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4 16:43: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活动比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校园心理情景剧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124-02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在不断地提升。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强化心理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因此,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将心理情景剧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成为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一、心理情景剧简介
心理剧是由精神分析学派发展而来的一种治疗方式。20世纪30年代心理剧由精神科医生创立并发展起来。1980年,心理剧传入我国,我国心理咨询与教育心理学领域逐渐了解到这种心理治疗方式。心理剧通过成员角色扮演,模拟某种情景,在固定情境中体验情绪的变化,提高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能力并完善人格特质。
心理剧的情节、主题是围绕着角色人物进行的表演。人的内心矛盾冲突是可以通过心理剧的角色人物来展现的。主要的人物有角色扮演者、观众和心理咨询师。角色扮演者通过展现角色的内心冲突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观众通过体验角色的感受对问题产生共鸣。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剧的导演者和策划者。
二、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面对现实中的心理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校园心理情景剧的主要素材。心理情景剧的创作者主要是学生,他们熟悉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大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环境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心理情景剧取材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无论是表演的学生还是旁观的学生,都多少可以通过情景剧的表演者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从而因为共同的问题产生共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出,当人们意识到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后,内心的负面情绪就会有所缓解。心理情景剧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帮助学生表达心理冲突,宣泄情绪,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课堂设计的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学生在掌握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将心理技能应用于实践。将理论联系实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途径。把心理情景剧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以使教学增添趣味性,符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心理情景剧类似于表演话剧的形式。这种形式让学生自己导、自己演,集知识、趣味体验于一体。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导演一部心理情景剧将会面临很多问题,心理情景剧的导演者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因此,教师作为心理情景剧的导演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三)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会影响未来求职工作能力。但是,大学新生往往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因人际冲突引发的校园恶性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校园心理剧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人际互动平台。从心理情景剧的创作、舞台设计、角色分配、排练、场地的安排,所有环节都需要所有成员的通力合作。在心理情景剧的设计、表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冲突,这样就给成员提供了解决人际冲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心理情景剧的排练表演过程中,会遭遇很多挫折和失败,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彼此理解宽容,相互鼓励支持。同时,从心理情景剧取材来看,其多数涉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通过情景剧的表演,观众可以客观地观察其他人的人际交往问题,从而重新界定自己的行为,成员通过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心理情景剧中更多的是传递积极的情感,要求学生从正面去表达美好和爱的感受,用行动去传递积极的感情。
(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心理情景剧存在AB剧的表演形式,通过两种截然相反的表达方式展示不同表现形式下的不同反应。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消极的心理品质对比分析。正反面的表演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重新诠释,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位,提供积极的个性借鉴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处世方式,完善学生的人格特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有资料表明,心理情景剧目前主要应用于高校的课外活动。2010年以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把心理情景剧作为每年“5.25心理活动月”的活动之一,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将心理情景剧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还是相对较少的。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于2014年开始尝试将心理情景剧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实践教学的方式,π睦砬榫熬缭诳翁媒萄е惺导进行了探索。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心理情景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手段。
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模块教学,如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恋爱心理、学习管理、职业规划等。根据模块教学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第二,按照班级人数进行小组划分。一般每10人一个小组。按照小组成员想法自由选择“AB剧”表演。A剧表演小组进行正面积极取向表演,B剧表演小组进行负面取向表演。当其中一个小组表演时,其余学生作为观众观看。表演结束时所有成员进行总结、评价。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情景剧创作表演。为了避免流于形式的表演,教师要注意在情景剧表演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总结,深刻领会情景剧表演所蕴含的心理技术和将此技术迁移到生活的方法等。
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学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情景故事成分多而心理层面成分少,过分夸张了情节的曲折跌宕而忽视了对内心活动的描述。学生创作过程中容易忽视心理活动的刻画而重视情节是否有吸引力,这就导致了舍本逐末,达不到心理情景剧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创作心理情景剧时重在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情节展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前后变化,使观众通过多角度的观察理解不同视角下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处境。
(二)心理情景剧创作环节创新性不够。目前现有的心理情景剧剧本取材不够新颖,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点。创作心理情景剧剧本是心理情景剧表演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足,不能够选取身边新颖的题材,很难创作出既有丰富情节又符合心理学教学目标的情景剧剧本。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着重介绍每个心理情景剧的主题和所要完成的目标,密切注意情景剧的情节设计符合模块目标。教师可以采取征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用化名的方式介绍身边的趣事,将选取的素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三)心理情景剧表演结束后的分享环节讨论不够深刻。心理情景剧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分享环节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心理情景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直接传授。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直接将结论公布给学生。在采用心理情景剧教学之后,教师把学生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通过观看心理情景剧,学生思考、讨论、总结,最后形成结论,教师将结论间接地传授给学生。分享阶段是促使学生总结思考的重要阶段,学生最后完成思想意识的升华。目前很多心理情景剧的表演流于形式,学生热闹的表演背后却毫无思想体会,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虽然把分享环节放在最后,但是要对分享环节足够的重视。教师需要留给分享环节充足的时间,使心理情景剧切实达到学生掌握心理技术的目的。
(四)家长的协助参与会增强心理情景剧的实践效果。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因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背后都有着家庭教育的影子。学生通过心理情景剧掌握的心理技巧需要在生活中运用,这需要家庭环境的配合。因此,校园心理情景剧的设计、表演可以积极邀请家长的参与和配合。情景剧的设计可以取材于家庭生活,反映学生家庭生活状况。同时,教师将心理情景剧的分享内容反馈给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帮助学生完成所学的心理技巧在生活中的迁移过程。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心理情景剧的表演中,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表演效果。
总之,将心理情景剧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今后,教师应该从专业的角度指导心理情景剧的设计和表演,努力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从生活中捕捉更多有价值的情景剧题材。同时,专业教师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指导和管理心理情景剧表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韦玉敏.心理剧在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应用[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5
[2]邓旭阳.桑正芹.心理剧于心理情景剧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项传军.大学生心理情景剧的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9)
[4]周圆.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2012JGZ191);“情景式体验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2014JGB435)
关键词:体制建设;专业培训;课程设置;宣传途径;干预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确保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各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领导机制体制不健全、师资力量不够、课程建设不完善、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足、学生求助率低等问题。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学校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宗旨,构建科学性与实效性兼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一、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1.成立校级领导小组,构建四级网络体系
为了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高校应成立由校党委直接领导、校行政负责实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学校还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关重大问题纳入到校党委会、校行政班子的工作议程,校党委、校长办公会每学期都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监督有关学院和部门及时贯彻落实。
各高校都应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由该机构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学院也应成立以副书记为组长的院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明确组织领导和工作职责。所有的班级均设立心理委员,负责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个学生宿舍均由宿舍长担任心理信息员,及时向教师和学校反映宿舍同学的心理动态。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网络体系能够保证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形成上下统一、学生参与的安全信息报送工作机制。
2.健全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为了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各高校应根据国家的各项文件与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制度。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工作章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大学生个体心理咨询管理办法》《心理咨询员守则》《心理咨询工作流程》以及《心理咨询来访者须知》等,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证,也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专业能力培训,建设合格师资队伍
