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5 14:21: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优势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说明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2)简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
1)研究意义: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分析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一个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落后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
应用价值:深入研究分析云南交通不便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处理好交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制定相关的政策以更好地协调交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现状:
1.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可以看成是经济学关于 分工问题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问题——王庆云《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2.云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地区偏远,公路的不通畅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瓶颈——李容平《论高速公路的修建对云南经济发展的促进》;
3.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非是简单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较复杂的,是多元复合关系。它需要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何满喜《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见 解:
云南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落后,应该加速工业发展,建立起自己的产业优势。加快产业的发展,稳步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发达便利的交通是基础。
云南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不论是修建铁路、公路、机场还是整治航道、敷设通讯线路都需要较高的投入,加之云南经济落后使其交通运输市场有效供给能力较低,结果云南便陷入“愈落后愈无力改善交通,愈无力改善交通愈落后”的恶性循环。
研究的主要内容:
1.云南经济发展概况
(1)经济发展阶段
(2)产业结构分析
(3)结论: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2.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分析
(1)工业化迟滞,特色产业(如旅游业)发展受限
(2)边缘化的困境
(3)分析前两项得出结论:交通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3.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1)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宏观分析
(2)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微观分析
4.解决经济发展落后的对策
(1)产业发展:需要交通的先行
(2)边缘化的困境:需要交通的改善拉近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距离
主要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定理分析法、相关分析法
研究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选题阶段(2010年5月至6月上旬)。确定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指导教师,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
第二阶段:开题阶段(2010年6月中旬)。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开题答辩,顺利通过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初稿阶段(6月下旬至9月中旬)。学生通过认真调研、资料检索等,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初稿并提交至指导老师处,由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第四阶段:定稿阶段(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学生依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对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修改,进行定稿。
第五阶段:答辩阶段(2010年11月上旬)。根据安排,统一进行答辩,完成对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第六阶段:后续工作处理阶段(2010年11月中下旬)。根据成绩评定,要求不合格的学生限期修改,并完成毕业论文归档工作。
主要参考资料:(12~15篇参考文献)
[1] 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马克思:资本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 赵坚:供给与需求中的正反馈机制与经济体制转型[J]. 经济研究,1997,11. [4] [英]肯尼斯巴顿著. 运输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2.
[5] 王庆云:加速交通运输发展的几个问题.综合运输,2002,10:4-7.
[6] 王庆云: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发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2(3):56-60.
[7] [美]萨缪尔森 诺德豪斯著.萧琛等译. 宏观经济学(第十六版)[M].外文出版社,2001
[8] 熊永钧. 运输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9] 王庆云.交通发展观[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论文关键词:双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前言
广东省经济总量一直都居全国前列,但GDP增幅却徘徊于全国后位,2009年居第27位,可见广东省目前的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从2000年开始高度重视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每两年举办一届“山洽会”,大力推进珠三角洲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的经贸技术合作,但一直执行不够,效果不大。直到2008年,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把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区际转移作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双转移”是广东省为协调城乡区域发展,解决经济增长瓶颈的空前创举。主要是指把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经历了9年时间的探讨与实践,区域城乡发展趋于协调毕业论文模板,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广东省实施“双转移”状况分析
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双转移”势在必行。
广东省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广东地区间发展差异系数高达0.76,远高于全国0.66的平均水平。2005-2009年,广州和深圳的人均GDP分别是梅州地区的7.17倍和7.88倍,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是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的3.60倍、3.08倍和3.62倍。2005-2007年,广东省各区域的产业平均集中率,珠三角为77.33%,粤北山区为10.87%,粤西为7.03%,粤东为4.77%,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突出。非珠三角洲区域未能充分发挥本地的生产要素优势,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市场容纳能力。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均GDP逐渐拉大的趋势,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拉大,东西两翼和山区经济的落后是广东省整体经济发展的短板论文怎么写。
2.发达城市生产要素紧缺,以“双转移”推动产业升级。2003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东莞、广州、深圳、佛山等开始出现了“民工荒”,随后每年在春节后都出现缺工现象,而且,这种缺工数量从2003年的十几万人增加到了目前的100多万人。尽管外来工的市场价格比2003年普遍提高了40%以上,各发达城市也同时设定了最低工作标准,但是各工厂企业的“招工启事”还是高挂,难以缓解“民工荒”现象。另一方面,随着发达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大发展,也引发城市交通拥挤、城市住房紧缺等重大问题。毕竟珠三角发达城市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这几年的各类要素成本节节攀升,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同时往上爬。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应该根据自身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积极承接珠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发达城市即腾出更多的空间和资源进行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3. 以政府为主导,“双转移”稳步推进。
“双转移”战略以政府主导形势推进毕业论文模板,从政策优惠,资金扶持,加快双转移的全面落实。通过设立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资金,拟定2008-2010年省财政安排15亿元,对14个发达市以及江门市每市每年补助1亿元,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步伐。
在产业园建设方面,广东省双转移战略的实施主要是以珠三角各地的产业转移园为载体,以一对一的产业转移帮扶为主要方式进行,由广佛一带向梅州、河源、肇庆一带迁移。目前,已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有24个,其中,粤北山区14个,主要是深圳、东莞、中山、佛山对口梅州、河源、惠州、清远;粤东2个,是 深圳南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东莞大朗(海丰)产业转移园。粤西8个,主要是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对口湛江、茂名、阳江。
在经济效益方面,2008年省产业转移园入园项目973个,已动工建设项目61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302.66亿元,利税27.72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4.67倍和5.33倍。2009年一季度, 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入园项目(含意向)1476个,总投资额3030.73亿元,已动工建设项目982个,投资额1169.5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08.21亿元,利税17.27亿元。
转移工业园的产业集聚,也改善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2008年全省培训农村劳动力58.5万人,新增转移就业106.4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1.6%、18.2%。2009年一季度,累计新增本省劳动力就业37.7万人,比重同比上升6.3%;新增外省劳动力就业19.1万人,同比下降25.7%。东西北地区新增就业人数20.8万人,数量同比上升5.1%;珠三角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同比下降19.3%,新增就业呈现“两升两降”。
三、“双转移”效果初现,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协调
自“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各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公共基础设施、工业转移园区、招商引资、劳动力素质培养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目前,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经济总量虽然还不及珠三角,但是从增长速度来看,东翼、西翼和粤北山区的增长速度与珠三角九市的差距缩小甚至逐渐超过珠三角九市。在增长格局变动的情况下,区域间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东翼和西翼占全省比重逐渐由下降转为上升,粤北山区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6.03%提升到2009年的6.68%。
在“双转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差距正在缩小,趋于协调。从2008年开始,东西两翼和山区的人均GDP增速均超过珠三角地区。除此毕业论文模板,东西北地区的生产总值、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珠三角地区(如表1)。
表1 2009年广东四大区域主要指标增长情况
单位:%
GDP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出口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珠三角
9.4
8.1
-11.7
15.1
18.0
12.2
东翼
12.1
17.8
1.3
20.6
28.7
19.0
西翼
10.4
7.4
-3.9
19.2
31.7
16.4
粤北山区
11.0
17.5
4.7
18.3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评价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本文讨论了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建立了支持力评价的指数模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经济支持力进行了评价。
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支持和带动作用〕研究区域创新系统是否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与区域经济系统相协调,是否能够很好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其支持程度如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使川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力指数,对东部10省市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力进行评价,据此分析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对山东经济的支持力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经济支持力的内涵
