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

时间:2022-09-10 15:29: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封面设计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校封面设计总结

第1篇

本课题的课堂设计分五部分:课堂导入、项目分析与指导、项目实施、项目评价与交流、结束语。

课堂导入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是Word软件,运用该软件我们可以做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可以把平时写的作文、日记,录入计算机中进行编辑,从而制作一部属于自己的文集。这件事情,你认为自己能不能做到呢?

【设计意图】上述设计,本意是想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了Word软件可以利用其制作一本书,从而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避免学习了知识而不会应用。

【课后反思】课上提问了四个学生,他们的回答都是“能做”,很机械,好像只是为了配合教师,没有表现出预设的好奇心。所以,这一问一答就没有了意义,反而成了课堂的败笔。

师:大家请看,这是去年我们学校初一年级的学生在暑假里做出来的一本书,里面收录了一些学生的习作,大家可以传阅一下。这样的一本书,我们该如何做出来呢?

【设计意图】恰好我手中有以前学生自己编辑制作的作文集,和本课课题相符,所以我展示了五本来自学生原创的文集并分发下去,让学生翻看,目的有两个: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二是引出本课主题――包装书籍美化主题。

【课后反思】课堂中,学生拿到书籍后,先认真看了看封面,然后又翻看了内容。这样基本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引出封面设计和序言设计这两个学习内容了。

项目分析与指导

1.专题一:设计靓丽的书籍封面

(1)教师用PPT展示了四个风格迥异的封面。

师:这些封面中你最喜欢哪个?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欣赏交流问题。

【设计意图】本内容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这四个封面中的书名有横向设计的,也有纵向设计的,并且字体设计完全不同,同时背景图片有简单的也有花哨的。预设学生观察后能了解封面的设计,可以大胆创新,追求个性,不必有顾忌和受约束。二是预设通过提问学生上述两个问题,学生能回答出书籍的封面要素: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背景图片。

【课后反思】提问了三个学生。生一回答喜欢“小清新”的封面,原因是背景图片很“简约”;生二回答喜欢“秋天的童话”的封面,原因是小女孩头像的漫画插图很生动;生三回答是“小清新”和“秋天的童话”,但是他的原因是背景图片很“简洁”。学生们的回答虽然没有完全说出封面的要素,但是他们的回答已经展示出自己的喜好。

不足之处:从整堂课来看,该设计对教学任务的促进不大,却占用了较长的时间。

(2)抛出问题一:设计一个封面,需要哪些要素?

课堂设计:在PPT中展示两个封面,并让学生对比总结,得出封面要素――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背景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封面对比,加深学生对封面要素的认识。

【课后反思】本问题设计有效,效果比较理想。

(3)问题二:用Word软件进行要素设计,用到的技术有哪些?

课堂设计:在PPT中展示了一个封面,选择该封面的原因是该书名设计前后,字形、大小、颜色完全不同,并且背景设计运用了背景色和插图,同时封面要素齐全。

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该环节中,我提前设计了导学案并下发到学生手中。

【设计意图】由于该封面的技术运用很明显,所以预设学生观察封面后,基本能看出所运用的技术。

【课后反思】提问了四个学生。他们的回答是运用了字体设计、艺术字设计、背景图片。

不足之处:用插入图片功能插入背景时,图片的版式应该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这是学习难点。我又追问了其中一个学生,该生因紧张没有回答出这个问题。对于被追问的学生来说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伤害。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教师的不经意举动可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以后课堂中一定要避免。

(4)提出封面设计的项目要求:封面要素要丰富合理,封面设计要突出主题。

2.专题二:规划序言内容和版式

(1)问题一:序言是什么?(序言一般写在正文前面,用以说明该书的主要内容、编写意图等,设计时既要注重文字内容,也要力求新颖别致,以增加读者对本书的兴趣)

(2)问题二:序言设计的项目要求有哪些?(要素:序言标题、序言正文、背景图片、修饰图片;设计要与封面主题一致)

项目实施

1.确定创作主题

活动要求:①小组讨论:组内确定创作主题,并取一个新颖的书名。②主题举例:成长趣事类、梦想类、心情随笔类、读书学习类等。

【设计意图】我认为项目式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本环节设计中我未给学生提什么要求和限制,目的是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放飞思维,展开想象,小组成员自主确定书籍的主题内容,并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书名。随后,我对每个小组展开询问,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的主题和书名。

【课后反思】本环节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学生取的书名都很好听、很有个性、很有思想。

2.围绕组内确定的主题,分工设计封面和序言

【课后反思】学生在分工设计中进度较慢,主要原因是技术运用不熟练。教师对每个小组展开了实时指导,这样避免了全班讲解对学生思维的打断,也能有针对性地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提高操作水平。

项目评价与交流

活动要求:①在组长的带领下,对每位成员的作品进行评价,每组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②做好展示交流准备:我设计的封面是(序言):__________;我作品的亮点是:__________;我设计用到的技术有:_________。

【设计意图】因时间关系,学生作品只能在小组内展示,我认为只要作品有机会被欣赏,对作者来说就是一种尊重和认可。所以活动设计了第①个要求,第②个要求是训练学生作品展示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总结自己的亮点,同时巩固操作。

【课后反思】课堂中,每个小组展示了一个设计,并分别进行了自评互评。

不足之处:互评环节,学生没有预设的那么积极,我只能通过点名的方式让学生对他人作品进行评价。

课堂结束

第2篇

关键词:整体性教学 中职教育 Photoshop课程

笔者任教的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入学成绩都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以下,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融会贯通能力薄弱。任教几届Photoshop课以来,笔者感觉到,学生对当堂讲的东西当堂能够掌握,但只要过几天以后,大部分的学生就都忘记了。而且,在一个学期学完后,让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做图像处理,基本没有问题,但如果给出一个不详细、机动性大的要求,学生就不知道怎样做了。为此,笔者在Photoshop课教学中改进教学策略,尝试整体性教学。

一、 整体性教学原则――从理论出发

整体性原则是“格式塔”学说的最基本理论。格式塔系德文“Gestalt”的音译,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最早由奥地利哲学家埃伦费尔斯于1890年提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格式塔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都是先验的“完形”,即“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其基本观点之一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形式与关系可以生成一种新的质,即“格式塔质”,也就是说,当事物各部分相互联系在一起时,其构成的整体获得了新的意义,超越了各部分之和。由此可见,整体性原则强调系统内各个部分的协调,使系统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有机体,充分发挥整体功能,以达到整体目标。教学是由一系列教学要素(如:教学目标、计划、过程、评价等等)构成的完整系统,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协调好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种教学要素有机地配合起来,在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整体作用。

二、 整体性教学的尝试――以作业依托

1.Photoshop的教材分析与处理

笔者所在学校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Photoshop设计与制作实例教程》,该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教学,全面讲解了Photoshop在各应用领域的使用方法及技巧。在展现实例的制作过程中讲解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创意技巧等各种知识点。教材通过实例讲解,掌握艺术字体、滤镜特效、构图设计、创意技巧、立体效果、浮雕效果的使用,同时学习一些综合实例巩固Photoshop软件的掌握。但是,我们感觉综合实例与我们的学生不太贴近,所以在本学期开学时,笔者安排学生到学期结束后要制作一本介绍班级的小册子。我们以班级介绍册为教学主线,贯穿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结合教材从封面设计、艺术字使用、构图排版、创新创意等各个方面完成介绍班级的小册子。

