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学分析论文

心理学分析论文

时间:2022-10-16 19:45: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学分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学分析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促销赠品效果

营销大师Kotler指出,促销是使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诱因,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厂商为了增加销售,会利用促销让顾客多消费,以赚取更大的利润。整体来说,促销在营销组合(4P)里的比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而且促销支出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成长。因此,各种促销工具其效果如何越来越受到厂商的关注。

一、促销工具的分类

促销活动所使用的工具琳琅满目,许多学者都针对促销工具的特性,对其进行了分类,其分类准则虽然有很多种,但大多以促销诱因是否与产品的价格或可否用金钱来表示有关。所以,一般普遍认同参照Campbell&Diamond(1990)的分类,把促销工具分为金钱性促销及非金钱性促销。金钱性促销的促销诱因将改变产品价格,包括折价券、折扣优待、退还货款等;非金钱性促销的促销诱因则无法改变产品价格,包括附赠赠品、样品、抽奖、竞赛等。根据台湾学者黄丽霞(2002)针对大专生对各种促销工具的知觉使用频率的研究发现,最常使用的为打折降价,其次为直接赠品,再者是免费样品。

二、赠品促销

传统的促销方式太过于看重金钱性的促销工具,如示范样品、赠券、抽奖、商品展示、优惠券等。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金钱性的促销效果只是短暂的,一方面使得商家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另一方面使产品沦为廉价品,损害了产品形象,对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及再购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无论是学者还是商家都呼吁采用更有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促销,不要太依赖价格。而在非金钱性的促销工具当中,最常用的首推直接赠品。

赠品是给予消费者以免费或较低的价格获得商品,作为其购买产品的回馈。赠品的主要功能有刺激即兴购买;增加试用率;强化品牌印象。以赠品赠送方式来分,赠品可分为随货赠品、免费邮寄赠品、自偿赠品、包装本身属于可再使用的容器或包装等,其中随货赠品是赠品赠送方式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其又可依与产品的相关程度分为:互补性、利益一致性。

1.互补性:许多研究指出,互补性较高的产品会导致消费者较好的态度及较高的购买意愿。产品组合成功的关键在于组合产品中服务或产品间的互补性程度。消费者可能认为高互补性的产品可以节省购买组合产品所需花费的时间及努力;而且具有高互补性的组合产品要比替代性及无关的产品组合获得更大的利益。

2.利益一致性:促销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利益,不只是金钱性的而已。现金偿付性的和非现金偿付性的促销提供给消费者不同程度的功利性利益(节省和便利)和享乐性利益(探索、娱乐)。

三、赠品促销的效果

1.赠品促销对消费者知觉价值的影响。不同的促销方式确实会对消费者的知觉价值产生影响。消费者会认为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降价)是一种减少损失,非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赠品)则是一种获利的评价过程。与获利相比,通常消费者比较喜欢减少损失;不然就是这个额外的赠品,其名目上的价值与折价比较,能明显的让消费者感觉到比较划算,才会认为非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比较好。也就是说,一般来讲,相对于赠品促销,消费者可能会更喜欢降价之类的现金偿付的促销方式,因为消费者会认为自己得到的价值(知觉价值)更大。要让消费者感觉到实惠,才能发挥赠品促销的作用。所以,赠品促销时,厂商就应该注意这一点,尽量让消费者感觉这个额外的赠品的价值是有足够吸引力的。

2.赠品促销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赠品促销实际上是工具制约的一种,是利用对消费者的正向刺激来直接改变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本次消费的结果是可以得到奖励或是附加的价值(赠品),所以增加了未来同样消费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工具制约等直接改变消费者行为的工具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对消费者的短期的刺激工具,赠品促销也被认为是一种短期购买诱因,一种立即型的促销。这与赠品促销的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消费者行为越复杂,表示消费者投入其中的心力越深入。一般而言,越是无须任何行为改变便可平白获得的促销好处,其消费行为越是单纯。例如:当场揭晓的抽奖活动、商品直接降价、免费赠品、免费发送的试用品等;相反的,越是需要付出一些行动配合,或是必须提前计划方能取得的促销好处,其消费行为越复杂。如:分期优惠的促销、集点券等。

自我认知理论是由个人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外物的价值。从这个理论的角度来看,一个促销活动越是平白的给予,越可能被消费者认定为产品有问题而必须透过促销活动才卖得出去;反之,如果消费者本身必须付出一些代价,例如精力、时间、行动等,才能获得促销活动的好处,则较倾向将自己的配合度解释为本身的需要,是较理想的策略。超级秘书网

而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促销方式必须达到行为养成或是行为强化的功能,才可算是好的促销。由此来看,赠品促销若是仅仅一次购买的附赠,则行为强化的效果较差,若是组合式赠品,必须分次购买来搜集,其强化效果才较佳。

就促销的推广功能而言,赠品在鼓励试用和品牌转换上,具有很强的功能。如果操作方式正确,即如上所述采用组合式、分次购买搜集赠品的方式,还可以很好的鼓励后续购买的行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赠品促销如果操作得宜,可以提高消费者的知觉价值、达到行为强化的效果,在鼓励试用和品牌转换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

心理学教育论文2300字(一):浅析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有效实施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也突飞猛进。为了确保教育的高效性,教育心理学越来越多的在各高校范围内实施,根据这些实践的总结,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的深化与发展。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提升高校学生对自身心理情况的认知,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促进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目的达成,为社会输送人才,能够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学管理;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6-377

首先教育心理学包含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学生的心理特征、老师的心理特征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使得其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反馈才能得到发展,只有经过反复实践,综合实践表明其应用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改善、老师的综合教育能力得到提升,能够使得学生与教师步伐一致,才能进一步的对该应用进行深入挖掘与发展。

一、高校教学管理中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1.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

现代社会中,由于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普职分流愈近等原因,高校学校在招生时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招生的人数也在不断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高校学校的教育质量。现代高校学校中,高校学生大部分年轻处于16-18岁之间,思想、心理、身体都处于发育的重要时期,不能有效对所接触到的外界信息進行辨别,容易被各种不良的信息误导,从而产生思想、心理等方面发育的偏差。高校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城市或者农村中的独生子女,大部分高校学生均属于留守儿童,或者家庭方面存在缺陷。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足与年龄较小,其专业也刚刚处于初中毕业阶段,高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并没有得到很好养成,自觉性也相对较弱。在高校学校广撒网的过程中,招收到的学生的个性差异会非常大,部分的学生性格特别任性,部分学生比较自卑,心理上较为脆弱,二者在生活与学习上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并不相同,很容易产生冲突,激化矛盾。大部分的高校生都会存在自己是被淘汰的思想,认为自己很差劲,因此,对待学习时,他们更多是的一种缺乏自信的、消极的态度,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这部分学生不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学校中得过且过的生活,只希望能拿到毕业证。因此,高校学校的教师需要更为强大的心理素质与教育综合素养,在面对性格差异较大、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学习兴趣差异较大等学生时,能够对其有更好的教育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1]。

2.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进行多方的实践与研究后,本人发现现目前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并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与应用。教育心理学综合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对高校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进行引导解决,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心理与教学方法进行指导与帮助。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高校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学习与生活的主动性,也能够使高校学生更好的适应高校学校的学习生活节奏,还能使高校学校的教学管理顺利更加顺利的进行。

二、现代高校在教育心理学工作方面的问题

1.高校对教育心理学工作重视度

针对高校学校的管理层及老师而言,高校学校的管理层及老师没有意识到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部分管理层及老师认为高校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等方面的技术与能力,而不是对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引导,这些管理层及老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作用,只有学生在心理方面健康,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才能更加顺利[2]。

2.高校在教育心理学工作开展中资金投入及师资力量

针对高校学校而言,部分高校学校没有资本对教育心理学进行建设,这里的资本包括资金成本以及师资力量,部分学校没有足够的资本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也没有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的团队。如果心理教育老师专业素质不足,也不能对高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3]。

三、推进高校学校教育心理学工作流程

1.重视教育心理学工作开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校学校需要进一步重视教育心理学工作,推动学校教育心理学工作的进行。在教育心理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高校学生大多数心理比较敏感,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其生活与心理的健康,并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的为学生负责。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怀,学生才会更加信任教师,师生沟通才能更加深入与有效。例如:某性格较为自卑的学生考试成绩差,在与其进行沟通时,需要语气更为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他能够有进步。

2.组建专业的心理健康团队

高校应该组织专业的心理健康团队,引进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设置心理咨询室等方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隐私,心理咨询室的位置可稍僻静,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应该进行保密[4]。

