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时间:2022-05-02 00:5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第1篇

1、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

(1)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市规划部门测量核准。明确在桩基施工阶段红线及定位桩是否产生位移,若有移位应会合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研究处理方案。

(2)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3)在基坑开挖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基坑开挖放坡坡度及核准的轴线桩测放基坑开挖上下口的白灰线。

(4)因此,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开挖范围内的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施工活动区域以外,用大方木桩深打后钉上铁钉并加以保护。

(5)所有的测量木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应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的准确性。

2、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基坑开挖期间,夜间照明用电:

a所有用电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小电箱架空至土方开挖区域。

b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安置的2个5000W大太阳灯照明。

C施工范围内的夜间照明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1000W小碘钨灯,每两个基坑配置一个灯架。

d现场上,放坡位置均视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及散光灯和警戒灯。3、基坑开挖方法

人工开挖的主要施工工具为镐、锹及撬棍等。

(1)施工分层(有桩部位):

有桩部位,为确保围护桩的安全,土方宜分层开挖,土方开挖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a基坑开挖深度。

b现有合理挖土深度。

c土质、水位情况以及综合考虑其它要求和做法等。

(2)挖土施工放坡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数据及现场察看,基础工程土方为三类土。按施工规范规定,在人工开挖基坑超过1.5米时,施工放坡比例为1:0.33。若基坑较深则适当考虑将放坡比例放大,以保证坑底施工人员的安全。

(3)土方外运

项目部拟采用人力挑抬或用人力车进行土方外运。

(4)基坑排水

基础土方工程施工期间,项目部决定在每条轴线基坑旁采用人开挖一条排水沟,排水沟宽300mm,起点深为200 mm按0.5%的坡度进行施工,且为保证排水沟的顺利工作,排水沟边坡定为1:0.77。在排水中遇个别地式较高处,人工开挖1×1米集水井作为过度。

4、分段开挖时的边坡确定: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通过国家规范及各工程施工资料的参考,土方开挖放坡坡度用1:0.33。

挖土注意事项:

a基坑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严禁超挖。

b基坑四周不得任意堆放材料。

c挖土过程中如出现土体较大位移,应立即停止挖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d坑周围的地表水应及时排除。

e开挖土方时应有足够的照明,电工应日夜值班。

(2)基坑下人坡道溜槽的搭设

等土方挖至一定程度后,就组织人员用竹笆,防滑木条,48mm钢管搭设下人坡道,坡度为1:2。

(3)土方开挖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

土方开挖质量要求

a主体部分开挖标高允许偏差±15cm。

b边坡放坡允许偏差±25cm,但边坡不得挖陡。

(4)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a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同土建代表办理验桩、验线手续。施工要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

b要及时复撒灰线,将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基坑底。及时控制开挖土标高、做到5m扇形挖土工作面内,标高白灰点不少于2个。

c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凡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有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后,经测量人员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继续开挖。施工人员换班时,要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d开挖边坡时,尽量采用沟端开行,挖土机的开行中心线要对准边下口线。要坚持先修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

f土方开挖后,及时跟进浇筑砼垫层,并要注意成品的保护工作。

g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桩、验线记录等。

h土方工程竣工后要绘制竣工图,四土建代表和质量检查人员共同检查评定工程质量等级。

(5)土方开挖安全要求和安全保证措施

a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机械多,配合工作多,土质条件差以及运土路线复杂等特点,制定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

b每天检查挡土设施是否完好,并及时行修复。

c下雨期间进行挖土时,做好防滑措施。

d工地全封闭施工,大门口设水龙头、排水沟、集水池,出场时必须冲洗干净,方准离开工地,不准将污泥带出门外,影响市容。

e夜间挖土施工时,应配置足够的灯光照明。

f为预防边坡塌方,一般禁止在边坡上侧堆土,当在边坡一侧放置材料时,应距离边坡上边缘1.0m以外,材料堆置高度不得超过去时1.5m。

g提前准备好编织袋、草袋、木桩等物,若边坡局部塌方,则可将坡脚塌方清除。

第2篇

关键词:地下室;施工

中图分类号:TV52文献标识码:A

随着住宅小区功能的提高、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国家对住宅小区各项政策的要求,目前,一般的住宅小区内都布置了地下室(包括人防地下室)。为了满足土地的合理使用以及小区总体规划对地下室布置的要求,地下室往往布置在拟建建筑物下面或之间,且与邻近建筑物距离很近。根据地下室布置的特点及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地下室及其邻近建筑物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本文从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二方面进行阐述。一、施工准备工作

(一)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做好地下室施工图纸的设计交底、施工图会审工作,认真熟悉、把握设计意图。对于设计交底及设计图纸中明确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认真分折、把握,以此为依据,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切实编制好地下室施工专项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对施工进行指导。

(二)地下室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

地下室施工中尤其土方开挖对周边建筑的影响最大,应该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包括地下室支护设计方案)作为地下室施工方案的重点。因此,地下室施工方案编制应该着重包括地下室支护结构设计方案及土方开挖专项方案两个内容。但地下室支护结构设计方案一般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设计,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主要是地下室施工方案的组织设计。

(三)地下室支护结构设计评审和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

一般地下室具有基坑深度深、面积较大的特点。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因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不当而导致基坑坍塌情况的发生。《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了深基坑的含义,并明确规定:①基坑开挖深度h≥4M的工程;②深度虽未超过4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在施工前必须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对支护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同时由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对土方开挖方案进行论证。这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准备工作,同时也是地下室施工专项方案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很多发生坍塌事故的地下室中有部份是由于未进行支护设计专家评审及施工方案论证的原因,也有部分是由于不按施工专项方案要求及专家论证意见实施的原因。因此,为了确保地下室施工的安全,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评审及施工方案的论证,对于专家评审、论证的意见应引起高度重视。

(四)做好材料、构配件的准备和施工机械的合理配置

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尤其在土方开挖施工中讲究的就是一个“速度”,对地下室各道工序的控制要求又很严格,受各种制约的因素又很多。材料、构配件的充分准备和及时供应以及施工机械的合理配置能够确保地下室各道工序的流水施工、合理搭接,尽可能不出现停工待料的局面。如基础块石、水泥、砂、石等材料或商品砼供应准备不充分、供应不及,或者施工机械不按施工平面图要求合理布置等,土方开挖后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或延长施工进度,使基坑土体长期暴露,这些都有可能构成对地下室支护结构不利因素。

(五)做好施工班组的技术、安全交底工作,做好对施工班组的交底工作是地下室土方开挖施工的前提工作之一。通过交底,使班组操作人员对各道工序施工特点、要求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打一场有准备之仗。二、地下室工程施工

(一)地下室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对周边建筑的质量安全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土方开挖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在编制土方开挖专项方案中,土方开挖的起点及流向尤为重要,合理的开挖起点及流向是施工进度、支护结构安全及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保障。常见挖土顺序为:①设有水平内支撑的基坑应按各层支撑标高分层开挖,先挖至第一层支撑底部标高,做好支撑,待支撑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向下挖下层土;②若现场环境许可,有多条土方运输路线的,可采用由中间向两边流向,这样,不仅利于土体应力的均匀释放,同时也对支护结构起到保护。

对桩基工程的保护,一般是在开挖前事先确认桩位,做好标识,同时对开挖人员作好全面交底,挖土机械严禁碰撞工程桩,对支护结构支撑和支撑立柱,采取铺设塘碴及路基板等保护措施。

(二)其它措施

地下室施工时对周边的建筑结构产生较多不良影响(如土移、周边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基桩断裂等),对此,应在施工前和施工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防范。

1.一般在离地下室较近的建筑物处施工,应对桩基工程(如管桩)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①在管桩施工前,将最上一节管桩由普通的PTC桩改为厚壁的PC管桩;②在基础施工前,在管桩内采取加灌砼和加钢筋笼等方法,有利于增强管桩的抗剪能力和刚性,开挖过程中不致由于土移原因造成管桩剪切断裂。

2.应合理布置土方运输道路,临时道路的布置应尽量远离周边建筑物,与周边建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由于支护桩是支护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故应严格按支护结构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控制支护桩的质量。支护桩大多采用沉管灌注桩或钻孔灌注桩形式。由于支护桩布置处于一字型排列,并且间距很小,因此,在支护桩施工时应采用“跳打法”保证桩身质量,同时还应按有关规范要求控制桩身砼质量及桩身完整性。

4.根据现场地质及施工期雨水情况,对支护桩的止水、防止漏土进行综合考虑,并采取适时、合理的技术措施;还应采取措施减少支护桩的“踢脚”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在支护桩边铺设块石并浇砼;在支护结构支撑拆除前,应在支护桩与底板之间部份浇筑毛石砼,减少支护桩由于土体挤压造成桩身位移。

5.施工过程中根据支护结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一般采取的检测措施有:①在地下室周边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深层土移检测孔;②在支护结构的围梁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及位移观测点;③在邻近建筑物的基础上设置沉降观测点等。检测次数根据工序的重要程度决定,一般在土方开挖时,检测的次数应该每天一次,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毕后,检测的次数可以每天一次,也可以每三天一次,甚至每周一次。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测,有利于在出现危险征兆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第3篇

