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语文教育论文

大语文教育论文

时间:2022-02-10 02:17: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语文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语文教育论文

第1篇

1.心中有理念,心中有希望

学生个性差异很大,尤其是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强、敏感、好冲动。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再不需要别人的呵护与约束了,在做事时往往表现出逆反心理,唯有如此,才能方显与众不同。因而,作为老师,揣摩准了这样的心思,就可以善加利用,通过上课、课外阅读等方式来引导教育学生。比如,社会上涌现出的正能量事例,也许学生在没听到或读到这些事例时,个个会表现出无所谓的神情,但经过上课和课外阅读,获得这方面的情况时,就会有所触动,个个义愤填膺,在是非观念的驱使下,会做出正确的反应,促使人格修养不断完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而且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他人。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老师对学生有了希望,学生也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师要是平时对学生有所关注、有所希冀,学生就会心存善念,会用更努力的表现来回报老师,也许平时你眼中的“另类”,通过教育方式的转变,假以时日,也会成为熠熠生辉的星光,做到这,师生共成长,何乐而不为?

2.心中有想法,心中有关爱

教育成效不可能一蹴而就。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教育来不得一丝的急功近利,为了求成绩,而枉顾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这种教育可说是失败的教育。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成绩至上,眼中只有成绩好的学生,而冷落了其他的学生,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助长了好学生傲慢的情绪,无形中让他们养成唯我独尊的毛病,进而变得自私自利,连平时最起码的为他人服务搞值日都做不好,更何况是其他了;另一方面促成了其他同学消极情绪的滋生,反正我们是被冷落的不入流的角色,何苦要做一个乖学生呢?这些不稳定因素,抑制了个体健康身心的发展,更妨碍了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而结果往往是平时被看不起的那些学生,却成了心存感激每逢节假日时时送来祝福短信的人,相反你眼中的好学生毕业后也就杳无音信了。爱的教育是我们提倡的教育,它滋生出了无数希望之花。

3.心中有成绩,心中有未来

语文教学注重平时的积累。只有积累丰富的学生,才能走得更远,跑得更快,飞得更高。教师心中有了美好的蓝图,就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加以描绘。通过课前5分钟展示平台,让每个学生推介自我、推介美文,特别鼓励学生原创,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既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让学生有了主动、自觉学习的兴趣。学生作为没有独立的个体,加上其他因素的束缚,或许只能生存在狭小的空间,虽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真正做到的也就寥寥无几,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注重课外阅读的引导,也就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憾。好高骛远提倡不得,脚踏实地更应强调。高中三年,拼搏高三,或许只为了那一个心中的梦想,但在这三年中要是让学生有了健全的人格,做事能积极主动,追求完善的自我,或许我们的教育成功了一半,但这却成了学生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应将育人放在首位,传递知识固然重要,但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更能对社会的进步、繁荣产生内动力。

作者:马志华 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

第2篇

论文摘要:语文教育理论建设明显滞后。应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理论的基拙上,吸收国外先进的语文教学理论,建立起新的更加完善的汉语言教育的理论体系,可命名为语文教育学。

语文是一门科学,语文教育同样是一门科学。近年来,语文教育积系了很多经验,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瑰宝。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语文教育理论建设明显滞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甚至导致语文教育思想的混乱。笔者结合当前的热点和重点问题,谈谈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几点看法。

一、趁立新的汉语官教育的理论体系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粉语文教学经验的不断积泉和理论研究的深人,语文教育研究者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编撰和出版了许多语文教育理论著作,成就显著。但是,这些语文教育理论体系还有待完善。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的语文教育理论,建立起新的更加完替的汉语言教育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至少包括语文教育研究的对象、语文教育的内容、研究语文教育的方法、语文教育的作用和意叉、语文教育和人的关系、语文教育与时代和科学发展的关系、语文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等。这个体系如同教育有教育学,心理有心理学,它就是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不妨命名为语文教育学。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做具体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做更细致的工作,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新的理论体系建立之前,我们对语文教育的研究就无所作为了。恰恰相反,语文教育的一些细节地方应该加紧加强研究。

二、语文教育理论趁设的,点应该是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应当怎样确定呢?这首先要明白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任务的关系。就整个中学教育来说,每门学科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学科的性质不同,粉重解决的问题不同,就要讲授不同的基础知识,培养不同的能力,因此各自所分担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也就不一样。学科具有怎样的性质,就具有怎样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它的性质决定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第一性的,人文性是第二性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的目的,那就是要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上下工夫,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此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是语文教育的其它目的。另一方面,我们语文教育的粉眼点在培养“人”,教会生存,教会学生做人,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把它当作语文教育基本的目的和任务,我们恰恰应该把培养“人”的理念贯穿于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去。

三、语文教育理论趁设的另一个,点是教学内容

字、词、句、章以及文学和文化的知识浩如烟海,中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呢?这些知识应该形成什么样的系列呢?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很不够。我们认为,选定语文教育的内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要确定各个年级段所学的语文知识。即把字、词、句、章以及文学的文化的知识形成系列后,分散到各个年级去教学,以便语文教育者明确哪些知识该教哪些知识不该教,只有如此,才能减少语文教育上的随意性。2、知识要形成系列。从小学到高中,遵循由浅人深,由简到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3、制定教学和学习语文知识的具体方案。传授语文知识不能为传授而传授,学习语文知识不能为学习而学习,要根据语文知识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方案。3、精选足够数f的课文。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课本和读本做了很好的工作,体现了“足够”两个字。“在学习语言阶段,翰人必须大大早于输出,翰人必须远远超出输出量,二者不能同步。”(章熊语)“输人”指语言的学习,“输出”指说写。不管从语言习得还是从说写的角度,课文数一定不能少。4、选人教材的课文得有科学的标准。历来被选人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是并不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都能人选,除了篇幅的原因,语言因素也应成为能否人选教材的重要标准。根据章熊先生的愈见,语言有“伙伴语言”、“目标语言”之分,我们所选的课文必须担负起学生由“伙伴语言”过渡到“目标语言”的任务。

四、注意区分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和教学技巧

在一些语文教育论文或经验文章中,经常提及“训练”、“习得”、“感悟”、“导读”、“朗读”、“背诵”、“默写”等概念,细细分析,这些概念不处在同一层次上。习得、感悟是一般方法,导读、朗读、默写是教学技巧。语文教育是言语教育,是言语学习,因此,习得和感悟是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它与“导读”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训练,既包括用词造句,也包括读写听说,训练的具体方法又很多,似乎“训练”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但是“训练”可以用在数学上,可以用在物理上,显然不宜用来做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导读、朗诵是提高习得语言和感悟语言的效率而使用的技巧,是教学具体方法,不是一般方法和原则,它不是与习得和感悟处在一个层次。像这样分不清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和教学技巧的情况还比较多,藉要从事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广大同仁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五、要在科学的立场上理解定、定序的内涵和范畴

比如,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哪些是常识性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要明白,学生也要明白,这就是定。这种定是相对的,就是说,必须掌握的学生非掌握不可,但是对个别学生可以突破这个的限制,让吃不饱的学生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语文知识安排的系统,作文训练的系列、课文编排的体系,都无不说明语文教育有个“序”的问题。

