课堂互动性。

二、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同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情况的调研以及与其他高校的比较,不难发现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教学体系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与其他高校情况相同,同济大学行政管理(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也存在重专业知识掌握轻人文素养培养、重定性类课程轻定量分析类课程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体系以外,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公共伦理教育。而且,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政治学、管理学类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相当大,经济类、统计分析类等定量化课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仅限于经济学原理与方法、社会学原理与社会调查和统计等几门定量类课程。这极大限制了学生对社会公共问题进行正确有效的定量化分析,不利于继续教育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应用所学知识。

2.教学方式有待改善

虽然近年来学校在教学方面越来越重视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旨在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来改进课程教学,但这些尝试仍处于探索阶段,是否真的有效提高知识掌握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且这些方法往往只是在某些课程或者某门课程的某些内容教学中得以运用,整个教学体系还是以知识传授型为主来构建的,课堂讲授仍占据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

其次,教学方式未考虑到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与本科学生相比,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往往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更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简单注入式教学法已不适用于他们,亟需增加课堂参与度,进行师生互动、双向沟通。

3.教师资源有待开发

继续教育的正常开展需要获得学校在师资方面的支持,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学校在师资配置方面存在着教师特长不能较好发挥及资源联动机制缺乏的问题。首先,学校不能很好按照教师的研究方向及专长来合理安排其担任的课程,这样不仅需要教师再投入大量时间准备,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教师资源整合不佳,与全脱产教育、MBA、MPA等项目没有形成很好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管理继续教育的发展。

4.专业特色有待突出

虽然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具有独特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氛围,但是特色不鲜明、个性不够突出。课程体系单一化和趋同化,未突出本校在城市管理方面的优势,导致行政管理学生知识结构同质化。同时,当今行政管理专业尚没有摆脱政治学对它根深蒂固的影响,整个课程体系依然由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等作为主干学科来进行架构,未能体现出世界各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再造政府流程、推行电子政府建设的发展趋势。并且在我国政治制度日益完善、行政活动日益高效的趋势下,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

三、对策及建议

虽然行政管理专业(继续教育)设置时间不长,但它一直以改革进取状态不断发展。作为工科背景的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如能针对社会需求,突出培养城市发展人才的优势,依托上海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和同济大学城市建筑、规划的优势资源,在公共管理领域走城市管理和发展的特色道路,将能大大提升品牌影响力。结合前文分析,建议在五个方面进行调整。

1.调整培养目标,借鉴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首先必须调整培养目标定位,把能力培养明确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写入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之中。在修订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时将培养目标调整为: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公共管理、城市管理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行政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知识,能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解决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城市公共事务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类城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组织、涉外单位从事现代化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培养目标也需要定位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严进严出”的制度,有创造潜力的人员才允许参加继续教育,否则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人才质量。

2.调整课程体系,推出精品课程

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是模块式教学的重要内容,指专业教学计划中各科目安排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应以理论性、方法性、领域性为三个基本模块,突出城市管理,强调工具及应用性,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行政伦理学、应用心理学、公共管理案例和分析、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等必修课程,将社会调查和写作从选修课转为必修课程。同时增设了中外管理思想比较、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教育发展与管理、社会保障导论、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等选修课程。同时,应积极改变行政管理继续教育课程设置重原理轻技能的现状,建议大量增加增加公共政策和方法类课程以及作为学科新基础或反映学科前沿和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同时打造精品课程。

3.更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

我系拟加强改革教学方式,重视夜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行政管理专业由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要求更新教学方式。要积极尝试以下教学方法:一是讨论式教学法,即教师提出讨论题目或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指定相关参考书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二是专题式教学法,即老师将本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或最受关注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突出重点,讲透内容。三是案例教学法,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典型案例,或要求学生就某一知识点写出相应的案例。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管理学科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法,辅之以理论讲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实习等。我系也可以通过城市管理中的案例教学,或是请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现实的或虚拟的案例,学习和积累实际的城市管理经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坚持综合性与典型性有机结合的原则,综合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复杂程度,在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辩证思考能力;典型性反映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规范化和针对性程度,在于重点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技能和定义问题性质的基本能力。

4.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师资培训

第一,对内做好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系里教师在城市特色系列即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城市公共管理和城市社区管理三个模块中找到各自的学术发展方向,尤其是推动青年教师迅速成才。每位教师可以在不同模块内就城市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力求就相关城市问题研究领域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对外引入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制,吸引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到同济任教、授课、培训。第三,鼓励并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专业培训、进修、学术会议。

第6篇

一、 可行性

1、农村普通中学具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育资源和条件。“研究性学习”课程能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点,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因地制宜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我们也知道很多现代人类科学知识的出现和获得都是源于对自然现象的发现和解释。自然界的山水风光、原野上的花草树木都是农村中学独特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们只要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利用本校、本地的各种教育资源选择研究专题,就可以将研究性学习在农村高中政治学科中开展起来。

2、符合高中生的特点。高中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处于青少年时期,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这一时期是少年向成人过渡时期,许多心理活动也表现出从幼稚向成熟期过渡的特点,他们的思维中创造性思维日益占优势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得到发展,而且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亲身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觉悟和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学科知识等不谋而合,使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成为可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列出了六条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即: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探究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具有合作性、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等特征,正好符合高中生的特点。

3、高中政治学科的内容及其思想性更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高中政治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同时,教学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和社会保持一致的。这种特点正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使得学生在学习高中政治时,选择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次,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不再是过去的传统式教学,而要启发学生针对某种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比如中国与日本关系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改革攻坚阶段的种种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联系实际进行解答。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又和政治课本联系得紧密,学生需要从课本中寻找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种渗透式的学习方法正是研究性学习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再次,高中政治学科在培养目标上和研究性学习一致。高中政治课提倡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而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抛弃单打独斗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采取科学的态度。而这种研究式学习方法又正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要求。二者的统一使得在政治课上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提升学生探究社会现象的能力。

4、学校教育科研文化底蕴雄厚。本校从“九五”至“十一五”期间,就承担了县、市、省、国家等各级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科研项目25项,并取得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其中获国家重点教育规划课题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学校被评为省、市“九五”“十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009年5月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杰出管理先进集体”,7位同志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先进实验者和先进个人;仅2006-2009年期间就有35位同志在全国正式刊物和杂志发表优秀科研成果论文43篇;7位同志参与省级以上新课改教材编写;学校全体领导都主持和承担了市级以上的教育科研重点规划的研究。学校全体教师有一半以上参与各级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的研究。如《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分析实验研究》、《高中生学习指导实验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方法一体化实验研究》、《新课改高考学科学法指导实验研究》、《高中生升学指导与择业指导实验研究》、《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验研究》等。

二、 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1、精心组织

首先,成立了研究性学习课程和活动领导小组,教研组长亲自担任组长,成员为全体政治教师,并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其次,领导小组及全体成员,认真搜索整理、学习、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和活动有关理论和资料,历时一个多月。第三,领导小组成员分期分批,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改培训,并有计划、有目的的外出参观学习省内外研究性学习课程和活动。搞得比较好的学校,借鉴和引进他们的成功经验。

2、精心设计

(1)内涵的自我界定:“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农村普通高中政治教学中”是指在已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研究性学习方式”与农村普通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在政治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政治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中选取有关政治研究专题,并利用高中政治教材提供的诸多素材和内容开展相关研究性学习活动,从而促进“研究性学习活动”深入持久广泛地开展,促进“研究性学习方式”对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更为直接的帮助,促进“研究性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帮助。为此我们做了积极的探索:选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具体做法:

第一、课堂教学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科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学习,但这种学习是在伴随着“研究”并在“研究”中获得的。而研究的前提是有问题。因此,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必然要求师生要有问题意识。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讲“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含义,我们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是不是商品?工厂仓库里的自行车是不是商品?商店里的自行车是不是商品?王华同学家里的自行车是不是商品?农民张大婶给城里的亲戚送来了鲜嫩的玉米,城里的亲戚送给张婶一辆自行车,这里的自行车是不是商品?星期日,我将家里的一辆旧自行车搬到旧货市场上去卖了,这里的自行车是不是商品?

