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08:28: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术鉴赏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但鉴赏力是一种非经教育而不能具备的特殊能力,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必须通过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鉴赏课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评论老师,有些老师虽然是名牌大学毕业却教不好学生,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怎样将自己所知传授给学生并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我一直在探求。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粗浅的感受。
一、任何教学,都要将完整统一的知识分解成不同的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框架中向学生加以传授,美术鉴赏教学也不例外。比如东西方绘画艺术的鉴赏教学,“具有不同文化意识、美学观念和审美风貌的中西艺术,当作用于欣赏者时,便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效应。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比较鉴赏法使学生既能与东方画家的审美意念共鸣,又能理解西方画家的情感与艺术语汇,以此达到一石二鸟之目的。
什么样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呢?又如何比较呢?教材中也给了一些提示,如同样以精美绝伦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贵族妇女生活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和《蒙娜丽莎》。首先从表现内容上找出差异,前者于公元八世纪出自中国盛唐宫廷画家周昉之手,后者则为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晚年的不朽之作。两者作品产生年代虽有先后之分,但都产生于太平盛世,画家都以严谨的写实画风表现了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端庄与安详。只是前者内涵着闲适与自得的心态,后者则表现得优雅而神秘。其次要主要引导学生花精力对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进行探究。《簪花仕女图》是典型的中国画长卷,在高46厘米,宽180厘米的画面中,展示了采花、看花、漫步、戏犬四个情节段落,刻画的六位妇女或呼应、或独立、或聚、或散;散点结构的画面没有背景衬托,只画了两条狗、一只白鹤、一棵花树,作为点缀,并以此建立人物间的情节关联和画面结构。《蒙娜丽莎》则是典型的西方油画肖像,在高77厘米,宽53厘米的画幅中,截取主人公胸像,集中全力于人物面部那“神秘的微笑”以及那双富有青春气息的手的刻画。画面背景也是西方式的一丝不苟,明暗光影、空气远近,表现性的环境衬托,在再现的可视可感上,体现了典型的西方审美追求。常言到不比不知道,对于东西方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这下就了然了。所谓鉴赏我认为一定要有别于以前的欣赏教学模式,在感受,体验与识别方面狠下工夫,给学生提供多看和多比较的机会和正确的引导。
高中人教版美术新教材在编写时大多是基于比较的方式编写的,如将中西建筑的比较,中西造型观念的比较等。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在未来的美术鉴赏中加以运用,等于教会了一种鉴赏的方法。
二、追根求源,亲身体验是中学生鉴赏美术知识的捷径。也使美术鉴赏教学由静态转向动态。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理解很肤浅,知道画家画了些什么,但不了解画家是如何画出的,只是看热闹,看不出门道来,对于艺术品的鉴赏仍然是个睁眼瞎。因此我在教学中先确定美术教学的脉络,把课程分为鉴赏、绘画两部分,赏、技同步推进,分阶段交叉授课,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画的鉴赏教学、书法艺术上更为可行,因为中国画的技法程式在创作中占有突出地位,无论花鸟、人物、山水,工笔还是写意所需的工具材料简单,教学内容亦可从临摹古画进行,从继承古人的“笔墨规矩”入手,体悟“古人之神妙”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千讲不如一练,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美术教学改变知识讲授过多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还是相当欢迎的。西方绘画油画技法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太可能,但可通过素描临摹和写生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民间美术可选择剪纸这些简单易行的种类在教学中实施,总之,只要我们大胆去探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法总会找到。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我校高中部都配有多媒体教室,这使的上美术课时可图、文、声、并茂,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但这需要老师课前作更多的准备,我和我校的另外一位美术老师一起,把美术知识分类做成了教学课件,虽然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现在上课只要课前做一些小的调整和补充,就可以了。多媒体教学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有些教材内容可适当加入视频,比如一些名家绘画示范vcd,探索栏目出的《千年书法》等与美术有关的电视节目等.都可通过剪辑加入课件.使学生产生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四:宿州是书画之乡,有很多书画名家,且有书画艺术的优良传统,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教学也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我校的艺术展室有很多宿州书画名家的书画作品,和学生历届书画展、艺术节的作品,新生入学我们带领他们参观,并对学生们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此外,宿州展览馆不仅有很多名人字画,灵壁奇石,还有很多书画艺术展,带领学生去开阔眼界,拓宽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努力去挖掘在我们身边可利用的美术资源吧!
五: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一节课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要么如痴如醉,要么昏昏欲睡,下课以后,结果都是啥也不会,(美术课又不考试,我们干吗费脑子记呀,主科还记不完呢!----学生如是说)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教出一大群忠实懒惰的听众,却无法使孩子们成为有艺术头脑,能独立进行艺术思维的人。因此我认为老师可以“懒”一些,深圳中学的房尚昆老师的作法值得借鉴,给学生一些课题让学生进行分组研究,集体备课,最后每组推选一位学生来上课,老师呢,当学生当助教都可以,让学生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体验鉴赏文本,收集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带来的成功与满足,享受学习的快乐,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自主学习,先行学习,合作学习应该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了。
教无定法,一个教师如果每次上课都是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那只能说明你是个确实懒惰的教师,学生一定会对你产生审美疲劳,好的教师,应当总是能给学生惊喜,让学生体会学习美术的快乐,那么每一课都没有固定的模式,老师就要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为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下一个定义,它是指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以专题研究为载体,引导学生以独立研究的方式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场深刻的学习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命,它除了具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其学科自身的特点。
(一) 课题研究内容的独特性
这是由高中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的。高中美术学科便于学生立足于教学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学生可考察赏析各主题内容中的美术作品及其主要画家的艺术特色,亦可结合政治、经济、哲学等时代背景去分析考察作品、画家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生活。
(二) 课题研究视角的广泛性
现行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由“美术与眼睛”“辉煌的美术历程”“灿烂的美术世界”三个主题编排而成,内容丰富多彩,覆盖面广,而且有众多艺术悬念与疑问藏于其中,许多问题具有较高的探讨价值,便于我们把学生引向研究、发现、解决问题的美术鉴赏学习境地,并以特有的思维视角投入研究。这就使得美术鉴赏研究学习的课题选择范围更加宽广。
(三) 课题研究方法的基础性
研究学习模式以专题研究为主要载体,因此,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均可采用,如调查法、比较法、探究讨论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使得美术鉴赏课题研究的方法具有基础性的特点,比较适合于学生掌握和使用。
二、 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既要考虑教法因素,也要考虑学法因素,还要考虑它们的交互作用。为叙述方便,本文主要从教法的角度来探讨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 组织形式
开展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可采取组成课题组,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学习研究活动。课题组一般由3~6人组成,学生自己选举研究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校内外教师或专业人员为指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有分有合,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也可以采取个人研究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办法。
(二) 操作流程
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操作流程是:开设讲座、指导选题,组织课题组、拟订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撰写报告与交流。
1. 开设讲座、指导选题
开设讲座、指导选题的目的是做好学生研究知识的铺垫,为学生提供选题范围,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课题可由教师或学生提出,或由师生合作最后确定题目。
2. 组织课题组、拟订研究方案
课题组可由学生自由组合,教师适当作调节。研究方案中要有详细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时间)的设计,并由师生共同参加的评审组对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论证。
3. 实施研究
学校要给予课题实施一定的时间保证,并创造必要的研究条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操作方法的指导,要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与调控。
4. 形成研究成果,撰写报告与交流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相关资料、调查考证,加工处理信息、形成结论,撰写有关美术鉴赏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展示与分享成果,解决有关美术鉴赏问题,使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得到提升。
(三) 学习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传统的教学评价不同,与大学或研究所从事的研究活动的评价也不同。它重过程而不重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特点。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子,是激发学生深入开展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的动因,通过评价可以使学生见其长,现其短,从而为其优化研究过程指明方向。因此,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予以正确的考核评价。一般来说,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要重视以下三个环节的评价:一是开题阶段的评价与指导,主要评价课题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二是研究过程的评价与指导,主要评价方案实施的过程完整性、操作规范性及研究中的相容性和协作性;三是结题时的评价与指导,主要评价成果价值、论文质量、材料完备(包括开题报告、研究记录、资料收集、成果报告等)。