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高校要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学校必须根据学生人数按一定比例配备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工作人员,专职人员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除了配备专职教师外,学校还可以从各部门各学院选拔一批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热爱学生的教师聘为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工作。最终能够构建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学校应多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水平的稳步提高。学校要轮流派送咨询老师出去学习沙盘治疗法、精神分析法、“心理剧”治疗法、团体辅导等各项新技术,也可以邀请国内知名心理学家到校讲学、研讨交流和案例督导,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在校内召开相关的专题培训会,对辅导员、助理辅导员、心理委员以及宿舍管理员加强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重视第一课堂,规范课程设置
学校应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必修课或必选课,保证在校学生能普遍接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拓展教育》《心理咨询导学》等相关选修课,构建科学的教学平台,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学校还应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教研室要制定科学规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每门课程都要有专门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基本要求。教研室还要不定期地组织任课教师召开教学研讨会,参加集体备课,不断更新授课内容,完善教学方案。
四、丰富第二课堂,扩大宣传途径
学校可以成立心理类社团,由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具体负责指导开展各类心理活动。学校每年还应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每期活动制订相应的主题,广泛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同时动员各学院根据学校的活动主题开展届次化的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知识竞赛、心理趣味运动会、手语比赛、心理手抄报、心理沙龙、心理工作坊、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涉及范围广,参与人数多,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新时代的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利用新媒体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可以在广播站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宣传心理知识,在学校路边和教学楼的橱窗上定期更新心理知识,在网上开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开通心理健康教育微博和微信平台,印发心理健康宣传册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五、建立全方位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1.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体系和动态的心理危机预警库
学校应于每年开学初在全校开展新生心理普查,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搜集分析数据,建立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和危机干预对象档案库,并对有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和帮助。每年定期组织对各类问题学生进行排查,对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运用必要的手段和方式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干预,尽量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
2.重视愈后鉴定及跟踪干预工作
对有较严重障碍性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要及时引导学生到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就诊,及时通知其法定监护人、所在院系负责人,协助监护人做好监控工作。条件成熟的学校还可以与精神疾病医疗机构签订校院合作协议,将问题严重的学生转介到医院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
危机过后,学校相关人员要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访谈及风险评估,密切监护,及时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状况,确保其人身安全。同时对知情人员进行干预,使用支持性干预及团体辅导策略,通过班级辅导等方法,协助经历过危机的学生及其相关人员,正确处理危机遗留的心理问题,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尽量减少由于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洪涛,季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和机制的探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功能与途径
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ly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question which developed to the sports teaching aspect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elaborated the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to the student psychology education's special function, and proposed raised the student healthy psychology in the sports teaching the method and the way.
key word: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function and way
前言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学科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工具。
一、心理健康的现状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织 (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2006年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际,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开展了一次有关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随机调查,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在广东高校中,如果算上郁闷、焦虑等轻微症状则高达40%。如此惊人的数字提醒人们,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已迫在眉睫,不容忽视,心理教育势在必行。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根据高校体育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教育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
高校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体育教学及各类竞赛等,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及心理负荷,人际交往频繁,使学生在生理健康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大学生作跑步试验,发现跑步能成功减轻大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情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普遍体会到,打打球、跑跑步、练练拳等,会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松弛。
(二)改善机体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改变人在安静状态下生理、心理活动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入积极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从而使各器官的血液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健康的机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部分机能系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保证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物质前提。
(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发展
学校体育通过教学和各项体育竞赛等身体活动形式,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进行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延续的价值和超越生命的价值,使他们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些都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
(四)发展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运动可发展认知能力,减少认知障碍,改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同时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获得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一)用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感染学生
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同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应具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要具有良好的言谈举止、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热爱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精简竞技体育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心理需要
由于竞技体育内容大多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技术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掌握,且易发生运动损伤,造成很多学生对此望而生畏。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减少竞技体育的内容,降低动作技术难度,突出体育课程健身与娱乐的功能。内容要少而精,易于掌握,易于开展,利于终身锻炼,并且效果明显,使更多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形式,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研究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更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掌握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要把学生的“身”、“心”统一到体育课上来,从而使体育课能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教学中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才能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因此,在安排教学计划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运动项目。青少年学生的肌肉及体力均在逐年增长,骨骼尚在发育之中,因此,对学生要开展多种项目练习,运动量逐渐增大,避免对身体造成大的生理负担。青少年男、女生在体力、生理特点上有显著差异。因此,锻炼项目、锻炼时间及进度的安排都应分别对待。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创造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如采用教学竞赛、教学评比、活动性游戏及音乐伴奏等教学形式,并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有意识地加大运动量及运动强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会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我们还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比如,在快速跑游戏中,教师不分组、不定项目,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确定比赛内容和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比赛的内容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树立体育教师身心健康的新形象
新型的体育教师应更新观念和认识,在确保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加强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鼓励其在教学中进行各种积极尝试,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以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
四、结论和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关注。高校体育要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使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健全心理和完善人格,以便更好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
1. 学生健康问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学校体育不仅在健身方面,更在健心方面和适应社会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 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锻炼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缺陷。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心态,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治疗。
3. 建议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标准与体育学科的特点有机结合并具体化,制定出适合各种学生群体,各个年龄阶段,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心理健康检测和评量。
【参考文献】
[1]王启明,等.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兰自力,等.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2.
