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因子分析论文

因子分析论文

时间:2023-01-28 13:45:37

因子分析论文

第1篇

目前我国从发展绩效的角度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较少。侯艳红采用数据包络法(DEA)和经济增加值(EVA)的评价指标从中微观的角度对2006年天津文化产业投入的运行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郭国锋、郑召峰模拟了2008年中部六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投入产出路径以及研究各个省存在差异的原因。但是这两者的研究只是从横截面数据进行的绩效研究,并没有对文化产业发展绩效的时间变化进行探讨。李炜应用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对我国各省2007~2009年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绩效水平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杨智勇根据我国1996~2009年的文化产业的数据,构建相关指标体系,定量地分析各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并构建模型检验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柳青采集西部文化产业2003~2011年的数据评价发展绩效,同时构建Tobit模型实证性地说明了投融资环境对西部文化产业的作用。总之,我国学者对文化产业绩效的研究大多从区域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但涉及西北部地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的文献不多。本文试图从定量的角度对甘肃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进行评价,了解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2甘肃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通过收集2012年全国31个省的文化产业的数据,重点从文化产业的投入要素和效益产出两个方面,对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实力进行全面的评析。考虑到数据的统一口径,选取的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

3甘肃文化产业绩效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SPSS软件对2012年31个省的文化产业的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并对31个省的投入和产出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得到甘肃省文化产业的绩效发展水平。结果得到:KMO值为0.717和0.737,Bartlett的值为0.000,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前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75.239%和76.286%。这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做因子分析,且指标的因子可以代表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同时投入指标的旋转成分矩阵提取的第一个因子F1在X9、X2、X6、X1、X7、X36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二级指标表示了文化产业基础因子的投入程度,可称为基本投入因子;第二个因子F2在X4、X2、X53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这些因素能够提高消费者对文化产业的满足率,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潜能,可称为公共投入因子。产出指标的旋转成分矩阵提取的第一个因子F3在Y1、Y2、Y6、Y54个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量,表示了文化产业资源投入的产出效果,可称为效益产出因子;第二个因子F4在Y4、Y3、Y73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表示城市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渴望,可称为公共产出因子。全国31个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差距。东部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最快,其次是中部地区,而甘肃省所在的大西北地区整体的文化产业的投入和产出水平都比较滞后。从文化产业的投入水平的综合评价的得分来看,甘肃省的文化产业投入综合评价在全国排25名。其中基本投入和公共投入的排名分别为30和12。由此可见,甘肃省的优势是博物馆、艺术表演团体等,为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的基础,但文化产业的从业人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图书馆的规模有限,且政府和社会对文化产业投资度较低,未产生一定的产业规模。另外,甘肃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文化产业的产出水平的综合评价的得分来看,甘肃省的文化产业的产出综合评价排在全国的第26位。其中效益产出和公共产出的排名分别为28和18。从中可看出甘肃省的国际外汇收入、接待国际游客和报纸图书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不强,严重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广播电视业和期刊业发展较快,对居民的文化需求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从综合竞争力来看,甘肃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在全国排29位,其发展的整体竞争力较弱,与前3名的广东、北京、上海差距悬,而其在西北地区,仅略优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周边地区如陕西、新疆的文化产业比甘肃更具竞争实力。综上所述,甘肃省的文化产业的投入和产出水平均位于全国的末端,整体综合竞争力水平也较低。

4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的文化产业处在成长发展初期,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薄弱、集群综合竞争力不强,落后于中东部地区;文化资源整合和挖掘不足,文化企业散而小,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甘肃省的人均收入较低,文化消费需求不足;人才任用机制滞后。从以上结论中,对于提高甘肃省文化产业绩效水平可以提出以下五条建议:

(1)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公共信息平台,新建和规范文化产业基地,支持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吸引文化企业入园;

(2)统筹区域发展,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

(3)提高文化需求意识,扩大文化消费市场,要注重居民的教育水平;

(4)注重人才培育和引进,特别是经营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创新类人才;

第2篇

摘 要: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重庆市40个区、县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在分析重庆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论文关键词:重庆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经济发展状况 重庆是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其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非均衡发展的历史进程,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随着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重庆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重庆各区、县只有对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的区域整合。 近年来,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在社会经济统计、工程技术以及教学科研等领域的研究已取得广泛应用。本文以重庆市内40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结合重庆市地域特点,综合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较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偏差,对全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在分析重庆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以期对未来经济发展状况的改善起参考作用。 1 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不少研究,但由于城市经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尚有待深入,所以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可靠的评价方法。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参阅相关文献并结合重庆市现状,构建了以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8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公路货运量(万吨)、建设与改造投资(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数(上年=100)、城乡居民储蓄(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人)、专业教师数(人)作为分析样本,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6]。所采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13.0。 2 模型方法概述 2.1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属于多元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它也是将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或样品)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根据不同因子还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 Z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通常针对变量作因子分析,称为R型因子分析,另一种对样品作因子分析,称为Q型因子分析。R型因子分析写成数学的形式,就是下面的模型:假定随机向量X满足: X=A•F+ε 其中A是p×m的常数矩阵,称为因子载荷矩阵;F=(F1,…,Fm)是不可观测的向量,F称为X的公共因子;ε称为X的特殊因子,通常理论上要求ε的协方差阵是对角阵,ε中包括了随机误差,且 ⅱ)Cov(F,s)=0 即F和ε是不相关的; ⅲ)D(F)=Im即不相关且方差皆为1。 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模型X=AF+ε以F代替X,由于m 2.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统计分析的应用领域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聚类分析至今,有许多种不同的聚类方法,其中应用得最多、最成熟的方法为系统聚类法,也是本文将采用的方法。其思路为:首先将每个数据对象各视为一类,根据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或相似程度将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再计算新类与其它类之间的相似程度,并选择最相似的类加以合并,这样每合并一次就减少一类,不断继续这一过程,直到所有数据对象合并为一类为止。 3 实证分析 3.1 因子分析结果 运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采取以下步骤:(1)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所有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消除量纲的影响。由标准化后的数据求协方差矩阵,即原始数据的相关矩阵,判断能否进行因子分析;(2)根据公共因子在变量总方差中所占的累计百分比例,一般为大于85%规则,确定描述数据所需要的公共因子数;(3)公共因子的命名和意义解释。运行结果如下: 在表2中,按照提取原则即特征值大于1,选入3个主成分,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 88.08%,即反映了原始信息的88.08%,这三个因子就可以解释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了。我们将这3个主成分作为评价重庆市40个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参量。 从表3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城乡居民储蓄、公路货运量等四个指标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系数较高,主要反映了经济总量状况及其环境状况;专任教师数在第二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即与第二主成分相关程度较高;消费总额指数在第三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即相关系数较高。因此我们可将主成分命名如下: 第一主成分:产出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教育主成分; 第三主成分:消费主成分。 把我市40个区、县的经过标准化的数据(X1,X2,…,X8)代入对应的线性模型,可以得到各地区的主成分值,并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综合得分F(其中F=0.0113×F1+0.1412×F2+0.7821×F3)。 3.2 聚类分析结果 运用SPSS的系统聚类法,根据各个地区的综合得分值进行分类,共将重庆市40个区、县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渝中、九龙坡、江北、双桥、沙坪坝、大渡口、南岸、渝北、万盛、长寿;第二类巴南、北碚、梁平、永川、黔江、大足、铜梁、合川、荣昌、南川、潼南、江津、酉阳、武隆;第三类壁山、万州、巫溪、巫山、忠县、丰都、开县、秀山、綦江、石柱、涪陵、奉节、彭水、云阳、垫江、城口。 4 结论和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1)重庆市40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一类区县大部分分布在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二、三类区县几乎均处于渝西经济走廊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2)渝中区综合经济实力得分远远高于其他9个,这说明渝中区已成为整个重庆经济的发展极。其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渝北五区在地理位置上和渝中区相临,受经济辐射作用应影响,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巴南区、北碚区虽然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但是由于受周边江北、沙坪坝等五区的经济回波效应影响,抵消了经济的辐射作用,所以综合实力得分较第一类地区低;壁山、万州等l6个区县大多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交通不发达,这些地区的专业优秀人才大多流向一、二类地区,因此使得这些地区与第一、二类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3)基于较大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重庆市要对以往三大经济圈的发展战略加以完善、发展和提升,切实贯彻并实施“一圈两翼”的新战略。努力增强一小时经济圈的带动辐射能力,加快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区域发展潜力。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市域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形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整体推进格局。 参考文献 [1]陈道平,刘伟.基于微小型汽车市场的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消费者特性分析[J].消费经济,2005,(6). [2]唐敏,陈道平.上证A股与B股协整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08,(2). [3]赵喜仓,吴梦云.江苏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3,(3)