区域创新系统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指区域创新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的适应、协调和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因此,本文将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定义为: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适应、协调程度,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与引领能力_区域创新系统的支持力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要反映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规模,以体现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与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第二,要反映区域创新系统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体现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二、支持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土述支持力的定义和其两方面含义,建立指标体系,应包括规模指标和贡献指标
其中,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规模用两类指标来衡量,一类指标是描述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规模的大小,采用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技经费支出额;’另一类是描述区域创新系统规模的发展速度,采用科技活动少、员增长率、科技经费支出额增长率
区域创新系统的贡献指标也用两类指标来衡量,一类指标是描述区域创新系统贡献的大小,采用论文、专著、专利数量和新产品产值两个指标2其中,论文、专著、专利数量指标采用论文、专著、专利指数来表达,指数计算方法是:结合科技司科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实际情况,本文采用论文:专著:专利二1:4:5,最后将三部分汇成指数,称为论文、专著、专利指数另一类是描述区域创新系统贡献的发展速度,采用论文、专著、专利数量增长率和新产品产值增长率两个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三、支持力指数评价模型
本文以上述支持力的定义和指标体系为基础,给出新的指标,即规模指数、贡献指数和支持力指数,分别描述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规模、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和支持力度
1.单指标指数计算模型
令X表示规模指标,Y}表示贡献指标,其中;.l分别表示规模指标和贡献指标选取的个数令X表示被评价的省市第i项规模指标的均值,令牲表}Js被评价的省市第J项贡献指标的均值
定义规模指标单指标指数和贡献指标单指标指数肠。分别为:
其中.i=1,2,3,4;j=1,2,3,4;m=1,2,11,10,n‘代表被评价的省市:s;‑为m省(市)第!个规模指标t-‑的指数;!h为贡献指标S}‑的指数
2.规模指数计算模型
区域创新系统的规模指标指数Y,定义为4个规模指标指数的加权平均综合指数设各规模指标指数的权重分别为1,(i=1,2,3,4),则区域创新系统规模指数计算模型为:
3.贡献指数计算模型
(2)与规模指数计算模型同理,区域创新系统的贡献指数模型形式为:
式中:,为区域创新系统贡献指数;气,j=1,2,3,4分别为经济贡献指标指数的权重
4.支持力指数模型
支持力指数是规模指数与贡献指数的综合从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支持力的定义可以看出,规模指数与贡献指数是支持力指数中两个不可替代的因素,任何一个因素的低水平,都会导致支持力的低水平。因此,支持力指数不适合用规模指数和贡献指数的加权平均综合来构造’
变权综合原理是因素空间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原理不仅可以反映综合决策与评价中诸要素在重要程度上的区别,同时也可以反映诸要素之间的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的具体解释是:即使是最不重要的要素,只要其评价值为0,则总体评价为0为表达支持力指数中规模指数与贡献指数的不可替代性,下面给出支持力的变权综合指数模型:
式中:S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支持力指数;w,指数Y和贡献指数,的常权权重值limS=0,正适合不可替代性的要求显然,,w:分别为规模limS=0以及I训此外,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当某一指标特别大时,其变权会变得较小,从而避免了由于某一指标值很大而使总体评价过程过高“
上式就是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国民经济的支持力指数模型。本文采用上述模型对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国民经济的支持力进行测度,能准确地反映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科技、经济支持的程度和贡献
四、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经济支持力的评价
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本文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提出的将内地划分为“四大板块经济区”的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将这四大板块划分为综合经济区。其中,东部板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不一东、海南为一r能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系统、综合的评价与比较,而东部版块的10个省市具有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区位特征相似的特点,因此本文采用东部10省市的相关数据,评价这些省市的区域创新系统对该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年度指标数值采用2005年的数据,增长率指标数值根据2004年、2005年的数据计算得到,具体数据如表2
(1)按照(1)式计算单指标指数
(2)按照(2)式计算规模指数值其中,权重的取值,根据专家的意见,科技活动人员、利一技经费支出额、科技活动人员增长率、科技经费支出额增长率等指标的权重分别取0.3,0.3,0.2,0.2a
(3)按照(3)式计算贡献指数其中,权重的取值,根据专家意见,论文专著专利指数、新产品产值、论文专著专利数量增长率、新产品产值增长率等指标的取值分别取0.2,0.4,0.1,0.3。
(4)按照(4)式计算区域创新系统支持力指数。其中,权重的取值,根据专家意见,取0.4,取0.6。
五、结论
从以上测度结果可以看出,山东省区域创新系统对山东经济的支持力指数为0.9800,在东部地区排名第5位。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策略,产业调整
0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在采取刺激政策和救市措施遏制经济大幅度下滑势头并取得一定效果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寻找新的产业核心技术方向和新的产业增长空间,使本国产业能够在全球化条件下仍保持相对竞争优势是目前各国正在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次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产业一方面表现出改革开放来显著增强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危机带来的外部需求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等问题也迫使中国继续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求在危机后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保持处于有利地位。
1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评价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以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本文将一国(地区)的产业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阶段、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品牌创新产业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依据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得出,后一阶段是依据建立在自身组织的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理论得出的。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
1.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仍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实际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优势仍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认为,生产某些特定的产品所拥有的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表现为在区外市场占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
首先,中国现阶段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现状是由中国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我国为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劳动力要素的价格相比资本要素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属必然。其次,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也是由中国所处的国际产业分工所决定的。于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处于较低的地位,发达国家将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衰退期的产业向中国转移导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的现状。最后,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解决我国劳动人口就业的问题的一个方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十分大,为我国人口的就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1.2我国内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及东部沿海不可比拟的海洋优势,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心所在。就加工贸易来看,到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在全国的比重超过10%的省(区、市)仍只有广东、江苏和上海(分别为39.03%、21.43%和13.43%),其他加工贸易出口在全国的比重超过1%的六个省(市)也都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已成为我国发达地区的代名词。而与东部相比,中部与西部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东部的发展。同时,由于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东部转移,导致农村出现空巢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显得迫在眉睫。
2我国经济发展策略
2.1我国总体发展策略
在今后的发展中,总体上,应在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在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地区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同时将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相对稀缺的地区转移。
一方面,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保护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是现阶段的必行之举。只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不断发展才能积累足够多的资本和技术条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质的飞跃。另一方面,遵循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在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同时,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发展也十分必要,即不断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乃至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2.2加速东部产业优化升级
资本密集型产业又称资金密集型产业,即需要较多资本投入的行业部门,如冶金、石油、机械制造等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不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可以协调发展。金融危机后,应当注重用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双重目的。同时,还应提高教育、技术水平,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只有大力加强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才能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竞争优势。
2.3加快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步伐
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促进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加快东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还可以缓解东部地区人口压力,让一部分人就近就业,有利于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部拥有区位、人才培养的自身优势,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已获批准;中原城市群也已纳入国家战略考量。西部也有成渝改革试验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顺利,在接纳产业转移上存在一定有利条件。但是,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时应与发展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引进产业的同时注重区域创新能力,才能有利于中西部发展。
3结语
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既是危机也是转机,中国只有把握好这次机会,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加快东部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地区转移,带动中西部发展,才能在危机后的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 邓良,王亚新.金融危机后我国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
2 金碚.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演变趋势[J].科学发展.2009,(12):30-34.