这种看似体育又似游戏的项目,能否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心理素质拓展大赛中,比赛项目只是其中的一套工具,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游戏促进参与者对生命、生活的感悟和分享。”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舒曼认为,心理素质拓展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形式。同学们在亲身参与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考验,不仅提高了自我调整心理状态的主动性,让同学们拥有健康的心态面对遇到的各种困难,也于无形中拆除了挡在学生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之间的隔阂之墙,使参与者在不经意间得到了有效的心理疏导。
“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助推器’。”舒曼表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更应着力于整体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新趋向。
舒曼的说法在参赛同学的赛后感悟分享中得到了验证。“我相信,多年以后,我仍会记得最后一位队友穿过‘电网’时的激动,我们一起达到终点时的感动……”参赛人员小张动情地说:“在一次又一次的合作与努力中,我更加学会了理解,懂得了尊重,知道了珍惜。这些,都将是我生命中美好的记忆,宝贵的财富。”
“有了525,我们要以怎样的方式来做到我们可以做到‘我爱我’?”自2004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倡议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备受关注。“早在2001年,学校就深刻意识到了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舒曼说,如今,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历经知识全面普及、课程全程教育和活动全员参与三个阶段,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率高、参与率高、心理危机率低“两高一低”的良好局面。
“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建立心理档案,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舒曼介绍,华东交通大学自2001年起,每年都要对新入学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建立系统而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建档机制。“这不仅可以确保我们更科学地从总体上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而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比率以及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结构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为学校管理决策层改进相应的管理手段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
有了第一手的翔实资料,在做好重点对象的教育和引导的基础上,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历程。
——创建“报网互动”的宣传平台,实施全面普及。学校于2001年创办了《心理咨询导报》,确保每个学生寝室一份;同时建立“心海导航”网站,搭建了以宣传促教育,以工作促科普的良性互动平台。报纸和网站通过刊发“实用性、故事性、参与性、互动性”的心理美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倡导积极健康人生。2010年,《心理咨询导报》改版为《大学生心理报》,面向全省高校免费发行。至今,该报纸的发行总量已达45万余份,成为我省同类校园媒体的翘楚。融知识型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大学生心理报》,也被诸多大学生视为了大学生活的良师益友。
与此同时,学校里还活跃着一支由领导干部、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骨干组成的阳光心理志愿者团队,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心理沙龙、团体辅导、心理茶座、心理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在学习、生活的心理困扰,达到自助与助人的目的。
——将心理健康纳入教学体系,实行全程教育。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形式。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和成才,华东交通大学针对新生开设了心理健康调适必修课,针对大二、大三年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调适和幸福心理学、爱情心理学,针对大四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使大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以确保自身心理健康成长。
华东交通大学还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依靠学生,服务学生,将一批心理素质好、个性特征优秀,且又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学补充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来,成功构建了“点(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含中心主管的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联合会)、线(学院心理保健室,含各学院心理促进会)、面(班级心理保健员)”三结合的队伍体系,有效拓展了心理素质教育的力量。这些同学活跃在全校各个班级,本身又有着和身边同学共同的经历、类似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既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也具有心理咨询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探索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实现全员参与。“心理困扰人人皆有,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应大力普及”。为打破传统教育中以说教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华东交通大学积极探索出了以校园心理情景剧、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为代表的系列特色活动,变着法子让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关键词 高校体育文化 心理健康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高校体育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高校体育文化积极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方式和满足现代大学生越来越强烈的心理需求及精神向往。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受到较大冲击、各种压力将出现在大学生面前,主要表现在家长期望值过高、心理比较闭锁、自我认同危机、就业压力等,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心理疾病日趋上升。而体育是人类体育运动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类维持、增强和改造自身机能、形态的科学实践;是改造自身人文精神状态的人文实践,是人类文化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的意识形态和人的生活方式,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与研究,是当前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
1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1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
要对高校体育文化加以界定,首先要确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概念,文化是指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体育文化就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高校体育文化指所有的学校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并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狭义的高校体育文化则是指学校师生员工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
1.2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构成了校园文化群。高校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群中较为特殊,它的内涵是高校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为实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总目标而实施的传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文化现象。它包括学校体育目标与任务,师生的体育爱好与志向,学校体育的风气、传统与习惯,学校体育管理队伍及各种业余体育团体的组织机构、群体活动、课余训练、各类竞赛、体育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还包括体育道德风尚、体育精神价值等,但不等同于校园体育现象。
1.3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
高校体育文化从属于校园文化,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
(1)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在增长学生才干、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对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忍不拔的意志、拼搏进取的精神有显著教育意义;
(2)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娱乐特点,能愉悦身心、调节情感,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教育活动;
(3)由于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较大,在西方新思想涌入国内的同时,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精髓不断与中国传统体育思想相融合;
(4)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逐渐成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体育活动的参与,都有明显的个体倾向,属自由结合的群体性活动。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标准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自卑、怯弱、孤傲、冷漠、问题行为以及躯体化症状等,具体表现为:过度依赖、不能自理自立、任性、自我中心、情感淡薄、心中无他人、骄横、不合群、不善交往、缺乏承受挫折能力和生存能力等。近年来,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而导致的问题行为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23.35%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2006年已达到3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高校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特定社会角色的要求,其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个性等。公认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有3条原则和7种能力。3条原则是:心理与环境的协同性、心理与行为统一性、个性的稳定性。7种能力是:适应能力、耐受能力、控制能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康复能力。
3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和积极作用,主要通过身心健康的交互作用实现。从生理学角度来讲,身体的运动有利于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斗志,而拥有健康的体魄,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人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来讲,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健康的心理可以维持人的正常情绪,保持人的正常生理状况,使人能适应环境、社会各种变化和刺激。体育通过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能力,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使其在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方面得到提高,全面提高机体各器官功能;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将体育活动方式,作为娱乐消遣的生活方式之一固定下来,让身体的生理改造和心理调适在健康的活动方式中得以实现。
3.1高校体育文化能帮助大学生准确评价与认识自我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即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做出恰当的客观评价,不会提出苛刻、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能持续健康地发展自己的内在潜力。高校体育文化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通过参加各种体育社团的校园体育比赛,参与球类、棋类以及野营等形式的户外活动,来维持和增进大学生的正常情绪状态和生理状况,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刺激,形成健康心理,全面提高机体各器官功能,使大学生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中体验健康的愉悦和自豪。
3.2高校体育文化能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与他人互相沟通,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是一种互动的活动,大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又要互相配合协助,共同体会体育的真正内涵;既要征服自我,又要征服对手,形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这种精神可感染在场的参观者、服务者,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友谊,使个人利益融于集体利益。可见,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能提供一个自我教育和接受教育的良好氛围,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大学生能客观地对待人生和社会生活。
3.3高校体育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自尊、自重、不畏惧、不贪求,争取在社会行为准则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大学生在紧张文化课学习之余,参加体育活动和观看体育比赛,有利于心理调适并恢复到最佳心理状态。体育给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和心理宣泄的机会,在动作完成过程中能得到心理满足感,产生愉快情绪,体会到修身养性、谦虚忠诚的内涵,实现精神的升华;能使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心理、情绪失衡时能够有效地调节不良情绪,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战。
3.4高校体育文化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自信、自强、宽容、大度、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心理品质和行为素质。体育比赛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活动形式,大学生利用公平合理竞争来表现自己,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在竞争中表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上进心、无畏困难、敢于拼搏,有利于大学生摆脱猜疑和不信任,促进个体社会化。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改造自我,适应社会的过渡阶段,自身对外界的心理承受压力的可控性显得尤为重要。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对文化层次较高、年龄结构较轻、心理承受力较弱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结论与建议
高校体育文化面对的是特殊群体,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已成为现代教育所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整个社会能否向前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就如何利用高校体育文化的优势,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议从下面三个方向做起。
4.1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规划
高校体育文化规划是其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规划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积极倡导健康的体育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拼搏进取、竞争、敬业精神等;规划应把体育文化与学风建设融为一体,制定出远期目标和近期的具体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师生认识到强身健体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现代人生的基本条件,培养对体育的爱好、加强与终身体育的衔接,使大家更好的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
4.2加快体育设施的建设,增加高校体育文化的心理亲和力
体育设施是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学生对学校可利用的体育场馆设施的满意程度上。由于体育具有的实践性特质,体育文化的传递和继承,都与活动和练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校内拥有场地器材的多少,场馆设施的质量等一系列物质条件,都将极大地促进或制约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播。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相对于高校其它文化建设来讲,场馆设施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完善的体育设施是促进和改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4.3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文化的特色是指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形成并能够延续的相对稳定的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形态,表现为自觉的经常的基本特征,并具有教育、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的力量。由于各高校的类型、规模、办学条件和师生结构等不同,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差异,决定了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的思路不同。因此,在建设高校体育文化过程中,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
总之,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具备较为丰富的文化底蕴。他们学习体育文化范畴内的各种体育运动或运动技能,正是源于其对体育文化的认同、理解和需要。校园体育文化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手段、以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锤炼大学生的意志,促使学生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可使大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各种职业和社会环境。高校只有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人文文化建设,才能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其中长期熏陶,形成终身体育观,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于溪海.高校体育文化探析――兼谈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观念的革新[J].山东体育科技,2004(2):84-86.