以前,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但是,不管是语文知识安排的系统,作文训练的系列,还是课文编排的体系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还藉要我们做深人细致的研究。张志公先生曾十分尖锐地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多少科学的成 分?我看经验主义的居多。我们语文教育研究了这么年,有统计数据吗?你选《阿房宫赋》,我选《醉翁亭记》都有道理。一部语文教材中,总共有多少个印刷符号?有多少个成语?词汇是多少?学生阅读水平一小时读多少字才合格?我们语文教学吃亏就在于没有科学性,没有真正地深人调查研究,随意性太强。”张先生批评的“随意性太强”就是指缺乏系统,缺乏“序”的科学性。那么,怎样的“序”才是科学的呢?我们认为:1、不是所有语文教育的内容都可以系统化、序列化,即使可以序列化的内容也不是像数理化那样逻辑严密。2、建立语文教育内容的系列,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3、建立语文教育内容的系列,还要注意语言习得的内在规律。4、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自始自终贯穿在语文教育内容的序列中。

六、研究语文教育不能忽视对语文教育作用的研究

第3篇

一、 过分注重“情感”教育,把语文教育引向“不可教”的路子

理性思维模式由于其逻辑性、分析性和判断性的特点,具有本质上的可教性。而我们的传统语文教育更偏向于以整体性、直觉性和感悟性为主要特征的感性思维模式,其本质上具有不可教性。语文教育,强调“情感”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及主观表达的技能,让学生个体生命对于知识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丰富。但弊端很大: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怎样读、写的“方法”。怎样读、写,首先是要具备相关的读、写知识,而知识是随着技能获得的,技能又是通过实际训练而形成的。实际训练就意味着要使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辨能力,不仅是对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感悟,更重要的是在学的过程中去揣摩、发现、总结规律,以便生成和提炼相应的读、写方法。读、写知识是客观的、绝对的,因此,语文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通过学生认识间接经验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具有间接性、领导性和教育性。学生的发展方向既要合目的,又要合规律,语文教育就在于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确立合适的方向。

二、 过分注重“情感”教育,把语文教育引向“偏认知”的路子

学生个体生命不是孤立的单个存在,而是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是一种社会关系性的存在。学生的社会关系性存在方式不但关联于人的内在意识,而且超越人的内在意识的感性对象性、客观普遍性。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及其生活的社会性对学生精神生命的某种决定作用,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学生生命本能的冲动和释放。这决定了语文教育既具有个体发展的功能,又具有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而我国当前语文教育较强调学生个体的主观表达、“个体内省”,凸显以学生自己为主的认知方向,对于学生个体社会认知意识的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殊不知,学生“全人”的标志,除了学生个体的身心和谐发展以外,还有健全“社会我”的发展。语文教育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完善是根本性的,而社会生命是精神生命在社会领域和应用层面的延伸。前者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后者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我们既不能以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来代替或者排斥人文性,也不应该以人文性来抵消工具性。语文教育既引导人思考“为何而生”的意义,又不能放弃教人“何以为生”的本领。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未来必定要承担社会中某一项特殊的任务,担当相应的社会角色,而自己要成为适应这种角色的人。这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适当加强对学生社会认知的教育,使学生受教育的同时,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转变,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一个自然人、精神人转化为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规范要求,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

三、 过分注重“情感”教育,把语文教育引向“弱理性”的路子

“理性指的是一种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关键纽带,是我们走向‘绝对实在观’的通道,是世界借以指导我们获得对它的正确描述的途径”。[1] 许多语文教师认为“理性”仅是对自然学科提出的要求,像语文这样的人文学科并不需要十分强调“理性”,这是因为,“如果人文学科涉及的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那么就无法根据事先得到具体说明的标准来评价它们的成功。如果我们已经知道我们要满足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就不会关心我们是否在追求正当的目的”[2] 。相对于“理性”,传统语文教育观认为,其与学习者的生活积淀更贴近,学生阅读认知是可以依靠生活积淀的“情感”教育而自然获得的。诚然,这种教学观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在语文教育过程中需要有一些激情、意识、灵感和直觉等非逻辑、非理性的因素,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完成。比如说明文、议论文、新闻等,需要的往往是理性思维。作为文化科学,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过程。即认知和情感不是分离的,而是交叉整合的,“情感不是仅仅从情感自身中得到发展,它要融认知于己身。只有这样,人的情感才能从原初的本能性情绪提升为‘有知识的情感’”[3] 。

四、过分注重“情感”教育,把语文教育引向“虚表达”的路子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经过一系列缜密研究以后,曾下过这样的结论:“情感表达功能的言语,‘抒彩强烈’的言语,具有言语的全部特征,很难归之为智力活动。”[4] 即“情感体验”类表达是一种比较“虚”的表达。而我国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是:停留在这种直接感知文本的缺乏明确目的的“虚”表达上,在课堂上尽量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于文本的主观感受,而相对忽视学生反思思维的培养。学生个体的学习过程本质上是能动的反映并认知知识的过程,循序渐进地经历着由最初的直观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理性认识的过程。“虚”表达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仅存在于浅层次感性认识阶段。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知识来表达新知识,更在于以原有知识为基础产生、发现新知识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产生属于自己的“新知识”。可以说,受教育不在于肯定自己,不在于“占有”知识,而在于否定自己,生成“思想”,产生创造,通过对“现实规定性”的反思和批判,实现对“现实规定性”的否定,进而树立新的目标,实现新的理想,达到新的水平。我们的语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从浅层次的感性认知文本中走出来,深层次理性地挖掘文本内涵,完成从“虚”表达到智慧的“实”表达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刚.论理查德·罗蒂的科学理性观[J].理论月刊,2010(8).

[2] RORTY R. Objectivity, relativism and truth[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德育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众所周知,但又有多少人注意到韩愈是把“传道”放在“授业”、“解惑”的前面呢!传道,即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常识的教育。这项任务是贯穿学校语文教育始终的、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因为一个人,可以没有高深的知识,但不可没有较好的品德;可以不是一个“才”,但不可不是一个“人”。因此,语文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应给学生灌输做人的道理,讲处世的方法,用先贤、今例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健康的思想道德教育,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提供必要的思想素质和行为准则。

教师是学生灵魂塑造的工程师,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天使。教师的作用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品”字的塑造上,而以自身的人格道德力量感化学生的教师是永远令人尊敬的。无数的事实证明,语文教学处处渗透着人文和德育,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学生懂得了志存高远,那他就会对鼠目寸光、汲汲于自身利益的思想不屑一顾;如果学生懂得了“礼义廉耻忠孝仁爱”,那他就会在待人接物时知进知退;如果学生懂得了“民为重”,那他就会时时处处想到人民的利益,对背道而驰者予以抵制或痛击……