第3篇

[关键词]学术期刊 评价指标分类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分类号]G304

1 引 言

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在推动社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期刊评价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学术期刊的发展规律和增长趋势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学科文献数量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为优化学术期刊的使用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可以提高学术期刊的内在质量,促进学术期刊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对期刊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是期刊评价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期刊评价方法有几十种,有些评价方法不需要对期刊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如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TOPSIS等方法,但是有些评价方法必须建立在期刊评价指标分类的基础上,包括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突变理论等。层次分析法是根据子指标对父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判断,指标分类尤为重要。专家打分赋权类评价方法是在指标众多的情况下进行的,更需要分类。

Weiping Yue、Concepcion s.Wilson(2004)利用结构方程的原理建立了一个期刊影响力的分析框架,并对期刊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苏新宁(2008)在构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时,将一级指标分为期刊学术含量(篇均引文、基金论文比、机构标注、地区分布数)、被引数量(总被引频次、学科论文引用数量、他引率)、被引速率(总被引速率、学科引用速率、它刊引用速率)、影响因子(总影响因子、学科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被引广度等。盖红波(2006)将期刊评价指标分为定量评价指标(被引量、被索量、载文量、被摘量、影响因子)、定性评价指标(双高、双效、双奖、双百)、质量考核指标(政治、学术、编辑出版、效益)、同行评议指标。赵惠祥、张弘等(2008)将科技期刊评价一级指标分为影响力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相对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文献指标(载文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文量、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基金论文比、海外论文比等)、载体指标(文献书目信息完整率、编排规范化、差错率、装帧质量、印刷质量、网络通畅率、平均发表周期、平均出版时限等)、管理指标(期刊社体制、编委会状况、管理规章完备性、版权制度、发行体制、信息平台、人员状况、营业总额、资产总额、利润总额)。邱均平、张荣等(2004)将期刊评价指标分为技术性指标(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效益指标(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社会效益)、标准规范化指标(编校质量、装印质量、现代化建设)。黄河胜(2000)将期刊内涵指标分为引文参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自引率、被引半衰期、外文引文率、SCI文献引用率)、稿件特征参数(基金论文比、学位稿)、稿流特征参数(平均时滞量、平均载文量)。潘云涛(2007)”将期刊一级指标分为学术质量指标、国际竞争力力指标、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标。庞景安、张玉华等(2000)将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分为经营管理水平指标、学术水平、编辑水平三大类。

由于评价目的不同,期刊评价的指标选取不同,当然分类也不一样。对于大多数评价指标而言,不同学者的分类基本相同,但由于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特点,对于少数指标,不同学者分类截然不同,如基金论文比指标有的作为学术质量指标,而有的作为文献特征指标;即年指标有的被作为时效性指标,有的被作为影响力指标。这些难以分类的指标主要有基金论文比、地区分布数、海外论文比、即年指标等。此外,目前学者主要采用主观分类法进行分类,没有采用客观分类法。

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医学期刊评价为例,采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等客观分类法进行分类和比较,试图确定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分类方法,从而为进一步的期刊评价打下基础。

2 方法

2.1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它把一个没有类别标记的样本集按某种标准分成若干个子集(类),使相似的样本尽可能归为一类,而不相似的样本尽量划分到不同的类中。聚类分析被广泛地应用于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许多领域。聚类的目的是要使各类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远,而类中点的距离尽可能地近。并且分类结果还要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在聚类分析中,人们一般事先并不知道应该分成几类及哪几类,全根据数据确定。

对一组数据,既可以对变量(指标)进行分类,也可以对观测值(事件,样品)来分类,对变量的聚类称为R型聚类,而对观测值聚类称为Q型聚类,它们在数学上是无区别的。在学术期刊评价中,可以应用R型聚类分析来进行学术期刊评价指标的分类。

2.2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因子分析是从多个变量指标中选择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指标的一种降维的多元统计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或协方差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目的是找出主因子,解释每个主因子的实际意义,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由因子模型矩阵得到的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如果因子负荷的大小相差不大,对因子的解释可能有困难,因此,为得出较明确的分析结果,往往要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或斜交旋转。通过旋转坐标轴,使每个因子负荷在新的坐标系中能按列向0或1两极分化,同时也包含按行向两极分化。如果不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就是主成分分析,因此,主成分分析实际上是因子分析的一种特殊情况。主成分分析只要求所提取出的主成分能包含主要信息即可,不需对其含义作准确解释;因子分析要求所提取出的因子有实际含义,因此采用因子分析进行变量的分类较好。

因子分析是根据现有的指标寻找公共因子,因此,可以借用因子分析进行指标的分类,与主观分类不同的是,由于因子分析是完全根据数据进行的客观分析,

因此不能首先确定一级指标的名称,而应该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对公共因子进行命名。

3 数据

本文数据来自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CSTPC数据库,以医学类期刊为例进行分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开始对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数量和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同时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报告》。本文数据是2006年的医学学术期刊数据,共518种医学期刊,如表1所示:

由于要对期刊进行评价,所以必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每项指标最大值设为100,然后按比例进行调整。此外,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是两个反向指标,必须进行适当处理,方法是用100减去其标准化后的结果后再做标准化,这种处理方式是线性处理方式,比反向指标取倒数的非线性处理方式要科学一些。

4 指标分类结果

4.1 聚类分析

采用层次(hierarchical method)R聚类,第一步把最近的两个指标合并成一类;度量剩余的指标和小类间的亲疏程度,并将当前最接近的指标或小类再聚成一类;再度量剩余的指标和小类间的亲疏程度,并将当前最接近的指标或小类再聚成一类,如此循环,每次都少一类,直到最后只有一大类为止。越是后来合并的类,距离就越远。采用SPSS 15.0进行数据处理,选择组内联系最大法(within-groups linkage),结果见图1。总被引频次(x1)与学科扩散因子(X5)被划为一类,都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影响因子(x7)与即年指标(X8)被划为一类,还是期刊影响力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将以上4个指标划为一类,是可以解释的。然后以此为基础,依次增加平均引文数(X11)、海外论文比(X14)、基金论文比(X9)、学科影响指标(X4),关联性相对较弱,如平均引文数与期刊的影响力关系并不是很大,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与期刊影响力有一定关系,但基于聚类分析的角度,似乎又比较远。

平均作者数(10)和引用半衰期(12)被分为一类,几乎无法从理论上找到这种关系,在此基础上又和扩散因子()(3)聚类,更是无法解释。

被引半衰期(x6)和地区分布数(X13)被分为一类,从理论上也无法解释,在此基础上和他引率(x2)聚类,也无法解释。

由于期刊评价指标的特殊性,如果采用聚类分析对指标进行分类,结果可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本文是基于大量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4.2 因子分析分类