3 吴昊. 当前中国比较优势---基于H-O理论的实证分析[J].经济观察.2009,(2):24-25.
4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高锦云.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9,(3):230-232.
论文关键词: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难题,发展方式
一、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内涵
培育壮大城市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的振兴,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佩鲁(1955)从技术创新与示范效应、资本的集中和输出及聚集经济三个方面分析了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如果把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看作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在此基础上,布代维尔(1955,1972)又从两个方面丰富了增长极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产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并尤其强调推动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因此,他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他认为,经济空间是经济变量在地理空间之中或之上的运用,增长极在拥有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城镇中出现。主张通过“最有效地规划配置增长极并通过其推进工业的机制”,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此外项目管理论文,缪尔达尔(G.Myrdal)、赫尔希曼(A.0.Hirschman)等经济学家对增长极理论都进行了不断的补充与完善。在繁荣区域发展理论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然而,随着国际发展格局的演变,现有的相关理论在适应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并对之提供相关的指导与借鉴等方面,出现了欠缺。基于此背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提出创新性概念: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论文格式模板。
当前形势下,就产业的发展方向而言,世界各国在不同程度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对我国而言,在综合考虑当前世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及我国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更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实现区域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则是依托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壮大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
作为本课题提出的创新性概念,“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增长极,它主要指:城市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实现产学研的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并且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够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城镇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它以经济实力雄厚、产业聚集水平高、城市之间的协作度强、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实力强、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与社会和谐共进等为基本特征;它着眼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瞩目于城市内生增长潜力的培育。它是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的载体、是利用外资的平台、是对外贸易的窗口、是加大经济技术合作的桥头堡。因此,通过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以此来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崛起的支点,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度的提高,具有战略意义。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在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其培育与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题,对这些难题的认识深度和解决程度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这一事项的进程。因此,深入探讨这些难题,就具有了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需要破解的难题
1,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增长极项目管理论文,准确把握其内涵,摆脱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是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前提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增长极,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核心在于创新的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很多城市的高速增长是通过对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的过度使用与高消耗、对土地和水等稀缺资源的大量占用与开发、对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高排放来实现的。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已经给城市的后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例如,造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从2003年以来,针对部分产业的过快扩张,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的盲目发展,国务院相关部委进行了严厉的调控。事实上,相关产业的结构失衡与城市的粗放发展直接相关。房地产业的过快发展,在拉动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既导致了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也直接导致了由于大量的耕地被占用而使得农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再如,城市的粗放式发展还导致了投资与消费的严重失衡。投资的快速增长与消费,尤其是国内消费的持续低迷形成鲜明对比,既造成了产能的非理性扩展,也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化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此外,粗放式的城市发展,还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日益扩大,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总之,日益严峻的环境代价、高度失衡的城市发展速度与能源消耗比率、资源的过度开采与利用、土地的大量被占用……无不彰显着粗放式城市发展模式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日益凸显的弊端。
与此相对应,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则是通过充分利用城市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以产学研的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发展模式集约化的演进路径中,推动资本与产业的融合、产业与创新的融合、创新与发展的融合,进而实现城市发展由要素驱动向资本驱动、创新驱动的升级。
第二,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关键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战略投资,把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各区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已经逐步被纳入各地的发展战略规划之中。事实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而且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管理论文,实现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将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鉴于此,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亟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其所特有的:长期稳定并广阔的市场前景;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良好的经济技术与社会效益;产业关联度高,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产业链条长;以及能有效兼顾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诸多特点,推动传统的高投入、高排放、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向集约式、低碳型、高附加值和高效率型产业发展模式转换,实现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提高发展效率和创新能力,培育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全球新一轮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国际分工中提升区域的主导权与话语权论文格式模板。
第三,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共进。无论是佩鲁,还是布代维尔,亦或其他的经济学者,在增长极相关理论中,都瞩目于主导产业的发展,强调产业的关联效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事业、公共事业,给予的关注度较少。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侧重于经济的增长,对于社会事业、环保事业等公共事业则重视不足,从而导致我国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尴尬局面。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而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它既着眼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着眼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着眼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着眼于对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承载力的提升;既着眼于城市实力的提高,也着眼于城乡之间统筹力的提升;既着眼于区域物质文明的建设,也着眼于精神文明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总之,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是一个融合了城市竞争力、产业支撑力、城乡统筹力、环境承载力、文化软实力等多元因素的有机体系。因此,通过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一方面,可以有效加快城市周边的中小城镇、县域经济以及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与带动力,扩大城市发展的外溢效应,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项目管理论文,还可以推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加快形成和谐、平等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同时,还有利于开发、弘扬当地的文化资源,通过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彰显地域民俗风情,突出城市发展的个性化与特色化,增强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此外,也有利于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完善生态涵养,保障生态安全,通过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达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治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社会发展系统与经济运行系统,三大体系的良性循环,进而增强城市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力。
2,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兼具新型性、战略性与增长性等多元化特点,在动态中把握均衡,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新型性,主要体现在:其区别于过去一般意义上的粗放型城市增长极。它强调科学技术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力,瞩目于社会事业的协调共进,通过创新的发展与产业的升级演进,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城市发展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若干新型城市、城市群或城市带。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战略性,主要体现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无论是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还是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领域,都是对过去长期沿袭的发展路径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的长期性、历史性与艰巨性决定了其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作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其所有具有的战略意义与时代价值则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将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战略任务加以统筹规划,既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也不可半途而废。