大语文的观点告诉我们,语文教师不能以为只要懂的一些诸如汉语知识、修辞理论、作文造句等等的常识,就能横行天下。语文教师除了要对多种学科的知识有所涉猎之外,更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行的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渗透到学生身上。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语言,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激励的批评,一次耐心的辅导,都会让学生怦然心动、铭记于心,人文精神的传输就重在这些平时的熏陶、感染。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和德育教育:

首先,语文教师要用丰富而真诚的情感感染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学其实就是情感教学,这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上,通过人与作品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来感受情感上的美,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师心,要诲人不倦,要热爱学生。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充满热忱,对一般的学生或者“差生”同样需要热忱,要做到“有教无类”。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还应体现在对学生兴趣、习惯、态度、能力和性格的了解上,以及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和休息的关怀上,要具有一种爱生如子的态度。

其次,语文教师要培养健全的人格,要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时代,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时代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而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教师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客观、正确地对待学生,宽容地看待学生的错误和缺点,才能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的学生。因此,教师要能正确认识自己,时刻注意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心态,并以此来影响带动学生。

第三,语文教师要甘为人梯,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为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应在创新精神上做学生的开路先锋。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如何建筑。其实,教育的目的在于解放人,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个精神强健的个体。只有先“立人”,然后才可“立国”。如果我们的受教育者丧失了个性,丧失了创造力,也就谈不上现代化,更谈不上民族的振兴。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在于引导,而决不是也不应是灌输。解放学生,培植学生的个性特长,这也是在解放语文教师自己。语文教师不是智能机器人,也不是道学家,而是学生品质发展的助力器,泯灭学生个性,限制学生特长发展,这种错误观念和做法必须彻底纠正。

最后,语文教师还应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语文学习,无论是语言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最需要纠正的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要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咀嚼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特感悟、自由联想、自由表达的个性;还给学生质疑问难、阐述见解、保留意见的权利;还给学生人格的尊严、思想的尊严、个性的尊严。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个性差异。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敢想敢做,这样才能让学生最终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语文教学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作为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我们要不断的更新认识,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语文教师,既不能放松自己、放任学生,又不能让“八股”式课文分析束缚我们的教学。在教改深入的今天,把学生的人格塑造、创造精神、良好语文习惯培养起来,利用语文这一载体,切实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论文选编(上下)》 林治金.青岛出版社.2001.9

[2]《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必备技能》 良.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5年 6月

[3]《做最好的教师》 刘永舜等.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8

第5篇

在现代学制建立后,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素养随之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成为各类考试与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由于受古代视写作为圣贤“立言”方式之神圣感与写作本身所涉及到众多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学生不敢写、不愿写、不能写的情况普遍存在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虽复杂多样,但不正确的写作动机与不明确的写作意图,却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代语文教育大家张志公先生从个体学习与生活、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展现才华与证明自我价值等“需要”的视角,全面具体地论述了为什么要学习写作这一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问题,这对提高师生的作文认识水平、端正作文的写作动机、提高写作主动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写作是个体适应学习与生活的客观需要

在语文课程实践中,许多人都把作文看做是: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有作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师就得对学生有写作要求;而教师有写作要求,学生就得有写作行动。实际上,这一认识没有把课程看做是文化选择与社会进步、个体发展的必需,更没有把作文视为个体适应学习、生活客观需要的必需。就是说,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之所以要规定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以此提高其写作能力与写作素养,是由于这一能力和素养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是促进学习实践、应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必需行为。或者说,学生学习写作的客观必要性与学习语文课程的客观必要性是基本一致的:学习语文,是个体为适应学习、生活之需要;学习写作,也是个体为了适应学习、生活之需要。

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为什么写?答案很简单:因为要用。生活里需要书;念书作学问,需要写;作任何工作都需要写;抒发点思想感情想影响别人,需要写;搞科学研究,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需要写。所以,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1]“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的论断说明:个体在学习中要系统全面掌握各科知识,这离不开写;个体在生活中要及时传递信息、沟通情况、相互协调,也离不开写;个体在工作中要及时了解问题、准确反映情况、正确提出建议、有效推动工作,更离不开写;个体在科学研究中要把对事物的发现、研究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公众,自然也离不开写。这就是,“只要不是文盲,人人都得有一支笔”。根据张志公先生对“为什么写”这一具有根本性问题的回答,我们自然就可得出:“为什么要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如同问我们为什么要吃饭一样。在现代社会,写作是对人的基本能力的要求,不会写、不常写、不善写的人,其生存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2]在论述写作是个体适应学习、生活客观需要的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还指出,人们运用语言(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目的不外两大类:“一类是为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的,是要办事情的;一类是用语言作工具搞点艺术,去感染听者或读者,使人受到熏陶,在思想、感情、情操等各方面受到影响。……以前一类目的而写,形成了多种的应用性文体;以后一类目的而写,形成了多种的文学性文体。”[3]在教育普及程度大为提高、资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下,每一个个体随时随地都会以书面语言来“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同时,部分个体还会以书面语来“搞点艺术”以表达情感,这已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此看来,个体要接受教育、传递信息、彼此配合、抒感、表达思想,就要学习写作。因此在张志公先生看来,之所以要学习写作是个体实际学习之所需,也是个体实际生活之所需,更是个体实际工作之所需。

二、写作是个体提高分析与综合等能力的客观需要

一些学生(公众)常把作文视为升学、提职、成名等的“实用工具”,把写作与考试升学、升职简单对应起来,没有看到写作对写作者自身能力素质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巨大能动作用。张志公先生则认为以语言为基本工具来表述观点、描述事实、说明事物、陈述情况、抒感的作文训练,对个体分析与认识事物的综合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与提高作用。这是由于在练习写作或实际写作时,常能集中而明显地反映出个体在思想认识、生活经验、组织能力、情感态度、语言基础和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水平与能力,这又是因为,写作要表达认识,就可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能力的提高;写作要反映生活,就可使学生关注生活、感悟人生的意识增强;写作要谋篇布局,就可促进学生首尾一致、前后贯通写作技巧的形成;写作要遣词用句,就可促进学生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习惯的养成……如下例就是一则能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习作:

我沿着溪边走,看见岸边很多紫花地丁。远看嫩绿的一片。走近看,一簇簇,一丛丛,伏在地上。叶子翠绿,细细的叶柄顶着长椭圆的液汁,花色鲜亮,每株上都有三四朵小花。看上去,它是那么娇小、柔弱,但却又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特别是当风抖动的时候,它没有被风吹得低下头,而只是迎着风颤抖几下,仍然傲然挺直,显示着它的力量。我认为它是最能看到大自然的生命力的。[4]

这段不到200字的描写语段,却需要写作者具有多项能力才能完成:观察能力,就是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发现紫花地丁的特征(“虽然娇小柔弱,但是当一阵风吹来时,它并没有低下头,只是迎着风颤抖了几下,仍然挺直”);联想能力,就是只有善于联想,才能从紫花地丁迎风傲立的姿态联想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概括能力,就是只有善于概括,才能从描写、联想中提炼出紫花地丁的特征。自然,除此几种思维能力外,遣词用句、比拟描摹等语言表述能力也是写作时必需的。总之,从这段文字中就可看出,写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是一个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认识水平、表述技巧等全面真实的反映。长期而科学地进行写作训练或从事写作实践,自然可提高学生(写作者)分析问题、刻画事物、说明现象、表达思想、抒感的综合能力。

