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联网农业营销方案

互联网农业营销方案

时间:2022-06-28 12:11: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农业营销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互联网农业营销方案

第1篇

(一)网络营销的可行性分析

1.网络营销与企业实力

无论是营销还是网络营销,都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一般的小型农家乐通常没有实力承担,但是建立庄园式休闲农业项目的企业大都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因此,这类企业具有开展网络营销的可能性。

2.网络营销与目标客户

庄园式休闲农业的顾客大都是附近城市的固定居民,他们利用周末或小长假时间,和朋友亲人一起外出旅游、放松身心、亲近自然。而网络购物的群体年龄大都是18-40岁的工薪白领或学生,这个人群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由此可见,二者的市场细分匹配度很高,因此这类企业可以针对此类顾客群体开展相应的网络营销。

3.网络营销与客户需求

随着网络的普及,现代人们出行前都会上网查阅路线,提前预定火车票或住宿,查看各景点门票以制定预算。网络信息,使得旅游业的信息更加公开,游客的选择范围更广,广大网友评价形成的口碑效应,对于顾客的购买意愿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庄园式休闲农业的业务涉及广泛,餐饮、住宿、观光、采摘、旅游等功能,企业可以运用网络营销的方式,详细的介绍各项业务,让游客提前了解,自行组合选择购买,这样既可以扩大企业知名度又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二)网络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1.网络营销人才匮乏

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的网络营销人才不仅要精通计算机知识,更要懂得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学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庄园式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当地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整个人才市场情况而言,复合型人才的供给本来就有限,而这类企业大都位于城市郊区或者周边县城,位置较偏僻,对人才的吸引力低,即使企业招聘到了个别人才也很难保留。

2.网络营销意识淡薄

我国庄园式休闲农业企业营销方式普遍落后。这类企业在开办初期都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扶持,而对企业的市场化发展没有足够重视,且大都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和家长式的领导方式,这两个原因导致企业管理的信息落后,缺少创新的营销思路。网络营销意识淡薄还表现为对网络营销资金投入不够,对资金的管理随意性强,缺少计划性。

3.网络营销方式单一

随着大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成为市场营销不可或缺的部分,手段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例如:企业自行建立网站,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社交网站的宣传,移动应用客户端等都是企业宣传的重要途径。但是庄园式休闲农业企业还停留在网络营销的起步阶段,仅仅是上传一些资料和图片,没有形成系统的营销方案,资料不能及时更新,缺乏与顾客的互动交流,宣传效果甚微。

(三)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1.增强网络营销理念,逐步建立企业智库

营销已经成为庄园式休闲农业企业的瓶颈问题,树立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形象已成为当务之急。企业有必要提高自身的营销理念,特别是网络营销的理念,增加对网络营销的投入,增强对资金的专项管理。企业智库是指由专家及专业机构组成的多领域的,为企业经营决策者在处理研发、制造、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问题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或相关第三方服务的综合性机构。现代企业智库不仅是研究机构,也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执行组织。庄园式休闲农业企业也可以通过与企业智库的合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企业网络营销策划方案。

2.合理运用第三方平台

第三方平台是当前网络营销的热点,为企业提供参与市场竞争的平等机会,能帮助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提高收益。观光农业在庄园式休闲农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如果单纯依靠游客采摘来销售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不完备就会使得产品剩余。目前,较成熟的网上商城都相继开设了生鲜食品专区,与市场复杂的货源相比,电商可以较容易的控制货源的品质,并利用自身的物流配送优势,为顾客提供更多样的选择,增加顾客的黏性。

3.移动应用程序(APP)的应用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APP这种针对手机移动连接到互联网业务而开发的应用程序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庄园式休闲农业可以利用这一新兴的网络营销手段,将企业的宣传、销售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在APP中详细介绍各项业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顾客随时随地的预定购买需求。

4.建立企业综合性网站

对于庄园式休闲农业企业来说,利用第三方平台可以快捷高效的完成一些营销任务,但应该看到,网站才是综合性的营销工具,是网络营销的根据地。当具备条件时,企业应当建立自己的网站,为网络营销活动增添动力。

庄园式休闲农业的网站建立需要特别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要增添有效信息。详细介绍庄园的位置,乘车路线,规模等企业信息;餐饮、住宿、采摘等业务信息;各项业务的销售信息等。并且根据企业情况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将当季的促销活动放到网站的醒目位置。

第二,要健全网络预订功能。这是当前热点O2O(OnlinetoOff-line)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在庄园式休闲农业中,消费者可以在线上筛选服务,在线结算,凭借企业发送的电子凭证到园内享受对应的服务。网站建立之后,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推广方式,诸如户外媒体、交通媒体、企业人员对外名片、产品包装等传统推广方式。此外,还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电子邮件推广等互联网的推广方式。

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 发达国家 农产品 营销模式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充分开发传统农产品营销方式,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逐渐成熟,由此证明了发达国家已经将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促进了“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提高国家农业经济效益,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特征

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是较为成熟的,其将互联网与农产品有效融合在一起,并且形成了完善的“互联网+农产品”的营销模式,为国家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我国农业技术人员对发达国家农产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农产品营销模式与应用情况。

(一)产品生产具有集中、区域、专业、智能特点

发达国家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率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与帮助下,可以整合各类资源,进而形成了具有区域化与专业化特征的农业市场,使农业生产能够集中化发展。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大型农产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在地理优势或是气候环境充分了解种植需求,保证能够根据自然环境与市场特点形成区域分工生产模式。在此类条件的促进之下,发达国家农业部门开发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机械、专业与商业化的产业,不仅全面利用了环境资源,还能够促进农产品生产的特色化发展,使农业与周边的农产品紧密联系,进而促进农业资源的社会化发展。例如:美国农产品中不仅会根据畜牧业、水果等划分农产品的生产区域,还会引进先进技术支持农产品生产的智能化,带动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总而言之,发达国家中农产品的集中化、区域化与专业智能化模式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营销效率,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运输体系成熟

对于农产品营销而言,物流运输体系产生决定性作用,发达国家之所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营销效率,是因为其物流运输体系较为成熟,不仅具有规模化与网络化特点,还能提高农产品交通运输的便利性。在发达国家农产品交通运输体系中,水陆空三大交通网络的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具有一定的科技化发展优势,促使农产品营销经济效益的提升。例如:在运输冷鲜农产品的时候,发达国家可以科学、合理的对其进行包装,保证能够快速加工,进而增强保存力度,同时,还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全面了解农产品的运输情况,在精确定位农产品供求网络的基础上,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中农产品以及各类资源的消耗。发达国家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可以设置专门的农产品营销系统,不仅可以简化传统的交通运输体系,还能提高运输效率,例如:发达国家创建了从农产品生产地到零售商的直达运输渠道,进而减少了运输成本。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物流集散功能开始发展,逐渐成为农产品交通运输中的一部分,使农产品直销体系得以完善。同时,发达国家对人才较为重视,不断培养交通运输人才,并且针对物流工人、物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研发人员制定了职业技能培训方案,为农产品物流运输系统的创新奠定基础。

(三)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互联网化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农业经济占有主要位置,相关营销人员会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将农产品转换为经济效益。在互联网技术开发期间,发达国家也迅速将农产品营销模式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使农产品的营销模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普及率高、影响力大的优势,创建了一个新的农产品营销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的零售模式,还能与互联网资源深度融合。例如:发达国家在推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期间,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向消费者普及绿色农产品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进而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

(四)农产品市场的层次化与网络化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营销市场具有层次化与网络化的特征,主要因为在与互联网相互融合之后,呈现了较多销售格局。农产品市场网络化就是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执行农产品销售。运输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农产品的销售力度,促进国家农产品资源的合理调配,保证发达国家的稳步发展。

二、发达国家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

发达国家中成熟的互联网技术与设施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模式的改革,迄今为止,发达国家已经开发出“互联网+农产品”的营销模式,在其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农产品的绿色化发展,形成较为良好的品牌效应,在精确网络的背景下,提高国家经济效益,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发达国家农产品绿色营销模式

在发达国家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制定了完善的绿色生产标准,并且成立了相关组织,在融合互联网技术与设备的同时,能够为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绿色农产品观念,有利于提高绿色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应用效率,进而优化农产品销售模式。在此过程中,发达国家农产品绿色销售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树立正确的绿色农产品观念,在向消费者宣传绿色农产品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农业生产企业的绿色生产质量,进而形成较为良好的绿色营销体系,以便于农业的发展。相关营销人员对市场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并且制定了完善的绿色消费制度,确保农产品绿色消费模式的应用。第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发达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部门与政府部门相互合作,制定了完善的绿色农产品销售计划,保证能够科学、合理的对农产品绿色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同时,政府还要引进先进的绿色保护设备,不断完善绿色销售模式。

(二)发达国家农产品第三方产业化销售模式

在发达国家中,农产品第三方产业化销售模式指的就是旅游营销模式,发达国家将农产品与旅游行业相互结合,这样,在旅游的过程中,也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量的提升。首先,一些学生在旅游的同时,会对蔬菜进行采摘,进而增加了蔬菜的销售量。其次,一些小型商业团体在旅游的时候,可以对果树进行采摘,使用一些购物设备等,进而提高了水果的销售量。最后,部分企业或是家庭在自驾游的过程中,会在旅行社中住宿,进而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三)发达国家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发达国家借助互联网的精准性优势,开发了网络营销模式,使农产品营销效率得以提升。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创办在线零售平台,使消费者可以便捷的购买农产品,同时,相关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互联网的显示,分析消费者的消费特点,并对其进行引导,使其可以在不同季节中形成不同的消费习惯。另外,发达国家还利用互联网形成了规模化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在面对消费者群体的时候,可以利用订单的方式独立包装农产品,进而优化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研发,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并且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使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同时,发达国家还在不断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使其农产品营销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敬.“互联网+”视野下发达国家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16,(4).

[2]叶迎.国外互联网农业人才培养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10).

[3]唐丹,何治,曾光荣等.“互联网+”视角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5).