2.学生现状分析

在一年级新生班,学生有的对计算机操作很熟悉;有的农村学生在初中就没有学过电脑课,连用鼠标都困难;更有的学生用电脑就是为了打游戏,因此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肯定是有困难的。

中等职业学校广告专业的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对于操作性的课程兴趣比较浓厚,具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比较高,所以我们认为学生学好这门课应该是有可能的。

3.整体性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以往的教学,教师都是按照书本实例,一个一个地进行讲解和操作,最后再进行综合实例练习,而且没有一项任务是贯穿整个教学的。学生学习后,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逐步的图像处理,但却难以发挥或根本不懂如何自我发挥。我们将画册制作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在讲解实例时,将相关知识点联系到画册的制作中,比如画册封面设计就以书本案例《小说封面》为切入点;封二的校园介绍就结合《环保宣传画》《太空婚礼插图》等课程的学习完成制作。

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完成最后的作品,这样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向身边的同学请教,而且同组中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起到指导帮助的作用,有利于全体同学共同提高。

4.整体性教学尝试

(1)改变教学模式,制定整体任务。传统的Photoshop教学以多个小任务的形式贯穿于整个教学,每个小任务包含着若干个操作指令,学生在完成小任务的同时,掌握相关的操作指令。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最终掌握基本的Photoshop操作指令,为最终的作品创作打下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模式破坏了任务的整体性,割裂了具体操作和整体作品之间的联系,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指令,但最终的作品创作总是不尽如人意。

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改变策略,以一个整体任务贯穿本学期的教学:完成介绍班集体的宣传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围绕着制作班级宣传册的任务来展开,每个案例的学习都要为完成最终任务做准备。

(2)小组合作,实战模拟。由于学生间的差异性比较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完成任务难度比较大。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将班级分成若干个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的好处不仅体现在学生间能取长补短,提高工作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与人相处、与人沟通、团队协作的能力。其实,学生在自己交流过程中的理解情况更甚于教师的讲解,在每组中总有一两个“小老师”能很好地带动整组的学习进度。

广告设计的过程是一个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为了提高任务的真实性,让学生对设计过程有更直观的整体认识,我们将每个小组模拟成一个工作室,首先介绍广告制作的整个过程,从客户提出要求、接受任务、任务分配、制作过程、完成交付整个流程进行分析讲解。之后,每个小组完成《班级宣传册》的制作任务。学生要学会说服客户采纳自己的设计,让其他同学作“难缠的客户”,“挑剔”设计中的不足,“设计人员”进行反驳,说明自己设计的优点。这样相互评价和讨论能很好地培养同学们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帮助大家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之处,有利于进一步修改。

(3)作品的整体性与风格。广告设计的最终效果是一个抽象的、感性的认识。到了设计的最后阶段,我们需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作品的整理和整合,形成一定的风格。

我们鼓励学生吸取别人优秀作品的创意,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毕竟学生作为初学者,没有进行真实作品创作的经历,很难在短期内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与改进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提供大量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参考,提高讨论作品的亮点和可借鉴之处,让学生在观摩体会中提高艺术眼光、审美能力,从而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创造中。

为使学生更了解广告设计的实际运作,我们还让学生参观学校广告设计的工作室,了解广告设计制作的流程。学校工作室承接学校宣传栏布置任务、各班级的宣传美化任务、学校各部门的宣传服务工作,而且每周都会接到一些广告设计与制作任务,这些工作正好为学生提供了练习的机会。

(4)评价的阶段性与整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和基本判定。如果仅以学生的最终作品作为衡量优劣的标准,就难免太过简单和草率。因此在整体性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坚持评价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整体性教学的基础上,分段提交作业,既能使教学连贯统一,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也保证学生一直处在紧张的制作过程中,免得出现前松后紧,最后来不及完成任务的况。

比如书上的案例可以分别对应画册的不同部分,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分段提交画册的不同部分,比如学完了艺术字与滤镜特效,就提交画册封面;学完了构图设计与创意技巧,就提交学校风光介绍部分……所以,每一阶段收上作业以后,我们会留出一节课的时间,与同学们一起评价,评价哪个组的创意好,哪个组的技术高,哪个组的色彩搭配和谐……

5.整体性教学的成效

我们通过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有一个大目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由于采用了小组模式,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由于整体性任务要求学生不单单使用一次课的知识点,因此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得到了融合;由于不断和小组内外的同学交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由于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作品,学生的自信心更加增强。

三、整体性教学还有待改进

一是创新不够。学生作品模仿痕迹过于明显,教师在示例中采用了什么字体、什么特效,学生就直接照搬,有时候连选用的图片都是一样的。

二是小组合作虽然有相互帮助的优势,但由于在同一组中的人数较多,个别偷懒的学生就会将工作推给其他人做,自己不进行或少进行参与。在以后的实践中,教师还要更多关注这些个体情况的教育。

整体性教学虽然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从整体任务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习的有效开展,并保证了完成作品的质量和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随着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整体性教学一定会在中职教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发.浅谈英语整体性教学原则[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3).

第3篇

“实验误差太大的同学下课到实验室重做实验。”

“英语听力和口语要提高没什么诀窍,就是跟着录音带反复地听,反复地读……”

重复,一切都是重复。

每天上学下学,重复地时间,重复的路口,重复的街道,街道两旁重复的建筑。

机械地重复着每天学习的科目,看老师的重复的面孔,重复着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考永远考不完的试卷。

爸妈每天在我早晨上学前,晚上放学后总是带着满怀期望和鼓励的目光对我说一些我已经背下来的重复的话。

还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练习册封面设计是重复的(语文是“一支笔”,数学是“一把尺”,物理是“电路图”,化学是“试剂瓶”),名称是重复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练”、“宝典”……),上面竟然有许多题也是重复的。

我已经觉得“重复”这东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议了。

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重复”的圈子里,我习惯了每天重复着穿校服,即使在学校不要求的周四、周五或在家不出门的周六、周日。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考试中总爱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重复着写同样的总结。我已经跟上了“重复”的“形势”,赶上了“重复”的“时髦”。

我也可以利用“重复”原理不假思索地说出下个礼拜甚至下个月的某一时候我会出现在哪儿,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于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无味的小说,我们重复地翻开,回味里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节。

直到有一天,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弹琴。我发现七个音符的重复却有美好的旋律。

第4篇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 研究性学习 动手操作 自主学习 创新设计

一、案例教学活动课的教学理念及设想

《Web前端技术》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来激发学生创新的自主学习。前期铺垫以够用为原则的基础知识,以实际动手操作完成任务带动相关理论的学习,抓住大、中专学生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的特点,在教学中以实际操作作为切入点,逐渐激发带动学生的各项智能的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自主设计,创新设计,引发学生的发现欲望和想象思维,在学生自主不断的发现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开启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体系分为基础篇和操作篇两部分。基础篇为以够用为原则的基础知识铺垫。操作篇中Html,CSS,JavaScript部分的内容都围绕着任务进行,任务以案例的形式出现,且彼此相关,自成一体。(表1)

学生在案例教学活动课中通过完成任务,使其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的使用要领;利用任务驱动法,对学生个体进行多元智能的开发和提升;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并采用研究性学习,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在学生与他人合作共事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并在安排自己的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其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在学生自己不断的发现探究过程中,其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得到了锻炼,程序代码在学生的反复修改调试中得以反复应用,从而使所学理论知识不断巩固深化。