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学校应该加强其在教学理念方面的重视,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际的应用。高校学校应该对心理教学有更为专业、更为正规的实践行投入,培养更多专业素质能力高、心理素质强大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心理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从心理学分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论文

摘要:当前中学生压力不断增大,有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等等。由于压力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断产生,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初中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对他们的正常生活都有影响。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多多注意初中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保证学生们的健康心理。本文以此为探究内容,探究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心理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正是学业转向繁忙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心智开始成熟,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的心理变化是很敏感的。而家长、教师看到了当前的社会压力,所以将孩子从小培养成才的心情十分强烈,但是这样无形之中容易给初中生们造成负担,往往容易出现逆反心理,没办法与教师或家长好好沟通。因此,教师应该多注意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心理学科学、及时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1]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教育观念落后

当前的初中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中考中考出一个好成绩、升入一个好高中,最后在高考中大放异彩。这样以成绩为标尺的状况已经屡见不爽。在这种思想下,学校将初中生们的大部分非统考科目课程全部压缩用来学习统考科,非考试科目遭到挤压。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大部分学校是不会拿出时间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而且根据调查显示,有很多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开这门课。因此,重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2]

2.教师能力不够专业

心理健康疏导可以是班主任或者是其他老师来进行,但是这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不强,正相反,它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学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素质以及优秀的理论知识,并且从事过相关训练。尽管很多地方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就实际从教人员来看,很多往往是杂拼的教师,并不具备专业水平。也就是说,在不懂心理辅导策略和技巧的情况下,效果往往不明显。很多地区为此开展了心理教师培训班,但是由于教师们的不重视,再加上人数限制等次要因素,导致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3.教育的模式化

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教师大多在课程设计上照本宣科,没有对学生们的具体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无序化十分严重。不仅如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化还表现在:很多教师名义上是开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但是往往草草讲几句就将时间划为自习或是统考科授课;虽然很多班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大多是流于形式,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深入到个体,教师只是将可能的情况告诫学生,但是没有对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导致学生们只能自己胡乱分析自己的心理問题,毕竟初中生思维能力有限,很容易自己走入误区,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3]

二、从心理学分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1.提高心理学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其实践能力

上面提到,师资力量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学校要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慎重对待,采用专业的人才来进行授课。对于心理教师,教师还可以采用统一培训的方式,让他们达到既能提高初中生对自身的认知了解,使他们能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帮助;又能进行合理的团体和个人辅导,在两种维度下自由切换的能力。当然,非本节课目的老师也可以进行培训,防止有学生找其倾诉时不能给出正确的建议,要及时疏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心理学教师还应该具备实践能力。教师要实际地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做出及时疏导,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教师要多与学生们交流,要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观察他们,深入了解学生们出现的心理问题。在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应该敞开心扉,争取达到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加方便地看到学生们内心的问题,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接受心理学的知识。

2.更新对学生的教育观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虽然教育部号召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和错误认知下,开展过程并不顺利。很多学校认为,只要抓好应试教育下的初中生成绩发展,管理好学生的纪律和升学率就好,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导根本不在学校负责的范围内,而且教师与学校也没有专业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但是,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们大多数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其根源就是学校过分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学生天性发展的结果。要想让孩子将更多的精力与能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就要及时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他们精神上的痛苦,而后调动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让他们健康地发展。因此,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3.号召家长的共同参与,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第3篇

关键词:师范类心理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心理学专业是我校2000年新开设的师范类本科专业,根据教育部对师范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省内外师范院校对心理学专业的办学历程与经验,结合我校自身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确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业素养,能在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社区服务机构等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1]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2]相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并没有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总体素质不高,理论素质和应用能力都有所欠缺,尤其是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就业率偏低。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曾明确指出:从2000年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育部于1998年增设了心理学专业,许多高校纷纷设置了心理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学专业人才。[3]截至2010年10月,全国已经有超过25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相关专业。[4]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为了保证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偏重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实习见习的场所多在中小学;平时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多延续了师范学校的讲课、说课方式。正是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这种师范性窄化了心理学实践能力的范围,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趋于饱和的现实条件下,学生带有浓重师范性的实践能力很难适应广泛的心理学就业的市场需求。

(二)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

由于就业难,当前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考研热情空前高涨,在课程设置别重视学科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验课等课程的比例,如考研中占分数比例较大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学兰等对该校心理学系1986年以来的历届本科生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学校中最欠缺的技能是“心理治疗技能”和“心理咨询技能”,且学生期待加大实践课程学时的比重,认为心理学应用技能课程的学时数应占52.38%,基本理论课程的学时数应占47.62%。[5]可见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应加大重视力度。

(三)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以考试考查为手段,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

近年来,由于心理学专业就业需要拓宽了就业范围,突破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种单一就业方向的局限,也开始不断地增加实践能力培养类的课程。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外,还有心理咨询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及临床心理学方向。但由于受传统考核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局限,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最终实现的是知识上的积累,而非能力上的转化,很难达到实践能力水平提升的目标。

(四)见习实习时间相对短暂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

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教育见习一般选在第四学期的第七周,中小学已经接近期中考试,学生在见习期间中小学生正在复习;教育实习虽然预计是14周,但实际在中小学的时间仅为四周,其余的时间需要进行大量的讲课练习并参与学校组织的统一考核。在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量都很少,学生很难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

二、确立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015年,我校在2012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新方案的修订工作。在这次修订过程中,心理学专业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进行了如下改动:

(一)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

心理学的学科基础理论课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对于心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有重要作用,对于实践类课程的掌握有重要帮助,对于学生考研有重要作用,所以,要保证学科基础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具体体现在,在培养方案中合理规划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开课学期,保证各门学科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比重,用多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

(二)突出实践类课程设置

心理学的实践类课程是依据可操作性目标设置的,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学等。我校心理学专业的实践类课程设置共分为三个方向:一是心理咨询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课程,如心理诊断技术、行为矫正技术、团体心理辅导、认知矫正技术、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根据实际需要,本次修订培养方案又增开了沙盘游戏治疗、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二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向课程,如管理心理学、人事与领导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关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培训与开发、人才测评、职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等。三是临床心理学方向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治疗学、临床心理学、临床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等,结合心理学最新热点,在这次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增开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心理学专业学生可以就一个方向选课,也可以分别从不同方向选课。

(三)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

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心理学专业加大了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本科专业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160学分方能毕业。心理学专业实践类课程要求学生修满38学分,其中实验课程12学分,教育实习、见习由原来8学分增至14学分,毕业论文(设计)由原来4学分增至6学分,专题实践课程由原来的3学分增至4学分,具体课程除原来的专业需求与就业、就业心理咨询与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增开了一门青少年咨询方案与案例报告,军事理论及军事训练为2学分。

三、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辅助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传统心理学专业的授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目的,但学生一是由于脱离具体情境,二是由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三是由于学习和实践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导致学未所用。可以依据心理学具体学科的实际特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为多种授课方式,如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通过案例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产生联想,较快地将所学转化为能实际应用的能力。而在学生未来的从业生涯中,由于在学习心理学专业课程时曾对情境进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会在其遇到实际问题时重新启动,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解决,而非经验解决,对未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也有益处。

(二)改革实践类课程的考核方式

推进实践类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考核制度的转变。考核制度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方向引导,如仍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考核,重视知识再现,忽视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学生仍无法走出应试思维带来的高分低能的怪圈。因此,制定严格而规范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可以实行教考分离,成立专业实践技能考核小组,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口试、面试、笔试、心理测验、专业实验、角色表演、情境模拟等考核形式有机结合。在考核过程中不仅重视检验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还要重视检验理论基础是否扎实,是否能用心理学的视野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合理增加见习实习时间

目前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在第七学期进行为期14周的教育实习,在这14周中,在学校实习期仅为四周,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相对短暂,可以适当增加。尤其是实习时间,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本来就小,并且学生在真实课堂中得到的锻炼远远超过在大学模拟课堂中得到的锻炼。因此,可高效利用这14周的时间,适当增加学生在中小学实习的时间。

(四)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

由于实习期间学生没有工资,学校不包食宿,学生如果租房又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校心理学专业实习学校多为本地学校。但由于本地学校数量有限,心理健康教育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属于主课,课时少,学生并不能在实习期间得到充分锻炼。因此,要拓展实习基地的范围,预计拓展的实习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该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水平,课时量有保障,上课内容和形式都比较丰富;其次,该校应设立心理健康中心,有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和一定的心理咨询基础设施;第三,该校有学生或青年教师宿舍,能给实习生提供住宿。综上所述,提高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实践能力,既要确立师范类本科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又要制订有助于师范类本科心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辅助策略。这样双管齐下,对于提升师范类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升就业率有切实帮助,也为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未来能独当一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姜淑梅 崔继红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吉林师范大学本科培养方案(教师教育专业)[S].2013.