[2] 周君华,韩晓东,丁永玺.学校体育的生态环境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91-93.
[3] 冯霞,尹博.中国学校体育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对接[J].体育学刊,2004(4):5-7.
[4] 谭红,陈中林.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性及价值向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09-111.
[5] 文世平,廖小林.加强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2(2):11-14.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 实践路径 优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03-05
[作者简介]曾成刚,贺伟婕,向晋辉,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
早在1995年12月,教育部就正式颁布试行了《中国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把心理素质教育(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列为十大教育内容之一。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是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不良、自我管理困惑、人际交往障碍、交友恋爱挫折、考试紧张焦虑、求职择业矛盾、人格发展缺陷、情绪调解失衡、经济困难压力等心理问题,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是培养全面发展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要求的重要形式。
然而,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领导和老师认为,心理素质教育重点只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不是针对全体学生。这既违背了教育全体性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高校的实际。不少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还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校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与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精神病等心理问题发生率在16~30%之间,大学校园恶性事件接连不断发生。伴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着年级、性别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活动“抓两头,放中间”的习惯,即心理素质教育针对少数心理和行为有问题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发展正常的学生,就等于忽视了对大学生基本心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和活动性原则的强调。而这个原则要求在心理心理素质教育中,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心理素质教育。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扩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作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大潮扑面而来的今天,如何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征,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心理健康,保证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和运行机制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要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非易事,而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大学生要懂得交往,愿意交往,谨慎交往,并在交往中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
第二,要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进行深入全面精细的思考,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还要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不人云亦云,也不自以为是,要以时间、地点、具体条件为转移,敏捷、灵活、严格地处理问题,这才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思维品质。
第三,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当前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谈恋爱,已经不是什么个别现象了。而由谈恋爱引发的一些问题却给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学校仅仅采取不提倡、不禁止,保持沉默和回避的态度是不适合的。应将恋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爱情的内涵和意义,引导教育大学生培养爱的能力,进行恰当的两往,培养自己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让他们学会处理恋爱与学业、恋爱与集体、恋爱与道德等关系,正确对待恋爱。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路径
第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大学生入学后,在心理上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适应难,这几乎在每个新生身上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对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重构、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定位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我校举办了“蔚蓝杯”心理健康有奖征文比赛,要求新生围绕“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这一主题进行思考。此外,我们还为新生进行个别咨询,举办了题为“大学生心理调适及环境适应对策”的讲座,并现场就学生提出的有关疑问进行了答疑。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减轻了新生入学以来存在的心理压力,使他们重新轻装上阵,投入到愉快的学习和生活中。
为了尽早发现问题,积极防御,及早诊治,全面维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在新生入校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后,还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了每一位被试。在反馈时,除了向学生讲清分数的含义外,还要着重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评价自己。同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提出建议,对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少数学生采取个别咨询的办法,以求进一步了解和解决问题。总的来说,通过测试,既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全面了解自我、客观评价自我的机会,促使学生重视心理健康,同时又为在校期间有针对性、及时地教育学生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并为研究历届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轨迹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实践证明,由于不同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以及对事物感知、接受、转换的能力不同,所以在学校设立面向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形成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有机配置,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它是可以改变的,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水平,甚至可以弥补先天造成的不足。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但因他们涉入社会不深,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部分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加强心理素质的自助教育,将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升学以及择业等问题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帮助他们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高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
第三,重视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尽管在程度上可能不太严重,但它发生的面却很广,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几乎在每个人身上,在不同时期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如不及时解决,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为此,我们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同性问题,适时进行团体咨询;另一方面,对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这种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办法,会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第四,做好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治疗,帮助他们消除内心痛苦。心理治疗是一种比心理咨询更费时、难度更大的康复活动,它主要针对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来实施的。尽管这些障碍和疾病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所占的比例不算太大,但其对患者的影响却是刻骨铭心的,常常令患者和家人苦不堪言,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就可能从此毁掉他的一生。
第五,运用各种媒体,广泛、积极地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校园内外的各种媒体如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在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学院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小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测验、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指导与服务。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要求,让大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素质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良好的心理氛围,能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第一,组建以校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一个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核心、以系(院)“思想政治辅导员”及“大学生心理卫生协会”为两翼的三级立体网络机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
第二,坚持在各校区实行心理咨询值班制度。安排专、兼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或聘请校外专家定期接待学生,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可向学生提供预约咨询,不定时地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个别和团体辅导教育服务。
第三,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支持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生动活泼、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心理剧场、心理培训、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心灵茶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营造浓郁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化策略及发展模式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优化策略