关键词:固海渠道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是工程初期以至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将土和岩石进行松动、破碎、挖掘并运出的工程。按岩土性质,土石方开挖分土方开挖和石方开挖。按施工环境是露天、地下或水下,分为明挖、洞挖和水下开挖。在水利工程中,土方开挖广泛应用于场地平整和削坡,水工建筑物(水闸、坝、溢洪道、水电站厂房、泵站建筑物等)地基开挖,地下洞室(水工隧洞、地下厂房、各类平洞、竖井和斜井)开挖,河道、渠道、港口开挖及疏浚,填筑材料、建筑石料及混凝土骨料开采,围堰等临时建筑物或砌石、混凝土结构物的拆除等。在施工前,需根据工程规模和特性,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施工导流方式和工程进度要求,施工条件以及可能采用的施工方法等,研究选定开挖方式。明挖有全面开挖、分部位开挖、分层开挖和分段开挖等。

1、工程情况说明:

中贵联络线工程系指中卫到贵阳的天然气管道联络铺设工程。工程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并行,穿越固海扬水工程固海四干渠(过水流量14M3/S)至固海十干渠(过水流量0.9M3/S)共16处,工程施工点南北相距120公里。考虑到穿越对渠道的安全影响,没用采用顶管方案,而采取了大断面开挖,安装套管或直埋方案。由于工程所处土质、含水量以及开挖深度的不一等因素影响,开挖边坡在遵循设计1:1的前提下,采用了多断面多形式开挖,确保了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和施工安全。

2、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施工,包括松动、破碎、挖装、运输出渣等工序。石方开挖,除松软岩石可用松土器以凿裂法开挖外,一般需以爆破的方法进行松动、破碎。人工和半机械化开挖,使用锹镐、风镐、风钻等简单工具,配合挑抬或者简易小型的运输工具进行作业,适用于小型水利工程。有些灌溉排水沟渠的施工直接使用开沟机,可以一次成形。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土石方开挖,多用机械施工。①明挖。除使用各类凿岩、钻孔机械钻孔,进行爆破作业外,主要使用:挖掘机械,如各种单斗挖掘机(见图)或多斗挖掘机;铲运机械,如推土机、铲运机和装载机;有轨运输机械,如机车牵引矿车;无轨运输机械,如自卸汽车等。根据不同条件,采用各种配合方式,进行挖、装、运、卸等各项作业。要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条件,合理选用适宜的施工机械和相应的施工方法,特别要注意机械设备的配套协调,避免存在薄弱环节。在特定条件下,可采用水力开挖的方法开挖土方;也有采用爆破开挖的方法,即用抛掷爆破或扬弃爆破技术,不仅将土石破碎,并全部或部分地将其抛弃到设计边界以外。②洞挖。一般常用钻孔爆破法掘进,用机械进行挖装、运卸作业;也可采用全断面隧洞掘进机开挖隧洞;在土质或松软岩层中可用盾构法施工(见隧洞开挖、地下厂房开挖)。③水下开挖。可以采用索铲、抓斗等陆上开挖机械,但通常多使用各式挖泥船,配合拖轮、驳船等水上运输设备进行联合作业(见疏浚)。

施工方案的编制在满足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工期要求等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编制施工方案时,一般应考虑:①开挖方式和施工方法能满足开挖进度要求,与施工导流和混凝土浇筑等前后工序相衔接,并满足防洪和渡汛要求。②根据水文、季节和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快速施工,均衡生产。③根据开挖工程规模、土石特性、工作条件、施工方法,选择适用的施工机械设备,挖、装、运、卸各项设备要合理配套。④因地制宜,安排好交通运输路线和施工总平面布置,以及风、水、电等系统。⑤搞好土石方平衡调配,注意安排挖采结合、弃填结合,避免重复倒运。弃渣、弃土场地尽量少占农田,并尽可能造地还田。弃渣要避免侵占河道,避免阻碍行洪或抬高电站尾水位影响发电效益。⑥做好施工排水措施,将妨碍施工作业和工程质量的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施工废水排至场地以外,为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⑦按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流砂现象、边坡稳定、隧洞塌方等,要进行技术分析,提出解决的措施。⑧注意施工安全,按照安全、防火、环境保护、工业卫生等方面规程的规定,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实际土方开挖方案的选用

(1)开挖断面形式的选用

开挖断面形式采用了梯形(图1)、直挖预留栈道(图2)和坡挖预留栈道(图3)共三种形式。对于挖深较小,土质坚硬,含水量小的固海五干渠等穿越点采用图1的梯形断面开挖;对于挖深较大,土质类别相同且土质较松软的固海九干渠等穿越点采用图2所示形式开挖;对于挖深大,土质含水量大,且土质类别分层不一的南高支渠采用图3所示形式进行开挖,很好的解决了滑坡、塌方和边坡不稳定的问题。

(图1)(图2) (图3)

(2)开挖方式的选用

在开挖方式上采用了一次开挖到位和分层开挖两种。针对南高支渠土质分层不一,一层沙土一层红粘土,且粘土层含水量较大的情况,在分层开挖的同时,采取了粘土层开挖一半后停工晾晒,待水分析出的方法,较好的解决了粘土层塌方问题。针对靠近西气东输二线一侧的土方,按照二线管理的要求,采取人工开挖的方式,确保了二线管道安全。

4、开挖应注意安全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单项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对施工准备、开挖方法、放坡、排水、边坡支护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边坡支护要有设计计算书。(2)人工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离应大于10m,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3)挖土方前对周围环境要认真检查,不能在危险岩石或建筑物下面进行作业。(4)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随坡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5)机械挖土,多台阶同时开挖土方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根据规定和验算确定挖土机高边坡的安全距离。(6)深基坑四周设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7)运土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要符合有关安全规定。(8)爆破土方要遵守爆破作业安全有关规定

【参考资料】:

[1]黄秋红.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之浅议,2009,2。建筑科学

第4篇

【关键词】深基坑 常见问题 预防措施 一、引言

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深基坑工程施工涉及土方的开挖、边坡支护、降水、地下管线、人防工程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等问题,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有自身的特点。 二、深基坑工程的特点

(一)深基坑工程质量要求高

深基坑工程主要适用于高层建筑,有时候地下结构又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其质量是保证上部结构及整个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关键,所以,必须保证深基坑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深基坑工程施工时土方开挖量大,加上施工时护坡、降水和机械扰动,会破坏基坑及周围土体的原有应力,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

(二)深基坑工程风险较大

深基坑工程施工周期一般较长,从土方开挖到完成回填,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人员多,施工机械使用频繁,若是施工过程中再经历雨季及其他不利因素,发生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且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让人防不胜防。

(三)深基坑工程地域差异明显

不同地域的工程项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即便是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因此,基坑工程的土方开挖、支护体系设计与降水等施工方案的制定都要因地制宜,不能简单照搬外地的经验。

(四)深基坑工程施工综合性要求高

要做好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要综合考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土力学理论、测试技术、计算技术及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五)深基坑工程施工时间要求紧

深基坑工程必须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完成,否则,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深基坑设计和施工中,要注意这一特性。因为深基坑施工中土体的稳定基本上是靠护坡措施来实现的,施工时间拖得越长,土体应力越大,发生流沙、管涌等情况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对护坡支撑系统的压力也就越大。 (六)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环境效应

深基坑土方的开挖,必将引起基坑及其周围地下水位变化和土体应力的改变,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将对相邻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网产生影响。另外,大量土方开挖和运输时,所产生的噪声、粉尘等将会影响周边的居民生活和环境。 三、深基坑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由于上述特点的影响,深基坑施工时经常会发生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施工开挖过程中不能根据项目实际地质状况和水文条件情况进行分析,就有可能发生基坑位移、管涌、渗漏、水土流失和建筑物沉降,甚至是土方坍塌、结构倾覆事故,造成邻近建筑(构)物不均匀沉降,结构开裂,周围市政道路地下管网运转困难,致使工程施工进度拖延,投资失控。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这些问题的产生。 四、深基坑施工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一)注意收集施工现场相关资料,熟悉现场状况

在深基坑施工前要收集相关资料,主要包括施工区域内建筑地基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础结构施工图;基坑及邻近地区地下管线资料;邻近的原有建(构)筑物的结构、基础情况。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为施工方案的制定和相关措施的采取提供第一手资料,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

(二)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

深基坑工程施工会涉及到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和降水等分项工程,在深基坑施工前必须编制这些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当达到一定规模时,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

(三)合理确定土方开挖顺序

挖土顺序不当会引起土体应力失衡,土体产生位移,可能导致土方坍塌。局部超挖,容易形成周围土体的应力集中,可能导致支护结构破坏,严重时也会造成土方塌陷。因此,深基坑土方开挖时,应综合考虑现场地质和水文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案,合理确定土方开挖顺序和每层的开挖厚度,先撑后挖,严禁超挖。