[2]董开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探讨——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5(08).

[3]姜燕琴.地方师范专业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构想[J].龙岩学院学报,2013(05).

第4篇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l心理学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1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等行为规范的教育。这些对于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线技术人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这方面的培养大多数只是关注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对于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重视不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来的某些典型人才,他们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点正确、道德品质高尚,但在心理方面没有达到健康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能让我们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中职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

1.2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要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就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这有助于我们增强思想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把工作做在前头;在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控制和引导其行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1.3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运用心理学知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透彻的的了解心理活动规律,进而来指导实践,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2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所面临的困难

2.1学校缺乏跨专业人才。欠缺专业指导

2.1.1双师型人才欠缺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大多只研究本专业,专业心理学知识比较缺乏,因而在实践中能够游刃有余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少之又少。

2.1.2技术设备欠缺

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心理学技术和工具未能在我国普及,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很难把学生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量化,并作出科学分析,影响了心理学的有效运用。

2.2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日益多元化,教育难度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中职学生在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暴露出不少思想上的新问题;其一,政治意识淡薄,信仰模糊。其二,法制观念淡薄,对社会上出现一些违法现象很漠视。其三,意志力缺乏,不能经受打击、挫折。其四,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现象严重,性格孤僻、冷傲,缺乏合作精神。其五,价值观偏差,享乐主义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同学之间攀比风盛行,爱讲排场、讲高档。其六,独立自主意识差,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接触现实生活往往束手无策。

3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

3.1因人施教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品德情操的陶冶,最忌”公式化”、”一刀切”。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也往往就在于此。常言说,育人要“因材施教”,做思想工作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心理学角度看,其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心理的个别差异”,即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能忽视人的个性,采用强输的方法。

3.2因势利导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学生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心理现象的特点、形成及规律。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如果能掌握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就能够更好地分析和对待这些心理现象,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法,实现教育目标。

3.3持之以恒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思想,人实现转变的过程是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互为消长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有某种惰性,很容易被多次重复的说法和做法牵着鼻子走。重复和暗示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意识,就会具备一种改变自己的魔力。也就是说人是可以转变的,人的思想也会被潜移默化。

第5篇

论文摘要:归纳和分析了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范式、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等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和对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自创建以来,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心理学一直存在争议。1987年美国心理学学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的界定认为,“教育心理学关心的是发展、评价和运用有关人类的学与教的理论,以及由理论衍生出来的和能增进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教育内容、计划、策略和技术”[1]。尽管国内外专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可以得知: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2]。根据这些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一、在研究范式上的贡献与局限性 

1879年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一直想成为一门类似于物理学的“纯科学”,所以受心理学中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深刻影响,教育心理学也放弃了原有的哲学研究取向,转而走上科学的研究取向。研究取向的改变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转变,心理学中一些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被逐渐引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包括教育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主要范式。长期以来定量研究一直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支配性的地位,定性研究的发展则较为缓慢[3]。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的处理与解释上必须具备严格的形式,具体表现在:强调对事物进行量化的测量与分析;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干预,创设实验条件;主要采取假设验证的研究方式。定量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包括严格的抽样技术(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量化的资料收集技术(如问卷法、实验法)和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资料分析技术(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4]。定量研究的范式引入心理学以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但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过于狭窄,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弊端:1)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客观性,重视观察、实验、测量,完全剔除了形而上学。2)定量研究只研究客观的、外部可观察到的现象,把人的心理机械化、生理化、动物化,重视外显行为的描述,排斥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忽视人的主体感受。3)定量研究有一种元素主义的倾向,把完整的、系统的心理肢解为相互独立的部分。4)定量研究范式重视科学方法的运用,形成了方法中心的倾向,要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力求实证性和精确性,使心理学成为精密严谨的科学[5]。 

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成为必然。定性研究的方法是由人类学、人种学以及其他社会学领域的基本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在自然状态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5]。定性研究可以更多地反映自然情境下人的心理活动,定量研究具有可重复性且客观,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二、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既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也为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立下汗马功劳。心理学各学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关于学习的理论,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例如,以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通过实验提出各自的学习理论,形成了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派别——联结学派;德国的苛勒等通过对黑猩猩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这一早认知学习理论[6]。 

这些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并为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心理学从单纯的哲学思辨转向科学研究的方向,但完全抛弃哲学思辨未免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把人类复杂、高级的学习过程等同于动物盲目、简单的学习[7];把学生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探索看做是机械、被动的信息输入和加工过程;将人脑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的程序运算等同[8]。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育心理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心理学需要学习教育学的思想方法,认识到实验室条件下人类学习的经验和规律不能一成不变地推广到现实的学习中,因为,人类真正的学习过程远比在实验中呈现出的要复杂和多变,现实中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也更加纷繁复杂,不容易控制。 

三、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而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关注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学科。kyriacou(1986)指出,教育心理学需要宣扬的不是“心理学知识”,而是心理学视野下的“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的职责应当是拓宽教师教学和学习的技艺。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及其发展、教师的专业及个人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汲取诸如创造性思维、动机、学习策略等心理学概念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9]。归纳起来,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贡献有:改进教师已有的教学观;提高教师教学的效能感;让教师更好地进行反思性实践;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等。 

然而,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首先,教育心理学对有关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那样系统和深入,对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其次,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是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其间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快速整合的各种行动。教师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教学情况时,很难完全照搬教育心理学中的各种教学和管理理论。而且,人是最复杂多变的个体,不同的学生组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班级,因此,教育心理学中的一般教学规律不一定适用于每个班级,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和不断改进,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小结和展望 

总体来说,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贡献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关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理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改善了实际教学情况。但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所以,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研究方法上的结合与创新。定量研究可使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定性研究能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因此,应尽量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创造出一些新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10]。继续保留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手段更为现代化,提高研究效率。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例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更丰富,操作更为经济和便捷。 

2.对研究内容的拓展、深入和整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身心统一和人格健全的人。对个体的学习动机、情绪和认知等心理成分进行探讨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但之前的研究往往孤立地考察单个成分对个体学习的作用,未能在开放的、多维的框架中探讨各种成分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将来的研究应呈现出多因素的动态整合趋势,综合考虑认知、动机、情绪、态度、信念、情境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并试图建立起新的模型或理论[11]。 

3.理论研究和应用紧密结合。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主张在重视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探讨。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应构建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10]。理论研究为解决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应用实践是用这些心理学理论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有关问题,二者的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红川,王耘.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4]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报,2001,(6). 

[5]葛鲁嘉.心理学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定位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胡韬,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新取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7]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9]王沛.教师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心理学:贡献、问题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9,(7). 

第6篇

关键词:心理技术;竞技体育;实验技术;测评技术;干预技术

20世纪80年代至今,运动心理学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心理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心理测量技术的运用,发展到今天较成熟的应用模式。在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背后,心理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心理技术,是以研究心理学为目的,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并使成果实践化,为心理学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一门科学。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实验技术、测评技术和干预技术。

一、实验技术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的应用

1. 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测和评价

随着神经生理监测技术的发展,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监测与评价手段日益先进。近年来利用脑电技术研究运动操作过程中心理状态与大脑效率的关系已成热点。研究涉及不同项目的脑电特征、中枢神经系统疲劳和竞技状态、心理训练过程、特定时段的心理状态。如张振民等研究提出,EEG的神经元代谢方式可能与技术特点有关[1]。李捷以脑波超慢涨落技术分析训练过程,发明了“高级运动训练状态监控仪”,用于评定运动员竞技能力、训练强度、中枢疲劳、应激程度、学习能力等[2,3]。胡咏梅研究发现,脑象图分析技术可以显示运动员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和竞技状态等信息[4]。邹军等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监测了散打运动员的心境状态[5]。以上从电生理、脑成像方面研究了运动员认知特征及心理状态方面的特点,为解释运动员心理训练效果的神经机制,为运动员选材和心理训练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2. 运动员认知特征研究