三、案例教学活动课的教学活动设计

1、学生组织

组织案例活动小组。案例活动小组采用学生自由组合,老师适当调整的方法来组成。

2、教学案例的活动设计

在《图文混排》课中,整体教学思路设计围绕一个环节两个行动展开: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和学生活动。具体的教学环节分为6步:

任务1:项目演示。展示完成的案例“三种人不宜长时间使用手机”,用分析组成元素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任务2:搭建html基础页面。通过学生观察网页,讨论分析网页构成,编写html代码,完成基础页面的创建。

任务3:演示操作。把word中文本设置的知识点迁移到网页设中,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观察老师的操作示范。

任务4:实际演练。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名片、贺卡、班刊封面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中挑选一个进行分析,并应用文本属性的设置方法,实现最初设计效果。

任务5:组内评价。从效果实现以及代码规范的角度对组内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

任务6: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点,点评学生掌握完成情况,布置下课任务。

具体的教学实施如下:

(1)任务引入

√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做好的网页,让学生体会美的效果,引起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这个网页,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文本和图片是网页的核心内容,是网页主要传达信息的方法。文字和图片的设计直接影响网页的整体效果。

√ 进一步进行网页对比,让学生观察使用CSS设定样式之后的效果与仅使用HTML定“结构”的页面效果的异同。

√ 通过两组不同的对比,让学生明确:Html可以对文本和图片进行简单的样式设置,但是不够灵活,文件较大,浏览速度慢;使用CSS对文本图片的样式进行设置更灵活、精确,更加丰富多彩,文件容积小,浏览速度快。

(2)完善html基础页面

√ 老师抛出任务,演示做好的网页,引导学生观察,引出本次的任务:如何利用css设计文字与图片的属性,设计网页的显示效果,要求学生能够具体指出对文本和图片进行哪些设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由于把word中图文混排的知识点迁移过来,直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轻松接受任务。

√ 具体实现步骤:教师下发基础的html页面,引导学生根据根据前面的分析思考如何修改页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统一思想,要实现演示效果,应该如何修改html页面,才能进一步进行css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独立的修改基础页面。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要巩固掌握巩固掌握CSS选择器及其应用,严格遵守web标准与编码规范。

(3)操作演示

√ 教师针对每个实际设计效果,讲解相应属性名称、演示操作步骤,实现本节的知识目标。

√ 学生模仿操作完成整体设计,并在浏览器中正确显示出来。

√ 达到目的:学生能利用css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各种属性;能够严格遵守编码规范,应用html设计网页结构,css设计网页的显示效果,不断强化学生遵守开发web标准。

(4)实际演练

√ 老师布置训练题目,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想融合,巡视学生开发过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名片设计:难度:低,规划自己的人生,为未来的自己设计名片,培养学生自信、自立的情感。

贺卡设计:难度:中 新年快到了,设计一份贺卡送给你的父母、老师,培养学生尊重长辈、热爱师长的情感。

班刊封面设计:难度:高 班级要创办一份班刊,请你进行封面的设计,激发学生对班级的热爱。

√ 学生领取任务单,明确案例要求,根据自己的程度,合理选择练习题目,要求学生:

能够独立进行 页面分析与设计,合理的利用资源

能够独立编写html代码,实现基础页面

能够合理设计文字与图片属性达到美化网页的目的,在浏览器中显示效果

(5)任务评价

(6)梳理总结

课后记:本次课程从演示案例入手,让学生观察发现要学习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改变了以往同一任务的做法,设计了名片、贺卡、杂志封面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并引导他们把这三个任务分别和自己的人生,亲人,学校等联系起来,学生的兴趣浓厚,为整个学习过程奠定了感情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用分析组成元素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对各组成元素的制作方法有了大致了解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任务、协作学习。学生既能练习到相应的操作,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由学生自己先做,发现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再由先解决问题的学生来介绍经验,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点和技巧也得到了加强。最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客观的自评。整体课堂气氛活跃,完成效果比较好。

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辅图书 使用现状 原因 教学模式分析

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各行各业都需要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在我国的教学体制中,英语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校、家长、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甚至都超过了对汉语的重视程度,故而也使得英语教辅图书的出版量和销售量逐年上升。

一、英语教辅图书的使用状况

学校依据教学大纲和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给学生订购的英语教辅图书具有辅助课堂练习和巩固知识的作用,针对的是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能力,具有普遍性。现行的教育机制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行题海战术是必要的途径。一方面,在课本知识之外进行一定的课外延伸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探索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教辅读物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阅读和语法方面的提高作用尤其明显。

英语教辅书的种类繁多,学生选购的余地也很大,所以教辅书本身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其销量。实践证明,只有内容优质、定位准确、形式多样、不断迎合广大学生需要和时代潮流的英语教辅书才能不被市场淘汰,不被读者遗忘,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从内容上来说,英语教辅书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进行不断的革新,与教学大纲紧密联系的同时更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兴趣是英语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市面上出版流通的应试类英语教辅读物已经呈现饱和趋势,另辟蹊径才是教辅书的生存之道。这就先要进行出版理念的革新,要充分打破应试教育给读者带来的习惯性思维模式,要挖掘出英语教辅内容的闪光点,着重去探索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让学生不是在题海中苦游,而是在探究性学习中乐游。这样的革新理念所带来的实际效应也是巨大的。例如海豚出版社曾经出版的《就这900句玩转口语》就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它彻底改变了纯应试教育的英语教辅图书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在内容上也进行了大范围的创新,注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图文通俗易懂,在英语教辅书中让读者觉得耳目一新,真正激发了读者的学习兴趣,并让受众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独特的乐趣。

从形式上说,视听结合,具有数字化、全媒体条件的英语教辅书的销量会高于普通的英语教辅图书。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英语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说能力的提高,时代的发展让一切都有了数字化的可能,英语教辅书也不例外,而且这也有利于英语的学习。从早期的音像到视频,再到互动媒体,可谓形式越来越多样,与数字化接轨是英语教辅图书发展的必由之路。之所以要重视这一点,与英语学习的特点有关,也与大众的需求有关。学生想利用英语教辅书提高英语水平就必须有一个切实的可供参考的标准,所以音像制品或者是随书附送的多媒体光盘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英语教辅书的卖点,况且聆听标准美音或是英音也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享受。此外,英语教辅的装帧设计也不断地变化着,力求能够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现在的英语教辅书的封面设计都力求简约明快,给人一种清新又有活力的感觉,例如大色块的使用非常普遍,封面的文字说明也都简练新颖,能够深入人心,这也表明出版社充分站在了使用者的角度去进行设计。

二、英语教辅图书使用状况对英语教学模式的启迪

英语教辅书的使用情况也为反思英语教学的理念与模式提供了切入口。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过于重视题海也从某种角度上体现了对语言本身的运用能力的不够重视。英语的学习和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一样,需要大量的记忆为基础,但是枯燥的记忆也不利于英语的长期学习。而英语教辅书的设计编写过程中必须做到重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文字优美或者意味深长的语言情境中进行加强记忆的训练,这样不仅能调动记忆的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反复地回味,而重复则恰恰就是确保记忆效果的最大法宝。