(四)选择恰当的土方支护结构

土方开挖时,为了保证边坡的稳定,减小土方机械扰动的影响,需要对基坑边坡进行支护,护坡形式有土钉墙,锚杆桩、水泥搅拌桩、高压施喷桩等,还有钢筋砼排桩、地下连续墙等,各种支护结构有各自的适用条件,要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工程性质、规模、施工能力及技术特点等,选择既能保证土方边坡稳定,技术熟练工程造价又相对较低的护坡形式。

(五)正确制定排降水方案

基坑排降水方法很多,诸如明沟排水、井点降水、管井井点、喷射井点降水等,要根据地质勘查报告,综合考虑土体渗透系数、降水深度要求、土体含水量及施工单位自身技术水平确定切实可行的降排水方案。

(六)严密监测基坑开挖过程

第5篇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 言:

随着建设工程向地下延伸,深大基坑施工越来越多,周围环境越来越复杂,而由深基坑施工诱发的事故后果常常十分严重,典型的事故就是边坡失稳坍塌。坍塌事故所包含的基坑破坏主要有五类:一是倾覆破坏;二是整体稳定破坏;三是剪切破坏;四是渗透破坏,流砂、流土或管涌;五是局部隆起破坏,特别是呈整体圆弧滑动,坍方量大,破坏力强,已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也是施工安全控制群死群伤事故的重点部位。现根据自己在现场施工中得到的经验,要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1.必须掌握场地的工程环境

深基坑一般指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深基坑施工前,应了解建筑场地及周边、地表至支护结构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岩土性状、含水层性质、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等;了解建筑场地及其附近的地下管线、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结构形式及埋设时间等。对已有邻近建筑的深基坑施工,应熟悉已有邻近建筑的位置、层数、高度、结构类型、基础类型。此外也应掌握深基坑施工的其他条件,如基坑周围的地面排水情况、地面雨水、流水、上下水管线排入或漏入基坑的可能性以及基坑附近的地面堆载及大型车辆的动、静荷载。

2.必须具有专项的深基坑工程设计

深基坑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支护设计、降水或截水设计、土方开挖设计和监测设计。

支护设计主要满足边坡和支护结构稳定的要求,既不产生倾覆、滑移和整体或局部失稳,基坑底部不产生隆起、管涌,锚杆部位不致抗拔失效,同时还必须满足水平位移和地基沉降不超过允许值,支护结构构件本身受荷后不致弯曲折断、剪断和压弯。基坑支护常用的几种方法有坡牢法、排桩支护、钢板桩支护、地下连墙支护、土钉墙支护、深层搅拌支护等。

降水设计应控制由降水引起的地基沉降不致对邻近的重要管线产生过量沉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危及其安全。地下水控制常用的几种方法有明沟排水、电渗降水、轻型井点降水、管井降水等,截水帷幕应控制不致因渗漏而引起水土流失和过大的变形,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深层搅拌。

土方开挖设计应满足廿层,分段、对称、平衡、适时的原则,确保土方开挖安全、运输合理。

监测设计主要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深基坑支护从开挖开始,即应进行支护结构顶部位移观测和邻近建筑的沉降观测等,及时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向监理和设计单位反馈,使支护设计更加经济合理,彻底预防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

3.必须重视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作好设计交底,针对深基坑施工的施工工艺和作业条件,制定措施得力、针对性强、合理、全面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充分认识深基坑施工的难点、重点,施工工艺的特点,质量安全控制目标恰当,保证措施到位,施工组织合理,检验监测严谨,对不同的基坑支护方式,施工的难点和要点有所不同,但总体要求基本一致,一是对施工工艺要熟悉,掌握基本的施工参数;二是要掌握主要施工机械及配置设备的技术性能;三是对水泥、砂石、钢筋、锚杆、钢板桩等原材及其制品进行质量检验,并保证施工质量;四是根据场地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采取合适的降水或截水措施;五是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控制挖土进度;六是对雨季施工既要注意排除地面雨水倒流入基坑,又要注意雨季水的渗入,土体强度降低,土压力加大造成基坑边坡坍塌事故。

4、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基坑坍塌的事故发生主要原因有两大类,第一类由于对深基坑施工难度认识不足,认为不需要进行专项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按常规建筑工程组织施工而造成;第二类是未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造成的。

随着人们对深基坑施工复杂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第一类事故正在不断下降,但第二类事故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未按设计组织施工,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支护结构垮坍;第二是未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特别是对有内支撑的基坑施工,一般顺做时能做到随挖随撑,但对断面不大,开挖深度不大,从下往上做结构,有的施工人员贪快求“方便”,不是随做随拆,而是先拆后做,酿成坍方事故;二是土方开挖时,未进行有效监测或未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施工,造成挖土过快或超挖引起土体失稳或基底涌土等,或土方开挖方式不对,甚至有“掏挖”现象;三是坑边堆置土方或其他材料、设备等,甚至有大型车辆的动静荷载,超过设计允许值以内的地面荷载。因此,深基坑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和施工方案执行,既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违章施工。

5.必须按信息化施工的方法组织施工

深基坑施工的特殊性要求必须按信息化施工的方法。深基坑施工的特点是结构与岩同作用,结构的计算是确定的,岩土本身性状的不确定性和结构与岩土界面关系的不确定性构成深基坑施工的复杂性和实践性很强,工程类比法的施工方法在深基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深基坑设计的合理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不仅在方案阶段要进行反复的比较,而且必须在施工中根据监测资料,及时反馈给监理、设计、施工,及时修正设计和指导施工。

6、结束语:

近年来,深基坑设计本身不合理造成基坑破坏的案例也存在,因此,基坑开挖中的施工监测显得十分重要,必须落实监测方案,其中包括监测方法、监测点布置、观测周期、精度要求、图表绘制、信息反馈等,主要的监测项目有:支护结构顶部位移观测、基坑外地面变形(沉降或隆起)观测、邻近建筑的沉降观测以及其他变形监测。

参考文:

1、姚国均 浅析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技术[J] 中华民居 2011年第7期

第6篇

关键词:施工;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建筑施工质量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施工建筑质量无小事,自从汶川大地震以后,我国的大震小震不断,给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提高工程质量刻不容缓,现将我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控制要点说明如下:

1. 施工准备的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作为一名监理人员,应该熟悉施工图纸和各种验收规范、验收标准、勘查文件、合同文件、察看并熟悉工程施工场地和周边环境等,了解当地材料、劳力供应情况,了解施工单位的资质状况及主要业绩。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组织总设计,并逐项审查有关专项施工方案,特别要检查各项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等。而且要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安全和节能监理细则、旁站监理计划,审查工程开工条件落实施工手续的办理状况。我们不仅要像施工人员一样熟悉相关的内容,更要比他们更严格,抱着对业主负责的态度,尽到一个监理人应尽的职责。

2. 工程测量的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2.1测量的监理工作内容

2.1.1设置基准定位桩及复测高程点。

2.1.2督促施工方打定位桩,做好定位轴线。

2.1.3监理员现场监督施工单位的定位放线和基槽放线工作,做好轴线复测记录。

2.1.4基础完成后,监理单位复测±0.000标高位置。

2.1.5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定位轴线复测记录报审表签字,然后留底。

2.2测量的监理工作要点及检测内容

2.2.1监理单位要联系建设单位共同做好基础定位桩的复测工作。

2.2.2放线基准桩、轴线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应设置于可靠且不易破坏的部位,而且要做好保护工作,如果发生定位桩不符,应主动和规划部门联系。

2.2.3施工单位在提交定位轴线复测记录报审表时,必须有基槽验线记录并且签字完全,否则不予签字。

3. 基坑降水的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3.1基坑降水的质量监理工作内容

3.1.1要求施工方提供可靠的基坑降排水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审核。

3.1.2监理人对照专项施工方案审核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3.1.3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设置降水井,并检查降水井设置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3.1.4检查施工降排水措施是否符合专项方案及施组要求。

3.1.5监督施工人员进行降水,并记录降水小时数,作为台班小时数记录。

3.2基坑降水的监理工作要点及检测内容

3.2.1检查工作井及备用泵是否完好,要求不断电。

3.2.2检查并要求施工人员跟班巡视排除隐患。

3.2.3监理人必须要求施工方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降水,并且达到设计水位线,如遇特殊地质状况,要及时和设计取得联系。

4. 土方开挖的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4.1土方开挖的质量监理工作内容:

4.1.1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土方开挖前的网络图复测工作,记录好土方量,做到三方签字,以备以后签证时用。

4.1.2复测挖方量,做好记录,防止因工程量变更导致的索赔。

4.1.3监理人应注意在土方开挖前要对降排水的结果做到准确把握,防止在开挖的过程中出现管涌,或者地下水突然涌出现象。

4.1.4监理员旁站土方开挖情况,在达到设计标高之前30mm范围内禁止机械开挖,防止扰动原状土。

4.1.5在基槽开挖完毕后要及时通知相关方进行验槽。

4.1.6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验槽,并做好验槽记录。

4.2土方开挖的监理工作要点及检测内容:

4.2.1高程引测时方格网原则上不大于10cm,一般以5cm为宜。

4.2.2人工开挖基槽距设计标高30cm附近时,施工单位须及时钎探,报建设、质量监督、设计、地勘、监理等单位验槽,严禁超挖和扰动基槽。

4.2.3监理人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做好基槽的跟踪监测,做好监测记录,如有问题时及时和设计方取得联系。

4.2.4钎探工具一般为Ф22或Ф20螺纹钢筋(长度1800—2000)、一把二锤、较牢靠的木凳等工具。钢筋探入部三十公分以后,应每10cm标刻度,并预先制作表格记录每10cm进尺锤击数。

4.2.5在梁柱节点和边角部位应重点钎探,如发现特殊地层及时和设计取得联系尽快拿出设计变更方案,及时处理。

4.2.6筏板基础的钎探部位要和设计方取得联系,做到准确无误。

5. 钢筋、模板、混凝土的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5.1钢筋、模板、混凝土质量监理工作内容:

5.1.1进场材料应进行外观检查,主要是钢筋型号,批次、炉批号等是否和设计文件相符。

5.1.2钢筋加工和安装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可要求施工单位提供下料单核对钢筋量,做好成品保管工作。

5.1.3对进场的钢材进行复检,做好见证取样记录,如发现有不符合要求时应送双倍件,直到材料合格为止。

5.1.4检查模板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模板专项方案的要求,钢筋绑扎时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垫块(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1.5检查墙、梁、柱、板等节点是否符合设计及图集规范要求,检查钢筋尺寸及架立筋、分布筋型号是否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5.1.6在施工单位自检、互检,平行检的基础上,监理人进行抽检,做好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5.1.7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隐蔽工程验收(监理、设计、质监站要求到场)。

5.1.8首次浇筑混凝土必须有开盘记录,要求监理在场,送到试验室备检,并要求有混凝土首次浇筑开盘鉴定。

5.1.9要求监理员进行旁站,全程跟踪混凝土的浇筑全过程,并做好试块的见证取样。

5.1.10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随时跟踪混凝土的养护。

5.2钢筋、模板、混凝土质量监理工作要点及检测内容:

5.2.1监理人应检查钢筋作业人员的下料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与技术负责人沟通,确保无误。

5.2.2钢筋的见证取样完全参照建筑材料见证取样基本制度规定执行。

5.2.3要求钢筋作业人员严格区分钢筋品种,做好钢筋的保护工作。

5.2.4在没有拿到钢筋合格的试验报告前,不得进行钢筋隐蔽。

5.2.5冬季施工应编制冬季施工专项施工方案,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浇筑混凝土。

5.2.6监理人员应提醒并要求施工单位,拆模必须注意:抗压构件必须经试块抗压强度试验合格并出具实验报告,否则不可提前拆模。挑梁等重要构件,必须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才能拆模。

6. 结束语

作为一名合格的监理人,要严把质量关,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而施工准备、测量、基坑降水、土方开挖施工、钢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是贯穿于其中的,我们要从严要求,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质量控制手册

第7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一、土方开挖原则

对于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其开挖应当掌握一定的技术原则,从而有效地确保基坑开挖的安全性、合理性。基坑土方开挖应针对不同地区土质情况而采取针对性的分析,如对于上海地区软土的流变特性,则基坑开挖时应采用“时空效应”理论,严格实行限时开挖支撑要求。土方开挖、支撑施工为盆式开挖,总原则是应严格实行“分层、分段、分块、留土护壁、限时对称平衡开挖支撑,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将基坑变形带来对周围设施的变形影响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开挖过程中必须随挖随撑(或浇筑垫层)。土方开挖严格控制挖土量,严禁超挖。基坑四周留土挡墙,限时开挖、支撑。分块挖土及支撑总时间须在36小时内完成。

二、土方开挖要点

1、制订全面科学的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基坑土方开挖前应根据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及场地周边地上地下管线、建筑物等情况,制订一个全面科学、对实际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方案的制订要确保基坑及周边区域的安全;确保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不受伤害;在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后,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经监理总工程师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如果达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有关规定,专项施工方案须经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土方开挖要遵循“先支护,后开挖,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严禁超挖”的原则。在基坑支护工作未完工前,严禁土方开挖,对混泥土灌注桩、水泥土墙等支护完成后应有28d以上龄期,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开挖。要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做好区块划分,明确各区块挖土先后顺序、运输车辆进出方向、分层开挖的次数及每次开挖工作面的宽度。根据土质不同确定每层开挖深度,一般不超过2.5m;分段开挖工作面宽一般不超过20m;然后及时浇注混泥土护坡,相邻层段施工技术间隙不得小于3天;在支护完毕后,应先开挖角部区域,后开挖中间区域;禁止不按施工方案随意开挖,以防损伤基坑坡脚;优先采用机械挖土,以加快挖土进度,减少天气对施工的影响;在机械挖土至坑底设计标高还有20~30cm时,采用人工挖土,确保坑底原土不受扰动。

2、做好基坑降水排水方案设计

土方开挖过程中,当开挖面低于地下水位最高点时,地下水就会不断渗入到基坑内;碰到下雨时,地表水也会流入基坑内。如果坑内积水不及时排走,不仅会使施工条件恶化,还会使土被水泡软后,造成边坡塌方和坑底承载力下降。因此,为保证安全生产,改善基坑内施工作业环境,加快施工进度,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必须做好降水排水工作。

当开挖细砂或粉砂土时,为防止抽出的地下水流会带走细粒而发生流砂现象,造成边坡坍塌、坑底隆起、无法排水和难以施工,应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即在土方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的方法。具体可根据土质、渗水量的大小来选择降水设备,要使地下水位降落至坑底以下0.5m,以保证坑底土质干燥。当开挖粗粒土或渗水量小的粘性土时,基坑排水无法采用人工降水方法而采用明排水法。即在基坑底设置集水井,并在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通过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将集水井中水抽走的排水方法。集水井每隔20~30m设置一个,排出的水应予以引开,严防倒流重入基坑。

3、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在制订土方开挖施工方案时,同时要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工作。做到施工方便、占地少、节约成本、安全可靠。为加快施工进度,有条件的工地可设置一进一出共二个出入口,并与场内道路环通,这样可加快施工车辆进出的速度;场内道路要做好硬化工作,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运输车辆冲洗设备和污水沉淀池,有专人负责冲洗出场车辆。水电管线的连接应保证施工所需,并要考虑施工机具在施工中随时移动的特点,做好管线的保护工作,穿越道路时要埋地设置,确保管线安全可靠。

4、做好施工机械、人员、材料的安排工作

为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根据土质情况、场地条件,来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型号和数量,保证相互之间的合理匹配,尤其是挖掘机能力与汽车运力之间的协调,加快土方开挖的速度。同时要对劳动力做好周密的计划,在保证施工机械设备之间能力协调的基础上,也要保证人与机械设备之间的协调,做到机械不待工,人员不窝工。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工程材料供应,做到施工不待料,满足工程需要。切实把好材料质量关,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5、做好基坑工程的监测工作

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基坑外面的土体都会发生位移和变形,地下水位也在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引起周围地面、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的位移和变形,造成建筑物开裂、倾斜,地面开裂、管线断裂等严重后果;有时还出现基坑倒塌,人员伤亡、设备损毁等事故。在开挖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监测;制订监控方案,明确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以及信息反馈等。监测点的布置应满足监控要求,从基坑边缘以外1~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为监控对象;对基坑周边可能波及的建筑物、道路、管线监测点要预先埋设,做好监测点初读数的测量,且不得少于二次并做好原始记录。位移观测点按工程实际情况设置,但不应少于二个,且要设在影响范围以外。基坑变形控制值按基坑类别确定不同的值,具体见下表1:

各项监测的时间间隔根据基坑设计要求执行。一般为每天一次,当变形超过有关规范或设计规定的标准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观测数据及时送达有关各方,便于分析处理。

6、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由于土方开挖时,对基坑边坡及周边区域影响较大,为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施工单位应有相应的应急措施;施工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抢险、堵漏设备和材料,有专人注意观察支护结构、边坡的开裂渗漏情况;遇雨天要加强巡视,增加排水设施,预防出现险情。

7、协调配合

基坑土方开挖要顺利进行,必须做好与基坑支护工作的有机配合,这是基坑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遵守“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做好3对支护结构的保护工作;严禁在支护结构单侧深度挖土,以防支护结构受侧压力过大而影响结构安全。

基坑施工是整个工程的一部分,要服从整个工程的进度计划。一旦基坑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要及时联系勘察、设计、监理等部门,对基底土层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验收通过后立即浇注垫层,然后开展后续施工工作,不能使基底长期暴露,以确保基坑安全。

深基坑下面往往是桩基础,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对工程桩的保护;要根据桩位图,在开挖前将桩的位置用石灰等做出标记。以防挖掘机在挖土时碰到而损伤工程桩;严禁在桩的单侧深度挖土,防止桩受侧向力过大偏位或损伤。

要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基坑边的荷载;包括施工荷载、汽车运输、材料堆放等,保证基坑的施工安全。