根据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我们认为对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的考核评价内容,要以学生研究过程中的表现为主,同时兼顾成果水平。评价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力求科学量化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给学生留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自评与小组评议意见,评价要由学生和小组及教师共同作出。
(四) 指导参与
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过程,最终产生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应是这一学习过程的积极指导者和参与者,充当其指导和同伴的双重角色,并具体落实到该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同时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指导课题选择的方向
选题是制定研究方案的关键。教师在尊重学生自主选题的基础上,也要参与其中,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把握好课题选择的方向。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握好美术鉴赏研究内容的选择,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美术问题,所选择的研究课题应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与探讨价值,并以美术鉴赏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为主要依据;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质疑与探索,并根据兴趣特长设计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可行性,又宜于把问题研究引向深入的新颖课题。
2. 规范课题方案的设计
课题方案设计对优化研究过程与成果预测将起决定作用,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共同设计较为规范、完整、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逐步提高学生对研究的预测分析、统筹安排能力。
3. 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
这是开展美术鉴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教师既要参与其中,又要想方设法排除干扰(如普遍存在的“重立项轻研究过程”的问题),积极把课题研究引向纵深发展。同时,还要指导好研究策略,充当咨询员、协调员和监督员,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指点与帮助;也可以引入适度的组间竞赛,督促学生研究小组或个体严格落实研究计划。
4. 促进成果质量的提高
教师要重视结题的科学性,提高结题水平,用最佳的形式体现成果。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结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主动收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学会分析与结论,掌握论文写作技巧,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三、 学习实例
以下是“《清明上河图》风俗人物赏析”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安排。
1. 《清明上河图》简介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全盛时期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该画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和全景式的构图,用工笔淡彩精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2. 研究问题呈现
欣赏该图时,可思考以下问题:画面中为何要大量表现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与工作场面?这反映了什么社会动态和思想主题?虹桥下行船的情景和桥上紧张而富有戏剧性的过桥场景,在整个画面中反映了何种关系?画中表现的中原风情与江南风情有何异同?《清明上河图》的题目中“清明”一词作何解?是“清明节”吗?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生活气息与特点……
3. 研究活动推荐
(1) 典型的中原风情文化研究
你可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欣赏,来研究探讨该画在反映中原风俗人情方面表现的人物生动、布局复杂和情节多样化的描绘。你对此能做出怎样的解释?把中原的风俗文化与江南水乡风土人情作个比较,分析异同,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
(2) 《清明上河图》题目略考
【关键词】美术;作品鉴赏;美术教学
1.灵活多变的入
首先,导课是关键,好的导课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新课程美术鉴赏模块内容打破了传统美术欣赏课程以美术类别或美术史为线索的编排方式,每一课都按照一个主题来进行概括,整合了更多的美术现象,更加贴近了生活,扩大了视野。作品类型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以及建筑、雕塑、工艺、民间美术、电脑美术等。教材内容的这种变化,使美术教学的课堂容量变的更加庞大,我们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中都对教材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一一罗列,这就要求我们对导入的点有所选择。正如德国教育家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所描述:在现代知识量无限膨胀的背景下,要提倡"角落教学",应该注意学生的心智特点,选择一种具有共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能起到"以点带面"作用的一种个案作为范例,使学生从典型范例中发现所属知识的规律,获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导入哪一点?如何选择?我们认为:只要选择一个最具典型意义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并对此展开深入的挖掘和理解。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可以是一件美术作品,也可以是一位画家,可以是一句美术评论,可以是一种美术现象等等都可以作为导入的素材。当然,我们要让学生掌握的不仅是该"点"本身,更重要的是挖掘该"点"的背后隐藏着的规律与本质。而这个规律与本质恰是我们教学要达成的目标,要突破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所以,我们选择导入的不仅是切入点,也要是教学的重难点的外在形式,对这个"点"的挖掘能直指教学目标并是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的关键。
2.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这是新课改所追求的课堂,是呈现教学艺术化的课堂,也是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的课堂。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修养、审美经验的不足,难以积极主动地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因此教师要深刻理解有效教学理念的内涵,避免偏面地追求形式的"高效"却无实质效果的教学行为,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的本领,而更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以启迪,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
3.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有哪些
针对上面的状况,我们美术教师有必要让美术鉴赏方法进入美术课堂中,让美术教学顺利有序的进行。具体的方法有:
3.1比较欣赏法。这一鉴赏方法要求学生在美术课上从时空的维度去欣赏、比较美术作品,所谓"时空"指的是时间和空间,即古今和中外。此方法要求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通过相互间的对比,总结出不一样的特点和感受。它可以指导学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出发,分析作品的创作特点和风格,从而让学生之间交换彼此的意见和感受。同时,比较欣赏法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那就是分析与综合的思想。
3.2四阶段分析法。这一教学方法最先由美国的费德门提出,对中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四阶段分析法顾名思义,有四个鉴赏阶段,包括理解、分析、描述、评价四个环节。对于学生学习美术课而言,很容易把握其中的内容,对学习美术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理解,先让学生欣赏作品,再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分析,是指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造型、制作工艺等特色,让学生善于发现美,对美提出自己的见解;描述,是指美术教师要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美术作品后的第一感受,从而深入到总体感受中去,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评价,指的是综合前三个阶段,进行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得出最终的结论。我认为,这一方法是比较全面系统的,也容易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进行。它比较注重基础,通过一点一滴,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情趣,教会他们基本的鉴赏方法。
3.3八字教学法。对于美术教师而言,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比如,上海市某学校的一位美术教师就根据他长时间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条适合美术鉴赏教学的新出路-八字教学法。都有哪八个字呢?有讲述、理解、感悟和评价,并分别对应语文常用的四种文体--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及评论。这一方法使得美术课与其他科目的教学融合在一起,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同时,八字教学法有一个重要的实施手段,那就是"设问教学",给学生先提出问题,在思考过后,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做出答案,使美术鉴赏教学更有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艺术修养;审美能力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创新的能力,更在于有美的心灵、美的品质。美术鉴赏课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主要途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让美术鉴赏课吸引学生,如何提高美术鉴赏课的课堂“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没有重视美术鉴赏课程的开设。现今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依然限制在少数专业学生范围内,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涉入其中的机会自然很少。许多同学选修美术鉴赏课,都是抱着好奇试探的心理。美术鉴赏课程的学时因学校不同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从18至36个学时不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无论教学的侧重点在哪方面,要在短短的18学时、24学时里让学生接受课程讲授知识,教学效果都是很难尽如人意的。所以,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学内容多,教学学时少,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形成了美术鉴赏课程中十分突出的矛盾。其次,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均衡,许多高职院校单一的注重专业技术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也只注重于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轻于人文素养的熏陶等等,这样的教育思路,导致师生都未能正确认识这门课程,把美术鉴赏课当成一个可有可无、可重可轻边缘化的课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过多的讲授美术史,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导致了许多非专业学生的厌学,任何美术作品包含的不仅仅是艺术知识,还包括许多其他领域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运用多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才能体吸引更多学生投入到“鉴”与“赏”中来,真正对这门课程感兴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认识空间和艺术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2 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教学对策分析
