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化学综述论文

化学综述论文

时间:2022-04-28 16:50: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综述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化学综述论文

第1篇

英文名称: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物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杨陵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4025

国内刊号:61-1091/Q

邮发代号:52-7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2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若干问题;重大进展

1新时期无机化学中的若干重大进展

1.1有机体系建设中水热合成技术的突破

根据有关无机化学研究小组的设计与研发来看,无机化学在研发中出现了最新的无机化学反应,特别是在低温状态下,该反应能够实现一系列的非氧化物纳米材料,并结合水热合成技术,以及溶剂热合成原理与水热合成技术,并在一定的密封空间进行反应,最终实现有机溶剂的化学反应,该有机化学方面的技术性突破,很多学者将其给予报道,就在不久前的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上,针对该研究的报道就被评为“稻草变黄金”,被认为是一种“新颖的和非常有趣的合成方法,……将促进该领域更深入的工作”,又例如无机化学领域中的多元金属硫族化合物形成的纳米材料溶剂热合成技术,就是该领域的全新研发进展,充分地运用好该技术能够实现一定的产业优势。国内针对无机水热合成技术的研究,以及国际上鉴于对该领域的突破性研究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特别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应邀在2001年的美国化学研讨会上就《化学研究评述》撰写综述论文,并针对该领域实现了积极的研究,希望给无机化学带来全新的突破。

1.2纳米技术和无机聚合物方面的突破

目前,学术期刊上有大量关于纳米技术和无机聚合物方面的学术论文,很多论文具有国际化高水平,很多具有创新型的技术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广泛重视,例如合成性的纳米金属分子笼(nanometer-sizedmetallomolecularcage)成功地构建了具有Oh对称的立方体金属-有机笼子[Ni6(tpst)8Cl12],该构架模式能够容纳较多的离子和溶剂分子,是对纳米技术的全新突破。另外,针对金属纳米线和金属-有机纳米板的合成领域也有着全新的突破,特别是在自组装规律、空间结构、电子结构方面具有探索性的进展,实现了物理化学性能方面的延伸。另外还在空间结构与性质和性能方面找寻关系规律,例如学者李亚栋课题组发现了一些具有准层状结构特性的金属铋,该金属铋能够形成一种新型的单晶多壁金属纳米管,这是首例国际上比较认可的由金属形成的单晶纳米管,特别是铋纳米管的发现,为无机化学研究找寻了新的突破点,针对无机纳米管的形成机理及应用研究,使得无机化学形成新的对象和研究课题。例如很多研究者还利用人工合成的有机无机层状结构,积极的合成了金属钨单晶纳米线和高质量的WS2纳米管,该技术积极地分析了层状前驱体到纳米管的层状卷曲机制,为一维纳米线和纳米管的合成展示出全新的领域。

2新时期针对无机化学研究发展的展望

纵览过去的几年,我们看出无机化学有着瞩目的成就,许多激动人心的研究,恰如其分的实现了该学科的复兴,使得无机化学改变传统的理念,逐渐走向卓越的发展阶段,回顾已经取得的成就,及通过近几年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无机化学和物理学科能够有效地推动科技的进步,实现各领域的全面发展。由于各学科的相互渗透、生产技术的要求、实验手段的增加,以及现代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使无机化学在传统领域以及在化学与生物、物理、数学等边缘学科方面都获得了重大进展。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无机化学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与国际化的接轨,从传统无机化学的角度,使得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有着全新的突破,保持了与国际的接轨。针对最近几年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使得该领域形成了学术化的交流,发展中促进了该领域的学术提高,研究水平逐年提高。未来在新时期新技术科技的带动下,无机化学领域更是会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就目前的总体发展水平来看,生物无机化学还与国际化的发展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需要国家给予大力的技术支持和必要的经费投入,需要国家培养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杰出青年,为无机化学发展做出积极地贡献。