[4]马丽.潍坊市农产品网络营销问题与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

第3篇

关键词 农资企业;“互联网+”;经营模式;战略选择;发展对策;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 F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300-04

成功的农资企业必须依靠正确的发展战略,抓住每个市场环境变化的关键时期,以全局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战略审视企业当前的营销体系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并客观分析受限于企业的战略地位正确判断的内外部的诸多因素,以战略驱动营销,以营销驱动销售,最终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农资”平台的搭建、领域的迅速扩大,“绿色产品”成为全社会的健康文明的标签,作为不完全竞争的农资行业一度呈现白热化,传统的农资企业发展经营模式不合时宜,新型的经营模式又危机重重,怎样破译农资行业的成败密码成为一道“速算”难题。

目前,甘肃省农资企业已进入转型变革时期,农资龙头企业具备产品、渠道、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应紧密结合省情,准确把握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优势,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借互联网东风,优化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从销售商转型综合服务商,开辟属于自己新的“蓝海”。

1 甘肃省农资企业发展现状

农资企业,是指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的企业。按照农业生产资料(在农林牧渔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凝结了劳动者的劳动价值的物质生产资料,一般情况下包括肥料、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渔机渔具等七大类)的定义,农资企业也可分为相应的七大类企业。随着农业生产资料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农资产品种类逐渐增多,新型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如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社区支持农业(CSA)、智慧农业等,加之绿色生产的客观需要,传统意义上农资的生产、供应、销售已不能满足新常态农资企业发展的需要,而技术支持服务已成为农资流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农资企业的发展经营需要借助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进入“2.0”时代。

1.1 经营规模小,结构模式单一

据中国农资网数据显示,甘肃省农资企业共有1 365 家,涉及农药生产的有12家,涉及化肥生产的有58家;其中专业合作社、果业合作社和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共计102 家。按其营模式可分为生产型、贸易型、服务型、经销商、政府或其他机构、植保站等六大类。由图1可知,经销商经营模式达587家,占总数的43%,植保站和政府或其他机构经营模式分别是6家和18家,分别占总数的0.4%和1.3%。以经销商为主从事经营活动提供农资销售服务占很大比例,由此可见,甘肃省农资企业经营规模小、结构模式单一。

1.2 缺乏管理创新,农资产品终端诉求发生新变化

传统的农资产品终端服务,即供应商仅负责生产环节、经销商以赚取农资流通渠道的价差而获得盈利。但流通过程中经销商间存在价格竞争、赊销竞争,不利于市场农资的充分配置。随着政策的鼓励、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资经营者到农资流通渠道的主要诉求发生变化,其主要是实现高效经营,包括高效的农资产品、专业的农技服务、及时的信息支持、产品销售服务等,因而能够为土地经营者提供一系列产品及服务的平台型企业成为未来关注的焦点。甘肃省40多家农膜企业固有的竞争强、效益低,研发投入不足,农膜回收利用不到位等,已不再适应社会需求,同时面临着转型危机,而平台服务型企业通过迎合产业链新需求有效凝聚客户群体,有助于提升市场集中度,从而增强企业经营规模效应[1-2]。

1.3 品牌宣传推广度低,影响范围小

目前,甘肃省整体农资企业的品牌经营与管理基本上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商标图案设计简单,品牌宣传只停留在传统的电视、报纸、杂志、现卖等阶段,政府依靠推行“甘肃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农资放心店”评选活动、“农资交易大会”“甘肃国际农业博览会暨种子、农药、肥料展示订货会”等措施促进品牌传播,效果不佳。大多数农资企业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完善的经营品牌、管理品牌的体系。农资企业在以散户为主导的农地经营背景下,未能充分认识到农资品牌对经营效率的提升作用,忽略农资品牌在市场中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追随度等的提升或品牌无形资产的价值提升。

1.4 行业壁垒低,假劣产品严重影响市场环境

农资的主要消费者农民由于教育文化素质低,并且技能水平跟不上时代步伐,加上农村基础设施(道路、网络通信等)不健全,使得农资生产商和农民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而部分生产商利用此种弊端为谋求利润,进行掺假造假非法活动,不仅使农资企业失去忠诚的客户,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资市场的正常运营。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省各级农牧部门检查农资市场1 058个(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7 438个(次),查获种子、肥料、农药、饲料、兽药、渔机具、农机及零配件等各类假劣农资425.4 t、9 830盒(件、瓶、袋、罐)、229台件。假劣产品充斥消费市场,顾客需求服务受到威胁,如果得不到解决或是补偿,农资企业将面临经营风险。

1.5 经营生产受农资政策影响

随着染色馒头、瘦肉精、地沟油、病死猪肉等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侵袭,农产品供给量增加的同时,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重视。2015年,农业部针对当前农药使用过量、农业生产安全隐患突出、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等问题,制订出台了《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力争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一方面,政策旨在通过“控、替、精、统”技术路径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部分企业而言,农药、化肥等农资的零增长政策,不仅使农资企业的销售量减少,而且会带来流通不畅、产品积压、经营费用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农资企业需要提前作出理性决策,以不断适应市场的新变化[3-4]。

2 新环境下农资企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目前,在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的“互联网+”背景下,农资企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甘肃省农资企业已进入转型变革时期。中央提出支持“三农”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调、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发展、初步形成区域种子优势产业群等优势条件都为农企发展带来机遇。

2.1 惠农补贴政策为农企发展注入活力

2.1.1 优惠税收政策极大鼓舞企业运营积极性。中央提出支持“三农”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所得税减免、增值税返还、出口退税补贴、公益性补贴、价格补贴等。对企业而言,农资企业短期(增值税返还、出口退税补贴、财政贷款贴息、公益性补贴、价格补贴)产出补贴政策相当于降低了产品成本或提高了产品价格。增加长期产出的补贴政策(所得税减免),如所得税减免会增加企业可分配利润,大大加快企业投资回收率,刺激企业扩大规模,达到提高产量的目标,并获得经济利润。其不仅为农资企业发展经营给予了资金支持,而且极大地鼓舞了企业运营的积极性[5]。

2.1.2 各项农业补贴逐年提升为农资企业增加机会。粮食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以种粮面积为补贴依据的补贴方式会增加农民的积极性,农民会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收入,为农资企业发展增加了机会。据数据显示,甘肃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从2006年的365.874万hm2增加到2014年的 419.751万hm2,增加了53.877万hm2,平均每年增加6.73万hm2,平均增长速度为1.7%。近年来,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和农机补贴逐年增加,这些条件为经营化肥、种子、农药、农机具等产品的甘肃农资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加快转型步伐。

2.2 科技驱动下降低农资企业多元成本

农业生产资料是农资企业发展经营的血液,随着农业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农业已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使得农业效益、竞争力难以有效提高,从而危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科技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精细化作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要求也越来越细分化、高端化,企业针对农业生产需求研发的专用肥、专用药、专用工具等;新兴的“3R”技术从节水、节地、节肥、料、节能等多方面入手,可有效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降低物化成本;精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可在不减少产量的情况下,使化肥使用量减少20%~30%、总成本降低15%~20%。与此同时,当前农村的种植规模由于土地流转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扩大,农业机械化降低了劳动成本,然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正在转向老人和妇女,这些新变化必然要求农资产业加大农资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方式。因此,农资企业在为农服务中,发现新需求、提供新服务,把为农服务提升到新水平。并努力推行“技物结合”,使肥料、农药、农机具这些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新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率,加快农资企业转型,以适应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

2.3 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资源约束加强,农业正从传统农户分散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转变。

2.3.1 农村融资为打造“农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平台。近年来,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由2005年的1 008家增加到2011年的7 559家,年均增加1 092家,年均增长速度为39.91%。农村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多元化,支农政策的不断完善,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有效改善为搭建“农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台提供了保障,有效缓解了众多农资小微企业面临转型升级、设备更新资金短缺等问题。

2.3.2 初步形成种子优势产业群,企业实力增强。目前,甘肃省拥有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和蔬菜、花卉种子生产基地优势。全省玉米种子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8%,其中杂交玉米制种、蔬菜花卉种子和脱毒种薯生产的面积分别达8.2万、1.7万、8.3万hm2。国家54 家骨干种业企业,41家已在甘肃省建立了加工中心和生产基地,使得甘肃省种子企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种子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了制种优势产业集群。

2.4 “互联网+农资”平台为农资企业迎来发展契机

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旨在推进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互联网+”势必将成为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转型,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动力。

2014年,静宁“兄弟农场”成立公司,主营业务是帮助客户开展网络营销工作,即利用媒体技术(摄影、摄像等)的视觉手段为顾客搭建产品平台,并通过网站策划建设、网站推广维护、信息化管理方案策划等的实施,最终使客户实现盈利。2015年,公司着眼新市场发展潜力,转型经营战略,采用“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的生产营销模式,结合地方苹果特色,集生态观光旅游、销售一体化经营发展,完成了13.3 hm2电子商务优质静宁红富士苹果基地建设,获得较大成功。

张掖临泽国家级玉米种子电子商务中心运营的电商平台2014年实现线上玉米种子销售额达到7 000多万元,2015年实现农作物种子1亿元以上的交易额,目前已形成了6家在线运营公司和17个玉米种子品种,8个月累计收到 900万元的种子预付款,从而真正实现了种业的“精准产销”[6]。

上述案例是高度聚焦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动向的结果,利用自身优势,确定发展思路,在打破传统购销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商业化运行,不仅有效简化了农资购销的程序,而且实现了农技服务体系的标准化。

3 甘肃省农资企业的战略选择

3.1 实施“差异化战略”,逐步细分市场

3.1.1 实施地区差异化战略营销定位客户。实施地区差异化战略有利于农资企业建立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形成强有力的产业进入障碍、增强农资企业对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甘肃省14个市(州)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化,是以发展旱作农业为主,河西走廊主打灌溉农业;定西打造园区发展马铃薯产业;天水立足林果产业优势推进精准扶贫;张掖建成省级种子质检中心;庆阳市发展瓜菜生产、苗林培育产业;陇南徽县旱地辣椒种植形成规模。因为各种农产品生产所需的肥料、农业、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各不相同,因而农资企业根据各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实施产业化战略,建立各地区“农资企业+龙头产业”定向营销,不断取得良好的用户体验,依托龙头产业拓宽市场、推销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双赢[7-9]。

3.1.2 搭建省县局域网络平台实现标准化经营。所谓局域网络平台是省级农资企业在个县区设立县域公司,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的管理模式。实现省县网络对接,省公司的农资可以直接运送到县级市场,有利于净化农资市场,使农民用上放心农资,节省各级职能部门的市场监管成本;有利于减少经营环节,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有利于基层销售人员节省时间和精力开展技术服务,提升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基地、专业大户提供侧土配方服务度;有利于零散的网络得到整合,提升供销社农资市场占有率。

3.2 实施“自助套餐”战略,增加消费者选择权

所谓“自助套餐”定向战略,是指农业生产中“需要什么生产资料,就生产什么”,企业以需求量来确定自己的生产规模,此战略打破了以往“套餐”模式,其核心在于农资企业不仅要非常熟悉行业行情,且要有足够的实地调查分析。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农资产品(化肥、农药等)品种应有尽有,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搭配选择。甘肃农资企业要实行“自助套餐”供应迫在眉睫,要使农民降本增产,服务到点,节能减排,提高化肥利用率。结合决策合理布局上下游产品链。如复合肥营销,需要做好下游的经营、生产、服务工作,保证规模、区域、品种和产品在结构上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3.3 实施“蓝海战略”经营,提升用户体验