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技术的发展,运动员认知特征及神经机制成为研究热点,眼动技术、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使用逐渐增多。眼动技术主要用于研究审视场景和视觉搜索策略。近年来国内学者采用该技术研究了不同项目运动专家认知过程中的眼动特征。如刘翠娟对散打运动员观看视频动作过程中的眼动特征研究[6],李安民等对重剑运动员运动情境中视觉搜索研究[7]等。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是通过记录分析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等信息,揭示人类认知加工的脑机制。国内学者采用该技术研究运动员认知特征主要涉及空间注意、知觉预测、注意瞬脱、时间知觉、视觉搜索、运动决策、自动加工等。如杨爱华等对乒乓球运动员视觉空间注意特征的研究[8],赵洪朋等对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的研究[9],李晓娜等对乒乓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的加工过程及机制的研究[10],徐璐等对乒乓球运动员决策特点的研究[11]。由实践可知,运动员的认知优势常常表现在心―眼―手的高度协同。基于此,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综合运用反应时技术、眼动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开展探索性研究,试图证明运动员认知优势的内外一致性。如击剑运动员运动决策研究[11,12,13]、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研究[9]、乒乓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研究[10]均尝试性地使用三种技术的结合。

综上所述,实验技术在运动认知领域研究中发挥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运动专家的认知优势特征。但是未来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1)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训练比赛情境,提高研究的生态学效度;(2)使用功能核磁共振(fMRI)技术,提升运动员认知过程的脑空间定位精度;(3)完善各种技术整合联动方案,实现同时记录认知过程的行为、眼动和脑神经变化特点。

二、测评技术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的应用

1. 运动员心理特征评定

运用测评技术进行运动员心理诊断和心理选材,是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将心理技术应用于竞技体育最早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运用测评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诊断和选材的内容是多方面的。(1)运动心理能力:邱宜均等编制了青少年运动心理能力测试量表并进行了初步诊断[14]。结果表明此测试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与区分度,可以作为运动心理能力的诊断与选材工具。(2)智力水平:潘前等采用WAIS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健将级运动员或比赛名次好的运动员比非健将级运动员或比赛名次差的运动员智商要高[14];而张力为等用韦氏量表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测验,结果发现被试的智力呈中等水平,同前述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14];刘淑慧等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测验,发现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14]。(3)个性特征:张厚粲等用镶嵌图形和棒框测验对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运动员的场依存性作了比较,发现较强的场独立性是竞技运动必备的心理素质[14];陈舒永等用精神运动特性测定法对100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表明神经活动的三个基本特性在运动实践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14]。郑日昌等采用MMPI对我国甲级女排进行人格测试,发现我国女排运动员内向者居多[14]。邱宜均等用16 PF对我国男女篮球、排球、划船、短跑、跳水、射击和男子足球等运动员进行测试发现,运动员人格因素因子特点表现出某些共同趋势,而不同专项的运动员其人格因子的分布趋势不尽一致[14]。(4)认知特征:包括感受性的敏锐度、运动反应的速度与准确性、运动表象的完整性和清晰性、操作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记忆能力等。指标主要包括简单反应时(视、听)、时间知觉(视觉、听觉、动觉时间估计)、时空判断;深度知觉、视觉记忆、操作思维、综合反应时(四肢协调灵敏反应)、选择反应时、肌肉用力感、动觉方位感(臂、腿)、双手协调;水平感、浮力感、旋转-定向等。以上指标被证明是不同运动专项选材时的参考指标。

2. 运动员专项能力测评

90年代,运动员赛前唤醒和焦虑水平的心理测评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测评技术的应用也卓有成效。例如,祝蓓里对CSAI-2进行了修订[15]。叶平则发展了《竞赛认知特质焦虑量表》(CCTAI)[16]。王天生提出STAI、SCAT、CSAI-2三个焦虑量表中存在维度全面性、信效度及常模适用性等问题[17]。张力为根据中国文化特征发展了《赛前情绪量表-T》[18]。另外,有关“心境状态”测评手段POMS量表由祝蓓里翻译修订并提供简表[19]。上述心理测评技术手段的发展应用,对有效把握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提高运动员成才率,1991年,原国家体委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心组在完成《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标准的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先后公布了13个项目的选材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多数包含心理测试指标[20]。1993年,原国家体委竞训三司组织对其所属8个项目的运动员科学选材进行了新的研究[21],其中心理子课题不仅完成了各项目标准中的心理测试标准的建立,还发展了3种心理选材测试量具,即《WT智力测试系统》[22]《WT运动员性格调查表》[23]和《WT神经类型测试系统》,后者是对一段时间内广泛用于竞技运动领域的80.8神经类型测试表[24]的改进。

3. 运动员心理诊断体系建立

2000年以后,我国学者开始将测评技术应用在建立运动员心理诊断体系上。如2002年国家级重点课题“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子课题 “优秀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的诊断”研究中,根据“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与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高和比赛发挥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在现有仪器设备条件和前期研究基础上,选定了个性、注意、情绪、自信心、认知特征、意志品质、动机水平、中枢神经疲劳程度等8类测试指标,以26个运动项目和不同职业的4个群体的3 210人作为被试对象,建立了评价系统并开发出测试软件,为优秀运动员提供了一套科学实用的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的诊断系统和工具。目前,由张忠秋完成的一项科技部课题也涉及心理诊断研究领域,在专门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平台上发展了多项心理测量工具。

综上所述,测评技术在服务于我国竞技体育过程中,经历了从简单应用、专项研发到综合运用等阶段,为运动员心理评定作出突出贡献。然而,随着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测评技术的深入理解,其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还将向如下方向发展:(1)使测评技术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各运动专项的特有评价标准。(2)注重测评技术的系统化,实现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全方位、多角度测评。(3)提高测评技术的时效性,实现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完成对运动员的有效测评,防止干扰和影响训练竞赛。

三、干预技术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的应用

1. 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的引进及探索应用

80年代初,董经武等人应中国射击队和中国射箭队的邀请,开始对几名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大胆尝试,其中一名双向飞碟运动员在调整心理状态之后参加比赛,创造了世界记录。于是,更多的运动队(如中国跳水、游泳、体操、田径等队)相继要求心理学家提供帮助,优秀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从此广泛开展起来。如刘淑惠等探讨思维训练对跨栏技术掌握的影响;凤肖玉等用实验方法验证了心理训练对射击运动员的积极作用;徐明欣论述了游泳教学中心理训练的应用;祝树明实验证明心理训练促进了足球战术和训练质量的提高;丁雪琴实验证明了放松和念动训练的应用效果;李建周实验探讨了射击动作特殊知觉的心理训练效果;白丹探讨了跳远心理训练方法等[25]。这些初步的理论探讨和尝试,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提高了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认识。

2. 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的广泛应用

进入90年代后,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主要以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课题形式进行的。在深入运动队的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为竞技运动服务的模式和思路,总结并提出了针对运动员的较有成效的心理工作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扩大服务与科研所涉及的运动项目,显示了运动心理学的强大生命力。

心理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又有许多具体的方法与训练步骤。(1)放松训练:丁雪琴等研究表明,放松训练可以控制紧张情绪,与功法调治相结合可以消除运动员的心理疲劳[14]。王惠民研究表明,放松训练能明显降低肌电值[14]。刘淑慧使用反馈放松与听放松磁带相结合的手段,能短时间内达到放松,并表现在主观感觉与EMG水平一致[1]。(2)表象训练:陈舒永等研究表明,被试在表象某一运动动作时,可记录到该动作所用到的肌肉的微弱的肌电活动,且与实际活动时相似[14]。杨锡让研究发现,训练者表象时皮层运动区α波波率减少[14]。丁雪琴等研究表明,念动表象训练后心率明显上升,皮肤电阻明显下降;将表象训练与实际训练结合的效果要比单独训练的效果好[14]。祝树明研究发现,表象训练可促进运动员战术水平的提高[14]。(3)生物反馈训练:王惠民等用生物反馈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放松能力、表象能力[26]。(4)模拟训练:邱宜均等对国家击剑队进行了对手模拟,比赛气氛、环境的模拟,比赛过程的模拟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7]。丁雪琴采用语言诱导下的内心演练来进行比赛实况的模拟训练,以促使运动员比赛动机的增强[14]。(5)集中注意力训练:丁雪琴研究表明,集中注意力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有效集中注意[14]。(6)目标设置技能训练:姚家新等采用目标设置技能训练激发了运动员的动机[14]。(7)专项心理训练:张书平从射击技术的结构出发,提出贯穿于训练之中的立枪法、心理―技术结合训练法、入静清心法、表象训练法和徒手训练法等[28]。

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相对心理训练来说起步稍晚,其依据的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治疗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等。竞技体育中常采用的心理咨询方法有:(1)系统脱敏疗法:丁雪琴、王斌等曾采用此法治疗运动员一些较典型的心理障碍,如心因性局部疼痛、失眠、某个技术动作严重变形和强迫冲动等,取得了一些效果[14]。(2)思维控制法:丁雪琴、刘淑慧等针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不同的控制策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坚持正确的心理定向并贯彻于比赛之中[14]。(3)诱导与说服策略:邱宜均等针对运动员赛前存在的想赢怕输的心理所采取的方法[27]。(4)合理情绪疗法:刘淑慧、马红宇等采用RET理论消除运动员的不合理信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4]。