正是在看到写作对个体素质提高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与功能的基础上,张志公先生就强调指出:“写作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首先,要求对于所写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和看法,就是要有一定的认识事物的能力;要有逻辑思维的能力,要有清楚的思路,从而能写得清晰、严密,要有足够的语言能力,包括掌握足够的字、词和写出通顺、流畅的语句的能力。”[5]在全面深刻论述写作综合性特征的基础上,他还提醒我们:“要正确的对待写文章这件事,既不忽视它,也不夸大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要把写看成是提高思想、锻炼思想、掌握语言、培养能力的一件事,把它看成是生活、工作中的一件实际应用的事,看成是使自己具有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的一件事,而不是为达到任何个人目的的或是为作文而作文的,和一般说话、交际截然不同的事。”[6]这就说明,在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写作已变得和说话一样的寻常,已成为个体适应工作、生活要求的一种必备能力。与此同时,写作虽不神秘但也绝不简单,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主体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也正因如此,写作自然就能使学生(写作者)多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提高和完善。因此,“为什么要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如同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样。学习可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熏陶情感、完善人格。写作也是开发智能的重要手段,它可使我们的感悟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会获得显著提高。”[7]

三、写作是个体表达认识与展现自我的客观需要

在张志公先生看来,除了适应生活、学习这些外部需要外,写作还满足个体情感倾诉、见解表达、自我展现等众多的内部需要。因此,他在回答论述“为什么写”这一问题时也揭示了写作在个体情感倾泻、认识表达等方面的客观需要:(个体为了)“抒发点思想感情想影响影响别人,需要写”。[8]就是说,写作也是个体抒发内心情感、表达自我认识、发表意见建议、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一种客观需要。或者说,通过写作,个体就可把自己的情感、认识、需要、见解、意见与建议等展现出来,从而使别人了解、理解、领会乃至接受。对个体的倾诉、表达与表现等需要,我们可从三方面求得证实。

首先,人作为一个富有情感的生命个体,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总会有一定的情感需要和情感表现。譬如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工作中的挫折、家庭的变故等事情,个体就需及时应对并做出适当反应。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明确指出:“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遇、情思、想象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根据这两个心理,我们就要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创造种种艺术;而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要推写作。”[9]其次,人作为富有思想的生命个体,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与问题时总会有一定的看法与见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见:人们由于社会地位、客观需要、认识事物角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不同,因而在面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同一事物时,就自然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具有不同的理由与依据。如个体把这些见解、看法、观点及其支撑的理由、事实有条有理地写出来,就是在“作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每个人特别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实际中都时时处处进行着或口头的或书面的作文:“作算题,证命题,这些经常不断的练习,培养了学生分析事物、论证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写作中极端需要的。任何一门功课,学生都时常要用口头的或书面的方式回答问题。这其实都是最生动的作文练习。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有正确的内容,同时他也会考虑怎样安排材料,怎样叙述事实,描写事物,论证道理,发表意见。在这中间他就很自然地考虑到用些什么词,用些什么句子。”[10]这就说明,作文不但是十分需要的,有时还是十分简单的:我们在对多种多样的事物与问题发表看法之际,实际上是在进行着分析论证,也就是在写议论文;我们在对多种多样的现象进行描述说明之时,实际上是在进行着记叙描写,也就是在写记叙文……最后,人作为富有创造的生命个体,面对日新月异的复杂社有一定的自我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也是人类基本特征之一,同时,自我表现欲也是个人实现和展示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意念与行动。正是在此认识基础上,张志公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一直不太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作文教学违背了学生的本性,与学生实际生活、情感没有必然联系:“学生本来没有那个情,你出个题目硬要他抒,他就只好说一些并没有真情实感的话,发表一些并没有真知灼见的见解,东抄西摘,东拼西凑……所谓命题作文要用之得当,首先是题要命得得当,所出的题使学生必然能写他确实知道的事情,抒他确实有的感情,不要让他搜索枯肠,没话找话说,不要鼓励他说空话,说废话。”[11]这就说明,成功的作文训练,总是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才能使之愿意写、敢于写进而达到善于写。相反,不成功的作文练习,总是让学生有“无米之炊”之感,只能使学生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基于此,张志公先生认为写作并不玄妙,而是与个体成长密切相连的一种学习现象,是学生或社会其他成员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方法,但同时必须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真实情感相联系,才能取得实效。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喜欢老师重视自己、表扬自己并乐于展现自我才华。因此,中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表现心理而使用多种方法,如在教室或校园内创办作文园地、组织编辑优秀作文选编、向报刊杂志推荐发表优秀习作等,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其写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总之在张志公先生的作文教学观中,作文虽极为重要但却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常见表达行为;作文在发展个体综合能力中具有重要能动作用;作文是个体表达情感、展现自我的重要途径。正是作文的常见性与普遍性,就决定了作文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正是由于作文的重要性与普遍性,又决定了作文教学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如此看来,语文课程标准之所以规定要进行写作教学,语文课程实践中之所以要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根本原因还在于写作本身是个体生活、学习、成长及展现自我之必需,或说写作过程在促进个体适应学习与生活客观要求、促进素质不断发展完善、提高分析认识各种事物与展现自我价值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张志公先生所指出的:“作文很重要。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会写。生活、学习、工作中要写信,要写日记,要写便条、假条、学习笔记、读书摘要、汇报、总结、计划、实验报告、科学论文,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必要的。写得好或不好,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很有影响,所以,任何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学会写,忽视写的教和学,是错误的。”[12]如此看来,现阶段我们要改进与完善中小学作文教学,就必须:确立以实用为基本导向的作文教学观,并使作文训练过程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成长密切联系,并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现自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作文教学才能取得实效,这就是张志公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作文教学遗产。

注释:

[1][8]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76.

[2][7]解光穆,陶玉凤.汉语写作教程[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4.

[3]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77.

[4]苏立康.阅读与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218-219.

[5]张志公.张志公论语文教学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59.

[6]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28.

[9]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1.

[10]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09.

[11]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98.