“蓝海”是相对于红海而言的。所谓“蓝海战略”是指开创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超越竞争的思想范围,开创新的市场需求,开创新的市场空间。而“红海战略”则是指在现有的市场空间中竞争,是在价格中或者在推销中作降价竞争,以争取效率,但增加销售成本或是减少了利润。未来的农资市场必须将服务放在第一位,即注重用户体验。目前,甘肃农资企业营销通过“农资生产企业―各级经销商―零售商店”等诸多环节,消费者获得的产品不仅价格高,且不符合消费者意愿的情况往往出现。因农资企业市场集中度低,未来整合空间大,只有增加用户体验,才能开创新的 “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彻底甩脱竞争。

3.4 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农资企业品牌提升力度

在激烈的农资市场竞争中,农资品牌在扩大市场需求、获取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逐渐突出,品牌已成为当今农资企业经营者与消费者共同的追求。因而加强农资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品牌有利于农资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创新农资品牌,不仅仅是“容貌”新,且包含质量创新、服务创新、广告创新、公关创新、文化定位创新、形象创新等诸多方面。施可丰品牌牵手《乡村爱情7》植入营销;史丹利品牌借央视及地方电视台的强势广告提升形象;金正大携手央视“寻找最美村官”正能量营销;“兄弟农场”拍摄MV宣传静宁苹果,不足1个月创下转发140万次的纪录。总之,农资企业品牌建设可以集中资源,发挥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10-12]。

3.5 实施“互联网+云平台”战略,加快转型升级速度

打造“互联网+农资”物流平台,是互联网时代必走之径。甘肃农资企业应该抓住机会整合资源,搭建健全的“互联网+农资”综合服务云平台,从农资生产、流通、营销、服务等方面解决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不对等、农资生产商和农户信息不对称问题。利用农业物联网、互联网云服务、大数据分析等从农民的需求出发来实现精确农业。2013年8月成立的天辰云农场,成立不足9个月中云农场电商平台的化肥销售额分别达到阿里巴巴的658.9倍、京东商城的446.55 倍,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网上农资商城。云平台营销的优势在于提高了信息透明度、营销精确度、客户满意度,从而解决了传统营销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

3.6 实施“制度创新战略”,建立健全农资流通市场制度

3.6.1 “制度创新”有利于农资企业良好运营。企业制度创新,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规范设计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经营观念等制度,提升企业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的一种创新活动。目前,甘肃省农资企业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打破创新瓶颈,增强自主新能力,获得竞争优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限制,一是受限于创新条件不足,如创新基础条件差、力量不足、创新人才短缺等;二是受限于动力不足,农资企业缺乏创新热情,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农资企业应从制度创新角度着手,紧密结合经济转型充分协调各类要素深化企业改革。

3.6.2 “制度创新”有利于政府加强市场监管。政府是制度创新环境建设主体,企业是自主创新主体。政府完善催生创新、保护创新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农资企业提高竞争水平,打造充分、有序的竞争环境,强化竞争对创新的压力和推动力。严格的市场准入水品是培育有技术集成和产业链领导能力的大型农资企业,发展生产性中小企业的摇篮,是保障农资企业健康运营的关键。由于农资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网点零售化,经营品种多样化的格局使得农资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因而政府应完善保障农资打假工作有利进行的省、市、县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农资产品质量的可追溯管理体系的建设,从而为农资市场环境提供绿色可持续的创新运营环境。

4 结语

农业规模经济的成熟,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资料供给服务提出了特定要求:一是生产资料须是无污染、清洁、环境友好型和健康安全的,特别是化学农药、化肥、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二是生产资料须是高效低耗的原材料,如高效、高抗、优质的农作物品种和高效低耗农机具等;三是生产资料须能重复利用或容易回收利用,以减轻环境承载力。

农资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良好经营的通行证。农资企业参与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的各个环节,若不能从源头防止、严控生产环节,必将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因而应大力推进农资企业安全化和标准化生产,并使其成为农业政策扶持的重点领域,而农资作为农产品生产的必需品,其质量安全更显得尤为重要。

5 参考文献

[1] 郑敏.牵手专业合作社 农资企业优化升级的新路标[J].中国合作经济,2013(6):55-56.

[2] 许锋.认清市场 转变农资企业发展方式:当前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J].中国合作经济,2015(4):55-56.

[3] 钱韧.关于农资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问题探讨[J].乡镇经济,2007(5):61-64.

[4] 诸建立.新常态下农资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合作经济,2015(8):37-38.

[5] 石福刚.人口发展对甘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6] 高辰.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对外经贸,2013(3):109-111.

[7] 任保才,马新明.农资电商平台发展浅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3(11):198-202.

[8] 张利霞.我国农资企业发展网络营销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3(4):83-85,89.

[9] 王建军,吴海民.“蓝海战略”的经济学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7(5):88-95.

[10] n建飞.实践“互联网+农资”的云农场[J].中国工业评论,2016(1):80-85.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家庭农场;现代化

一、海城市家庭农场互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一)海城市家庭农场对互联网设备使用情况海城市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拥有电脑1.24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无线网络覆盖情况不太乐观,实现无线网络全部覆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48%,最低的是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中电脑完全没有联网的比重有6%。海城市家庭农场使用互联网购买过生产资料或农产品这一比例为44.0%,有40.9%的家庭农场通过互联网销售过生产资料或者农产品。但经过长时间努力,海城市通过互联网线上销售已经取得初步进展,2020年1月到5月海城市家庭农场基地复工,积极推动传统商贸市场转型,直播线上销售额达到10.6亿元。2020年9月海城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协同物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祝家庄家庭农场举办互联网南国梨现场销售会活动,持续三个小时的直播中,收到下单量1207单,订购南国梨8993公斤。

(二)海城市家庭农场应用互联网技术人员情况海城市家庭农场从业人员年龄大部分为40-50岁,占60%。学历大部分为初中文化,占家庭农场总从业人数的50%,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家庭农场从业人员的10%。家庭农场从业人员习惯了使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对于互联网技术应用并不普及。

(三)海城市家庭农场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融资情况海城市家庭农场一般通过三种方式获得所需资金:第一,自筹或借款。对普通家庭农场,他们的收入主要是劳动所得,收入长期不高,积蓄不多,自筹很难达到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当自有资金不足时,农场经营者更多的是向熟人借款,由于农民的余款普遍不多,借款也难以满足家庭农场的需要。政府相应补贴。目前,各项补贴对家庭农场的运营是杯水车薪,就算偶尔获得补贴,也存在与资金需求时间不一致的问题。根据海城市农委调查显示,200家家庭农场中,2.5%的家庭农场取得了银行贷款,贷款金额普遍在20万元以下,极少数为50万元以上,贷款额度普遍较小。

二、海城市家庭农场互联网技术应用问题及原因

(一)农户缺乏使用互联网技术应用意识农户的传统生产和销售的方式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家庭农场作为新兴事物,以往都是传统小农户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就目前情况来说,家庭农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由于传统小农思想根深蒂固,现代化生产方法有抵触心理,导致了生产方式单一,同时也阻碍了农场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互联网技术平台对土地流转信息供给不足家庭农场主要靠流转周边小农户土地来实现规模扩大,但是由于农村信息服务不到位,小农户对家庭农场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和时间不清楚,导致自家土地闲置,土地资源浪费,在土地流转后,小农户进城务工期间,对自家土地经营情况不能及时掌握,这也成为小农户不愿流转土地的原因。一方面,政府信息服务不到位,另一方面,当地互联网信息平台,小而分散,资源采集能力不足,信息呈现细碎化特征,对于土地流转市场信息整合能力不高。导致小农户没有充分的了解当地家庭农场需要土地流转的情况。海城市家庭农场互联网技术人员由于缺乏专业技能,且服务内容只局限于土地流转信息收集,信息,合同签订,民事纠纷等方面,土地流转的质量和效益难以保障。

(三)缺乏互联网技术应用人才海城市地域比较狭小,且经济水平一般,一些高技术的人才,愿意在大城市工作,家庭农场的决策者,管理者都是农民,经营管理知识,农业经济学知识的掌握,农产品营销的能力不足,这就导致海城市的人才流失,高新技术很难传播,海城市的人口老龄化严重,本身接触高新技术的能力就弱,文化水平低,对互联网,技术操作水平有限,仅仅停留在收发信息的层面,这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障碍,海城市缺乏应用互联网技术招商引资的人才,对网站基本的设计与修复的专业人士,以及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大数据探索的高学历的人才,这将是海城市家庭农场发展的瓶颈,互联网技术作为现代化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中起到关键作用,农民因为自身素质的局限,无法与互联网融合,使农产品渠道狭窄,阻碍了海城市的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四)缺乏资金支持家庭农场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流转更多土地来扩大自身规模,雇佣周边小农户作为农忙期间的劳动力,同时家庭农场还需要改善基础设施,不断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来提高销售量。本身农业属于弱质性产业,容易被自然灾害影响,所以资金筹措是家庭农场在经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现阶段,海城市家庭农场主要通过自身务农收入来获得资金,年销售量在10万-50万元这个阶层居多,对基础设施购置和生产资料投入空间小。其次,家庭农场也向周边小农户借款,因为小农户生产力水平低下,规模不足,机械化程度不高,收入也并不富裕。一些金融机构,因为不了解海城市家庭农场的经营情况,对家庭农场贷款偿还能力,信誉未知,并且考虑到农业本身具有的弱质性,不愿意把资金借给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本身也缺乏有效的抵押手段,没有固定资产。长期如此,家庭农场的农场主很难从互联网技术平台获得市场信息,导致供给与需求间矛盾,不能保证农产品销售的质量,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大量外地的竞争者涌入,海城市容易缺乏竞争力,农场主在销售农产品中承担较大市场风险。

三、针对海城市家庭农场互联网技术应用提出建议

(一)引进专业人才海城市家庭农场缺乏互联网技术的人才,制约了家庭农场的现代化发展,海城市可以通过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对家庭农场成员互联网技术应用进行指导,对住房补助,子女的教育资金,适当采取优惠措施。互联网技术人员要定期对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者培训,传达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教他们如何通过电商平台去销售农产品,开发并利用3S技术[2],对农产品的生长情况,大棚温度进行检测,减弱自然风险对海城市家庭农场收益的影响,培养家庭农场成员的现代化生产意识,提高海城市家庭农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二)搭建土地流转互联网技术平台发展家庭农场的首要前提是获得集中连片的土地,来扩大机耕规模,目前,网上建立了很多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供各地方的土地流转需要,采用B2C创新营销模式,扩大土地流转范围,土地流转不止局限于本村。根据互联网技术平台小农户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家庭农场来流转土地,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家庭农场可以标注土地租金,交易方式,付款方式,并给小农户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农村地源信息整合,土地金融,土地评估,大数据服务等方面,对于有土地流转需求的主体通过官网的信息,可以实时掌握相关信息,避免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问题,平台也为小农户和家庭农场提供多元化的土地流转解决方案。小农户与家庭农场可以通过谈判签约,在网上支付,并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小农户土地流转的连续性和长期性,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为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提供保障。