3结语

第3篇

1.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药物的密切关系。

生物技术药物是生物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疗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2012年全球销量最高的10种药物中,有7种是生物技术药物,现代生物制品的概念已外延成为生物药品或生物技术产品的同义词[4]。随着全球生物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及适应症不断增加,在GDP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5]。目前,各高校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中生物技术制药课程开设是相对更为普遍的,如何做到生物制品学与生物技术制药的合理搭配和内容衔接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二者相比较而言,主要的差别是生物技术药物不包括各类疫苗、菌苗、血液制品以及人或动植物原料制备品种。为此,在生物制品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保证主要讲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强调以上区别而注意体现两个课程的差异,避免相同知识的重复讲授。

2.关注国内生物制品领域发展现实情况。

尽管目前我国生物制品的种类、数量不断在增多、生产工艺持续改进,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该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制品在自主创新方面表现出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新产品的研发多为仿制品或工艺改进品,科技含量高的新、特、优产品较少,且研发周期长,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等[4]。以上原因导致国内新产品的研发跟不上疾病流行趋势变化。我国政府对生物制品产业发展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研究在各级各类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均占有重要位置,如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十二五计划等[4]。在政策、条件、人才、资源多方条件的协调下,我国生物制品产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我国生物制品的标准化研究和质量控制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批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研究院为世界卫生组织的生物制品标准化和评价合作中心,标志我国从此跨入国际一流的生物制品质控队伍行列[6]。新产品方面,我国已经先后批准上市多种细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和血液制品以及36种国产生物技术药物,其中7个品种在国际是首先批准上市,包括重组血管内皮抑素、重组葡激酶、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等。整个产业产值方面,2010年我国的生物技术药物销售额已经超过1200亿元[6]。以上这些现状决定了高校生物制品课的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这样的课程可以发展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满足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振兴的人才需要。因此,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最新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期对其今后的研究和工作能够发挥引导作用。

3.注重教材和讲义的建设和更新。

生物制品的教材建设相对其他课程明显落后,正式出版的教材屈指可数。针对这一现实,我们经过长期时间的研究总结,编著了一部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适合综合院校本科相关专业使用的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于很多相关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加之相关研究内容和技术及授课教师的科研成果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因此对该部教材已经在进行新的修订(第二版)。尽管如此,教材的修订速度仍无法跟上相关研究和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为弥补这一问题,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讲义的不断更新,在保证主要框架结构无改变的前提下,注意生物技术各个方面的最新发展以及应用到生物制品领域的最新变化。特定传统生物制品品种的工艺改变和技术提升、以及最新制品的产生和生产是主要的关注点。

4.课程论文的作用。

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效果显著,但也有过于教条等缺点,在正常授课和考试考核的基础上,把部分成绩和课程论文联系起来,用课程论文作为一些专业课考试形式,作用将非常巨大[7]。通过指定内容或自选内容相关领域的文献阅读,完成综述论文的撰写,达到成绩评定和自身文献阅读能力培养的目的。通过广泛的特别是英文文献的阅读,不但可以加强文献阅读能力培养,而且对于加强相关领域知识的了解也具有促进作用。此外,该论文作为成绩评定的一部分还可以弥补单纯考试的局限,经实际评估,该举措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5.课程实验课的作用。

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领域,生物技术的相关课程都需要实验的辅助,理论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为实践服务,生物制品学也不例外。在前期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论文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实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8]。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主要从基础实验能力培养和现有实验条件两个方面考量。生物制品学研究领域涉及的范围太广、品种过多,如何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品种和工艺操作路线以及基本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实验仪器设备的要求和实验规模可操作性等条件综合分析确定。总之,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和教育教学育人的实际,现已办成特点鲜明、优势明显、在省内处于先进地位,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具有品牌效应的特色专业,已被评为了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作者主讲的生物制品学课程也已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相信,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生物制品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内容和方式必定会有更多、更深的认识,教学质量会逐步提升,对努力践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探索、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发展潜力大、素质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新世纪生物技术创新型人才,不断推动生物技术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以上是我们在生物制品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验,很多内容的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来自于《黑河学刊》杂志。《黑河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王歆 赵凯 单位: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4篇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个性化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班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27-02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吸纳劳动者就业最多的行业之一。目前,受规模与质量、教育与科研等诸多矛盾的影响,我国高校依然普遍采用传统的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有较大差距。在广泛研究国外知名高校成功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破解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国外著名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通识+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是学术自由;牛津大学是以造就有教养的绅士为目标的自由教育[1];东京大学以基于学术的自由,追求真理的探究和知识的创造,维持、发展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研究为目标。[2]国外名校的教育理念可以大致概括为将专业教育、自由教育和创造性的培养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有教养的人。