2.1 创造优良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性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更主动、有效地接受来自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要使学生对美术鉴赏的课堂教学产生兴趣,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形成一种学习、娱乐交融的课堂气氛。
(1)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美术鉴赏课要做到“寓教于乐”,就要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者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美术鉴赏课具有人文性质,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在广泛的社会环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所起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通过自身的美学修养,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2)创设个性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目前,很多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喜欢采取一讲到底的模式,造成了“只闻老师讲,不见学生听”的尴尬局面,鉴赏课变成了“讲赏”课,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且学习效果也会很差。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与老师形成教与学的互动,使教学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美术鉴赏课应重视对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大胆的想象、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美术鉴赏课教学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美术鉴赏课本身是很有情趣的,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会使美术课上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听课也会没有兴趣,没有了个体的愉悦体验,就会造成课堂的沉闷压抑,学生的审美情趣无从培养。因此,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出路所在。
(1)以多媒体为主的美术教学模式,使美术鉴赏教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美术鉴赏的主要教学手段,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创设教学情景和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鉴赏课实施多媒体教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直观性。多媒体教学演示能完成图形的质感、色彩、空间视觉直观性的再现。将无声的形象变成有声的形象,将静止的形象变成动态的形象,易于营造立体的,形、声、色并茂的教学氛围,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艺术形象。最大限度地强化了学生的审美感受。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实用性。在高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多媒体为美术教学服务,显然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课件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条理清晰的展示,节约了教师用粉笔板书的时间,在同样的课时里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更容易理解、消化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了课题教学效率。其次,为美术鉴赏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在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概括、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素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动手动脑本领,具有很强大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第三,信息宽广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网络信息量大,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教学资料基本可以在网络信息平台上找到,甚至可以找到许许多多比课本更加具有特色的实例,查找信息也很方便和快捷,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主动学习,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信息也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极大的宽容性,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实物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现场作品观摩,给学生以视觉、触觉等感官上的享受,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和理解,使作品过程变得更直观,作品形象更立体、生动。以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鉴赏为例,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但是很少有人会去了解瓷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敲击、触摸瓷器和陶器,从声音、质感上辨别差异,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瓷器。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大型画展参观学习,使学生在实践观摩中达成对课堂美术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3)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多渠道教学模式。为了丰富教学内容,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教学活动。例如,参观当地的文化馆、美术馆,了解当地艺术家的杰出成就。也可将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乡土美术融入教学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朴素自然的美感,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教材。发现和探索当地优秀的美术文化,对传承民间美术文化,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开设各种专题讲座,请美学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座,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把学生长久积累的表面感性认识上升为清晰的理性认识。
2.3 正确认识美术鉴赏的人文性
艺术就是以其美感区别于其他的东西,美感不仅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于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高自身修养。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引起受众的关注。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十分丰富,包括构图、色彩、线条、光影、透视等。美术作品使用的材料也很广泛,我们熟知的如笔、墨、纸、颜料,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材料也可以用来创作美术作品。例如,布料、金属、木材、陶土、石材、皮革、纤维、塑料等,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质感与视觉感受,同时候也体现了不同的形式美感。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形式美感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从而提高人文素养。教师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阐述时,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根据,将参考书籍上对作品的评述加上自己的主观感受当成真理对学生进行灌输,在根本上缺失了人文意识。在师生共同鉴赏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历史语境,没有带着一颗人文关怀的心,而是错误的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权威”的位置,认为自己的理解即是作品本身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过程中,固然可以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观点,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作者重合的,但也不能就此将自己的观点作为对作品的完美阐释。这样容易造成对作品理解的片面化,同时也扼杀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2.4 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是上好美术鉴赏课的根本保证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学生对美术知识的需求,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首先应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美术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净化者和塑造者,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率先垂范。“尊其师而重其道”,当教师具备了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后,便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愿意认真听课、并接受教师对其提出的学习要求,且能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2)教师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吸取到丰富的知识养分。美术作为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与音乐、文学、数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教师不应是仅仅掌握绘画技能的知识结构单一的“匠才”,而是应具有广泛知识面、不断求取、创新的美术教育人才。要想适应现代美术教育,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要积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把握好实践动手能力与新媒体手段的关系,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美术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科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率,创新求变,才有可能使美术鉴赏课程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力加.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摘要 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本文就怎样上好美术鉴赏课谈了几点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 美术教学;美术鉴赏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122-1