第二、开展小组合作,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

减负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高效。有了问题,个人无法解决,这时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而与此同时也就有了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的目的、合作的方式、合作的人。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爱读书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说话、自学、自我反省的能力等等。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在学生分组的过程中要进行协调和指导,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某课题研究群体的学生组合,群体的大小规模、群体中不同能力学生的角色安排和群体的变动等。可以考虑以下策略:兴趣相近者;特长互补合作;小组规模适中(3――5人);组织协调有合力;允许人员流动。这是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通过人际交往而对认知发展起促进作用。

第三、时政热点问题研究。

第7篇

关键词:宪法学,研究方法,中国宪法问题,实践

近期以来,关于宪法学研究方法的探讨成了宪法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i]宪法学者对研究方法的反思是学科成长的体现,研究方法的成熟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反之,研究方法的滞后也会对学科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宪法学者对研究方法的反思是有意义的,但是目前中国宪法学界的研究方法还远远没有真正成熟。基于此,本文在对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简单回顾的基础上,探讨确立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主张以中国宪法问题为中心的方法论模式。以期对宪法学界同仁的研究有些微助益。[ii]

一、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的回顾

(一)第一代宪法学教材对研究方法的探讨[iii]

1982年宪法的修改通过迎来了宪法学研究的春天,一些宪法学教材和普法性质的宪法读物相继出现,[iv]1985年10月份在贵阳召开了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标志着宪法学人开始有一个正式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当时宪法学研究会的学者在自己编写的教材、专著或者论文中所提及的宪法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阶级分析方法;[v]2、历史分析方法;3、比较分析方法;[vi]4、系统分析方法;5、理论联系实际方法。[vii]

从学者们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其方法的自觉意识开始萌芽,不同的教材都提及了研究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贯穿了研究方法,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正如学者们自己所言,其所论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主要是当时的宪法学研究方法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宪法学研究方法还没有与法理学及一般部门法有根本区别;方法与教材内容联系不大,相互脱节,方法与内容是两张皮;对宪法进行注释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等。

(二)第二代教材及论文对宪法学研究方法的探讨[viii]

如果说第一代宪法学者开启了宪法学研究方法的伟大航程,第二代宪法学人则开辟了不同的航线,其所倡导的研究方法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方法论自觉性也大大增强。[ix]宪法学人所运用的方法举其要,有以下几种:

1、用法权分析方法重构宪法学体系。[x]2、经济分析方法。包括的经济分析和经济宪法学。[xi]3、规范宪法学的方法。[xii]4、宪法哲学的方法。[xiii]5、宪法解释学的方法,文本分析方法。[xiv]6、宪法社会学方法。[xv]7、宪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xvi]8、宪法学研究的逻辑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等。[xvii]

方法的多元与流派化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也是宪法学研究开始进步的体现。宪法学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忌讳的是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方法、一种立场。

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有少许值得反思的地方,本文认为宪法学者在确立宪法学研究方法时至少要考虑如下因素:什么是研究方法?何为宪法学研究方法?确立当代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要注意那些问题等?以下分述之。

二,什么是研究方法

所谓研究方法是指在探讨问题或社会现象时所持的立场基础和方式方法手段的总和。方法是有层次的,一般而言,方法有方法论和普通方法、具体方法之分。[xviii]方法论基础是本,普通方法和具体方法是末。方法论基础决定普通方法和具体方法的运用,而普通方法和具体方法又为一定的方法论立场服务。学者在论及方法时要意识到自己是在那一个层次上探讨方法的,否则讨论就会失去共同的话语平台。

本文认为法学研究方法有以下几个层次:

(1)方法论:哲学基础、逻辑、范式、价值、客观性;

(2)普通方法:历史分析、比较研究、规范分析、阶级(本质)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分析法等;

(3)具体方法:方法手段如:问卷、访问法、观察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利益衡量、价值补充、漏洞补充、文献研究等具体方法

宪法学是法学学科分支之一,宪法学研究方法要遵循法学研究方法的共性,上述法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在一般意义上也适用于宪法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宪法学包括理论宪法学和实用宪法学,前者主要运用方法论进行研究,[xix]后者主要用普通方法和具体方法进行研究,方法论基础决定了具体方法的运用。一般而言,宪法学的方法论基础与政治哲学、逻辑、价值取向连在一起。作为普通方法的传统注释宪法学方法不太注重宪法的政治哲学基础,其实宪法学研究要建立在一定的政治哲学基础上,即你的立场是什么?一定的政治哲学观念、立场又指导对宪法本质、基本价值、范畴等的看法。因此,规范分析等具体方法离不开一定的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宪法学方法不太注重规范分析等普通方法的运用,而过多关注政治哲学的“立场”问题,而规范分析又是宪法学研究之特色的体现,这样离开规范分析,只注重政治哲学基础的研究方法就很容易流于意识形态的无谓争论中。因此,方法的融合才是宪法学研究的方法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偏见”。

三、什么是宪法学研究方法

宪法学研究方法是指对宪法现象进行研究的方式方法总和。宪法学研究方法有一般研究方法的共性,更有宪法学学科特性,其特性是由宪法现象不同于其他社会现象,宪法学所要面对的问题不同于其他学科所要面对的问题决定的,宪法学研究方法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与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比较上,在比较中体现其方法特性。

(一)法学研究方法与宪法学研究方法

法学研究方法主要从法的一般规律出发来研究法这一社会现象,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围绕法的产生、运行、变更、存废等而展开,宪法是法的一种,也有一般法的特性,但宪法是高级法,其特性也决定了宪法学研究方法与一般法的研究方法有区别。因此,把法特别是法理学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宪法学中是不可取,因为这种做法只是看到宪法的法的维度,而没有看到宪法“宪”的维度,而“宪”的维度决定了宪法学研究方法的特性所在。

宪法学研究方法是以宪法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对象不同决定了方法具体运用的不同方式,宪法学研究方法的特性在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有学者总结宪法现象主要有以下四大要素:1、宪法规范;2、宪法意识;3、宪法制度;4、宪法关系。[xx]这种总结

当然非常有道理,但是本文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上述四大要素其本质是围绕个人自由、社会权利和国家权力“三位一体”而展开的,宪法就是在上述三者之间划定界限,达到“定分止争”之目的。法的一般研究方法只有用来分析如何控制、规范、保障国家权力,确保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时,这时法的一般研究方法运用到宪法学中才有意义,如果法理学的研究方法没有用来研究宪法现象及其本质规律,只是简单的“嫁接”,则对宪法学研究的意义就不大,而这个“转化”要多年的功力,特别要在对宪法现象有深刻的认识基础上才可能完成,否则一般的法理学研究方法对于解释宪法现象是没有说服力的。