英语教辅书的多媒体化是英语教辅书热销的原因之一,语言水平要在实际的应用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大对口语和听力的测试力度,这不仅可以减少做题量,也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也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合理利用教辅书的前提是要对英语教学课程有着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学校英语教学的主体还是英语课本,集中学习时间是在课堂上,新课改之后的英语教学内容更适合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比较重视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吃透课本基础上再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状况的英语教辅书,使用效果会更加明显。

总结

综上所述,英语教辅图书作为教辅图书的一大门类,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编写出真正有用的英语教辅书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也拓展了教辅书的销售空间。我们要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着手,不懈努力,不断提高英语教辅书的编写水准,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莉. 蓝飓风英语教辅图书发展战略研究[J].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语文活动 语文能力

去年,笔者有幸倾听了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梁丽敏老师《琢磨“活化石”》教学设计的讲解分析,真是收益匪浅。梁老师教学策略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搜集相关信息,并以多样的表现形式整合在课件里,在上课时呈现出来。其次,选择汽车电子实验室作为授课场所,帮助学生在浓郁的专业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梁老师教学策略的运用给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必需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深入挖掘语文教学中的专业因子,使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把课内和课外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贯穿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以语文活动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中职语文活动的特点

1.中职语文活动具有自主、开放性的特点

活动课的出现,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它主要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结合专业学习特色和有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等步骤,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中职语文活动具有专业、实用性的特点

当前,普遍认为“实用性、职业性和生活性应当成为普通文化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理念”。语文活动训练应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提取信息能力的提高,语文活动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训练的材料应尽可能来自日常生活或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设计语文活动可以与专业实训紧密结合在一起,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以语文活动为突破口,促进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高

中职教师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真正从学生个体出发的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以丰富的语文活动为突破口,深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口语交际训练常规化,提高听说能力的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学生应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善于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说,并逐步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可安排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充分利用早读、晚修及语文课这几个时间,轮流让学生到讲台演讲一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信心自然大增,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考虑结合学生各专业特点,想方设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安排自我介绍、即席发言、模拟应聘、推销等综合方式进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地表达和交流,提高听说能力,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2.提交个性化作业,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提取有用信息能力的策略

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教师可开展“网络写作”、QQ日志写作比赛等活动,使学生既能上机练习电子邮件的使用,又方便学生进行修改,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在开展各种活动时,要求学生通过在网络上搜集资料,根据不同主题筛选整理与综合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制作成PPT文档或word文档,利用网络资源上传,或在活动成果展示时呈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了语文课程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理能力,提高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合中职学校的专业特点,灵活应对学生的语文作业。教师设计一些如“奇妙的语言――广告”“手抄报比赛”“商品推销大比拼”等专题的作业,要求学生分组合作、搜集资料、共同探究、展示成果,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加强了中职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搜集整合提取信息的能力。

3.重视指导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必须加快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视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扩宽学生的阅读面。教师应引导学生除阅读教材外,还应阅读各种优秀作品,体会其中丰富的内涵,加深和拓宽中职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因此,教师应重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组织学生成立“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交流阅读体会,指导学生开展“好书推介”“最令我心动的一本书”等专题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搜集整合资料制作课件,利用多种感官效果把阅读成果向师生展示,帮助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4.突出实用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

语文教学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因此,中职学生写作训练项目的设立必需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的需要为准则,结合专业特点设计训练,把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和在学生以后工作中使用较广泛的应用文和说明文作为训练的重点,指导学生练习写作通知、求职信、应聘信、产品说明书、合同、总结等应用文,可以引导学生在产品制作、维修项目、实训项目等方面写作说明文。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文学社”,联合校园广播站,开通校园广播“美文献给你”活动,每周准时把社员撰写的稿件向全校广播。不但训练了各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添上了精彩的一笔。还可创建文学社博客主页、建立QQ群及投稿邮箱,鼓励学生加入社团,通过多种途径投稿,并定期出版期刊。期刊的编辑、审稿由师生共同完成,而文字的录入、校对、排版、封面设计等则由学生全权负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各专业学生的特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活动中逐步提高。

实践证明,语文实践活动是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有效教学的一种展现形式。以语文活动为突破口,深化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不但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应用的能力,体现语文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教学理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利于拓宽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全面提高中职业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金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集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7篇

转眼又是一年。一年来,我担任学校教育科研室主任,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本学年的重点工作是按照学校自主课程实验推进学校校本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与管理,另外,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课题管理、科研论文征集整理等工作,另外还承担校长临时安排各种工作如学校制度修订拟定等工作。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9日,共计完成大小各项工作242项,每项工作最少需要半天时间才能完成,有的工作需要连续多加班才能完成。但作为一名党员,我心里有四句话,作为我的做人做事原则:“态度诚恳认真”,“工作细致扎实”,“标准求高求严”,“结果力争尽善尽美”。

一、态度诚恳认真

1.对工作的态度

⑴常规工作规范化。

如校本选修课的许多工作虽然对于我个人,学校老师来说是全新的工作,但根据学校对教育科研室的职责要求,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为常规教学探路研法。因此,从课题申报到审核,到课题上传到学生选课,到过程管理,到结果评价,每项工作我都努力使之规范化程序化,并且努力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经过两个学期的探索,校本选修课的开发与实施基本实现了要求具体清晰、流程规范明确、操作简洁合理、效果突出明显的目标。并尽量使之制度化机制化,现已经印制《北京八中自主课程实验校本选修课开发与实施制度汇编》一本,收录20项制度规定。我的目标是:不管是哪位老师拿到这本手册,都能按图索骥,照章办事,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如果需要,我会将两个学期的研究成果作为基本成熟的工作移交教学处。

再如:我建立了“北京八中教科室日常工作流水台账”,教科室做的每项工作接受的每项任务,我都随手记录,包括时间、事件、要求、备注四项内容,每周查看,便于工作落实。我统计的242工作,就是这么统计来的。

规范是一种理性,只有将工作上升理性,才是真正科学高效。

⑵临时工作高质量。

教科室临时接受校长及其他领导的任务比较多,特别是一些文件制订及方案编制的工作,往往时间紧,要求高。我才到八中不到两年,有很多情况不了解,但这都不能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比如少儿班结题工作,需要在一月内准备结题报告、资料整理等许多工作,科技实验班中期结题,开始接受任务时,连开题报告手里也没有,有时真是需要有施展空空妙手,但还是完成了任务,受到领导和专家的肯定。

本学期连续接受了“北京八中城宫计划方案”、“北京八中学习制度建设方案”、“聚光驱霾行动实施方案”、“北京八中项目式体育开设实验方案”等大型文件的编制任务。但我从来没有犹豫过,都是愉快地接受任务,尽管需要打通宵才能完成任务,但相信领导把任务交给咱,就是信任,保质保量完成是惟一选择。

⑶额外工作不推脱

高二科技实验班有个学生吴齐悦,高一我带过他研学,从高二上学期,他几乎每天都到我办公室来一两趟,开始是让我给他讲一些作业、试卷,后来是课堂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再后来,甚至连数学卷子也拿来问我。虽然自己手头工作不少,但对于学生的这份信任和依赖,我觉得是一种幸福。我给他讲题、给他讲方法,给他讲做人,给他推荐读书书目,将网上或自己平时遇到的好文章给他读。我告诉他,我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大家,所以现在不要太功利,要多积累,多思考,学知识和学做人结合。