(二)一流的通识课程、丰富的跨专业课程及选修课程

一流大学必有一流的通识课程,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通识课程)旨在“向学生展示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领域里的知识,了解人类探索知识所需要的不同的分析手段及其使用方式以及它们的价值”。此外,一流的大学还有丰富的跨专业课程及选修课程,这能充分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

(三)自由的专业选择

国外著名高校都可自主选择专业,一些院校还为学生提供了一年半到两年的过渡期。如果学生选定专业后感觉不合适,还有重新选择专业的自由。[3]

(四)导师制

导师制是国外名校教学制度体系的一个普遍特点。导师制的核心是一对一或一对多进行教学指导,而不是只提供辅的咨询和指导。[4]以牛津大学为例,导师要负责制定和监控学生的学习计划,并承担大部分课程内容的讲授。

(五)探究性、参与性的教学组织形式

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现个性优势,促进个性自由发展,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采用以发现和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国外一流大学的普遍特点。

(六)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国外名校普遍重视过程评价,如平时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随堂测验等,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测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只是提高教学效果,其更重评价对教学的反馈、矫正和调控功能。

二、湖北工业大学食品12创新班培养模式

湖北工业大学自2012年起在全校所有学科开始实施“721”人才培养计划,其特点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本文选取第三类――精英人才(12创新班)具体阐述并分析本校个性化培养模式及成效。

(一)人才选拔

从1年级新生中通过考试并参考学生高考成绩选拔,选拔比例为1∶10。2012年轻化工程类专业按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再进行专业分流,设置三个专业供创新班学生按兴趣填报,三个专业分别是轻化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12创新班最终选报人数为20人。

(二)培养理念

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路径。坚持高起点、高层次、少而精的培养原则,培养精英式高水平创新型领军人才。

(三)课程设置

1.通识必修课和学科基础课特点:宽基础、跨学科。与平行班课程设置相比,创新班通识必修课压缩了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学分,强化了数理知识,增加了专业导论性课程。平行班的数学课有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创新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增开了“轻工类学科前沿讲座”;学科基础课增加了C语言程序设计和电工电子学,旨在强化学生的工程素质。

2.专业选修课:按专业方向(模块)设置,课程丰富。创新班开设的专业核心课与普通班没有区别,主要区别在选修课上。创新班选修课分为食品亲水胶体、食品工艺两个方向(模块),不能涵盖其中的作为任选课程。食品亲水胶体方向包括食品物性学、界面胶体化学;食品工艺方向包括乳品及肉制品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果品蔬菜加工学、发酵食品工艺学。我们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方向选修课程(计入个性化教育学分)。

3.实践课程: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方面与普通班相比,创新班增加了学术研讨、创新综合实验课程。学术研讨由4-5位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授课,教学组织形式以演讲和讨论为主。此外,还有6个学时以聘请校外专家或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校讲课或作报告的形式进行。创新综合实验要求一个学生一个题目,在导师实验室开展。

(四)教学制度体系

1.导师制。创新班学生实行导师制管理模式。为保证质量,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两名,由学生与导师自愿选择。导师职责:指导学生制定学业发展规划,指导学生完成一科研课题,课题要求在学生在前6个学期完成,完成形式是撰写结题报告或科研论文。

2.双学位制。湖北工业大学规定,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可以申请双学位,双学位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申请校内双学位的,需跨学科大类选择修读专业。湖北工业大学与校外同城多所高校签订有辅修双学位联盟协议,学生可以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修读双学位。