3. 运动员心理训练理论的初步形成

我国学者在致力于运动员心理训练实践,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也总结出了较系统的心理训练理论,如心理建设综合模式和逆境应对训练模式。心理建设综合模式是刘淑惠紧密结合射击运动训练和国际重大比赛的实际,率先提出并逐步形成的以心技结合训练为基础,以积极思维控制训练为中介,以积极比赛自我意象训练为整合的前后有序、上下联结的心理建设综合模式[29]。该模式体现了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在实施上的系统性和个体心理建设的综合性。逆境应对训练模式是姒刚彦系统总结传统心理训练范式在运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30]。这一训练模式由4个阶段组成,包括:(1)确认或预见典型逆境;(2)找出合适的应对逆境方法;(3)实施个人化训练;(4)评价训练效果。这种训练模式可以使心理干预体现更强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姒刚彦认为,个体对逆境的意识和认知能力是可以被评价和训练的,所学到的应对行为的效果也是可以被评价和再建的。通过逆境应对训练模式,理想的竞技状态就向“通过训练可获得”的境界迈进了一步。

综上所述,干预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应用中经历了初期探索、全面普及和理论建构的不同阶段,不仅为我国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发展了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手段,丰富了干预技术理论。但是,我们还应在以下领域继续努力:(1)开发适合不同专项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2)完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获得更多的实证研究支持;(3)继续研究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效果的监测和评定手段,开发针对性的测评工具;(4)从认知神经生理学角度,探索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作用机制。

四、结语

心理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效益经历了初步探索、理论形成、理论成熟的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回顾心理技术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发展演进的历程,旨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客观分析和梳理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应用过程的特征,从而揭示心理技术应用效果的内在规律,以适应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需要。然而,心理技术运用于竞技体育的内在规律、理论及应用效益评定方法的探索,必须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借助于心理科学创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才能更好地解决今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面临的各种未知的问题。

[1] 张振民,等.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运动员脑功能特征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5):453-457.

[2] 李捷.脑对运动负荷自主反应水平协同变化原理与实验评价方法[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0,341.

[3] 李捷.运动技能形成自组织理论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 胡咏梅,等.优秀击剑运动员脑像图特征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第八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

[5] 邹军,屠嘉衡,苑建齐等.散打运动员赛前与冬训期间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6):675-677.

[6] 刘翠娟.散打运动员视觉搜索中眼动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4):507-509.

[7] 李安民,高耀.重剑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视觉搜索优势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0):54-58.

[8] 杨爱华,殷小川.乒乓球运动员空间注意特征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4):35-43,62.

[9]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10] 李晓娜,李安民.乒乓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的ERP特征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11] 徐璐,李安民.乒乓球运动员决策过程认知加工特征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12] 冯琰,周成林.高水平花剑运动员认知优势特征及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8.

[13] 高耀,李安民.重剑运动情境中视觉搜索的ERP活动特征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14] 邱宜均,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运动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述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47-50.

[15] 祝蓓里.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问卷)中国常模的修订[J].心理科学,1994,17(6):358-362.

[16] Ye,P. Competitive motives as predictors of cognitive trait anxiety in university athle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993,24,259-269.

[17] 王天生,等.论焦虑量表中存在的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14(3):52-56.

[18] 张力为.赛前情绪的因素结构、自陈评定与注意指向[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1999.

[19] 祝蓓里.POMS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35-37.

[20] 曾凡辉,等.运动员科学选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1] 钟添发,等.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2] 叶国雄,等.WT运动员智力测试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体育科学,1995;15(4):72-77.

[23] 姚家新.WT运动员性格量表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1995;(10):58-59.

[24] 王文英,等.神经类型与运动员选材[J].体育科学,1989;9(3):71-75.

[25]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学会等.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论文暨国外运动心理学译文汇编(1979-1983)[C].1984.

[26] 王惠民,等.利用肌电反馈技术进行心理控制训练研究[J].体育科学,1991,11(4):84-87.

[27] 邱宜均,等.对中国击剑队女子花剑运动员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第四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论文集[C].1993.

[28] 张书平.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基本功及其训练[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第五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

第7篇

【关键词】 心理诊断;行为水平;信息加工水平

1 诊断一词内涵外延分析

1.1 通过对汉字“诊”的字义分析能够得出以下结论:①诊为形声字,从言而珍省声。“言”就是语言用来表示说话。这部分在诊字来说表示解答或是询问。②而右半部分则从“人”和从“彡”。人字在诊字里特指医生,而“彡”的本来意思是指柔软细密的毛发,在这里引申仔细缜密。就是说诊的过程要求必须要缜密而详细。③医生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内部和外部的察看从而断定疾症,这是“诊”的基本字义之一。“诊”的别外一个基本字义就是验证,一般用这个字义说明“诊”的非盲目性,而是有一定的目标性和目的性的。④“断”就是判断、决定、下结论。从诊断一词的排列顺序我们不难看出,诊前而断后。也就是说诊是因而断是果。我们可以认为,察看初步判断验证结论。这个步骤是诊断的过程体现。

1.2 “诊”与“断”合成一词在医学中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性术语,“诊断”一词在医学治疗活动中被专指为具有专业性的技术人员,通过对治疗对象进行详尽的检查和调查。然后对收集到的全部信息和资料进一步的整理,提取精真、摒弃粗伪,由外而内,从此到彼的信息加工后,对治疗对象的病情做出基本的认识和判断。诊断是否具有可靠性以及是否具有确定性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在医学本身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过程中,诊断之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基体的诊断以角度不同可分为临床水平的诊断,比如疼痛、思想焦虑、心神不安等等。还可以从机理水平的诊断,比如厌食、抑郁等等。与上述两种诊断相比,就可确定性和可靠性而言,病因水平诊断比较高。原因是它描述了临床基本证状情况的同时也可以做到对病情发展的相对准确的预测。对疾病形成诱因的寻找提供有力的何障。给后续治疗制定方案提供有力的证据,而不致导致治疗的盲目性,便于医生对症治疗。

2 心理诊断的概念和心理诊断的模式

2.1 “心理诊断”一词最早出现在《心理诊断》的一本书中。当时是M罗夏提出了这个全新的概念,为精神病学所专用,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此概念被纳入并应用于医学领域,后来无论在心理咨询的领域还是在心理治疗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心理诊断主要运用心理科学为主,以其为诊断工具和诊断方法。以此对体心理状态和群体心理状态的行为障碍、行为偏移的情况进行描述、鉴别、分类和评估。这也是心理诊断的过程。心理咨询过程中,由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心理诊断。其对心理治疗之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2.2 咨询心理学遵从的是由生理至心理再到社会的理论模式。而心理诊断也是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和角度来综合的评估患者的当前心理状况。根据此模式,对于心理障碍的诊断不只是对心理障碍的生理解释,同时也包括了来访者有关心理因素的个性特点,还有有关社会因素的社会环境,外因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就是说三者之间共同起作用才会影响到疾病行为、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疾病的持续时间和康复进程。

2.3 尽管这种模式与医学纯自然科学模式相悖,但是心理诊断仍不可能摆脱医学的模式而独立。

3 心理学视阈中的心理诊断水平

在目前的情况下,心理诊断作为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它距离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还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可谓任重路远。其独立必须以心理学为背景,从方法上和技术上也是采用了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其所研究的方法和应用的领域都区别于其它的临近学科,尽可能的避免走进生物学和精神病学的怪圈。

3.1 “行”与“为”是心理活动外在的具体表现。通常把这种外在表现作为心理诊断研究的对象和目标。但对“行为”在心理诊断过程中有着特定的要求,这里的行为必须是具有诊断意义的。便于把这种表现转化为信息符号加以研究和判断。故只通过对其行为的描述,要对其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的把握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诊断的确定性以及可靠性效果并不明显。

3.2 信息加工水平的诊断。这种方式的诊断是从更加微观的水平来甄别不同来访者的特点。比如,对来访者进行反应时以及眼动模式测试等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得到相应的指标。一般情况下,来访者作为心理障碍个体,其在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等心理过程里面,都会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心理模式。比方说,对速度的认识、对准确性的认知、自身反应的速度、认知方式等都存在着特定的表现。实践中证明,在自传体记忆方面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群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常表现为,具体性的记忆提取受损而概括化记忆明显增多。