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增长性,则主要体现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依然是城市的发展与增长。而城市的发展与增长则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发展度、对外的开放度、人民生活的满意度、社会的和谐度、发展路径的可持续度等诸多领域。因此,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离不开城市的发展,并且与城市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密切相关。
总之,兼具新型性、战略性与增长性三者于一体的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力项目管理论文,增强区域发展的生命力,对于加快建设发达城市、生态城市、和谐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3,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改革当前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体制,实现考核标准的动态化、科学化,是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共选择学派将政府看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地方政府作为整个政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有其自身利益,包括地方公共利益、地方政府内部的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等。
而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的发展历史阶段,受财政预算、产业成长历程、治理成本等因素约束,财政收入、税收等凸显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些指标还会出现增长放缓甚至停滞。而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在一定辖区的者,二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官员既面临政绩考核压力又面临一定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和具有自身独立利益的主体者,还面临着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之间激烈的竞争博弈关系。积累足够政治资本的愿望,竞争的压力、政治晋升的动力以及实现增长的执行力,这些都强化了任期有限的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辖区发展的各种政策与行为的期限性、时效性和功利性。而这些政策和行为与培育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政策和行为并非总是呈一致性,甚至在一定的情况下,还会呈现相逆性,从而不利于城市战略性增长极的培育与可持续发展。例如: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需要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与研发进程,推动城市发展向创新驱动型、科技驱动型转变。而这是件耗时、耗财、耗力、风险大、见效慢的长期工程论文格式模板。一届政府任期最多只有五年,地方政府官员作为“理性人”,不会去从事“自己耕耘,他人收获”的行为。这是直接导致目前我国诸多城市创新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再如,培育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就需要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培育一批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资源消耗等特征的主导产业。这种情形下,一方面,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见效缓慢;另一方面,需要对现有产业发展格局进行有进有退、有保有控的调整。在“退与控”的过程中就会有财政的损失、就业的下降。在“指标决定政绩”、“提拔干部看数字”的习惯思维影响下,地方政府缺乏主动“退”、甘心“控”的积极性,也缺乏积极“进”、尽心“保”的主动性。因此,在过多突出城市经济运行的规模,而忽略城市运行的内涵与质量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估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带来的弊端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构建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区域发展评价指标系统,迫在眉睫。
鉴于此,就需要改革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过程中对地方年度国内增加值和增长幅度、财政收入和增长幅度、吸引内外资额和增长幅度、外贸出口完成额和增长幅度等一系列刚性指标的过度重视项目管理论文,建立并完善科学、客观、合理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例如,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既要看GDP和增速等经济指标,也要看城镇失业率、人均收入水平、产业附加值、投入产出回报率、资源利用效率、科技创新成果、品牌数量、集群效益、市场秩序、环境保护力度、企业污染度、社会保障事业的支出等反映国计民生、社会进步、生态建设的指标。并且还要“善于用全面、历史、客观的眼光评价政府的工作成果。不仅要肯定政府的“显绩”,也要考察政府的“潜绩”。评估政府工作得失,不仅要观察当前的效益,也要分析长远的影响……淡化预期性指标,强化约束性指标,为地方政府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树立正确航标。”[2]从而为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营造宽松、宽容、宽广的发展环境。
三、结语
总之,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新型性”、“战略性”和“增长性”,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充分重视并发挥其所具有的发展模式的新型性、发展期限的战略性以及发展目标的增长性,以战略眼光,进行战略思维,作出战略规划,实施战略举措,创新工作模式,借助强势城市(城市群、城市带)的出现、优势区域的形成,多措并举的推动新型战略性城市增长极的培育与发展,以此来实现区域资源的共享、城市之间优势的互补,进而实现区域互惠双赢、协同发展的目标,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培植内生驱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健仲,震古,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访全国政协委员欧成中,中国经济时报[N],2010,03,05
论文关键词:出口导向,增长,路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1979-2008年间实现了平均9.9%[①]的GDP增速,比同期世界的平均水平快了6.8%左右。2009年,随着次贷危机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逐步蔓延,我国外贸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效益低下、竞争力弱、缺乏品牌、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开始显现,如何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了新的课题。那么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中国的出口结构到底有哪些问题?
二、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区域特征
“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战后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两种模式。前者短期,效果好;后者长期国际贸易论文,后劲足。二战后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或直接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或很快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模式转型,获得了巨大成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由“进口替代”型转变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次贷危机以来,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出口方式遇到了重大挑战。
三、中日韩的出口贡献比较:基于自回归模型的经验分析
虽然同为外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江苏经济增长的出口依存度显然要大于日本和韩国,亦大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江苏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比日韩同期分别高17和44个百分点。1985年以来,江苏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在10%左右波动,而日本经济膨胀期的均值在2%,韩国更低。同时,江苏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远大于韩国和日本(图2-5、2-6)。
前文分析了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即期影响国际贸易论文,如果要就三者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影响做出合理评价,就要从历史周期中,找出其对江苏经济拉动的一般规律。本文选取的数据样本是江苏省1985-2008年的年度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讨论江苏经济的持续增长动力问题,并从长期和短期不同侧面全面剖析几个内生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这两个变量进行分析。出于研究方便,将其时间序列分别表示为GDP、EX。而为了降低异方差,本文对四个变量分别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GDP、LnEX。
1、ADF检验
在进行模型估计之前,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避免出现伪回归的错误。结果表明,这四个变量都是平稳变量(详见表3-1)。因此,对LnGDP、LnEX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察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结果判断各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影响。
表3-1 ADF检验结果
LnGDP
LnEX
中国
I(1)
I(1)
日本
I(1)
I(1)
韩国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地方经济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
在高校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中,普遍认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理工类高校的科技成果比较多的是实验发展、应用研究,其科技成果的从课题研究之初就与企业需要的技术、产品、工艺等存在相关性,这样的科技成果对企业产品的更新、技术的提升等作用比较明显。人文社科类的科技成果较多的是在基础研究中,成果多以著作、论文和报告等形式体现,一方面在转化中的界定很模糊,另一方面很难进行统计,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难量化。高校的科技成果的产出比其他科技单位多,其成果涉及产业结构、文化教育、投入结构、环境生态等诸多方面,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实现生产工艺的提升、技术的优化,实现有效的创新和创业,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在当地落户发展,吸纳人才,扩大就业,为经济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的贡献。
(二)地方经济发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非常明显,在人才培养、技能传授等各个方面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反过来,地方政府为高校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资本、政策和环境等各方面的保障,为高校的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成长企业、需要技术革新的企业,可以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对接的企业,企业对于技术、文化、管理等方面的新需求越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概率就越大,这有赖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同时高校要做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现状分析中以陕西省为例进行探讨,近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陕西省作为科教大省,高校科技成果在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方面未能有效释放。
(一)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1.科技投入
高校的科技投入包括高校的科技人力和高校的科技经费,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的科技人力投入中,研究发展人员、教学与科技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以及各类人员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都呈上升趋势,为科技成果的产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在科技经费投入中,2017年陕西省合计833亿余元,其中政府出资比重约62%,政府的出资比重从2013年的61%到2017年的62%,来源于政府的科技经费比重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来源于企业的科技经费从2013年占比为41%到2017年的31%,2017年相比2013年有所下降,高校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
2.科技成果产出情况
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产出成果总量处于上升的趋势,发表学术论文数量中国外学术刊物从2013年的9797篇到2017年的14587篇,增加幅度较大,说明科技成果中论文的质量水平在不断提高。专利出售的合同数量从2013年的97项到2017年的203项,增长了52个百分点,高校中专利产出增长幅度较大,由专利出售合同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也增长较大。陕西省近五年来的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的增速明显,分别增长了58.6和55.7%,但是专利出售的数量相比较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数量是较少的,在科技成果产出中可以看出,随着科技成果产出量的增加,投入到实际生产中的成果增幅较小。因此,从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来看,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高。在科技成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科技成果只有应用于生产,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能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3.技术转让情况