(五)教学组织形式

对于创新班,学校鼓励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使用新教学方法的只有几门课,如食品机械与设备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方法、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采用的是同伴式教学方法、食品微生物学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方式

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综述论文、实践考核、口头陈述或讨论、设计项目等,要求教师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如考勤、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或者增加一次中期考核。

(七)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创新班学生的特点是学习基础好、思维活跃,领悟能力和自学能力强。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每一门课都有针对创新班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为例,普通班学生是按设备类别讲授,而创新班是按不同生产成套设备进行讲授,通用设备以学生课外自学为主。

三、湖北工业大学食品12创新班个性化培养成效

1.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钻研精神、创新意识比较强。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同样一个问题在平行班课堂提问,一般只有被点到名的学生回答,而创新班则不同,大家各抒己见,甚至会相互争论。做实验时,特别是分组实验,平行班个别学生有依赖别人的心理,而创新班学生一切都会独立完成。

2.创新班学生四级英语通过率为100%,六级英语通过率为80%;就业去向:考上研究生的5人,去国外深造1人,考取公务员2人,其余人去企业就业,就业率100%。

3.本班学生对创新班的评价。创新班的优点是把一些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挑选出来,采取小班教学制,选择最好的教师来授课,资源配置也是最好的。班上学习气氛很浓,我们喜欢共同探讨一些学术性的问题,觉得收获很大;缺点是有的课程开设时间不是很合理。

四、结语

各方面的调查都反映出创新班的办学是成功的,达到了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这也说明湖北工业大学“721”人才培养计划是可行的,有利于个性化人才培养。当然,这其中也暴露出一些缺点。

1.创新班是按精英班来进行培养的,主要是想培养高级研究人才,让大部分人考研或者出国深造,但实际情况却差别很大。创新班的考研报考人数不足一半,大部分学生选择去企业发展。由此可见,创新班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应做出适当调整,兼顾企业创新人才培养。2.721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湖北工业大学全校实施3年,许多新的培养理念学校只是提倡,而没有具体的管理制度或配套待遇,这导致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与普通班基本没有差别,缺少拔高或前瞻性内容。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报.论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J].高等理科教育,2016(2).

[2] 董泽芳,袁川.国外高校成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与启示――以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和东京大学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4(4):26-32.

第5篇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扬研究员用这样一个关于古罗马谚语的典故阐述了他自己的研究工作。他还展示了一幅人类未来的太空飞行图景:人类居于木星系统,欲前往水星探险,他们驾驶等离子推进飞船,一路经过地球、金星、小行星,最终到达水星。(见右图)

人生路:拉开太空探索新征程

20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苏联发射升空,人类迈出了太空征程的第一步,此后美国“阿波罗号”、中国神舟五号等各国载人飞船、地球卫星以及深空探测器相继发射升空。浩瀚宇宙里总有一幅壮锦吸引人类不停地去探索。受人类航天事业发展所鼓舞,从最初对航天懵懵懂懂的爱好,到成为深度探索通向太空道路的研究员,靠着探寻宇宙空间奥妙执着的热爱和坚持,高扬的太空探索人生之路就这样展开。

高扬,1997年7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7月获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现为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硕士学位。千禧之年,怀抱着对世界航天知识强烈的求知欲,年轻的高扬随着国内涌起的留跨出了国门,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机械与宇航工程系全额奖学金的资助下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毕业后留校1年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国外深造的五年(2000-2005)时间里,他有机会广泛而深入地接触国际前沿航天技术知识,为之后回国继续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5年,高扬踏上了回国征程,成为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挂靠光电研究院)副研究员。2006年起,他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授课。2011年,高扬受聘为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研究员,同年起被聘为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肩负着科研、工程与教学的多重任务,高扬开启了他太空探索的另一段崭新征程。