4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目前在心理诊断领域里,还是过多的依赖于医学色彩较浓的诊断,在医治实践过程中,大多靠对病人身体的各项指标变化来判断病情。依靠基本的临床观察和病人本身体检的各项参数值来制定治疗方案的。在今后发展中,在心理科方面必将是精神病科色彩越来越浓的。应该以基本的医学诊断为基础,利用心理诊断的独特方式全面的,多层次的,更深度的来诊断个体的具体病情。通过一定的时间研究和探索有望形成全新的,具有独特色彩的心理诊断模式和方法。为精神病科的科学发展提供更多的治疗工具。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李晴明,李世泽.心理诊断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 多学科视域 教师角色冲突 学科层面

教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涵涉不同方面及不同层面。这使得我们在各学科通融互济原则下,对教育问题作不同“学科层面”的研究便成为可能和必要,即在深入研究各自“学科层面”的基础上,加强学科间的借鉴与互济,逐步达到对教育问题或现象的全面把握与整体解决。①对于教师角色冲突,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亦从不同“学科层面”及不同理论观照下加以探讨。以下藉由对“分与合”中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层面的已有探讨为梳理线索,以便大致明了现有研究的进展,一如我国台湾学者杨静利指出的“所有的研究结论都等着被”②那样,成为后续研究推进的基础。

一、不同学科对教师角色冲突的解释

1.心理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冲突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有学者在谈到教师角色冲突时,便强调了“心理矛盾”、“强压怒火”、“平心静气”③等关键词。在心理学家曾琦看来,“当面对需要在两种角色之间做出选择的突发事件时,如果教师不能保持理智和冷静,或者转化不及时,就会出现角色冲突”④。心理学强调从“研究教师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⑤的角度,凸显教师角色冲突的心理机制。

其次从教师角色冲突类型看,我国有论者于1985年就提出了两种类型,即“自视志高与社会舆论的冲突”,以及“自卑、自暴自弃和角色行为的冲突”。⑥有人从教育教学过程的情感体验角度提出四种类型:角色的自我冲突、“表率”与常人的冲突、创造性与常规性的冲突、工作负荷和自身价值的冲突。⑦

最后从成因看,至少可归纳为四大类:其一“心理障碍论”(自在1985,刘岸英,2002),如惰性心理、逆反心理、观望心理等⑧;其二“成就动机受阻论”(周晓晔,2004),如培养学生的成就挫折、学术提高上的挫折等⑨;其三“内外原因说”(曾琦,2004),如社会的素质期待、形象期待、职责期待及教师个性特点的差异等⑩;最后是“矛盾说”(金忠明,2006),如赞誉与现实的背离、圣人标准与常人心态的矛盾等{11}。各种矛盾在教师内心不断撞击、激荡,“不易在对立中找到统一”{12},让教师束手无策、无所适从,难以应付。

2.教育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冲突

多数教育学者都意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学校的功能亦随之复杂化和多样化。他们大多认同,教师角色冲突是指“当一个角色扮演者同时处于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地位,并要进行相互矛盾的扮演时而引起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13}。

就其类型而言,有论者从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的转换角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不同角色期待引起的角色冲突;第二类是角色之间的冲突。{14}另有论者依据基础教育改革时期教师角色冲突的主要表现指出:一是不同角色期待引发的角色冲突;二是“完人”与“自然人”的角色冲突;三是角色转变引发的角色冲突;四是高的职业评价与低的社会地位引发的角色冲突;五是角色职责要求与个人成就引发的角色冲突。{15}另外,在成因方面,周鹏生认为,其外在原因源于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教师职业声望与其实际待遇形成反差;政策制度与教师实际能力不符。其内在原因则与教师职业特点有关:教师角色呈现多样化、教师形象理想化、教师训练专业化程度。{16}周晓晔等主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加快,教师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半幼稚、半成熟)导致中学教师体验着难以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压力;应试的沉重压力挥之难去。{17}王俊明则概括了四大成因: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理想化要求、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要求、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师自身的局限性。{18}

3.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角色冲突

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职业是角色冲突的一种典型情境。如有论者指出,教师角色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角色间的对立要求。{19}还有论者认为,是指教师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所承担的各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使教师个体感到左右为难,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20}

就教师角色冲突类型而言,在西方,有论者主要集中在这样一些冲突上,即“教师角色和扮演这种角色的情景所固有的”冲突,并提出了可能的六种冲突类型。{21}对此,国内学者亦有诸多论述。张人杰先生在授课时亦将其分为“本人的角色系统之内的冲突”与“不同角色地位占有者之间的冲突”。{22}

至于其社会成因,美国社会学家R.K.墨顿指出,社会的整体性越差,个人就越容易因各种社会角色互不相容而陷于困难的境地。{23}在我国,有论者认为,影响角色冲突的因素有个人的社会地位、人格特质以及群体压力、社会风气、社会价值规范等。{24}

二、不同学科视角的实质与互济

上述在“分与合中”不同学科对同一问题的探究,昭示着一个不变的道理,即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们的认识往往首先是层面性的“一孔之见”,这就有了对同一问题研究的多学科视角。正如魏镛在《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各种社会科学家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不过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人罢了。如心理学家是从人类的思想(即头脑)去研究人;社会学家是从人类的群居生活中去研究人;文化人类学家是从人类生活方式去研究人等。{25}对于教师角色冲突问题的研究亦然,各学科要在“通融互济”的原则下凸显自己的学科性格。

图1 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教师角色冲突示意图

由以上不同论述可知,心理学认为教师角色冲突的实质是一种心理冲突,侧重分析其心理机制;教育学则主张是一种教育教学冲突,侧重教育规律的探求;社会学强调其实质是一种社会冲突,侧重其社会形成机制(如图1{26}所示)。诚然,教育问题需要在学科通融互济的原则下,作不同“学科层面”的探讨,教师角色冲突的研究亦离不开多学科视角的协同。但目前,我国学界常见的探求视角仍然是心理学和教育学。这两种视角将冲突的根源归结为心理和教育因素,以为只要将这些因素加以控制,就可以解决教师角色冲突。在某种意义上,教师角色冲突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心理学或教育学的解决往往多局限于学校场域,对宏大的社会背景难以探及,这就促使我们去深究隐蔽着的更广阔的社会基础。循着社会学的这一视角,将使我们得以跳出狭隘的学校小环境,看到教师角色冲突背后的社会冲突及社会群体之间的争斗景象,从而探寻社会控制与解决的策略。

注释:

①程天君.在分与合之间――教育学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辨正[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6,(10):15.原载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6,(4).

②杨静利.“研究生论文提纲发表会”后的一些感想――跟研究生谈学术生活二三事[J].教育社会学通讯,2000,(11):20.

③⑤自在.教师心理学刍议[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师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6.

④曾琦.新课程与教师心理调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4:56-58.

⑥自在.教师心理学刍议[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师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00.

⑦赵秀霞.教师的心理冲突与调适[J].河南教育,2005,(8).

⑧{14}刘岸英.从冲突到适应与发展――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的转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6).

⑨{17}周晓晔,秦巍.中学教师职业压力调查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71.

⑩曾琦.新课程与教师心理调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3.

{11}金忠明,林炊利.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8.

{12}曾琦.新课程与教师心理调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6.

{13}傅道春.教师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59.

{15}黄妍,钟佑洁.基础教育改革时期的教师角色冲突[J].教学研究,2004,(9).

{16}周鹏生.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2):120.

{18}王俊明.教师角色冲突的原因及缓解措施[J].中国教师,2005,(12).

{19}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51.

{20}郑敏.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困境及其原因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1}[美]格雷斯.教师和角色冲突[A].戴玉芳译.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师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05-219.

{22}这一划分对以往分类的是一种突破,既体现了理论上的包容性,又避免了划分上的交叠.

{23}[美]R.K.墨顿.何凡举等译.论理论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21.

{24}曲钦岳.当代百科知识大词典[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375.

{25}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撰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Z].北京:中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10.