同样采用SPSS 15.0进行因子分析,首先进行KMO与Bartlett检验。KMO是对样本充分度进行检验的指标,一般要大于0.5。本文采用SPSS进行数据处理,KMO值为0.680,也就是说,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Bartlett值为3319.828,P

第一因子是总被引频次(x1)、学科影响指标(x4)、学科扩散因子(x5)、影响因子(x7)、地区分布数(X13),前4个指标都是与被引相关的指标,可以用影响力加以概括,地区分布数也是影响力的一种体现,影响力越大,论文地区分布越广。

第二因子包括基金论文比(X9)、平均作者数(XIO)、平均引文数(X11)、海外论文比(X14)、即年指标(x8)、前4个指标都是期刊特征指标,即年指标比较特殊,在第一因子中的系数为0.34,说明它也是影响力指标;在第四因子中的系数为0.424,第四因子包括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也与引用相关,但第二因子系数最大,为0.531,所以认为其是期刊特征指标。

第三因子包括他引率(x2)和扩散因子(x3),也与被引相关,是影响力的体现,因此可以将第三因子和第一因子合并。

第四因子包括被引半衰期(x6)和引用半衰期(X12),它其实主要反映的是期刊的时效性情况,因为引用半衰期较短的论文,一般比较新,其参考文献也相对较新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学术期刊指标分类如下:①影响力指标:总被引频次(x1)、他引率(x2)、扩散因子(x3)、学科影响指标(X4)、学科扩散因子(x5)、影响因子(x7)、地区分布数(X13);②期刊特征指标:即年指标(x8)、基金论文比(x9)、平均作者数(XIO)、平均引文数(x11)、海外论文比(X14);③时效性指怀:被引半哀期(x6)和引用半衰期(X12)。

第4篇

[关键词]SPSS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 TP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04-04

一、绪论

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反映。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量化分析,可以发现数据背后潜在的教学规律或教学问题,为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或改善课程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本文将对某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某个班级的学习成绩进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数据来源于该班级一至三年级42门课程的原始成绩,班级人数为43人。因2名学生的成绩缺失严重,实际有效样本为41。个别学生某门课程成绩缺失的,以课程平均成绩替代。本次分析工具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

二、分析方法

(一)相关分析

函数关系是变量间的一种确定性的关系,但在实际问题中,变量间的关系往往不是如此简单,一个变量的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的值唯一确定。这种两个变量之间依存关系但又不精确、不稳定的关系称为相关关系。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互联系方式的重要方法,它把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的强弱用适当的统计指标表示出来。

(二)层次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聚类分析能够将一批样本数据按照他们在性质上的亲密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1]在分类过程中,人们不必事先给出一个分类的标准。

主要有两种聚类分析方法,即快速聚类分析方法(适用于大样本)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其中,层次聚类分析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样本(个案)进行分类,称为Q型聚类,它使具有共同特点的样本聚齐在一起,以便对不同类的样本进行分析;另一种是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变量进行分类,成为R型聚类,它使具有共同特征的变量聚在一起,以便从不同类中分别选出具有代表型的变量进行分析,从而减少分析变量的个数。[2]

(三)因子分析

教育领域的研究需要对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进行大量的观察,收集大量的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寻找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时可以用较少的综合指标来分析存在于各个变量中的各类信息,而各综合指标之间彼此是不相关的。代表各类信息的综合指标称为因子。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众多的原始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变量,利用这几个公共因子去解释较多需要观测的变量中存在的复杂关系[3],以达到简化现象,发现规律的目的。

三、分析过程

(一)对课程变量的R型聚类分析

对课程变量进行探索性R型聚类分析,可以找到课程之间的某些规律和特点。连续性变量的样本距离测量方法有多种,包括欧氏距离(Eucalidean Distance)、Minkowski距离、Chebychev距离和Pearon相关系数等。在SPSS聚类运算过程中,还需要计算样本与小类、小类与小类之间的亲密程度。SPSS提供了最短距离、最长距离、类间平均链锁法、类内平均链锁法等。[4]

本次分析采用了Pearon相关系数和类间平均链锁法。表1显示了所有课程进行R型聚类分析后的归类情况。

(1)当课程分成两类时。体育课都属于类别2,表明体育课以身体运动和技巧为主,跟其他课程不归属一个类别,符合常理。同时,模拟电子线路实验也属于类别2,可能的原因在于,模拟电子线路实验课程对学生的动作技能有一定的要求。

(2)当课程分成3类时。体育课IV归类出现变化,单独归入类3,说明体育课IV与其他学期的体育课的成绩考核可能存在差别。

(3)当课程分成4类、5类时。数字电路实验从其他课程中脱离出来,单独成为一个类别3,表明数字电路实验在课程评价或课程特性上,与其他课程存在一定的差别。

(4)当课程分成6类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单独成为类别2,原因未知。

(5)当课程分成7类时。成为类别3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文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就业指导。这些课程基本上属于思政课程范畴,具有较强的亲密性。

(6)当课程分成8类时。彩色摄影技术、法律基础和军事理论含军训归为类别1。法律基础和军事理论含军训属于公共基础课,彩色摄影技术与之归为一类,原因未知。

其他大部分课程归为类别2,其中,传播学、英语等属于文科类课程,微机原理、高等数学、模拟电子线路属于理科类课程。从课程性质上看,类别2的课程很多课程之间似乎不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学生因素或课程因素等,当然,也存在这样解释的可能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管是理科课程还是文科课程,其成绩都倾向于比较好;反之亦然。

四、结论

1.R型聚类分析归类异常的课程的分析。通过对课程的R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课程聚类方式符合常理,但是,彩色摄影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少部分课程的归类显得异常。其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由课程内容或课程性质的特殊性造成的,可能是由于教师课程评价的不规范造成的,当然也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针对这些归类异常的课程,建议在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等方面予以重点的关注。

同样,体育IV的成绩数据也存在异常。一个方面,它的异常表现在R型聚类分析中,体育IV单独归为一类,与其他三个学期的体育相关性小。另一个方面,在因子分析中,因子4对其他课程的因子载荷很小,但对体育IV的载荷达到0.912,同时,因子1、因子2、因子3对体育IV的载荷很小,因此,体育IV仅由因子4解释,体育IV与其他三个学期的体育课程不存在共同特征,体育IV可能在课程内容或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特殊性。

2.学生各学期的英语成绩显著正相关,英语分层教学是有必要的,具体的分班方法可以采用Q型聚类实现。

3.关于部分课程因子分析的讨论。通过对13门课程的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课程最终归结为4个公共因子,这四个因子能够解释总变量的66.217%。其中,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文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归属于因子1,高等数学A、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和线性代数B归属于因子2,体育(I)、体育(II)和体育(III)归属于因子3。利用因子分析,可以将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划分为若干个目标指向相同的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对应了独立的公共因子,内涵了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的共性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在各个课程群的共性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晓明.SPSS在教育统计中的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7.

[2] 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52-253.