美术鉴赏包含鉴别与欣赏,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即审美享受,因此,美术鉴赏在具体要求上 ,比美术欣赏要更高一些,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美术鉴赏内容系列的教学,使学生们不仅能欣赏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被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将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体验。我认为,教师的角色可以做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的,活泼的,兴奋的状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和讨论,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的下一代。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要通过阅读美术理论、美术史、美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或学术论文,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如:“什么是美术”这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就要通过查找资料,阅读文献,找到“美术”这个词演变的轨迹,并综合有名学者的观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可以对“美术”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了。从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高中美术教师应该经常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所举办的展览,除了关注经典美术作品外,还应该关注当代的发展动向,了解当代美术的特征,思考其原因,从而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 。也可通过上网查阅,获得各类美术信息,以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此外,还应积极思考,加强交流,在与他人思想火花的撞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
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材是根据建构主义的思路编写的,因此我认为,《美术鉴赏》的教学也应该本着“建构”主义的思路进行。建构型美术综合课程的功能在过去传统美术教学传授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基础上扩大为培养学生终身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灵活健康的审美观念,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培养自学、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实践中建构型美术综合课程比起传统的美术课具有十大优势。建构型美术综合课设计要考虑情境如何创设,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通过什么学习,怎样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解决问题,怎样进行评价。建构型的教学一般是教师呈现情境、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同样一节课,建构型的课堂可以设计成这样: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不同时期作者的《最后的晚餐》作品,提出如下问题:(1)请对比这些同名作品,分析达芬奇的作品好在哪里。(2)请用各学科知识解释达芬奇作品中耶酥为什么会如此突出,即是我们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又是最后目光停留的地方。(3)用你学过的物理、化学和美术知识相结合分析作品的颜色为什么脱落这样严重。(4)如果你表现这段故事,你将怎样做,提出你的设想或做出来。(5)请大家分组进入角色表演这幅作品。这种教学过程体现了启发诱导、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特点。
在美术欣赏的教学中,为保证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的持久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要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汇集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地域地貌、人文景观、历史等等有机组合在一起,再配上当地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光唱独角戏,做好师生互动。在欣赏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而不能从头讲到尾,即便教师运用动听的语调,做到声情并茂,学生还是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教师及时接收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美术欣赏课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引入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利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还可以加强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拓宽知识面。
总之,“教学有法却无定法,教无定法乃至法”。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活动;在欣赏教学中必须采取合适的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一定的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论文摘 要:在现代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寻求突破,仅仅使用原有的课程资源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积极开发新的校外环境资源,并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教师应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高校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环境更加合理化,从而使教学成果更加显著。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第一线的美术教师都能感觉到,在实施美术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真正体现美术课程改革精神,仅仅使用原有的课程资源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灵活运用已有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并不是一定要编成教材,最好的办法是在日常美术教学中, 把身边的资源合理地、有机地结合进自己的教学,开辟美术教学的新天地。教师应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使我们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环境和空间更加广泛。
一、户外写生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外出写生不单纯是普通的风景色彩写生课,也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景速写课,它是学生搜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得创作灵感的重要方式,是理论与实践、艺术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是培养美术兴趣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同时,外出写生又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教学组织系统,必须尊重艺术专业的客观规律,结合中学学生专业知识的特性,实施有目的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全方位的管理手段,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中学的美术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美术技能、艺术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逐渐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为以后考入理想的大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讲,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外出写生课,就是引领学生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捕捉感觉,去观察自然,到生活中去感悟生活,为学生以后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大的空间。
此外,外出风景写生活动还是一项集体活动,在现在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特别是在自然风景优美壮丽,社会经济比较落后的山区,在感慨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学生们通过同吃、同住,一起学习,一起感受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同时,使他们逐渐意识到集体的存在和集体的力量,学会热爱这个集体,学会关心他人;引导他们接触了解农村偏远地区的艰苦条件,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促使学生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树立奋发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中学美术教育写生教学训练,是一种兼技术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教学过程,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其教学方法与手段是需要不断变化、更新和成熟的,作为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教师,应积极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推进风景写生教学的合理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聘请专家来校开设讲座,形成讲座课程
聘请专家来校开设讲座,跟老师沟通,不仅是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的良好途径,同时也是老师接受新思想,形成新的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专业绘画领域的学生更是机会难得,他们将从专家讲座中获得大量信息:一是高校的专家们可以把外边有特点的东西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带进来,以讲座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同学们更直观地看到不同的画面,更容易横向的比较,找出差距,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对自己进行定位;二是高校老师可以从更高的层面来指导学生作画,指出不足之处,使学生的绘画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三是增强学生的专业优越感,学生在和高校专家名对面交流中会感受到一种榜样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他们在学画的过程中充满自信,使学生在增强眼界的同时更能坚定他们学画的信心。
三、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美术展览
学校的美术教育也应该实行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重要的美术展览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美术作品。观看美术作品虽然对升学考试没有直接帮助,但是却间接地提升了学生对艺术的修养,对一个人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好的艺术是对心灵的洗礼,我们不需要用什么艺术理论去理解它,只要看过,感受过,就是熏陶。
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老师针对典型作品进行讲解,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艺术鉴赏力是一种由后天专门训练、培养所获得的特殊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这种特殊能力呢?组织学生到美术馆观看美术展览是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的最佳途径。
美术展览会把我们带入美术这一特殊的视觉艺术领域,使我们在大量接受古今中外艺术作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精细鉴赏艺术杰作的过程里,训练对视觉图像和形式美的敏感观察能力,培养其对视觉艺术语言的领悟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和高层次的审美鉴赏能力,进而育成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美术作品帮助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领域。在这种鉴赏活动中,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产生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仲信生.《美术课程资源的整合》.《中国美术教育》,2005.