第6篇

关键词 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

新课改中从小学三年级直至高中设置“综合性实践活动”,并且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与“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字教学”共同构成语文教学的五大板块,打破了传统封闭的语文课程形态。

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旨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培育学生的大语文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呵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时深刻体现了“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

那么作为课程需要以一定的材料和资源作为依托,才能够得以顺利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其实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具备发现资源的“眼睛”。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指出:“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农村学校相对于城市学校来说,也许校内的语文课程资源不足,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校外语文课程资源却是非常丰富。农村地区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历史名人、传说故事、民间特色文化、特色农产品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地开发利用,服务于语文教学,必将促进农村语文教育的发展。

当下农村学校语文教学普遍不够重视“综合性学习”,农村地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尤其是丰富而有特色的校外课程资源。由于教育观念、升学压力、教育管理干预等方面的原因,农村语文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据了解广大的农村语文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新课程标准并不太感冒,最近有人调查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满意度不高,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的教师,可以想象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实施是相当的不乐观,很多的程度上是广大的农村教师没有受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熏陶,没有接受新课程改革的良好培训,调查显示就没有接受任何形式培训的农村教师达到百分之八点五,即使是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大部分是低水平的培训,效果十分有限,因此农村教师获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知识只是皮毛,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理解领会不深刻,更谈不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所以大家还是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而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结果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可能会耽误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升学压力也使广大的农村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倾向于应试教育,整个社会以功利性的眼光来看待审视学校教师,考试成绩好的学校、教师就是好的学校、教师,否则就是差的。所以为了应付考试,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不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语文知识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上,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上被视为摆设,可以教也可以不教,处在这样尴尬位置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们去充分地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是不大可能的。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视,这种重视也影响到学校教师。有农村教师反映只要召开会议学校领导就会首先强调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几乎每周都强调,而且不止一次,也要求教师在班级里面反复强调安全问题,大力开展安全教育,部分学校甚至和教师签订了安全责任状,谁出事故谁负责,校外活动几乎已经被完全禁止了。一些教师开玩笑说,安全教育胜过教学了。在这种教育管理环境之下,外面的世界再精彩,相信语文老师们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语文教师对于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可谓举步维艰。尽管如此,为了农村语文教育取得突破,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也为了农村学生的发展,必须开发丰富的语文语文课程资源尤其是校外的综合性学习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农村地区丰富的综合性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语文生活观

语文生活观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刘国正先生提出来的。刘国正先生提出语文生活观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首先是语文的工具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全民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要使得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全体社会成员必须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因此语言也就具有社会性。这决定了学习语文不能单靠课堂、单靠学校,必须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学习、应用、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刘国正先生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以“联系生活”为前提,他说:“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生命力。关于“社会性”问题,刘国正先生认为:“社会性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学语文,语文课堂是主要场所,第二场所就是学校各科的教学,乃至各科的课外活动。”“如果把圈子划大一点,家庭也是学语文的相当重要的场所。再划大一些,就是社会。”“第二层意思,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反观刘国正先生的语文生活观,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两翼――课内和课外,也就是要在课堂、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广阔的天地中学习语文,就要充分开发利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两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广大的农村语文教师应该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出发,解放思想,改变传统落后的语文教育观念,树立语文生活观,在充分利用好课堂资源、校内资源的同时,要不断寻找语文教育教学新的发展点,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校外可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

二、建立转换协调机制

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需要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建立起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转换协调机制。首先应该树立课程资源共享的观念意识,加强农村地区学校之间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合作,鼓励各个学校与学校之间合作,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建立起社会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运行机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其次应该争取地方各界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只有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才能确保建立健全校内校外综合性学习资源的转换协调机制。这样可以利用地方和兄弟学校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将校内的课程资源向地方和其他学校辐射,强化各种公共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共享。为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并且提供相关的服务。

三、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其实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校园中也有许多的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阅览室、黑板报,校园竞赛活动、教师和学生等也是重要的资源。语文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图书馆”,相信绝大部分农村中学都有图书馆,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并且供人们阅读和学习的场所。农村地区学校的图书馆可能规模比较小,空间有限,仅仅可以供师生们借书,尽管如此,还是可以借此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介绍图书馆的设施、藏书规模和服务的项目,介绍有关借书的规则、借书的方法。学生还可以以自己的一次借书经历为例,展示借书的整个流程,如何借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资料。同时抒发一下借书的体验和心情,增强对学校的情感。将此整理成文章,和全体同学交流分享。又比如办黑板报,可以让学生学习有关板报的知识,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集思广益亲自办一期较高水平的板报,最后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总结办板报的经验教训,并且形成书面报告。整个过程,学生可以获得知识,得到锻炼,还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只要教师肯动想办法,能够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精诚合作,和学生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充分使用校内的学习资源,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挖掘地方特色资源

农村地区的地方特色资源可谓丰富多彩,民情风俗、神话故事、文物古迹、历史名人、自然风光等。而且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这些综合性学习资源比较熟悉,便于开发利用,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加强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人杰地灵,素有“名人之乡”的美誉,曾有“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美称,如今更被誉为“状元之乡” “将军之乡” “冠军之乡”。主要名人有清代乾隆年间的贤相陈宏谋、“三元及第”者陈继昌、民国时代总统李宗仁和国防部长有“小诸葛”之称白崇禧、中国人民副总参谋长李天佑等,此外还有唐灵生等奥运会冠军。临桂县还有六塘虾子舞、四塘牌灯、两江板凳龙、五通农民画、彩调等民间传统文化。自然景观众多,有桂柳古运河的源头――会仙湿地、桂林“九寨沟”――桂林红溪原始森林瀑布景区等享誉全区的十多处景点。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开发利用这些可贵的资源,围绕这些资源可以分为许多专题,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例如可以设计以“名人”为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负责一位名人的调查了解,通过网络、书刊和民间实地访问,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成长历程、主要成就(历史贡献)等方面,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然后举行课堂交流会,最后撰写成文。也可以结合语文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为本地人物立传”,给某一位历史名人或者现实的著名人物立传,例如奥运年会冠军唐灵生。此外,还可以“传统文化”、“旖旎风光”或者以某一土特产等等为专题让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开发利用本地的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这样可以使广大农村孩子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以生长在这块热土上而感到骄傲自豪,以家乡的这些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奋斗的动力,多年以后回报家乡、建设家乡,使家乡更加美丽繁荣。这样能够在培育乡土情结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农村地区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丰富多彩,教师们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树立生活语文观、大语文观,努力发现、积极开发利用本地区的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努力建设开放、有序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将促进农村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3]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14.

第7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情感交流;创设情境;巧用联想;电教手段

课堂教学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教师广博深厚的知识,流畅深厚的表述,循循善诱的讲述等。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热爱他所从事的职业,应懂得如何通过教学的方法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神经系统兴奋水平提高,使学生智能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一、注重情感交流,争做知心朋友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要的是培养与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要想做学生的朋友,首先应该了解学生,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享受欢乐。当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真实的学生形象出现在教师面前时,教师才会表现出一种由衷的真实的爱,因人而异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热点、焦点,不断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魅力、议论文的严谨、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等。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实情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乐于发现问题,乐于创新学习。

三、巧用丰富联想,开发学生潜能

语文课本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五湖四海、花草虫鱼,而这些内容又并非都是学生熟悉的、亲身经历过或亲身体验过的,不借助联想想象,根本无法认识他们,至少不会认识得那么完整深刻准确。但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忽视了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以教师的讲读取代学生的思维活动,使本应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变得生硬教条,索然寡味,给语文教学带来无穷灾难。我认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放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让他们跨越时空去与课本中的人、物相会,随屈原去两千年前的楚国会湘神,随莫泊桑去万里以外的法兰西见于勒与玛蒂尔德,随贺敬之“回延安”、唱“桂林之歌”、会“白毛女”。在这样充满丰富联想和想象的氛围中,学生就不会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而是兴趣盎然,其乐无穷了。