在《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3-2017》中可以看出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量和合同金额都呈上升趋势,技术转让合同从2013年的356项到2017年的664项,合同转让金额从2013年的11.29亿元到2017年的27.37亿元。在合同数量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比较多,2013年国有企业占比46.9%,民营企业占比41.6%,在2017年国有企业占比37.2%,民营企业占比49.1%,民营企业占比增幅明显,外资企业和其他类型的占比较少。在技术转让中除合同形式以外,还有学术会议、报告讲座、派遣交流等形式的成果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产出的成果进行了转化。综合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陕西省近五年来的科技投入中人员和经费都呈上升趋势,其中科技经费的投入中偏重于政府投入。科技产出成果呈上升趋势,但是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项为主的专利出售数量相比较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数量是较少的。技术转让合同的数量和成交金额成上升趋势,在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的企业类别中,民营企业的合同数量增幅较大。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要重视民营企业和高校的对接。
(二)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中,除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外,课题组也走访了陕西省的部分单位,通过访谈的形式与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他们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都很感兴趣,从各单位的课题立项、结题和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之间做了说明,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近几年来的课题立项、结项数目都呈上升趋势,在科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层面有一定的贡献,但是成果转化方面涉及较少,有的课题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联度较小,有些科技人员仅仅是为了评职称、完成学校的科技量化考核,对于科技成果是否能够转化关注较少,也缺少一定的导向机制。横向课题的效果较明显,部分横向课题已经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对于转化的概念界定问题,有一些项目通过论文、方法、著作和报告等形式被他人采纳和借鉴,也是一种成果转化的形式,但是这种数据的获得非常困难,有些人文社科的科技成果需要时间积累。再次,对于科技成果获奖的项目,一般会被政府部门进行调阅,在政府决策、民生问题等方面对获奖成果的部分内容进行借鉴,但是数量很少,大约占到总量的10%左右。缺乏有效的技术成果转让平台。最后,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会定期组织科技成果展,将高校科技成果进行集中展出,并组织省内企业进行参会洽谈,另一方面也组织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去调查,征集需求,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再将研究成果反馈到企业,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陕西省作为教育大省,拥有与企业合作完整模式的院校只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少数顶级院校。大部分院校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意识,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高校科技成果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没有突显出来,形成了科技成果未能充分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运用数据统计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于高校科技投入、产出、转化和服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的初步结论:第一,高校从事科技人员,高校科技经费逐年在增加,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提高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第二,近五年来,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数量增加明显,专利授权的数量逐年攀升,但是技术转让和专利售出的比例较小,说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亟待探索转化途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第三,高校科技人员在从事科研时,功利性较强,以评职称、完成科技任务为主,较少关注科技成果转化。第四,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较少对结题的科技项目进行成果反馈,缺少进行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的专业人员和专业平台。
三、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
(一)改变观念,高校科技成果契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要摒弃科学研究中的功利思想,让科学研究和当地企业、社会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融合,既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又能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两者相得益彰,还能形成良好的溢出效应,为当地经济发展赢得较好的声誉,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优秀的人才融入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建设中来。更具体的则是,鼓励科技人员开展调查,了解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问题为研究导向,从科学研究之初就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出”文件柜,释放科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力量。
(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制度
高校和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联合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和高校之间的粘连,形成一种强关系,从而发展出一种有效的社会资本,推动高校和企业的长久合作。这种联合制度体现在四个内容上,即诚信、资本、选择和利益分享,首先科技成果转化要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降低合作双方的不道德行为,形成较为持久的合作关系。其次,资本更多的是体现在优势互补上,高校有优秀的科技人才,需要经费,才能够研究出优质的科技成果,而企业有经费,需要的是科技成果来创新发展,两者之间都强化了各自优势。再次,选择体现在适合上,高校科技成果众多,想要创新发展的企业也很多,哪些科技成果能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企业,哪些企业能更好的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在选择时要以适合为前提,共同发展。最后利益分享则是校企合作走向深入的直接动力,要让合作持久、稳定,就要有利益的合理分配,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来进行分配,增强合作双方的信心,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平台
在中介服务平台建设中,首先,要制定政策规章,要为中介服务平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要有专业人才,这类人才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科技服务机构中进行转移,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中介服务职业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以专业、专心、专注打造优势的职业人才转化服务队伍,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推动力量。同时,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有效分析、汇总高校的科技成果,认真、删选比对企业的成果需求,搭建好沟通的平台,真正的激活中介服务市场的活力,发挥中介服务市场的功能。
关键词:农村经济社会,矛盾与对策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这是所有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发展特色经济就要突出抓好“三农”这个重点,解决“三农”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就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角度,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没有一定的规模作支撑是脆弱的,必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被淘汰。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就要抓特色经济、抓规模经济。毕业论文,农村经济社会。。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这项举措不公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心理负担,农民不再为乡村干部催缴税款而忧虑。取消农业税,加上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健全和完善,对扶持农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发挥重大而深远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农民土地纠纷问题:税费改革前农民负担沉重,对土地的依赖热情不高,土地矛盾没有凸现出来。税费改革后,农民的税费负担大幅度减轻,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农村承包土地的矛盾开始显现,要地、争地的现象普遍,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因土地界端不详、面积不实、合同不完善等产生的矛盾增多,土地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农民因地上访的案件逐年增多。
1.2“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问题:由于受村民素质的制约,议事主体消极被动,“一事一议”存在着事难议、决难行的情况。在具体实施中,仍然存在很多难题。一是意见难统一,二是认识不够,三是钱少难办事。这将影响农村集体公益、福利事业的发展。
1.3农村基层干部的角色转换问题:有的干部认为“农民全部减了负,农村干部无事做”、“农民种田不再纳税,农村工作万事大吉”,表现出沾沾自喜、茫然失落、消极等待的现象,还没有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所、地税所工作量大大减少,人浮于事的现象较为突出。
1.4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问题:农业税停征后,财政收入渠道更加变窄,刚性支出又必须保证,加剧了乡镇收支矛盾,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经费尽管通过上级转移支付得到一定弥补,但也非常有限,只能勉强维持日常运转。从实际运行情况看,村级公费主要用于了征订报刊,没有直接拨付到村,村级的一些正常支出难以保证,由于没有经费来源,有的村组无钱购买账簿表册,一些村组也有两年时间没有进行财务核算,群众对此很有意见。
1.5过去农业税费征收遗留问题:税费改革政策明确规定“暂停向农民催收改革前税费尾欠”,“不准强行追收追缴农民负担尾欠或税费尾欠”,负面影响较大。
2.对策及建议
2.1转变乡镇政府工作职能。农村经济要立足于县域优势的发挥,在更大的领域进行资源整合,挖掘潜力,提升档次,降低成本,加强管理,营造新优势,创造高效益。要注重优势转化为成果,见实效,见效益,使其真正实现农民增收脱贫的效益,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的效益,城乡经济、工业、农业协调发展的效益,乡镇政府要尽快转变职能,专心致志思考怎样为“三农”工作服务。毕业论文,农村经济社会。。
2.2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方式。针对农村土地承包中出现的新情况和土地流转中出现的新问题,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依法完善二轮土地承包,妥善调处各类土地纠纷,全面规范土地承包合同,切实搞好承包地的确权发证,做到农户承包的地块、面积、合同和经营权证“四到户”,农户的承包地块、面积与合同记载、社存本、登记表、经营权证“四相符”,经营权证书入户率达到100%,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2.3探索多种途径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引导农民一事一议搞建设。要严格区分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活生产条件与加重农民负担之间的政策界限,对农民直接受益的村组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在农户自愿、民主协商、依法办事的前提下,鼓励农民自力更生,办好管好自己受益的事。对村范围大面积受益的重大事情,需要全村农民筹资筹劳的,必须通过“一事一议”,并按《“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议程序》报批。对改善公益设施,农民自愿投工投劳的,可通过乡镇、村向上争取,对所需资金给予适当补助
2.4明确各级政府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方面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计划生育、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事权财权划分,加强各级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责任,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公平宽松的环境。
2.5妥善处理农业税尾欠问题:尽快解决农业税尾欠问题,建议将真正的农业税尾欠和农业税“上清下不清”形成的债务区分开来,将“上清下不清”形成的债务纳入乡村债务统筹解决。对真正的农业税尾欠是否清收和如何清收,在保证农民社会总体稳定的前提下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毕业论文,农村经济社会。。