(三)提高家庭农场的融资水平财政设立专项家庭农场发展资金,加强农村信用社对家庭农场的信贷支持,信用社放宽对家庭农场的贷款限制,降低贷款利率,实行差异性贷款模式,对于不同经营规模的家庭农场给予不同程度上的贷款限额,可以通过优惠贷款,专项资金,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政府应对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可以参考其他地区探索破解农产产权抵押难题的解决方案。比如,取消或者适当放宽对农村承包经营用地,宅基地的抵押限制,提高农村产权的流动性,建立农村产权市场,实现农村各类产权效用[3]。

(四)创新农产品网络销售方法海城市家庭农场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大多是现产现卖,销售方法有局限,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销售渠道逐步拓宽,农场主可以通过预售的方法在网络上进行销售,这样农场主可以在电商平台上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迅速准确了解到市场信息,又节省了交易成本,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农场主可以对购买预售农产品的消费者优惠,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力,提高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

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种业;实施模式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用种大国,种业作为我国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目前我国年用种量在180亿kg以上,居世界第2位,市场总规模达到780亿元,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中[1]。虽然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庞大,但是与国外种业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商品化程度低、行业集中度低、研发投入少、加工技术落后、销售渠道散乱[2]。这些问题存在已久,依靠传统种业自身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因此,种业亟需一种新模式、新路径来实现其转型升级。近年来在“互联网+”趋势下,我国种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现代互联网和传统种业的结合对种业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和运营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解决种业发展问题和实现种业现代化提供了新方法、新途径。自2015年以来,种业与互联网呈现出交融发展的态势,因此国内学者对“互联网+种业”的研究比较少。李亚春等[3]认为“互联网+种业”发展应该靶向核心领域,即研发育种环节,同时强调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任智等[4]提出了“互联网+种业”发展的3种新模式:“互联网+种子营销”的种业销售模式、“互联网+种业金融”的种业融资模式、“互联网+政府”的种业服务模式。梁宝魁等[5]针对“互联网+种业”发展提出着力打造“4个平台”、制定完善标准、树立一批“互联网+种业”发展典型等建议。本文概述了“互联网+种业”战略的内涵、特征及优势,基于价值链理论,从种业育种研发、营销、售后服务、融资4个环节,分别提出“互联网+种业”战略的实施模式,旨在为我国“互联网+种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互联网+种业”及其发展优势

1.1“互联网+种业”内涵

简单地来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某传统行业=互联网某行业”。譬如,互联网+传统零售商有了淘宝、京东,互联网+传统交通有了嘀嘀打车和Uber等等。但这里的“+”并非二者直接的拼凑组合。就本质上来讲,“互联网+”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是传统产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的网络服务平台,强调发挥网络空间以智能化路径改造并提升传统产业的作用,从而促进各产业普遍增值并向服务化方向转型升级[6]。而“互联网+种业”指的是利用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对种业的育种、品种推广、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产后加工、终端市场各环节进行改造、优化和升级,重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传统种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包括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金的优化调度等,使互联网为种业智能化提供支撑,促进种子品种升级换代,创新产业链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以创新驱动种业新业态发展[7]。

1.2“互联网+种业”的特征

“互联网+种业”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跨界连接,“互联网+”中的“+”表达的就是一种跨界连接,互联网可以和种业价值链进行连接,互联网可以加种业营销,可以加种业金融,可以加种业物流等等,每一种连接体现的都是跨界连接,都是对传统种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化升级。二是创新驱动,可以利用网络开放创新的优势,聚集网络技术资源,强化对种业整体及部分创新,促进众创的发展,形成开放分享式创新。三是优化关系,互联网种业打破了原有的各种关系结构,使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各参与者可以直接对话沟通,实现信息的对称交流。

1.3“互联网+种业”发展优势

1.3.1“互联网+种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信息化、网络化基础我国网民规模庞大、增长迅速(图1)。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半年新增网民增长率为3.1%,较2015年下半年增长率有所提升。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增长稳健,截至2016年6月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2.91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为31.7%[8]。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以及互联网对于各个行业的渗透,将共同促进网民规模持续增长。1.3.2“互联网+种业”改变了传统种业营销模式种业传统营销模式是:“种企—经销商—零售商—农户”,在这种模式下,大部分利润到了中间商手上,种企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农户也没获得最大优惠。种业电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营销模式和价格分配格局,创建公开透明的网络营销平台,让种子营销直面农户,使农户能享受到更多价格优惠和专业技术服务。由于种企育种周期长、成本高,繁种受自然条件约束大、高库存率的特点,使种企存在前期投入高、投资回收期长、经营风险大等问题。建立电商平台,不仅可以扩大市场范围,而且可以通过与上下游信息的及时沟通和传递,减少库存,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此外,我国种业市场套牌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品牌种子的销售情况,制约着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种企建立自己的电商营销渠道,可以有效避免套牌侵权,促进种子行业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1.3.3“互联网+种业”打破了种业企业融资困境种子是科技含量高的特殊商品,新品种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是我国种企科研投入少,研发能力弱,有90%以上企业不具备研发育种能力。此外,由于育种的周期长、投入大、生产的前置期长且产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同时种子对加工和储存条件要求高、市场需求和竞争状态存在不确定性,售后的田间生产管理又具有高风险。这些特征使其有效担保物较少,由于资金和管理方面的局限性,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在审批种企的资金申请时,仍存在审批程序复杂、手续繁琐、融资成本高等弊端。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通信等技术,依托电商平台和各种搜索引擎,广泛介入各种金融业务,诸如第三方支付、金融电子商务和在线理财产品等,拓展了企业的融资渠道。1.3.4“互联网+种业”的成本、信息与创新优势“互联网+种业”有三大优势:一是成本优势,电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种子生产营销模式,实现产销直接对接,降低经营成本和物流成本;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突破可以有效整合与共享种业数据资源,利用这些有效信息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科学控制种子产量,减少仓储压力和库存成本。二是信息优势,在互联网平台上,种企可以自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或利用第三方应用软件或信息平台,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情况,缓解供需矛盾,同时保证种子质量的可追溯。三是产品创新,互联网与现代种业体系形成有益互补,例如云农场、360°田间展示技术等,创新地解决了种业售后服务问题,将使整个种业体系更加完善[5]。

2“互联网+种业”战略实施模式

“互联网+种业”战略实施必须依赖于种业产业链的育种研发、营销、售后服务和融资等重要环节来展开。2.1育种研发模式育种研发是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它具有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产出结果不确定等特点,目前我国大部分种子品种是由国家出资、科研院所研发,企业缺乏自主研发的积极性,而科研院所主导的育种存在着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企业可以建立全球育种资源网络平台,交流与共享种质资源;可以采取大数据化、程序化的流水线式育种模式和应用成熟的分析软件系统,提高育种效率;育种过程中,企业生产、市场人员和农户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品种选育,以利于优先选择开发前景良好、市场定位准确的新品种,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模式[9]。此外,我国种业育种研发还存在着育种材料多而散,利用效率低;育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依靠杂交育种;各自为战的低端竞争困局等问题[10]。集大家所长的品种众筹模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品种众筹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将各育种企业和各种子推广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上游技术研发、中游产品物化和下游价值实现”功能完整、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产业链条,从而快速提高我国种业整体竞争力[11]。

2.2营销模式

种企发展电商的运行模式主要有B2B模式、O2O模式和B2G模式,其中B2B模式是当前应用最多、最具操作性、最易成功的模式。2.2.1B2B营销模式B2B模式是指种企和经销商、商和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通过电商平台,种企可以了解产品供应、销售和市场信息以及用户的消费记录和偏好情况,又可以得到运送成本和安排、存货位置、运输花费和存货补给的响应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到行业内竞争对手的产品和销售情况等信息。通过电商平台种企可以加强外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可以实现种子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有效实现种子企业的“育繁推”一体化[12]。2.2.2O2O营销模式B2B电子商务可能导致信用缺失,公开透明的招标可能使底标降低。为有效规避可能的信用缺失,种企可结合自身及地域特点,采用O2O模式,线上和线下同时交易,在保留线下销售渠道的前提下,与各地区的经销商、商和合作社进行线上交易。在具体交易过程中,经销商等根据本地区所需种子的数量和品种要求,通过电商平台提前下单,种企根据订单合理控制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订单确认后,经销商等通过电商平台的支付系统付款,降低了线下回收账款的风险。此外,种企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咨询反馈系统,经销商等通过售后服务系统预约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并通过咨询反馈系统及时进行沟通和信息反馈,可有效进行人才配置,提高效率[13]。2.2.3B2G营销模式B2G模式就是种企到政府机构的营销模式,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种模式下,要求当地政府机构根据本地农户的需求,建立专门的农作物种子交易网络平台,充当种企和农户之间的中介。在这种模式下,政府机构通过建立的交易网站统计一定时期内农户对种子品种和数量的需求情况,统一进行网上订购与网上支付,然后种企将种子产品的种植技术和相关服务到当地政府建立的交易网站,由政府统一对当地农户进行指导,同时政府也可以将农户反馈的问题汇总后反馈给企业。在这种方式下,政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能赢得农户的信任,从而避免了农户网上交易能力不足、种子质量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等问题。

2.3售后服务模式

由于种子高科技含量的特性,种子销售和市场开拓都离不开技术服务,因此提供完善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是未来种企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但是种子的销售区域广泛且分散,造成售后服务难度增加。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许多国际种业公司开始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精准化服务。譬如杜邦先锋构建以“先锋—信息系统网络—经销商及零售商—普通农户”工作网络为核心的“农户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及时了解农户需求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渠道扩张;同时,先锋利用农田决策方案系统和先锋农场360°服务平台,向农户提供涵盖种子销售—播种指导—田间管理指导—收获指导—作物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信息服务,提高农户保有率及用户粘性,同时利用客户的反馈数据提升公司种业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8]。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企业可以通过移动社交平台(如微信),与用户直接沟通,及时解决用户的现实问题,为用户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服务,企业也可以推送有关品种动态、良种良法等知识,帮助农户掌握更多品种种植栽培知识。