教育策略是选择实施教育目标的最优化方式。对心理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创造与改进,特别是在增强时代性、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是非常关键的。
1.和谐互动策略。心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优化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中营造和谐互动的气氛是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教师应以尊重、平等、关爱的态度对待学生,无条件接纳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传统课堂中师生单向交往的狭隘和低效局面,实现师生之间全通道的多向交往与合作学习策略,使师生共处于一种心理期待和认同的情景之中。
2.行为改变策略。行为矫正在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帮助学生更新认识、端正态度、调节情绪和调整行为方式方法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必然要借助心理学中设计行为塑造或行为矫正的方法和技术,实施行为改变策略。在-实施行为改变策略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实现行为改变目标;二是要促使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掌握行为改变的方式;三是矫正不良行为,引导学生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帮助他们分析引发不良行为的具体因素,提出、指导不良行为的改善措施,及时地对学生制定的矫正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和修改。
3.体验内化策略。研究表明,体验内化在学生心理素质形成过程中起关键的定向作用。本策略的内涵是在学生积极参与训练活动和了解、接受训练策略的基础上,强调对内容和策略等的反思体验过程,保证内化的效果。
4.合理监控策略。合理监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为保证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完成既定的训练任务,而对训练的全过程积极、适度、主动地进行计划、检查、反馈、评价、调节和控制所做出的教育策划。心理素质教育的合理监控策略,突出地体现在教师对训练活动进行设计和开展的“三导”技术上,即编导、引导和开导技术。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模式
根据对以上问题及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要使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真正取得实效,落得实处,其发展模式应进一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第一,更新思想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里“以人为本”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充分认识教育者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充分尊重自己的工作对象,用平等的态度竭诚为他们服务。过去的心理素质观念就是在思想上、行为上纠正学生的偏差,起到教育、规范学生的作用。而“以人为本”则是强调学生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发展能力,完善人格,培养个性。这就要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遵循实践教育的模式,而不是医学模式,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被看作是正常人,而不是病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强调的是帮助来访者消除阻碍个体发展的各种因素,主要方式是谈话,被咨询者重在倾听来访者的诉说,并与之交流沟通思想。同时要把“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尊重和激励上,把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由“管教者”、“救火员”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热点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第二,培养健全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对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导向作用,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勇于进取,增强责任心,保持上进心,提高自信心,以良好的情绪和高尚的情操克服消极情绪,为全面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改革教育内容,完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大多采取了以开设心理学专题讲座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尽管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此,必须从两个方面完善心理素质教育的体系:一方面要系统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学知识,通过对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意义的介绍分析,以及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有关技能的训练,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集中辅导。要采用讲授、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训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并解决带普遍性的心理健康与发展问题。另一方面,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必须要有完善的内容体系,针对大学生特点及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心理素质教育计划,及时调整、更新心理素质教育内容,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心理素质教育内容体系。
第四,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大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往往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一般说来,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适应性和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高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学习、人际关系和择业及竞争方面的心理问题。有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学生,常常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导致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心理疾病。为此,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进行心理调查、心理测试和行为观察,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料,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摸清各年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和特点,使心理教育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辅导员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044-02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校专职学生德育工作者,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工作,这支队伍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职能中承担着重要角色,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如何在工作中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已成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 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第一,学习方法和能力欠缺。进入高职院校,在学习内容上,深度与难度加大;在学习方法上,独立性和钻研性增强,为此,相当部分学生不能及时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如缺乏学习动力、对专业不感兴趣等,以至于在心理上产生焦虑或困惑。
第二,就业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认知水平、自我定位等方面尚不成熟,当他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跨入大学校门时,往往踌躇满志,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甚至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伊始,就考虑着就业问题,期望着将来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然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有些学生无法安心学习,以至于整天逃课,甚至辍学。
第三,恋爱问题产生的心理困惑。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渴望与异往,早恋现象非常普遍。一些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抱着好奇心理,加之缺乏生活经验和经济实力,以至于最后给双方的身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有些学生经不起这种挫折,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
第四,盲目攀比心理普遍存在。有的学生不了解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摆阔气,乱花钱,互相攀比,同学之间过生日请客吃饭,互送贵重礼物。另一方面他们又显示出盲目崇拜的心理,崇拜歌星、影星,在校园里形成一群为数众多的追星族。
第五,人际关系不和谐。对于刚进入大学开始独立生活的高职学生来说,面对陌生的校园、生疏的群体,一些学生对周围生活的环境有一种强烈的交往需要,但由于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加之在同一个集体中,人的性格差异、生活规律不同,以至于同学之间产生摩擦和冲突,使一些学生感到孤独、郁闷。
第六,意志力相对薄弱。高职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七八岁左右,正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行为偏激及冲动。当遇到挫折时,消极应付或不知所措,不主动地想办法战胜困难,缺乏对挫折的理性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苦无良策或处理不当陷入焦虑和困惑之中。
二 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第一,高职辅导员应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高职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历层次上不断提高,但在知识结构、智能品质、情绪情感、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与所承担的工作要求还有差距,缺乏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因此,辅导员要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以及心理教育技能的训练,要比较系统地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了解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掌握心理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高职院校辅导员还应加强人文修养,对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了解分析新形势下各种社会因素对学生身心的影响。
第二,要了解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前提。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若不了解学生,教育效果当然不会好。可见,作为大学生思想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应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可以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准确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心理档案;或针对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开展专项心理调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基于此,对个别表现有较明显心理不良反应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重点对他们在思想上进行引导、生活上进行指导、行为上进行督导。