2.6 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推进农业“现代化之路”。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改变就农业论农业的观念,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要结合县域实际,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培育名牌产品,增强竞争力。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建立新型营销体系。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海洋文化 蓝色经济区
1.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从古至今,人类探索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自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所蕴含的物质资源和政治经济价值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列为本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十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洋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海洋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撑。用海洋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沿海城市的文化形象和魅力,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有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是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其进行梳理和研究,既有利于了解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进展状况,又可以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促进海洋文化融入半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
鉴于此,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基础,对近十五年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以期对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性呈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2.近十五年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现状
曲金良认为,海洋文化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山东海洋文化”和“山东蓝色文化”作为检索关键词,对近十五年来(2001-2015)发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研究相关论文进行整理分类,删除重复文献、新闻报道、会议简讯等无关信息,共得到相关论文223篇,硕博论文87篇,会议论文22篇。这些论文内容广泛,角度新颖,但也存在局限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2.1海洋文化研究发展迅速,研究成果逐年增多。通过对所得文献进一步梳理,笔者发现,2001-2005年期间发表的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论文为16篇,2006-2010期间为59篇;2011-2015期间为257篇。由此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五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对海洋的持续关注和扶持,促进了山东海洋文化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使研究成果的数量有了快速增长,同时营造出了日益繁荣的海洋文化研究氛围。
2.2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海洋文化内涵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涵盖海洋商贸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宗教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旅游文化、海洋语言文学和海洋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学者们对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的研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邵世英介绍了山东沿海地区的饮食习俗、服饰文化、信仰与禁忌等民俗文化,并以青岛天后宫的妈祖文化、荣成的渔民节和蓬莱的鱼灯节为例描述了山东海洋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金月梅对山东沿海乡村聚落中民居单体的外部建筑构造和内部装修进行了研究,指出山东海洋文化对沿海地区的民居风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张敏梳理了古代山东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海神信仰,勾勒出了山东海神信仰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对其生成基础和地域特征进行了探讨。吴雪凤总结了山东海洋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和文本内容,并通过梳理“五四”以来的海洋文学作品,对山东海洋文学中“寻找”这一母题进行了探究。别敬伟介绍了山东半岛海洋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认为山东沿海各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发展海洋体育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同时他指出半岛海洋文化的发展面临规划不足、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赵红从军事角度出发,对明清时期山东半岛海防建设状况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海防建设与当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互动关系。赵彦彬就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海洋环境问题入手,指出了目前山东半岛海洋环境立法管控的不足,并对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法律体系的建构提出了建议。
2.3引入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预测模型。山东半岛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自身发展状况,对于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研究中,学者们注重实地调查,以数据为支撑,同时运用SWOT和灰色系统理论等科学分析方法,使研究结论翔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所谓SWOT分析,是指对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通过调查加以列举,并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得出一系列结论,以全面、准确地对研究对象所处情况进行研究,并确定发展战略和对策。该方法被学者们广泛运用于山东半岛海洋文化产业(韩明杰,2010;王r萱,2014;荆晓燕,2014)、海洋渔业发展(杨涛,2013;李慧茹,2011)、海洋城市建设(任涵,2008;高莲莲,2012)等方面的研究。
灰色系统理论由我国控制论专家邓聚龙教授创立,通过使用不同颜色表示信息的不确定程度,“灰色”是指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该理论通过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确切描述和预测。江海旭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将山东省沿海7城市2000―2009期间入境旅游统计资料作为原始数据,建构旅游指标GM(1,1)灰色预测动态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山东省滨海7城市2011年―2015年入境旅游指标进行预测,进而提出山东省滨海7城市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2.4加强了不同区域间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海洋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各沿海城市地缘临近,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频繁,地区文化彼此融合,互相影响。对不同地区的海洋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了解本地区海洋文化的内涵和优势,明确自身发展的突破口,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海洋文化品牌。刘晓彤对比了山东和浙江两个地区海洋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现实发展状况与当前困境,找出了二者共同的文化内涵和各自特色,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对策。倪浓水就山东海洋文化和浙江海洋文化的特质进行对比后指出,山东海洋文化是以齐文化为代表的滨海文化,是内陆文化的延伸和折射,具有坚实的根基和务实性;浙江海洋文化的本质是诗意的和神话的,两种不同的海洋文化特质对不同的海洋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意义。
2.5关注海洋文化资源到海洋文化产业的转变。海洋文化产业由海洋文化和产业化两部分构成,其本质是海洋文化的产业化。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蕴含的文化凝聚力和艺术审美情趣使其本身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价值。深入挖掘和利用海洋资源,培育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沿海城市的形象和魅力。王颖在博士论文中分析了山东半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并运用SWOT方法探讨了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及各行业的发展战略。宋而宁认为要发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潜力应充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不断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各沿海地区的沟通与合作,吸取优秀经验,鼓励海洋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郑贵斌指出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海洋历史、海洋民俗和海洋节庆等文化资源,但是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存在人才匮乏、资源开发不均衡、创新能力弱和资源保护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将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
3.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近十五年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论文数量还是研究内容均有较大的提高和丰富,但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
3.1研究成果数量较其他省份偏少。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但笔者通过梳理近15年发表的国内海洋文化研究论文发现,在所有论文中,以浙江、广东、福建和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论文居多,占到了文献总量的70%以上,但从论文数量上看,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远不及浙江和广东,这与山东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不相称。
3.2研究内容扎堆严重,新鲜议题少有涉及。海洋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目前的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与经济相关的领域上,对海洋民俗、海洋军事、海洋法律法规、海洋考古和海洋语言文学等内容的研究寥寥无几,存在明显的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研究的倾向。
3.3各城市海洋文化研究不均衡,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发达城市。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及滨州市部分区域。笔者将以上沿海城市名称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发现当地海洋文化研究文献数量在15篇以上的只有青岛(39篇)、烟台(22篇)和威海(17篇),而关于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地区海洋文化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局限性,研究重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4.未来的展望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需要用积极向上、繁荣发展的海洋文化诠释海洋世纪的理念,帮助人们认识海洋价值、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彰显山东半岛圆融开放、海纳百川的精神内涵。展望未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可以看出:
4.1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成果数量和质量均不断提高。山东是海洋大省,同时是我国海洋科技的“富集区”,不断扩大海洋文化研究领域,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有利于营造关注海洋、热爱海洋的浓厚氛围,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4.2关注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互动研究。山东由半岛地区和内陆地区构成,齐鲁文化是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结合。两种文化虽然风格不同,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有机交融。科学辩证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协调发展的格局,有助于实现海陆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4.3海洋文化的宣传与传播研究得到重视。海洋文化传播是海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由于山东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陆地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海洋文化的宣传和传播长期滞后。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山东海洋文化的宣传策略和传播方式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2]邵世英.论山东海洋民俗的旅游开发[J].城市旅游规划,2013(12).