第5篇

关键词: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评价;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35-02

一、引言

教育部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造成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知识应用能力不足,不能将所学与社会所求结合起来;二是实践、适应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三是缺乏与他人合作、沟通意识;四是缺乏拼搏吃苦精神。为补救这些素质缺陷,应从改变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入手。

学生综合素质问题在国际上被广泛关注,各国学者对之进行了研究与探索。Philip G.Altbach(2002)[1]认为亚洲国家的高等教育处在国际教育的边缘,在教育模式上存在着问题。Josipa Roksa(2007)[2]认为学校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并不影响对学生的教育,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Paolo Brunori(2012)[3]研究发现高教教育机构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学生得到公平教育受到公平对待。从我国开展教育改革以来,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出发,围绕着教育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体系的构建展开了研究。因此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彭美云等(2004)[4]做的问卷调查研究显示有23.98%的学生认为自己适应不了激烈的竞争,遇到挫折情绪波动大,有41.79%的大学生没有参与过课外科研、创业等活动。林海明(2005)[5]比较了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异同,对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提出了避免的方法。戴国立(2011)[6]开展调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内容与方法的匹配问题,探寻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

二、模型的构建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即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似关系,即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R型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X1=μ1+a11F1+a12F2+…+a1mFm+ε1X2=μ2+a21F1+a22F2+…+a2mFm+ε2……Xp=μp+ap1F1+ap2F2+…+apmFm+εp (m≤p) (1)

称F1,F2,…,Fm为公共因子,其系数矩阵A(aij)p×m是待估的系数矩阵,称为因子载荷矩阵。ε1,ε2,…,εp是特殊因子,是不能被前m个公共因子包含的部分。

m个公因子的得分,是对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F1,F2,…,Fm做出的估计,一般将公因子得分的估计值表达成原始变量X1,X2,…,XP的线性函数,下面介绍加权最小二乘计算因子得分:

求F的估计值■,使φ(■)=minφ(F)。由■=0,可得到F的估计值:■=(A'D-1A)-1A'D-1X (2)

这就是因子得分的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即得因子得分函数■的计算公式。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取。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如评定奖学金,更多的依据是该生的学习成绩,并且学习成绩也是简单的加权平均,缺乏科学性。为此,本文将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学生进行重新测评。

本文取某大学专业40名学生的17科成绩。用X1~X17来代表这17科的成绩:国际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大学英语、概论、体育、概率与数理统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原理、投资经济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专业外语、经济计量学、专业理财基础。

2.因子分析的实证分析。用SPSS对40名学生的17门课程的成绩进行分析处理,基本步骤按通常方法,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用均值法。在相关性分析得知指标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p值大量小于0.05,说明原始变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可进行因子分析。

解释的总方差中给出了因子分析各个阶段的特征根与方差贡献表。表明有3项因子被提取,前3个因子已经可以解释原始变量78.066%的方差,已经包含了大部分的信息。

在旋转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提取的三个公共因子是:第一个公共因子F1因子在财务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原理等课程上的载荷较大,因此可命名为“专业能力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F2在国际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等课程上载荷较大,因此可命名为“经济能力与分析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F3在大学英语、金融专业外语等课程上载荷较大,反映的是“英语能力因子”。

按各公因子的得分值,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排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ωifi,其中ωi=■,j=1,2,3,即因子个数。对F值的大小进行重新排列发现与按照平均值进行排名的顺序发生了明显变化。

3.实证分析结果。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某大学专业的40名学生的17门课程的成绩进行分析。用SPSS进行分析处理,先将其课程分为三类:第一因子:专业能力因子,包括:财务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原理;第二因子:经济能力与分析因子,包括:国际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第三因子:英语能力因子,包括:大学英语、金融专业外语。再按各公因子的得分值,对学生的不同能力方面进行排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ωifi,按F值进行排序,得出排名结果而非单一的依靠学习成绩排名次。

四、结语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处理多变量问题时能够起到降维的作用,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学生排名结果而非单一的依靠学习成绩排名次。用因子分析法对学生作综合评价可以将各方面情况进行量化,既清楚又全面,更能合理反映学生的专业能力,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在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时考虑到课程的重要性,而以学分或其他系数为权重和方差贡献率合成作为权重来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能够更合理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Philip G. Altbach. From Dependence to Autonomy:The Development of Asian Universities[J].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2,(3):29-32.

[2]Josipa Roksa. Structuring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The rol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privatization[J].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2007,(1):57-75.

[3]Paolo Brunori,Vito Peragine,Laura Serlenga. Fairness in education:The Italian univers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reform[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12,(5):764-777.

[4]彭美云,李素贞,蒋汗桥,黄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问卷调查与结论[J].数量统计与管理,2004,(6):31-34.

[5]林海明,张文霖.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J].统计研究,2005,(3):65-69.

[6]戴国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11,(10):92-94.

第6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 融资结构融资决策

作者简介:郭骁(1981―),男,甘肃兰州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夏洪胜(1963―),男,湖北武汉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武玉琴(1964―),女,甘肃兰州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引言

在资本结构理论发展史上,20世纪70年代初诞生了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又被称为融资工具选择理论。纵观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学派的发展,不同的理论强调不用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由于资本结构理论的各种模型和假说均是以公司某种特征角度出发进行的分析,这些理论都是从公司运行的内在机理考虑资本结构或融资方式的,所以,各种理论所反映公司特点的变量都会对公司融资模式选择有影响。本文将所有较为成熟的理论所强调的主要影响融资结构的因素均考虑在内,首先从各种理论角度初步确定可能影响我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模式的因素,然后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因素作进一步分析取舍。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高速公路公司资本结构的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股权结构、实交所得税、抵押价值、非负债税盾、企业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企业经营能力、公司经营风险、公司独创性以及信号。

二、模型方法

(一)分析方法确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所采用的分析工具可分为:最小二乘法(OLS)、逐步回归法(OLS的一种变形)、主成分分析法等。根据研究数据的特点,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对各种资本结构理论所描述的影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杠杆率因素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根据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制度与实际内容,定义一些理论所描述的关键变量。通过对这些变量做因子分析,发现其中相互独立的、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就这些主要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

(二)分析模型根据以上方法研究应用两步模型:第一步,用简单因子分析模型确定主要影响因素。模型主要是根据观测到的变量与一组因子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这组因子,模型主要用于确定影响不可观察的普通因子的最小数目。本文设计了12个财务变量(x),希望根据因子分析模型确定未知的不可观测公司特征变量(Y)。第二步,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第一步所确定的因子与公司资本结构的相关关系模型:在通过第一步确定了影响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后,后一步是分别将这些影响因素与公司融资结构(杠杆率)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目的是发现每种描述公司特征的因素对公司融资结构的具体影响程度和方向,为研究成果最终能够指导实践创造基础。本文对公司融资结构(杠杆率)将分别用总负债率、流动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三个财务指标来衡量,将对这描述公司杠杆率的三种度量分别分析因子得分对其影响关系,并同时进行显著性检验。

三、数据选取及变量设计

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年报整理;所有解释变量以2004年的数据为准。考虑到在同一年份中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必然联系问题,将被解释变量滞后一年,所以对公司杠杆率的度量来自公司2005年的资产负债数据,这样可以推断杠杆率与各种公司特征之间的非必然联系,即间接联系。

(一)解释变量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解释变量的设计采用了分类设计的方法,即对资本结构理论分析中的每个影响因素尽可能多地设计多个解释变量,因为理论化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在现实中通常可以由不同的指标来反映,且不同指标的信息含量也有所差异,如果只为每一影响因素设计―个解释变量,很可能造成严重的信息丢失,并因此而导致分析结果的偏差。样本公司的解释变量情况现对各变量说明如下:

(1)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可以从投入与产出两个角度来衡量,因此,用总资产(TA,TotalAsset)与主营业务收入(MOI,MainlyOperatingIncome)的自然对数两个指标反映企业规模因素,即ln TA与In MOI。

(2)公司资产结构。存货和固定资产是企业的有形资产,可以用来抵押,故采用存货(Inventory)占总资产的比例(INV/TA)以及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STRU:FA/TA)来反映企业的资产结构(抵押价值),构建企业抵押价值的衡量指标。式中INV、FA,TA分别表示存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

(5)公司经营风险。本文用息税前收益的标准差(VOLA)来表示高速公路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

(6)公司的独特性。本文采用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UNIQ)作为公司独特性的变量。