第三,要树立榜样、悉心引导学生。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准确掌握学生基本情况,通过在师生间建立飞信群、开通公共邮箱等方式,畅通学生表达渠道,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要求和愿望,重点对他们在思想上进行引导、生活上进行指导、行为上进行督导。同时对学习态度端正、工作积极的优秀学生及时进行宣传表扬,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干部,重点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生活上,尽可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多为他们创造便利条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真正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同时,还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并及时地纠正偏激观点。
第四,要耐心倾听、理解尊重学生。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耐心倾听,理解尊重学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当你对他进行心理教育时,学生未必会真心实意地听从,有时还会强词夺理,反而嫌辅导员罗唆、苛刻、不通人情等。对于这类学生,辅导员要对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条件以及其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同时,更需要辅导员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进行情感交流沟通,要用动听的语言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用真诚的力量去感化学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第五,积极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园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课堂和课外活动,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利用黑板报、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活动,来增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班级文体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辟心理健康教育园地,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妥善地处理自身遇到的心理问题。
第六,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高职院校还应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拓宽实践途径,增加实践内容,在实践活动中让高职学生调整生活节奏,展示自己的才华,克服对高职教育认识上的偏见,获取奋进的信心,使他们有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
总之,高职辅导员不仅要当好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还要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心理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增强、沈之菲.学校心理辅导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2]张建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5(5)
[3]郭智慧.高职院校辅导员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7(8)
一、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
目前,大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躯体亚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亚健康往往首先表现在个体的身体上,即躯体亚健康。因为躯体亚健康的体征表现较容易被个体自身所体验和理解,也容易被他人所识别。躯体亚健康总的特征是持续的难以恢复的疲劳和周身不适,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不支、虚弱、头痛、困倦疲乏、胸闷胸痛、机能下降、功能失调以及月经周期紊乱,还可表现出睡眠障碍。
2、心理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
突出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差和人际关系不稳定,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使个体不能融入群体,不能获得群体的援助,出现孤独、冷漠、猜疑、自闭以及行为偏离,还可能诱发种种身心症状。
4、认知方面的亚健康
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偏差,由此很容易受到社会默化、从众心理和去个性化心理的影响,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导致行为偏差。认知方面的亚健康所带来的危害通常与以上几种亚健康是密切联系的,尤其是心理亚健康。近一段时间频见报端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正是认知方面亚健康危害的突出体现。
二、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成因
1、体力诱因
目前,进入高校的学生是多是80后期和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营养过剩、以我为中心、在家受保护过度,一旦远离父母和家乡,加上气侯、饮食等不适应,总感到每天活得很累很烦,有时参加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后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和营养补充,肌肉过度收缩,在消耗肌肉内能物质的同时体内产生若干乳酸、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如果这些废物在肌肉内超过限量,就会妨碍肌肉细胞的活动,使人产生疲倦、乏力以及不愉快的感觉,长此以往,亚健康状态便会产生。
2、脑力诱因
有些高校学生长期潜心苦读,甚至挑灯夜战,脑细胞产生疲劳,人的头部虽只有整个躯体的二十二分之一左右,但它所消耗的氧和营养却占了人整个身体的四分之一, 由于阅读和书写用脑时是站着或坐着,在较长时间内血液要源源不断地向大脑供应营养和氧气,再不断地将脑细胞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物质又通过血液带走,如果时间过长“供”不足而“废”有余,就会出现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这种状态长期得不到调整或改变就会出现亚健康状态。
3、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迫使他们不断的进行知识更新,精神压力日趋增大,再加上目前高校扩招导致的校舍紧张,学习、活动空间相对减少,空气污染严重,容易使人烦躁、心情郁闷,这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负荷压力过大、心理障碍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4、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当前,很多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按时吃早餐甚至不吃;有一些女大学生为了保持身材,不吃主食,只简单地吃些零食,导致她们营养严重不足;还有部分大学生有不良的生活嗜好,喝酒、抽烟,自控能力不强,沉迷于上网聊天、打游戏等活动,学习、生活没有规律,导致他们的睡眠严重不足。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嗜好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5、缺乏体育锻炼
年轻的资本、惰性大,无规律、不良的生活方式,繁重的学习负担,现实的竞争与压力等等诸多因素,使得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同时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不够,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亚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
1、增强体质,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
现代社会对人的健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增强呼吸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而且有助于身体协调发展,体态端庄,提高健康水平;在户外锻炼还具有保健作用(如阳光照射的保健作用,对大脑和眼睛等的保健作用,以及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体育锻炼的保健效能,在某些方面比药物更有效。同时,还能使大学生了解到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2、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紧张
大学生学业任务重之压力大,使心理紧张度增加。研究表明,通过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能促进大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在运动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
3、有效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运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情感上的“渲泄口”,对于单恋和失恋的大学生,运动可以转换他们的这种情绪,每一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压抑、不满、怒气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将它压抑下来,必将对身心造成伤害,体育运动能使这些不良情绪得以渲泄。运动中,大声的喊叫、激烈的动作,大量的出汗,胜负竞争的兴奋,都可以提供一个公开、合理化的渲泄口,通过运动升华与转移某些不良的情感,从而改善情绪的亚健康状态。同时,由于运动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腺素分泌增多,这就使人觉得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调整
【中图分类号】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20-1.5
心理学上,“适应”意指外部环境变化打破原有的平衡,作为主体的人根据新环境提出的要求,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积极的能动反应,有效地利用内外资源,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过程。大学入学阶段是新生心理上的适应期,也是“断乳期”,从此以后,几乎生活中的一切都要自己把握。但是刚刚离开中学的校园,还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期望,在这样的兴奋中,很多同学并没有完全做好转变的准备。学习方式、人际关系、个人目标、家庭期望等因素的转变,使他们一时无所是从,难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所以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地渡过适应期、完成角色转变,对新生以后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乃至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社会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处于不断变革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新生活、新思想、新潮流无时无刻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使得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大学生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很大的冲击,缺乏社会信仰标准,自我观念不牢,内心产生困惑、焦虑、抑郁。同时,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大学生面对社会上激烈的竞争感到彷徨、恐惧,对未来的命运、个人价值体现产生了迷茫。此外,一些不良的社会风尚、不健康的思想意识、不文明的社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消极影响。
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学新生入学前由于忙于高考,家长将他们的生活几乎全部包下来了,相当多的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这些学生离开父母到大学后,缺乏独立生活的意识,自理能力差,会觉得无所适从。一些新生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开支,经常会出现寅吃卯粮的情况;甚至连洗衣服、铺床也成为负担。还有一些新生出现了饮食、水土、气候等方面的不适应。