论文摘要:当前社会上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越来越多。这些机构凭借自身优势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获得了社会和家长的肯定。但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在发展中还是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当今社会校外儿童美术教育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很多家长都热衷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去学习美术。那么在这个特殊的领域中,如何发挥校外培训机构的优势,弥补学校美术教育的不足,提高广大儿童的绘画能力,已成为当前美术教育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学校儿童美术教育与校外美术教育共存之现状
美术课程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都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学校美术教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首先学校美术教育对于尖端美术人才的培养欠缺相关的机制;其次学校儿童美术教育固定的教学内容往往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而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却能弥补以上缺陷。因此,民办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已如雨后春笋大面积存在。形成这种局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国家对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教育非常重视,在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章《扶持与奖励》第四十八条有明文规定:政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运用贷款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含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由此可见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正是因为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加之和学校美术教育比较起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才逐渐壮大起来的。
二、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有一定优势,并受到国家、社会以及家长的肯定,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1.校外美术培训教育的方式和现行美术新课标之间存在矛盾。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以启发为主。而当前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的教育方式和新课标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持,仍然还是实施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且教学内容共性化的知识过多,缺乏对学生美术个性的培养;校外儿童培训机构由于追求在短时间内“出成果”,对学生的辅导方法缺乏新颖性,压抑了学生的绘画天性。当前这些美术机构都是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去辅导,而这些“师父”们对学生的绘画都做出了统一、严格的要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不能随便改变,这种方式钳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为了提高自身的品牌意识,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却不够重视。以上三条都是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和现行美术课标相冲突之处,有待改善。
2.校外美术培训机构现有教育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校外少儿美术教育机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不少家长的关注,但其现有教育资源却非常有限,既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具体有如下表现:一方面培训机构的美术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虽然绘画水平较高,但教学创新能力难以满足学生需要。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培训机构缺乏稳定的师资,流动性比较大,对学生的教学有较大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因为美术培训机构大都是民办的,部分民办培训学校为了追求高利润,不注重学校建设的投入,在设备上能简化的就尽量简化。很多培训机构尚未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没有电化教学,有的甚至连电视机、照相机、录音机都没有。教学设施可谓简陋至极,严重偏离了社会发展对美术教育的要求。
三、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应和学校美术教育有机整合
从国家当前的政策来看,校外儿童美术教育对培养特殊型的艺术人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以及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要想全面提高广大儿童在美术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实施真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还要把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体系。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没有固定教材,教学灵活机动,但缺乏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灵活性不够。因此作为校外的美术培训机构就可借鉴学校美术教育的经验,根据学生兴趣选择系统化的教材,并制定教学大纲,让教师根据大纲和学生的情况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师的教学既具有灵活性,又具有系统性。而学校美术教育则可借鉴校外美术教育教学灵活之模式,允许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传授教学大纲之外的美术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美术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2.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较为简陋。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美术教育,进而影响到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校外培训机构主要是由于资金缺乏,加之又是私人性质,以经济效益为主,所以教学设备不能随时更新。而学校美术教育是国家投资,资金雄厚,在教学设施上相对校外培训机构有较大优势。因此,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公办学校和民办儿童美术机构联合办学,这样就能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校外美术培训机构服务,从而弥补其设施简陋、师资不够稳定的缺陷,同时从另一方面也充实了学校美术教育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另外,民办美术机构为稳定师资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3.如能把校外美术机构培养尖子生的特长和学校美术教育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素质的优势融为一体,无论是对校外少儿美术教育还是学校美术教育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在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同时,可借鉴学校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孩子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经验,让孩子们既能提高绘画水平,又能提升在美术方面的艺术修养,成为全面的美术人才。学校美术教育则可借鉴校外美术机构培养美术尖子生的模式,加强对尖端美术人才的培养,实现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双向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为艺术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形势下,如果国家能够根据校外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再针对学校美术教育的优势,实施有效措施从以上角度入手,则可有效促使校外美术培训机构和学校美术教育优势的融合,最终让二者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红专.校外少儿美术教育的喜与忧[J].中国美术教育,1994,(5).
论文摘 要:《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在以技能训练为价值取向的年代,欣赏教学只偏重于作为在学习和体验造型表现时起到某种参照和补充的功能,但是现在,当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面貌出现时,欣赏教学的功能就有了新的拓展,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文章从四个角度构建了欣赏教学在中美术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欣赏、评述”是美术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领域,它充分体现出人文性质,使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在作品欣赏中被唤醒,提高他们的审美的感受、情感、想象与理解等心理能力,并使之相互协调,最终使学生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及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欣赏教学呢,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实施欣赏教学几个环节,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感受环节
感受是进行美术创作表现的基础和前提,学生表现活动缺少感官刺激,就不能获得感性认识和创造灵感。直观知觉和理智分析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两个程序,美术课有利于两种认识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美术教学中一方面通过感知启发学生的美感潜能;另一方面,注意发展学生视觉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直觉训练提高学生的感性知觉、审美知觉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主动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运用美术创造性语言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因此,欣赏教学也要从学生的自主感受入手,不能只是老师讲学生听,搞满堂灌。学生对一些艺术作品知之甚少,但目睹这些艺术品,总会有所感受和感觉,而学生不知道的正是教师设置质疑的宝贵契机。抓住这个契机,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追求新的鉴赏知识,使审美的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上升。在这一环节,要鼓励学生看和触,多渠道获得感知信息,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赏评环节