(二)宪法学研究方法与政治学研究方法

政治学与宪法学是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中国传统上,这两个学科没有明显的界限,研究方法也没有分野,[xxi]近些年,学术界又出现一个新的趋向,有学者认为一个学科的成熟是它与相关学科越来越远,因此,宪法学研究要远离政治学。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偏颇之处,因为事实上学科成熟的标志是一个学科与相关学科既远又近,说远,是指一个学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和相对独立的学科话语系统,说近,是指一个学科会吸收相关学科的营养,不断完善自己,在交叉中获得发展。宪法学与政治学等学科的关系不是平行线,他们之间有“交集”。

我们认为宪法学研究要直面政治问题,[xxii]宪法与政治有着天然的联系,离开政治问题就没有宪法存在的价值,关键是宪法学者主动或者被动对待政治问题的态度,如果像“”时期中国情景那样,学者对政治声音只能附和,而不能有自己独立的立场,这才是问题的本质。这种宪法学术完全依附于政治的研究方法是我们所要反对的。今天宪法学的部分学者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以为宪法学研究方法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宪法学研究与政治、政治学的分野,我们以为宪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宪法政治现象,宪法学研究与政治学研究共同的对象是国家,是对国家权力进行控制、规范、保障等的研究,宪法学的研究离不开政治和政治学,这是宪法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只是要以宪法学的方法和立场研究政治问题罢了,而不是说宪法学研究可以回避政治问题。

研究对象的大致相同决定了研究方法的类似,特别是政治哲学与宪法学的方法论基础有极大的一致性,因此,宪法学研究方法离不开政治学研究成果的支持。但是,宪法学和政治学研究的角度毕竟有极大的差别,因此,又要反对宪法学与政治学研究方法混同。

(三)宪法学研究方法与宪法解释方法

一般学者在论及宪法研究方法时可能会混淆二者的界限,我们认为宪法解释方法与宪法学研究方法有区别也有联系。宪法解释方法是在解释宪法时所用的方法,它的目的是解决宪法适用中的问题,属于实用宪法学的范畴。宪法解释方法其实是宪法学研究中对宪法进行解释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与宪法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区别也有联系。宪法解释方法限于对宪法及相关宪法性文本进行解释,而宪法学具体方法所涉及的有宪法文本,也有其他宪法现象。当然,由于宪法解释在司宪国家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占去了宪法学研究的大部分领域,因而部分学者把宪法解释学方法等同于宪法学研究方法,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民法学者在谈及方法时,其本质是民法解释学,甚至民法解释学就等同于法学方法论。[xxiii]因此,把宪法解释学看作是宪法学研究方法的精粹,甚至等同于宪法学研究方法的全部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抽象的宪法和静态的宪法只有经过解释才可以适用于具体的案件事实,而宪法适用于具体的案件是宪法的生命所在,适用具体案件的宪法解释方法也是宪法学研究方法的生命所在。

但是,宪法解释方法毕竟不等同于宪法学研究方法,宪法学研究方法除了宪法解释方法外,还有方法论、其他普通方法和具体方法,其中方法论是理论宪法学研究方法,这明显有别于作为实用宪法学方法的宪法解释方法。

四、什么是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

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是指对中国宪法进行研究的方式方法总和。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当然要遵循法学及宪法学研究方法的一般规律及共通的方面,但是其研究对象毕竟是“中国”,而且是“当代中国”。因此,研究方法注定会有一些特殊。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要坚持一般宪法学研究方法的共性,也要注意个性,本文不重点探讨当代中国宪法学研究的方法类型或者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只是探讨在确立当代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时要注意的几个维度。

(一)要有问题意识,注意到宪法学研究的中国问题面向。[xxiv]研究方法其实只是说明或者研究具体问题的手段,中国宪法学所面对的是中国问题。目前宪法学界研究方法与内容、问题脱节的情况依然存在,问题意识还不够强。[xxv]学界纯粹谈方法,开了研讨会,也写作了不少研究宪法学方法的论文,但是其方法论上的自觉性还是不够,少有运用自己所主张的方法写作、针对具体问题论述的专门著作。方法与自己的学术著作及所要探讨的问题是两张皮。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句话对宪法学界而言仍然是有意义的,只有在自己的专著或者论文中使用了方法来探讨问题,方法多元的格局自然会到来,如果硬要创造一些所谓的方法来,实在是不可取的。宪法学学术流派和学术良性争鸣的局面要靠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形成,对一个问题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论从历史、比较、逻辑、价值、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而作出回答,不同的回答构成了不同的方法,这就是方法存在的地方和意义所在,而这种局面现今还远远没有形成。

方法要以问题为中心,问题是本,方法是末,在问题中体现方法、运用方法。笔者甚至设想,什么时候不谈方法了,在宪法学教材中也不论述方法了,[xxvi]而只是在教材论述中或者研究宪法具体问题时运用方法,这时宪法学研究才会真正成熟。

(二)要对中国宪法文本持相对“中立”的立场。在当代中国宪法学研究中,对中国宪法文本主要有两种大致相反的看法,一种研究者潜意识里认为中国宪法文本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正当性基础,对宪法文本指责成分大于辩护,这种研究者本文称为宪法悲观主义者,宪法悲观主义者研究宪法主要以西方理念,特别是西方自由主义理念为理论基础,其研究方法主要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侧重对宪法的原则、价值、民主、法治等宪法理念的研究,这种研究者在宪法学研究会中人数相对较少。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宪法本身是良好的、有其正当性基础,认为建设主要是一个现行宪法的实施问题,在贯彻实施中国宪法后所达致的就是状况,这种研究者是宪法乐观主义者,宪法乐观主义者相信,只要运用宪法解释方法对宪法文本进行分析,坚持现行宪法,就能够逐步实现。

应该说,持上述两种宪法观的研究者都有一定的中国宪法问题意识,我们认为宪法学研究方法的确立既不能建立在对中国现行宪法“妖魔化”的基础上,也不能建立在对中国宪法文本无限“美化”的基础上。既要看到中国宪法文本的优点,也要看到中国宪法文本所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是研究者要保持的适度理论张力。当

然,正如斯密特所持的看法一样,宪法分为与宪律,宪法文本特别是其中的“”部分的决定权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政治决断的结果,研究者从自律的角度看,只能在现行宪法的前提下研究中国宪法问题,这是学者所要注意的面向。

当然,理论上对中国宪法文本进行各种研究都是值得提倡的,这种研究也许是从批评或者建设的角度出发,也许是从合理性论证角度出发。本文主张要对宪法文本持相对“中立”的立场,不事先预设价值判断,只是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实事求是进行客观评价,这是研究者确立中国宪法研究方法时所应持的态度。

(三)在研究方法运用时处理好宪法学研究中的普世性价值与中国特性的关系,即世情与国情的关系。纠缠在宪法学研究者心中的“结”之一是宪法有没有普世性价值,如果有,则普世性价值与中国特性是什么关系?怎样理解宪法的普世性价值?如果宪法没有普世性价值,则中国宪法价值观与西方宪法价值观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否则会影响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使用。[xxvii]