三、结束语

为了确保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工作中坑基的发掘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在施工工作开始之前,相关负责部门及人员就应当做好备案,以便在紧急状况发生时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同时,深坑基土方挖掘的全过程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严格控制把关,并对施工过程中地下水问题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此可知,要想我国的土木工程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唯有从事前准备、设计方案、施工技术等多角度全面着手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重叠隧道;施工方案;效果评价

一、工程概况

1.1 工程范围

深圳地铁5号线5307标太怡区间隧道包含5号线和7号线预留段,均为矿山法施工的暗挖区间隧道。其中5号线2#竖井往太安站方向与7号线预留段设置为上下重叠隧道,5号线在上,7号线在下。重叠段隧道左线长175m,右线长232m。平面位置关系见图1。5号线隧道由2#竖井进入,7号线隧道由3号竖井进入。

1.2 设计概况

重叠段隧道5号线部分设计为由双联拱隧道过渡到两条单洞单线隧道,7号线部分为两条单洞单线隧道,5、7号线隧道净距最小仅为90 cm。

1.3 地质概况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及现场施工情况,重叠隧道段7#线主要位于强风化岩,其顶部为富水性强的全风化岩,底板局部位置位于中风化岩中。5#线主要位于粉质粘土及全风化岩中。围岩等级判定为Ⅴ~Ⅵ级。

由于7号线先进行开挖,相对5号线形成区域性降水作用,固开挖过程中揭示,7号线含水量丰富,5号线含水量较小。

1.4 工程环境

该段隧道上方地表建筑物主要有百仕达花园、百仕达东郡、东晓肉菜市场及南城百货商场。其中东晓肉菜市场为摩擦桩基,距隧道初支外轮廓距离不足10cm。南城百货为浅基三层建筑物,隧道从其一侧正下方穿越,为确保房屋安全,隧道施工前须进行桩基托换处理。

二、具体施工方案

2.1原设计施工方案

设计要求,先施工下方7号线隧道,7号线隧道衬砌完成后,再进行5#线开挖初支施工。

2.2 实际调整施工方案

为迎接2011年深圳大运会,改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业主要求深圳地铁5号线土建工程须于2010年2月全部完成。太怡区间线路长,断面形式繁多,工程环境复杂,施工难度高,工期压力大。在前期竖井选址及征地拆迁工作终就已较策划开工工期滞后近4个月,另外,受洞内及地表建筑物变形控制的影响,曾先后暂停隧道开挖来完成横通道及竖井二衬,致使工期压力倍增,成为整个地铁5号线土建工程的关键线路之一。

2.3实际调整后施工方案

2.3.1 注浆止水圈

实际方案中,7号线隧道开挖仍为重叠段隧道施工第一步骤。但在超前一定距离后,不等其衬砌完成即先展开5号线开挖,由此可提早双联拱施工时间。

方案调整后施工顺序见图2。

图2重叠隧道方案调整后施工流程图

为此,在7号线洞内采取全断面径向注浆,在隧道周边形成一道封闭的止水加固圈,用于取代二次衬砌的止水作用,并同时起到一定土体加固作用,避免因7号线渗漏降水或土体变形对5号线初支结构造成影响。

方案优化前后对比见图3。

图3 方案优化前后对比图

注浆止水圈设置为2m厚,以确保有效起到止水作用。施工中该优化方案先选择20米作为试验段进行实践,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试验段 5、7号线及地表沉降变形情况均处于安全可控范围之内,遂将本方案推广至剩余重叠隧道施工当中。

2.3.2注浆止水圈施作方法

注浆管直径φ42,t=3.5,垂直于初支面打设,按间距500mm*500mm呈梅花型布置,管长2m。

注浆浆液采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4~0.6MPa。

因7号线隧道开挖采用台阶法进行,注浆管在初支过程中埋设,在初支封闭成环之后再进行注浆施工。

2.3.3 各掌子面步距的确定

试验段施作过程中,首先预确定在7号线掘进25米后,即先展开5号线双联拱中导洞开挖,同时过程中对5、7号线初支结构及对应地表加大监测力度。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单独进行7号线开挖时,隧道初支结构无明显变形,地表沉降速率约0.2mm/d左右(受隧道开挖土体失水影响);5号线中导洞开挖后,初支结构变形及地表沉降速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即初步认为将5号线掌子面滞后于7号线25米时,开挖过程中双线干扰影响可减少至忽略不计。据此原则,确定5#线及7#线的掌子面步距为5#线中上导洞掌子面(最前方掌子面)滞后于7#线左线(滞后于右线)下台阶25米。

5号线双联拱侧洞按设计要求暂不开挖,待中导洞初支完成并施工完中隔墙后,再组织进行开挖施工。7号线左右线隧道错开12米,上下台阶错开3~5米。

三、效果评价

3.1 沉降控制情况

注浆止水圈的作用及各掌子面步距的确定均建立在对试验段监测成果分析的基础上,鉴于隧道范围地质情况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过程中仍紧密跟踪隧道及地表变形情况。该段重叠隧道按上述方案全部施工完成后,最终监测情况见下表。

由上表得知,洞内及地表沉降均处于可控范围内。优化后施工方案较有效的保证了重叠隧道施工的安全、顺利推进。

3.2 工期节约情况

按原设计方案要求,先施作完7号线二衬后,才能再展开5号线施工。7号线隧道重叠部分左线长175米,右线长232米,受客观环境限制,只能单工作面进行,并且只有在隧道开挖全部结束后才能有效展开衬砌施工。

按7号线正常施工进度计算,隧道开挖1.5m/d,全部完成共需时间(按右线隧道)155天,假设此后立即开展衬砌施工,并且衬砌完成一段后马上进行5号线开挖,则从7号线开始施工算起,需约160天后才能展开5号线施工。

而优化方案当中,7号线开挖只需超前25米后,即能展开5号线施工,比原设计方案节约工期约140天,大大缓解了太怡区间总体工期压力。

3.3 重叠隧道在施工组织上的使用

工程后期,距离重叠段隧道不远处的5号线大断面隧道受2#竖井提升能力制约,开挖、捡底的土方外运及衬砌材料的吊入冲突干扰大,施工组织较难开展。

因此,制定了将5号线土方通过重叠隧道卸至7号线的方案,具体如下:

在重叠段隧道位置打设一处连通5、7号线的上下卸渣通道,将5号线隧道开挖土方及仰拱捡底土方运输至重叠段隧道位置,由卸渣通道卸至7号线,再通过7号线运输至3#竖井吊出。而3#竖井当时自身的施工任务基本结束, 完全能满足5号线土方的吊出,由此有效缓解了2#竖井提升压力,确保了大断面隧道施工的正常组织开展。

四、结语

第9篇

基坑工程监理的前期工作,是对基坑安全监理预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熟悉地质报告、设计图纸、了解基坑周边环境、掌握基坑周边地上和地下建(构)筑物的情况,如:基础类型、埋深、地基处理方式、基础边至基坑上口距离、基底荷载值、既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竣工使用年限、目前外观状况、是否存在有异常变形痕迹;收集基坑周边既有建筑的给排水管道、天然气、强弱电、检查井、高压线等的实际位置,使用情况,是否有位移等现象。还应考虑施工总包单位对地下结构施工和主体结构施工期间的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如临近基坑的钢筋堆载、重型施工车辆通行道路等因素。在熟悉设计图纸和充分掌握基坑周边环境后,就明确了在基坑工程施工期间的危险源和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部位和地段。监理工程师在熟悉并掌握了基坑周边环境时,在审查施工单位的专项施工方案中,就会安全重点明确,有针对性地要求施工单位制定防止措施,避免因为情况不明而导致突然事故的发生,起到事半功倍的安全预控作用。

2.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论证程序

根据住建部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支护及降水工程施工前均须组织专家论证。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编写,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加盖公司印章,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后报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组织专家论证。经专家论证后的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总监负责监督施工单位按专家论证意见进行补充修改。修改后的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项目总监签字,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后组织实施。专家在施工现场察看了解基坑周边环境、审阅工程地勘报告、支护设计图纸、设计计算书的基础上审查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是否齐全、完整;安全措施是否满足现场施工安全要求,设计计算参数是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还审查承包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范围、等级是否与基坑工程等级匹配。重点审查专项施工方案中的设计图纸、安全应急预案、周边环境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保基坑和周边环境安全。专家论证审查通过后的基坑专项施工方案,如发生施工承包单位变更、基坑开挖深度、基坑支护范围、支护结构等发生改变时,专项施工方案应重新编写并重新组织专家论证。

3.基坑变形初始值

基坑工程应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要求,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实施变形监测。有关基坑变形监测的方法、精度要求、监测点布置、监测项目、监测频率、信息反馈、报警等在上述规范中有详细的规定。监理实践证明变形监测初始值(现状值)的测量尤为必要。基坑变形初始值,应在基坑土方开挖之前进行测量,且不少于3次。对基坑周边既有建(构)筑物的变形初始值(现状值)测量,应邀请相关(相邻)单位的代表参加共同检查和测量。将基坑周边既有的建(构)筑物,分区编号,按楼栋部位、测量记录裂缝分布范围、裂缝长度、宽度,同时配以影像记载,在测量记录上相关各方代表签字,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相邻单位、测量单位各存一份。将初始值作为变形计算的起点值。基坑土方开挖以后所测得的变形值(增加值或减小值),是由于基坑开挖土方所引起的变形。在我们的监理实践中,因变形初始值测量记录欠规范或因缺少初始值测量,也曾有过法律纠纷和烦恼。为避免这一烦恼,变形监测单位应在基坑土方开挖前进入现场开展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相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同监测人员共同实地测量并记录既有建筑物的变形现状和初始值。当基坑土方开挖后,基坑周边既有建筑出现裂纹,原老裂纹复活扩大,建筑物产生下沉、倾斜时,初始值能科学定量的证明:基坑土方开挖引起的变形量。