(7)非债务税收避护(Non-debt tax shield)。受数据资源的限制,本文用固定资产折旧与总资产之比(DEP/TTA)和累计折旧与息税前收益的比率(NOND:DE/EBIT)两个指标来代表非债务税收庇护指标。

(8)股权结构。本文采用国家持股比率(PSS,Percentage of Stock Held by State)及流通股比率(PCS,Percentage of Current Stocks)两个指标反映企业股权结构,国家持股比例是国家股占总股本的百分比,流通股比例是流通股(社会公众股)占总股本的比例。

(9)信号。本文用股利支付,息税前收入(DIVI)来表示股利支付率。

(11)经营能力。经营能力主要体现为公司对流动资产管理的能力,反映企业经营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1it)、存货周转率(RST)、总资产周转率(RTY)。

(12)短期偿债能力。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进行分析,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说明企业具有偿债能力,反之则偿债能力不足。本文主要由流动比率(LR)和流动负债比率(LDR)两个指标来反映企业所面临的短期债务影响样本公司。

(二)被解释变量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决策模型,指导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相关利益方的行为。本文用不同指标来衡量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即总负责/总资产、长期负责/总资产、流动负责/总资产,样本公司的被解释变量情况。在多变量回归模型中,用Lev表示公司按以上指标衡量的资产负债率,即公司的财务杠杆率。

四、结果分析

以上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中,由于个别上市公司数据缺失,现选取9个解释变量作为对3个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因素,所有变量对应的财务指标对应关系。

(一)因子分析因子分析通常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处理:首先,计算所有变量的相关矩阵,从矩阵和统计量确认与其他变量无关的变量,评价因子模型的恰当性,以及处理在某些变量上有缺失值case;其次,因子提取,确定描述数据所

需要的因子数及其计算方法;再次,因子旋转,集中于变换因子使之更好解释;最后,计算每个case的因子得分,然后将其用于各种进一步的分析中。

它的特征值可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值为3.392,约占方差的24.231%,基于过程内定取特征值大于1的规则,Facter过程提取了前五个因子,五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去方差的84.316%。可见,被放弃的九个因子解释的方差仅占15%,因此说明前五个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的足够信息。

初始因子负荷矩阵,通过这个系数矩阵可以用各原变量写出因子表达式,以便了解因子的含义。从中可看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因子即Fl、F2、F3、F4、F5在原变量上的载荷值相差不大,故不太好解释其含义;在实际应用中还无法确定五个主因子分别代表了设定的具体财务指标。需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转换以便较为明显的看出层次关系。

转轴后的因子系数已经明显向两极分化,有了更鲜明的实际意义:因子F1中系数绝对值最大的是国家持股比例,为0.928,根据对原始变量的定义可以将该因子知,别为公司股权结构指标。因子F2中系数绝对值最大的是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906,根据对原始变量的定义可将该因子识别为公司抵押资产价值。一般而言,盈利能力较强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净现金流,因此可以更充分的运用自有资金,在此基础上通过适量的抵押贷款来进行债权融资;因子F3中系数绝对值最大的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为0.927,因此可以认为F3代表了高速公路公司的成长性;因子F4中系数绝对值最大的是净资产收益率为0.735,因此将该因子识别为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因子F5中系数绝对值最大的是流动比率为0.946,因此将该因子识别为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二)回归模型分析在以上因子分析中已经确定了对融资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以这些因素为自变量分别对因变量做回归分析。回归系数估计结果显示:

(1)回归方程中五个主要可能的影响因素对长期负债比率的相关检验均无法通过(SIG值>0.05),为了对样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有完整的分析,仍保留对长期负债比率的分析结果。各种变量不能解释公司长期负债率的大小,可能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长期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需要政府批准,手续较为繁琐,所以银行对公司的贷款主要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二是作为长期负债主要来源的公众债券市场也尚未形成。

第7篇

Abstract: In recently years, hotel corporate culture has been gaining more attention. We take HuaTian hotel for a case, and get five dimensional identification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Then, th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racted factor and employee's particular factor was analyzed.

关键词: 企业文化;酒店;因子分析;方差分析

Key words: corporate culture;hotel;factor analysis;ANOV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116-02

0 引言

当前,国内学者对旅游企业文化关注度还不够,鉴于企业文化在旅游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功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酒店企业文化的构成维度以及员工的认知差异,期望能丰富旅游企业文化研究的内容。

1 研究设计与方法

①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华天酒店。

②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

2 数据分析

2.1 样本描述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395份,回收率为79%,共获得有效问卷313份,有效率为79.24%。同时对样本的性别、年龄、学历、月收入、工作级别、工作年限进行差异性检验。

2.2 因子分析

所有项目的因子载荷值在0.5左右或0.5以上,说明各项目与对应公因子之间的关系密切,如表1所示。

2.3 方差分析

2.3.1 性别差异

通过T检验对不同性别员工进行差异性检验,如表2所示。

2.3.2 年龄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法对样本进行检验,如表3所示。

2.3.3 学历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2.3.4 月收入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检验,如表5所示。

2.3.5 工作级别差异

将被调查酒店员工划分四类,如表6所示。

2.3.6 工作年限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3 结论与讨论

①结论。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华天酒店企业文化提取了5个维度,进而分析了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员工对企业文化维度的认知差异情况。

②启示。

酒店员工具有不同的个人特征,影响其对企业文化认知的主导因素不尽相同,因而不同员工对企业文化维度的感知存在差异。

③讨论。

与国内外其他研究成果一样,本研究也是针对于特定研究对象(华天酒店),研究结论是否适应于其他酒店,目前还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需进一步加强指标选取工作并进行大范围的对比研究,这也将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陶谦.浅析酒店企业文化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0).

[2]王立新.酒店业“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的重塑与变革[J].价值工程,2006(05).

[3]李学军,张景会.希尔顿:服务业的王者[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1(05).

[4]李玉国,熊晶.酒店企业文化构建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9).

第8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演进路线;结构方程;问卷调查

研究思路确定

就电子商务发展问题而言,如何确定其演进路线是此次研究的核心。对于这一问题,直接采用指标分析方法或者是优化分析是无法得到结果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目前其仍然处于发展期,成长空间巨大,成长形态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二是电子商务发展具有形态多样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逻辑性关系虽然存在,但是不具有线性关系或者类线性关系,因此采用基于线性空间理论的优化分析不具有有效性。三是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产业业态的多样性和不唯一性,决定了电子商务发展从其内部本质来说是具有隐藏性关系的,如果不存在这种隐藏性关系,而是具有直观结构关系,电子商务发展是不会出现目前百花齐放的多样性的。因此,基于上述三类原因,对这种复杂系统进行分析,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基于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得到具有高置信度的内部结构关系。在确定内部复杂结构关系的目标下,如何行之有效地达到目的是研究的关键。简言之,必须以有效投入获取结构分析的可能性。因此,整个分析应该采用的总体思路是问卷类分析(包括问卷设计、问卷投放、问卷回收、问卷分析)、结构分析、路径分析、演进路线分析。上述四个环节是逐步递进,必须完成前续分析才能展开后续研究。问卷分析中对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关键因素应该尽可能涉及,对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无关因素应尽量避免。在结构性分析中,必须以问卷类分析所得结果为基础进行分析,不能脱离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在路径分析中,应从众多可能的电子商务结构中进行模式匹配检验,从中挑选出最适合的匹配模型(所谓的最适合是以数据与匹配模型的匹配度而言)。在演进路线分析中,必须以结构路径为依托,通过归纳演绎分析来确定电子商务发展演进路线。因此,在问卷类分析中,问卷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问卷设计应以电子商务发展为核心,以一切潜在和直接与电子商务相关联的因素(对于这些直接因子和潜在因子,建议通过AHP分析方法给予确定)为问卷因子,通过有效问卷设计将其串联。同时,在问卷设计中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短小精悍,使得后续问卷调查在被调查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有效展开。下述实证分析就基于如上思路具体展开。