2.4融资模式

第6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网络中国茶文化

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因此在中国也有着强大的文化基础。在当下城市节奏不断加快,利用茶文化,建立茶文化旅游成为了优势选择。传统茶园,只是作为种茶、采茶出现,但是茶文化旅游却是整合采茶体验、茶艺表演、茶历史讲解于一身的旅游形态,是对传统茶文化的复兴之举。茶文化旅游,依靠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历史绵长的文化底蕴,在众多文化形态中优势明显、独树一帜。尽管茶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宣传力度和经验不足,加之营销方案较少,尤其是网络营销策略的缺失,致使茶文化旅游在网络营销上存在很多问题。

1茶文化旅游网络营销现状

尽管网络营销已经渗透到了茶文化旅游行业,可是当下的营销方式还是以传统营销方式为主。茶文化经营者为了缩减成本和要求直观效率会大多考虑线下广告,对网络宣传缺乏信任和了解。使用互联网也只是限于文字编辑和上传图片,没有使用互联网的多重宣传方式。因此,由于经营者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和研究不够,使网络宣传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互联网思维,需要的是专业的工程师和程序员,可在茶文化旅游中却是由工作人员充当。在网站宣传过程中,应熟稔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网站搭建技能,营销和维护网站的能力,甚至还应该掌握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网络营销,才能将茶文化宣传出去,发扬光大。纵观茶文化旅游的网站,做得过于中规中矩,缺乏特色。目前的网站只是放一些景区介绍和茶文化相关知识,没有定期的更新替换,这就造成网友不太喜欢浏览过于死板的网站,使得网站成为了无用的摆设。

在普通经营者的认知里,网络营销便是网站打广告,这样的认知造成网站形成不了特色,产品过于单一,没有优势和口碑。其实网络营销,是一种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在网络上,除了宣传旅游景区的优势和特色,更应该建立起与游客的互动和联系。如果说将网站做得优美精致是为了增加短期点击率和关注度,那么建立互动平台便是吸引长期客源。然而,目前的现状是缺失相应的论坛、博客等辅助平台,因此造成客源的大量流失。网站从设计高度上没有跟进时代步伐,因此也不适合消费者的特殊需要。以往的宣传都是停留在宣传景区上,因此网站便更多的是介绍景区景色和茶文化。但是随着消费者物质水平的极大提高,他们开始关注旅游体验和附属产品,然而旅游管理者并没有真正地关注到游客的细微变化。以致于在网站上没有关于宣传旅游体验的简介,也没有关于茶文化纪念品的售卖。这个问题不但是网络营销的问题,同时也是整个茶文化旅游亟待解决的难题。

2茶文化旅游网络营销的优势性

尽管茶文化旅游的网络营销还存在诸多问题,甚至与成熟的旅游行业的网络宣传还存在很大差距,但是由于网络营销存在巨大优势,因此在茶文化旅游中有着巨大的利用空间。

2.1互动性强

“旅游网络营销是指旅游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的总称。”[1]因为在营销策略上借助了计算机平台,因此网络营销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就打破了一元结构,使得宣传者与参与者实现有效地沟通与交流。网络营销不但可以依托计算机实现宣传,还可以建立微博、博客、BBS等多种互动形式,抓住更多喜欢中国茶文化的潜在客户,并将其发展成目标客户。

2.2营销空间大互联网的优势

就在于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营销效率。以茶文化旅游线下宣传举例,宣传范围十分有效,而且受到时间、天气、人员的影响。但是网络营销,却是可是二四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形式,且只要网络可到达的地方都可以宣传。同时,消费者也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去了解相关信息,这就大大打破了市场壁垒,开拓市场广度。

2.3效果显著

互联网协作,可以通过程序分析消费者好恶,从而制定个人化的营销方案。这样就达到了精准营销,个性宣传,使得宣传效果大大增强。此外,互联网上还开设博客、微博等互动平台,可随时接受消费者的反馈意见,便可以及时更改,使宣传更贴近消费者喜好和口味。同时,网络平台不但提供文字宣传,还有图片、视频,这就给不同人群以可能性。文化程度较低或者喜欢欣赏美景的便可以选择图片和视频。这就扫除了以往宣传的单调和乏味,增加浏览者的参与感和热情度,提高宣传效果。

2.4成本较低

传统宣传模式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同时需要场地和调研,但是网络营销在众多方面都能大幅度降低。在人力方面,只需要依靠专业的程序员和工程师将需要展览的内容放置在网站上即可,省去许多人员一同参与的大投入和大消耗。此外,线下宣传需要一定的宣传单页和印刷品,然而在互联网宣传中这些消耗也可省去。因为互联网是网上办公,可以通过光纤传输和电子邮件将宣传资料发送到目标位置,因此也可省去一部分物力消耗。同时,由于互联网可是实现互动交流,因此除了建设网站之前的调研活动,之后的消费者反馈调研也可在网络上完成。所以网络营销在茶文化旅游中有着众多优势,应当大力发展,积极运用。

3茶文化旅游网络营销实现方式

茶文化旅游的网络营销,由于具有浓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象征,所以虽然是旅游网络营销的一小部分,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营销策略。“茶文化旅游,兼具田园之美、文化之美、生态之美、绿色之美。”[2]因此,应当依据茶文化的优势和特点设计网络营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精准宣传,有的放矢。

3.1定位网站特色

网站定位是实现网络营销的第一步,只有有了明确的网站定位才能实现营销的达成和实现。中国茶文化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形式,在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表达。赣南有采茶舞,其独特的舞蹈形式正是与采茶、种茶相结合的结果,因此也具有着十分明显的识别度和区分性。这种茶文化中的个性化便可应用到网站中去,使得网站的设计既区别与其他形式的文化旅游形态,同时也可以明确其在众多茶文化旅游的特色和地位。再如河南信阳特色毛尖茶,深受荆楚文化熏陶,因此完全可以将荆楚特色的云纹运用到网站的首页,使得纹理有着浓郁的信阳毛尖特色,这不但可以增加识别度,同时也无形中宣传了地方文化。网站特色,是旅游营销制胜的先决条件,拉开区别度,避开千人一面,才能实现长足发展。

3.2定制个

随着中国大国姿态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被中国文化吸引。“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强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也将成为最大的茶文化旅游目的国,与各国共享茶文化。”[3]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既得益于大国崛起的东风,同时也是茶文化魅力的吸引。因此,在着眼于网络营销时,不但要看重中国游客,更应该抓住外国友人。所以,在网站制作上,更应该考虑双语,甚至是多语的文化交往。除了网站上,设计英语等其他语种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外国人的思维传统和消费习惯,只有做到对消费者的精准定位,制定个性的服务内容,才能够吸引包括外国人在内的茶文化爱好者的青睐。

3.3完善网站操作

有了高屋建瓴的定位和设计,还应该细化网站的具体内容。应该以消费者的身份去考虑网站的运营和发展。在网站中应该建立导航系统,并分成查询功能、介绍功能、购物功能等,将消费者的需求一网打尽。同时,应该完善网上支付平台,支持网上订票,网购附属品的业务,使得网站真正为游客服务。当然,在设计这些应用窗口时,应该本着“简化程序”的原则进行操作,使得网络营销真正惠及于民,方便百姓。

3.4注重网络推广

网络营销手段,从本质上说是动用互联网思维,这便是从传统思维向新兴媒体的重大转变。以往的宣传讲究的是“叫卖”,其结果是可以吸引一批消费者参与进来,但其普及范围只存在于宣传的地区,其他地区未能形成辐射。因此,在进行茶文化旅游宣传时,应该借助互联网的多种途径,实现多重推广。互联网不但可以建立相应的门户网站,供消费者浏览和查询。还可以在微博、博客上进行宣传,使得更多的目标客户关注茶文化景区的旅游特色。同时,还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进行营销,采取“推拉”结合的方式达到宣传效果。首先可以在网站建立旅游路线、景观特色等网站内容,吸引浏览者留下自己的相关联系方式。之后便可将茶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编辑成册,发放给已留下浏览者的电子邮箱,这样既可以实现有的放矢,同时也能实现节约资源,有着一箭双雕的宣传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正在成为一个大平台。中国茶旅游也应该借助这一信息爆炸的优势和方便,实现茶文化旅游的迅速发展。茶文化旅游的网络营销战略,既是中国科技发达的鲜明体现,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与时代接轨的最好证明。中国茶文化绵延至今,正是它每次与时代的结合。在这经济发展的快轨道上,茶文化旅游的勃兴和发展,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同时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有力体现。因此,茶文化旅游实现互联网宣传,不但是茶文化的进步性的证明,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实现科技与智能的开始。这不但有可以惠及中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旅游网络营销的功能及其实现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01.

[2]宁晓菊,刘清荣.江西茶文化旅游开发论析[J].农业考古,2005,(4):10—18.

第7篇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015年“互联网+”正式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思维的快速发展也深刻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乡村旅游业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新一代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链及营销、服务环节融合起来,从而加快提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996年美国创立的Expedia是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其业务约占全球在线旅游市场的三分之一,成为在线旅游的航母。而1999年国内创立的携程旅行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旅游企业对传统旅游业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他们不仅为旅游行业飞速发展注入活力,而且从整个产业链上重新整合了旅游产业。继传统旅行社之后,OTA(比如携程、途牛)和垂直搜索平台(去哪儿网)先后出现,随后大型平台电商平台(比如淘宝旅行、QQ旅游、京东旅行等)也开始涉足旅游市场,而近年来,旅游UGC网站蓬勃发展,它们从内容、心理的层面与用户进行着近距离的沟通。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都给旅游产业增添了更多未知的可能,在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各个链条存在着大量潜在的机会。

二、浙江省乡村旅游现状分析

浙江省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 世纪90 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升级,乡村旅游应运兴起。目前,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已经形成类型较为多元的城市近郊“农家乐”、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古镇、具有文化气息浓厚的古村落及农业新村等。比较典型的三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大产业格局的遂昌模式、高起点打造高端乡村旅游产品安吉模式、新思路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机制的德清模式:这三种模式依托地方的本土与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取得一定的发展绩效。浙江省也是全国非遗项目最多的省份之一,乡村本土文化很多尚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在开发的过程中,又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在经营规模上普遍偏小,经营者的品牌意识非常淡薄。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入,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来领,浙江省乡村旅游升级问题也迫在眉睫。

三、互联网+与乡村旅游的基础研究

(一)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导航平台的实现

(1)导航是利用地图服务和导航服务,进一步扩展到景点类、酒店类、餐饮类、生活服务类的预订方式。利用流量数据整合我省的航空公司、公路铁路客运、酒店、旅行社、景区、餐饮等乡村旅游领域的重要环节,打造专注于乡村短途旅游主题的在线导航平台。(2)依托导航地图服务将消费信息深度覆盖浙江省乡村旅游吃、住、行、玩。除了传统地图功能外,增加预订与支付功能,以及乡村旅游的特色文化关键词标注。(3)创建浙江省乡村旅游导航手机APP,推送最新乡村旅游信息,建立垂直搜索平台,增加旅游用户真实点评、建立乡村旅游社交群。聚集其他O2O领域的平台,如拉手网、大众点评等,对接租车、短租、天气、拼游等应用,基本满足旅游用户需求,进一步完善我省乡村旅游LBS(移动位置服务)生态圈。(4)线下完善旅游服务与用户体验。线上线下良性对接的O2O大潮带动乡村旅游更加蓬勃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特色文化与旅游经济的链接