在这里,笔者把美术教学中的赏析改为赏评,其目的是欣赏课要有意识地开展对美术作品的评论,也是美术课程标准所说的“评述”。尽管在创作课中的赏析环节也有理性的分析,但不可能也不必要进行细致的评论;而在欣赏课中,细致的评论就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评论的内容包括作者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和作品在美术史中的地位和价值,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本身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当然,评论的深度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审美经验水平来确定。同时,评论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赏评中学生的审美实践活动应包括听、读、说等等。比如,在学生初步感受了白石老人精美作品的基础上,整理出白石老人的画作,让大家欣赏、分析、议论:“作品美在哪里?为什么那么惹人喜爱?”学生们可以分组讨论,教师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白石老人的画与真的一样,很好看,都是活生生的,充满着生命和生机。此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加以点拨:这就是艺术家作品的动人之处,他把自然界中生物的形象同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认识融为一体,抓住最能表现生命力的特征而删掉累赘的细节,把它的活力表现出来,这就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但又形神兼备”。就以虾来说吧,同学们都觉得像极了,虾体透明,似乎活泼地在水里游动、在跳跃,但是与真的虾相比较,可以看出,虾的头、颈、足等细部都经过了提炼和概括取舍,与真的虾不一样。白石老人通过长期的仔细观察,按着自己的审美规律,进行夸张取舍,画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激发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师生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并转变了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并在共同合作中发展了教学。
三、表现环节
本环节实践中,教师可以把一堂欣赏课的美术作品分成两组:一组是用于赏评,另一组是用于表现。在赏评环节中通过欣赏第一组作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因为审美是美术实践活动的源泉,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文化教育。在表现环节,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表现,让学生在对第二组作品进行自由的感受和自由的赏评,鼓励个性发展。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个性发展唯一的目标是使个体活动自我满足、自我完成或自我实现,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独立的分析思考能力。教师主要起组织、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学习和发展。表现是一种应用,在应用中去复习、巩固前两个环节的学习所得;表现又是一种开发,启发学生依靠直觉感受、想象和灵感,通过自由的表现去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说、写,还可以是表现性地搞点小创作,让学生对范画作品的形式美特别是技法等形成更深刻的体验。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现并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获得参与活动的乐趣。写和作不必局限在课堂以内,而应该鼓励学生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寻找感兴趣的主题,围绕主题去拓展阅读、拓展欣赏、创新构思、创新技法等。这实际上就是美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
四、总结环节
这里所说的总结不同于其他教学模式中的评价环节,其目的不在于比较学生学习成果的优劣,更在于让每个学生认真归纳、概括本课学会了一些什么。既要总结本堂课所欣赏的同类美术作品的共同艺术特征,又要总结所学习到的鉴赏知识,还有所获得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经验。总结不仅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还应该说和写。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推荐好书、好的艺术节目等。让学生课外去欣赏、看展览、去继续延伸学习。
总之,中学美术教育中应加强艺术欣赏,在美术欣赏教学要力求体现人文性、自主性、创造性,最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更好实现新美育中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要实现素质教育,就必须将美术欣赏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在欣赏课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法,深层次的诱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构建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且多数美术教师也不太清楚大纲上的精神要求,容易对教材形成片面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一遇到欣赏课就一跳而过,而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中外美术名作。即使上课,也只是走马观花,一扫而过地介绍,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等,很少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评论,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评论对象的能力。在整节课中,教师当主角,学生当听众;教师讲得平淡无味,学生听了也反应淡淡。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里就日渐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一重要教育目的,也偏离了审美素质教育的宗旨。
初中美术教育主要是通过美术欣赏课而得以实现审美素质教育。在初中美术课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以外,教材的欣赏课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不大,这就向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然而,课内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毕竟有限,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美术欣赏课中,就必须以审美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激发心灵的感受,寓无形于有形之中
美和审美是联系在一起的:审美活动、审美过程就是要感受美,换言之,就是要发现美,感觉到美,进而调动起自己美好的情感,即“美感”。“美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指审美情感。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但联系也同样明显。可以看出,有关审美能力的问题更为根本,因为解决了它,有关审美情感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不管用哪种观点来看待美感,也不管用哪种理论来解释美感,审美能力起作用的效果都伴随着情感反映。因此,要用心去感受美,以激起心灵的浪花。
1.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审美情感。美术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并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环境。教师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各种形象的手段(如范画、投影、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处在浓厚和强烈的求知欲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如参观画展,博物馆等,无形中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利用课件展示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宽广的画面、磅礴的气势、流畅的笔墨、浓艳的色彩,描绘了祖国的万里江山,表现了“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主题。那绵延壮阔的群山、冉冉升起的红日、高大苍劲的绿树,无不给人以美的遐思。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能够使学生透过画面,悟出作者的立意,受到美的教育,并陶冶热爱祖国的情操,升华自身的思想感情。
2.处理形神关系,培养审美感受。作为美术教师,还要处理好有形与无形的辩证关系,如果仅仅重视美的形式和美的外表,仅仅重视美术技艺的传授,仅仅重视美的图形、美的色彩、美的景物的欣赏,而不注意去挖掘其中更深一层的内涵,忽视了从创造美的主体心灵中寻找美的源泉,不主动去激发学生心灵的感受,那么,我们的审美教育就会是失败的。
在美术欣赏课上,学生都会经历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但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正是这些反差,他们渐渐会发现艺术品并不是以画得像与不像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了这些思考后,学生才会关心艺术到底是什么。因此,教师不能从理论上空洞地介绍艺术,不能把学生框死在一个固定的欣赏模式中,而应从美学中对艺术的不同观念入手,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观念在艺术史上并存的局面,从而拓宽他们思路和界限。比如,在出示我国20世纪著名的大艺术家齐白石的作品《虾》时,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而出示现代西方最著名的美术家之一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时,他们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时,教师就应告诉学生,这是两种不同的画种,画家运用了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美的追求。由此,引导学生领悟画家在美的艺术形象中所要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在欣赏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神情和动态,或色彩鲜艳的《鸳鸯戏水》、《出水芙蓉》、《桃花飞燕》等中国画时,更懂得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在欣赏《北京故宫》与《巴黎罗浮宫》时,就要引导学生去领悟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在色彩、材料、工具以及各自的特点等表现手法的根本区别,使他们开阔视野,使美术欣赏课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对学生也进行了启发和教育。
三、学会欣赏和鉴赏,是理解美的重要途径