4.支护施工监理

(1)护坡桩放点定位检查,确保桩锚共同工作土方开挖前,护坡桩施工放点后及钻机对位时,监理工程师应认真进行护坡桩桩位检查,确保桩孔偏差符合桩基规范要求,确保护坡桩施工完成后与桩顶冠梁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应保证由护坡桩体组成的基坑壁立面在一个平面上,它关系到锚头和腰梁的平面顺直,也关系到腰梁能否紧靠每一根护坡桩,当锚索张拉锁定时,确保每一锚索均能按设计的锚固力值锁定在腰梁上。否则,当护坡桩偏差大,基坑壁内立面凹陷不平直。当采用型钢腰梁时无法紧靠每一桩身,这时,远离腰梁的护坡桩间的锚索无法按设计锚固力值锁定,或者锁定后锚索也无法和护坡桩形成一个整体共同阻抗基坑边坡土体压力,不能共同工作,出现“偷懒桩”。桩孔放线定位检查验收、钻头与桩位中心精确对准、桩身垂直度是保证支护桩、锚索均匀受力共同工作防止“偷懒桩”的保障。为此,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采用厚钢板带代替型钢腰梁,使桩锚体系有效协同工作,同时建立计算模型,在理论与实践上不断总结完善,做了大量支护设计施工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2)锚索施工及张拉锁定检查,防止张拉应力衰减基坑土方开挖,是在护坡桩和桩顶冠梁施工完成后开始的。基坑土方开挖必须执行分层分段开挖的原则。上层土开挖至锚索标高以下0.5m~0.6m处应停止土方开挖。锚索施工人员进场开始钻孔、安放锚索、锚索体压力注浆、制作安装腰梁、锚索张拉锁定等工序。此过程中监理需要把好锚索锚具等材料进场验收关,检查孔位和孔深,监督锚索安放、自由段长度的保证措施、注浆过程等,张拉过程需实施旁站监理。锚索张拉至设计值的1.20倍(消除钢绞线的残余变形)后,让全部钢鉸线都均匀受力,最后按设计值锁定在腰梁上。若出现护坡排桩立面高低不平,腰梁不能紧靠每个桩体,这时处于凹处的桩,对基坑边坡土体的抗力就大大降低,在阻抗基坑边坡土体下滑坍塌时,就成为“偷懒桩”,这一条块土体的下滑压力就由旁边的桩体分担,从而降低了该地段的安全系数,甚至可能发生事故。随着基坑土方开挖深度的改变,上部先完成张拉锁定的锚索工作应力也随着土方开挖深度的变化,相应改变调整,这种调整主要表现为衰减变化,其衰减变化的速率和幅度大小,受土体性质控制,土性越差,衰减率比例和幅度就越高。监理工程师应随土方开挖进度,随时检查上层已锁定锚索,当出现锚头松动、腰梁下坠现象时,表明锚索松弛应力已衰减,应立即进行二次张拉锁定,以保证锚索均匀受力工作。实践证明约有15%~35%的锚索在土体应力场的调整中出现衰减,土性越差,这种衰减比例就越高。(3)基坑的防排水检查水是导致基坑土体锚固力失效的主要原因,基坑支护施工和支护竣工后的使用期,对基坑周边的防排水检查不可放松。水和土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水遇见土无孔不渗,会立即扩散渗透充满土体的全部孔隙。土在水的浸泡作用下变得软弱无力,任水摆布,土颗粒随水奔走流失,由此形成管涌掘堤坝、产生滑坡坍塌、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可见水不单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自然灾害的罪魁!基坑工程必须谨慎对待防排水措施的监督管理;严防各种水渗入基坑土体,软化土体,降低土的抗剪强度,导致基坑支护系统失效而坍塌。应固定专人,每天检查基坑的防排水沟,防止垃圾堵塞排水不畅。检查工地生产生活用水,不得乱排乱流,不得流入坑内和坑口地面;检查基坑周边上下水管道、检查井等是否正常,是否有渗漏或堵塞;检查坑壁是否有湿润“返潮”现象。一旦基坑壁立面上出现湿润“返潮”现象,表明该处的土体内有积水或渗漏,应立即采取堵漏、排水、疏干措施,防止事态扩大。(4)基坑降水检查深基坑的降水工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及工期。若降水井布置合理,井管、滤料选择正确,成井工艺适合地质条件,运行、管理措施得力,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顺利。基坑降水井的布置数量、深度、抽降流量等,在基坑降水设计图中已有规定和说明。监理工程师只需检查:水位降深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检查降水抽水中,是否将地层中的细土颗粒抽出排走,每天检查排水的浑浊变化情况,一旦出现从降水井中抽出的水浑浊,含泥含沙,表明抽降速度过快,或是水泵流量过大,将地层中的细土颗粒抽走了。抽降水本身就是在抽地层中的孔隙水,同时又在消散土体孔隙压力,土体便产生压缩(沉降)变形,这时如果将土体中细土颗粒抽走了,土体骨架结构就受到了破坏,便加速了土体的压缩(沉降)变形。这种沉降变形,反映到坑口地面,就导致既有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和倾斜变形,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制止和控制,其严重后果不堪设想。

5.基坑支护竣工验收

基坑支护施工完成后,由支护施工单位填报竣工资料一式四份,经总监审阅后,认为资料齐全,竣工资料与支护实际相符,同意竣工验收。竣工时应邀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总包单位、支护施工单位、变形检测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在施工现场进行交接验收。验收的内容如下:1)支护结构的施工内容、施工范围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2)支护施工质量、张拉锁定参数、变形监测等是否与设计和规范相符;3)各变形监测点,各种排水体系是否正常有效;4)验收在基坑周边设置的安全护栏、各种警示标志是否完整有效;5)支护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向基坑使用单位提交使用注意事项;6)基坑工程竣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基坑在使用期的正常功能和安全。当验收通过后,各方代表在竣工验收记录上签章确认,书面向总包施工单位移交现场。

6.基坑使用期间的安全管理

基坑周边严禁超载堆荷载。基坑顶四周不得堆土、设置钢筋堆场等;基坑四周道路禁止重型车辆通行;经常检查基坑周边管道是否通畅、是否存在渗漏、地面裂缝等,使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危及基坑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当基坑变形监测达到或超过预警值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召开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地勘等有关方参加的专题会议,研究采取卸荷、反压、加固等有效措施。当基坑使用期限超过设计使用期,基坑支护结构尚需继续使用时,总监应书面向建设单位报告,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度应组织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和专家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补强和继续使用。

7.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存在问题;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基坑工程的大量建设为其设计与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基坑工程发展迅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差距,基坑工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1设计问题

(1)基坑工程结构设计、土压力正确计算问题。作用在结构上的土压力是支护结构设计理论的关键问题,也是基坑安全施工的前提。土压力的大小与分布规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研究课题。它与支护结构的刚度、形式、土的类型、地下水等因素均有关系。再加上基坑开挖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空间向异性,使得土压力计算的不确定性。对于计算公式的选用,使得与基坑实际状况有较大差别,另一方面水土压力的分算与合算问题也一直是岩土界争论的焦点。

(2)基坑设计和时空效应结合的问题。目前基坑的变形计算中没有反映施工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在设计时要考虑最不利因素以增加安全系数,设计结果是保证了安全但相当浪费。时空效应原理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困境,带来了希望。目前仅仅依靠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总结,无法定量的表达不同施工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多数情况靠专家判断,一般工程人员难以掌握,更难在基坑设计中得以普及。

(3)基坑的变形控制设计问题基坑变形包括支护结构变形、坑底隆起和基坑周围建筑物位移。其中基坑周围建筑物位移是基坑工程变形控制设计的首要问题。尤其是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引起地层变形而损坏地面建筑物和其它市政设施,因而是一项复杂而带风险性的工程。基坑的变形计算理论能否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由多种因素制约,除基坑本身的特性,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基坑的平面尺寸、开挖深度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支护类型、施工过程、地面超载、周边环境、降水方法与深度。在软土地区还要考虑土体的流变特性,基坑变形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基坑设计已由强度控制为主的方式逐渐成为以变形控制设计为主,才能满足日益发展中的环境要求。

1.2 施工问题

(1)支护结构方案优选问题

目前基坑支护类型主要有:悬臂式支护结构、混合式支护结构、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和拱圈式支护结构。但每一种支护结构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支护结构的选型与土层种类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情况、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周围环境、气候、施工周期等都有关系;再者,荷载取值的精确性和计算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支护结构的选择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合,在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信息化施工问题