(1)加强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内涵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创建生态+传统文化+智慧乡村旅游新思路。(2)完善建设移动基站、建立免费WIFI、智能导游、APP信息推送、二维码电子讲解、智慧眼镜等互联网应用,打造智慧特色文化乡村旅游。(3)互联网思维下,特色文化必须体现乡村本土特色,利用网络、自媒体、微博、微信等形式进行推广传播。浙江省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免费向游客开放的同时,建立与此相关的微博、APP软件、线上网站、线上博物馆、线上纪念馆、以及实体博物馆、实体纪念馆、体念中心等,一来是提高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二来也是全面推动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传播的途径。

(三)互联网+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营销模式升级

(1)完善乡村农产品+文化旅游+电商模式,如淘宝专为遂昌打造的中国遂昌馆,凭借丰富的物资资源,遂昌将特色农产品融入了生态体验游。(2)综合集成。互联网思维下我省乡村旅游与在线旅游企业的互动、乡村旅游与电商平台的对接、乡村旅游与搜索平台的链接(百度、必应、谷歌等)、乡村旅游与政府行政推送的结合。

(四)现阶段浙江省乡村旅游大数据分析

按不同的地域特征、旅游经济形态、特色文化资源遴选出5个乡村进体数据分析、研究。(1)依据特色文化资源、特色产品、地域特征、旅游品牌等数据分析结果,提炼出适合互联网对接的乡村旅游数据。(2)依据城镇传统特色文化,地域环境、地方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信息等数据分析,制定特色文化乡村旅游发展阶段性方案。

四、利用互联网+来推动浙江省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

互联网思维正在为特色文化乡村旅游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将从三方面推动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1、智慧链:互联网+通过整合创意、硬件、软件、资本等要素,正在形成具有极大包容性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商业生态系统。2、平台链:互联网+提升和重塑了特色文化乡村旅游产业的平台经济,以“便捷”和“开放”作为广泛吸附的终极武器。3、数据链:乡村旅游产业正在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采用可量化的多角度数据,推动了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1)建立完整的移动互联网线上平台,推进线上预订支付、线上咨询、线上导航、APP古镇旅游推送、微博营销等。随着互联网端的推进,通过注册、电子门票等多渠道收集旅游动向信息,形成各类数据分析。比如旅游人年龄、旅游方式、旅游者身份的分类,可以根据旅游方式的不同,跟团游、自助游的区分进行分别信息推送;根据旅游者的年龄、旅游目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移动信息推送。(2)湖州市南浔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灿若云锦,民国建筑保存完好。结合物联网科技,比如联想一款可穿戴设备new glass畅游古镇,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感知古镇的前世今生的穿越式生活体念。(3)“青瓷文化之乡”的慈溪上林湖,如编排传统戏剧,整合演出场所、电商平台、O2O模式线上线下售票、系列越窑讲座、戏剧情境结合动漫游戏等线上线下二者结合、交互联动的诸多方式,打造青瓷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具有千年历史的越窑文化可持续发展,促进慈溪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

五、结语

第8篇

在移动互联兴起的年代,互联网公司不遗余力地抢占流量入口并把持至今;而今在“迎接万物互联”响彻耳畔之际,三大运营商同时加快了窄带物联网的建设步伐,争先恐后抢占终端的网络入口。

尽管物联网行业当前还面临着标准缺乏统一、产业碎片化等难题,但面对2020年将突破万亿级的市场蓝海,从业者们没有理由不行动起来。

NB-IoT:万物互联的重要分支

物与物的连接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根据Forrester Research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产业的规模要比信息互联网大30倍,将有250亿台物联网设备接入互联网。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总体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

而窄带互联网,则是一项新兴的物联网连接方式,也是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英文缩写是NB-IoT,中文名为“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主要用于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

相比传统的蓝牙、Wi-Fi等物联网技术,NB-IoT的优势更为明显:一是覆盖更广,NB-IoT是当前蜂窝网络覆盖范围的100倍;二是海量连接,NB-IoT支持海量设备,连接能力是现有4G网络能力的80多倍;三是功耗更小,终端模块的电池续航可达10年;四是成本更低,单个接连模块不超过5美元。

因为以上优点,NB-IoT被认为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智慧城市、智能抄表、消费电子、智慧物流、农业与环境等领域。

风口不是用来等待的,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在不同场合表示过物联网是各自转型发力的重点方向,且近期明显提速布局。

5月12日举行的“2017年中国电信物联网发展政策恳谈会”上,中国电信拿出了3亿元真金白银,作为终端模块补贴和营销资源补贴,其团结更多产业链企业、增加中国电信NB-IoT网络业务黏性的意图明显。中国电信称,2017年6月底将建成全球最大的NB-IoT网络,实现端到端NB-IoT全网商用。

中国联通则将于5月15日举办“NB-IoT网络试商用会暨物联网生态论坛”,显示了抢抓百亿级市场机遇的决心。在上海,中国联通目前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NB-IoT商用城域网络,实现了对沪全覆盖。

中国移动已在上海、广州、杭州、福州4个城市启动了NB-IoT外场测试,随后将开启大规模外场测试验证,预计到2018年⑹迪秩网规模商用。早在去年10月30日,中国移动便宣布其成为全球第一个完成端到端NB-IoT实验室测试的运营商。

业内人士表示,三家运营商在NB-IoT领域间的合作价值,将远远大于竞争产生的价值。

共享单车或引领NB-IoT爆发

NB-IoT正在加速渗透垂直行业。比如近来火热的共享单车,它与NB-IoT的相遇就只是时间问题。

据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战略官余泉介绍,窄带物联网具有广覆盖、多连接、低功耗、低成本等诸多特点,这恰恰契合了共享单车不能充电、流动性强的“天性”。比如低功耗的特点将使共享单车不需要安装人力发电装置,仅用太阳能电池板或自带电池就可以满足车辆用电需求;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使得单车在偏僻位置也可持续在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多数共享单车采用的是带有SIM模块的2G网络制式的智能锁。也就是说在智能锁内集成了带有独立号码的SIM卡,通过3G、4G网络,与云端保持通信能力,将车辆所在位置和车辆当前状态报送云端。但是2G网络速度和稳定性差的现实造成很多共享单车在实际开锁中经常遇到故障,共享单车的通信方式面临更新。

截至目前,NB-IoT的智能锁解决方案在共享单车上还没有成熟案例,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将是此后共享单车比较理想的选择方式。物联网芯片设计及其解决方案提供商――溢思得瑞科技创新集团预测:到2020年共享单车保有量中性估计在1500万辆以上,由此带来的窄带物联网等通信模块一次性需求将超过10亿元。

今年早些时候,摩拜携手爱立信与中国移动在上海率先完成基于蜂窝物联网现网的端到端应用测试。摩拜科技副总裁杨众杰表示:最新的蜂窝物联网技术未来能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很好解决摩拜单车现有的问题,期待中国运营商能尽早完成蜂窝物联网的全国部署。

随后ofo联合中国电信、华为宣布,正在研发基于新一代物联网NB-IoT技术的共享单车智能解决方案。中国电信将为ofo提供国内覆盖最广的无线网络资源,华为将为ofo提供NB-IoT芯片,并提供网络技术支持。两大巨头之外,小鸣单车等其他共享单车品牌也正在研究采取NB-IoT的智能锁解决方案。

商用元年:助推“智慧城市”

NB-IoT的大面积商用即将成为现实,有望为当下中国各地火爆的“智慧城市”建设再加把火。

江西省鹰潭市是在全国率先推动NB-IoT业务试点工作的地级市。现任鹰潭市委书记曹淑敏是信息通信领域资深专家,曾担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院长。在她的主导下,鹰潭市分别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合作,率先建成两张全国首个覆盖地市级全域的窄带物联网。

鹰潭也许是运营商在更大层面推进NB-IoT规模化商用的缩影。运营商近期在智慧水表、智慧农业等NB-IoT垂直领域的应用频频于鹰潭落地。4月26日,中国移动首个NB-IoT智慧水表项目在江西鹰潭某小区正式投入使用。应用NB-IoT智能水表可以实现无线抄表功能,用户还能通过APP实时查看家中的用水量和水质。

5月5日,鹰潭市余江县一家水稻原种场,与江西联通公司合作建成了全国首个NB-IoT智慧农业项目,农户可以在PC端或手机端直接对田间气温、温度、酸碱度等数据进行监测,而且可以直接对设施农业内通风控温等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

全国首个景区NB-IoT智慧停车平台也于日前在鹰潭龙虎山风景区建成,主要功能是基于位置、基于电子地图的实时停车场及空闲车位查询,系统智能推荐,同时还实现车位预订、停车引导、反向寻车等功能。

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营销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我国的IT行业内实现了几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从云计算到物联网,再到今天的互联网+大数据,让数据真正地成为拥有实际价值的资产,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基于对大数据的充分利用,可让企业在营销模式的选择上更为精准,获取更高的营销收益比,但因为互联网及大数据在企业营销策略制定中的应用时间还较短,在应用上尚存在着一些不科学之处,因此有必要就互联网+大数据下的企业营销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基于此文章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下的企业营销模式创新为中心,分三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该领域的理论参考,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互联网+大数据简介

互联网+其是创新2.0背景下互联网发展的一种新业态,通俗而言互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所有传统行业,推动传统行业的革新,在经济形态上不断进行演变,实现社会经济实体生命力的提升。是将互联网领域内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各域中进行深度融合,继而实现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有效提升,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大数据又被称作巨量资料,目前官方定义为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互联网活动都会产生相应的数据,而这些数据的集合则是互联网大数据。其具有价值密度低、数据类型繁多、数据体量巨大以及处理速度快等特点。

二、互联网+大数据环境对企业营销模式选择的影响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企业在市场经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往往是处于零散、杂乱无章的情况下的,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务活动开始在网络上进行,进而所产生的数据可以更为便利地进行收集。而在这些数据往往内含着大量的价值。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则可应用这些数据,获取消费者信息,在营销措施上实现精准营销,这对传统的企业营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费者决策过程发生变化