主张宪法普世性价值者认为:宪法的普世性价值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纵向范围是没有例外的。一般而言,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部分学者主张民主、个人自由、在民、权力的相互制约、法治、违宪审查等具有普世性价值,这些普世性价值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实现的方式是不同的,即所谓的途径差异。而主张亚洲价值观的学者更愿意看到宪法价值的地区特色,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宪法经验是不可以照搬的,主张中国宪法研究者要看到中国宪法所坚持的特色道路,这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宪法价值观的道路,他们更加强调宪法的中国特色。

在中国宪法学研究者的潜意识中,这种所谓西方价值与中国特色之争是客观存在的,前述对中国宪法持悲观态度的学者其研究的前提预设是中国宪法文本与宪法的普世性价值有悖,其所持的是宪法的普世性价值观。而对中国宪法文本持乐观态度的学者可能更愿意看到中国宪法文本所体现的中国特色价值观。对宪法的普世性价值和中国特色所持的理论倾向可能会影响到宪法学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持普世性价值观的学者在对中国宪法文本解释时可能会更加倾向于“批判”,甚至不屑于所谓文本分析,这种学者的潜意识里是中国有宪法文本,但只是“名义”宪法,不是“实质”宪法。这种学者的知识背景主要是美国或者西方其他国家的宪法价值观,其研究方法的特色是更加注重对西方宪法的研究,并且相信西方宪法价值观可以在中国得到适用的。持中国特色价值观的学者不承认宪法的“名义”与“实质”之分,认为中国现行宪法既是“名义”宪法,也是“实质”宪法,他们的研究中没有区分的概念,认为也没有区分的必要。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强调中国传统的宪法学研究方法,注意中国宪法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特色,侧重对现行宪法进行合理性、正当性的诠释和理解运用,认为建设法治国家,只有在坚持现行宪法基础上进行,任何偏离现行宪法的改革都是不可取的,因而反对任何急剧变革宪法的思路。

其实,人的两面性决定了宪法价值观的两面性,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决定了关乎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宪法价值观的普世性。人在不同社会和历史状况的不同存在方式决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实现与宪法保护方式的特殊性。过分强调宪法的普世性价值会使问题简单化,看不到人的社会性差异的一面。过分强调宪法的中国特色则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性中的共通性的一面,没有看到保护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宪法规制方式的一致性。因此,既要看到宪法的普世性价值,又要看到普世性价值的实现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具体途径的不同。因此,我们不可以照搬西方的制度,也不可以拒斥其成熟的经验,既要看到中国的特色,也要看到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国与世界他国法律趋同化趋势。[xxviii]把普世性价值与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既注意到宪法的普遍性原则,又看到宪法原则的具体实现途径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方法,否则在研究方法的取舍上就会迷失方向。

(四)正确处理“时差”问题。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诸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都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也是中国基本国情之一。中国宪法与西方国家的宪法也存在“时差”,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法治观念、民主实践、宪法观念、宪法原则、宪法文本、宪法的司法适用等。西方国家近代宪法所解决的问题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还是要认真考量的。由于中国问题与西方问题存在“时差”,当代中国还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实践,主义的背景和前提更是应当研究的重点,即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是什么?如何达致等难题。当然中国部分学者意识到了这种“时差”,他们研究的重点是近代宪法诸如控制国家权力,确保个人自由,司法权的独立性等问题。

当然也有少数学者的研究语境是把中国看作成熟的国家,把中国宪法文本无限美化,其研究的中国宪法问题主要目的是对中国宪法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进行证明和论证,这样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对宪法问题的看法势必会“水土不服”。同时,在对宪法所研究的问题取舍方面,比较注重“前沿”问题,其实有些宪法问题即使在当代西方也存在重大的观点分歧,这种“前沿”问题对中国宪法研究的实践意义不大,我们主张当代中国宪法研究的重心还是宪法基础理论和主义的背景,这是确立当代中国宪法研究方法的务实态度。

在确立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时,对当下中国宪法所处的世界革局中的“位置”是要牢记的,只有认识到“时差”,才会注意到研究问题的“语境”,才不会照搬西方宪法学话语,其实西方理论有自己的言说语境,离开具体的语境而论述宪法问题是很难对解决中国宪法问题有所帮助的。只有认识到“时差”,才会意识并且发现当代中国宪法学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是什么?其研究才会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否则就会超越当代中国的宪法实践,其所研究的就不是“中国宪法问题”。

当然,在看到“时差”的同时,研究中国宪法时也要考虑到目前中国宪法与世界他国宪法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即除了历时性的差异外,也有一些“接轨”的共时性问题,这也是确立研究方法时要认真考虑的,我们反对走极端的偏见。

(五)要注意到确立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的根本难题在于实践的亏缺。宪法与法律一样,其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当代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的根本困境在于没有或者很少有违宪审查实践,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违宪审查的案件,只有少数宪法“事例”。因此,学者研究的“题材”少,年轻学者或者海外归国人员只好在研究中引用大量外国宪法案例,这种研究对于了解外国宪法的运用和理解其宪法原则、精神、价值、制度等方面当然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如果其研究不“发现”外国宪法与中国宪法的“对接”点所在,则实用价值也不大,毕竟宪法学研究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所以我们面临的难题是论述外国宪法时引经据典,鸿篇巨制,而中国宪法教材或论文在论述中国宪法问题时则显得相对较“空”。这样,宪法学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就到了瓶颈阶段,这是目前所谓方法困境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我们要继续研究西方国家的宪法,但是我们不能停留于此,要从西方宪法中提炼对中国宪法发展有价值

的原则和经验。另一方面,学者在价值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同时,应当用更多和更大的精力去关注中国的社会实践问题,用宪法学原理去说明、分析、阐释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以宪法理念为指导去关怀我们这个社会共同体中的所有人和一切事,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宪法学研究的唯一源泉。

注释:

[i]比如在2004年度,中国宪法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于杭州联合举办了“宪法学基本范畴与研究方法研讨会”。另外也有就宪法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的专业论文,部分论文在下文会提及。

[ii]中国研究宪法的学者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以宪法学研究会为标准,参加宪法学研究会的学者在本文被当作一个群体对待。另外一部分学者也研究宪法及宪法现象,但是他们没有参加宪法学研究会,这一部分学者主要以自由主义学说或者其他学说作为自己的政治哲学基础,对宪法问题进行更加宽泛的研究。当然,对研究宪法的学者进行的这种界分是不精确的、粗线条的,宪法学研究会中的宪法学者也有以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为理论基础进行宪法学研究的,而宪法学会外的研究者包括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也有观点上的分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规范研究。本文所探讨的方法及其反思主要是针对参加宪法学研究会的学者而言。

[iii]这里所举主要是第一届宪法学研究会干事会及其领导机构成员所编写的教材及专著、论文的观点。

[iv]1982年到2002年宪法学教材索引参见胡锦光、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发展研究报告》(1982——2002),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957——959页。

[v]参见张光博主编:《宪法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张光博著:《法辩》,2002年征求意见稿等。

[vi]参见吴家麟主编:《宪法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吴教授较早提出了阶级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对照与联系实际四种方法。

[vii]参见许崇德主编:《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许教授认为阶级分析方法是本质分析方法的一种。