经过一个学期的交流,当去年期末他拿着年级前十总成绩和语文年级第一的成绩给我看时,我的所有辛苦都觉得有了回报。

⑷创新工作用智慧

我自己设了个“赵鑫小书架”,在办公室里有一个书橱。现在已经积攒了七十余本书,我打了个借书登记表,给那些真正喜欢读书的孩子用。学生自借自登,不管我在不在办公室。现在高二年级有近十个孩子在那里拿书看。

我觉得,学生看一本书,可能不亚于学一个单元的课文。

2.对同事的态度

象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去对待同事,象对待自己的客人一样对待来八中的人。因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是同事,和同事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和一些亲人在一起的时间还长,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同事,让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温暖。来八中的人我们接待,我们是代表八中,所以我们要让他们觉得我们八中的水平和温情。

3.对自己的态度

自信、自强、自监

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我从来不选择放弃;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日益提高的要求。学习会声会影,WORD宏。

自我反思和提醒,做个好人,做个勤人,做个肯动脑筋的人。

二、工作细致扎实

1.凡事谋而后动:多调查,不盲动(校本选修课方案,去年春季,用了三个月制订好,唐校催过无数遍,但我觉得不成熟不上交,因为事关重大)

2.注重过程细节:每次课都去,一为服务,二为观察学习。

3.善始更要善终:注意总结,凡事有果。去年的论文集,38篇论文,155页,从封面设计到。上学期校本选修课,六本,800余页。2至5月,每天加班,但值。

三、标准求高求严

1.按做事的最高标准去追求

2.按最好高中的标准去要求

3.按作人的最高标准去要求。

第8篇

关键词: 阅读档案袋 高中英语教学 评价方式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语言技能运用目标中提高了对阅读的要求。从历年的高考成绩反馈可以发现,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语成绩的差异,因此增强阅读教学效果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关键。针对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借鉴档案袋评价机制,探索性地将此方法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中,旨在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并创造性地参与到英语阅读学习活动中,以期激励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一、阅读档案袋

新课程标准指出:“档案袋评价是以一个文件夹收藏每一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和反思报告,它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他们已完成的作业,在自主选出比较满意的作品的过程中,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采用档案袋的评价方式,可以记录学生阅读理解的全过程,是评价其发展水平、自我反省和进步的理想方式。将档案袋评价方式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自主体验阅读过程,反映学生自主、自控的学习技能,提高学生自我反省和元认知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为教师、家长、学生等提供丰富的有关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信息,使评价者直观全面地评价个体阅读能力的真实发展。

二、英语课外阅读中“阅读档案袋”的应用

1.“阅读档案袋”的基本设置流程

(1)学生实际操作环节流程:确定可行的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选定阅读材料将学习成果装订到阅读档案袋中定期自我评价整理并展示成果。

(2)教师实际操作环节流程:提供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定期督查学生学习成果纠查、指导欣赏成果并给予评价。

2.“阅读档案袋”的内容

(1)封面:主要展示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包括姓名、年龄、年级、所在班级、就读学校、任课教师、兴趣爱好、特长、家庭住址、档案袋编号(教师把全班学生按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列,编成号)等信息,最好附一张本人近期彩照。封面设计鼓励学生突出个性,充分展现自我风格。

(2)阅读计划:选择一学期为一个跟踪测试阶段。教师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分层次给出阅读建议,从而帮助学生在阅读水平测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并自行规划每天或每周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制订计划可以通过学生和教师签订学习合同的方式进行,以增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决心。

(3)主要收集内容:①阅读记录:阅读记录可以直观地跟踪反映学生的课外阅读进程,是阅读档案袋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般选择一星期为一个记录周期,便于学生记载并及时总结,随时发现问题并调整阅读计划。②档案袋内容:课外阅读学习行为的记录。学生可以借助档案袋这个媒介,有计划、有目的地把自己接触的英语资料(纸质资料、录音带或光盘等)按一定类别放入档案袋。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向他人学习的过程。

3.阅读档案袋的评价方式

(1)阶段性自我评价与反思。档案袋评价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期就自己的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做出判断和诊断。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更详实地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进程,学生也能清晰地认识自我,这有利于下一阶段阅读任务的开展。

(2)同学之间互评。教师可以每月组织小组互评。通过交流,看到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为自己进一步的努力确定目标。

(3)教师评价。教师要定期检查、反馈并给予适度评价。教师应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阶段性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达到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动机的目的。

三、结语

阅读档案袋评价是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非常有效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通过建立阅读档案袋,学生学会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了合作精神、学习兴趣,同时还发展了阅读能力。阅读档案袋重视的是阅读的过程,强调知识的探索历程远远重于获取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教师的评语、学生的自评和互相反馈,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方向,获取学习经验,从而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才是阅读档案袋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Valencia,S.M.(January 1990).A Portfolio Approach to Classroom Reading Assessment: The whys,whats,and hows[J]. The Reading Teacher, 43, 338-340.

第9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开展指导阅读发挥的作用又是课堂教育等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根据高职生的阅读情况看,他们在阅读中,会存在着盲目性。而各个高职学校图书馆已经不能将工作单纯地停留在图书馆的借阅上了。如何积极配合学校,在学生中开展阅读指导工作,指导他们正确的选择图书,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就成为了很多高职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各高职图书馆应帮助馆员提高自身的阅读指导能力。

1、 馆员应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阅读喜好。作为图书馆员,首要工作就是要了解这些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把握他们的阅读特点。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从中判断他们的阅读需求,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这样,图书馆员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开展阅读指导工作的重点所在,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

2、 馆员不断完善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掌握信息最新的发展动态,强化自己的读、写、说、译的能力。同时,馆员也要增长自己的视野和见识。而现在,有不少高职学校图书馆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文字输入、文献检索的操作上。他们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等方面都还处于薄弱状态。这就要求图书馆员除了要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只有了解、掌握了计算机编目、标引、多媒体信息服务、数据库的建设等知识和技术,了解图书馆网络环境的情况,掌握信息检索技能,具备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的技术知识,具备综合与系统分析的能力,才能为全校师生提供增值服务。

3、 馆员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对自己的工作有更为客观的认识和评估,从自我做起,从自身做起,琢磨自己的语言效果,讲究讲话的语言艺术。热情、诚恳地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因此,馆员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视同仁。面对读者,彬彬有礼,热情、诚恳地为他们提供自己最优质的服务。特别是面对学生时,要寓教育于服务之中,从自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不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琢磨自己的语言效果,讲究讲话的语言艺术。工作人员一个微笑,都会给读者亲切、愉悦的感觉。这样,会让学生们感受到工作人员可信、可亲、可敬。这样,才能去感化他们、教育他们。

二、各高职学校图书馆应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1、图书馆应做好新生的培训工作。

首先,图书馆应在每年新生报到开学的时候,组织新生到图书馆参观,向这些新生介绍图书馆的布局、馆藏、借阅制度、开放时间,这样,新生就可以对图书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对新生开设图书情报教育课程(有些地方也称阅读指导课)。通过图书情报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图书查检方法,了解、使用电子资源。这样,新生就能清楚地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学会利用图书馆。

第三,通过各种宣传工具或是媒体渠道进行相应的宣传,要对图书馆相关的知识及应用技能技能型宣传,将图书馆中的学术性、信息性、趣味性结合起来,并不断的总结相关的经验,以提高图书管理水平,使新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图书馆有全面的了解,新生就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指导方式,以不断的掌握阅读图书和利用图书的相应方法,使自己的阅读技能得以提高。