电子商务发展演进路线实证分析

(一)问卷设计及问卷调查

通过前述理论研究,确定了问卷类分析、结构分析、路径分析、演进路线分析的四环节分析过程。其中对于分析的基石——调查问卷设计,原则上采用AHP分析法给予确定。基于此,挑选国内在电子商务研究领域的专家,同时选择在电子商务行业的部分行业巨头作为AHP分析的备选专家,对经过反复论证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经过多轮分析评估、有效性检验与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了27项指标作为问卷设计的关键指标,整个问卷设计就是基于这27项指标展开。问卷设计完成之后,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重庆、广州等地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49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13份,整体有效率为96.18%(在上述五个地区,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高于95%)。结合各地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结果和总体有效回收结果,可以确定问卷调查展开具有高可信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前述AHP分析确定的指标结果,对问卷进行数据转换。主要是利用已经确定的评价结果对问卷填写结果数值转化,由此完成了文本调查结果向数字调查结果的转变。通过这种方式,将4713份有效文本调查结果转化为4713条样本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性分析方法,对4713条独立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性矩阵,由此作为结构分析的关键基础数据。

(二)电子商务发展演进路线分析(SEM分析)

基于前述理论分析结果(详细见“研究思路确定”部分),同时结合已经进行的问卷调查所得结果,采用统计性分析方法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是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简称SEM,下同)进行路径分析。在结构方程分析中,参阅了方杰等(2014)、顾红磊等(2014)、杨强等(2014)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前两类成果(参考文献3与参考文献4)的分析,从理论视角更加明晰了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与原理,为此次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后一类成果(参考文献5)的研究,从实证分析角度明确了使用的正确方式与方法,以及实证分析应该掌握的基本原则。结合上述三类成果研究,并与已经积累的SEM相关理论相结合,有效地展开了此次实证研究。通过大量的回归性与假设性分析,在确定了4个内部隐藏变量和2个外部隐藏变量的前提下,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以有效成立结构模型。SEM分析是采用分析软件LISREL8.7进行,该软件在变量(内部、外部、显示、隐藏)设置上仅支持英文,因此在SEM分析中必然涉及到中文变量与英文变量的对应关系问题。为了便于后续分析及论证说明,在此以表格的形式将四种不同类型变量关系进行展示,具体见表1所示。从表1结构来看,此次研究一共设置了4类变量,分别为外部显示变量、内部显示变量、外部隐藏变量、内部隐藏变量,这四类变量依次包含7、10、2、4个具体对象。整个SEM分析,就是通过反复论证的方式,最终从众多备选方案中确定了如上结构具有显示路径关系,其具体的路径关系如图1所示。从图1来看,之前无法确定的电子商务发展总体结构和演进路线已经确定。对于确定的第一个结果,即电子商务发展总体结构,从图1来看,一种水平走向四层次的结构依然确立。这四种层次分别为内部显示层->内部隐藏层->外部隐藏层->外部显示层,其上箭头符号(符号“->”)代表着水平层次的演进方向。从表象看来,外部显示层的显示关系是通过内部显示层变量关系直接作用;从内涵来看来,外部显示层的现实关系是通过内部显示变量向内部隐藏变量作用,然后由内部隐藏变量向外部隐藏变量作用,最后由外部隐藏变量作用于外部显示变量得到。从水平层次结构来看,电子商务发展由“境内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构成。对于这两种电子商务,其核心要义是由“服务”、“产品”、“政策”、“技术”四类组成。从图1看出,对于电子商务发展,“服务”和“产品”是构成其发展的两个要件。“服务”相对于“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不存在有形产品,“服务”更多是体现在“软件”上,“产品”则较多体现在“硬件”上。对“服务”和“产品”而言,前者无论是境内贸易还是跨境贸易上,所起到的贡献作用都是低于后者的,这说明电子商务发展更多是以有形产品进行服务,无形产品服务所展开的服务还较少且不具有关键价值。同时,从图1水平层次结构来看,与“服务”、“产品”位于同一层次的“政策”与“技术”,其所发挥的作用要远高于“服务”与“产品”。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我国产业发展具有较多的政策因素和产业因素,产业扶持和定向扶持是产业发展中无法避免的两类现象。这种人为干预经济发展的制度,造就了产业发展更多是依赖于政策扶持力度和倾斜力度。因此,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要与传统商务发展形成明显竞争优势,依赖于独享的电子商务政策支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由于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截止到目前为止,其依然处于发展期,其不仅融合了较多新兴技术与理论,而且具有极强的自适应性。因此,不断将科学技术与其相结合,势必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点从图1中“技术”对电子商务发展(无论是境内电子商务还是跨境电子商务)的贡献作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的“技术”,必须同步提高软件技术水平和硬件技术水平才能实现技术水平的稳步推进,切不可仅仅依靠单一因素提高实现。这一点从图1中“硬件水平”与“软件水平”对“技术”不相上下的贡献作用中清晰可见。同时,对于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的“政策”,必须打破行政制度的障碍,尽可能将限制(包括有意限制和无意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约束清除。因为从理论分析来看,电子商务发展有助于促进贸易发展规模和质量;而从现实来看,电子商务发展有益于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及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基于以上两点,应尽可能清除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因素中,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具有极强的影响性,必须从全球视角出发,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以着力提升国家宏观经济能力与水平为目标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与产业扶持政策,才能实现产业发展助推国民经济的最终目标。对于确定的第二个结果,即电子商务的演进路线,通过演绎分析的方法就可以直接得到。从图1最后一列(从左向右的顺序)可以看到,境内电子商务包含四种显示模式,分别为“区域内半完全展开”、“区域内完全展开”、“跨区域半完全展开”和“跨区域完全展开”。跨境电子商务则包含三种模式,依次为“1to1为主的模式”、“1toN为主的模式”和“NtoN为主的模式”。这里所说的“半完全”侧重于指业务发展的未完全覆盖性,半完全展开是指在区域内未实现完全覆盖所有目标人群或是指为实现覆盖所跨区域的目标人群。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中的“1toN”是指电子商务的网络结构类型为1个国家或者地区对应N个国家或地区的网络结构。同理,“NtoN”、“1to1”则指向对应的网络结构。再次对图1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就境内电子商务而言,“区域内半完全展开”、“区域内完全展开”、“跨区域半完全展开”和“跨区域完全展开”对其贡献作用呈现出逐步递增的关系,即“区域内半完全展开”贡献作用小于“区域内完全展开”,依次类推。采用同样的方法,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分析,也可发现这种递增关系,具体为“1to1为主的模式”贡献作用小于“1toN为主的模式”贡献作用,“1toN为主的模式”贡献作用小于“NtoN为主的模式”贡献作用。结合上述分析结果,不难发现,电子商务发展演进路线实际上已经确定,总体而言是从“境内电子商务”向“跨境电子商务”演进。具体而言,是首先经历“区域内半完全展开”,然后向“区域内完全展开”转变,随后逐步渗透到“跨区域半完全展开”,在此基础上实现“跨区域完全展开”的境内电子商务发展。完成境内电子商务发展逐步成熟之后,以“1to1为主的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为进入模式,逐步向“1toN为主的模式”演化,待条件成熟之后,最终向“NtoN为主的模式”演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上述发展路径是一种全过程路径,是一种可以跨越发展的演进路径。这也就是说,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最终的目标是实现“NtoN为主的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但是在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并不一定需要按照逻辑顺序依次走完7个中间模式。可以以一种跳跃式的方式,实现最终目标。比如通过“区域内半完全开放”->“跨区域半完全展开”->“1to1为主的模式”->“NtoN为主的模式”这种通道实现最终发展目标。因此,从理论角度而言,电子商务发展的演进路径一共有m种(说明:[m =(7!/7!)+(7!/6!)+(7!/5!)+(7!/4!)+(7!/3!)+(7!/2!)+(7!/1!)] )。对于如上结构路径分析成立的显著性,通过SEM分析的关键指标可以确认,该关键指标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结果来看,无论是误差指标、残差指标还是适宜度指标等均符合要求,因此可以认为,图1所展出的结构路径分析结果是显著成立。这也就是说,基于该结构路径结果进行归纳演绎分析所得的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路径、电子商务发展演进路线都是显著成立的。