四、融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于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如,对于小说戏剧题材的文章,可要求学生改编成课本剧,然后表演、讨论、分析。诗歌、散文等采取自我欣赏的形式,在朗读歌唱中体会它的节奏快乐。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逐步完成对问题的解答。这个问题的引入、提出、思考、讨论的过程就是多方铺垫、渐入的过程,问题的解决就是的完成。

五、运用电教手段,提高课堂质量

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教学情境,增强直观感、整体性、有序性和深刻性,充分利用电化教具“化静为动,以动促思”。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演示,把死的东西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可以借助投影仪打出赵州桥外形图,讲《变色龙》时,可以播放课本剧《变色龙》录像片。多媒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提高了思维训练的精度、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总之,合理的教学方法带给学生轻松的感受,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反之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保证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05.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8.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22-03

【作者简介】1.朱洁如,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1),高级教师;2.吴刚平,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200062)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线,与其他语文知识、技能和能力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才能目张。叶圣陶先生说:“无论什么学科,都应该预先认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搅一阵。”只有把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教学意义、实质内涵认清楚了,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明确目标和方向,才能提纲挈领、事半功倍地予以推进。

一、重视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教学意义

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是指小学语文课程至关紧要的部分,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主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和后劲。

1.学科关键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

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根本,它在小语学科中应该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小语学科所有方面的发展都必须依仗它、服务于它,它对小语学科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即使是在一年级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识字写字时,教师也必须清楚认识到阅读理解是小语学科关键能力,将识字写字教学纳入阅读理解的整体教学设计中予以统筹规划。通过识字读文,读文是目的,识字是服务于读文的;并随文识字,在读文中识字,识字是读文的伴生结果,读文识字的真正目的是更好地读文、更多地读文,小学语文教学要始终重视阅读理解这个基础。

2.学科关键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干。

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是小语学科发展的支柱,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有其他学科能力都是以阅读理解能力为依托生长起来的,并为阅读理解能力的持续发展而服务。因此,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四两拨千斤的能耐,它是语文学科这棵大树的主干,树干强壮了才能枝繁叶茂。抓好了“吸收”或“输入”的阅读理解能力,“发表”或“输出”性学习内容中的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才如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系列化的输出性学习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从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小初衔接这一特点来看,有了小学阅读理解能力作枝干,第四学段7~9年级中的种种阅读目标才能逐步达成。例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1]所有这些目标的达成都必须以阅读理解为前提。同理,从阅读分类来看,理解性阅读也是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运用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记忆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等阅读的基点与支撑。

3.学科关键能力决定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和后劲。

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和学科能力发展的后劲所在。发展阅读理解能力不仅对学好语文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各学科的重要后盾。学好哪门学科不需要阅读理解?又有哪个行业离得开阅读理解能力?它所带来的强大的后劲与可持续发展动力是不可小觑的。

二、阅读理解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实质内涵

阅读与写作是整个语文相互依存的学科两大关键能力,但在小学阶段则以阅读理解为主。作为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阅读理解,本质上是以交际言语领域为核心,兼顾艺术言语领域和科学言语领域的基础阅读能力。

(一)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学科两大关键能力之一

1.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两大关键能力。

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语文课程的定位来看,语文能力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这段论述对于语文课程的作用与价值给予了清晰的定位,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应培养的学科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课程要实现其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彰显其重要的学科地位,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3]由此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应培养的学科能力是: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由此可见,语文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吸收祖国语言文字成果,为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打下基础”;二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曾指出:“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接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所以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最切要。”[4]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阅读与写作的知识和习惯,指的就是能够运用阅读和写作知识、习惯去完成“吸收”和“发表”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能力。也就是说,管“吸收”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管“发表”的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关键能力。

2.阅读理解越来越成为独立的语文能力。

在阅读与写作两大关键能力中阅读不仅是向“读”学“写”的基础,而且越来越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语文能力。“我国的传统经验是‘读写结合’,但是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读’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能力,已日益受到重视。它已不仅仅是为写作提供范例和导引作用,而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5]

阅读理解能力作为独立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可以从国内外有关阅读理解能力检测的发展趋势中窥见一斑。

美国学术能力评估SAT考试、英国英语能力测试、日本日语能力考级中均对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专项测试。国际著名的教育评价项目也都将阅读素养作为核心的测评内容。像PISA和PIRLS都是针对阅读素养进行的国际性评价项目,以此来监控国际范围内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其新颖、科学的评价理念和框架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本土化的阅读能力检测也陆续开启并逐渐步入正轨。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设立了“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分析与指导系统”项目(SAAE)。2006年9月,江苏省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和项目组召开的“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协调会,并参加测试。SAAE项目组对“语文学业质量”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获得的,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6]“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已然成为本土化小学语文学业质量检测的重要核心内容。

(二)培养基础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实际上,培养语文能力既有语文课程通道,也有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就语文课程通道而言,“吸收”或“输入”主要由听、读完成,其中“读”是核心,“听”是围绕“读”而展开,并在促进“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有计划、有选择、经过优化设计、系统而高效地“读”出优秀的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的专责,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无法代替。作为语文课程专责的阅读,可以称为基础阅读。“发表”或“输出”主要由说、写完成,其中“写”是核心,“说”是为了促进“写”的发展而进行的必要准备,并在促进“写”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向“读”学“写”是语文课程的专责,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无法代替。作为语文课程专责的写作,可以称为基础写作。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两相比较,阅读理解是更为基础和重要的关键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这是因为,语文能力涉及交际言语、科学言语和艺术言语三大领域,亦即三种语体。三种语体的言语能力培养都以阅读理解能力为基础和核心。

相对来讲,交际言语广泛运用于社会日常生活,是每个社会人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言语能力,是语文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其中,阅读理解能力是交际言语能力的基础和核心。一般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基本文体的文章是交际语体的主要外在物化形态,它们构成语文课程的主要篇目和课文文本。语文课程的读写能力培养主要通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文章教学完成。其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精选文章的阅读理解实践,获得基础阅读理解能力,实现“吸收”或“输入”功能;通过向“读”学“写”,获得基础写作能力,实现“发表”或“输出”功能。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主体的交际言语领域,从先后顺序来看,文章的阅读理解在前,向“读”学“写”在后,可以说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甚至整个语文教学的先遣任务。所以,“文章教学是语文教学首先要完成的任务”。[7]从语文学习的主次来看,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和精力必须用于大量文章阅读,才能有效吸收一个民族集体积累起来的基本交际言语成果,才能为作为一个学生个体写作能力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没有“吸收”或“输入”的阅读理解作铺垫,“发表”或“输出”的写作几乎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至于以诗歌、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为外在物化形态的艺术言语,以及以学术论著、政治读本和法律文书为外在物化形态的科学言语,这两种语体的言语能力培养更是以阅读理解能力为主,小学阶段基本不涉及这两种语体的写作能力培养问题。一方面,与交际言语相比,艺术言语和科学言语的实际运用,无论在人群、场合、范围和层次上,都有一定的限制,是较高层次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对处于语文学习初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艺术言语领域和科学言语领域的阅读理解能力,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不宜作过高的要求。甚至只需在这两个领域粗读一些基本篇目,获得一些初步的阅读实践经历,开阔一下视野,学得一些艺术言语和科学言语基础知识就可以了,而对这两个领域的写作能力则完全不必作出统一的要求。另一方面,以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来看,我国语文教育以文学体验为主要取向的传统则应该转向以获取信息为主要取向的现代语文教学了。

所以,从各方面综合起来看,以交际言语领域为核心,兼顾艺术言语和科技言语领域的基础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它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全过程的核心素养。

全面准确地厘清小学语文学科关键能力,对于培养和提升小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改进小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也唯有如此,加强小学语文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和区域课程领导力才不会是个遥远而空泛的口号。

【参考文献】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5]章熊.我对中学阅读能力目标的意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2(1-2).