学习方法的改变:许多新生习惯于高中时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对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不适应。大多数新生表示,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以及该怎样学。在中学阶段,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大学则不同,课程安排不像中学那样紧凑,所以学生的空闲时间比较多。缺乏科学、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及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就导致一些同学、容易受到高年级同学的影响,你玩我也玩,你谈恋爱,我也谈恋爱。
人际关系的不适:再者,中学生的生活圈子小,人际关系比较单一;而且同学之间生活习惯相同,语言相通,共同的目标都是考上大学,所以人际交往比较顺利,同学间关系融洽。而高校中的人际关系较之中学更为复杂。进入大学后,由于班级和宿舍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地域和不同家庭,所以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风俗、习惯、语言、性格、爱好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加之大学生都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特别是新生刚到学校,对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环境还较陌生,所以心里的想法和困惑不愿也不知找谁诉说,经常感到孤独,思念家人,留恋中学的一切。
二、解决适应期心理问题的对策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矫治,就会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埋下隐患,以致,大学四年在懵懵懂懂、浑浑噩噩中度过,甚至有的误入歧途,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使新生调整好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他们大学生活的顺利起航扫清障碍。
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新生入学教育中,应教育新生在新的环境中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一年级的课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心理健康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让处于彷徨阶段和认识模糊阶段的大学新生一开始就接受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的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还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引进经验丰富、爱岗敬业、品德高尚的专职心理健康医生;开辟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诊断室、心理聊天室,完善各种硬件设施;同时,开通专门的心理咨询求助热线,定期对学生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和再教育,使其掌握初步发现心理不良发展趋势、初步判断、积极开导等基本方法,另外,可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宽松愉快、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少新生不适应因子,缓解焦虑忧郁度,使他们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新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和肯定,让新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大学生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歌咏比赛、体育运动、书画展览、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等。新生在各种活动中表达自己所感所想,展现自己对美、知识的追求,可以使自己在不同程度上释放能量、敞开心扉、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愉悦,达到心理平衡并从中受益。
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不仅表现在如实的看待自己的短处,也表现在如实的分析自己的长处。大学新生社会阅历肤浅,而且刚从高考的胜利喜悦中走来,他们自信、自豪,往往对自己的长处看得过多,忽视自己的短处。因此,必须帮助大学新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并且能用他人之长来弥补自己之短。—个人只有公平的与他人比铰,对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才能够正确对待人生中发生的各种突变,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才能摆脱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心理困境。
三、具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及时针对筛查出的新生进行回访,并开展个别辅导。新生入学后,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水平测查是首要的。通过分析、统计,对筛查出的新生进行回访,充分了解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切入点。同时,及时对个别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开展个别辅导,缓解其心理危机,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新生辅导员通过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尽快帮助新生融入班集体。团体辅导活动能帮助新生深刻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和温暖,消除陌生感和畏惧感,尽快融入班集体,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安排新生辅导员接受相应的团体辅导培训,熟悉新生团体辅导方法,在班集体中积极开展。如“桃花朵朵开”“滚雪球”“解开千千结”等活动,既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又具较强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可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的知识但处于青年时期的十分特殊的群体,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好坏将会直接的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决定着四年大学的生活,学习,甚至一生。所以加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是十分必要的。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和学生双方共同面对,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本着负责任和科学的态度给新生上好这“第一课”。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王建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理工科专业;新生;人际关系
一、理工科专业新生人际关系现状
本文在前期利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郑日昌等人编制)和自己编制的问卷,通过随机抽取八个理工科专业的130位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考虑到了男女性格差异和城乡差异两个维度。
1.男女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在调查中发现,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在被调查的42个女生认为没有人际不佳。初入大学,10%的女生不能很好的与来自各地的室友友好相处。73%的女生认为与他人出现矛盾是生活上小摩擦的积累,27%的女生则认为是自身性格的原因导致出现矛盾。74%的女生认为是别人故意针对自己,而这其中56%的女生会从侧面去了解原因,45%的女生并不关心他人为何故意针对自己。90%的女生遇到某方面不如自己的人都愿意主动其交往。当发现别人讨厌自己时,75%的女生认为只要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都选择不加理睬;9.7%的女生会努力让对方喜欢上自己;而9.7%的女生选择也讨厌对方。当与他人发生矛盾或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50%的人经常选择换位思考,主动消除矛盾;25%的女生则认为自己一般是正确的,不会主动去解决问题。在88个男生调查中有9.4%的男生认为自己在人与人的交往上存在障碍。42%的男生认为与周围人出现矛盾是生活小摩擦的积累,34%的男生则认为是自己导致发生矛盾,24%的男生认为是经济利益的冲突发生了矛盾。70.3%的男生出现过他人故意针对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同学不会去关心原因。94.5%的男生在一定情况下愿意和某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当生活中出现了讨厌自己的人,56%的男生认为只要不影响其正常生活,都选择不加理睬;而42%的人会努力让对方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在生活中与他人发生矛盾,仅有一半的人会主动换位思考解决问题。
2.城乡与否的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城乡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中存在一些差异。一是在自信心方面,农村大学生与其他同学交流中普遍不够自信,而城市大学生则自信满满;二是在与人交谈中,城市的学生知识面相对较宽,在交谈中能够找到足够多的话题,让交谈进行下去;三是与异往中,由于经济和见识的不同,城市学生对交往态度较为开放些。
3.对待问题的解决办法有差异新生来到大学一个月里,已经遇到的问题及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其调查结果显示,在这130个同学里,约5%的同学未能较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对学习、未来感到一些迷茫;约6%的同学在与室友相处的问题上感到担心;约8%的同学存在着自信不够的问题,希望参加活动锻炼自己;剩余的同学除未直接回答部分,其他初期都基本适应大学生活,也能自主处理好与室友的关系或自身情绪问题。此次问卷调查发现男生在适应他人的生活习惯的能力比女生明显要低,当出现感觉其他人针对自己,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去了解其中的原委,但在化解双方的误会或矛盾上,男神更倾向于主动解决问题。而在交友观上,男女生普遍都看重真诚待人的态度,并且大部分同学都认为生活中小矛盾的积累将会导致双方发生矛盾。
二、理工科专业新生人际关系的提升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类各种需要都是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针对理工科专业新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差异,我们将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等促进人际关系的提升。
(一)微观层面
1.每周一次“心语”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也给同学们普及心理知识,让同学们面对生活里的问题不过度低迷,面对偶尔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惊慌,我们生活服务中心心理部预计每周在生活服务中心群和空间里推送一次“心语”,而“心语”的内容多样,有有趣的心理知识小测试,有正能量满满的心灵寄语,有你从未接触过的心理知识。
2.真实案例分析生活服务中心群级空间里向同学们推送,让同学们了解身边发生的“大学生活集锦”。这些案例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其他人如何与室友相处,他人让寝室关系更融洽或者出现裂痕,而当这些情况出现时,他人又是怎样应对的。
3.心理知识普及为了让同学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大学里轻松愉快的生活学习,将定期组织宣传委员学习心理知识,方便宣传委员向本班同学普及心理知识,同时还能更好的关注并帮助某些心理状态不良好的同学,让同学们都能以一个健康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二)宏观层面
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人文素质课的学习,适度扩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通过活动提升大家的语言表达和综合素质,尤其是“说”的能力。开展情商教育,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从而寻找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学风校风建设,让学生能够注重学习;通过新生适应新教育系列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日常课堂中增加人际交往的只是,帮助大家形成正确的处事原则和人际交往方法;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演讲比赛,让大家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交到更多朋友;还组织心理活动,诸如团体辅导、主题团日活动等等,增强人际沟通和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24.
[2]李宏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01).