互联网+大数据环境对企业营销模式选择产生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消费者角度上的消费决策过程的转变。在传统的企业市场营销中,对商品信息的获取,继而对获取信息进行分析,是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的基础,在消费者的信息来源上,则主要是源自企业的广告或是亲朋好友的传达。在目前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消费者在商品信息的获取上,则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网络精准推广和主动搜索的方式去获取信息,而网络中的大量信息则让众多消费者在进行信息的甄选时眼花缭乱,难以做出精准的抉择。从这一角度上观察,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消费者在商品信息收集、分析以及评价的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对大数据的应用贯穿全程,这也是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营销模式选择对面临的第一个改变。

(二)企业营销注重点从技术转移为信息

从各个行业企业本身的营销重点上观察,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较之传统营销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在传统的企业营销模式的制定上,多基于部分群体消费者的消费情况进行技术性分析,进而制定出详细的营销策略。而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之间的传递速度很快,市场本身也处于不断变化中,市场中的数据量处于高速增长中,传统营销模式的制定方式,在针对性和适应性上难以保障,难以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真正掌握市场中消费者的切实所需,在所制定出的营销策效力上逐渐丧失。企业也逐渐认知到这一趋势,在营销模式的选择和营销策略的制定上的重点上,从一开始的小信息量技术分析的方式,转变为大信息量信息为主的模式,信息逐渐取缔了技术成为了市场中企业进行营销模式选择上的重点所在。

(三)个性化需求趋势明显

从消费者的需求层面进行观察,传统营销中利用信息不对等获得竞争力优势的企业营销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更加透明,同时在市场中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市场中同一行业的产品往往同质化十分严重,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而消费者在面临数量众多的商品时,在消费需求上也逐渐出现一些变化趋势,在性价比和使用程度上的追求逐渐向追求个性化的“享受”。个性化成了越来越多消费者需求,而这一变化对企业而言,则在市场营销方案的制定上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营销模式创新

(一)营销组合策略模式创新

其一为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产品营销模式创新。在进行企业的产品创新策略的制定时,首先需要基于对大量数据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对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深度的挖掘,继而从消费者的切实需求面,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的设计。同时还必须考了到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注意研发产品的整体层次,做好纵向上的划分,同时还要在横向上延伸附加产品,将附加产品作为新产品的部分,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中体验式营销模式便是目前在其产品营销模式效果较好的一种模式。其二为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价格营销模式创新。就企业的市场组合策略而言,其中价格策略是在弹性上最大的一个部分,因此企业的产品价格的制定上,也需要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基于对大量信息的分析和应用,进行可见性、量化以及动态化的制定。首先需要就定价目标进行确定,然后基于互联网数据的收集分析对市场需求进行确定,继而就产品成本进行估算,进一步对市场中的竞争因素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定价方法,最后确定最终的产品价格。保障产品定价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具有强势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保障企业具有盈利能力。其三为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渠道营销模式创新。

在具体的制定过程中,可基于对现有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购买渠道分析获得目标消费者的购物渠道,从而针对性制定出相应的渠道策略。就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营销模式的创新而言,其渠道部分直接决定了企业提供服务或产品能都达到消费者的手中,是企业营销渠道中的重点之一。而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的营销渠道策略的制定上则充分将互联网的因素考虑其中,基于产品、服务目标市场的特点,在制定中营销组合营销的其他因素之间做到一致性。比如企业设计的高端产品,其设定较高的价格,那么在营销渠道上也需要选择高质量的分销商。对于市场中的大型企业而言,可以走实体营销和互联网自主网络商城并行的方式进行营销。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则可以充分和互联网进行融合,采用O2O、B2B、B2C等电子商务的模式进行营销。其四为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促销营销模式创新。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对于企业而言,可充分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实现精准化的促销,在最短时间内通过促销手段吸引最多的消费者。在传统的企业营销中,多通过零散、无目标的大范围广告轰炸的方式进行促销,这对于一些大型企业而言,还切实可行,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在促销的成本上则难以负担。因此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对于市场中的企业而言,在促销策略的制定上,首先可基于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目标客户进行锁定,然后通过互联网的途径进行精准促销。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促销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和互联网的融合,降低促销的成本,是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于企业而言最为可取的促销新模式。

(二)低成本营销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很多企业都属于万众创业背景下的小微型企业。对于这些小微型企业而言,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营销模式选择上,则要较之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实现低成本营销。同时低成本营销在适用性上,还不仅仅局限于资金短缺的小微型企业,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也是降低其营销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而言,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企业可采用以下几种低成本营销模式:其一为移动互联网营销,即将传统的互联网营销和移动通信营销进行结合,进行一体化应用。从目前世界的发展趋势上观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是发展最快,也是前景最为广阔的一个领域。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每一位群众都有机会接触到移动互联网。而作为企业,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则可以充分利用消费者使用碎块时间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途径,进行碎块化的精准渗透式营销。比如搜索软件关联词排名营销、微博营销、微信朋友圈营销、团购营销等等,都是成本很低但效果显著的新型互联网低成本营销模式。此外视频营销和电子邮件营销,也是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可以适当采用的低成本营销模式。其中视频影像是基于人类作为视觉动物的本性,可在各大网站内通过免费自己产品微视频、微电影的方式,通过丰富有趣的视频内容去吸引观众,借助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平台,仅仅花费制作一个视频的成本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电子邮件营销,则是基于对网络上消费者大数据的分析,就某一部分的目标消费者群体进行锁定,进而精准地发送邮件进行营销。其只需要花费分析消费者大数据的成本,则可实现精准营销,则营销的成功率上极高,也是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性价比极高的一种营销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和大数据开始在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充分发挥其效益。而从企业的营销模式的角度上观察,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消费者决策过程发生变化、企业营销注重点从技术转移为信息以及个性化需求趋势明显是对企业营销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不断推进,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企业市场经营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深化。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自身的营销环境特点,就传统的营销模式进行传统。文章从组合营销策略模式、低成本营销模式两种营销模式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创新途径,希望可以给我国各个行业内的企业在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影响模式选择上以参考和启迪,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丽君.大数据时代零售企业的营销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商论,2016(23):11-12.

[2]殷少明.基于大数据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洞察与营销模式变革[J].中国商贸,2015(24):8-11.

[3]芦紫玉,郭若宇.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营销模式的改变[J].现代商业,2016(31):38-39.

[4]刘秋连.大数据背景下零售企业会员营销模式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6,30(5):669-674.

[5]夏金弟,徐奕胜.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探索[J].知识经济,2016(07):67,69.

[6]张天驰.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营销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10):116-117.

[7]熊燕平.大数据时代网络营销模式研究述评[J].中国市场,2017(05):98,112.

[8]周效东.大数据视阈下景区营销模式的创新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31(9):85-89.

第10篇

网络营销( Cybermarketing) 是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的威力来实现营销的一种营销方式。由于因特网具有的开放性、公众性以及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从而导致大批企业竞相在因特网上进行网络营销活动,可以说,21 世纪的营销将围绕网络营销这个焦点展开。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具有其他营销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①广域性。覆盖全球,交流通畅; ②实时性。即刻到达,即时反馈; ③互动性。客户参与,充分沟通; ④低成本。建设及维护费用低; ⑤支持其他营销等。

2 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网站已突破 2万家,绝大多数的农业企业都想在网络上开展营销业务,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究其原因,首先,农业网络营销中主体不明确,农民素质限制了其成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体。开展网络营销对营销主体的素质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它要求网络营销主体要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在网络上收集和信息,甚至要求能够进行网页设计和维护。由于受文化程度的制约,相当多的农民没有条件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没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更没有可能上网信息。他们普遍认为农业电子商务风险比较大,同时电子商务的安全隐患让农民望而却步。

从我国目前农民的素质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达到这一要求[1]。其次,农产品电子商务配套环境有待提升。农产品季节性、保鲜性的特点使物流环节难度增大,制约了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农业企业都普遍遇到农业网络营销人才短缺、网络营销能力不足、网络营销产品单一等问题,不知如何为客户提供高效有针对性的网络营销服务,如何把网站较高的浏览量转化为商业价值等。另一方面,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相对较高,依托手机建立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带来了机遇。因为农业网络营销不再追求点击率,只要让农民感到实用就是成功的。

3 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

3. 1 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电子商务( Mobile Commerce) 是通过手机、个人数字助理( PDA) 、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因特网有机结合所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移动通信技术和其他技术的完美组合创造了移动电子商务,但真正推动市场发展的却是服务。移动电子商务能提供个人信息服务( PIM) 、银行业务、交易、购物、基于位置的服务、娱乐。移动电子商务具有移动性特点,即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电话或任何其他移动设备进行电子商务,比互联网形式的电子商务更具有便捷性,突破了受固定电脑设备、上网设施的限制; 具有应用广泛性,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实时方便地接收信息,可以随时存储数据,保持与互联网的连接; 更重要的是,移动电子商务终端大都是实名制的手机,可以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因人而异的个,比如任何时间都可知道用户的位置以便提供及时的服务。

现阶段农产品滞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畅,信息不畅通极大地制约着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农村网络基础建设的落后又制约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相对较高,依托手机建立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带来了机遇。可以推出专业性更强的信息平台,同时为更多行政村建设专业网站,做到移动信息面向整个互联网环境,特别是加强与搜索网站的合作,让搜索引擎更容易搜索到各地的农产品信息,比如设计专业检索,基于本体的智能检索能解决语义推理问题,可以很好地解决查准率和查全率的问题。另外,要建立农产品的质量等级方面的标准,使农产品更适合在网络上销售[2]。

通过移动电子商务实现产销对接是解决农村产品难卖的最好方法。可以整合各种农业信息资源,建立高效的信息移动网络平台。通过专业信息、短信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运销大户、经纪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多种信息服务。涉农企业的产品可以拿到手机的网上平台上去卖,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可以拿到手机的网上平台上销售,另外,企业有用工需求,可以通过手机的网上平台,农民找工作也可以在平台上查找。其次,与终端厂商和电信运营商定制合作,拓宽业务推广渠道: ①建立手机短信 C2C 与 B2C电子商务平台。在手机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设立“买卖快线”平台,充分发挥牵线搭桥的桥梁作用; ②农业专家服务短信平台,方便农户、合作社、企业与专家交流。最后,借助 3G 的便捷性拓展农村用户。农村用户对信息和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但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所提供的服务远远没有跟上农村用户的需求,借助 3G 的便捷性可以进一步扩大农村移动网络规模,提升移动网络规模效益[3]。

3. 2 物联网 农产品季节性、保鲜性的特点使物流环节难度增大,使得农产品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十分复杂。物联网可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缩短产品流通链,促进农产品网络营销,提高流通品质。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4]。