2、提供网络服务,这样可以满足一部分高职生利用网络对信息的需求。图书馆可以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在图书馆网站上推荐一些好书、美文。还可以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组织各种网络资源扩充虚拟馆藏,扩充电子图书、电子杂志的数量,便于学生的查阅。

3、开展特色的读者节活动。在读书节活动中,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和特点,根据最新热点和时事,设置相关的主题,开展读书心得等征文比赛,就可以让那些喜欢阅读的学生在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在征文比赛之中,穿插开展设计期刊封面设计、书签设计制作、朗诵比赛等活动。这样以来,在提高学生阅读、写作的积极性的同时,能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4、加强、加大阅览室、期刊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

首先,图书馆可以为新入校的学生举办了例如“如何利用图书馆”等讲座,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让他们了解图书馆。

其次,开展专栏、展览、导读,通过对图书馆的优秀书刊、书目的介绍,甚至对不少书刊内容或精华均有“简介”,新生对图书馆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图书馆的管理,还做到了让新生了解图书馆的情况和图书馆的作用,知道图书馆的查检方法,养成利用图书馆的习惯。

5、定期组织学生和馆员的交流会。通过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心得和阅读经验的交流,图书馆可以进行总结,将交流中好的心得通过展板、网络等方式展出,图书馆也能从中获取一些对开展工作有帮助的信息。只有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及习惯,才能够及时的调整阅读服务策略,制定相应的阅读方针,以便更好的为学生服务。这样,还能在图书馆乃至全校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图书馆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1、环境建设。首先应该加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在高职院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但是要有选择的增加,加大对文化性强、专业性强的书籍的数量,提高图书的使用质量。(2)延长借阅书籍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阅读书籍,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3)要美化图书馆的环境。美化图书馆的自然环境和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4)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树立好的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5)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阅读的主要场所,所以图书馆应该以良好的自然环境和阅读环境、丰富的藏书量以及最优质的服务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2、构建新的学习模式,注意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要贯彻新的教学理念,要从不同的方向采取相应的调整和改革。(1)要调整教学的内容。要多阅读名家经典文章,增加学生对经典篇章的鉴赏能力。(2)要调整教学的方法。教师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引导学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发现能力、实践能力,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问题的答案与结论。(3)要改革考核学生的方式。不要单独考验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单纯的记忆测验,要增加能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和思考的题目,在打分的时候要把平时的表现以及考试的成绩同时作为考核的标准,并侧重于学生平时的表现。(4)平时要严格的要求学生和定量布置学生作业,以作业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学校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1)学校应该大力的宣传教育,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栏、校园杂志刊物、寝室门前拉横幅、校园网站和座谈会的方式使所有的学生包括不经常阅读的学生,在学校的任何场所都能接受到宣传教育,让阅读的重要性深入没一个学生的心里。(2)要调整学生的课程设置。要多增加讨论课和文学鉴赏课,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3)要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建立文学类社团,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阅读兴趣,来培养学生专业的阅读能力,定期的播放人文科学类资料影像,邀请名家来学校开设文学讲座等措施。以此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并且来影响学生的课余阅读生活。

结束语:

在国力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创造型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而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不经常阅读的学生是很少的,大多是由于环境等一系列外部条件因素导致的阅读状况不理想,阅读能力下降,阅读人数不断的减少,所以高职院更加需要给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所以要高度重视高职图书馆的建设和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罗东波.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阅读指导工作

[2]赵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新生培训工作

第10篇

1.主题来源

主题源于今年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领导向艺术学部征集十周年校庆VI设计方案的项目,项目要求学生在沿用现有校徽的基础上完成全套的校庆主题VI设计。此套设计是造就统一、完整而个性化的校庆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基础系统和应用系统中,通过丰富的载体传达办学理念和特色内涵,以此进一步推广并提升学校个性化的品牌形象。2.设计程序整个设计程序大致分为准备、开发、反馈修正、定稿与编制四个阶段,首先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MI(理念识别)是VI(视觉识别)设计的核心思想与指导依据,所以在准备阶段要求学生一方面调研学院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办学宗旨、办学特色、专业设置等资料,挖掘设计元素;另一方面考察其他兄弟院校的VI设计方案,分析他们的设计手法和特点。接着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学院的办学理念,把MI的精神吃透后确定校庆特色主题,寻找与VI的结合点,从特色的辅助图形入手进入具体的设计阶段。强调校庆主题的VI设计在应用系统部分中除了日常使用的名片、档案袋外,其亮点还在于纪念封、请柬、纪念本、手提袋、纪念衫及校车等,应将学校特色文化元素与适宜的载体相对应,实现抽象的理念形象化。此外,学生还应从视觉语言引导行为的有效性出发,进行导向明确、信息传达清晰、与大学形象紧密契合的导视系统设计。在初稿基本定型后,师生对初稿方案进行研讨,在不断优化方案的过程中完善VI设计的各细部,直至最后定稿,编制VI手册。

2.设计要求与方法

为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在学生的构思阶段就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并且提出相应的设计实施方法予以指导。

(1)策划校庆主题句,彰显治校办学特色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精神可以通过校训来反映,“励志修德、勤学创新”作为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校训已深入人心,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似乎可以被众校作为十年校庆的主题句。为避免“千校一句”的局面,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挖掘本校的办学特色,把握特色元素的精要。基于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全国高校中首先设立不以学习成绩高低作为评分标准的“德育奖学金”这一举措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性和典型意义,不妨将名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的“树木”改为“育德”二字。一方面“育德”与校训中的“修德”暗合,一方面重点强调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设立“德育奖学金”时,强调以“德育”标准为先,要求学生有爱心、有诚信、要尽己所能去“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从而增强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正如著名的慈善家唐仲英先生所言:一名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仅要学有所成,更要学会做人,懂得“得诸社会,还诸社会”。此主题句将会在VI设计的应用部分中如纪念册、奖学金证书、纪念版的文化衫、手提袋、海报及校车上出现,使整体设计凸显本案策划的校庆特色主题。

(2)巧用形色要素,营造喜气节庆氛围校庆特色主题确定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学院的精神内涵与视觉形象,通过形态、色彩构成与材质肌理等视觉要素营造出校庆喜气欢乐的氛围。首先在VI设计基础部分中将多种语素转换为理想的辅助图形,以满足视觉形象系统中各部分的需要,使应用部分与标志互为呼应。如学生张芸直接选取了校徽中代表城市学院的“城”字架构,不仅映射了校园主体建筑景观形象,体现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建筑清水砖墙节能环保、尚有些古典韵味的外立面特点,而且与校园里平面规划布局排列方式相似,她认为采用此辅助图形作为底纹更易使众人产生亲切感。为体现青年学子的朝气与活力,她没有直接挪用与标志相同的橄榄绿色,而是用淡橄榄绿与嫩黄色相调和的色彩。全套设计选用一个色系,色彩搭配简洁明快,制作工艺简单易施。较深的底色既能体现学术机构的沉稳,又与亮色相得益彰。另外,她还巧妙地将代表十周年的汉字“十”与阿拉伯数字“10”连笔,幻化为曼妙飞舞的红色缎带,这缎带让静态的请柬、纪念笔、纪念册、海报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当它飘扬在纪念衫、手提袋与校车等载体上时,更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此举既充分地在校内外营造了喜洋洋的庆典气氛,又使纪念品成为整套设计的最大亮点并具有收藏价值。