不管是由美引起了人的美感,还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发现、创造了美,美都能使人愉悦,使人沉醉。就像做了一场好梦,梦醒了之后,意犹未尽;也像品了一口美酒,口留残香,回味无穷。这种对美的细细品味,就是欣赏。艺术鉴赏就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起兴动情,用发自心灵深处的冲动,并根据一定的感受、理解与评判,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作品的得失与成败,从而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提高艺术修养。中学美术教育,更要注重艺术接受和审美心理的教学和研究,使学生形成新的自我与个性,孕育和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证明,只有在鉴赏中获得的审美体验,才能调动再创造的联想和想象。艺术鉴赏能力对艺术创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创造又是在评价过去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存在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关键是看我们是否有心利用,是否善于运用。为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优秀的美术作品,并将之作为鉴赏对象。这样,当学生看得多了,就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和欣赏。
但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学生都会有一种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并将之作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我国当代著名画家董希文先生的油画《开国大典》时,就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当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以后,就要趁机简单地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把作品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联系起来,将画家的思想精神升华为民族精神。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外搜集各个画种的图片资料,并比较在画家笔下的各种表现手法及情形,学会用审美的目光去分析,通过观察得出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创造是美的源泉,是升华美的原动力
创造是美的源泉:美,要体现生命运动的本质。其次,审美,就是要去发现美,感受美。可以说,美就是心灵创造的产物。因此,创新是美学永恒的主题。
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欲望,但却不一定具备创新能力。审美教育的目的和职责之一,就是把人的创新力诱导出来,将体内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创新品质不是外部植入的东西,而是个体经过外界诱导而生成,是不断成长和变动的。教育所要做和能做的是:为创新品质的培养与生长提供价值引导和有利的环境支持;诱导和激发、培植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欲,使之转化为创新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他是学生知识、技艺的传授者,是学生思维方向的诱导者,更是人格形象的塑造者。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所以说,研究个性、挖掘个性、张扬个性是教师挖掘创造才能的重要途径。
艺术创作是从无到有,从朦胧到清晰,逐渐发生、形成的过程。这一孕育过程有长有短,是作者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艺术素养、个人性格之综合沉淀、升华的结晶。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灌输创造的理念,注意让学生从“有形”中揭示出“无形”,培养学生从具体中概括出抽象的能力。创造既是这一过程的结晶,也是结晶过程的催化剂;既是产品,也是生产的原动力。创造是美,美源于创造。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更是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它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任务,另一方面,它在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主线,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这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负的教育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宋艳.透视美术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关键词:美育;审美;高校;公共美术;文化艺术
从人类发展最早的活动上来讲,审美活动是属于全民的。早在洪荒时代就有了“首饰”,古人类将每一颗彩色的石珠手工打磨并对穿打孔,用细绳索串联挂在手臂、脚踝、颈项上。这一行为已经与最初的将猎物利齿打孔串联佩戴以彰显“勇敢”有了本质的区别。当古人类对石珠的形状、大小有了取舍甚至对颜色有了涂绘装扮、搭配选择之后,这件挂饰已经与彰显“勇敢”的功利性质渐行渐远,直至完全成为一种“审美”的需求。人类在长期的造物活动中,同时也创造了艺术,创造了美。类似于“首饰”的例子颇多,如原本只是“蔽体御寒”作用的衣服在材质及颜色、款式上的发展;原本只是储物作用的陶器在造型、色彩、图案上的发展等。这些资料都可以从民俗社会学中找到,足以证明审美活动是一种全民的活动。正如美术教育家丰子恺讲过的“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而知也。”社会的大发展不断给文化艺术冠上的高贵的光环使得其与大众日常生活愈加脱节。与文化艺术的接触在今天成为研究、成为鉴赏、成为具备高层次文化素养的人群才有资格讨论的素材,普通市民阶层则选择了自动疏远的态度。德国古典文学美学家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在其著作《美育书简》中也提到,人最初的天性是完整和谐的,是具有完美人格的。而工业社会的大发展促就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人性的矛盾。社会大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分工的需求间接引导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出现,但却误导了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容。这不仅使社会和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也使得原本完善的人格出现了严重的缺口。席勒在当时便极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弥补人性发展的这种遗憾。
审美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与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相辅相成的两个内容,文明是文化的升华体。考察人类各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其文明都是全民普遍文化的积累,是文化沉淀的继承和创新。
原始未经涂绘或上釉彩的素陶与釉陶、彩绘釉陶是大不一样的。一般性的因为某种需要而创造物品与在这个物品实用性基础上进行加工美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需求层次,如果人民群众普遍认为任何物品的装饰美化都与自己无关,那是专业人才的分内之事,甚至发展到对美化内容不予理会,那么群众的整体层次就会降低,由普遍群众文化组成的社会文明程度也将降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完善人生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审美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陷入现在高校的专业分科而罔顾“审美教育”,这不仅是对人类文化沉淀的漠视,也是个人完善人格养成的障碍,更会造成全民文化素质的降低、衰退以及社会发展阶段文明的低迷。
人的思维主要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形式,任何事物的成功创造都不是其中单一思维形式的最终成果。进行文化艺术活动主要侧重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熟练运用只有通过广泛的审美活动才能完成。期间,著名的教育家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里的美育范畴就包括美术、文学、音乐、舞蹈等一切能够引起人们进行审美思维、审美活动的“术”。“美术”是美育内容的一个部分,美术鉴赏课的意义和不可缺失性,就在于培养“发现美的眼睛”,通过艺术作品使观者感受到形形的和谐。丰富的感官,使人的本质力量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最终造就敏锐的形象思维能力。
美术的诸如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这些社会功能,使得美术活动必然是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记录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文明都在美术作品中得以形象的记录。进行《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以来,笔者发现直到今天刚接触这一课程的学生还是普遍地认为“美术”就是“画画”,这是一个非常狭义的理解。随着“以美育代宗教”提出以来,“美术”就有了更为细微、广泛的概念。所属造型艺术的绘画、建筑、雕刻、工艺美术等,以及书法、摄影等视觉艺术统属于美术。例如,代表史前文明的岩画、彩陶;代表奴隶社会文明的青铜器,陵墓等,这些都成了阶段文明的载体。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美术”的内涵和外延也将更加丰满。
作为“美育”内容之一的《美术鉴赏》课程,其重要意义着重体现在它的教育、审美、认知、娱乐这四个社会功能上。它可以通过非常直观形象的艺术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道德修养的启迪教化,如东晋时期画家顾恺之的中国画作品《女史箴图》、法国画家库尔贝的油画作品《碎石工》、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想者》等。以《女史箴图》为例,作品虽取材自当时文学家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但在当时人们识字率低的社会现实局限下,其社会影响力以及产生的教化作用却远远高于文学原著。这也是美术作品在美育的一切内容中最独特的功能体现。艺术家以自己的生活高度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并将这种深刻的感受融入作品之中,以寄情于物的方式感化观者,以期达到共鸣,正如鲁迅说的“美术可以辅翼道德”。作品中规劝女性恪守“妇道”的封建伦理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虽然已经失去了光环,但画面人物形容生动、衣裙款款;线条流畅婉转,设色典雅秀丽,作品本身无时无刻不在彰显它的审美价值。即使我们因为时代性或者各种其他原因不能认可艺术家的精神立场,无法体会作品的教育性和认知性,也依然不妨碍我们对作品本身的欣赏和品读。画家以日常生活为场景布画,又为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提供了直观的考证资料。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式的美育过程,是我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美术”在这里所代表的绝不仅仅只是一副“画作”,或是观者对这幅画作的视觉接收。这个对艺术作品品鉴、解读的审美过程,就像梁启超说的:“把我们卑下平凡的境界压下去”,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得到了一种救赎。
如果此时的美育仅仅只是培养人们欣赏美、创造美形成一种审美观或者美学素养,那不免又陷入狭义。将美育融入人生的美学趣味和全面教育的审美境界中,强调美育对人生的促进功能才是现代美育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张道一.美术鉴赏[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 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程孟辉,译.
[4] 王德胜.美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
[5] 仇春霖.大学美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王世琴.应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手工课教学思考[J].美术界,2014(2).