科研路:电推进飞船寻找“行走太空”最佳轨道

回国后,高扬踏上了独立自主的科研路。他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防创新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863”计划、载人航天工程资助的若干科研项目,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深空轨道优化设计、电推进卫星平台的导航、制导与控制、航天器精密定轨、卫星编队轨道控制、空间新型推进方式以及基于光电载荷的轨道姿态确定等。他的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Journal of Spacecraft and Rockets、Acta Astronautica、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等航天飞行动力学领域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他也因此获得2008年度首届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并在2009年首届、2011年第三届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中获得冠军。

高扬的研究工作是从连续小推力空间最佳飞行轨道的探索开始的,该问题至今仍是极具挑战的课题,而这又与电推进(或称等离子推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密切相关。电推进与目前传统的化学推进不同,它利用电能将推进工质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并产生电磁场加速等离子体使其高速喷射从而获得推力。电推进的效率高出化学推进一个量级,相比之下可以节省大量推进工质,成为各航天大国21世纪重点发展的航天技术。早在2001年,高扬在美国深造期间就曾系统地开展了连续小推力轨道优化和电推进任务设计的研究工作。2005年高扬回国时,我国在电推进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与美国还有较大差距,还没有电推进航天器的发展计划。作为刚毕业不久的博士,高扬一度难以获得科研基金支持。但他始终认为,电推进代表了先进的可以长期连续推进的工作方式,随着电推进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以及空间电源技术的突破,尤其是大功率太阳能与核能电源甚至有望成为太阳系载人飞行推进技术的唯一选择。正是这种观点一直激励着他坚持这方面研究。高扬说:“实际上,钱学森先生早在1963年出版《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就预言电推进能够承载更多有效载荷,并指出电推进产生的连续低推力轨道的计算比大推力轨道要复杂。”为了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他受《力学学报》编辑部的邀请,攥写了综述论文《电火箭星际航行:技术进展、轨道设计与综合优化》(发表在2011年第43卷第6期),旨在较为全面地介绍电推进技术应用于星际航行的基本内容与实现途径以及应用于载人深空飞行的设想。

电推进技术应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空间轨道优化设计。为了推动我国空间轨道设计的研究工作,高扬与中国力学学会以及国内同行一起为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2012年前为深空轨道设计竞赛)付出了诸多努力。该竞赛旨在寻找空间飞行全局最优方案,而且可以非常有效地检验各种优化方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2009年第一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由清华大学主办并负责命题,之后每届竞赛由上届竞赛获得冠军的团队命题。截至今年,在已举办的四次竞赛中,高扬带领的团队获得两届冠军,因此他也成为了2010年第二届、2012年第四届全国空间轨道设计竞赛命题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说:“希望通过竞赛不断提升我国空间轨道设计能力,也希望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可以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并逐步获得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

高扬说:“对于空间轨道(特别是连续小推力轨道)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让我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多方面知识,比如最优控制理论、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动力系统理论、非线性规划、同伦延拓、动态规划、微分几何、组合优化等概念。这些知识的积累也让我逐步具备了触类旁通的能力,并将研究内容逐步拓展到电推进航天器导航、制导与控制、航天器轨道确定技术、洛仑兹力编队飞行等。”然而,他也坦言:“从2005年回国一路走到现在并非一帆风顺,遇到过很多挫折,也曾屡败屡战,但幸运的是一直没有放弃,所以现在逐渐开始领悟到通往太空‘罗马城’的条条大路”。

未来路:奔向太空罗马城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和安排,高扬表示首先要脚踏实地做好目前正在承担的本职工作。与此同时,“我希望在空间轨道研究领域继续工作,包括系统地建立空间脉冲或连续推力转移轨道优化设计的通用方法体系,并应用于深空飞行轨道、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卫星相对运动控制等具体问题中去。同时,我希望有机会参与我国电推进深空探测的科研项目。”

当谈到如何开展研究的话题时,高扬特别强调:“研究工作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要坚持发展自己的研究思路,不断开拓与创新,参考国外文献,但不盲从;另外,研究工作不能为了满足各种定量指标而开展,做科研应追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