[viii]本文所谓第二代宪法学人的著作主要是指第一代学者指导的博士、硕士第子们所编写的教材、专著、论文等。主要是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等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专业的当时在读或者后来毕业的博士和硕士。当然在中国参加宪法学研究会并且对宪法进行系统的研究者绝不仅仅限于上述高校的老师与学生,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国外留学回来的宪法学者也对宪法学研究方法有贡献,因此,本文的划分是粗线条的。

[ix]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第二代学者所编的宪法教材都有关于宪法研究方法的介绍,也有少数没有介绍研究方法的,比如朱福惠主编:《宪法学原理》,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潘伟杰著:《宪法的理念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

[x]参见童之伟:《宪法学研究方法的改造》,载《法学》1994年第9期。童之伟:《用社会权利分析方法重构宪法学体系》,《法学研究》,1994年第5期。童之伟:《法权与》,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等。

[xi]参见邹平学:《的经济分析》,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经济分析方法对研究的导入刍议》,《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1期。赵世义:《资源配置与权利保障:公民权利的经济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赵世义:《经济宪法学基本问题》,《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赵世义:《宪法学的方法论基础》,《法学评论》2002年第3期等。

[xii]参见林来梵著:《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以下。

[xiii]参见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著:《宪法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在该书导论部分,郑贤君教授认为自己主张宪法哲学研究方法,并且有高度的自觉。也可参见郑贤君:《宪法学及其学科体系科学性的理论依据》,载《论从》(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等。江国华博士也对宪法哲学有浓厚的兴趣,其博士学位论文就与宪法哲学有关,参见江国华:《宪法哲学批判》,载《论从》(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等。

[xiv]参见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著:《宪法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在该书导论部分,作者介绍了韩大元教授主张宪法解释学的研究方法,同时韩教授还对宪法文本研究有很有兴趣,写过相关论文,参见“中国网”所载韩教授及其与学生合作的论文。

[xv]参见韩大元:《试论宪法社会学的基本框架与方法》,《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

[xvi]参见张千帆主编:《宪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5页。

[xvii]莫纪宏教授所编教材提出了历史、逻辑、实证、价值、比较、哲学研究方法。参见莫纪宏主编:《宪法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莫纪宏著:《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等。

[xviii]有学者认为方法有基本方法与具体方法之分,参见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著:《宪法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也有学者认为方法有根本方法、普通方法、具体方法之分,参见林来梵著:《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本文认为方法有方法论与普通方法、具体方法之分,宪法学者一般谈及的方法事实上都是具体方法,而很少从方法论角度谈及方法,方法论关涉到宪法的政治哲学或者其他理论基础,他决定学者的“立场”。有关方法论的书籍主要是政治哲学或者法理学、法解释学方面的,本文不一一提及。

[xix]一般而言,政治哲学是宪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当今宪法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主要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三种政治哲学基础,其中自由主义又因具体观点不同可分为形形的各种派别,除了上述三大派别外,其他如功利主义、社群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女权主义等也是政治哲学的派别分支。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xx]参见林来梵著:《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xxi]最先的政治学研究会和宪法学研究会没有分开,宪法学研究从属于政治学研究,第一界宪法学研究会成立后,宪法学研究与政治学研究开始在体制上分开。

[xxii]斯密特把宪法分为与宪律,前者主要是掌握制定宪法权力者,对一个政治实体存在的形式及属性,所作的政治决定。参见吴庚著:《宪法的解释与适用》,三民书局2004年版,第17—18页。

[xxiii

]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杨仁寿著:《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这两本书都以“法学方法论”命名,但是谈及的都是民法解释学的内容。

[xxiv]所谓注意中国问题面向的研究者主张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宪法学研究的根本,宪法学研究要注意不同的利益问题,人的利益是宪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国家权力要尊重不同的利益,宪法的精神在于规范、控制、保障国家权力,以达致尊重人的利益和人权保障的最终目的,宪法学研究的核心范畴是国家权力和个人自由,用宪法来规制国家权力以达保障个人自由之目的是宪法的基本价值所在,其中违宪审查机制是制度性保障,因而是宪法学研究的最重要课题。这种研究范式被称为“利益——权力”模式。其研究特点是把研究方法融入到所探讨的问题中,不具体讨论研究方法,但是运用了研究方法。探讨相关问题的论著参见胡锦光著:《中国宪法问题研究》,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宪法的精神》,载王锴著:《公法论衡》(代序),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胡锦光著:《尊重利益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等。参见/include/shownews.asp?newsid=5604.

[xxv]至于宪法学要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和“范畴”、如何获得“问题”等,不是本文的主要探讨内容。

[xxvi]国外学者除日本外很少有专门探讨宪法学研究方法的。比如德国阿列克西是方法论大师,其名著《法律论证理论》探讨了方法,但是在其《宪法权利理论》(ATheoryofConstitutionalRights)一书中也没有专门探讨方法的章节,只是其研究过程中方法自觉性很强,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美国的宪法学著作也很少有探讨宪法学研究方法的。在宪法学研究比大陆发达的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也很少在自己的著作中专门探讨宪法学研究方法,参见台湾学者的宪法学论著如陈慈阳著:《宪法学》,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法治斌、董保城著:《宪法新论》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吴庚著:《宪法的解释与适用》,三民书局2004年版等。

第8篇

论文摘要:“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学各个环节的个性化特征,但由于各种原因而并未充分彰显,明确并落实思想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深化和实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思想性”界定及表现

“思想”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有所不同。如,哲学论域中的“思想”是指相对于感觉、印象的一种认识成果,属于理性认识,有时也可指一种理论体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思想”则指的是思想意识,涵盖了意识中全部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但侧重理性形式[1],是指支配人的行为、态度的主观观念、主观意识、主观精神,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特点的范畴[2]。“思想性”是指以思想、观念为涵载,强调思辨而非经验,价值主导而非价值中立,承载着价值判断、伦理追求、道德呼吁的特征和属性。思想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着充分的表现。

1.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水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

在学科特性上,思想政治教育学明显不同,其目标是直接而明确的培育某种观念、思想取向,意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格及行为实践等方面达到预想结果。而其他学科的取向是知识性或称做学术性的,不直接涉及与知识相关的观念和思想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尽管作为一个学科也有自己的学术性特征,但其最终取向却不是传承和增进知识形态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而是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观念水平。

2.思想、观念性教育主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无一例外都是观念教育,观念教育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也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素和结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观念教育为内容取向,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这当然不等于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进行观念上的说教,但却明确了一点,即要围绕观念教育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观念培育的目标。而知识性的内容则必须突出其思想性,而不作简单的知识和学术传承。另外,与课程紧密相关的多种灵活多样的载体和形式,如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有效的教育形式,但必须注意,这些载体和形式的运用必须以思想观念的培养为主导,做到为思想教育所用。

3.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评价标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评价标准是思想性的,强调课程对受教育者主观思想观念的改进和提升,具体来说就是在促进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以为理论指导和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方面所达到的效果。这迥异于常见的学术性标准,后者注重对某学科领域的知识的掌握以及增进和积累。政治学和伦理学传承和发展政治和伦理道德的知识体系,可能培养出政治学和伦理学学者,却未必能培养出政治家和道德高尚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根本上说不是在传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培养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学者,而是要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心理素质有所提升。