第9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贴近实践;开放思维;积累素材

笔者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从下笔的些许原因,一是缺乏兴趣,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写作兴趣,长此以往地应付写作,使学生排斥写作。二是束缚性强,一部分学校为了追求作文高分,实行题海战术,作文资料堆积如山,让写作变成了数学公式,强加给学生作文公式,写作范围。三是缺乏积累,很多学生说,我心里有好多话想说,但变成作文写到纸上的时候,无从下笔。就这几点,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作文选材贴近实践,文从生活中来

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单一、枯燥,没有多少机会接触社会,认为没有东西可写。作文中讲究“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作文不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国家大事,更多的写作素材应集中到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上,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小事,用心去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人心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二、开放思维,提倡个性写作

在初中作文教学上,不少教师在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我们的写作教学一向注重写作知识和写作文体,所以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系统性、逻辑性,这对于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也比较有利,但是这种教学也存在一个根本的缺陷――把写作能力仅仅看成是一种只与写作知识有关的机械步骤。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以引导学生发现为主要任务,让学生利用教师或者教材提供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和发现事物,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教师应该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透视生活、观察事物,不囿居于校园和家庭,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用自己的心灵观照现实生活。强调观察、体味、思考,反对被动地、机械地模仿和重复,对现实做出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

三、多读多看,积累自己的素材库

学生要么写不出文章,要么写不好文章。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不善于积累写作素材,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这已成为大部分学生写好作文的瓶颈。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学生去理解、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磨的研讨功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从中汲取营养,用以丰富知识和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名著、优秀的报纸杂志可以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宝贵的素材。例如,四大名著、《青年文摘》《读者》等。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不断发现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C].北京:开明出版社,1995.

第10篇

毕业论文致谢一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陆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陆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陆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感谢**老师、**老师、**老师、**老师等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南京晓庄学院**院长、科学教育系**主任、**书记、**老师、**老师等老师为我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谨向各位同仁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谢忱。

感谢我的同学**、**、**、**三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

最后,向我的父亲、母亲、爱人、女儿致谢,感谢他们对我的理解与支持。

毕业论文致谢二

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我的小白老师,这片论文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你的细心指导。而你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快的融入我们这个新的实验室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四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吧,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但愿远赴米国的C平平安安,留守复旦的D,E&F快快乐乐,挥师北上的G顺顺利利,也愿离开我们寝室的H&I开开心心。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毕业论文致谢词三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郑建立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郑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郑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互动式教学模式 研究 实践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而初中语文教育在所有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传统的语文教育存在很大的不足,很多老师一味地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动,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育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教学内容及活动要以学生为主,同时,还指出学生在课堂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因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1-2]。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概述

现阶段,国家不断推行和提倡素质教育,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和国家的政策相一致,不同学者专家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诠释不尽相同,当前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育环境相对开放的背景下,将教学活动看作是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互动过程,通过深入的优化和深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和教学相关的资源,不断调节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不断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从整体而言,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两种解释:第一,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占据重要的作用,作为双主体,两者相互平等且同等重要。互动式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尽相同,但是,并不是反传统的教学,而是强调将“教”与“学”两者统一起来,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活学活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互动方案,同时,应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自身独特的优势,提高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的不足

应试教育在我国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其理念已经深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很多学校的老师,只是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升学率,如果一个班级的升学率较高,就认为老师的教学质量高,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知识点,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

(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最为基础性的学科,伴随着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主要起到交流工具及人文载体的作用,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提升一个学生的文化修养。2.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以体现学习的独立性。3.语文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感知及情感体验。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极好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三)综合运用教学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学过程,需要运用到很多的学科知识,如教育心理学、美学、哲学等,实践是认识事物的前提,而认识的发展也离不开实践,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应该简单的是灌输式的学习,而是应该和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自己对周围环境进行判断、感受、体会,通过自主的学习,来验证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因而综合运用语文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极大地提高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发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3-4]。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实现途径

通过上文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通过协调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开展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例如,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方面,之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下,文章的讲授过程通常是老师在备课中对文章进行分段,并结各段及全文的中心思想,并将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批注到教案中,在课堂上将自己的备课结果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课堂笔记和背诵等方式来完成文章的学习,学生和老师之间几乎没有交流,整个过程都是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完全忽略了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对话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是双向交流的,学生的阅读等工作都是在教师的指导和互动中自主完成的,这种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辩论式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模式的选择还应该充分考虑其学科和知识的特点,而辩论式教学模式在语文议论文等的学习方面适用性非常高。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课堂氛围热烈,学生们大胆提问,互相辩论,且有较高的自由度,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思考和理解问题。这种辩论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及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有很好的提高[5]。

(三)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师生之间的和谐平等作为师生之间互动的前提,只有两者实现了真正的平等,才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初中生在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对外界事物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同时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十分必要。一些学生由于性格的特点,不愿意也不好意思和教师沟通,他们内心对教师存在抵触和害怕的心理,这就对教师提高了要求,教师在同学生交流过程中,应该放低自己的身位,同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如果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应该及时引导解决,提高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并且,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极大的弊端,因而本文主要针对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深入分析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期望这样能有力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固然,互动是要解决具体的学习问题,一定要摒弃一种通病――形式互动。不是每一课书、每一堂课都值得互动,都有互动的亮点,因此教师在设计与学生的互动内容上,就要掂量清楚,不要落入“表演”的俗套,而过于追求形式主义的效果。总之,有效的互动必须是建立在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获得新知的基础上,否则,便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尹昭.浅议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42.