结论

本文首次确定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演进路线。该演进路线是一种阶梯式的七层结构,阶梯式的结构不仅实现了电子商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而且可以实现从境内电子商务发展向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演变。另外,就这种阶梯式的七层演进路线而言,其实现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可以具有多样自主性。这一结果不仅为我国电子商务如何深入发展指明了道路,而且确定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完全可以走具有我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孙琪,李敏..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J].商业经济研究,2015(34)

2.浩飞龙,关皓明,王士君.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6(2)

3.方杰,温忠麟,张敏强,任皓.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层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4(3)

4.顾红磊,温忠麟,方杰.双因子模型:多维构念测量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2014(4)

第9篇

论文关键词:SPSS,应用软件因子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居民消费水平,地区消费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原有经济基础的差异,各地区的消费结构仍存在着明显差别。为了进一步改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必要对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与比较,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宏观上把握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和不同地区消费水平的差异,为提高我国各地区消费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一、对地区消费水平的差异的分析方法

1 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

因子分析模型是根据变量间的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毕业论文怎么写,利用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因子分析的出发点是用较少的相互独立的因子变量来代替原来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可以由下面的数学模型来表示[[1]]:

其中:,,,…,为p个原有变量,是均值为0、标准差为1 的标准化变量;,,,…,为m个因子变量,m 小于p,表示成矩阵形式为

其中:F因子变量或公共因子,可以将它们理解为在高维空间中互相垂直的m个坐标轴;为特殊因子;F 与均为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 A为因子载荷矩阵,称为因子载荷,是第i个原有变量对第j个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在模型中,特殊因子表示了原有变量不能被因子变量所解释的部分,相当于多元回归分析中的残差,被定义为彼此不相关且与公因子也不相关。

2 实证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它主要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来反映。

在各种消费指标中,消费结构指标最能够体现出各地区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本文引用我国常用的消费资料支出分类方法,将各地区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分为8个部分,相应的指标分别用X1~X8表示 。其中X1(食品)、X2(衣着)、X3(居住)、X4(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X5(医疗保健)、X6(交通和通讯)、X7(娱乐教育文化服务)、X8(其他商品与服务),单位:元

2.1 因子分析

2. 1.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取自各地区域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9年),来自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具体表格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1.2因子分析的过程

由于多个变量使用的量纲可能各不相同或者变量间的数值大小相差很大,因此, 首先将初始变量标准化,把原变量数列化为均值为0,方差为1的数列。标准化后全国31个省市作为样本,将上述X1~X8八项支出指标作为变量,得到原始数据阵。首先判断数据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算出样本相关系数阵为:

表1:样本相关系数阵

由上述矩阵发现8个消费要素间的相关系数大部分均大于0.3,适合做因子分析。

再进行KMO统计检验,作为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指标,数学定义为,其中是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简单相关系数,是变量与变量在控制了剩余变量下的偏相关系数。

Kaiser给出了常用的KMO度量标准: 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

计算结果如下:

表2

并且通过巴特利特球体检验(P=0.000<0.05),表明说明原有的8个变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它们反映的消费要素有很大重叠毕业论文怎么写,可以做因子分析。

利用SPSS计算后得到主成分的碎石图,分析发现提取2个主因子比较合适。

利用主因子分析法提取2个主因子,用最大方差旋转进行简化,得到因子载荷矩阵(见下表),它代表变量和公因子的相关系数:

表3

由表1 载荷矩阵可得出以下结论:

(1)第1 主成分,为主要消费因子,在食品、居住、交通和通讯、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和其他商品与服务6个方面有较大的载荷,即该因子综合反映了这6个方面的变动趋势。 因此第1 主因子可以视为代表各地区城市居民在这6个方面的消费指标,可命名为生活必需型因素。

(2)第2 主成分,为次要消费因子,在衣着、医疗保健有较大的载荷,所以第2 主因子可视为各地区城市居民在这2方面的消费指标,可命名为生存型因素。如受此影响的地区多为北方省市,可分析为气候因素的影响。

从二维的旋转空间的成分图可以明显的看到各个消费要素间的类属关系,可以看到主消费因子和次消费因子非常靠近两个因子的坐标轴,表明用两个因子刻画消费要素效果非常好,信息丢失较少,达到了我们综合消费要素,减少解释变量的目的,使得提前的因子含义清晰,有利于我们对消费要素进行归类进行分析解释:

表4

2个因子能解释的方差分别为5.640(70.494 %),1.155(14.440 %),因此这2个主因子能说明总情况的84.935%。8个变量标准化后(不受各变量的不同量纲的影响),最后各变量X1~X8相对应的共性值之和分别为0.916,0.854,0.744,0.783,0.843,0.892,0.926,0.835,除居住外均大于0.75,所以这些变量对各地区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根据标准化数据,分别计算各地区城市主要、次要消费因子得分,以各因子方差贡献率作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并排名,表中因子得分情况及其正负仅表示该省市与平均水平的相对位置,并不说明该省市的居民消费发展水平为负。

综合评价排名V=0.704 * F1+0.144 * F2

2.1.2.1我国区域居民消费水平排序及解释(由于篇幅限制,在这里只列取前10位)

表5:全国各省市居民消费因子得分及排名表

 

地区

F得分

F1排名

F2得分

F2排名

综合得分

综合排名

上海

3.34231

1

0.44751

7

2.42

1

 

广东

2.23941

2

-0.75061

9

1.47

2

 

北京

1.32859

4

2.06475

1

1.23

3

 

浙江

1.35439

3

0.58846

6

1.04

4

 

福建

1.13345

5

-0.98121

10

0.66

5

 

天津

0.69190

6

1.05934

2

0.64

6

 

江苏

0.59168

7

-0.05948

8

0.41

7

 

辽宁

-0.02806

8

0.61654

5

0.07

8

 

山东

-0.17779

9

0.84007

4

0.00

9

 

重庆

-0.19444

10

0.88520

3

-0.01

第10篇

论文摘要: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层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5]姚芳芳.新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改与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0(5):59.