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实现的认识误区

1.泛政治性使思政课无法触动并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

所谓泛政治性,是指在教学中过度强调课程的政治性,把教学简化为政治说教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即通常所说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性,其含义是说没有超越阶级和非阶级的思想体系,其目标是要完成统治阶级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3]。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但思想政治教育却不可以简单地在本质层面展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的误读反倒会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实现。表现之一是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即通常所说的“上纲上线”,并且为了做到这一点,不惜牵强附会,甚至肆意歪曲。表现之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中过度突出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对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轻描淡写。表现之三是在教学手段上进行舆论宣传和政治说教,以宣传口号代替理论的逻辑展开,把思想和理论教育演变成政治蛊惑和行动动员。这种“泛政治性”倾向最致命的缺点是没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思想层面上,无法通过理论的透彻解读来触动并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使受教育者坚定理论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相反,过度的政治渲染还会拉大思想和理论与受教育者的距离,阻滞甚至降低受教育者的思想理论水平。

2.学术依附性使思政课囿于知识积累而非思想水平的提升

所谓学术依附性,主要是指弱化思想观念培育而强化知识性、学术性积累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性还相当孱弱,学术地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学术性的追求必须是在对本学科的学术特性充分认识和把握的条件下来展开,且不可简单套用其他学科的学术轨道。有的教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做专业课进行教学,认为这样的教学才有深度和力度,但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来看,这种所谓学术化风格恰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的一个误区。从理论上说,追求教学的学术性恰好用知识性掩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思想性特征;从实践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大都是非该专业甚至都不是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生,从课程的数量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能力等方面考虑,学生不可能完成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充分把握和学术积累,遑论基于这一知识性积累而提升思想和观念水平。

3.重理论环节而轻实践环节使思想教育与现实脱节而缺乏实效

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一样,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论和西方的教育理论都明确了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地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相对成熟,自我意识强,情绪、情感丰富,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乐于独立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通过社会实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期。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都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而非书本上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学生们无法通过简单的背诵、记忆完成任务,必须迫使自己作出认识和思考,这无疑是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的一种再好不过的途径。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或者被忽视乃至名存实亡,或者虽有严格的社会实践安排但却缺失思想性的主导,甚至沦为变相的旅游。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的对策

1.贯彻针对性、形象性、层递性原则,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的思想性

针对性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每个人即便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也都会形成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都会有自己的“原初思想”。当然,由于理论素养的缺乏,这种“原初思想”和我们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还有或大或小的差距。从这种差距出发,遴选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就很容易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呼应,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形象性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不可以太抽象和理论化,而要尽可能地形象生动,有感染力。这不只是要求运用视听资料,更重要的是应尽可能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选取那些学生日常经历的,有深刻寓意的鲜活素材,结合这些素材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思想教育会因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而不再产生距离感,在润物细无声中达成目标。层递性是指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中遵循思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使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并在时间上依次递进,例如要把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在内容上作出调整和整合,以符合学生思想发生发展的实际,有利于学生思想上的接受和提升。

2.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有学术取向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支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深厚基础,但必须凸显自身的特色。首先,“合思想教育性”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术研究的独有视角,是学术个性所在,它所展示的是以思想教育为目的的研究而非单纯的理论研究。“合思想教育性”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术研究的一个基本方向和独特研究领域,能否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关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地位。其次,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以学术地位并加强其学术性研究。长期以来,教学方法的研究不被视为学术研究,在论文的分类上就有学术论文和教学论文之别,后者显然没有得到学术承认。这种观念的形成与各专业学术研究在整个学术领域的强势地位有关,它所强调的是学术积累而不是思想和观念的教化。以观念和思想教化为宗旨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比任何其他学术领域都更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否定方法研究的学术性是十分荒唐的。再次,建立具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身特色的,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为核心的学术评价标准。这对于本学科确立独特的学术领域,凝聚和培育学术人才,提升在整个学术界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3.突出思想性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在社会实践的准备阶段,要使选题富有思想意义,与课堂理论教学有衔接,作出详细、可行的实践计划并作必要的技术准备,以保证社会实践的深度;在行动阶段,要进行全时段的导引和监督,保证社会实践的方向和力度;在最关键的总结阶段,除了严格要求,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社会实践成果的形式,使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以最便捷的途径、最大的容量表现出来,同时还要挖掘学生最深刻的内心感受。总之,思想性主导的社会实践既要有“量”——使学生广泛思考,又要有“度”——使学生的思想观念获得深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1-102.

第9篇

根据上述论述,我们将辅导员专业理论知识定义为:了解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和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并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为重点,熟知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

1 调查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1.1 调查目的

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辅导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和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能力,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1.2 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进行数据收集。样本设计为35份,面向各高校辅导员发放。最终收回有效问卷共35份,有效率为100%。

根据对样本的个别访谈,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普遍被认为比较稳定,但收入不高,个人发展困难,更适合追求工作稳定性的女性。在样本中,女性占65.7%。

在所有随机抽取的样本中,没有人从事学生工作年限超过10年,但却有57.1%的人是“1-3年”。同时,他们中有超过90%年龄小于35岁。以上都反映出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和稚嫩。他们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积累少,专业理论知识相对也会比较匮乏。

关于职称,只有5.7%的样本为“副教授”,大部分集中在“助教”和“讲师”,反映出辅导员队伍普遍资历不深。至于教育背景,样本中有超过80%为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但是专业与辅导员工作有一定相关性的不到20%,其中只有5.7%的辅导员毕业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辅导员的专业种类繁多,法律、语言、哲学、生物工程等等,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去甚远。

2 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现状调查

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辅导员专业知识包括三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中国化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其中第三部分属于实务,不在专业理论知识之列,故不作调查研究。

2.1 82.9%的辅导员通过自学和培训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在调查中,只有37.2%的辅导员认为自身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意味着多数辅导员对这部分理论知识还比较欠缺。从数据中也可以得知,辅导员获取这些理论知识的途径大多是靠工作后的自学和培训,而不是因为有专业背景。

辅导员能普遍在工作中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重要性,48.6%认为这些理论“帮助很大”,45.3%认为“有一些帮助”。

2.2 80%的辅导员通过自学和培训了解中国化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有45.7%的辅导员认为自身了解“中国化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剩余的辅导员都选择了“了解一部分”。辅导员获得这部分理论的途径仍然主要是自学,占80%。

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被誉为“灵魂的工程师”,普遍具有坚定的思想觉悟,其中40%的辅导员认为“中国化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工作很有帮助,另有54.3%认为“有一些帮助”。

2.3 教育方法匮乏和研究水平不足是辅导员遇到的最普遍困难

在“专业理论不足造成的工作困难”调查中,“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使得教育方法匮乏,单一,缺少说服力”比例最高,占51.4%。其次是“不了解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史观等理论知识使得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水平不足”,有45.7%。另外,“不了解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使得针对学生的道德观教育稀疏零散,不成体系”、“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使得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力不从心”、“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使得对学生的需求、激励、情感、逆反等心理状态把握不准”比例也不低,都有37.1%的辅导员遇到了类似困难。

同时,没有因为专业理论知识而遇到工作困难的辅导员比例是0%,专业理论知识不足是辅导员遇到的普遍问题。关于出现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51.4%的辅导员认为是“没有专业背景”,40%认为因为“工作后缺少学习和培训”,还有个别辅导员认为的其他原因有“辅导员队伍缺乏规划和发展指导”、“时代在变化”、“工作经历不长”等。