第9篇

教育部在2013年8月15日颁布了“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1]。该文件规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办法,为各地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提供了政策支持。一年后,2014年8月19日江苏省教育厅了“苏教规〔2014〕 2号”文件,“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实施细则(办法)的通知”[2]。解读了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并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江苏省具体实施教师资格考试的细则。

 

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的文件为今后规范教师资格考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作为担任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心理学教师,我们认为这些文件也为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

 

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设置初衷在于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仅仅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掌握教学理论和技能。这其中就包括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心理理论、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等。教师的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专业知识让教师有“道”、有“业”可授,而心理学教育则是让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去“传”、去“授”。

 

在传统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中,师范生在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自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并且终身有效。公共心理学在其本科学习中只是一门普通课程,只要期末考试通过即可。但是在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之后,师范生必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这对于高校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教学必然带来重大影响。在了解教育部及江苏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后,作为一名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师,对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希望抛砖引玉请教于大方之家。《考试暂行办法》也涉及教育学内容,但是不在本文讨论范畴。

一、教学内容

 

传统公共心理学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大多基本沿用普通心理学结构体系。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很多教育者都认为其存在很多弊端。首当其冲的是学习的难度,对于完全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师范生来说,学习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内容不仅内容枯燥乏味,而且难学。其次基础理论过多,实用知识技能偏少。使得很多师范生在学习公共心理学时产生疑问,这样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学习心理学真的能够帮助我当好一名中学教师吗?这样的知识体系颇受诟病。但是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对此种情况没有给出官方的反馈。在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很多高校对这些内容虽然不满,但是也不敢将这些教学内容推倒重建。只能在保留主体知识结构的前提下,修修补补。比如增加一章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或是增加一章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内容。

 

在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同时,也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3],对中学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没有明确说这些考试内容,必须反映在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中。但是目前师范生的心理学课程只有这一门公共心理学。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是否应该迎合《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考试标准》)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呢?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对考试内容的界定是对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界定,但是从学习与考试的逻辑关系上看,《考试标准》界定的内容对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起到规范作用。师范生心理学课程只有公共心理学一门,而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对心理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要求。那么这个统一考试对心理学知识的要求当然就必须落实到师范生的公共心理学课程中。

 

其次,从内容的角度考察《考试标准》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具体有哪些,其特点如何。在这份试行的《考试标准》中,分别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进行了界定。但是这些考试内容是以考试内容的学科进行分类,而是分为“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心理学的内容就散见于“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中。考察这些考试内容,呈现出“重视学生心理、重视教学心理,兼顾班级管理心理、教师心理和心理辅导”的特点。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原有师范教育中的公共心理学知识体系存在弊端。师范生要想顺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掌握一些对职业发展有用的心理学知识。传统的普通心理学知识体系是无法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知识需求。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不仅缺乏实用性,对于师范生来说还存在没有心理学基础,学习难度大,学习起来枯燥乏味等问题。所以,从考试内容角度上看,《考试标准》中关于心理学部分的考试内容有助于矫正以往师范生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弊端,有助于提高心理学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最终为师范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形式

 

有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和《考试标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规范,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可以借此考试改革之机,推动师范生教育的改革。在传统师范生教育中,一直存在“重视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与轻视教育基础理论知识”问题[4]。据调查,我国师范生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占所有师范学习内容的90%~92%,而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只占所有内容的5%~6%[5]。心理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其中很多内容都与教师职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考试标准》中的心理学知识就涉及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师范生需要学习较多的心理学知识与师范生教育中只有公共心理学一门课,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能够借此次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来推动师范生教育课程改革呢?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通盘考虑。毕竟大学只有四年的时间,去除最后一学期毕业论文、找工作的时间。真正接受教育的只有三年半。

 

需要考虑几个问题:第一,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增加心理学课程?第二,增加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时间从哪里来?师范生的大学四年已经排满了内容。从哪里挤时间?

 

只要是对教师职业有过切身体验,且对心理学较多了解的人,都会赞同师范生学习内容中增加心理学的课程。其理由毋庸多提。关键是,大家都知道心理学课程不够,可是新增加的课时从哪里挤出时间来?学科知识时间不能减少,实践时间也不能减少,更何况学生还要花时间准备考各种证书、参加各种学校活动。最可能的改变是把现有的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与《考试标准》界定的考试内容接轨。虽然《考试标准》中的内容涉及多个心理学分支,一个学期的课程根本无法容纳。

 

如果这点能够做到的话,我们还应该思考第三个问题:心理学教师在公共心理学教学时,应该怎么上这门课?原有的公共心理学课程虽然知识枯燥,学习困难,但是没有全国统考的压力,学生只要通过期末考试就可以了。老师在教学时也尽量采用活泼生动的方式,如心理小游戏、视频、案例分析等体验式教学方式,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把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和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接轨,学生在上课时会更加功利。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有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稍微超出了考试范围,就可能引起学生不满,认为老师这是在浪费时间。老师在教学时也会有压力,毕竟学生在学习之后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甚至可以想象有些学校会把学生的通过率作为任课教师的考核标准。这样下去,公共心理学课程岂不是就变成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前培训课?

 

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就不得不思考第四个问题:公共心理学这门课能不能变为考前培训课?如果不能,应该如何上好这门课?

 

这个问题可以借鉴大学英语公共课。本科生都要参加四六级考试,虽然不属于资格准入考试,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大学英语公共课并没有因此变为英语四六级培训课。大学课程有其自身的教学任务和考核体系,因为这门课和一项考试密切相关,就把这门课上成考试培训课是没有道理的。前文强调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应该和《考试标准》接轨是基于《考试标准》的内容符合师范生培养的需求,比原有内容体系更合理的前提下提出的。但是不能因为《考试标准》的内容合理就把这门师范生课程上成考试培训课。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师范生素质,为其成为合格的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则是学生自身的任务。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对于第四个问题的回答是: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程不能成为考前培训课。公共心理学的教学不能以帮助学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为目的。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学素养,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是公共心理学课程的目的。在教学中更应该防止出现传统高等教育中的弊端,如一言堂、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第10篇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转贴于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第11篇

论文摘要: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情操,培养卓越人才,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始探索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不过目前的通识教育主要局限于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特别专业性法科大学因为面临的诸多问题尚未开展通识教育。要化解专业性法科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学分考核等多方面改革现有的专业性法科大学教育体系。

论文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专业性大学 法学

目前,不少综合性大学开始探索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要宽口径、厚基础。与综合性大学在通识教育领域开展得轰轰烈烈不同,专业性法科大学却反其道而行之,一些专业性法科类院校的学科设置更加精细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部门法学方向。不少法学院校在本科学生管理与培养中又进一步细分了法学学科,将法学学科区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专业,一些院校甚至还在经济法里再划分有国际经济法和一般经济法方向。那么,专业性法科大学究竟应当是向技能性、精细化发展还是向综合性、通识性发展?这一问题绝非琐碎细节,因为这关系到我国专业性法科教育策略的选择,关系到在本科阶段究竟有无必要设立越来越多的法学专门方向。又,假设搭成要进行通识教育的一致意见的话,在专业性法科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又会面临哪些问题?

一、我国专业性法科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法学从来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

尽管法学共同体认为,法律应成为专门化的知识,法律应成为独立于道德、宗教和政治意识形态的专业化的知识体系,法学共同体要确保学科的相对独立性。不少法学院校也致力于将法学打造成为一门具有自己独特语言、独特思维方式和独特职业技能的封闭科学,法学学科正在努力和道德、政治、舆论、经济等保持适当的距离。但是,就算是学者们所论及的法学共同体之培养,也离不开通识教育为之提供一个共识性的基础。强世功先生在关于法学共同体的激昂宣言中就指出,尽管律师、法官、法学家可能有相同的法律知识、共同的法律语言,但是他们却缺乏共同的价值、缺乏共同的思维方式、缺乏共同的精神气质。大学的法律教育就需要为法律共同体提供这样一个共同的知识、信念和意义,通识教育多数能够履行这样的职能。而在之后的一次讨论中,强世功也认为法学院校应当推进通识教育,这种通识教育有助于法律共同体达成一个共识性基础。

(二)我国特殊的教育体制更需通识教育

与美国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不一样,我国的法学职业者学科知识本就狭隘,其更有必要在本科阶段推行通识教育。虽然不少高校的法科专业分类只是专业名字的分类,其设置的课程、安排的师资并无差别,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多少都会持有本专业课程还是外专业课程的观念,对非专业课程重视不够。而且,不少法科学生很可能从本科生到博士生都是在某一专业性法科大学所度过,其专业边界很可能是封闭的,只有少数法科学生会涉猎经济学、管理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而主动阅读自然自然科学的学生就更少。