【论文摘 要】 本文在分析挫折教育内涵、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可行性问题,认为体育教育在实施挫折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采用适合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方法,在体育活动竞赛中适时渗透挫折教育,并注重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得到了提高和转变。同时人们在享受高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高的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这就需要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作为青少年,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更加容易受到多变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当今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难免溺爱,同时在学校教师也不允许用严厉的手段,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经历过多少磨难和挫折。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巨大的压力时他们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这个问题就是心理素质问题,它包括很多部分其中一个就是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及反抗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进行挫折教育。
一、挫折及产生的原因
1、挫折的概念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社会心理学上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状态。挫折可使意志薄弱者消极、妥协;也可使意志坚强者接受教训,在逆境中奋起。
2、挫折产生的原因
客观的外界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恶劣气候、各种事故等难以预测和左右的外界条件和如人际关系紧张,才能没有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与父母的隔阂,出境孤立等社会因素;主观的内在因素。它包括生理条件限制和心理方面,例如身高、体重、残疾等生理条件和动机、需要、抱负水平等心理方面。
二、挫折教育及其作用
1、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2、挫折教育的作用
(1)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
(2)挫折教育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有些学生存在着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毛病。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以打击其骄傲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3)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因为从师长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没有什么趣味性与探究性而言,学生的识记是枯燥无味的,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挫折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而只有学生在学校中就遭受许多挫折(无论这种挫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转贴于
三、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可行性
1、体育教育在实施挫折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教育其他的课程大多是理论知识或者技能的教育,很少涉及到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教育。而体育课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体育课不但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体育课中学生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动作,也就是不断地失败才能成功;有些项目还需要团队协作、克服外界干扰、战胜自身矛盾等等。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人为地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环境)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不断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感悟挫折,也可以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验战胜挫折的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活动以及个性特点,都表现得直观、具体、生动、鲜明。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2、采用适合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方法
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采用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在不同情况下对个别学生针对性教育。例如:有些同学平时很少运动,在跳高课上会产生恐惧心理,本身害怕再加上有许多同学在场就很难在大家的注视下进行练习。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鼓励同时还要给他们压力,从低难度到高难度练习再加上体育课成绩做压力,这样他们就会被迫练习,当他们跳过一次后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难,以后练习就会非常顺利;另外有些同学认为比别的同学跳的高,就出现骄傲自满、爱出风头。这时就需要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完成动作有难度,同时告诉他们正确的动作应该怎么完成。
3、体育活动竞赛中适时渗透挫折教育
在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激对抗赛,如球类比赛、田径赛等,经常可能出现失利,面对失利,如何调整心态,学会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使学生有积极进取的心态,也是我们在体育课教学中所要适时渗透挫折教育的一个环节。
4、体育课中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在课程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让每个学生都进行自我评价。在开始前让他们谈一下对这个项目的认识及自己的情况等;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总结自己的不足和长处等;在完成教学后让他们在此谈谈自己从这项运动中获得什么,如果自己再学一边应该怎么做,教师应该怎么做等等。这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这样学生可以对挫折感有正确的认识。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给我们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了给我们的便利时,也要想办法消除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挫折教育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坦然面对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而高校的体育课对实施挫折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在高校体育课程实施挫折教育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志.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及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2004,1.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形成。10年来,各大高职院校为各个行业培养了近8000万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后,成长为中高端制造、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物流等领域的一线中高端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各行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积极心理学的应运而生恰好可以有效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 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的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一门科学,可以说是传统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在20世纪末由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科学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劳拉?金等提出,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其兴起的标志。积极心理学在中国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在中国的广大高校中备受重视。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和团中央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其中对青少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了四点建议:(1)向青少年宣传、普及健康的心理卫生知识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心理观;(2)向青少年普及心理健康的增进方法,开发青少年潜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3)教师要关心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4)努力消除青少年的心理困惑,培养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这四点建议,明确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任务,值得广大高职院校思考。
2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首先,高校没有适合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照搬照抄其他高校的模式,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更没有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自我认知落差较大,甚至产生了仇视社会的心理。
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心理学课程流于形式,只是按照相关的课程标准开设,教师上课甚至只是照着教材通读一遍,期末时候画好重点考试即可。基本的课堂任务都没有保证,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个别高校虽然有心理咨询室,但常年处于闭门状态。
最后,心理教师不专业,个别高职院校没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团队,心理教师甚至不是心理学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没有能力按照标准完成相应的课程讲授,更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疏导。
3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途径
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模式,要以和谐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保障,以发觉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宗旨,将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作为主要渠道。
3.1 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首先,要明确心理学教学目标,树立积极健康的教学理念。高校心理学教学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我们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力。明确目标后,就要在课堂上树立积极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这种教学理念在潜移默化之中传授给学生,让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教师要注意把积极元素融入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中。心理教学过程要改变传统的模式,要选取积极的题材作为教学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再次,要把积极元素体现于心理健康教学形式上。在教学形式上,以体验式教学为主,要让学生享受积极元素所带来的成功。最后,要运用积极元素到心理健康教学考核中。考核过程要根据学生的表现逐一点评,点评和考核应当重点关注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
3.2 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个体心理健康咨询模式
随着学生各种心理问题频发的现状,高职院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为个体心理病态学生提供积极型的心理疏导。在这里工作的咨询人员要相信改变永远是有可能的,要矢志不渝的坚持向学生强调人性中积极方面和健康的功能,引导学生发掘自身的资源、接纳过去,温暖学生的心灵,使这些学生建立对生活的自信。
3.3 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模式
建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单靠个体咨询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建立团体辅导的模式。这一模式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要注意选取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对学生进行正面激励的题材,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困难,勇敢的接纳过去,珍惜现在的资源,帮助学生、特别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信心。
3.4 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为营造积极成长的心理氛围,高职院校要注意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秀品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把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通过校内宣传橱窗、校园的广播电台、校园网站等媒介传递给学生。
为了使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主题活动可以结合三?二零心理健康周和五?二五心理健康月。通过活动,把积极的心理教育理念灌输给学生。具体的活动内容可以参考开展校外体质拓展、校园内的心理舞台剧、校园内的心理情景剧、与心理学有关的演讲比赛、主题摄影比赛和心理专家讲座等。使学生在活动中看到自身的不足,看到生活中阳光、向上的元素,发掘自身的闪光点,树立追求幸福之心。
3.5 构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健康的校园育人环境
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更能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学校要根据本校的教学特点和专业特色,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自由开放、舒心自信、从容不迫的育人环境下接受知识、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学校中感受润物细无声般的呵护,让学生感受到信任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鼓励的真诚。通过努力培养出阳光、自信、健康、和谐的学生。
3.6 打造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与进行心理健康授课的心理教师的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所谓“名师出高徒”,只有积极健康的心理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积极健康的学生。如此,广大高职院校要加大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团队。教师自己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积极意识,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