(3)细节处独具匠心,展现时代精神风貌飘扬的红缎带不仅在色彩上营造了热烈、欢庆的氛围,而且体现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师生“舞动青春”、充满朝气活力的现代精神风貌,再加上字体与版式上精妙的设计细节,使得整体方案出彩而协调。在校庆宣传册封面设计中,学生首先引入红色缎带和辅助图形等象征符号,再变换不同的幅面与版式。其中以中国传统书法中的“田字格”为背景的方案体现了高校严谨的学术特性,给人的整体感觉比较大气,但人们细看会发现连笔“10”字形的红飘带完全困在“田字格”内,显得拘谨,若将其顶端和末端移出“田字格”,则会使方案凸显出活泼而灵动的特点,体现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敢于开拓和创新的精神。在字体设计上,可以尝试在笔画上运用重合与透叠的设计手法将汉字“周年”与年份数字“2012”相结合,再通过突出色彩上的差异使其便于识别,从而体现出时代感。学生又补充了一些必备的笔画,避免其因省略过度而导致空洞的问题,另外将版式与字号也进行了调整,使比例逐渐趋于协调而富有节奏感。学生进行多次尝试和比较,并在纪念册、纪念衫、手提袋、海报上沿用此核心部分,展现出既具现代感又不失庄重的设计。在校园公共空间导视系统部分,学生通过详细而准确的图表、特异图形与色彩的区分实现导向系统的分级检索,通过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具体的分级指示,达到导向信息传递清晰、直观、连续的目的。这不仅缩短了师生寻找目的地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对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形象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3.验收评定

检验教学效果主要通过设计中期的讨论形式与末期的答辩形式进行。首先让学生展示设计作品,阐述设计构思、实施过程及体会,在与同学互相提问与讨论后由教师做出总结。对每位学生的评定,不仅要考查最终设计图的效果是否体现了应有的设计理念,达到了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考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态度,考查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是否有积极的思考及表达能力等。此方式在师生中形成了良性互动,使学生在调研与思考中强化了问题意识,在讨论与答辩中锻炼了沟通与表达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挥潜能,在挫折中锻炼了意志,而这一切都是从书本中学不到的。

4.结语

第11篇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培养具有新的要求。本文从教学逻辑的角度出发,依托大数据提供的众多优势,研究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课程教学逻辑的创新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逻辑;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16-03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冲击着各行各业,一定程度上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课程却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国内高校亟需变革教学培养模式、创新教学逻辑与教学实践方可培育出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尤其是一些刚升本的本科院校,更是需要在教学方面实现积极的转型。

二、基本概念介绍

(一)大数据

大数据概念在近几年才刚刚提出便以飞快的速度席卷而来。根据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我们可将大数据理解为:运用全新的模式以及多元化的处理手段,对高速增长和实时变化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决策、处理及优化后形成的庞大数据集合。“大数据时代”正在多个领域充当颠覆者,即使颠覆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

(二)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起源于平面设计。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视觉传达设计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如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等,这些形式均是通过人眼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特性的符号,即视觉符号,来向受众传递信息的。因此,我们可将视觉传达设计理解为:是设计者借助可视化的表现形式、通过视觉感官刺激来实现信息传播目的的各种方式的总称。经研究发现,如能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将试图宣教或传播给观众的影像辅助以文字表现形式,图文并茂将会对受众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三)创意课程

创意课程,主要是指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开设的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言,其创意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在平面设计时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一门课程。

(四)教学逻辑

教学逻辑是一种应用性的逻辑,所反映的是教学主体对于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进行研究思考后发现的一些客观规律,最终形成的是规律性的认识及某种固化的形式结果。由此可见,教学逻辑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选择、设计以及组织教学活动实施的依据。根据不同的评判标准,我们可将教学逻辑进行不同的分类。例如,根据层次结构从宏观到微观来区分,教学逻辑可分为:课程的教学逻辑,学段的教学逻辑,单元的教学逻辑,课堂的教学逻辑;而从教学逻辑的结构上讲,又可分为:基本逻辑,辅助逻辑,子逻辑,同时又有逻辑的主线和副线之分;如果从形式上进行区分,教学逻辑则可以分为:强概括的逻辑,中概括的逻辑,弱概括的逻辑,这些内容将成为理念的组成部分和具体的教学思路。

三、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逻辑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沿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逻辑,不大重视学生创新设计理念的培养。例如,在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课堂上,如果老师要求“要讲究人物的五官比例,画面布局,线条不能乱等等”,然后提供“范例”,那么学生通常会交出一份和“范例”几乎无二的绘画作品。这令许多老师感到十分无奈,“真不知道该不该给学生提供‘范例’。如果不提供,学生就会抱怨不知道画什么好;而提供了‘范例’,班里的很多学生就会‘照抄’,个性化的绘画实在是太少了……当然,这仅仅是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一幕而已。经过总结发现,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教学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见表1)。

四、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课程教学逻辑创新思路

在大数据背景下,笔者通过互联网海量案例的分析调研,结合长期从事视觉传达教学经验,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课程教学逻辑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如图1),具体展开如下。

(一)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

人类一般思维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解决问题几个环节。而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一般是在经过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具体的活动之后升华实现的。思维的形式,不外乎就是概念、判断以及推理这三种形式。因此,在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应当是教学的重点。首先,应当注意多给学生讲授一些有效的思维[1]方式,如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系统思维、移植思维、分解思维、质疑思维等等;其次,可以补充一些实用的思维方式,如:增值思维、立体思维、极限思维、动态思维、超前思维、形象思维、想象思维、灵感思维、互动思维等;再次,应该倡导学生熟悉和探索各种创意思维的方式,如可借助大数据时代海量资讯和案例等各方面的有利l件,通过思维方式的培养开阔学生思路。

(二)增加创意思维案例的讲解

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那么就意味着实践技能将日益被强调。因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背景发掘更多的案例,用数据案例去引导学生开发和锻炼创新思维。对此,本研究通过网络资源截取了若干优秀的创意设计(见表2)。

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视觉传达专业创意思维培养的关键在于将技术的教学从课堂转移到课下。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展示更多更好的创意案例,摒弃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技术讲解的做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比如,在photoshop的课堂,老师通常情况下是带着学生做一个例子,在此过程中重点为学生讲解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技术。

(三)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大数据时代,如果给出一个关键词,我们很容易引伸出大量的相关数据,也更容易获取数据、图片、文字和案例等。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也将变得更有针对性。例如,在广告课上,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做个游戏,然后在黑板上写下“狗”这个单词。接着让大家轮流上来写下尽可能多的跟狗有关联的词,最后再让每个人选出几个关键词来编故事。很神奇的是无数狗粮的广告就出来了。这样发散思维比对着屏幕生硬的想狗粮广告要容易很多。这就是发现思维的力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的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力,你能想出多少种设计方案?

2.多向思维,淡化标准答案。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3.打破常规,你能想出别人没想到的吗?