第11篇

关键词: 农村高中议论文 命题方向 审题关

首先,必须明确高考命题方向。高考语文突出体现内容改革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考查,通过形成“一点四面”实现高考语文的育人导向。如2015年全国二卷作文材料中的三个候选人,与科技创新、迈向制造业强国、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中国等当代人的梦想相呼应,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师只有先让学生明确高考命题方向,平时训练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把好审题关。考生必须认真阅读与读懂材料,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挖掘的议论观点,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认真的考生通常能从所给材料里准确找到审题的中心词与关键语句。切记,通常所给材料不止一个主题,考生要仔细分析材料之间异同,比较分析,甚至拓展延伸,梳理出一则思路清晰的写作提纲。任务驱动型作文与传统作文对比:写作目的、要求,更明确、单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可见在明确高考命题方向与把好审题关的基础上,梳理出一个符合题意的观点非常重要。

关键: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充分议论尽量说深论透。

针对自己提出的观点并概括一个题目,围绕自己的观点就事论理,进而联系社会生活中相类似现象拓展延伸,论证时尽量说深论透,以使自己的文章更具广度与深度。

首先,用对比方法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说深论透。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与平时常常写读后感很相似,即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考生务必把“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具体的:开头简要引述材料,随即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或观点,然后要针对材料发表议论,任务驱动型写作一定要联系“任务”而作文,否则易偏题跑题。

分析时可以从正面分析阐述材料包含的积极意义,也可以从反面入手,指出情况危害,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的概念,抓住中心词与关键语句,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全国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引导考生从某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写作,要求考生分析当代风采人物形成的原因,从正面阐明风采人物思想意义。

其次,点面结合或层进等方法逐层深入。

侧重在对材料中事件先就事论理,多角度进行理论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现象,可采用点面结合或层进等方法充分分析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正如2016年全国卷福建漫画作文,第一组由100分得到妈妈吻的奖励,98分妈妈给的是巴掌惩罚;第二组55分妈妈给的是巴掌惩罚,61分得到妈妈吻的奖励。这漫画材料作文其实就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发表议论。这漫画材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也是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社会现象、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文化社会现象。考生必须从漫画中精选材料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梳理,然后从熟悉的生活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生活实际,引领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考生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使考生的考场作文达到较高的境界。

本作文题考场上考生若能够联系当今中国体坛上比赛项目:乒乓球、羽毛球、体操、跳水、举重等优势项目,国人的心态是得了冠军觉得理所当然,其他往往不看好,与漫画中妈妈100分与98分心态何其相似;而水平一般的足球只在亚洲出线就忘乎所以,与漫画中妈妈55分与61分心态如出一辙。生活中平时妈妈做家务理所当然,身体不适稍做得不好,孩子不高兴,相反,爸爸觉得很伟大等。常言道,要一把尺子量到底。现实中尺子应该是最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量不同的人与事,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其实,2016年全国卷漫画作文就是拿尺子者因标准不同在生活中产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结果。考生在考场上若一味就“吻”与“巴掌”兜圈子就事论理,作文就会缺乏深度,从反面深入分析阐述论证持尺子者若心态不正,评判标准不统一,产生结果轻则影响个人前途,重则毁坏集体民族国家可持续发展,可见持尺子者把握标准至关重要。如果拓宽思维,先举出一两个与“吻”与“巴掌”类似的社会生活实例,联系生活中相类似事情展开议论由点及面,或由个人情况到民族与国家发展层面滑行逐层深入论证,自然而然地就使自己的考场作文更具广度与深度,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

再次,采用假设或因果论证方法说深论透。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针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学生作文时要使论证充分把道理说深论透宜采用假设因果论证方法。

2016年全国卷福建漫画作文,考生作文时从公平角度切入:假如每个人心中有一把尺子,总是公平公正地衡量别人,更重要常不忘量自己,我们的社会与生活就不会那么多是非纠纷;如果因为生活的世界有这样一把尺子:感情上充满温馨,道理上彰显公平,法制上体现正义,那么社会就会时刻闪耀人性的光辉。因为持尺子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处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所以星星之火慢慢成燎原之势,人间就会真正洒满阳光与爱意。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绝不能只在原材料中兜圈子,必须在就事论理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生活中相类似现象拓展延伸,才能把道理说深论透,使考场作文更具广度与深度。

提醒:结尾照点题升华主题。

第12篇

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分类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本文试图将其归类,认为可以划分为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也可以划分为外部线索方法与内部线索方法。现简述如下:

1.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

(1)定性方法。定性方法是指利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本质区别来划分,它的基础是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不需要进行定量分析。例如众多营销学教科书中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划分为求廉、求实、求名、求美、求新、求同、好胜、炫耀、便利和偏爱等类型。丁志华(2005)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和价值认知程度的不同,将消费者购买行为划分为价格型、价值型、忠诚型和便利型四类。李国庆(2006)根据品牌知觉中的涉入度、知觉品牌差异和享乐消费与实用消费这三个因素将消费者购买行为划分为冲动购买、习惯性购买、寻求多样化购买、忠诚购买、减少失调购买、影响购买、促销反应购买和复杂购买八种。

(2)定量方法。所谓的定量方法,就是利用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数据资料,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技术,从而得到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分类结果。

例如张干群(2004)对江苏三所大学的6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得到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八种类型:攀比炫耀型、市场流行型、他人主导型、张扬个性型、小心谨慎型、鲁莽冲动型、调解情绪型和勤俭节约型。

2.外部线索方法与内部线索方法

(1)外部线索方法。所谓的外部线索方法,指的是从消费者行为的外部观察,从而推断购买行为的类型。这类方法与定性方法较为相似,区别在于定性方法是以现有理论为标准来划分消费者行为,而外部线索方法则不一定,它或者以现有理论为标准,或者以经验为标准。例如在通用的市场细分方法中,根据地理环境、人口统计指标等将消费者划分为若干类型。

(2)内部线索方法。内部线索方法是指从消费者行为规律的内部入手,从而得到购买行为的分类结果。这种方法大多是定量分析,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定性分析,它的关键是从消费者的心理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张红明(2005)以心理结构的分化与组合过程及人的精神追求的阶段的区分作为标准,将消费体验行为划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成就体验、精神体验和心灵体验五类。王龙(2004)按照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以及需求表诉的强弱把消费者互联网购买行为划分为四类:确定型、偏好型、习惯型和简单型。总结上述研究成果,本研究主张从外部线索入手,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分类。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摆脱对现有理论的依赖,直接分析消费者行为本身,这样得到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对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分类。围绕这个主题,本研究拟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量表设计。数据的收集将通过问卷调查这种方式,所以需要设计量表。量表采用里克特5级语义方法计分。量表的问项则通过查阅文献后确定,并经过初试后最终定稿。

2.样本抽取。一般考虑随机抽样,但是为了便于操作,可以考虑分层抽取样本。样本量应该大于500。

3.数据分析。这是本研究的关键。拟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就数据分析数据,得到聚类的结果。

4.结论解释。最后,针对因子分析的结论,结合实际进行解释。

三、实验数据

1.数据来源。刘金平、张松鹤(2003)进行的“汽车品牌跟踪研究”。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根据生活方式对汽车消费者进行分类。根据刘金平(2003)的报道,该项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沈阳、西安、厦门和大连共8个城市,并根据其代表性分配样本量,依次为441、390、391、329、304、131、131和248份。该研究设计了“汽车品牌跟踪研究问卷”,主要采用里克特式5级量表法计分。该量表根据生活方式的经典量表设计了45个问句。

2.数据分析。分半信度检验结果为:整体信度系数为0.8601,前半部分的α-系数为0.8105,后半部分的α-系数为0.8301。前十个因子的累计解释能力达到47.72%。这对于大样本、个体差异较大的测试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即决定抽取10个公共因子。为了使因子载荷较为集中,以便于公共因子发挥解释能力,对因子载荷实施最大方差旋转。

3.因子命名与解释。然后,根据各公共因子所代表的项目,对上述10个公共因子进行命名。

刘金平(2003)指出,公共因子1代表条理性;公共因子2代表主导性;公共因子3代表个性化;公共因子4代表金钱导向;公共因子5代表广告认可;公共因子6代表休闲需求;公共因子7代表浪漫导向;公共因子8代表家庭导向;公共因子9代表非家庭导向;公共因子10代表实用性。这十个公共因子反映了汽车消费者生活方式的10种类型。相应的就可以将汽车消费者划分为10种类型。

4.讨论。因子分析的作用在于通过数据表面的分析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隐性结构。上述研究成果向我们证实了通过因子分析可以获得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分类。

但是,因子分析的公共因子抽取与命名却是带有主观性的,所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该注意恰当把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