3 专业理论应用情况调查

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调研中罗列了十五项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辅导员的自我评估情况总结如下:

3.1 高校辅导员队伍能胜任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在调查中,辅导员认为自身掌握程度较好的有“能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教育和引导”、“能掌握主题教育的方法,针对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做基本解释”、“能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端正入党动机,能讲解党的理论知识”、“能及时研判网络舆情”和“能通过新媒体工具主动有关社会热点和难点的宣传内容,把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等工作内容。所有辅导员都觉得自己不缺乏完成这些工作的能力。甚至部分辅导员已经是“熟练”掌握。以上的这些工作任务恰恰都是高校辅导员的基本工作内容,都是直接面向学生的工作。

3.2 高校辅导员普遍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在调查中,掌握或熟练掌握“能主持省部级以上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形成具有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的辅导员只有11.5%,掌握或熟练掌握“能在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5篇以上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论文”更是只有8.6%,即使是参与课题研究或者发表普通的学术论文,也有部分辅导员觉得“不熟练”甚至“缺乏”。

是否“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和方法的调查和研究,根据工作对象和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调查上,仍然有部分辅导员觉得“不熟练”或者“缺乏”。

这些都表现出高校辅导员队伍研究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

3.3 教育工作经验不足、理论水平不高使得辅导员授课能力一般

65.7%的辅导员能“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参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等课程教学”,比例不算高。

“对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入研究,具有相关专业的学位或有长期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一项没有辅导员选择“熟练”,更多选择了“不熟练”和“缺乏”,显示出辅导员队伍大多数没有专业背景,且对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的现状。

调查中,只有34.3%的辅导员有信心“能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公共选修课”,辅导员授课能力一般,无法通过三尺讲台在学生中提高认可度。

4 专业理论培训意愿调查

4.1 68.6%的高校辅导员从未参加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专题的培训

调查中,只有31.2%的辅导员参加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专题的相关培训,培训主题有“实践育人”、“网络思政教育”等方面,而培训的时间多数为1周。在“所在高校是否开设了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或讲座”调查中,57.1%的辅导员选择“没有”。可以推断,高校辅导员就职后的培训和学习不足也是理论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4.2 辅导员对于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的需求迫切

在调查中,所有的辅导员一致认为有必要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要求,开展有效的辅导员专业理论知识培训。说明高校辅导员们迫切希望通过参加培训和学习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4.3 辅导员最希望“依托辅导员培训基地分专题进行培训”的方式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在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方式的调查中,支持率最高的是“依托辅导员培训基地分专题进行培训”,有57.1%的辅导员同意。支持“职业认证”和“日常培训”的位于第二与第三位,但是比例不算高,只有25.7%与22.9%。虽然现在新媒体已经在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网络课程”的方式却是最不受欢迎的,只有8.6%的支持率,据了解,辅导员普遍认为这种方式学习效果不佳。

4.4 辅导员需求的培训内容呈现多样化,分散化

经过培训内容方面的调查,发现辅导员对于大多数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需求都不低。其中需求最高的为“网络舆情引导方法”,达到65.7%。另外“传播学”、“教育研究方法”等六项也达到40%以上。辅导员需求的培训内容呈现出多样化和分散化的特点。

5 结语

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角度,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角度,辅导员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都得到广泛认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一线辅导员,无论是在学历层次还是在学科背景上都仍然无法达到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需要,无法满足更高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为与学科建设相适应,为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必须重视高校辅导员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1(8).

第10篇

【关键词】新形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6-0063-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观念的变革,全球化经济趋势与多极化国际形势等都对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出了较多需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探究当前社会趋势与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探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探索教学新思路,提升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体现高中政治学科的价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兴趣得以激发,促使个人综合素质进一步发展。

一、新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

在教学教育中,高中思想政治起着重要的推行作用,一方面可以指引学生建立正确政治导向,另一方面也承担着知识的传播与教育责任。正是由于高中政治学科的独特性,新形势下要求课程以培养学生价值观导向为主,改变传统单纯知识讲授模式;要求学生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改变传统过于注重书本的情况;要求学生加强对政治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局面。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主、学生学习为主线进行教学,才能真正促使高中政治教学契合新形势下的需求。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1. 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与学生预习学习的共同准备。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动机。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才能真正坚持不懈,并具备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从而促使教学达成高效。通常学习动机主要体现于引导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得教学目标凸显,并层次化设置小目标,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努力达成小目标任务,并通过自主性、积极性来形成意志坚定的心态,培养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教师可设置预习学案,鼓励学生运用学案自主预习、自主探究,并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以解决学生答疑为主,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反思的意识,使得教学准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自由性。比如人教版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师预习学案重点可在于调查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了解度,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思索能力,并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质疑与观点在课堂进行引申讨论。

2. 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中,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组织与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下探究教学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可以按照问题设疑――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来进行。讲授法的运用可以将政治现象做具体描绘与叙述,并可以对一些概念与原理进行详细分析、解释,对政治规律可以直接引申论证。传统的讲述法只是照本宣科、单纯知识注入,使得学生很难自身建立知识脉络,甚至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讲授法教学中要注意几点:

第一,注重语言与直观的结合。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层面的兴趣激发都是先从感知兴趣开始,因此,教师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文字等资源进行整合,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直观,从而可以辅助教师更好地讲述知识点,也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知识记忆。比如人教版神奇的货币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多种国家的货币,来帮助学生了解货币发展进程与文化,使得货币教学变得形象生动,从而促进教学达成高效。

第二,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政治学科是需要经济学、文化背景、哲学理论作为支撑的学科,需要学生各学科均有一定范围的涉猎。教师应当加强自身政治素质,运用博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关于生活、德育教育的理念,促使学生增强对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关注,从而提升对世界的感知、对民族的情感、对自身行为的思想意识。

第三,要注重知识的衔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知识重难点,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结构衔接与结合,促使学生在教学中找寻规律,加强政治教学成效。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适当进行问题情境教学、实验教学,等等。

3. 教学辅助策略

辅助教学指的是为教学情境、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辅助手段,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意识。

(1)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兴趣。从直觉、活动、因果、理论四个角度帮助学生寻找思想政治内部规律:直觉兴趣来源于事物所存在的客观鲜明、新奇生动的特性现象;活动兴趣在于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倡导学生参与中获知兴趣;因果兴趣在于对事物因果、本质的探索中所产生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意识的拓展;理论兴趣指的是通过若干局部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构建成思想政治理论,并运用理论去解决疑问。针对四种角度,教师应当注意兴趣的激发策略:第一,要合理创设情境。教学中,恰当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明确判断,通过似是而非的现象而去探索本质,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虽然教学中大部分是专家学者盖棺定论的知识点,但教师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亲自探索。

(2)教师要注意课程评价。评价并不是针对结论给出的,应注重导向性与激励性,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传统评价仅仅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选拔人才的参考,已无法契合新形势的需求。因此,教师要重视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的作用,发挥评价环节的真正职能。

第一,要注重学生个性特质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爱好与追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表现,并针对表现的过程环节适时鼓励和引导。比如通过谈话观察学生逻辑思维,对项目课题中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学生针对自身探索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自我剖析,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意识感悟,等等。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知识与理解层面的考评,多设置开放型、综合性项目课题,并适时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

第二,评价内容要多角度体现。传统的评价仅仅针对结论判断优劣,比较单一,随着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评价内容也逐步演化,具体应当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三方面进行,从中体现思想政治生活回归的本质。以人教版政治教材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为例,教师可进行学案预习、教案引申、练案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预习可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模块,教师通过若干学生的反馈来适度调整教学内容,适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凸显知识重难点,而后鼓励学生进行思索与探究,并结合新旧知识点去解决问题。通过项目课题的布置,鼓励学生任意挑选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教师通过论文报告或答辩论述来考虑学生的综合表现,并根据表现予以评价。

随着经济知识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对人类文化的推动起着重要的角色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素质培养,倡导学生对文化的传承意识,增强学生民族荣誉感。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教育的需求,教师可从学案课前准备、教案课程教学、练案课后评价等三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创新,促使思想政治教学达成高效。

参考文献:

[1] 杨晓丽.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2):102-103.