[3]金月梅.胶东沿海乡村聚落海洋文化初探[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9.
[4]张敏.古代山东的海神信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5]吴雪凤.“寻找”在路上:山东海洋文学母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6]别敬伟,杨|.山东半岛海洋体育文化发展困境研究[J].体育世界,2015(11).
[7]赵红.明清时期的山东海防[D].济南:山东大学,2007.
[8]赵彦彬.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1).
[9]韩明杰,牟艳芳.基于海洋文化产业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10]王r萱.全球化背景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5).
[11]荆晓燕.山东省海洋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2).
[12]杨涛.山东半岛海洋渔业SWOT及规模实力分析[D].烟台:烟台大学,2013.
[13]李慧茹,董志文.山东海洋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1(1).
[14]任涵.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15]高莲莲,荆晓燕.青岛市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的SWOT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2).
[16]江海旭,李悦铮.山东省滨海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基于GM(1,1)模型[J].海洋经济,2012(4).
[17]刘晓彤.基于海洋开发背景的鲁浙海洋文化比较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4:9-35.
[18]倪浓水,刘晓彤.“海上浙江”和“海上山东”战略中的文化支持[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3(12).
[19]宋宁而,贺柳笛.从渔民节到赶海节:山东半岛刘家湾海洋民俗文化的变迁[J].中国海洋社学研究,2015(00).
[20]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关键词:河北省坝上地区县域经济特色化
河北省坝上地区包括张家口市的沽源县、张北县、康保县、尚义县、塞北管理区、察北管理区和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这些地区工业相对落后,对外经济联系也远不如其他地区那样便捷和密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已成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区”。
但坝上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比较优势。因此,坝上地区在谋求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立足于这些天然的资源优势,从传统产业中培育地方特色产业,从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将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以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论文百事通
本文在分析河北坝上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不足基础上,认为坝上地区应该把发展生态经济、走特色经济之路,作为培育坝上地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牧、林业和生态旅游,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地域面积广,农业资源丰富坝上六县两区为半农半牧地区,总面积2434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2.97%,其中有耕地540530公顷。主要种植蔬菜、春小麦、莜麦、马铃薯、亚麻、杂豆等,农产品资源丰富,深开发潜力巨大。同时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上水储量大,地下水水位较浅。
草场宽阔畜牧业发展潜力大。坝上六县两区天然草场十分宽阔,人工种草面积逐年增大。以奶牛和小尾寒羊为主的新型畜牧业发展迅猛,经济效益明显。
海拔高,气候冷凉,空气清新坝上六县两区平均海拔为1400米以上,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无霜期不足100天,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没有工业污染,没有“三废”排放,空气清新,是我省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基地,也是避暑纳凉、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明显,可塑性较强坝上经济发展较落后,但矿产、旅游、草场、劳动力等资源丰富,区域内工业少,既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没有历史包袱,发展生态产业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
坝上地区在农业上,可以做绿色农业文章;在工业上,可以借其他的地方成功经验;在旅游业上,独特的自然风光、原始的生态环境,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宽阔的土地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客商的重要砝码,经济发展的可塑性非常强。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劣势
交通欠发达坝上地区地处河北省北部和西北部,北部与多伦县和克什克腾旗接壤,西部与陕西大同市相临,属于高原和山地地貌,海拔1500—1940米,东部为曼甸,西部为波状起伏的半固定沙丘。山地称为坝缘山地,海拔10I8-1500米,属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接地带,山高坡陡;地势北高南低,平均坡度在20度左右,陡峭处达45度以上。这种地形地貌造成坝上地区交通欠发达。
气候条件较差坝上地区气侯属中纬度高海拔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低温寒冷,春季短暂,干燥多风,夏季不明显,光照强烈,秋季降水少、蒸发量大。年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大风、沙暴、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较多;年均气温为-1.4℃,极端最高气温31.9℃,最低温-43.2℃;无霜期不稳定,平均67天左右,降水以降雨为主,降雪为辅,年均降水量400mm。
工业不发达由于地理位置、气候、资金、技术、人才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坝上六县工业发展缓慢,现有的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少、品牌知名度低、产品销路窄,并且个体私营经济数量少,大户少,企业举步维艰,生存困难。
贫困化程度较高坝上六县两区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是国家、省、市扶贫攻坚主战场。多年来,国家、省、市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扶贫攻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坝上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坝上贫困面广、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状况。
可以说,河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坝上六县是“难点”,没有坝上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建立“坝上经济发展圈”,有助于坝上脱贫致富、加快经济发展。
资本匮乏制约坝上地区县域经济的最大劣势是资本匮乏,这一劣势使得这坝上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无法结合成现实生产力。由于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投资环境较差。因此,大型的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很少来此投资,造成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严重匮乏,从而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坝上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思考的就是如何根据本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背景,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问题。所谓特色就是本地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地理区位等优势。因此,河北省坝上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回避其自身的劣势,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在优势和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论文百事通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坝上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态特征决定了该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只能走生态产业之路,发展生态农、林、牧业。
以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坝上地区绿色生态农业建设,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有效解决坝上地区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又要加快坝上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应突出环境特色,发展绿色产品,坝上地区的气候适宜,作物的生长期短,使产品无论在营养成分,还是在无公害方面都独具特色。
张家口坝上各县应利用已经形成的京津绿色蔬菜供应地的优势,发展和建设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建立特色优质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力发展蔬菜的深加工,建立特别是野生蔬菜的深加工基地,提高坝上地区蔬菜的附加值,将坝上地区的蔬菜特别是野生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以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此外,要在如何保持野生蔬菜的“野生”特点上下功夫,保障这些蔬菜的原有营养、色泽,口感等,创新出自己的野生蔬菜品牌,以特色、质量和信誉占领国内国际市场。在坝上地区形成重要的“绿色农业产业带”
发挥察北、沽源、御道口牧场的龙头作用,发展草地畜牧业坝上地区草原面积广阔,草原特色突出,地下水无污染,适宜放牧,生产低脂肪的牛羊肉。坝上地区的乳品和肉类具有明显的环保和绿色特征,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而且可以以其良好的口感,优异的质量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由此看来,坝上各县应该以现有的国有牧场为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奶牛养殖业为主导,以乳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绿色禽畜产品。
一方面,要将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乳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与国内、省内的业集团强强联合,利用大企业的资金、技术等优势,提高乳产品质量和品种,壮大各县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突出野生特色,发展野生动植物的人工驯化种植和养殖。可在围场坝上利用草原和森林的优势,驯化和繁殖并养殖坝上地区的衍生动物如狍子、黄羊等,并大力发展这些动物的繁殖和加工业,发展草产品加工业,走退耕还草和草产品加工生产专业化之路,减轻天然草的压力,防止草地退化;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大力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资源竞争力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将坝上地区逐步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特有的“绿色禽畜产品产业带”。
依托林业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林业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林木产品发展空间很大,如林果、花卉、林药、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的发展,不仅提高农民收入,还能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
因此,要全力推进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这六大工程就是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深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实施这六大工程,山区、沙区、林区是主战场,不仅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为农村和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同时还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创造了广阔空间。