毫无疑问,法学课程的讲授是专业性法科院校的重要使命,毕竟,如果一个法科学生没有经过专门的法学训练,就很难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获胜。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法科学生毕业后不只是进入法院、检察院或者律师事务所,大量法科学生会选择进入银行、证券、零售等公司企业,也有不少学生进入政府部门,本科四年所学习的法学知识在其工作和生活中所使用的比例可能远远低于其它学科。更何况,不是懂得法律条文就可以当法官的,需要人文和科学的一些很厚实的基础才可以进入到这个领域来。而且,作为未来社会治理重要的中坚力量,要应当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法科学生需要有较厚重的知识背景,还需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为此,专业性法科大学的本科教育不能只限于传统法学的范畴内,而应当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法学本科教育除为法律职业市场提供合格产品之外,还应当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性情的个人和优良政治观念的好公民,法律职业教育和大学通识教育构成了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双重主题。当然,提倡通识教育并非要否认专业教育的重要性,更不是如苏力担心的,要求现代大学培养的是像林黛玉一样多愁善感的小资。加强通识教育,只是要奠定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要使法科学生具有对当代问题的关心和洞察力,不应当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对立。

二、专业性法科大学通识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进入新世纪以后,不少重点高校开始重新建构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以纠正专业教育的过度职业化。比如北京大学实行了通选课设置,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则实行了1+3,即一年通识教育加三年专业教育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对专业性大学而言,其学科划分更细,按理更有必要加强通识教育,但在专业性法科大学推行通识教育却面临着各种困难。

首先,受制于师资的缺乏通识教育难以开展。要使通识教育不流于形式,就需要卓越的师资队伍,所授课程既要能吸引学生,还要能够使学生学有所获。但与综合性院校各种学科师资储备强大而丰富不同,专业性法科大学学科有限、师资规模相对较小,能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群体要小得多。要非法学教师讲授通识教育,难以确保其授课和法学课程能够较好的衔接起来,更何况,要高校留出足够的编制引进高水平的非法科师资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而法科教师基本上是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结构的缺陷使得法学教师难以胜任通识教育课程,要法科教师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学科研究、讲授通识课程有相当大的难度。

其次,专业性法科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着课程设置的困扰。不少大学的通识教育都包括了历史、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课程,比如哈佛大学本科生必须选修外国文化、历史研究、道德理性、文学艺术、科学、社会分析、数量分析等课程。但法科类学校本身就有法哲学史、法律思想史,部分课程和通识教育有部分重叠。而且,由于法学学科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高中文科,大部分法科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识结构里较为欠缺的是数学、逻辑、科学等学科,但是要让法科学生学习这些理科学科还有非常大的难度。不过,反过来也进一步证明了通识教育的部分课程在专业性大学更具意义,是对中学教育知识结构缺陷的一种反哺。

最后,通识课程的设置可能会加重学生负担。美国不少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是所有本科生前两年的共同主干课和基础课,国内一些高校也要求本科一年级学生全部学习通识教育课程,比如西南财经大学的本科一年级学生全部归通识教育学院管理,进行集中学习。但是目前法科学生学习任务本已繁重,如果再开设通识课程就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以某专业性法科大学2011年新招收学生的课程安排为例,其教学计划要求本科生四年所学课程学生高达139个学分,这还不包括实习、论文、军训等。由于大四面临找工作基本没有安排课程、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司法考试学生选课较少。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在56学期学完139个学分,至少48门课。每星期平均至少8门课。在这样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如果再增加通识教育课程,会使学生不堪重负。

三、专业性法科大学通识教育的开展

就法学而言,其从来都不是一门封闭的学科,法学理论、法学研究都严重依赖于其他学科,不断从其他学科吸收新的观念和方法才能有所发展。法科学生在毕业之后无论是从事法律实务工作还是从事法学理论研究,都需要储备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相关理论。但目前专业性法科类院校过于狭隘的课程设置阻碍了学生对其它学科知识的吸收,抑制了学生未来从事实务工作或者理论研究的视野。尽管在专业性法科大学开展通识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由于通识教育对培养杰出创新人才、对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法律职业者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专业性法科大学依然应克服各种困难开展通识教育。

首先,改革课程设置。通识教育并非只是为了学生眼前的就业,而是为了学生一生的获益,是为学生成人这个目的服务。通识教育所讲授的学科领域涉及哲学、法学、心理学、医学、生命科学学、宗教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应当对各个学科略有了解,进而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和创新才能,这也是世界着名高校之所以不断探索通识教育的原因所在。以法学院校为例,比如社会学训练能更好的促使法科学生直面社会现实,伦理学训练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哲学训练和经济学训练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考虑到学科的重叠与法学职业的特征,专业性法科可以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自然科学史、人类历史等课程设为核心课程课,要求学生至少选择其中三门课程,其中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应当全部开设通识课程。同时,可以在大学三年级时开设法经济学、法社会学、法人类学等跨学科课程,设置为公选课,规定学生必须选修其中至少一门课程。

其次,在师资配备方面,可以采取内部挖掘和外部共享的方式。毫无疑问,资深教授对本学科的知识掌握要比年轻教师宽厚得多,但由于之前学科背景的影响,他们对跨学科知识掌握也有所欠缺。相比而言,年轻教师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们更有激励与热情去开拓新天地。为此,应当结合资深教授和年轻教师的各自优势,鼓励年轻教师教师积极转型,在培养之后胜任通识课程的讲授。而在一些特殊课程无法自我挖掘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跨学校选课,学校之间实行学分互认。与此同时,应进一步赋以教师开课自由,引导老师开始跨专业课程,让学生具有更自由的课程选择权,鼓励学生选修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

最后,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目前,多数同学对非本专业的课程学习惯于混学分,并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而学生选课也是以分数高低、考勤宽严作为重要标准。通识教育不应再采取传统的应试教育,而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在考核中,传统的方式是对学生评价采取统一、标准化的格式,这样的模式培养的只是考试机器,因而需要采取更灵活的考核方式,比如让学生提交研究报告、论文或者作品设计,成绩只划分等级而不再给分数。

第12篇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应对课堂问题能力及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不容乐观,与综合能力较强的基础教育优秀体育教师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应立足于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构建适应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强研究、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及提高教师自身科研能力和水平等途径,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造就未来的优秀体育教师做出积极贡献。笔者参加体育教学工作已有五年时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如何培养能适应中小学体育工作需要的合格体育教师?针对目前的大学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结合自身在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大学教育注重技能,轻视教学能力的培养

通过大学本科体育普修课,学生对大部分的体育项目都进行了技能的学习,且考试也是技能占60%、理论考试占40%,但对该项目应如何教学却未涉及到。大学专修课对所学项目的技术动作进行了深入学习,动作技能难度大,理论学习深入,但对这一项目应如何教学还是只字未提。实习阶段,一个教师带领二三十名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教学,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方面应与技能学习并重。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首先,普修课除项目技能与理论教学外,应注重项目教学能力的培养,并增加项目教学能力考试;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多观看各项目、各级、各类的中小学优质课;在项目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对不同学龄段的孩子进行项目教学的异同与注意事项。其次,上专修课时,除对技能与理论深入学习外,还应注重让学生多了解当前中小学课程标准对专项内容的要求,并根据课程标准与各学龄段学生实际进行教案设计。根据中小学课程标准与学龄段特点,进行大学课堂上的“假想教学”。第三,打乱统一实习、实践时间,使学生在大、中、小学课堂上都有参加教学实践的机会。第四,请中小学名师进大学课堂,向大学生展示中小学体育课堂应如何教学,增强大学生对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认识。

二、大学教育重体育理论学习,轻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对体育学科的理论学习,课时很多,学分也多,较受重视,但描述的相对笼统,缺乏对现代学生各年龄段的具体分析内容,对普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重视程度不够,使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缺乏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很难提高课堂效率。因此,笔者认为,应增加体育生理学、心理学两门课程的课时数,使学生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培养大学生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教学语言、组织学生、教态等教学能力,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各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有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课堂上充分展示一个体育教师的风采。

三、应注重学生的实习效果

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有一部分学生在实习和现实工作中面对的学生年龄差距较大,如实习时去的是一所高中学校,但自己的实际工作是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而言,这种情况往往会让他们感觉无从下手。因此,组织实习时,应让学生对小学、中学都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这样,可以使新教师尽快融入到新的教学环境中,缩短适应时间。

四、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科研能力相对薄弱

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教师角色的转变,师资的培养要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目前,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在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还比较薄弱,这与人才培养目标滞后、沿袭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牢固、学术经历贫乏等都大有关系。所以,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这是开展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应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教学活动不仅要融会贯通地将课本知识与实践发展有机结合,还应渗透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教与学的内容应打破学科、书本的界限,思维的空间,应突破课堂甚至校园的界限。另外,要充分利用论文写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考和研究能力。反思是提高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保证,论文写作是提高学生思考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利用写作的反思功能,对未来教师的反思能力进行有效培训。论文的写作,不能仅限于毕业论文,而应涉及课程论文、学年论文、专题调研报告等形式,甚至采取奖励等办法,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平时多思考、多动笔,不断培养学生参与科研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