关键词: 独立学院美术史论课程 考试作弊 考试改革
独立学院美术史论课程是秉承二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而设置的课程,也沿袭了以往本科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方法,一般采用闭卷式考试,这种考试方法对于学生的记忆、背诵存在一定程度的有利之处,也成为鉴赏的基础,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欣赏能力却形成了很大的束缚,有些学生单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高分而考试,没有真正明确考试的意义,甚至为了及格、高分而作弊,这种现象在历年的期末考试中都有发生,尽管学校针对舞弊行为在学生手册中有明确的处分条例,情节严重者取消学位,但是在历年的考试中还是屡禁不止。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是学生的问题,是考试自身的问题,还是授课老师的问题……值得反思。
1.考试作弊现象的分析
从作弊的表面现象来看,学生有一种及格的心理,往往把考试看得比上课重要,从开始上课就担心自己考试不及格,同时也认为成绩能够代表学习的全部。
考试的题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考试作弊的客观条件:以往的试卷中往往客观题占有很大的比例,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在课本中有明确答案的题型,学生往往不会去认真思考,而选择参照课本的标准答案,论述题考查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由于考试思维模式没有转变,学生也往往是从课本上摘抄某一部分,而缺乏具体的理解和观点去真正理解艺术和鉴赏艺术。
教学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长期以来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采用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内容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也很难有兴趣,往往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因为怕受处罚而上课,课堂的气氛很难活跃起来。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也是考试作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程的设置上是否符合每个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如: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它有一定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史知识和艺术实践基础,才能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如果放在新生的第一学期,学生根本无法正式进入这一课程,也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在这种条件下考试,无疑是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课程的设置一定要考虑课程本身的架构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奥,使学生在学习时游刃有余。
2.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研究
在考试模式上教师可以打破过去的单一形式,根据自身的理论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对于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具体从三个方面着手。
(1)考试内容的改革
“运用型考试”,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如:中国美术史,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理论知识以后,我们可以通过鉴赏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实际的运用能力,学生能够提出对艺术作品的见解,能够举一反三,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综合考查型考试”,打破过去的单学科,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可以将几门课程所学习的内容放在一套试题中考查,要求学生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指导实践型”,以学习的理论知识直接指导实践,通过创作作品的形式体现对理论和历史的学习,体现自己独到的见解,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如设计心理学的课程,可以通过市场调查表的形式,使学生反思课堂上具体的讲解内容和自身所学习的专业,在进入社会之后也能很快地适应工作,避免应试教育高分低能的弊端。
(2)考试形式的改革
考试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试卷,可以融针对性、多样性、生动性于一体,比如:论文、课堂辩论(讲解)、实地考察、参与科研等多种形式。
学生课堂讲解的模式,比如:学生讲解形式,让他们学会组织知识点、收集材料、制作课件、发表演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扩充他们的知识和实际的动手翻阅能力,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讲演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以考察的形式进行考试,实地考察,亲眼目睹,可能对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帮助,也能够实际体味艺术的意义。中国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和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比如:安徽的徽派建筑、山西的晋派建筑、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西安古城、北京的故宫等,学生可通过亲身感受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真谛。
(3)完善考试管理体制
加强考试工作的管理力度,将考试的规章制度与处罚条例明文规定地列于学生手册中,对于试卷、考试成绩比例,以及试卷的批改方式都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试卷实行三级审查,由任课老师出试卷、教研室主任、分管教学的系部领导、教务部门共同把关审核,保持试卷难、中、易适当,并对部分试卷由教务部门组织教学督导和专业教师对试卷进行综合的评价。
在考试和课堂的比例分配上独立院校秉承母体院校的制度,所有的美术史论课程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低,导致学生的到课率低,上课表现不积极。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可把平时比率加大到30%,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组成。理论课教学可以加大课堂考勤分的比重,从而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大地调动学生平时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试卷批改时实行流水线作业,由不同的教师按照题型进行修改,使学生的试卷在批改时保持一定的松紧关系,避免出现过大的落差和对于试卷批改太严格或者太松弛等现象出现,并逐渐采取教考分离的考试和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把握程度,避免题型和内容的泄露现象。
3.美术史论课考试改革的作用
论文摘要:心灵的启迪——美育-
论文关键词:心灵,启迪,美育
“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与学生发展》)。素质教育理论认为,美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为了提高作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的审美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两个重要和主要因素存在其中,而提高这两项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依靠美术课堂教学,这就对我们中小学的美术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有效地贯穿美育,下面就我个人的教学体验简单谈谈我的心得。
一、重视美术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著名艺术家豪泽尔指出:人可以生来成为艺术家,但成为鉴赏家都必须经过教育(豪泽尔《艺术社会学》),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鉴赏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认为美术欣赏课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作为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达到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境界。例如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时,通过利用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行色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特定氛围。打幻灯:第一幅波提切利的《春》,画面上到处洋溢着春天的诗情画意。芳香袅袅的风吹拂着结满金色果实的橙子林和树木间的羊齿叶,它们不断的颤动闪烁出光影;郁金香、银蕾花、水仙等鲜花,犹如织在地上的刺绣,遍地盛开。第二幅,柯罗的《阵》,透明、银灰色的画面,在学生的眼里呈现出迷茫的状态,似乎使他们听到阵风呼呼作响,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生命,活跃的脉搏,在心灵上唤起健康与美的情绪。第三幅《梅杜萨之筏》强烈的明暗对比,强烈的运动感和悲剧气氛,令人触目惊心.画面以昂扬的激情赞颂了人与命运抗争的救生意志,揭示了波旁王朝的腐败和黑暗,唤起学生对封建统治的憎恶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而当《蒙娜丽莎》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们仿佛沉浸在恍惚之中,她那恬静的双眸以及脸上呈现出的谜一般的微笑,分明感觉到画中的某种生命复活起来:她那高贵、纤细、美丽无比的手,象牙雕刻般的手指中流动着红色的血液以及衣下流动着的曲线美,充满了惊人的力量,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感觉到了令入神往的韵律。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线条、音响、光等信号,产生立体感觉,唤起丰富的表象,从而让学生在美的领域里,能鉴别出什么是自然美,什么是社会美、什么艺术美,开阔了视野,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审美素质。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是中学美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例如: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画种,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堪称中国的国粹。这本应该继承并应发扬光大的好的画种,却由于和现代生活缺乏联系,教师教法陈旧、刻板、程式化,学生对此缺少兴趣。为了让学生体会笔墨带来的趣味变化,感受笔墨的神奇,我把水墨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在宣纸上用毛笔拉一跟线去散步,在散步过程中假设遇到一些情景,比如经过一片草地来到一条小河旁边,走过小木桥,看到清澈的河水里有鱼在游动,有小鸭子在水云间嬉戏,远处飘来一片白云,走着下雨了,花草在雨中窃窃私语,秋风吹起,叶落了,树变秃了,天空落下晶莹的雪花、、、、、、然后学生自编情景,产生了更为希奇古怪的散步,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了笔的性能,墨色的变化及笔触的表现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想像力,增强了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又例如《大提琴》一课中,针对抽象作品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事先让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各种各样的线,如软的毛线,硬的铁丝,光滑的电线,粗糙的麻线,直的线,弯曲的线等等,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形状给他们带来的直观感受,然后每个人设计一个主题,尝试着去表现,表现形式可以是立体的,平面的,具象的,抽象的等等。学生亲自体验后,比较书中大师的作品。这时学生就会对大师的抽象作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体验中不仅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自己动手,也锻炼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三、注重美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美的素质
美育是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其它学科息息相关,互有渗透。比如,在美术课堂中结合音乐,可以使艺术的熏陶达到完美的结合,例如在欣赏法国印象派莫奈、雷阿诺等的作品时,配以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伴随着轻快的旋律节奏,引导学生感受大师通过点、线、色彩等造型语言创造的多彩世界。把诗文融入美术课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独钓寒江雪,千山鸟飞绝”结合马远的笔墨丹青,在课堂中有意识的营造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气氛,让学生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再联美术课应想,再创造。美术来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有选择性的多让学生了解,欣赏描绘壮美祖国山河,歌颂人性美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操及民族自豪感。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不断激发美的因素,例如把一些课设计成故事情景,让学生去扮演其中的角色,运用多媒体及师生夸张的表演,通过师生的互动,让学生体会到新美术教育理念带给课堂的乐趣。
总之,正如罗恩菲德说过的:“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美育是我们通向美丽生活的一条捷径。