4.跳跃思维。大胆质疑。

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给出发散思维的培养思路如下图所示:

(四)激发学生课堂上的无限创意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丰沛、获取途径便捷,我们在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把握这一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去激发和拓展学生的无限创意。

1.提供创新的沃土――构建宽松平等的环境。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想象丰富;相反,学生思路阻塞,心灵闭塞,就无创意可言。如果一位老教授面带微笑授课,讲话幽默风趣,及时对学生鼓励和表扬,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意。

2.汇集创新的活泉――敢于质疑,拓宽视野。在创意课堂,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动脑筋小组[2]或团队,采取合作与竞争的方法激发学生创意。让动脑筋小组在相同时间内对同一问题做创意方案,然后进行评比。在评比过程中,首先让小组成员分别展示自己的方案,接着由组内和组间对方案互相评议,要求只讲缺点不讲优点。而被评议的人员只能记下缺点,不能解释和申辩。随后设计方案的修改要遵循“没有提到的不动,提到的地方必须修改”的基本原则进行。如此几轮之后便能形成好几套设计方案。这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的设计创意更具深度和成效,在课堂逻辑上也能大大激发学生创意与视野。

五、创意课堂要注重教学逻辑理论和实践

创意是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核心和亮点。我们除了要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之外,还要在创意思想的培养方面狠下功夫。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进行设计专题理论讲授,既涉及平面设计常见领域,如招贴设计、字体设计、书籍封面设计等,也包括平面设计专业领域,如多媒体课件画面设计专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设计知识将会在哪些方面产生效果,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但需注意的是,教师的审美观点和偏好客观上存在局限性,因此,在某位教师单独看完学生设计作业后,最好能由本教研室的其他教师辅助进行评判;如有机会,还可以找几名优秀的学生来发表观点,协助评判。其次,利用课下时间为学生安排风格不同的专题讲座,讲授诸如简约风格、传统文化风格等不同风格的源流、特点和设计关键,有针对性地进行作品分析并布置作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经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于增强学生的创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此,笔者总结出实现教学逻辑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八点要求:(1)把生活引入课堂,教学才会生动;(2)把联系引入课堂,教材才会鲜活;(3)把观点引入课堂,思想才会碰撞;(4)把比较引入课堂,理解才会深刻;(5)把体验引入课堂,情感才会共鸣;(6)把方法引入课堂,能力才会落实;(7)把用心引入课堂,领悟才会生成;(8)把自由引入课堂,学习才会自觉。

六、结论

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人才竞争激烈程度与日俱增,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显。随着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创意课堂教学中来[3]。只要能理清教学逻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恰当使用大数据时代下的各种数字化技术,就能让平面设计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逻辑的创新,可以有以下几点改进方向:(1)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讲解经典的思维方式以培养创新思维。(2)大量运用各类平面设计创意思维案例以拓展学生思维。(3)注重并加强学生设计发散思维的训练。(4)充分利用课堂去激发学生创意。(5)关注并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增强互动。

总之,学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方面必须加紧改革步伐,充分利用“大数据”这一时代特色与优势,通过现代化的多种途径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将设计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出有发展潜力的精英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向春宇.激发中职学生平面设计课堂创意思维的初探[J].读写算:教研版,2014,(22):22.

[2]易娇.《平面设计》课程中对学生创意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15):166.

[3]何婷.论数字化背景下中职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35.

收稿日期:2016-11-25

第12篇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专业 有效教学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学生是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绝大多数是中考成绩位于中下等的学生,对学习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刚开学的时候表现出要认真学习的态度,待熟悉了校园环境后则暴露出原来的精神面貌,得过且过,对一切学习活动甚至包括专业技能的学习都无动于衷。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不像一些基础文化课,想要课堂气氛活跃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好计算机应用专业相关课程,就成为专业课教师的最大考验。

任务驱动法是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和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有些教师对“任务驱动”理解片面,认识“任务驱动”就是在课堂中先演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一个实例,然后讲解演示制作的过程,最后由学生练习。这种教学方式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还能够接受,而基础薄弱的同学往往学习目标定位不高,态度不端正,注意力涣散,自我约束能力差,往往跟不上教学进度,更多的时间是在玩游戏,聊天的也大有人在。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效果不明显。针对这类问题,有些教师采用的方法是将教学任务细化,通过不断地讲练结合来弥补。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往往会造成一节课的教学进度不能控制自如,教学任务不能全部完成,同时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则“吃不饱”,久而久之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不管教师教得多么精彩、多么辛苦,学生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上机实践的热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愉快地学到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探索寻求一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

“有效”是指在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或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内容,而是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看学生有没有真正学懂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激发学生怀有“我要学”的学习动机,而不是被动地学习;二是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具体学习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要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这样学生才会主动有意识地参与;三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方式,要有自己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听明白,乐于听,从而做到教与学的平衡与和谐。

三、课堂教学过程实践

一堂有效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准备工作包括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更有效。针对这一目标,我以所任教的《图形图像》专业课程作为教学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了教学方式,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关注学生发展

有效教学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科学探究,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水平来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职高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特点,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我们首先应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经验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情境进而引出教学内容。

在Photoshop第一课新课引入过程中,我就先以展示学生所熟悉的电影海报、公益广告、封面设计,而后进一步展示上届学生的优秀作品,这样不仅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又利用心理学中同类人群比较的特点,使学生明白只要通过认真学习自己也能达到这样的成效。

在蒙版应用新课引入过程中,我就以通过蒙版式应用进行去斑的图片展示,并自带相机,让学生现场拍摄照片,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能起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探究欲的作用,同时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当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迈出了教学的第一步,激发了学生“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后,在后续的教学环节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兴趣得到保持,引导学生由“我要学”实现为“会学”和“学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上,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差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注重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层面上不断地发现问题,从而不断地解决问题,直到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

2.关注教学效益

计算机软件的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工具教学,仅局限于菜单、工具、面板的学习与应用,更主要的是用于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主题式”学习方法,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相应的需求。学生有了实际需求,才有可能自愿自觉地进行,才有可能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满足学习的成就感。学生带着需求去接触软件才能更容易理解这一工具是做什么的,进而关注怎样应用工具,学生的能力也从解决某个特定问题提升到解决某一类问题。

如在图像的合成教学中,学生首先面对的是一个现实的任务需求:做一张校元旦文艺会演海报。然后,教师将需求去情境化,变为“图像的合成”,其一般实现方法为“蒙版、混合模式、滤镜的应用”。根据总结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出现实的任务需求,让学生来验证并加深理解与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3.关注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两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中职学校学生在初中或小学的时候,大都是学困生,缺乏教师和同学的关注,性格有些孤独、自卑,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在进行辅导的时候,我坚持“三多”“三少”的评价原则: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少埋怨。帮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整个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做到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及教师对学生评价相结合,学生通过各项评价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评价中学习欣赏同伴的优点,乐于接纳同伴的意见,敢于对同伴提出批评和建议,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地完善自我,和谐发展。

4.关注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是指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或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馈。按照教学的过程,我们可将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前进行反思: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兴趣,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等。

教学中进行反思: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学生不能按计划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怎样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结合各方面的教学信息反馈,对自己前一节课的教学行为及效果的分析与思考。从学生的作业情况及课堂反应分析判断在教学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形式,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是否适宜。追问自己:学生都掌握学习内容没有,哪些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四、结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堂教学有其局限性。例如,强调互动,少数学生可能产生依赖心理,放松学习;强调个性的发展,少数学生可能忽视集体纪律的约束。但是我们还要一如既往地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钟启泉,郭华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3,第14次.

[2]诸葛宏.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4).

[3]韦夏莲.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职业技能[J].职业技术研究,2010,(22).

[4]张爽.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