[2]仲福丽.“五环三位”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3]刘洪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及做法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种竞争压力无处不在。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社会大背景下,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除承受普通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外,自卑心理、恐怖心理、抑郁心理则更为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心理事件也时有发生。除了开设心理学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校园活动外,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有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学生心理健康培育做出贡献。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结合实际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实现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一、语文课在心理健康培育中的作用

1、语文课是一门具有丰富情感性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具有带给人情感体验与感染的独特优势。“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它既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又有着极强的思想性,应该让学生在具有情感的语文课堂中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受到情感熏陶。语文教材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文质皆美的典范,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则对于学生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是行之有效的。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辨别真假、善恶、美丑,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充分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使之心灵得到净化,达到性格塑造的目的。

2、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带有浓厚的情感性,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教材中的群体人物画廊为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验情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也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凭借物。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鲜明、生动、准确、有力的语言和它们承载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个广阔而深邃的人类精神世界,让学生有机会去认识善良、勇敢,热爱自由,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认识到生命的神圣、个体的尊严、自由的无价,为个性发展储备下必要的精神资源。在阅读中,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领略人文文化的博大精深,获得崇高的思想教育和积极的人生教育,充分地感受人物坚毅的形象美、崇高的品行美和庄严的生命美,从而健全自己的人格,让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纯洁、内心充实、精神丰富的人,形成了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

3、语文教学形式丰富,易于进行心理健康培育

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章赏析、课文(诗歌)朗诵、小话剧、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亲身体验中,形成师生互动,既感染教育了自身,又使其他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渗透性心理培育目的,收到比枯燥说教更好的教育目标。

二、具体做法

1、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心理健康培育的渗透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心理健康培育完美统一,有的放矢的地进行教学。例如在课文《父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以旁观者角度客观反映社会现实,展示亲情这一美好情感的写作技巧,也要通过作者为什么选取的父亲形象均是农民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白,即使身份卑微的父母,心中也有着最伟大的亲情之爱,而子女给予父亲的爱可以使像草芥一样的父亲象山般挺立,子女给予父亲的伤害,可以使象山般坚强的父亲轰然倒地。引导学生明白这一道理后,教师还应进一步发出这样的问题“你伤害过你的父母吗?你以后怎样对待为你而辛苦工作的父母?”帮助学生树立即使再卑微的父母也值得我们去热爱的情感。

2、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情景感染中潜移默化接受心理影响

语文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师生的智慧碰撞、情感交流、人格感染的过程。教师应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教师在课堂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达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上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无意性和情绪性较为明显,注意力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化抽象为形象,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获取知识,又在和谐美好的氛围中接受健康心理引导。

3、在开展专题性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专题性语文活动,如“唐诗宋词交流会”、“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欣赏”、“主题演讲会”、“辩论比赛”“话剧演出”等,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特征,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进行心理健康培育的有效渠道。教师要以专题性语文教学活动为契机,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爱国热情、血缘亲情、师生友情,从而体会多彩人生,谋划未来世界,激发对社会、人生、生命的思考。教师还可以语文活动中涉及的“合理化”“移情”“投射”“宣泄”“静心”“升华”等语文概念与心理学相似概念巧妙渗透,从而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4、巧妙利用作文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作文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生活原态。教师提倡作文从“真实”入手,表达真实的情感,展示真实的内心世界,让生活成为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让作文走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展示他们生命的轨迹。让学生们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进行思想的洗礼,放飞心灵的歌唱。在作文点评课上,作文不传阅、点评词不涉及学生姓名,在就作为本身进行技巧评点外,还对学生作文中抒发的情感进行肯定、表扬或引导,并且细心呵护学生作文的真情流露,交作文时,学生可以不署名,让学生无负担的写出心里话,让作文成为学生书法真情实感、畅谈个性理想的家园,让学生和作文一起成长。

5、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资力度

我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周二下午为我院固定养成教育时间,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等多方面教育。另外,我院还积极引进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教研室。但心理健康教育并未普及。很少有学生主动走进心理辅导老师寻求帮助。故学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心理健康的良好校园氛围,采取定期召开讲座的方式进行宣传,还可以为大家播放心理健康视频。

6、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让心理健康教育光明正大的走进大学课堂,让学生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消除对心理健康的误解,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敢于剖析自己的心理问题,学习如何构筑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成长,所以只有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才能内化为学生心理成长的雨露,成为学生自尊、自强、自爱的自我修为能力。

7、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根据对大一新生的心理调查问卷,对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辅导。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康复情况进行追踪,直至学生建立了较好的心理防御机制,能进行自我内在问题的剖析和解决。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语文教育的前提,帮助学生成人、教会学生做人是教育的任务。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下,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着力组织和激发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历史上,孔子倡导“仁”,孟子进而倡导“仁政”,强调“民贵君轻”;屈原坚持追求国家的兴盛、人格的完美,“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应是每个人的终生追求。屈原的词、杜甫的诗、关汉卿的杂剧等等,其中包含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忧患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多元并立、多样共存,是万事万物的自然存在状态,也是“和”的前提。在多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滋长的前提下,求得人类社会的协同发展和持续繁荣。“和而不同”,无论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或国际关系,还是对活跃思想、清明政治、繁荣学术,都具有无庸置疑的积极意义。大学语文教学在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即缘文释道,因道释文,可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达观、进取的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论文百事通

3、重视学生语文作业的批改和评语的作用

教师每学期应适当多留一些语文作业与练习,并认真进行批改,写上恰当的评语和鼓励的话语,这也是人文精神与情怀在教学中的体现。它可以成为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一个平台,从而使学生喜欢做语文作业并对语文课产生深厚的兴趣。

4、改革考试方法,使之更适合于高职办学的特色

传统考试的一个特点是多题型,如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论述等,学生需要背很多内容,而听说能力与实际写作能力却得不到突出锻炼,所以我们取消了一些需学生死记硬背的题型,保留了选择题、改错题、写作题(情景模拟),给出结合社会或校园实际生活的题干,培养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并结合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通过以上做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充分重视起每学期的语文作业训练,起到了高职教育所要求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作用。

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探究

1、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参与。可以采用让学生表演话剧的形式,如在讲到老舍的《茶馆》时,可把学生分为几组,让学生根据原著自编自导并扮演剧中的人物。表演结束之后,要求学生评论他们表演的好坏和对剧情以及课文的理解,既让学生在创新中体味了获取知识的快乐,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2、加强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应改变以往满堂灌的讲授方法,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在其中穿适当的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练习,做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如,在讲到《世说新语》(三则)中《雪夜访戴》中的以行为传精神的特点时,适时地加进让学生试分析《雪夜访戴》中充满诗意境界的三幅画面的相关的练习,在美的享受和愉悦中强化新知。再如在讲到季羡林的《二月兰》时,加进《二月兰》中作者对亲人的怀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人生意义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动人心弦的美文,让灵魂在真挚的感情海洋里畅游。教材中所选课文,流溢出的都是股股真情挚爱,带给人的都是阵阵心灵的颤动,“推己及人”不仅是感情的扩展,更是道德的升华和人格的飞跃。如此无限延展,才真正体现出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尽量使学生对当堂的教学内容能够掌握和吸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3、注重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可与人文素质讲座相结合,如安排宋词系列讲座或外国文学系列讲座等。也可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如开展大学生辩论比赛、普通话语言基本功大赛、语文知识竞赛等,笔者经常作为此类比赛的评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也可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创办文学刊物等。还可与校园文学刊物合作,鼓励学生开办校报、开展大学生假期实践活动等。这些社会实践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调动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也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每个高职院校的教师都能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对学生的一份爱心,在教学中锐意改革,不断地努力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在语文教学中始终贯彻素质教育,就一定会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人文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