[2] 候淑贤.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3,(22):38.

[3] 王盛济.优化高中思想政治单元“综合探究”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15):43-44.

[4] 龙培林,张秀娜.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J].青u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60-64.

[5] 黄存才.略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02.

[6] 张乾.新形势下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探析[J].学理论,2014,(09):221-222.

第11篇

学生不能准确、快速调动所学知识与实际材料融合起来进行分析,已成为思想政治学习和考试中的“顽症”。这一“顽症”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生不善于关注时政、关注生活。缺少对时政、生活的深刻剖析。在客观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我把开展学生自命题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学习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培养自觉关注时政、关注生活的习惯,并有选择、有目的地对时政做一些深入分析。经过两个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下面我把命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介绍如下:

首先。举一例说明运用单个知识点解决问题的命题活动:运用高二哲学常识中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原理及其对应的方法论要求,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按以下步骤开展自命题活动:

1.梳理知识环节:默写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原理及其对应的方法论,并制定评分细则让学生当堂互评,以加深对知识的准确理解。

2.搜索索材料环节:搜索时政、社会生活中体现这一哲学观点的材料,如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新疆与祖国的关系、每一个学生与整个班集体的关系等,学生还可以通过报纸、网络等搜集相关材料。

3.学习设问环节:依据材料选择设问角度。若材料中侧重于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处理好这一关系,这一设问可以侧重’于运用原理层面的知识分析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设问:材料中如何正确处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一设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方法论要求在分析问题中如何得到运用。

4.组织答案环节:在理解材料、用心设问的基础上组织答案。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很多政治题都具有小论文的特点。这是学科特点决定的,也是事物本身的客观状况所决定的。要依据设问解读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说明材料、解决材料中的问题。搜索前面默写的相关知识,寻找要用的核心知识点。找到材料与知识的对应关系后,答案的层次基本构建起来,这样就避免了不标或乱标序号的毛病出现。分析材料时要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说明或根据需要选择一部分进行说明,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

5.批改作业环节:批改方式灵活多样。可以让一些学生展示自己的命题成果,利用多媒体投放在屏幕上,请同学互评,从材料选择、设问角度及答案组织等方面分别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分享他人的学习成果,开阔了视野。还可以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作业量,逐个认真批注,仔细审阅,在作业上肯定“亮点”所在,指出不足之处,并附上激励的话语。

6.反馈订正环节:教师认真指导并批改自命题作业是一项艰辛的脑力劳动,要充分发挥这一劳动成果的功效。在作业批改中自觉寻找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认真研究作业批改情况,及时进行反馈订正。经过几次反馈订正,学生自主批改与订正的能力得到培养,命题水平也得到提高。

其次,教师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随着命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指导方法也应有所变化。为了提高命题的质量,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每周写时政评论,为命题积累最新时政材料,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再次,教师要及时检验命题成效,设置课堂演练环节。为了解命题活动的实效,在运用单个知识点命题、跨课内知识点命题、跨课间知识点命题的基础上分别设置课堂演练环节。可设置学生当堂命题比赛和教师命题检测两种形式进行,前一种形式对命题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后一种形式更利于客观比较开展命题活动取得的成效。这里简要介绍后一种形式:

2008年11月2日教师命题:

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通知,自2008年11月1日起,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人民币贬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国出口增速放缓。出口企业利润大幅减少,经营困难进一步增加,这对我国整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财政政策的适当调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防止因出口下滑而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

请运用哲学常识分析上述材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最新时政信息,用所学知识解读国家政策,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相关知识分析论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运用知识中整合近期所学哲学知识,增强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教师命题演练不但起到检测作用,也起到了命题示范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时政的习惯,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运用中整合构建知识网络。

二、初见成效

两个学期的命题活动使师生颇为受益,总结如下:

1.命题活动培养了学生关注时政的习惯。学生自觉购买报纸,利用网络寻找资料,激发了关注时政、解读时政的兴趣。

2.命题活动减轻了学生记背知识的负担,走出了机械照搬书本知识的误区,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并在运用中学会整合构建坚实的知识网络。

3.命题活动使学生形成了用相关知识多角度解读时政、解读社会生活的能力,既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自觉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4.命题活动提高了学生论证分析的能力。选取材料、设问及组织答案,使三者有机统一,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交融,利于攻克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顽症”。

5.命题活动不仅使学生在主观题的解题中得心应手、用语规范、条理清晰,也带动了客观题的顺利解决。几次大型考试我班学生都取得较好成绩,展示了较高的做题质量。平时练习选择题基本不需要老师的讲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与同学交流就可以解决。这一活动使师生跳出了题海。取得了较好实效。

第12篇

本人和部门同志团结协作,年在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小结如下:

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查找自身存在问题并加以改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党性,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分管教学教务科。做到一切从我校的开放教育发展大局出发,上半年本人在教学处工作。和处里同志团结协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主要工作有:组织了全省电大系统迎接中央电大“年开放教育教学检查”并带队实地检查了电大、电大、电大和电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了加强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对市、县电大的管理,编制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管理文件汇编》制定了广播电视大学基层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教务管理规范与工作流程》为了使制定的管理规范与工作流程》科学合理,查阅了大量的文件,并广泛征求处里同志及招生办和考试中心等部门的意见,对稿子进行了多次修改,还将其放在网上征求市、县电大的意见。

分管教学教务工作。为了尽快适应高职教育,月份本人被调到城市科学系任副主任。做好本职工作,本人认真学习教育部及学校关于高职教育的有关文件和精神,并参加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主办的职业教育课改教改系列主题-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实务操作”专题研修班。这期间主要工作有:做好考试、教材购买等常规教学教务工作组织全系做好09级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及级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并直接负责了对“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群的培养方案的制定;积极做好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月底三个教研室全部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2-3个校外实习基地/专业)其中“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群校外实习基地达到10个;组织各专业做好学生技能大赛工作;做好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工作,给每位教师发了听课记录本,要求教研室内教师必须互相听课,互相学习,本人也听了近10节课;组织“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及“人物形象设计”两个专业申报省级特色专业工作,本人自己负责“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申报工作;积极组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其中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景观)专业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可以在校内开展部分实验实训。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承担了化工原理B化工原理基础》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三门课的讲授工作,除了管理工作。上课时注重“工学结合”尽量突出高职特点;积极做好科研工作,撰写了三篇论文(其中2篇SCI收录)获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09年立项项目1项;建立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专业网站,探索将远程教育手段应用到高职教育中。

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是新的工作岗位,怎样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将三个教研室的力量融合起来,还需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