信息化施工的实质是以施工过程的信息为纽带,通过信息监测、收集,分析研究收集的信息,然后反馈于设计,将获得实测参数与原设计参数比较,重新选择施工参数,不断优化设计,以选择合理的施工,使设计与施工环环相扣的一种信息化施工方法,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改进施工技术,以取得良好的工程效果和保持周边环境安全的效果。这一基本模式已在软基堆载预压工程中使用。但在深基坑施工中还刚开始应用,且比堆载预压复杂的多。

(3)基坑开挖与支护衔接问题

基坑开挖有无支护开挖(放坡开挖)和有支护开挖。然而,基坑工程主要集中在建筑物密集地区,放坡开挖受到限制,多采用有支护开挖。开挖与支护的良好衔接既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又可以保证基坑的稳定性。目前,常见基坑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施工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由于土方开挖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工序简单,再加上抢施工进度,现场管理较乱造成的。使得支护工作无法按时完成,影响了施工进度。对于软土地区,或者是雨季施工,难于保证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4)地下水控制问题

地下水控制是基坑工程的一个难点。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与土质及地下水位等息息相关。特别是沿海、沿江等高水位地区或表层滞水丰富的地区,深基坑工程主要解决上部土层的滞水和降雨积水的疏排等。降低地下水可能引起地面沉降,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深井降水。因此,科学有效的对深基坑进行地下水控制对于工程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勘察监测问题

(1)勘察问题

做好勘察工作对基坑工程来说十分重要,是正确进行支护结构设计和合理组织施工的重要依据。勘察范围一般至少扩大至开挖线以外相当于预计开挖深度的1 倍至2 倍左右的范围,对于软土地区应宜扩大。勘察深度应满足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要求,主要提供以下资料:工程地质和水文资料;场地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状况;地下结构设计资料等,尤其是流砂和水土流失问题,总之,勘察是正确设计、确定施工方案、合理开挖、合理支护结构与降水方案的前提与依据。

(2)监测预警问题

工程监测是防止产生环境影响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同时还可以为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提供必要的信心反馈和资料积累。基坑监测不仅在施工期内,在使用期限内也要定期进行。监测项目主要有: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倾斜、裂缝、支护结构内力、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坑底隆起、地下水位和锚杆拉力等。不仅要监测基坑本身,还要监测周围土体、建筑物及地下管线、设施、道路等。

2 安全与技术措施

通过对基坑工程存在问题分析, 深基坑工程施工主要受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周围环境、大暴雨天气、支护方案及施工方法的影响。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2.1 施工前的控制措施

(1)分析地质勘察报告

施工前应对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认真分析研究, 根据挖土深度范围内不同土质的物理性能和地下水位情况(特别是丰水期的水位情况), 选择相应的土方开挖、支护结构及降水方案。基坑支护结构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及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验算。根据所制定的施工方案, 对全体施工人员作详细的安全与技术交底工作。

(2)调查基坑周围的建(构)筑物

调查基坑周围建(构) 筑物在基坑开挖前是否已经存在倾斜、裂缝、使用不正常等情况, 需通过拍片、绘图等手段收集有关资料, 必要时要请有资质的单位事先进行分析鉴定。对于距坑边较近的地下管线应预先采取加固和保护措施。

(3)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

根据基坑的实际情况, 选择确定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 并组织专家组对方案进行论证评审。对于地质条件较差, 即软土地基及松杂填土地基, 坑边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近时, 宜选择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 不宜选择土钉墙支护结构, 并制定安全措施方案。

(4)硬化处理基坑周围场地

基坑周围场地范围内地面应做硬化处理, 布置完善的排水系统, 预防雨季大量雨水涌入基坑, 或渗透到基坑周边的土体中, 破坏了边坡土体结构, 降低边坡土体的稳定性。

(5)建立系统的监控方案

基坑施工前应作出系统的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包括监控目的、监控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控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

2.2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1) 测量定位与监测控制

测量定位应确保工程的边线、轴线、标高等准确, 同时对周边建(构)筑物做好监测记录, 特别是地下水位高、需采取降水方案的基坑施工, 对基坑周边进行沉降观测, 以防过量降水造成基坑周边出现沉降开裂, 还应对边坡及支护结构进

(2) 施工方案的控制

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组织施工, 不得随意变更。需修改变更方案时, 应按审批后的方案进行施工。基坑坑顶边缘不得任意堆放土方、材料及设备, 特别是有振动作用的设备, 避免增加坑顶边缘荷载作用。加大边坡及支护结构的承载压力, 同时在坑顶设挡水设施, 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冲刷坡面。

(3) 施工过程的控制

对于采用锚杆支护结构的基坑施工, 基坑开挖和锚杆施工应按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同步进行, 预防锚杆施工跟不上土方开挖的进度, 形成坑壁暴露进间过长, 遭受风雨、日晒等风化作用易被剥蚀。锚杆施工尽量考虑采用螺旋钻孔干作业法, 在上层锚杆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 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并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第1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the importanc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level of security is increasingly high, and deep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depth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author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deep excavation technology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dur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

一、房屋建筑工程的深基坑处理技术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图纸会审。接受施工图后,应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及会审图纸,根据图纸情况和合同要求,尽快与业主、协作单位取得联系,进行项目划分工作,明确各自工作范围。同时将图纸上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提交给业主、工程监理及设计部门共同协商,争取将重大工程变更洽商集中在施工前完成或大部分完成。

(2)通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施工质量策划,明确质量目标,分析质量目标可能无法完成的各种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

(3)施工方案编制中,所有参加施工的管理人员应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那些在全员集思广益,反复探讨而得到的施工方案,才是最科学合理、最切合实际的优秀施工方案。

2、深基坑开挖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深基坑的开挖宜选择分段、分层的方法进行开挖,分层开挖的土方厚度应在2m之内。深基坑开挖时应按照施工方案的部署进行施工,以免乱挖造成支护系统的受力不均匀。测量放线人员应随时对开挖深度和位置进行监测,以免施工中出现开挖深度超过基坑底标高,造成超挖的现象。超挖既浪费了人工、进度、成本,又对后续的排水工作很不利。

每一段落的基坑土方开挖,都应在支护系统前均保留一定的被动土,在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完成后再挖这些被动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荷载的积累和基坑支护系统的变形。为了确保深基坑底部土体的自然结构、避免坑底超挖,深基坑挖至设计底标高200mm时宜选择人工进行开挖。大面积开挖时,应统一生产力进行开挖,挖好一段后应立即对这一段铺设垫层,这样施工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基坑底部土壤的暴露时间,确保基坑的稳定。

3、降排水方法

(1)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和先期的实地考察,在深基坑的开挖前期以明排水为主要排水方式进行集中排放;在深基坑的开挖后期应配合以坑底“轻型井点降水”措施,尽量在坑底基本无水的情况下进行作业。(2)深基坑土方工程施工时,虽然有止水防渗措施,但在所难免会出现坑壁渗水的现象,可采取“堵”和“疏”的方法进行控制。当深基坑坑壁的渗水较小时,可以用干海绵、导流管将渗水排入排水坑。当深基坑坑壁的渗水较大时,应将该处的土体进行暂时保留,再进行压实,然后使用注浆的办法将渗漏部位封住。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土方开挖前,应会同甲方有关人员对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等地下设施进行确认,以便在施工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2)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如果工程的土质较好,在基坑开挖时可不考虑边坡支护。若土质情况不好,应采用边坡支护。(3)根据定位测量给出的轴线点,确定基坑的挖土施工范围,按一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分层开挖,土方及时运出,不得在基坑周围堆土。(4)挖土前,先会同甲方确定给水管道的具置、走向、埋深,以便挖土时能够有效控制,避免导致给水管道爆裂,造成严重的施工事故。在具体施工时,应在给水管道周围预留部分土方,由人工清理,直至给水管道露出。(5)施工时,新建建筑物边线与原有建筑物较近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观察土方的稳定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因土方坍塌造成原有建筑物地面下沉。在施工时,应准备草带子、石头、砖等物品,对该处边坡进行相应的加固防护,确保工程顺利施工。(6)在基坑四周严禁堆放任何物品,施工车辆严禁靠近。(7)基坑四周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安全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组成,宜采用上横杆高度具地面1.2m,下横杆高度距地面0.5m,并加安全围网。安全防护栏杆宜采用 Φ48mm钢 管,防 护 栏 杆 立 柱 应 埋 入 地 下500mm,确保防护栏杆的稳定性。(8)夜间安全防护栏杆四周应设置安全照明。(9)施工人员上、下基坑应走安全通道,安全通道搭设应规范。(10)进入施工区域的施工人员应戴好安全帽。(11)做好基坑周围的排水工作,防止基坑因雨水浸泡造成塌方。