发展生态旅游
坝上地区有原始草原、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和湿地、天然淡水湖和泉水,还有多种植物和野生动物,发展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围场坝上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承德木兰围场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和“御道口自然保护区”与全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遥相辉映。张北坝上的“京北草原”以及冬季的天然雪场等,是集观赏、游玩、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自然旅游资源。近年来,围场县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每年吸收近50万人次、丰宁坝上“大滩”的观光旅游每年吸引40万人次。要想使这些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抢占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还需突出其“特色”,即文化在形成文化定位的基础上,讲究品牌的包装,形成独特的品牌产品。
当然县域经济要加快发展,还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思想上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效益经济、长远发展的观念,既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搞好开发,加快发展,又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做到可持续发展。
正确运用“品牌拉动”战略思路
“品牌拉动”就是奉行“名牌主义”。提出这一战略思路的主要依据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最根本取决于它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而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取决于有没有自己的特色;有了特色,还必须落实到支柱产业上,即形成特色支柱产业,特色支柱产业要有龙头企业带领;而龙头企业又必须是名牌企业,因此,实施品牌战略,就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由之路。比如,张家口市这些年在坝上搞农业结构调整,成功地发展起错季蔬菜产业,占据了北京市场的40%。但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品牌,大批的蔬菜为“寿光”添了彩。此外,奶业是“三鹿”的“基地”,干白、干红葡萄酒只是“长城”的“车间”等等。因此,必须正确运用品牌战略,把河北省坝上地区的县域经济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李荣祥.狠抓特色产业发展县域经济.河北经济日报,2000-11-5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述评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识码:A
1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和依据
由于文化产业发展时间很短,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特色不同,因此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内涵的理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认为,所谓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由此,周胜、段淳林认为,发展模式就是对特定时空经济发展特点的概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对特定约束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和机制的抽象概括。①汪茂泰、丁翠婷认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指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条件,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子。②这些观点,包含了理论基础、依据条件、模式特色和发展路径,比较完整地概括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为进一步深化此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冯子标、焦斌龙认为,选择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③温燕则认为,主要涉及到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竞争理论,④而田巧芳认为,主要是“增长极”理论和“产业关联效应”理论。⑤吴声怡、许慧宏认为,文化产业开发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发展模式选择的现实基础。⑥周胜、段淳林认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环境,选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⑦焦斌龙则认为,要综合考虑文化资源状况、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文化市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及其发展趋势。⑧这些论述,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选择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但发展经验表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既离不开经济理论的支持,也离不开文化理论和管理理论的支撑。只有全面吸收相关理论的有益成果,才可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2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和特点
温燕认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美国模式,特点是投资主体多样、注重科技投入、拥有丰富的人才、政府支撑体系强大;二是英国模式,特点是加强基础研究、注重数字化对创意产业的影响、加强资金扶持;三是日本模式,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培育特色鲜明的产品市场、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四是韩国模式,特点是政府主导,实施国际化战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建立奖励政策。⑨雷光华认为,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竞争―保护模式、产业综合模式、集约化经营模式以及特色推动模式。⑩冯子标、焦斌龙认为,国际上主要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三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导型;二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资源依托型;三是以韩国为代表的产业政策推动型。Z
许清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东西南北“四大模式”:一是北方模式,以京津地区为代表,特点是以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政治引导和政策推动为动力,运用行政手段整合资源;二是南方模式,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主要借助经济发展,依靠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东部模式,以苏沪杭为代表,特点是发掘文化遗产,突出地方特色,以旅游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西部模式,以陕川地区为代表,特点是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地域特色尤为突出。[此外,华正伟认为,还可以分为政府引导型、艺术家聚集型、市场推动型、社区合作型、地区传统保护型等五种模式。\从以上众多观点看,文化产业发展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模式的划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既在理论上给我们留下了继续研究的自由空间,也给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广阔舞台。
3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和实现机制
袁北星结合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加大政府扶持、整合资源、集聚人才、延伸产业链的产业发展路径。]李巧、王会欣、师伟力认为,切实可行的路径应该有五条:一是要扶持龙头企业,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形成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骨架”。二是要增强以创意化为特色的原创能力,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利用以数字化为特色的高新技术,占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四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加强区域协调合作。五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吴声怡、许慧宏等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应该包含文化企业的运行机制、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优秀原产品的制作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四个方面。_实现路径和实现机制是保证一种发展模式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要素。不同国家和地区选择的发展模式不同,其实现路径和机制也必然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学习参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做法,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寻找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和运行机制。
从以上成果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我们也看到,现有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即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对发展模式的直接影响。从根本上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文化产业资源的独特配置方式,不同的配置方式会形成不同的配置特点,从而产生不同的配置效果。因此,加大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关系的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注释
1 7周胜,段淳林.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9(3).
2汪茂泰,丁翠婷.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2).
3Z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 9温燕.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硕士研究生论文,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5田巧芳.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研究[D].硕士研究生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吴声怡,许慧宏.论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J].农业经济问题,2007(1).
8焦斌龙.简析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及其选择[J].前进,2003(7).
10雷光华.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向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2004(4).
11许清林.濮阳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EB/OL].河南省统计网,2008-11-18.
12华正伟.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条件与发展模式[J].辽宁经济,2008(12).
13袁北星.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N].湖北日报,2007-11-22.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