物联网可以结合移动技术为用户提供人性化服务,同时可以实现供应链可视化管理。物联网技术能够追溯农产品成分、包装、来源等特征,农产品更需要设计一个具有对整个价值链可追溯性的供应链,必须创建流程和基础架构来收集、集成、分析和传递关于产品来源和特征的可靠信息,这应当贯穿于供应链的各个阶段( 从农场到餐桌) 。物联网将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整合起来,使物理供应链( 商品的运动轨迹) 和信息供应链( 数据的收集、存储、组织、分析和访问控制) 能够相互集成。有了这样的供应链可视性,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快捷性,便于开展网络营销。

环境监测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物联网自动、智能的特点非常适合环境信息的监测。物联网中的无线传感器,将分布于多领域的不同类型传感网络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汇聚,即传感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初步结合,将采集到的数据汇集至某一集中平台进行信息的处理与共享,提供较为简单的应用服务,实现各物体、各信息载体的互联互通。传感器网络可以监测出农产品存储室的空气成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通过传感器节点等感知设备,获取环境监测的信息,如温度、适度、光照度等。由于环境监测需要感知的地理范围比较大,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比较大,该层中的设备需要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组成一个自治网络,采用协同工作的方式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通过无线移动设备显示在手机终端,从而实现对温度、光照、照明度、适度等的监控与调节,利于农产品物流的管理。

此外,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能实现协同感知环境信息,进行行态分析,预测发展趋势。鉴于此,人们能够了解农产品质量及相关使用情况,能够通过使用过程回溯及时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物联网技术使整个使用过程中的各环节贯穿起来,汇总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全程质量监控和监督,提高了信息利用的效率[5]。

3. 3 客户关系管理 农业企业要吸引客户、发展客户并留住客户,首先必须要了解客户。客户管理应用的目的是根据客户的属性( 包括自然属性和行为属性) ,从不同角度深层次分析客户,从而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网络营销活动以及提供更好和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以此增加新的客户,提高客户的忠诚度,降低客户流失率,提高客户消费额度等。数据挖掘( DataMining) ,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 ,是指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 模型或规则) 的过程。数据挖掘的目的是提高市场决策能力、检测异常模式、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预言未来趋势等。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的看似无关的客户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营销人员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对客户需求作出及时反应并进行未来预测; 挖掘出客户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群体分布,分析利润分布状况和细分市场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制订有效的营销计划; 还可以分析市场的状况,确定营销策略; 甚至可以监控竞争对手商品价格的波动,并及时作出回应,最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据此,可以采用数据挖掘中具体的关联分析、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序列模式的发现等方法,实现农业的网络营销。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中的应用包括确定网络营销目标、制订网络营销计划、开展一对一营销、实现交叉营销、开展商务智能等方面。同时,本体作为一种概念化的说明,为人们在获取隐性知识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平台,将本体与数据挖掘技术结合可提高用户挖掘的效率和精度,在此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本体的电子商务用户数据挖掘系统的初步框架,对不同的用户提供基于 RSS 聚合的个性化服务,使得农产品适销对路[6]。

第11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 中国联通 3G

2008年10月15日,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融合,命名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2009年9月28日,中国联通在全国285个城市同步启动3G正式商用,开启以“3G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发展的新时代。

一、联通3G(WCDMA)的优势

(一)丰富的终端优势

3G拍照发放,移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分获TD-SCDMA、CDMA2000、WCDMA运营牌照,网络制式的不同决定终端无法通用,每种制式下手机的种类、性价比、产业链的成熟度都将影响着业务的拓展,联通3G(WCDMA)无疑独占先机。

WCDMA成熟的产业链,丰富的手机终端,很好的终端性价比,奠定了联通3G业务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

(二)WCDMA网络技术优势

除了终端优势,WCDMA网络具有移动高速下载的技术优势。其提供的下载处理能力与有线宽带相当,峰值速率达14.4M/S,真正体现WCDMA应用优势的业务主要有移动办公、手机微博、手机视频、手机监控等。随着客户规模的扩大以及内容应用带来的便利服务,WCDMA网络应用将成为手机客户消费的主流。

从技术角度来看,WCDMA数据传输带宽最宽,速度最快,同一小区内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流畅使用,技术优势明显。

(三)业务应用丰富

WCDMA业务应用包括:移动办公、手机微博、手机视频和视频监控等。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WCDMA网络客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交网络、手机商店、手机媒体等新的内容应用也会不断涌现。

(四)全球漫游范围最广

WCDMA的3G制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有组网,全球市场占有率77%。对国内经常出国的商务客户,进行全球漫游,WCDMA是不二选择。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联通3G大有可为

随着3G增值业务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数据业务收入将大幅上涨,在运营商总体收入中的占比将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2G和2.5G时代,受移动带宽的制约,移动业务的领域主要是在语音、短信、邮件等简单的应用模式,离企业级数据业务应用还有较大差距。3G的到来极大推动企业数据业务引入移动业务模式,尤其是随着无线带宽技术和手机智能化的高速发展,党政机关、大中企业信息应用的移动化、整合化正形成一种趋势。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中国联通应凭借着3G(WCDMA)的网络、终端和运营优势,主动调整,顺势而为,全面参与到社会移动信息化建设中来。

(一)助力信息强政,提升电子政务能力

在全面打造3G领先的战略体系中,推动政府信息化,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重要一环。以沃3G应用推动电子政务建设,促进建立服务型、响应型、数字化政府,加强行业监督和执法管理,促进行政效能、执法质量、服务水平的提升。掌上政务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浏览、在线互动、时政学习、移动办公等应用;公车监控系统实现车辆定位、时速监控、超速报警、路径回播等功能;综合执法系统为执法部门提供视频指挥、集群对讲、即时通信交流、位置信息服务交互等服务;交警执法系统可采用3G网络搭建新型移动执法平台和电子眼测速平台,大大提升执法效率。

(二)推动信息兴业,加速产业升级转型

回顾信息通信技术的演进,其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为企业应用带来了新的变革。互联网的出现,促使企业信息化从最初的单机时代,经过局域网阶段,迈向了互联网时代。而伴随着3G的到来,企业信息化最终将迈向一个更高水平、更丰富实现手段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全新的技术和旺盛的需求下,通过与行业、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移动办公、物联网及电子商务三大重点领域推广行业信息化应用,重点创造新形势下的营销管理、便捷周到的物流管理、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等企业级应用,开发可在大多数领域中规模应用的标准化解决方案,提升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加速产业升级。

(三)促进信息惠民,打造幸福和谐家园

在推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坚守惠民宗旨;针对百姓关注的教育、就业、医疗、理财、交通出行等热点问题推出针对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运用科技成果给广大用户不仅带来效率的提升,更要通过服务带来更多的贴心、放心和安心;平安校园、手机支付、数字社区、远程医疗、电子站牌、求职通等服务民生的项目正逐渐推广开来。

三、体验式营销

回首通信行业的发展,语音业务时代,消费者更多关注价格、服务等层面的需求,而3G时代,基于数据业务的丰富应用如何让用户充分体验和并获得认同,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首要问题。

经济演进的过程随着消费形态的改变,已从过去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变至“体验式经济”,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形美观、价格优势,现在趋势则是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

随着3G产品、应用和服务逐渐被消费者感知和接受,以运营商为主导的3G体验式营销成为有别于2G时代的全新的营销推广模式,在服务人员的技能技巧、营业厅的硬件设施以及店面整体陈列上凸显3G业务的差异化,结合目标群体的活动特点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尽可能多地接触目标群体,扩大体验范围,提升3G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在某种意义上,体验式营销的效果决定了3G市场的份额。

体验式营销的开展要与联通的创新文化结合起来,不断增加新的体验内容,在营销的同时要有介绍、有体验、有互动,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体验系统,这种创新的形式更有利于受众接受和感知3G业务,另外,还要将这种营销模式系统化、规范化,以便复制推广,形成雪球效应。

四、前景与未来

国内通信运营商正在实现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差异化竞争无疑是一大突破口。利用领先、成熟的技术优势,未来WCDMA业务将向多样化、个性化、多媒体化、智能化以及分组化方向发展,图像、话音与数据相结合的多媒体业务和高速数据业务将是未来的业务方向。

WCDMA网络目前已经是全球大部分运营商首选,国际上也有了网络部署和运营的丰富经验可以借鉴。联通需要把WCDMA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链的优势,提供针对细分用户群的特色业务,发挥体验式营销策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实力,有望快速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永江.3G时代中国联通LBS业务发展模式探讨.《信息通信技术》,2011年02期

第12篇

尤其是进入到移动营销后,营销更为碎片化,营销技术门槛也更为简便,这些都促使技术革新更为快速,对于整个营销行业的影响也更大。LBS、DSP、RTB等等营销技术对于整个移动营销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力。

移动营销新技术:

内容营销:HTML5

万维网的核心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上述是对于HTML5的注解,可能看着有些一知半解,简单的理解就是一种新的编程方式。

HTML5这种编程方式,因为全民“神经猫”之后,其便捷性以及传播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考虑到HTML5的几点特性,通用的网络标准、适用多设备跨平台、自适应网页设计以及即时更新性。提及HTML5可能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内容营销突破点。

尤其是在现在移动营销领域纷纷提出“去APP”化后,这种更适用于移动端的形成,变成了更多营销策划中会选择的互动形式。

实际的营销案例中,也出现了像“红牛夏促语音互动广告”这类,通过运用HTML5的语音识别的互动形式,链接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纽带。

精准营销:SDK移动广告的开发包

这种新的开发包主要是根据智能手机上的陀螺仪、运动传感器等装备,采集、分析用户当时的具体动作,并将这些分析结果以开发包的方式提供给广告行业。

通过对于手机设备的信息收集,从而推断出手机使用者的相关状态以及所处环境等。最后引导更为精准的广告投放形式和内容,从而达到更为“以人为本”的营销目的。

对于精准营销的概念其实在互联网营销时就提出,主要的区分从性别、年龄基本状态到收入、地域等更为准确的人群细分。而到了移动时代,由于显示屏幕的变小,对于广告的吸引力以及内容的及时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带来了更高的人群精准性区分。甚至是同一个人不同状态下的区分。

移动搜索:“应用索引”

另外一个移动端的技术革新是对于搜索引擎这块。前不久出现的“应用索引”是可以为移动应用的不同板块赋予独一无二的地址,模式类似于网页地址。应用链接看起来与网页链接类似,但点击后,却会将用户引入应用,而非网页。

对于搜索无论是百度还是谷歌在互联网PC端已经做到精益求精,但是移植到移动端却没有得到相应效果。PC端都是以网站为内容源,而在移动端APP以及其他单独的运用程序才是信息存储的根据地。

这也就使得在移动端传统对于网站的爬虫软件显得内容欠缺。在手机上,指向应用的链接通常比指向网页的链接更加有用。

移动营销趋势:简单、简单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