二、深基坑技术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1、基坑边坡坍塌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基坑施工阶段和基坑支护施工刚结束不久。在北京朝阳区洼里某一工地,基坑支护刚完工不到两天,边坡从上至下整体坍塌,长度达50余米。究其原因,支护施工单位没有经过合理的设计,也没有严格按设计施工,从坍塌的坡面看,尽管是土钉支护,但是没有按土钉支护规范进行。大多数土钉没有注浆,只是打了一些孔把钢筋去;有些土钉虽然注了浆,但是孔内浆体没有注满;有些土钉孔位置根本没有打孔,只是将土钉杆体直接击入土体。

2、边坡水平位移较大

一些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较大,达到4cm以上,并且经监测,水平位移还在继续加大。面对此种情况,结构主体施工单位停止了地下主体施工,业主不得不立即召集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单位和专家对基坑重新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3、附近建筑物变形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基坑紧邻建筑物,处理稍有不当,附近建筑物就极易变形。一般来说,建筑物变形都是其地基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出现较大变形后,不仅危及楼上的居民或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也对在施的工程造成威胁,使得工程难以继续进行下去。

三、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的几点建议

针对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出现的一些情况,为了后续的结构主体施工能够顺利、安全、有序地进行,特对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明确基坑支护设计单位

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而深基坑坍塌的事故也频频发生,为防止深基坑工程事故,地方主管部门出台了许多有关深基坑的强制性文件。所有这些都说明了深基坑工程事故的严重性和做好深基坑工程的重要性。在包括深基坑支护在内的岩土工程专业施工单位,同时一般也是设计单位。只有明确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提交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资质,这在将来的施工中如出现问题时才能容易找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可追溯性强。

2、投标和施工时提交基坑支护设计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依据是深基坑支护设计,故加强深基坑工程设计的审核和监督非常必要。无论在基坑支护投标时还是在基坑支护施工之前,都应单独提交基坑支护设计,设计封面和设计图上均应有设计人、审核人和审批人签字。这样,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如出现问题需做设计变更时,才能够很快找到设计人,也便于快速解决问题,同时也便于追究责任。

3、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与下发

在基坑支护施工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考虑到上报、审阅与返回周期,专项施工方案应在施工前几天编制,并及时上报监理。监理应抓紧批复,在批复后及时返回施工单位,以便施工单位能够及时准确下发到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施工单位在接到正式批复的施工方案前不得进行施工。在当前的基坑支护施工中,施工方案未批复前就开始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作为深基坑支护规范化施工是应当避免的。

4、施工过程控制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加强过程控制。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和相关规范等进行施工。施工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由现场技术负责人根据情况的性质和大小,向基坑支护设计人汇报,设计人应及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变更,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第12篇

【关键词】地铁土建施工;基坑开挖;施工方案;保质措施

一、基坑开挖施工准备

1.1 施工技术准备

熟悉和审核施工图纸。开工前对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围护结构、土方开挖、盖挖路面施工图等各种施工图进行熟悉,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完成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

依据施工图,编制可实施性的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依据设计文件、调查资料以及施工图纸,按照施工合同要求,制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组织实施,并在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测量复核。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和测量资料,对这些点进行复测;并将交桩复测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以测量控制点控制基坑开挖标高、基坑开挖限界等尺寸,同时为钢围檩、支撑安装等工序施工提供指导在土方开挖施工前制订详细的施工测量方案并在施工中执行。

1.2 劳动力配置

为全面落实施工安排的组织保障,更好组织施工,切实加强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我项目调派技术、质量、安全、测量、试验等方面有较强能力的人员组成车站工区。地铁车站规模大、施工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为了顺利完成该项施工任务,我项目部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现场管理人员协调基坑开挖施工中的各个环节。根据工期安排,我单位选择有较强施工组织能力、信誉高、肯吃苦的队伍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同时合理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基坑支护、喷射混凝土、军便桥安装等施工。进场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员入场教育、岗前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基坑开挖施工中各个工序、工种的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1.3 施工机械、物资准备

根据现场平面布,在开工前做好物资、临建工作。开工前落实各项施工用料的计划,按照相关程序要求选定合格厂家和产品,签订供货合同,并分期分批组织进场。根据主要机具需用量计划,及时组织机械设备的进场、安装、调试,保证使用。大型设备进场前要进行设备报验,经过监理批复后的合格设备才允许进场施工。施工物资进场后需报验,并准备相应的合格证、出场检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物资进场报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项目部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2.1 施工技术部

编制实施性施工技术交底。负责工程施工控制、试验、隐蔽工程的检查评定、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管理,配合设计、监理工作。按照质量体系文件,全面开展各项质量活动。制订技术、安全、质量等管理细则和保证措施,组织处理安全质量事故。根据工程质量总目标,制定质量监督管理网络;评定原材料和设备;进行施工质量检查,使工程能按合同、设计、规范的要求施工;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评定;参与业主、监理部门进行质量的抽查和质量监测质检。对工程产品的最终施工质量负责。建立技术及质量管理日志,做好项目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掌握项目各生产单位的工程进展情况,归纳分析影响进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检查指导作业工区的技术工作。

2.2 物资机电设备部

负责材料和设备订货、租赁,为项目施工提供保障。编制材料、设备供应计划,经主管经理批准后负责实施。分类保管好一切材料、机电设备的资料和报告证件等,建立管理台帐,做好各项材料消耗和库存统计工作。

2.3 质量安全环保部

从事施工安全检查、安全培训教育、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工作;对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负责。本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三、施工方案概述

3.1 人工挖孔排桩施工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矩形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为凹凸交合结构,采用挖一跳一的原则进行开挖。施工时分为两个阶段施工,第一阶段施工凹桩,第二阶段施工凸桩,挖孔桩在土层采用镐和锹分层开挖,进入强分化人工配合风镐开挖成孔,1t卷扬机垂直提升出土。桩身钢筋在孔内绑扎成型,桩身混凝土采用串筒送料、人工捣固灌注。为防止车站漏水,在桩间安装300mm宽的钢板止水带,同时在凹桩施工时安装直径为20mm的注浆管进行防水。

3.2 基坑排水及降水

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和明挖降水相结合的方式,管井降水在基坑开挖前进行,在每层土方开挖前再进行相应节段的基坑降水,然后开始相应节段的土石方开挖施工。

3.3 土方开挖及钢管支撑施工

采用明挖法进行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顺序为:由西南端向东北端开挖:第1段 第12段(主体结构长度每段控制在15米左右)。开挖时,由3台挖掘机分层分台阶接力开挖,每层开挖长度不超过6m,高度不超过4m。

接力传输土方直至地面,最后一台挖掘机直接装车后弃运。开挖到东北端头,挖掘机不能接力传输土方时,利用基坑上安装的龙门吊或备用的汽车吊垂直提升土方,再装车弃运。

车站主体基坑采用四道φ600,t=16mm(第二、三道)和t=12mm(第一、四道)钢管横撑进行开挖临时支护,钢管支撑纵向间距约3m。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安装支撑,钢管支撑由龙门吊吊运进基坑,先安装钢围檩,再架设钢支撑,确保基坑开挖安全。

四、基坑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4.1 基坑土方开挖放坡注意事项

放坡坡面位置若紧贴设计支撑位置,应将土坡略向后平移,或修出平台,以挖出支撑位置,并及时支撑;坡面不许有大的起伏和陡峭土壁,应基本平整。坡脚区域不允许有积水,每次开挖结束后在坡脚处设置排水沟集水,并及时抽水;井点降水,整个施工期间不允许停顿,必须配有独立的应急备用源;坡面须人工平整,防止小的土尖滑落;加强纵坡位移监测,防止纵坡滑移。

4.2 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采取分层分段开挖,每小段开挖长度不超过6m;严格控制分段开挖时两端头的土体放坡的坡度,确保土坡的稳定。对长时间搁置的边坡要采取护坡措施;地下连续墙夹泥点和接缝处的渗漏,应及时清理残余夹泥,用双快水泥封堵,漏水处设置引流管,24小时后压堵漏剂;若监测数据表明围护结构变形过大或支撑轴向力超过常规值,立即在这些部位增设临时支撑;吊车司机要严守“十不吊”的操作规程,动作不许过猛,防止吊车倾覆。挖机挖土时不许碰撞支撑、支承点和井点;每挖出一个结构段都要设有良好的明沟排水系统及足够数量的水泵,以便在暴雨来时能及时将水排出坑外;坡顶严禁车辆通行、堆载。土方开挖时,在距坑边20m范围内严禁堆放弃土及其它大体积、大面积重物;在挖土过程中严密注意各种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挖土支撑方案;

4.3 其他质量保证措施

严禁超挖,尽量避免挖土机械碰撞已架设好的支撑、井点管及围护墙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组要求施工,尽量加快基坑开挖速度,缩短基坑的暴露时间,减少围护结构变形位移带来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开挖面的放坡坡度,保证边坡的稳定;在施工前开展质量保证责任制,做到班班有人负责;及时做好设备保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开挖,严禁超挖、乱挖、欠挖,做到标高准确,坑底平整;围护结构如有渗水渗泥现象,应及时有效处理;未处理好之前不能平整基坑底面,以防泥水冲蚀基底土体;基坑开挖中应加强对围护结构墙体质量的观察,如有露筋、夹泥等现象,应及时有效依据有关技术规定进行处理,在未处理好之前不得往下开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